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初探

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初探

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初探

发表时间:2013-07-12T08:19:12.263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3年8月上供稿作者:王茜[导读] 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既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战操作能力,尤其是在实践性较强的工商管理专业。〔摘要〕工商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专业,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动手能力为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塑造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特色。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人WTO,在社会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前提下。新型工业、高能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瓶颈。因而市场对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使得职业院校在过去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那种只重视理论教学的培养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了。这种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已严重制约着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址的提高。近年来,一些院佼虽然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上进行了一些改革,然而在教学改革的发展过程中,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弊端仍不断出现。其主要表现有:①职业院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出现了偏差,导致办学定位不能正确适应市场需求,也因此气致学校管理体制并不利于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雪中去。在实践性教学中,一些高职院校由于受教学和科研经费不足的限制,少安排或基本不安排实践性教学环节,有的即使安排了也只是象征性地且教学方法单一。有的任课教师甚至出现了一本教材一套讲义,一讲就是几年的情形这样就使高职院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经常典于形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旦上岗,不但理论知识缺乏,而且实践性动手能力也较弱,很难达到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应有的基本技能和素质要求。②教学目标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体现在教学与科研矛盾日益突出。对教师的科研指标的考核硬而对教学指标的考核软,从而导致教师常常难以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教学,更不用说有好的教学效果了。③上级管理部门对职业院校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得不是很科学,主要偏重于重点学科、实验室、课题和论文发表等科研因素,而忽视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服务地方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④教学和科研经费严重不足职业院校的教学质过、教学水平和教学成功程度是体现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学科研经费严重短缺,尤其是由地方财政拨款的高职院校的情况更为严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费不足必然导致教学科研得不到有效投入,因而实践性教学环节就更难以开展。针对上述情况,笔者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者和研究者,就如何在职业院校工商管理教学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等问题,对职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改革进行了一番探讨。

1 建立行之有效的买践性教学机制职业院校在合理安排工商管理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市场需要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力度,建立健全教学和科研等考核机制;在工商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强社会调查,建立良好的社会人才需求分析、调研规划等制度,以便能把握住社会人才需求发展变化的脉博。使专业建设能有效体现出目标性和前盼性;专业建设应当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来设置,建立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及常规教学管理、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质缺和教学素质综合考评体系等制度。

2 视专业建设

强化实训工作高职院校重点工作是做好专业建设,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其中又包括课程、教师队伍、实弓实训基地等的建设。这是实施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保障对于高职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来说,尤其应当高度重视其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如校园超市从货源的组织到售货后的清算,从一般的收银员到柜长、值班经理,都由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担任。并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对原材料的购进、配比、生产操作、产品检验、直至市场营销等全部生产环节让学生全程参与和学习。同时,学院还为学生考职业资格证提供有利条件,并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自主创业这样既可对学生进行有效培训,又能为社会服务;此外,学院还与省内外一批大型商业、服务、生产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实习实训教学培养基地,并根据教育部的有关精神,从大二开始,学院就组织学生到省内外部分大中型企业顶岗实习,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了不少的工作经验。而课后,专业教师则改变原来布置作业为要求学生联系所学理论知识走人社会,并撰写调查研究报告或论文通过以上途径,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毕业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工作得风生水起、如鱼得水。

3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既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战操作能力,尤其是在实践性较强的工商管理专业。因此,双师型教师不仅是实现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也是高职院校采用新的用人机制强化教师队伍的体现,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从国有大中型企业引进一批双师型教师,聘请一批具有较高学识水平的中外专家学者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同时,学院还应鼓励任课教师在附属企业挂职锻炼和通过考研、考博及专业培训等方式再学习深造这样教师在掌握实践经验的同时,也了解了市场和企业的实际需要,使得课程讲授的内容更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此外,聘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与行业专家到校进行实践性环节指导,了解行业前沿信息、了解产业一线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以便学生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如湘潭职院经管系与湘潭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就是成功一例。

4 加大教学与科研的投入

职业院校要想方设法改善科研和教学经费的不足要加大与地方政府的协调力度,最大限度地争取地方政府的在教育资金上的支持和政策扶持;此外,高职院校也可与社会企业通过联合办学或社会赞助等方式解决资金困难等问题,以此来加大教学科研的投入力度,从而强化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目前我国加大对职业教育在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力度,这对职业院校来说又是一大利好,从而加快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现代职业学校

