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肢体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

浅谈肢体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
浅谈肢体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

浅谈肢体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

一(4)班李月霞

当代著名教育学者徐勋说:“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作为一门艺术如何去打动人、感染人?本人认为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口头语言,而且需要形象的肢体语言。同时因为低年级孩子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具体形象的东西特别感兴趣的特点。如果能够在从事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运用适当的形象的肢体语言,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突破难点、把握重点的重要作用。让肢体语言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真正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

一、肢体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根据实验研究指出,情感表达=7%的言词+38%的声音+55%的表情动作。肢体语言就能很好地将这55%的表情动作呈现出来。在小学教学中充分使用肢体语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随身体动起来。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人。肢体语言的恰当运用,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感兴趣。肢体语言包含的内容很丰富。简而言之,包括动作、手势、眼神、表情、讲话语气等。活泼的肢体语言可以赢得学生的心,如老师说话的语气响亮、富有朝气,学生也会受到感染。当学生有好的表现时,可以握手、拥抱孩子,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一个赏识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都会为学生带去暖流,使其在快乐的海洋中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根据课堂中的不同情况,准确适当地运用激励性眼神,赞扬性动作就可能将问题由难化易,有效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集中学生注意力。

低年级的孩子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能够持续集中,如果教师运用肢体语言带领学生边做边学,使学生释放部分体力,增加学生兴趣。其中之一就是较多的运用形象、

直观的肢体语言,吸引孩子的眼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让学生被你感染,随着你疑问,随着你高兴,随着你动作……完全投入到学习当中,快乐而专注地学习新知识。

(三)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在课堂上运用适当的、形象的肢体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有些复杂难懂的知识可用简单的动作解释的明明白白,难以言传的内容可通过形象的动作直接表现出来。当代著名教育学者徐勋说:“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作为一门艺术如何去打动人、感染人?本人认为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口头语言,而且需要形象的肢体语言。同时因为低年级孩子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具体形象的东西特别感兴趣的特点。如果能够在从事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运用适当的形象的肢体语言,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突破难点、把握重点的重要作用。让肢体语言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真正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

(四)动作的运用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爱说爱唱的特点,我利用歌曲、歌谣、或顺口溜等进行教学,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而且学得快、记得牢。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儿歌,可激发兴趣;在课中运用儿歌又可调节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在教唱儿歌时,若给歌曲配上相应的简易动作,让学生在唱起来的同时动起来、演起来,学生会学得更有趣。例如:在讲有关夏天的课文时,我引入《夏天多美好》这首歌曲,与学生边唱边做动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感到夏天的美好。

在教学中,肢体语言可贯穿教学始终,无论是教汉字、单词、句子,还是古诗、儿歌,我们都可利用形体动作来优化教学。另外,在使用课堂用语或进行对话交流中,运用肢体语言,可以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都会让幼儿感受到爱、支持和信任。我们应利用一切机会,有效运用肢体语言,帮助组织教学,增进师生感情,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肢体语言的作用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的摸索、

运用。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都尽力在课堂上运用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在哪方面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呢?下面我就来说一下。

二、肢体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1、肢体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注意力

希腊哲学家埃皮克提图曾机敏的说过:“大自然给我们一条舌头两只耳朵,是要我们听是说的两倍。”从这句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听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何等的重要。听懂别人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目标,因此,教师经常训练学生的听力。在此训练过程中,如能用上肢体语言,效果会更佳。在开始授新课时,教师往往会创设情境或表演清节来导入新课。(此时)肢体语言可能就派上用场了。比如,当老师在说:“她的房间好大呀!”此时,可以慢慢的张开双臂;而说:“她真的好漂亮”时,可以把双眼睁得大大的,同时开着嘴,如此,学生心中会产生这样的印象,她实在是很美丽;在教学过程中能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动作的老师肯定能去的更佳的教学效果。如,我在教《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模仿蜜蜂嗡嗡,小狗汪汪,小鸟啾啾······各种叫声,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2、肢体语言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

