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蜀葵花总黄酮对缺血性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黄蜀葵花中黄酮类成分对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黄蜀葵花中黄酮类成分对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黄蜀葵花中黄酮类成分对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黃蜀葵花中富含黃酮类成分,具有保护心血管、改善肾功能等作用。

该文采用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的成熟脂肪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异槲皮苷(HY)、金丝桃苷(JY)、槲皮素(QT)、槲皮素-3′-O-葡萄糖苷(QG)、棉皮素-8-O-β-葡萄糖醛酸(GG)给药组,BC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荧光定量qPCR检测PPARγ,C/EBPα,SREBP-1,脂联素,内酯素,抵抗素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显示,5种黄酮类化合物5 μmol·L-1浓度时可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浓度为100 μmol·L-1时可抑制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对葡萄糖摄取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5种黄酮类化合物100 μmol·L-1 给药组细胞葡萄糖消耗量显著上升(P<0.01),PPARγ,C/EBPα,脂联素表达明显增加(P<0.01),SREBP-1,抵抗素,内酯素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促使脂肪细胞分化。

研究表明,HY,JY,QT,QG,GG能调控前脂肪细胞增殖,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及糖脂代谢相关因子PPARγ,C/EBPα,SREBP-1,脂联素,内酯素,抵抗素的表达,促进前脂肪细胞分化,增加葡萄糖利用,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标签:锦葵科;黄属葵花;胰岛素抵抗;黄酮类成分;3T3-L1脂肪细胞[Abstract] Abelmoschus manihot was rich in flavonoids,which has been reported the activity on protecting angiocarpy and improving renal function.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five flavonoids from A. manihot on how to ameliorating insulin resistance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the glucose and expression of PPARγ,C/EBPα,SREBP-1,resistin,visfatin,adiponectin in 3T3-L1 adipocytes. After the 3T3-L1 preadipocytes were differentiated into mature adipocytes,insulin resistance model was built. Insulin resistance adipocytes were treated with 5,100 μmol·L-1 quercetin,isoquercitrin,hyperoside,quercitrin-3′-O-glucoside,gossypetin-8-O-β-glucoside. The glucose was indirectly determined by BCA kit. The m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PPARγ,C/EBPα,SREBP-1,resistin,visfatin,adiponectin were detected by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Results showed that five flavonoids at 5 μmol·L-1 could accelerate preadipocytes proliferation and inhibit that at 100 μmol·L-1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glucose uptake reduced significantly in model group (P<0.01). With the treatment of five flavonoids at 100 μmol·L-1,glucose consump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1). The high expression of PPARγ,C/EBPα,adiponectin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1),and low expression of SREBP-1,resistin,visfatin after respective administration with five flavonoids at 100 μmol·L-1 promoted 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 This study showed that,HY,JY,QT,QG,GG can control preadipocytes proliferation,promote 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 and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relative factors with lipid metabolism,such as PPARγ,C/EBPα,SREBP-1,adiponectin,resistin,visfatin,increasing glucose utilization and improving insulin resistance in 3T3-L1 adipocyte.[Key words] Malvaceae;Abelmoschus manihot;insulin resistance;flavonoids;3T3-L1 adipocytedoi:10.4268/cjcmm20162424黄蜀葵花为锦葵科Malvaceae秋葵属Abelmoschus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 (L.)Medic.的干燥花冠,始载于《嘉佑本草》,先后收录于《本草纲目》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

黄蜀葵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黄蜀葵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黄蜀葵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刘爽;江蔚新;吴斌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中药》
【年(卷),期】2010(012)008
【摘要】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黄蜀葵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概况,为进一步开发应用此类资源提供资料参考.
【总页数】5页(P5-9)
【作者】刘爽;江蔚新;吴斌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76;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1203;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76;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12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黄蜀葵花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黎晶晶;徐柏颐
2.黄蜀葵花总黄酮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J], 文松;张贵强;汪艳艳;周英;王海南
3.黄蜀葵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J], 温锐;谢国勇;李旭森;秦民坚
4.水芹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其功能性食品研究进展 [J], 欧开翔;谷荣辉
5.苦瓜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J], 刘馨泽;吴新民;蔺冬梅;冯琳;杨洪梅;王欢;王冬雪;刘淑莹;吴巍;万茜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JAK-STAT通路的干预作用》范文

《2024年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JAK-STAT通路的干预作用》范文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JAK-STAT通路的干预作用》篇一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JAK-STAT通路的干预作用一、引言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其中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最为常见。

该过程涉及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如JAK/STAT通路。

而黄芩茎叶总黄酮(Scutellariae Flavones,SF)作为传统中药的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及保护心肌等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JAK/STAT通路的干预作用,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实验采用健康SD大鼠,购买自某动物实验中心。

黄芩茎叶总黄酮购自某中药材公司,经纯化处理后使用。

实验所需试剂及仪器均符合实验要求。

2. 方法(1)动物分组与处理: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

模型组和治疗组进行心肌缺血再灌注处理,治疗组在处理前给予黄芩茎叶总黄酮。

(2)检测指标: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JAK/STAT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以及心肌损伤程度等指标。

(3)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

三、结果1. JAK/STAT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JAK/STAT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而治疗组大鼠在给予黄芩茎叶总黄酮后,JAK/STAT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接近于对照组水平。

2. 心肌损伤程度模型组大鼠心肌损伤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治疗组大鼠心肌损伤程度较模型组有所减轻。

四、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JAK/STAT通路的干预作用显著。

JAK/STAT通路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过度激活可能导致心肌细胞损伤。

而黄芩茎叶总黄酮能够抑制该通路的激活,从而减轻心肌损伤。

此外,黄芩茎叶总黄酮还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共同发挥保护心肌的作用。

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分析

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分析

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分析发布时间:2023-06-19T00:49:04.614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3月5期作者:白喜妹何忠剑余瑾[导读]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分析白喜妹何忠剑余瑾(杭州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51)摘要:提取黄蜀葵花总黄酮成分主要应用超声波法、乙醇回流法等,但都存在提取效率低的问题,随着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应用,提升增容效果,提高了黄酮成分提取效率。

因此,本文使用超声SDS提取黄蜀葵花总黄酮,通过对提取工艺的优化能够提高提取效率。

并析总黄酮对于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工艺;黄嘌呤氧化酶引言:黄蜀葵花总黄酮成分具有良好的利尿、抗癌以及抗疲劳作用,可作为黄嘌呤氧化酶(XOD)抑制剂应用。

