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州统计公报

2010年广州统计公报
2010年广州统计公报

2010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广州市统计局发表日期:2011-04-08

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

(2011年3月18日)

2010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筹备和举办第16届亚运会和首届亚残运会为重心,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全市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

一、综合经济

经济总量

全市经济保持较快发展。2010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604.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05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3950.64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6464.79亿元,增长13.2%。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8∶37.2∶61.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4%、38.4%和61.2%。

财政收支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48亿元,增长26.1%。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2057亿元,增长28.0%;地税部门组织收入887亿元,增长17.6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872.65亿元,增长24.2%。其中,营业税177.73亿元,增长17.2%;增值税159.42亿元,增长15.9%;企业所得税93.52亿元,增长27.7%;个人所得税47.22亿元,增长21.1%;房产税41.70亿元,增长19.3%。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978.22亿元,增长23.8%。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4.12亿元,增长11.8%;环境保护支出24.33亿元,增长184%;教育支出112.63亿元,增长2.5%。

价格

消费市场价格:消费价格明显上升。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3.2%,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4.1%,服务项目价格上升1.2%。

表1:2010年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价

格指数

类别及名称以上年价格为100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3.2

消费品价格指数104.1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1.2

按类别分:

食品105.7

其中:粮食104.1

肉禽及其制品101.3

水产品104.6

菜119.9

烟酒及用品102.8

衣着106.6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99.8

其中:耐用消费品97.6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3.2

交通和通信99.9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0.3

居住104.0

生产领域价格:生产价格持续上涨。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2.4%。其中,

生产资料价格上升4.6%,生活资料价格上升0.2%。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上升10.9%。其中,黑色金属材料类、钢材类、化工原料类购进价格分别上升5.2%、上升5.7%和上升11.0%。

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63.57亿元(包括省属跨市项目),增长22.7%;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983.66亿元,增长20.3%。新增固定资产2370.25亿元,增长50.7%。市属单位(含区、县级市及其他)完成投资2616.30亿元,占80.17%;中央、省属单位完成投资647.27亿元,占19.83%。

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43亿元,同比下降1.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25.87亿元,增长14.7%;其中,工业完成投资601.15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634.27亿元,增长24.8%。三次产业投资额的比例为

0.10∶19.18∶80.72。

二、主要行业

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3.4亿元,增长3.5%。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产值分别为164.6亿元、

2.1亿元、62.5亿元、62.1亿元和32.1亿元。农业商品产值292.3亿元,增长

3.8%。农产品产销率为90.3%。

农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4.70万亩,减少0.3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08.38万亩,增加2.87万亩;花卉种植面积22.88万亩,增长8.0%;年末水果种植面积95.13万亩,减少3.86万亩。林业生态效益显著,全

市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17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1.4%,林木绿化率44.8%。

表2:2010年主要农牧渔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计量单位产量比上年增减(%)粮食万吨43.04 0.1 蔬菜万吨325.99 2.7 水果万吨39.92 -5.6 糖蔗万吨0.69 -32.8 生猪万头233.84 3.8 家禽亿只 1.14 -2.7 水产品万吨44.14 1.0 其中:淡水产品万吨36.25 1.0

都市型农业:都市型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都市农业总收入1450亿

元, 增长6%。都市农业总产值1045亿元,增长4%。其中,加工本地农产品产值751亿元,增长6%。反映都市农业生产水平的绿色农产品产值和高新科技农产品产值分别达到4亿元和32亿元,分别增长5%和6%。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8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15家,都市农业示范区30个。农业产业化产值65亿元,增长4%;农业产业化规模达22%。

工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593.34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3.9%,增长12.5%,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3%。全年工业总产值15329.21亿元,增长1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4721.47亿元,增长17.6%。全市工业出口产品产值2885.48亿元,增长19.9%。全市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1%,上升0.1个百分点。

表3 :2010年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主要分类情况

单位:亿元

指标绝对数比上年增减(%)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721.47 17.6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791.64 15.3

其中:集体企业81.39 51.2

股份制企业3590.4

0 19.0

股份合作制企

业23.21 10.1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9178.4

0 19.3

其中:民营企业2241.518.4

5

其中:轻工业4662.73 14.5

重工业10058.74 19.1

表4:2010年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单位产量比上年增减(%)软饮料万吨552.21 18.1

啤酒万千升99.27 1.3

服装亿件 6.32 -8.3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403.32 5.7

合成洗涤剂万吨189.43 8.5

轮胎外胎万条1375.83 13.2

成品钢材万吨850.41 9.7

汽车万辆135.84 20.2

其中:乘用车万辆135.31 20.1

家用电冰箱万台179.07 38.8

房间空气调节器万台636.78 37.6

传真机万部17.61 -8.8

微型电子计算机万部23.02 -2.9

彩色电视机万台418.41 35.8

电梯万台 3.60 1.2

钢琴万架11.46 28.8

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口径为全市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三大支柱产业:三大支柱产业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649.56亿元,增长23.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45.17%。其中,汽车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878.44亿元,增长21.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9.55%。汽车制造业中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增长28.6%。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1802.75亿元和1968.37亿元,分别增长32.8%和18.5%。

工业经济效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45.39亿元,增长23.4%;实现利税总额1660.74亿元,增长26.5%;实现利润总额970.25

亿元,增长31.6%。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28.2%;企业亏损面16.5%,减少4.2个百分点。

建筑业

建筑业生产大幅增长。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下同)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79.80亿元,增长26.3%;完成竣工产值636.29亿元,下降3.3%。房屋施工面积7114.91万平方米,增长14.9%;房屋竣工面积1412.52万平方米,下降5.9%。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3.83万元/人,增加4.84万元/人。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已涉足全国30个省市,在外省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为252.59亿元,增长9.3%,占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的19.7%。

