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各调音阶指法

笛子各调音阶指法
笛子各调音阶指法

笛子,作为中国拥有最古老历史的民族乐器之一,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

并延续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8000年前曾出现的骨哨是笛子的前身,笛

子大约在秦汉以前就有记载),但古时的人们对笛子的了解远不及现代笛子研究者。包括近代的很多笛子研究者,对笛子的指法、调以及运用的表达仍然是不完善的,所以,我仅希望以本文,能弥补一些笛子学习者对笛子的指法、调的了解不足,同时也希望能和各位朋友一起共同进步。不管是什么乐器,指法与调子是相互相承的,所以其实也没有调子和指法的分别,由指法不同决定了曲子调子的变化,又由曲子调子的变化派生出不同的指法,两者密不可分,是辩证和统一的关系,不管是笛子作曲家还是笛子演奏家,都不能忽视笛子的指法与调的运用。下面简单地来说一说笛子常用的指法和调子关系,以及笛子的指法、调子在曲子中的运用。从笛子可以实现的指法来讲,以全按作5为例,笛子的指法从低音5一直到极高音1,其实上面还有音(极高音2,4等),只是确实不常用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首先来说一说笛子常用的指法和调子的。笛子常用的调子,如果以C调笛子为基准,全按作1就是G调,全按作2就是F调,全按作6就是降B调,全按作3就是降E调,那么为什么是这么分呢?因为当C调笛全按作1时,1变成了C调的5,所以从C(1)调往上数一个纯5度,是G(5),那么我们就说C调笛全按作1后是G调,以此类推,当全按作2时,1变成了C调的4,往上数一个纯4度是F(4)所以是F调,那么如果我们换成D调的笛子呢?同样原理,全按作1时,1变成了D调的5,所以,从D(2)调往上数一个纯5度,就是A(6),所以就是A调,以此类推,D调全按作2时,1变成了D调的4,往上数一个纯4度是D(5),所以我们就说它是G调。也就是说是什么调子的笛子,要全按作什么,只要将这个调子笛子的全按作5的1,向上数到作的什么音,是多少度音,然后把几度音加到原来的调子上去,算出是什么音,就是什么调子了,当然,首先得明白一些音程关系才行,以后会作进一步的解释和

表达上的研究. 那么笛子的调子和指法在曲子中又是如何运用的呢?先来说一下笛子本身的调子对曲子的影响。我们把笛子的风格简单地分成了两个大块:南方和北方。我们知道不同风格和不同地方的曲子要用到不同的调子,比如北方笛子曲子的调子以G调笛子(梆笛)居多,原因是因为北方的曲子大多高亢激昂,很具冲力,所以G调梆笛善于表现北方音乐的豪爽感,而且又比较适合北方笛子演奏技法中的剁、吐、滑的效果,当然,同样作为梆笛的小F、A调也很适合北方笛子曲子的演奏。南方笛子的调子以D调以下(比如C、B、bB、大A、大G、大F等)居多,大多善于表现委婉和悠闲,所以讲究声音浑厚,具有共鸣感,D调以下曲笛也比较适合南方的笛子演奏技法中的颤、打、叠的效果,尤其是低音区的感觉较梆笛更为厚实。再来说说不同的曲子应用的笛子的调子吧,很多朋友不知道什么样的曲子配什么调子的笛子,所以我想还是有必要分析一下的。除了以上说过的南北两派风格的差异,我要说的是,北方的曲子如果是表现恬静的、舒适的风格,同样可以用D调来衬托,比如北派笛子代表刘管乐老先生的作品《和平鸽》就是以D调笛子全按作2(1=G)演奏的,他的作品《夸家乡》就是以C调笛子全按作2(1=F)演奏的,也别有风味,另外,南派代表陆春龄老先生的作品《今昔》是以F调笛子全按作5和2(再加上C调笛子全按作2)演奏的,《奔驰在草原上》则是以F调笛子全按作5演奏的。也就说,选用不同调子的笛子与曲子本身没有最直接的联系,那么什么才真正影响着笛子在曲子中

的调子呢?大约有三点,第一,是曲子本身的音域,比如曲子的最高音或最低音超过了全按作5时的常用音域,那么我们就用转调使曲子的音域满足笛子的需要,比如《鹧鸪飞》中最低音为低音2,用全按作5就无法演奏低音区了;第二,是曲子的情绪,如果曲子的风格很活泼,又富跳跃感,那么我们不妨选用梆笛类的笛子,如果曲子的风格很平静很抒情,又富诗意,那我们不妨选用曲笛类的笛子,比如用曲笛演奏《扬鞭催马运粮忙》,就会发现情绪总是上不去;第三,是适合笛子的技法表现,比如《山村迎亲人》中有飞指的技法,换作其它的指法(调子)就是不能达到效果。相信只要灵活运用指法和调子,不管是演奏什么曲子都会变得应曲而宜、得心应手、效果更加。从狭义的角度来分析,笛子的指法和调子就如以上所说。现在从广义的角度去试着分析一下。大家知道的指法有全按作5、1、2、6、3等,但还有些不常用的调子,就很少有人会去研究,实际上,可以说只要是12平均律里的,理论上都能作为笛子的调子,这和中国古代所说的5声音阶和近代的7声大相径庭,12平均率,是我国的首先研究发明的,古时的编钟就是12平均律的,还有历史上有传说明朝的一位朱姓人士发明了12平均律的计算方法。一个八度内有6个全音,而12平均率则把这6个全音细分成了12个等分,也就是说,除了我们常用的12345671,又在其中加了中间的变化音,每个音之间的关系是原来全音之间关系的一半,12平均率是这样分配的:1--#1(b2)--2--#2(b3)--3--4--#4(b5)--5--#5(b6)--6--#6(b7)--7--1刚好12个等分(其中3和4之间本来就是半音程关系即小2度,所以中间没有变化音)。我们学习笛子,刚开始都是新学会全按作5(筒音作5),随后,又分别根据过程的不同,地方的不同,学习全按作1、2、6、3,这些是笛子最常用的调子,但却还不是最完善的,曹文工首先突破了笛子的调子极限,运用全按作7写了他的中期作品《买西莱普》(由李增光演奏),这首及附西域风情的曲子,不管是从作曲角度还是演奏角度来说,都已经踏入了笛子高难度转调曲子的新境界,同时,我国著名笛子研究者曲祥、曲广义也编辑了一本《笛子高级练习曲选》,其中有许多指法都是不拘泥于本身的运用,而是以12平均率的感觉为基础,比如通过移植后的单簧管奏鸣曲([德]兴德米特曲),用筒音作1的指法,但其有的地方

产生的效果却根本没有全按作1的感觉,倒象全按作7,或者说它没有固定的调子,只是围绕着它的基本调性在不停地转调。在《笛子高级练习曲选》中,象这样的例子,不仅仅只是表现在外国的曲子里,比如我国现在作曲家潭小麟写的《离别》,他力图将现代作曲理论和技法,同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离别》是他留美时为郭沫若谱写的歌曲的主旋律,全曲使用了十二音,却具有五声调式色彩:第一句为D(2)商,第二句为F(4)(zhi),第三句为降E(降3)宫,第四句为降E(降3)商,第五句为D(2)商,第六句为A(6)羽,第七句为#F(#4)羽,最后为G(5)商,也就是说,虽然整首曲子是全按作5的,看来很简单,却又不能按照五声或7升音阶的感觉去理解。所以笛子的调子是不能定死在常用指法和调子里的,应该随音乐的需要而变化,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指法和调子里发挥笛子自身和演奏者的无限可能性

