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化”在广告修辞中的运用
浅谈阅读实践中的陌生化

浅谈阅读实践中的陌生化何意超【内容提要】本文以文学作品为主,结合现实社会中的广告及时下流行的网络词语,从词语的陌生化运用角度切入,对阅读实践中所触及到的语言陌生化现象进行浅谈。
全文共分为五大块内容。
一、语音上的陌生化,二、词汇的陌生化,三、语法上的陌生化,四、语体上的陌生化,五、有关网络字词的陌生化。
【关键词】陌生化文学作品广告网络在阅读实践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看似不符合语法规则和逻辑的语句,但又有较强的艺术张扬力,这些语言不受语法规范的限制和束缚,给人以新颖、强烈的审美刺激,这类语言就是“陌生化语言”。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一面旗帜,该理论成熟于俄国文艺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
其实质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使人们即使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够有不断新的发现。
〔1〕一语音上的陌生化从广告语言中不难发现“陌生化”的踪迹。
如今,越来越多的广告使用“陌生化”技巧,有意识地打破一般语法、构词规则的手法,从而引起人们对产品的注意、兴趣。
在一定范围内造成轰动效应,以强化人们的记忆,大大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这种陌生化手法在广告的设计中应用面很广泛。
广告语言陌生化是指在广告写作过程中,突破语言的固有约定,超越日常语言传播的常规习见,重新构造语言的事实陈述方式,瓦解人们对语言的常规反映,从而唤醒人们的感知力,引起人们的注意,引发人们的探究行为,通过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的转化,来促使人们充分领略广告的内容和主题。
〔2〕比如,康师傅冰红茶的广告词:无可代tea,用tea取代“替”既突出了广告对象是茶饮料,有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中西结合,好像在引领潮流一样。
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像使用音同或音近的“别字”造就出另一翻新意的:太阳能热水器广告的,随心所“浴”;洗衣粉广告的,百“衣”百顺;自行车广告的,“骑”乐无穷;还有默默无“蚊”、“洗”在心头等等。
陌生化

理论术语
德国布莱希特创造的一个术语,亦被译成间离效果。
布莱希特认为戏剧应具有社会教育功能,戏剧应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使演员和观众与剧中角色和剧情保持一 定距离,从而保持自身的理性判断力,破除舞台上的“生活幻觉”。这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员“进入角色” 的理论是迥然不同的。
概念
关于“陌生化”的概念,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等文章中认为,艺术之 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 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文学即技巧。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变得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 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艺术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 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陌生化”是与“自动化”相对立的。自动化语言是那种久用成习惯或习惯成自然的缺乏 原创性和新鲜感的语言,这在日常语言中是司空见惯的。动作一旦成为习惯性的,就会变成自动的动作。这样, 我们所有的习惯就退到无意识和自动的环境里。而“陌生化”就是力求运用新鲜的语言或奇异的语言,去破除这 种自动化语言的壁垒,给读者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陌生化”并不只是为着新奇,而是通过新奇使人从对生活 的漠然或麻木状态中惊醒过来,感奋起来。
修辞手法
的基础
崭新的语言 视野
是新奇的语言感受。俄国形式主义学者什克洛夫斯基在论及陌生化问题时强调:“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 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 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 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人们认识 与把握世界的方式是复杂的,包括感受与体验。作为这种活动的思想凝结,语言的表达当然应该而且必须传达出 人们的这感受与体验,语言的阅读也必须感受到这种感受,体验到这种体验。感受与体验的把握与传递是语言交 往(当然更是修辞活动)的一个基本内容和必备条件。感受的把握不同于理性的分析和经验的认定。后者凭借的 是一种习惯化规则化的方式与途径,它使人们的感觉与知觉形成一种惯性与惰性。在这种惯性与惰性的支配下, 客观事物与语言作品在人们的眼里都会变得熟视无睹了。感受则不同,它具有独特性,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同于其 他任何一个人的感受;它还具有敏感性,客观世界的任何一点细小变化都能被人们体察入微地捕捉到,并通过修 辞活动在语言上表达出来。正是这种语言表达,作者与读者才对世界对语言产生了一种陌生化的新鲜感。
广告语陌生化翻译的美学价值

