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癌症风险可避免

三成癌症风险可避免
三成癌症风险可避免

癌症的八大真相

真相一:人一生中有21%患肿瘤的可能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1年的监测数据显示,中国当年新增癌症病例337万,相当于每分钟有6.4人患上癌症。癌症是个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年龄越大,被缠上的风险就越高。专家们通过科学计算发现,如果将一个人每年患上肿瘤的风险累积起来,按人均寿命74岁算,每个中国人一生中患上肿瘤的概率是21%。目前,中国人均期望寿命有所升高,因此中国人一生中患上肿瘤的概率会更高。因此,千万不要觉得癌症离你很遥远。如果在预防上掉以轻心,它可能就会“盯”上你。

真相二:男人比女人更容易患癌症

与女人相比,男人的肿瘤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1年的数据表明,在发病率方面,男性、女性的癌症死亡率分别为194.88/10万、116.81/10万。

癌症之所以“重男轻女”,主要是因为男性在生理方面“先天不足”。男女的性染色体不同,更重要的是激素水平有很大差异。其次,男性生活方式“后天不足”。总体而言,男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多,他们更爱抽烟、酗酒,应酬多,压力大但排解少,这些都有可能“惹癌上身”。

真相三: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上升明显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1年的监测数据,0~39岁年龄段恶性肿瘤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40岁以后上升明显,到80岁后达到高峰。在死亡率方面,男性、女性分别在45岁、50岁以上时开始大幅升高。

但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就可以忽视癌症预防,癌症之所以“青睐”40岁以上的人,是因为那些会导致它出现的危险因素,如吸烟、肥胖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年轻时养成的。这些不良因素经过年复一年的累积,最终导致癌症发生。因此,不良生活习惯一定要及时改正。

真相四:肿瘤会给人“逆转的机会”

每个人体内都可能有癌细胞特性的异常细胞,但这些异常细胞大多数会被人体免疫系统所消灭,不会成长为癌细胞。如果癌细胞躲过免疫系统的识别,疯狂分裂、增殖,长到了一定的数量,也就长大成“瘤”了。这个过程十分漫长,少则5年,多则10年甚至30年。这段时间是癌症给人类留下的“逆转机会”,也是癌症可以被预防的重要原因,但很多人不知道。

此外,很多癌症患者都有癌前病变,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子宫颈糜烂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人们应抓住“逆转机会”。一方面,应尽早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减少癌症危险因素对人体的持续伤害;另一方面,发现有癌前病变者,一定要积极治疗,遏制病变,这样我就无法“长大成瘤”了。

真相五:若尽早确诊,癌症10年生存率达90%

研究发现,癌症如果能早期确诊治疗,10年生存率可达90%。坦率地说,这个数据有点儿保守,生存率可能和正常人相差无几。在癌症早期时,肿瘤十分弱小,人类一个手术便能将其打败;到了中、晚期,其“杀伤力”就越来越强了,此时想要除掉就会困难很多,治愈率可能从早期的90%骤降到20%~30%。因此,人们一定要重视定期体检,有不舒服要尽早就医,才能第一时间发现。

真相六:致癌物非“枪枪毙命”

“微波炉致癌”“沐浴液致癌”……类似这样的新闻,人们经常看到。有不少人将很多含有致癌物的东西列入“黑名单”。首先,癌症的成长过程很复杂,不是简单地因为你吃了、用了什么致癌物,它就会伤害到你。其次,含有致癌物并不意味着一定患癌,只有达到足够的剂量才会致癌。其实,在人类的生活中,致癌物很多,例如pm2.5、塑化剂、甲醛等,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尽量避免接触它们即可。

真相七:防癌体检因人而异

防癌体检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私人订制”。建议大家到正规机构去做防癌体检,在那里做筛查前,医生一般会先做调查,询问你的年龄、家族史、吸烟及酗酒史等信息后,再根据风险因素有针对性地筛查。总的来说,40岁以后就应开始重视癌症筛查了,建议40岁以上女性筛查乳腺癌,5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注意筛查肺癌、结直肠癌、肝癌等。

真相八:肿瘤可以“气出来”

从性格上讲,癌症爱找那些总是闷闷不乐、爱发脾气、焦虑抑郁的人。调查发现,81.2%的癌症病人患癌前遭受过不良事件的打击。在心理学上,压抑自我、爱生闷气被称为“c型性格”,它甚至被叫作“癌症性格”。因此,大家不开心了,一定别憋着,要通过与人倾诉、培养爱好等方式,及时清理自己的垃圾情绪。

9种人更容易患癌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维持10年,那你就会成为“癌症候选人”。因为在这10年中,癌细胞不仅产生,而且会发展壮大,最终“攻城掠地”,侵犯身体其他器官。成为“癌症候选人”,是长期“不爱惜自己”造成的结果。如果改变以下9种不良生活习惯,就能将我们从“癌症候选人”的名单里删除。

老喝滚烫水的人

很多人喜欢闲暇时泡杯功夫茶,殊不知,这现冲现泡“趁热喝”的茶,可能为食管癌埋下隐患。原因就在于,滚烫的水会烫伤食管黏膜,引发口腔黏膜炎、食管炎等,时间久了,可能诱发癌变。调查表明,新疆哈萨克族人常喝滚烫的奶茶,潮汕人喜欢功夫茶,太行山区的人爱喝大碗烫粥,目前这些地区都成为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的高发区。专家建议,食物或饮料,如果觉得烫,千万别性急往下咽;带馅儿的食物可能外面不烫里面烫,吃的时候尤其要当心;喝热饮千万不要用吸管。

蔬果吃得少的人

大鱼大肉吃不够,蔬菜水果吃得少,已经成了现代人的通病。千万别小看这一生活习惯带来的危害,由着性子吃会造成肥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肥胖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有关。而且蔬菜水果含有很多膳食纤维,它们能促进肠道蠕动。少吃蔬菜、水果,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果蔬吃得少还会导致缺乏维生素。研究显示,不吃胡萝卜的人比大量食用胡萝卜的人,因为缺少β-胡萝卜素,肺癌发病率要高7倍;缺乏维生素a,患肺癌、胃癌的可能性很大;叶酸与维生素b2缺乏,是食管癌高发的重要原因。专家指出,要保证身体需要,每天应吃400克以上的蔬菜,吃肉不要超过75克。粗茶淡饭才是远离癌症的最好办法。老是憋大便的人

想去大便,可偏偏工作太忙走不开,或一时找不到卫生间,只能憋着。一回两回还行,时间长了,就会出问题。粪便里含有硫化氢、粪臭素、胆固醇代谢产物等多种致癌物,在肠道里积存久了,就会被重复吸收,刺激肠黏膜。天津市肿瘤医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没时间排便已成为不少年轻人患上大肠癌的主要原因。专家建议,一定要抓住一天中便意最浓的时刻,一个是早晨起床后不久,一个是饭后。便意一般只会持续几分钟,一旦错过很难再捕捉到。如果早上实在没时间排便,可以调整到较空闲的晚上。吃完晚饭后散散步,对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然后无论有无便意,定时去蹲厕所。一般三五分钟没有大便排出,就应该放弃,不要长时间蹲在厕所里看书看报。

