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肺星形奴卡菌感染一例

合集下载

奴卡氏菌感染致多发性肺脓肿1例

奴卡氏菌感染致多发性肺脓肿1例

免疫缺陷患 者 以及 严重 的播 散性 感染
患 者剂 量 可 适 当增 加 , 如 每 天 1 s ( 5m / k M 7 s k m 。3~ 4周 后 gT P+ 5m / gs x)
可考虑 逐渐减量 维持 。肺 部或其 他系
统 感染 治 疗 需 持续 6个 月 , 及 中 枢 系 累 统、 免疫抑 制患 者疗程 更长 , 要 1 有 常
20 09年 5月 2 5日人 院 。患 者有 慢 性 阻 塞性 肺疾 病 、 支气 管 扩 张 病 史 。人 院前 半个月咳较 多黄色 脓痰 , 动 即喘 , 稍 生
活不能 自理 , 发热达 3 . ℃, 闷, 88 胸 静脉 滴 注左 氧 氟 沙 星 等疗 效 不 佳 。 人 院时 T 3.℃ , 89 呼吸 困难 , 语 不 成 句 , 言 口唇 紫 绀 。双 肺 闻 中 等 量 哮 呜 音 及 湿 哕 音 。
生 乙肝 病 毒 感 染 状 况 及 预 防 对 策 [ ] J .现 代 预 防 医 学 , 0 8 20 ,
3 ( 1 : 2 5—4 4 , 5 2) 44 2 9
[ ] 董美华 ,林玉娣 ,钱云 , 2 等.无锡市成人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 现况调查 [] J .现代预防医学 , 0 9 3 ( 1 : 12—22 . 20 , 6 1 ) 22 14
染色诊断 奴卡菌 病 的敏感 性较 高 ,痰 标本 的革兰染 色阳性率可高达 88% 。
而 弱 抗 酸染 色 可 作 为 进 一 步 确 证 试 验 , 细 菌 培 养 和鉴 定是 诊 断 该 病 的金 标 准 。
染部位 、 原发 病性质 、 卡菌 的种属 等 奴 因 素有 关 , 报 道 其 病 死 率 约 为 3% 。 有 1

努卡菌致肺脓肿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努卡菌致肺脓肿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努卡菌致肺脓肿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摘要:奴卡菌为土壤腐生菌,带菌尘土常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呼吸道、肺或胸膜感染,奴卡菌系需氧性放线菌,主要致病菌有星形奴卡菌、巴西奴卡菌和豚鼠奴卡菌,在我国以星形奴卡菌最常见,其病理改变为化脓性变化,典型的损害是一种液化坏死伴有脓肿形成,奴卡菌致病最常见发生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约70%~80%奴卡菌的初发部位为肺,部分患者为吸入病菌后致病,临床上常缺乏特征性表现,可表现为急性坏死性肺炎、肺脓肿、胸膜炎,可有发热、咳嗽、咳脓痰,血行播散时可有脑脓肿、皮下脓肿、心包炎等症状,此病种临床少有报道,通常被误诊为其他细菌感染、结核、真菌感染甚或肿瘤等,磺胺类药物对该病菌有特效,治疗时间一般为6个月至1年。

关键词:奴卡菌;肺脓肿;磺胺类药物1 病例报告临床资料:患者男,74岁,因“间断发热1天。

”于2016-08-12日就诊。

既往患冠心病、房颤病史6年,天疱疮病史2年,一直规律服用美卓乐治疗,起始剂量为40毫克日一次,规律减量,现美卓乐每日服6片,病情较稳定,糖尿病史2年,血糖控制欠佳,血糖水平维持在空腹13mmol/L左右;入院前2个月开始注射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情况不理想;入院5个月前因双侧颈动脉狭窄行双侧颈动脉支架手术。

患者入院前1天因受凉后开始出现间断发热,体温最高达38.4℃,发热前无明显寒战,服用退热药一次,体温降至正常,于大庆市第四医院行肺CT检查示:右肺空洞形成伴感染,左肺炎症,右侧胸腔积液,给予抗炎(头孢类药物)对症治1天,发热症状无好转,并伴有咳嗽及咳痰,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肺脓肿”收入住院治疗。