。关于笛子转调知识的一些补充,也就是关于基本的音程关系的一些知识。我们想要了解的是转调后要确认是全按作什么,就试着看看本文吧。以前,有过有识之士用图示法来推敲转调确定,这样的方法对于初学者确实是方便可行的,但

是,随着我们对于不断涌现的新知识的求欲,以及笛子水准的各方面的成长,我们必须知道其中的原理,即:不同笛子的转调为什么是这样转?根据是什么?这就必须结合音程关系一起来分析了。首先说音程关系,是一门乐理知识。各位可以看下图中的钢琴键盘,不管朋友们是否熟悉,我都说一下,键盘中的CDEFGAB都是音名,那么通常也就是对应我们所知道的1234567,那么,从左边开始的一个C到右边的一个C,称为一个八度,为什么呢?笼统地说,因为其中包含有八度音,从学术上来说,通常一个八度也就是指一个“纯八度”,那么,几度音几度音又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呢?解释起来有点麻烦,但我还是可以试试的:如图,每两个相邻接的键(不管白键还是黑键)之间都是半音关系,为一个“小二度”,相邻接的两个不含有黑键的白键之间也是半音关系,也称为一个小二度,相邻接的两个含有黑键的白键之间是全音关系,称为一个“大二度”;每相邻接的三个音(不能把黑键漏算),也是一个大二度;在键盘上,黑键表示间于两个全音之间的音,也就是说,C往右看相邻接的一个黑键是念作“升”C,写作#C(在写的时候#是左上标),那么,又因为从D往左看相邻接的一个黑键,和C往右看相邻接的那个黑键属于同一黑键,所以,我们又可以称这个音念作“降”2,写作b2(在写的时候b是左上标),也就是说,#是升号,b是降号;以此类推,D和E之间的音是#D或者bE……如果要问在曲子中这个黑键具体读作升还是降,那就牵涉到作曲家赋予该曲子的“调性”了,“调性”超出了我们研究的这个课题的范围,所以我在这里不再多作解释了,大家可以参考一些关于乐理知识的其它资料。以上是必要的提示。现在长话短说,一个八度中所有的音程关系是怎么样分配的呢?基本的,音程关系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为:小二度(例:3和4之间)<大二度(例:1和2之间)<小三度(例:3和5之间)<大三度(1和3之间)<纯四度(例:1和4之间)<增四度(例:4和7之间)<减五度(例:低音7和中音4之间)<纯五度(例:1和5之间)<小六度(例:中音3和高音1之间)<大六度(1和6之间)<小七度(2和高音1之间)<大七度(例:1和7之间)<纯八度(例:中音1和高音1之间),当然,八度音程关系并非最大跨度的音程关系,但由于九度音以上构成的和弦(九和弦以上)不常用,所以在这里就不多说了。那么任意两个音之间要确定是几度音关系有什么好方法吗?有方法:首先,我们可以先数两个音中包含几个音,包含几个音就是有几度音,然后的关键就是看两个音之间有没有黑键,由此来确定是大音程还是小音程关系。比如3和4之间,包含3、4两个音,因此我们首先可以确定是一个二度音程关系,从键盘上来看,因为当中没有黑键,所以确定是小二度关系;1到2之间包含1、2两个音,是一个二度音程关系,再从键盘上来看,因为1和2当中有个黑键(即包含了一个半音),所以是一个大二度;3和5之间有3、4、5三个音,我们可以确定是三度音程关系,那么它究竟是大三度还是小三度呢?我们还是从键盘上来看,因为3和5之间只有一个黑键,所以是小三度关系;再比如1和3之间,我们可以数,其中包含三个音,即1、2和3,那么首先确定它是一个三度音程关系,从键盘上来看,它们之间有两个黑键,所以可以确定是大三度;1和4之间是包含四个音,也就是说是四度音程关系,那么,因为从键盘上来看,它们之间有两个黑键,所以是纯四度,再来看4和7之间,虽然同样包含四个音,但由于它们之间有三个黑键,所以是增四度;以此类推,1和5之间包含五度音,它们之间有三个黑键,所以是纯五度,低音7和中音4

之间同样包含五个音,但是它们之间只有两个黑键,所以我们说它们是减五度;中音3和高音1之间包六个音,所以是六度音程关系,由于其中有三个黑键,所以是小六度,1和6之间同样包含六度音,但是却含有四个黑键,所以是大六度;中音2和高音1之间是七度音程关系,但其中含有的黑键数是四个,所以是小七度,而1和7之间同样是七度音程关系,但其中含有五个黑键数,所以是大七度;纯八度,没得说,就是一个八度的关系,比如中音1和高音1之间,中音2和高音2之间等等。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基本的音程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结合以上的知识,再回过头来理解笛子的转调知识就会方便很多。笛子的转调确定,我以前说过基本的方法,但是,并没有进一步解释,比如我以前说过,以C调笛子为例,假如谱子上的要求是(C调笛)1=C(C调,原调),那么很明显是全按作5的,那么假如要求是1=F(转F调)了呢?我们还是看键盘,F这个音比C上升了四度音,而且是纯四度关系,那么很明显地,我们原来的1也要向上推一个纯四度,那么1往上数到4,就是一个纯四度,那么此时全按作5时的4变成了现在的1,把笛孔全部按下后的音变成了2,我们就说这样是:C调笛全1=F按作2(即C调笛转F调是全按作2);当然,C

调笛的常用转调确定方法都相对简单,进一步深化,假如用的是E调笛,1=E 时,按照之前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当然还是全按作5不变,但假如1=#F了呢?那么我们来看键盘,E和#F之间是一个全音关系,即一个大二度,那么原来全按作5时的1,就要向上推一个大二度,也就是,原来的2变成了现在的1,此时将笛孔全部按下后,这个音是4,那么我们就说:E调笛1=#F是全按作4(即E调笛转#F调是全按作4);再举一个例子,假如我们用的是降B调的笛子,谱子的要求是降B调笛子1=降A,那么我们看键盘,降B和降A,是往下推了一个大二度,原来全按作5时笛子上的1向下推一个大二度后,第二半孔充当了现在的1,即原来全按作5时的降7变成了现在的1,全部按下后是谱子中的6,那么我们就说:降B调笛1=降A是全按作6(即降B调笛转降A调是全按作6)。

●●●●●●是5{下面一点}

●●●●●○是6{下面一点}

●●●●○○是7{下面一点}

●●●○○○是1{无点}

●●○○○○是2{无点}

●○○○○○是3{无点}

○●●○○●是4{无点}

○●●●●●是5 {无点}

笛子各调音阶指法

筒音作5

膜孔指孔

低音5 〇●●●●●●

低音6 〇●●●●●〇

低音7 〇●●●●〇〇

中音1 〇●●●〇〇〇

中音2 〇●●〇〇〇〇

中音3 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4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5 〇●●●●●●或〇●●●●●

中音6 〇●●●●●〇

中音7 〇●●●●〇〇

高音1 〇●●●〇〇〇

高音2 〇●●〇〇〇〇

高音3 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4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5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6 〇●●〇●●〇

筒音作2

低音2 〇●●●●●●

低音3 〇●●●●●〇

低音4 〇●●●●〇●或●●●●◎〇

低音5 〇●●●〇〇〇

低音6 〇●●〇〇〇〇

低音7 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1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2 〇●●●●●●或〇●●●●●

中音3 〇●●●●●〇

中音4 〇●●●●〇●或●●●●◎〇

中音5 〇●●●〇〇〇

中音6 〇●●〇〇〇〇

中音7 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1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2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3 〇●●〇●●〇

