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的特色

中国佛教的特色

中国佛教的特色

佛教中国化既体现着佛教在异域文明中的自我调适能力,也体现着中华文明吸收和转化外来文化的智慧和胸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佛教的特色,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佛教中国化的过程,既是对传统儒道文化的批判也是对儒道文化上的深刻吸收。当其传入中国之后,为了在中国得到发展,首先使自己中国化,从而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教义结构和宗派体系,在不断去粗取精的发展过程就形成了世俗化、简易性和圆融性,更好的发扬了佛教的根本精神,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国家建设,使佛教更好地与中国国情、中国社会,中国人民相适应,在中华文化结构中获得了一席之地。

一、中国佛教的世俗化

中国佛教既继承了佛陀创教的基本精神,同时又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容,为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而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在漫长的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佛教形成了它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思想特点,世俗化就是其中之一。

世俗化是指宗教界面对社会环境的冲击,佛教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的趋势。它反映了宗教自身的调整功能以及宗教和外界的交互作用,在本质上意味着为了宗教神圣性的有所作为。印度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和中国佛教为佛教世俗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和良好的土壤。如何合理地把握出世和入世的关系在新世纪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时代课题。对于出世和入世,我们知道佛教产生于现实而超脱于现实,并为现实服务。

一方面,佛教的现实基础决定了佛教不可能具有绝对的超然性。另一方面,佛教的超然性又是佛教之所以成为宗教的标志之一。这就决定了佛教对出世和入世的态度必须有某种指导原则。同时,佛教在面临外部冲击的情况下会相应地做出反馈并调整和外界的关系,这种调整涉及到佛教自身的主动调整和向外的被动调整。中国佛教强调人

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的众生平等说,鼓励每个人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解脱,这既是对佛陀基本精神的继承和发挥,也特别反映了中国佛教对个人道德完善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然而,这类说法却也符合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适合中国广大民众想追求幸福来世的心理需要和少数统治者用来麻醉民众的政治需要。因为儒家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禹,都将主体自身的行善作为道德完善和人的本质实现的基本条件,每个人在成圣之路上是平等的。儒家也是人人都能成为圣人,佛家也是人人都能成为佛。可见儒家的人性论思想及其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和追求,对中国佛教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寺院经济为佛教的世俗化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条件,它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同时又加速了佛教世俗化的进程。

二、中国佛教的简易性

佛教讲信、解、行、证,信是第一位的,信、解又必须落实到行、证的宗教实践上。如何行、证又与一定的理论指导相联系。从历史上看,原始佛教比较偏重于对人生现象的分析以说明人生皆苦,从而强调通过宗教实践获得人生解脱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但从部派佛教开始,就对宇宙万法的实有假有、心性的净染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特别是轮回与解脱的主体,成为各派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并形成了许多精致的理论。到后来的大乘佛教,在神化并崇奉佛菩萨的同时,也过多地对信仰作了哲学理论上的论证与发挥。佛教传入中国后,其理论和实践虽然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但在中国得到最广泛流传的却是印度佛教中所没有的禅宗和净土宗,而这两个宗派都以理论的简要和修行方式的简易为特色。惠能南宗以“不立文字”为标帜,以自性顿悟来统摄一切传统的修持形式与修持内容,并以中道不二为指导破除了对读经、坐禅、出家、戒行等传统佛教的修行方法的执著,从而更好地适应了中土社会和民众的需要,促进了佛教在社会中的广泛传播。净土宗则认为,世风混浊,没有佛的帮助,光靠自力,解脱甚难,靠自力解脱的教义是难行道,而以信佛的因缘愿生净土,凭借佛的愿力,即借他力往生西方净土的是易行道,因而提倡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的名

号的念佛法门,认为如此则能在死后往生安乐国土。这种简便易行的念佛法门特别适合文化水平不高的老百姓追求解脱的心理需要,故在中国社会中得到了迅速的传播。许多人虽然不一定懂得净土宗,却都知道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唐武宗灭佛以后,天台、华严、唯识等宗派都一蹶不振,而理论简易、法门简便的禅宗和净土宗却仍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入宋以后,禅净融合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主流,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佛教的简易性趋向。

三、中国佛教的圆融性

佛教以“格义”和“比附”的.方式融入以儒道两家为主流思想的中国社会之中。“格义”就是用儒道两家的概念去解释佛教经典中那些难懂的名相,使人们对佛教的教义发生理解和认识,从而产生信仰,如用道家的“无”来解释佛教的“空”,用道家的“无为”来理解佛教的“涅”等。佛教丰富的义理是用繁富的名相来表述的,这些名相在中土语言之中并没有恰如其分的对应词。所以中国佛教早期的高僧大德就只好用人们比较熟悉的老庄思想或儒家观点去理解、阐述佛教理论,由此奠定了中国佛教的基本特色,也形成了中国佛教最早的一批著作。读道安、慧远、僧肇等人的著作,可以体会到其间浓郁的老庄玄学味道。也就是说,这些中国佛教理论的奠基者们的著作,实际上就是以佛教为土体,吸收和融合儒道两家而形成的思想成果。

魏晋玄学为了调和儒道以建立新的思想体系,曾把《老子》书中“有生于无”的说法,论释为“以无为本、为体,以有为用”的基本观念,提出了体用、本末、有无、动静、一多等哲学范畴。这不但对魏晋佛学用来解释印度大乘空宗的般若思想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后来中国佛教各派各家用以建构和诠释自家的缘起理论和心性学说,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如果说魏晋时期的“六家七宗”佛学,是按照玄学家的思路理解印度般若理论的,那么,“六家七宗”之后的佛教哲学则是接此而往下讲的,即部分地把道家和魏晋玄学的重要概念和范畴,与印度佛教的概念、范畴相结合,而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佛教哲学形态。儒家关注天下国家、礼乐教化,倡导忠孝仁义,是一种政治理论思想,被历代统治者奉为政令和教化的依据;道

