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在临床工作中,激素因具有较强的抗炎抗变态反应和抑制免疫应答作用,它能让肌肤在短期内达到完美状态,看起来就是红血丝、斑点、痘痘都不见了,但是你知道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吗?下面是为你整理的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1、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多毛、糖尿、皮肤变薄等。为GCS使代谢紊乱所致。

2、诱发或加重感染原有病症。主要原因为激素降低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

3、皮肤出现红斑、丘疹、干燥脱屑、萎缩、萎缩纹、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痤疮、色素沉着异常、酒渣鼻样皮炎等继发性病症。

4、局部有明显自觉瘙痒或灼热感。

5、长期用药者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可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6、戒断现象。药物一旦停止,皮肤自身产生的免疫因子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失去药物保护的皮肤对外界环境非常敏感,会出现一种反复发作的现象。

7、神经症状:可发生激动、失眠,个别病人可诱发精神病,癫痫病人可诱发癫痫发作。

糖皮质激素的发展历史自从1855年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临床应用,1927年Rogoff和stewart用肾上腺匀浆提取物为切除肾上腺的狗进行静脉注射使之存活,证明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存在,有人根据这个实验推测,提取物的生物活性是由单个物质引起的,但后来人们从提取物中分离出来47种化合物,其中就包括内源性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和可的松。

早期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均来自动物脏器的匀浆提取物,生产成本很高,后来随着甾体化学和有机合成的发展,甾体激素的全合成实现,可以由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合成任何一种甾体激素,但考虑到实际生产的成本,人们一般采用薯蓣皂苷苷元作为合成的起始物,薯蓣皂苷是从薯蓣科(Dioscoreaceae) 薯蓣属(Dioscorea)植物如山药、穿山龙等的块根中提取出来的萜类化合物的糖苷,价格较低,薯蓣皂苷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合成氢化可的松的基础上人们继续研究糖皮质激素的结构优化,人们从一个肾癌患者的尿液中提取出一种具有16α-羟基的甾体化合物曲安西龙,发现它具有很好的糖皮质激素,同时又不像氢化可的松那样会引起钠潴留。

通过对氢化可的松的体内代谢过程的研究,1958年人们又发现了具有更好稳定性更好抗炎活性和更低钠潴留的地塞米松。

在地塞米松的基础上人们又通过像甾体母环上引入甲基、卤素等结构,陆续开发出了倍他米松、倍氯米松、氟轻松等药物。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大剂量或高浓度时产生如下药理作用作

用。

1、抗炎作用:GCS有快速、强大而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对各种炎症均有效。在炎症初期,GCS抑制毛细血管扩张,减轻渗出和水肿,又抑制白血细胞的浸润和吞噬,而减轻炎症症状。在炎症后期,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的生成。而减轻疤痕和粘连等炎症后遗症。但须注意,糖皮质激素在抑制炎症、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了机体的防御功能,必须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以防炎症扩散和原有病情恶化。

抗炎作用机制:GCS扩散进入胞浆内,并与GR;Hsp结合。同时Hsp被分离。GCS和GR复合物进入细胞核,与靶基因启动子序列的GRE结合,增加抗炎细胞因子基因转录,与nGRE结合。抑制致炎因子的基因转录,而产生抗炎作用。

1) 诱导抗炎因子的合成。

⑴诱导脂皮素的合成,抑制PA2活性而减少PGs和LTs的生成。

⑵诱导ACE合成,促进缓激肽降解和增加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

⑶诱导炎症蛋白质的合成。而抑制白细胞炎症蛋白酶的生成。

⑷诱导IL-10的合成,而抑制Mφ分泌IL-1,IL-2,IL-8,TNF等致炎因子。

2)抑制炎性因子的合成。

⑴抑制ILs(IL-1,IL-3,IL-2,IL-5,IL-6,IL-8)及TNFα.GM-CSF的合成分泌。

⑵抑制MΦ中NOS的活性而减少炎性因子NO的合成。

⑶基因转录水平上抑制ELAM-1和ICAM-1等粘附分子的表达。

3) 诱导炎性细胞的凋亡。

4) 收缩血管并抑制蛋白水解酶的释放。

5) 抑制单核细胞、中性白细胞和MΦ向炎症部们的募集和吞噬功能。

2、免疫抑制作用:GCS抑制MΦ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促进淋巴细胞的破坏和解体,促其移出血管而减少循环中淋巴细胞数量;小剂量时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时抑制浆细胞和抗体生成而抑制体液免疫功能。

3、抗休克作用:

1) 抑制某些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

2) 稳定溶酶体膜,减心肌抑制因子(MDF)的生成,加强心肌收缩力。

3) 抗毒作用,GCS本身为应激激素,可大大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能力,而保护机体渡过危险期而赢得抢救时间。但对细菌外毒素无效。

4)解热作用:GCS可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对致热原的敏感性,又能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热原的释放,而对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等具有良好退热和改善症状作用。

5)降低血管对某些缩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使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改善休克。

4、其它作用

1) 与造血系统:GCS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红细胞、Hb、血小板增多,能使中性白细胞数量增多,但却抑制其功能。使单核,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减少。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者。可使淋巴组织萎缩。减少淋巴细胞数。但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则促进淋巴组织增生而增加淋巴细胞数。

2)CNS: GCS兴奋CNS。出现兴奋、激动、失眠、欣快等,可诱发精神病和癫痫。

3)消化系统:GCS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黏液的分泌,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4)骨骼: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引起骨质疏松。

5)影响激素水平,特别是生长激素水平

[体内过程]GCS口服注射均易吸收。药物BPCR达90%,药物在肝中代谢,主要为C4-5双键还原为单键和C3酮基还原为羟基。而后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经尿排泄。值得注意的是,可的松和泼尼松需在肝进行氢化为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氢化泼尼松)后方能生效。故肝功低下时宜直接使用氢化可的松和氢化泼尼松。另外,肝药酶诱导剂可加速GCS的代谢而减弱其作用。

