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之我见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之我见

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格式(最新版)

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格式 (最新版) Complete each work in accordance with the work plan. The plan plays a role of supervision and supervision to prevent and correct deviation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 工作计划 )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MZ-SN-0951

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格式(最新版) 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格式 本学期在学校教务处的领导下,深入学习教改经验,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课改理念,努力提高教学成绩,争取在捆绑式管理体制下,语文学科、运输地理学科能做出突出的贡献,新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为此,在以下诸多方面对教学工作思路做相应调整: 一、学习课程标准,实施新课程标准,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实行教学创新。 二、课堂教学要达到"活学活用"课堂教学模式,想方设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充满人文色彩的教学氛围,不断提高自己授课艺术水平。鉴于本学期学校的教学实际,建议每节可

在上课之前,开展10分钟诵读活动。例如背诵、温习从前学过的课文和要求记住的文学常识、字词解释,专业课等知识。同时,要做到"课前三分钟侯课"、"下课铃响不拖堂"等教务处在课堂常规方面提出的要求。 三、围绕课题,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学实践,力求切实有效。认真备课、听课、与专业相近的老师一起探讨总结好的教学经验,为新课程标准实施作准备,提高教学效果及质量, 四、开展竞赛辅导:课外辅导是培养尖子生的有效途径,加强阅读、感悟和写作的强化训练。 五、作业批改:本学期力争所有的作业全批全改,且要做到及时批改。对于语文学科作业的特点,难度在作文批改上。每篇作文必须要有总批语,提倡有眉批和旁批。各种批语要有针对性,能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已经改正的错别字,老师要及时批阅。 六、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苦练基本功,一专多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七、在自身素质方面,做到在理论上多学习,实践中多摸索,总结中多讨论、多反思。在

语文课程标准(舞蹈表演)

《五年制语文》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语文(五年制) 课程代码:WB5505107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舞蹈表演 课程学时: 282 课程学分: 18 授课系部:音乐舞蹈系 课程负责人:杜金玲 一、课程定位 1. 课程性质和作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五年制语文课程是幼儿高等师范学校五年制舞蹈表演专业学生前三年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兼顾理论和实践。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前导课程: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 后继课程:大学语文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 五年制语文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

本理念,根据师范专科学校语文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发展需要设计本课程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五年制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职业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注重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五年制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专业领域、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未来社会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该是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学生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 (3)遵循立足教材文本,适当拓展的原则,构建开发、有序的语文课程。 五年制语文课程精选教学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在立足教材文本的基础上适当拓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建立纸质媒介与电子媒介资源网络,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 (4)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普通话、汉字书写等基本功训练贯穿五年制语文课程的始终。 五年制的前三年是打基础的时候,这三年要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从而学会从容应对职业生涯中的问题。

