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动物饲料配比

一些动物饲料配比
一些动物饲料配比

蝇蛆养出生态鳝一些动物饲料配比1

养殖黄鳝缺乏活饵的问题,曾经是影响黄鳝养殖发展的一个重要难关。大众养殖公司成功将蝇蛆应用于黄鳝养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推动了黄鳝养殖事业的发展。蝇蛆应用于黄鳝养殖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红头苍蝇的蝇蛆是黄鳝的最佳驯食料。红头苍蝇的蝇蛆投入水中,会漂浮于水面且会活动,黄鳝吃食时会发出“叭叭”的声音,对吸引其它黄鳝前往取食很有帮助。据公司养殖场试验,采用红头苍蝇的蝇蛆对黄鳝进行驯食,可以明显缩短黄鳝的驯食时间,且驯食效果非常好。

2、蝇蛆是廉价易得的鲜料。使用粪料生产蝇蛆的成本每公斤仅为5毛钱,其价格比普遍使用的白鲶肉便宜很多。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大量发展蝇蛆养殖,用于养殖黄鳝可以显著降低养殖成本。

3、可以增强黄鳝的抵抗力,便于生产出优质无污染的生态黄鳝。据公司养殖场试验,投喂蝇蛆的黄鳝,其抗病力比全部投喂配合饲料的黄鳝明显增强,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更容易生产生态黄鳝。

黄鳝饲料配方

经过试验,使用江团料加蚯蚓投喂黄鳝,添加1%浓缩料的试验组,饲料系数1.73;而不添加浓缩料的饵料系数2.47;使用通威101鲤鱼料,添加1%浓缩料的试验组,饵料系数为2.17;而对照组的饵料系数为3.65。试验表明,添加该浓缩料后,其生长速度可比不添加的快0.8-1倍,在相同增重的情况下,可节省鱼饲料30-40%。黄鳝自配饲料参考配方:指标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钙总磷赖氨酸食盐品种(%)≤(%)≥(%)≥(%)≤(%)≤(%)≤(%)≥(%)≥(%)≤黄鳝幼鱼料114155165113黄鳝中鱼料114055165113黄鳝成鱼料113955165113

黄鳝饲料配方

经过试验,使用江团料加蚯蚓投喂黄鳝,添加1%浓缩料的试验组,饲料系数1.73;而不添加浓缩料的饵料系数2.47;使用通威101鲤鱼料,添加1%浓缩料的试验组,饵料系数为2.17;而对照组的饵料系数为3.65。试验表明,添加该浓缩料后,其生长速度可比不添加的快0.8-1倍,在相同增重的情况下,可节省鱼饲料30-40%。

黄鳝自配饲料参考配方:

哺乳母猪有哪些典型饲料配方? 2

①哺乳母猪配方玉米66.5%、豆饼10%、花生?0%、麦麸8%、鱼粉3%、骨粉1.3%、贝壳粉0.7%、食盐0.5%、另加多种维生素。

②适用于产后1~20天的哺乳母猪玉米67%、麦麸8%、花生饼10%、豆饼12%、骨粉1.7%、贝壳粉

0.8%、食盐0.5%,另加土霉素、多维。

③适用于产后20~30天的哺乳母猪玉米38%、豆饼25%、麦麸10%、高粱糠25 %、贝粉1.4%、食盐

0.6%、青饲料2.94%。

④上海农科院畜牧兽医所配方玉米30.2%、大麦30.2%、小麦麸10.4%、棉仁粕6.8%、鱼粉5.1%、豆粕1.8%、骨粉1.3%、食盐0.4%、水花生12.6%、甘薯藤1.2%(饲料配方)每公斤饲料含:消化能2.61兆卡、粗蛋白质13.8%、赖氨酸0.68%、磷0.67%。适用于太湖猪,母猪60天泌乳量为485公斤,仔猪断乳窝重233公斤以上。

⑤北京双桥农场配方玉米45%、玉米10%、高粱10%、麸皮18%、豆饼12%、鱼粉5%、另加骨粉2%和食盐0.5%,每公斤饲料含消化能3.15兆卡,可消化粗蛋白146克。

⑥江苏吴江县种猪场配方玉米30%、稻谷18%、大麦8%、青糠15%、麸皮 10%、豆饼12%、鱼粉5%、贝壳粉1.5%、食盐0.5%,每公斤饲料中含消化能3.11兆卡,粗蛋肉质水平为15.6%。

⑦玉米45%、大麦22%、豆饼14%、鱼粉3%、麸夫20%、干羊粉3%、碳酸钙 1.5%、食盐0.5%。

⑧玉米37%、大麦24%、豆饼14%、鱼粉3%、麸皮20%、骨粉1.5%、食盐0 .5%,每公斤饲料中含有消化能10.04兆焦,粗蛋肉质14.6%。

⑨玉米50%、大麦12%、豆饼10%、鱼粉6%、麸皮10%、草粉10%、骨粉 0.6 %、食盐0.5%、硫酸亚铁0.02%、硫酸铜0.01%、硫酸锌0.02%。

几种鸽料的配方

1 育雏期的饲料配方:能量饲料应占70%~80%,蛋白质饲料占20%~30%。具体配方如下:

1.1 黄玉米35%、红黍20%、豌豆20%、小麦渣15%、燕麦仁5%、大麻饼5%。

1.2 稻谷50%、黄玉米20%、小麦10%、豌豆或绿豆20%。

1.3 黄玉米30%、糙米20%、大麦l0%、高粱10%、绿豆15%、豌豆l0%、火麻仁5%。

2 非育雏期的饲料配方:能量饲料可占85%~90%,蛋白质饲料占l0%~15%。可按黄玉米35%、小麦25%、大米25%、豌豆l0%、大麻子1%配合。

3 信鸽训练期的日根配方:豌豆30%、黄玉米30%、高粱l0%、糙米10%、火麻仁10%,向日葵10%。

4 鸽繁殖期的日粮配方:豌豆40%、黄玉米20%、高粱20%、糙米10%、火麻仁10%。

5 保位砂的配方:

5.l 粗砂40%、石粉20%、贝壳粉l0%、食盐15%、木炭5%、维生素(A、D、B2、B12等)5%、3微量元素添加剂5%。

5.2 常用的保健砂配方:方一,黄泥30%、细砂25%、蚝壳粉15%、陈石膏5%、陈石灰5%、木炭末5%、骨粉10%、食盐5%;方二,黄泥5kg、细砂5kg、骨粉2kg、蚝壳粉7.5kg、陈石灰3kg、木炭末1.5kg、龙胆草末150g、食盐750g吐、甘草末l00g;方三,红壤土10%、河沙20%、骨粉20%、蛋壳粉10%、食盐l0%、木炭末10%、砖末l0%。

龟的最佳饲料配方

在养龟的生产过程中,有的用单一的动物性或植物性饲料进行饲喂,这样做是不科学的,时间长了龟会陆续出现问题。实践证明,龟类与其它畜禽一样,喂配合饲料才符合其机体正常生理生化和生长发育及繁殖的需要。目前大多数养龟者仍以甲鱼(鳖)饲料代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近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研制出了两个最佳饲料配方,现介绍如下:

配方一:鱼粉38%,豆饼12%,花生饼10%,菜籽饼5%,玉米面10%,面粉20%,骨粉3%,赖氨酸1%,多种维生素1%。此配方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42%。

配方二:鱼粉20%,豆粉15%,蚕蛹粉10%,花生饼15%,玉米面15%,面粉20%,骨粉3%,赖氨酸1%,多种维生素1%。此配方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35%。

