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研究进展
肝癌术后复发其综合治疗研究进展

癌 栓 发 生 率 为 6 . , 有 报 道 则 达 9 . 。 肝 癌 门静 脉 22 另 O2 小 癌 栓 发 生 率 , 径 < 5m 肝 癌 为 7 . , 2m 肝 癌 手 术 切 直 c 66 < c 除 标 本 发 现 门静 脉 癌 栓 发 生 率 为 3 . 。正 是 由于 门 静 脉 7O 癌 俭 的 存 在 , 细 胞 沿 肝 内 门静 脉 系 统 扩 散 , 成 以 门静 脉 癌 形
为 中 心 的肝 内 转 移 灶 ; 不 少 肝 癌 无 完 整 包 膜 , 浸 润 性 生 ⑤ 呈
达 减 少 的 患 者 ,近 期 复 发 率 明显 高 于 C mR AD NA 表 达 正 常 枰 ,认 为 C D 主 要 通 过 调 节 Itgi 功 能 而 影 响 肝 癌 的 A ne r n的
长 , 瘤 边 界 不 清 , 些 肿 瘤靠 近 肝 内 的 主 要 血 管 或 胆 管 , 肿 有 从 而 限 制 了肝 切 除 范 围 。这 样 肝 切 除 处 残 留癌 实 属 难 免 , 后 术 复 发 机 率 明显 增 加 。 有 人 曾对 6 肝 癌 切 除 术 患 者 肝 切 面 O例 安 全 距 进 行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 面 边 距 ≤ lm 的 患 者 ,术 后 切 c 残 留癌 及生 存 率 明 显 低 于 间距 > lm 哲 。 使 是 距 肿 瘤 边缘 c 即 > 2m 正 常 组 织 的 所 谓 根 治 性 切 除 , 并 不 能 保 证 彻 底 的 根 c 也
陆 东 东
[ 键 词 ] 肝 癌 ; 复 发 ;治 疗 关 [ 图 分 类 号 ] R7 5 7 中 3. [ 献标识 码]A 文 [ 文章 编 号 ] 10 — 5 7 ( 0 2 30 9 —3 0 38 0 2 0 )0 —3 30
原发性肝癌治疗现状和进展

carcinoma is approximately 2–3 months(大约 病程) The doubling time of the tumor size is 2–3 months. Optimal
6/40
肝癌治疗历史回顾
50年代肝癌临床进展(大肝癌切除) 主要是建立在解剖和生化进步基础上;
60-70年代肝癌临床进展(肝移植和小肝癌) 主要建立在免疫学进步基础上;
80年代肝癌临床进展(二期切除、局部治疗等) 则以电脑、新技术为主要研究背景;
90年代生物学治疗进步和推进。
原发性肝癌治疗现状和进展
以对肝癌有亲和力抗体或非抗体作为载体,与放射性核素组成交联物进行内 放射治疗,特异导向肿瘤,可较多杀伤肿瘤而较少损害正常组织。
原发性肝癌治疗现状和进展
20/40
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现实状况
肝肿瘤射频消融总成功率各不相同。成功率之间差异无疑受各种原因 影响,包含患者选择、操作者经验及所使用设备。
优点创伤小、病人恢复快; 缺点有治疗范围不足隐患、易复发、预后差
原发性肝癌治疗现状和进展
16/40
原发性肝癌放射学治疗进展
近年来伴随放射物理学和放射生理学研究进展,进展了放疗设备, 采取钴60γ射线或电子直线加速器X射线、高能射线等,对肝癌照射
方法和范围也有了改进,由原来全肝照射-局部照射-全肝移动放照 射-手术定位局部照射和超分割照射等,使肝癌放疗效果有显著提升, 副作用则降低到最低水平。 主要包含体外放射治疗和体内放射治疗。
原发性肝癌治疗现状和进展
22/40
(3)寻找新肝癌相关基因,以期提升在肝癌组织中表示阳性率。 (4)多基因联合治疗。如用腺病毒介导p53,B 7-1,GM-CSF和IL-2等4种目标基
影响肝癌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2年, 5 年后复发少见�因此肝癌术后复发的问题依旧显著, 国 内外对复 发的相关危 险因素 的研究 也比较多 , 主 要可分 为肿 瘤因素, 宿主因素及手术因素� 一, 肿瘤因素 ( 一 ) 病理因素 病理因素包括肿瘤的大小, 数目, 门静脉内是否有癌栓 , 镜下的血管侵犯, 癌旁有 无卫星灶, 肿瘤包 膜是否完整 , 及 肿瘤的 病理 TN M 分期, 癌细胞分化程度, 类型等� 肿瘤大小是影响肝癌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 已 被绝大多 数临床 医师公 认�有研 究表明, 肿瘤 越大, 尤其 当直径大 于5 cm 时, 能 显著增加肿瘤复发的可能性 侵犯等有关
[ 8, 10 ] N M 分期和预后关系密切, �随着对 肝癌的研究的增加, 的 pT 分期越高, 术后复发可能性越大 其 pTN M 分期也在不断 的修 [ 19 ] [ 1 7-1 8 ]
, 甚至
, 因 此包膜完整 并不预示 着肿
改与更新中, 以更好地来规范临床诊疗� 肿瘤的分化程度与肝癌术后复发的关系不是很确切 , 国 内外仅 有少数 报道提 出肿瘤分 化程度 是肝癌的研究进展
孙 �泽 陆华虎 吕凌 张峰
ma ry hepa t ic c a rcin o m a, PH C ) 是世界上最常见且恶性程 度最高的 肿瘤之 一, 原发性肝癌( pri 发 病率在 恶性肿 瘤中位 居世 界第五位, 死亡率位居第三位[1] � 每年造成大约 1 00 万人死亡, 其中以东 亚与非洲 的发病率最 高, 中 国的 PH C 患 者占全 球患 者总数的 40 % 5 0%
乙肝病毒感染对肝癌TACE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研究