病程中患者无明显咳嗽,偶有咳痰,白色黏痰,偶有灰黑色痰,无痰中带血。

入院查体:T 36.6℃ P 92次/分 R 20次/分 BP 97/71mmHg,一般状态差,意识清楚,语言迟缓,可正确回答问题,呼吸略促,轮椅推入病室,查体合作。

无贫血外观,颜面无浮肿,周身皮肤发红,散在皮疹,皮肤粘膜无发绀、球结膜无充血水肿,睑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口唇略发绀,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表面无脓苔,颈软,颈静脉无充盈,气管居中,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减弱,右肺为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04次/分,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5例临床观察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5例临床观察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5例临床观察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疾病科自2014年10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64排螺旋CT表现。

结果咳嗽、持续低热、进行性呼吸困难、紫绀是PCP最常见的临床症状,CD4+T 淋巴细胞数为(1~400)个/μL;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样渗出影;PCP 患者均采用复方磺胺甲基异■唑(SMZco)治疗,如动脉血氧分压10.0×109/L 3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80%~95% 2例。

③所有患者均行流式细胞学检查提示CD4+T 淋巴细胞计数:(1~400)个/μL,其中(1~50)个/μL 3例,(51~200)个/μL例,(201~400)个/μL例。

④PCP相关检测:收集治疗前的痰液及血标本并送至北京佑安医院国家艾滋病诊疗中心进行血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同时进行吉姆萨染色查找卡氏肺孢子菌。

结果3例患者均检测HIV-RNA阳性,2例痰吉姆萨染色阳性。

2.3 胸部X线片及CT①双肺毛玻璃样渗出影:5例(100%),双肺弥漫性毛玻璃状渗出影,肺野透亮度降低,病灶以肺门为中心向外扩展,可累及全部肺野。

②间质型实变影:3例(60%),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双肺可见网织状结节。

③气囊及空腔性病变:2例(40%),双肺野可见多个大小不一的圆形或类圆形气囊,直径1~6 cm 不等,壁均光滑,在肺门或胸膜处多见。

④上述各型在CT片中可交叉存在:双上肺野内多发片状、云絮状影或双中下肺弥漫磨玻璃影,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和多个大小不等的气囊状影[3],见图1、2。

2.4 HIV-RNA检测利用PCR基因扩增技術检测,3例送检患者HIV-RNA均阳性。

2.5 痰吉姆萨染色涂片结果见图2。

艾滋病患者合并新型隐球菌感染1例

艾滋病患者合并新型隐球菌感染1例

艾滋病患者合并新型隐球菌感染1例
拜红霞
【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5(000)015
【摘要】隐球菌性脑膜炎(简称隐脑)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在该病早期,较难与结核、病毒及其他细菌性脑膜炎相鉴别。

一旦出现典型症状,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总页数】2页(P2288-2289)
【作者】拜红霞
【作者单位】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无锡21401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脑脊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2.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菌血症、肺部感染1例
3.艾滋病患者感染新型隐球菌的MLST分型及临床特点分析
4.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播散性新型隐球菌病患者颅脑MRI及胸腹部CT 表现
5.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尿路感染、新型隐球菌败血症1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艾滋病合并卡氏胶囊虫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艾滋病合并卡氏胶囊虫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机会 感染是 艾 滋 病 ( IS 的 主要合 并 症 , 引 AD ) 是
起艾滋病患 者死 亡的重要琢 因。卡氏怖囊虫肺炎 (E ) P P 是艾 滋病 最 常 见 的机 会 感染 现 将 我 院 经临 床证实的 5 例艾滋病患者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
像学所 见分 析如 下 。 材料 与方法
c m iee . o d td
【 叮 w rs A qi di a oee ny s d m : Pl 血 , rl s cf i K od 】 cur n t dfi c y r e e mm ie no r 删mo pI1 e耵 岫 ani D r c i ; g0 1
ir r m r I g
( 2 ) 图 ,3 。
3两肺 弥 漫 的 网状 及 细小 结 节 影 : 。两 肺 . 1例 纹理 明显 增 多 , 多 发 细 线 及 弥漫 的 细 小 结 节 影 。 有 经 复方新 诺 明(r ) s z 治疗后 两 肺 内病灶 消失 , 年 后 a 1 复发 ( 4 图 )
2 方法 : . 艾滋 病诊 断标准 参 照 19 年 我 国成人 95
it s tl le o u t t p er c n pt n - I S tep m ) 8eh i t e un hud b n r ia l dl m h a paa e a et / A D , r c ni m t x aso l e e ti n n et e n si i s ̄t h h 蜘 a m
4 两肺 内多发实变影 : 例。表现为两肺 中下 . l 野肺 纹理 增重 , 并有模 糊 片状影 ( 5 。 图 )
探讨艾滋病合并卡 氏肺囊虫肺炎 的 X线 及 c 表现 。方 法 r
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 的 x线及 c 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r