酶制剂在饲料配方设计中的应用技术

酶制剂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和减少排泄物的污染,同时也为开辟新的饲料资源、降低饲料生产成本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就饲料酶制剂在饲料配方中的应用技术作一介绍。

1.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应用酶的技术

1.1

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酶可提高饲料的能量、蛋白质的利用率。大量研究证明,饲料配方按照理想氨基酸平衡原理,可用豆粕等植物性蛋白质代替动物性蛋白质,保持畜禽正常的生产性能。但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存在抗营养因子问题,其中主要是非淀粉粘多糖(NSP)、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植酸、果胶、抗原蛋白等,这些抗营养因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饲料的消化利用率。研究证明,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提高玉米豆粕型日粮的消化利用率。Siversides等(1999)报道了巴西圣保罗和维克萨大学所作实验,采用回肠消化率测定法,在玉米豆粕型饲料添加酶制剂,结果提高了饲料的代谢能值(P<0.05)和粗蛋白质的消化率(P<0.05)。

肉鸡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后,圣保罗大学试验中代谢能值提高2.5%,蛋白质消化率提高3.6%;维克萨大学试验两者分别显著提高2.2%和2.2%,差异显著,玉米在饲料中的用量一般在50%~70%,玉米的消化利用率与饲料的转化率直接相关。Noy等(1994)对4~21日龄的肉鸡测定了玉米淀粉回肠消化率,仅为82%~89%,远低于公认的95%,氨的消化在小肠中亦不完全,4日龄消化率为78%,21日龄时为92%,而添加淀粉酶等酶制剂后显著提高了小肠中养分的消化率。Summers(2001)报道,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淀粉酶、木聚糖酶和蛋白酶)后,能量利用率可提高2%~5%。因此添加酶制剂可提高养分在小肠中的消化吸收率,同时提高了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表观代谢能(AME)和蛋白质利用率,从而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

1.2

添加饲料酶制剂可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合理利用酶制剂可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降低饲料和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国内外研究表明:饲料添加酶制剂后,动物增重提高5%~15.2%,料肉比

下降3%~8%,饲料转化率提高3.5%~10%,产蛋率提高5%~8%,采食量提高7%。蒋宗勇(1995)4报道,仔猪饲料加入0.1%溢多酶,平均日增重提高10.09%,料肉比下降9.3%。柳卫国(1998)在蛋鸡玉米豆粕型常规基础日粮中添加0.1%复合酶,试验组较对照组产蛋率提高8.7%(P<0.05),蛋重提高2%~3%,料蛋比降低9.4%(P<0.05)。

1.2.1

直接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最简单的方法是将酶制剂直接加入日粮中,无论从效果还是从经济角度考虑都是可行的。Pack等(1996)等报道了巴西农场对1~45日龄肉鸡所作的试验,在玉米豆粕型日粮的粉料和颗粒中分别添加酶和不加酶,结果表明,在粉料及颗粒料中,加酶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显著提高4%~5%,料重比极显著降低。

1.2.2

加酶后可调整饲料配方,降低营养浓度,从而降低饲料成本。在饲料中应用复合酶制剂,配方的能量和氨基酸可适当降低而不影响饲养效果。一项试验结果根据肉鸡育雏生长育肥阶段的营养水平,以不加酶组为标准对照粮,加酶试验组日粮能量降低2.3%~3.4%,结果不加酶的正常能量组和加酶的低能量组之间性能没有明显差异(P<0.05),表明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降低日粮能量水平而不影响肉鸡的生产性能。Pack等(1996)报道,在肉鸡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将试验组日粮的代谢能降低3%,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降低5%,前期能量和蛋白质分别为12.75MJ/kg和22%,后期料为13.20MJ/kg和20%,影响动物的生长性能,但添加酶制剂能补偿因营养浓度降低而引起的肉鸡生长减缓,提高了经济效益。

1.2.3 用植物性原料替代动物性原料

Graham等(1995)报道,断奶仔猪饲料中含有昂贵的鱼粉及乳清粉,通过添加酶制剂可降低鱼粉及乳清粉用量,保持营养浓度不变不会影响断奶仔猪生长。一项试验对照日粮含10%乳清粉和4%鱼粉,试验日粮含4%乳清粉和2%鱼粉(减少6%乳清粉和2%鱼粉)添加豆粕和酶制剂,调整能量和氨基酸。结果试验组仔猪的生产性能有所改善(P<0.05),每千克增重较对照组成本降低11%,经济效益显著。

2.麦类基础日粮中酶制剂的应用技术

我国饲料资源中玉米相对缺乏,而小麦、大麦、高粱等由于含有抗营养因子(阿拉伯木聚糖和b-葡萄糖等)使饲料营养成分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而通过添加酶制剂可提高这些原料的利用率达到减少玉米用量,降低饲料成本的目的。

2.1

小麦日粮中应用酶制剂。小麦的主要抗营养因子是阿拉伯聚糖,添加复合酶(木聚糖等)能降低阿拉伯木聚糖等非淀粉多糖,降低肠道粘度,提高小麦饲料利用率。据John等(1997)报道,小麦添加酶制剂(主要含木聚糖酶)后其AME可提高6%,代谢能与玉米相当,由于蛋白质消化率提高,氨基酸消化率可提高10%。小麦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可改善饲料的效率外,由于添加酶后小麦的代谢能值有所提高,可以减少饲料中较为昂贵的油脂添加。Belyavin对此进行了验证试验,0~42日龄肉鸡日粮,试验1组为小麦基础粮;2组为小麦日粮+酶,3组为小麦日粮+代谢能6%+酶,各组中赖氨酸和含硫氨基酸含量一致。表5表明,各组42日龄活重统计无差异,2组饲料效率较1组显著提高6.4%,3组与1组饲料效率差异不显著但也提高了2.9%(其中6%代谢能为增加小麦40kg/t,减少豆油用量)。

2.2

大麦日粮中应用酶制剂。添加酶制剂可提高大麦的能量利用率。Graham等(1995)报道,在肉鸡大麦日粮中,添加b-葡萄糖酶后,大麦的表观代谢能(AME)提高10%,从而使其AME达到12.9MJ/kg。在猪大麦基础日粮中添加b-葡萄糖酶后,大麦的消化性能明显提高6%,消化能达14.1MJ/kg。韩正康(2000)对在不同家禽生长性能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酶制剂后肉鸡、鸭、鹅生产性能显著提高,料肉比

极显著改善。5

2.3

麦类基础日粮替代玉米时应注意的问题。(1)玉米型日粮中的亚油酸、叶黄素等一些功能性成分对畜禽的生长有一定作用。亚油酸(18:2w6)是必需脂肪酸中的一种,在猪日粮中0.1%即可满足猪的生长需要(NRC,1998)。小麦代替玉米在猪饲料中应用时不会因亚油酸的不足影响猪的生长。而家禽对亚油酸的需要量较高,亚油酸通过影响蛋黄的重量而影响蛋的质量和蛋白质。一般家禽对亚油酸的需要量1%,在家禽日粮中应用小麦、大麦时应考虑将亚油酸作为营养指标考虑,可以通过添加植物油来解决亚油酸不足的问题。(2)叶黄素在玉米中含量最高,在蛋黄和肉鸡的着色方面起重要作用,而小麦日粮中叶黄素的含量很低。对白羽肉鸡,用小麦替代玉米改善肌肉和脂肪的色泽品质。对蛋鸡,可考虑使用含叶黄素丰富的原料及其其它玉米副产品弥补小麦、大麦叶黄素含量低的问题。