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

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各门课程中的实验教学环节,二是校内集中实训环节(含专业实训和综合实训),三是顶岗实习环节(含顶岗实习和就业顶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学训交替“3111”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的“3”是指从外贸行业社会工作岗位认知入手,根据社会工作岗位的技能需要设置理论教学课程,并以课程实验强化理论提高技能,时间为三个学期;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第一个“1”是指为了弥补课程内的虚拟实验的不足,拿出一个学期的时间集中进行校内仿真模拟综合实训,加强学生技能训练;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第二个“1”是指通过一个学期的时间在上学期集中进行校内仿真模拟实训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不足加以解决,并进行理论延伸、技能强化训练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以适应下一步的社会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第三个“1”是指进行一个学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为学生就业实现零距离接轨。 一、实践教学体系 1、校内实训课堂上的实践教学 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指导思想,对所有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实行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业务技能。 2、第四学期校内集中实训 第四学期,在校内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核心技能的综合实训。通过开设商务 谈判、英语听力和口语强化、外贸函电、国贸实务、ERP沙盘实训等实训课程,综合训 练学生与外商谈判磋商的能力、熟练使用英语和外商沟通的能力、熟练掌握外贸业务整 个业务流程的能力、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等。 3、第学五期的校内学习 第四学期的校内实训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运用时的不足,认识到 理论和实践的差距,从而在第五学期进一步加强专业课程的学习。 4、第六学期的校外顶岗毕业实习 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使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环境,使学生顺利实现毕业即就业。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本专业进一步加快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的改革,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

13.《工程合同管理与招投标实训》课程实训教材

《工程招投标实训手册》 编写:张丹 建筑工程系 2011年6月

目录 第一章实训说明 (3) 第一节实训课题、意义、目标 (3) 第二节实训内容、条件、课时分配 (5) 第三节实训考核、评分标准 (8) 第二章实训项目 (10) 第一节标准施工资格预审文件 (10) 第二节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39)

第一章实训说明 第一节实训课题、意义、目标 本讲义配套的实训课题为:建筑工程招投标全过程模拟实训课程。该实训课程即可建立在《建筑工程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法规》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作为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毕业前综合实训使用;亦可弱化或删减招投标全过程中的个别环节,拆分成与相关专业课程配套的实训课程;还可作为建筑工程类专业软件培训课程的任务指导。 图1.1专业课程体系示意图 高等院校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是比较系统的知识教育,对社会实践中的具体工作过程往往都缺乏感性、完整的认识,所以很多高校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后,往往产生一种错觉,好像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没有接触过。因此在高校开展一些比较完整的模拟实训课程,一则可以增加学生对步入社会后实际工作的感性认识;二则通过类似模拟实训,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胆识,快速进入岗位角色;三则可以通过模拟实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比较系统的检验,巩固知识、增加理解、提高技能。 该实训课程,就是针对这一特点量体裁衣的,它完全采用模拟的方式来授课,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任务,让学生模拟一个建筑工程招投标从发布招标公告到最后发布中标通知书

