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高考篮球专项训练方法

浅谈体育高考篮球专项训练方法
浅谈体育高考篮球专项训练方法

浅谈体育高考篮球专项的训练

篮球专项是江苏省近年来体育高考专项内容之一,篮球专项主要包括三个内容:1.助跑摸高和“V”脚步移动。2.综合技术练习(A变向运球与传接球投篮或B传接球与变向运球投篮)。3.投篮A 或 B 。因此我们会根据这三个内容合理安排体育生的篮球专项训练,它与篮球队的训练不同,毕竟这是高考体育加试项目,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各项内容。因此对学生的训练要求也有所不同。根据这些年的篮球专项训练我总结了以下一些训练方法,这里和大家一同探讨和学习。

首先,我们要根据学生情况选择篮球专项,学生选择篮球专项必须要有一定的篮球基础,尤其在运球和投篮上都有一定要求,因为高考体育篮球专项是球类项目,训练时间短,难掌握,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过篮球,要从头学起那就很难了,很难提高专项成绩,更难拿到高分。所以学生在选择这一专项时要有一定的篮球基础。

第二、加强身体素质训练和球性练习

身体素质训练是各专项训练的基础,篮球专项也是如此,篮球运动要求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要全面,在力量、灵敏、柔韧、协调、速度等等对学生都有很高的要求,针对高考篮球身体素质训练我主要抓以下这些训练,1.上肢力量训练,比如:俯卧撑,俯卧撑击掌,指卧撑,推小车,抬高下肢的俯卧撑来增大难度,让学生的脚放在台阶上练习等提高上肢力量和手指手腕力量。2.腰腹和下肢力量训练主要采用:团身跳、连续纵跳摸篮板、慢跑全场助跑摸篮板、蛙跳、人背人蹲起等。3.移动速度上采用得得利用得篮球场往返跑、追球跑、三角移动跑等。因为是篮球专项的训练,因此在练习专项时,不能给予太大的强度,以免在运球和投篮时变型和动作技术的

改变,影响篮球技术动作的掌握。通过以上这些身体素质训练为下面的专项训练就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再一个就是球性练习,每次训练前加强学生篮球球性的练习,只要

学生有了球感,对下面的综合技术的运用和投篮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因些在训练前我都要让学生坚持练习,让学生熟悉各种球性练习方法:原地双手体前互拔球、体绕环、跨下前后绕8字、高抬腿跨下

互拔球、双手头上抛接球、体前和头上抛接球,原地的各种运球练习:

原地体侧前后拍按球

40

原地单手左右拨运球41

原地连续胯下拍按球42

胯下8字运球43

原地背后拍按球 44

双手各拍按一个球45

前后转身拍按球,通过这些球性练习对学生下面各项考试项目都有

很大帮助和提高。

第三、综合技术训练(以A为例)

全场综合技术是我省近年来体育高考篮球专项的重要内容之一,技术含量高,过程环节多,运球→过障碍物→传接球→上篮。作为一项主要以时间计成绩的测试项目,必要求学生运球加快速度,技术动作要求提高、环节处理恰当,每次上篮都必须要求进球。

全场综合技术(变向运球与传接球投篮,以下简称“综合运球

上篮”)主要包括三个部分:①运球,②变向运球进障碍物,③传

接球投篮,。我主要是将这三个部分分解进行练习,然后再综合一

起全场完整练习,从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全场综合技术水平。

1、半场练习运球,控制好运球的节奏和次数,抓好运球过程中零失

运球技术对于打过篮球的同学来说可能并不陌生,但“综合运

球上篮”主要是以计时(动作技评参考)来评定考生成绩,这样就

对运球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一味的强调速度,则可能对篮

球失去控制出现运球失误;但如果速度太慢,则会造成时间的浪费,因此,运球时应保持良好的节奏,既要移动速度和运球速度协调一致,又要保持合理的节奏,如拍球的部位、落点的选择和力量大小,移动越快,按拍球的部位越是靠后下方,落点越远,反弹起来的力

量越大,一般做直线运球,球的反弹高度为腰部的高度为宜,运球

一次,跑两或三步。同样,为了有效地完成动作,节省时间,“综

合运球上篮”对运球的次数也要合理的控制。

我们以A为例,做背后变向运球动作时(以右手为例),手指

应自然张开包住球的外侧上部,手臂充分伸展将球送到适当的位置,控制好拍球的力量,使球的落点位置在左脚外侧稍靠前,并控制在

人与障碍物之间直线的左侧,反弹高度大约在腰部,这样左手则可

以顺势运球,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变向后的加速过程,缩短用时;体

前变向过障碍物部分动作要求基本与上相同,但变向时应保持双膝

微屈、低重心,球变向后,左脚用力蹬地、转肩顺腰,右手接着运

球加速推进,完成变向与下一动作的衔接。在这两过程中学生经常

会出现,变向后球的落点控制不好,偏左或偏右,运球路线不在直

线上,连续几次调整推进路线,造成时间的浪费,因此,我们应加

强单个变向运球技术动作的练习,控制好变向后球的落点和反弹的

高度。

运球在节奏把握好的情况下,我们再强调运球的次数,因为考

虑到每运一次球的放球弹起要有约0.2秒时间,多一次运球就要多

0.2秒,来回多运球五个就要花1秒的时间,因此每个环节的运球

不能多余,即从起点到第一障碍物用三次运球完成,过障碍物后再

用二次运球完成,最后变向运一次球过障碍物完成传球。在每次运

球次数控制下还要求学生的脚步要快,最短时间内完成动作。练习

时在障碍物前做动作时要稳,运球不能失误,手和球粘连一起不掉

球,这样既保证了运球质量也提高了运球速度,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各种变向运球。

2、传接球的时机与投篮方式

绕过障碍物后的传球方式有两种,一是单手点拨传球,,二是双手胸前传接球,我一般选择是三步行进间的双手胸前传接球,第一传球稳定到位,第二失误少重心好控制,为下面接回传球加速起动快。传球以后应及时加速跑动(篮圈的45o方向侧身跑动),判断回传球的落点,跨步接回传球做行进间的低手上篮(大约在跑动路线与罚球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处跨步接球为宜)。传接球的技术主要要求动作流畅、稳定性高,上篮时尽量选择打板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中篮时间,还可以提高成功率。

