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高二语文测试题

高二语文测试题

(本试卷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改)

A、缄.默信笺.悭.吝草菅.人命

B、咽.气咽.喉呜咽.狼吞虎咽.

C、畜.牧勖.勉酗.酒体恤.

D、崎.岖旖.旎菜畦.肚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涔涔瑕想以逸待劳

B、既然嬉闹自惭形秽

C、渎职眩耀厉行节约

D、装御搭档姹紫嫣红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的发言引起了强烈的_

②这两种植物太相象了,完全_不清。

③他准备把家里的废旧东西_起来,拿去卖了。

④本次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应届、往届本科毕业生以及具有同等_的人员。

A、反映分辨搜集学历

B、反应分辩搜集学历

C、反映分辩收集学力

D、反应分辨收集学力

4、下列各句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教我们的李老师,每星期一要到教师进修学院去上课。

B、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其他学校领导。

C、区属各个学校分管财会的校长18日前来报道参加会议。

D、每个时代文学的主潮决定了文学发展的主流和方向。

5、选出风格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6、元曲四大家不包括()

A、关汉卿

B、郑光祖

C、白朴

D、王实甫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著名剧作家。代表作为《雷雨》,另有名作《日出》、《北京人》。

B、韩愈,字退之。唐代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C、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李白,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香山居士。

8、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A、一开始写饮酒饯别,“饮”是使动用法。第二句的设问表露了作者对友人亲切爱护的深厚情谊。

B、“不得意”不仅交待友人归隐的原因,也从侧面表现了诗人自己对现实愤懑不平的心情。

C、后两句是说,那尘世的功名利禄和山中的悠悠的白云一样无穷尽之时。

D、这首五言古诗粗看平淡无奇,细品则词浅意深,蕴味无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0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A、古之学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必有师

B、吾从而(跟随)师之

C、师者,所以(用来…)传道授业解惑也。

D、是故无(不论)贵无贱,无长无少。

10、指出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顶真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A、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C、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二卷(非选择题120分)

11、把第一卷文言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每小题各5分,共10分)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诗人被贬谪到江州是作此诗。

(1)全诗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夜雪的,请结合具体诗句来赏析。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11、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空缺部分(10分,每空2分。)

①今霄酒醒何处?。(柳永《雨霖铃》)

②是故,,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③,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④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⑤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琵琶行》)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19题。

戏如人生

一位台湾老人游东京,携介绍函到新宿公寓来找我。我看见他鹤发童颜,气宇不凡,不免对他肃然起敬。

他说明来意,要我介绍一家东京歌剧院,由他购票入场,惟特准许他在散场后到后台参观一下。

霎时间,他的形象在我的眼里缩小了。原来他是个老不修,初到东京,什么正经的不看,但图亲近日本女戏子。但我受人之托,不得不挂个电话给那家剧院,替他订了当晚票位,并拜托票房经理指定一位服务员,在散场时引带这位老者进入后台参观。

第二天早上,这老人特来致谢辞行。他很得意地说,此次游日,过境签证只限两天,他只能重点考察三个目标,虽很细微,却能由微而窥大;尤其最后一项,得我之助,混入后台,所见所闻,极有心得。

这时,他的形象稍微放大,也扭正了一些。我问道:“是哪三项?”

“我是个缺德鬼,素来察人观耳后;穿堂过户,乐看人家厨房的抹布;考察一个国

家也是如此。

这次我来东京,千街万厦,不在眼里。但看,一、菜篮,二、公厕,三、后台。我首先站在东京旧式菜市场门口,看一个个日本主妇提着菜篮出来,篮中食物相当丰富,尤其种类分配均匀,这是日本最足以自傲的一点;其次,我到新宿高架电车道下面,观察日本人随地

大小便的集密区,这是日本最丢脸的一面;最后,承你安排到剧院后台参观,使我非常感动,藉此了解日本民族的特质。”

他的形象再放大了,我急切地问道:“您看到了什么?”

“昨夜演出《茶花女》悲剧散场时,我被带到后台,这时,女主角正由一个老妇扶着

走下台来,她仍不停地唏嘘、呜咽着,表情非常悲怆,似乎戏还在上演。那老妇一边替她拭泪,一边安慰道:‘姑娘啊,戏已经落幕了,我们不在巴黎,在东京,你不是苦命的茶花女,而是日本最幸运的姑娘,你慢慢回过头来吧!乖,好姑娘,回过来吧!……慢慢的……’后台这一幕,使人大开眼界,我活在中国社会,惯看‘人生如戏’,昨夜得见‘戏如人生’,非常过瘾,也感慨万千!”

这时,那老人大大膨胀起来,形同巨人。我再三请他留下长叙,却留他不住,他才走到门口,又折回来道:“差一点忘了奉告主人,方才经过你的储藏室旁边,偷看一下,发现有一条抹布不够干净,再见!”