家和道教非常重视清静无为、修炼养生。在三家长期的思想交涉过程中,佛教也凸现了理论思辨的优势与心灵慰藉的功能,由此出现了“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和“二十学儒,四十学道,五十学佛”的说法,通过对二家作用领域划定界限的方法使佛教融入到中国文化结构之中。不同的作用领域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并且是一个由表及里、从此及彼的发展序列,由此又保证了佛教相对于儒道二家的思想优势。

中国古代的禅宗文化与禅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禅宗文化与禅学思想中国禅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禅宗又称为禅宗佛教,是佛教中的一种宗派,其思想体系强调觉悟,注重禅修和直接体证,因此非常受到人们的追捧。禅学思想 的诞生和发展与中国古代时期的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密不可分。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禅宗文化与禅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对 中国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禅宗文化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 中国禅宗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5世纪左右。禅宗佛教最早起源于印度,随着佛教的传播传入中国,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文化。禅宗文化主要包括禅宗佛教、禅宗艺术、禅宗诗歌等领域。 禅宗佛教的核心是“观心”,即通过禅修达到对自己和宇宙的真 实认知。禅修是通过禅坐、默想、禅打等方式进行的。禅宗艺术 指的是以禅修为主题的艺术创作,如禅画、禅剧、禅曲等。禅宗 诗歌则是借助诗歌形式表达禅学思想的艺术形式,如苏轼的“庐山谣”、杨万里的“半亩方塘一鉴开”等。

禅宗文化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贡献。禅宗文化的思想和精神,传达了人们对自然、生命、人类存在等问题的认知和思考,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世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 二、中国古代禅学的思想体系 中国古代禅学的思想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生命、宇宙和自我存在的思考。禅学主张的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即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悟道的本能和潜力,只要经过适当的修行,就能够觉醒,了悟佛性,超越生死,达到无上的境界。 禅学思想的核心是“一念清净”。禅宗认为,人们应当通过禅修将自己的自我意识转化为“智慧的目盼”,使自己的“心”得到调和,达到真正的安定和平静。禅宗认为,“无心”即“无念”,是达到涅槃的境界。禅宗所追求的不止是一种对世界的看法,更是一种对世界、自我、他人的感知。 三、禅宗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的特点

世界现存的三大佛教派别分别为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三大佛教,均在我国有所流传。其中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完全是在我国成长起来的,并传播到其它国家,所以中国又称为佛教的“第二故乡”。两千年年前传入中国的异邦宗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即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又让佛教有了新的变化。正是这样,外来的佛教,逐渐演变为与中国传统文化精密契合的中国佛教,并于儒、道教在一起,成为支撑着中国传统文化之鼎的支柱。而中国佛教也以它独特方式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人们。 1 中国佛教的融摄性 中国佛教的融摄性反映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融摄,其次是对佛教内部各种思想学说的融摄[1]。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方面,不少研究者已经指出,佛教初传时期,曾经有一个依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阶段。由于印度佛教本身并不同意,随着历史的发展又出现不同的派别,各种学说歧义颇大。在印度,各种不同派别斗争激烈,有时为了某种学术胜负,不惜生命代价。但中国佛教宁愿用理性方式,把各种不同的观点融合在一起,排定逻辑的次序,消除矛盾,达到高度和谐。其后出现宗派,但当个各宗派之间纷纷不已的时候,总是会有相应的机构出现做会融工作。我认为中国佛教发展在一种有选择地融摄与积极地协调。 在事务发展的过程中,矛盾的产生是绝对的。但中国佛教总是一种力量,力图融摄诸种异质因子,使之趋于和谐。这就是中国佛教融摄性之所在。 2 中国佛教的创造性 中国佛教不仅具有融摄教内外诸种异质因素的能力,并且具有在融摄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学说或理论,从而使自己提升或者推进一步的能力。这就是中国佛教能够长时间保持生机勃勃的原因。 最典型地反映中国佛教的创造性的是中国佛教宗派的出现。禅宗虽然以“禅”命名,但他们所谓的“禅”与印度佛教的禅定已经完全是两回事。相当多的一批僧人平时不读经,又不坐禅,只是直截了当地在建立佛教世界观的上下工夫。他们这种修行方式与印度佛教大相径庭,实际上是传承了中国儒家的个人修养。正因为禅宗立足于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对印度佛教做了一大创造,所以他成为中国佛教影响最大的佛教宗派。