艾滋病同时合并马红球菌、马尔尼菲篮状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例

艾滋病同时合并马红球菌、马尔尼菲篮状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例

艾滋病同时合并马红球菌、马尔尼菲篮状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
感染1例
杨红红;李梅;刘倩;李小凤;刘敏
【期刊名称】《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年(卷),期】2024(24)1
【摘要】艾滋病(AIDS)患者由于其免疫功能缺陷,容易合并各种机会性感染。

AIDS 患者合并单一病原菌,如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1-2]、非结核分枝杆菌[3](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NTM)、马红球菌[4-5]的报告已常见,同时合并两种病原体共同感染的病例也曾见报告[6-8],但AIDS患者同时合并马红球菌、马尔尼菲篮状菌、NTM感染鲜有报道,本院收治此类患者1例,现将其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总页数】4页(P93-96)
【作者】杨红红;李梅;刘倩;李小凤;刘敏
【作者单位】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感染科;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91
【相关文献】
1.广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特征及Mp1p抗原快速筛检的研究
2.艾滋病患者中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与播散性非
结核分枝杆菌病的临床特征3.53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4.长沙市儿童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5.艾滋病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及马尔尼菲篮状菌、新型隐球菌播散性感染1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结核与艾滋病双重感染1例报告

肺结核与艾滋病双重感染1例报告

肺结核与艾滋病双重感染1例报告发表时间:2009-12-22T14:02:13.2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9期供稿作者:徐士虎陈南海[导读]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自身抵抗力显著下降,易于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

徐士虎陈南海(沙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沙洋 448200)【中图分类号】 R521.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29-0262-02 患者女性,30岁,农民,已婚,育有一子(其子HIV阴性),为我县人。

于2008年3月发现其感染HIV,未予抗艾滋病病毒治疗.后于同年10月23日受凉后出现咳嗽,无痰,无发热,咯血,胸闷、盗汗及呼吸困难,无乏力,纳差等症状,至我县人民医院拍胸片,诊断为右上肺结核(增殖灶)。

经转诊来我科。

患者无既往病史,无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自诉2年前有不洁性接触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查体:T36.5℃、P90次/分,R20次/分、BP100/70mmHg,体重40Kg。

发育正常,皮肤无黄染, 出血、破损,全身淋巴结无肿大。

心脏听诊无异常、律齐、心界无扩大,两肺呼吸音尚清,无干湿性罗音,肝脾未触及。

实验室检查:抗结核抗体阴性,PPD试验:硬结20×22mm,血沉60mm/小时,痰涂片未找到抗酸杆菌,未做痰培养,肝肾功能正常,血尿大便常规正常,HBSAg(-),HIV初检阳性,后送省疾控中心复核确诊HIV抗体阳性,2008年10月CD4+210个/UL。

2008年11月1日经我结核病防治所结合防艾科信息资料诊断为右上肺继发性肺结核,AIDS临床III期(WHO)。

讨论1 发病原因: 该病人是一位30岁的年青人,既往身体健康,否认有过肝病、结核病等传染病史,无外伤、输血史。

有不洁性史。

据此,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性接触传播而感染艾滋病病毒。

另外,该病人在我县肺结病流行地区。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自身抵抗力显著下降,易于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