为止的完整过程。在课程中,老师和学生都可模拟某招投标代理公司,受某甲方的委托进行一个建筑项目的招投标代理工作,负责发布招标公告、资格预审、发放招标文件、组织招标文件答疑会和开标仪式、利用评标软件系统进行评标,最后发布中标通知书。学生分组模拟几个不同的建筑公司参与竞标,从接到招标公告开始,分别进行投标报名、资格预审、购买招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过程中通过参加答疑会、开标会和最后发布中标通知活动,听取老师的点评和指导。加上学生分组利用软件进行工程量校核和计价,并要求学生自行应用投标策略来完成最后的投标价格,学生可以快速熟悉实践中投标工作的实操规程和行业习惯,同时固化学校学到的知识,并强化了对软件的熟悉程度。任课教师除了使用专门的讲义、图纸和案例背景资料以外,还可以在课堂中使用计价软件、算量软件和评标软件,在模拟实训课程中实现电子化招标、投标和评标,让学生接触到已在全国众多省级交易中心广泛使用的最先进的招投标流程和软件系统。 招投标全过程模拟实训的目标 先进工具软件最佳实践模式 建筑工程招投标全过程模拟实训课程 角色认知理解 投标决策体验业务流程认知实践场景体验体验招投标角色和流程 标书内容与构成主流的评标办法招投标全过程知 识体系掌握招投标知识体系 清单计价软件图形算量软件电子评标系统 掌握工具软件的 使用 军事兵棋推演通过该实训课程,学生可以获得:体验和理解招投标全过程的工作原理和流程;理解招投标全过程的主要角色及其职责;理解招标书的内容构成和分析要点;了解建筑行业里主流的一些招标和评标办法;理解如何应用电子标书进行招标、投标和评标;应用算量软件和计价软件生成投标书和电子标书;了解建筑市场上主要的一些投标策略及其应用场景。通过模拟实训,加强学生对招投标的感性认识,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适应期;通过模拟实训,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对以往知识进行系统的检验,从而巩固知识、增加理解、提高技能;通过一系列的任务活动,改变以往教、学、练的方式,加入竞争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基于软件框架的软件设计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软件框架的软件设计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软件设计是本科阶段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的重难点内容,目前在教学实践中,因缺乏软件设计相关教学资源的支持,学生难以在有限教学课时内理解抽象的理论并将其运用到软件设计实践中。文章提出一种软件框架AF4JA V A,在此基础上定义软件设计实践教学过程,形成一种软件设计实践教学方法。 关键词:软件工程;软件设计;软件框架;实践教学 0、引言 软件设计是软件需求分析与实现之间的沟通桥梁,是软件质量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软件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本科阶段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软件设计被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授。然而,软件设计既需要理解模块化、信息隐蔽和功能独立等抽象概念,又要把握高内聚、低耦合等设计原则,同时还要了解已有的软件体系结构风格、设计模式和软件框架等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的设计知识。因而,软件设计一直被认为是软件工程课程教学难点中的难点。由于缺乏与软件设计相关的教学资源,学生往往难以在有限教学课时内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影响了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效果。 近几年在软件工程教学研究工作中,国内外高校主要通过引入CDIOm思想改进传统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特别强调以项目驱动的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的实践能力。这些研究都针对软件工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仍然缺乏有效的教学资源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软件设计理论知识,并切实培养和提高他们软件设计的实践能力。 1、软件框架AF4JA V A简介 软件框架AF4JA V A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软件设计理论知识,同时也为他们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软件设计实践起到指导作用。通过对Struts、Spring和Hibernate等JA V A开源框架进行集成、封装和抽象,构建出AF4JA V A框架。AF4JA V A该框架中设计并实现了一组实现数据访问、抽象的领域实体对象等功能软件构件,对学生隐蔽了使用JA V A开源框架的繁琐细节。AF4JA V A框架本身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软件体系结构风格、设计模型和软件框架等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利用它提供的可重用构件,高效地进行JA V A Web应用软件的设计。 AF4JA V A框架被分为用户界面层(UIlayer),领域层(Domain layer)和数据访问层(Data Access layer)三层,如图1所示。用户界面层用于实现图形用户接口GUI,提供用户与应用程序之间的交互。领域层封装了业务逻辑和业务实体,并向uI层提供业务功能接口。数据访问层则封装了对数据库的访问功能,为领域层提供数据访问接口。

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年

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承担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主动学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通过“做中学”达到培养目标。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求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达到新课程培养目标。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高素质、技能型中小学教师的需求,变革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提升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使其能够迅速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需求,成为当前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的紧迫任务。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专业普遍存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诸多问题,这严重制约着教师教育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地方高校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有鉴于此,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从2009年起在所有教师教育类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力求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班级管理能力和适应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岗位的其他能力,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程,学校一方面组织各教学系和相关部门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毕业生适应情况调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剖析地方高师院校现行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研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专业标准,明确教师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探索和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施改革。 校内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合理设置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外则在当地教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高的中小学、幼儿园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需要,打破常规,打破教学时间限制,灵活安排见习、实训和实习,让学生在中小学、幼儿园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得到专业技能的全面训练,努力实现学校教学与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有效衔接。走“校校结合”和“校校交替”的人才培养之路,使学生在“校校交替”中逐步形成从事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与服务的实际技能和能力。通过改革与实践,学校构建了“以学科基础课程为基础,以教师教育类课程和全程实训为两翼”的教师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保证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了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教师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二、增加教师教育类课程门类,加强学生教师专业化发展 课程设置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它事关教育的质量和生命,因此,教师教育专业改革首先必须从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人手。针对长期以来教师教育类专业课程门类少、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我们从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着眼,调整课程结构,增加教育类课程。 1 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学校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在公共基础课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模块的基础上增设了教师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课程模块。这样,课程设置就既充分考虑教师教育的师范性、学术性,又充