XOD作为人体生成尿酸的主要催化酶,人体嘌呤含量过高可能会造成尿酸过高,引起高尿酸血症,更容易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

黄酮成分更加安全有效,在药物和保健品中得到应用。

1.材料和设备准备黄蜀葵花(经过60℃烘干粉碎处理后使用40目过筛备用)、无水乙醇、氢氧化钠、十二烷基硫酸钠、亚硝酸钠、粉碎机、真空泵、超声波清洗器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实验方法首先对黄蜀葵花进行粉碎处理,对粉碎粉末过筛(40目)处理,保证粉末均匀。

称取2.5g放置于锥形瓶内,添加70%乙醇和SDS后,充分搅拌后,使用超声提取。

抽滤过程中保证待过滤物质稳定于漏斗中央,避免没有经过过滤就从缝隙中流入[1]。

经过抽滤后提取浓缩液,使用60%乙醇定容(50ml)处理。

使用移液枪提取5ml样本,放置于容量瓶(25ml)中,测定总黄酮容量。

3.绘制标准曲线使用芦丁标准样本12mg,添加60%乙醇定容后,充分摇匀,使用移液枪吸取样本,放置于容量瓶内,添水至5ml,依次添加NaNO2溶液(5%,1ml,静置6min)、Al(NO3)3溶液(10%,1ml,静置6min)、NaOH溶液(10%,10ml)。

黄蜀葵花治疗乳糜尿26例及实验研究

黄蜀葵花治疗乳糜尿26例及实验研究

黄蜀葵花治疗乳糜尿26例及实验研究
熊宁宁;余江毅;邓颖
【期刊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年(卷),期】1996(23)5
【摘要】本文报告了在临床上采用单味中药黄蜀葵花治疗26例乳糜尿,痊愈18例,好转4例。

总有效率84.62%。

其中有湿热见证者有效21/22例,无湿热见症者有效1/4例。

黄蜀葵花醇提物相当生药2.4g/kg,连续给药4天,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抑制率达18.59%。

黄蜀葵花醇提物相当生药6g/kg,连续给药14天,对琼脂所致大鼠肉芽肿增生抑制率达32.20%。

提示具有清热利湿、解毒和络、消炎作用的黄蜀葵花治疗乳糜尿,尤其是对有湿热见证者疗效满意。

【总页数】2页(P232-233)
【关键词】黄蜀葵花;乳糜尿;中医药疗法
【作者】熊宁宁;余江毅;邓颖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7.558
【相关文献】
1.黄蜀葵花活性成分--金丝桃苷治疗痛经实验研究 [J], 蒋丽君;蒋春亭
2.黄蜀葵花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J], 郑霞;潘苏华
3.黄蜀葵花醇提物治疗家兔系膜增殖性肾炎的实验研究 [J], 徐柏颐
4.黄蜀葵花联合阿魏酸哌嗪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J], 邱瑜;易绍敏;刘稷
5.黄蜀葵花总黄酮对缺血性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 [J], 潘武;蒋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6447251_黄蜀葵花不同开放程度对药材中总黄酮及其糖苷类成分含量及其提取率的影响