广告语陌生化翻译的美学价值佚名【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告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经济贸易全球化的今天,广告语的翻译显得尤其重要。
文章试图从陌生化角度来探讨英汉广告语翻译的美学价值,从音美、形美、意美以及个性美这四个方面来阐述。
希望能够增强人们的视觉审美效果,使广告充分发挥其作用。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advertisement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fe, especially during the globalization. The paper tries to use the defamiliarization theory to explain the aesthetic val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und, form, image and individuality. It's hoped that this paper can strengthen individuals' aesthetic ability, and the role of advertisement will be performed better.【期刊名称】《长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3页(P99-101)【关键词】广告;陌生化;翻译;美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随着时代的不断进化与发展,广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广告信息无处不在,如电视、广播、杂志、网络等,使我们的生活越发的多姿多彩。
好的广告翻译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通晓目标语的文化,也要精通译入语的文化。
广告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化,而且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
“陌生化”理论在招贴创意中的具体运用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Unfamiliarization to the Creative Idea of Pictorial Posters 作者: 丰兴军
作者机构: 济宁师专艺术系,山东济宁272025
出版物刊名: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页码: 89-91页
主题词: 平面广告;招贴广告;招贴创意;“陌生化”理论;广告信息;广告目的;思维方式
摘要:一个新异奇特且能准确传达广告信息内涵的创意,是使招贴广告更好发挥功能作用、达到广告目的的关键.'打破僵硬的习惯思维'的'陌生化'理论观点,为达到这一目的的招贴创意过程提供了一种全新而有效的思维方式.'旧元素新组合'的多种图形创意方法就是'陌生化'理论应用于招贴创意实践的具体体现.。
陌生化写作手法

陌生化写作手法
在文学创作中,陌生化写作手法是一种常见的技巧。
陌生化指的是将本来熟悉的事物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使其变得陌生和新鲜。
这种手法可以让读者重新审视熟悉的事物,从而达到深入思考和体验的效果。
陌生化写作手法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 转换角度
陌生化写作手法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转换角度。
通过改变叙述者的视角,让读者看到不同的世界。
例如,用动物的视角来描写人类社会,或者用孩子的视角来描写成年人的世界。
2. 扭曲形象
扭曲形象是指对熟悉的事物进行一定程度的变形和扭曲。
例如,将人类形象变成机器人或者动物形象,让读者重新认识这些事物。
3. 模糊边界
模糊边界是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融合在一起,让读者无法分辨出它们的真正面貌。
例如,将人类和机器人融合在一起,让读者无法分辨出哪些是人类哪些是机器人。
4. 借用象征
借用象征是指用一个象征性的事物来代表另一个事物。
例如,用一朵花来代表爱情,或者用一个空房间来代表孤独。
通过这些手法,作者可以将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和新鲜,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这种手法在文学创作中被广泛使用,例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就是一部典型的陌生化小说。
除了文学创作,陌生化写作手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在广告设计中,通过将产品与其他事物进行结合,让消费者重新认识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和销售量。
总之,陌生化写作手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巧,可以让读者重新审视熟悉的事物,从而达到深入思考和体验的效果。
陌生化方法(题材语言形式技巧)运用范例(23课件)

——尹才干《语言陌生化,也该悠着点》
语言陌生化模式
诗歌语言陌生化——范例(1)
诗歌语言陌生化——范例(1—1)
诗歌语言陌生化——《划竹排》范例(2)
诗歌语言陌生化——《太极湖写意》范例(3)
诗歌语言、形式、技巧陌生化——范例(3—1)
(三)语言陌生化的作用
走出窠臼,激发兴趣,促进审美。
三、小结
1、语言陌生化,就是语言新颖化。 2、一切先进的写作手段(常规修辞、结构异 化、逻辑错位、意义反常),都可成就语言陌 生化。 3、语言陌生化,是训练语言创新的有效手段。 4、创新,就是文化自信的充分表现。 5、创新,是打破常规的行为,是推动文化前 进的伟大举动。
谢谢聆听!
