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实施”条文典型错误

英译“实施”条文典型错误
英译“实施”条文典型错误

英译“实施”条文典型错误

看以下例示的“实施”条文英译之典型错误----亦前本之鉴也。就此专题,笔者在其他著述中涉及过不止一次。但看来,积重一时(其实此“一时”有数年至十数年之久)难返。本文又一次提出,不仅“温故知新”而已,且系着眼于新的视角并以新的(xx)资料为根据的错误事实及其分析,希望这类典型错误在今后十年内能在我们的法律英译中斩草除根,永远绝灭。

本文基础资料均取自《上海市利用外资工作手册》上海远东出版社xx年增订本(以下简称《手册》)和上海中英对照《新法规月刊增刊》(以下直接用阿拉伯数字指年份以罗马字指其期数),希各注意:

(1) Art.22 The present Measures shall come into effect from [?!]

March 1,xx

--《手册》,P.914

(2) Art.43 The present Regulations shall come into force from [?!] July l,xx.

----《手册》,P.907

(3) Art.23 The detailed Rules come into force as from [?!] the date of its [?!]promulgation.

----《手册》,P.840

(4) Art.35 This law shall go into effect as of [?!] January 1,xx.

----《手册》, P.1037

(5) Art.80 These Rules shall come into force,as from [?!] October 1, xx.

(6) Art. This Law shall come into force as off [?!] September 1,xx.

----《手册》,P.1074.

(7) Art.21 The present provisions shall be implemented on a trial basis [?!] September 1,xx.

一97/II,P.85

(8) Art.14 The present provisions shall become effective on the day of promulgation.

----97/II,P.19

(9) Art. 28 The Present provisions shall become effective on the day of promulgation.

对以上所例示的典型错误作如下分析:

甲。除上列例(3)之外,其余各例之谓语动词都由“shall”与原形主动词构成。但按英语言语实践的客观规律,这种“shall”的是违反规律的即错误的。这种滥用“shall”的错误在我们的法律翻译实践中是非常普遍的,从而给我们的(而不是英语国家的)法律英译者一个错觉:误以为于兹场合使用“shall”的这种错误不是错误而是正确了。但我们法律汉译英的错误决不因其频率之高而不算错误了。请看《民法通则》第156条的下列正确译文:

? Article 156 The Law goes into effect on January 1,xx.

----From Collection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People ' s Republic of China Concerning Foreign Economic Affairs Vol 6, Beijing Law publishing House,xx,p.91

? Article 156 The Law goes into effect on January 1,xx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of the People ' s Republic of China,translated by Whitmore Gray and Henry Ruiheng Zheng, from Lam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Vol.52 Spring & Summer xx,Numbers 2

& 3

(3) Article 156 This law becomes effective on the first day of January 1,xx.

----China Law Reporter,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和错误译文:

(4) Article l56 This law Shall Come into force on January 1,xx.

----The Laws of the People ' s Republic of China (xx), Foreign language press, xx, p.249 (5) Article l56 This law Shall Come into force on 1 January, xx.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of the People ' s Republic of China, CCH Australia

由于不用“shall”的正确译法和滥用“shall”的错误译法都相当普遍,法律英译者中就流传出这样一种折衷说来了----不用“shall”对,用“shall”也对。这种说法非常有害。因为:

(6)法律条文的英语中一般不用将来时;

(7)在法律条文的英语中,“shall”不是一个

temporal verb而只是个“modal verb”;

(8)一项法律定于何时实施,是该法律本身的规则

(rule of law)[而不是当事人必须如此这般的行为规则

(rule of conduct)]其动词当然是平铺直叙的直陈式(不用shall);

(9)即使假设(仅仅是假设)万一(当然是不现实的)

真的(其实是假的----假设嘛)这个“shall”不用固然对、用了也不错;那末,这个“shall”也不该用:法律文字应力求简练,故可用可不用以不用为是;

(10):所以无论如何雄辩也无法证明用“shall”是对的;而不用“shall”是对的,已经证明如上。

乙。上列各例中除例(7)中的“be implemented”外,主要动词“(be)come”或“go”都作用刹那的时间点(而无法作用于时间段),因此凡是用

“from……。”、“as

from.……”或“as of……。”等介词短语的实例全都错了

于此相反,例(7)“be implemented”则是作用于时间段的[得以实施的状态]却被译成只作用于时间点“on September 1,xx.”-当然是一个错误[应更正为“as of”或“as from Sept.1,xx”].

丙 .英语习惯与汉语不同,汉语一般只须说“请举手!”而不必说“请举你们的手”,而英语则一般得说“Raise your hands”而不是说“Raise hands, please!”(特殊情况下

说“hands up!”[而不是“温、良、恭、谦、让”的“your hands up, please!”]自当别论)。由此可见,上列例子

8-9的“on the date of promulgation”的

“promulgation”就同刚才提到的“hands”一样,必须有相

应的物主代词才是而现在这样不用物主代词,当然是错的。

上例( 3)的“promulgation”前虽然用了物主代词“its”,但这个物主代词却是不中用的-因为这个“its”不

是上下文相应点的人称代词!为此,例子(3)必须作如下更

正才是:

① The detailed Rules come into force on the date

of their promulgation.

