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试题(答案解析)

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试题(答案解析)
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试题(答案解析)

山西省怀仁市【精品】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次氯酸钠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B.铁粉和生石灰均可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C.用超临界CO2代替有机溶剂萃取大豆油等植物油有利于环保和健康

D.用明矾可消除水中Cu2+等重金属离子污染

2.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3.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用白醋除铁锈:+3+232Fe O +6H =3H O+2Fe

B .酸性硫酸亚铁溶液在空气中被氧化:2++3+224Fe +O +4H =4Fe +2H O

C .碳酸氢钠溶液和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混合:

-2+-2-33322HCO +Ca +2OH =CaCO +CO +2H O ↓

D .向含3NH 的污水中加入NaClO 将其转化为--2322N :ClO +2NH =Cl +N +3H O ↑

5.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其中装置不合理的是

A .升华提纯碘

B .鉴别纯碱与小苏打

C .证明Cl 2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D .探究钠与Cl 2反应 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无色溶液中:++2-42+Na S K Cu O 、、、

②碱性溶液中:-2-+-323CO Na AlO NO 、、、

③酸性溶液中:2+3+--3Fe Al NO Cl 、、、

④含2+Fe 的溶液中:+2+--Na Ba Cl I 、、、

⑤加入Al 能放出2H 的溶液中:--+3-34Cl HCO NO NH 、、、

⑥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2--Na Cl S ClO 、、、

A .①④

B .②③⑥

C .②④

D .①③⑤⑥ 7.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和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8.2SO 通入2BaCl 溶液中并不产生沉淀,而通入另一种气体后可以产生白色沉淀.则图中右侧Y 形管中放置的药品组合不符合要求的是(必要时可以加热)

A .过氧化钠和水

B .锌和稀硫酸

C .高锰酸钾溶液和浓盐酸

D .生石灰和浓氨水

9.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 A .K B .Na C .Fe D .Al

10.氯化镉()2CdCl 是一种常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上的物质,由于它有毒,科学家选用了另一种盐来替代它.这种替代物质是

A .2SiO

B .2MgCl

C .2Mg(OH)

D .23H SiO 11.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元丰行示德逢》里“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涉及化学反应

22N +O 2NO 放电

B .举世轰动的“超级钢”(含Mn10%C0.47%Al2%V0.7%、、、)是一种新型合金

C .中国传统制作油条的口诀是“一碱、二矾、三钱盐”,其中的“碱”是火碱

D .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可推知3Cr(OH)胶体也可吸附悬浮杂质

12.将NaCl 溶于水配成1mol/L 的溶液,溶解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离子为Na +,b 离子为Cl -

B .溶液中含有A N 个水合-Cl

C .溶液中存在+-NaCl Na +Cl

D .水分子与NaCl 晶体作用表明水分子中氧原子端带负电

13.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2NaNO ,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4NH Cl 溶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亚硝酸钠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2442NaNO NH Cl NaCl NH NO ++═ 第二步:4222NH NO N 2H O ↑+?

下列对上述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两步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②第二步42NH NO 仅发生氧化反应

③42NH NO 发生了分解反应 ④第二步中2N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⑤第一步为复分解反应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14.下列实验仪器或装置的选择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5.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的是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

16.常温下,下列物质中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是

A.2

NO B.

2

F C.Mg D.

2

Cl

17.海水是重要的资源,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②中,应先通3

NH,再通

2

CO

B.步骤③中可将22

MgCl6H O晶体在HCl气流中加热脱水

C.除去粗盐中2-

4

SO、+2

Ca、+2

Mg等杂质,加入试剂及相关操作顺序可以是:NaOH 溶液2

BaCl

→溶液

23

Na CO

→溶液→过滤→盐酸

D.步骤④、⑤、⑥反应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18.高氯酸铵()

44

NH ClO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实验室可利用

3

NaClO(已知氯酸钠受热分解生成高氯酸钠和氯化钠)等为原料制取44

NH ClO(部分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图2所示),其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80℃的浸取液冷却至0℃后进行过滤,滤渣的主要成分为4NaClO

B .常温下,向反应器中加入氯化铵饱和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444NH +ClO =NH ClO

C .洗涤44NH ClO 固体时应使用超过80℃的热水

D .44NH ClO 发生分解反应时,会产生大量气体

19.酸性环境中,纳米Fe/Ni 去除-

3NO 过程中的含氮微粒变化如图所示,溶液中铁以2+Fe 形式存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ii 的离子方程式为:-+2++242NO +3Fe+8H =3Fe +NH +2H O

B .假设反应过程都能彻底进行,反应i 、ⅱ消耗的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C .增大单位体积水体中纳米Fe/Ni 的投入量,可提高-

3NO 的去除效果

D .-3amolNO 完全转化为+4NH 至少需要4amol 的铁

20.《环境科学》刊发了我国科研部门采用零价铁活化过硫酸钠去除工业废水中正五价砷(As(V))的研究成果,其反应机理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28S O -

转化为24SO -或4SO -?时,硫元素化合价由+7降低至+6 B .整个反应过程中228S O -作催化剂,24SO -

为中间产物

C .自由基OH ?有强氧化性

D .溶液的pH 越小,越有利于去除废水中的正五价砷

21.硫代硫酸钠()223Na S O 被称为“养鱼宝”,可降低水中的氯对鱼的危害.脱氯反应为

2-2-+-23224S O +4Cl +5H O=2SO +10H +8Cl ,该反应中 A .2-23S O 发生氧化反应 B .2Cl 被氧化

C .S 元素化合价降低

D .2H O 被氧化 22.一般认为离子交换分子筛+M -Z 使CO 与2N O 反应的基本步骤如下:

++22N O+M -Z=N +OM -Z ;++2CO+OM -Z=CO +M -Z .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L 氮气,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A 2N

B .离子交换分子筛O +M -Z 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起催化剂的作用

C .1mol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N 元素转化为N 2)生成的分子数之和为8N A

D .生成A N 个N N ≡键的同时生成A 2N 个C=O 键

23.已知227K Cr O HCl +(浓)232Cl CrCl KCl H O ??