常熬夜加班的人

很多人因为工作不得不熬夜加班;有人赶时髦,天天泡酒吧,成了昼伏夜出的“派对动物”。英国科学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了世界各地1000余名30~50岁的癌症患者,发现99.3%的人常

年熬夜,凌晨之后才会休息。专家指出,熬夜一方面会造成生物钟紊乱,另一方面夜间灯光会破坏人体褪黑素形成。褪黑素是保护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一环,缺少它容易让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找上门来。熬夜最好不要超过夜晚12点。如果加班到凌晨,最好找一间窗帘有遮光布的房间睡觉,漆黑的环境有助于身体中褪黑素的生成。

坐下不想动的人

上班一坐就一天,回家陷在沙发里不想动……千万别以为久坐的危害只是伤颈椎、脊椎。德国专家指出,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随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久坐让人体内免疫细胞减少,大大增加患癌概率。日本医学家发现,胃癌患者大多平时吃得太饱和久坐不动。美国也有研究表明,久坐的人比常运动的人患结肠癌的可能性高40%~50%,男性还易罹患前列腺癌。专家指出,每工作2小时,必须起来活动15分钟以上。

爱钻牛角尖的人

如果你觉得生活中让你生气的事像一道坎儿一样,怎么也迈不过去,思想钻了牛角尖,而且抑郁的心态持续一两年以上,就要小心了。临床发现,生活中爱较真、生气又不擅表达的人,植物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长期处于高度亢奋和紧张状态,是导致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重要原因。工作中爱较真、过于追求完美的人,患胃癌与胰腺癌的较多。专家指出,豁达的心胸、愉悦的心情是癌细胞的“天敌”,平时要多培养兴趣爱好,遇到不快时做做深呼吸。

常吸二手烟的人

除了众所周知的肺癌,吸烟还会导致鼻咽癌、口腔癌、食管癌,甚至膀胱癌、肾癌、胰腺癌和胃癌等,可谓“一支烟在手,全身都遭殃”。另外,研究表明,二手烟对身体的危害比一手烟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最好赶紧掐灭手中的烟卷,离烟雾越远越好。

家装太豪华的人

除吸烟外,装修污染也是导致肺癌的罪魁祸首。很多建材里都含有致癌化学成分,装修越豪华,让身体受伤害的可能越大。对于儿童来说,装修污染更有可能让他们患上白血病。专家建议,装修买家具、建材,千万别图便宜,一般来说,质量越次的产品味道越刺鼻;装修期间一定要开窗通风;装修结束后至少要晾两个月才能入住。

有患癌家属的人

如果上一代患有乳腺癌、肺癌、食管癌、结肠癌等,后代患上癌症的风险比一般人高很多。此外,上海癌症研究合作中心指出,每100对死亡夫妻中,至少有5对患“夫妻癌“。这与夫妻常年保持相同的生活习惯有关。因此,反省到自己有不健康生活习惯的夫妻,应认真对待,一起改正。有癌症家族史的人最好定期做癌症检查,要比别人更好地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滚蛋吧,肿瘤君!

让癌症滚蛋,最主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教授袁凤兰指出,要想防癌,做到5点是关键。

蔬果彩虹“579”

均衡的饮食结构应该是“宝塔式”:塔基是蔬菜水果,塔身是粮食,塔尖是肉禽鱼类食品。多项研究证实,足量的蔬果纤维可预防大肠癌,能降低肾癌、乳腺癌、食管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率。

自2004年以来,台湾癌症基金会倡导人们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吃不同份数和颜色的蔬果,即蔬果彩虹“579”:小于12岁以下的儿童,每天尽量吃够5份蔬果(包括3份蔬菜,2份水果);12岁以上的女性每天尽量吃够7份蔬果(包括4份蔬菜,3份水果);12岁以上的男性每天尽量吃够9份蔬果(包括5份蔬菜,4份水果)。一般来说,一份蔬果相当于一个饭碗(碗口直径11厘米,碗深5厘米)装八分满,或者一个拳头大小的量。

世界卫生组织的蔬果推荐量是每天500克左右,种类最好在5种以上;每周肉类的摄入量别超过500克。此外,吃蔬果还应“好色”,有意识地让餐桌颜色如彩虹般绚丽。深色蔬果如红色的辣椒、番茄、樱桃,紫色的甘蓝、茄子、葡萄,绿色的菠菜、奇异果等,都具有更强的防癌效果,可适量多吃。

规律运动“1357”

研究显示,经常锻炼的人患肺癌风险可降低68%,患结直肠癌风险降低38%。只要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运动,患癌风险就能有效降低。规律的有氧运动能起到更好的防癌效果,建议坚持“1357”原则。“1”是指每天最好运动一次;“3”是连续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5”是指如果不能保证天天运动,应争取一周运动5次;“7”指的是运动的目标心率约等于170减去年龄。运动强度以“虽感到有些心慌气短,但能说一句完整的话”为宜,上气不接下气则有些运动过量了。

当然,运动要因人、因年龄、因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异。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最适合的运动是走路。现在走路锻炼的人很多,但真正将走路的健身效果发挥至最大的人并不多。走路时,一定要做到“三动”,即腿动、手动、嘴动。腿动即挺胸抬头大步走;手动指的是走路时,手也别闲着,要时而两臂挥起,时而用手指抓手心,如此既有利于局部按摩,又能起到刺激内脏功能的作用;嘴动是边走边轻轻地哼歌,如此能让你的心情更加愉悦。心情好了,机体的免疫力也能提高。如果偶尔没条件走路,在家做家务、遛狗等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运动效果,总之要多动。

远离烟酒“4921”

烟酒都是打开癌症“大门”的推手。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患癌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出若干倍,且女性比男性患癌风险更大。吸烟不仅与肺癌有关,研究发现,它还会让你更易得胃癌、结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等癌症。而大量饮酒会极大地增加口腔癌、食管癌、胃癌等癌症风险。人人都知道烟酒有害,却往往抱着侥幸心理。有人常说“谁谁吸烟喝酒几十年还不是很长寿?”其实,这些只是个案,可能是他们遗传基因或解毒能力较好。但如果你携带癌症易感基因,还经常饮酒、吸烟,那么患癌风险就会增加。对待烟酒,侥幸心理要不得,赶紧行动最关键,哪怕晚点儿也能受益。行动纲领是“4921”。“49”是指吸烟者在40岁时戒烟,至少能挽回9年寿命(50岁时戒烟可挽回6年寿命;60岁时戒烟能挽回3年的寿命);“21”则是指喝酒要适量,男性每天喝酒最好别超过20克,女性最好少于10克,且要喝酒精含量不超过15%的低度酒。

体重盯住“8580”

体质指数(bmi)等于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如果bmi超过24为超重,超过30是肥胖。英国研究人员对524万人进行了长达7年半的追踪调查后发现,体质指数与子宫癌、甲状腺癌、肾癌、胆囊癌等17种癌症都有统计学上的显著相关性。

