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音乐教学中运用

微课在音乐教学中运用
微课在音乐教学中运用

微课在音乐教学中运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

在音乐课堂中,教学氛围尤为重要,因为没有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会提不起兴趣。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入微课,利用微课播放一些简单的、有趣的视频,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注意,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后面音乐教学的开展,使学生深入了解音乐的旋律,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同时,微课的使用还可以让学生接触和了解到不同的学习内容,起到扩大学生知识面的作用。例如,教学《快乐的节日》时,教师让学生主动推荐自己当主持人,若学生出现害怕或害羞的心理,教师则通过微课播放学生平时参加活动时的视频,让他们看到自己在舞台上也可以自在地表演节目,从而缓解学生紧张、害怕的情绪,使学生知道“其实当主持人并不难,只要有自信,自己就是最棒的”。这样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选举出主持人后,教师可引导主持人向大家进行提问和介绍即将要学习的歌曲。如:“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是《快乐的节日》,大家对这首歌有没有印象?这首歌曲主要表现了自己在节日里高兴和快乐的心情与情景,那同学们有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节日呢?喜欢这个节目的理由又是什么呢?大家在过自己喜欢的节日时心情是怎样的,可不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让主持人将话题引向这节课学习的重点:“那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吧,看看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然后教师播放微课视频,在欣赏歌曲的同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想象作者在创作该歌曲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这样教学,使学生深入体会到歌曲所带来的欢乐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开展音乐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激活学习思维

“怀疑是向哲学迈出的第一步”,没有怀疑,就不会去创新。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质疑,激活他们的学习思维,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音乐教学并不只是教会学生几首歌曲,或者掌握一些简单的音符就了事,而是在教会学生音乐知识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深入了解音乐的独特魅力。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只是单方面地进行知识技能的输出,单纯地完成教学任务,即让学生学会几首歌曲或掌握一些音符,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音乐思维,使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得不到发展。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入微课,利用微课去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若不及时予以解决,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会导致学生对这一学科产生厌烦心理,很难进行后继的学习。例如,在对《共产儿童团歌》进行授课时,由于学生之前并未接触过这首歌,无法理解其中的内容,所以教师可通过微课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更加具体地感知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共产儿童团歌》是一首描述抗战时期的儿童歌曲,教师在播放视频时可多寻找一些关于《红孩子》的电影片段,让学生了解共产儿童团在抗战期间存在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使学生明白少先队的前身是共产儿童团,从而了解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这样还使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增强其责任感,感悟到无论在哪一个年代都应该努力学习,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在制作微课视频时,教师可将共产儿童团的发展史和作用体现出来,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同时,快速地融入歌曲的情景之中。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问题也会接连不断地涌现出来,如“这首歌曲和进行曲的速度有什么关系”“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我们在唱的时候,怎么体现出来”“我们在学唱过程中需要配上怎样的肢体动作”等。通过质疑,深化了学生对这首歌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质疑中学习,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和发展。若教师在教学中不利用微课,则无法展现共产儿童团的历史背景,而学生通过了解历史,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产生共鸣,避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唱一句,学生模仿一句”的情况发生。同时,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可令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歌曲的内涵,进而通过质疑不断去探索发现,提高了音乐学习的效率。

三、突破教学难点

学生由于年纪小,生活经历少,所以对音乐的感知还有所欠缺,再加上多数学校的小学音乐教师都是兼职的,自身的音乐素养还未达到专业水平。因此,许多教师在课堂中不知如何去进行示范教学,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学习中。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微课,则可以轻易地解决这一问题,能很好地为学生呈现乐理知识、歌曲的创作背景等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起示范作用。另外,通过微课播放视频,可令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以发展。例如,教学《有只雀仔跌落水》时,该歌曲教学的难点是使用粤语进行演唱,多数教师由于地域的限制无法掌握正确的粤语,存在会听不会说、会说不标准的情况,从而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若教师通过微课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粤语歌曲和其他歌曲的不同之处,再播放不同版本的《有只雀仔跌落水》,可使学生感受到不同方言表达的效果各不相同,有利于学生学习该歌曲的

