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芋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高产芋头栽培管理技术

定期松土可以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 芋头根系发育。松土时应注意不要伤 害到芋头根部。
培土与追肥
培土
芋头生长过程中,应适时培土,以促进芋头生长和防止倒伏。培土时应注意不要损伤芋头根部。
追肥
根据芋头生长需要,适时追肥。追肥时应注意控制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以免造成烧根或污染土壤。
灌溉与排水
灌溉
芋头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应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芋头在亚洲热带地区也有分布,如印度、泰国、越南等国家。在非洲和南美洲的 部分地区也有芋头的栽培。
芋头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芋头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 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中,芋头中的膳食纤维能 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和排泄。
芋头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芋头具有健脾消食 、解毒消肿、润肺止咳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咳嗽 等症状。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芋头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氧 化、抗炎、抗癌等作用。
促进农业现代化
无公害高产芋头栽培管理技术的实 施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 高农业生产效率。
生态效益分析
保护生态环境
无公害高产芋头栽培管理技术注 重生态平衡,减少化肥和农药的
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土壤改良
合理的栽培措施有利于土壤结构 的改善和肥力的提高,实现土地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物多样性保护
病虫害防治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 株抗病性。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进行 防治,如使用苏云金杆菌 、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
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使用化学农药 进行防治,如使用甲基托 布津、多菌灵等杀菌剂防 治芋头病害。
蕉芋栽培、收获、加工及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蕉芋栽培、收获、加工及病虫害防治和治疗汇报人:日期:目录CONTENTS •蕉芋栽培•蕉芋收获•蕉芋加工•病虫害防治和治疗•前景展望与建议01蕉芋栽培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砂壤土或轻壤土,有利于蕉芋的生长和发育。
选地深翻土地,细碎土块,清除杂草和石块,保持土壤疏松和良好排水性。
整地选地与整地选择健康、无病虫害、产量高且品质良好的蕉芋种苗。
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
播种密度和深度要适宜,一般采用点播或条播方式。
选种与播种播种选种施肥与管理施肥在生长期间需要适当施肥,以提供足够的营养,促进蕉芋的生长和发育。
根据土壤肥力和蕉芋生长需求进行合理配比,可选用有机肥、复合肥等。
管理及时除草、松土、培土,保持土壤疏松和良好排水性。
在生长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水分,干旱时要注意浇水,同时注意排水防涝,避免根部受淹。
此外,还要及时防治病虫害,确保蕉芋正常生长。
02蕉芋收获一般在11月之后进行,此时蕉芋的叶片开始枯黄,块茎已经充实,营养价值较高。
春季采收春季3-4月,蕉芋的块茎开始萌发新芽,此时也可以进行采收,但营养价值不如冬季。
挖掘清洗分级将蕉芋块茎从土壤中挖掘出来,注意不要损伤块茎的表皮。
将块茎表面的泥土清洗干净,去除残留的叶鞘和根系。
根据块茎的大小、重量和品质进行分级,便于后续的储存和使用。
储存将蕉芋块茎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储存时间不宜过长,应尽快使用或销售。
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蕉芋块茎受到挤压、碰撞和震动,以免造成破损和变质。
储存与运输03蕉芋加工将蕉芋洗净后切成片或丝,晾晒在阳光下直至完全干燥。
干燥后的蕉芋可以作为食材储存起来。
晒干将蕉芋洗净后切成片或丝,放入烘干机中烘干。
烘干后的蕉芋香脆可口。