他的形象终于消失在人群中。

16、老人对在日本重点考察的三个目标中,评价最差的是_______________,评价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4分)17、文章第四小节中“由微而窥大”的“微”在文中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6个字),“大”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6分)

18、老人说:“后台这一幕;使我大开眼界,我活在中国社会,惯看

‘人生如戏’,昨夜得见‘戏如人生’,非常过瘾,也感慨万千!”这句话中的两个“戏”,前者是指_____________,后者是指_______________。“人生如戏”体现了______________的人生观,“戏如人生”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观。(8分)

19、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文章刻画了一位“鹤发童颜,气宇不凡”的台湾老人的形象,这位老人举止诡谲,出语不凡,戏谚调侃,个性非常鲜明。

B、文中最能表现老人性格的是他与众不同的考察方法,他所考察的都是别人不大注意的小事,这说明他是一位只注意生活小节的细心的老人。

C、“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是老人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两个不同的民族特质,它不只是提法不同,而且表现了不同民族在人生观方面的迥异。

D、文中写女主角到后台后,仍不停地唏嘘、呜咽,是为了说明这位女主角感情非常丰富,是一位难得的好演员。

E、为了刻画台湾老人这个似怪非怪的人物,作者采取了最富有戏剧性的情节结构——一波三折予以表现,使内容和形式趋于和谐完美。

20、仿照下面的例句,自选内容,以“虽然………却……所以……但……—……固……也……”的形式写一段话。(8分)

例句: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是恰到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

21作文(60分)

(1)、东江市即将举办省运动会,需要招募一些志愿者从事礼仪、裁判、向导等方面的辅助工作。李星是该市志为职业中学的学生,希望成为志愿者,请你代为李星写一份申请书,不得透露个人、地区、学校等信息。(10分)

(2)按照下面的题目、提示和要求,写作文。(50分)

我们每一天都在生活,可是什么是生活,是每一个人解释都不一样的问题。你眼中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请以“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且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3.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单元测试题

颍上一中高二语文单元测试题 阅读与理解(6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汉字起源于何时 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有6000年左右。我认为,这也就是汉字发展的历史。 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纹的彩陶为其特征。其后的龙山文化,则以薄质坚硬的黑陶为其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黑陶上也有这种刻画,但为数不多。刻画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押或者族徵之类。我国后来的器物上,无论是陶器、铜器或者其他成品,有“物勒工名”的传统。特别是殷代的青铜上有一些表示族徵的刻画文字,和这些符号极相类似。由后以例前,也就如由黄河下游以朔源于星宿海,彩陶上的那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彩陶上的花纹。结构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引人的魅力。其中有些绘画,如人形、人面形、人着长衫形、鱼形、兽形、鸟形、草木形、轮形(或以为太阳)等等,画得颇为得心应手,看来显然在使用着柔软性的笔了。有人以为这些绘画是当时的象形文字,其说不可靠。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但这些图形,就其部位而言,确是花纹,而不是文字。 在陶器上既有类似文字的刻画,又有使用着颜料和柔软性的笔所绘画的花纹,不可能否认在别的质地上,如竹木之类,已经在用笔来书写初步的文字:只是这种质地是容易毁灭的,在今天很难有实物保留。如果在某种情况之下,幸运地还有万一的保留,那就有待于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发掘和幸运的发现了。 总之,在我看来,彩陶和黑陶上的刻画符号应该就是汉字的原始阶段。创造它们的是劳动人民,形式是草率急就的。 1、作者认为半坡彩陶上的刻画具有文字性质,其理由是:() A、半坡彩陶上的刻画比较简单,因而意义至今尚未阐明。 B、半坡彩陶上的刻画记号同殷代的青铜器上的一些刻画文字极相类推。 C、半坡彩陶上的刻画虽没有意义,但和器物上的花纹明显不同。 D、半坡彩陶上的刻画常见,而黑陶上的刻画为数不多。 2、第3自然段作者推断“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该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当时已有写在竹木上的文字,只是质地容易毁灭,难以保留至今。 B、彩陶上的花纹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引人的魅力。 C、彩陶上所画的人和物的形状,已初步具有象形文字的特点。 D、彩陶上的花纹说明当时已用颜料和柔软的笔,某些刻画已具有文字的性质。 3、下列几种说法中,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和龙山文化的黑陶上的刻画符号都是原始文字。 B、半坡彩陶上的刻画的意义已能解释,而龙山黑陶上的刻画的意义尚未阐明。 C、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已有用笔书写的初步文字,只中难以保留到今天。 D、半坡彩陶上的刻画符号合乎古代“物勒工名”的传统,因此它们是有意义的。 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4~10题(32分)。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①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②。”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丁母忧③。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④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⑤,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⑥。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⑦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英宗曰:“且与修注⑧如何?”琦曰:“记注与制诰为邻,未可遽授。不若于馆阁中近上贴职与之,且请召试。”英宗曰:“试之未知其能否,如轼有不能邪?”琦犹不可,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磔裂诡异之弊:割裂文辞、追求怪异的流弊。磔,zhé,分裂。②避此人出一头地:回避这个人,给他出人头地的机会。③丁母忧,指为母守孝。④旧,指先前写作的人。⑤渭,渭水;河,黄河。⑥破家:破产。⑦藩邸,藩王的官邸。⑧修注,官职,后面“记注”“制诰”都是官职。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B.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会昌一中高二语文单元测试卷(一)