四川的佛教

四川的佛教文化 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一个“文化移入”过程,并形成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和巴利语系佛教三大分支。四川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汉、藏语系佛教都有,并且分据四川的东部、西部。从东汉末年佛教进入四川,历时一千八百余年的曲折发展,逐渐累积形成今天厚重瑰丽的巴蜀佛教文化,其建筑、绘画、雕塑、金石、文学、音乐等,无不璀璨夺目,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之一。 一、建筑艺术 中国的寺院建筑有三种形式:一是塔院式,即古印度佛教寺院形式和中国传统院落式建筑形体的结合;二是殿堂式,即采用宫殿式结构,主要是建筑都布置在中轴线上,而其它建筑则安置在东、西两偏殿;三是自由式。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因多处山地,又有宗山观念,所以大多建筑在山坡上,错落有致,不均衡中求对称,变化中表现协调。 四川的佛教建筑,东部汉区采用殿堂式结构,一般是外围以院墙,殿宇在内接中轴线布置。而西部藏区佛寺多为自由式,为平顶佛教建筑,平面展开,建筑结构和形式则是把藏族古建筑与汉藏风格结合在一起。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川,许多古代建筑的样本,都是幸存下来的佛教寺庙,如新津观音寺、平武报恩寺、广汉龙居寺、蓬溪宝梵寺、剑阁觉苑寺、广汉皇泽寺、江油云岩寺等。这对研究四川古代建筑的演变、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一)建筑特色 建筑是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体。四川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历史上受着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两支文化的影响;自然环境条件也影响建筑的设计与造型。因此,四川的佛教建筑,仍有其特色,主要表现在: 1、布局存古风 印度佛教的布局,一般都是前有寺门,门内建塔,塔后建佛殿的所谓“塔院型” 。中国第一座寺院白马寺,因系“鸿卢寺”演变而来,故带有官署建筑的明显痕迹。但据有关资料记载,早期中国佛寺的布局,受印度寺院影响者,也不算少。建于北魏时期的洛阳永宁寺,就基本沿袭了这种布局。但中国佛教继“舍宅为寺”之风以后,以往佛寺以塔为中心逐步发展到以供佛的殿堂为主体,大的寺院将塔移往寺外另建塔院。到宋代,塔的位置往往置于后院,规模较小的寺院就不再建塔院。 四川的一些寺庙保留了早期佛寺的布局特点,其中以宝光寺最有代表。宝光寺由一塔、三殿、十六院组成,自寺前山道起,沿中轴设置了照壁、双狮对峙的寺前广场、山门、天王殿、十三层舍利塔、七佛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这种殿塔并重的布局,既保存了早期佛寺布局风格,又反映了后世寺院布局的发展,是研究佛教寺院中国化不可多得的实例。

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特色

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特色 中国的佛教造像是以印度为本原的,在公元前3世纪的印度孔雀王朝时代,阿育王以“达摩”治国为由,大力弘扬佛法,数建石柱,广立佛塔,开创了印度最早的佛教造像艺术。它由次大陆传入我国中原以后,在2000多年发展和演变中逐步形成它在中国的特色,并把佛教造像艺术推向顶峰。 佛教造像艺术的产生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首的佛教,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天竺国(古印度),盛传于亚洲各国,距今已有约2500年的历史。由于佛教历史悠久,传播范围极其广泛,因而,佛教造像,石窟寺处处可见,特别是在中国,虽然历经几千年,饱经风蚀战火,但仍能完整地欣赏到佛教造像的艺术盛况和遗迹。 在公元前2世纪的古印度,佛教造像仍然是塔、寺庙和窟殿,佛的形象尚未出现。公元前1世纪期间,佛教分裂为大乘和小乘两个派别,大乘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进而把佛神化,佛的形象才开始出现。此时佛教传播逐渐广泛,南传入斯里兰卡和东南亚诸国,渐次形成具有小乘教特色的石窟艺术;传入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一带,形成具有中亚特色的石窟艺术;传入我国塔里木盆地北缘,形成龟兹石窟艺术。接着向东推进,并向南北展开,逐渐形成具有中华民族艺术特色的佛教造像艺术。 佛教造像艺术的特色 中国除了有闻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外,遍布全国的还有已成规模的石窟和摩崖造像250多处。仅四川境内大大小小的窟龛造像佛就有百处之多,分布在50多个县境内。 早期的中国佛教造像,是以古代“丝绸之路”为传播途径的,以新疆为起点,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发展,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北魏和盛唐是两个高潮,形成了中国佛教造像先后400多年的鼎盛时期。 在中国,佛教造像的风格是由古印度的塔庙式发展为窟龛式、佛坛式的。在传承过程中,工匠们把古印度的佛教造像艺术与中华民族特点相结合,产生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形成了龟兹、凉州、平城、中原、北齐5种不同的造像风格,并为隋唐现实主义的佛教造像风格奠定了基础。隋代的佛像造像,主要分布于甘肃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和山西太原天龙山、山东青州云门山石窟等,具有雄健劲拔、清新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的本土化研究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的本土化研究 佛教曾经是中华文化历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公元1世纪佛教渗透到中国以来,它一直在这里繁荣发展。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些本土学者,他们从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吸取灵感,把佛教与本土文化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特色。这篇文章将对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的本土化进行探讨,并且举出5个例子证明这种本土化是事实存在并且独具特色的。 一、佛教思想的融合 佛教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是本土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取经人玄奘在西行途中,把古印度佛教经典带回中国,这些经典经过学者的研究,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孔子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教义在此期间整合,形成了新的佛教文化。例如中国传统哲学中讲究“君子智慧而不自信,愚者无知而自负”,佛教经典则讲究“自利利他、自慈悲他”,这两种思想在融合过程中形成了新的佛教思想。这种佛教思想的融合是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最有力证明之一。 二、佛教信仰与中国传统节日融合 中国传统节日和佛教信仰的结合也是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中国传统节日众多,例如春节、清明节等,而这些节日在佛教中也有相应的宗教仪式。这些宗教仪式不仅保存了传统节日的形式,还融入了佛教信仰的元素。例如春节时燃放爆竹旨在驱逐恶鬼、祈求好运,而佛教思想中也有对驱赶恶鬼

的相关解释,燃放爆竹在佛教宗教仪式中也有应用。这种节日和信仰的融合,不但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也保存了佛教宗教仪式的形式。 三、佛教艺术的创新 佛教艺术的发展同样展示了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曹全碑、庐山胜境、应氏寺廊等著名的佛教艺术创作都是佛教文化在本土化过程中的产物,它们结合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佛教信仰。例如庐山胜境,它汇集了佛教、儒家、道家思想,该景区作品以道家“天人合一”为核心思想,建筑、园林、文化各方面均以此为指导。这些佛教艺术创作的出现是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一个表现。 四、佛教教义和中国传统医学的融合 佛教教义和中国传统医学的结合也是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表现之一。中国传统医学讲究医生要五脏六腑都掌握,以达到治病种病之效。而佛教的教义则强调人体五蕴(色、受、想、行、识),认为身体的疾病来自于人的思想。佛教和传统医学的结合,形成了中国佛教医学,如释迦医师、临济医学等,这些医学实践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文化积淀,而且还保存了佛教的信仰体系。 五、佛教和文学的交融 佛教和文学的融合也表现了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因为曾