→↑+++(未配平).如图a b c d e 、、、、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227K Cr O 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a 处变蓝、b 处变棕红,说明非金属性:Cl I >、Cl Br >

B .d 处立即褪色是因为2Cl 的漂白作用,e 处变红可用于检验2Fe +

C .c 处先变红后褪色说明2Cl 与2H O 反应生成HCl 和HClO

D .已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24.氢氧化铈[]4Ce(OH)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氢氧化物.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2SiO 、23Fe O 、2CeO ),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回收铈,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滤渣A 中主要含有2SiO 、2CeO

B .①中洗涤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除去Cl -和3Fe +

C .过程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222226H H O 2CeO 2Ce O 4H O ++++=+↑+

D .过程④中消耗211.2LO ,转移电子数约为232 6.0210??

二、工业流程题

25.【精品】诺贝尔化学奖是有关锂电池的研究.回收废旧锂钴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是2LiCoO ,含Fe 、Al 、Si 等杂质)制备钴铁氧体()24CoFe O 电极材料已获得重大突破.制备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LiCoO 中Co 的化合价是________.

(2)操作②最好使用________方式控制温度为80℃.

(3)含铝滤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写化学式).

(4)下列属于⑦经过的反应或操作有_______(填字母).

A .322AlO 4H Al 2H O -+++=+

B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C .工业上电解熔融的23Al O 制备Al

D .23

22H SiO SiO H O +? (5)过程③中控制温度为40℃,原因是________.

(6)过程④中23Na CO 的主要作用为调节溶液的pH ,使3Fe +转化为沉淀进行分离,含铁废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6.碘化钠可用于医学和摄影.实验室制备NaI 的基本实验步骤为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关闭K ,向B 中滴入30%NaOH 溶液,制得3NaIO ;③打开K ,通入2H S 至饱和制得NaI ,同时有黄色沉淀产生;④关闭K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充分逸出2H S ;

⑤把B 中的混合液倒入烧杯,加入足量碳酸钡除去稀硫酸再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NaI 成品.

回答下列问题:

(1)盛稀硫酸和30%NaOH 溶液的仪器,若换成分液漏斗,其缺点是_________.

(2)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C 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__.

(3)步骤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4)制得3NaIO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通入2H S 至饱和,与3NaIO 反应制得NaI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5)步骤⑤中的“一系列操作”包括过滤、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涤液、________等操作.

(6)三颈烧瓶加入5.08g 碘单质,若期望反应的产率为88%则最终得到产品的质量为______.

27.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利用4FeSO 制备还原铁粉的工业流程如下:

实验室中可用4FeSO (用铁粉和稀硫酸反应制得)和43NH HCO 在如图装置模拟上述流程中的“转化”环节.

(1)装置A 的名称是_____,装置B 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43NH HCO 盛放在装置_____中.

(2)实验过程中,欲将生成的4FeSO 溶液和43NH HCO 溶液混合,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4FeSO 溶液要现用现配制的原因是_________.

(3)操作I 的名称是________,干燥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脱去游离水,该过程中会有少量3FeCO 在空气中被氧化为FeOOH ,取干燥后的3FeCO 样品12.49g ,与炭混合后焙烧,最终得到还原铁粉6.16g ,计算样品中杂质FeOOH 的质量_______g

四、原理综合题

28.(1)碳的氧化物可用来制备碳酰肼[()22CO NHNH ,其中碳元素为4+价].加热条件下,碳酰肼能将锅炉内表面锈蚀后的氧化铁转化为结构紧密的四氧化三铁保护层,并生成氮气、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的方法可以有_________(多选)

A .开发新能源

B .使用电动车

C .植树造林

D .戴上呼吸面具

(3)22H O 有时可作为矿业废液消毒剂,有“绿色氧化剂”的美称.如消除采矿业胶液中的氰化物(如KCN ),经以下反应实现:2223KCN H O H O N ===A H +++↑,则生成物A 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火法炼铅的废气中含低浓度2SO ,可将废气通入过量氨水中进行处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取100L 某钛液,加铝粉,使其发生反应2332TiO Al H Ti Al H O ++++++→++(未配平),反应消耗铝1.08g ,则该钛液中2Ti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6)工业上利用纳米2MgH 和4LiBH 组成的体系储放氢(如图所示).写出放氢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7)工业上可以采用热还原法制备金属镁(沸点107℃,熔点648.8℃).将碱式碳酸镁[]3224MgCO Mg(OH)5H O ??和焦炭按一定比例混合,放入真空管式炉中先升温至700℃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升温至1450℃反应制得镁(同时生成可燃性气体).