5、抗毒作用

糖皮质激素能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性,即有良好的退热作用,又有明显的缓解毒血症的作用。但不能中和内毒素,也不能破坏内毒素,对外毒素亦无作用。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如何形成的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如何形成的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如何形成的呢?激素依赖性皮炎是指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含有该激素的化妆品,发生在颜面部的激素依赖性皮炎。 得了激素依赖性皮炎后,一旦停用含激素产品或化妆品,则原发病复发或恶化,当重新使用激素后,上述症状或体征减轻或消退,再度停用,迅速再发,且愈来愈严重。 在激素皮炎的研究方面,清适敏医生在临床上,通过中医调理和营养干预的方法,对激素依赖性皮炎取得良好的效果。今天我们从病因的分析、康复原理及皮肤护理几方面做详细说明。 通过临床观察,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形成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血管功能改变: 皮质类固醇激素使用的开始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其抗炎作用愈强的收缩血管作用愈强。长期使用,会引起真皮小血管功能失调,造成毛细血管扩张。 2、抗炎及免疫抑制 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分化,使胶原合成减少,因而造成皮肤的干燥及萎缩。对皮肤层结构变异,代谢发生紊乱,从而使皮肤局部毒素聚积,局部皮质出现增生,导致炎症反应或痤疮样皮损。 3、抑制细胞增殖 皮质类固醇激素抑制细胞合成和分裂,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及其他皮肤细胞的增殖及分化,从而使表皮屏障功能受损,皮肤水分丢失增加,黑素细胞功能下降。 4、对激素的依赖 这是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典型症状,由于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抗炎(抗过敏)和收缩血管的作用,一旦停用,被抑制的血管扩张,局部水肿,使原来的皮损加重,出现反跳现象;因反跳现象导致的皮炎反应(与皮肤红斑、丘疹、瘙痒、紧绷感等),这样患者不得不继续使用激素,久而久之,造成患者对激素的依赖,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得了激素依赖性皮炎如何康复呢?清适敏在临床有总结出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1 常见的不良反应 1.1 诱发或加重感染或使体内潜在病灶扩散:如病毒、真菌、结核病灶扩散恶化。这是由于糖皮质激素抗炎而不抗菌,降低机体防御功能的缘故。在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时,必须给予有效、足量、敏感的抗生素。 1.2 诱发眼病:滥用激素滴眼液可诱发青光眼、白内障、眼色素层发炎及角膜变厚,角膜伤口愈合减慢等[1]。 1.3 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面部酒渣鼻样皮炎及口周皮炎:有的患者(主要是中年女性)由于面部长期外用激素,出现了对激素的依赖性,长期使用的结果使面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发红)及痤疮样丘疹[2],与Ⅱ度酒渣鼻相似。 1.4 类固醇糖尿病:糖皮质激素能促糖原异生,对抗胰岛素,抑制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引起血糖升高和糖尿。糖皮质激素还能加重高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与影响胰岛素信号蛋白的磷酸化及蛋白表达等因素有关[3]。患者一旦出现血糖升高应当停药或控制饮食或使用胰岛素。 1.5 持续大量应用:持续超生理剂量应用时,出现柯兴史面容,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影响伤口愈合,造成肌痛、骨坏死、易感染等。 1.6 长期应用:可出现与累积量有关的迟发、隐袭性不良反应,如动脉硬化、脂肪肝、生长迟缓、皮肤萎缩等。 2 少见或罕见的不良反应 2.1 对胎儿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可通过胎盘,妊娠头3个月使用偶可引起胎儿畸形,妊娠后期大量应用,可抑制胎儿下丘脑-垂体轴,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出生后产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2.2 少见的不可预测的不良反应:如青光眼,胰腺炎,假性脑瘤等。 2.3 糖皮质激素可由乳汁中排泄,生理剂量或低药理剂量(每天可的松25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为维持生命所必需,对人体的生理作用是多方面的。超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感染、抗过敏和抑制免疫反应等多种药理作用,常被运用于治疗各类应激反应、免疫性疾病和炎症状态。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不适当的使用或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将已知的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做一总结。 1 糖皮质激素常见的不良反应 1.1 库欣综合征长期超生理剂量应用可引起水、盐、糖、蛋白质及脂肪的代谢紊乱,表现为向心性肥胖(俗称满月脸、水牛背)、痤疮、多毛、无力、低血钾、浮肿、高血压、糖尿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在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必要时可对症治疗。凡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糖皮质激素。对同时应用强心甙和利尿剂的患者应注意补充钾盐。 1.2 诱发或加重感染糖皮质激素的抗感染作用,其主要机制是抑制炎症促进因子;抑制抗原抗体反应;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毒素对机体的损害,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的

症状。但激素无抗菌能力,而且抑制抗体形成,干扰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使感染扩散。由于糖皮质激素有强大的抗细菌内毒素作用,可减少内源性致热源的释放,并能抑制下丘脑对致热源的反应,有较好的退热作用。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往往求效心切,把激素当成“退热药”,结果患者表面上解除了发热,但感染却扩散,病情进一步发展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并发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曾有报道4例分别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左颌下急性蜂窝织炎”、“上呼吸道感染”、“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因治疗中滥用激素而死亡。所以一般感染性疾病应用激素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且剂量宜小,疗程宜短;仅重危细菌感染出现严重毒血症者可短期应用大剂量激素,且必须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感染药物。病原不明的细菌感染、耐药性细菌、真菌及病毒感染均应忌用。 1.4 诱发或加重溃疡、出血、穿孔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减少胃黏液分泌,加强蛋白质分解代谢和抑制蛋白质合成,使胃黏膜失去保护和修复能力,故能诱发或加剧溃疡病,甚至引起出血、穿孔的危险。为防止这一反应可同时加用制酸药。

