日本茶叶农残限量20170803-厚生劳动省
日本美国等对茶叶的法律法规规定和产品要求

日本美国等对茶叶的法律法规规定和产品要求茶叶作为一种古老而重要的饮品,对于许多国家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在全球市场上,日本和美国作为两个主要的消费和生产国家,对于茶叶的法律法规规定和产品要求有着一定的规范。
下面将对日本和美国的茶叶法律法规和产品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日本对茶叶的法律法规规定和产品要求:1. 行政机构:日本茶业中心(Japanese Tea Centre)是负责日本茶叶的科研和宣传的机构,其主要工作是推广茶叶文化并确保茶叶质量。
2.茶叶标准:日本茶叶被分为几个品种,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等。
每个品种都有其特定的质量标准,包括茶叶的颜色、形状、香气、滋味等方面。
3.茶叶质量控制:茶叶质量受到严格监控,包括品质测试、化学成分检测和农药残留检测等。
茶农必须遵守农药使用规定和环境保护要求。
5.出口要求:茶叶出口需要符合国际质量标准,并且符合目的国的法律法规。
出口的茶叶必须通过国家检验检疫部门的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美国对茶叶的法律法规规定和产品要求:1.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美国FDA负责茶叶等食品的监管和法规制定。
茶叶被视为一种食品,并需符合食品标准。
2.批准和许可:茶叶生产和销售需要获得相关的许可和批准,包括食品生产许可和进口许可等。
4.残留物和添加剂:茶叶中的农药残留物和其他化学物质必须符合FDA规定的限量标准。
此外,茶叶中的添加剂必须得到FDA的批准,且需要标明在产品的成分列表上。
5.出口要求:对于茶叶的出口需要符合目的国的法律法规规定,比如出口到欧盟国家的茶叶需要符合其规定的农药残留标准和食品安全要求。
综上所述,日本和美国作为茶叶的重要生产和消费国,对茶叶的法律法规规定和产品要求都具有重要性。
这些法律法规和要求旨在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性,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这些规定也为茶叶生产和销售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指导,有助于提高茶叶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实施,茶叶出口大省外销受阻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实施,茶叶出口大省外销受阻日本是福建省茶叶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受“肯定列表制度”的影响,福建省输
日茶叶头7个月同比下降14%,其中6月、7月降幅分别达49.7%和37.3%。
茶叶是福建省出口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年出口量达1.7万吨,其中乌龙茶产
量占全国的八成,绿茶产量也占全国的15%,居全国第二位。
但今年1月至7月,福建省对日本、香港及美国等主要市场茶叶出口大幅下跌。
据海关人士分析,随着全球茶叶市场对规模化、健康型、高附加值等方面的要求,欧盟、日本等国对我国茶叶的“设限”速度不断加快。
2005年8月1日起,
欧盟启动新的农残检验标准,对硫丹在茶叶中的残留限量比例从30毫克/公斤调
整为0.01毫克/公斤,一下比原来紧缩了3000倍。
今年5月29日,日本正式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将进口茶叶残留检测项目
由71项增加到276项,并采用“干茶法”检测,大幅度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
而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茶叶出口经营权的放开和出口配额管理的取消,大量没
有出口经验的企业纷纷抢占国际市场,低价竞销现象时有发生,对市场经营秩序带来冲击,也影响了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
此外,福建省49家茶叶出口企业中,大多数是小型企业,在实力强大的跨国
公司面前势单力薄。
同时,福建省出口茶叶仍以散装原料茶为主,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多数产品充当国外品牌的原料,且多为外商定牌加工。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介绍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介绍“肯定列表制度”出台的背景日本大部分食品(60%左右)依赖进口。
目前,世界上通用的农业化学品大约有700余种,但日本制定了限量标准的农业化学品仅有300多种(主要是在日本注册登记的农业化学品) ,其余400多种尚无限量要求。
对于进口食品中可能含有的这部分农业化学品,日本尚无明确的监管措施,这给日本食品安全形成了严重威胁。
另一方面,日本近年来频频发现进口农产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超标问题,国内也出现了未登记农药的违法使用情况,这使得日本消费者陷入对食品安全性的极度不信任状态。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日本于2002年成立了直属于内阁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以加强和协调相关机构对食品安全的管理。
同时,农林水产省修改了农药取缔法,加强对未登记农药的取缔和处罚。
厚生劳动省于2003年修订了食品卫生法,并以该修订案为依据,开始在农业化学品残留管理引入“肯定列表制度”(Positve List System)。
2. “肯定列表制度”的主要内容“肯定列表制度”(Positive list system) 是日本为加强食品(包括可食用农产品,下同) 中农业化学品(包括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下同) 残留管理而制定的一项新制度。