①用碳还原法制备金属镁需要在真空中而不在空气中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

②碱式碳酸镁分解如图所示,写出在1450℃反应制得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酒精消毒是通过酒精渗透而破坏细胞的蛋白质结构,从而杀灭病毒,不是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目的,因为酒精没有强氧化性,故A错误;

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名,氧化钙不能与氧气反应,但能与水反应,所以生石灰可作食品袋内的干燥剂,而不是作脱氧剂,故B错误;

C.用超临界CO2代替有机溶剂作为油脂的萃取剂,无污染,易分离,并且可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更环保,故C正确;

D.明矾溶于水,溶液中Al3+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可作净水剂,但明矾不能消除水中Cu2+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常用FeS等物质消除水中Cu2+等重金属离子污染,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A

【详解】

A.鉴别溶液和胶体,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光束通过氢氧化铁胶体时,产生光亮的通路,故A正确;

B.碘易溶于酒精,在水中溶解度比较小,要使试管内壁的碘除去,用酒精洗涤,酒精可与水混溶,再用水冲洗可达到洗涤的目的,故B错误;

C. pH试纸不能湿润,应选干燥的pH试纸测定pH,故C错误;

D. 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应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故D错误;

故选:A。

3.D

【详解】

A.在通常条件下,氧化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不能除去杂质,故A错误;

B.稀硫酸与铁、铝均反应,无法达到除杂目的,故B错误;

C.Cu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铜,引入新杂质,不能除杂,应选铁粉,故C错误;

D.泥沙不溶于水,则溶解、过滤、蒸发可分离,故D正确;

答案选D 。

4.B

【详解】

A .白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是弱酸,离子反应中不能拆写,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23323Fe O +6CH COOH=3H O+2Fe CH +COO 6,故A 错误;

B .亚铁离子和氧气、氢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2++3+224Fe +O +4H =4Fe +2H O ,故B 正确;

C .氢氧化钙过量时,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NaOH 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3

HCO +Ca 2++OH -═CaCO 3↓+H 2O ,故C 错误;

D .向含NH 3的污水中加入NaClO 将其转化为N 2,离子方程式:--3223ClO +2NH =3Cl +N +3H O ,故D 错误;

答案选B 。

5.B

【详解】

A .碘单质易升华,加热后遇冷水冷凝成固体,装置设置合理,故不选A 项;

B .加热固体,为了防止生成的水倒流,试管应该倾斜向下,装置设置不合理,故选B 项;

C .将NaOH 溶液滴入瓶中,Cl 2和NaOH 溶液反应,导致瓶内压强减小,气球的体积会变大,裝置设置合理,故不选C 项;

D .加热装置并通入Cl 2可以观察到Na 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和光亮的黄色火焰,装置可用于探究Na 和Cl 2的反应,故不选D 项;

故选B 。

6.C

【详解】

①无色溶液中不会存在有色的Cu 2+,故①错误;

②-2-+-323CO Na AlO NO 、、、之间不反应,都不与OH -反应,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②正确;

③Fe 2+、-

3NO 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③错误;

④Na +、Ba 2+、Cl -、I -之间不反应,都不与Fe 2+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④正确;

HCO与H+、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⑤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H+或OH-,-

3

故⑤错误;

⑥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中存在大量OH-,S2-、ClO-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⑥错误;

②④正确,故答案为C。

7.C

【详解】

A.FeCl3和NaOH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制取氢氧化铁胶体,应该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A错误;

B.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o2O3,氧化产物是Cl2,所以氧化性Cl2

C.Fe2+和铁氰化钾反应生成特征的蓝色沉淀,所以该实验能检验Fe2+,C正确;

D. AlO2-离子促进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生成Al(OH)3白色沉淀和CO32-,HCO3-与水解无关,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8.B

【分析】

SO2与BaCl2不反应,通入另一种气体后可以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硫酸钡或亚硫酸钡,气体为氨气时生成亚硫酸钡,气体具有氧化性时可生成硫酸钡沉淀,以此来解答。

【详解】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氧气可氧化H2SO3生成硫酸,再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A错误;

B.Zn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与二氧化硫、氯化钡不反应,无沉淀生成,故B正确;C.高锰酸钾溶液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气在水中可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再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错误;

D.生石灰和浓氨水反生成氨气,氨气与二氧化硫、氯化钡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9.D

【详解】

K、Na性质非常活泼,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表面不能形成保护内部金属不被氧化的氧化膜,Fe在空气中被氧化后形成的氧化膜比较疏松,起不到保护内层金属的作用;金属铝的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护内层金属不被腐蚀。

答案选D。

10.B

【详解】

A.SiO2是酸性氧化物,不是盐,故A错误;

B.MgCl2是盐,故B正确;

C.Mg(OH)2是碱,不是盐,故C错误;

D.H2SiO3是酸,不是盐,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1.C

【详解】

A.诗中主要涉及“雷雨发庄稼”,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涉及化学反

应有N2+O2放电

2NO、2NO+O2=2NO2、3NO2+H2O=2HNO3+NO,故A正确;

B.“超级钢”中含Mn10%、C0.47%、Al2%、V0.7%,则“超级钢”不是化合物,而是一种合金钢,是新型合金材料,故B正确;

C.碳酸钠能与明矾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一碱、二矾、三钱盐”中的“碱”是纯碱碳酸钠,常用作“口碱”,不是火碱氢氧化钠,故C错误;

D.氢氧化铬属两性氢氧化物,与氢氧化铝类似,Cr(OH)3胶体也可吸附悬浮杂质,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2.D

【详解】

A.钠离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氯离子有3个电子层,即氯离子半径大于钠离子,a离子为Cl-,b离子为Na+,A错误;

B .题目中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即无法判断溶液中水合-Cl 的个数,B 错误;

C .氯化钠是强电解质,全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Cl Na +Cl =,C 错误;

D .由图可知,b 离子与水中的氧接近,形成水合b 离子,所以表明水分子中氧原子端带负电,D 正确;