3.其它饲料类型中酶制剂的应用技术

大量的杂粕(棉籽粕、菜籽粕、葵籽粕、芝麻饼及花生饼等)常常在饲料中利用。但由于这些原料本身含有较多的抗营养因子或对畜禽生长有害的成分,限制了饲料中的用量,添加酶制剂可改善这种状况。Stanley等(1996)对肉仔鸡日粮中不同棉籽水平添加酶制剂效果进行试验,添加酶制剂7.5%、15%、30%的棉籽粕日粮均显著改善了肉鸡饲料转化率。Pack等(1996)报道,在肉鸡高粱(65%)、豆粕或高粱(62%)、豆粕、菜籽粕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等进行试验(菜籽粕前期5%、后期10%),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酶制剂提高了高粮日粮肉鸡全期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高粱豆粕日粮组加酶后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明酶制剂不仅可应用于玉米豆粕型日粮中,而且对高粱菜籽粕日粮同样有效(菜籽粕用量可达10%),未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

去壳葵籽粕含有38%左右的粗蛋白和13%粗纤维,蛋氨酸含量高而赖氨酸和苏氨酸含量低,因此在家禽日粮中以葵籽粕部分替代豆粕可改善饲料中氨基酸平衡。但由于葵籽粕中含有较多的木聚糖和果胶等抗营养因子,因此氨基酸的消化率和能量较低。Schang等(1998)在蛋鸡日粮中进行了葵籽粕代替豆粕试验,并设定加酶的玉米葵籽粕日粮代谢能和氨基酸提高了7%。结果表明,两组差异不显著,证明了添加酶制剂可以提高葵仔粕蛋白质、能量、氨基酸利用率(7%)在经济效益上是合算的,见表8。添加酶制剂提高了葵籽粕中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为配制蛋鸡日粮提供了较为经济的替代原料。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饲料效率,减少饲料中抗营养因子对畜禽生产性能的不良影响,除了在饲料加工方面采取新的技术外,在饲料配方设计时,可通过原料筛选,添加合成氨基酸和饲料酶制剂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畜禽生产性能。酶制剂的选用应根据饲料原料的类型(即抗营养因子的种类和数量)、畜禽的种类、生长阶段合理使用,并考虑加酶后饲料比值、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提高幅度,进行配方优化,设计加酶玉米豆粕型配方时,可直接添加酶以提高饲料的品质,可在原配方基础上降低能量2%~5%,必需氨基酸可降低5%~7%,对配方重新进行优化。对于小麦大麦豆粕型日粮,加酶后调整幅度为能量6%~10%,氨基酸消化率为10%,据此计算成本较低的饲料配方。利用酶制剂可将棉籽粕、菜籽粕、葵籽粕等增大用量添加于饲料中取代豆粕,为充分利用非常规原料,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开辟了新的前景。

操作系统学习指导与题解——选择题

第一章引论 1.在计算机系统中配置操作系统的主要目的是(A)。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 (B),其中包括(C)、(D),以及文件和设备。这里的(C)管理主要是对进程进行管理。 A:(1)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功能;(2)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3)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4)合理组织系统的工作流程,以提高系统吞吐量。 B:(1)程序和数据;(2)进程;(3)资源;(4)作业;(5)软件:(6)硬件。 C,D:(1)存储器:(2)虚拟存储器:(3)运算器;(4)处理机;(5)控制器。 2.操作系统有多种类型: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为(A):允许多个用户将若干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系统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B):在(C)的控制下,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做出响应:在IBM—PC机上的操作系统称为(D) A,B,C,D:(1)批处理操作系统;(2)分时操作系统;(3)实时操作系统;(4)微机操作系统; (5)多处理机操作系统。 3.操作系统是一种(A),它负责为用户和用户程序完成所有(B)的工作,(C)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 要问题。 A:(1)应用软件;(2)系统软件;(3)通用软件;(4)软件包。 B:(1)与硬件无关并与应用无关:(2)与硬件相关而与应用无关:(3)与硬件无关而与应用相关;(4)与硬件相关并与应用相关。 C:(1)管理计算机裸机:(2)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接口;(3)管理 计算机中的信息资源:(4)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 4.在OS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有效地提高CPU、内存和I/O设备的(A)。为实现多道程序设计需要有(B)。· A:(1)灵活性;(2)可靠性;(3)兼容性;(4)利用率。 B:(1)更大的内存;(2)更快的CPU;(3)更快的外部设备;(4)更先进的终端。 5.推动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A),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是田),推动微机OS发展的主要动力是(C)。 A,B:(1)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功能;(2)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3)方便用户;(4)提高系统的运行 速度。 C:(1)方便用户;(2)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更新换代;(3)便于微机联网:(4)提高资源的利用率。6.在设计分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A);在设计批处理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B);在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C)。 A,B,C:(1)灵活性和可适应性:(2)交互性和响应时间;(3)周转时间和系统吞吐量: (4)实时性和可靠性。 7.在多道批处理系统中,为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系统总是优先选择(A)多个作业投入运行;为了提高吞吐量,系统总是想方设法缩短用户作业的(B)。 A:(1)适应于内存容量的;(2)计算量大的;(3)UO量大的:(4)计算型和UO型均衡的。 B:(1)周转时间;(2)运行时间;(3)提交时间;(4)阻塞时间。 8.从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1)对批处理作业,必须提供相应的作业控制信息。 (2)对于分时系统,不一定全部提供人机交互功能; (3)从响应角度看,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的要求相似。 (4)采用分时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中,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 (5)从交互角度看,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相似。

《动物营养与饲料》习题试卷及答案汇总

《动物营养与饲料》习题 一、选择题 1、产奶母牛在采食大量生长旺盛的青草后出现的“草痉挛”,主要是因为奶牛体内哪种矿物元素不足所致() A.磷 B.镁 C.硫 D.铜 2、饲料中的粗蛋白除了包括真蛋白质外,还包括()。 A.氨基酸 B.非蛋白氮 C.葡萄糖 D.纤维素 3、碘作为必需微量元素,最主要的功能是参与()组成,调节体内代谢平衡。 A.甲状腺 B.肾上腺 C.胰腺 D.皮脂腺 4、新生幼畜及时吃上初乳,可保证获得足够的抗体,对幼畜的健康非常重要,其原因是因为幼畜可从初乳中直接吸收()。 A.葡萄糖 B.免疫球蛋白 C.粗纤维 D.胆固醇 5、活菌制剂是一种活的微生物添加剂,具有防治疾病、促进生长的作用,又称 为()。 A.酶制剂 B.益生素 C.酸化剂 D.调味剂 6、动物体内缺铁的典型症状为()。 A贫血 B.佝偻病 C.夜盲症 D.骨折 7.反刍动物如奶牛饲粮中粗纤维严重不足或粉碎过细时,会产生()。 A.蹄叶炎 B.乳酸中毒 C.瘤胃不完全角化 D.皱胃位移 8.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减去粪能的差值称为()。 A.消化能 B.代谢能 C.气体能 D.生产净能 9.维生素B1又叫硫胺素,对于禽类的典型缺乏症表现为()。 A.脚气病 B.多发性神经炎 C.麻痹症 D.佝偻病 10.反刍动物比单胃动物能更好的利用()。 A.蛋白质 B.脂肪 C.无氮浸出物 D.粗纤维 11.反刍动物使用高精料饲粮时,容易出现酸中毒,饲粮中添加缓冲剂,可以提高瘤胃的消化功能,防止酸中毒,生产中常用的缓冲剂为()。 A.碳酸氢钠 B.氢氧化钠 C.硫酸铜 D.氯化钠 12.动物体内缺锌的典型症状为()。