题材、语言陌生化——《入股》欣赏(6)
形式陌生化——文体形式偏离(1)
形式陌生化——文体形式偏离(2)
形式陌生化——文体形式偏离(3)
语言、形式、技巧陌生化——图像诗范例1
语言、形式、技巧陌生化——图像诗范例2
语言、形式、技巧陌生化——图像诗范例3
语言、形式、技巧陌生化——图像诗范例4
二、陌生化运用举隅
形式、技巧陌生化——儿童图像诗——火车
题材陌生化、现代化——歌词范例
语言、形式陌生化(十六行)——综合范例欣赏(3)
形式、语言陌生化—地瓜藤图像诗、十六行诗(4)
语言、形式陌生化——法国造香水欣赏(5)
英语商品广告陌生化修辞及其假象等值翻译

英 语 商 旦 口 口 百 匕 陌生化 修 辞 及 其假 象等 值 翻 译
温 玉 斌
( 聊城 大学 大学 外语教 育 学院 ,山东 聊 城
[ 摘
2 5 2 0 0 0 )
要] 由 于广 告 译 制 质 量 的 高低 直 接 关 系到 商 品 的 接 受 程 度 和 将 来 的 销 售 业 绩 , 因此 从 事 广告 翻 译 工
提 出 了广 告 翻 译 的三 点 原 则 : 保 留 音韵 之 美 , 再 现 语 义之 美 , 重 塑语 法特 色 。
[ 关键 词] 陌 生化 ; 广告 ; 假 象等 值 [ 中 图 分 类 号] H3 1 5 . 9
一
[ 文献标识码]A
[ 文 章 编 号] 1 0 0 9 — 2 3 2 3 ( 2 00 2
作 的 译 者 不 仅 要 对 原 广 告 语 的 语 言 特 色和 修 辞 特 点 非 常 熟 悉 , 而且 要 能 够 在 译 入 语 文 化 环 境 中找 到 与该 国观 众 群 的 知 识 背 景 关 联 性 最 佳 的 译 文 。本 文 从假 象 等 值 的视 角探 讨 英 语 广 告 陌 生 化修 辞 的 翻 译 问题 , 结 合 假 象 等 值
于拉 丁语 中 的 a d v e r t e r e , 意 为“ 唤 起 公 众 对 某 种 事 物 的 注 意, 并 诱 导 于 一 定 方 向所 使 用 的 一 种 手 段 ” 正如 美 国学 者
E . S . 路 易 斯 提 出 的 AI D A理论( A t t e n t i o n—I n t e r e s t— De s i r e - Ac t i o n ) , 广 告首 先 要 吸 引受 众 的 注意 力 ( a t t e n —
网络流行语的陌生化形式与效果解读

[基金项目]2017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课题编号:17JSYW -12);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 项目(项目编号:2017SJA050)。
[作者简介]翁晓斌(1983-),男,三江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
68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第 35卷
四、网络流行语陌生化的效果解读 首先,网络流行语的陌生化可以激起受众对司空 见惯而麻木的事态的兴趣和关注。与陌生化相对的 是熟知化,那么陌生化可以理解为去熟知化,将熟知 的内容以陌生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由此可见,陌生 化依附的仍是熟知的内容,只是熟知化无法引起受众 的兴趣。而陌生化给熟知的内容披上了陌生的语言 外衣,产生了“离间效果”,正是这层外衣为受众提供 了语言审美的空间,引起了受众的兴趣和关注。 其次,陌生化使得网络流行语信 (下转第174页)
[1]孔虔,赵彦俊.“幼儿劳动世界”:家庭教育境界的提升之径 [J].现代教育科学,2017,(2). [2]肖晓凌.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理论及其对幼儿劳动教育的 启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11). [3][苏]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唐其慈,等 译.天津:天津出版社,1981.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5]张荣钢.当 前 家 庭 劳 动 教 育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改 进 建 议 [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6]马宏,卢 清.让 幼 儿 爱 劳 动 和 会 劳 动 [J].教 育 科 学 论 坛, 2007,(11).