中国佛教文化的独特性

中国佛教文化的独特性 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而且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这里提到了“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和“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 那么,中国佛教文化的特色是什么?其形成与佛教同中国文化的融合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笔者认为,中国佛教文化的特色是由中国文化的独特性造就的,因而从中国佛教的视角也能来观照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最终完全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成为其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佛教既继承了佛陀创教的根本情怀和基本精神,同时又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成了它鲜明的不

同于印度佛教的思想特点和文化精神。 中国佛教的特点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例如“农禅并重”就是中国佛教在小农经济的中国社会中形成的不同于托钵化缘的印度佛教的鲜明特点。 从思想文化的角度,中国佛教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是形成了以融会般若性空论为特色的心性学说,彰显了印度佛教中将人的内在心性作为解脱之道的思想。 这种思想的理论表达因与印度佛教的根本教义“无我”说不合而在印度佛教中并未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它与中国传统的灵魂不死观念和儒家的心性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受到了中土人士的欢迎,从而在中国佛教思想中占据了主流地位。 二是肯定人人皆有佛性,人人能成佛,鼓励每个人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解脱,这与儒家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强调“人皆可以为尧舜”,都将主体自身的为善去恶作为道德完善和人的本质实现的基本条件是一致的。 儒家的人性论思想及其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和追求,对中国佛教这一特点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是重“顿悟”的直观思维方式,这与中国道家

中国佛教的特色

中国佛教的特色 中国佛教的特色 佛教中国化既体现着佛教在异域文明中的自我调适能力,也体现着中华文明吸收和转化外来文化的智慧和胸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佛教的特色,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佛教中国化的过程,既是对传统儒道文化的批判也是对儒道文化上的深刻吸收。当其传入中国之后,为了在中国得到发展,首先使自己中国化,从而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教义结构和宗派体系,在不断去粗取精的发展过程就形成了世俗化、简易性和圆融性,更好的发扬了佛教的根本精神,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国家建设,使佛教更好地与中国国情、中国社会,中国人民相适应,在中华文化结构中获得了一席之地。 一、中国佛教的世俗化 中国佛教既继承了佛陀创教的基本精神,同时又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容,为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而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在漫长的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佛教形成了它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思想特点,世俗化就是其中之一。 世俗化是指宗教界面对社会环境的冲击,佛教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的趋势。它反映了宗教自身的调整功能以及宗教和外界的交互作用,在本质上意味着为了宗教神圣性的有所作为。印度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和中国佛教为佛教世俗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和良好的土壤。如何合理地把握出世和入世的关系在新世纪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时代课题。对于出世和入世,我们知道佛教产生于现实而超脱于现实,并为现实服务。 一方面,佛教的现实基础决定了佛教不可能具有绝对的超然性。另一方面,佛教的超然性又是佛教之所以成为宗教的标志之一。这就决定了佛教对出世和入世的态度必须有某种指导原则。同时,佛教在面临外部冲击的情况下会相应地做出反馈并调整和外界的关系,这种调整涉及到佛教自身的主动调整和向外的被动调整。中国佛教强调人

世界三大宗教建筑介绍

世界三大宗教建筑介绍佛教中国佛教建筑特色:中国佛寺殿堂的建筑风格是依照我国传统宫殿府邸的布局兴建,而一般建筑如斋堂、僧房等,又参照我国民用住宅的格式兴建。从整体上看,中国佛寺基本上采纳的是庭院式建筑布局,较大的寺院可由几个庭院组成建筑群,大都采取了木结构建筑方式。 印度佛教建筑特色:主要有窣(su)堵波、石窟和塔。苏堵波是一种半圆形的建筑,样子像坟墓,又像一个倒扣着的饭钵(bo),因此又叫“覆钵”。石窟一般在门口做个火焰形的石洞,主要空间在山岩里,光线很暗。最大的一座叫卡尔利石窟,属于支提窟。塔是又苏堵波演化而来。下面的台基变高,成为塔座;上面的覆钵缩小为顶上的一支刹。印度的古塔与中国的模式不一样。它是通身用石头雕砌而成,没有一层一层的檐。最有名的是佛陀迦耶的大菩提寺塔。 基督教哥特式建筑代表米兰大教堂教堂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其平面呈拉丁十字型,长150米,宽49米,中部堂顶高约45米,十字交叉处拔高至65米多。教堂上建有135座大理石尖塔,中央尖塔高达108米,远望犹如“大理石山”,向上的动感非常强烈。尖塔上较大的人物雕像就有2000多尊,雕工精细,呼之欲出。教堂两侧建有高高的花窗,上面饰以彩色玻璃拼成的圣经故事,增强了教堂的神秘感。西正面有5座大门,中门最大,装饰精美,十分华贵。米兰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的典范,它所体现的高超建筑艺术犹如鬼斧神工,米兰人称它为“世界奇迹”。哥特式建筑特点:使用尖形拱门,肋形拱顶和飞扶壁,使教堂的内壁、内柱和支柱的厚重度大大减少,产生出垂直向上、高耸入云的动感。同时,外部建有高耸的尖塔,墙壁较薄,窗户较大,并饰有彩色玻璃花窗,室内光线充足,门前饰有精美的浮雕和石刻。 罗马式建筑代表比萨大教堂(Pisa Cathedral)是意大利罗马式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位于意大利比萨。大教堂始建于1063年,由雕塑家布斯凯托?皮萨谨主持设计,教堂平面呈长方的拉丁十字形,长95米,纵向四排68根科林斯式圆柱;纵深的中堂与宽阔的耳堂相交处为一椭圆形拱顶所覆盖,中堂用轻巧的列柱支撑着木架结构屋顶。 比萨大教堂正立面高约32米,底层入口处有三扇大铜门,上有描写圣母和耶稣生平事迹的各种雕像。大门上方是几层连列券柱廊,以带细长圆柱的精美拱圈为标准逐层堆叠为长方形、梯形和三角形,布满整个正面。教堂外墙是用红白相间的大理石砌成,色彩鲜明,具有独特的效果。教堂前约60米处是一座洗礼堂,洗礼堂为圆形,直径为39米,总高54米,圆顶上立有3.3米高的施洗约翰铜像。洗礼堂内有雕刻家尼古拉皮沙诺创作的雕塑《诞生》,其主题是耶稣降生时的情景。画面中圣母玛利亚侧卧其间,下面的羊群,示意耶稣降生是来救赎民众一迷途的羔羊的。罗马式建筑特点:罗马式半圆形的拱券结构深受基督教宇宙观的影响,罗马式教堂在窗户、门、拱廊上都采取了这种结构,甚至屋顶也是低矮的圆屋顶。这样,整个建筑让我们感到圆拱形的天空一方面与大地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同时又以向上隆起的形式表现出它与现实大地分离。罗马风建筑还常采用扶壁和肋骨拱来平衡拱顶的横推力,罗马风建筑的另一个创新是钟楼组合到教堂建筑中。从这时起在西方无论是市镇还是乡村,钟塔都是当地最显著的建筑。钟塔的建立在现实意义上是为了召唤信徒礼拜,但是在战争频繁时期也常兼作瞭望塔用;当悠悠的钟声从高高的塔顶上传出时,人们又何尝不觉得这是神在召唤。罗马式建筑的窗户很小而且离地面较高,采光少,里面光线昏暗,使其显示出神秘与超世的意境。门窗上方均为半圆形。在艺术风格上,罗马式教堂表现为堂内占有较大的空间,横厅宽阔、中殿纵深,在外观上构成十字架形。