教育理论框架结构-推荐看

教育理论框架结构-推荐看

教育学部分 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教育的三大因素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教育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注:这里第三点紫色部分书上写的是“教育措施”最多出填空。) 3、教育的起源 a.教育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

b.教育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c.教育劳动起源说(凯洛夫) (三种起源要知道哪三种把人物对应上。一般选择或简答)。 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人 文主义教育】代表人物: 伊拉斯谟、莫尔、蒙田和 培根 其特征1、人本主义; 2、古典主义; 3、世俗性; 4、贵族型。 3、近代社会的教育 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 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 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 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 化; 4、重视教育立 法,以法治教。 4、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 1、教育终身化 (一般是简答、案例分析) 2、教育全民化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多元化 5、教育技术现代化 二、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的含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

育规律的学科。 (名词解释) 2、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a.《学记》:世界第一部教育学书籍,诞生于战国后期,是中国 的教育学雏形(填空、选择) b.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 c. 墨家的教育主张。 3、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1苏格拉底【产婆术】 2柏拉图【《理想国》, 最早提倡 “与学习与 游戏”的人, 重视早期教 育;男女平 等接受教 育;教育的

中职学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科学设置专业,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立足我校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借鉴其它地方课程改革的有效经验,面向社会,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形成具有我校特色、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提高我校专业教育质量,为“黄岛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二、目标与任务 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我校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我校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发和构建新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开发为中心,重点研究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强化实践教学,重视职业素养养成,充分体现职教课程的特色。 通过课程改革,完善专业课程管理体制,彰显就业导向的办学特色;确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活动与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紧密结合;构建符合校情的体现多样性、选择性的职业岗位群课程结构,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培养学生岗位变化适应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改变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建设,提高教学实效,培养学生实践创业能力;改革评价制度,建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善学校装备,加快数字化进程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广泛应用。 强力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以项目课程开发为中心的校本研究的深入开展,探索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大力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加大教师校本培训力度。创新课程评价和考核制度,建立促进学习者多样化发展、教学模式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多元评价体系。 三、基本内容 (一)广泛开展市场调研,确定专业发展方向,明确学生培养目标 通过市场调研,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以操作岗位为主,主要在生产一线操作、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设备等工作,也有部分营销及售后服务和现场管理工作。企业对中职学生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一下三条:学生素质要高;学生要有发展后劲;学生应掌握一定的知识和1-2种专业技能。因此,我们确定我校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具有较高综合职业素养、具有一定提高能力、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技能型人才。要求专业学生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文化基础,要掌握技术必需的应用、电气、信息和控制等理论知识,对掌握典型产品设备及元器件结构与工作原理较为了解,具有产品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1-2种技能。

学生管理协议书(协议范本)

(协议范本)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W-HT-006229 学生管理协议书(协议范本) Student management agreement

学生管理协议书(协议范本) 学生管理协议书 根据我国《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为明确学校与学生在管理中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建立有机配合、协同互动的运作机制,强化学校管理、规范学生行为,增强学生法纪观念和自律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_________大学(甲方)与学生_________(乙方)签订本协议。 第一章权利 一、学生的权利 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按学校规定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按照国家及学校有关规定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科技服务、勤工助学、学生社团、文娱体育等活动,组织学生社团。 按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申请补助或减免学费。 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体素质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在德、智、体合格,完成教学计划规定课程的学习,成绩合格或修满相应的学分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对学校的处理不服,可向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在受到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侵犯时,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权利。 二、学校的权利 学校有权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和教育。 学校有权依据国家法律、法令和政策,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和实施各项规章制度,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违纪学生进行处理。 学校有权依据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学生社团和学生自治组织进行管理。 学校有权根据国家规定收取学费等有关费用。 第二章义务 一、学生的义务 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校纪校规;文明礼貌,举止得体。 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按照国家规定按时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偿还国家或学校为其提供的贷学金。服从学校管理,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努力学习,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和科研任务。 按照国家就业方针政策就业。 二、学校的义务 学校应当依法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学校应当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应当做好学生的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