一、前言 网络流行语主要指首次产生并流行于网络的语
言。网络流行语一旦产生,便不止于网络。在“模因” 作用下,通过模仿机制,网络流行语会迅速走红于各 种交际途径,如手机短信、聚会聊天甚至正式场合下 的公众演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1 目 录 摘 要....................................................................2 Abstract ..................................................................2 一、广告语中比喻手法的陌生化 .............................................3 二、广告语中拟人手法的陌生化 .............................................4 三、广告语中双关手法的陌生化 .............................................5 (一)语义双关................................. .......................5 (二)谐音双关.........................................................6 (三)语法双关.........................................................6 四、广告语中仿拟手法的陌生化 .............................................6 (一)谐音相仿.........................................................6 (二)意思相仿.........................................................6 (三)换词相仿.........................................................7 (四)篇章相仿...................................................... ..7 结 语....................................................................7 注 释 ...................................................................8 参考文献..................................................................8 致 谢....................................................................9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2 摘 要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谈论文学性的一种重要技巧。在广告中运用“陌生化”技巧,通过改变日常语言传播的模式或者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新的形式来破坏人们习以为常的反应,用新鲜的语言形式来吸引大众的目光,从而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广告使用“陌生化”技巧,有意识的打破一般语法、修辞的手法,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主要通过该比喻、拟人、双关、仿拟等修辞方面来浅析广告语中陌生化的效果。
关键词:陌生化 修辞 广告语 新鲜
Abstract Defamiliarization is Russian formalism of learning an important skill.In the ads in the use of “Defamiliarization” skills, through changes in daily language communication modes have a style of one's own or create new form to destroy people be accustomed to the reaction, using a new language forms to attract public attention, so as to achieve good publicity.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advertisements use the “Defamiliarization” skills, conscious break the general grammar, rhetoric gimmick, to attract people’s attention.From a rhetorical perspective, advertising language defamiliarization is mainly reflected in metaphor, personification, pun, parody etc..
Keywords: defamiliarization rhetoric advertising language fresh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3 作 者 姓 名 蒋晴洁 学 号 082201111
指导教师 姓 名 陈斯金 职 称 副教授