烘干将蕉芋洗净后切成片或丝,加入适量的盐腌制一段时间。
盐渍后的蕉芋口感爽脆,适合作为小食品食用。
盐渍初级加工将蕉芋磨成粉末,可以作为食材用于烹饪和制作糕点等。
芭蕉芋猪养殖技术

芭蕉芋猪养殖技术作者:刘秀凤李文金李关卫来源:《科学种养》2009年第09期芭蕉芋猪就是主要使用芭蕉芋的茎、叶、块根或将芭蕉芋块根粉碎发酵后配合玉米面、麦麸、米糠、精盐饲喂的猪。
芭蕉芋学名蕉藕,又名蕉芋、藕芋、姜芋、旱芋、煎芋、蕉茅,属昙花科美人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茎富含蛋白质、蛋氨酸、赖氨酸等营养成分,具有生长范围广、适口性好、易消化吸收等特点,是饲养畜禽的一种优质饲料。
1养殖场的建造养殖场应选建在海拔1800米以下,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处,场地水源充足、远离污染源。
配套沼气池、化粪池等设施,对粪、尿、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场内净道与污道分开,不饲养其他动物。
2公猪的引种种公猪应从非疫区具有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核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的种猪场引进。
引进后隔离观察21天,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查确定健康合格后,方可生产使用。
3母猪的选种和培育选留的母猪应符合本品种特征,身体健壮、产仔数多、泌乳力强、护仔性能好,仔猪成活率高,有效乳头6对以上,且乳头排列整齐,无副乳头或发育不良的乳头。
培育选留母猪应逐步以良好的青粗饲料为主饲料,锻炼其胃肠功能,适当搭配糠麸类饲料,让其多运动,增强新陈代谢机能,保证猪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定期驱虫和预防注射。
4芭蕉芋饲料及调制芭蕉芋茎叶可直接饲喂,也可青贮或打浆后饲喂。
芭蕉芋块根需经清洗、切碎、煮熟或晒干粉碎后,经生物发酵或酒曲发酵直接生喂。
生物发酵即将鲜芭蕉芋块茎(叶)洗净粉碎后,均匀摊晒,除去部分水分(芭蕉芋块茎干粉加入适量清水搅拌均匀),用玉米面、麦麸或米糠等一种或多种载体将粉碎后的芭蕉芋块茎(叶)的水分控制在40%~45%,然后加入2‰~2.5‰的生物发酵剂均匀混合,用塑料袋或青贮窖装实密封,温度在25℃以上时,经6~8天发酵后取喂;温度在25℃以下时,15~20天发酵后取喂。
酒曲发酵的方法同生物发酵,酒曲的添加比例为6‰~8‰。
巧用芭蕉芋饲喂生猪

巧用芭蕉芋饲喂生猪芭蕉芋学名蕉藕,又名蕉芋、藕芋、姜芋、旱芋、煎芋、蕉茅,属昙花科美人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茎富含蛋白质、蛋氨酸、赖氨酸等营养成份,具有生长范围广、适口性好、易消化吸收等特点,是饲养畜禽的一种优质饲料。
1.芭蕉芋栽培、收贮利用技术1.1栽培技术选择排灌方便、海拔1800m以下地区,要求深翻土地,水肥充足。
选种要求块茎肥大、根多、芽端稍带红色、长势良好、无病虫害。
栽培时每亩施圈肥2500kg以上。
播种期3—4月为宜,株距50-100cm,行距60-120cm,每穴放入有芽嘴的种茎1-2个,每亩用种量150-250kg,播种后盖土3cm左右;当幼苗出土100cm时,进行中耕除草、追施农家肥并进行培土一次,利于块茎膨大,防止倒伏,亩产块茎2500kg以上。
1.2收获当块茎停止生长,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霜降前收获。
收获过早,养分积累少,影响产量;霜后收获芽嘴受冻不利留种。
收获时,先将地上茎叶齐地割去,然后挖取。
1.3 收贮1.3.1 自然越冬。
选择合适的芭蕉芋地块,霜降前培土,地上茎叶不刈割,让其自然倒苗,地下块茎保存在地里,需要时再挖出。
1.3.2 室外窑贮。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方挖窑,窑底垫干稻草25cm 厚,装入芭蕉芋块茎后盖上干草,然后盖土25-30cm。
1.3.3 室内堆贮。
水泥地上先垫一层稻草,然后一层芭蕉芋、一层稻草相间存放,最上层盖草后再盖麻袋。
1.3.4 切片晒制。
将鲜芭蕉芋块根洗净切片晒干后装入麻袋保存。
1.4 芭蕉芋发酵以芭蕉芋块根、茎叶为主要原料,用玉米面、麦麸、米糠等一种或几种载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控制其水分含量,再添加发酵剂进行发酵处理。
1.4.1 芭蕉芋原料处理。
鲜芭蕉芋块根、茎叶采挖洗净粉碎后,将其均匀摊晒约1-3小时备用;芭蕉芋块根干粉加入适量清水搅拌均匀备用。
1.4.2 水分控制。
在备用的芭蕉芋原料中按一定比例加入玉米面、麦麸、米糠等一种或几种均匀混合,使其水分控制在40-45%。
蕉芋的应用价值及栽培技术

蕉芋的应用价值及栽培技术作者:孔建玲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21期摘要 ; ;本文概述了蕉芋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其引种栽培试验,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种、田间管理、采收与储存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蕉芋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 ;蕉芋;应用价值;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 ;S632.3 ; ; ; ;文献标识码 ; ;B文章编号 ; 1007-5739(2019)21-0084-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也是世界栽培作物起源中心之一。