② The detailed Rules comes into force on the date

of its promulgation.

为了有始有终,强调不用“”是正确的译,并使读者对此

留下最后的印象,请看:

These provisions go into effect on November 1, xx.

-《上海涉外经济法规规章汇编》(xx),上海人民出版

社xx年版,P.219

(本文摘自陈忠诚著:《法苑翻谭》,中国法制出版社,

xx 年)

中英翻译常见错误

China policy 对华政策(不是“中国政策”) Chinese dragon 麒麟(不是“中国龙”) American beauty 一种玫瑰,名为“美国丽人”(不是“美国美女”) English disease 软骨病(不是“英国病”) Indian summer 愉快宁静的晚年(不是“印度的夏日”) Greek gift 害人的礼品(不是“希腊礼物”) Spanish athlete 吹牛的人(不是“西班牙运动员”) French chalk 滑石粉(不是“法国粉笔”) pull one's leg 开玩笑(不是“拉后腿”) in one's birthday suit 赤身裸体(不是“穿着生日礼服”) eat one's words 收回前言(不是“食言”) an apple of love 西红柿(不是“爱情之果”) handwriting on the wall 不祥之兆(不是“大字报”) bring down the house 博得全场喝彩(不是“推倒房子”) have a fit 勃然大怒(不是“试穿”) 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 令人毛骨悚然—恐惧(不是“令人发指——气愤”) be taken in 受骗,上当(不是“被接纳”) think a great deal of oneself 高看或看重自己(不是“为自己想得很多”)pull up one's socks 鼓起勇气(不是“提上袜子”) have the heart to do (用于否定句)忍心做……不是“有心做”或“有意做”)What a shame! 多可惜!真遗憾!(不是“多可耻”) You don't say! 是吗!(不是“你别说”) You can say that again! 说得好!(不是“你可以再说一遍”) I haven't slept better. 我睡得好极了。(不是“我从未睡过好觉”) You can't be too careful in your work. 你工作越仔细越好。(不是“你工作不能太仔细”) It has been 4 years since I smoked. 我戒烟4年了。(不是“我抽烟4年了”)All his friends did not turn up. 他的朋友没全到。(不是“他的朋友全没到”)People will be long forgetting her. 人们在很长时间内会记住她的。(不是“人们会永远忘记她”) He was only too pleased to let them go. 他很乐意让他们走。(不是“他太高兴了,不愿让他们走”) It can't be less interesting. 它无聊极了。(不是“它不可能没有趣”)black art 妖术(不是“黑色艺术”) black stranger 完全陌生的人(不是“陌生的黑人”) white coal (作动力来源用的)水(不是“白煤”) white man 忠实可靠的人(不是“皮肤白的人”) yellow book 黄皮书(法国政府报告书,以黄纸为封)(不是“黄色书籍”)red tape 官僚习气(不是“红色带子”)

上海市公示语英译的语用失误分析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7, 5(1), 35-39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7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cf8949332.html,/journal/ml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f8949332.html,/10.12677/ml.2017.51006 文章引用: 成爽. 上海市公示语英译的语用失误分析[J]. 现代语言学, 2017, 5(1): 35-39. The Analysis on the Pragmatic Failure of Public Signs Translation in Shanghai Shuang Che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Feb. 1st , 2017; accepted: Feb. 20th , 2017; published: Feb. 24th , 2017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ragmatic failure by Jenny Thoma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amples of pub-lic signs translation in Shanghai and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documents reference and classification. Finally, some strategies are offered to avoid pragmatic failure in translation and to guide the public signs translation in Shanghai. Keywords Public Signs Translation, Pragmatic Failur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上海市公示语英译的语用失误分析 成 爽 上海电机学院外国语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17年2月1日;录用日期:2017年2月20日;发布日期:2017年2月24日 摘 要 本文以珍妮?托马斯的语用失误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阅读及归类等方法,对收集到的上海市公示语材料加以分析,并探讨了公示语英译的错误及其原因。最后,文章提出一些避免语用失误的策略以指导公示语的翻译。 关键词 公示语英译,语用失误,翻译策略

中国人最容易犯的英汉翻译错误

《中国人最容易犯的英汉翻译错误》-1 一个词变成一个句著名翻译家奈达说,“翻译就是翻译意思”。言外之意,翻译一句话不能逐一翻译一串个别的单词,也不是翻译某种句子结构。初学翻译的人之所以译得不好,就是因为摆脱不了原文各个单词和句子结构的影响,总觉得英语中每一个词译成汉语都是一个词。殊不知,为了说明原文的意思,有时候要将一个词译成几个词,乃至一个短句。这就是翻译中对某些词的…增益?。例如,英语中有些单词相当于汉语的一个词组:read“看书”,drive“开车”,giggle“咯咯地笑”,stumble“蹒跚而行”,等等。这些相对而言还比较简单,一般英汉词典上都能查得到。再如,英语句子中有大量的“副词+动词”的结构(副词也可能在动词之后)。在不少情况下这种结构可以译成汉语“副词+动词”的偏正结构(汉语中副词修饰动词时只能放在动词之前),许多人往往用“……地”来译所有的英语副词,如:(1)They were patiently listening to him. 他们在耐心地听他讲。(2)He quickly stood up. 他很快