3、行进间上篮快、平、稳

行进间低手上篮的过程,应采用快速跑动中接回传球、平均的步伐和节奏平稳向上完成上篮动作,特别是最后上篮时要保证每球必进,做到稳,因为上篮动作有两次要求必须投进球,只要有一球不进那这个综合技术成绩就不能拿到高分甚至满分。所以我们再练习时我们还要强调“一大、二小、三高跳”的技术要求,尤其在最后上篮的出手,尽量打板进球,强调出手对篮板打板要轻柔,保证每次上篮进球。进球后不能让球落地,接球后直接做好下一动作的衔接。

全场综合运球上篮的技术要求,要想在高考体育加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不仅应要求学生勤练,更要注重巧练,从技术动作的完善、动作间的衔接、提高投篮成功率几个方面加强技术指导与练习,这样才能有效的节省综合运球的时间,提高学生的测试成绩。

第四、投篮训练

投篮包括两种方法:一是1分钟自投自抢,另一个是1分钟定点投篮,首先我们要掌握投篮基本动动作,单手定位投篮:持球接近下颌高度,目视篮圈,曲膝,身体重心下降。两脚蹬地,同时抬

肘将球移至头前上方,手腕后屈。两脚继续蹬地,投篮的手臂充分

伸展,最后通过食、中指指端将球投出;特别注意食指、中指用力。球出手后,手腕前翻,手指向下。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投篮动

作不规范,投篮出手角度低,没有弧线,命中率低。为了提高投篮

成功率,投篮动作一定要规范,开始时,我让学生对篮板上沿固定

一点近距离连续投篮,体会蹬地、伸臂、压腕、拔球。在掌握了正

确的投篮方法后,加大距离从一米、三米、五米对篮板上沿固定一

点连续投篮。再从近距离到远距离面向篮圈投篮,这样既保证了投

篮动作正确性,也提高了出手的弧度。因为有了前面的固定点的投

篮练习,瞄准点有了,出手角度有了,因此在投篮时命中率会有很

大提高。

第五、心理素质训练

有很多的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不仅成绩好,而且出现失误的次

数也不多。但是在高考时却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甚至出现重大

失误。究其原因,是紧张所致。造成紧张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平

时训练成绩就不够好,有的是平时训练出现失误比较多,有的是对

考试期望值太高等等。所以要求教练在训练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

心理素质训练:1、经常模拟考试时的环境气氛进行测试。让考生对

此适应。2、规则规定每个考生有两次机会且取最好成绩。当考生第

一次失误后要及时疏导他们放下包袱,相信自己的能力。尤其投篮,学生在考试时肯定会紧张,每次投篮训练时,我还要求学生在每次

拿球准备投篮时都要停顿一下稳定情绪再投,调整好呼吸,要像平

时训练一样去考第二次。

总之,经过这几年的总结,通过以上几种篮球专项训练方法指导,使学生每年的高考体育加试专项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虽然

篮球项目有它的随机性,波动性很大,但只要掌握了这些方法还是能在专项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的。

铜山中学

刘铁军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 作者:薄纯才 来源:《南北桥》2020年第14期 【摘 ; ;要】目前学校和教育部门已经在改善高中体育教学状况,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就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了具体分析,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采纳的建议,希望可以得到应用,改善高中体育教学状况。 【关键词】高中体育 ;教学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 ;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4.036 高中生面临高考因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这一阶段,家长和老师不能只聚焦于考试成绩,更应该关注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关注孩子的长久发展。高中体育对加强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抗压心理有很大帮助,不应该因为其不属于高考科目而使其边缘化。学校、教师各方都应该针对目前现状,改善高中体育教学状况,最大限度发挥高中体育学科的作用。 一、高中体育教学现状 当前,一些学校和教育部门开始关注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并且做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改善措施,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仍然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下面笔者将提出一些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器材问题。目前教学器材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器材单一和器材老化。因为体育科目开设较少等原因,实际教学中可供使用的教学器材并不多,有的学校还有篮球、足球这样的体育用品,有的学校的学生却只能进行跑圈这样简单的运动,体育器材和用品的缺乏不利于教师展开教学。 器材老化问题严重。体育器材使用年限一久,就会出现损坏和老化。考慮到安全问题,确实不应该再让学生使用这些器材,本就不多的体育项目可能因为这些原因而不能正常进行,体育课也渐渐变得无趣。 2.部分教师和家长的认知问题。高考作为学生在高中阶段首要的大事,是悬在每个学生头上的一把刀,每个学生都为了这场考试而全力以赴,凡是不作为这场考试中的评分项目的事物都被排在了末位。体育不作为高考科目,因而也就被放在了舍弃的范围。 部分教师和家长认为体育锻炼对高考毫无作用,是一项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课程。因此,体育课程缩短课时,占课的现象一直被默认存在;家长觉得这是利于学生提高成绩的举措,非

高三体育高考训练计划清单(全)

2013年高三体育高考训练计划 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提高。学生的专项素质除篮球队、田径队外的其他队员才刚刚起步。技术动作掌握的还不够好(个别很差),还没有正确得掌握动作技术要领,动作僵硬,不会放松,导致有力用不上。特别是实心球和立定跳远这两个项目上,离理想的分数差距较大,一直停留在12米以下,拉分太厉害;专项刚开始训练,动作技术要领掌握的太差,稳定系数特别低。部分学生学生没基础,身体素质差,要在短时间内提高他们的身体综合素质,并改进动作要领,重点抓好他们的术科,必要的适当给他们开小灶,以最短的时间提高他们的术科成绩。 离体育高考时间短,任务重。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首先要明确重点培养对象,并对其进行个别辅导加大训练量。多督促鼓励学生的训练和学习,进行月考和月测,并对月考和月测进行分析总结。 针对以上的一些问题,在仅有的几个月时间,对同学们的训练和学习作以下的计划: 10月份:主要以专项素质训练为主,加大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加强力量训练,使学生适应大强度训练。注意训练方法和放松练习、特别做好准备活动和放松、尽量避免受伤。基本确定专项 11月份:主要以素质专项技术训练为主,逐渐减小训练量度,加大训练强度,专项练习次数,加强弱项的练习,进行查漏补缺。明确熟悉考试大纲的考试规则和评分标准。月底进行模拟考试。