幼儿园课程改革之我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f438709.html, 幼儿园课程改革之我见 作者:王鹏 来源:《黑河教育》2007年第04期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课程设置也随之发生变化。从上世纪80年代末已初具体系的“六科教学”,到90年代初的“综合主题活动”、中期的“目标发展体系”、末期的“五大领域”,再到21世纪的“方案教学”、“多元整合课程”。这些都使幼儿园课程改革进入新时期。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钟启泉先生在评价“课程”时曾这样说过:“课程是教育中最重要、最繁难、最易被误解的教育问题之一。”这句话完全适用于幼儿园课程。没有接触幼儿教育的人会认为幼儿园课程只要在理论的基础之上加以实践,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其实不然,因为幼儿园课程涉及了很多理论和实践,以及如何把握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有宏观的、有微观的,显现出的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所以说,幼儿园课程改革,绝不是一场运动,也并非是几道行政命令,也不是某些“专家”、“权威”所发出的口号或倡仪,更不是幼儿教师付出满腔热情和努力就能实现的。我们工作的弱点在于,习惯于听从“专家”、“权威”人士的话,只要从他们口中说出的话就被当作“真理”,就会“照本宣读”,被幼儿园管理者当作行动指南。实际上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权威人士发出的声音最容易被误解为“真理”。也就是说,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难点之一,就是理论并不等于实践,过分在乎理论的“先进性”,有可能导致幼儿教育实践的“不可操作性”。幼儿教育实践应着眼于最优化地解决问题,着眼于“行得通”,而不应过多考虑是否与“正确”的理论相符。 如果一项研究、一次改革,脱离实际,离开根本,那么注定是失败的。目前,许多幼儿教育方面的新观念、新名词是脱离教育本质而被凭空创造出来,被称为“高深的理论”,缺乏基于幼儿教育实践的行动研究,没有任何的指导意义。这样的教育研究不会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推进起任何的作用,反而会让园长和教师们困在“雾里看花”的现象中,花费了很多精力,却失去了方向,不知如何适从。尤其是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如果失去了可操作性,将会起反作用。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幼儿园课程研究的情境性和现场性非常容易被忽视,如果研究的结果让我们不知所云,只有动听的理论却无法操作,那么幼儿教育课程改革还不如不改。 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儿童的全面发展,幼儿园课程改革要立足于中国文化。在我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中,分布着不同层次的幼儿园。在数量众多的学前教育、早期教育机构中,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安排发生了巨大变化。幼儿教师学会尊重幼儿,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特别是满足幼儿对游戏活动的需要。例如,许多幼儿园班级里设立了活动区域,使得幼儿的自主活动增多了。我们应该将有意义的教学改革更好地加以总结和推广,形成富有园本特色的“园本课程”。推广时要注意弄清“园本课程”的概念、原理和运行机制,不能误以为“园本课程”就是将正确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幼儿教育实践的最佳途径。我国的幼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简介Word版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简介 及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工科类通用 学制:四年本科 学时:60学时 学分: 石家庄经济学院教务处审定 二零零五年三月

编写朱孝义张素萍 审定张道明 讨论朱孝义张素萍赵惠裘平一郭涛

目录 一.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4) 二.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 (4) 三.实验课程安排及课时分配 (7) 四.对各个实验的具体教学要求 (8)

本大纲是依据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工业学校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的。 一、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物理实验是对高等工业学校学生进行科学基本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必修基础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受到的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工科类专业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重要基础。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教学和物理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既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和配合,又有各自的任务和作用。 本课程应在中学物理实验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学习物理实验知识、方法和技能,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基本任务: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2.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其中包括: (1)能够自行阅读实验教材和资料,作好实验前的准备。 (2)能够借助教材或仪器说明书正确使用常用仪器。 (3)能够应用物理学理论对实验现象进行初步分析判断。 (4)能够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曲线,说明实验结果,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 (5)能够完成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3.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求学生具有对待科学实验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二、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 1.绪论: 教学内容(教师讲授) (1)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任务、教学方式、预习和实验报告的要求及实验室规则。 (2)介绍测量误差、有效数字及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测量分类、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系统误差的分析、偶然误差的估 计、直接测量结果的误差表示、间接测量的误差计算。有效数字 的性质和运算。处理实验数据的一些重要方法,例如:列表法、

《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心得体会

《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学习心得体会 阳城镇中心小学低年级语文组 在20XX年2月27日,我们阳城镇中心小学低年级语文组组织了全组教师学习了崔峦老师的《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使全组教师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同时也加深了对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使全组教师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

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己有。一味地读,一味地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作用的。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供参考)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 编制人: 编制单位: 审核人: 系部主任: 编制日期:

目录 一、课程基本情况 (1) 二、课程概述 (1)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1) (二)课程基本理念 (1) (三)课程设计思路 (2) 三、课程目标 (3) (一)知识目标 (3) (二)能力目标 (3) (三)素质目标 (4)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4) 五、课程内容标准 (4) (一)课程总体设计(课时分配表) (4) (二)项目(单元)设计 (5) 六、课程实施建议 (12) (一)教学组织实施 (12)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2) (三)师资条件要求 (12) (四)教学条件基本要求 (12) 七、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13) (一)教材的选用与编写 (13) (二)网络资源建设 (13) (三)其它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3) 八、考核方式与标准 (13) 九、说明 (14)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大学语文是当代高校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和重要的工具课。它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具有审美性、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是一门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课程,蕴藏着丰富的政治、社会、历史、自然等各种形象化的具体感性的知识,是学生学好其它各门课程的先行课,是实现我校“厚德崇信、博学尚技”的办学理念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 本学科是全校一年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它是集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人文性、趣味性、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与文学的主要载体之一,凝聚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本学科作为培养健全的大学生的合力因素之一,旨在通过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写作、赏析),提升其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拓展其观察世界的视野、挖掘其认识世界的深度。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具有“文道结合”的特色,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向各专业学生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情操以及审美的教育。因而大学语文是一门适应现代高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进行审美教育,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程。要求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浅析