体重盯住“8580”,指男性腰围要控制在85厘米以内,女性腰围不应超过80厘米,否则就不是标准体重了。减肥是一场持久战,不能光想着走捷径。除了少吃多动,减少脂肪、糖分和盐的摄入量外,还要避免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发胖因素,如卧室灯光太亮会让你吃得更多,边看电视边吃饭更易发胖等。此外,掌握一些饮食技巧也能减少摄入量,比如细嚼慢咽更易产生饱腹感,每口饭菜嚼15~20下,先喝汤再吃菜等。

定期筛查“1540”

“我身体很好,上次查过没什么问题,不用定期查”、“单位出钱我就查,我自己出钱就算了”……对汽车,我们不忘年年检修;对房子,住个五六年也不忘粉刷。唯独对我们这台使用了好几十年的“人体机器”,很多人要么嫌麻烦,要么怕花钱,不重视定期体检。其实,对

健康的投资是我们生活中最小的投资,却是最重要的投资。以宫颈癌为例,数据表明,通过筛查可将女性宫颈癌的死亡率降低80%。

临床中有很多家族性肿瘤聚集的病例,这种家庭悲剧令人遗憾。“1540”中的“15”针对的便是有肿瘤遗传家族史的人,指的是除了一般体检外,一定要在比直系亲属的患癌年龄早15~20年时去专科医院或科室做专业的防癌体检(比如直系亲属55岁查出癌症,那么35~40岁你就应该启动防癌体检)。“40”则是指40岁以上人群,患癌风险明显加大,需要更加重视癌症的定期筛查。有数据显示,45岁以上的人占整个患癌人群的30%以上。40岁以上、有吸烟史、工矿职工、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的人是肺癌高危人群,应每半年~1年做一次肺癌筛查。50岁后,有结直肠息肉、腹泻、便秘、便血病史的病人,最好做肠镜筛查或ct检查结肠病变,男性还应增加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查。

针对特殊人群的两条建议

母乳:婴儿最好纯母乳喂养(不添加任何辅食和配方奶)6个月,而后在添加辅食的同时继续进行母乳喂养。

癌症患者:不论已康复或在积极的治疗过程中,都应遵循以上关于膳食、营养和运动的建议。

客户风险评估表

客户风险评估表

1. 借款单位的相对优势 1.1 借款单位所运营行业的相对增长率 1.2 借款单位相对于这个行业的增长率 2. 行业的竞争环境 名称占总销售额比 行业1 ______ ____________% 行业2 ______ ____________% 行业3 ______ ____________% 2.1 供求状况 行业1 行业2 行业3 2.2 产品替代性 行业1

行业2 行业3 2.3 行业壁垒 2.3.1 资金壁垒 行业1 行业2 行业3 2.3.2 技术和政策壁垒 行业1 行业2 行业3 2.4 供应商的讨价能力 行业1 行业2

行业3 2.5 借款单位在本行业的竞争地位 行业1 行业2 行业3 3 主营业务的重要性 3.1 借款单位的主营业务在总体业务中的重要性 4 借款单位本身的客户状况分析 4.1 客户集中程度 4.2 应收款的质量 4.2.1 应收款帐龄 4.2.2 应收款客户集中程度

4.3 客户群的稳定程度 5. 借款单位的最高领导者的素质5.1 领导者的可信程度 5.2 领导者的管理能力 5.3 领导者在位的稳定性 6. 借款单位的财务负责人的素质 6.1 财务负责人的可信程度 6.2 财务负责人的管理能力 6.3 资金成本意识 6.4 费用控制意识 6.5 财务负责人在位的稳定性

7. 借款单位的企业文化 7.1 员工整体素质 7.2 工作环境 8. 借款单位股东 8.1 借款单位股东的资信情况 9. 借款单位的财务报表的可信程度 9.1 所有权的清晰程度 9.2 财务报表中详细数据的可信程度 9.3 会计原则 9.4 报表审计情况 10. 借款单位的信贷历史情况 10.1 提供在其它银行借贷信息的意愿

癌症现状

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的生活环境污染日趋加剧、生活环境不断恶化、人们与致癌因素的接触越来越紧密,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逐年递增,恶性肿瘤已经超过心脑血管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敌人。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2月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全球每年有1400多万新发癌症病例,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2100多万。每年有880万人死于癌症,全球癌症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近六分之一,多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许多癌症病例诊断过晚,癌症病例多是在癌症晚期才得到诊断和发现,治愈的机率较小,希望渺茫。 目前我国癌症防治形势仍十分严峻,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10万,死亡约250万。近20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肺癌、乳腺癌、肝癌、肠癌、胃癌、食管癌、宫颈癌等还将不断上升,癌症发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灵的创伤。中国进入全面防癌抗癌时代! 2017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汇总了全国347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中国癌症统计一般滞后3年,最新公布的是2013年的发病和死亡数据。 癌症统计资料显示,在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达429万,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0%,死亡281万例。癌症防治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2017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汇总了全国347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中国癌症统计一般滞后3年,最新公布的是2013年的发病和死亡数据。 全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 每分钟约7人确诊患癌;

到85岁,一个人患癌风险36%; 肺癌为发病率、死亡率双率第一; 甲状腺癌快速上升; 40岁之后发病率快速提升,80岁达到高峰; 中等城市,如重庆、武汉,济南癌症发病率最低; 小城市男性和大城市女性发病率高; 大城市男性:前列腺癌和肠癌风险高; 大城市女性:乳腺癌和甲状腺癌风险最高; 癌症死亡率:小城市高,大城市低; 死亡率排前的癌症主要是肺癌和消化系统癌症。 关注8大风险 预期寿命85岁时,累计患癌风险高达36% 癌症发病两头高,中间低:中等城市癌症发病率最低 女性癌症在大城市最高,男性癌症在小城市最高 50岁以下,成年女性发病率均高于男性 肺癌仍为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第一位,已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 消化道癌症是我国居民发病和死亡的主要负担 前列腺癌随城市化发展程度逐渐上升,大城市男性应提高警惕 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趋势快,需格外引起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早期诊断可拯救生命和降低医疗费用 癌症综合控制包括预防、早期诊断、筛查、治疗、姑息治疗和康复治疗。所有这些均应作为国家癌症控制计划的组成部分。世卫组织制定了全面的癌症控制指南,以帮助各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相关计划,预防癌症,并为患者提供治疗。 2017年2月3日 | 日内瓦 - 世卫组织在世界癌症日(2月4日)前夕推出有关癌症早期诊断的新指南,旨在通过确保卫生服务机构重点关注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机会。

智慧树2018《健康生活预防癌症》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2018《健康生活预防癌症》章节测试答案

1 【单选题】(1分) 很多人吸烟饮酒,身体也很健康,说明吸烟饮酒也不一定会影响健康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本题总得分:1分 本题的解析:点击查看 2 【单选题】(1分) 人体在受到外界致病因素的作用下,首先通过适应缓解作用压力,只有不能适应时,才会引起损伤。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本题总得分:1分 本题的解析:点击查看 3 【单选题】(1分) 瘤的广泛性是指各种人种各种年龄都可发生肿瘤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本题总得分:1分 本题的解析:点击查看 4 【多选题】(3分) 是否影响人身体健康,取决于以下因素: A. 影响因素的性质 B. 居住条件 C. 人的适应能力 D. 经济条件 正确 ?本题总得分:3分 本题的解析:点击查看 5 【多选题】(3分) 以下不良生活方式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A. 肥胖 B. 偶尔吸烟