故选D 。

13.D

【详解】

①第一步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

②第二步中,4NH +中N 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2NO -

中N 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该反应中只有N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则42NH NO 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故错误;

③第二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所以是分解反应,故正确;

④根据②的分析,第二步中2N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正确;

⑤第一步中物质间相互交换成分,属于复分解反应,故正确。

答案选D 。

14.D

【详解】

①需要5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等配制50.00 mL 0.1000mol?L -1Na 2CO 3溶液,故①错误;

②HCl 极易溶于水,饱和食盐水可抑制氯气的溶解,导管长进短出、洗气可分离,故②正确; ③球形冷凝管易残留馏分,应选直形冷凝管,故③错误;

④硅酸钠溶液显碱性,硅酸钠溶液具有粘合性,能将玻璃塞与试剂瓶的瓶口粘在一起,所以不能使用玻璃塞,应选橡皮塞,故④正确;

②④正确,故答案为D 。

15.C

【详解】

①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是利用氢气燃烧提供能量为化学变化,故①正确;

②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过程中是原子核内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的研究范畴,不是化学变化,故②错误;

③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是燃料燃烧生成了新的物质,为化学变化,故

③正确;

④开采可燃冰(甲烷水合物),将其作为能源使用,燃烧过程中生成新的物质,为化学变化,故④正确;

只有①③④正确,故答案为C。

16.B

【详解】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氟气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氟化氢和氧气,镁与水需要加热才能反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

故选:B。

17.D

【详解】

A.根据侯氏制碱法原理,步骤②中生成碳酸氢钠,先通入氨气可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利于析出碳酸氢钠,故A正确;

B.HCl可抑制镁离子水解,则步骤③中可将MgCl2?6H2O晶体在HCl气流中加热脱水得到无水氯化镁,故B正确;

C.碳酸钠一定在氯化钡之后,可除去Ca2+及过量Ba2+,则加入试剂及相关操作顺序可为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盐酸,故C正确;

D.步骤④是溴离子被氧化为溴单质,步骤⑤是溴单质被还原为溴化氢,步骤⑥溴元素被氧化为溴单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8.C

【分析】

氯酸钠受热分解生成高氯酸钠和氯化钠,可由图知,NaClO4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NaCl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80℃时浸取液冷却至0℃过滤,高氯酸钠的溶解度迅速降低,析出晶体,高氯酸钠中加入氯化铵饱和溶液,反应向着更难溶的物质转化,析出高氯酸铵,过滤洗涤干燥就可以得到高氯酸铵的固体,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 .可由图知,NaClO 4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NaCl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80℃时浸取液冷却至0℃过滤,高氯酸钠的溶解度迅速降低,析出晶体,但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不会析出晶体,则滤渣的主要成分为NaClO 4,故A 正确;

B .反应器高氯酸钠中加入氯化铵饱和溶液,反应向着更难溶的物质转化,根据物质的溶解情况,可知析出高氯酸铵,即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NH +-4ClO ═NH 4ClO 4↓,故B 正确;

C .洗涤NH 4ClO 4固体时应避免NH 4ClO 4溶解,不能用超过80℃的热水,故C 错误;

D .NH 4ClO 4发生分解反应时,发生2NH 4ClO 4===?

N 2↑+2O 2↑+Cl 2↑+4H 2O ,会产生大量气体,故D 正确;

故答案为C 。

19.B

【详解】

A .由图可知,反应ii 是亚硝酸根与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铵根,离子方程式

为:-+2++242NO +3Fe+8H =3Fe +NH +2H O ,故A 正确; B .反应Ⅰ是硝酸根和铁反应生成亚硝酸根和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

2-

3-+2+2NO +Fe+2H =Fe +NO +2H O ,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

-

+2++

242NO +3Fe+8H =3Fe +NH +2H O ,要使反应过程都能彻底进行,反应i 、ⅱ消耗的铁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故B 错误;

C .增大单位体积水体中纳米Fe/Ni 的投入量,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提高-3NO 的去除效果,故C 正确;

D .硝酸根转化为铵根,氮原子的化合价从+5降到-3,所以-3amolNO 完全转化为+4NH 需要转移8amol 的电子,4amol 的铁从0价升高到+2价,转移8amol 电子,电子得失守恒,故D 正确;

故选B 。

20.C

【详解】

A .S 最外层有6个电子,最高价为+6价,因此228S O -转化为24SO -时,化合价未变,228S O -

里面8个氧中的2个氧为?1价,6个氧为?2价,化合价降低变为?2价,故A 错误;

B .整个反应过程中,228S O -是氧化剂,可氧化零价铁、还可氧化亚铁离子,硫酸根是228S O -

氧化零价铁的还原产物,故B 错误; C .自由基OH ?中O 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到1个电子,因此自由基OH ?有强氧化性,故C 正确;

D .溶液的pH 越小,越难形成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沉淀,难与As(V)发生共沉淀,故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

21.A

【详解】

反应2-2-+-23224S O +4Cl +5H O=2SO +10H +8Cl 中,Cl 元素得电子,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

价,S 元素失电子,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6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2-23S O 被氧化,作

还原剂,2Cl 被还原,作氧化剂,2H O 在反应中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综上分析,答案选A 。

22.C

【详解】

A .在标准状况下22.4L 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 ,N 2O→N 2,N 元素化合价升高(1-0)×2=2,则生成1mol 氮气转移2mol 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故A 正确;