蔬菜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地方品种(农家品种),是极其宝贵的蔬菜种质资源,也是重要的农业资源。
在蔬菜地方品种收集利用方面,我国虽然开始的时间较晚,但起点较高,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为蔬菜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收集保存了大量的蔬菜种质资源;二是开展了蔬菜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技术研究;三是蔬菜种质资源抗性、品质鉴定以及相关基因的定位;四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鉴定与核心种质研究;五是种质创新与利用。
南通地区地处长江下游,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气候宜人,土地肥沃,蔬菜品种十分丰富。
这些蔬菜地方品种在当地栽培历史比较久,具有较强适应性,又往往都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包含着多种多样的类型。
但是,许多小蔬菜品种粗放、零星种植,有的野生蔬菜品种濒临灭绝,如蕉芋在本地已近灭绝。
南通市蔬菜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种质资源研究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地方优良种质的挖掘、利用力度不够,名特优种质资源的调查、整理工作未能系统开展,对其配套的栽培技术也缺乏深人研究;二是蔬菜种质资源的搜集与保存工作投入严重不足,一些优良的地方品种受商业化杂交品种的冲击已在逐渐消失;三是应用基础研究储备不足,常规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不紧密,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主要局限于田間植物学性状及农艺性状。
荒山坡种植芭蕉芋绿山又富民,每亩收入3000元!.doc

荒山坡种植芭蕉芋绿山又富民,每亩收入3000元!近日,笔者来到南川区南平镇水丰村,远远就看见一片片山坡上,满山遍野都是又高又绿的芭蕉树,有的正开着红花,放眼望去,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然而,谁能想到,一年前,这里却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山坡。
山还是那片山,山上植物变成了郁郁葱葱的芭蕉芋,让村民看到希望。
采空区难种庄稼现在种上绿芭蕉,我们看着心里就高兴。
水丰村二组组长杨永伦一边除草一边对笔者说,之前,这里是一片荒坡,杂草高的长到两米多,矮的也有1人高。
因为这里是采空区,蓄不起水,田土很少有人种,种庄稼几乎没收成。
看着这日渐荒芜的土地,杨永伦很是心痛,一直想引进发展产业,带动村民增收。
一个偶然的机会,重庆金锍禹汇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怀通到南平镇考察,杨永伦便请他到水丰村看看。
这里是采空区,可能别的难种好,却恰恰适合芭蕉芋生长。
说到为啥选中采空区搞种植项目时,胡怀通介绍说,芭蕉芋耐瘠薄、耐荫蔽、不择土地,但怕涝,你们看,是不是挺适合水丰村的?他说,而且,这里离万盛城区近,交通也方便。
于是,去年该公司在水丰村流转800亩土地,其中,闲置地占80%左右。
公司用挖掘机开荒除草近半年,今年4月份将芭蕉芋种了下去,现在长势不错,高的长到两米多。
胡怀通说,该公司已在涪陵、丰都种植上万亩芭蕉芋,平均每亩生产鲜芋5000公斤。
每公斤按0.6元计算,每亩收入3000元,扣除种子、化肥等生产成本,每亩纯收入1500元,今年预计有120万余元收入。
延伸芭蕉芋产业链提到芭蕉芋,不少人可能觉得陌生,其实它和出现在城市花园、小区绿化带、开着红花或黄花的芭蕉很像。
小区开花的芭蕉是观赏品种,只开花不结果。
水丰村种的芭蕉芋则不开花,开花影响芋的质量和产量,所以我们很早就把花摘掉了。
胡怀通说。
他介绍说,芭蕉芋又名蕉藕、旱藕、藕芋等,原为南美洲的野生作物,可以在山地和低洼地种植,人工栽培为一年生,被利用的部分是其块茎,在块茎中积累的淀粉可作为人类和动物的主食。
蕉芋的种植方法

蕉芋的种植方法蕉芋,又名芋艿,是一种热带植物。
其种植方法与其他植物不同,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才能获得丰收。
下面就介绍一下蕉芋的种植方法。
一、选址蕉芋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因此选址时要选择阳光充足、空气湿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
最好选在略微高于周围地势的地方,以防止积水。
二、整地选好地点后,需要进行整地。
首先需要清除杂草和树枝,使土地光洁平整。
然后需要翻耕土地,使土壤更加细腻,有利于蕉芋的生长。
三、施肥蕉芋需要充足的营养才能茁壮成长,因此在整地后需施肥。