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46.29亿元,增长11.6%。

表5:2010年广州市旅客、货物完成运输量

指标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减(%)客运量万人次62638.52 9.8

旅客周转量亿人千米1693.47

1 6.5

货运量万吨57460.98 9.4

货物周转量亿吨千米2450.26

1 2.6

城市口岸:口岸运输增速回升。全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起降航班达32.9万架次,增长30.9%;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4096.40万人次,机场货邮

吞吐量145.04万吨,分别增长10.6%和18.6%。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42341.05万吨,增长12.8%;其中,广州港货物吞吐量40959.25万吨,增长12.5%。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267.33万国际标准箱,增长12.0%。

邮政、电信业:邮政、电信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19.82亿元,增长24.6%。收寄函件2.19亿件,增长0.9 %;特快专递2784.18万件,增长39.6%。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263.17亿元,增长4.4 %。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数601.81万户,比上年末下降5.0 %。移动电话用户2329.19万户,增长10.6 %。国际互联网用户288.68万户,增长3.0%。

国内商业

消费市场繁荣畅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76.38亿元,增长24.2%。全年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21204.27亿元,增长40.0%。

批发和零售业:批发和零售业较快增长。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433.91亿元,增长23.3%;实现零售额3883.59亿元,增长23.4%。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和个体户实现零售额1815.39亿元,增长27.3%,占全市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的46.7%。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和个体户销售商品分类中,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长23.9%,汽车类零售额增长31.0%,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6.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29.3%,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40.8%。

住宿和餐饮业:住宿和餐饮业持续增长。全年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321.21亿元,增长19.0%;实现零售额592.79亿元,增长29.5%。其中,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和个体户实现零售额249.22亿元,增长28.3%。

金融业

金融: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615.54

亿元,增长8.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953.96亿元,当年新增3009.73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6284.31亿元,当年新增2433.17亿元。1美元兑人民币年平均汇价为6.79元。

表6:2010年广州地区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指标年末数当年新增比年初增减

(%)

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亿元)23384.50 2982.73 14.6

其中:企业存款8908.74 1142.19 14.7 储蓄存款9069.26 1115.04 14.0

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亿元)14987.73 2390.27 19.0

其中:短期贷款3148.54 368.96 13.3 中长期贷款11172.61 2006.36 21.9

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亿美元)85.99 6.54 8.2

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亿美元)195.78 12.17 6.6

证券:资本市场在调整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证券公司3家;证券营业部141家。全市境内证券市场上市企业达46家,其中境内新发行股票6只。全年共有12家公司通过境内证券市场融资,融资额为316.4亿元。

保险:保险业快速发展。年末,全市拥有保险机构62家,总部2家,市场主体60家。全年保费收入420.4亿元,增长28.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1.2亿元,增长30.8%;人身险保费收入309.7亿元,增长27.6%。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88.1亿元,增长11.4%。其中,财产险51.9亿元,增长12.4%;人身险36.2亿元,增长10.0%。

房地产业

房地产开发投资稳步提高。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761.71亿元,增长4.5%。房地产开发业完成投资983.66亿元,增长20.3%。房屋施工面积6464.12万平方米,增长16.4%。房屋竣工面积1094.59万平方米,增长1.5%。商品房销售面积(含保障性住房)1405.13万平方米,增长2.2%。

其他服务业

全年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586.14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4.4%,比上年增长12.2%。

三、城市建设和管理

基础设施建设

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增强。年末,市区(十区)城市道路总长度达5592公里,增长1.3%;城市道路总面积9853万平方米,增长3.7%。年内,全市地铁通车里程达到236公里。

公用事业

公用事业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年自来水售水量15.51亿立方米(十区口径);其中生活用水量11.73亿立方米。至年末,市区燃气销售总量187230万立方米(包括液化气、人工煤气和天然气,其中液化气、人工煤气按天然气热值折算),增长19.9%。

环境保护与治理

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广州市城市空气污染指数为一级的天数有113天,为二级的天数244天,合计占全年天数的97.81%,比上年提高2.74个百分点。市区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0.069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4%;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33毫克/立方米,下降15.4%;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0.053毫克/立方米,下降5.4%。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55.1分贝,比上年上升0.1分贝,城市交通干线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69.1分贝,下降0.1分贝。

珠江广州河段水质属Ⅳ类,丰水期达到Ⅲ类标准,全市江河水质与上年相比保持稳定,连续5年成功举办横渡珠江活动。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9.63%,比上年上升7.40个百分点,9月底实现西江引水后,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社会治安

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年全市刑事立案数5.37万宗,下降10.3%,“两抢”案件下降27.7%;刑事案件当年破案数2.93万宗,破案率提高4.8个百分点。全年发生交通事故3582起,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018人,伤人4252人,损失折款1109.02万元,分别下降15.9%、9.9%、18.1%和17.2%。全年发生火灾1164起,火灾导致13人死亡,9人受伤,损失折款1636.6万元,分别下降0.3 %、下降23.5%、持平和下降0.1%。

安全生产

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829起,死亡1109人,受伤4292人,直接经济损失4923.9万元,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分别下降13.05%、9.54%和18.08%,直接经济损失下降7.27%。其中,道路交通事故3582起,死亡1018人,受伤4254人,直接经济损失1109万元,分别下降15.94%、9.99%、18.07%和17.21%。工矿企业(含建筑)生产安全事故76起,死亡74人,重伤29人,分别下降7.32%、1.33%和持平。直接经济损失1785万元,同比下降1.11%。火灾1164起,死亡13人,受伤9人,直接经济损失1636.6万元,分别下降0.26%、23.53%、持平和0.12%。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人/