B .反应N 2O+M +-Z═N 2+OM +-Z 、CO+OM +-Z═CO 2+M +-Z 的总反应为N 2O+CO═CO 2+N 2,说明离子交换分子筛OM +-Z 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起催化剂的作用,故B 正确;

C . 1mol 完全燃烧生成3mol 水、2mol 氮气和1mol 二氧化碳,总共生成6mol 分子,生成的分子数之和为8N A ,故C 错误;

D .根据总反应为N 2O+CO═CO 2+N 2可知,生成N A 个N≡N 键的同时生成N A 个CO 2分子,即同时生成2N A 个C=O 键,故D 正确;

故答案为C 。

23.B

【详解】

A .Cl 2和碘化钾反应:Cl 2+2NaI=2NaCl+I 2,碘遇淀粉变蓝,该反应说明Cl 2的氧化性强于

2019全国一卷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2019年全国一卷化学试题解析 1.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 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 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 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答案】A 陶瓷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的各种制品。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黏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 【解析】A项、氧化铁为棕红色固体,瓷器的青色不可能来自氧化铁,故A错误; B项、秦兵马俑是陶制品,陶制品是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故B正确; C项、陶瓷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与水泥、玻璃等同属硅酸盐产品,故C正确; D项、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酸盐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具有不与酸或碱反应、抗氧化的特点,故D正确。 故选A。 2.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 易溶于水及甲苯 【答案】B 2-苯基丙烯的分子式为C9H10,官能团为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解析】A项、2-苯基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能够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 B项、2-苯基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2-苯基丙烯,

故B正确; C项、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2-苯基丙烯中含有甲基,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C错误; D项、2-苯基丙烯为烃类,分子中不含羟基、羧基等亲水基团,,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2-苯基丙烯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甲苯,故D错误。 故选B。 3.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 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 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 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 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答案】D 在溴化铁作催化剂作用下,苯和液溴反应生成无色的溴苯和溴化氢,装置b中四氯化碳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苯和溴蒸汽,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够吸收反应生成的溴化氢气体,倒置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解析】A项、若关闭K时向烧瓶中加注液体,会使烧瓶中气体压强增大,苯和溴混合液不能顺利流下。打开K,可以平衡气压,便于苯和溴混合液流下,故A正确; B项、装置b中四氯化碳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苯和溴蒸汽,溴溶于四氯化碳使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故B正确; C项、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够吸收反应生成的溴化氢气体,故C正确; D项、反应后得到粗溴苯,向粗溴苯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其中溶解的溴,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向有机层中加入适当的干燥剂,然后蒸馏分离出沸点较低的苯,可以得到溴苯,不能用结晶法提纯溴苯,故D错误。 故选D。

2018年高考全国化学试卷包含答案.doc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全国I卷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7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 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4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10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A B22.4 L标准状况氨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 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A D 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A 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 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 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2 mol H2 1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 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 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 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 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13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示意图 如图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 为 ①EDTA-Fe2+-e-=EDTA-Fe3+ ②2EDTA-Fe3++H2S=2H++S+2EDTA-Fe2+ 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近五年高考真题化学大题

近五年高考真题化学大题 (2013年全国卷1,13分)醇脱水是合成烯烃常用的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0C)溶解性 环己醇1000.9618161微溶于水 环己烯820.810283难溶于水 在a中加入20 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 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0C。 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钼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 (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圆底烧瓶 B.温度计 C.吸滤瓶 D.球形冷凝管 E.接收器 (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41% B.50% C.61% D.70% 答案:(1)直形冷凝管(2)防液体暴沸;B(3)(4)检漏;上品倒出。 (5)干燥(或除不除醇)(6)CD(7)C (2014年全国卷1,13分)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 异戊酯的反应、 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如选择题第8、9题,填空题最后一道和综合应用第一题,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3.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综合性试题,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 二、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表述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对物质的分类混淆不清;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的表达式等等。 2.实验基本技能差。不会组合正确的实验装置和排列合适的实验操作顺序等。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4.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6.计算能力薄弱。表现在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元素的质量比,以及化学反应中有关量的计算。 三、教学建议 1.增强质量意识

高考化学历年(2018)真题及答案

2018年真题 (全国1卷)7.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 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 “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 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4色 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 B. C. D. 10. 11. 12.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 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 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 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13.

26.(14分) (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_________,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_。 (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 ,关闭K3。①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②同时c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____。 (3)打开K3,关闭K1和K2。c中亮蓝色溶液流入d,其原因是____;d中析出砖红色沉淀,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 (4)指出装置d可能存在的缺点____。 27.(14分)

(word完整版)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武陟一中2011-2012学年上期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1、试卷结构 本次期中考试共分Ⅰ、Ⅱ两卷,Ⅰ卷1—18题为选择题,分值54分,Ⅱ卷19、20、21为填空题,22、23题为推断题,24题为计算题,分值46分,共计100分。 2、试卷评价 试题难度适中,知识覆盖面大,基本上覆盖了期中考试前所学的所有知识,突出主干知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同时也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要求有一定要求,整套试卷无难题、怪题、偏题,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最基本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 二、试卷分析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概念辨析以及重要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掌握。涉及化学用语、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共存、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等。学科特色浓郁,知识层次鲜明,既有描述性知识又有迁移性和创新性知识,各层次的考生都有一定发挥的空间。 第12题和第14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溶液中的电荷守恒,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中的电荷守恒。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得分情况不是太好,经分析和调查后主要问题在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较差。 第17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是氧化还原反应中很基本的要求,也是命题时常考的题型之一,要求学生能准确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并能熟练比较其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大部分学生能准确的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但是不能找出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导致出错。 相应措施:引导学生从两条线的变化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即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第20题