糖皮质激素适应症、不良反应、禁忌症

糖皮质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甾体激素),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在体内作用广泛,不仅为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的调控所必需,且具有调节钾、钠和水代谢的作用,对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起重要作用。药理剂量糖皮质激素主要有抗炎、免疫抑制、抗毒和抗休克等作用。 一、适用范围 1.内分泌系统疾病: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替代治疗;肾上腺危象、垂体危象、甲状腺危象等紧急情况的抢救;重症亚急性甲状腺炎、Graves眼病、激素类生物制品【如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药物过敏的治疗等。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可判断肾上腺皮质分泌状况,诊断和病因鉴别诊断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 2.风湿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此类疾病种类繁多,达200余种,多与自身免疫有关,尤其是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皆有自身免疫参与,常见的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病/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和系统性血管炎等。糖皮质激素是最基本的治疗药物之一。 3.呼吸系统疾病: 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放射性肺炎、结节病、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 4.血液系统疾病: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常需糖皮质激素治疗,主要为两种情况:一是治疗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二是利用糖皮质激素溶解淋巴细胞的作用,将其作为联合化疗方案的组分之一,用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的治疗。 5.肾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多种肾小球肾炎和部分间质性肾炎等。 6.严重感染或炎性反应:严重细菌性疾病如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重症肺炎,若伴有休克、脑病或其他与感染有关的器质性损伤等,在有效抗感染的同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以缓解中毒症状和器质性损伤;严重病毒性疾病如急性重型肝炎等,也可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 7.重症患者(休克):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但须结合病因治疗和抗休克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脑水肿等。 8.异体器官移植:用于异体组织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预防及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及治疗。 9.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种类众多,涉及多个专科,许多疾病如严重的荨麻疹等,需要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 10.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如急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急性脊髓损伤,急性脑损伤等。 11.慢性运动系统损伤:如肌腱末端病、腱鞘炎等。 12.预防治疗某些炎性反应后遗症: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预防某些炎性反应后遗症及手术后反应性炎症的发生,如组织粘连、瘢痕挛缩等。 二、不良反应 长期应用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成正比,主要有: 1.医源性库欣综合征,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皮肤紫纹淤斑、类固醇性糖尿病(或已有糖尿病加重)、骨质疏松、自发性骨折甚或骨坏死(如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女性多毛月经紊乱或闭经不孕、男性阳萎、出血倾向等。 2.诱发或加重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各种感染。 3.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造成消化道大出血或穿孔。 4.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5.高脂血症,尤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 6.肌无力、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 7.激素性青光眼、激素性白内障。 8.精神症状如焦虑、兴奋、欣快或抑郁、失眠、性格改变,严重时可诱发精神失常、癫痫发作。 9.儿童长期应用影响生长发育。 10.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出现局部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继发感染等不良反应;在面部长期外用时,可出现口周皮炎、酒渣鼻样皮损等。 11.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念珠菌定植、感染。长期使用较大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者也可能出现全身不良反应。 三、注意事项 (一)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 1.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 2.严重精神病史; 3.癫痫;

激素依赖性皮炎复习过程

1.何为激素? 激素是众所周知的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称为“皮肤鸦片”,他就是一种非常廉价的糖皮质激素,是从动物的肾上腺皮脂中提取来的,它的作用是能在短时间内缓解炎症和免疫机制,抑制皮肤的新陈代谢 2.激素产生的影响? 长期使用激素,角质层的脂类和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处于被抑制的状态。也就是说,只有老的角质层剥落,没有新的角质细胞及时补充进来,久而久之,皮肤角质层越来越薄,皮肤代谢紊乱,角质层的砖墙结构破坏,皮脂膜消失,也就是皮肤自身的屏障功能、抵抗功能逐步消失,受激素的抑制作用,皮肤的免疫力会逐渐减弱,越来越敏感 3.激素依赖性皮炎? 是指面部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皮肤病或使用含糖皮质激素化妆品,一但停药导致原有皮肤病复发、加重或出现新的皮损,使患者不得不继续使用糖皮质激素,形成依赖。

4.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主要诱因: ①护肤品药品选择不当,效果好的出奇(脱敏美白祛斑水嫩祛皱祛痘消炎)几天就能看到显著的变化,吹嘘自己是排激素的神器,纯天然无添加老专家祖传包治百病现身说法,拉名人或网红的照片做广告 ②化妆品来源可疑网购代购美容院传销直销等 ③经常性高频率的敷面膜,面膜来源乱七八糟,尤其是微商上的面膜 ④经常去美容院做护理,美白祛斑祛痘 ⑤病急乱投医有过间断或连续使用激素药膏的经历,并使用时间超过2周以上。 5.激素的特点? A.皮肤大面积的潮红,特别是脸颊,额头 B.皮肤不正常的油脂分泌,太油腻 C.密集分布的粉刺、丘疹、脓包,几颗会抱团在一起,且会不断重复 D.皮肤暗沉淡褐色或深褐色的大块色素沉着 停用激素后出现的问题 1.皮肤干燥,有紧绷感、灼烧感、刺痛,强烈瘙痒等重度不适 2.角质层会变薄,毛细血管严重扩张,出现红血丝 3.毛细血管弥漫性扩张,局部出现红斑 4.皮肤脆弱,皮肤容易发红、发烫、发痒 5.毛孔粗大、面部毛发增粗或变长,汗毛、毳毛(女性在嘴唇上方、两鬓)明显生长 6.皮肤萎缩、起皱、老化、脱屑、色素沉着,干皮症 7.粉刺、丘疹、脓胞、痤疮等症状 8.毛囊炎,紫癜、口周皮炎、过敏型接触性皮肤炎,酒糟鼻皮炎 创伤修复延迟、霉菌或细菌感 6.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根本问题? ①皮肤薄②毛细血管扩张③真皮的炎症 ④不耐受(冷热风暴晒热水澡空调季节变化情绪激动失眠压力饮酒健身出汗) 7.表现:①红斑丘疹②反复发作 ③瘙痒灼热刺痛感紧绷肿胀 8.激素皮炎的分类: ①面部皮炎型皮肤红斑丘疹伴随潮红毛细血管扩张