亿元,道路交通死亡率为4.74人/万车,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1.04人/十万人。

四、所有制结构调整与对外开放

所有制结构调整

各类所有制经济全面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全年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926.96亿元,增长13.1%;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677.52亿元,增长12.9%,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5%。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4056.05亿元,增长13.5%,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2%。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791.64亿元,增长15.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2.5%。按注册类型分,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9178.40亿元,增长19.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2.3%;股份制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590.40亿元,增长19.0%,占24.4%;股份合作制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3.21亿元,增长10.1%,占0.2%。

对外贸易

商品进出口较快增长。全年商品进出口总额1037.76亿美元,增长35.3%。其中,商品出口总额483.8亿美元,增长29.3%;商品进口总额553.96亿美元,增长41.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出口285.26亿美元,增长27.1%,占全市商品出口总值的59.0%;国有企业出口97.23亿美元,增长27.9%;集体企业出口5.34亿美元,增长14.7%;私营企业出口93.97亿美元,增长39.1%。

表7:2010年商品进出口主要分类情

况单位:亿美元

指标绝对数比上年增减(%)商品进出口总额1037.76 35.3

出口额483.8 29.3 其中:一般贸易202.59 26.4

加工贸易259.65 30.4 其中:机电产品263.91 31.9

高新技术产品99.03 30.3

进口额553.96 41.0 其中:一般贸易309.67 29.4

加工贸易192.88 56.8 其中:机电产品242.41 48.6 高新技术产品134.07 62.1

外商直接投资

实际利用外资实现增长。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39.79亿美元,增长5.4%;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企业)980个,增长16.1%;合同外商直接投资金额49.74亿美元,增长31.4%。全年批准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项目163个,合同外资金额41.27亿美元,增长9.8%。2010年,广州市吸收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980个。截至2010年底,世界500强大企业累计已有174家进入广州,共设立411个项目,投资总额178亿美元。

年末,在广州市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共9869家,比上年末增长6.7%。外商投资企业在穗设立分支机构(非法人)6247个,外国及港澳台地区企业在穗设立常驻代表机构4230个。

表8:2010年广州市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行业名称

合同外资

金额

(万美元)

比上年

增减(%)

实际使用

外资金额

(万美元)

比上年

增减(%)

总计497384 31.4 397862 5.4农、林、牧、渔业527

-47.4 373 -95.3采矿业12

-21.7 183262 12.7 制造业163927

-79.9 345 -97.8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632

143.8 466 -82.5 建筑业1068

13.4 28321 32.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7096

245.8 13947 66.1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6351

14.5 23113 4.4 批发和零售业40444

3530 -16.8 住宿和餐饮业2663

52.9 4480 50.1 金融业7643

288.5 107339 13.8 房地产业136216

64.2 23000 -13.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6851

114.3 3421 17.5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5668

-98.2 806 -67.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5

2350.0 86 -96.4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735

600.0

教育14

-51.5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64

-6.0 5373 762.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6458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国际组织

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境外投资

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全年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

4.72亿美元,增长21.5%。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合同额8.19亿美元,增长102.0%。年末,广州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涉及的国家和地区

达29个。全年境外企业新增87个,中方投资4.67亿美元。

旅游

旅游业增势良好。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254.61亿元,增长26.2%。其

中,旅游外汇收入46.89亿美元,增长29.4%;国内旅游收入934.38亿元,增

长25.2%。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4506.38万人次,增长13.4%。其中,国内旅游者3691.58万人次,增长12.3%;海外旅游者814.8万人次,增长18.2%。主要宾馆酒店开房率为63.63%。旅行社组团旅游人数901.66万人次,增长17.2%。主要旅游景点接待游客13754.25万人次,增长48.9%。

五、科技和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坚持科教兴市战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受理专利申请20801件,增长25.8 %;其中发明专利6503件,增长29.0 %,占申请量的31.3 %。专利授权15091件,增长36.0 %;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989件,增长31.2 %。

科研机构和队伍稳定。年末,全市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7人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7人。全市拥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200 家;其中,国家级12家,省级66家,市级122家。各类独立研究开发机构162家。国家级、省级大学科技园8个。按照新的认定办法我市高新技术企业1151家通过。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670.71亿元,增长

28.9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8.5%。

教育

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77所。全年招收普通本科、专科学生25.87万人;在校学生84.39万人;毕业学生20.37万人。年末,

全市培养研究生的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26所。全年招收研究生2.34万人;在校研究生6.59万人;毕业研究生1.62万人。

基础教育扎实推进,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全市省、市一级学校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占全市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的90.61%(优质学位)。年末,全市共有小学1004所,在校学生82.48万人。普通中学475所,在校学生57.23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7.7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95所,在校学生24.81万人。技工学校86所,在校学生25.28万人。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8.47%,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大学率89.74%。

积极发展多元化办学,民办教育继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29所民办高校,在校学生25.4万人;161所民办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0.21万人;159所民办小学,在校学生26.28万人。

文化

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取得新成就。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第十五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201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在国际和全国性专业文艺评奖中,广州共获奖54项。年末,全市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6个;文化馆14 个,文化站164个。公共图书馆15间;图书馆总藏量1918万册。档案馆29个,博物馆、纪念馆31个,举办陈列、展览405个,参观人数779万人次。全年摄制完成电影片4部。全市有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3座。