会昌一中高二语文单元测试卷(一) 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 会昌一中高二语文单元测试卷(一)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登载.刊载.转载.载.誉归来 B.遂.心遂.愿未遂.半身不遂. C.靡.丽靡.靡靡.然靡.日不思 D.乘.船乘.势乘.务千乘.之国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沮丧狙击鸠占鹊巢饮鸩止渴 B.喁喁城隅美人之怡心旷神怡 C.徇私洵然惮精竭虑箪食壶浆 D.啜泣辍学毁家抒难自出机杼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①枉用相存.(存在)②渠.(他)会永无缘 ②与府吏要.(要求)④便言多令.(美好)才 ⑤何意致.(招致)不厚⑥皇览揆.(揣度)余初度兮 ⑦肇.(开始)锡余以嘉名⑧将.(将要)子无怒 A.①③④⑦B.②④⑥⑦C.①④⑤⑧D.②③⑥⑧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①送子涉淇,至于 ..之迟暮 ..顿丘②恐美人 ③昔三后之纯粹 ..驱使,徒留无所施 ..兮④妾不堪 ⑤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之地 ..⑥秦以区区 ⑦府吏见丁宁 ..⑧交语速装束,络绎 ..如浮云 A.①③④⑥B.②④⑥⑧C.②③⑦⑧D.①②④⑤ 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明明如月,何时可掇②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③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④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⑤来吾道夫先路也⑥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A.①③B.②⑤C.④⑥D.③⑤ 6.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305首民歌,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风”

高二语文暑假综合测试题

高二语文暑假综合测试 题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高二语文暑假轻松练综合测试题21 第Ⅰ卷(共40分) 一、基础知识(1—4题,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读音和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付梓(zǐ) ? 头戴毡笠(zhān)文采性情孤癖 B.桅杆(wěi)今兹捧袂(mèi)苍桑臭名昭着 C.蕴藉(jiè)随声附和(hè)叫嚣道貌岸然 D.窠臼(kē)繁文缛节(rǔ)干躁? 生当殒首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人在不断的追逐中寻找快乐,有的人却在平凡的生活中安之若素 ....,品味着平淡的幸福。 B.毕业时,虽然我们班同学都没有许下海誓山盟 ....,但是我们在心里一直把彼此当做一辈子的朋友! C.在热烈的掌声中,这次为期一周的漫长的论证会终于打退堂鼓 ....了。作为东道主的我们,也终于松了口气。 D.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发表了大量作品,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执牛耳 ...者,他对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户籍制度是依法确认、收集、提供人口基本信息的制度,具有身份证明、人口统计和社会控制的管理功能。 B.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深圳商品房成交平均价格下跌以及北京、上海楼市成交量大幅萎缩,引起了房地产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C.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要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关键的是能否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企业发展。 D.今年辽宁旅游将以“做精旅游产品、做强旅游企业、做好旅游服务”为重点,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传说中的荆棘鸟,是自然界一种奇特的动物。它一生只唱一次 歌。,。 ,,,!一曲终了,荆棘鸟终于气竭命殒,以身殉歌——以一种惨烈的悲壮塑造了美丽的永恒,给人们留下一段悲怆的迷。 ①使人间所有的声音霎那间黯然失色!②当它终于如愿以偿 ③便不停地找寻荆棘树④从离开鸟巢开始

职高高二数学试题

华夏职业学校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 高二专业班数学期末试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直线L 经过原点和点(-1,-1),则它的倾斜角是( ) A 、4π B 、45π C 、4π或45π D 、-4π 2、已知圆x2+y2=25过点M ( m , 3 ),则 m=( ) A 、4 B 、-4 C 、±2 D 、±4 3、已知点p ( 3 , m )在过M( 2 , -1 )和N( -3 , 4 )的直线上,则m 的值 ( ) A 、5 B 、2 C 、-2 D 、-6 4、当b=0, a , c 都不等于零时,直线ax+by+c= 0 ( ) A 、必过原点 B 、平行于 x 轴 C 、平行于y 轴 D 、必过点(a c ,0) 5、两条直线2x+y+4=0和x-2y-1=0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 B 、垂直 C 、相交但不垂直 D 、与k 的值有关 6、若a >b,则下式正确的是( )

A、ac >bc B、ac2 >bc2 C、a2>b2 D、a+c >b+c 7、两直线4x-2y+3=0和3x+y-2=0的夹角是() A、30o B、45o C、60o D、90o 8、两平行线2x+3y-8=0和2x+3y+18=0间的距离为() A、13 B、26 C、213 D、226 9、直线y-2x+5=0与圆(x-2)2+(y+1)2=3之间的位置关系是() A、相离 B、相切 C、相交且过圆心 D、相交但不过圆心 10、圆x2+y2-8x+2y+12=0的圆心和半径分别为() A、(4,-1 ),5 B、(-4 ,1 ),5 C、(-4 ,1),5 D、(4 ,-1 ),5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过点p( 3 , 1),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 2、当且仅当m=______时,经过两点A(2m, 2) B(-m,-2m-1)的直线的倾斜角是45o。 3、过点A( 3, -4) B( -1 ,8)连线的中点,且倾斜角为π/3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

{高中试卷}高二语文试卷单元测试题(A卷)[仅供参考]