蟹饲料高效配制技术

蟹饲料高效配制技术 河蟹的学名叫中华绒螯蟹,是我国沿海及平原地区江河湖泊的特产,在我国螃蟹养殖生产中,河蟹的养殖面积最大,产量也最高。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就为观众朋友讲讲河蟹的饲料配制技术。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蟹农在养殖河蟹的时候投喂单一饲料,如玉米、小麦、小杂鱼、冰鲜鱼等,这样被迫偏食的河蟹出现营养不均衡,导致成蟹规格偏小,膏脂不丰满。 不少蟹农误以为螃蟹喜欢腥味,在水里大量投放冰鲜鱼。其实河蟹不但对腥味不敏感,还会造成水质污染。那么,养殖河蟹到底使用什么饲料最好呢?这还要从河蟹生长发育的几个阶段说起。 根据河蟹的生长特性,可以分为怀卵蟹、河蟹幼体、幼蟹、中蟹、成蟹几个阶段,怀卵蟹和河蟹幼体一般在育苗场培育,大多使用生物饵料;幼蟹、中蟹、成蟹是咱们农民朋友的主要养殖对象,也叫商品蟹养殖,那么商品蟹使用什么饲料好呢? 现在我可以告诉您,使用人工配合饲料最好。

配合饲料是根据河蟹的营养需求来搭配加工的饲料,它的营养比较全面,能促进河蟹的生长发育。 如果给河蟹饲喂配合饲料呀,河蟹就会该长个儿的时候长个儿,该长肉的时候长肉,该长骨骼的时候长骨骼。 人工配合饲料大多在专业的饲料加工厂生产,现在,咱们先来看看配合饲料里都有哪些营养成分。 而且呀,河蟹的生长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河蟹的生长是伴随着蜕皮进行的,从幼蟹6—7mg的体重逐渐长大到250g的大蟹,至少需要蜕壳数十次,这就需要摄食大量的钙质,而从自然水体中,可摄取不到足够量的钙质,使用配合饲料,就可以随时补充河蟹生长所需要的钙质了。 现在,咱们先来看看配合饲料里都有哪些营养成分。 能量饲料 为河蟹提供能量来源的饲料称为能量饲料,能量饲料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容易贮存,是供给河蟹能量的基础饲料。河蟹常用的能量饲料有次粉和麸皮。

水产动物营养研究

未来15年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 与渔用饲料开发技术的发展战略研究 一、目的及意义 (一)发展水产养殖是解决国人食物和改善食物结构的需要 二十一世纪《谁来养中国》(Brown,1995)?这个问题虽然是一位美国人提出来的,但是16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我们决不应该存在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必须自己养活自己。2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证明,我们不仅有能力解决吃饭问题,而且改善了我们的食物结构,吃得更好、更健康了。从表1中我国肉、奶、蛋、水产品的人均年消费量的变化,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表1. 1978-1996中国人均肉蛋奶水产品消费量(kg/人)的变化 1978 1996 增加(倍) 肉8.9 49.5 5.56 蛋 2.4 16.3 6.79 奶 1.0 6.2 6.2 水产品 1.3 23.5 18.08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饲料工业产量从1978年的60万吨增加到1996年的5500万吨,饲料总产量已居世界第二位。饲料工业是养殖业基础,没有饲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就不可能有养殖业的今天,也就没有我们今天食物结构的改善。 从表l还可以看出,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在18年间增加了18倍,增长速度最快。1997年水产品总量已增加到3601万吨,年人均消费达28.8公斤;并且水产品的快速增长主要来自水产养殖业的巨大贡献。1950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仅占水产品总量的8.3%,到1988年首次超过50%,1997年达56.3%(表2),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表2. 1951-1997中国水产总产量以及水产养殖的比重变化 1950 1960 1988 1997 总产量(万吨)91.2 301.8 1060.9 3601 水产养殖(万吨)7.6 62.1 532 2028 养殖占总产量比例(%)8.3 20.6 50.1 56.3 随着过渡的捕捞、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逐步枯竭,无疑,以后水产品产量的增加将主--要依靠水产养殖。如果维持目前的水产品消费量28.8kg/人/年不变,到我国人口达到16亿时,水产总量即要达到4609万吨。在海洋捕捞量维持目前水平的情况下,我国水产养殖产量要净增1008万吨。也就是说到2030年水产养殖产量2914万吨,要占水产总产的63%。 假若其中l/2的水产品是依靠人工配合饲料养殖生产的,约需要水产饲料2500-3000万吨。然而,我国目前的商品化水产配合饲料才300万吨左右。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技术的开发是水产饲料工业的基础,因此,在未来15年和“十五”期间,我国对水产动物营养和饲料的研究与开发有十分迫切的需要。 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我国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耕地面积会随之减少。据专家估计,到2030年耕地面积只有目前的80%;而人口达到16亿时,按人均400公斤计,需要生产粮食6.4亿吨。考虑耕地的减少因素,届时的粮食生产能力要超过目前的40%左右。估计到2010年,我国的饲料产量会达1.17亿吨(赵永合,1998),相当于目前居世界第一的美国饲料产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从口粮为主到饲料量为主的趋势将越来越显著,给粮食生产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如何把有限的粮食更有效地转化为人民菜篮子中的肉、蛋、奶与水产品,改善人民生活,是摆在我们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养什么更合算呢?从不同动物的平均饲料转化率来看,鱼虾62.5%和肉鸡50%的饲料转化率无疑是最高的(表3)。研究已证明,优质水产饲料的转化率可达到更高的水平,且鱼虾为更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所以,我国在未来15年应优先发展水产动物和肉禽养殖。但是,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水产动物的营养与饲料的研究水平与开发技术还远落后于畜禽的水平,因此,作为水产养殖大国,我国在未来15年和“十五”期间应把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开发技术的研究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表3. 不同养殖动物的平均饲料转化率(增重/饲料,%)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学大纲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本校水产养殖学专业和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发展与鱼类生理学、生物化学、营养化学、有机化学、组织学、微生物学、分析化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水产动物的营养原理、饲料及饲料原料的种类、化学组成、特性、营养价值评定方法、质量标准、合理利用途径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能够进行水产动物饲料加工与生产,将所学的大量基础理论和知识运用于水产饲料工业实践中。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研究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及其所需配合饲料的科学,它所研究的对象涵盖了人工养殖的水产动物。主要内容包括:(1)水产动物营养学原理;(2)水产养殖动物营养实验的研究方法;(3)水产动物的摄食与消化吸收;(4)渔用配合饲料原料及添加剂;(5)饲料配方的设计与加工;(6)渔用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与评价;(7)投饲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生理和营养需求,饲料的营养成分及其生理功用,饲料的营养价值评定方法,了解水产养殖动物的摄食、消化吸收和物质代谢过程,熟悉常用饲料原料的性质、特点、选用注意事项及其加工贮存方法,熟悉饲料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和使用方法,掌握饲料配方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了解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机械设备;学会配合饲料的品质管理与评价方法。 四、学时分配

五、教学环节与教学要求 由于专业课课时少内容多,本课程时间全为课堂讲授。每章教学完毕布置思考题,课程结束要求学生交一篇课程论文,引导和充分调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巩固和拓宽所学知识内容。 六、课程考核办法 课程结束安排考试,卷面得分为考试成绩。课程总评成绩中30%来源于平时成绩和70%来源于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由上课秩序、上课积极思考、上课听讲记笔记情况和完成思考题、课程论文质量等评定。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李爱杰主编《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 主要参考书目: 1、吴普强主编《动物营养学》、安徽科学出版社、1999年 2、胡坚主编《动物营养学》、吉林科技出版社、1999年