地站起来。(3)I will gladly join you in the work. 我会乐意地和你一起工作。这三句中都用了“地”字结构,第一句还可以,后两句就显得有点“翻译腔”,“地”字似乎可以省去,可分别改译为:“他很快站起来”和“我乐意和你一起工作”。但是这三句中的副词和动词仍然译成了偏正结构,这是因为三句中的副词表示的是动作的方式。但是,是不是英语中所有的这种结构都可以这么译呢?请大家考虑一下下面这一句应如何翻译:This is a NATO matter and any comment on it should appropriately come from NATO.将appropriately come from NATO译成“合适地来自北约”显然不通。从意义上看,appropriately与其说是表示动作come的方式,还不如说是表示其结果,因此该词应抽出来放到后面,将此句译为:这是北约的问题,关于此问题的评论应由北约做出,这才是适宜的。再请看下面这一句:Law enforcement cannot responsibly stand aloof. 如将此句照字面译成“司法部门不能负责任地冷漠”会让人不知所云。问题在responsibly这个词的处理上,它也不表明动作的方式而是表示一种结果,因此可将此句译为:司法部门对此不闻不问,那就是失责。 例如:1. In the late 14th century, Marco Polo famously made his way along trade routes from Italy to China.十四世纪后半叶,马可?波罗从意大利沿贸易通道来到中国,因而一举成名。 2. Their commander wisely judged to be safer in their works than in the field.他们的指挥官认为留在战场上不如呆在工事里更安全,这是很明智的。在翻译副词修饰形容词或另一个副词的结构时,有时也不能一概译成“……地”结构,而需要将该副词抽出来加以增益,才能说明其含义,如: 3. Chimpanzees are the animals closest biologically to humans.从生物学角度看,大猩猩与人的关系最亲近。 4. Tami said it was possible, just statistically unlikely. 泰米说有这样的可能,但是从统计的角度来看又不太可能。 5. The second child she dreamed of might now be medically impossible.她本来还想要一个孩子,从医学角度来看,现在是不可能了。 6. Only 18 percent are officially unemployed. 据官方统计,只有百分之十八的人是失业者。 7. Real-estate prices in downtown Manhattan looked prohibitively expensive. 市中心曼哈顿的房地产价格贵得使人望而生畏。 8. She was remarkably silent when the others all talked and laughed.别人有说有笑时她却沉默不语,显得很突出。 9. It was a vast and treacherous landscape, but breath-takingly beautiful. 这是一片广阔而变幻莫测的景致,但却美得令人惊讶。10. A schoolmaster, finding such errors in a schoolboy?s essay, would be justly indignant. 小学老师在学生的作文里发现这样的错误一定会生气,而生气不是没有道理的。11. Voters were understandably confused by the identical Caser names on the ballot, and the split vote sent the real candidate Caser down to defeat in the primary. 选举人被选票上一模一样卡瑟的名字弄糊涂,因而选票分散,导致真正的候选人在初选时就落选,这是可以理解的。有时候,形容词做定语或表语时,也无法用一个词将其意思充分表达出来,翻译这个形容词时也需要进行增益,如:12. The sleek turbines of the American windmills made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sense. 美国造了许多风力磨坊,这从经济和生态角度看是有道理的。13. Now we stay a respectful distance him. 当然不能将a respectful distance译为“尊敬的距离”,应将这一句译成“我们对他敬而远之”。14. He had a sound feeling that idioms were the backbone of a language and he was all for the racy phrases. 他感到习语是语言的主要支柱,因此特别主张用生动的短语,他的想法是很有道理的。15. The prisoners of war are allowed to write censored letter. 战俘们可以写信,但信件要受到检查。16. We should be very cautious when buying expensive things and ask ourselves if we are making a