筒音作1

低音1 〇●●●●●●

低音2 〇●●●●●〇

低音3 〇●●●●〇〇

低音4 〇●●●〇〇〇

低音5 〇●●〇〇〇〇

低音6 〇●〇〇〇〇〇

低音7 〇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中音1 〇●●●●●●或〇●●●●●

中音2 〇●●●●●〇

中音3 〇●●●●〇〇

中音4 〇●●●〇〇〇

中音5 〇●●〇〇〇〇

中音6 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7 〇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1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2 〇●●〇●●〇

筒音作6

低音6 〇●●●●●●

低音7 〇●●●●●〇

中音1 〇●●●●〇●或●●●●◎〇

中音2 〇●●●〇〇〇

中音3 〇●●〇〇〇〇

中音4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5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6 〇●●●●●●或〇●●●●●

中音7 〇●●●●●〇

高音1 〇●●●●〇●或●●●●◎〇

高音2 〇●●●〇〇〇

高音3 〇●●〇〇〇〇

高音4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5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6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7 〇●●〇●●〇

筒音作3

低音3 〇●●●●●●

低音4 〇●●●●●◎

低音5 〇●●●●〇●或●●●●◎〇

低音6 〇●●●〇〇〇

低音7 〇●●〇〇〇〇

中音1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2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3 〇●●●●●●或〇●●●●●

中音4 〇●●●●●◎

中音5 〇●●●●〇●或●●●●◎〇

中音6 〇●●●〇〇〇

中音7 〇●●〇〇〇〇

高音1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2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3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4 〇●●◎●●〇

筒音作4

低音4 〇●●●●●●

低音5 〇●●●●●〇

低音6 〇●●●●〇〇

低音7 〇●●◎〇〇〇

中音1 〇●●〇〇〇〇

中音2 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3 〇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中音4 〇●●●●●●或〇●●●●●

中音5 〇●●●●●〇

中音6 〇●●●●〇〇

中音7 〇●●◎〇〇〇

高音1 〇●●〇〇〇〇

高音2 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3 〇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4 〇〇●●●●●或●●●●●●或〇●●〇〇〇高音5 〇●●〇●●〇

筒音作7

低音7 〇●●●●●●

中音1 〇●●●●●◎

中音2 〇●●●●〇●

中音3 〇●●●〇〇〇

中音4 〇●●◎〇〇〇

中音5 〇●◎〇〇〇〇

中音6 〇〇〇●●〇〇

中音7 〇●●●●●●或〇●●●●●

高音1 〇●●●●●◎

高音2 〇●●●●〇●

注: 闭孔●开孔〇半开孔◎

笛子指法表(7种)

笛子指法表(7种).txt男人应该感谢20多岁陪在自己身边的女人。因为20岁是男人人生的最低谷,没钱,没事业;而20岁,却是女人一生中最灿烂的季节。只要锄头舞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到? 笛子指法表(7种) 筒音作5 膜孔指孔 低音5 〇●●●●●● 低音6 〇●●●●●〇 低音7 〇●●●●〇〇 中音1 〇●●●〇〇〇 中音2 〇●●〇〇〇〇 中音3 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4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5 〇●●●●●●或〇●●●●● 中音6 〇●●●●●〇 中音7 〇●●●●〇〇 高音1 〇●●●〇〇〇 高音2 〇●●〇〇〇〇 高音3 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4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高音5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6 〇●●〇●●〇 注: 闭孔● 开孔〇半开孔◎ -------------------------------------------------------------------- -------------------------------------------------------------------- 筒音作2 低音2 〇●●●●●● 低音3 〇●●●●●〇 低音4 〇●●●●〇●或●●●●◎〇 低音5 〇●●●〇〇〇 低音6 〇●●〇〇〇〇 低音7 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1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2 〇●●●●●●或〇●●●●● 中音3 〇●●●●●〇 中音4 〇●●●●〇●或●●●●◎〇 中音5 〇●●●〇〇〇 中音6 〇●●〇〇〇〇 中音7 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1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高音2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3 〇●●〇●●〇

吹奏笛子指法表

吹奏笛子指法表 筒音作5 膜孔指孔 低音5 〇●●●●●● 低音6 〇●●●●●〇 低音7 〇●●●●〇〇 中音1 〇●●●〇〇〇 中音2 〇●●〇〇〇〇 中音3 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4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5 〇●●●●●●或〇●●●●● 中音6 〇●●●●●〇 中音7 〇●●●●〇〇 高音1 〇●●●〇〇〇 高音2 〇●●〇〇〇〇 高音3 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4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5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6 〇●●〇●●〇 注: 闭孔●开孔〇半开孔◎

低音2 〇●●●●●● 低音3 〇●●●●●〇 低音4 〇●●●●〇●或●●●●◎〇 低音5 〇●●●〇〇〇 低音6 〇●●〇〇〇〇 低音7 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1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2 〇●●●●●●或〇●●●●● 中音3 〇●●●●●〇 中音4 〇●●●●〇●或●●●●◎〇 中音5 〇●●●〇〇〇 中音6 〇●●〇〇〇〇 中音7 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1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2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3 〇●●〇●●〇

低音1 〇●●●●●● 低音2 〇●●●●●〇 低音3 〇●●●●〇〇 低音4 〇●●●〇〇〇 低音5 〇●●〇〇〇〇 低音6 〇●〇〇〇〇〇 低音7 〇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中音1 〇●●●●●●或〇●●●●●中音2 〇●●●●●〇 中音3 〇●●●●〇〇 中音4 〇●●●〇〇〇 中音5 〇●●〇〇〇〇 中音6 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7 〇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高音1 〇〇●●●●●或〇●●〇〇〇高音2 〇●●〇●●〇

最基本的笛子指法

最基本的笛子指法(筒音作5) 许多初学者在拿到笛子的时候,一般第一会问:”1 2 3 4 5 6 7(do er mi fa so la si)应该怎么吹呀?“这是要学会吹曲子所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笛子指法问题,只有学会了这些基本的笛子音符指法,才能吹出简单的曲子。下面我就教大家筒音作5(读so)的笛子指法。 筒音作5指法是最基本的笛子指法,初学者学会了这种指法,许多曲子都是可以吹出来的了,其它音调的指法,以后我再慢慢教给大家。看下图 上图中的小圆圈代表笛子上面的开孔,除掉左边第一列,右栏的连着的六个圆圈代表笛子上面的六个音孔(看笛

子构造),从左到右分别是第一音孔,第二音孔,第三音孔,第四音孔,第五音孔,第六音孔(第一音孔就是离膜孔最近的孔)。然后实心圆圈表示需要用手指头按住的音孔,空心圆圈表示放开的音孔,环圈表示需要按住一半的音孔。比如要吹出中音1(do),需要同时按住第一、第二、第三音孔,放开第四、第五、第六音孔;要吹出低音5(so)就需要按住全部音孔。 另外要注意,要吹出低音,口风要缓慢一点,中音需要快一点,高音的口风要急和细一点,既要注意指法,也要走注意口风。 初学者要多多练习,必须把指法变换练到熟练无比。

常用的七种笛子指法表 下面的七种笛子指法,基本涵盖了所有调子的曲子,掌握之后,就可以吹奏不同调子的笛曲了。初学者不必一下子就掌握所有的指法,应该先学会第一种(筒音作5),熟练之后再慢慢学会融会贯通。仔细看看,这七种指法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呢? 常用的七种笛子指法表(注:闭孔●开孔〇半开孔◎) 筒音作5 膜孔指孔 低音5〇●●●●●● 低音6〇●●●●●〇 低音7〇●●●●〇〇 中音1〇●●●〇〇〇 中音2〇●●〇〇〇〇 中音3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4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5〇●●●●●●或〇●●●●● 中音6〇●●●●●〇 中音7〇●●●●〇〇 高音1〇●●●〇〇〇 高音2〇●●〇〇〇〇 高音3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4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高音5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6〇●●〇●●〇

