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个人经营性贷款-风险管理之信用风险的防控措施

第六章 个人经营性贷款-风险管理之信用风险的防控措施
第六章 个人经营性贷款-风险管理之信用风险的防控措施

201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个人贷款

第六章 个人经营性贷款

知识点:风险管理之信用风险的防控措施

● 定义:

借款人还款能力等

● 详细描述:

①加强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调查和分析

a. 要了解掌握其收入水平的稳定性

b. 对其收入水平的真实性进行判断

c. 收入水平对偿还贷款的覆盖度

②加强对商用房出租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③加强对保证人还款能力的调查和分析

例题:

1.借款合同要体现协议承诺原则,保证借款合同的完善性、承诺的法律化乃

至管理的系统化,其中要涵盖的要点不包括()

A.明确约定各方当事人的诚信承诺

B.明确约定支付对象(范围)、支付金额、支付方式等

C.明确约定贷款资金的用途

D.明确借款人不履行合同或怠于履行合同时应当承担的违约责任

正确答案:B

解析:借款合同要体现协议承诺原则,保证借款合同的完善性、承诺的法律化乃至管理的系统化,其中要涵盖的要点不包括明确约定支付对象(范围)、支付金额、支付方式等

2.以下不属于信用风险的防控措施的是()。

A.严格审查客户信息资料的真实性

B.详细调查客户的还款能力

C.科学合理地确定客户还款方式

D.掌握个人汽车贷款业务的规章制度

正确答案:D

解析:信用风险的防控措施包括:严格审查客户信息资料的真实性;详细调查客户的还款能力;科学合理地确定客户还款方式。掌握个人汽车贷款业务的规章制度属于操作风险的防控措施。

3.商用房贷款信用风险的防控措施包括()。

A.加强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调查和分析

B.加强对竞争对手状况的分析

C.加强对商用房出租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D.加强对借款人所控制企业经营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E.加强对保证人还款能力的调查和分析

正确答案:A,C,E

解析:个人经营类贷款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借款人还款能力的降低和还款意愿的变化。而商用房贷款信用风险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强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调查和分析;加强对商用房出租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加强对保证人还款能力的调查和分析。

4.不属于有担保流动资金贷款信用风险内容的是()。

A.借款人家庭发生变化

B.借款人所控制企业经营情况发生变化

C.借款人还款能力发生变化

D.保证人还款能力发生变化,抵押物价值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A

解析:有担保流动资金贷款的信用风险包括:①借款人还款能力发生变化;②借款人所控制企业经营情况发生变化;③保证人还款能力发生变化

;④抵押物价值发生变化。

5.个人汽车贷款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

A.借款人还款能力降低和业务操作不规范

B.借款人还款能力的降低和未掌握规章制度

C.借款人的信用欺诈和关键操作记录不完备

D.借款人还款能力的降低和还款意识的变化

正确答案:D

解析:个人汽车贷款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借款人还款能力的降低和还款意愿

的变化。

一种新型的信用风险管理创新工具--信用衍生品(doc 14页)

一种新型的信用风险管理创新工具——信用衍生品 [内容摘要] 信用衍生品是目前国际金融市场最新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它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在市场上被定价,并转移给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从根本上改变了信用风险管理的传统机制。本文首先介绍了信用衍生品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并分析了其特点和主要产品的交易结构,最有就其在我国金融市场的作用进行探讨。 近年来,一种新的金融创新工具的产生和发展引起了国际金融界的瞩目。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信用衍生品取得了令世人震惊的发展,从1995年到2004年,交易量增长了480倍,被称为21世纪最具有吸引力的金融风险管理创新工具。它在保留资产的前提下,将贷款或债券的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在市场上被定价,并转移给愿意承担风险的

投资者,使信用风险管理第一次拥有了和市场风险管理同样的对冲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了信用风险管理的传统机制。 一、信用衍生品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信用衍生品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纽约互换市场推出的。1993年信孚银行(Bankers trust)和瑞士信贷银行金融产品部(SCFP)为了防止其向日本金融界的贷款遭受损失,开始出售一种偿还价值取决于具体违约事件的债券,成为最早的信用衍生品。由于该产品交易是否能完成受到置疑,以及标准普尔公司拒绝对信用衍生品及其他信用衍生品评级,最初的几年(1993年~1995)信用衍生品市场并未获得发展。信用衍生品初次扬名是在1997~1998年的金融危机时期,危机证实了它能够在货币危机期间支持债务市场的需求,并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危机中得到保护。金融危机后信用衍生品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根据英国银行家协会(BBA)的报告,1995年全球信用衍生交易为清偿交易的名义价值仅为