C. 缺乏锻炼 D. 经常暴晒 E. 肝炎病毒感染 正确 ?本题总得分:3分 本题的解析:点击查看 1 【多选题】(3分) 癌症是世界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癌细胞可不受机体的控制迅速生长,形成肿块B. 癌症就是绝症 C. 从癌细胞发展到癌症需要很长的时间 D. 癌症就是恶性肿瘤 正确

本题总得分:3分 本题的解析:点击查看 2 【多选题】(3分) 癌症转移的途径有哪些?()A. 血道转移 B. 淋巴道转移 C. 种植性转移 D. 癌细胞浸润周围组织 正确 本题总得分:3分 本题的解析:点击查看 3 【多选题】(3分) 下列哪些是癌症的症状?()

从基因、分子水平上初探癌症治疗

从基因、分子水平上初探癌症治疗 发表时间:2017-11-16T11:33:56.46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8期作者:高欣然[导读]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癌症好发率方面,主要以肺癌和乳腺癌居多。 胜利第一中学山东东营 257000 摘要:癌症仍是现对人类生命造成巨大威胁的疾病,全世界范围内,每年依旧有许多人死于癌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癌症的治疗方面的研究,也从宏观治疗上转为对其基因和分子水平上的微观研究,以求了解癌症最基本的特点和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寻找癌症的根本治疗方法。 关键词:基因;分子;癌症;治疗 引言:从世界范围来看,在癌症好发率方面,主要以肺癌和乳腺癌居多,每年的癌症的新发病例在1400万例左右,癌症病死人数也达820万人之多;就我国而言,在我国较为流行的几种癌症依次为肝癌、食管癌、胃癌、肺癌,其中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达50%以上,总的癌症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达21.82%,且从2000年至今,癌症的发病率在我国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因此了解癌症的特点并寻求良好的预防治疗方法就尤为重要。 1.癌症的简介1.1癌细胞的特点随着Douglas Hanahan和Robert A. Weinberg在2000年时发表文献提出癌细胞的六大特征,并在2011年又对其进行了补充,使之完善为现在的癌细胞的十大特征,如下:①无需依赖外援生长信号,癌细胞可以自己合成生长信号,改造周围正常细胞为和成长所,或者表达生长信号接收器,实现生长信号的自给自足②破坏抑制生长信号,癌细胞为了实现不断分化,会破坏细胞生长抑制信号的活性,使之对抑制不敏感,可以无限分化③逃避细胞凋亡,癌细胞可以通过导致类似于P53蛋白失活而实现对细胞凋亡的逃避④可无限复制,癌细胞通过对端粒酶的过度表达使得端粒不会缩短,实现基因无限复制⑤具有持续新生血管的能力,为了保证癌细胞的营养来源,其会打破血管新生和抑制平衡,持续有新生血管⑥具有侵袭和转移能力,癌细胞可以使得黏附分子失活,使之不被约束,可以转移⑦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捉杀⑧通过“有氧糖酵解”实现对细胞代谢的调控⑨癌细胞使得正常细胞的固有基因组容易变得不稳定而产生突变⑩除上述外,癌细胞还可以引起炎症反应,炎症反应也有助于癌细胞的扩散和进展[1]。 1.2癌症发生转移的分子机制癌症导致的原因包括亚硝酸胺类、多环芳香烃类等化学因素,也包括紫外线、电离辐射等物理因素,此外还有免疫、激素水平、遗传、年龄、性别等生物因素。在癌症发生方面,其发生的根本,从基因、分子角度来说,其一,是癌基因的激活,使得正常的基因表达产物增多,也使得新的异常的基因表达产物产生;另外一方面就是抑癌基因的失活,使得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迁移不受到限制,表达产物不能起到负调控作用。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的协同,使得癌症发生成为可能。在癌症的转移方面,癌症的转移方式有直接蔓延、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和种植转移。从基因角度而言,是通过肿瘤转移促进基因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进行肿瘤在基因水平的调控;从分子角度而言,通过调控钙粘素、透明质酸粘素等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实现对癌细胞浸润和转移的调控[2]。 2.癌症对人类的影响在癌症对人类的影响方面,最广为认知也容易被大家理解的就是其对人类生命的威胁,癌症通过癌细胞的扩散转移,使得其对血管、脏器等生理结构造成阻塞与压迫,因此破坏了人类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产生局部出血、坏死和感染、发热与疼痛,甚至是恶病质,最终导致人类的死亡。当然一些良心肿瘤不会造成死亡,但也因此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改变患者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除了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在经济上也会造成不小的损失,首先对癌症的研究就需要巨额经费的投入作为支持,对患者而言,癌症的治疗也需要高昂的医疗费用,多数家庭都无法承受高昂的治疗费用,这也是我国农村癌症病死率高于城市的原因之一,对于患病家庭的人员死亡,也导致家庭的完整度和和谐度的降低,高病死率也导致各个行业相关人才的损失。 3.癌症预防于从基因,分子水平上的治疗3.1癌症的预防癌症的预防分为三级,癌症一级预防是对癌症发生的预防,切断与致癌因素的接触,例如进行防癌的科普教育,改善饮食结构,消除职业中的致癌因素;二级预防是对癌症癌症进展的防止或者延缓,通常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例如对无症状人群和有症状人群的检测排查;三级预防,指的是癌症的临床预防,目的是对癌症采取多学科的诊断和治疗,以实现癌症患者的康复,或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2癌症基因分子水平上的治疗癌症的治疗,在目前较为常规的手段有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基于负离子技术的自然疗法、放疗、化疗、中医疗法。在基因治疗方面,主要的方法包括如下几点:①替代、矫正缺陷或者变异的基因②通过对具有代偿功能的基因的调控,实现对功能异常基因表达缺陷的补充③通过相关手段使得相关致癌基因的失活④通过目的基因的导入,使得其表达产物具有补偿原有表达功能的缺陷或者还增强原有的能力⑤调控性基因治疗⑥“自杀基因”的治疗,常用的基因有大肠埃希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EC-CD基因)⑦免疫修饰性基因治疗,例如直接抗原基因的注入⑧化疗保护性基因治疗,例如向造血干细胞导入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使正常的细胞具有了对甲氨蝶呤的抗性⑨生殖细胞基因治疗,该技术受到伦理的限制,因此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⑩特异性细胞杀伤性基因治疗[3]。结论:

XX银行客户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分类管理办法

XX银行客户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分类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客户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以下简称洗钱风险)评估及分类管理,强化客户洗钱风险的持续监控和分析,预防洗钱活动,根据《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结合本行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客户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 及分类管理”(以下简称“客户风险分类管理”)系指根据 客户特性、地域、业务、行业等因素,通过识别、分析、判断等方式,将客户划分为不同洗钱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风险管理措施的行为。 第三条本办法中的“客户”包括在本行开立账户的个人和机构客户以及在本行办理一次性金融业务的客户。 第四条客户风险分类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风险相当原则。各级机构依据风险评估结果科学配置反洗钱资源,在洗钱风险较高的领域采取强化的反洗钱措施,在洗钱风险较低的领域采取简化的反洗钱措施。 (二)审慎性原则。各级机构应充分了解客户,通过对客户的身份、地域、业务、行业(职业)等方面采取定量与定性的方法进 行综合评价,审慎评定每一名客户的洗钱风险等级。 (三)同一性原则。各级机构在进行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

类时,应赋予同一客户在本行唯一的风险等级。 (四)动态管理原则。各级机构应根据客户洗钱风险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其风险等级及所对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五)保密原则。各级机构不得向客户或其他与反洗钱工作无关的第三方泄露客户洗钱风险等级信息。 第二章组织与分工 第五条总行内控合规部是本行客户洗钱风险分类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制定客户洗钱风险评估分类的管理制度;负责提出客户洗钱风险分类管理系统的业务需求;负责组织推动客户洗钱风险评估、分类及管理工作等。 第六条本行相关业务部门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对本 业务领域的洗钱风险进行识别并采取有效风险控制措施,做好客户风险分类管理涉及的客户尽职调查;负责本条线客户风险分类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负责配合客户风险分类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等。 第七条分行内控合规部门是本机构客户洗钱风险分类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辖属机构客户风险分类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负责本机构高、较高、一般风险客户风险等级的审核;负责向总行汇报本机构客户风险分类的落实情况及重要事项等。 第八条营业网点是客户风险分类管理工作的直接责 任单位,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收集客户风险分类管理所需信息;负责对客户进行尽职调查;负责本机构客户洗钱风险分类的人工评级工作;负责本机构低、较低风险客户的风险等级确定工作等。

癌症起因与病理生理学解析

癌症起因和病理生理学详解 癌症的起源 细胞分裂或细胞增殖是普遍发生在许多组织的一个生理过程。通常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会达到平衡,而且受到严谨地调控以保证器官和组织的完整性。DNA的突变或是经遗传得到的缺陷基因导致这些有序的过程受到改变。随着细胞生长复制,如同滚雪球般持续累积新突变,最终不受管制而增殖的细胞通常会转变成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不会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份,或是侵入别的组织,除非压迫到重要的器官,否则也不会影响生命。恶性肿瘤则会侵略其他器官,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而危害生命。 有些并非发生在人类的癌症可能能经由传染而引起,例如发生于狗的史狄可氏肉瘤)。有病患接受器官移植,由于移植器官中带有肿瘤,结果得到癌症。这是目前已知较类似经由传染而得的例子。 分子生物学 癌症是由一系列的基因突变造成的。每个突变对于细胞接下来的运作都可能会有所影响。 癌变意味着一连串由DNA受损而引发细胞分裂速率失控,导致癌症发生的过程。癌症是基因引起的疾病,当调控细胞生长的基因发生突变或损坏时,使得细胞失去控制,持续的生长及分裂而产生肿瘤。大部分人体内的细胞是不会持续分裂生长的,除非遭遇受损,例如肝细胞、心肌细胞。但是像是由上皮细胞组成的组织,包含肠黏膜、皮肤等,均需借由复制生长来持续更新以保持功能正常。而持续的更新这些上皮细胞构成的组织是有其必要性存在的,这样的作用可保护人体本身保持正常功能。因为上皮细胞所处的环境常接触到外界物质或机械力的损伤,如果不能够将受损细胞更新,必定会影响到其功能。但是具有持续生长能力的细胞,对癌症的产生就是最好的环境,对于要将其转变成癌细胞就会简单的多。这也是为何所有常见的癌症,多数源自于上皮细胞的原因。调控细胞生长主要有两大类基因,原致癌基因主要是一些参与促进细胞成长、进行有丝分裂的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则是负责抑制细胞生长或是调控细胞分裂进行。一般而言,突变需要发生在调控细胞生长的重要基因上,才有机会使一个正常细胞转化成癌细胞。 原致癌基因透过不同途径促使细胞成长。有些原致癌基因可调控产生刺激细胞有丝分裂的激素,(又称作荷尔蒙,是一种在细胞间传递控制讯息的“化学信号”),受到激素刺激的细胞或组织的反应则受其细胞内的讯息传递路径决定。有的原致癌基因也负责组成细胞讯息传递系统或讯息受器,借由基因表现量的调控进而控制讯息传递系统对激素的敏感程度。此外分裂原的产生、转录与蛋白质合成都常见原致癌基因的参与。原致癌基因的突变可能影响基因表现或是功能,导致下游蛋白质的表现或活性改变。这样的情形发生时,原致癌基因就转变成为致癌基因,

教你10种降低癌症风险的方法(2021年)

教你10种降低癌症风险的方 法(2021年)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22

教你10种降低癌症风险的方法(2021年) 降低癌症发生的风险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改变,如饮食、锻炼和吸烟。事实显示,在美国每年56万例癌症死亡病例中,三分之一与饮食、锻炼和体重有关,三分之一与吸烟有关。梅奥诊所(MayoClinic)最近提出了10项方法,对于预防癌症可能具有较好的效果。 1.不吸烟与吸烟有关的癌症发生风险与一个人吸烟时间的长短及吸烟的量有密切关系。与吸烟有关的最常见癌症是肺癌,是美国男性和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凶手。远离烟草可以降低肺癌和其他癌症的发生风险——不管以前烟龄有多长。 2.多吃水果和蔬菜美国癌症协会推荐每天至少吃五种水果和蔬菜,因为它们含有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物和其他物质,这些都可以降低癌症发生的风险。近年来,一些研究指出食用水果和蔬菜

与降低癌症发生的风险之间的关系并不像想象的紧密,不过大多数专家仍旧坚信以植物为主的饮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主要方法。 3.限制脂肪摄入量研究表明,高脂肪饮食或者特定类型的脂肪摄入过多与结肠癌和绝经后的乳腺癌有密切关系。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高脂饮食意味着高能量和肥胖发生率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需要进一步了解哪些类型的脂肪应该避免和它们是如何影响癌症的发生。 目前的指导方针推荐每日脂肪摄入占所需能量的20%到30%,大多数脂肪来源于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如鱼、坚果和植物油。 4.保持健康的体重超重和肥胖都可能增加绝经后乳腺癌、结肠癌、子宫内膜癌、食道癌和肾癌的发生。已有事实证明肥胖会增加前列腺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胃癌、卵巢癌和子宫癌的发病风险。一些研究表明,在美国,超重是成人中14%到20%癌症死亡的一个因素。 5.经常参加锻炼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那些参加锻炼的人发生