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的法律依据是《食品卫生法2003修订案》中第11条第三款。
该条款可以简要表述为:对于已建立最高残留限量标准的化学物质,其在食品中的含量不得超过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对于未制定限量标准的农业化学品,其含量不得超过厚生劳动省确定的一律标准,但经厚生劳动省确定的豁免物质不受此限制。
根据这一条款制定的“肯定列表制度”,主要包括3方面的内容:(1)“豁免物质”,即在常规条件下其在食品中的残留对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的农业化学品。
对于这部分物质,无任何残留限量要求。
目前,日本确定的豁免物质有65种,主要是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及一些天然杀虫剂。
(2)对在豁免清单之外且无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农业化学品,采用“一律标准”,即其在食品中的含量不得超过毫克/公斤的标准。
茶叶 解读《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新标准

解读《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新标准2012年11月16日,卫生部与农业部联合发布了最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3-2012《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对比2005版,2012版的新标准增加了100页的内容,所涉及的农药品种由原来的136种增加为322种。
明年3月1日新标准实施时,此前涉及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6项国家标准和10项农业行业标准将同时废止。
新标准将对茶叶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标准中涉茶部分有何变化?茶叶企业如何针对新标准加强食品安全意识?文章将试解读这些问题。
一、我国茶叶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现状茶叶质量安全是指茶叶产品无毒、无害,在规定使用方式和用量条件下长期食用,对饮用者不产生可观测到的不良影响,它涵盖了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残留、有害微生物污染等多项内容。
其中对茶叶产品农药残留的控制是茶叶质量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通过设立标准对其进行限制管理又是这项内容中的有效手段。
我国对茶叶质量安全的标准化管理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几经修正完善形成了以卫生标准为基础,各项检测方法作支撑,多项农药使用方法为补充手段的茶叶质量安全雏形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茶叶产品安全性设有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茶3个递进层次。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和茶叶对外贸易的扩大,涉及茶叶农药残留的质量安全问题也有所增加。
从早先的日本、欧盟的贸易技术壁垒,到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2份检验报告,茶叶卫生标准中的各项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数据在成为行业的合法证明的同时,也引发了消费者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中待完善之处慢慢显现出来。
同一农药品种在国家强制标准和农业行业强制标准中存在二十倍的差异,某些报告中农药残留数据竟低于推荐检测方法的检出限,部分已经在用的农药未列入标准……这些相关标准并存、交叉、老化的问题对我国以卫生标准为基础的茶叶农药残留控制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将我国现有涉茶的农药残留标准合并统一、修正完善,同时逐步丰富更新各项检测方法等配套项目成为我国茶叶行业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发展新方向。
日本农药残留限量综概述

日本农药残留限量综概述
李子昂;潘灿平;宋稳成;单炜力;叶纪明
【期刊名称】《农药科学与管理》
【年(卷),期】2009(30)2
【摘要】本文综述了目前日本农产品中农药风险评估中最大残留限量(MRL)的建立与管理措施,日本进口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允许量的申请制度.
【总页数】6页(P40-45)
【作者】李子昂;潘灿平;宋稳成;单炜力;叶纪明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北
京,100193;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北京,100125;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北京,100125;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北京,1001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82
【相关文献】
1.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中黄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 [J], 李宁
2.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中香蕉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分析及对策研究 [J], 李玉萍;方佳