摘要: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存在着被边缘化的问题。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重立课程标准,采取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强价值引领,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通过举例,对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进行说明。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 《大学语文》是众多院校的必修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鉴赏文学作品,积累文化常识,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提高个人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该课程具有丰富独特的育人资源,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该课程存在着被边缘化的问题。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针对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及需求,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期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 一、课程思政大背景 “课程思政”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所有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一种课程观。实施“课程思政”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需求,有助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提升学校育人工作实效。目前,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有对其原则、路径等方面的整体探讨;国内一些高校的探索实践,其中上海经验尤为典型;教师结合自己讲授的课程,浅谈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总之,我们尚未形成系统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及具体操作规范。当下,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思考,主要以本专业、本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依托,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考评机制和授课教师这几个方面进行整体把控。研究多从大局出发,内容较为笼统。在推进过程中,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 二、具体实施办法及举例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语文》,是一门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时长为一学期,每周2课时,共18周,总计为36个学时。其中,笔者任教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均为2018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笔者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时,结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和

大学物理(上)英文课程描述

College Physics I Prerequisites: math, physics, chemistry and calculus of high school Teaching Goals: ●Develop the knowledge and ability of solving problems in classic kinematics using calculus ●Master the method of solving problems in classic mechanics by us ing Newton’s three laws ●Have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and basic method of developing physical models ●Learn to abstract physical models from concrete problems, and improve ability of solving physical problems ●Develop the knowledge and ability of studying macroscopic property and law of gases by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gas molecules’ model ●Improve the knowledge and ability of studying thermodynamic problems by us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Laws of Thermodynamics ●Develop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entropy. Content: Chapter 1: Force and Motion 1-1 Description of particles motions This section features reference and coordinate frame, space and time, kinematics equation, position vector, displacement, speed, and acceleration. 1-2 Circular motion and general curvilinear motion This section features tangential acceleration and normal acceleration,angular variables of circle motion,vector of throwing motion. 1-3 Relative motion, common forces and fundamental forces 1-4 Newton’s law of motion and examples of its applications 1-5 Galilean principle of relativity, non-inertial system, inertial force,spatial-temporal view of classical mechanics Chapter 2: Conserved quantities and conservation law 2-1 Internal and external forces of particles system,theorem of centroid movement 2-2 Theorem of momentum,law of conservation of momentum 2-3Work and theorem of kinetic energy 2-4 Conservative force, work of paired force, potential energy 2-5 Work-energy principal of particles system, law of conservation of mechanical energy 2-6 Collision 2-7 Law of conservation of angular momentum 2-8 Symmetry and law of conservation Chapter 3:motion of rigid body and fluid 3-1 Model of rigid body and its motion 3-2Moment of force, rotational inertia, law of fix-axis rotation 3-3 Work-energy relation in fix-axis rotation 3-4 Angular momentum theorem and conversation law of rigid body in fixed-axis 3-5 Procession 3-6 Perfect fluid model, steady flow, Bernouli Equation 3-7 Chaos, inherent randomness of Newtonian mechanics