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存续期管理规定

xx银行投资银行业务 存续期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我行投资银行业务存续期管理,有效防控业务风险,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我行相关制度,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存续期管理定义)本规定所称存续期管理,是指在我行对法人客户办理投资银行业务中,资金发放后的业务存续期间,我行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测等手段,对融资客户、融资项目、具体业务、担保物(人)、合作机构等进行跟踪检查、监测预警、资金使用监督、风险事件处理、信息披露等工作,以掌握融资风险状况和客户偿付能力变化情况,防控业务风险的管理过程。 第三条(法人客户定义)本规定所称法人客户,是指在我行办理投资银行业务的除自然人以外的客户,包括公司法人客户、事业法人客户、社团法人客户,以及非法人组织客户等。 第四条(存续期管理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总行公司银行部(投资银行部)管辖的各类投资银行业务,具体包括债务融资类、股权融资类、并购重组类、银团贷款、资产证券化和信贷资产转让业务业务等。 (一)债务融资类业务。是指我行接受委托,将我行理财资 - 1 -

金或代销资金,以债权形式直接或间接投资于融资客户(或融资项目,下同),用于其项目建设、生产经营周转、并购重组及其他合法用途,融资客户以其项目运营、综合经营、收益权等产生的合法收入偿付投资本金和收益的业务。 (二)股权融资类。是指我行接受委托将我行理财计划资金投资于合作机构所设立的投资工具,或代销合作机构投资工具代为募集资金,或通过同业投资渠道投资于合作机构所设立的投资工具,由该投资工具最终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或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权,通过企业上市后股权出售、股权转让、原股东股权回购、投资工具份额受让等方式退出并获得收益的业务。 (三)并购重组业务。是指我行运用投资银行技术手段,为并购交易主体涉及股权、资产、负债的收购、出售、合并、分拆、分立、置换和重组活动提供全过程、综合化、专业性的一站式财务顾问服务,以及可能提供与之配套的融资安排。我行并购重组业务主要包括并购重组顾问业务和并购重组融资安排。 (四)银团贷款。是指由两家或两家以上银行基于相同贷款条件,依据同一贷款合同,按约定时间和比例,通过代理行向借款人提供的本外币贷款或授信业务。 (五)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信贷资产转让业务。是指以我行存量信贷资产作为基础资产且由我行按约定作为贷款服务机构履行存续期管理职责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和信贷资产转让业务。 前款除第(三)项中的并购贷款等表内授信和第(五)项业- 2 -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资金密不可分,银行业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公司,风险管理是行业中永恒的话题。本文以杭州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及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采用观察和调查法对长春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进行调查。通过观察和分析,探究影响信贷业务的主要因素,结合信贷业务管理理论和当前长春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环境,为杭州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提供一套风险管理的新思路和一套全面控制管理银行风险的衡量标准、制度和技术方法要求,旨在对信贷风险管理水平不太发达的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提供策略和发展建议。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巴塞尔新协议,信贷风险管理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is closely related to capital, and banking industry provides a sustained impetus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 special company operating monetary capital, risk management is an eternal topic in the industry.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mmercial banks in Hangzhou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mbined with 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redit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using the observation and investigation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mmercial banks in Changchun.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redit business, combines the credit business management theory with the current credit business environment of Changchun rural commercial bank, and provides a set of new ideas of risk management and a set of measurement standards, systems and technical method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rehensiv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Bank ris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edit business management of Hangzhou Rural Commercial Bank, aiming at the credit risk Rural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with underdeveloped insurance management provide strategie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Key word:Rural commercial banks, Basel II, credit risk management

XX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管理办法(最新版)

XX银行XX分行投资银行业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XX银行XX分行投资银行业务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总行相关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办法,本办法由《XX银行XX分行投行业务准入标准实施细则》和《XX银行XX分行投资银行业务决策委员会实施细则》组成。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规范的投资银行(以下简称“投行”)业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模式: (一)理财类:以我行名义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并进行投资的方式。 (二)代理信托类:指我行接受信托公司的委托,提供融资类信托计划的资金收缴、资金退付、信托期满的本金及收益支付、代为向合格投资者推介,以及由此派生的相关服务并收取费用。 (三)投融通类:指我行通过对企业的融资需求进行结构化设计,充分利用表外资金,提供多元化投融资选择,并利用融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结构化增信措施,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四)其他:其他利用我行网络渠道和客户资源,募集资金并进行投资,可能对我行声誉造成影响的,均参照本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第二章基本原则 第三条依法合规经营原则。各级机构遵守法律、法规和行政规

章等相关规定开展投行业务,切实做到“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充分披露”,积极保障客户和我行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集中发起原则。投行业务由二级分支机构申报,由省分行公司业务部集中发起管理,各相关业务部门协作配合。辖内分支机构未经授权或批准不得擅自开展投行业务。 第五条科学与集体决策原则。投行业务决策采取集体审议方式,确保独立运作、专业化和客观公正。 第六条流程化管理原则。投行应比照自营贷款管理流程,进行投前尽职调查、风险审查和投后风险管理。 第三章准入标准 第七条理财类准入标准 开展理财类投行业务须符合以下准入标准: (一)客户准入标准,包括风险承担主体和目标权益类标准; (二)第三方合作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包括资产管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及保险公司等。 第八条代理信托类准入标准 开展代理信托类投行业务须符合以下准入标准: (一)客户准入标准,包括风险承担主体和目标权益类标准; (二)信托公司准入标准。 第九条投融通类准入标准 开展投融通类投行业务须符合以下准入标准: (一)客户准入标准,包括融资方、出资方准入等;