公示语的错译分析及对策

公示语的错译分析及对策 【摘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国际交往日益增多,社会各界对英语的需求日益增长, 使用英语的范围也日渐扩大。城市公共场所、旅游景点的中英双语公示语越来越广泛的被使用。但对应的英译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文对公示语英译出现的错误如:词对词硬译、拼写错误、不地道翻译、不统一翻译、语法错误进行调查和分析,结合翻译原理总结出错译的原因,即:错误理解翻译方法、过度依赖翻译软件、翻译人员水平低下及政府监管缺失。因此,建议从根本上解决公示语错译问题即:加强教育和政府监管。 【关键词】:翻译现状错译现象错译原因建议 中途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As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China has been enhanced greatly, more and mor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follows. The demand of using English has been increased and the scale is expanded. For example more and more bilingual public signs are shown in public areas in cities and tourist attractions. But the translation is not satisfied.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errors of public sign translation, such as, “word for word” translation, spelling errors,“Chinglish” translation, inconsistent translation and syntax error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the reasons of the errors come out as misunderstanding the translation method, being overly dependent on translation software,incompetent translators, and lack of government supervisiion. Therefore, we suggest both education of citizens and government supervision be enhanced tosolve this problem completely. Key Words:current situation of translation, errors of sign translation, reasons, suggestions 一、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中国正以跨越的方式迈向世界,双语公示语作为这其中的一个标志一度出现很多低级的、浅显的错误。而文化发展呈百花齐放的今天人们也越来越多的注重公示语的翻译,以前出现的诸如“一次性one sex use”,“干货fuck food”,“B超B is super”这样的翻译已经渐渐减少甚至不再存在。公示语翻译的错误从“显性”转变为“隐性”,即乍一看是正确的,但经过仔细推敲就会发现是错误或不地道的。如:某大学日语学院将“学生会”翻译成“Student Government”,

国内公示语翻译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与外国游客来到中国,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为了给这些远道而来的客商提供方便,同时也为了很好地传播我国文化,各大城市的公共场所都给出了公示语的汉英翻译。然而作为城市“名片”的公示语汉英翻译错误却屡见不 鲜,给外国客商带来了很多不便甚至造成误导。针对目前公示语汉英翻译的这种现状,积极探索公示语汉英翻译策略对于城市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 关于公示语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从1994年至2004年这10年间,对之研究甚少,仅有3篇相关论文。但最近几年,尤其是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到来和广州亚运会的临近,公示语翻译中出现的错 误问题引起了我国学者的高度重视[1] 。学者们主要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列举了各地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如万正方等(2004)把存在的问题概括为拼音问题、文化误解和语义堆砌等;罗选民和黎土旺(2006)将公示语的英译错误分为指令不清楚、意图被歪曲、语气不和谐、术语不匹配和文化不兼容等五类;另外,王银泉(2006)、赵平(2007)、金其斌(2008)等学者也对公示语翻译错误进行了研究,他们则把错误类型大致归纳为语法错误、语义模糊、语用失误及文化误解。与此同时,研究者们还对翻译原则、方法及策略进行了研究,如吕和发(2005)提出了公示语翻译应遵循简约原则;丁衡祁(2006)提出了“模仿——借用——创新”的翻译原则;贺学耘(2006)在探讨公示语文本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公示语的交际翻译策略;张美芳(2006)提出译者在处理单一功能的标牌语时,可采取语义翻译策略;罗选民和黎土旺(2006)从语用学角度探讨公示语的英译;而张苇(2007)则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探讨公示语的英译。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错误类型概括得还比较全面,但他们很少关注译文美感的失真问题;在翻译策略的采用上,他们大多只从一个侧面,要么从语用翻译角度,要么从交际翻译角度来探究公示语的英译。本文首先对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个全面的梳理与总结,然后拟采用语义翻译策略、语用翻译策略及美学翻译策略来解决公示语英译中现存的种种问题。 二、国内公示语翻译现存的问题 虽然目前国内公示语的翻译受到了各方的重视,并且也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存在着这种或那种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的失误 国内很多公示语译文都存在语言失误问题,主要有:一是语言的失当。有些公示语译文由于用词不当,往往让人莫名其妙。如某一城市的地下停车场就有这样一则标牌语“下客处”,译者将其译为“Bottom Guest ”,显然,这样的译文会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而且“bottom ”有“底层(的)”之意,从这个角度考虑,还有侮蔑乘客的意思,此类译文不该出现在公共场所;二是语言的累赘。在公示语翻译中导致译文语言累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逐字对译。如有些宾馆的“前台”被译成了“Front Desk ”,“收银台”被译成了“Cashier Desk ”,“入口”被译成了“Entrance Gate ”等等,这些译文都让人感觉啰嗦累赘,违背了公示语简洁的原则;三是语言的误用。比如“大学城”在英语中的规范说法应是“University Town ”。然而,有些城市的“大学城”却被译成了“University City ”。由此可见,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一定要选词考究,才能使译文准确、规范。 (二)内容的失真 内容失真主要是由于原公示语的信息被篡改或丢失而引起的。如公示语“小心落水”常立在河边或水塘边,以奉告人们注意安全,不要掉进水里,但有人竟然把它译成了“Carefully Fall into the River ”,对于不懂中文的外国人来说,此译文的意思就是劝告人们掉河里时要小心,而不是奉告人们要注意安全[2] 。显然原公示语的内容完全被篡改和丢失。可想而知,这样的公示语译文怎么能起到应有的告示或警告作用,后果令人堪优。又如某公园的标牌语“请注意安全”,其译文为“Ple-ase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虽然该译文看上去与原文丝毫不差,却不符合英语习惯,并且彻底篡改了原文的信息。原文是不符合逻辑的习惯用语,实际上要“注意”的不是“安全”,而是“危险”。再如公示语“宾客止步”的译文“Guests go no further ”,同样很容易引起目的语读者的误解。 (三)文化的不兼容 跨文化翻译不应仅停留在语义层面上,而应考虑到不同民族、不同国度间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在翻译实践中,为了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译者应该尊重不同的文化习惯和文化传 第24卷第6期2011年6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24No.6 Jun.2011 国内公示语翻译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作为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特殊文体,公示语汉英翻译日渐凸显出其重要性。然而,当前的大部分公 示语译文却存在语言失误、内容失真、文化不容和美感失真的问题。在此拟从语义翻译策略、语用翻译策略和美学翻译策略视角来探讨公示语翻译,以期能为解决上述问题及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借鉴。[关键词]公示语翻译;问题;对策;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何建菊(1974-),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及翻译理论与实践。何建菊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现状分析及对策