计算机四级操作系统多选题题库及答案

计算机四级操作系统多选题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 1.计算机系统的特点有( A C D ) A.能按用户的要求接收和存储信息 B.是一个由硬件系统组成的裸机 C.操作系统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D.具有对不同用户进行不同控制执行的能力 E.允许各用户随意地使用系统中的资源 2.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系统软件,这是因为它能(A B C E ) A.为用户提供方便的使用接口 B.使硬件的功能发挥得更好 C.保证信息的安全和快速存取文件 D.提高源程序的编制质量 E.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3.各类操作系统各有所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之处表现为( A B C ). A.批处理操作系统不允许用户直接干预作业的执行 B.分时系统采用交互方式工作,故对需处理时间较长的作业不太合适 C.实时操作系统中资源利用率不及批处理操作系统 D.批处理操作系统能实现并行工作,但不能提高吞吐能力 E.为了使用户满意,分时操作系统对用户请求的响应时间必须有严格的规定 4.在下述各项中,( A B C D E )是操作系统力所能及的工作. A.为用户合理分配处理器时间. B.保护主存中的程序和数据不被破坏 C.提供按名存取文件的功能 D.按用户要求启动外围设备 E.根据用户的意图控制作业的执行

第二章 1.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软件,它包括( A B )等. A.操作系统 B.编译系统 C.接口软件 D.软件开发工具 E.软件测试程序 2.在下列的阐述中,( A B C E )是正确的. A.一个中央处理器任何时刻最多只能被一个程序占用 B.只有被操作系统选中的程序才能占用处理器 C.若一个程序在执行中出现了事件,则该程序就要让出处理器 D.一个被中断的程序在等待中断事件结束后就可立即占用处理器 E.中断装置发现中断事件后就要让操作系统程序占用处理器 3.采用通道结构的计算机系统中,中央处理器与外围处理设备之间的关系有( A B C D E ) A.中央处理器执行一条”启动I/O”指令可启动指定的设备 B.中央处理器与外围设备是可以并行工作的 C.外围设备与主存储器之间的信息传送工作不需要中央处理器的干预 D.外围设备工作结束后应把工作情况反馈给中央处理器 E.中央处理器可启动多台设备,让它们并行工作. 4.计算机系统中可用于存储信息的部件有( B C D E ) A.输入机 B.主存储器 C.磁带 D.寄存器 E磁盘 5.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应追求的设计目标是( A B C E ) A.正确性 B.高效性 C.维护性 D随意性 E.移植性 6.操作系统采用层次式结构的优点是( A B C ) A.能把操作系统的整体工作局部化 B.有利于操作系统功能的增.删.改 C.实现各层次的功能时都可利用较内层提供的功能 D.最外层可直接使用硬件提供的功能 E.各层之间允许双向调用,这样便于达到正确性的设计目标 第三章 1.能实现多道程序设计的计算机系统必须( A C D E ) A.具有中央处理器外围设备的并行工作能力 B.提供多个中央处理器

激素类饲料添加剂在养殖中的应用汇编

激素类饲料添加剂在养殖中的应用

激素类饲料添加剂 激素是动物体内分泌器官直接分泌到血液中,并对机体组织器官有特殊效应的活性物质。它能改变体内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使组织合成的速度超过其遗传潜力,从而提高生产速度和生产效益。 激素残留(hormone residue)是指在畜牧业生产中应用激素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或埋植于动物皮下,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增加体重和肥育以及用于动物的同期发情等,以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提高其畜产品的产量,结果导致所用激素在动物产品中残留。在畜牧业生产中常用的激素类饲料添加剂主要有性激素类、生长激素等两大类生长激素,是动物脑下垂体前叶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在代谢中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脂肪的分解。试验表明,奶牛注射这种激素,可使产奶量提高10%-20%;性激素,这类激素可使蛋白质的合成作用增强。如人工合成的乙烯雌酚、乙雌酚等。另一显著特征是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性成熟,维持性机能、性周期等;另外醇类激素衍生物,如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激素的使用方法有两种,即口服法和埋植。口服是指将所用激素添加物按使用方法拌料饲喂。埋植则是将激素埋植在畜体耳后皮下脂肪内。 激素类药物在动物饲养中的负效应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受利益驱动, 一些养殖业者使用违禁和未被批准使用的激素类药物, 最终造成这些药物在肉、蛋、奶等动物源食品中残留, 危害人类健康。从激素类添加剂来看,近几年最突出的是盐酸克伦特罗残留问题。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是一种激素,给猪喂后可以促进瘦肉增长,减少脂肪沉积,效果明显,但其食品残留对人的健康威胁较大,属国家违禁药品.会导致人肌肉震颤、心悸、神经过敏,浑身冒

鲍鱼饲料配制

威海家禾饲料配制方案 电话: 鲍鱼配合系列饵料的主要原料: 优质裙带、紫菜、进口鱼粉、螺旋藻、盐藻、酪蛋白、大豆蛋白、卵磷脂、维生素预混料、矿物质预混料、免疫增强剂、保健助长剂、微生态制剂等。 鲍鱼配合饵料的使用阶段: 稚鲍饵料特点: 1、稚鲍饵料分为超微粒(400目)、活宝(200目)、稚鲍(80目、60目)。 2、该饵料针对鲍鱼开口、附板和育保苗期特点,在传统育苗用料的基础上,添加螺旋藻、 盐藻、酪蛋白、生化鱼粉等贵重原料,使配料营养更全面,各种成分搭配更平衡,有利于稚鲍的消化吸收,生长转化快,饲料转化率高,同时增加鲍鱼的免疫力,提高成活率。 3、本配合饲料所有的原料来源稳定,营养成分齐全,能满足稚鲍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要 求;稚鲍消化吸收好,生长快,排泄物有机残渣少,对底质影响小。 4、可明显增强稚鲍的免疫机能和抗应激能力,稚鲍活力好。 幼鲍饵料特点: 1、幼鲍饵料分为幼鲍(40目、20目、8目)。 2、本产品营养成分齐全,能满足鲍苗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要求; 3、超微粉碎的微粒有利于鲍苗均衡消化吸收和生长转化。 4、微生态制剂的添加使排泄物有机残渣少,对底质影响小。 5、可明显增强鲍苗的免疫机能和抗应激能力,生长快,保苗率高。 成鲍饵料特点: 1、该饵料针对鲍鱼养成期特点,用各种原料配合,代替传统网箱养殖中只饲喂海带、紫 菜的做法,同时添加特殊粘合剂,使饲料在海水中高温季节保持3-5天不散失、其他季节保持5-7天不散失,已满足成鲍食用效果。该饵料营养全面,各种成分平衡搭配,有利于鲍鱼的均衡消化吸收,生长转化快,饲料转化率高。 2、本配合饲料所有的原料来源稳定,有利于鲍鱼消化吸收,排泄物有机残渣少,对底 质影响小;