艾滋病合并结核、梅毒、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1例

艾滋病合并结核、梅毒、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1例

半 月余 , 腹痛 4 d ” 入 院。患 者 于 2 0 1 3年 5月 2 2日 开 始 出现发 热 , 体温反复持续 在 3 9 。 C~ 4 0 ℃, 人当 地 医 院 住 院 治 疗 。查 C D 4+T 淋 巴 细 胞 1 0 7 . O 0
验( TR u s T) 阳性 ( 1:1 2 8 ) ; 抗 梅 毒 螺旋 体 抗 体 : 3 7 . 3 9 s / c o ; C I N +T淋 巴细胞绝 对值 1 3 . 0 0 c e l l s / I x L , C D 8 +T淋 巴细胞绝 对值 2 2 2 . 0 0 c e l l s / t x L, c D 4 / C D 8
压痛, 无 反跳 痛 。腹部 增强 C T显 示 : 肠 系膜 及后 腹
1 . 4 真 菌学检 查 采 集 患 者 血 液 进 行 真 菌 培 养 ,
血 培养 仪 3 d报 阳 , 涂片作 革 兰染 色 呈 圆形 、 椭 圆形
膜 多发 软组 织影 , 支持 淋 巴结 大 。腹 痛 原 因考 虑 与 后 腹膜 淋 巴结大 有 关 。右 颈 部 淋 巴结 活检 病 理 : 找 到 抗酸 杆菌 , 给 予 抗 结 核 治 疗 。胸 部 C T检 查 报 告
再 次人 院 。血 培养 真菌检 查 , 两次 均分离 出 P M。
1 . 2 实验 室检 查 血 常 规 : 白细 胞 7 . 1 5 ×1 0 / L, 红
治此类患 者 1 例, 现将其 诊断情况报告 如下 。
1 病 历 资 料
细胞 4 . 3 1 ×1 0 他 / L, 血红蛋 白 1 1 5 . 0 0 g / L ,血 小 板
菌, 提 示结 核 。
入本 院。患 者 发 病 以来 主要 表 现 为 反 复 发 热 及 腹 痛, 以后 腹痛 为 主 , 纳差, 体 力 明显下 降 , 体 重下 降不 明显 。入 院体格 检查 : 后颈 部 可 触 及 2个 大 的淋 巴 结, 花生 粒大 小 , 触 痛 不 明显 。腹肌 稍 紧张 , 全 腹 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状、 皮肤症状、 肾功能损害、 肝毒性和骨髓抑制。尤 其在艾滋病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高。对于磺胺 类药物过敏、 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对磺胺类药物无 反应的患者应更换其他敏感抗生素, 如亚胺培南、 第 三代头孢菌素、 利奈唑胺等治疗。
参 考 文 献
[ 1 ]M a n d e l lG ,B e n n e t tJ ,D o l i nR .P r i n c i p l e sa n dp r a c t i c eo f i n f e c t i o u sd i s e a s e s .6 t he d .P h i l a d e l p h i a :E l s e v i e rC h u r c h i l l L i v i n g s t o n e , 2 0 0 5 : 3 6 2 0 . [ 2 ] 吴本权, 张天托, 朱家磬.免疫抑制宿主肺奴卡菌病二例并文 献复习.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 0 0 9 , 3 2 ( 8 ) : 5 9 3 5 9 7 . [ 3 ]S h i v a p r a k a s hM R ,R a oP ,M a n d a lJ ,e ta l .N o c a r d i o s i si na t e r t i a r y c a r e h o s p i t a l i nN o r t hI n d i a a n dr e v i e wo f p a t i e n t s r e p o r t e d f r o mI n d i a .M y c o p a t h o l o g i a , 2 0 0 7 , 1 6 3 ( 5 ) : 2 6 7 2 7 4 . [ 4 ]M o o t s i k a p u nP ,I n t a r a p o k aB ,L i a w n o r a s e tW. N o c a r d i o s i si n S r i n a g a r i n dH o s p i t a l ,T h a i l a n d :r e v i e wo f 7 0c a s e sf r o m1 9 9 6- 2 0 0 1 . I n t J I n f e c