笛子的指法与技巧

笛子的指法与技巧 首先我们来看看定义:用嘴里的余气挤出吹响笛子的同时用鼻子吸气!然后接上!挤气————吸气—————接上。其实就三个步骤! 看第一步挤气把笛子吹响,这可以说难也可以说简单,对于对口风有正确理解和一定气息功底的人来说几乎不用练习就可以做到。关键在风门大小和角度不能变,可能有的人为了吹响,感觉余气压力不够大就用嘴唇帮着用劲(我犯过这样的错误,自学嘛,走误区是正常的),显然这会使口风发生变化(角度,力度),这样往往越吹越不响。其实只要用口腔内任何一个部位稍微做挤压的动作,在口风不变的情况下都是能很顺利把笛子吹响的(鼓腮,舌头往前推,下巴后挤,喉结上提-----总之通通可以!试验过的!)一句话:口风不变就万事Okey! 再看吸气!吹笛子的人自然知道该怎样吸气!我只提一个细节:呼吸同步的时候,当吸如入的气在进入口腔的那一刹那,口腔后部往往出现一声清晰的“啪”的一声。或者叫做气疙瘩。这是因为口腔此时处于一个相对的高气压状态,而鼻腔内的气压低一点,交和的瞬间会使交和处震动,于是就感觉到有个“疙瘩”。问题的根源在于压强差,解决的办法自然也在于此!口腔压力大些,我们可以先挤气再吸气(当然我这里说的包括压强,挤气和吸气的时间差都是不可度量的而且因人而异,所以自己适量把握)这个时间差是很小的,几乎只要意念上是一先一后就可以了! 这个第二步非常关键,我想所有自学没有成功的人恐怕都是因为这个问题而放弃的! 最后就是接上气继续吹了! 练习的时候以D,E,F调笛子为好。全开孔,因为我发现,任何一根笛子最好发的音就是这个偏低的#4! 事实上,这一切并不像有的书上说的要多久多久,两个小时足可学会吹长音循环! 顺便说说运用。目前流行的循环的曲子大概有以下几个:357,鹧鸪飞,秦川抒怀,西湖春晓,幽兰逢春等!我当时刚学会吹一个长音就迫不及待地想吹鹧鸪飞了,事实上吹出来的是一堆我自己都认不出是什么来的东西!因为在换气的时候我脑袋里想的不是曲谱也不是我的手指头该怎么动,而是在想我的嘴该怎么动,一心怎么能二用呢,所以就练把,练到不用脑袋想就能做循环的时候就可以吹鹧鸪飞了!还有,秦川抒怀里面那个循环换气我想是比较难的,嘴唇不能有一点紧张,挤气的时候还要借助腹部部的力量!或者干脆用长音吹算了!

笛子最全指法表-7种

笛子最全指法表-7种

笛子指法表(7种) 筒音作5 膜孔指孔 低音5 〇●●●●●● 低音6 〇●●●●●〇 低音7 〇●●●●〇〇 中音1 〇●●●〇〇〇 中音2 〇●●〇〇〇〇 中音3 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 4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5 〇●●●●●●或〇●●●●● 中音6 〇●●●●●〇 中音7 〇●●●●〇〇 高音1 〇●●●〇〇〇 高音2 〇●●〇〇〇〇 高音3 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4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高音5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6 〇●●〇●●〇

注: 闭孔● 开孔〇半开孔◎ -------------------------------------------------------------------- -------------------------------------------------------------------- 筒音作2 低音2 〇●●●●●● 低音3 〇●●●●●〇 低音4 〇●●●●〇●或●●●●◎〇 低音5 〇●●●〇〇〇 低音6 〇●●〇〇〇〇 低音7 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 1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2 〇●●●●●●或〇●●●●● 中音3 〇●●●●●〇 中音4 〇●●●●〇●或●●●●◎〇 中音5 〇●●●〇〇〇 中音6 〇●●〇〇〇〇 中音7 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1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高音2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3 〇●●〇●●〇 ---------------------------------------------------------------- ---------------------------------------------------------------- 筒音作1 低音1 〇●●●●●● 低音2 〇●●●●●〇 低音3 〇●●●●〇〇 低音4 〇●●●〇〇〇 低音5 〇●●〇〇〇〇 低音6 〇●〇〇〇〇〇 低音7 〇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中音1 〇●●●●●●或〇●●●●● 中音2 〇●●●●●〇 中音3 〇●●●●〇〇 中音4 〇●●●〇〇〇

笛子基础教程指法表

筒音作5 膜孔指孔 低音5 〇●●●●●● 低音6 〇●●●●●〇 低音7 〇●●●●〇〇 中音1 〇●●●〇〇〇 中音2 〇●●〇〇〇〇 中音3 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4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5 〇●●●●●●或〇●●●●● 中音6 〇●●●●●〇 中音7 〇●●●●〇〇 高音1 〇●●●〇〇〇 高音2 〇●●〇〇〇〇 高音3 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4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5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6 〇●●〇●●〇 注: 闭孔●开孔〇半开孔◎ 筒音作2 低音2 〇●●●●●● 低音3 〇●●●●●〇 低音4 〇●●●●〇●或●●●●◎〇 低音5 〇●●●〇〇〇 低音6 〇●●〇〇〇〇 低音7 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1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2 〇●●●●●●或〇●●●●● 中音3 〇●●●●●〇 中音4 〇●●●●〇●或●●●●◎〇 中音5 〇●●●〇〇〇 中音6 〇●●〇〇〇〇 中音7 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1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2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3 〇●●〇●●〇 筒音作1 低音1 〇●●●●●● 低音2 〇●●●●●〇 低音3 〇●●●●〇〇 低音4 〇●●●〇〇〇 低音5 〇●●〇〇〇〇 低音6 〇●〇〇〇〇〇 低音7 〇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中音1 〇●●●●●●或〇●●●●● 中音2 〇●●●●●〇 中音3 〇●●●●〇〇 中音4 〇●●●〇〇〇 中音5 〇●●〇〇〇〇 中音6 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7 〇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1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2 〇●●〇●●〇 筒音作6 低音6 〇●●●●●● 低音7 〇●●●●●〇 中音1 〇●●●●〇●或●●●●◎〇 中音2 〇●●●〇〇〇 中音3 〇●●〇〇〇〇 中音4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5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6 〇●●●●●●或〇●●●●● 中音7 〇●●●●●〇 高音1 〇●●●●〇●或●●●●◎〇 高音2 〇●●●〇〇〇 高音3 〇●●〇〇〇〇 高音4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5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6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7 〇●●〇●●〇 筒音作3 低音3 〇●●●●●● 低音4 〇●●●●●◎ 低音5 〇●●●●〇●或●●●●◎〇 低音6 〇●●●〇〇〇 低音7 〇●●〇〇〇〇 中音1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2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3 〇●●●●●●或〇●●●●● 中音4 〇●●●●●◎ 中音5 〇●●●●〇●或●●●●◎〇 中音6 〇●●●〇〇〇 中音7 〇●●〇〇〇〇 高音1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2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3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4 〇●●◎●●〇 筒音作4

[VIP专享]常用的七种笛子指法表

筒音作1 低音1 〇●●●●●● 低音2 〇●●●●●〇 低音3 〇●●●●〇〇 低音4 〇●●●〇〇〇 低音5 〇●●〇〇〇〇 低音6 〇●〇〇〇〇〇 低音7 〇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中音1 〇●●●●●●或〇●●●●●中音2 〇●●●●●〇 中音3 〇●●●●〇〇 中音4 〇●●●〇〇〇 中音5 〇●●〇〇〇〇 中音6 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7 〇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高音1 〇〇●●●●●或〇●●〇〇〇高音2 〇●●〇●●〇