中国的佛教与道教

中国的佛教与道教 中国是一个多元宗教并存的国家,佛教和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两大 主要宗教,对于中华文化、哲学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 将对中国的佛教和道教进行介绍,探讨它们的发展历史、教义特点以 及对中国社会的贡献。 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佛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传入的外来宗教之一。据史料记载,佛教最 早于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经过了几个世纪的传播和融合,逐渐形成 了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1.1 传入初期 佛教最早由印度传入中国,当时中国社会经历了战乱和动荡的时期,人们对于佛教的温和教义和修行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佛教不仅传 播了佛陀的教法,还引入了佛教艺术、文化和哲学,对于中国的文化 产生了重要影响。 1.2 发展鼎盛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达到了鼎盛期,得到了皇室和士人的 广泛支持。佛教寺庙遍布中国各地,佛教经典被翻译成中文,形成了 中国佛教独特的风格。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佛教高僧,如法显、道安、慧远等,他们对佛教教义的研究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1.3 宋明清时期 唐宋时期,由于佛教经院的扩建和繁荣,佛教在中国达到了新的高峰。佛教学术逐渐走向成熟,许多重要的佛像和石窟艺术也在这一时期创建。明清时期,佛教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挤压,但仍然保持着相当的影响力,一些著名的佛教寺庙,如少林寺和普陀山,仍然吸引着大量的信众和游客。 二、道教在中国的发展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起源于先秦时期的自然信仰和神秘学派。道教强调追求自然之道,修身养性,注重道德修行和内心的平静。 2.1 起源和发展 道教最早源于中国古代的自然崇拜和巫术信仰,最早的道教经典是《道德经》,作者是老子。道教发展到汉代时期,形成了独特的道家哲学体系和修行方法。道教经过了长期的渗透和融合,吸收了佛教和儒家的一些思想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中国的道教文化。 2.2 教义特点 道教强调追求自然之道,强调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以达到阴阳和谐的境界。道教注重长生不老和修身养性,提倡内丹修炼和炼丹术。道教还涉及一些神仙信仰和神秘学说,例如道教认为有三皇五帝和八仙这些神仙存在。 2.3 社会影响

(建筑工程管理)简述佛教建筑的艺术特色

(建筑工程管理)简述佛教建筑的艺术特色 佛教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体系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在中国艺术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而它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其中的一些特征。 首先,佛教建筑具有规模宏大、结构壮观、布局简洁的特点。佛教建筑的姿态雄健,所使用的材料一般都较为厚实,相比宫殿等世俗建筑,佛教建筑的体量更为厚重;佛教建筑有其独特的结构,不仅有单层建筑,也有层层叠叠的多层建筑,而且还有高耸入云的塔楼;此外,佛教建筑使用的布局也很简洁,一般都是把建筑的各种元素、如佛殿、楼阁、钟楼等,按一定规律排列、组合在一起,使人观看起来一气呵成,举目所及都是简洁宏伟的景象。 其次,佛教建筑具有精致集美的造型特点。佛教建筑多采用精致细腻的木质雕刻来装饰外观,如彩漆牌位,以及彩绘山水人物、花鸟鱼虫,以及精美的锻铸雕塑,使佛教建筑有着极为雅致的装饰;此外因为佛教的信仰色彩,所以佛教建筑也有着节假日专用的如佛面、佛像等装饰等,使佛教故像更加丰富了色彩。 再次,在仪式化上面,佛教建筑也有着特殊的设计风格,像是每个建筑内部最重要的佛像,一般都会有一个特殊的佛像引座,用来引导佛像的安置,有的时候还会有环绕在佛像引座的各种佛像装饰,以及融佛教律法和典章制度为一体的后寝等,其中体现出的仪式性让佛教建筑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佛教建筑也有着浓厚的慈怜与文化气息,通常佛教建筑的院落会添加药园、茶园、雕刻石和石阶等,表达出一种清幽明媚的慈怜气息;此外,佛教建筑会刻满传统佛教语言、记载了它所经历的历史,使佛教建筑充满深厚的文化内涵,让它的艺术特色更加饱满。 总之,佛教建筑的艺术特色是十分丰富的,它把大规模、壮观的结构、精致集美的造型特点,以及仪式化的设计和慈怜汲取的文化气息,巧妙地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美学,与众不同而又让人们见识到一种古典文化的典雅之美。