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12年铁道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12年铁道统计公报 2012年,全国铁路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工作的要求,以铁路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扎实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大力发展多元化经营,全面实施客货运输组织改革,铁路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运输生产 旅客运输。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8.93亿人,比上年增加0.86亿人、增长4.8%。其中,国家铁路18.79亿人,增长4.8%;非控股合资铁路0.09亿人,下降10.1%;地方铁路0.06亿人,增长10.3%。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9812.3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加200.03亿人公里、增长2.1%。其中,国家铁路9783.99亿人公里,增长2.1%;非控股合资铁路21.46亿人公里,下降6.6%;地方铁路6.88亿人公里,增长3.8%。 货物运输。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完成39.04亿吨,比上年减少0.28亿吨、下降0.7%。其中,国家铁路32.36亿吨,下降1.8%;非控股合资铁路4.40亿吨,增长5.8%;地方铁路2.29亿吨,增长3.3%。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完成29187.09亿吨公里,比上年减少278.70亿吨公里、下降0.9%。其中,国家铁路27220.50亿吨公里,下降1.5%;非控股合资铁路1830.41亿吨公里,增长8.0%;地方铁路136.18亿吨公里,下降1.8%。 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38.92亿吨,比上年减少0.26亿吨、下降0.7%。其中,国家铁路32.23亿吨,下降1.8%;非控股合资铁路4.40亿吨,增长5.8%;地方铁路2.29亿吨,增长3.3%。全国铁路货物周转量完成28891.90亿吨公里,比上年减少238.39亿吨公里、下降0.8%。其中,国家铁路26925.53亿吨公里,下降1.4%;非控股合资铁路1830.19亿吨公里,增长8.0%;地方铁路136.18亿吨公里,下降1.8%。 全国铁路行包发送量完成1222万吨,比上年减少189万吨、下降13.4%。其中,国家铁路1214万吨,下降13.2%;非控股合资铁路8.30万吨,下降30.7%;地方铁路0.2万吨,下降13.6%。全国铁路行包周转量完成295.18亿吨公里,比上年减少40.31亿吨公里、下降12.0%。其中,国家铁路294.96亿吨公里,下降12.0%;非控股合资铁路0.21亿吨公里,下降30.5%;地方铁路0.01亿吨公里,下降47.4%。 重点运输。全国铁路煤炭运量完成22.62亿吨,比上年下降0.4%。冶炼物资运量完成8.58亿吨,下降1.4%。粮食运量完成1.04亿吨,增长5.0%。石油运量完成1.38亿吨,增长1.7%。化肥及农药运量完成0.93亿吨,增长7.3%。集装箱运量完成0.93亿吨,下降0.9%。全国铁路口岸共完成进出口货物运量0.54亿吨,增长8.7%。其中:满洲里、绥芬河、二连、阿拉山口四大口岸站共完成进出口货物运量0.53亿吨,增长9.1%。

《党建热点面对面》

《党建热点面对面》 1.迈向“百年大党”的组织和队伍——如何看待中组部发布的xx 年党内统计公报要论摘编 公开“秘密”资料,体现自信与开放壮大的队伍。健全的组织“小数字”带来的“大启示 延伸阅读:历次党的代表大会时间、地点、代表和党员人数 2.“赶考”一甲子启迪后来者——如何认识执政兴国60年来的党的建设要论摘编 执政以来党的建设的伟大历程执政以来党的建设的主要成果执政以来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 延伸阅读:改革开放到十七大我们党对党建经验的总结 3.观世情、察国情,看党情——怎样看待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要论摘编 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不断变化世情、国情的新变化 党的自身建设面临的新考验 延伸闲读:“两个没有变”——观察国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四言八句三十二字——如何理解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总体目标要论摘编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 延伸阅读:新时期党的建设总体目标的历史演进 5.一根红线贯始终——为什么要把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作为

党的建设主线要论摘编 执政能力建设——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先进性建设——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建设理解把握贯彻“主线”,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延伸阅读:我党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主要经验 6.理论的旗帜实践的指南——如何认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要论摘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xx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形势要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 着眼“六个结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延伸阅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xx思想的关系 7.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建设xx主义学习型政党为什么要求领导干部多读书要论摘编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领导干部要读好书领导干部要善读书 延伸阅读:是否真读书年度要考核 8.轮训“县官”有深意——如何看待县委书记大培训要论摘编 高级别培训释放的“信号 县委书记轮训方式的“独特之处 提升能力和素养,造就党的执政骨干 延伸阅读:湖南再推用人新举措16名县委书记“原地提为副厅 9.有位须有为有为才有味——为什么要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要论摘编

2011年重庆市旅游业统计公报(官方报告)

2011年重庆市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1年, 重庆市旅游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把重庆建设成为全国重要旅游集散地、西部旅游高地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把重庆旅游业建设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总体目标,大力实施“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三大战略,按照“一心两带”的战略部署,以做大全市游客总量为突破口,以搭建“1+5”旅游要素平台为抓手,强势推出“重庆非去不可”宣传主题口号,强力推进六大旅游精品景区建设,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扩大旅游消费,加强旅游监管,提升旅游服务综合满意度,推动旅游转型升级,全市旅游经济呈现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势头,实现“十二五”开门红。 旅游业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增幅稳居全国前列。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2.2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7.3%(其中过夜游客5305.17万人次,同比增长29.39%);旅游总收入1268.62亿元,比上年增长38.22%。其中:入境旅游者186.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6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04%和37.66%;国内旅游者2.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202.7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31%和38.51%。出境旅游者56万人次,同比增长30.23%,其中,通过出境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者35.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7.18%。(见表1)。通过5家赴台旅行社组织的赴台旅游者4.4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75%。据初步统计测算,全市旅游业增加值501亿元,占全市GDP的比例达5%。

一、国内旅游快速增长,国内旅游最主要的增长点是假日旅游 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22019.9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31%;国 内旅游收入1202.76亿元,比上年增长38.5%。(见图1、图2) 图1 2011年重庆市接待国内旅游者情况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单位:万人次