20XX年高中测试 高 中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单元测试题(A卷) 一、选择题(共24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编纂.(zuǎn) 殉.情(xún) 遏.制(è) 寥.寥无几(lióo) B.肖.像(xiào) 芥蒂.(dì) 战栗.(lì) 数见不鲜.(xiān) C.嗜.好(shì) 灰烬.(jìn) 溶冶.(yě) 获益靡.涯(mí) D.哀悼.(dào) 彷.徨(páng) 拘挛.(luán) 臻.于至治(zhēn) 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烙印睿智恭颂太平 B.荟萃绝唱义无反顾 C.匍匐显赫愤世疾俗 D.诚挚征兆青春焕发 3.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措.辞(安排、安放)偕.亡(一起)远逾.宋唐(追上、赶上) B.泯.灭(消灭、消亡)宛.在(还,犹)熠熠 ..发光(光耀、鲜明) C.真谛.(意义、道理)灾殃.(祸害)蒸蒸 ..日上(像气一样升腾) D.新颁.(发下、发布)琐.碎(细小)万姓 ..胪欢(万人) 4.下面各句中标点无误的一项是() A.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已经无法弄清了。 B.没有意思硬要说,那是瞎说;意思没有想清楚就随便说,那是乱说;这些都有把话说好。 C.“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愤言而已,决心实行的并不多见。 D.200毫升的圣38%的盐酸跟足量的大力士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38%的盐酸密度是1.19克/厘米3) 5.依次填入下文中各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美两国保持正常稳定的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亚太地区世界的稳定和发展。处理中美关系要着眼于全球,着眼于21世纪。我们主张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严格遵循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确立的各项原则,增加信任,减少麻烦,不搞对抗,中美关系会继续得到改善和发展。 A.既又乃至只有才 B.不仅也乃至只要就 C.不仅还甚至因为才 D.既还竟至只要一定 6.下面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完全是一种息事宁人 ....的态度:“好了,别吵了,她平时对你不错,你不也挺关心她吗? B.只要你能身临其境 ....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了。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 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狼吞虎咽( yān)针砭时弊(biǎn)聒噪(guō)懵懂(měng) B 力能扛鼎( káng)数见不鲜( shù)暮砧(zhēn)洿池(kuā) C 东船西舫( f áng)歆享(yīn)宵柝(tuò)贿赂(lù) D 瞠目结舌( ch ēng)心宽体胖(pán)谄媚( chǎn)度长絜大( xi é)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自怨自艾( yì)锲而不舍( qi è潸然泪下( sh ān)如火如荼(t ú) B前仆后继( pú)翘首远望( qi áo)拾级而上( shí断瓦残垣( yuán) C屡见不鲜( xi ǎn)揠苗助长( yā)因噎废食( yē)日臻完善( zhēn) D为虎作伥( ch āng)奄奄一息( yān)鳞次栉比 (ji é)弄巧成拙( zhu ō) 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精神涣散火中取粟良辰美景明察秋豪 B 功亏一匱墨守成规不可明状情投意合 C 再接再厉黄梁美梦棉里藏针鸦雀无声 D 天伦之乐飞扬跋扈轻歌曼舞美轮美奂 4.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貌和神离各行其事广袤踌蹰 B 瞋目杯盘狼藉甘拜下风百无聊赖 C 反馈殓声屏气慢不经心别出新裁 D 寒喧五采斑斓头晕目眩戳穿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 要谨慎。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美轮美奂。 D.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拾人牙慧,而是主 动为社会做些好事。 6.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岗位培训改变了只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了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 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A.终止蜕化难免B.中止退化难免 C.中止蜕化不免D.终止退化不免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 评价。 B.《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 称为“君子之国” 。 C.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 为万人。

职高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职高高二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圆0222=+++y x y x 的圆心坐标和半径分别是( ) .A 45),1,21( .B 45),1,21(-- .C 2 5),1,21( .D 25),1,21(-- 2、设线段AB 的中点为M,且A ( -4 , 0 ) , B (7 , -2 ) ,则点M 的坐标为 ( ). A 、)1,211(- B 、)1,23(- C 、)1,211(- D 、)1,2 3(- 3、设直线m ∥平面a ,直线n 在a 内,则 ( ). A .m ∥n B .m 与n 相交 C .m 与n 异面 D .m 与n 平行或异面 4、平行于x 轴,且过点(3,2)的直线方程为( ). A.3=x B.2=y C.x y 23= D.x y 3 2= 5、如果 a 、b 是异面直线,那么与 a 、b 都平行的平面( ) A .有且只有一个 B .有两个 C .有无数个 D .不一定存在 6、过空间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的平面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无数个 7、半径为3且与y 轴相切于原点的圆的方程为( ). A 、()93-22=+y x B 、()9322 =++y x C 、()9322=++y x D 、()93-22=+y x 或()9322 =++y x 8、点(5,7)到直线01-34=-y x 的距离=( ). A 、252 B 、5 8 C 、8 D 、52 9、都与第三个平面垂直的两个平面( ) A.互相垂直 B.互相平行 C.相交 D.如果相交,那么交线垂直于第三个平面 10、已知直线L 1:13+=x y 与直线L 2:01=++y ax ,若L 1⊥L 2,则a=( ). A 、31- B 、3 1 C 、3- D 、3 11、空间中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 ) 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 C.异面或相交 D.平行或异面或相交 12、直线x y 3-=与圆()44-22 =+y x 的位置关系是( ).

中职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汇总-共9页

升学部2019--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14级语文试题 班级姓名座号分数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散文的重要特点是“”。 2.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也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的文学巨著是,它的作者是。 3.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倡导“”运动,主张“”。著有《》。 4.《士兵突击》讲述了、成才和伍六一在严酷的特种兵选拔赛中“”的动人故事。 5.《南州六月荔枝丹》的作者是,他是我国著名作家。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凄.(qī)厉惶.惶(huáng)够戗.(chuàng) B.虔.诚(qiān)灸.(jiǔ)参.(shēn)透 C.圭.(guī)臬.(gǎo)稚.(zhì)弱模.(mō)样 D.胯.上(kuà)熏.(xūn)敷.(f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喉咙撕哑凄惋迷茫风华正茂 B.履行烦躁热泪沾襟恰如其分 C.追逐颓圮光阴似箭如梦出醒

D.脉博敲诈直手相见古陌荒阡 3.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人都不可同日而语 ....。 B.他所做的各种事,动机都是利己的,不管大家怎样评说,他还是觉得心安理 ...得.。 C.他们三个是好朋友,多年以来一直相敬如宾 ....。 D.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高考失败,小洋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烦恼啊! C.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 D.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5.对下列四个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但湿了的大自然景色却格外地有韵味。 ②无边的草原是这样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 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④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A.移用、对比、通感、拟人 B.对偶、比喻、通感、比喻 C.通感、比喻、拟人、移用 D.移用、比喻、通感、比喻 6.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据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B.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受责备的地方吗?