乙肝病毒感染对肝癌TACE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研究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感染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术后复发和生存情况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并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8例,其中HBV 感染者32例(HBV组),非感染者46例(NHBV)。
两组患者均行TACE术治疗,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术后1、2、3年生存率、复发率及中位生存时间。
结果:HBV组患者TACE术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术后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1.25%、59.38%、37.50%,术后1、2、3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37.50%、71.88%、93.75%;NHBV组患者TACE术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2个月,术后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96%、71.74%、52.17%,术后1、2、3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26.09%、52.17%、80.43%,两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HBV感染是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之一,积极给予抗HBV感染治疗可有效延长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降低复发率。
标签:乙肝病毒感染;原发性肝癌;TACE术;复发;生存率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死亡率高,每年因肝癌死亡人数约占全球肝癌死亡数的45%[1]。
随着对肝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HBV)被证实是肝癌发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2],但其是否同时是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较少。
因此,本研究通过对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联合辅助性经股动脉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治疗,观察术后复发及生存情况,并与非病毒相关的肝癌患者进行对比,以探讨HBV感染对肝癌患者TACE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
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脏,且未受到任何其他器官的转移影响的肝癌。
在临床上,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通常采用多种手段,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等。
即使通过TACE等治疗手段进行了治疗,部分患者仍然存在肿瘤复发和进展的情况。
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成为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对于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征、基因变异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研究,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肿
瘤复发和进展的风险,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对于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需要深入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
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合并症、肿瘤分期、肿瘤位置、肿瘤大小、肿瘤数量等。
这些临床
资料可以帮助我们初步了解患者的整体状况,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对于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需要对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研究。