12月、1月份:对模拟考试进行总结,明确每个人的情况。逐渐加大运动量,把运动负荷加到最大,改进各个项目的技术要领,加强心理战术的训练,多适应不同环境和场地、器材。 2月份:调整训练状态,加强心理辅导适应能力,训练量逐渐减少,专项练习比例增加,加大训练强度和模拟考试的次数。保证营养的补充和充足的睡眠。把身体状态调整的最佳效果。为3月考试做准备。 具体安排:10月份周训练计划 第一阶段训练计划 周一速度 1、准备活动跑到身体关节发热为止。 2、加阻力跑:各种段落的负重跑、拖重物跑、上坡跑、逆风跑等; 3、间歇跑(选一或二) (1)长距离间歇跑:150~200~250~300~400米跑,重复次数2~3次为1组,进行2~3组,严格规定间歇时间;(单周) (2)短距离间歇跑:60~80~100米跑,随距离的增加强度逐渐降低(95%~85%之间)3次为1组,进行2~3组(每组四人,依次进行)。(双周) 4、站立式起跑30~60~100米∕2组,以极限或次极限强度进行; 5、蹲踞式起跑30~50~70米~120米∕2组,以极限强度进行; 6、30~60米段落的追逐跑∕3圈; 7、反复跑(选一或二) (1)80~100~150~200~250~300米各段落的反复跑;(单周)

体育高考训练计划

体育特长生训练计划 一、训练指导思想: (1)确立“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以高考四项作为素质练习的重点,注重小肌肉群和神经系统灵活性的练习,提高肌间协调性.以速度发展为突破口,确立以速度发展为中心的训练体系,一切以“快”为中心,注重速度和力量发展的均衡性.(在力量跟不上速度发展需要时就适当加强力量训练,以解决力量和速度发展的不平衡) (2)在练习中的所有动作都要求质量高,轻松,准确,快速完成. (3)培养自信、拼搏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等) 二、训练总原则: (1)基本训练与高考四项技术训练相结合原则:把技术训练分解成套,一天练几套,穿插进行。要求完成得快速、熟练、准确。每天都安排一定数量的各种素质练习,使运动员既得到全面的素质发展和技术发展,又不至于使身体某部位产生过度疲劳(注意预防运动损伤)。 (2)合理的运动负荷和循序渐进原则:处理好量和强度的关系,在逐步加长训练时间和加大动作练习数量的基础上,自然的、适当的逐步增加运动负荷强度,即让运动负荷从一个经过加大到适应,再加大到再适应的过程.负荷的增加要缓和,不要突击增加强度,(注意处理好量和强度的关系),即量是基础,强度是保证,质是关键!同时要注重训练的恢复,采用各种积极的与自然的放松恢复措施,控制好负荷的节奏.(量的安排是一条波浪线,强度是一条直线) (3)区别对待原则; (4)训练手段的选择要有很强的科学性:一切从高考能力出发.目的明确,不摆花招. (5)训练的整体观:每个训练分期必须有侧重点。如力量训练时大肌肉群轮流练,小肌肉群天天练。 (6)把技术、力量、速度三者协调起来,力求完美。 (7)懂得三大能量的供能特点和超量恢复的原理,合理认真安排运动负荷.(通过观察出汗,心率指标等,来检测训练计划) (8)根据运动员的生物节奏来合理安排运动节奏(和学生经常沟通)。 三、训练时间:从9月—7月体育术科考试前止。 四、训练项目: 基本素质训练100米跑、立定三级跳、原地掷实心球和800米四项。 五、各月训练计划如下: 1、9—10月为调整适应期,现阶段主要是让学生恢复体力,尽快提高身体适应性,为下一阶段的全面身体训练打好基础。以一些专门性的练习与协调性为主。 2、11--12月主要是让学生为各项目的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以力量、爆发力与速度为主,一般耐力与协调能力为辅。 3、12月到次年2月为冬训阶段,这个阶段是提高学生体育成绩的重要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以大强度高密度的训练以及专项技术为主,隔周进行一次测验,检验训练效果、提高应考能力。 4、3月为备考调整期,这个阶段的训练主要是让学生把生理、心理状态调整好,并做好补缺工作,以一个充满信心的状态迎接测试的到来(高三年级调整训练时间,根据高考安排,分上、下午二次训练,以适应高考的高强度。) 5、4月前半个月是适应期。(高三年级参加省统一考试)。 6、5月-6月高一高二年级为准备期末考。 每周训练六次,即周一至周六,高三(上午5:30-6:30、下午3:40-6:00),高二(上午5:30-6:30、下午4:20-6:00),高一(上午5:30-6:30、下午5:10-6:00),周

大学体育考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1.走和跑的区别在于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 。 3欢迎下载 17.肌肉痉挛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准备活动不充分 B.肌肉受到热刺激 C.长时间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答案:B 18.肌肉痉挛处理方法不包括 A.牵拉屈曲肌肉使其伸展 B.局部按摩冷敷 C.离开冷环境 D.喝盐开水 答案:B 19.肌肉痉挛预防方法不包括 A.运动前做充分的准备活动 B.冬季注意保暖 C.夏天喝些盐开水 D.不剧烈运动 答案:D 20.运动中腹痛原因不包括 A.准备活动不充分 B.长时间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C.开始运动过于剧烈 答案:B 21.运动中腹痛处理方法不包括 A.深呼吸或暂停运动 B.热敷 C.对胀痛的腹部揉按 D.减速 答案:B 22.运动中腹痛预防方法不包括 A.合理安排体育锻炼时间 B.充分做好放松活动 C.注意运动节奏 答案:B 23.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处理方法不包括 A.马上热敷 B.控制肿胀和疼痛 C.用绷带或布条等进行加压包扎 答案:A 24.《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照( )记分。 A.百分制 B.等级制 C.百分制和等级制 答案:A 25.奥运会的发源地是: A.伦敦 B.亚特兰大 C.悉尼 D.古希腊雅典 答案:D 26.要获取健康,首先应: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 。 5欢迎下载 34.健康的关键因素包括: A.合理的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保持良好的情绪 B.合理的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睡眠 C.合理的睡眠、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保持良好的状态 D.合理的睡眠、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保持良好的体态 答案:A 35.影响大学生健康的因素包括: A.人体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生活行为方式因素;卫生保健因素。 B.人体生物学因素;睡眠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卫生保健设施因素。 C.人体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体育锻炼。 D.人体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饮食方式因素;卫生保健设施因素。 答案:A 36.人体进行长时间中等强度活动时主要的供能系统是: A.磷酸原系统(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ATP -CP ) B.有氧氧化系统 C.乳酸能系统(无氧糖酵解系统) D.磷酸原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 答案:B 37.在50米短距离跑的比赛中,运动员的能量供应主要是由( )直接供能。 A.磷酸原系统(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ATP -CP ) B.乳酸能系统(无氧糖酵解系统) C.有氧氧化系统 D.磷酸原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 答案:A 38.由于精神压力引起的皮肤系统疾病有 ( ) A.肥胖症 B.胆结实 C.冠心病 D.斑秃 答案:D 39.运动处方的主要对象是: A.从事体育锻炼者 B.专业运动员 C.任何人 D.残疾人 答案:A