最好使用有机肥,如腐熟的鸡粪、牛粪等,这些肥料比化学肥料更加健康安全。
四、植株在施肥后,就可以进行植株了。
首先需要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使其吸满水分。
然后将种子按照一定的距离,埋入土壤中。
每个种子留出3-4个叶子,这样可以保证蕉芋的生长。
五、浇水蕉芋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生长,因此需要定期浇水。
但是要注意,在浇水时要避免水分过多,以免土壤过于潮湿导致蕉芋生长不良。
六、除草蕉芋生长时,周围的杂草会影响蕉芋的生长,因此需要定期进行除草。
最好使用手工除草,避免使用化学除草剂,以免对蕉芋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七、病虫害防治蕉芋生长时,会遭受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蚜虫、白粉病等。
因此需要注意及时防治,可以使用天然杀虫剂,避免使用化学杀虫剂,以免对蕉芋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八、收获蕉芋一般生长3-4个月左右就可以收获了。
在收获时,需要先将土壤挖开,然后轻轻将蕉芋拔出,避免损坏蕉芋的根部。
收获后,需要将蕉芋晾干,然后进行加工。
蕉芋的种植方法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如选址、整地、施肥、植株、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收获等。
只有注意这些细节,才能获得丰收的好成果。
蕉芋的应用价值及栽培技术

蕉芋的应用价值及栽培技术蕉芋,又名芋头、芋艿,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在我国各地都有栽种。
它既是一种美食材料,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蕉芋的应用价值及栽培技术。
一、蕉芋的应用价值1. 饮食价值蕉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食材,它可做成各种美味的菜肴,如糖醋芋头、红烧芋头、蒸芋头等。
蕉芋煮熟后口感糯软,味道香甜可口,且富含淀粉和蛋白质,营养丰富,因此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2. 药用价值蕉芋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它具有健脾益胃、补血安神、养生保健等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蕉芋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调节血糖、降血压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3. 工艺价值除了作为食材和药材,蕉芋还可以加工成多种产品,如芋头粉、芋艿饼干、芋泥、芋丝等。
这些产品不仅具有蕉芋本身的营养价值,还能够延长蕉芋的保存期,方便人们在不同季节享用到新鲜的蕉芋制品。
二、蕉芋的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蕉芋适宜生长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最适宜PH值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
在种植蕉芋时,应选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避免积水。
2. 种植季节蕉芋一般选择春季或秋季进行种植,春季适宜气温在15-20摄氏度之间,此时种植蕉芋有利于生长,而秋季的气温适宜蕉芋块茎的存储和生长。
春季和秋季是种植蕉芋的最佳季节。
3. 种植方法种植蕉芋的方法主要有分株繁殖和插秧繁殖两种。
分株繁殖是将成熟的蕉芋块茎切割成若干块,并在每一块中保留部分带有芽眼的茎段,然后将这些蕉芋块茎块植入土壤中。
插秧繁殖则是将蕉芋的嫩芽和叶片插入土壤中进行繁殖。
4. 管理技术蕉芋的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施肥、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施肥时应选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每逢生长旺盛期施一次有机肥料,增加蕉芋的生长速度。
浇水时应注重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过多或者过少浇水。
及时除草,防止杂草对蕉芋的生长造成影响。
防治病虫害时,可选用生物农药或者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芭蕉芋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总结芭蕉芋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指导芭蕉芋种植。
关键词芭蕉芋;高产;栽培技术
芭蕉芋,学名食用美人蕉(俗称旱藕),属美人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等地区,植株形态像芭蕉,株高1.5~2.0 m,叶互生,带状,长50~70 cm,宽15~20 cm,叶面鲜绿色,叶背紫色。