一种新型的信用风险管理创新工具信用衍生品

一种新型的信用风险管理 创新工具信用衍生品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一种新型的信用风险管理创新工具——信用衍生品 [内容摘要] 信用衍生品是目前国际金融市场最新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它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在市场上被定价,并转移给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从根本上改变了信用风险管理的传统机制。本文首先介绍了信用衍生品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并分析了其特点和主要产品的交易结构,最有就其在我国金融市场的作用进行探讨。 近年来,一种新的金融创新工具的产生和发展引起了国际金融界的瞩目。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信用衍生品取得了令世人震惊的发展,从1995年到2004年,交易量增长了480倍,被称为21世纪最具有吸引力的金融风险管理创新工具。它在保留资产的前提下,将贷款或债券的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在市场上被定价,并转移给愿意承担

风险的投资者,使信用风险管理第一次拥有了和市场风险管理同样的对冲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了信用风险管理的传统机制。 一、信用衍生品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信用衍生品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纽约互换市场推出的。1993年信孚银行(Bankers trust)和瑞士信贷银行金融产品部(SCFP)为了防止其向日本金融界的贷款遭受损失,开始出售一种偿还价值取决于具体违约事件的债券,成为最早的信用衍生品。由于该产品交易是否能完成受到置疑,以及标准普尔公司拒绝对信用衍生品及其他信用衍生品评级,最初的几年(1993年~1995)信用衍生品市场并未获得发展。信用衍生品初次扬名是在 1997~1998年的金融危机时期,危机证实了它能够在货币危机期间支持债务市场的需求,并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危机中得到保护。金融危机后信用衍生品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根据英国银行家协会(BBA)的报告,1995年全球信用衍生交易为清偿

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新思路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度量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应用蒙特卡洛模拟技术进行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新思路。笔者在借鉴国外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建模思想的基础上,采用银行不良贷款率作为反映信用风险的指标,应用时间序列模型,尝试采用蒙特卡洛模拟实现对不良贷款率的信用价值计算。关键词:信用风险蒙特卡洛模拟银行不良贷款率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最重要也是最棘手的风险,如何对信用风险进行度量,以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是全世界银行界面临的难题,更是我国银行业加入WTO之后的最大难题。我国各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一套风险管理方法,主要强调的是贷款投向的政策性、合法性、贷款运行的安全性以及“审贷分离”原则等。而在风险识别和度量方面不精确,定量分析不足,缺乏风险管理的量化手段。银行在信用风险度量方面关注的仅是某一笔贷款的信用风险,并没有从组合管理的角度对信用风险进行度量与管理。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度量信用风险高级模型主要有四个,分别为:由美国J•P•Morgan公司开发的CreditMetrics模型,该模型的基础是在给定的时间段内估计贷款及债券产品资产组合将来价值变化的分布状况;以计算预期违约概率而见长的KMV模型,对所有股权公开交易的主要公司和银行的违约可能性做出预测并实时更新;由瑞士信贷银行金融产品部(CSFP)开发的CreditRisk+模型,采用保险精算学的分析框架来推导信贷组合的损失分布,模型具有非常规整的数学形式;麦肯锡公司开发研制的CreditPortfolioView模型,提出了联系宏观经济变量和违约及转移概率的方法。在目前条件下,我国的商业银行还不可能建立类似于CreditMetrics模型的高级银行内部风险度量模型。由于高级信用风险模型的建立需要进行大量的风险因子数据,例如违约概率、违约回收率等,这些参数的估计是以历史经验数据为基础的。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都不能提供此类数据,也没有统一可信的外部评级机构提供相关数据。所以,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利用现有模型或建立自己的高级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并利用这些模型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的条件还未成熟,还需等待数据的积累和内部体制的建立。蒙特卡洛模拟在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中的应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模拟方法又名随机模拟法或统计试验法,其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是首先构造与描述该类问题有相似性的概率分布模型,使分布模型的某些特征(如随机事件或随机变量的均值等)与问题的解答联系起来,然后通过对分布模型进行随机模拟或抽样实验来计算这些特征的统计值,最后给出所求解的近似值。这种方法具有思想新颖、直观性强、简便易行的优点,由于计算机的普及而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蒙特卡洛模拟技术作为一种计算方法,在对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中的应用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对应模型实施的三个阶段:首先,产生风险因子的随机估计,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其次,模拟组合损失的分布与计算VaR(信用风险价值),作为模型的输出。基于蒙特卡洛模拟则可以进一步估计资产的价值分布,计算VaR,其输出结果可应用于经济资本计算、业绩评估、限额设定以及风险对冲等,也可以由蒙特卡洛模拟生成宏观经济变量的取值,来模拟宏观经济状态,进而得到调整后的违约概率。最后,用蒙特卡洛模拟检验由参数化方法得到的模型的有效性。[!--empirenews.page--]由于信用评级制度不完备、各种历史数据的缺乏等原因,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建立和实施高级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客观条件。本文选择了一个可行的切入点来展开研究,由于蒙特卡洛模拟方法不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且灵活而强有力,因此本文从蒙特卡洛模拟这一计算方法的角度对信用风险度量问题展开研究。度量银行不良贷款率的VaR实证研究本文认为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商业银行一年中贷款这一金融资产组合在未来特定的一段时间内( 一年) 的最大可能损失,可以用一年后的不良贷款率在这一置信水平下的最大可能值来衡量。根据不良贷款率在一定置信水平下的最大可能值就可以估计合理的信贷风险准备金和经济资本。本文的实证内容是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计算市场正常波动情形下,商业银行在未来(下一年末)不良贷款率的最大可能值,即在给定置信水平下计算不良贷款率的VaR,并分析关键变量选取不同的随机过程时是如何影响VaR的。 (一) 模型的设定本文假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较高,贷款业务分散,未集中于某一行业或特定关系客户,这样不良贷款率就