这包括肿瘤的细胞学类型、分化程度、增殖指数、浸润深度、血管侵犯情况、神经侵犯情况等。
这些组织病理学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规律,为制定治疗
方案提供依据。
对于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还需要探讨基因变异对肿瘤复发和进展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肿瘤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肿瘤基因变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等方面建立了一定的关联。
通过对患者肿瘤组织的基因检测,可以发现一些特
定的基因变异与肿瘤复发和进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有助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占据肝脏肿瘤的主要成分。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原发性肝癌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在亚洲地区更为突出。
由于原发性肝癌的隐匿性和快速发展的特点,使得该疾病的预后通常较差。
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术后辅助化疗和放疗,但是由于肝脏位置特殊,很多患者无法接受手术治疗,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动脉导管栓塞术(TACE)成为一种常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TACE是通过导管插入动脉,将肝癌的血液供应动脉性供血阻断,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减轻症状,并给予局灶化学治疗药物,以达到抑制肿瘤继续发展的目的。
TACE操作简单、效果肯定,但是在术后容易出现复发进展的问题。
TACE术后复发进展是指在接受过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肿瘤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新的病灶或者旧病灶进展。
导致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肿瘤的特殊性、肝脏血供网络的复杂性以及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
原发性肝癌具有多样性的基因变异,不同的基因变异可能使肿瘤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
肝脏是一个高度血供的器官,肝癌主要通过动脉供血,而TACE主要通过阻断肿瘤的动脉供血来治疗肝癌,但是肝癌在血液循环系统中还是可以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继续生长和扩散到其他部位。
为了探究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原因以及可能的治疗方式,需要对肝癌的生物学特点进行深入研究。
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人们对肝癌的基因变异和耐药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研究发现,肝癌细胞中常见的突变基因包括TP53、CTNNB1、KRAS等,这些基因突变可能是导致肿瘤耐药性的原因之一。
一些研究还发现了一些关键的信号通路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Wnt/β-catenin、PI3K/AKT、Ras/ERK等信号通路,这些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可能也是导致肝癌复发进展的原因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肝癌的基因变异和信号通路异常激活的机制,有可能为TACE术后复发进展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的原发性肝癌患 者 5 4例 , 经 B超 、 C T、 肝动 脉造 影检 查及 甲
胎蛋 白测定确诊 , 符 合《 中 国常见 恶性 肿瘤 诊治 规范 原发 性
肝癌诊断标准》 … 。其 中, 男4 6 例, 女8 例, 行根治 性切 除术
后1 年 内复发 。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 照组 和观察组 , 每组 2 7
察组 , 每组 2 7例。对照组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 每 3— 8个月行一 次 ; 观察组患者给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 , 每 日一次 , 2周为 疗程, 每 3个月进行一个疗程 。结果 照组 患者 2 4个月生存率为 4 0 . 7 %, 观察组为 7 4 . 1 %, 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对 照组 患者 2 4个月累积复发率为 7 0 . 4 %, 明显 高于对照组 4 . 4 %( P< 0 . 0 5 ) 。结论 质量 , 延长生存时 间 ,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关键词 : 华蟾素注射液 ; 术后复发 ; 原发性肝癌