朗读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和语调,并发展词汇的发音、拼音和意思之间的关联。此外,它还有助于学生发掘文章的内在,欣赏语言的美感。有一位语言学家说过:“诗,只有读过才真正成为诗。”教师要充分运用肢体语言来发展学生的朗读能力。读句子要注意哪儿该轻柔,哪儿该强调,哪儿该升,哪儿该降,为了把问题说清,我们不妨模仿音乐教学中常用的强拍和弱拍,它们使用弧形来表现不同的音调。一般地说,我们在陈述句和特殊疑问句中用降调,在选择疑问句中是前升后降。然而,小学生不常使用甚至拒绝这些调子,在肢体语言的帮助下,他们能够更容易的解决问题。例如,他们用手势。在读选择疑问句时,读升调时升起他们的手,读降调时放下他们的手,一读这些句子他们就会提醒自己手势,结果,他们将毫无疑问地正确朗读这些句子。总之,生动的手势配以流利的语文能够营造出和谐的语文学习氛围。

三、肢体语言存在的局限性

世界上最善于察言观色的是孩子,老师的肢体语言应用得当,可以是有声语言的准确

性和生动性得到提高,活在学生的感知细胞,有效辅助记忆,提高教学效果。然而,任何事

物都不是那么绝对完美的,它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1、该法只适应于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使用,其动作及言语大都是具体而简单易于理

解的活动,但当学习抽象生字,句子和具有议论说明性质的内容是,必须跟其他方法结合一

起使用。

2、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游戏活动、角色活动、小组竞赛时,能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

生在这样的热烈课堂氛围中容易忽视课堂秩序,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虽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但肢体语言在学习语言所起的作用是不能小视的。陶行知说

过:“演讲如能是聋子看的懂,则演讲之技精湛。”教师的讲课有何尝不是这样的呢?我们教

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意有声语言的恰当运用,又要注重肢体语言的充分发挥。肢体语

言作为一门艺术,应充分发挥和运用,做就要做到自然的体,能让即使听不懂音乐的人,也

能从肢体语言上辨明其意。这样艺术性的肢体语言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艺术魅力。

相关阅读:

“数学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课堂教学感悟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奇、好新、好动的思维特点,课堂教学也不断在改革、更新,由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和一本书的教学模式演变成精彩纷呈的多媒体教学,其中包括制作教具学具、制作课件、创设并利用多种情境进行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了教师合作者的身份。但我认为在运用多媒体的同时,也可以利用自身条件——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因为利用肢体语言直观,极具感染力,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同样会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运用肢体语言可促进师生交流

恰当的肢体语言能让学生准确感知语意,促进师生交流。如: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我会用手势做个“0k”状,同学们都知道这是对他们的肯定和鼓励;在看图解决问题时,我往往会让学生把图文结合起来编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后再分

析解答,当有同学未叙述完整时,我会做个“侧耳倾听”的样子,他便心领神会,继续叙述直到完整;当解决问题出现争议时,我会微笑着伸出右手示意某某同学发表意见和见解,同学们会畅所欲言,丝毫不拘谨。由此可见,灵活恰当的肢体语言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恰似“此时无声胜有声”。

运用肢体语言可帮助学生记忆

小学生的记忆大多是瞬时记忆,记忆时间不长、不牢固,为增强其记忆力和学习兴趣,可运用肢体体语言辅助记忆。如:我在教学“方向与位置”时,让学生用双手边比画边记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方向记住了,位置也就知道了;在教学长度单位时,我让学生伸出左手,然后依次伸出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分别定名为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用手势比画它们的长度,伸直手臂,两臂间的长大约是1米,一拃大约长1分米,大拇指指甲壳的长大约是1厘米,1分硬币的厚大约是1毫米……每讲到这些内容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比画起来,教学效果非常好,可见,肢体语言确实强化了学生记忆。

总之,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既符合儿童好动的天性,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又渲染了课堂气氛,使师生关系更融洽、和谐,促进了课堂教学,因此,我们要恰如其分地运用肢体语言来辅助我们的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