金融风险管理2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返回 考试的提交截止时间已过,你可以作为自我学习进行考试,但是提交的结果将无法获得学分。倒计时:01:40:00 1单选(5分) 按金融风险的性质可将风险划分为() A. 可管理风险和不可管理风险 B. 可量化风险和不可量化风险 C. 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D. 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2单选(5分) 以下比率中不能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是()。 A. 资产负债率 B. 利息保障倍数

C. 流动比率 D. 长期资金占用 3单选(5分) 下列哪项不是市场风险的特征()。 A. 周期性 B. 复杂性 C. 加速性 D. 扩散性

4单选(5分) 缺口是指利率敏感型()与利率敏感型负债之间的差额之间的差额。 A. 资产 B. 贷款 C. 现金 D. 资金 5单选(5分) 以下各指标都可用于衡量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其中数值越高说明商业银行流动性越差的是()。 A. 贷款总额与总资产的比率高 B. 核心存款比例

C. 现金头寸指标 D. 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 6单选(5分) 严重的流动性问题可能导致所有的债权人()同时要求提现,这时银行所面临的问题就从流动性问题转为清偿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导致银行倒闭。 A. 付款 B. 追索 C. 挤兑 D. 支付 7单选(5分)

下列各项中,下列哪种情况不是由操作风险引起的?()。 A. 由于实际波动程度超过了预期波动程度,使期权组合遭受损失 B. 在模型需要输入日波动幅度时,输入了月波动幅度 C. 基于一个时间系列进行波动性估计,该时间系列里包括了一个价格的极端值,超过其他价格100倍 D. 将买入期权的销售记录成了购进 8单选(5分)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外在风险()。 A. 制定主协议的错误 B. 市场价格的波动

当前信用风险管控形势的分析与思考讲解学习

当前信用风险管控形势的分析与思考 陈育林 今年以来,银行业信用风险呈加快暴露趋势,对守住风险底线、推动银行业深化改革、更好支持实体经济提出了重大挑战。为科学应对严峻的信用风险形势,笔者在对当前信用风险暴露表征、成因进行调查研究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找准各方定位、推进风险化解、危中寻机乃至化危为机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当前信用风险暴露的主要特点 (一)风险表现的全面性。银行业信用风险在行业、地区和客户分布上持续扩散。一是行业内整体反弹。从相关数据来看,全国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普遍呈加快暴露趋势,其中大型银行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劣变趋势更为明显。二是地域上普遍反弹。从去年二季度开始,银行业信用风险从珠三角、长三角到黄三角,由南向北呈阶梯式蔓延;今年开始,信用风险又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逐步扩散;而且风险开始出现在银行、信托、融资性担保机构甚至民间融资之间相互交叉感染的苗头。特别是化解过剩产能压力较大区域和民间金融比较活跃的区域,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加大。三是客户集中反弹。不仅大中型企业信用风险暴露加快,而且小微、农户贷款不良也开始普升。以山东为例,截至2014年6月末,山东大客户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上升了0.26%,小微不良率较年初上升了0.4%,农户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上升了1.61%。 (二)风险发生的集群式。联保贷款,作为经济上行期解决企业

融资担保难题的创新方式,却随着互联互保的非理性扩张和经济面的调整,“意外地”使单体客户风险被放大并蔓延及整个担保圈(链),引发担保圈(链)企业的“火烧连营”。调查显示,担保圈(链)一般沿产业链或行业在区域客户集群内构建,经营规模、整体实力、贷款金额等接近的企业之间更易形成互保,并通过关联企业、上下游客户、关系人等形成层层担保圈,涉及银行众多、债权债务关系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多米诺骨牌效应”已成为当前企业集群风险暴露的形象描述,甚至一家中小客户的突发风险即可诱发区域性群体风险事件。 (三)风险暴露的复杂化。当前银行信贷“大户情结”的路径依赖依然存在,扎堆追逐本地优质客户,部分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甚至普遍跨区域授信,导致信贷资源进一步向大型企业集团集中。而这些企业多为当地支柱企业,政府、银行、企业与职工各方利益错综交织、互相博弈,关系经济金融社会秩序稳定。风险发生后,地方政府往往在“保银行”还是“保企业”中摇摆,涉及央企情况则更加复杂,由于央企在地方地位的相对超然性、银行客户关系维护的相对重要性,其地方子公司发生授信风险时,需理顺的关系更复杂多元、处置难度也更大。 信用风险加快暴露的原因分析 (一)“去产能化”中的金融阵痛。产能过剩是眼下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尤其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5大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国务院专门印发化解指导意见,要求落实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但银行在化解过剩产能中对相关行业的信贷政策普