宁波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 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核心课程 1.学位课程管理学原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 2.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经济法、生产与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 1.学制:4年制 2.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其中4个创新创业学分为免费学分。实行弹性学年制,四年制本科专业学生的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特殊原因者,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规定学制3年。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 管理学学士 符合《宁波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学位课程必须达到75分以上(含75分)。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通识教育课程42学分,学科大类课程33学分,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包含经济大类课程6学分,管理大类课程10.5学分,本专业主干课程43学分。

(完整版)课题方案设计的基本框架

《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方案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目的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方法的推广一直是一个艰难的话题,它不同于发达地区,无论硬件设施还是教师、学生意识等都是影响推广的客观因素。恰值双柏县大力推广“合作学习”的大背景之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课题《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得以立项并在我校实施开展。 (一)选题论证,即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选题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以数学学科教学为研究背景,以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研究为内容,以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和实践方式为研究重点,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立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立足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通过这一课题研究,达到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数学教学水平的目的。 课题的实践和研究将探索在新课程实施下,如何研究并创造性使用教材,为学生的小组学习,合作交流设置恰当情境从而促进合作学习的开展。 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将对少数民族地区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小组学习形式进行积极有效地探索,为新课程的更好实施积累经验,升华理论。 2 研究价值 (1)、理论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将数学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构建形式,开展合作的方式方法,老师对合作学习的调控,合作学习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尝试总结,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完整理论体系,从而延伸和丰富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并为今后的课题研究奠定经验和理论基础。 (2)、实践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会逐渐提升本课题组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调控能力,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二)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及现状的文献情况及情况综述。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案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案 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1.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内容 (1)使学生获得实践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并活跃学生的思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 (2)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某一行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实践能力;二是职业素质;三是创业能力;四是职业资格证书。 (3)增强实践情感和实践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工作作风,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2. 调整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为模块进行构建。 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时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同时考虑职业素质教育,体现高职教育特点。

大力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逐步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培养内容的衔接和互通,制定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籍管理制度。 3.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教学目标,贯彻“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理念,制定以实训为主体、理论课程依附于实践课程的专业培养计划。 课程设置要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教学内容应尽量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将学生技能鉴定与学校教学考核结合起来,既可让教学考核保持职业性方向,又可避免重复考核。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和就业的需要,调整文化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多层次目标。 4. 制定专业技能规范 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提出系统的技能训练要求并规定必须完成或选择完成的内容。 5. 修订实践教学计划 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重新修订实践教学计划,使其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注重实效性。 要避免重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而轻实践教学质量的倾向。文科专业在编写实践教学计划时更要注意。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周口科技职业学院经管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示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分析解决企业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本专业造就适应新世纪工商企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的工商管理人才。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或中专毕业 2.培养方式:全日制学历教育 3.学制:三年 三、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学生毕业可适应的工作范围:本专业毕业生可适应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外资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海关,宾馆,商场,会务中心等部门的管理工作,也能够从事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2.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1)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熟练掌握工商管理及服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中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 (2)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公共外语四级水平,并具

有较强的语言表示能力。 (3)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考取非专业人员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 (4)实行“双证”毕业制度,在校期间要取得学院规定的公共和专业技能训练合格证书(或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税务师等工商管理类所需的资质证书)。 (5)具有良好的汉语口语和文字表示能力、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普通话达到国家二级乙等(获得过关证书)以上水平。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毕业要撰写毕业论文并经过答辩。 (7)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3.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2)具备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作风严谨、吃苦耐劳的工作素质。 (3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能够快速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4)奋发向上,具有开拓创业的精神。 四、教学总体安排和时间分配

培训合同协议书样本

培训合同协议书样本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培训合同样本 甲方: 乙方: 根据甲方委托,乙方承办培训,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共同信守履行。 一、培训目标 甲方委托乙方培训的目标: 二、培训的内容领域及请求 1、 2、 3、 4、 三、培训时间 甲方委托乙方从年月日至年月日完成培训任务,乙方计划天内完成,并向甲方供给“培训课程表”一式份。 四、承办培训人员