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出旅游日渐盛行,公示语是旅游景点不可或缺的部分,旅游公示语的翻译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形象问题,但在旅游景点公示语的英译中时常发现错误。因此,该文从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的特点出发,列举了扬州地区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存在的常见问题,详细分析了公示语英译错误的主要原因,最后从翻译人员的素质、公示语的制作管理、英译方式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规范景点公示语翻译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公示语扬州旅游景点英译规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a)-0204-02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tourism becomes more popular.The public languages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tourism public language translation is related to the image of a city.But in the tourist attractions of the public language often found in the translation of mistakes.Therefore,this article will be to list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Yangzhou,to analyze the main reasons of the

试析某市地铁鼓楼站的公示语翻译错误

公示语是指公开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或提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等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凡公示给公众涉及食住行游娱购等的基本公示文字信息内容都在公示语范畴之内。公示语如画龙最后点上的眼睛,有了这双眼睛,陌生人可自由游走于城市、乡村、名胜。故公示语准确地道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间的经济、文化、旅游、体育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来华访问、旅游、投资、求学的外国友人日益增多。为了方便这些“老外”在中国的衣食住行,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会提供双语标识文字,公示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它进一步凸现了一个地区的人文素质和对外开放程度。本文结合某市地铁鼓楼站里的一些实例,对公示语翻译的现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策进行一个简要分析。 首先来看电脑屏幕上的英文版(Englishversion),对于到站地点的翻译显得比较混乱。如三山街站被译为SanshanStreet,而中华门站又是直接用的拼音Zhonghuamen。其实,对于地点地名的翻译,是采用意译还是音译,到目前译界还未有定论,但笔者认为,无论采用哪一种翻译方法,只要统一就行。 当机器出现故障时,屏幕显示:暂停服务,请至售票亭购票(OutOfService/PleaseBuyTokenatTicketOffice)。这个翻译第一个错误是of的首字母不应该大写,当首字母大写时,一般只有实词的首字母才大写,虚词的首字母不大写。这个错误估计是译者笔误(或者制作者弄错),因为另外一个虚词at的首字母就没有大写,说明译者是知道这个原则的。另外一个是“票”被译成token,经查字典AmericanTraditionalDictionary,token指apieceofstampedmetalusedasasubstituteforcurrency代币,常用钢币:一种用于替代货币的印有符号的金属;例subwaytokens地铁代币。说明token是可以指地铁票的,但笔者找遍了整个鼓楼铁站也听了广播里的英语翻译,发现只有这个地方用的是token,其它都是用的ticket。笔者以为,最好还是都统一用ticket,因为这个词已经被为大家广泛接受。 在屏幕下方的指示也有英文翻译,其中第二条:选择购票数量(Selecttheticketsquantity)和第四条:收取车票和找零(Taketicketsandchange)。这里的ticket都用了复数形式,但是要是只买一张票呢?所以这里最好用ticket(s)这种形式更好,显得更为严谨。 列车车门上方显示:车门灯闪请勿上下车(Donotgeton/offthetrainwhendoorlightflashes)。这里的车灯应该是定指,所以前面要加定冠词the。所以正确译法为成Donotgeton/offthetrainwhenthedoorlightflashes。 列车里面有一排“乘车行为规范”。其中,“请勿悬吊”(NOSWINGING),根据字典OxfordAdvancedLearner'sDictionaryofCurrentEnglishwithChineseTranslation,swing的意思是“摇摆,摆动,回转,旋转”,如果说乘客在车内连摇摆都不行,那要求也太高了吧,估计外国友人看了都不敢坐地铁了。“悬吊”有一个相对应的单词就是suspend,所以“请勿悬吊”应该译为NOSUSPENDING。 再例如,“请给老人、小孩、孕妇、残疾人让座”(Pleaseofferyourseattothosewhoneedit)。这个翻译是很离谱的,“请把你的座位让给需要这个座位的人”。我们可以说谁都需要座位,只是老人、小孩、孕妇、残疾人比一般人更需要座位。对于这句话国内很常见的表达是“Offeryourseattotheold,children,pregnantandhandicapped”。这种翻译的问题就出在theold(老人)。中国文化崇尚尊老,老年人被认为是“智慧、富有经验、有能力”的象征,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西方的老人也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people),而称其为“年长的公民”(seniorcitizens)。且看西方公汽上是如何表达此类座位的:“It'slaw:Frontseatsmustbevacatedforseniorsandpersonswithdisabilities”或“CourtesySeats”(陈小慰,1996:10)。 一个很明显的错误就是:“如果车票出现问题,请到售票问询处问询”(Ifthere'resomethingwrongwithyourticket,pleaseasktheinformationdeskforhelp),这里用的是复数are,也就是说只有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时才能去问询,这很显然是不准确的,所以这里还是用单数is比较好。 在自动售票机旁边的墙上贴了一些标签。首先来看这个:关怀走失儿童(Careofthelostchildren)。Care作动词时意思是“关心”、“担心”、“介意”、“计较”、“喜欢”、“愿意”,通常只用作不及物动词,后面一般跟介词for或者about。而且,在英语中,care一般不被使用在警告性和提示性文字中。所以这里用careof很显然是不恰当的。再来看:免费报纸(Freeofchargenewspaper),这个翻译乍一看似乎没有问题,但细想想好像有点累赘,直接翻译成Freenewspaper便可。在后面几个翻译,译者应该是为了统一形式,才把天气预报(Weatherforecasting)、广播寻人(Lookingforpeoplebybroadcasting)、代借雨伞(umbrellalending)分别都用动名词形式,可不知为何“提供轮椅”又不用wheelchairsupplying的形式,笔者实在想不明白。 另外,在一个工作室的玻璃窗口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如需人工服务,请至4号窗口”下面的英文是PleaseGotoWindowNo.4ForAssistantService。这里译者又犯了大小写混乱的错误,for的首字母不应该大写。 (1)公示语翻译错误的原因。①公示语翻译人员英语水平限制(这是最主要原因)。虽然中国高等教育英语教学改革经历了几十年,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受教育体制等方面影响,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很多还是局限于考试,获取四六八级证书、而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他们毕业后制作的公示语难免出现错误。而社会上还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即学英语的就会翻译,很多英语专业的人也是“无知者无畏”,以为拥有一本字典就会翻译,其实公示语翻译是一门要求很高的技术活,不是拿着字典就行的。这也是为什么社会上会出现许多很低级翻译的原因。例如有一个超市的指示牌“干货”竟然被翻译成了Fuckgoods;而某市的某一著名景点内的告示牌“带好小孩,小心落水”竟然被译成了Takethechild/Fallintowatercarefully(带着小孩小心地落到水里)。②公示语制作人员粗心。公示语中的错误有些是由于制作人员的粗心引起的。如:某三甲医院把“眼、耳鼻喉科”译成“Eye,Ear,nose,throat,SIght.”中的“SIght”,就没有注意其中“I”应该小写。(曾祥发,张洁,2008:202)。③职能管理部门职能缺失。虽然现在地方政府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环境的美化,但他们却很少对各部门制作的公示语管理审核,特别是对街头路牌、宣传语、旅游简介等英语翻译更是很少过问。公示语翻译是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公示语翻译应该 1自动售票机上的错误2列车上的错误3广播报站的错误4其他错误 5原因及对策 试析某市地铁鼓楼站的公示语翻译错误 (南京晓庄学院外语学院) 王丽萍 摘要关键词地铁车站中公示语的英语译文有不少瑕疵,本文通过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某市地铁鼓楼站中需要改正的公示语的英语译 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地铁公示语英语译文错误