2015年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工作思路

优化结构精细管理 坚持全方位全过程主动全面的风险管理2015年是xx担保公司贯彻集团全面转型变革的关键一年,作为xx资本重要业务板块,无论外部形势还是内部要求都给xx 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目标。2015年我们要紧紧围绕集团公司2015年经营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创新风险管理手段,推动公司业务稳健发展。 一、2014年风险管理工作简要回顾 2014年面临国内经济持续波动下行,授信客户各类信用风险呈多发态势,银行及担保公司贷款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复杂多样的风险表现形式,xx担保公司通过多种举措不断防控和化解各类风险。一是制定了担保授信政策指引,并动态地为业务定位、布局、创新提供方向指引及指导;二是进一步优化了风险管理部整体架构,突出了技术支撑和管理服务的工作职能;三是开展了两轮项目巡查工作,对所有项目进行细致的风险摸排,并制定了“一户一策”项目管控方案;四是优化了多项操作风险管控流程,重新修订了担保业务合同,制定了在业务中引入强制执行制度的方案,在项目评审会中建立了法务人员独立发表审查意见的制度,法务工作领域不断拓宽,对公司业务经营的支撑服务作用进一步凸现等。通过以上方面的工作,推进了xx担保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竞进提质。 二、2015年风险管理工作思路

2014年,中国经济在向新常态转换的过程中,其结构、方式和体制的改变逐步推进并显现,导致2015年经济增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信贷资产质量必然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2014年,武汉市围绕着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工作,在城建攻坚计划、“三旧”改造计划、生态文明建设计划、城市综合管理计划的引导下,在物流建设、金融中心建设、交通建设、生态园区和产业园区为主的项目工程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后续投资的力度将为武汉市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为公司在2015年更好地服务于武汉客户提供 了契机。从公司层面看,集团公司变革转型调整,进一步的资本实力增强都将使xx担保公司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经营能力 方面更加强健。 基于以上分析,2015年我们将面对以下机遇和挑战:一是2015年外部经济的缓慢复苏使企业扩产缺乏动力,贸易环境的不稳定性会对公司客户产生一定的影响;二是货币内部供应与影子银行供应的同步趋紧形态将扭转,企业面临的融资方式更加灵活,但准入门槛提高、融资成本增加等问题导致企业的借款风险在近期内难以缓解;三是随着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更加复杂多变,风险发生部位正逐步蔓延和相互交叉感染,使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也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四是银行于2014年进行的大规模收贷活动作用明显,在基本面回暖的情况下,除去因收贷因素倒闭的企业,一批在强压下生存下来的优质企业将可能提高企业

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存续期信用风险管理指引(试行)

附件 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存续期信用 风险管理指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债券存续期信用风险管理,指导发行人、受托管理人、增信机构、承销机构、资信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相关机构及投资者管理信用风险,根据《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部门规章及自律规则的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信用风险管理是指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上市或挂牌的公司债券发行人、受托管理人(含企业债券债权代理人或具有同等职责的机构,下同)及其他相关机构,在公司债券存续期内持续动态监测、排查、预警债券信用风险,及时主动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信用风险和处置违约事件,以及投资者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三条信用风险管理的债券范围包括在本所上市或挂牌的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含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及本所认为需要纳入信用风险管理的其他债券。 在本所上市或挂牌的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管理,参照适用本指引。 第四条债券信用风险管理应当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

依照相关规定和约定,发行人和增信机构切实履责,受托管理人、承销机构等其他相关机构勤勉尽责,投资者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第五条本指引的规定是对债券存续期信用风险管理的最低要求。发行人、受托管理人、其他相关机构及投资者根据风险管理需要,可提出更高的风险管理要求。相关规定或约定对债券信用风险管理有更高要求的,从其规定或约定。 第六条发行人、受托管理人、其他相关机构及投资者应当按照本指引开展债券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及时向本所报告债券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情况,按照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接受本所自律管理。 第二章信用风险管理职责 第七条发行人、受托管理人、其他相关机构及投资者应当按照规定和约定切实履行责任,加强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债券信用风险管理工作。 发行人、受托管理人应当在债券信用风险管理中发挥核心作用。 第八条发行人在债券信用风险管理中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制定债券还本付息(含回售、分期偿还、赎回及其他权利行权等,下同)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债券还本付息事项; (二)提前落实偿债资金,按期还本付息,不得逃废债务; (三)按照规定和约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及时披露影响偿债能力和还本付息的风险事项; (四)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并化解可能影响偿债能力及还本付息的风险事项,及时处置预计或已经违约的债券风险事件; (五)配合受托管理人及其他相关机构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持续构建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券违约处置制度和生态体系