26447251_黄蜀葵花不同开放程度对药材中总黄酮及其糖苷类成分含量及其提取率的影响

黄蜀葵花不同开放程度对药材中总黄酮及其糖苷类成分含量及其提取率的影响郭小藤1ꎬ刘燕2ꎬ张清华1ꎬ尚立霞1(1.山东省药学科学院泰山学者重点实验室ꎬ山东济南250101ꎻ2.山东省药学科学院山东省生物药物重点实验室ꎬ山东济南250101)摘要:目的㊀研究黄蜀葵花不同开放程度对黄蜀葵花药材中总黄酮㊁金丝桃苷㊁异槲皮苷含量及其醇提取物的影响ꎮ方法㊀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蜀葵花药材中总黄酮含量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蜀葵花药材中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的含量ꎬ并比较黄蜀葵花药材醇提转移率ꎬ评价不同开放程度样品之间的差异ꎮ结果㊀完全开放的黄色黄蜀葵花中各成分含量均较高ꎬ醇提转移率高㊁油层较少ꎬ半开放及未开放黄绿色的黄蜀葵花中各成分均偏低ꎬ醇提转移率较低㊁油层较多ꎮ结论㊀黄蜀葵花药材宜在花期内完全开放后采收ꎬ颜色以亮黄色为最佳ꎬ本研究为各地黄蜀葵花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质量控制依据ꎮ关键词:黄蜀葵花ꎻ不同开放程度ꎻ总黄酮ꎻ金丝桃苷ꎻ异槲皮苷ꎻ提取率中图分类号:R927.2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2095-5375(2022)01-0026-005doi:10.13506/j.cnki.jpr.2022.01.005EffectsofdifferentfloweringdegreesofAbelmoschusmanihotonflavonoidsandextractionrateGUOXiaoteng1ꎬLIUYan2ꎬZHANGQinghua1ꎬSHANGLixia1(1.KeyLaboratoryofTaishanScholarꎬShandongAcademyofPharmaceuticalScienceꎬJinan250101ꎬChinaꎻ2.ShandongProvincialKeyLaboratoryofBiopharmaceuticalsꎬShandongAcademyofPharmaceuticalScienceꎬJinan250101ꎬChina)Abstract:Objective㊀ToresearchtheeffectsofdifferentfloweringdegreesofAbelmoschusmanihot(L.)Mediconthecontentsoftotalflavonoidsꎬhyperosideꎬisoquercitrinandtheethanolextracts.Methods㊀ThecontentoftotalflavonoidsinA.manihot(L.)MedicwasdeterminedbyUV-VisspectrophotometryꎬandthecontentsofhyperosideandisoquercitrinweredeterminedbyHPLC.TheethanolextractiontransferratesofA.manihot(L.)Medicwerecomparedtoevaluatethediffer ̄encesamongsampleswithdifferentflowingdegrees.Results㊀Thecontentofeachcomponentinfully-opened-yellowflowerwashigherꎬthealcoholextractiontransferratewashigherandtheoillayerwasless.Thecontentofeachcomponentinsemi-openedandunopenedyellow-greenflowerwaslowerꎬthealcoholextractiontransferratewaslowerandtheoillayerwasmorethanothers.Conclusion㊀TheA.manihotshouldbeharvestedafterfullopeningduringthefloweringperiodꎬandbrightyellowisthebestcolor.Thisstudyprovidedqualitycontrolbasisforthefurther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A.manihotinvariousregions.Keywords:AbelmoschusmanihotL.MedicꎻDifferentfloweringdegreeꎻTotalflavonoidsꎻHyperosideꎻIsoquercitrinꎻEx ̄tractionrate㊀㊀黄蜀葵花为锦葵科秋葵属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manihot(L.)Medic.]的干燥花冠(带雄蕊及花柱)ꎬ味甘性寒ꎬ归肾及膀胱经ꎻ具有清利湿热㊁消肿解毒的功效ꎻ内服用于湿热壅遏和淋浊水肿ꎻ外治痈疽肿毒ꎬ水火烫伤[1]ꎮ它作为药用始于宋代[2]ꎬ其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ꎬ民间应用历史悠久ꎬ并收载于各版«中国药典»以及江苏㊁山东等一些地方药材标准中ꎮ黄蜀葵花原产于我国南方ꎬ喜温暖湿润ꎬ现㊀基金项目:药物分析与质量控制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山东省企业重大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项目)㊀作者简介:郭小藤ꎬ女ꎬ主管药师ꎬ研究方向: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ꎬE-mail:ghaut@126.com除西北地区外ꎬ全国各地均有栽培ꎬ主要产区有江苏㊁浙江以及安徽等[3-4]ꎮ黄蜀葵花含有上千种化合物ꎬ主要包括黄酮类㊁还原糖类㊁鞣质㊁甾醇类㊁多糖类化合物以及其他成分ꎬ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为黄蜀葵花的主要活性成分ꎬ黄酮类成分中又以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含量最高[5-8]ꎮ药理学研究表明ꎬ黄蜀葵花的黄酮类成分具有保护心㊁脑缺血ꎬ改善肝㊁肾功能以及修复口腔黏膜溃疡等作用[9-10]ꎮ临床应用黄蜀葵花及其总黄酮治疗多种口腔炎症㊁慢性支气管炎ꎬ止痛效果显著ꎬ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有明显疗效[11]ꎮ中药材的采收㊁加工是其生产和品质形成的重要环节ꎬ对确保中药材质量和临床疗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ꎮ历版«中国药典»仅规定黄蜀葵花于夏㊁秋二季花开时采摘ꎬ及时干燥ꎮ但目前关于黄蜀葵花开放程度对药材质量影响的相关报道尚少ꎮ因此ꎬ为了保证黄蜀葵花药材质量的优质和均一ꎬ本研究以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为对照品ꎬ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属葵花药材中总黄酮㊁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成分进行含量测定ꎬ同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的总黄酮提取最佳工艺ꎬ考察药材的提取率ꎬ评价黄蜀葵花不同开放程度时药材的质量ꎬ为黄蜀葵花的合理开发及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ꎮ1㊀仪器与试药1.1㊀仪器设备㊀Waterse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2998PDA二极管阵列检测器ꎬWatersEmpower工作站ꎬ均为美国Waters公司)ꎻAgilent8454UV-Vis分光光度计(美国安捷伦)ꎻMettlerXS-205电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ꎻDNT-0.1/00多功能提取浓缩机组(浙江温兄机械阀业有限公司)ꎻEYELAN-1100旋转蒸发仪(上海爱朗仪器有限公司)ꎻKQ2200DA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ꎮ1.2㊀试药㊀金丝桃苷对照品(批号:111521-201809ꎬ含量:94.9%ꎬ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ꎻ异槲皮苷对照品(批号:111809-201804ꎬ含量:97.2%ꎬ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ꎻ黄蜀葵花药材产地均为江苏ꎬ经山东省药学科学院泰山学者重点实验室鉴定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manihot(L.)Medic.]