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方法

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方法 总结医院皮肤科专家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方法 根据权威的皮肤科专业论文总结出以下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的治疗方案,这些都是临床总结的效果好、安全的治疗方法,都是在很多医学专业杂志上发表过的。 激素伤害比较轻的患者,采用以下这个方法: 1、口服:维生素C、甘草酸锌或葡萄糖酸锌(补锌的都行)。 2、外用:蓝科肤宁湿敷,每天2-3次,每次20分钟。皮肤干燥的患者可以在敷完蓝科肤宁后使用滋润剂,如:甘油、宝宝霜、维E霜或者肝素钠乳膏等。 3、瘙痒的患者口服:扑尔敏或息斯敏等抗组胺药(最好晚上吃,白天容易困) 坚持治疗一个月基本都能痊愈。 激素伤害比较严重的患者采用以下方法: 1、口服;罗红霉素(以说明书的使用量为标准),1-2周。 雷公藤0.3g/片,2片/次,3次/日,2-4周。 维生素C、甘草酸锌或葡萄糖酸锌 2、外用:蓝科肤宁湿敷2-3次/日,每次20分钟。皮肤出现干燥脱皮的时侯可以在敷完蓝科肤宁后使用滋润剂,如:甘油、宝宝霜、维E霜或者肝素钠乳膏等。 3、瘙痒的患者口服:扑尔敏或息斯敏等抗组胺药(最好晚上吃,白天容易困) 4、也可口服清热解毒的中药。 治疗初期出现症状加重的激素反跳症状时,需坚持治疗。 按以上方法,坚持一个月,皮肤外观基本可以正常,严重的部位如两颊、下巴的激素伤害严重的部位,需要延长到2-3个月。 治疗期间注意:避开甲醛、汽油、粉尘、宠物等过敏源。尽量不要去商场、超市、美发店的甲醛含量高的地方。同时不要吃海鲜、鱼、牛羊肉等发物。 以上治疗需要的药物,到当地医院的皮肤科让医生给开就行。 我现在也得这病很痛苦,又痒又痛又干。 一个月前去看了医生,医生给我开了药。药方就是上面这些。现在都花了我将近1000多元钱。上面的药方只供你参考,你最好去医院看看。因为每个人的病情不一样。不要相信什么偏方,不要急于求成。这病是需要慢慢养的。 记住脸红不能用冰敷。脸干不能用保湿护肤品,要用就用婴儿用的护肤品,建议最好不用。不要洗脸。 我用了一个月的药,现在症状好多了,但还需要慢慢调理。希望我们一起努力,早点战胜这个病魔。 很高兴为你解答!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因由于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

皮质激素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利的一面固然是好,不利的一面也不能束手无策,下面对一些常见的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处理对策进行整理。 1. 骨质疏松 发生原因:(1)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及增加肾脏尿钙排泄,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而促使破骨细胞的活化、导致骨丢失;(2)抑制骨形成: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刺激破骨细胞活化、抑制成骨细胞增殖、I 型胶原和非胶原蛋白质合成,促进成骨细胞和骨细胞凋亡;(3)对性激素的影响:糖皮质激素通过减少雌激素及睾酮的合成引起骨质疏松;(4)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肌萎缩及肌力下降是导致患者骨折的危险因素。防治措施:(1)钙剂+ 维生素D/ 骨化三醇/ 阿法骨化醇+ 阿仑膦酸、唑来膦酸;(2)阿仑膦酸、唑来膦酸;(3)甲状旁腺素;(4)降钙素;(5)性激素;(6)噻嗪类利尿剂和限盐(伴高钙血症者),防钾丢失;(7)避免吸烟、酗酒、饮咖啡、负重,适当运动。防治时机:预计激素使用>3 个月或高风险患者。 2. 肌病 发生原因:激素对骨骼肌的直接分解代谢作用。 防治措施:(1)不用氟化激素;(2)减少激素用量;(3)适当运动和高蛋白饮食。 3. 股骨头坏死 发生原因:激素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瘀滞、骨内压力增加、动脉灌注不足而引起梗塞,或激素对骨细胞的毒性作用,增加骨细胞的凋亡。 防治措施:(1)早期诊断和干预;(2)危险因素评估;(3)预防外伤,NSAIDs 止痛;(4)关节置换或切骨术。 4. 血脂升高 发生原因:部分原因是激素导致ACTH 减少所致。 防治措施:(1)使用他汀类药物;(2)补充叶酸和B 族维生素;(3)合理膳食。 5. 血糖升高 发生原因:激素可减少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肝糖原异生。 防治措施:(1)减少激素剂量;(2)饮食控制;(3)优先选择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严重高血糖者可注射胰岛素。 6. 心血管疾病 发生原因:动脉硬化,心肌损害,血液粘度增加,血小板生成等。 防治措施:(1)服用ARB、ACEI、CC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2)延长输注时间(冲击疗法时);(3)冠心病、心衰患者应专科治疗。 7.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发生原因:激素治疗可出现情绪改变,记忆力减退,假性脑瘤,神经质,失眠及精神病。防治措施:(1)精神病史避免使用;(2)早上服用激素,晚用催眠药(如:艾司唑仑、地西泮);(3)硫酸锂(躁狂者);(4)换用其它激素(如地塞米松易引起精神症状,可换其它)。 8. 消化系统反应 发生原因:激素可增加胃蛋白酶分泌,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动和粘液分泌。 防治措施:(1)预防性治疗(有消化道溃疡或总量大于1000 mg 者),可用铝碳酸镁、H2 受体拮抗剂、PPI;(2)勿与NSAIDs 合用。 9. 白内障/ 青光眼 发生原因:激素影响后囊膜下白内障形成,通过增加小梁网房水流出阻力导致眼压升高。防治措施:(1)长期使用应每6~12 月行眼科检查,视力下降至0.3,可至眼科行超声雾化治疗;(2)降眼压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病的运用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原则 ①足量开始尤其对一些急危重病人的治疗,开始时一定要用足剂量,以求迅速控制病情。不能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 ②缓慢减量一但病情控制或治疗有效,应逐渐减量,一般每次减量不宜超过原剂量的1/6-1/4。原剂量较大时,开始可减得快一些,反之则应缓慢减量并注意反跳现象的发生。 ③尽早停药对一些非必须用糖皮质激素长期控制的皮肤病,一但见效后即应考虑尽早撤药,或使用其它有效的药物替代,以免产生依赖性。 ④寻找最小有效维持量某些皮肤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必须用糖皮质激素长期控制,应寻找合适的最小有效剂量维持治疗。一般以刚好不出现病情反跳和不良反应,或不良反应轻微时的剂量作为最小维持剂量为宜。并避免使用强效制剂(如地塞米松)。 ⑤剂量个体化由与病人的个体差异,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也不同,因此,用药剂量也必须个体化。 ⑥皮肤局部用药一般开始治疗时,可先短期给予中强效的外用制剂,如0.05%醋酸地塞米松软膏、0.1%去炎松软膏等。随后改为弱效的制剂,如0.1%氢化可的松乳膏等,每天2次足以发挥疗效。增加使用次数只会增加其副作用而不会明显提高疗效。但头面部、腋窝、腹股沟及儿童皮肤宜