最新高二语文题库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 命题人:宝鸡铁一中沈静 班级 ------------- 姓名------------ 第Ⅰ卷(28分) 一、(1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颛臾(duān )后羿(yì)社稷(jì)鳏寡孤独(guān ) B.阙如(quē)期功(qī)弑君(shì)鲜为人知(xiān) C.忝居(tiǎn)怃然(wǔ)击磬(qìng)荷枪实弹(hè) D.孝弟(tì)忠恕(shù)左衽(rèn)被发行吟(bèi)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狩猎修葺钻燧改火及及可危 B.渎职沮丧礼崩乐坏克己复礼 C.迂阔肇始譬如北辰治丝益棼 D.陪臣轻裘始作俑者待价而沽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春秋战国时代,许多政治家和士人都充斥急功近利的情绪,他们提出了许多政治策略和措施都是短视的。 B.孔子认为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他的主张被人们视为迂腐。 C.孔子在奔走于列国之间的年代里,曾多次受到暴力威胁,每次他都以坚定的信心克服了困难。 D.无论历史条件还是自身条件,孔子若实现改造社会的理想,其困难都比汤、武大得多。 4、下列画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保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我们如果不加强廉政建设,就会祸起萧墙,自己搞垮自 己。 B.比赛开始了,远动员们陈力就列,发令枪一响,就箭一般地向前跑去。 C.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思想阵营日益巩固,资产阶级思想阵营分崩离析。 D.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能培养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于国于民都有害处。 5、对下列古代文化知识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指国力强大的国家。古时四匹马拉的一辆车称一乘。 B.“萧墙”指国君官门内当门的照壁,“有国者”、“有家者”分别指国君和诸侯。 C.古代认为大伦有五条,即君臣有思、父子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D.“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头、手、身、脚;“五谷不分”中的“五谷”指稻、黍、稷、麦、菽。 6、对下列文学知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也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 B.《论语》由孔子编写,全书共20篇;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C.《论语》的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D.“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今女安,则为之 C.使子路反见之 D.泛爱众而亲仁 8、下列各句和“欲洁其身,而乱大伦”中词类活用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A.愿无伐善,无施劳 B.既来之,则安之 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D.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9、下列各句和“无乃尔是过与”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新课标高二语文测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散文家李广田曾经说过:散文的特点就是“散”。散文的长处大概在于自然有致,而无矜持的痕迹,它的短处却常常在于东扯西拉,没有完整的体势。他还形象地描画散文的行文,说散文“很像一条河流,它顺了壑谷,避了丘陵,凡是可以流处它都流到,而流来流去却还是归入大海,就像一个人随意地散步一样,散步完了,于是回到家里去。”散文应该如何利用“自然”之长而回避“随意”之短呢这里就需要对散文的“形”与“神”进行了解与辨析。 “形”与“神”是散文的基本元素。散文的“形”,主要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就好比一个人的形体、相貌等外部特征,我们能一目了然。散文的“神”,主要指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绪、主题、意蕴、发展线索等。好像一个人的精神、气质等内在的东西,你只有经过细细地琢磨才能感受得到。可以说“神”是散文的主心骨,没有了它,一篇散文就散了架,也就不能支撑起来。 好的散文应该是形神兼备的。“形”与“神”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要做到形神兼备,通常采取两种手段:以形传神和以神写形。前者指通过对“形”的描绘来传达一定的思想情感,这源于对生活现象的认真选择、高度提炼,对字句的反复锤炼;后者指借助“神”来照亮所描绘的形象,这是在把握事物的精神、气质之后,对“形”作更准确、更精细的描绘。 人们常说,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这只是就一般的情形而论。其实,散文也有形神皆散和形神皆不散的情形:前一类散文,多采用较隐晦的组接方法,脉络不甚分明,意旨也比较朦胧,不易把握,这类散文的‘形”与“神”,需要调动更多的经验和想象力去揣摩;后一类散文,大多体现为人事单一、线索单一、主旨单一。这类散文的“形”与“神”都显得十分紧凑。 所谓“形散”,就是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十分灵活、多样,且富于变化。从一篇散文中,往往可以看出作者的想象极为丰富,思维的跨度很大,筒直是纵横捭阖、任意驰骋;行文时的笔法也很随意,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或描写,或议论,或抒情,或叙事,显得摇曳多姿。不过,“形散”是有一定限度的。好的散文应该做到既放得开,又收得拢。“神不散”的含义正是如此。也就是说一篇散文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统摄“散漫”的段落,否则会漫无边际而不知所终。“形散”只是表象,“神不散”才是一篇散文的落脚点。这同时提醒我们,写作时切不可只学着“形散”的天马行空,而不懂得稳住马首缰绳,控制行文的节奏、层次和主题等。