重庆市大渡口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大渡口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运行呈现增长速度稳中略缓,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的总体态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综合 201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96.5亿元,比上年增长7.4%(下同),其中:第一产业[3]增加值1.5亿元,下降12.5%;第二产业增加值76.5亿元,增长9.0 %;第三产业增加值118.5亿元,增长6.6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8%,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9%,增长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0.3%,下降0.5个百分点。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6547元。

图1 2007-201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二、农业 2017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3179万元,比上年下降9.5%,其中:农业产值17003万元,下降9.5%;林业产值2512万元,增长7.8%;牧业产值1334万元,下降41.7%;渔业产值507万元,增长15.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823万元,增长2.2%。 2017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为2.36万亩,蔬菜总产量4.1万吨;生猪出栏895头;山羊出栏337头;家禽出栏7.2万只。 - 2 -

图2 2007-2017年全区农业总产值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7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4]增加值增长10.9%,战略性新兴产业[5]增加值增长14.8%。8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长17.4%;出口交货值15.1亿元,增长14.8%。2017年全区规上工业营业收入206.1亿元,同比增长18.7%,营业成本167.1亿元,增长19.3%,分行业看,非金属矿物业全年实现产值37.5亿,同比增长19.1%。支柱行业发展呈现积极向好的态势,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34.3亿,增长7.2%;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39.6亿,增长25.2%;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8.9亿,增长7.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实现产值10.2亿,增长19.0%。 分产品看,商品混凝土、硅酸盐水泥熟料、水泥、石灰石均出现一定幅度增长,分别同比增长24.3%、3.8%、5.8%、161.5%。 - 3 -

2011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 【发布部门】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 【发布日期】2012.03.15 【实施日期】2012.03.1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2011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 2012年3月15日) 201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314”总体部署和国发〔2009〕3号文件[1]精神,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民生幸福为追求,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统筹一体化,全面建设“五个重庆”[2],努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务实推进“民生十条”[3]、“共富十二条” [4]和“民主法治十五条” [5]。全市呈现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生态改善、民生幸福的新景象,实现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又好又快与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001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第一产业增

加值844.52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5542.80亿元,增长21.8%;第三产业增加值3623.81亿元,增长10.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4%,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5.4%,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2%,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500元,比上年增长15.2%。 图1 2006-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分区域看,一小时经济圈[6]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762.69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占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7年铁道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2007年铁道统计公报 铁道部统计中心 2008年3月3日 2007年,铁道部党组带领全国铁路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顽强拼搏,团结奋战,加快铁路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成功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深入挖潜扩能,大力提高客货运量,强化安全基础,狠抓节支降耗,增加经济效益,全面深入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铁路运输 客货运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货物运输。全国铁路完成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31.4亿吨,比上年增加2.6亿吨,增长9.0%(见图1);完成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23797.0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842.59亿吨公里,增长8.4%(见图2)。

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1.3亿吨,比上年增加2.6亿吨,增长9.0%,增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完成货物周转量23536.1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821.45亿吨公里,增长8.4%。 全国铁路完成行包发送量1219万吨,比上年增加91万吨,增长8.0%;完成行包周转量260.8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21.14亿吨公里,增长8.8%。

重点物资运输。全路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完善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机制,全力保障重点物资运输,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运力支持。全国铁路完成煤炭运量154374万吨,比上年增运16510万吨,增长12.0%。全国355家直供电厂库存用煤保持在合理水平,顺利完成了电力迎峰度夏保障工作。完成石油运量15319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完成化肥及农药运量8919万吨,比上年增运860万吨,增长10.7%。完成粮食运量11245万吨,比上年增运461万吨,增长4.3%。完成棉花运量394万吨,与上年持平。完成集装

2015党内统计

2015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中共中央组织部 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875.8万名,比上年净增96.5万名,增幅为1.1%。 中国共产党现有基层组织441.3万个,比上年增加5.4万个,增幅为1.2%。其中基层党委21.3万个,总支部27.6万个,支部392.4万个。 一、党员队伍情况 党员的性别、民族和学历。女党员2227.8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5.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少数民族党员618.0万名,占党员总数的7.0%,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3932.4万名,占党员总数的44.3%,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党员的年龄。30岁及以下党员1375.2万名,31至35岁党员879.2万名,36至40岁党员848.7万名,41至45岁党员932.7万名,46至50岁党员869.7万名,51至55岁党员827.6万名,56至60岁党员788.9万名,61至65岁党员767.2万名,66至70岁党员591.7万名,71岁及以上党员994.8万名。