由乙方指定此次培训负责人承办该项培训。 五、费用及支付方法 根据培训授课课时及授课老师的程度高低,经双方议定,甲方向乙方支付培训费元。本协议生效后,甲方向乙方预付50%培训费,即元,地余下部份待乙方出具培训课程表时一次付清。 六、乙方的任务 1、培训过程保持向甲方供给的“培训课程表”保证按时按量地完成教学计划,管理好培训班的日常性事务,未经甲方允许,不得将此培训交予其他公司办理。 2、遵守职业道德。对甲方供给的有关材料(如人员名单)和情况保守机密。 3、随时或定期向甲方报告培训的进展情况,培训结束时请甲方参与监考发证等考务工作,以便验收培训成果。 七、甲方的任务 1、按约定日期为乙方供给所需培训的相干业务(培训)材料。 2、培训未完毕,但因不可归责于乙方事由使培训不能完成时,甲方也应向乙方支付报酬。

3、乙方在承办培训过程中,甲方应指定有关人员积极协助配合,给予工作方便。 八、双方的权利 按照国家有关民办职业教导的规定,保证培训的合法性。培训过程中,若一方未履行 合同书,另一方则有权终止该合同;若一方因培训未尽事宜,另一方有向国民法院起诉的权利。 九、违约责任 甲乙双方按照《中华国民共和国合同法》承担违约责任。若甲方终止合同,乙方不退预收款;若乙方原因而终止合同,乙方退还预收款。 十、本合同未尽事宜,按国家相干法律法规办理。 十一、本协议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单位:(盖章)乙方单位:(盖章) 甲方代表:(签字)乙方代表:(签字) 联系人:联系人: 地址:地址: 年月日年月日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学业结束时,适合在企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项目管理工作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具有企业综合管理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一门外语;具备一定自学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学制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 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广东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 四、毕业 本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为71 学分。 学生修满最低毕业总学分,达到培养目标和要求后,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证书。达到学位授予条件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学生,可授予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 (一)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 (二)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其中,英语n(2)和计算机应用基础(本)为教育部统考课程。 (三)限选课为专业必修课,课程性质见教学计划进程表。 (四)选修的课程(含限选课)中课程性质为省管或统设的课程总学分必须达到规定选修课学分的要求。各 电大可根据培养目标、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的师资力量及实际的教学管理能力,在完成毕业总学分的基础上增设市管课。但市管课不得超过最低毕业总学分的10%,由市电大组织教材、教学管理和考试工作。 (五)专科阶段已修《开放教育入学指南》课程,本科阶段不再选修。 (六)为了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每门课程都规定有教学实践的具体内容,即实习、社会调查或作业等。凡是 有相应教学实践环节的,必须按统一要求组织完成。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20%左右。无实践环 节成绩或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参加期末考试并取得学分。 (七)集中实践环节(包括毕业论文等)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试点电大依据中央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实施,形式可多样,学员不能免修。 (八)学位论言指南课程作为2004 年秋(含)以后毕业且要求申请学位的本科(专科起点)专业学生的必 修课程,即学位审核最低学分要求为71+7 学分。该课程不作为毕业审核要求,不记入最低毕业总学分,不申请学位的本科(专科起点)专业学生不要求修读学位论文指南课程,最低毕业总分仍为71 学分。 六、学计划进程表(附后) 七、课程说明