那缰绳就是散文的“神”,只有把握了“神”,才能真正实现“形散”与“神不散”时辩证统一。 大家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通过“形”而准确地抓住“神”。一般来说,“神”常常寄寓在一些醒目的词句或段落之中,他们构成散文的“文眼”,找到了文眼就等于掌握了理解全文的钥匙。 (节选自《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现代散文的形与神》)1.下到对散文”形”和“神”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属于散文的“形”,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绪、主题、意蕴、发展线索等属于散文的“神”。 B.以形传神和以神写形从某个角度说是相同的,即都是依靠对“形”的描绘来表达思想、情感、精神、气质。 C.“形散而神不散”仍旧是一般散文的主要特点,散文靠“种不散”来统摄“形散”,“形散”是表象,“神不散”是内涵。 D.形神皆散和形神皆不散的散文,要么组接方法隐晦、脉络不甚分明、意旨不易把握,要么形式内容单一,称不上好的散文。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散文家李广田认为散文的长处和短处都源于散文的“散”,长处表现在自然,短处表现在随意。 B.对散文的“形”与“神”进行充分了解与辨析后,写作时就能发挥散文的“自然”之长,回避“随意”之短。 C.散文的“形”是散文表面的东西,相对浅显,散文的“神”是散文深层次的东西,相对深刻。 D.一篇散文必须有贯穿全文的线索统摄“散漫”的段落,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散文的“神”,“散漫”的段落是散文的“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散文比喻成一条随势而流最终归于大海的河流,其实就形象地说出了一般散文的主要特点,即形散神不散。 B.“神”是散文的主心骨,没有了“神”,再好的想像,再丰富的语言表达都无法支撑起一篇散文。 C.好的散文“放得开,收得拢”指的是,可以在想象和思维跨度上放开,但在行文笔法和思想主旨上要收拢。 D.“文眼”是属于散文“形”的范畴,通过对文眼的分析、综合、归纳,可以更好地感受散文“神”之所在。 一、(9分,每小题3分) 1.D(形神皆散和形神皆不散的散文,只是较为特殊的表达方式,它与是不是好散文没有关系。)2.A(B.对散文“形”与“神”进行充分了解与辨析,只是能发挥散文“自然”之长,回避“随意”之短的第一步,下面还需要有成熟的写作技巧、深刻的思想等。C.不能把散文“形”与“神”放在浅显、深刻这这一层面上来比较,它们是散文的不同角度,两者相互结合。D.用“必须”过于绝对,还有形神皆散的散文。) 3.C (“在行文笔法上收拢”不正确)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高柔字文惠,陈留人也。柔从兄干,袁绍甥也,在河北呼柔,柔举家从之。太祖①平袁氏,以柔为管长。县中素闻其名,奸吏数人,皆自引去,柔教曰:“昔邴吉临政,吏尝有非,犹尚容之。况此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咸还,皆自励,咸为佳吏。 高干既降,顷之以并州叛。柔自归太祖,太祖欲因诛之,以为刺奸令史;处法允当,狱无留滞,辟为丞相仓曹属。鼓吹②宋金等在合肥亡逃。旧法,军征士亡,考竟其妻子,太祖患犹不息,更重其刑。金有母妻及二弟皆给官,主者奏尽杀之。柔启曰:“士卒亡军,诚在可疾,然窃闻其中时有悔者。愚谓乃宜贷其妻子,一可使贼中不信,二可使诱其还心。正如前科,固已绝其意望,而猥复重之,柔恐自今在军之士,见一人亡逃,诛将及己,亦且相随而走,不可复得杀也。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太祖曰:“善。”即止不杀金母、弟,蒙活者甚众。 文帝③践阼,以柔为治书侍御史,赐爵关内侯。民间数有诽谤妖言,帝疾之,有妖言辄杀,而赏告者。柔上疏曰:“今妖言者必戮,告之者辄赏。既使过误无反善之路,又将开凶狡之群相诬罔之渐,诚非所以息奸省讼,缉熙治道也,臣愚以为宜除妖谤赏告之法,以降天父养物之仁。”帝不即从,而相诬告得滋甚。帝乃下诏:“敢以诽谤相告者,以所告者罪罪之。”于是遂绝。帝以宿嫌,欲枉法诛治书执法④鲍勋,而柔固执不从诏命。帝怒甚,遂召柔诣台⑤;遣使者承指至廷尉考查勋,勋命乃遣柔还寺⑥。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说明:文科做语文Ⅰ、Ⅱ,总分200分,考时180分钟;理科做语文Ⅰ,总分160分,考时150分钟) 语文Ⅰ 一、语言文字应用(18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暂且砧板颤栗明修栈道技艺精湛 B. 与会峪口熨帖瑕不掩瑜钟灵毓秀 C. 陌路蓦然病殁拐弯抹角没齿不忘 D. 强劲根茎颈椎大相径庭不胫而走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经过我国航天科学家们旷日持久的科研攻关,负载着国人千年梦想的“嫦娥一号”踏上了38万公里奔月的漫长之旅。 B. 在电视剧《乡村爱情》中,赵本山力挺东北新人,把剧中最重要的角色都给了他们,而赵本山、范伟等著名演员在剧中反而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 C. 被媒体热炒一段时间的“80后”作家进入作协的事件(主要是郭敬明入作协),本月终于尘埃落定。 D. 作家陈丹青到书店为其新书《退步集序篇》签售,他坦承,这是为自己作宣传。看来,因“销量”的压力,往日深居简出的作家们也要到前台为自己摇旗呐喊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鉴于中国游泳队在悉尼奥运会上令人失望的表现,国家体育局决定免去游泳管理中心主任石天曙,任命李华为新主任。 B. 江苏省某路桥公司的腐败分子一个个地被揪了出来,也已明确地做出了结论,但是,谁又能否认以后不会再出现腐败的问题了呢? C. 针对中国新一代家用电脑发展趋势,一贯以技术领先、功能创新闻名的恒利科技电脑公司计划在近期率先推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准的新一代家用电脑产品。 D. 为了给村民们讨一个说法,从前年冬天开始,年近花甲的老村长就带着他和两个弟弟踏上了这漫长而艰辛的告状之路。 4.下面的文字针对“紫外线辐射”说了哪几层意思?请简要概括。(不超过40字)(5分)阳光中的紫外辐射虽然只占太阳总发射能量的5%左右,但是它对于地球生命系统却有很大的伤害能力,且能量越高,伤害越大。能量最高的部分,在平流层以上就被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氧所吸收。接下来到波长290纳米之间的一段,被平流层臭氧分子全部吸收。波长为290~320nm的辐射段也有90%被臭氧分子吸收,从而大大减弱了它到达地面的强度。如果平流层臭氧的含量减少,则地面受到紫外辐射的强度将会增加。因此,臭氧层就成为一道天然屏障,保护地球上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臭氧透过的少量紫外线,还可