大学物理学C基本内容

《大学物理学C 》课程基本内容 第一章 质点的运动 1.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自然坐标系 ※2.质点运动的描述:位置矢量r 、位移矢量r ?=)()(t r t t r -?+、运动方程)(t r r =。 在直角坐标系中,k t z j t y i t x t r )()()()(++= 速度:t r v d d =; 加速度:22d d d d t r t v a == 在直角坐标系中,速度k v j v i v v z y x ++=,加速度k a j a i a a z y x ++= 自然坐标系中,速度 τ v v ==τ t s d d ,加速度t n a a a +==n r v t v 2d d +τ 在极坐标系中,角量的描述:角速度t d d θ ω=,角加速度22d d d d t t θωα== 3.运动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第一类问题:已知运动方程求速度、加速度等。此类问题的基本解法是根据各量定义求导数。 第二类问题:已知速度函数(或加速度函数)及初始条件求运动方程。此类问题的基本解法是根据各量之间的关系求积分。例如据t x v d d = ,可写出积分式?x d =?t v d .由此求出运动方程)(t x x =。 4.相对运动: 位移:t u r r ?+'?=? ,速度:u v v +'=,加速度:0a a a +'= 第七章 气体动理论 1.对“物质的微观模型”的认识;对“理想气体”的理解。 ※2.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23132v n p k ρε== ,其中221 v m k =ε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RT M m pV = 或 n k T p = 理解压强与微观什么有关,即压强的物理含义是什么。 ※3.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kT k 2 3 =ε 理解温度与微观什么有关,即温度的物理含义。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应用技术学院全日制学生 开课学期:秋 学分:2 主讲教师:王家伦 参考教材: 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第29次印刷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一、说明 1.由于受应试教学的影响,由于受社会各界对语文胡乱指挥的影响,中小学语文成为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故借此机会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乃主要任务。 2.由于受应试教学的影响,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基本为“古汉语教学”,故精选文言作品,主要为“文学作品教学”。 3.各地的中小学语文课本大多以“人文”组元,不符合语文、文学本身的规律,故按文学发展自身的规律——文学史组织教学活动。 4.总学时数为36课时。 二、教学任务 1.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大致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概貌; 2.通过教学活动,学生积累一定的优秀文言诗文。 三、教学时数分配表 每周两课时的教学活动以课堂教授为主,指导学生讨论、背诵为辅。 四、教学内容 第一周先秦文学概貌 第二周氓、湘夫人 第三周秋水、冯谖客孟尝君 第四周汉魏六朝文学概貌 第五周国庆放假 第六周垓下之围、陌上桑 第七周短歌行、饮酒、归园田居 第八周唐文学概貌 第九周登幽州台歌、春江花月夜、汉江临泛 燕歌行、宣州谢朓楼鉴别校书叔云 第十周秋兴、长恨歌 第十一周始得西山宴游记、锦瑟、过华清宫绝句 第十二周宋文学概貌 第十三周虞美人、八声、鹊桥仙、声声慢 第十四周定风波、水龙吟、念奴娇

第十五周伶官传序、前赤壁赋 第十六周元明清文学概貌 第十七周宝玉挨打 第十八周随堂考试 五、成绩考核 1.平时成绩(占30%):以出勤与课堂表现为主。 2.闭卷期末考试(占70%) 3.按学校规定,凡缺勤满6次(全部的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期末考试;如有特殊情况,需学院证明。 六、实施大纲的要求 1.坚持“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举,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互补”的指导思想,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2.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语文教学“文道结合”的总体原则,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全面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按学校规定,凡缺勤满6次(全部的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期末考试;如有特殊情况,需学院证明。 4.如能就教学写出小文章者,酌情加分。 七、思考题 1文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什么是先秦?先秦文学的发展脉络怎样? 3.最主要的先秦文学作家的作品有哪些?各自表达方式是什么? 4.汉魏六朝的大致情况怎样?汉魏六朝文学的发展脉络怎样? 5.最主要的汉魏六朝文学作家的作品有哪些?各自表达方式是什么? 6.唐朝的大致情况怎样?唐朝文学的发展脉络怎样? 7.最主要的唐朝文学作家的作品有哪些?各自表达方式是什么? 8.宋朝的大致情况怎样?宋朝文学的发展脉络怎样? 9.最主要的宋朝文学作家的作品有哪些?各自表达方式是什么? 10.元、明、清三朝的大致情况怎样?元、明、清三朝文学的发展脉络怎样? 11.最主要的元、明、清三朝文学作家的作品有哪些?各自表达方式是什么? 八、主要参考书目: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修订本)[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7月 执笔人:王家伦 2015年 11 月