“陌生化”在广告修辞中的运用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阐释文学的核心原则,也是俄国形式主义谈论文学性的一种重要技巧,其实质就是通过变换表现形式来更新大众的接受意识,借以打破大众接受的定式,释放出生机盎然、自由灵动的语言。当事物经过人们数次的感受之后,它就会越过人的感受而直接进入认知,当再次遇到事物的时候,只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却不知道它具体的其他各种特征。对于熟悉的事物,人们常常习以为常,失去了新鲜感。“陌生化”就是打破常规,把本来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起来,把平淡无奇的事物变得不寻常,增加新鲜感、奇异感,使人感受到事物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从而激起了解的欲望,达到更深的理解。在广告中运用“陌生化”技巧,通过改变日常语言传播的模式或者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新的形式来破坏人们习以为常的反应,用新鲜的语言形式来吸引大众的目光,从而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陌生化”被广泛应用于广告之中,以求赢得新颖独特的效果。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广告使用“陌生化”技巧,有意识的打破一般语法、修辞的手法,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在一定的范围造成轰动效应,从而强化人们的记忆,大大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本文通过修辞方面来浅析“陌生化”在广告语中的运用。
一、广告语中比喻手法的陌生化 比喻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有三种比喻方式,即明喻、暗喻、借喻。广告语中的比喻就是借用文学手段来宣传产品。由于它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性,因而很具有吸引力,它能打动人们的情感,引发人们的注意力和促使人们行动。“两个事物之间的任何相似之处都有可能促使我们在其间发现更多的共享特征。”[1]比喻手法的陌生化通过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差别,使大众对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感到陌生,但再当联系到实际时,又感到熟悉。用文学中的手法来创造广告语,吸引了大众的注意,达到更好的产品宣传效果。比喻手法的陌生化使所描写的事物更加具体、形象,大大激发了大众的想象与联想,以达到使人如尝气味、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等味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的体验,从而加深广告语言的修辞魅力,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比喻手法的陌生化使语言由平淡变得绚烂,使直白变得委婉,使朴实变得炫丽。通过比喻手法的陌生化,将大众唤醒,感受到日常事物不寻常的审美感受,体会到不同的美。陌生化的任务就是将日常事物创造出一种超自然的感觉,把大众的注意力转向我们周围世界美妙和迷人的一面。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4 ①牛奶香浓,丝般感受(巧克力广告) 这是一则巧克力广告,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把大众吃巧克力的感受比喻为像感受到了丝绸般的柔软顺滑,以此来说明这款产品的口感十分的好。在人们熟悉的事物中,丝绸给人的触觉感受是顺滑柔软,而广告中却说此款巧克力的味觉感受如丝绸般顺滑,“味道香浓”与“丝般感受”是不同性质的感受,但它们之间却有共同点,就是“顺滑柔软”。这样使大众由对触觉的熟悉感受到味觉的陌生,再由陌生感到熟悉,增强了对此产品的影响,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②黑夜的眼睛(汽车车灯广告) 当大众一看到此广告语时,首先在头脑里反映出的是人的眼睛,它帮助我们看清周围的事物。然而,在黑夜中,眼睛却是一片模糊,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看不清的。这则广告语却陌生化了我们经常所认知的,所惯常以为的黑夜行走的困难。车灯在黑夜里帮助我们看清前方的视线,在我们看来,这就是我们行走在黑夜的眼睛,大众再也不用担心,黑夜开车的视线模糊,因为此款车灯会帮助大众像在白天一样视野开阔,视线清楚。由我们熟知的事物转变为我们所陌生的事物,把大众习以为常的认知感受陌生化,让大众接受了陌生化的转变,加深了对此事物的印象。 ③漂泊在您双脚上的皎洁月光(长筒丝袜广告) 这是一则丝袜广告,它生动地把丝袜穿在脚上的感觉比喻成把皎洁的月光穿在脚上。让大众感到陌生,月光怎么能穿在脚上呢?从而进一步思考到,原来是此产品的质感非常的舒适。月光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柔美,舒服,惬意的,而则这广告把人们对月光的感受转移到穿此款丝袜上来。把大众的感受陌生化,反复循环,让大众真实感受到商品的高质感。
二、广告语中拟人手法的陌生化 广告语中的拟人就是把广告的产品比作有生命的人,从而使产品具有人的情感思维的作用。这种广告语由于使“死产品”变成“活的人”,因而让大众对产品感到亲切,使大众容易接受广告。拟人广告语具有生动、亲切、可爱、有趣的特点,因而具有诱惑力,引起大众的关注。巧妙恰当使用拟人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强大力量。通过拟人手法的运用,赋予产品以人的感觉,使大众对产品感到陌生,使人耳目一新,加强产品的宣传效果,同时也赋予了广告语文学性。通过拟人的陌生化手法,改变词语的习惯性使用对象和语境,把通常用于描写人的词语用于描写物,使对象陌生化,提高语言的审美艺术,构成对事物的新的观感。“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2]赋予广告语以新鲜感,增加美感、情感的信息,调节语言的风格,使语言给人一种陌生化的文学感受。 ①充满温柔的尼龙。 (尼龙广告) 拟人的主体“尼龙”本身是粗硬的,广告却说其充满温柔,使大众对尼龙感到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