低音6 〇●●●●●● 低音7 〇●●●●●〇 中音1 〇●●●●〇●或●●●●◎〇 中音2 〇●●●〇〇〇 中音3 〇●●〇〇〇〇 中音4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5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 或〇●●●〇〇 中音6 〇●●●●●●或〇●●●●● 中音7 〇●●●●●〇 高音1 〇●●●●〇●或●●●●◎〇 高音2 〇●●●〇〇〇 高音3 〇●●〇〇〇〇 高音4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5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 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6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7 〇●●〇●●〇

低音3 〇●●●●●● 低音4 〇●●●●●◎ 低音5 〇●●●●〇●或●●●●◎〇 低音6 〇●●●〇〇〇 低音7 〇●●〇〇〇〇 中音1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2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 或〇●●●〇〇 中音3 〇●●●●●●或〇●●●●● 中音4 〇●●●●●◎ 中音5 〇●●●●〇●或●●●●◎〇 中音6 〇●●●〇〇〇 中音7 〇●●〇〇〇〇 高音1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2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 或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3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4 〇●●◎●●〇

笛子指法及乐谱知识

膜 孔 00000000000000000000 指法@ @ @ @ @ @ @ @ @ @ @ O @ @ @ @ O O @ @ @ O O O @ @ O O O O @ O O O O O G O O O O O O @ @ O @ @ @ @ @ @ @ @ O @ @ @ @ @ @ @ @ @ @ O @ @ @ @ O O @ @ @ O O O @ @ O O O O @ O O O O O G O O O O O O @ O @ @ @ O @ @ @ @ @ O @ @ O O O @ @ O @ @ O 发 音 5 .6 . 7 . 123445567 . 1 . 2 . 3 . 4 . 4 . 5 . 5 . 6 筒音做2 膜 孔 00000000000000000000 指法@ @ @ @ @ @ @ @ @ @ @ O @ @ @ @ G O @ @ @ O O O @ @ O O O O @ O O O O O G O O O O O O @ @ O @ @ @ @ @ @ @ @ O @ @ @ @ @ O @ @ @ @ @ @ @ @ @ G O @ @ @ O O O @ @ O O O O @ O O O O O G O O O O O O @ O @ @ @ O @ @ @ @ @ O @ @ O O O @ @ O @ @ O 发 音 2 .3 . 4 . 5 . 6 . 7 . 112234567 . 1 . 1 . 2 . 2 . 3

膜 孔 00000000000000000000 指法@ @ @ @ @ @ @ @ @ @ @ O @ @ @ @ O O @ @ @ O O O @ @ O O O O @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 O @ O @ @ @ @ @ @ O @ @ @ @ @ @ @ @ @ @ O @ @ @ @ O O @ @ @ O O O @ @ O O O O @ O O O O O G O O O O O O O @ O @ O O @ @ @ @ @ O @ @ O O O @ @ O @ @ O 发 音 1 .2 . 3 . 4 . 5 . 6 . 7 . 7 . 112345677 . 1 . 1 . 2 什么是乐谱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为了能使音乐保留下来,并且便于学习与交流,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记谱方法。象我们唱歌,或者演奏某一种乐器,仅仅靠记忆,或者是口传心授都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乐谱。按照作曲家提供的乐谱,才能演奏和演唱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也由于有了乐谱,才使得很多的优秀作品流传下来。比如我国优秀的民间艺人华彦钧(瞎子阿炳),他从小爱好音乐,勤于学习,既能唱又能演奏,当时当地的乐器样样精通。群众非常喜欢听他的演奏和演唱。他能奏“十番鼓”,“十番锣鼓”,又掌握许多民间唱腔,还创作了大量的乐曲,如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及琵琶独奏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等和一些优秀的民间唱腔,他所创作演奏的作品,个个是精品,但由于生活所迫,流落街头,成了一个街头流浪艺人,受尽欺凌与压迫,受尽了折磨,刚刚解放就病故了,仅留下了有限的

笛子指法表种

笛子指法表种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笛子指法表(7种) 筒音作5 膜孔指孔 低音5 〇●●●●●● 低音6 〇●●●●●〇 低音7 〇●●●●〇〇 中音1 〇●●●〇〇〇 中音2 〇●●〇〇〇〇 中音3 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4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5 〇●●●●●●或〇●●●●● 中音6 〇●●●●●〇 中音7 〇●●●●〇〇 高音1 〇●●●〇〇〇 高音2 〇●●〇〇〇〇 高音3 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4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高音5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6 〇●●〇●●〇 注: 闭孔● 开孔〇半开孔◎ --------------------------------------------------------------------

-------------------------------------------------------------------- 筒音作2 低音2 〇●●●●●● 低音3 〇●●●●●〇 低音4 〇●●●●〇●或●●●●◎〇 低音5 〇●●●〇〇〇 低音6 〇●●〇〇〇〇 低音7 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1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2 〇●●●●●●或〇●●●●● 中音3 〇●●●●●〇 中音4 〇●●●●〇●或●●●●◎〇 中音5 〇●●●〇〇〇 中音6 〇●●〇〇〇〇 中音7 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1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高音2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3 〇●●〇●●〇 ---------------------------------------------------------------- ---------------------------------------------------------------- 筒音作1 低音1 〇●●●●●●

笛子各调音阶指法

笛子,作为中国拥有最古老历史的民族乐器之一,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 并延续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8000年前曾出现的骨哨是笛子的前身,笛子大约在秦汉以前就有记载),但古时的人们对笛子的了解远不及现代笛子研究者。包括近代的很多笛子研究者,对笛子的指法、调以及运用的表达仍然是不完善的,所以,我仅希望以本文,能弥补一些笛子学习者对笛子的指法、调的了解不足,同时也希望能和各位朋友一起共同进步。不管是什么乐器,指法与调子是相互相承的,所以其实也没有调子和指法的分别,由指法不同决定了曲子调子的变化,又由曲子调子的变化派生出不同的指法,两者密不可分,是辩证和统一的关系,不管是笛子作曲家还是笛子演奏家,都不能忽视笛子的指法与调的运用。下面简单地来说一说笛子常用的指法和调子关系,以及笛子的指法、调子在曲子中的运用。从笛子可以实现的指法来讲,以全按作5为例,笛子的指法从低音5一直到极高音1,其实上面还有音(极高音2,4等),只是确实不常用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首先来说一说笛子常用的指法和调子的。笛子常用的调子,如果以C调笛子为基准,全按作1就是G调,全按作2就是F调,全按作6就是降B调,全按作3就是降E调,那么为什么是这么分呢?因为当C调笛全按作1时,1变成了C调的5,所以从C(1)调往上数一个纯5度,是G(5),那么我们就说C调笛全按作1后是G调,以此类推,当全按作2时,1变成了C调的4,往上数一个纯4度是F(4)所以是F调,那么如果我们换成D调的笛子呢?同样原理,全按作1时,1变成了D调的5,所以,从D(2)调往上数一个纯5度,就是A(6),所以就是A调,以此类推,D调全按作2时,1变成了D调的4,往上数一个纯4度是D(5),所以我们就说它是G调。也就是说是什么调子的笛子,要全按作什么,只要将这个调子笛子的全按作5的1,向上数到作的什么音,是多少度音,然后把几度音加到原来的调子上去,算出是什么音,就是什么调子了,当然,首先得明白一些音程关系才行,以后会作进一步的解释和 表达上的研究. 那么笛子的调子和指法在曲子中又是如何运用的呢?先来说一下笛子本身的调子对曲子的影响。我们把笛子的风格简单地分成了两个大块:南方和北方。我们知道不同风格和不同地方的曲子要用到不同的调子,比如北方笛子曲子的调子以G调笛子(梆笛)居多,原因是因为北方的曲子大多高亢激昂,很具冲力,所以G调梆笛善于表现北方音乐的豪爽感,而且又比较适合北方笛子演奏技法中的剁、吐、滑的效果,当然,同样作为梆笛的小F、A调也很适合北方笛子曲子的演奏。南方笛子的调子以D调以下(比如C、B、bB、大A、大G、大F等)居多,大多善于表现委婉和悠闲,所以讲究声音浑厚,具有共鸣感,D调以下曲笛也比较适合南方的笛子演奏技法中的颤、打、叠的效果,尤其是低音区的感觉较梆笛更为厚实。再来说说不同的曲子应用的笛子的调子吧,很多朋友不知道什么样的曲子配什么调子的笛子,所以我想还是有必要分析一下的。除了以上说过的南北两派风格的差异,我要说的是,北方的曲子如果是表现恬静的、舒适的风格,同样可以用D调来衬托,比如北派笛子代表刘管乐老先生的作品《和平鸽》就是以D调笛子全按作2(1=G)演奏的,他的作品《夸家乡》就是以C调笛子全按作2(1=F)演奏的,也别有风味,另外,南派代表陆春龄老先生的作品《今昔》是以F调笛子全按作5和2(再加上C调笛子全按作2)演奏的,《奔驰在草原上》则是以F调笛子全按作5演奏的。也就说,选用不同调子的笛子与曲子本身没有最直接的联系,那么什么才真正影响着笛子在曲子中