浅谈我国佛教音乐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浅谈我国佛教音乐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我国佛教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具有独特的特点、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作用。本文将从音乐的特点、地位和作用三个方面进行浅谈。 我国佛教音乐具有独特的特点。佛教音乐是一种宗教音乐,其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宗教性。佛教音乐是与佛教相关的一种音乐形式,它的目的是为了配合佛教仪式和修行活动。佛教音乐具有明显的宗教性,传递着特定的宗教情感和信仰内容。 其二,朴素和平静。佛教音乐以其朴实、淡泊的风格特点而闻名,它避免了过于繁华和铺张的表现方式,追求内敛和平静的音乐效果。 其三,旋律悠扬。佛教音乐通常采用旋律悠扬的方式,通过简单而富有感染力的旋律来传递宗教情感和精神内涵,使人们更容易产生共鸣。 其四,婉转和谐。佛教音乐讲究婉转和谐的音乐表达方式,注重音乐的节奏和音色的搭配,通过音乐的和谐性来达到舒缓情绪和抚慰灵魂的效果。 其二,我国佛教音乐在我国音乐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佛教音乐的发展和流传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文化传统的瑰宝之一。 在宗教方面,佛教音乐是佛教仪式和修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音乐的形式来引导信众进入宗教仪式的氛围,使信众更好地投入到信仰中去。 在文化方面,佛教音乐作为我国传统音乐的一部分,保留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对塑造我国传统音乐的特色和风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艺术方面,佛教音乐通过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了我国音乐的艺术形态,为我国音乐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社会方面,佛教音乐通过其独特的宗教性和精神内涵,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能够使人们感受到心灵的宁静和安宁,减少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其三,我国佛教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广泛的作用。佛教音乐通过音乐的形式,给人们带来种种好处。 佛教音乐能够帮助人们放松身心,减轻压力。身处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经常感到压力过大。佛教音乐的悠扬旋律和平静节奏能够使人们心情放松,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中国古代佛教艺术表现

中国古代佛教艺术表现 中国佛教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史可 以追溯至公元前一世纪。佛教艺术涵盖了雕塑、壁画、石刻等多 种表现形式,呈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 佛教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当时佛教传入中国并迅 速得到流行。后来,佛教士人开始在中国境内建设寺庙,并邀请 印度的艺术家来到中国,创作出了雕像和壁画。这些艺术品不仅 起到了宗教器具的作用,同时也成为了表现中国文化的独特方式。例如,洛阳白马寺的佛像,以其优美的姿态、精湛的雕刻技巧和 丰富的象征意义,成为了中国佛教艺术的代表之一。 佛教艺术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为佛像。佛像是佛教信仰的重 要元素,可以传达佛教中的教义和理念。佛像的形态有丰富多彩 的表现方式,例如以微笑面容的“药师佛”象征着诸众生的救赎和 慈悲,以威武状态的“大雄宝殿”象征着如来的庄严和威猛。这些 佛像不仅体现了艺术家的技巧,同时也寄寓着佛教的哲理和精神。 佛教艺术的表现形式不仅限于佛像,还包括了壁画和石刻。壁 画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唐代,而其中一些最精美的例子则出现在寺 庙或佛塔的内部。这些壁画纷繁复杂,常常象征着佛教故事中的

奇妙冒险。例如洛阳龙门石窟中的壁画可以算是其中的顶尖之作。石刻艺术则最早源于北朝时期,其特点是用形象生动的雕刻方式 表现佛教的核心理念和精神。著名的南北朝代石刻艺术是有名的,如山西省遂平县的南北朝摩崖石刻,保存非常完整,使用凿刻的 方式展示了当时的文化和宗教背景。 在佛教艺术中,象征意义是重要的,具有深远的哲学意义。佛 教艺术的许多元素都与佛教教义有关,如四大天王代表着佛教中 作为护法神的四个神祇,如多臂观音手中拿的各种器具也分别代 表着不同的寓意。佛教艺术通过使用这些象征意义来传达佛教教 义和哲学思想。除此之外,佛教艺术中的“菩提树”、“莲花”等元素也往往代表者佛家文化中的某种精神或信仰主题,以及中国文化 中自然的美学和审美认知。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佛教艺术利用多种表现形式展现了佛教教 义和哲学思想。佛教艺术不仅是宗教文化的元素,还是中国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艺术通过使用象征和寓意等符号,传达出 佛教的教义和精神。这些精美的艺术品不仅具有机械标准化的价值,同时也反映着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审美观念,值得后人深入研 究和继承。

论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和特点

论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和特点 佛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它的传入是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许多人认为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正如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一样。佛教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和价值观,而且还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本文将从佛教在中国文化和社会方面的作用、佛教的传入和演化、佛教与中国其他宗教对话等角度来谈论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特点和意义。 一、佛教在中国文化和社会中的作用 佛教进入中国后不仅发扬光大了自己的信仰,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和文化遗产。佛教在中国受到了网络舆论和其他宗教的重视,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中国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制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佛教传统中,最重要的是其对道德伦理和人生观的影响。 首先,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体现在其道德伦理的传递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普及了一系列的道德教义。佛教的道德源于佛教教义和佛教文化,同时在中国经过不断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德价值观。比如,佛教的教义强调无我、法空、因缘等观念,即说知道自己的存在不能超越物质世界,生命和物质是连续的、相互依存的,因此要以慈悲为怀,关爱他人,不伤生,不妄语、不妄想、不妄行,这些生命伦理观念对于完成人道主义和社会效益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其次,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体现在其影响和参与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伴随着一整套的经文、文化、生活方式等,也在某些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比如佛教强调慈悲心,鼓励人们向低落的社会阶层提供援助和关注,这种文化传统是一种社会正义意识和人文精神,这种传统的价值意义贯穿在许多中国社会制度中。 二、佛教的传入和演化