次, 2周为一疗程 , 每3 个月进行一个疗程治疗 。 1 . 3 观察指标 治疗期 间 , 定 期对患 者进行 复查 , 包括 血清 甲胎蛋 白水平 、 肝功 能 、 胸部 x线 及腹 部超声 检 查等 。根据
疫功能低下 , 机体 难 以对上 述残 留 的肿瘤 细胞 进行 清 除 J 。
可 比性 。
注: 与对照组比 , P< 0 . 0 5 。
3 讨 论
肝癌手术后极易复发 , 原因主要有 以下几点 : ( 1 ) 术前肿 对 照组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 T A C E) : 采
1 . 2 治疗 方法
瘤细胞 的微转移灶 已经形成 。患者术后剩余肝脏可能存在微 小肿瘤或癌前病变 , 它们侵 袭能力很 强 , 可沿血 液循环播 散 , 并存活于血循环 、 骨髓 、 淋 巴系统 等组织 器官 , 无 明显 临床 表 现, 常规检 查难 以发现 ; ( 2 ) 病肝 切除过程 中, 因挤压 、 搬动 肝 脏或肿瘤 的破裂 造成 肿瘤 细胞 的转移 ; ( 3 ) 肝癌 患者 常伴 免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原发性肝癌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治疗方式多样,其中TACE术已被广泛应用。
然而,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患者中,约有30-60%的患者会出现复发进展,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本文旨在探究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原因及治疗策略,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1.肿瘤细胞残留TACE术可以通过堵塞肝动脉中的肿瘤供血血管,使肿瘤缺血坏死。
然而,由于肿瘤血供网络复杂,不能完全堵塞所有供血血管,因此肿瘤细胞有可能残留。
这些肿瘤细胞可能逐渐增长,并导致复发进展。
2.多中心性肿瘤原发性肝癌的多中心性肿瘤是指肿瘤在肝脏不同区域同时或连续出现。
TACE术只能治疗到可见的肿瘤,无法阻止潜在的多中心性肿瘤的发生和进展。
3.肝功能衰竭TACE术需要使用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可以导致肝组织的进一步损害。
肝功能衰竭可能会导致肝脏功能减退和大面积肝细胞坏死,从而使肝癌复发进展。
1.再次TACE术对于肝癌复发进展的患者,TACE术可以再次进行。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再次TACE 术需要在患者肝功能状态允许情况下进行,否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2.射频消融处理射频消融是通过电热能将肝癌局部进行无创消融处理,减少肿瘤残留,提高治疗成功率。
此外,射频消融还可以对多中心性肿瘤进行治疗。
3.手术治疗有些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将肿瘤彻底切除,避免复发进展。
手术治疗适合于肝功能状态良好且肿瘤位于较外围的患者。
4.转化治疗转化治疗是指通过化疗、放疗等手段减少肿瘤数量和体积,以达到治疗目的。
对于肝脏功能较差的患者,转化治疗是一个有效的治疗选择。
结论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是常见的临床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肝功能状态、肿瘤数量和位置等因素,采取合适的治疗策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治疗手段将被引入到临床实践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肝细胞癌 ( C HC )的 发 病 率 居 恶 性 肿 瘤 中第 3位 。 由 于该 病 无特 异 性 临 床表 现 , 诊 时 多 为 中 晚 期 , 大 于 8 确 且 O 的 病 例 同 时 伴 有 肝 硬 化 , 后 不 良。 根 治 性 切 除 术 是 治 疗 预 HC 的主 要 手 段 , 术 后 高 复 发 转 移 率 已 成 为 制 约 患 者 术 后 C 但
1 1 癌基 因及 抑 癌 基 因 癌 基 因和 抑 癌 基 因的 异 常 表 达 在 肝 .
肝 癌 术 后 复 发 并进 行 防 治 的新 思 路 。
1 3 细 胞 因子 及 免 疫 环 境 肝 脏切 除术 造成 细胞 损 伤 启 动 了 .
癌细胞增殖 、 袭和转移 中起重要 作用 。Y n 侵 ao等 _ 研 究 发 现 2 ] 合 并 突 变 型 P 3及 h H2 两 种 基 因突 变 的肝 癌 患 者 术 后 3 5 MS 这 年生 存 率 及 总 生 存 率 均 比 没 有 突 变 的 患 者 明 显 降 低。 Sh ng rHeee等 _ c o ie- kl 3 现 癌基 因小 鼠双 微体 扩 增 基 因 发 ( M一) MD 2 可通 过 使 P 3基 因 失 活 而 增 强 肝 癌 的 侵袭 性 。 5 在 体 外 测 定 和 异 种 移 植 的肿 瘤 模 型 中 , 究 人 员 已 发 现 研 n 3H1基 因 表 达 增 加 可 以 抑 制 肿 瘤 细 胞 的 迁 移 和 转 移 潜 m2