摘要 在债券违约逐渐常态化的背景下,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机制处置债券违约将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必然选择。自2015年以来,交易所债券市场通过构建应对债券违约风险的“防洪堤”、畅通债券违约风险的法治化“疏洪渠”、打造化解违约风险的市场化生态等方式,不断深化和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债券违约处置制度和生态体系,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债券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违约处置债券投资者保护司法救济生态体系 债券违约处置制度作为信用债市场制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市场稳定运行、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完整信用债市场生态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近年来债券违约逐渐常态化,以往依靠刚性兑付处理信用风险的做法难以为继,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机制处置债券违约将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必然选择。自2015年以来,交易所债券市场站在打造一个具有内生韧性、可持续发展的信用债市场生态的高度,注重前瞻谋划,有计划、分步骤地构建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券违约处置制度和生态体系,推动违约风险处置从“被动防御”到“畅通渠道”、再到“打造生态”的逐步进阶发展。 抓住时间窗口,提前构建应对债券违约风险的“防洪堤” 自2015年《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113号)实施以来,交易所债券市场始终牢固树立“债券思维”,将违约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作为立身之本。针对2018年及2019年的债券到期高峰(到期规模分别为1.8万亿元和2.8万亿元,含回售到期),交易所债券市场提前谋划应对,抓住2015—2017年到期压力较小的时间窗口,抓紧构建了一整套违约风险防控制度体系,筑起了应对风险冲击的“防洪堤”。 (一)全面建立风险防控的内外部协作体系 一是制定《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监测与处置规程》,明确证券监管系统内部各方的职责分工,建立证监会、证监局、交易所、行业协会、登记结算机构“五位一体”的风险防控协作体系。二是组织交易所发布《公司债券存续期信用风险管理指引》等规则,压实受托管理人的风险监测与处置职责,建立以受托管理人为抓手的多层次风险防范体系。三是与38个省和市的地方政府签订《公司债券业务合作备忘录》,强化与地方政府在债券违约处置、打击逃废债等方面的协作。四是依托公司信用类债券部际协调机制,加强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的风险防控协作,建立违约信息共享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二)持续做好违约风险监测排查和处置应对

风险管理期末试卷A卷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试题卷 2011 —2012 学年第 2学期 风险管理 A 卷 (适合年级、专业:10级金融与证券专业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甲、乙两家企业均为某商业银行的客户,甲的信用等级低于乙,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为+设定的贷款利率高于为乙设定的贷款利率,这种风险管理的方式属于( ) A 、风险补偿 B 、风险转移 C 、风险分散 D 、风险对冲 2、( ),商业银行进入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A 、20世纪60年代以前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7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 3、假设投资者A 的每季度的百分比收益率为4%,则其年收益率为( ) A 、3% B 、12% C 、12.55% D 、16.99% 4、正态随机变量X 的观测值落在距均值的距离为2部标准差范围内的概率为( ) A 、68% B 、95% C 、32% D 、50% 5、( )是指控制、管理商业银行的一种机制或制度安排。 A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B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C 、商业银行战略管理 D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6、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的估计,一般不包括( ) A 、违约损失 B 、违约损失率 C 、违约风险暴露 D 、实际损失 7、一般而言,国别限额的大小与国家风险程度成( )变动。 A 、正向 B 、反向 C 、两者没有关系 D 、同比例 8、( )通过两个变量之间变化的一致性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A 、连接函数 B 、秩相关系数 C 、坎德尔系数 D 、简单相关系数 9、客户风险的基本面指标不包括( )。 A 、技术类指标 B 、品质类指标 C 、实力类指标 D 、环境类指标 10、银行账户中的项目通常按( )计价。 A 、历史成本 B 、模型定价 C 、市场价格 D 、净值计价 11、即期交易的一方按照约定价格买入或者卖出一定数额的金融资产,交付及付款在合约订立后的( )营业日内完成。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共 页 第 页 ……………………装…………………………订………………………………线……………………

信用风险管理的创新工具(doc 16页)

信用风险管理的创新工具(doc 16页)

一种新型的信用风险管理创新工具——信用衍生品 [内容摘要] 信用衍生品是目前国际金融市场最新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它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在市场上被定价,并转移给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从根本上改变了信用风险管理的传统机制。本文首先介绍了信用衍生品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并分析了其特点和主要产品的交易结构,最有就其在我国金融市场的作用进行探讨。 近年来,一种新的金融创新工具的产生和发展引起了国际金融界的瞩目。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信用衍生品取得了令世人震惊的发展,从1995年到2004年,交易量增长了480倍,被称为21世纪最具有吸引力的金融风险管理创新工具。它在保留资产的前提下,将贷款或债券的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在市场上被定价,并转移给愿意承担风险的

投资者,使信用风险管理第一次拥有了和市场风险管理同样的对冲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了信用风险管理的传统机制。 一、信用衍生品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信用衍生品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纽约互换市场推出的。1993年信孚银行(Bankers trust)和瑞士信贷银行金融产品部(SCFP)为了防止其向日本金融界的贷款遭受损失,开始出售一种偿还价值取决于具体违约事件的债券,成为最早的信用衍生品。由于该产品交易是否能完成受到置疑,以及标准普尔公司拒绝对信用衍生品及其他信用衍生品评级,最初的几年(1993年~1995)信用衍生品市场并未获得发展。信用衍生品初次扬名是在1997~1998年的金融危机时期,危机证实了它能够在货币危机期间支持债务市场的需求,并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危机中得到保护。金融危机后信用衍生品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根据英国银行家协会(BBA)的报告,1995年全球信用衍生交易为清偿交易的名义价值仅为