党员的入党时间。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34.3万名,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入党的579.3万名,“文革”期间入党的1070.3万名,粉碎“四人帮”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入党的253.8万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党的十六大前入党的3543.2万名,党的十六大后至党的十八大前入党的2679.5万名,党的十八大以来入党的715.4万名。 党员的职业。工人(工勤技能人员)724.4万名,农牧渔民2602.5万名,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1294.5万名,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人员911.4万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748.5万名,学生203.4万名,其他职业人员733.0万名,离退休人员1658.1万名。 二、发展党员情况 2015年,各地各部门按照“发展党员总量调控”的要求,在保证发展党员质量的前提下,继续控制党员数量增长速度。全年共发展党员196.5万名,比上年减少9.2万名,降幅为4.5%。 发展党员的性别、民族、年龄和学历。发展女党员77.7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39.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发展少数民族党员17.6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8.9%,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发展35岁及以下党员160.8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81.8%,比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发展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党员77.7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39.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2006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06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一) 2007-10-23 0:00:00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字号:[大中小] 选择背景色: 2006年,我国旅游业依旧保持了较快增长,三大市场全面增长。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2494.21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39.4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和15.9%;国内旅游人数13.94亿人次,收入6230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5.0%和17.9%;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3452.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3%;旅游业总收入893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6.3%,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4.27%。 一、入境旅游业实绩 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继续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主要统计指标同比均有所增长: ——入境旅游人数达12494.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9%。其中:外国人2221.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7%;香港同胞7390.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3%;澳门同胞2440.8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2%; 台湾同胞441.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4%。 ——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4991.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6%。在入境过夜旅游者中,外国人1810.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3%; 港澳同胞2796.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3%; 台湾同胞384.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2%。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339.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9%。 二、国内旅游业实绩 2006年,我国国内旅游继续快速增长,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保持两位数的增幅。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3.9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城镇居民5.76亿人次,农村居民8.18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6229.7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7.9%。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4414.74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1815.00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46.9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766.4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221.9元。 ——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3.57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12亿元。 三、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情况 1、外国市场 2006年,外国入境市场有较快增长,与上年相比,各洲来华人数有不同幅度增长。全年入境外国游客2221.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7%。 ——亚洲各国入境总人数比上年增长8.7%,占入境外国人总数的61.2%,市场份额比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其中:与上年相比,日本、韩国、泰国、印尼、印度和哈萨克斯坦等市场增幅均超过一成。韩国继续位列第一大入境客源国。

2016年重庆市大渡口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大渡口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统筹打基础、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促改革等各项工作,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总体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2016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亿元,下降3.4%;第二产业增加值67.6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107.5亿元,增长10.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9%,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3%,下降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0.8%,上升1.3个百分点。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523元。 图12006-2016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二、农业 2016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5621万元,比上年下降4.6%,其中:农业产值18781万元,下降5.9%;林业产值2330万元,增长3.6%;牧业产值2286万元,下降4.9%;渔业产值440万元,下降22.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84万元,增长5.6%。 2016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为2.5万亩,蔬菜总产量4.3万吨;生猪出栏7037头,猪肉产量519吨;山羊出栏660头;家禽出栏11.4万只,禽蛋产量155吨。 图22006-2016年全区农业总产值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6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46.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34.5%。8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06.6亿元,增长13.1%;出口交货值13.5亿元,增长57.5%。 分行业看,非金属矿物业受供给侧改革影响,加大去产能去库存工作,全年实现产值33.4亿,比上年下降3.7%。支柱行业发展呈现积极向好的态势,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

2007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重庆市统计局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作出的“314”总体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市保持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农业生产恢复性增长,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31.65亿元,增长9.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32.22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47.95亿元,增长12.8%。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2.9:44.6:42.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622元,比上年增长15.2%。 图1 直辖以来全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分区域看,一小时经济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99.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7.8%;渝东北翼完成686.70亿元,增长15.4%,占全市的16.7%;渝东南翼完成225.70亿元,增长15.4%,占全市的5.5%。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1%。主要食品价格中,猪肉上涨49.8%、油脂上涨32.3%、禽类上涨34.3%、蛋类上涨20.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2%。 图2 直辖以来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单位:% 表1 2007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年末全市就业人员1620.86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753.67万人,比上年减少3.0%;第二产业就业325.99万人,增长5.8%;第三产业就业541.20万人,增长3.9%。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7.51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41.70万人,16.71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98%,比上年下降0.02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99.62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种植业423.84亿元,增长14.1%;畜牧业311.30亿元,增长0.9%。

统计分析报告概述及范文

统计分析报告概述及范文 什么是统计分析报告 统计分析报告(Statistical Analysis Report)。统计分析报告,就是指运用统计资料和统计分析方法,以独特的表达方法和结构特点,表现所研究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一种应用文章。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分析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论点、论据、结论的集中表现;它不同于一般的总结报告、议论文、叙述文和说明文;更不同于小说、诗歌和散文;它乃是运用统计资料和统计方法、数字与文字相结合,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的表现。统计分析结果可以通过表格式、图形式和文章式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文章式的主要形式是统计分析报告。它是全部表现形式中最完善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综合而灵活地运用表格、图形等形式;可以表现出表格式、图形式难以充分表现的活情况;可以使分析结果鲜明、生动、具体;可以进行深刻的定性分析。 统计分析报告有哪些类型 由于统计分析报告的内容和作用不同,统计分析报告的类型主要有下列几种: 1、统计公报 统计公报,是政府统计机构通过报刊向社会公众公布一个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分析报告。一般是由国家、省一级以及计划单列的省辖市一级的统计局发布的。如《国家统计局关于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进度统计分析报告 进度统计分析报告主要以定期报表为依据,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分析其影响和形成的原因。如月度分析、季度分析和年度分析。从时间上看,它可分为定期和不定期的、期中的和期末的统计分析报告;从内容上看,它又可分为专题和综合统计分析报告两种。 进度统计分析报告必须讲究时效,力求内容短小精悍,结构简单规范,看后一目了然。 3、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我国铁道年度统计公报(doc 18页)

我国铁道年度统计公报(doc 1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2008年铁道统计公报 铁道部统计中心 2009年6月1日 2008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铁道部党组带领全国铁路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团结奋进,战胜了一系列严峻考验,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任务,夺取了和谐铁路建设的新胜利。 一、铁路运输实现新的发展

货物运输量持续增长。深入实施“一主两翼两线三区域”战略,大力推进战略装车点建设和路企直通运输,构建区域集疏运系统,优化调整运输组织方案,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全年货运量仍然在上年高起点上实现新的增长。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完成330354万吨,比上年增加14661万吨、增长4.6%.其中,国家铁路275243万吨,增长3.7%;非控股合资铁路27983万吨,增长8.2%;地方铁路27128万吨,增长11.2%.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完成25106.2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891.54亿吨公里、增长3.7%.其中,国家铁路23648.91亿吨公里,增长3.5%;

非控股合资铁路1306.46亿吨公里,增长5.9%;地方铁路150.92亿吨公里,增长13.7%. 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329035万吨,比上年增加14561万吨,增长4.6%.其中,国家铁路273932万吨,增长3.7%;非控股合资铁路27975万吨,增长8.2%;地方铁路27128万吨,增长11.2%.全国铁路货物周转量完成24817.4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863.58亿吨公里,增长3.6%.其中,国家铁路23360.32亿吨公里,增长3.4%;非控股合资铁路1306.26亿吨公里,增长5.9%;地方铁路150.88亿吨公里,增长13.7%.