3.日本修订部分热带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 [J], 李玉萍(整理)
4.中国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国三嗪类农药残留限量法规差异性研究 [J], 李巧;朱明;王缅;戴唯;蔡秋
5.日本拟定不同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值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对茶叶设限

日本对茶叶设限
李泉富
【期刊名称】《农业知识:瓜果菜》
【年(卷),期】2005(000)007
【摘要】2006年5月.日本将实施新的食品卫生法,其中对茶叶农残限制将有如下变化:设限农药残留由83种增加到144种;设限以外的农药残留全部按‘一律标准”即限量为0.01×10-6。
;采用“干茶法”进行检测;设限外农残超标将被视为违法。
【总页数】1页(P45)
【作者】李泉富
【作者单位】福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72.7
【相关文献】
1.丽水香菇业如何应对日本进口设限 [J], 胡为涛
2.日本欲发动农产品紧急进口设限 [J],
3.日本再次对我出口设限福建烤鳗出口严重受阻 [J], 薛祥朝
4.日本将对茶叶进口设限 [J],
5.日本新食品卫生法将对茶叶设限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食品农药污染分析.ppt

500
0.21 ` 0.43
Chl or pyr i fos-M ethyl
0.95 ` 2.17
500
0.19 ` 0.43
Cyp er meth r i n
2.59 ` 21.62
2,500
0.10 ` 0.86
D i meth o ate
1.60 ` 3.04
1,000
0.16 ` 0.30
• 1日摄取容许量(ADI)
• 无毒性量
–(No-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NOAEL)
• 安全系数 • 动物试验
• 判断ADI不能设定时
• MRL作为检测限(no detection: ND)设定
1日摄取容许量:ADI (Acceptable Daily Intake)
(MRLs)成为食品成分规格。
最大残留标准
(MRLs:Maximum Residue Limits )
• 规定了对象农产品的内部或表面的容许残留最 大浓度。
–含有农药超过MRLs的农产品禁止国内流通及进口。
• 含有无MRLs农药的农产品不适用食品卫生法第 7条。
–这些适用于第4条,如果对人无健康危害则容许流 通。
複多种农药试验法的开发
• 正在开发多种残留农药同时分析的方法。
–称为迅速分析法(multiresidue method)。 为顺利地定期实施监测及调查大量的农产品, 此方法是必须的。
• 在单一试验法(对1种农药的1种方法) 之上,采用此迅速法用于筛选。
食品中的残留农药的调查
• 有关设定了MRLs的农药,在检疫所(进 口食品)及地方公共团体(国内产食 品)的实验室实施监测。
茶叶农残、重金属标准对照

茶叶农残、重金属、卫生标准大全
一、中国出口重点监控指标(33个)
滴滴涕(DDT)、硫丹(Endosulfan、噻嗪酮(Buprofezin)、甲胺磷(Methamdofos)、
三唑磷(TriazofoS、三氯杀螨醇(Dicofol)、八氯二丙醚(S-4,2,1、高氰戊菊酯(Esfenvalerate、甲氰菊酯(Fen propathn)、氰戊菊酯(Fen valerate、氯氰菊酯(Cypermethrin、
铜(Coppe )、铅(Lead)、镉(CadmUm )、砷(ArsenC)、汞(Mercury)、
三氯杀砜(Tetradfon )、哒螨灵(Pyridaber)、毒死蜱(Chorpyriphos、乐果(Dimethoate、
水胺硫磷(Isocarbophos、敌敌畏(Dichlorvos)、苯硫磷(EPN)、
氟氯氰菊酯(Cyfluthrin)、氯氟氰菊酯(Cyhalothrir)、杀螟硫磷(Fentrothion(MEP)
马拉硫磷(Malathior)、吡虫啉(Imidacloprid)、啶虫脒(Acetamprid)、氟虫腈(Fipronil)、
苯达松(Bentazone、异稻瘟净(Iprobenfos、联苯菊酯(Bifenthrin)
、日本制定的残留限量标准
三、欧盟制定的重点监控残留限量标准
四、重金属残留中国出口标准
五、美国茶叶标准
六、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七、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八、GB2760-199喰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靛蓝:不得检出;无着色,末添加人工合成化学物质九、无公害茶叶的卫生指标
十、有机茶
十二、中国登记的茶园用农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od: Tea Agricultural Chemical MRLs(ppm) Note MRLs(ppm) Time limit for application
ABAMECTIN 1 ACEPHATE 10 ACEQUINOCYL 40 ACETAMIPRID 30 ACRINATHRIN 10 ALANYCARB 5 ALDRIN and DIELDRIN N.D. limited to unfermented tea ALDRIN and DIELDRIN N.D. except unfermented tea ATRAZINE 0.1 AZOXYSTROBIN 10 BENALAXYL 0.1 BENFURACARB 0.1 BENSULIDE 0.03 BENTAZONE 0.02 BHC 0.2 limited to unfermented tea BIFENAZATE 2 BIFENTHRIN 30 BILANAFOS (BIALAPHOS) 0.004 BIORESMETHRIN 0.1 BITERTANOL 0.1 BOSCALID 10 BRODIFACOUM 0.001 BROMIDE 50 BROMOPROPYLATE 0.1 BUPROFEZIN 30 Sec-BUTYLAMINE 0.1 CARBARYL 1.0 limited to unfermented tea CARBARYL 1 except unfermented tea CARBENDAZIM, THIOPHANATE, THIOPHANATE-METHYL and BENOMYL 10