选用弱效制剂。皮损内注射宜用难溶性的混悬液或复方制剂,如得保松等。 二、用药方法与疗程 1、药物及剂量的选择 ①临床上最常用的糖皮质激素为泼尼松,其疗效可靠,价格低廉,对门诊患者以及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均较为方便,但急性患者则应采用氢化可的松静脉注射,也可用地塞米松静脉注射。 ②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者,可使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以诱导内源性的糖皮质激素的生成,以期获得类似的疗效。 ③某些皮肤病,如结缔组织病、变应性血管炎、大疱性皮肤病等,维持理想疗效所需的剂量往往低于初始作用所需的剂量,确定理想疗效的最低剂量应通过渐渐减量直至出现原发病症状或并发症增加的方法来制定,并在服药的过程中采用合并一次给药往往较多次小剂量给药或较缓慢的非口服制剂更有效。 ④累及重要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如红斑狼疮、皮肌炎、重症多形性红斑等,必须采用有效剂量的冲击疗法,如泼尼松初始剂量:1mg/kg.d,分次口服,并维持剂量直至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再行缓慢减量。也可超大剂量的氢化可的松或甲基泼尼松龙静脉滴注,剂量不足或过量均有害。 ⑤如需大剂量长期治疗时,应在病情控制后采用隔日间歇式给药,即将稍低于两日用药的总量不平均地分配至每

最新糖皮质激素适应症、不良反应、禁忌症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糖皮质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甾体激素),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在体内作用广泛,不仅为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的调控所必需,且具有调节钾、钠和水代谢的作用,对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起重要作用。药理剂量糖皮质激素主要有抗炎、免疫抑制、抗毒和抗休克等作用。 一、适用范围 1.内分泌系统疾病: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替代治疗;肾上腺危象、垂体危象、甲状腺危象等紧急情况的抢救;重症亚急性甲状腺炎、Graves眼病、激素类生物制品【如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药物过敏的治疗等。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可判断肾上腺皮质分泌状况,诊断和病因鉴别诊断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 2.风湿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此类疾病种类繁多,达200余种,多与自身免疫有关,尤其是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皆有自身免疫参与,常见的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病/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和系统性血管炎等。糖皮质激素是最基本的治疗药物之一。 3.呼吸系统疾病: 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放射性肺炎、结节病、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 4.血液系统疾病: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常需糖皮质激素治疗,主要为两种情况:一是治疗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二是利用糖皮质激素溶解淋巴细胞的作用,将其作为联合化疗方案的组分之一,用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的治疗。 5.肾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多种肾小球肾炎和部分间质性肾炎等。 6.严重感染或炎性反应:严重细菌性疾病如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重症肺炎,若伴有休克、脑病或其他与感染有关的器质性损伤等,在有效抗感染的同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以缓解中毒症状和器质性损伤;严重病毒性疾病如急性重型肝炎等,也可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 7.重症患者(休克):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但须结合病因治疗和抗休克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脑水肿等。 8.异体器官移植:用于异体组织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预防及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及治疗。 9.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种类众多,涉及多个专科,许多疾病如严重的荨麻疹等,需要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 10.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如急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急性脊髓损伤,急性脑损伤等。 11.慢性运动系统损伤:如肌腱末端病、腱鞘炎等。 12.预防治疗某些炎性反应后遗症: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预防某些炎性反应后遗症及手术后反应性炎症的发生,如组织粘连、瘢痕挛缩等。 二、不良反应 长期应用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成正比,主要有: 1.医源性库欣综合征,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皮肤紫纹淤斑、类固醇性糖尿病(或已有糖尿病加重)、骨质疏松、自发性骨折甚或骨坏死(如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女性多毛月经紊乱或闭经不孕、男性阳萎、出血倾向等。 2.诱发或加重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各种感染。 3.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造成消化道大出血或穿孔。 4.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5.高脂血症,尤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 6.肌无力、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 7.激素性青光眼、激素性白内障。 8.精神症状如焦虑、兴奋、欣快或抑郁、失眠、性格改变,严重时可诱发精神失常、癫痫发作。 9.儿童长期应用影响生长发育。 10.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出现局部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继发感染等不良反应;在面部长期外用时,可出现口周皮炎、酒渣鼻样皮损等。 11.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念珠菌定植、感染。长期使用较大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者也可能出现全身不良反应。 三、注意事项

激素依赖性皮炎诊治指南解读

激素依赖性皮炎诊治指南解读近年来,随着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的广泛使用,激素依赖性皮炎(hormone dependence dermatitis,HDD)逐渐增多,已成为皮肤科的常见病。本病具有多形态损害、对糖皮质激素依赖、反复发作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及身心健康。目前,国内外皮肤科专著尚未将本病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加以阐述,在临床工作中对本病的概念、命名、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缺乏明确的统一标准。因此,有必要对上述内容制定标准。当然,诊治指南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循证医学证据和药物的出现,它需要经常更新。 1、命名 在诸多文献中,本病分别有激素依赖性皮炎、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皮质类同醇激素依赖性皮炎、激素性皮炎等命名。根据外用糖皮质激素理论及临床表现,命名为“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更为确切。 2、定义 由于长期外用含糖皮质激素制的,一旦停药导致原有皮肤病复发、加重,迫使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并称为激素依赖性皮炎。 3诱因 ①糖皮质激素使用不当:不能正确、合理地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外用糖皮质激素。②适应证选择不当:

对一些应慎用糖皮质激素的皮肤病,如痤疮、酒渣鼻、面部难辨认癣、黄褐斑等,长期使用中、强效糖皮质激素。 ③用药部位选择不当:对不适宜选用中、强效糖皮质激素及含氟的糖皮质激素的部位。如面部及婴幼儿皮肤也选用了该类糖皮质激素。④外用时间过长:使用高效糖皮质激素时间>20天,低、中效糖皮质激素>2个月。⑤将糖皮质激素当化妆品使用:将糖皮质激素掺进化妆品中,长期使用所谓特效嫩肤、美白化妆品后产生依赖。 4临床表现及分型 4.1临床表现 皮损表现:①皮肤变薄、潮红伴毛细血管扩张;②痤疮样皮炎:粉刺、丘疹及脓疱;③色素沉着;④皮肤老化:皮肤干燥、脱屑、粗糙,甚至萎缩;⑤毳毛增粗变长。自觉症状:自觉有灼热、瘙痒、疼痛及紧绷感。 4.2临床分型 根据皮损发生部位分为3型:①口周型:皮损主要分布于口周离唇}—5 mm的区域。②面部中央型:皮损主要分布于双面颊、下眼睑、鼻部及额部,通常口唇周围皮肤正常。 ③弥散性:皮损分布于整个面部、额部和口周皮肤。 5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有明确糖皮质激素用药史(可根据外用糖皮质激素高、中、低效的使用时间确定)为基本条件,加上一二种

他克莫司软膏对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效果

他克莫司软膏对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18-01-31T14:25:33.22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作者:王红艳 [导读] 综上所述,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应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与应用。 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 210001 【摘要】目的:探析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应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40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n=70)、观察组(n=70)。对照组患者应用维生素B6软膏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统计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分别为 92.9%、75.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应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与应用。 【关键词】激素依赖性皮炎;他克莫司软膏;临床疗效 糖皮质激素是一种甾体激素,作用就是调节体内糖类、蛋白质、脂质的合成与代谢,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1]。此外,糖皮质激素还具有抗病毒、抗炎、抑制免疫应答、抑制休克等作用。然而,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时,易产生一定的依赖性,致使出现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炎症反应等情况。所以,应选择恰当的药物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本文现对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40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予以探究,分析他克莫司软膏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40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n=70)、观察组(n=70)。对照组患者中男、女各32例、38例,年龄18~62(38.6±7.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女各34例、36例,年龄19~61(38.7±7.1)岁。采用SPSS 18.0软件对2组患者予以统计学分析,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1次/d,5mg/次,连续服用2个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应用维生素B6软膏治疗,2次/d,涂抹在患处,时间为2个月;观察组患者应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2次/d,涂抹在患处,时间为2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彻底消失,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各项指标趋于正常;无效:患者未满足上述标准。临床总有效率为治愈率与有效率之和[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2组患者观察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用百分率表示,并实施卡方检验,若对比显示P<0.05,说明2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分别为92.9%、75.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所示。 表1 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 3.讨论 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病因主要为滥用或者误用激素制剂导致,多见于面部,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科病症。现阶段,在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中,尚无疗效确切的非激素类药物,一些患者还会在治疗周期内产生激素依赖性,致使临床效果不佳,出现瘙痒、丘疹、红斑、脱屑等症状,重复用药能够缓解,但停药依然会复发。产生此种情况的原因为: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抑制免疫应答的作用,致使机体内脂质、蛋白质等合成减少,减小了皮肤厚度,提高了皮肤敏感度,进而易出现痤疮、螨虫等,进一步发生炎症反应。 现阶段,在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中,主要选用抗炎药物,或者减少激素类药物剂量,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在患者停药后,可能出现复发,甚至病情加重,导致患者康复效果不佳。他克莫司软膏是一种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能够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与分化,并且抑制皮肤肥大细胞增殖,从而增加皮肤中胶原前肽的含量,以此增大皮肤厚度,减少激素类药物停用后因炎症反应而产生的皮肤症状。 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相关文献报道[3]基本相符,由此说明,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快速发挥药效,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与推广。 综上所述,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应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欧阳雄峰,杨秋艳,殷文浩等.0.1%他克莫司软膏联合丝塔芙润肤露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抗炎 糖皮质激素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对抗下述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①物理性损伤,如烧伤、创伤等;②化学性损伤,如酸、碱损伤, ③生物性损伤,如细菌、病毒感染,④免疫性损伤,如各型变态反应,⑤无菌性炎症,如缺血性组织损伤等。在各种急性炎症的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早期的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和吞噬等反应,从而改善炎症早期出现的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在炎症后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抑制胶原蛋白、粘多糖的合成及肉芽组织增生,从而防止炎症后期的粘连和瘢痕形成,减轻炎症的后遗症。但必须注意,炎症反应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炎症后期的反应也是组织修复的重要过程,故糖皮质激素在抑制炎症、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了机体的防御和修复功能,可导致感染扩散和延缓创口愈合。 免疫抑制与抗过敏 糖皮质激素对免疫反应有多方面的抑制作用,能缓解许多过敏性疾病的症状,抑制因过敏反应而产生的病理变化,如过敏性充血、水肿、渗出、皮疹、平滑肌痉挛及细胞损害等,能抑制组织器官的移植排异反应,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也能发挥一定的近期疗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作用与下述因素有关:①抑制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②抑制淋巴细胞的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使淋巴细胞破坏、解体,也可使淋巴细胞移行至血管外组织,从而使循环淋巴细胞数减少。③诱导淋巴细胞凋亡。④干扰淋巴细胞在抗原作用下的分裂和增殖;⑤干扰补体参与的免疫反应。动物实验表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可干扰体液免疫,可能与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抑制了B细胞转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使抗体生成减少有关。近年研究还认为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某些与慢性炎症有关的细胞因子(IL-2,IL-6和TNF-α等)的基因表达。 抗休克 超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已广泛用于各种严重休克,特别是中毒性休克的治疗。其作用可能与糖皮质激素的下列机制有关:①稳定溶酶体膜(membrane of lysosome),阻止或减少蛋白水解酶(proteinase)的释放,减少心肌抑制因子(myocardio-depressant factor,MDF)的形成,避免或减轻了由MDF引起的心肌收缩力下降、内脏血管收缩和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降低等病理变化,阻断了休克的恶性循环。此外,水解酶释放的减少也可减轻组织细胞的损害;②降低血管对某些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使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③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扩张痉挛血管、增加肾血流量;④提高机体对细菌的耐受能力。 退热 糖皮质激素有迅速而良好的退热作用,可用于严重中毒性感染如肝炎、伤寒、脑膜炎、急性血吸虫病、败血症及晚期癌症的发热。糖皮质激素的退热作用可能与其能抑制体温中枢对致热原的反应、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有关。但是在发热诊断末明前,不可滥用糖皮质激素,以免掩盖症状使诊断困难。 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影响 糖皮质激素能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大剂量可使血小板增多,并提高纤维蛋白原浓度,缩短凝血时间;加快骨髓中性粒细胞释放入血循环,使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但它们的游走、吞噬、消化异物和糖酵解等功能被降低。另一方面,糖皮质激素可使淋巴组织萎缩,导致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减少。 对骨骼的影响 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成骨细胞的活力,减少骨中胶原的合成,促进胶原和骨基质的分解,使骨盐不易沉着,骨质形成发生障碍而导致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糖皮质激素增多症患者或长期大量应用本类药物者。出现骨质疏松时,特别是在脊椎骨,可有腰背痛,甚至