加强基层卫生院组织建设党课讲话

加强基层卫生院组织建设党课讲话 下面,针对党支部当前党建工作质量不高的问题,结合建立联系点的目标任务,我想围绕“学习贯彻《条例》,建强基层支部”这个题目,与大家进行交流。 交流第一个问题,正确认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不抓、一盘散沙。总书记指出,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由党的中央组织、各级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构成的严密而完整的组织体系。 《2019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中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基层组织共468.1万个,街道、乡镇、社区等基层单位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就是通过一个个基层党组织,一个个党支部,把一个个党员聚集起来,从而保证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作为党在基层的“神经末梢”,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根基。对上,承接着从中央和到各级的决策部署落实;对下,直接面对

广大群众、服务广大群众。只有把基层支部建好建强,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基层支部出了问题,没有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就会堵塞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基层支部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从全区来看,基层支部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有的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强,基本软弱涣散,组织安排的工作干不了,群众期盼的事办不成;有的党员党性意识淡化,组织纪律不强,发挥作用不明显;有的支部党内生活不规范,“三会一课”不经常、不严肃。这些问题不认真加以解决,必将影响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X党支部要对照这些问题,反思自查,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必须把从严管党治党贯彻落实到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中,贯彻落实到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中,贯彻落实到党内组织生活中,以基层党支部的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使我们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战斗力。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确保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人民群众认识了解党的窗口,是感受社情民意的前端触角,是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完成各项任务的保证。只有每个基层党组织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论文关键词:旅游业旅游精品中国旅游强市非均衡倾斜开发战略区域联动战略 论文摘要:重庆市是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直辖市,也是中国旅游名市和中国优秀旅1游城市但旅游产品不精,特色不明显,缺乏知名度和竞争力,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为了尽快把重庆市旅游业发展成新的支柱产业,将重庆市建设成“中国旅游强市”,本文提出了主要对策建议.即:①实施国际旅游精品为重点的非均衡倾斜开发战略;②构建旅游网络系统,实施区域联动战略;③加快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④加快旅游业信息化建设;⑤树立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重庆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也是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最多的直辖市.但重庆市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旅游资源优势远未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研究重庆市旅游业的发展对策,将、‘旅游资源大市”转变为“旅游经济强市”,是重庆市旅游业目前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1.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背景条件

当今世界旅游业快速发展.1950年以来,世界旅游业以每年%的速度增长,1992年世界旅游理事会(Wl,n二)已正式确认旅游业为世界经济中的最大产业.1999年,世界旅游业总收人已超过4万亿美元、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Io;旅游业直接、间接供职人数占世界就业总人数的;全球国际旅游创汇}亿美元.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超过了汽车业、石油业、钢铁业、电子业和农业,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世界许多国家旅游业产值已超过国民经济总值的la}o(如表1所示). 我国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5。年一1999年旅游总收人增长近216倍(世界增长35倍).20110年[(1、人境旅游人数8344_39万人次,比1999年增长%;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31}.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居世界第5位,国际旅游外汇收人达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居世界第7位.国内旅游人数达7_44亿人次,旅游总收人3175_54亿元人民币.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2$00万人,我国已成为世界旅游大国.194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ZU00年1月国家旅游局在深圳召开了全国旅游工作会议,

2006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 (2007年3月5日) 一、综合 二、农业 三、工业和建筑业 四、固定资产投资 五、国内贸易 六、对外经济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八、财政、金融 九、城市建设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808.00万人,比上年增加1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11.29万人,增加45.3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6.7%,提高1.5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为9.9‰、死亡率为6.5‰,分别上升0.5

和0.1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3.4‰,上升0.4个千分点。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2。 全年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9215元,比上年增加2585元,增长15.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7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3%。其中人均工薪收入9266元,增长18.1%;人均家庭经营收入525元,增长6.7%;人均财产性收入193元,增长2.5%;人均转移性收入2564元,增长0.6%。城市人均消费支出9399元,增长9.0%。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7平方米。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74元,比上年增加65元,增长2.3%。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310元,比上年增长20.3%;人均家庭经营收入1350元,减少12.5%;人均转移性收入187元,增长26.1%。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费用人均支出791元,比上年减少5.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05元,增长2.9%,其中用于衣着、居住、交通通讯、家庭