的干燥花ꎻ乙腈为色谱纯ꎬ磷酸为优级纯ꎬ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ꎬ超纯水为自制ꎮ2㊀方法与结果2.1㊀性状㊀黄蜀葵花药材的外观性状是其质量评价的重要部分ꎬ由于黄蜀葵花不属于大宗药材ꎬ市售黄蜀葵花药材外观性状差异较大ꎬ因此本研究对黄蜀葵花药材的花形及开放程度㊁花色进行了观察ꎬ并考察了外观性状与含量之间的相关性ꎮ江苏是黄蜀葵花药材种植规模较大的省份ꎬ花期为8 10月ꎬ本试验选用的药材均为江苏种植且在花期内不同开放程度的药材ꎮ经过对6批药材样品外观性状的观察ꎬ发现其花形基本分为全开放形或半开放形㊁未开放螺旋卷状形等开放程度ꎻ花色分为亮黄色或黄色㊁黄色偏绿等颜色ꎮ其中全开放的花ꎬ花瓣大而舒展ꎬ花色为亮黄色ꎻ半开放的花ꎬ花瓣没有完全展开ꎬ花色多为黄色ꎻ未开放的花ꎬ花形为卷曲螺旋状ꎬ外层花瓣呈浅绿色ꎬ结果见表1㊁图1~2ꎮ表1㊀黄蜀葵花药材来源及外观性状药材编号产地开放程度花色S1江苏盐城未开放螺旋卷形黄色偏绿S2江苏盐城未开放螺旋卷形黄色偏绿S3江苏淮安未开放螺旋卷形黄色偏绿S4江苏泰州未开放螺旋卷形黄色偏绿S5江苏无锡未开放螺旋卷形黄色偏绿S6江苏东台半开放形黄色S7江苏宜兴半开放形黄色S8江苏徐州半开放形黄色S9江苏宿迁半开放形黄色S10江苏盐城半开放形黄色S11江苏苏州全开放形亮黄色S12江苏宿迁全开放形亮黄色S13江苏盐城全开放形亮黄色S14江苏盐城全开放形亮黄色S15江苏淮安全开放形亮黄色A.全开放形ꎻB.半开放形ꎻC.未开放螺旋卷形图1㊀黄蜀葵花药材不同花形样品A.亮黄色ꎻB.黄色ꎻC.黄色偏绿图2㊀黄蜀葵花药材不同花色样品2.2㊀黄蜀葵花药材的提取㊀分别取不同开放程度的黄蜀葵花药材各4kgꎬ加85%乙醇回流提取两次ꎬ第一次12倍量ꎬ第二次10倍量ꎬ每次提取1hꎬ提取液滤过ꎬ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20(60ħ)ꎮ将醇提浓缩液静置16~20hꎬ撇去上层油ꎬ即得醇提浸膏ꎮ分别称定醇提浸膏和油层的重量ꎬ计算本品醇提浸膏得率ꎬ结果见表2ꎮ㊀㊀全开放的黄蜀葵花提醇提出膏率最高ꎬ油层最少ꎻ半开放的黄蜀葵花出膏率略低于全开放的花ꎬ去油率偏高ꎻ未开放的黄蜀葵花醇提浸膏出膏率最低ꎬ去油率高且油层结实ꎮ表2㊀黄蜀葵花药材提取结果药材编号醇提浸膏重量/kg醇提出膏率(%)去油率(%)油层状态S11.8446.008.18结实S21.9649.008.37结实S32.0250.508.01结实S41.8646.507.65结实S51.9448.507.97结实S62.3157.755.41较松散S72.2756.755.69较松散S82.1253.005.27较松散S92.0852.005.88较松散S102.1954.755.48较松散S112.3358.253.96薄而松散S122.3659.004.65薄而松散S132.4360.753.49薄而松散S142.3759.254.13薄而松散S152.4561.253.73薄而松散S1~S5平均1.9248.108.04S6~S10平均2.1954.855.55S11~S15平均2.3959.703.992.3㊀总黄酮含量测定2.3.1㊀供试品溶液的制备㊀取不同开放程度的黄蜀葵花药材样品粉末(过四号筛)0.5gꎬ每个样品各2份ꎬ精密称定ꎬ置圆底烧瓶中ꎬ精密加入甲醇100mLꎬ称定重量ꎬ加热回流2hꎬ放冷ꎬ再称定重量ꎬ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ꎬ摇匀ꎬ滤过ꎬ取续滤液备用ꎮ取不同批次的醇提取样品0.15gꎬ置25mL量瓶中ꎬ精密称定ꎬ加甲醇20mLꎬ超声处理20minꎬ放冷ꎬ加甲醇至刻度ꎬ摇匀ꎬ离心10minꎬ取上清液备用ꎮ2.3.2㊀对照品溶液的制备㊀取金丝桃苷对照品适量ꎬ精密称定ꎬ加甲醇制成每1mL含金丝桃苷80μg的溶液ꎬ即得ꎮ2.3.3㊀测定波长的选择㊀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3mLꎬ置25mL量瓶中ꎬ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ꎬ摇匀ꎻ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ꎬ置25mL量瓶中ꎬ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ꎬ摇匀ꎻ以50%甲醇为空白ꎬ在200~800nm范围内扫描吸收曲线ꎮ结果表明ꎬ金丝桃苷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在256nm波长处均有相同的最大吸收ꎮ2.3.4㊀标准曲线的绘制㊀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㊁2㊁3㊁4㊁5㊁6mLꎬ分别置25mL量瓶中ꎬ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ꎬ摇匀ꎮ以50%甲醇为空白ꎬ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56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ꎬ以吸光度为纵坐标ꎬ浓度为横坐标ꎬ绘制标准曲线ꎮ得回归方程:C=0.0521A-0.0011(R2=0.99999)ꎬ线性范围为3.0368~18.2210μg mL-1ꎮ2.3.5㊀含量测定㊀精密量取药材供试品溶液1.0mLꎬ置25mL量瓶中ꎬ精密量取醇提浸膏供试品溶液1.0mLꎬ置50mL量瓶中ꎬ分别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ꎬ摇匀ꎬ在256nm处测定吸光度ꎬ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金丝桃苷的量ꎬ计算总黄酮含量ꎮ结果见表3ꎮ㊀㊀全开放的黄蜀葵花样品中总黄酮含量及醇提转移率最高ꎬ半开放的黄蜀葵花总黄酮含量及醇提转移率略低于全开放的花ꎬ未开放的黄蜀葵花总黄酮含量和醇提转移率均最低ꎬ醇提浸膏中总黄酮含量趋势与药材基本一致ꎮ表3㊀不同开放程度黄蜀葵花及醇提浸膏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ꎬn=2)样品编号黄蜀葵花(%)醇提浸膏/mg g-1总黄酮转移率(%)S13.6763.0879.07S23.7662.2981.17S33.9262.1180.01S44.0366.5976.83S53.8964.1279.94S64.5566.3984.26S75.1173.1681.25S84.2866.1381.89S94.3169.5583.91S104.6270.0483.00S115.0475.4187.15S124.4666.5788.07S134.7468.2187.42S144.6166.1485.01S155.5078.5587.48S1~S5平均3.8563.6479.41S6~S10平均4.5769.0582.86S11~S15平均4.8770.9887.022.4㊀金丝桃苷㊁异槲皮苷含量测定2.4.1㊀色谱条件㊀ZorbaxSB-C18(4.6mmˑ250mmꎬ5μm)ꎻ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5ʒ85)ꎬ流速1.0mL min-1ꎬ检测波长:360nmꎬ进样量:10μLꎬ柱温:35ħꎮ2.4.2㊀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㊀取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对照品适量ꎬ精密称定ꎬ加甲醇制成每1mL含金丝桃苷100μg㊁异槲皮苷60μg的混合溶液ꎬ即得ꎮ2.4.3㊀供试品溶液的制备㊀取样品粉末(过四号筛)0.2gꎬ精密称定ꎬ置25mL容量瓶中ꎬ加入甲醇15mL超声处理(功率100Wꎬ频率40kHz)30minꎬ放冷ꎬ加甲醇稀释至刻度ꎬ摇匀ꎬ滤过ꎬ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ꎮ取不同批次的醇提取样品0.15gꎬ置25mL量瓶中ꎬ精密称定ꎬ加甲醇20mLꎬ超声处理30minꎬ放冷ꎬ加甲醇至刻度ꎬ摇匀ꎬ离心10minꎬ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ꎮ2.4.4㊀专属性试验㊀分别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㊁供试品溶液各10μLꎬ注入液相色谱仪ꎬ记录色谱图(见图3)ꎮ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ꎬ在与对照品溶液的色谱图相应的位置上ꎬ有相同保留时间的色谱峰ꎬ且金丝桃苷峰㊁异槲皮苷峰与相邻峰之间的分离度均符合要求ꎮA.