基于企业关联关系的信用风险分析新思路_刘新海

2014年第9期总第188期 征信 CREDIT REFERENCE No.92014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 Serial NO.188 ①本文仅代表个人学术观点, 不代表任何单位意见。收稿日期:2014-07-1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6110505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JY011)作者简介:刘新海(1976-),男,河南南阳人,副研究员,博士,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和征信中心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数据挖掘、信用风险管理、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 基于企业关联关系的信用风险分析新思路 刘新海 1,2 (1.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北京100031;2.北京大学金融智能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摘要:基于企业关联关系的关联性信用风险是一种有别于传统信用风险的新的风险类型,这种关联性风险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不同层次来分析。基于一种大数据模型———复杂网络,提出一种新的风险分析框架,用来挖掘出企业之间的关联性风险模式。以具有代表性的关联关系———担保圈现象为例,研究从建模到应用的过程,探讨 如何利用这种基于关联关系的风险管理的新策略以更好地服务于信用风险管理,并对基于这种关联风险分析的服务提出建议。 关键词:企业关联关系;关联性风险;信用风险管理;大数据模型;企业担保圈中图分类号:F832.4;TP392;TP391.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47X (2014)09-0016-05 一、关联性信用风险①(一)基本定义 信用风险管理是现代金融的本质性内容之一。国内的信用风险管理从定性转换为定量,由专家手工操作转化为自动化智能决策。在金融领域,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是基于信用主体(企业或个人)的信贷行为的量化分析。 信用主体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联关系,这些关联关系也能反映出信用主体的风险特性,可以用来量化风险,例如德国互联网金融公司Kreditech 利用Facebook 的申请贷款人的社会关系做风险评估来给没有信贷记录的顾客提供小额贷款 [1] ,而且 这种关联关系还会引起系统性信用风险,例如担保圈危机。信用主体之间的关联关系还可以进行信贷欺诈行为识别,例如虚假担保的识别。这种由于信用主体之间的关联关系而引起的信用风险我们称之为关联性信用风险(简称为关联性风险或关联风险)。 这种关联性风险最明显地体现在企业信用主体 之间的关联关系方面, 例如企业之间存在着如下关联关系:(1)担保贷款(和信贷联系密切);(2)互相投资、法人代表、高管、财务负责人、集团企业、家族企业;(3)电话关联、地址关联(补充关联,可靠性相对较差)。 除了企业之间的关联性风险外,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也存在着关联性风险。甚至不同的银行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商圈之间都存在这种关联性风险的问题。 (二)与传统信用风险的比较 这种基于信用主体之间关联关系的关联性信用风险和基于信贷行为的传统信用风险的区别在于: (1)关联性风险信息和信用主体的信贷行为中所蕴含的风险信息是不同的。(2)在对关联性信用风险和传统信用风险进行量化分析时,各自的数学建模方法也不同,传统信用风险分析是基于信用主体的信贷行为,常用特征向量描述,多个信用主体则用矩阵表示;而如图1所示,信用主体之间的关联风险更适合用复杂网络建模。复杂网络是由数量巨大的节点和节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共同构成的网络 · 61·

金融风险管理期末判断题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证券市场的价格风险和金融机构 的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 X ) 6月12日,一家公司的财务经理发现7月12日有一笔浮动利率的日元贷款利息收人,他预计7月份日元利率会下降,为避免可能的损失,他决定与一家日本公司进行利息交换,取得固定利率的美元利息收人,该互换为利率互换。(X)B不确定性是风险的基本特征。(√) B保险公司有必要建立专门机构进行整体风险管理。(√) B保险公司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导致虚假理赔是保险公司承保风险的一种类型。(X) C存续期是对某一种资产或负债的利率敏感程度或利率弹性的直接衡量(√)C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者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造成的直接或者间接损失的风险。( √ ) C操作风险管理的流程包括建立操作风险评估系统、操作风险评估和最化、风险管理和缓释、风险监控和风险汇报。(X) C操作风险评估和测量的步骤包括收集信息、建立风险评估框架、风险监控和风险管理行动。( X ) D贷款人期权的平衡点为“市场价格 = 履约价格 - 权利金”( X )。 D对于贴现发行债券而言,到期收益率与当期债券价格正向相关。( X ) D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越小,说明商业银行“存储”的流动性越低,流动性风险也就越大。(X) D当利率敏感性负债大于利率敏感性资产时,利率的下降会减少银行的盈利;相反,则会增加银行的盈利。(X) D对于大额敞口的限额设定,巴塞尔委员会推荐对单一客户或一个集团客户 的敞口不能超过金融机构监管资本的20%( X) F风险就是指损失的大小。(X)