CARBOFURAN 0.2 CARBOSULFAN 0.1 CARFENTRAZONE-ETHYL 0.1 CARTAP, THIOCYCLAM and BENSULTAP 30 CHLORANTRANILIPROLE 50 CHLORDANE 0.02 CHLORFENAPYR 40 CHLORFLUAZURON 10 CHLORMEQUAT 0.1 CHLOROTHALONIL 10 CHLORPYRIFOS 10 CHLORPYRIFOS-METHYL 0.1 CHROMAFENOZIDE 20 CLODINAFOP-PROPARGYL 0.02 CLOFENTEZINE 20 CLOMAZONE 0.02 CLOTHIANIDIN 50 COPPER NONYLPHENOLSULFONATE 0.04 4-CPA 0.02 CYANTRANILIPROLE 30 CYCLOXYDIM 0.05 CYENOPYRAFEN 60 CYFLUMETOFEN 15 CYFLUTHRIN 20 CYHALOTHRIN 15 CYPERMETHRIN 20 DAZOMET, METAM and METHYL ISOTHIOCYANATE - 0.1 (2018.01.17)
DBEDC 0.5 DCIP 0.2 DDT 0.2 limited to unfermented tea DDT 0.2 except unfermented tea DELTAMETHRIN and TRALOMETHRIN 10 DEMETON-S-METHYL 0.05 DIAFENTHIURON 20 DIAZINON 0.1 limited to unfermented tea DIAZINON 0.1 except unfermented tea DICHLOFLUANID 5.0 DICHLORPROP 0.1 DICHLORVOS and NALED 0.1 DICLOMEZINE 0.02 DICOFOL 3.0 limited to unfermented tea DICOFOL 3 except unfermented tea DIETHOFENCARB 5 DIFENOCONAZOLE 15 DIFENZOQUAT 0.05 DIFLUBENZURON 20 DIFLUFENZOPYR 0.05 DIMETHIPIN 0.04 DIMETHOATE 1 DINOTEFURAN 25 DIPHENYLAMINE 0.05 DIQUAT 0.3 DISULFOTON 0.05 DITHIOCARBAMATES 5 DIURON 1 2,2-DPA 0.05 EMAMECTIN BENZOATE 0.5 ENDOSULFAN 30 ENDRIN N.D. limited to unfermented tea ENDRIN N.D. except unfermented tea ETHEPHON 0.1 ETHION 0.3 ETHIPROLE 10 ETHYLENE DIBROMIDE (EDB) 0.1 ETHYLENE DICHLORIDE 0.02 ETOFENPROX 10 ETOXAZOLE 15 FENAMIPHOS 0.05 FENARIMOL 0.05 FENAZAQUIN 10 FENBUCONAZOLE 10 FENBUTATIN OXIDE 1.0 FENITROTHION 0.2 limited to unfermented tea FENITROTHION 0.2 except unfermented tea FENOXYCARB 0.05 FENPROPATHRIN 25 FENPROPIMORPH 0.1 FENPYROXIMATE 40 FENTIN 0.02 FENVALERATE 1.0 FIPRONIL 0.002 FLAZASULFURON 0.02 FLONICAMID 40 FLUAZINAM 5 FLUBENDIAMIDE 50 FLUCYTHRINATE 20 FLUFENOXURON 15 FLUOMETURON 0.02 FLUOROIMIDE 35 FLUROXYPYR 0.1 FLUVALINATE 10 FOSETYL 0.5 FURATHIOCARB 0.1 GLUFOSINATE 0.3 GLYPHOSATE 1.0 HEPTACHLOR 0.02 HEXACHLOROBENZENE 0.02 HEXACONAZOLE 己唑醇 -
0.05 (2017.10.10)
HEXYTHIAZOX 15 35 (2017.10.10) HYDROGEN CYANIDE 1 HYDROGEN PHOSPHIDE 0.01 HYMEXAZOL 0.02 IMAZALIL 0.1 IMAZAQUIN 0.05 IMAZETHAPYR AMMONIUM 0.05 IMIBENCONAZOLE 15 IMIDACLOPRID 10 IMINOCTADINE 1 IPRODIONE 20 ISOURON - 0.02 (2017.10.10) ISOXATHION 5 KASUGAMYCIN 0.2 KRESOXIM-METHYL 15 LEPIMECTIN 0.3 LINDANE 0.05 LINURON 0.02 LUFENURON 10 MALEIC HYDRAZIDE 0.2 MANDESTROBIN 40 METHAMIDOPHOS 5 METHIDATHION 1 METHOXYCHLOR 0.1 METHOXYFENOZIDE 20 METRIBUZIN 0.1 MILBEMECTIN 1 MONOCROTOPHOS 0.1 MYCLOBUTANIL 20 NITENPYRAM 10 OMETHOATE 1 OXYDEMETON-METHYL 0.05 PARAQUAT 0.3 PARATHION 0.3 limited to unfermented tea PARATHION 0.3 except unfermented tea PARATHION-METHYL 0.2 PENCONAZOLE 0.1 PERMETHRIN 20 PHENOTHRIN 0.02 PHENTHOATE 0.02 PHORATE 0.1 PHOSALONE 15 PHOSMET 0.5 PHOSPHAMIDON 0.1 PHOXIM 0.1 PINDONE 0.001 PIRIMIPHOS-METHYL 10 PROBENAZOLE 0.03 PROCHLORAZ 0.1 PROCYMIDONE 0.1 PROFENOFOS 0.2 1 (2017.10.10) PROHEXADIONE-CALCIUM - 0.1 (2018.01.17) PROPARGITE 5 PROPICONAZOLE 0.1 PROPOXUR 0.1 PROTHIOFO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