动物饲料

考点集中: 1蛋白质营养, 2饲料分类:蛋白饲料,能量饲料,青贮饲料 3饲料配方与设计:配合饲料组成及有关概念,反刍动物饲料配方 上动物营养篇 一、蛋白质营养 1 动物对饲料蛋白质品质的要求 A.必需氨基酸(EAA) 概念: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B.限制性氨基酸(LAA) (1)概念:饲料(粮)中缺乏一种或几种EAA时就会限制动物对其他氨基酸,尤其是必需氨基酸的利用,导致饲料中蛋白质整体利用率下降,故称为限制性氨基酸。满足需要程度最关键的为第一LAA,依次为第二、三、四等LAA。 2 挥发性脂肪酸VFA 挥发性脂肪酸简称VFA,是脂肪酸的一种,一般是具有1~6个碳原子碳链的有机酸,包括乙酸、丙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正丁酸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故称挥发性脂肪酸 A、合成:乙酸,丁酸→体脂、乳脂丙酸→葡萄糖 B、氧化:奶牛组织中体内50%乙酸,2/3丁酸,1/4丙酸被氧化,其中乙酸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需要量的70%。 3、对非蛋白氮的利用 A、反刍动物对非蛋白氮的利用 1.NPN的利用原理(瘤胃中的细菌) 2. 利用NPN的意义 节约蛋白质、降低成本重要 B、单胃动物对非蛋白氮的利用 这些非蛋白氮物质对单胃动物无营养价值,单胃动物 无法利用非蛋白氮 二、维生素与元素营养 1. 维生素D。 属于固醇类衍生物,人体内维生素D主要是由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而转变,称为维生素D3或胆钙化醇。植物中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可产生另一种维生素D,称为维生素D2或钙化醇。 干草是指青草或栽培青饲料在结实前,刈割下来经日晒或人工干燥而制成的干燥饲草。制作良好的干草保留青绿颜色,称为青干草。 晒制过程中养分变化:麦角固醇转变为VD2;或蜡质、挥发油,萜烯等物质氧化产生醛与醇类,使干草产生芳香味,增加适口性。 2.钙和磷 钙缺乏症:为骨骼病变,幼龄动物为佝偻病,成年动物为骨软病或骨质松疏症。P缺乏时,出现异嗜癖。Ca、P缺乏时,血清Ca、P水平低,,骨骼中Ca、P浓度低。 植物饲料含Ca少,而P多,但P有一半左右为植酸磷,饲料总P利用率一般较低,猪P利用率20-60%,鸡30%,反刍动物的瘤胃微生物可分泌植酸酶,可较好的利用植酸磷 Ca、P的补充料骨粉(Ca31%,P14%),磷酸氢钙(Ca23.2%,P18.6%),磷酸钙、CaCO3,石粉 三.脂肪营养 必需脂肪酸EFA的概念与种类 EFA 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一些脂肪酸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双键;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这样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EFA)。 EFA对动物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意义;如果不从饲料中供给,就会严重地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生理机能紊乱或

水产动物饲料学

1、测定饲料消化率的指示剂应具备、、和。其中外源性指示剂有 和;内源性指示剂有和。不被消化吸收;本身无毒,无味;易定量;分布均匀。Cr2O3;BaSO4 ;酸性不溶灰分、粗纤维 6、粗蛋白质%=N%×( )。 6.25 8、评定饲料营养价值有( )、( )和( )三大方法。实验室法、实验动物法、生产实践法 9、概略养分一般是指水分、、、、和粗灰分六种。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 10、化学分析评定法可分为和。概略养分分析法、纯养分分析法 2、蛋白质饲料依其来源和属性,可分为,,三大类。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动物 性蛋白质饲料、单细胞生物蛋白质饲料 3、鱼粉的加工方法有,,。土法、干法、湿法 4、酸败的蚕蛹容易引起鲤鱼的和虹鳟。瘦背病, 贫血 9、与陆上动物油脂相比,水产动物油脂的显著特点是:。不饱和程度较高 10、国际饲料分类法按饲料中()和()中粗纤维和粗蛋白的含量将饲料原料分为()大类。天然水分,干物质,8 1、作为配合饲料理想粘合剂的条件应是、、、、,并举三例如、和。价格低、用量少、来源广、无毒性、加工简便、效果好;α—淀粉、褐藻胶、膨润土 2、混合维生素时,需用隔开,其一般用或,用量为。载体,脱脂米糠或麸皮,70-85% 2、人和畜禽水产动物主要利用L-氨基酸,但是例外。蛋氨酸 4、为提高维生素制剂的稳定性,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化学稳定法、包被法 5、酶制剂依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即和。内源酶、外源酶 6、促摄食物质的有效成分是含氮化合物,常见的有、、。氨基酸、核苷酸、三甲胺内酯 7、常用的抗氧化剂有,,。乙氧基喹啉,、BHT、 BHA 二、填空 1、水产饲料的卫生质量要求一般包括:和。毒理学指标、生物性指标 4、水产饲料中霉菌的数量应 (cfu/g),沙门氏菌。3×104, 不得检出 7、具有较大危害性的有毒元素有、、、铬、镉、氟等。汞、铅、砷 10、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苯环组成的芳烃称为,是一类致癌物,其中具代表性的是。多环芳烃、苯并(a)芘 1、微粒饲料按制备方法和性状的不同,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微胶囊饲料、微粘饲料和 复合微粒饲料 2、全价配合饲料是由浓缩饲料加以下哪种成分搭配而成。A:能量饲料 B:蛋白质饲料 C:添加剂 D:添加剂预混料 6、饲料配方的设计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手工设计法、电子计算机设计法 7、常用的手工设计法有、、。试差法、方块法、代数法 9、目前配合饲料配方中常见的动物性原料有、、。鱼粉、血粉、内脏粉、乌贼粉 10、试写出五种常见植物性原料。豆粕、麸皮、菜粕、棉粕、次粉 11、试写出五种常见配合饲料粘合剂。α-淀粉、面粉、小麦面筋粉、次粉、膨润土。 12、鱼虾饲料要求较高的水稳定性。鳗鱼用α-淀粉(因用粉料调制成糜状,没经过制粒糊化成型),虾料选面粉或小麦面筋粉(谷元粉),罗非鱼用粉头或面粉。 13、鱼虾饲料要求较高的诱食性。除用氨基酸诱食外,鳗鱼加脱脂奶粉,罗非鱼加鱼精粉,虾料加乌贼粉。 12、对虾的位口为,其主要摄食种类饲料。腹位口,底栖生物和沉性饲料 13、甲壳类磷脂不足,生长下降,脱壳不全,死亡率高。但鱼类本身能合成磷脂,饲料不需添加。× 14、甲壳类不能合成(),因其是合成脱壳激素的前体,饲料中必需添加,一般添加量是。胆固醇,幼体:0.5-1%(成体:1-2%) 15、有鳍鱼类:可由醋酸和甲羟戊酸合成胆固醇,胆固醇是甲壳类动物饲料中必需的,其作用是助消化(促生长、合成脱壳素)。 16、鲟鱼、鲶鱼、鲤鱼等的口位为,其主要摄食型饲料。下位口,吃底栖生物和沉性饲料 17、鲈鱼的口位为,其主要摄食型饲料。上位口,吃浮游生物和浮性饲料

计算机操作系统选择题大全

1. 单项选择题(共200个题目) 100236. 一般用户更喜欢使用的系统是(c )。 A.手工操作 B.单道批处理 C.多道批处理 D.多用户分时系统 100237. 与计算机硬件关系最密切的软件是(d). A.编译程序 B.数据库管理程序 C.游戏程序 D.OS 100238. 现代OS具有并发性和共享性,是由(D)的引入而导致的。 A.单道程序 B.磁盘 C.对象 D.多道程序100239. 早期的OS主要追求的是(A)。 A.系统的效率 B.用户的方便性 C.可移植 D.可扩充性 100240. (A )不是多道程序系统。 A.单用户单任务 B.多道批处理系统 C.单用户多任务 D.多用户分时系统 100241. (B)是多道操作系统不可缺少的硬件支持。 A.打印机 B.中断机构 C.软盘 D.鼠标100242. 特权指令可以在(C)中执行。 A.目态 B.浏览器中 C.任意的时间 D.进程调度中100243. 没有了(C )计算机系统就启动不起来了。 A.编译器 B.DBMS C.OS D.浏览器100244. 通道能够完成(C )之间数据的传输。