“药疗护理”为导向的中职护用药理实践教学框架的构建研究

“药疗护理”为导向的中职护用药理实践教学框架的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16-04-25T16:48:30.993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3期作者:刘军英 [导读] 在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护用药理学教学过程做实行以“药疗护理”为导向的时间教学模式,顺应职业教育进行教学改革,为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全面护理型人才做好理论基础。 刘军英山东省济宁卫生学校 272100 【摘要】目的探讨“药疗护理”为导向的中职护用药理实践教学框架对中职护理专业校2014级共120名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在护用药理课程教学中,对照组行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行以“药疗护理”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框架模式,比较两组学生该门课程成绩以及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学生满意率为40.00%(24/60),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率为93.33%(56/60),两组学生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学生及格率为66.67%(40/60),观察组为96.67%(5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护用药理学教学过程做实行以“药疗护理”为导向的时间教学模式,顺应职业教育进行教学改革,为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全面护理型人才做好理论基础。 【关键词】护用药理学;药疗护理;实践教学;中职;护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147-02 前言:护用药理学为中职护理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其培养目标在于使学生具有药疗护理核心能力,并且将其作为护理工作的基本职业技能[1]。药疗护理主要包括观察药物疗效的能力、执行处方的能力、根据患者病情做出相应护理措施的能力、正确配伍用药和安全用药的能力、指导病人合理用药的能力、准确换算药物剂量的能力、与病人沟通的能力、运用评判性思维以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对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判断处理的能力[2]。护用药理学课程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药疗护理全面技能,掌握用药基本常识的全面护理能力专业学生[3]。本校从2014年起即对护用药理学课程进行改革,获得良好效果,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本研究所有学生均来自本校2014级护理专业学生120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包括男生8例、女生52例,年龄在16.43~19.02岁间、平均为(17.23±0.98)岁;观察组包括括男生6例、女生54例,年龄在16.15~19.32岁间、平均为(17.01±1.01)岁,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该组患者行常规教-学课堂模式教学。 1.2.2观察组:该组患者行“药疗模式”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1)准备工作:由教师搜集整理病例,主要从学校附属医院中搜集查找典型病例,病例选择包括:①需结合药理学特点,选择不同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典型案例,比如心血管系统、慢性心功能不全、心绞痛、高血压、典型心律失常等疾病,使学生对该类疾病有基本的了解并有利于学生学习;病例要包含足够的信息量,能充分反映当前用药情况,具相应疾病的典型用药案例,除典型用药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病例,比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新型抗生素类药物、长效拮抗剂等。使学生对实际用药情况加深认识对日后实习有重要意义。在选取病例后,教师需要对病例进行分析整理,将其中涉及到临床检查、诊断内容进行分析整理以突出重点药理知识,探讨用药方案是否合理,突出用药注意事项。(2)课堂讨论,主要包括三个阶段:①病例引入阶段,在每一章节开始前引入简单病例从而以吸引同学兴趣;②课堂讲解阶段,结合典型病例对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给学生进行讲述;③复习小结阶段,给出较为复杂的病例及综合性的讨论。(3)按照临床护理工作流程设计的实践程序,模拟护士临床护理工作流程,使学生能真正了解岗位操作过程。(4)将护士的护理工作制度以及素质要求融入到实践项目中。另外,可开展情景模拟的实践教学形式,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均为实践教学模式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 1.3 评价标准 为评价“药疗护理”实践教学框架模式构建对护用药理学教学课程的效果,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对学生护用药理学课程考试成绩及格率进行比较。 1.4数据分析 采用SPSS20.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计数资料采用χ2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学生满意率为40.00%(24/60),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率为93.33%(56/60),两组学生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护用护理学作为护理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要求学生处理掌握用药基本常识,还应该加强完成实践环节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必须同时具有做出护理措施能力。安全计算用药的能力、对药物不良反应判断处理能力、指导病人正确用药的能力等。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

关于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

关于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 一、食品专业教学实践的作用 就食品专业而言,它在中国的发展一直比较稳定,其原因是中国的食品市场需求大,对这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非常大。但是在培养食品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学以致用。对于食品专业而言,教育实践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未来的从业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他们以后的就业发展做好铺垫。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实践环节的成功决定着教学效率,也就是说实验与技术上的综合学习能够提升理论知识的灌输,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实践教学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与全能素质的培养,同时也为他们的未来就业做好了一定的充分准备。 二、食品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1.将教学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教师在教育过程当中,不应该把理论与实践分开。很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会习惯性地讲一大堆理论知识,然后过一段时间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实践活动,这种方式会导致学生的理解不够深刻,因为食品专业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它不仅仅包括一些食品工艺、生产环节、化学检测,同时也包含一些实用技术和机械化的知识,所以教学实践的环节是非常必要的。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当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理论概述,接着再进行教育实践的内容,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样也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际操作当中。同时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两者的相统一,也就是说在每一条理论的背后,都要有实践来支撑。食品专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专业,它不仅仅涉及文科类的知识,同时也包含一定的理科知识,这恰恰是理论与操作的一种体现,巧妙地将两者结合,用实践来支撑理论才是教学的重点。 2.拓展一定的实训内容 食品专业教学实训,顾名思义就是根据我们学习的内容将其应用于食品检测和管理当中,从现实观察中去学习和理解,从操作当中寻找我们的实践结果和技术目的。因此,实训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在实验室或者教学模拟环境当中去实现。我们有时候会因松懈而导致实践课程的落实缺乏力度,比如有些学生在一些实际的操作与演练当中不够认真,因此所带来的课程效果并不大。食品检测与管理需要非常严谨的学习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它的特性寻找一些食品公司,然后安排学生去实践所学内容。 在整个体系的拓展当中,将实践环节进行分类,其中包括实验、实训和实习这三个过程,然后再针对每个环节,不断去补充知识内容,采用半引导半拓展的模式去教学,让学生熟悉每一个实训环节,以此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培训项目合作协议(2)