高三体育生训练计划[1]

高考体育训练计划 一、训练指导思想: 高考队学生基础不一,训练水平参差不齐等;主题明确——直奔高考四项考试项目,以高考四项作为素质练习的重点,注重小肌肉群和神经系统灵活性的练习,提高肌间协调性。以速度发展为突破口,确立以速度发展为中心的训练体系,一切以“快”为中心,注重速度和力量发展的均衡性。(在力量跟不上速度发展需要时就适当加强力量训练,以解决力量和速度发展的不平衡)。 二、时间安排: 高三年级从前一年的8月份至第二年四月份共有9个月的训练时间,把这9个月自然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8月—10月)主要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主要是速度、力量、灵敏、协调等方面的能力;第二阶段(11月—2月底)进入冬训期,主要是发展学生耐力及意志品质;第三阶段(3月—考试)主要加强专项训练并适当安排模拟考试,让学生适应比赛气氛和环境。 第一阶段周训练计划 周一:强度:大运动量:中 课任务:发展速度,提高快速奔跑能力 课内容:1、慢跑+柔韧性练习:25min 2、跑的专门练习: 3、原地快速高抬腿跑:10秒×3组 周二:强度:中运动量:中 课任务:发展力量练习,提高腿部力量素质 课内容:1、慢跑+柔韧性练习:25min 2、负重提踵、深蹲 3、栏间垫步走12次,双脚跳栏10次

4、推铅球:10—15次 周三:强度:小运动量:大 课任务:发展速度耐力,提高非乳酸系统功能课内容:1、慢跑+柔韧性练习:25min 2、跑的专门练习: 3、50-60m加速跑(6—8)次 4、短助跑水平单足跳:20m×3组 周四:强度:大运动量:小 课任务:发展速度练习,提高快速奔跑能力 课内容:1、慢跑+柔韧性练习:25min 2、高抬腿走:60m×2 3、后蹬跑:60m×2 4、跨步跳:60m×2 5、行进间加速跑:40m×460m×3 周五:强度:中运动量:中 课任务:发展身体素质,提高专项技术素质水平课内容:1、慢跑+柔韧性练习:25min 2、跑的专门练习: 3、仰卧起坐30次×4组 4、收腹跳30次×4组 5、两头起30次×3组

江苏省体育高考篮球专项考试实施方案

江苏省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专业统考考试方案 我省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专业考试设身体素质和专项考试两个部分,共150分,其中身体素质考试占100分,专项考试占50分。身体素质设100米跑、立定三级跳远、800米跑、原地双手头后向前掷实心球等四项必测考试内容;专项设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体操、武术、健美操、羽毛球(新增)等九个项目,由考生根据自身特长在上述九个项目中自主确定选考一项。各专项(田径除外)考试均包含选考内容,具体考试内容由省教育考试院在每年考试前一个月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一、身体素质考试内容 (一)考试项目 100米跑、立定三级跳远、800米跑和原地双手头后向前掷实心球,共四项,每项分值均为25分。 (二)考试办法与要求 100米跑、立定三级跳远、800米跑和原地双手头后向前掷实心球四个项目分别按最新田径竞赛规则全能径赛、田赛项目比赛的有关规定和裁判方法执行。其中原地双手头后向前掷实心球采用铅球投掷圈和落地区(不安装抵趾板)。 原地双手头后向前掷实心球动作要求:①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站立,出手前双脚不得移动;②两手持球,由头后经头上方向前掷出;③球出手时,脚不得触及投掷圈上沿或圈外地面;④实心球落地后,从后半圈走出。 二、专项考试内容 专项按百分制的形式计分,所得分数×0.5折算成专项最后成绩。 (二)篮球 1.考试项目

专项技术 全场综合技术A 二选一50分全场综合技术B 投篮A 二选一30分投篮B 2.考试办法与要求 (1)专项素质考试办法与要求 ①助跑摸高 测定身高:预先将测量尺固定在墙上(或在墙上预先画出),考生以两脚并拢、身体保持正直(头的后部、臀部、小腿突出部和脚跟必须同时接触墙壁)的姿势站在标有测量尺的位置,监考教师借助三角尺(数学课教具)测定考生的身高(H)。 助跑摸高:经过助跑,用单脚或双脚跳起,单手向上触摸“摸高板”,助跑距离和助跑考试方法不限。每名考生摸高2次,取其中最高的1次成绩(h)。 成绩评定:助跑摸高的成绩(M)用下列公式计算: H h M- = ②“V”脚步移动 见图1。考生右脚踩在①圈上,听信号启动,前滑步到②,用右脚踏②后撤步到③,并用右脚踏③,再上步移动用左脚依次踏②和①为一次往返,共往返三次。每人测试2次,计其中1次最佳成绩。 场地要求:①、②、③是直径0.25米的实心圆圈,①、②、③之间为等边三角形,间距5米(起止点从圆心丈量,内角60°) 图1 (2)专项技术考试办法与要求