中国宗教的多样性与文化特点

中国宗教的多样性与文化特点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宗教多样化的国家。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多种宗教信仰在中国繁衍生息,同时也与中国特有的文化和民俗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宗教文化。 首先,佛教是中国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通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观”佛教思想。此外,中国佛教还发展出了“顿悟”观念,强调菩提心即正见,即所谓“顿悟成佛”。佛教在中国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泛佛教氛围也在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 其次,道教是中国的本土信仰,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道教主张“天人合一”,并强调修炼内功和养生的道理,代表作有《道德经》等。道教将天地自然作为万物息息相关的综合体,而主张追求道的真谛,代表了中原文化中自然主义和宇宙观的重要发展。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道教所代表的自然主义和人文关怀一直引导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同时,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近几百年才传入中国的宗教,但在中国各大城市也随处可见它们的影子。伊斯兰教在中国西安至敦煌一带广泛传播,其中甘肃省的敦煌莫高窟中就有大量的伊斯兰

教文化的艺术品。而基督教则主要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比较普及,其教义对中国社会的性格形成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最后,天主教也是近两百年才传入中国的,主要流行在沿海一带。天主教在中国社会中以其制度化、组织化的特点鲜明,对中 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宗教的多样性与文化特点紧密相连,是中国独 特的文化现象。中国的宗教文化不仅包含了多种信仰与教义,同 时也贯穿了尊重自然、注重内心修炼、维护社会和谐等中国文化 的核心价值观。这些价值观让宗教成为中国人们生活与生命的寄托,同时也推动着中国社会在不断地进化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之佛教

中国传统文化之佛教 佛教是中国哲学的一部份,是印度佛教与中国封建传统哲学相结合的产物。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开创人是悉达多,族姓为乔达摩,中国古译为瞿昙。相传为净饭王太子,生于迦毗罗卫国(现为尼泊尔王国境内)。他一生布道活动在印度次大陆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号。依照文献史料推断,他约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90~前480年之间,略早于中国的孔子。 佛教的大体教义是,把现实判定为“无常”、“无我”、“苦”,以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个人一辈子活都充满着苦。富贵者有富贵者的苦,贫贱者有贫贱者的苦,整个现实世界是一苦难的集合体(大苦聚)。造成苦难的缘故不在客观环境,与社会制度无关,完全在于人类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自身,即所谓“惑”、“业”所致。“惑”指错误的熟悉、思想,主若是“贪”“瞋”“痴”,佛教称这三者为全然性的苦恼。“业”指思想、言论和行为等一切身心活动。惑业为因,造成世世代代不得摆脱的恐怖后果,佛教称为轮回报应。只有依照佛教指引的道路,进行宗教训练,完全改变世界观,才能够超诞生死轮回报应,取得完全摆脱。这种最后的精神摆脱境遇,叫做“涅槃”。这些道理包括在“五蕴”、“四谛”、“十二因缘”等最大体的教应当中,成为以后佛教各派教义的基础。 佛教开始传播于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一带,以后南到斯里兰卡、印度支那半岛,北到中亚细亚。随着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佛教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内地,在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取得进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份。佛教初传入时被看做是神仙方术。东汉末,汉译大量佛教经典,佛教教义开始同中国传统伦理和宗教观念相结合,取得传播。那时的要紧译作有安世高传译的小乘佛典,支娄迦谶传译的大乘佛典。魏晋时,佛教般假设空观受到门阀士族的欢迎。与魏晋玄学紧密结合,形成盛行一时的般假设学。至南北朝,佛教势力在内地又有所扩大。南方的宋文帝、梁武帝为首的帝王贵族,大力提倡佛教,用国家的力量支持佛教的进展,修塔、建寺、度僧、译经,把佛教作为“坐致太平”的思想工具,扶植寺院经济及义学进展。北朝各代帝王贵族也以国家的力量资助译经、建寺,开凿石窟,雕造佛像,比南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北朝佛教虽曾受到北魏太武帝及北周武帝“灭佛”的冲击,但专门快就取得了恢复,而且取得更大的进展。 佛经的翻译至西晋竺法护、姚秦鸠摩罗什,达到了新的水平。南朝陈帝国真理活动时期,印度各类佛教流派和与佛教发生争辩的其他一些宗教流派的典籍,已大体上译为汉文。但佛教思想在中国发生阻碍,并与中国传统儒家经典相互发明、配合、补充,不是专靠翻译,而