笛子指法表(7种)

笛子指法表(7种) 筒音作5 膜孔指孔 低音5 〇●●●●●● 低音6 〇●●●●●〇 低音7 〇●●●●〇〇 中音1 〇●●●〇〇〇 中音2 〇●●〇〇〇〇 中音3 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4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5 〇●●●●●●或〇●●●●● 中音6 〇●●●●●〇 中音7 〇●●●●〇〇 高音1 〇●●●〇〇〇 高音2 〇●●〇〇〇〇 高音3 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4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5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6 〇●●〇●●〇 注: 闭孔●开孔〇半开孔◎ 筒音作2 低音2 〇●●●●●● 低音3 〇●●●●●〇 低音4 〇●●●●〇●或●●●●◎〇 低音5 〇●●●〇〇〇 低音6 〇●●〇〇〇〇 低音7 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1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2 〇●●●●●●或〇●●●●● 中音3 〇●●●●●〇 中音4 〇●●●●〇●或●●●●◎〇 中音5 〇●●●〇〇〇 中音6 〇●●〇〇〇〇 中音7 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1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2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3 〇●●〇●●〇 筒音作1 低音1 〇●●●●●● 低音2 〇●●●●●〇 低音3 〇●●●●〇〇 低音4 〇●●●〇〇〇 低音5 〇●●〇〇〇〇

低音6 〇●〇〇〇〇〇 低音7 〇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中音1 〇●●●●●●或〇●●●●● 中音2 〇●●●●●〇 中音3 〇●●●●〇〇 中音4 〇●●●〇〇〇 中音5 〇●●〇〇〇〇 中音6 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7 〇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1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2 〇●●〇●●〇 筒音作6 低音6 〇●●●●●● 低音7 〇●●●●●〇 中音1 〇●●●●〇●或●●●●◎〇 中音2 〇●●●〇〇〇 中音3 〇●●〇〇〇〇 中音4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5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6 〇●●●●●●或〇●●●●● 中音7 〇●●●●●〇 高音1 〇●●●●〇●或●●●●◎〇 高音2 〇●●●〇〇〇 高音3 〇●●〇〇〇〇 高音4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5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6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7 〇●●〇●●〇 筒音作3 低音3 〇●●●●●● 低音4 〇●●●●●◎ 低音5 〇●●●●〇●或●●●●◎〇 低音6 〇●●●〇〇〇 低音7 〇●●〇〇〇〇 中音1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2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3 〇●●●●●●或〇●●●●● 中音4 〇●●●●●◎ 中音5 〇●●●●〇●或●●●●◎〇 中音6 〇●●●〇〇〇 中音7 〇●●〇〇〇〇 高音1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2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3 〇〇●●●●●或〇●●〇〇〇

常用笛子尺寸比例表

常用笛子尺寸比例表 调子的规格(以第三孔作“1”校对音准)内径(以直径计算,孔中点算起从吹孔至后出音孔从吹孔至膜孔膜孔至第六孔第六孔至后出音孔第六孔至第五孔第五孔至第四孔第四孔至第三孔第三孔至第二孔第二孔至第一孔第一孔至后出音孔D 调筒音=A 16毫米左右341 80 75 186 22 28 31 20 34 51 bE 调筒音=bB 15毫米左右314 74 70 170 20 27 28.5 18.5 30 46 E 调筒音=B 14.5毫米左右300 74 68 158 18 25 27.5 17.5 28 42 F 调筒音=C 14毫米左右280 69 61 150 17.5 23.5 25 17 25.5 41.5 G 调筒音=D 13毫米左右251 58 58 135 16.5 21 22.5 15.5 23 36.5 G调大笛子的指法表 G调大笛子与常规的笛子相比,笛子的管径更粗,长度更长,笛子重量也较重,与常规笛子在执法上也略微有些区别,并且多开了一个音孔共有7孔,由右自左(笛尾向右的执法)依次为:1,2,3,4,5,6,7孔,。G调大笛音高比D调曲笛低五度,比G调梆笛低八度与洞箫相同,而音色却较洞箫明亮,G调大笛具有低回婉转,甜润醇厚的特有音色. 其指法如下: 筒音为5的指法: 低音5 全按 低音6 开一孔为四孔为1 低音#6 开二孔 低音7 开三孔 中音1 开四孔 中音2 开五孔 全按3的指法: 低音3 全按 低音4 第一孔开半孔,其它全闭, 低音#4 第一孔全开,其他全闭开第一、二孔,其他全闭,5 低音#5 开第一、二、三孔,其他全闭 低音6 开第一、二、三、四孔,其他全闭。 中音7 开第一、二、三、四、五孔,其他全闭, 中音1 开第一、二、三、四、五孔,第六孔开半孔, 中音#1 开第一、二、三、四、五、六孔。闭第七孔 中音2 开第一、二、三、四、五、六孔。第七孔开半孔, 中音#2 七孔全开 筒音做2指法: 音名指法 2:全按 3:右手小指开孔(开第七孔) 4:右手无名指开孔(开七、六孔) 5:右手全开(开七、六、五、四孔) 6:左手无名指开孔(开七、六、五、四、三孔) 7:左手中指开孔(开七、六、五、四、三、二孔) 1:左手开食指,右手开食指(开第一和第四孔,其余孔闭) 高音2 同中音2 高音3 同全按作5的高音6(开三七孔) 高音4 开第二孔,其余全闭。(少用) 高音5 开二四五孔,其余全闭。(乐队可能用到) 筒音做6指法: 音名指法 6:全按 7:右手小指开孔(开第七孔) 1:右手无名指开孔(开七、六孔) 2:右手全开(开七、六、五、四孔) 3:左手无名指开孔(开七、六、五、四、三孔) 4:左手中指开半孔(开七、六、五、四、三、二<半>孔) 5:左手开食指,右手开食指(开第一和第四孔,其余孔闭) 高音567 同全按作5的高音456。 极高音1 闭1567孔和第2孔半孔,其余全开,很少用。