2018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1)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 1.(6分)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2.(6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3.(6分)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B. C.D. 4.(6分)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为胶体粒子数为0.1N A B.22.4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 C.92.0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 D.1.0molCH4与Cl2在光照下生成CH3Cl的分子数为1.0N A 5.(6分)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化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生成1molC5H12,至少需要2molH2

6.(6分)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台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7.(6分)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示意图如右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 ①EDTA﹣Fe2+﹣e﹣=EDTA﹣Fe3+ ②2EDTA﹣Fe3++H2S=2H++S+2EDTA﹣Fe2+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阴极的电极反应:CO2+2H++2e﹣═CO+H2O B.协同转化总反应:CO2+H2S═CO+H2O+S C.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低 D.若采用Fe3+/Fe2+取代EDTA﹣Fe3+/EDTA﹣Fe2+,溶液需为酸性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3分) 8.(14分)醋酸亚铬[(CH3COO)2Cr?2H2O]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铬还原为二价络;二价铬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铬。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仪器a的名称是。(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K1、K2,关闭K3。 ①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同时c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 (3)打开K3,关闭K1和K2.c中亮蓝色溶液流入d,其原因 是;d中析出砖红色沉淀。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 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洗涤,干燥。 (4)指出装置d可能存在的缺点

2020年全国Ⅰ高考化学试题点评

2020年全国I高考化学试题点评 点评一: 广西南宁三中化学老师蓝宇认为,今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大部分连续了历年的特点,总分依旧占108 分,题量没有多大变化,题目难度比去年略低,深浅层次明显。其中与去年不太一样的是,运算量有所增加,而且有关氧化还原的运算题替换成了电化学原理及运算。 主观题题号也由原先的26?29题改为27?30题。 今年高考化学试题给人的整体感受是坚持学科内综合为主的原那么,注重考查化学学科主干知识、考查学科内各知识板块的综合应用能力、考查内容源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 蓝宇认为,试题中能力的考查是以知识为载体,通过灵活的解决咨询题的方法来实现。假如平常学生不注重基础、训练表达能力,就觉得不易下手。他从每个题型分析了今年化学考试的特点。 今年的化学题型包括选择题、实验题、无机和有机推断题、电化学原理及运算。选择题的命题是以考查化学差不多概念、差不多理论为主。强调化学概念、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基础等知识点的综合,要紧考察传统题型,这些题型差不多上烂熟于心的,难度并不大。然而8道选择题里有第7题、第9题、第11题和第13题4道题目涉及运算。运算能力不是专门突出的同学在选择题上会用比较多时刻。 27 题实验题要紧以考查综合实验设计能力为主。要求把握常见物质检验方法,具有规 范的实验操作能力、能依照实验目的进行实验设计。此题比较新颖,有一定的开放性。不仅需要自己设计流程、选择装置,还要选药品,而且还需要大量的文字描述。 28 题电化学原理咨询题一直是化学中的难点,但近几年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观题考得少,而今年以大题的形式显现,难度尽管不大,但专门多学生把握得不是专门扎实,会在运算和文字表述上失分。它要紧考查了电解原理及有关运算,能够较好地区分学生的水平,涉及的知识点有正负极判定、电极反应书写、电极产物运算等。 29 题无机推断题,要紧以结合元素周期表并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此题涉及三大强酸、晶体结构、熔沸点及生疏反应的书写等知识点的考查,有专门好的选拔功能。 30 题有机推题,以框图的形式出现,考查有机化学基础的综合能力为主。命题时适当 给出新的信息即一个新的反应条件。以考查学生应用信息、解决咨询题的能力。设咨询时,将结合运算等内容,考查有机分子式的推断,化学方程式、结构简式的书写以及有机反应的差不多类型,同分异构体书写等,此题对学生的推理能力要求较高,第⑵咨询给B和C命 名时专门容易失分。 总体上分析,蓝宇老师认为今年高考化学科试题稳中有变,变的是更加突出对学科能力的考查,加大了知识的覆盖面,加大了试题的思维容量,重点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及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能力。 考生印象:绝大部分的考生讲,关于像27 题如此的题型来讲,他们并可不能感到生疏,但大量文字的描述让他们觉得无从下手,看起来如何讲都沾边,但又如何讲都讲不清晰。且,在答题时,每道题目都考查了好几个知识点,有时想起了那个点,就不记得了那个点,做起来不如何顺手。

高一化学学科试卷分析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一化学学科试卷分析 灵璧一中高一化学学科组 一、试卷结构 1、试卷结构 本次期中考试共分Ⅰ、Ⅱ两卷,Ⅰ卷1—16题为选择题,分值48分,Ⅱ卷17、18为填空题,19题为推断题,20题为实验题,21题为计算题,分值52分,共计100分。 2、试卷评价 试卷有一定的区分度,试卷总体难度稍偏难,抽样分析难度系数在0.6左右。试卷能结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偏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运用的考查,较好体现在新课标的三维能力考查的要求。整套试卷无难题、怪题、偏题,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最基本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但试卷中基础偏易题相对较少,试卷适合对将来选修化学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不太适合将来不选修化学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的培养。 二、试卷分析 1、整体分析