中国各朝代佛教发展传播的特点

中国各朝代佛教和佛教艺术发展传播的特点】 佛教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2年)传入我国,佛教艺术亦随之传来。东汉中晚期我国便正式开始造像活动,揭开了中国佛像艺术发展的序幕。从那以后,历朝造像不辍。在约两千年的发展史上。我国佛像艺术本着大乘佛教既出世又入世的精神,一方面执著追求佛教深渊、博大的胸怀气魄,悲智双全的理想主义精神,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影响而改变着面貌,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格:南北朝造像清羸飘逸,隋唐典雅端庄,宋代朴实自然,明清浅显媚俗。佛像艺术这重外来艺术形式,经过我国千百年社会的不断熔炼和改造,逐渐脱离印度的色彩。而向着中国民族化发展,最终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初期传入时期——东汉、三国、西晋。 东汉、三国、西晋是我国佛教的初传时期。这一时期佛教传播的范围不广,信仰也不普及,而且受到传统鬼神信仰的影响,人们对佛教的认识也不清晰,佛神不分,信仰水平较为低下。从考古发现看,佛像艺术是这一时期佛教发展的重要的传播形式和表现形式,它从内容到形式上也表现出与佛教发展水平一致的情形,造像普遍形象模糊,比例失准,而且依附于传统的鬼神题材之上,没有成为单独的崇拜对象。 东汉时佛像开始传入我国,不久我国便出现了造像和崇佛之活动。这一时期的佛史料都与佛像的塑造和信奉有关。《后汉书》卷十八记载:“世传明帝梦见金人,其行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佛像焉。”另外《佛祖统记》等史料对此也有记载。东汉桓灵之时,佛教造像活动开始有可靠的记载,如《释氏稽古略》、《后汉书·陶谦传》。由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当时造像和崇佛活动虽然主要限于社会上层人士,但已具有一定规模。 1940年载四川麻浩柿子湾崖墓发现的释迦牟尼石像。在崖墓后室门眉上方,为浮雕形式,结跏趺端坐,右手结施无畏印,衣纹线条粗犷有力,躯体浑厚,气势雄健,形象生动写实,是一尊既具有佛像形象特征,有体现出较高艺术水平的早期佛像作品。又如1981年在四川忠县涂井沟出土蜀汉崖墓中出土的一件摇钱树,佛像出现在摇钱树的树干上,结跏趺坐,头后有椭圆形的顶光,顶有肉髻,身着通肩袈裟。四川地区流行的西王母传统信仰形式,以西来之佛像代替了西王母的位置,正反应了当时佛教初传中土时人们神佛不分,视佛为神,祈求长命富贵的信仰状况。 三国时期佛教向长江中下游发展,吴国佛教在三国中非常活跃,吴国的佛像由于是模印而出所以普遍模糊,从考古发现三国的佛像与神仙像有所不分,佛教造像仍然没有脱离中国传统信仰的鬼神等题材,佛像与鬼神等题材同在,仍然被当作一般的神灵来祭祀。 西晋时期,佛教更进一步发展,寺庙兴建增多,佛像造像较过去明显增多,此一时期佛菩萨造像已经开始作为崇拜对象而单独出现,佛像艺术出现了独立化发展

中国古代的佛教文化

中国古代的佛教文化 可以追溯至东汉时期,公元1世纪至公元3世纪。随后,佛教在中国逐渐传播扩大,成为中国的主要宗教之一,对中国社会、文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不少波折,但始终在中国保持着独特的发展轨迹。本文将从佛教传入中国、中国佛教文化的特色、佛教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最早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时期,公元1世纪至公元3世纪。据传,汉明帝时期,两个印度传教士昙无谶和竺法兰被邀请来到汉朝,向皇帝讲解佛教法义,从而开始引入佛教这一宗教。在隋唐时期,佛教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传播。唐朝时期,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达到了高峰,很多印度佛教大师如慧能、菩提达摩等都来到中国弘扬佛教,而中国的佛教文化也开始朝着成熟的方向发展,形成了黑衣、白衣、戒律三宗,吸引了众多信徒前往参拜。 二、中国佛教文化的特色

1、对儒家、道家文化的融合 在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佛教文化与儒家、道家文化形成了相互融合的特色。佛教的慈悲主义思想与儒家的仁义道德相得益彰,强调的人道主义思想也得到了儒家文化的更深层次的发挥。此外,佛教和道家都强调内修养,提倡精神内在的净化,这也是两者相互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 2、助长中医、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发展 除了对儒道文化的融合之外,佛教文化也对中国其他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医方面,佛教寺庙中传承并发展了许多医疗技术和偏方;在文学艺术方面,佛教经典、佛教绘画、佛教音乐等都成为中国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佛教文化也启示了许多思想家和艺术家,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方式和主题。 3、建立和完善社区机构

论中国佛教的基本特点

论中国佛教的基本特点 第一篇:论中国佛教的基本特点 论中国佛教的基本特点 【摘要】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既继承了佛陀创教的基本精神,也吸收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些内容,为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而有所发展和创新。在漫长的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佛教形成了它鲜明的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思想特点,本文在对佛教发展史的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基本特点做了总结分析。【关键词】中国佛教 基本特点 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正式传入中国以来,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两千年前传入的异邦宗教,在两千年来的演变中,深深打上了中国的烙印,逐步演变为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契合的中国佛教,并与儒、道两教一起,成为支撑中国传统文化之鼎的三根主要支柱。那么,中国佛教有些什么基本特点呢? 一、与儒家、道家相融合。 佛教初传入中国,势力甚微,要想在中国生根发芽,得到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以及各利益集团的支持,就必须尽快适应中国的文化背景,寻找与中国文化的契合点。中国文化的背景,总合言之,乃是以儒家及道家的思想为两条主流。儒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和社会关系,道家重视个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调和与统一。佛教到了中国,为了顺应儒家所注重的伦常关系与道家放任自然,便以戒律精神来配合儒家的道德生活,复以禅定与智慧的内容,诱导道家的自然主义。从历史上看,佛教来华之时,正值黄老神仙方术在中土社会盛行,初传的佛教也就把佛陀描绘为“轻举能飞”的“神人”,把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阿罗汉”描绘为“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①。在依附神仙方术的同时,佛教还十分注意对灵魂不死、鬼神崇拜等中国传统宗教观念的调和,例如把佛教的轮回说与中土的灵魂观结合起来。认为人如果行恶,死后“魂神”就会“人泥犁、饿鬼、畜生、鬼神中”;如果行善,则会“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又如,作为中国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