教学论文:浅谈新课改之我见

浅谈新课改之我见 新课改的全称是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自从建国以来我国已经有过很多次课改,在上个世纪末,中央和国务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口号。新课改的主要目的就是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XX年9月,石阡县全面推进“生态心课堂”教学改革,成为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县之一。三年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反思、改进、巩固、提升,其过程有困惑,有徘徊,也有不少收获和经验。在此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指向是什么? 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指向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育人质量。那么衡量“课堂教学效益”的标准是什么?概括起来就是“以学定教”,即以“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提升能力的程度”来评定课堂教学的效益。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不再以教师讲得多精彩、多深刻为标准,而是学生学得怎样为标准。它强调关注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情况。学生不仅要达成理解、记忆知识的目标,更应达成知识迁移、运用,提升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目标,还要提升学生对学科与社会生活和生命价值的关系的理解程度。

二、课堂教学改革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了什么,变了哪些? 1、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演)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点评者(裁判),从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变配角。教师在课堂上的职责主要是点评、点化、点拨,要学会“倾听”,要大胆“留白”,要围绕课堂目标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要散得开,收得拢。 2、学生角色的变化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由“被动”吸收变成主动参与,快乐参与,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达成“我的课堂我作主”的思想。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所占时间和空间由少数变多数。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知识,训练思维,锤炼语言,提升表达能力。 3、学生学习活动形式的变化在传统课堂模式中,学生学习形式更多地表现为被动“听”,各自“练”。新课改的学习活动形式主要表现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展示、合作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的点评、点化、点拨穿插其中,生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互结合。 4、学生学习态度、习惯、方式的转变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让学生容易产生成就感,从而提升学科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课堂活动中的感悟、体验、展示,培育学科思维能力,明

大学物理课程中英文简介

大学物理课程中英文简介 课程代码:B1081006大学物理(1)学分:4 周学时:4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 主要内容: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理工科非物理类本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国内物理教材改革动态,共分上下两学期讲授。大学物理(1)为力学、电学、磁学;每章后面附有各章提要,每篇后面节选了有关物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方面的内容。 Code:B1081006College Physics1Credits:4Teaching Hours per Week:4 Requisites: Advanced Mathematics Contents:Based on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course of Advanced Physics for non-phys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reform of the dynamic of domestic physical materials,this course is divided into two teaching semesters: Advanced Physics 1and 2. Advanced Physics 1 includes Mechanical, thermal and electrical,Magnetism,.Each chapter is followed with a summary and the relevant contents of applications of physics and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课程代码:B1081006大学物理(2)学分:3 周学时:3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1) 主要内容: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理工科非物理类本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国内国类物理教材改革动态,共分上下两学期讲授。大学物理(2)为振动和波、光学及相对论、近代物理基础。每章后面附有各章提要,每篇后面节选了有关物理与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方面的内容。 Code:B1081006College Physics2Credits:3Teaching Hours per Week:3 Requisites: Advanced Mathematics college Physics1 Contents:Based on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course of Advanced Physics for non-phys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reform of the dynamic of domestic physical materials,this course is divided into two teaching semesters: Advanced

专转本大学语文辅导计划

专转本大学语文辅导计划(基础知识部分)及参考书目、视频 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备注 2017.07.03 文学史常识古代文学 3 周一下午2017.07.05 古代文学 3 周三上午2017.07.10 古代文学 3 8.30---11.00 2017.07.12 现代文学 3 2017.07.17 现代文学 3 2017.07.19 当代文学 3 2017.07.24 当代文学 3 2017.07.31 外国文学 3 课外作业:做专转本大学语文文学史常识历年真题,适当讲解。 参考书及视频: 1、中国古代文学简史 2、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第三版)主编刘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中国古代文学史(1-50)超星视频复旦大学陈引池 4、中国当代文学超星视频北京大学陈晓明 5、莫励锋《诗意人生五典型》 6、陈洪《六大名著导读》南开大学视频公开课; 7、刘洪涛《西方文学经典鉴赏》北京师范大学视频公开课; 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备注 08.02 诗词曲赏析考点规律 鉴赏诗词的语言 3 8.00---11.00 08.07 鉴赏诗词的形象 3 08.09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 3 08.14 鉴赏诗词的鉴赏方法 3 08.16 鉴赏诗词的意象 3 08.21 专本考试诗词鉴赏历年真题 3 08.23 诗词鉴赏仿真练习 3 08.28 文化常识:科举、职官、历法 3 08.30 天文、礼仪、器皿 3 参考书目及视频: 1、唐诗宋词十五讲(第二版)葛晓音北京大学出版社 2、唐诗三百首(找有注释、翻译、赏析的版本) 3、宋词三百首(找有注释、翻译、赏析的版本) 4、宋诗三百首(找有注释、翻译、赏析的版本) 5、唐之韵(1-20)(视频)每集20分钟; 6、宋之韵(1-20)(视频)每集20分钟 7、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修订第4版) 王力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8、中国大学MOOC四川大学王红《中国诗歌艺术》