(仅供参考)笛子7种指法彩图

笛子7种指法彩图筒音作5 膜孔指孔 低音5〇●●●●●● 低音6〇●●●●●〇 低音7〇●●●●〇〇 中音1〇●●●〇〇〇 中音2〇●●〇〇〇〇 中音3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4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5〇●●●●●●或〇●●●●● 中音6〇●●●●●〇 中音7〇●●●●〇〇 高音1〇●●●〇〇〇 高音2〇●●〇〇〇〇 高音3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4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高音5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6〇●●〇●●〇

注:闭孔●开孔〇半开孔◎ 筒音作2 低音2〇●●●●●● 低音3〇●●●●●〇 低音4〇●●●●〇●或●●●●◎〇 低音5〇●●●〇〇〇 低音6〇●●〇〇〇〇 低音7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1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2〇●●●●●●或〇●●●●● 中音3〇●●●●●〇 中音4〇●●●●〇●或●●●●◎〇 中音5〇●●●〇〇〇 中音6〇●●〇〇〇〇 中音7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1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高音2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3〇●●〇●●〇 筒音作1 低音1〇●●●●●●

低音2〇●●●●●〇 低音3〇●●●●〇〇 低音4〇●●●〇〇〇 低音5〇●●〇〇〇〇 低音6〇●〇〇〇〇〇 低音7〇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中音1〇●●●●●●或〇●●●●●中音2〇●●●●●〇 中音3〇●●●●〇〇 中音4〇●●●〇〇〇 中音5〇●●〇〇〇〇 中音6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7〇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高音1〇〇●●●●●或〇●●〇〇〇高音2〇●●〇●●〇 筒音作6 低音6〇●●●●●● 低音7〇●●●●●〇 中音1〇●●●●〇●或●●●●◎〇中音2〇●●●〇〇〇 中音3〇●●〇〇〇〇 中音4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笛子超高音指法复习过程

《笛子教程》超高音的指法 1. 一些超高音的指法(小工调的超吹指法) 高音4: 1、按二三四五孔。 2、第六孔开半(这种相对来讲,是精准的,当然,要靠耳朵听)。 3、按二四五,三孔微开。 4、按三四五,半开二孔。 (这几个指法相对来说都很常用,如第三种,在《春到湘江》中,就需要用第三孔用这个小小的颤音,但现在的标准笛,此音略高) 高音5: 1、开第六孔 2、全按 3、按四五孔 4、开第三孔 5、按一四五孔 高音6: 1、按二三五六孔、开1、3、4孔。 2、按二四五,三孔微开(或者半开,自己听!) 3、按一五六孔开二、三和四孔 超高音7: 1、按一三四六孔 2、按一四六孔 超高音1: 1、按四六孔 2、按四孔。 3、倍高1:闭4 6孔,如不好发音可加闭1半孔 这个音我吹着觉得偏高一些,还是用半开第五孔超吹更准一些 超高音2: 1、按二三四五(以下低档笛子吹不出) 2、闭2,5两孔 3、闭4,5两孔

4、闭1,4两孔,这四个指法应该能用上一个,但是后三个音高有小问题; 5、开1,4孔强吹 6、开4,6孔强吹 超高音3: 1、按一四六孔。 超高音4: 2、按一三六孔。 说明:以上几种指法里的“1”,是正常指法,大多数笛子都是这样的。“1”以下,则是特殊指法,只有少数笛子才适合。而且,一只笛子的超高音,最多只有二个指法与正常笛子不一样,再多的话,其他音必然会不准,当然,你可以用内外转,叉口来找,但这时,笛子就没意义了,因为,它只是一根开了孔的竹棍。所以,运用特殊指法,只有在其他音阶相对准确、超高音难吹或不准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2、黄尚元先生的超高音指法表。 3、:(筒音低5) 高音b7: 开1 4孔,闭3 6孔,闭2 5半孔; 高音7:单开5孔.。有时可开2 5孔,但音偏高; 倍高1:闭4 6孔,如不好发音可加闭1半孔; 倍高#1:在倍高1基础上打开6孔; 倍高2:开1 6孔,闭2345孔。或者开4 6孔,闭1235孔; 倍高#2:开124孔,闭356孔。或者开126孔,闭345孔; 倍高3:开13孔,闭26孔,5孔半孔(只能开一点,否则偏高); 倍高4:开135孔,闭246孔; 倍高#4:开1356孔,闭24孔; 倍高5:开246孔,闭135孔。或者开2 4孔,闭1356孔。 比较完备的是宁保生先生的曲集里的指法表,但这里有的是用别的演奏家讲的指法补充的,比如倍高#2第一种比宁讲的指法(后一种)好发音,所以补上了,来自曲广义先生。 一般比较易吹的笛子从低音大笛直到小G都可以吹出高音b7,7,倍高1和倍高4四个音,一些品质好的笛子从低音大笛到E调都可以吹出倍高4以下的所有音,最后的高音要C以下的大笛子才有可能吹出。 吹倍高音时跟一般高音有所不同,风门不能收得太紧,要有一定的气量才能振动起来,但口风要有力。有时可将笛筒向外转一点以调整气流方向。 4、筒音2的指法,从高音2怎样滑到高音1?

笛子指法大全 笛子演奏注意事项

笛子指法大全笛子演奏注意事项 笛子指法大全 筒音为5的指法: 低音5:全按。 低音6 :开一孔为四孔为1。 低音#6:开二孔。 低音7:开三孔。 中音1 :开四孔。 中音2 :开五孔。 其它类推,和常规的笛子指法相同。 全按3的指法: 低音3:全按 低音4:第一孔开半孔,其它全闭, 低音#4:第一孔全开,其他全闭开第一、二孔,其他全闭,5 低音#5:开第一、二、三孔,其他全闭

低音6:开第一、二、三、四孔,其他全闭。 中音7 :开第一、二、三、四、五孔,其他全闭, 中音1:开第一、二、三、四、五孔,第六孔开半孔, 中音#1:开第一、二、三、四、五、六孔。闭第七孔 中音2 :开第一、二、三、四、五、六孔。第七孔开半孔,中音#2:七孔全开 其它笛子指法类推。 筒音做2指法:

音名指法 1:左手开食指,右手开食指(开第一和第四孔,其余孔闭)。2:全按。 3:右手小指开孔(开第七孔)。 4:右手无名指开孔(开七、六孔)。 5:右手全开(开七、六、五、四孔)。 6:左手无名指开孔(开七、六、五、四、三孔)。 7:左手中指开孔(开七、六、五、四、三、二孔)。 高音2:同中音2。 高音3:同全按作5的高音6(开三七孔)。 高音4:开第二孔,其余全闭。(少用)。 高音5:开二四五孔,其余全闭。(乐队可能用到)。 其它笛子指法类推。 筒音做6指法: 6:全按。

7:右手小指开孔(开第七孔) 。 1:右手无名指开孔(开七、六孔) 。 2:右手全开(开七、六、五、四孔)。 3:左手无名指开孔(开七、六、五、四、三孔)。 5:左手开食指,右手开食指(开第一和第四孔,其余孔闭)。 高音567 同全按作5的高音456。 极高音1 闭1567孔和第2孔半孔,其余全开,很少用。 笛子演奏注意事项 1、大笛子独奏的时候,身体要放松,气流要缓缓地流淌出来,口腔一定要充分打开,腹部要放松,但是一定要“松而不跨,松而不泄”。