混合对照品溶液ꎻB.供试品溶液㊀1.金丝桃苷2.异槲皮苷图3㊀黄蜀葵花高效液相色谱图2.4.5㊀样品含量测定㊀分别取黄蜀葵花不同部位药材粉末及不同批次的醇提取样品ꎬ按 2.4.3 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ꎬ按 2.4.1 项下色谱条件测定ꎬ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金丝桃苷㊁异槲皮苷含量ꎬ结果见表4ꎮ表4㊀不同开放程度黄蜀葵花及醇提浸膏金丝桃苷㊁异槲皮苷含量测定结果(%ꎬn=2)样品编号黄蜀葵花(%)醇提浸膏/mg g-1金丝桃苷异槲皮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S10.6460.4319.9867.376S20.6340.3058.3636.675S30.7020.41210.8516.452S40.6670.3879.1845.134S50.6380.39910.5426.845S60.7530.4109.5387.318S70.8930.43210.5799.237S80.7210.4579.7448.465S90.7610.41810.0467.466S100.7480.43010.7537.430S110.8700.44113.5878.426S120.6980.46811.4257.167S130.9120.50712.0458.128S140.8950.48310.4588.385S150.8630.49112.8569.450S1~S5平均0.6570.3879.7856.496S6~S10平均0.7750.42910.1327.983S11~S15平均0.8480.47812.0748.311㊀㊀全开放的黄蜀葵花样品中金丝桃苷㊁异槲皮苷平均含量最高ꎬ半开放的黄蜀葵花中两成分平均含量略低于全开放的花ꎬ未开放的黄蜀葵花中两成分平均含量均最低ꎬ醇提浸膏中两成分含量趋势与药材基本一致ꎮ3 讨论与结论3.1㊀提取溶剂及方法考察㊀黄酮类成分是黄蜀葵花的有效部位ꎬ由于黄酮类成分在水中溶解度不高ꎬ多采用适当浓度的甲醇或乙醇作为溶剂ꎬ采用加热回流㊁超声或索氏等方法进行提取[12-13]ꎮ由于索氏和超声提取仅适合少量药材的提取ꎬ且甲醇的毒性较大ꎬ而乙醇具有价格低㊁易回收㊁污染小等优点ꎬ因此本研究采用的乙醇回流提取的方法最适合放大生产ꎮ在醇提取工艺研究中ꎬ以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ꎬ设计乙醇浓度㊁乙醇用量㊁提取时间㊁提取次数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ꎬ考察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ꎬ最终选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ꎮ3.2㊀药材性状的选择㊀黄蜀葵花药材醇提液浓缩静置后ꎬ提取浸膏上层有一层油状物ꎬ分析是由花托中的叶绿素及花蕊中的多糖㊁果胶等成分组成[14]ꎮ本研究通过试验对比发现未开放及半开放的黄蜀葵花药材醇提去油率较高ꎬ分析是由于未完全开放的花瓣将花蕊包裹ꎬ保留了较多的多糖及果胶成分ꎬ不利于有效部位的分离纯化ꎮ因此在对黄蜀葵花总黄酮有效部位分离纯化时ꎬ应优选完全开放的花进行提取ꎬ同时对药材的花托比例进行限定ꎮ3.3㊀含量测定指标的选择㊀目前对黄蜀葵花药材含量测定的文献报道多为单独测定总黄酮有效部位或单独测定金丝桃苷㊁异槲皮苷等单成分含量[15-16]ꎮ本研究不仅对黄蜀葵花药材不同部位的总黄酮总量进行了测定ꎬ同时对总黄酮中含量及活性最高的指标成分金丝桃苷㊁异槲皮苷进行了定量分析ꎬ结果表明黄蜀葵花中总黄酮含量较高时ꎬ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含量也较高ꎬ二者呈一定相关性ꎬ更全面的评价了黄蜀葵花药材的质量ꎬ为进一步研究有效部位与单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和药理药效的机理提供了数据支持ꎮ3.4㊀不同开放程度药材含量分析㊀黄蜀葵花中总黄酮㊁金丝桃苷及异槲皮苷含量趋势为:黄色全开放花>黄色半开放花>偏绿色未开放花ꎮ全开放的黄蜀葵花ꎬ颜色为亮黄色ꎬ花瓣大而舒展ꎬ有效成分含量高ꎬ提取转移率高ꎬ去油率低ꎻ未开放的黄蜀葵花ꎬ花瓣卷曲呈螺旋状ꎬ由于其尚未开放即进行采摘ꎬ花朵接收的阳光光照不足ꎬ其外层花瓣呈浅绿色ꎬ有效成分含量偏低ꎬ提取转移率低ꎻ半开放的黄蜀葵花ꎬ其颜色为黄色ꎬ花瓣没有完全展开ꎬ有效成分的含量居于前两者之间ꎮ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ꎬ黄蜀葵花药材的质量与其开放程度密切相关ꎬ由于该花只有一天开放时间ꎬ因此采收时间宜在晴天的白天花朵完全开放后当天采摘ꎬ过早采摘未开放的花将影响药材的质量ꎮ在黄蜀葵花15个样品中ꎬS1~S5样品颜色较其他样品偏绿ꎬ同时各成分含量较其他样品偏低ꎬ说明黄蜀葵花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可能与其颜色有一定的相关性ꎬ有待进一步研究ꎮ3.5㊀结论㊀总黄酮㊁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作为黄蜀葵花中主要活性成分ꎬ其含量高低直接影响黄蜀葵花的内在质量及临床疗效ꎮ本研究以总黄酮有效部位㊁金丝桃苷及异槲皮苷和醇提转移率为检测指标ꎬ对不同开放程度的黄蜀葵花药材进行分析研究ꎬ结果表明ꎬ黄蜀葵花药材不同的开放程度对总黄酮㊁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的含量均有影响ꎬ亮黄色全开放花中总黄酮㊁金丝桃苷及异槲皮苷的含量最高ꎮ参考文献:[1]㊀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ꎬ2015.[2]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ꎬ1982:1046.[3]陈刚.黄蜀葵花的化学成分和降糖活性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ꎬ2006.[4]梁文波ꎬ谭柳燕ꎬ严方明.中药材黄蜀葵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农业研究与应用ꎬ2012(5):48-52. [5]李春梅ꎬ王涛ꎬ张祎ꎬ等.中药黄蜀葵花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Ⅰ)[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ꎬ2010ꎬ27(9):711-714. [6]夏昆瑜ꎬ张春磊ꎬ曹征宇ꎬ等.黄蜀葵花的化学成分研究[J].海峡药ꎬ2019ꎬ31(9):58-61.[7]王妍ꎬ王宝华ꎬ鲁冰ꎬ等.黄蜀葵花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及HPLC指纹图谱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ꎬ2015ꎬ30(4):345-349.