与 分 化 。TG -l 癌 旁 组 织 和 术 后 患 者 血 清 的 表 达 程度 与肝 F ̄ 在 t 癌 的 组 织 学分 型及 肿 瘤 的恶 性 程 度 呈 正 相 关 , GFB T —1持 续 过 度 表 达 可 能 是 导 致 HC C复 发 转 移 和 术 后 免 疫 功 能 缺 陷 的 重 要 因 素 之 一 。 L 等 发 现 I 7 可 以 通 过 N —B信 号 通 路 i L1 A FK
长 期 生 存 的 瓶 颈 , 报 道 称 根 治 性 切 除 后 5年 复 发 率 约 为 有
6 ~ 7 o O ]
。
诊断 、 疗和预后评估 等方面极 具研究 价值 。Y o 治 o n等 ” 发 现 根 治 性 切 除 术 后 肝 癌 组 织 中 mi o A一2 c RN 2 1表 达 增 加 与 肝 癌 r
能 [ 。n 3 H1 因 的缺 失 可 以预 测 肝 癌 的 复 发 转 移 _ 。N 4 ] m2 基 5 ] — my 下 游调 节基 因 2 D 2 属 于 N R 家 族 , 定 义 为 抑 癌 c ( RG胞 生 长 因 子 再 生 。Wa g等 l 发 现 血 清 中 使 n 9 肝 细 胞 生 长 因 子 表 达水 平 在 侵 袭 性 病 理 类 型 或 有 肝 内 转 移 的 肝 癌 患 者 中明 显 增 加 。肝 细 胞生 长 因子 受 体 ( e) 于 原 发 c t对 M 性 肝 癌 患 者 的预 后 有 指 导 意 义 , 度 提 示 肝 内复 发 。研 究 发 现 高 HG F可 作 用 于 cMe, 成 了 HGF cMe 信 号 传 导 系 统 , — t形 / t 影 响肿 瘤 新 生 血 管 的 形 成 和 肿 瘤 细 胞对 细胞 外 基 质 的 降解 , 而 从
1n e , 9 a c t 1 94, 4( 29 1 89. 34 89 ): 0
[ h l nI AB c mpt it se yS l e mme 1 ]S uma A. O i o ai lymi db ai 8 n bi s ni —
[ 1 ImC u M , ra bry R T a S. n iee o A O 2 ] h B od er E, si J Ic e f B i d
在 肿 瘤 侵 袭 转 移 过 程 中 , 管 生 成 有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血 管 血
内皮 生 长 因子 ( G ) 目前 发 现 的作 用 最 强 、 异 性 最 高 的 VE F 是 特
的 复 发 转移 已成 为可 能 。一 项 研 究 采 用 基 因 芯 片 技 术 在 全 基 因组范围 内比较 4 O例 伴 或 不 伴 肝 内转 移 的 肝 癌 基 因 谱 表 达 , 发现在 98 10个 基 因 中 1 3个 基 因 表 达 存 在 差 异 , 仅 与 是 否 5 且 伴 有 转 移 相 关 。这 项 技 术 的 发展 为 预 测 肝 癌 术 后 复 发 转 移 提
2 。 利用 分 子 医学 技 术 检 测 mi o NAs 可 能 成 为 今 后 预 测 ) c R r ,
现 HC 术 后 复 发 转 移 机 制 、 断 及 防 治 已成 C 诊
为 国内 外 研 究 热 点 , 文 就 其 研 究 进 展 作 以 下 报 道 。 本
1 基 础 研 究
上 调 MMP 2和 M MP 9表 达从 而 促 进 肝 癌 的转 移 , 能 与 原 发 可 性 肝 癌 患 者 的 抗 肿 瘤 免 疫存 在严 重 缺 陷相 关 。
将 肝 癌 细 胞 系 转 染 ND G2后 可 明 显 抑 制 其 浸 润 及 转 移 R
能 力 。
近 年来 , 着 基 因 芯 片 技 术 的 发 展 , 用 基 因 谱 预 测 肝 癌 随 利
局 部 短 期 复 发 相 关 , 且指 出小 于 1次 折 叠 变 化 的 mirRNA 并 co 一
2 1可 作 为 根 治 性 切 除 患 者 早 期 转 移 的 预 测 因 子 。F n 2 a g等 J 最 近 在 异 种 肝 癌 移 植 的 小 鼠 模 型 体 内发 现 Mi o NA一9 cR r - b能 2 够 抑 制 肝 癌 细 胞 转 移 中 的 内皮 细 胞微 血 管 形 成 及 向 基 质 侵 袭 , 研 究 发 现 Mi o NA 2 b作 用 的靶 点 是 金 属 基 质 酶 2 MMP c R 一9 r ( 一
血 管 生 成 因子 。VE GF与 特 异 性 受 体 结 合 后 通 过 酪 氨 酸 激 酶 介 导 的 信 号 传 导 , 控 血 管 内皮 细 胞 的 分 化 与 血 管 生 成 , 利 调 有 于肿 瘤 的侵 袭 和 转 移 。T mea [ a s等 1 访 3 随 2例 肝 癌 患 者 血 清
中 V G 的变 化 , 现 高 VE E F 发 GF患 者 组 的 生 存 期 较 低 VE GF
组 的无 瘤 生 存 期 短 , 发 组 的 血 清 VE 复 GF水 平 较 未 复 发 组 明 显 增 高 。胰 岛素 样 生 长 因 子 一 可促 进 肝 癌 细 胞 的 增 殖 分 化 , Ⅱ, 间 接提 高肝 癌 细 胞 中血 管 内皮 生 长 因 子 的 水 平 , 进 肝 癌 血 管 促 形 成 , 在 术 后 复 发 转 移 中起 着 重 要 作用 。 亦 1 4 黏 附 分 子 癌 细 胞 与细 胞 外 基 质 或靶 细胞 间 的 黏 附 是 肿 .