培训项目合作协议2020 培训项目合作协议一 甲方: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 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使中国秘书尽早走向职业化,达成如下合作协议: 一、甲方授权乙方为省市县“北京高等秘书学院合作基地”。同时为了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乙方一次性向甲方交纳履约保证金元。 二、甲方职责: 1、向乙方提供合作范围内的《授权书》; 2、向乙方颁发“北京高等秘书学院合作基地”的铜牌; 3、负责协助乙方办理“教育部中国高教秘书学会会员证书”; 4、向乙方提供甲方的办学许可证、收费许可证复印件等有关证明文件 5、负责学生入学资格的审核、面试及录取工作; 6、负责乙方教学大纲的制定及教学质量的监督和检查; 7、学生在甲方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由甲方负责毕业证书的发放; 8、精品秘书班、现代高等秘书班的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甲方负责安排就业。 三、乙方职责: 1、负责在当地办理合作办学的有关手续; 2、负责在当地的招生宣传、报名及入学资格的初步审定等事宜,并及时与甲方联系安排学生入学注册;

3、负责学生在乙方学习期间的教学及生活管理,并提供教学所需要的教室及教学设施; 4、乙方必须严格执行甲方所制定的教学大纲,并及时向甲方通报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 5、负责学生在乙方学习期间的安全并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关责任; 6、乙方办学、培训期间自行管理,自负盈亏,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四、项目名称: (一)精品秘书班合作项目: 1、生源定位:专科、本科毕业生(年龄在26周岁以下); 2、开班条件:每班不少于40 人; 3、合作模式:实施“半年+半年”教学方式; 收费标准及结算办法:每年每生学费12800 元。前半年在乙方开班由乙方收取学费5000 元,为保证教 学正常进行,乙方可以预留2019 元,余款全部交于甲方,甲方从开学后第三个月开始每月向乙方支付1000元,直至余款付清; 后半年学生在甲方学习的学费7800 元由甲方负责收醛?如乙方不能独立开班而直接将学生送到甲方学习,则甲方按该生全年学费的15%向乙方返利。 (二)校际直升合作项目: 1、生源定位:初中毕业生; 2、开班条件:每班不少于50 人; 3、合作模式:“ 2+3”五年专或“ 2+2+2”六年本;

专业群建设方案框架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建设背景 (二)建设基础 (三)专业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建设基本思路 (二)建设目标 总目标 具体目标 (三)预期效益 三、重点建设内容 (一)专业结构优化调整(1天) 1.专业结构调整。深入开展区域产业(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和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调研,在此基础上,中职以市州为单位,高职以学校为单位,制定未来三年专业结构调整规划。建立健全适应产业优化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2.专业群构建。职业院校根据学校的服务面向,以优势专业为核心,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专业群。每个专业群由3-5个(中职3个、高职5个)以上专业组成。发挥专业群的聚

集效应,以专业群建设带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3.特色专业群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中职以市州为单位,高职以学校为单位,确定自身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群,并进行重点投入,重点建设,以此带动区域和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加强特色专业群核心专业建设,核心专业应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专业教学水平较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强、与产业对接紧密、在专业群中具有引领和核心作用。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2天)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群内各专业特点,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群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及产业链的岗位需求,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既能实现群内资源共建共享,又能体现产业岗位细化的前瞻性。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总体要求,协同推进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定向培养、联合培养、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推进专业群评价模式改革,系统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广泛吸收行业企业参与质量评价,积极探索第三方评价。实施具有专业群特色的“双证书”制度。 2.课程体系改革。按照确保学生职业能力、人文素质、职业素养整体提升的要求,以“基础模块+专业模块”的形式,注重群内相通或相近的专业基础课程和相关或相近的专业技术课程建设,系统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加强群内专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