[8]周正华ꎬ杜安全ꎬ王先荣.黄蜀葵花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J].中药材ꎬ2004ꎬ27(11):835-836.[9]周青ꎬ张丹ꎬ徐超ꎬ等.黄蜀葵花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ꎬ2015ꎬ21(13):231-234.[10]文松ꎬ张贵强ꎬ汪艳艳ꎬ等.黄蜀葵花总黄酮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ꎬ2014ꎬ9(8):1105-1107. [11]刘宪勇ꎬ孙克明ꎬ侯静静ꎬ等.黄葵胶囊治疗脾肾气虚证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ꎬ2020ꎬ22(4):73-76.[12]陈海龙ꎬ江帆ꎬ丁小艳ꎬ等.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黄蜀葵花中金丝桃苷㊁异槲皮苷㊁槲皮素提取工艺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ꎬ2015ꎬ36(24):216-221.[13]孙承磊.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ꎬ2021ꎬ27(15):12-14.[14]刘杰ꎬ郭盛ꎬ段金廒ꎬ等.黄蜀葵花期不同组织器官中多类型资源性化学成分的分析与利用价值挖掘[J].中国中药杂志ꎬ2016ꎬ41(20):3782-3791.[15]陈云香ꎬ刘国钢ꎬ陈敏ꎬ等.黄蜀葵花㊁茎㊁叶多糖与黄酮含量比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ꎬ2016ꎬ30(6):50-53. [16]陆林玲ꎬ钱大玮ꎬ郭建明ꎬ等.一测多评法测定黄蜀葵花中7个黄酮类成分[J].药物分析杂志ꎬ2013ꎬ33(12):2082-2087.(上接第8页)[9]㊀STEWARTGDꎬNANDAJꎬBROWNDꎬetal.NO-sulindacinhibitsthehypoxiaresponseofPC-3prostatecancercellsviatheAktsignallingpathway[J].IntJCancerꎬ2010ꎬ124(1):223-232.[10]HAOJꎬSONGGꎬLIUTꎬetal.Invivolong-termbiodistri ̄butionꎬexcretionꎬandtoxicologyofPEGylatedtransition-metaldichalcogenidesMS2(M=MoꎬWꎬTi)nanosheets[J].AdvSciꎬ2017ꎬ4(1):1600160.[11]LIUTꎬLIUZ.2DMoS2nanostructuresforbiomedicalap ̄plications[J].AdvHealthcMaterꎬ2018ꎬ7(8):1701158. [12]YADAVVꎬROYSꎬSINGHPꎬetal.2DMoS2-basednanomaterialsfortherapeuticꎬbioimagingꎬandbiosensingapplications[J].Smallꎬ2019ꎬ15(1):1803706.[13]LIUTꎬWANGCꎬGUXꎬetal.DrugdeliverywithPEGylatedMoS2nano-sheetsforcombinedphotothermalandchemotherapyofcancer[J].AdvMaterꎬ2014ꎬ26(21):3433-3440.[14]YINWꎬYANLꎬYUJꎬetal.High-throughputsynthesisofsingle-layerMoS2nanosheetsasanear-infraredphoto ̄thermal-triggereddrugdeliveryforeffectivecancertherapy[J].ACSNanoꎬ2014ꎬ8(7):6922-6933.[15]LIUJꎬZHENGJꎬNIEHꎬetal.Molybdenumdisulfide-basedhyaluronicacid-guidedmultifunctionaltheranosticnanoplatformformagneticresonanceimagingandsynergeticchemo-photothermaltherapy[J].JColloidIn ̄terfaceSciꎬ2019(548):131-44.[16]LIUJꎬZHENGJꎬNIEHꎬetal.Co-deliveryoferlotinibanddoxorubicinbyMoS2nanosheetsforsynergeticphoto ̄thermalchemotherapyofcancer[J].ChemEngJꎬ2020(381):122541.[17]JOENSENPꎬFRINDTRFꎬMORRISONSR.Single-layerMoS2[J].MaterialsResearchBulletinꎬ1986ꎬ21(4):457-461.[18]LIUTꎬSHISꎬLIANGCꎬetal.IronOxideDecoratedMoS2NanosheetswithDoublePEGylationforChelator-FreeRadi ̄olabelingandMultimodalImagingGuidedPhotothermalTherapy[J].AcsNanoꎬ2015ꎬ9(1):950-960.[19]YUXꎬYANGKꎬCHENXꎬetal.Blackhollowsiliconoxidenanoparticlesashighlyefficientphotothermalagentsinthesecondnear-infraredwindowforinvivocancertherapy[J].Biomaterialsꎬ2017(143):120-129.。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蜀葵花总黄酮片中总黄酮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蜀葵花总黄酮片中总黄酮的含量
8203 41. 6 . 2~ 01 0 ̄g・ -. v rge r c v re s 9 81 。 D s 16 ml1 The a e a e o e is wa 9. % RS wa .3% . ncu in:Th t d i c ur t n eib e, i Co l so e meho sa c ae a d r l l whch a i u tb e frt e e mi a in o h o a a o sn i e mo c sL. di a e s s s ia l o he d t r n to ft e tt lf v ne i n Ab l s hu Me c tblt. l
中 图分 类号 : 9 72 R 2.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6 2 8 5 ( 0 2)0 0 0 — 2 17 — 3 12 1 1 — 03 0
D e e m i fo oft a av ne n b l o c t r na n ot lf o s i A e m s husL . e c t l t V i l M di ab es by U
中 图 分 类 号 : 9 72 R 2.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6 2 8 5 (0 1 - 0 4 0 1 7 — 3 12 1 0 0 - 2 2)0
参麦注射液主要 以红参和麦冬为原料 ,是经过大量 的药 峰对称性 良好 。 理论塔板数按 照人参皂苷 R l b 计算 ̄50 , > 0 0 空 。 理研究及 临床验证而研制成功 的静 脉注射剂 , 具有 益气固脱、 白对照样品的测定无干扰性 。其色谱图见图 1 养 阴生津 、 生脉 的功效。人参皂苷是参麦 注射液 中主要的活性 成分 , 目前关 于人参皂苷分离方法的报道较多『 l 卅。由于单体皂 苷的种类 很多 , 加之皂苷之 间的结构 比较接近 , 用等度洗脱 采 不能使皂苷之间的分离 完全 , 以 , 所 测定方法 中多采用梯度洗 脱 的方式分离皂苷成分 。 本文通过 乙腈一 水体系作 为高效液相 检测参麦注射液 中人参皂苷 R 。 e含量 , 得了较好 的分离 b、 R 取 效 果 。 现将 试 验 结 果 报 道 如 下 。