浅谈高中体育的课堂教学

浅谈高中体育的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16-07-11T15:06:47.93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7期作者:魏娅军 [导读] 新课程改革要求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重要位置来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一中学830000 摘要:我们以往的体育教学,由于教学的内容过于竞技化,教学的方法过于刻板等因素,导致许多学生虽然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能够坚持体育锻炼的很少,更谈不上终身体育了。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重要位置来抓。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兴趣培养课程展示 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为中学体育教师的我应该如何去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呢?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情境教学是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体育教学是一种艺术,其效果好坏与教师的语言表达有直接关系,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上得生动活泼,教师要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来带领学生投入体育教学中。既以情境的形式来完成了教学任务,也能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常言道:“教书育人要讲究方法。”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保证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教师所教的东西。比方说,学习篮球运球、传球时,我们把学生掌握运球技术快慢的能力做为依据,分两组进行分层教学,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体育课有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和培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好胜心强的特点,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比赛当中、游戏当中,使学生主动产生学习兴趣。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主要源于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无论多大的学生都如此。教学时学生自主地进行游戏竞赛活动,情绪特别高涨,竞争特别激烈,对其生理机能有良好的提高作用,活动结束后学生还意犹未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如此教学,不仅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和享受运动的乐趣,也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干,获得教学成功的喜悦。 三、利用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评价有利于推动学生不断地进步,教师必须重视评价,尤其是有针对性且质量很高的评价,从而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评价机制要注意学生的多元又充满个性色彩的发展,以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积极性为主要目的。就拿广播体操的学习来说,学完一节广播体操后学生都能够独立完整练习时,可以分组进行轮流练习,一组练习,剩余组观摩,并且给予评价。这种分组评价方式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它有利于学生通过互评的方式加深自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和理解,并且整体积极地参与。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安排互助评价方式,让学生自由两两组合,互相帮助进行练习,一个先做操,一个观看并给与评价,然后互换身份,而且刚刚给予评价的学生还可以通过自身的练习检查一下自己的评价是否合理,并且反思对方身上值得借鉴的地方。这种互帮互助的学习方式,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四、充分展示自我的教材内容 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使用统一的教材、教参等教学资料,但是教师不能被动地使用教材,而是要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借鉴教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思想,依据学生实际,能动地、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更多地选择具有浓厚民族、地方特色,能满足学生兴趣的教材内容,使学生学练积极,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比如,武术教学《英雄少年》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只练习套路会觉得很枯燥,很无聊。因为学生不知道套路动作在实战中的具体使用方法,教师可以在教授套路动作的过程中把实战应用方法也做一介绍和展示,这样学生就知道学习这个动作的具体用法,自然就会提高积极性。 五、教师要把学生引导“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把学生引导“活”,教师的思想要放开,要不断地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上要有创新,这是把学生导“活”的前提。比如,安排上肢力量练习,如果要求学生都做引体向上或俯卧撑,统一的口令、整齐的动作,看似组织严密,其实有的同学完不成,有的却量不够。同样的练习,如果把统一做引体向上改成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有的做引体向上,有的做斜身引体向上,有的做双杠支撑臂屈伸,这样一来,全体学生都能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切合自己实际的练习,学生的情感得到满足,个性得到张扬。 六、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应用分层教学法,以不同的耐力起点来挑战相同的终点,对素质好的学生予以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积极挑战自我的勇气;对素质相对差的学生予以成功的喜悦,让他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总体来说,分层教学重视学生主体参与和教学信息的反馈,引进了平等竞争的激励机制,使各类学生在练习时都能处于亢奋状态,既能让优秀生“吃得饱”,又能让希望生“吃得好”,还能让中等生再提高,使学生在求知中感受乐趣。在这节课中,浓缩了许多新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既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挑战和突破,也有助于改革体育教学模式,作为第一线体育教师的我,还将继续努力。 良好的体育教学可以让学生更扎实地学好技术,在活动中更充分地享受到乐趣和成就感,进而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在洋溢着快乐与愉悦的课堂气氛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快乐的神奇!

2017高考体育生训练注意事项

2017 高考体育生训练注意事项高考体育训练的目的是培养输送体育院校的后备人才;进行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学习和掌握基本动作技术,基本战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将来从事同样体育专业体育训练,提高运动成绩,在身体、技术、战术和思想品质及心理素质等方面打好基础。由于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最后时期,各方面生理指标已经完善,因此在训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普及训练,在教学及训练中发现苗子 选拔苗子是高考体育训练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选材是成功的一半,要针对高考的实际要求,一是选一些文化课成绩符合要求,身体素质较好且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入队,这样既能保证成绩过线的同时,又能保证文化课成绩达到高校录取的要求。二是选一些能够吃苦、意志坚定的学生入队,这样才能使训练任务顺利完成,保证训练课的质量和实效。三要选一些遵守纪律、思想品德端正的学生,使训练队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四要选心理素质较好、身体素质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五要选到好材,就必须深入到课堂及训练实践中去,仔细观察,全面了解普及训练,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高考体育训练中来。学生在训练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身体条件,如身体形态指标(体形、四肢长度、关节围度、肌肉形状等),生理机能(肺活量、心率等),身体素质(速度、耐力、力量、灵敏、柔韧等)都能十分明显地展现。 二、注意重点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重视力量素质训练 高中阶段是人生过程中生理、心理日趋成熟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身体机能状态以及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等均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神经兴奋性高、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疲劳、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决定了高中学生不宜从事运动量和运动负荷过大的专门

体育高考训练计划.doc

丰南区唐坊高级中学 体育特长生训练计划 一、训练指导思想: (1)确立“三从一大” 的训练原则 , 以高考四项作为素质练习的重点, 注重小肌肉群和神经系统灵活性的练习 , 提高肌间协调性 . 以速度发展为突破口 , 确立以速度发展为中心的训练体系 , 一切以“快”为中心, 注重速度和力量发展的均衡性 .( 在力量跟不上速度发展需要时就适当加强力量训练 , 以解决力量和速度发展的不平衡 ) (2)在练习中的所有动作都要求质量高 , 轻松 , 准确 , 快速完成 . (3)培养自信、拼搏的意志品质 ( 心理素质等 ) 二、训练总原则 : (1)基本训练与高考四项技术训练相结合原则 : 把技术训练分解成套 , 一天练几套 , 穿插进行。要求完成得快速、熟练、准确。每天都安排一定数量的各种素质练习 , 使运动员既得到全面的素质发展和 技术发展 , 又不至于使身体某部位产生过度疲劳 ( 注意预防运动损 伤) 。 (2)合理的运动负荷和循序渐进原则 : 处理好量和强度的关系,在逐步加长训练时间和加大动作练习数量的基础上,自然的、适当的 逐步增加运动负荷强度,即让运动负荷从一个经过加大到适应, 再加大到再适应的过程 . 负荷的增加要缓和, 不要突击增加强度,( 注意处理好量和强度的关系 ), 即量是基础 , 强度是保证 , 质是关键 ! 同时要注重训练的恢复, 采用各种积极的与自然的放松恢复措施, 控制好负荷的节奏 .( 量的安排是一条波浪线 , 强度是一条直线 ) (3)区别对待原则 ; (4)训练手段的选择要有很强的科学性 : 一切从高考能力出发 . 目的明确 , 不摆花招 . (5)训练的整体观 : 每个训练分期必须有侧重点。如力量训练时 大肌肉群轮流练 , 小肌肉群天天练。 (6)把技术、力量、速度三者协调起来 , 力求完美。 (7)懂得三大能量的供能特点和超量恢复的原理 , 合理认真安排运动负荷 .( 通过观察出汗 , 心率指标等 , 来检测训练计划 ) (8)根据运动员的生物节奏来合理安排运动节奏 ( 和学生经常沟通) 。 三、训练时间:从 9 月— 7 月体育术科考试前止。 四、训练项目: 基本素质训练 100 米跑、立定三级跳、原地掷实心球和800 米四项。 五、各月训练计划如下:

江苏体育高考评分4项

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专业统考考试评分标准 我省从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专业考试设身体素质和专项考试两个部分,总分值为150分,其中身体素质考试分值为100分,专项考试分值为50分。身体素质设100米跑、立定三级跳远、800米跑、原地双手头后向前掷实心球等四项必测考试内容;专项设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体操、武术、健美操、羽毛球(新增)等九个项目,由考生根据自身特长在上述九个项目中自主确定选考一项。各专项(田径除外)考试均包含选考内容,具体考试内容由省教育考试院在每年考试前一个月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评分标准附件所示。 为做好江苏省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专业统考工作,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专业统考考试方案的通知》(苏教考〔2009〕15号)和《关于印发江苏省2012年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办法的通知》(苏教考〔2012〕1号)文件精神,现将2012年全省体育专业统考专项考试内容和考点承担考试专项情况公布如下: 一、专项考试内容 1.田径:100米栏(女)、110米栏(男)、200米、400米、1500米、3000米(女)、5000米(男)、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枪,考生自主确定一个单项。 2.篮球:“V”脚步移动、全场综合技术A、投篮B。 3.排球:助跑摸高、传垫球A、发球B、扣球。 4.足球:25米折返跑、1分钟颠球、脚背长传球踢准、运球绕杆射门。 5.乒乓球:3.5米移动、1分钟反手推挡、正手拉或突击下旋球、左推右攻。 6.武术:正踢腿(左、右)、大跃步前穿、竖劈叉(左、右)、仆步抡拍、初级长拳(第三路)。 7.体操 (1)男生:引体向上、双臂屈伸、纵叉、肋木悬垂举腿、技巧、山羊。 (2)女生:仰卧举腿、俯卧撑、纵叉、立卧撑、技巧、低单杠。 8.健美操:纵劈叉(左、右)、俯卧撑、跳绳、单足往返跳、规定动作B。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的方法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的方法 发表时间:2012-03-26T15:27:25.227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马志新[导读] 高中时期是体育锻炼非常重要的时期,正确的运用教学方法,对体育教学的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志新(雄县职教中心河北雄县 071800)【摘要】高中体育教师对于高中生群体的体育教育应当有适合这个群体的教学方法,应当从实际出发,创造性的运用各种方法,并在实践 过程中创造和发展新的教法和教具,以便运用各种教法教具完成教学任务。文中将会对几种典型的教学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关键词】体育教学方法 高中时期是体育锻炼非常重要的时期,正确的运用教学方法,对体育教学的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方法是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对象特点以及其他具体条件来确定的。在体育教学中有传授理论知识的各种方法,也有掌握实际练习的各种方法。在这里就对掌握实际的练习的各种方法加以分述。 讲解与示范法讲解与示范,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的基本途径。讲解是教师在教学时用言语向学生说明所学动作的名称、作用、要领及作法,以指导学生掌握技能、技术技战术的方法。讲解不仅使学生获得有关的知识,通过思维已建立概念,同时还有启发教育的积极作用。讲解首先要求正确并符合学生的程度,还要有教育意义。只有当讲解的内容是正确的、是学生能够理解的时候,才能使学生顺利地掌握动作。总之,讲解的目的要明确,态度要认真,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其次要求讲解要精简扼要。教师讲解中,应根据教学任务及教材特点,抓住主要关键。一般在初级阶段,注意讲解动作最基本的要领,以后再涉及到其他的关键与细节。教师能熟练地运用联系术语,对讲解的科学性与精简扼要有很大的关系。术语是对动作的本质的概括,教师如能很好的用用术语,并使学生掌握术语,就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动作。示范,是教师用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动作的形象、结构和完成的顺序。示范能给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形象,所以示范的正确性对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第一次示范,如果能给学生以完美的印象,就可以使学生不但明确动作扽完整形象,而且可以引起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根据学习的步骤和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作重点的或完整的、慢速或常速的示范。示范区必须有明确的目的。盲目的作示范,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没有教育意义。讲解与示范的正确运用,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的思想方法、文化修养和理论对教材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动作的分析水平等,都是影响讲解与示范质量的重要因素。 练习法练习法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重复反复作某一动作,因此,练习法就叫复习法。反复练习时掌握和巩固动作技能的基本环节。只有反复练习,才能形成动作技能。采用练习法的意义还在于消除做动作时产生的错误和缺点,并能在不断的练习中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术,增强各个器官、系统的技能。在教学的不同阶段,练习法起着不同的作用。如在教学的开始阶段,可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体会动作要领和方法,使身体各肌肉群感受动作所要求的活动范围与顺序。当初步掌握动作以后,采用联系法可以消除由于身体各个部分不适应动作的要求而的要求而产生的多余动作和改正动作中的缺点、错误。在以后的教学中采用了掌握某一技能,往往有需要通过联系法发展这一动作所要求的身体素质和机能。由于教学的不同阶段的任务和对象条件的不同,采用练习法时,在练习的次数、时间、距离、间隔和采用器械的重量都应有所区别。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逐渐提高要求,并使教法多样化,还可以在不同环境下和各种环境中进行练习。运用练习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每次练习时应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②为了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③采用变换条件和环境的练习法进行练习时,所选用的条件和环境必须符合项目技术所要求的特点,不能无限的增加条件或选择与掌握这一项目技术无关的环境。④采用练习法时,练习的次数、间隔时间和运用器械的重量,应规定恰当,不能长时间进行同一个强度大的联系,否则会造成身体局部疲劳,也会使教学的组织单调、枯燥。 防止与纠正错误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掌握技能和技术,就应经常注意防止与矫正可能产生的某些缺点和错误。教师在工作中,应深入调查研究,钻研教材、教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行,以及采取其他各种措施,防止错误的产生。但是,掌握合理完善的技能和技术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常常不同,再加上受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其他有关条件的限制,因而,动作常会出现缺点和错误。在教学过程中,错误的动作会给提高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防止与矫正错误。要防止与矫正错误的动作,必须先分析动作错误产生的原因。产生错误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各个方面:①学生对练习的任务,完成的方法不明确。②学生的一般身体训练水平及基本的技术训练跟不上。③学生对学习的自觉性、自信心和积极性不够。④教材安排欠系统,内容不符合学生的程度,教法的运用不恰当。⑤教学环境与条件的影响。这些原因,有属于教师的,有属于学生的。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应从造成动作错误的错综复杂的情况中,根据具体对象、时间、地点找出最主要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采取有效地措施,以防止和矫正错误。防止与矫正错误的方法与措施,通常运用以下几种:①加强学生的自觉性以及道德一致的培养,提高身体训练水平。②重视和加强安全保护与帮助工作。③通过诱导练习以及转移性练习来防止与纠正错误的动作。④改变动作的某些要素,如速度、力量等,可以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上。上述的各种教学方法,彼此是有机联系着的,教师在运用教法时,不应孤立地运用其中的某一个方法,而是根据教学过程中的需要和存在的不同问题,灵活地和相互配合地运用各种方法,使每一种方法都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机的一环。