笛子指法表

笛子指法表 筒音作5 2 1 6 3 4 7 5(含半音。升高半个音)注解:闭孔●开孔○半开孔◎ 筒音作5 膜孔指孔 低音5 〇●●●●●● 低音6 〇●●●●●〇 低音7 〇●●●●〇〇 中音1 〇●●●〇〇〇 中音2 〇●●〇〇〇〇 中音3 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4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5 〇●●●●●●或〇●●●●● 中音6 〇●●●●●〇 中音7 〇●●●●〇〇 高音1 〇●●●〇〇〇 高音2 〇●●〇〇〇〇 高音3 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4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5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6 〇●●〇●●〇 筒音作2 低音2 〇●●●●●● 低音3 〇●●●●●〇 低音4 〇●●●●〇●或●●●●◎〇 低音5 〇●●●〇〇〇 低音6 〇●●〇〇〇〇 低音7 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1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2 〇●●●●●●或〇●●●●● 中音3 〇●●●●●〇 中音4 〇●●●●〇●或●●●●◎〇 中音5 〇●●●〇〇〇 中音6 〇●●〇〇〇〇 中音7 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1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2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3 〇●●〇●●〇 筒音作1 低音1 〇●●●●●● 低音2 〇●●●●●〇 低音3 〇●●●●〇〇 低音4 〇●●●〇〇〇 低音5 〇●●〇〇〇〇 低音6 〇●〇〇〇〇〇 低音7 〇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中音1 〇●●●●●●或〇●●●●● 中音2 〇●●●●●〇 中音3 〇●●●●〇〇 中音4 〇●●●〇〇〇 中音5 〇●●〇〇〇〇 中音6 〇●〇〇〇〇〇

笛子指法

笛子指法_笛子指法大全 1981年7月俞逊发、彭正元的《秋湖月夜》问世、1982年姜学尚、顾生安、詹永明的《断桥会》问世,以及古曲《妆台秋思》的演奏,使笛子演奏开拓出了一片新的艺术空间,G调大笛子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很大兴趣。G调大笛子与常规的笛子相比,笛子的管径更粗,长度更长,笛子重量也较重,与常规笛子在执法上也略微有些区别,并且多开了一个音孔共有7孔,由右自左(笛尾向右的执法)依次为:1,2,3,4,5,6,7孔,。G调大笛音高比D调曲笛低五度,比G调梆笛低八度与洞箫相同,而音色却较洞箫明亮,G调大笛具有低回婉转,甜润醇厚的特有音色.其指法如下: 筒音为5的指法: 低音5 全按 低音6 开一孔为四孔为1 低音#6 开二孔 低音7 开三孔 中音1 开四孔 中音2 开五孔 其它类推,和常规的笛子指法相同 全按3的指法: 低音3 全按 低音4 第一孔开半孔,其它全闭, 低音#4 第一孔全开,其他全闭开第一、二孔,其他全闭,5 低音#5 开第一、二、三孔,其他全闭 低音6 开第一、二、三、四孔,其他全闭。 中音7 开第一、二、三、四、五孔,其他全闭, 中音1 开第一、二、三、四、五孔,第六孔开半孔, 中音#1 开第一、二、三、四、五、六孔。闭第七孔 中音2 开第一、二、三、四、五、六孔。第七孔开半孔, 中音#2 七孔全开 其它笛子指法类推 筒音做2指法: 音名指法 2:全按 3:右手小指开孔(开第七孔) 4:右手无名指开孔(开七、六孔) 5:右手全开(开七、六、五、四孔) 6:左手无名指开孔(开七、六、五、四、三孔) 7:左手中指开孔(开七、六、五、四、三、二孔) 1:左手开食指,右手开食指(开第一和第四孔,其余孔闭) 高音2 同中音2 高音3 同全按作5的高音6(开三七孔) 高音4 开第二孔,其余全闭。(少用)

笛子的指法与技巧

笛子的指法与技巧 首先我们来看看定义:用嘴里的余气挤出吹响笛子的同时用鼻子吸气!然后接 上!挤气————吸气—————接上。其实就三个步骤! 看第一步挤气把笛子吹响,这可以说难也可以说简单,对于对口风有正确理解 和一定气息功底的人来说几乎不用练习就可以做到。关键在风门大小和角度不能变,可能有的人为了吹响,感觉余气压力不够大就用嘴唇帮着用劲(我犯过这样的错误,自学嘛,走误区是正常的),显然这会使口风发生变化(角度,力度),这样往往越吹越不响。其实只要用口腔内任何一个部位稍微做挤压的动作,在口风不变的情况下都是能很顺利把笛子吹响的(鼓腮,舌头往前推,下巴后挤,喉结上提-----总之通通可以!试验过的!)一句话:口风不变就万事Okey! 再看吸气!吹笛子的人自然知道该怎样吸气!我只提一个细节:呼吸同步的时候,当吸如入的气在进入口腔的那一刹那,口腔后部往往出现一声清晰的“啪”的一声。或者叫做气疙瘩。这是因为口腔此时处于一个相对的高气压状态,而鼻腔内的气压低一点,交和的瞬间会使交和处震动,于是就感觉到有个“疙瘩”。问题的根源在于压强差,解决的办法自然也在于此!口腔压力大些,我们可以先挤气再吸气(当然我这里说的包括压强,挤气和吸气的时间差都是不可度量的而且因人而异,所以自己适量把握)这个时间差是很小的,几乎只要意念上是一先一后就可以了! 这个第二步非常关键,我想所有自学没有成功的人恐怕都是因为这个问题而放弃的! 最后就是接上气继续吹了! 练习的时候以D,E,F调笛子为好。全开孔,因为我发现,任何一根笛子最好发 的音就是这个偏低的#4!

事实上,这一切并不像有的书上说的要多久多久,两个小时足可学会吹长音循 环! 顺便说说运用。目前流行的循环的曲子大概有以下几个:357,鹧鸪飞,秦川抒怀,西湖春晓,幽兰逢春等!我当时刚学会吹一个长音就迫不及待地想吹鹧鸪飞了,事实上吹出来的是一堆我自己都认不出是什么来的东西!因为在换气的时候我脑袋里想的不是曲谱也不是我的手指头该怎么动,而是在想我的嘴该怎么动,一心怎么能二用呢,所以就练把,练到不用脑袋想就能做循环的时候就可以吹鹧鸪飞了!还有,秦川抒怀里面那个循环换气我想是比较难的,嘴唇不能有一点紧张,挤气的时候还要借助腹部部的力量!或者干脆用长音吹算了! 最近收获颇丰的,在学习循环换气的过程中,为了使音色量统一自然而然地放 松口风和保持口风角度,一段时间下来,低音更厚实了高音的进步尤其大,面对面听我吹笛子的人也不觉得超高音躁,这些才是最大的收获,大家都来练把,肯定能学会的!我就曾经放弃过无数次,也许只要灵光一现就会了!练了就有收获地! 笛子的发音、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刚柔都与吹奏时的“运气”有着密 切的关系。这种运气上的功夫,我们叫它“气功”,意思就是说,要吹好笛子必须在“运气”方面下一番功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呼气和吸气的时间大致相等,吹笛子则要用深呼吸,就是用横隔膜(位于肺部和腹部之间)着力,即胸腹联合呼吸法。换气时最好用口、鼻相结合的方法。以口为主,就是将嘴的两角稍稍放开吸气,这样吸气较快。吐气时,应利用胸肌、腹肌和横隔膜的控制能力,使气息能够均匀、有节奏地逐渐吐出。初学者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注意呼吸方法,不要违反正常呼吸的运动规律,否则会影响演奏,也不利于身体健康。一般初学者一口气能吐10—15秒钟就不错了 运气对于吹奏者来说非常重要。它是美化音色和控制音的强、弱、长、短以 及各种感情变化的基础。为了掌握正确的“运气“方法,可以结合吹奏长音,作以下两种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