职业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卷1(含答案)

职业高中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5,4,3,2,1中任取一个数,得到奇数的概率为( ) A . 21B . 51C . 52D . 5 3 2. 从4,3,2,1四个数字中任取3个数字,要组成没有重复数字,且不超过300的三位数共有个( ) A . 12B . 18C . 24D . 72 3. 已知1sin()6 3 π α-=,且02 π α<<,则cos α等于( ) 4. 已知3 sin 5 α=,且(,)2π απ∈,则 2 sin 2cos α α 的值等于( ) A.32 B.32- C.34 D.34 - 5. 对称中心在原点,焦点坐标为(-2,0),(2,0),长轴长为6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A. 15922=+y x B. 19 52 2=+y x C. 132 362 2=+y x D. 136 322 2=+y x 6. 已知椭圆方程是204522=+y x ,则它的离心率为 ( ) A. 2 1 B. 2 C. 2 5 D. 5 5 7. 有4名男生5名女生排成一排照相,其中女生必须排在两端的排法有( )种 A 、99P B 、22P 77P C 、25C 77P D 、25P 77P 8. 把4本不同的书分给两人,每人至少一本,不同分法有( )种 A 、6 B 、12 C 、14 D 、16 9. 椭圆的短轴长为8,焦距为6,弦AB 过1F ,则2ABF ?的周长是( ) A. 10 B. 15 C. 20 D. 25 10. 已知5 3 sin =α,?? ? ??∈ππ α,2 ,则 αα 2cos 2sin 的值等于( ) A 、23 B 、-2 3 C 、4 3 D 、-43 二。填空题 11. 椭圆13 42 2=+y x 的长轴长为 ,短轴长为 , 焦距为 。 12. 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坐标为)5,0(),5,0(21F F -,且2a =8,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13.从1,2,3,4,5这五个数字中任取2个,至多有一个偶数的取法 有 种。 14. 20件产品,其中3件次品,从中任取3件,恰有一件次品的取法有 种。

高二语文单元测试 (4)