健康生活预防癌症 习题答案

提示:下划线为答案 【单选题】(1分) 很多人吸烟饮酒,身体也很健康,说明吸烟饮酒也不一定会影响健康 答案:.错误 2 【单选题】(1分) 人体在受到外界致病因素的作用下,首先通过适应缓解作用压力,只有不能适应时,才会引起损伤。 答案:正确 3 【单选题】(1分) 瘤的广泛性是指各种人种各种年龄都可发生肿瘤 答案:正确 4 【多选题】(3分) 是否影响人身体健康,取决于以下因素: 答案; 人的适应能力 影响因素的性质 5 【多选题】(3分) 以下不良生活方式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答案: 缺乏锻炼 肥胖 经常暴晒 肝炎病毒感染 【多选题】(3分) 癌症是世界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癌症就是绝症 C. 从癌细胞发展到癌症需要很长的时间 正确答案是:B,C 查看答案解析 2 【多选题】(3分) 癌症转移的途径有哪些?()A、血道转移B、淋巴道转移C、种植性转移 D、癌细胞浸润周围组织 A. 血道转移 B. 淋巴道转移 C. 种植性转移 D. 癌细胞浸润周围组织 正确答案是:A,B,C 查看答案解析 3 【多选题】(3分) 下列哪些是癌症的症状?() A. 异常肿块 B. 疼痛 C. 出现肺转移 D. 有出血坏死 正确答案是:A,B 查看答案解析 4 【多选题】(3分) 下列哪些是癌症的易患人群?

A. 家族有癌症患者的人群 B. 中老年人群 C. 职业易感人群 D. 有癌前病变的患者 正确答案是:A,B,C,D 查看答案解析 5 【单选题】(2分) 肿瘤发生率最高的是() A. 增生最活跃的组织 B. 增生不活跃的组织 C. 不增生的组织 D. 牙齿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2分 6 【多选题】(3分) 致癌因素最容易作用于细胞周期的:() A. 致癌因素最容易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0期 B. G1期 C. S期 D. G2期

教你10种降低癌症风险的方法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7958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教你10种降低癌症风险的方法正式样本

教你10种降低癌症风险的方法正式 样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降低癌症发生的风险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改变, 如饮食、锻炼和吸烟。事实显示,在美国每年56万 例癌症死亡病例中,三分之一与饮食、锻炼和体重有 关,三分之一与吸烟有关。梅奥诊所(Mayo Clinic)最近提出了10项方法,对于预防癌症可能 具有较好的效果。 1.不吸烟与吸烟有关的癌症发生风险与一个人 吸烟时间的长短及吸烟的量有密切关系。与吸烟有关 的最常见癌症是肺癌,是美国男性和女性癌症死亡的 主要凶手。远离烟草可以降低肺癌和其他癌症的发生

风险——不管以前烟龄有多长。 2.多吃水果和蔬菜美国癌症协会推荐每天至少吃五种水果和蔬菜,因为它们含有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物和其他物质,这些都可以降低癌症发生的风险。近年来,一些研究指出食用水果和蔬菜与降低癌症发生的风险之间的关系并不像想象的紧密,不过大多数专家仍旧坚信以植物为主的饮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主要方法。 3.限制脂肪摄入量研究表明,高脂肪饮食或者特定类型的脂肪摄入过多与结肠癌和绝经后的乳腺癌有密切关系。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高脂饮食意味着高能量和肥胖发生率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需要进一步了解哪些类型的脂肪应该避免和它们是如何影响癌症的发生。 目前的指导方针推荐每日脂肪摄入占所需能量的

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细胞表观遗传机制--2010--尚永丰--973项目标书

项目名称: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细胞表观遗传机 制 首席科学家:尚永丰北京大学 起止年限:2011.1至2015.8 依托部门:教育部

二、预期目标 总体目标: 本项目瞄准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前沿,整合国内优秀研究人员,系统深入地开展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本项目的总体目标如下:阐明表观遗传关键机制即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对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明确表观遗传调控在乳腺癌、肺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揭示EMT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学变化及细胞重编程机制;阐明细胞微环境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整合各种信息数据,描绘乳腺癌、肺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的分子调控网络。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建立和完善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新的技术体系,实现我国在生命科学及医学研究领域的理论创新,为恶性肿瘤预警、诊断、治疗和药物筛选提供新思路、新途径和新靶标,发现几个潜在的可以用于乳腺癌、肺癌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及药物治疗的分子靶标,并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建立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团队。 五年预期目标: 1、发现一批新的组蛋白修饰因子,探明组蛋白修饰与DNA甲基化之间相互作 用的分子机制,筛选一批肿瘤相关ncRNA,鉴定一批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肿瘤诊断及治疗的新的ncRNA分子靶标;鉴定一批新的EMT关键调控因子;发现针对转移型乳腺癌、肺癌的新的有效治疗靶点。 2、建立一整套适应于恶性肿瘤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技术平台和技术体系。 3、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养研究生(含硕、博)50名以上、 博士后12名以上。 4、在国际一流杂志(IF>10)发表论文8篇以上,在有影响力的杂志(IF>5)上 发表论文25篇以上。

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细胞表观遗传机制

项目名称: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细胞表观遗传机制首席科学家:尚永丰北京大学 起止年限:2011.1至2015.8 依托部门:教育部

二、预期目标 总体目标: 本项目瞄准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前沿,整合国内优秀研究人员,系统深入地开展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本项目的总体目标如下:阐明表观遗传关键机制即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对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明确表观遗传调控在乳腺癌、肺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揭示EMT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学变化及细胞重编程机制;阐明细胞微环境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整合各种信息数据,描绘乳腺癌、肺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的分子调控网络。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建立和完善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新的技术体系,实现我国在生命科学及医学研究领域的理论创新,为恶性肿瘤预警、诊断、治疗和药物筛选提供新思路、新途径和新靶标,发现几个潜在的可以用于乳腺癌、肺癌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及药物治疗的分子靶标,并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建立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团队。 五年预期目标: 1、发现一批新的组蛋白修饰因子,探明组蛋白修饰与DNA甲基化之间相互作 用的分子机制,筛选一批肿瘤相关ncRNA,鉴定一批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肿瘤诊断及治疗的新的ncRNA分子靶标;鉴定一批新的EMT关键调控因子;发现针对转移型乳腺癌、肺癌的新的有效治疗靶点。 2、建立一整套适应于恶性肿瘤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技术平台和技术体系。 3、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养研究生(含硕、博)50名以上、 博士后12名以上。 4、在国际一流杂志(IF>10)发表论文8篇以上,在有影响力的杂志(IF>5)上 发表论文25篇以上。

《商业银行理财客户风险评估问卷基本模版》

《商业银行理财客户风险评估问卷基本模版》编写说明 本次编制的《商业银行理财客户风险评估问卷基本模版》遵照银监会的相关规定,结合各行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了客户使用的易读性与便利性等因素,涵盖了客户财务状况、投资经验、投资风格、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五大模块,对应10道问题;10道问题最高为100分,五个模块权重各占20%;分值越高表示客户可承受的风险越高,依照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由低到高(对应得分由低到高),客户依次被划分为保守型、稳健型、平衡型、成长型和进取型五个类型,《商业银行理财客户风险评估问卷基本模版》依次列出了每一等级客户适合的产品类型。 根据各行实际,考虑操作可行性与客户便利性,建议评估有效期限为一年,即每年重新对客户进行一次风险评估。 一、客户财务状况 该模块主要测试客户的财务状况:包含客户年龄、家庭年收入、可用于投资的收入比例等内容。年龄位于31-50岁之间,家庭年收入较高、可用于投资的收入比例越高的客户,财务状况较为理想。 对应题目为:1、2、3 对应分值合计为:20 二、客户投资经验 本部分主要测试客户的投资经验:通过客户从事风险投资(股票、基金、外汇、金融衍生品等)的年限以及此前所投资产品的类