满分有3人,90-99有92人,80-89有187人,70-79有260人,60-69有320人,不及格有1249人,从及格以上来看符合正态分布,数据合理。 从考试情况来看,第4、9、11、12、13和20题得分率较低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概念辨析以及重要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掌握。涉及化学用语、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共存、电解质溶液等。学科特色浓郁,知识层次鲜明,既有描述性知识又有迁移性和创新性知识,各层次的考生都有一定发挥的空间。 第4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散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知道溶液、胶体和浊液的 区别和联系,知道肢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还要了解胶体中胶粒概念。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得分情况不是很好,主要是学生不了解胶粒 的概念,误以为1molNaCl中有1mol胶粒。 第9题和第11题: 命题意图:考查物质的量相关概念。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审题不清,误把原子数看成分子数做题导致 错误较多。对于气体摩尔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质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 很好掌握标准状况和气体与22.4的关系。 第12题和第13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电解质的概念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溶液中的离子共存,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判断离子方程式,以及运用离子共存条件判断溶液中的离子 共存情况。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得分情况不是太好,经分析和调查后主要问 题在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较差。 第18题 命题意图:本题是一道溶液配制的填空题。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为载体,涉及具体考点有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误差的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的判断、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等。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1、回答言语不够严谨,如在第(2)小题中很多学生都回答出了量筒,但没有指明量筒的规格,导致失分;2、第(4)小题得分情况很不好,不理解溶液配制的具体顺序;3、误差分析中仰视与俯视导致的误差容易颠倒。 相应措施:训练学生严谨的解题习惯,化学用语要规范,不丢三拉四。 第19题 命题意图:本题为离子推断题。重点考察通过物质之间反应时的不同现象来 推断离子,特别突出常见反应的考察。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1、不会书写离子方程式,氢氧化镁不知道写沉 淀符号。2、离子共存条件不熟练,不会根据现象判断何种离子在反应。3、离子 检验不熟悉,检验氯离子时只知道加入硝酸银而不知道加入硝酸来检验。 相应措施:离子共存和离子检验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应进行专题讲练,使学 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准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第20题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物质探究的过程与实验顺序。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对物质探究不熟悉,心生胆怯。对化学反应 实验装置看不懂,不知道各种装置的作用,不会从对比实验中得出结论,还有审 题不清,从而得出相反的结论。

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灼烧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区别蚕丝和人造纤维,A正确;B、食用油反复加热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B 正确;C、高温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杀菌消毒,C正确;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D错误,答案选D。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的判断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 B.1 mol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 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 D.标准状况下,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答案】A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 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甲基丁烷也称异戊烷,A 错误;B.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B 正确;有4种同分异构体,C 错误;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 错误,答案选B 。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判断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 .将Cl 2与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 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用分液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乙酸乙酯,A 错误;的密度与空气接近,且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 2,所以用排水法收集,B 错误;C.铁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因此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C 正确;D.将Cl 2与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只能除去氯气,但不能除去水蒸气,不能得到纯净的Cl 2,D 错误,答案选C 。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 2SO 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 、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 +和SO 42- 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 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 增大 B .该法在处理含Na 2SO 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 和H 2SO 4产品 C .负极反应为2 H 2O –4e –=O 2+4H +,负极区溶液pH 降低 D .当电路中通过1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的O 2生成 【答案】B 考点: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 12.298K 时,在 1L -?氨水中滴入 mol 1L -?的盐酸,溶液的pH 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mol 1L -?氨水的电离度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二卷)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2.(6分)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3.(6分)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在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A.B. C.D. 4.(6分)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5.(6分)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24gP4中所含P一P键数目为4N A B.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 C.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6.(6分)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完整版)2019年高考试题—理综化学(山东卷)解析版.doc

2019 年高考试题—理综化学(山东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 :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 理解! 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 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 问题大多具有委 婉性, 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 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 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 明确考察要点, 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建议 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 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 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 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7、以下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 、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 、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 、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基本概念。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A 项错误; Mn 2O 7 为酸性氧化物, Al O 为两性氧化物, B 项错误;催化剂能影响反应速率,改变可逆反应达到 2 3 平衡的时间, C 项正确;石油的分馏产物汽油为混合物, D 项错误。 答案: C 8、以下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 HClO 是弱酸,所以 NaClO 是弱电解质 B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 FeCl 3 溶液,可制得 Fe(OH)3 胶体 C 、 HCl 溶液和 NaCl 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 HCl 和 NaCl 均是离子化合物 D 、电解 NaCl 溶液得到 22.4LH 2 ( 标准状况 ) ,理论上需要转移 N 个电子 (N 表示阿伏加德 A A 罗常数 ) 【解析】 NaClO 属于盐, 为强电解质, A 项错误;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 FeCl 3 制备 Fe(OH)3 胶体, B 项正确; HCl 属于共价化合物, C 项错误;根据电解 NaCl 溶液的阴极反应 :2H + +2e -2 =H ↑, 产生标准状况下 22.4LH 2,转移 2N A 个电子, D 项错误。 答案: B 9、以下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B 、 IA 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 、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D 、Ⅶ A 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解析】 NH 4Cl 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A 项错误;同周期元素从 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各周期中Ⅰ A 族元素的金属性最强, B 项正确;同种元素的原子的 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 C 项错误;Ⅶ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那么元素的金属性 越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弱, D 项错误。 答案: B 10、以下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 KMnO,溶液褪色 B 、甲烷和 Cl 2 的反应与乙烯和 Br 2 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 、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 C 6H 12O 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休 D 、乙醇、乙酸均能与 Na 反应放出 H 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在反思中 -----高一化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 矿务局中学刘花 一、试题的整体结构与难度: 1、试题的结构: 试题范围包括了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与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内容。 2、试题的难度及特点: 本试题难度适中,考查的虽然都就是基本知识与实验,但就是比较灵活。试卷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能注重基础与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性、解题的规律性、思维的灵活性,体现了新高考对能力与素质的要求。试题既较好的检测了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对学生学习起到了一定的诊断、指导与激励作用。 二、试卷结构与特点 1.试卷结构 第一大题选择题1—15题共45分。第二大题填空及简答题16—19题共31分。第三题实验及探究性题20题共12分。第四题计算及分析题21题共8分。卷面分4分。本次试题总分为100分。 2.试卷特点 (1)坚持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①试卷的结构及各知识块的赋分及试题难度比例与《考试大纲》的要求基本保持一致,试卷长度适中,题量恰当,答案的书写量也较为合适,给学生留有较多分析与思考的时间。 ②化学能量与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等。 (2)提高了对化学学科内综合知识的考查 本份试卷不管从内容还就是形式上都有一种高考试卷的风格,试题的质量、试题的新颖度、对考点的要求、对学生能力点的要求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等做的均比较到位。 3.试题分析 1、单项选择题1、 2、 3、5、8做得相对好些。 4、7、10、12、14做得较好。 5、9、11、13、15做得较差。第5小题考查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学生算错的较多。第9题考察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的多少。11题考察外界条件改变对可逆反映的影响。13题同11题考察内容一样形式不同。15题图像的方式考察外界条件的改变可逆反应的影响。 2、非选择题答题情况比较差。