公文写作基础理论

第一章公文写作基础理论 一、公文的种类 公文种类,即根据公文功能属性进行的分类,简称文种。《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党政机关公文主要文种有15个,即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具体名称及用途见下表。 二、公文的分类 公文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一)按行文方向,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如请示、报告、意见。 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向所属下级机关的行文,如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批复、纪要。 平行文是指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行文,如议案、意见、函等。如人民日报社要与北京市政府商洽办理事情,由于相互没有隶属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既不能用上行文,更不能用下行文,只能用平行文,可发商洽函、请求函等。值得注意的是,意见根据其内容,既可作为上行文、下行文,也可作为平行文。 (二)按时限要求,可分为特急公文、加急公文、常规公文 公文内容有时限要求,需迅速传递办理的,称紧急公文。紧急文件可分为特急和加急两种。紧急公文应随到随办,时限要求越高,传递、办理的速度也就要求越快。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公文的时效要求越来越高,即使常规公文,也应随到随办,以提高办文效率。 (三)按机密程度,可分为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普通公文 绝密、机密、秘密公文又称保密文件,是指内容涉及党和国家的机密,需要控制知密范围和知密对象、规定保密时限的公文。公文的密级越高,传达、阅办、保管的要求也越严。其中: 绝密公文是秘密等级最高的文件,它反映的通常是党和国家的核心秘密。如果失密,将会对党和国家造成特别重大损失。 机密公文是秘密等级较高的文件,它反映的通常是党和国家的重要秘密。如果失密,将会对党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秘密公文是标有秘密等级公文中,密级最低的文件,它反映的通常是党和国家的一般秘密,但其内容也不允许泄密。 需要注意的是,公文密级的划分和保密时限的确定要十分慎重,应按照《保密法》的有关规定,力求准确、恰当,而不能随心所欲,想定什么就定什么。本

2009年铁道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2009年铁道统计公报时间:2010.12.29 铁道部统计中心 2010年3月25日 200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铁道部党组带领全国铁路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决策部署,以“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精神和作风,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迎难而上,开拓奋进,夺取了和谐铁路建设的新胜利,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铁路运输实现持续发展 旅客运输量再上新台阶。大力强化客运营销,推行以客补货战略,统筹新增和既有运力资源,适时调整列车运行图,优化列车开行方案,推广多样化的售票方式,旅客运输再上新台阶。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52451万人,比上年增加6321万人、增长 4.3%。其中,国家铁路150798万人,增长4.4%;非控股合资铁路1234万人,下降2.6%;地方铁路419万人,增长2.0%。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7878.89亿人公里,比上年增加100.28亿人公里、增长1.3%。其中,国家铁路7840.09亿人公里,增长1.3%;非控股合资铁路33.16亿人公里,下降1.3%;地方铁路5.63亿人公里,下降3.8%。

货物运输实现增长。积极开展增运增收活动,加强重点区域运输组织,深化大客户战略,发挥战略装车点建 设和路企直通运输优势,充分发挥大秦、侯月两线能力,批量投入和谐型大功率机车,调整机力配置布局,优化车流径路,提高分界口通过能力,全年货运实现增 长,特别是四季度创造了历史新纪录。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完成333348万吨,比上年增加6101万吨、增长1.9%。其中,国家铁路 277572万吨,增长0.8%;非控股合资铁路31903万吨,增长14.0%;地方铁路23873万吨,下降0.5%。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 周转量)完成25239.1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32.88亿吨公里、增长0.5%。其中,国家铁路23649.88亿吨公里,略超上年水平;非控股 合资铁路1462.71亿吨公里,增长12.0%;地方铁路126.59亿吨公里,下降16.1%。

2008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08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09-10-28 10:17:17来源:国家旅游局[大中小][打印] 2008年, 我国旅游业连续遭受金融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不利因素的冲击,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严峻的旅游市场形势,全国旅游行业克服困难,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0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08.4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4%和2.6%;国内旅游人数17.12亿人次,收入8749.30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6.3%和12.6%;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4584.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9%;旅游业总收入1.16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8%。 一、入境旅游业实绩 ——入境旅游人数13002.7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40%。其中:外国人2432.53万人次,下降6.8%;香港同胞7835.01万人次,增长0.5%;澳门同胞2296.63万人次,下降1.0%;台湾同胞438.56万人次,下降5.2%。 ——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5304.9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1%。其中:外国人1970.41万人次,下降7.9%;香港同胞2566.86万人次,增长1.1%;澳门同胞387.90万人次,下降0.8%;台湾同胞379.75万人次,下降5.6%。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08.4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6%。 二、国内旅游业实绩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7.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3%。其中:城镇居民7.03亿人次,农村居民10.09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8749.3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5971.75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2777.55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511.0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 游出游人均花费849.4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275.3元。 ——在春节、“十一”两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2.6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89亿元。 三、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情况 1、外国市场 2008年,外国入境市场受到影响最大,与上年相比,各洲来华人数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全年入境外国游客2432.5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8%。 ——亚洲市场依然独大,占入境外国人总数的59.9%,亚洲各国入境总人数比上年下降9.4%。其中:韩国继续位列第一大入境客源国。 ——洲际市场同样遭受影响。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入境人数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1.5%、5.1%、5.5%和0.2%。 ——外国入境过夜旅游者停留天数和人均天花费较上年持平或有所增加。2008年,外国入境过夜旅游者在境内平均停留时间为7.0天,与上年持平;人均天花费为200.43美元, 比上年增加4.04美元,同比增长2.1%。 16个主要客源国2008年的入境旅游人数和增长情况如下:

2012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公报 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 2013年3月18日 201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总任务, 深入实施“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1], 着力深化改革开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 市呈现经济稳中有进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1459.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0.01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6172.33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4346.66亿元,增长12.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8.2:53.9:37.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083元,比上年增长12.4%。

图12008-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一小时经济圈”[2]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86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7.4%;“渝东北翼”完成1960.96亿元,增长14.5%,占全市的17.1%;“渝东南翼”完成633.26亿元,增长13.2%,占全市的5.5%。

“圈翼”人均GDP之比由上年2.16:1缩小到2.09:1。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3.12:1缩小到3.11:1。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3]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4]比上年下降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5]比上年下降0.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6]比上年上涨1.8%。农产品生产者价格[7]比上年上涨4.6%。 图2 2008-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单位:% 表1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