t D i s , 2 0 0 5 , 9 ( 3 ) : 1 5 4 1 5 8 . [ 5 ]J o n e s N ,K h o o s a l M,L o u w M,e t a l .N o c a r d i a l i n f e c t i o na sa c o m p l i c a t i o no f H I Vi nS o u t hA f r i c a .J I n f e c t , 2 0 0 0 , 4 1 ( 3 ) : 2 3 2 2 3 9 . [ 6 ]F l e e t w o o dI G ,E m b i l J M,R o s sI B .N o c a r d i aa s t e r o i d e sc e r e b r a l a b s c e s si ni m m u n o c o m p e t e n th o s t s :r e p o r to ft h r e ec a s e sa n d r e v i e wo f s u r g i c a l r e c o m m e n d a t i o n s .S u r gN e u r o l , 2 0 0 0 , 5 3 ( 6 ) : 6 0 5 6 1 0 . [ 7 ] 姚小英, 黄吉炜, 邹农.肺奴卡菌病的诊治最新进展 .国际呼 吸杂志, 2 0 0 9 , 2 9 ( 1 5 ) : 9 5 0 9 5 3 . ( 收稿日期: 2 0 1 1 1 1 1 3 )
奴卡菌病例大多表现为发热、 咳嗽、 咳痰、 气急, 部分可以通过血液播散, 常引起转移性病灶, 转移到 脑部引起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转移到皮下引起单 发或多发脓肿等。本例艾滋病合并肺星形奴卡菌感 染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 咳痰、 发热、 气急等。 该病例有 2 1d 糖皮质激素用药史, 因而免疫功能缺 陷, 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是奴卡菌病主要 的危险因素。奴卡菌病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改变均 无特征性, 容易被误诊为普通细菌性肺炎和肺脓肿、 侵袭性肺真菌病、 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等。 本例患者在未检出奴卡菌之前, 有 4个月抗结核用 药史, 但是患者仍然反复咳嗽、 咳痰、 发热, 反复查痰 结核分枝杆菌阴性, 回顾性总结该病例诊断为结核 病应为误诊。奴卡菌感染诊断的金标准为从痰液、 肺泡灌洗液、 脓液、 胸水等样本中培养分离出奴卡 菌。奴卡菌生长缓慢, 多数需 2~ 7d , 有时需 4~ 6 周, 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 近年来 P C R技术 的开展为奴卡菌的诊断提供了更快、 更可靠的结果。 目前为止, 治疗奴卡菌使用最多的方案为联合 使用甲 氧 苄 氨 嘧 啶 ( T M P ) 和磺胺甲唑 ( S M Z ) 。 对肾功能正常的成人肺奴卡菌病患者, 推荐的初始
+ L , 痰耶氏肺胞子菌(+) 。 C D μ 4 T淋巴细胞 7个 /
D O I : 1 0 . 3 7 6 0 / c m a . j . i s s n . 1 6 7 4 2 3 9 7 . 2 0 1 2 . 0 1 . 0 1 8 作者单位: 5 4 5 0 0 5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柳 州 市, 广西龙潭医院感 染科 通信作者: 张勇, E m a i l : y o n g 9 7 @1 6 3 . c o m 引用格式: 张勇, 覃善芳, 卢瑞朝, 等.艾滋病合并肺星形奴卡菌 感染一例.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 0 1 1 , 5 ( 1 ) : 5 7 5 8 .
9 ( 4 6~ 1 2 . 5 )× 1 0 / L , 中性粒细胞 0 . 7 9~ 0 . 9 1 , 血 9 小板 ( 1 2 1~3 2 2 )×1 0 / L , 红细胞沉降率( E S R )
1 2 4m m/ 1h , C反应蛋白 1 7 5m g / L , 血气分析: P a O 2 5 1 ~ 9 2m mH g , P a C O 4~ 4 3m mH g 。抗 H I V (+ ) , 23
N o . 1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 0 1 2年 2月第 5卷第 1期 C h i nJ C l i nI n f e c t D i s ,F e b r u a r y 2 0 1 2 , V o l . 5 ,