中国人易犯的英汉翻译错误

《中国人易犯的英汉翻译错误》 时间和潮流不等人 记得我在大学念书时教室后面的墙上有一条英语标语: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我们当时都译成“时间和潮流不等人”。现在知道这样译是错误的:且不说tide不是“潮流”而是每天都会涨落的“潮(水)”,更重要的是没有正确理解其中的and一词,因而未能将这条标语的真正含义译出来。 这里的and其实是英语中一种特殊的用法,其前后的词语构成了一种比喻,即说前者和后者属于同样情况。我们知道,涨潮落潮是月亮的引力造成的,每天涨落的时间总是比前一天晚40多分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句英语标语的确切意思是“时间(尽管看上去好像是无穷的,其实)和潮水一样,是不会等待任何人的。” 这种用法并不是孤立的例子,请看这一句:Kings band bears often worry their keepers. 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国王和狗熊一样,是伺候他们的人日子不好过”,可以借译为中文的谚语“伴君如伴虎”。 下面各句都是由and组成的含有比喻的句子(有的颇有哲理,有的未必正确,还有的可以博诸位一笑。所付中文译文仅供参考)。 1.Truth and roses have thorns about them. 真理和玫瑰一样,往往都带刺儿。 2.Guests and fish stink within three days. 鱼放三天会发臭,客待三天讨人嫌。 3.Truth and oil are ever above. 真理和水里的油一样,总是(飘在上面)显而易见的。 4.A strong man and a waterfall cut their own path. 一个坚强的人就像瀑布,能自己开出路来。 5. A false friend and a shadow attend only when the sun shines. 假朋友犹如阴影,只有出太阳时才出现。 6.Noble deeds and hot baths are the best cure for depression. 心情不好时,做点儿善事会像洗个热水澡一样,使人振作起来。 7.Words and feather are tossed by the wind. 说出去的话和羽毛一样,会随风四处飘荡(传开来)。 8. A word said and a stone let go can’t be recalled. / A word spoken and a arrow left fly can’t be recalled.说出去的话和扔出去的石头/射出去的箭一样,是收不回来的。 类似中文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9.Secrets and edged tools must be kept from children. 秘密不能告诉孩子,就像应该让他们远离有刃的工具一样。 10.Of painting and fighting, look aloof. 看油画和看打架一样,要保持一定距离。 11. Love and cough cannot be hid 谈恋爱(或者爱上一个人)和咳嗽一样是瞒不了人的。 12.Of soup and love, the first is the best. (犹如)初恋最甜蜜,第一口汤最鲜美。