F 风险分散只能降低系统性风险,对非系统性风险却无能为力。( X ) F 风险管理部是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的,独立于日常交易管理之外的实务部门。(√) F 非系统性风险对资产组合总的风险是起作用的。 ( X ) F 封闭式基金在存续期内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比开放式基金少。(√) G 根据《巴塞尔资本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不能低于8%。 ( X ) G 杠杆收购是指并购企业通过信贷所融资本获得目标企业的产权,并以目标企业未来的利润和现金流偿还负债的并 购方式。(√) H 会计风险的大小与折算方法有关。(√) H 衡量一国外债来源结构是否合理的主要指标是商业性贷款占外债总额的比 例是否小于等于70%。( X ) H 货币化程度指标是反映宏观经济环境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指标数位越大越好。(X ) H 核心存款,是指那些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对利率变化不敏感的存款,季节变化和经济环境对其影响也比较小。( √ ) J 金融风险按层次可分为微观金融风险和宏观金融风险(√) J 金融风险管理是研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中各种风险的生成机理、计量方法、处理程序和决策措施的一门科学。( √ ) J 金融风险识别是金融风险管理的第一步。( √ ) J 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不匹配。(√) J 经济风险针对的是预期到的汇率变动。 ( X ) J 进行保护性止损是控制基金投资风险 的一种有效手段(√)

A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策和建议

A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策和建议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银行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在银行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之中,信用风险是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出现流动性危机的主要根源,也是导致区域性乃至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是关系到商业银行乃至全球经济长期、稳健发展的关键,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也成为商业银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A 银行为研究对象,针对A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新要求,提出完善A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及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信用状况或履约能力的变化造成资产价值损失的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对面临的信用风险进行识别、计量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识别、信用风险计量、信用风险监测与报告、信用风险控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至少有三大目标:一是满足监管资本的硬性要求,二是满足股东资产回报和资本回报要求,三是将损失控制在接受的范围内。平衡“资本、风险、收益”三大目标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最重要的职责,其平衡能力的高低代表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好坏。 2.《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1988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颁布实施《巴塞尔协议》,该协议突出强调了资本充足率的标准和意义,主要强调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2004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新协议将市场风险与操作风险纳入最低资本监管要求之中,并且提供了规范的风险评估技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三个支柱即最低资本要求、监督检查以及市场纪律。《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推出,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由以前单纯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转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并举,信贷资产与非信贷资产并举,组织流程再造与技术手段创新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3.A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 A银行作为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实施了信用风险垂直集中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信用风险垂直集中管理组织架构,授信业务全过程管理不断强化,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该行信用风险管理体制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在实际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3.1信用风险管理流程效率有待提高 由于垂直集中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对于各级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的权限有严格规定,超出权限的业务必须提交上级管理部门审批,造成审批环节冗长,在一

如何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创新

如何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造成信贷风险的主要原因 从内部来看:一是客户经理的素质风险。一些业务素质偏低的客户经理,一般很难对一笔贷款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使贷款风险增大;而品德素质较差的客户经理,责任心不强,发现问题隐瞒不报,有些甚至帮助企业弄虚作假,把贷款置于损失边缘。 二是管理机制未能奏效带来的管理风险。例如,贷前调查不细致,缺乏对客户偿债能力、经营现金流及信用状况的全面把握,致使向不符合借款条件或不具备偿 还能力的客户发放贷款形成风险;贷后管理不到位,缺乏对企业的全面掌控,不能在第一时间识别风险,丧失最佳退出时机,等等。 从外部来看:一是借款人经营状况发生变化带来的经营风险。贷款一旦放出,主动权转移到借款人这边,借款人的经营风险将直接影响到贷款安全。二是担保失 效带来的担保风险。部分企业之间通过互保、连环保等方式形成了“贷款担保圈”,涉及的债权债务关系极为复杂,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贷款担保悬空,造成了“担而 不保”的现象。此外,抵押物价值缩水、变现困难等因素,也使担保能力大大弱化。三是中介机构提供不真实资料带来的中介风险。信贷政策要求借款人必须提供企

业财务报表、资产价值报告等有关资料,并且必须经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审计或评估通过。但少数中介机构为了某些不正当收益,为借款人出具了不 真实的报告,增加了商业银行贷款风险。 防范信贷风险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准入管理。在授信环节,做到科学核定总量、明确区分种类、严格遵循权限;在用信环节,做到深入调查、详细审查、充分审议、严格审批,提出行 之有效的限制条件和管理措施;在审查环节,探索建立独立审查制度、审查合议制度、审查咨询制度以及审查监理制度。对正常贷款,以加强维护和深度开发为主, 持续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和信用便利;对关注贷款,密切关注不利因素的变动趋势,确保担保的有效性和充足性,抓住客户资产变现、对外融资、改制重组、经营改 善等时机相机退出;对可疑贷款,果断、依法强制清收。 (二)加强预警监控。风险预警是防范信贷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良好的预警机制,可以前移风险关口,达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效果。要实现“多渠 道”预警,创新信贷风险监测预警手段,综合运用信贷管理系统、专业统计报表以及各类媒体获取风险信息和数据,构建风险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形成“多角度观 察、多方面分析、多渠道传递”的工作局面。要实现“零距离”预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