高二语文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60分,每小题2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江堤.(dī)涔涔 ..(ch?n) 悲恸.(t?ng) 风烛.残年(zhú) B、冗.(rǒng)长藏匿.(nì) 踉跄.(qiàng) 颐.指气使(yí) C、倔.(jua)强竹杠.(gàng) 洗涮.(shā) 颠沛.流离(pai) D、惊愕.(a)沏.(qī)茶神龛.(l?ng)瞠.目结舌(táng)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烦燥坟茔提防初出茅庐 B、伺候殓衾踉跄好高鹜远 C、骷髅藐视赔偿理屈词穷 D、摧残窥伺骚动别出新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鲁侍萍大海揭露了周周朴园园三十年前为了工程款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的罪恶史。 ②《茶馆》中急剧的时代使得剧中人扮演着他们各自代表的那类人。 ③三十年来,鲁侍萍侍萍吃苦受累,屈辱地苟活着,始终没能改变她的生活。 A、鲸吞变革境况 B、侵吞变迁境况 C、鲸吞变迁境遇 D、侵吞变革境遇 4、下列这段话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好书使人手不释卷 ....,是因为里面的思想好,人物使人喜爱。 B、但如果不是那语言把这些东西写出来,形容出来,读者也就不会为它废寝忘食 ....了。 C、古书上记载佛教里的和尚在禅房里讲经,讲得天女散花 ....,百鸟全飞来了,猛兽也驯服了,路上的小贩们也都放下担子来听。 D、这不见得是佛法无边,我想还是那个和尚在语言上有功夫,才能如此引人入胜 ....。 5、下面一封求职信中有多处语病,其中不得体的两处是: () ①我是一个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广告设计师,②很希望能到贵公司以求发展。虽然我的学历不高,③但希望公司领导不要惟“历”是图。附上我设计的几份广告,④ 相信你们会慧眼识英雄而量才聘请我的。⑤希望能得到您们的指导和帮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④⑤ 6、与下面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____________,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A、你们让我冒着大雪出去 B、我让你们逼着早冒着大雪出去 C、我被你们逼着冒着大雪出去 D、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 7、根据戏剧的有关知识标点下面的诗,使其成为剧本的形式,正确的一项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牧童(遥指)杏花村。 C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D、(清明时节,雨纷纷,)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牧童(遥指)杏花村。 8、舞台说明是剧本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下列对《雷雨》中有关舞台说明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选部分开始的“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48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 ....的一项是() A、你这着真绝,先让他着.慌,再让他感到毫无着.落。 B、倘若不分好歹,为虎作.伥,定然自作.自受,受人作.弄,死无葬身之地。 C、在当.局者迷,处理事情不当.的情形之下,便应该对他当.头棒喝。 D、这位贪污受贿的副省.长,如能早些幡然省.悟,也不至于事到临头吓得不省.人事了。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项是() A、巧妙绝伦因地制宜英雄倍出一筹莫展 B、珠联璧合功败垂成相得益彰漫不经心 C、通宵达旦任劳任怨天花乱堕趋炎附势 D、潸然泪下集思广义直截了当迫不及待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绍兴公交公司推出“有奖让座”措施,用物质奖励改变当下的社会风气。(2)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3)在全国野生动物园保障动物福利专题会上,有关代表在行业自律公约上签字承诺:不当众向猛兽投喂大型家畜活体以招揽顾客。 A、企图导致郑重 B、试图导致郑重 C、企图引导沉重 D、试图引导沉重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换成括号中的虚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这次你报考高职院校,万.一.(如果)考不上,也不要灰心丧气。 B、在一片赞扬声中,他变得飘飘然起来,以至 ..(以致)看不到自己工作中的缺点错误。 C、对.(对于)《如影随形》这部电视连续剧,我们都很感举趣。 D、为了迫使他屈服,厂长停发了他的工资,从而 ..(进而)切断了他的一切经济来源。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A、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 ....抢购。 B、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许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 打扫卫生、护养绿化、管理设备器具的员工,大多不屑一顾 ....。 C、他们因厂施策,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的办法,稳妥转变企业体制。 D、在南极,最困难的是上厕所,这个不登大雅之堂 ......的话题,在那里可是极严肃的问题。 6.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期末精彩试题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期末试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把正确选项写在表格中。 1.给出 四个结论: ①{1,2,3,1}是由4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② 集合{1}表示仅由一个“1”组成的集合 ③{2,4,6}与{6,4,2}是两个不同的集合 ④ 集合{大于3的无理数}是一个有限集 其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③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 D.只有② 2.,M ={0,1,2,3} ,N ={0,3,4},N M =( ); A.{0} B.{0,3} C.{0,1,3} D.{0,1,2,3} 3.I ={a,b,c,d,e } ,N={b,f },则N I =( ); A.{a,b,c,d,e } B.{a,b,c,d } C.{a,b,c,e } D.{a,b,c,d,e,f } 4.A ={0,3} ,B={0,3,4},C={1,2,3}则=A C B )(( ); A.{0,1,2,3,4} B.φ C.{0,3} D.{0} 5.设集合M ={-2,0,2},N ={0},则( ); A.φ=N B.M N ∈ C.M N ? D.N M ? 6.设、、均为实数,且<,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B. < C.-<- D. < 7.设、、均为实数,且<,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8.下列不等式中,解集是空集的是( )。 A.x 2 - 3 x –4 >0 B. x 2 - 3 x + 4≥ 0 C. x 2 - 3 x + 4<0 D. x 2 - 4x + 4≥0

高二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二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A、蹩.进(bié)拗.开(?o)搭赸.(shàn)瘐.毙(yǔ) B、竦.然(sǒng)惙.然(duō)打烊.(yáng)咂.摸(zā) C、敕.造(cì)惫.懒(bèi)偏裨.(pí)倏.忽(shū) D、神龛.(kān)罪愆.(y?n)玉醅.(pēi)饿殍.(piǎ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对恃影碟机心心相印不可思议 B、就犯纪传体成群结队寸草春晖 C、琢磨掉书袋顾名思义无上光荣 D、装潢骈体文免为其难怦然心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麓山寺里有几棵大樟树,枝繁叶茂的,树干需要几个人才能合抱,它们的有 好几百岁了。 ②我们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运动场地明显不够,体育组的老师认为,采取分年级轮流 做室外课间操的措施不是一个缓解矛盾的办法。 ③尽管有的地方“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宏大,但是由于脱离实际,弄得劳民伤财, 没有使群众受益,加重了群众的负担。 A、年龄未尝不仅/反而 B、年纪未免不但/而且 C、年龄未免不仅/反而 D、年纪未尝不但/而且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惠普网络中国高层换帅尘埃落定 ....,11月15日,新任中国区总经理岑德智首次在惠 普“网络优势,尽数呈现”的媒体见面会上露面。 B、他总是不够自信,明明有实力参加这次演讲比赛,却一直怀瑾握瑜 ....,又一次地放弃了机会。 C、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12名院士就江苏高考错题发声明:错题应予纠正。”我 感到很奇怪,一道高考考题难道需要院士才能评判对错?这真是有中国特色的黑色 .. 幽默 ..。 D、这种车,巴黎只有夜间才看得见;白天,它们好像自惭形秽 ....,不出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弘扬民族精神十分重要。如果把国家的发展比喻为打仗的话,弘扬民族精神就是场 战争的武器装备,如果把社会的进步比喻为人的成长的话,弘扬民族精神就是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