浅析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浅析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摘要】糖皮质激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是多方面的。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抑制免疫反应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不适当的使用或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本文现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的常见、少见或罕见、以及停、撤药引发的不良反应做一总结,目的是为临床合理、经济、安全用药做指导。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为皮质醇,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作用。该激素分泌受ATCH调节。人类糖皮质激素以皮质醇分泌量最大,作用最强。皮质醇进入血液后,绝大部分与某些血浆蛋白结合,具有生物活性的游离型甚少,但游离型与结合型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以维持正常动态平衡,皮质醇几乎对全身所有细胞均有作用。 一、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1、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作用 1.1糖代谢:皮质醇促进糖异生,增加肝糖原的贮存,抑制肝外组织对糖的摄取利用,因而使血糖浓度升高。糖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时,出现肝糖减少和低血糖;分泌过多则出现糖升高,甚至出现糖尿,由此引起的糖尿称为类固醇性糖尿。 1.2蛋白质代谢:皮质醇促进肝外组织,特别是肌肉组织的蛋白质分解,抑制肝外组织对氨基酸的摄取,减少蛋白质合成加速氨基酸如肝,成为糖异生的原料。因此,皮质醇分泌过多年常引起生长停滞、肌肉消瘦、皮肤变薄、淋巴组织萎缩及创伤愈合迟缓等现象。 1.3脂肪代谢:皮质醇可促进脂肪分解(特别是四肢),升高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度,增加脂肪酸在肝内的氧化。皮质醇使四肢脂肪减少,面部和躯干的脂肪增多。当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亢进或者过多使用皮质醇,会出现面圆背厚躯干部脂肪堆积而四肢消瘦的“向心性肥胖”。 2、水盐代谢:皮质醇有弱的贮钠排钾作用,还可降低肾小球入球血管阻力,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分析(doc 5页)

浅析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为维持生命所必需,对人体的生理作用是多方面的。超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感染、抗过敏和抑制免疫反应等多种药理作用,常被运用于治疗各类应激反应、免疫性疾病和炎症状态。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不适当的使用或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将已知的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做一总结。 1 常见的不良反应 1.1 库欣综合征长期超生理剂量应用可引起水、盐、糖、蛋白质及脂肪的代谢紊乱,表现为向心性肥胖(俗称满月脸、水牛背)、痤疮、多毛、无力、低血钾、浮肿、高血压、糖尿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在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必要时可对症治疗。凡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糖皮质激素。对同时应用强心甙和利尿剂的患者应注意补充钾盐。 1.2 诱发或加重感染糖皮质激素的抗感染作用,其主要机制是抑制炎症促进因子;抑制抗原抗体反应;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毒素对机体的损害,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的症状。但激素无抗菌能力,而且抑制抗体形成,干扰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使感染扩散。由于糖皮质激素有强大的抗细菌内毒素作用,可减少内源性致热源的释放,并能抑制下丘脑对致热源的反应,有较好的退热作用。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往往求效心切,把激素当成“退热药”,结果患者表面上解除了发热,但感染却扩散,病情进一步发展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并发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曾有报道4例分别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左颌下急性蜂窝织炎”、“上呼吸道感染”、“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因治疗中滥用

激素而死亡。所以一般感染性疾病应用激素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且剂量宜小,疗程宜短;仅重危细菌感染出现严重毒血症者可短期应用大剂量激素,且必须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感染药物。病原不明的细菌感染、耐药性细菌、真菌及病毒感染均应忌用。 1.3 精神神经症状此症多在使用激素数日后发生,偶可在注射激素1次后发生。激素可增强多巴胺-β羟化酶及苯乙醇-N-甲基转换酶的活性,增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合成,去甲肾上腺素能抑制色氨酸羟化酶活性,降低中枢神经系统血清素浓度,扰乱两者递质的平衡,出现情绪及行为异常。可见欣快感、激动、不安、谵妄、定向力障碍、失眠、情绪异常、诱发或加重精神分裂症、类躁狂抑郁症,甚至有自杀者。大剂量还可诱发癫痫发作或惊厥。故有精神病倾向、精神病患者应禁用或慎用。一旦出现精神症状应及时停药,同时使用镇静剂,并加强心理疏导及监护。 1.4 诱发或加重溃疡、出血、穿孔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减少胃黏液分泌,加强蛋白质分解代谢和抑制蛋白质合成,使胃黏膜失去保护和修复能力,故能诱发或加剧溃疡病,甚至引起出血、穿孔的危险。为防止这一反应可同时加用制酸药。 1.5 骨质疏松糖皮质激素一方面可抑制肠道对钙离子的吸收,抑制成骨细胞活力;另一方面能促进甲状腺素的分泌而加强破骨作用,从而导致骨质疏松。因此,对长期或大剂量应用激素者应定期进行放射学检查,一旦发现有骨质疏松即应停药或配合补钙、维生素等治疗。 1.6 肌萎缩、伤口愈合及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糖皮质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分解和抑制蛋白质合成,造成负氮平衡,使肌肉萎缩和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又能延缓肉芽组织的形成,可引起伤口愈合。 1.7 类固醇糖尿病糖皮质激素能促进糖原异生,对抗胰岛素,抑制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引起血糖升高和糖尿。糖皮质激素还能加重高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与影响胰岛素信号蛋白的磷酸化及蛋白表达等因素有关。患者一旦出现血糖升高应当