校园公示语与公示语的翻译技巧

一、对等性在英语公示语翻译中的实际运用 1:提示性公示语 提示性公示语没有任何意义,仅起提示作用。几乎不存在语境与意境现象,因此其对等性相对强。笔者最近看到一篇论文中提到“出口”还是用exit更好的段落。作者深入的分析了exit 与way out的用法,但笔者想若是用对等法来分析这问题的话,一切就简单了。因为我们可以查看到外国建筑物的出口一般都用exit而很少有way out的表达方法。更有甚者泉州汽车站竟“创造性”的用way in来表示“进口”。看了这些中国人自创的英语外国朋友不知有何感想。倘若此翻译者用对等性翻译法的话,就不难发现entrance是“进口”最常用的表达方法。同样若用对等性翻译法,“小心碰头”就不会望文生义的翻译成“take care of you head” 因为根据英语国家的惯例“小心碰头”的正确表达应该是“mind your head”。再如店里的商品打8折,翻译成80%discount似乎很正确,然而根据对等性原则,英语国家却不用80%di scount而是20%off。 2:指示性公示语 指示性公示语体现的是周到的信息服务,其功能在于指示性服务内容。语境与意境相对较弱,对等性强。例如: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中文系、common roo m教师公用室、office of the dean of student教务处、office of the dean of college院长室。此类表达地点指示性的公示语对等性很强,一般可以采用直接引用外国公示语的方法。然而泉州汽车站却将吸烟室翻译成“smoke room”。这不得不让人汗颜。众所周知吸烟室的英文对等翻译应该是“smoking room”。 3:限制性公示语 限制性公示语对相关公众的行为动作提出要求、约束及要求,语言应用直截了当,但不会使人感到强硬、粗暴、无理。例如:slow慢行、stop for check停车检查、give way减速让行

公示语英译现状剖析_以南京公示语为例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10卷 总第39期) Journal of Inner M ong 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 ocial S cience Edition)No.3 2008(Vol.10 Sum No.39) 公示语英译现状剖析———以南京公示语为例3 ● 任 芳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外语系,南京210042) 摘 要:作为特殊的应用文体,公示语使用涉及诸多领域,而公示语的翻译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因而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南京公示语英译错误现状的具体分析,说明了公示语翻译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H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58(2008)03-0323-02 公示语(public signs)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其使用范围涉及环境、政治、交通、旅游、建筑等诸多领域。近几年来,公示语研究在我国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公示语翻译也正在引起译界的普遍关注。2005年9月,我国首次举办了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说明了公示语翻译的质量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从某种角度上讲,公示语的翻译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本文拟从南京公示语英译现状来剖析公式语翻译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一、公示语英译错误分类 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南京以其独有的魅力成为我国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可是与此不协调的是,不少公共场所的标语,标牌以及旅游景点的公示语英译却存在很多硬伤,影响了南京这座名城的形象。这些公示语英译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1.基本错误:拼写、语法错误 拼写错误与翻译本身似乎无关联,但也恰恰反映了译者的责任心与标识、标牌制作者的管理水平。如中山陵园风景区有一处警示标识上面的中文“为您的人身安全燕雀湖禁止游泳违者后果自负”,英语译文却触目惊心:TOR Y OUR SATETY,DO NOR SWIM IN THE PURP L E C LOUDS CAKE NI LATORS SHALL BEAR ALL SONSEQUENCES OF THEIA ACTONS!姑且不论译文是否合理,其中就出现了8处拼写错误。原文的本来面目是:F or Y our Safety,D o Not Swim in the Purple C louds Lake.Vio2 lators Shall Bear All C onsequences of Their Actions!由此出现湖泊(lake)变糕饼(cake)的笑话,其实作为警示性标示语,该段文字不妨按其语用功能翻译成:Please keep off the?lake.另外,南京市某商店专营修理相机,可是其店招上的英语译文却是FIX RE2 PAIRE CAMERA,REPAIRE拼写错误,而且fix与repair连用也是不符合语义和逻辑的。 语法错误是当前我国公示语翻译错误中的另一个典型表现。南京江东门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京大屠杀中30多万遇难同胞而建,定格了当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场馆建设肃穆庄重,可惜英文标识也有不少问题。其中一块路标牌上“悼念广场”译成:M ourn Square,按照英语语法规范,m ourn作为动词不可以做定语,应改为M ourning Square为好。其下‘“古城的灾难”组合雕塑’这一标示被译成:Disaster C ombination S culpture of the Old C ity,令人匪夷所思,所谓“古城的灾难”应为某一组?合雕塑的名称,因此,应采取同位语而非定语的方式来处理译文,不妨译作:C ombination S culpture?Disaster of the Old C ity。南京市的商业场所不少店招和店名翻译也未能幸免语法错误。例如某擦鞋公司店招上的“擦鞋”两字均被翻泽成了C leaning-shoes,正确的译文应该是shoe cleaning,是因为英语中的动(词)宾(语)结构在转化成名词使用的时候应该颠倒动宾的位置。 2.同一标识译文不统一 同一场所对同一标识的译文尤其要注意前后的一致性,不然可能会使人产生误解。南京中华门城堡有几处标识针对中华门一词有三种译文,分别为Zhonghua G ate,ZHONG HUA G ate,和Zhonghuamen G ate按照我国有关专有地名拼写标准,应该是专名加通名的写法,而地名专名应采用汉语拼音,而且“中华”一词是个整体,因此,中华门译名应统一为:Zhonghua G ate。无独有偶,雨花台风景区大门处就出现了对该景区名称完全不同的两种标识。一为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导游图以及南大门的大幅标牌上书The Rain Flower T errace;而导游牌上却译成Y uhuatai S cenic S pot,不懂中文的外国游者自然无法判别两个译文实为一物。笔者以为,雨花台作为地名,应采用Y uhuatai S cenic S pot为宜。 3收稿日期:2008-01-02 基金项目: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科研项目:应用翻译策略研究(C20)。 作者简介:任 芳(1972-)女,江西德兴人,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应用语言学等研究。