A.CPU与外设 B.内存与外设 C.CPU与主存 D.外设与外设 100245. 系统的主要功能有(C )。 A.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处理机管理 B.虚拟存储管理、处理机管理、进程调度、文件系统 C.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 D.进程管理、中断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 100246. 单处理机计算机系统中,(A)是并行操作的。 A.处理机操作和通道 B.程序与程序 C.主程序与子程序 D.用户程序与操作系统程序 100247. 处理机的所有指令可以在(D)中执行。 A.目态 B.浏览器中 C.任意时间 D.系统态100248. (B )功能不是操作系统直接完成的功能。 A.管理计算机硬盘 B.对程序进行编译 C.实现虚拟存储器 D.删除文件 100249. 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外界的请求必须给予及时相应的OS是(B )。 A.多用户分时系统 B.实时系统 C.批处理系统时间 D.网络操作系统 100250. 操作系统是对(C )进行管理的软件。

沸石在动物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沸石在动物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沸石其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够促进动物体重增长、骨骼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和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等,从多方面提高动物健康状况,在畜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1、沸石的结构及分类 沸石是一种晶状含水碱和碱金属阳离子的硅铝酸盐矿石。沸石通过空腔和架装结构相连形成了一个无限的三维结构。他们通过结构和沸石微孔型颗粒的组成“分子筛”进行分类。到目前为止,国际沸石协会(IZA)的结构委员会分类中有232种沸石被发现,至少有40个分类。普通沸石类型指的是斜发沸石、方沸石、菱沸石、浊沸石、发光沸石和钙十字沸石。而且,在2015年欧洲商务部专利局公布世界范围内大约有47000项专利包含或与沸石相关。 2、沸石的作用 早期报道沸石与动物科学和水产养殖相关,食用沸石能够有效预防某些动物疾病和促进动物健康,理化性质纯净的天然沸石,例如粒度大小、微晶尺寸和聚集度,还有各种孔隙度都可能影响其效果。这些特征明显地影响其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和催化性质。有报道沸石应用于家禽,但关于原材料的杂质浓度有一些争议,然而,有明确的报道表明通过添加天然沸石对于饲料摄入、体重增长和生长率、骨骼生长、饲料转化率、营养物质的利用、蛋的产量、重量、蛋壳厚度、耗水量和粪肥等都有一定的益处。 3、沸石的应用 有许多研究人员通过记录猪、犊牛和羊每天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已经证实在饮食中添加沸石的益处。再者,沸石还能增加母猪的生产性能和奶牛的产奶量嘲。在日本早期的研究中,国

投盛世斜发沸石和丝光沸石作为猪和家禽的营养保健品与对照组相比能够使试验动物快速生长,例如在饲料中混合5%的斜发沸石能够增加16%的体重,同时减少饲料的总成本。合成和天然的沸石都进入到试验动物的瘤胃中,逐步减少过量的氮,并且主导动物消化液系统中瘤胃有机物和细胞蛋白结合的同化作用。另有研究发现,添加3%沸石到金鲷鱼(金黄色石斑鱼)饲料中能够促进生长。成年猫的商品化饲料中添加物包括植物西地格丝兰和沸石(斜发沸石)能够消除健康动物的排泄物气味、减少负干扰。对于成年狗,添加西地格丝兰和沸石(斜发沸石)到其食物中,评估其饲料的接受程度、粪便状态和出现难以消化矿物质的含量,发现包含这种添加物会妨碍一些食物中矿物质的排泄园。 天然沸石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大量地用于促进动物健康和生产。使用沸石能够改善动物健康状态和肉类乳类产品的质量,在不久的将来,沸石在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中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饲料配方的计算

手算配方 一、 单方块法 又称四角法、四边法。在饲料种类及考虑营养指标少的情况下,可采用此法。一般计算两种原料、一种营养水平之间的配比关系,如求浓缩饲料与能量饲料比例用此法最快。 例:玉米粗蛋白为8%,浓缩饲料粗蛋白33%,配粗蛋白含量为16.5%时两者的比例。 1.画一方形图,在图中央写上所要配的混合料的粗蛋白质含量16.5%,方形图左上角和左下角分别是玉米和浓缩料蛋白质含量。 玉米8 浓缩料33 2.画四角形的对角线并标箭头,顺箭头以大数减小数计算。 3.上面计算出的差数分别除以二差数之和,就得出两种饲料的百分比,其计算如下: 玉米8 33—16.5=16.5 浓缩料33 16.5—8=8.5 玉米应占的比例= 5 .85.165 .16+×100%=66% 浓缩料应占的比例= 5 .85.165 .8+×100%=34% 二、 多方形对角线法 多方形对角线法是在单方形法对角线法的基础上演变来的。单方形法虽然简便易学,但一次只能求出两种饲料的配合比例,用多方形对角线法虽然一次也只能求出一项营养指标,但可以在一次配方中求出若干种饲料原料的配比。因而用此法草拟配方时,则显得简便灵活。 在进行配方计算时,首先要查动物营养标准,在标准的基础上再加2%~3%或6%~8%的量,以备在平衡日粮时加入各种矿物质和添加剂。 (一)二次方形对角线法:可在一次配方中求出四种饲料原料的配合比例。 例:现有玉米、细糠、豆饼、棉饼四种原料,要求配成每千克含粗蛋白为14%,消化能为3.1兆卡的饲料配方(育肥猪)。 1.查饲料营养成分表

. 2.蛋白质需要量(14%)再加3%为14.4% 玉米7.8 32—14.4=17.6 细糠12.1 40.2—14.4=25.8 豆饼 14.4—12.1=2.3 棉籽饼32 14.4—7.8=6.6 17.6+25.8+2.3+6.6=52.3 3.饲料配方中四种原料组成如下: 玉米比例= 3.526.17×100%=33.65% 豆饼比例=3.523 .2×100%=4.4% 细糠比例= 3.528.25×100%=49.33% 棉籽饼比例=3 .525 .6×100%=12.62% 4.粮配方中营养成分含量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草拟配方中粗蛋白可以满足营养需要,但消化能偏低,可把四种原料在方形图中的位置变动以下: 玉米7.8 玉米比例= 3.524 .142.40-×100%=49.3% 细糠12.1 细糠比例=3 .524 .1432-×100%=33.7% 棉籽饼32 棉籽饼比例=3.521 .124.14-×100%=4.4% 豆饼40.2 豆饼比例=3 .528 .74.14-×100%=12%