含黄蜀葵花外用制剂的研究进展

含黄蜀葵花外用制剂的研究进展

含黄蜀葵花外用制剂的研究进展陈淑娴1* 柴程芝1 葛海涛2**(1.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 210009;2. 南京苏中药物研究有限公司 南京 210009)摘 要 黄蜀葵花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干燥花冠,药用历史悠久。

化学研究表明,黄蜀葵花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以金丝桃苷,槲皮素,异槲皮苷三者含量最高。

近年来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表明,黄蜀葵花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其外用可治疗溃疡以及烧烫伤。

本文结合相关的药理作用机制,对黄蜀葵花外用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黄蜀葵花作为外用制剂的药用价值,为该中药作为外用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黄蜀葵花 外用 溃疡中图分类号:R286; R28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05-0075-04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topic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belmoschus corollaCHEN Shuxian1*, CHAI Chengzhi1, GE Haitao2**(1.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 China; 2.Nanjing Suzhong Pharma R&D Co. Ltd., Nanjing 210009, China)ABSTRACT Abelmoschus corolla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a long history of medication. Chemical researches indicate that the flavonoids is the main active component, in which the contents of hyperoside, quercetin and isoquercitrin are the highest. Pharmacological and clinical studies have showed in recent years that abelmoschus corolla has a wide range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which can be used for treating the ulcers and burns. The pharmacological and clinical studies on the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abelmoschus corolla are mainly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so as to discuss its medicinal value in external application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belmoschus corolla as topical preparation.KEY WORDS abelmoschus corolla; external application; ulcer黄蜀葵花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 (L.)Medic.的干燥花冠[1],始载于《嘉祐本草》:“黄蜀葵花,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 述·黄蜀葵花总黄酮对缺血性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潘 武1,2,蒋 萌1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2.沭阳县人民医院 消化科,江苏 沭阳 224600)摘要:黄蜀葵花总黄酮是中药黄蜀葵花的主要有效成分,实验研究显示其对缺血性疾病有较好的药理作用,对心脑缺血性损伤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主要与抗脂质过氧化、减少自由基生成、抑制细胞凋亡相关。

关键词:黄蜀葵花总黄酮;缺血性损伤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1⁃3826.2010.03.046 文章编号:1671⁃3826(2010)03⁃0446⁃03 黄蜀葵花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abelmoschl manihot L. medic,TFA)是从黄蜀葵花中提取的黄酮类成分。

黄蜀葵花最早记载于《嘉佑本草》,《本草纲目》记载:其花气味甘、寒、滑、无毒,主治小便淋及催生,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之即愈,为疮家要药,消疽肿,浸油涂汤火伤等。

TFA作为黄蜀葵花的主要有效成分,在缺血性疾病方面表现出良好的药理作用。

现对近年来TFA在缺血性疾病中的实验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1 药学概况作为黄蜀葵花的主要有效成分,对TFA化学成分的研究目前比较集中。

近30年来,不同的学者[1-4]应用多种研究方法从黄蜀葵花中提取黄酮类成分并进行分析,目前比较明确的黄酮类单体有槲皮素⁃3⁃洋槐糖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金丝桃苷、槲皮素、杨梅素、棉皮素⁃3’⁃0⁃β⁃葡萄糖苷及异槲皮苷、木槿苷等。

对TFA及单体化学成分及结构的研究仍在继续,对TFA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的报道也日趋增多,程钢等[5]采用正交试验等方法优选出TFA的提取工艺,提取液总黄酮得率为4.84%,RSD=1.6%,提取较完全,稳定性好。

李琳等[6]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曲延伟等[7]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蜀葵花药材的总黄酮含量,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可快速控制药材质量。

2 对心肌缺血缺氧损伤的药理作用研究表明黄蜀葵花总黄酮对心肌缺血缺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范丽等[8]采用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TFA对小鼠心电图(ECG)Ⅱ导联异常ST段、T波以及心肌含水量(MWC)、心肌指数(MI)的影响;采用气管夹闭建立小鼠心肌缺氧模型,观察TFA对小鼠心脏耐缺氧能力的影响。

结果显示TFA可显作者简介:潘 武(1970⁃),男,安徽安庆人,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目前主要从事消化内科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通讯作者:蒋 萌主任医师,博导,E⁃mail:jmjsszyy@著改善模型小鼠ECGⅡ导联异常的ST段和T波,抑制MWC及MI的升高,明显延长气管夹闭后小鼠心电持续的时间。

李庆林等[9]研究了TFA对用ECG(LⅡ)记录注射垂体后叶素的大鼠心电图T波升高的幅度变化值;对冠状动脉结扎造成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和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的改变;对小鼠心肌线粒体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改变。

结果显示TFA对注射垂体后叶素的大鼠心电图T波升高有抑制作用;对冠状动脉结扎造成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TFA能够显著抑制血清中CPK、LDH的升高,降低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梗死面积;对小鼠心肌线粒体中MDA的生成有抑制作用,也能提高SOD和GSHPx的活力。

认为TFA对心肌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部分在于对心肌线粒体(Mit)的功能稳定及抗脂质过氧化,减少自由基生成相关。

更多的文献报道TF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研究。

范丽等[10]采用Langendorff创建的离体心脏灌流法建立的离体大鼠心肌缺血缺氧再灌注模型,观察TFA对心肌组织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质、酶学指标等的影响。

结果发现:TFA 可明显增加缺血再灌注后离体大鼠心肌组织匀浆中的SOD 活性,降低MDA生成量,减少心肌细胞内CPK、LDH的漏出,并使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得到提高。

认为TFA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抑制心肌脂质过氧化、增强抗氧化能力及舒张冠脉改善低灌流等有关。

同时还采用心肌缺血预适应实验模型,观察TFA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预适应样保护作用。

结果显示TFA可不同程度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抑制心肌组织中LD的生成和LDH的漏出、上调bcl⁃2mRNA的表达强度,同时下调P53mRNA的表达水平;TFA不同程度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心肌病理损伤的严重程度;明显降低血浆中MDA的含量,同时增强SOD及GSH⁃PX的活力;下调缺血心肌组织中ICAM⁃1mRNA的表达。

结论:TFA药理性预适应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此作用可能与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抑制心肌脂质过氧化、抑制心肌炎症反应,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11-12]。