新课标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 S32K39Mn55 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答案】C 【解析】C选项,应多吃富含碘元素的食物,如KIO3。高碘酸为强酸,对人体有很强的腐蚀性。 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A 【解析】根据碳原子的四价原则补齐氢原子,直接查出C、H的原子个数,A选项正确;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B、C选项错误;含有甲基、醇羟基,所以可以发生取代反应,D选项错误。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W2-、X+B.X+、Y3+C.Y3+、Z2-D.X+、Z2- 【答案】C 【解析】A选项W在X的上一周期,所以X为第3周期,分别为O、Na;B选项X可能为Li或Na、Y可均为Al;D选项X可能为Li或Na、Z可能为O或S;上述选项中的Na+均不

影响水的电离平衡;C 选项Y 只能为Al 、Z 只能为S ,Al 3+ 、S 2-均影响水的电离平衡。 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 2S 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 .银器为正极,Ag 2S 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 .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 +3Ag 2S===6Ag +Al 2S 3 D .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 2S 转化为白色AgCl 【答案】B 【解析】由“电化学原理”可知正极反应式为Ag 2S +2e -===2Ag +S 2-,负极反应式为Al -3e -===Al 3+;电解质溶液中发 生反应Al 3++3H 2O Al(OH)3+3H +,S 2-与H +结合生成H 2S ,使Al 3++3H 2O Al(OH)3+3H +的平衡右移,最终生成Al(OH)3沉淀,只有B 选项正确。 11.已知K sp (AgCl)=1.56×10-10,K sp (AgBr)=7.7×10-13, K sp (Ag 2CrO 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 -、Br -和2 4CrO -,浓 度均为0.010mol·L -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 -1的 AgNO 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 A .Cl -、Br -、24CrO - B .24 CrO -、Br -、Cl - C .Br -、Cl -、24CrO -D .Br -、24 CrO -、Cl - 【答案】C 【解析】因为溶液中Cl -、Br -、2 4CrO -浓度相同,假设滴加 AgNO 3溶液的过程中混合液中Cl -、Br -、2 4CrO -浓度不变,均为 0.010mol·L -1,则开始生成AgCl 、AgBr 、Ag 2CrO 4沉淀时溶液中 c (Ag +)浓度分别为 1.56×10-8mol·L -1、7.7×10-11mol·L -1、3.0×10-5mol·L -1,所以首先沉淀的是AgBr ,最后沉淀的是Ag 2CrO 4。 12.分子式为C 5H 10O 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 ) A .15种 B .28种 C .32种 D .40种 【答案】D 【解析】属于C 5H 10O 2的酯水解可生成的酸有甲酸、乙酸、

2019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II卷与答案)

2019年全国卷Ⅱ理综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 Sm 1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热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8.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PO 数目为0.1N A 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 4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9.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

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 盐酸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D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 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 Zn+CuSO4Cu+ZnSO4 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 Ca(OH)2+CO2CaCO3↓+H2O 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2Na2O22Na2O+O2↑ 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1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图中各点对应的K sp的关系为:K sp(m)=K sp(n)

历年化学高考试题.doc

2018年高考理综试题(全国新课标卷)化学部分 1.(2018全国大纲卷)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均不存在化学键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2.(2018全国大纲卷)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 Al(OH)3↓ 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OH)2+CO32-= CaCO3↓+2OH- 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l2+2OH-= ClO-+Cl-+H2O 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2Fe+6H+= 2Fe3++3H2↑ 3.(2018全国大纲卷)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 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 △H < 0 反应到达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C.增大CO的浓度 D.更换催化剂 4.(2018全国大纲卷)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H>0),②X→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 B C D 5.(2018全国大纲卷)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价硫离子的半径。X元素为 A.Al B.P C.Ar D.K 6.(2018全国大纲卷)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7.(2018全国大纲卷)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g2O、Fe(OH)3、NH4HCO3、NaHCO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为V1、V2、V3、V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V3>V2 >V4 >V1 B.V3>V4 >V2 >V1 C.V3>V2 >V1 >V4D.V2>V3 >V1 >V4 8.(2018全国大纲卷)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 C.1mol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 4L氧气(标准状况) D.1mol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 240g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