别和比例来判断客户的投资经验。客户从事风险投资的年限越长,投资产品的种类越广,风险投资品所占比例越高的,投资经验越丰富。 对应题目为:4.5 对应分值合计为:20 三、客户投资风格 本部分主要反映客户的的风险偏好:通过测试客户对产品可能出现亏损的容忍度、对投资收益的预期以及对不同收益方式的选择,反映出客户的风险偏好。 对应题目为:6.7 对应分值合计为:20 四、投资目标 本部分主要测评客户的投资目标:包括客户对产品流动性的要求以及预计投资周期等内容。 对应题目为:8、9 对应分值合计为:20 五、客户风险承受能力 本部分通过测评客户可接受的投资亏损上限来直接测评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 对应题目为:10 对应分值合计为:20 此次编订的《商业银行理财客户风险评估问卷基本模版》是中

最易引发癌症的几大类食物

最易引发癌症的几大类食物 癌症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疾病之一。不管你的年龄,种族,智力或者性别都有可能受到癌症的攻击。它会影响你身体的某个部位或者是对你全身造成影响。它可以蔓延的很快也可以是很慢,需花数年的时间。通过众多的研究表明发现只有一件事情是始终如一的,那就是某些因素会造成对一个人的恐惧萎缩疾病风险的剧烈碰撞。食物就是这些因素中的一个,是这些因素的最主要成分,能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许多研究以证明有些食物会增加患不同类型癌症的风险。下面蔬菜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食物包括哪几种:加工处理过的肉类和食物 为了延长保质期,例如热狗,午餐肉和其他的加工食品都充满了化学添加剂和防腐剂。这些添加剂不仅致使这些食物附有毒性,同事还破坏了食物中原有的营养价值。 转基因食物 转基因食物是通过改变其基因来增加作物的自然增长速度并增加其产量。转基因食物的问题在于,从细胞的多元化水平来说即使在技术上市一样的,但是一旦进入人体它们却不会发生相同的反应。它们所含的营养也不会完全相同,并且生长方式也跟非转基因的自然生长的作物不一样。就像克隆,这些食物从视觉,嗅觉和味觉来说是一致的,但是转基因会导致其细胞的基因突变,这也是科学家们所不赞同食用转基因食物的原因。

非有机食品 非有机食品是指那些植物在生产过程中长期使用农药,除草剂,和化学肥料。长期的使用这些肥料使得水果和蔬菜的果皮和叶子不断的吸收这些化学物质。一旦这些化学物质渗入果实内就冲洗不掉,因此当我们食用时,化学物质也会跟随着进入我们的体内。大多数的这些化学物质都是含毒的,摄入后会大大的增加患各种癌症疾病的几率。 烧焦的食物 烧焦的食物不一定会增加一个人患癌症的风险。烧焦的食物中烧的那个部位是增加疾病风险率的主要原因,碳化使致癌物在烹饪中形成。食用烧焦部位就会增加患癌风险率。如果食物烧焦了,就把烧焦的部分丢掉就可以减少患癌风险率。 人造甜味剂和香料 一些人造的甜味剂和香料已经被证明是会增加一个人患癌症的风险率。目前正在密切监测着天冬甜素,三氯蔗糖和糖精的成分以确定是否会增加消费者患各种不同类型的癌症的风险率。

癌症现状

癌症现状: 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的生活环境污染日趋加剧、生活环境不断恶化、人们与致癌因素的接触越来越紧密,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逐年递增,恶性肿瘤已经超过心脑血管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敌人。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2月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全球每年有1400多万新发癌症病例,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2100多万。每年有880万人死于癌症,全球癌症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近六分之一,多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许多癌症病例诊断过晚,癌症病例多是在癌症晚期才得到诊断和发现,治愈的机率较小,希望渺茫。 目前我国癌症防治形势仍十分严峻,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10万,死亡约250万。近20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肺癌、乳腺癌、肝癌、肠癌、胃癌、食管癌、宫颈癌等还将不断上升,癌症发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灵的创伤。中国进入全面防癌抗癌时代! 2017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汇总了全国347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中国癌症统计一般滞后3年,最新公布的是2013年的发病和死亡数据。 癌症统计资料显示,在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达429万,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0%,死亡281万例。癌症防治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2017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汇总了全国347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中国癌症统计一般滞后3年,最新公布的是2013年的发病和死亡数据。 全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

●每分钟约7人确诊患癌; ●到85岁,一个人患癌风险36%; ●肺癌为发病率、死亡率双率第一; ●甲状腺癌快速上升; ●40岁之后发病率快速提升,80岁达到高峰; ●中等城市,如重庆、武汉,济南癌症发病率最低; ●小城市男性和大城市女性发病率高; ●大城市男性:前列腺癌和肠癌风险高; ●大城市女性:乳腺癌和甲状腺癌风险最高; ●癌症死亡率:小城市高,大城市低; ●死亡率排前的癌症主要是肺癌和消化系统癌症。 关注8大风险 ?预期寿命85岁时,累计患癌风险高达36% ?癌症发病两头高,中间低:中等城市癌症发病率最低 ?女性癌症在大城市最高,男性癌症在小城市最高 ?50岁以下,成年女性发病率均高于男性 ?肺癌仍为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第一位,已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 ?消化道癌症是我国居民发病和死亡的主要负担 ?前列腺癌随城市化发展程度逐渐上升,大城市男性应提高警惕 ?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趋势快,需格外引起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早期诊断可拯救生命和降低医疗费用 癌症综合控制包括预防、早期诊断、筛查、治疗、姑息治疗和康复治疗。所有这些均应作为国家癌症控制计划的组成部分。世卫组织制定了全面的癌症控制指南,以帮助各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相关计划,预防癌症,并为患者提供治疗。 2017年2月3日 | 日内瓦 - 世卫组织在世界癌症日(2月4日)前夕推出有关癌症早期诊断的新指南,旨在通过确保卫生服务机构重点关注癌症的早期诊

手术风险评估表(手术院内感染风险评估)

手术室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因素评估表时间:

注:此表出自2014年11月《苏北地区医院感染管理高级研讨班》

●资料显示SSI细菌来源:50%来源于患者皮肤;35%来源于手术人员的口、鼻、手;10%来源于手术器械及植入物;10%来源于空气 ●存在问题与整改措施见反面 《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使用说明 一、卫生部《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重点工作之二“病人安全目标”中“目标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是具体落实的措施 二、各医院要将《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化。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流程。每一例手术均需执行此项工作,每个月、季、年都应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 三、通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手术风险分级”方法。不但可以了解手术风险程度外,还可以准确地比较各医院之间“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差距,也可以与国际上水平作横向比较 四、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简介: 在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中是按照美国“医院感染监测手册”中的“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将手术分为四级,即NNIS0级、NNIS1级、NNIS2级和NNIS3级,然后分别对各级手术的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从而提高了该指标在进行比较时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手术风险标准依据,是根据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2.麻醉分级, 3.手术持续时间这三个关键变量进行计算的。定义如下: (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将手术切口按照其清洁程度分为四类: 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无炎症;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没有意识障碍 II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病情稳定;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 III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心内按摩除外)的切口 IV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内脏引流管 (2)麻醉分级(ASA分级)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ASA分级)。 P1:正常的患者;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如果不手术患者将不能存活;P6:脑死亡的患者 (3)手术持续时间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为“手术在标准时间内完成组”;“手术超过标准时间完成组”