李庆林等[13]对大鼠心肌缺血30min后再灌注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研究,显示TFA可以降低损伤心肌组织的MDA含量,提高SOD的活力,抑制血清中CPK的生成,也可以剂量依赖性抑制LDH的释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率,增强Bcl⁃2蛋白的表达。

认为TF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部分可能与抗氧自由基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3 对脑缺血性损伤的药理作用高杉等[14]研究表明TFA对脑缺血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明显抑制脑水肿的发生,改善脑组织病理学的改变,降低脑梗死重量,提高脑组织中LDH和NO含量;对自由基膜脂质过氧化产物MDA无明显影响。

高杉等[15]学者还研究了TFA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

透射电镜观察发现TFA能改善脑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TUNEI法观察发现TFA能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凋亡细胞的数目,揭示TFA能通过抗脑细胞凋亡发挥脑缺血损伤保护作用。

郭岩等[16]研究了TFA对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小鼠脑缺血模型,观察小鼠6h存活率,测定缺血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采用小鼠氮气缺氧模型,观察小鼠存活时间;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合并血压下降法建立兔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兔脑缺血60min后再灌注30min,记录脑缺血和再灌注的脑电图(EEG),测定缺血脑组织的MDA、LDH。

结果显示TFA 延长小鼠缺氧后的存活时间和提高脑缺血后小鼠的存活率及能抑制脑组织中MDA的增高;抑制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EEG、MDA、LDH变化。

认为TFA对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有关。

文继月[17]的研究也发现TFA预处理明显减少脑梗死面积并可明显降低血清中LDH活性、MDA和PGE2含量,同时明显增加血清中NOS活性和NO含量。

表明TFA 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缺血预适应样的保护作用。

也有学者对TFA抗脑卒中后抑郁作用进行了研究。

郝吉莉等[18-20]研究结果显示TFA可增加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的水平与垂直运动得分;抑制PSD大鼠各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的升高,提高红细胞的变形性;提高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T)水平;显著降低PSD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和CRFmRNA的过度表达。

结论:TFA具有抗PSD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流动力学、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调节PSD大鼠血浆ACTH、CORT和CRF的水平有关;江秋虹等[21-22]的研究也证实TFA可能通过改善PSD小鼠血流动力学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和抑郁行为改善,并发现TFA对脑卒中后小鼠行为绝望实验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4 对其他缺血性损伤的作用TFA对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脑缺血缺氧性损伤方面,对其他缺血性疾病报道较少。

有文献报道[23-24]TFA有对口腔黏膜溃疡的修复作用,能加速实验动物口腔溃疡的修复,明显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并表现出一定的抑菌作用,但未见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5 结语TFA作为中药黄蜀葵花的有效成分,对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但目前在其药理作用、剂型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还远远滞后于临床需要,且药理作用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心、脑缺血损伤的保护方面,作用机制的研究也有待深入;尤其是在TFA明显保护心脑缺血性损伤的情况下,对其促进血管新生、加快缺血性损伤修复等方面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 王先荣,周正华,杜安全,等.黄蜀葵花黄酮成分的研究[J].中国天然药物,2004,2(2):91-93.[2] 赖先银,赵玉英,梁 鸿.黄蜀葵花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9):1597-1600.[3] 陈 刚,张慧娟,屠爱萍,等.黄蜀葵花的脂溶性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7,38(6):827-828.[4] 张元媛,贾晓妮,曹永翔,等.黄蜀葵花化学成分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2008,23(2):80-82.[5] 程 钢,黄赵刚,吴 健,等.正交试验法优选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工艺[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10(4):98-99.[6] 李 琳,刘志辉,钱 芳.HPLC法测定黄蜀葵花中金丝桃苷的含量[J].中国药事,2009,23(3):279-280.[7] 曲延伟,张 玲,尚立霞,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蜀葵花药材的总黄酮含量[J].食品与药品,2009,11(3):44-45.[8] 范 丽,袁丽萍,陈志武,等.黄蜀葵花总黄酮对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房,2005,16(3):176-178.[9] 李庆林,陈志武,马传庚.黄蜀葵花总黄酮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1,17(4):466-468.[10] 范 丽,郭 岩,陈志武,等.黄蜀葵花总黄酮保护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2):191-193.[11] 范 丽,袁丽萍,陈志武,等.黄蜀葵花总黄酮药理性预适应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1):836-839.[12] 范 丽,郭 岩,陈志武,等.黄蜀葵花总黄酮预处理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1):106-109.[13] 李庆林,王成永,彭代银,等.黄蜀葵花总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2):39-42.[14] 高 杉,范 丽,董六一,等.黄蜀葵总黄酮对大鼠急性不完全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3,8(2):167-179.[15] 高 杉,范 丽,董六一,等.黄蜀葵总黄酮对MCAO大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6):704-707.[16] 郭 岩,陈志武.黄蜀葵总黄酮对全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2,18(6):692-695.[17] 文继月,陈志武.黄蜀葵花总黄酮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6,41(6):667-669.[18] 郝吉莉,周兰兰,江秋虹,等.黄蜀葵总黄酮对脑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浆ACTH、CORT浓度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7,42(1):44-47.[19] 郝吉莉,周兰兰,司 力,等.黄蜀葵总黄酮抗脑卒中后抑郁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房,2007,18(12):885-887.[20] 郝吉莉,周兰兰.黄蜀葵总黄酮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下丘脑CRF表达的影响[J].安徽医药,2009,13(9):1025-1027.[21] 江秋虹,周兰兰,郝吉莉,等.小鼠脑卒中后抑郁模型的建立和黄蜀葵总黄酮对其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6,46(35):9-11.[22] 江秋虹,周兰兰,郝吉莉.黄蜀葵总黄酮对脑卒中后小鼠行为绝望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23(1):32-33.[23] 李 杰,于人江,林 霞,等.黄蜀葵花提取物对兔口腔黏膜溃疡的药效学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6):497-498.[24] 张红艳,董六一,江 勤,等.黄蜀葵花总黄酮抗感染性口腔黏膜溃疡及体外抗菌作用[J].安徽医药,2006,10(11):810-811.(收稿日期:2010⁃03⁃05;修回日期:2010⁃03⁃10)半月板移植的治疗进展张 洋1,陈建常2 (1.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三十一期临床一班;2.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创二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摘要:异体半月板移植术,对半月板缺如并有症状但还没有发展成为骨性关节炎的病人,提供了生物学的解决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