操作系统试题

操作系统试题 课程代码:0232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设计分时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是() A.吞吐量和周转时间B.交互性和响应时间 C.灵活性和可适应性D.可靠性和完整性 2.用户通常利用键盘命令、系统调用命令请求操作系统服务,有时也会用() A.宏指令B.汇编语言 C.作业控制语言D.计算机高级语言 3.操作系统中的中断处理程序很大部分是处理()中断的。 A.程序B.访管 C.I/O D.外部 4.用作业控制语言编写作业控制说明书主要用在()系统。 A.分时B.实时 C.批处理D.多CPU 5.采用多道程序设计能() A.增加平均周转时间B.发挥且提高并行工作能力 C.缩短每道程序执行时间D.降低对处理器调度的要求 6.程序状态字反映了()状态。 A.进程调度B.作业调度 C.与处理器有关的系统D.主存储器分配 7.为了对紧急进程或重要进程进行调度,调度算法应采用() A.先来先服务B.轮转法 C.优先权调度D.短执行时间优先调度 8.单个分区的存储管理不适用于() A.个人计算机B.专用计算机 C.单道程序系统D.多道程序系统 9.页式管理中的地址结构分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它() A.仍是线性地址B.是个二维地址 C.是个三维地址D.是个四维地址 10.把逻辑文件存放到存储介质上时,如果组织成()文件,则逻辑记录可以按任意次序存放在不相邻的存储块中。 A.流式B.记录式 C.顺序D.链接 11.为了保证存取文件的可靠性,用户要求读一个文件前应首先请求系统执行()文件操作。 A.打开B.建立 C.关闭D.删除 12.计算机系统中往往对每一台设备确定一个编号以识别各台设备,这些编号称为设备的()号。 A.绝对B.相对 C.逻辑D.类 13.Spool技术是一种实现虚拟()的技术。

动物饲料用量标准

用量标准 一、能量饲料 1、玉米 2、大麦 猪用量:不超过25%为宜;肉鸡:用量一般为20%,最好在10%以下。达到25%以上,饲料利用率明显下降;达40%时,影响更为明显。 3、高粱 高单宁高粱在畜禽饲粮中用量只能用到10%,而低单宁的饲用高粱可用到70%。应搭配豆粕。 4、米糠 生长猪:可用10~12% 肥育猪:可用30%,但影响肉质最好为15% 5、啤酒糟 肉鸡:不宜使用 蛋鸡、种鸡:5%~10%可改善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及蛋重,并减少软便发生。 蛋鸡:10%~20%,可降低肝脏脂肪含量,预防脂肪肝。 育成鸡:5%~20%,可限制能量摄入,防止过肥。 仔猪:避免使用 生长肥育猪:不宜太高 种猪:可达20%~40%,可防止种猪过肥。 啤酒糟用于养牛效果很好,用量几乎不受限制 6、麦芽根 肥育猪:8%~16% 奶牛:不宜超过20%,否则,牛奶会产生苦味。 7,酒精糟 DDS:CF最低,能值、Vit和生长未知因子含量最高,对仔猪、生长肥育猪、产蛋鸡、种鸡等效果较好,但因价格昂贵,用量一般为2.5%~5%。具有粘性,可作为颗粒饲料的粘结剂。DDG:CF含量较高,而Vit和生长未知因子含量较低,可用于生长肥育猪、育成鸡、产蛋鸡、种鸡和种猪,用量宜在5%~10%以下。 DDGS:营养价值高于DDG,用量可达10%~15% 8、油脂 妊娠-泌乳母猪10%~15 仔猪5%~10% 生长肥育猪3%~5% 肉鸡5%~8% 产蛋鸡3%~5% 9、菜籽饼粕 仔猪不宜饲喂,育肥猪不要超过8%,母猪不要超过4%,禽类少用 10、鱼粉 主要用于单胃动物,鸡、仔猪和泌乳母猪。肉用肥育动物在宰前一个月要停喂鱼粉。一般生长后期或非生长期的畜禽可少用或不用鱼粉。

《水产饲料学》复习题

《水产饲料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 1.营养 2.营养素 3.营养学 4.饲料 5.饲料学 6.必需氨基酸 7.必需脂肪酸 8.半必需氨基酸 9.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10.限制性氨基酸 11.能量·蛋白比 12.饲料添加剂 13.配合饲料 14.预混合饲料 15.全价配合饲料 16.营养需要 17.营养标准 18.饲料配方 19.动植物蛋白比 20.含粉率 21.粉化率 22.漂浮率 23.漂浮时间 二、填空(将答案写在横线上,每空1分) 1.水产动物消化速率的表示方法有两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产动物的营养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消化率与消化速率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概念,后者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概念。 ~~~~~~~~~~~~~~~~~~~~~~~~~~~~~~~~~~~~~~~~~~~~~~~~ 4.水产动物的必需氨基酸有____种,其中饲料中最易缺乏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5.从营养学角度看,氨基酸分为三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氨基酸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两种情况,即___________和_________。 7.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8.蛋白质根据营养价值来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根据来源来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半必需氨基酸有两种,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在体内可以分别转化为两种必需氨基酸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饲料中蛋白质是以含量”有两层意思,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所说的“饲料中蛋白质是以含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肉食性鱼类饲料中蛋白质适宜含量是_____,草食性鱼类饲料中蛋白质适宜含量是_____,杂食性鱼类饲料中蛋白质适宜含量是_____,对虾饲料中蛋白质适宜含量是_____。 12.脂肪酸的表达式常常用x∶yn-z,其中x、y、z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2n-6是_____________酸,18:3n-3是_____________酸,EPA是___________________酸,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DHA是__________________酸,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

《操作系统》选择题大全

第1章绪论 3、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其中包括处理机、存储器、设备和文件。 A.程序 B.文件 C.资源 D.进程 4、没有下列()设备计算机无法工作。 A.硬盘 B.软盘 C.内存 D.打印机 5、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按功能特征的不同,可把操作系统分为[1]、[2]、[3]、网络操作系统 和分布式操作系统基本类型。其中[1]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系统的吞吐率和效率,而[2]是一旦有处理请求和要求处理的数据时,CPU就应该立即处理该数据并将结果及时送回,例如[4]等。供选择的答案: [1][2][3] A、单用户系统 B、批处理系统 C、分时系统 D、微机操作系统 E、实时系统 [4] A、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 B、办公自动化系统 C、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D、航空订票系统 6、操作系统是一种()。 A.应用软件 B. 系统软件 C.通用软件 D. 工具软件 7、在下列性质中,哪一个不是分时系统的特征。() A. 交互性 B. 多路性 C. 成批性 D. 独占性 8、实时操作系统追求的目标是()。 A.高吞吐率 B.充分利用内存 C. 快速响应 D. 减少系统开销 9、操作系统是为了提高计算机的[1]和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而配置的基本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 [2],其中包括[3],[4],外部设备和系统中的数据。操作系统中的[3]管理部分负责对进程进行管理。操 作系统对系统中的文件进行管理的部分通常叫做[5]。 供选择的答案: [1] A、速度 B、利用率 C、灵活性 D、兼容性 [2] A、程序 B、功能 C、资源 D、进程 [3][4] A、主存储器 B、虚拟存储器 C、运算器 D、控制器 E、微处理器 F、处理机 [5]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检索系统 D、数据库 E、数据存储系统 F、数据结构 G、数据库管理系统 10、现代操作系统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和资源共享。 A.多道程序设计 B. 中断处理 C.程序的并发执行 D. 实现分时与实时处理 11、以下()项功能不是操作系统具备的主要功能。 A.内存管理 B.中断处理 C.文档编辑 D.CPU调度 12、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A.CPU的利用率不高 B.失去了交互性 C.不具备并行性 D.以上都不是 13、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在于()。 A.充分利用CPU,减少CPU等待时间 B. 提高实时响应速度 C.有利于代码共享,减少主、辅存信息交换量 D.充分利用存储器 14、DOS是磁盘操作系统的缩写。 15、在分时系统中,时间片一定,(),响应时间越长。 A.内存越多 B.用户数越多 C.后备队列 D.用户数越少 16、操作系统是一组()。 A.文件管理程序 B.中断处理程序 C.资源管理程序 D.设备管理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