【教学论文】体育高考篮球的训练方法

体育高考篮球的训练方法 每年体育高考的球类项目让很多身体素质优秀的学生因失误而翻船落榜,甚至是有些球性很好,篮球也打得不错的考生也不能考出很好的成绩。让许多的考生对此有恐惧心理。下面我就此谈谈篮球的训练的方法以供教练和考生借鉴,希望能对他们有所帮助。 一、身体素质训练 篮球是一个记时项目,它要求考生不仅要上篮成功,而且跑速要快。篮球测试是一个20米左右的四个单边的往返折向跑。包括急停、急起的短距离折向跑。要求我们跑时重心稍低,而且起伏不能太大的专项训练。 1、跑速训练。(重心不能太高。) 2、20米往返折向跑。(急停时,重心要低,步子要大。 二、篮球技术专项训练。 这是训练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所包含的技术环节也多。尤其是在细节方面要认真把握篮球基本功训练:1、练习快速运球,增强对技术的控制能力,以免球脱手或打在身上而造成重大失误。(1)、高运球、低运球训练。(2)行进间的运球训练。(3)420米快速行进间运球训练。(要求运球次数不能少于两次,但也不能太多)2、三步上篮步法训练。这是篮球项目必须掌握的技术。它要求考生不仅上篮要稳,而且所用的时间也不能太多。(1)一大步二小步三起跳。(2)一大步二调整步三起跳。(3)、一大步二快三起跳。3、上篮手法训练。采用打板入筐法:(1)起跳点离篮板近。(2)身材矮小者。(3)起跳高度不够。(4)上篮手型较差者。采用挑篮进球者。(1)、起跳点距离篮板教远。(2)、身材高大者。(3)、起跳

充分。(4)上篮手型较好者。3、急停急起训练。这是整个考试过程中较难的环节。按规则规定,在第二个单边结束时脚要踩在左边篮球场中线才不会被扣分。为了既不被扣分又不会因急停急起耽误太多时间。我们必须进行运球急停急起训练。要求在急停时减速路程不能太长,尽可能在离中线2——3米距离时开始减速。如果距离太长,则所用时间太多成绩不理想。距离太短可能又停不住,会因速度太快惯性大滑过中线甚至失误。急停时最后一步要求步子大,用前脚掌急停,便于急起时蹬地发力。整个急停急起过程要求身体重心起伏不能太大,否则容易摔倒。4、行进路线训练。由于这是一个四个单边的往返折向上篮项目,是记时项目。所以要求考生必须在行进间运球以及上篮时尽可能最大限度跑直线。避免跑歪成弧线增加跑动的路程,延长了时间使成绩不理想。从而要求考生运球时球最好运在右手的正前方,方便眼睛把握好前进方向,以免出现球碰触到身体出现重大失误等。5、分段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我们可以把整个过程分为四个单边进行分段训练,分段记时。当四个单边都能很好地完成没有重大的错误和失误时再把它们综合起来训练。这样能充分体现训练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当综合训练达到预想的效果时,再进行分段训练。纠正每个单边的一些小错误后再综合练习。由此循环训练,以达到精益求精,稳中求快的效果。 三、心理素质训练。 有很多的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不仅成绩好,而且出现失误的次数也不多。但是在高考时却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甚至出现重大失误。究其原因,是紧张所致。造成紧张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平时训练成绩就不够好,有的是平时训练出现失误比较多,有的是对考试期望值太高等等。

高二体育 高考田径队训练计划

高二体育高考田径队训练计划 一、年度计划的目标 首先要明确列出具体的绝对性评价的指标成绩。 在短跑项目上,年度内成绩可能更新的幅度100米在0.5秒左右,200米在0.5~0.8秒,400米在1—1.5秒,这是针对那些高水平选手而言的。初中生和高中生选手则寄希望于更大幅度的提高。再者,作为相对性评价,可以把在比赛中的名次设定为目标,并与平时的训练相结合来提高训练学习的动机。因此比起相对评价而言,绝对评价具有更强的创造成绩的意识。 (一)、技术目标 在短跑项目中,技术能力检查是很重要的。所谓的技术能力检查,就是能正确分析自己的技术,并能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出来。如:前半段的目标时间如何或后半段目标时间应怎样。前半段技术如何发挥或后半段技术特点如何等,都要具体而明确地列出来。 (二)、体质目标 体态方面:身高、体重、胸围、脂肪厚度等。 ●力量方面:握力、背肌力量、腿部肌肉力量、柔韧性、纵跳反应速度。 ●根据体质、检测、医学检查结果、设定具体目标。 (三)战术目标 ●心理方面:强化心理训练,杜绝在重大比赛中发挥失常的现象。 ●调整方面:通过各轮次比赛(预决赛)来逐渐提高成绩。为达到比赛目标所进行准备活动的内容及比例应体现出来。 明确各训练期的界在年度训练计划构成中分为:准备期、比赛的准备期、比赛期、赛后过渡期(关于上述内容参照年度训练计划)。 各训练期的目标 ①准备期(强化阶段) ●作为一般的准备阶段,需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均衡地发展力量、耐力、速度、技术等。训练强度不要过大,但运动量要大。 ●在理论学习方面,要提高对训练知识的理解。心理准备方面,这一时期沉着冷静很重要注重培养学习的动机,尤其85是内在的动机(如练习内容的趣味性等)。 训练环境最好不要总在变化(外部条件如温度、湿度、压、训练器械;内部条件如教练员、训练手段、方法等)。 ●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医疗检查,把握现状,制定训绣标。 ②比赛准备期(强化训练阶段) 作为专项的准备阶段,以一般性身体训练为基础,提高项性身体素质。以速度、技术为中心,增加技术训练。运动负荷由量的变化,转化为质的变化。作为心理准备,有意识避免因准备期的负荷反作用所起的过度疲劳,提高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逐渐有针对性地实一些相对于比赛而言的心理演示。由于环境的改善,运动成绩会急速提高,所以要密切注集中强化训练等环境的变化。 在训练后期,大赛前,积极参加一些竞争不是很激烈的身赛。在这一时期所得到的成绩对将来的比赛很重要。 ③比赛期(保持、调整阶段) 调整出良好的竞技状态,并通过训练,使之保持下去。 ●在这一时期要想实现预期成果的条件,是逐渐增大训强度、训练内容的多样性及合适的比赛次数。这一时期的主要目的是在重要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利用参加该时期的其他比赛作为训练手段。 ●在比赛期的前半段时间内比赛中,不要害怕失败,在比中积累经验,并将其运用于重要比赛,以便取得更好的成绩。 ●作为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稳地发挥竞技能力。因此要提高大赛的发挥能力。86在心理状态方面,要消除不稳定因素,缓解疲劳状态,具有强烈的自信和求胜欲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气馁。 ●比赛前不要安排两天以上的完全休息。 各训练期的训练计划