论文: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策略之我见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策略之我见 部编版教科书吸纳了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既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又是教学起始点、难点,一年级打好基础尤为重要。如何进行一年级语文教学,各位老师有各位老师的方法,而我的教学策略是这样的。 一、砸实拼音,夯实基础。 一年级识字是基础,拼音是基础的基础。教学拼音时,从发音、字形、拼读等多方面进行教学指导。为了夯实拼音基础,我进行了拼音音节整合,打印发给学生,学生认读、拼读、练写,在学习中巩固,在巩固中提高。 二、读写结合,童言在线。 在学完拼音之后,开始培养学生用拼音写话的能力,学生已经认识了一部分汉字,用拼音作拐杖看图写话。把儿童的语言在网上现实生活中直接表现出来,记录下来。 首先制作“童言在线”封面,以一颗初生的嫩芽做封面,寓意着孩子们萌发生长的过程,一滴水作为教师播撒的爱的雨露,水滴下面是学生各具特色的照片。 其次制作“童言在线”稿纸,出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图片内容,

指导学生观察图画,从中获得信息,懂得道理,在心里形成通顺的思路。 接着进行写话,写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第一、注意段落书写格式,也就是写一段话要开头空两格,在这一点的训练上需要长时间地督促和指点,学生才能做到拿起笔就要考虑格式的问题。第二、注意拼音书写格式,以所给的横线假设为拼音格的第三条横线,进行拼音书写。这一点,学生一时半会也很难做到,需要老师示范书写并提示学生如何把拼音写整齐。第三、注意字与字之间的间距。不要总是一个字紧挨着一个字,一个字母紧挨着一个字母,导致卷面书写潦草。因此,每写完一个字或者一个音节都要空出一个字的距离,从而使得字间距清晰工整。第四,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这是写话的难点,初学写话的学生对于标点符号的运用总是没有着落,心里没谱,他们往往一边写一边问:“老师,该加标点了吗?”虽然指导断句时候用,仍然存在困难。这就需要在长期训练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运用方法。第五,要求写通顺。一边想一边写,写好以后再读一读,发现错误及时修改。最后完成了再读一读,检查拼音的音节和声调,检查汉字的书写笔画是否正确,检查标点符号是否正常断句,检查图画内容是否表达完整。 然后进行点评。把学生的写话内容进行批改后,表扬先进,示范写得好的,鼓励大家学习优点,并应用到自己以后的写话当中去。以五角星和印章的形式给予评价,从而达到激励学习的目的。 最后,统一装订成册。并制作电子档案,在“美篇”软件中展示,