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

继续医学教育 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 Corticosteroid Addictive D erm atitis 王玉玺,王松岩,王俊志 WAN G Yu xi,WAN G Song yan,WAN G Jun zhi [摘 要] 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制剂使用不当或滥用所导致的皮肤非化脓性炎症。作者复习有关文献,就该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中西医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性皮炎 [中图分类号] R758.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089(2004)09-0570-03 1 概念 由于长期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制剂,患处皮肤对该药产生依赖性,这种由激素外用导致的皮肤非化脓性炎症,称之为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以下简称激素性皮炎!)。这种依赖性具有如下特点:用药后原发病迅速改善,但不能根治,治疗持续数周或数月后,一旦停药,1~2天内,用药部位发生红斑、丘疹、触痛、裂隙、脓疱、脱屑、疼痛、瘙痒、灼热、紧绷感,原发病恶化;当重新外用激素后,上述症状很快减退,如再停用,反跳性皮炎迅速发生,而且比以前更重。患者为避免停药后反跳性皮炎再发的痛苦,完全依赖于外用激素。有的外用原来的制剂,效果不佳,必须更换作用更强的激素外用制剂,或加大用量,或缩短用药间隔时间,以求症状的改善。药量的多少与病程的长短成正比,病程越长,用药越多,病情越重。 2 流行病学 自1952年首次发现氢化可的松治疗某些皮肤病有效以后,激素已成为皮肤病治疗中最常应用的药物之一。国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激素外用制剂的普遍应用,特别是强效制剂和强力渗透剂的不断问世,基层医生特别是非专科医生,对激素制剂的副作用缺乏了解,致使该药使用不当或滥用,导致激素性皮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现已成为继湿疹、银屑病、痤疮、荨麻疹之后的第五大门诊皮肤病。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青年女性为多,城市女性较多见,夏季症状严重。临床上造成激素性皮炎的激素外用制剂有皮炎平霜(地塞米松)、皮康王(氯倍他索)、肤轻松(氟轻松)、祛斑霜(氯倍他索)、皮康霜(曲安缩松)、恩肤霜(氯倍他索)、乐肤液(氯氟舒松)、复方康纳乐霜(曲安缩松),使用数量最少2支,最多46支,以3~20支为多。临床上造成激素性皮炎的原发疾病,依次为寻常痤疮、脂溢性皮炎、单纯糠疹、酒渣 [作者单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作者简介] 王玉玺(1943-),男,黑龙江省嫩江县人,医学硕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从要从事过敏性皮肤病和结缔组织疾病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鼻、浅部真菌病、湿疹、光敏疹、局限性银屑病、化妆品皮炎、黄褐斑,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女性,把激素当化妆品使用。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3 病因 因本病是激素外用所造成的副作用,所以本病的病因归根结底就是激素的滥用,造成激素滥用的原因有如下几方面。3.1 对激素外用制剂缺乏了解,特别是对激素外用的副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有些非专业皮肤科医生的药理知识欠缺。另外,制药厂家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采用各种方式大作广告,夸大其疗效,采用诱导性强的商品名,如皮康王、肤轻松、皮炎平、祛斑霜、乐肤液、恩肤霜等,使患者听信药店推销人员和非专业医务人员的蛊惑而滥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抗过敏作用,能迅速消除皮肤病的炎症反应,外用可以减轻充血和水肿,使瘙痒程度暂时得以缓解和消退,很快改善临床自觉症状和体征,很多患者一出现皮肤损害,不论其病因如何,也不管是否是激素的禁忌症,均自诊自用激素外用制剂。 3.2 药品选择不当 缺乏对激素外用制剂中所含药物成分及其功能效力强弱和效力持续时间的了解,激素效能越强,量越大,则发病越快,病情越重。强效的激素外用制剂最容易引起皮肤萎缩等副作用,例如皮康王和祛斑霜,其主要成分均含有最强效激素氯倍他索,这一特点并不为绝大多数使用者了解。对面部的单纯糠疹(白屑风),有很多人用肤轻松外涂,以替代化妆品,涂搽面部长达数年,发生严重的依赖性皮炎和星状瘢痕,甚至稍一间断即出现裂口、脱屑、瘙痒、渗液、糜烂、结痂、疼痛,非常痛苦。 3.3 适应症选择错误 激素性皮炎90%以上的患者为非皮质类固醇激素的适应症,有些甚至是外用激素的禁忌症。对于皮脂溢出的有关疾病,国外在70年代初的皮肤病专著中已明确指出不宜使用或慎用[1]。此外,如痤疮、酒渣鼻、单纯糠疹、浅表真菌病、黄褐斑等均不宜应用激素外用制剂。 3.4 用药部位选择不当 人体全身皮肤因部位不同,对激素吸收率不一样,面部附属器较丰富,激素靶细胞多,角质层薄,皮肤柔嫩,血运丰富,对外用激素较容易吸收,因而副作用也较易发生;腹股沟、腋窝、乳下等皱褶部位,出汗较多,潮湿,外用激素制剂容易吸收,最易发生皮肤线状萎缩。 3.5 用药时间过长 短期应用激素外用制剂,即可引起表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