篮球专项测试标准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篮球专项考试 测试内容和评分标准 (一)考试内容 1. 30秒投篮 2. 运球接行进间投篮 (二)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1)考试方法: 1. 30秒投篮 方法:考生站在罚球线后,听到开始指令后进行投篮,投篮后抢篮板球后运球至罚球线后再次投篮。(投篮区:罚球线后与罚球弧形成的半圆区)30秒停表。每名考生做2次,取最好成绩。 2. 运球接行进间投篮 方法:(在篮球半场按图示进行) 考生在准备区站好,听到开始指令后用右手做运球接行进间投篮,投中后运球在A区做一次背后运球后运球至第2准备区;进入第2准备区后返回用左手运球接行进间投篮,投中后运球在B区做一次后转身运球至第1准备区。 运球接行进间投篮往返2次,共投中4次篮。每名考生做2次,取最好成绩。

(2)评分标准: 1.每一次未完成背后运球、后转身运球扣3分,出现动作不完整、不规范、不连贯、不协调扣2分; 2.违反运球规则扣2分; 3.运球时没有进入准备区或A、B区时,每次扣1分; 4.违反考试方法所规定的手进行运球时,每次扣1分; 5.在一次运球考试中如果出现未进入准备区(A、B区)虚线区域的为违例扣15分,出现两次评为零分。 背后运球、后转身运球动作规格: 1.背后运球(右手为例): 右手将球拉至身体后侧方,异侧脚前跨时,右手由身后作变向运球。球落于前跨脚跟侧后方,反弹至前跨脚侧前方。左手快速运球超越对手。 2.后转身运球(右手为例): 运球后转身时,左脚为轴做后转身的同时。右手随着转身将球拉至身体的左侧前方。转身后左手快速运球超越对手。 (三)具体要求 1. 30秒钟投篮 (1)投篮方式不限 (2)投篮时脚不得过罚球线或踩罚球线,否则该次投篮投中无效。(投篮出手之后可过线或踩线) (3)运球时不得持球跑或运球违例,否则该次投篮投中无效。 2. 运球接行进间投篮 (1)运球、行进间投篮时按左、右手的要求进行。不得交换手运球,投篮不中进行补投时,左、右手不限。 (2)做背后、后转身运球时左、右手不限。 (3)进入准备区和A、B区是指脚踩线或进入区域上方。 注:1. 准备区是以中线与边线交点为圆心以1米为半径画出的扇形区域; 2. A、B区是以罚球线延长线的一点(距边线 3.5米)为圆心,以1米为 半径所形成的圆形区域; 3. A、B区的违例区是以罚球线延长线的一点(距边线3.5米)为圆心,以 0.8米为半径所形成的圆形区域; 4. 准备区的违例区是以中线与边线的交点为圆心以1.3米为半径画出的扇 型区域。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要素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要素 发表时间:2017-11-09T10:29:30.447Z 来源:《教育学》2017年9月总第126期作者:王锡魁[导读] 体育教学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其作用的学科教学,学科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其教书育人的重要性。 甘肃省皋兰县第一中学730299 体育教学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其作用的学科教学,学科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其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这是教学的第一责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教学的同期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教学的远期理想。胆量、勇气、自信心、成就感、耐挫力等等综合性的素质,可以通过体育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的综合性人才。 做好体育教学,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出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改变传统体育教学制度 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就是以增进身体健康为目的,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要确实保证学生身体练习的时间,教师要规范学科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教会学生身体练习的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练习的质量,要有计划的、系统地进行学科教学,要科学的适当负荷地进行身体练习,提高学生身体的质量,完整地进行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促进应试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体育习惯养成尤为重要 身体姿态以及习惯养成是体育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体育教学,首先要从最基本的身体姿态和常规练习抓起,要规范学生的站立、端坐、行走的身体基本姿态,这是学习体育最基本的要求,通过常规练习,培养学生优美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身体习惯,展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通过常规的集体队列训练,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体育教学中一定要强化常规练习,规范身体语言终身受益。 三、量化时间和符合度是练习的必要条件 体育教学中,要体现教学的特点,精讲多练,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要规范指导学生进行身体训练,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适量负荷训练,提高身体练习的承受能力,发展身体驾驭练习的能力,促进身体健康发展。通过体育教学,我发现: 1.学生没有科学性、计划性的身体练习,学生的运动能力与文化学习不能同步发展,技术类的运动项目教学没有系统性,素质类的运动项目很薄弱,特别是中长跑的耐力项目,学生长途奔跑能力较差,究其原因,一是没有系统的身体训练。 2.农村学生生存环境较差导致营养不良、体能相应较差。 3.农村的应试教育突出,忽视体育教学。 要想改变学生体能差的状况: 1.要从体制上强调、重视体育教学。 2.每个体育教师要从自己做起,珍爱自己的学科,重视并规范体育学科的教学。 3.要创造积极、自觉参与锻炼身体的氛围,激励学生自我锻炼,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身体的健康水平体育教学要求体育教师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班上都有肥胖、遗传因素导致缺乏运动细胞的学生,在技能技巧练习时,受自身素质的限制,常受到同学嘲笑,导致这些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但又怕遭到同学的嘲笑,久而久之,便疏远了体育活动,成了体育课上受冷落的旁观者。那么如何使这些同学像其他学生一样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并获得乐趣,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的职责和追求目标,新课改要求解决的问题。总之,“在课堂上只要主动参与、积极练习,就一定能获得快乐,获得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