小学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之我见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2019年第36期(总第360期)▲教育随笔 小学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之我见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尹苏 国民素质的高低成为影响国家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教育部于2001年6月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方案,以此纲要为标志,拉开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此后数十年来,素质教育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各门学科,从城市到农村,从重点学校到普通学校,从低段到高段,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实验和探索,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显露出许多问题。 一、目前小学教学中呈现的问题 1.教学改革形式化 教学改革流于形式,而这并未引起相关工作者足够的重视和反思。有些学校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走的却是应试教育的老路;一些学校只满足于每节课有教师授课即可,几乎没有开展教学教研活动;还有一些学校虽然表面上支持教学改革,却出现了教研活动上教学改革课,平时教学上应试课的怪象。在这种环境下,一些教师仅仅满足于完成自己所教科目的教学,几乎不学习、不思考,没能真正理解教学改革的意义,更遑论将教学改革精神贯彻于自己的工作中。所以在某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从学校到教师,几乎没有真正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学改革只能浮于表面,无法深入进行。 2.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仍然广泛存在于小学课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师缺乏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思考和创新,课堂上只顾一味地“教”,却不顾学生是否真的学懂会用;学生也只是一味地接受,死记硬背,简单模仿,积极性不高,所学知识不能与实际问题或其他学科产生联系,不利于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区,有的学校甚至连校舍都破旧不堪,在多媒体配备方面就更加欠缺。目前这种现象正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加大而逐步减少和完善。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但使用率低,这主要和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不高及计算机缺乏维护等因素有关。 二、小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通过上述现象,我们不难看出,目前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地方亟待改革。随着人才强国目标的提出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推进,基础教育在终身学习的体系中日渐成为打下基础、奠定未来的重要环节。时代在前进,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势不可挡。笔者认为,小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应是课程改革。纵观全球,日本等国家的许多学校过去按全国统一大纲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现在正向多样化发展,以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而原来课程设置较为分散的英美等国却正在加强课程的集中统一,突出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以保证教学质量。我国一贯以“应试强国”著称,在以往以知识记忆类为主的国际竞赛中,国人的名字常在其中,但在思维创新类比赛中,国外参赛者往往技高一筹。这其实和各国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影响,我们过去一直推崇应试教育,一切以分数论成败,从学校到教师,从家长到学生,都认为考试成绩极其重要,这导致了所谓“高分低能者”的出现。而国外更注重兴趣的培养、思维的开发、能力的锻炼。从目前局势来看,二者正走向融合,我们称为“素质教育”。在这一教育理念下,我们提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社会走向和所面对的国际环境,紧紧抓住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个性素质培养,让学生成长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使学生善于适应生活、审视生活、

大学语文学习计划

大学语文学习计划 许多大学生语文成绩不佳,往往起因于没有一个好的学习计划。下面我分享了的,供你参考。 篇一 一、学习问题自我评价 每一个学习不良者并不一定真的了解自己的问题之所在,要想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对学习问题进行自我评价便尤其显得重要了。对学习问题可主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l.时间安排问题 学习不良者应该反省下列几个问题: (1)是否很少在学习前确定明确的目标,比如要在多少时间里完成多少内容。(2)学习是否常常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3)是否常拖延时间以至于作业都无法按时完成。(4)学习计划是否是从来都只能在开头的几天有效。(5)一周学习时间是否不满10小时。 (6)是否把所有的时问都花在学习上了。 2.注意力问题 (1)注意力完全集中的状态是否只能保持10至15分钟。(2)学习时,身旁是否常有小说、杂志等使我分心的东西。(3)学习时是否常有想入非非的体验。(4)是否常与人边聊天边学习。 3.学习兴趣问题 (1)是否一见书本头就发胀。(2)是否只喜欢文科,而不喜欢理科。(3)是否常需要强迫自己学习。(4)是否从未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学习行为。

4.学习方法问题 (1)是否经常采用题海战来提高解题能力。(2)是否经常采用机械记忆法。(3)是否从未向学习好的同学讨教过学习方法。(4)是否从不向老师请教问题。(5)是否很少主动钻研课外辅助读物。 一般而言,回答上述问题,肯定的答案 (回答"是")越多,学习的效率越低。每个有学习问题的学生都应从上述四类问题中列出自己主要毛病,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例如一个学生毛病是这样的:在时间安排上,他总喜欢把任务拖到第二夫去做;在注意力问题上,他总喜欢在寝室里边与人聊天边读书;在学习兴趣上,他对专业课不感兴趣,对旁系的某些课却很感兴趣;在学习方法上主要采用机械记忆法。这位学生的病一列出来,我们就能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了。 二、自我改进法 1.SQ3R法 罗宾生(Robinson)提出的SQ3R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好方法。SQ3R 是由Survey,Question,Read,Recite,Review几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缩写成的。 (1)概览(Survey):即概要性地阅读。当你要读一本书或一段文章时,你必须借助标题和副标题知道大概内容,还要抓住开头,结尾及段落问承上启下的句子。这样一来,你就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有利于进一步学习。 (2)问题(Question):即在学习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到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等基本问题上,同时找一找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力。如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