·5 7 ·
·病例报告·
艾滋病合并肺星形奴卡菌感染一例
张勇 覃善芳 卢瑞朝 蒙志好 蓝柯 岳静
3月2 6日胸部 C T检查: 两肺弥漫浸润影, 呈毛玻璃 样改变, 左肺下叶背段见小片状阴影, 其中见小的透 光区( 图1 a ) 。入院后诊断: ( 1 )艾滋病合并耶氏肺 孢子菌肺炎; ( 2 )肺结核; ( 3 )口腔假丝酵母菌病。 给予地塞米松 1 0~ 2 0m g / d , 静脉滴注 2 1d ; 克林霉 素、 复方磺胺甲唑抗肺孢子菌肺炎, 氟康唑抗真菌 治疗。患者临床症状稍有好转, 气促改善, 但仍有反 复咳嗽、 咯少量痰, 发热未见改善。4月 1 5日给予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镜下见左、 右肺各支气管通畅, 黏膜光整, 未见狭窄及新生物, 左肺可见少许脓痰, 右肺可见少许黏稠痰, 刷痰涂片及培养结果均未见 异常, 痰培养、 痰涂片抗酸杆菌(- ) , 灌洗液普通菌 培养: 星型奴卡菌(+ + + ) , 对头孢噻肟、 头孢呋辛、 头孢吡肟、 庆大霉素、 复方磺胺甲唑和呋喃妥因敏 感, 对红霉素、 克林霉素、 四环素、 利福平、 氨苄西林、 头孢噻吩、 阿莫西林 / 克拉维酸和左氧氟沙星耐药。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复方磺胺甲唑、 庆大霉素、 头孢噻肟治疗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水平, 随后给予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H A A R T ) 。5月 2 7日复查 胸部 C T , 双肺病灶吸收好转, 左肺下叶背段病灶吸 收好转, 空洞闭合( 图1 b ) , 7月 6日患者好转出院。 讨论 肺奴卡菌病是由奴卡菌侵犯人体引起的 少见但严重的化脓性或肉芽肿性疾病。 N o c a r d于 1 8 8 8年首次鉴定出奴卡菌, 国内自 1 9 6 4年以来陆 续有报道, 但国内每年发病数无统计, 发病率尚不确 切。奴卡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是一种革兰染色 及弱抗酸染色阳性的需氧杆菌, 主要由呼吸道或创 口侵入机体, 免疫功能低下和正常者均可患病, 临床 感染病例以肺部受累多见, 以巴西奴卡菌及星形奴 卡菌多见。6 0 % 的病例为免疫功能低下者, 如长期 使用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器官移植、 糖尿病、 血 液病、 肿瘤放疗、 化疗、 H I V感染等, 其中 H I V感染 约占奴卡菌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 9 . 1 %~ 3 4 . 3 %,
【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肺; 星形奴卡菌; 感染 A I D Sc o mp l i c a t e d w i t h p u l mo n a r yN o c a r d i aa s t e r o i d e s i n f e c t i o n :r e p o r t o f o n e c a s e Z H A N GY o n g ,Q I NS h a n f a n g , L UR u i c h a o ,M E N GZ h i h a o ,L A NK e ,Y U EJ i n g . 【 K e yw o r d s 】 A c u q i r e di m m u n o d e f i c i e n c ys y d r o m e ; L u n g ; N o c a r d i aa s t e r o i d s ; I n f e c t i o n 【 F i r s t a u t h o r ’ s a d d r e s s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I n f e c t i o u s D i s e a s e s , G u a n g x i L o n g t a nH o s p i t a l ,L i u z h o u5 4 5 0 0 5 ,G u a n g x iZ h u a n g A u t o n o m o u s R e g i o n ,C h i n a E m a i l :y o n g 9 7 @1 6 3 . c o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