[ 2 i B od er E Mo ict no tn a dwetr 2 ]L nM, ra bryR . df ai f ad n sen i o s pernfs ntsigfr i n J. o ag 20 ,7 rta sui t Wa  ̄] V xS n ,0 7 6 o e n o Ta
作 用 。研 究 发 现 超 过 5 的 mi o A 定 位 在 癌 相 关 基 因 区 O c RN r 域 或 在 脆 弱 区域 , co A 的异 常表 达 在 肿 瘤 的 发 生 、 展 、 mi RN r 发
通 讯 作 者 。 — i wh e y d 1 3 c m。 E ma : lq k @ 6 . o l
( ) 1 9 2 2 2 : 9 —0 .
AB cmpt it [ ] T afs n 18 , 5( ) 1 6 O i o ai ly J . rsui , 9 5 2 2 : 7— n bi o
1 . 78
[ o Kn xMaa l Mc o a . i dI coy ig 2] o - cua H, D n l R Da — mi tpn f y d me D r ss m rd tcino jrA O icmp t it [ ] yt f eet fma B no ai ly J . e o o 0 bi
・
13 ・ 60 [] T asuin 1 8 ,72 :3 —4 . J. rnfs ,9 7 2 () l81 1 o
垒 垦 学与临床 21 7 02午 月第 9 卷第 1 3期 L b d l , l 21 ,o. ,o 1 a i J y 02V 1 N .3 Me C n u 9
( ) 1 4 1 5 1 :1— l.
[ 9 B ryD r h S Wo d ie C B r1L . i tt n f 1 ] e r- o t , o s H, o a I L mi i s o c d ao
t m m e it pn r s a c he e or e e tng hei da e s i c o s m t h w n us d f d t c i
供了有力的支持 。
12 MirRN . co As 近 年 来 , co NAs 肝 癌 复 发 转 移 中 体 mi R r 在 现 出 越 来 越 重 要 的 作 用 。 Mi o N 是 一 类 内 生 的 , 度 约 c R As r 长 2 ~2 O 4个 核 苷 酸 的 小 R NA, 在 细 胞 内 具 有 多 种 重 要 的调 节 其
导致 肝 癌 细胞 的侵 袭 、 移 。 转 转 化 生 长 因子 B ( F 1 ) 由细 胞 产 生 , 节 细 胞 生 长 1 TG - 1 是 3 调
候选基 因 , 究表 明 N G 研 DR 2除 了 能 抑 制 肿 瘤 增 殖 , 加 细 胞 增 凋亡外 , 还能 抑制 肿 瘤 转 移 。最 新 一 项 研 究 分 析 了 1 0例 肝 癌 0 患者 的免疫组化 结果 , 示 N R 提 D G2降 低 与 淋 巴结 转 移 、 瘤 肿 分化程度 、 门静 脉 栓 塞 、 瘤 浸 润 生 长 方 式及 肿瘤 复发 相 关 , 肿 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