(完整版)英译汉常出现的问题

英译汉常出现的问题 英译汉,不论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在实际翻译的过程当中,不少人只求译文的“忠实、通顺”而忽视译文的“雅”。那么,忠实通顺的译文是否就是地道的、自然的、合乎汉语习惯的译文呢?这祥的译文是否就是完美的译文呢?有许多忠实通顺的译文,却不地道,不自然。现将常出现的问题举例 结构不合理,句子不自然 (1)There will come a day when people the world over will live a happy life under the sun of socialism. 全世界人民在社会主义阳光下过幸福生活的一天是会到来的。 译文主语的定语长,使得整个句子头重脚轻。试译为:全世界人将在社会主义的阳光下过幸福的生活,这一天是一定会来到的。 (2)The sun,which had hidden all day,now came out in all its splendor. 那个整天躲在云层里的太阳,现在又光芒四射地露面了。 原文里的定语从句,是补叙性的,译成汉语,不一定放在被修饰名词之前。原文没有“又”这个意思,应去掉。试译为:太阳一整天都躲在云里,现在出来了,光芒四射。 (3)I had experienced oxygen and/or engine trouble. 我曾碰到过,不是氧气设备出故障,就是引擎出故障,或二者都出故障。 “我曾碰到过”,句子突然中止,好象无宾语,但实际上宾语却是很长的三个分句,这不合乎汉语表达习惯。可在“碰到过”后加上“这种现象”或将宾语提前。试译为:不是氧气设备出故障,就是引擎出故障,或者它们都出故障,这些我都碰到过。 (4)Captured documents which we have obtained from individuals who had been infiltrated through this corridor plus prisoner-of-war reports that we have obtained in recent months led us to believe that the volume of infiltration has expanded substantially. 我们从经由这个走廊进来的人身上缴获的文件,加上近几个月从战俘那里得到的口供,使人们相信,渗透的规模确实扩大了。 译文基本上没有脱离原文的结构,“文件”和“口供”作主语,前边的定语都比较长,所以,主语就显得过长,读起来不上口。试译:我们从经由这个走廊进来的人员身上缴获了一些文件,近几个月来,也从战俘那儿得到了一些口供,这些使我们相信,渗透的规模确实是扩大了。 2.选词不准确,表达不地道 (1)After Aunt Lena had heard about the family trouble,she agreed to look for a job. 丽娜姨听见了家庭的困难情况后,同意去找工作。 “听见了”可改译为“闻知”,“家庭”可改译为“家里”。试译为:丽娜姨闻知家里的困境之后,同意去找工作。 (2)The teenagers don‘t invite Bob to their parties because he is a wet blanket. 青少年们不邀请鲍伯参加他们的聚会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扫兴的人。 “青少年”属集合的概念,反映青少年的集合体,而不反映个体,所以,不可在它的前边加上数量词或在后边加“们”。teenagers在汉语里没有相对应的词,可译为“年轻人”。试译为:那些年轻人不让鲍伯参加他们的聚会,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扫兴的家伙。 (3)These planes were held back to protect the enemy‘s home islands instead of being used where they were badly need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