花絮疏散,花冠红色,后变为桔红色。
花期7—9月;蒴果瘤状,果熟期9—10月。
芭蕉芋块茎含淀粉约40%~60%,利用其茎根加工出的淀粉,再深加工成粉丝,易熟耐烂,久煮不糊,口感极佳,市场前景很好。
芭蕉芋生命力极强,适应性较广,产量高,是一种栽培简单、病虫害少、一般无需使用农药的天然绿色保健食品[1-3]。
近年来,武夷山市星村镇镇政府把发展芭蕉芋生产作为一项特色产业来抓,芭蕉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
2010年全镇芭蕉芋面积逾133.3 hm2,仅黎前、黎源、黎新3个村种植逾66.7 hm2,还成立了“三黎芭蕉芋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三黎” 芭蕉芋粉丝商标,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现将芭蕉芋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选地
根据芭蕉芋的生物学特性,应选择地势高、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的缓坡地、山间的斜坡地、谷地为宜,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中性偏酸的砂壤土。
2整地
芭蕉芋根系分布在10~20 cm的耕作层内,冬季深耕30~40 cm,促进土壤熟化、破碎。
整地时应做到深耕细耙,土碎垡细,有利于播种和出苗。
畦宽1.0~1.2 m,高约30 cm,畦间沟宽25~33 cm。
3种子处理
选择块茎肥大、根多、芽端稍带红色、长势良好、无破烂、无病菌、无虫害的茎块作种,有利于芭蕉芋以后的生长和其根茎的快速增大。
芭蕉芋常用分根繁殖。
如果种子较大,可将其分割成片段,各带芽2~3个,伤口处抹草木灰消毒,然后用75%多菌灵药液喷洒于种子上,稍为晾晒后即可播种,但不能曝晒。
4播种
芭蕉芋播种期严格控制在3月5日前。
茎块用量为750~1 125 kg/hm2。
行距120~150 cm,株距60~100 cm。
种植密度为6 750~7 500株/hm2,每穴下种藕1~2个,芽端向上并用手轻轻按入细土中,每株施农家肥2~3 kg及不含氯的三元复合肥10~20 g。
复合肥要施在农家肥的上面,不能与种子接触,以免烧伤种子和芽,最后把畦面整平。
由于芭蕉芋植株较高,怕强风,宜顺风向种植[4]。
当土温达16 ℃以上开始萌芽,发芽适温20~25 ℃,播种后20~30 d出苗。
5田间管理
5.1出苗期
芭蕉芋种植后检查盖土是否过厚或是否有泥石块压住种苗,出苗后及时查苗补齐,避免缺苗。
苗高20~30 cm时,除草1次。
及时施用提苗肥,均匀撒施尿素75 kg/hm2于距苗基部2~3 cm处,同时盖土2~3 cm。
切忌化肥与芭蕉芋茎杆或叶片直接接触。
施化肥时可把肥料均匀施于根部的左右两侧,以利于充分吸收养分和均衡生长。
5.2分蘖期
植株进入分蘖期,及时将过密、细弱、病虫危害的茎苗除去,每丛控制在3~4株。
5.3伸长期
6—7月芭蕉芋植株进入伸长期,及时进行除草、培土,清除枯老叶片,除去弱株,开花前增施1~2次磷、钾肥,以促进茎根生长,每丛保留3~4株[5]。
5.4开花及块茎膨大期管理
8—9月芭蕉芋进入开花期,开花需耗费一定养分,花而无实,无利用价值。
因此,即将进入开花期时,可去花留下茎叶进行光合作用供块茎膨大营养之需,并可以促进新芽抽出,增加产量[6]。
6病虫害防治
芭蕉芋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一般很少有病虫害发生。
已发现的病害主要有芽腐病、茎腐病、病毒病以及锈病,前2种病害可用克菌星或腐烂灵防治,病毒病可用植病灵或病毒灵防治,锈病可用星霉粉剂防治。
虫害主要有芽虫或蕉苞虫。
芽虫可用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喷杀,蕉苞虫可用90%敌百虫原药800倍液喷杀。
7采收
进入冬至以后,地上部分变黄枯萎,此时块茎已成熟即可采挖。
冬至—立春是收获季节,在采挖前,将地上部茎叶距地面10~15 cm处割下,用锄头挖取地下块茎,除掉泥土,用锋利镰刀削去须根和外皮,进行清洗、加工。
作为留种的块茎,在采挖时精心选择近圆形、有2个以上芽的健康块茎,保留好外皮及根系,抖去泥土后,需晾晒3~5 d,注意夜间防冻,可盖草帘或旧薄膜过夜,晒至微蔫时,即可贮藏。
为防止腐烂,也可以在茎根表面喷洒1次75%多菌灵500倍液,入窖储藏备次年种植用。
也可选择生长良好的芭蕉芋园,砍去地上部分,在霜降前用芭蕉芋叶或稻草覆盖安全越冬,次年采挖,随取随种。
8参考文献
[1] 赵庆云,寸湘琴,彭凤梅,等.云南芭蕉芋丰产栽培及加工[J].云南农业,2001(12):12.
[2] 周明强,周正邦,龚德勇,等.不同种植模式对芭蕉芋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27):13013-13015.
[3] 张实富,邓永芬,何芳.芭蕉芋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9(1):32.
[4] 周明强,周正邦,龚德勇,等.芭蕉芋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0):2449-2451.
[5] 张滔,石明,支永明.芭蕉芋、玉米间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耕作与栽培,2009(4):45-46.
[6] 张实富,邓永芬,何芳.芭蕉芋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