表观遗传学与癌症肿瘤

表观遗传学与癌症肿瘤 卢向成20121220 摘要:表观遗传学是指研究基因表达或蛋白表达的改变不涉及DNA序列变化,但又可以通过细胞分裂和增殖而稳定遗传现象的遗传学分支领域。其研究对象是表观遗传修饰,目前认识到的表观遗传修饰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重塑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表观遗传学认识的深入,尤其是DNA甲基转移酶抑制物、组蛋白乙酰化抑制剂等在治疗肿瘤患者的成功临床应用,表观遗传学逐渐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主要对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两种表观遗传修饰的分子调控机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及其在肿瘤的表观遗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癌症、肿瘤 1表观遗传学表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了可遗传的变化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表观遗传的现象很多,已知的有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ting),母体效应(maternal effects),基因沉默(gene silencing),核仁显性,休眠转座子激活和RNA编辑(RNA editing)等。表观遗传学是与遗传学(genetic)相对应的概念。遗传学是指基于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如基因突变、基因杂合丢失和微卫星不稳定等;而表观遗传学则是指基于非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如DNA甲基化和染色质构象变化等;表观基因组学(epigenomics)则是在基因组水平上对表观遗传学改变的研究。 2癌症肿瘤中存在表观遗传修饰的异常 2.1 DNA甲基化修饰与癌症肿瘤 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转移酶(DNMTs)的催化下,将甲基基团转移到胞嘧啶碱基上的一种修饰方式。它主要发生在富含双核苷酸CpG岛的区域,在人类基因组中有近5万个CpG岛[5]。正常情况下CpG岛是以非甲基化形式(活跃形式)存在的,DNA甲基化可导致基因表达沉默。DNMTs的活性异常与疾病有密切的关系,例如位于染色体上的DNMT3B基因突变可导致ICF综合征。有报道[6]表明,重度女性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生与2条X染色体上TMP1基因去甲基化比例增高有关。DNMT基因的过量表达与精神分裂症和情绪障碍等精神疾病的发生也密切相关。风湿性疾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DNA甲基化之间关系已经确定[7],在SLE病人的T细胞发现DNMTs活性降低导致的异常低甲基化。启动子区的CpG岛过度甲基化使抑癌基因沉默,基因组总体甲基化水平降低导致一些在正常情况下受到抑制的基因如癌基因被激活[8],都会导致细胞癌变,进而导致癌症的产生。 2.2 组蛋白修饰与癌症肿瘤 组蛋白的修饰包括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糖基化、ADP核糖基化、羰基化等,组成各种组蛋白密码。其中,研究最多的是乙酰化、甲基化。一般来说,组蛋白乙酰化标志着其处于转录活性状态;反之,组蛋白低乙酰化或去乙酰化表明处于非转录活性的常染色质区域或异染色质区域。乙酰化修饰需要乙酰化转移酶(HATs)和去乙酰化酶(HDACs)参与。组蛋白修饰酶异常可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各

预防癌症十大建议

预防癌症十大建议:控制体重最重要 《食物、营养、身体活动和癌症预防》是由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联合出版的关于食物、营养、身体活动和癌症预防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报告。第一份报告于1997年出版,成为世界范围内各级政府政策制定者、学术团体、卫生专业组织以及著名教学和科研中心的重要参考材料和标准教材。 这份报告是迄今为止关于饮食、体重和体育锻炼对癌症风险影响的最全面的报告。遍布全球的研究团队评估了7000项科学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由21名全球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就如何降低罹患癌症风险提出了10条重要建议。 每天都要充分活动。身体活动不仅可以避免肥胖,还能调动机体免疫系统的积极性,能有效避免癌症。 身体活动不单指专门的运动、健身,也包括人们的日常活动,如快走、骑自行车、爬楼梯等,建议每天至少30分钟中度身体活动(相当于快走);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增加,增加到每天60分钟或以上的中度身体活动,或者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强度较大的身体活动;同时避免长时间地看电视、玩电脑、打麻将等。 喂奶可降低乳癌风险。专家组对饮酒做了科学的分析发现,过量饮酒增加多种癌症发生的危险。因此建议:如果喝酒,男性每天不超过2份,女性不超过1份(一份含酒精10~15克)。陈君石解释说,有充分证据表明,酒精可增加胃肠道、上呼吸道和乳腺癌的危险性。尤其对于女性,酒的危害性更大。因为女性的体脂比男性高,对酒精作用的敏感度就比男性更高,因而喝酒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几率大大增加。 预防癌症报告的另一个亮点是:母亲对婴儿最好进行6个月的完全母乳喂养,而后添加其他液体和食物。 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母亲产后减肥,还对母亲乳腺癌特别是绝经后乳腺癌等癌症的预防有重要的作用。前4~6个月的完全母乳喂养要求不添加任何其他食物或包括水在内的饮料,4~6个月后可以添加辅食,并建议继续进行母乳喂养。 控制体重是防癌第一措施。将控制体重作为预防癌症的第一措施是《食物、营养、身体活动和癌症预防》的第一亮点。 身体肥胖可以增加患食道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肾癌、胆囊癌等癌症的风险,这种关联性已有充分证据证明。腹部肥胖和结/直肠癌、胰腺癌、绝经后的子宫内膜癌等癌症关系密切,而腰围和结/直肠癌的风险关系也是非常显著的。 “不要满足于正常体重,要在正常范围内尽可能地瘦。”陈君石院士表示,身体中即便是少量的多余脂肪都可能增加癌症的危险。但我们也不必过分担心,对于超重和肥胖者,即便是很少的体重降低也能减少癌症的风险。因此建议大家除了少吃高能量(尤其是高糖或低纤维或高脂肪的加工食品,如红烧肉、炸薯条和奶昔等)的食物,避免含糖饮料等饮食习惯外,更应增加身体活动。 中国人的健康体质指数BMI为:18.5~23.9,建议中国居民尽量将自己的体重指数保持在这个范围的较低值。 红肉每周别超1斤。陈君石建议大家限制红肉(牛肉、羊肉、猪肉等)的摄入。因为红肉可能是导致结/直肠癌的重要元凶,建议每周摄入最好不要超过500克,即便吃,也要尽可能采取健康的烹饪方式,避免腌制或经过加工的肉类。比如广东风味的咸鱼,可增加鼻咽癌的发生风险。 报告中建议每餐都吃蔬菜、水果、全谷类和豆类,每天至少吃5份(至少400克)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