演唱。在学生听歌的过程中,教师可对其进行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方言吗?有同学会说吗?同学们还会说什么地方的方言?”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不仅能了解学生对粤语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方言种类的多样化。此外,利用微课还可以让学生学习标准的粤语,进而正确地演唱粤语歌曲,既解决了教师教学的难题,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方言的魅力。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优点远不止于此,还可以使用微课对教案进行总结和梳理,让学生更加直接地了解音乐的乐理,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综上所述,利用微课进行音乐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和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歌曲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去探索音乐、欣赏音乐,发展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我的小学音乐教学故事(20200514103334)

我的小学音乐教学故事 一直以来,音乐课被称为副课而不受重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音乐教育事业获 得迅速发展,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不负众望,更好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是我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与实验的课题。上好一节音乐课的手段虽然很多,在教学中,我慢慢体会到,要上好一节课并不难,难的是要上好每一 堂课。平时我在教学细节之处慢慢灌输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把握住他们学习音乐的正确方向。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让我有心得的小事,事情虽小,但也慢慢完善着我对音乐教育的 理解。 本学期我任教六年级的音乐课。针对学生性格特点,每次开始上课,我都会在黑板 的左上角写上小组课堂纪律评比栏并贴上星星,作为奖励给表现最好的小组,这一招,总会特别奏效。孩子们也特别喜欢上我的音乐课。我觉得这也是对我工作最大的鼓励。 记得有一次我上一节音乐课的内容是《认识七个唱名》。当时我问:同学们,哪一位 能把这七个音的唱名唱一唱全班的学生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望着我。当时我已从他们的眼神中读懂了什么。其中一个胆子特别大的学生举起手站起来对我说“老师,那不就是我们数学上学的阿拉伯数字1、2、3、4、5、6、7嘛!一听这话,我不禁大声笑了笑。这时全班的学生 也笑了起来。说实在,我刚接触到音乐时,也何尝不是将这七个音乐符号认成数学符号呢此 时我忍住笑,换用不着游戏的方式让她们来认识七个唱名。首先,我让学生跟电子琴唱一唱(数遍);接着,我先给七个音编上名字,带着学生以“找朋友”的游戏认识了“do、re、mi、fa、sol、la、si”的七个唱名;然后,又带他们模仿我做手势。这时我又想了一个更 好更有效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来为音乐王国里的七个小朋友都编上动作,以此让他们自己来熟悉音的高低。于是我就又开始行动了起来,等我话一说出来,就有好几个同学举手争先恐后说:“廖老师,廖老师,能让我来试一试吗”甚至还有几个同学站起来颇不期待离开 座位到讲台上进行表演。于是,我请了一个同学让他做“do、do、do”的动作,这时,我发现有很多同学都举起了小手,来跟着他表演。看着同学们的表演,他们掌握得很快。于是我又叫了好几个同学同样为re、mi、fa、sol、la、si这六个音编动作。看着同学们编的动作 再加上我及时的引导,他们对这七个音的唱名很快就掌握了。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聆听、分析、思考”音乐能力。能从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速 度、音量和旋律的起伏等方面去听去想。这一时期,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小 组合作少些,以后的课堂教学我要多多以轻松快乐的游戏来让她们吸收要学的知识,同时多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己。这就是我在音乐教学中的一个小故事。

我的音乐教学故事

我的音乐教学故事 临近学期结束,我一直在思考怎么给孩子们考试。通常音乐考试无非是唱首课本上的歌曲,或者做一张音乐试卷。作为一门考察学科,我其实并不想给学生增加什么多余的负担。特别我教的是初一、初二的学生。“快乐学习”一直是我的一贯宗旨。所以今年我想搞一些小花样,想让同学们合作完成一个小小音乐剧。 5月劳动节一放假出来,我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学生。学生们一听不用考试,别提有多兴奋了。于是,我立马把考试的内容和要求详细的考诉了学生。具体要求是这样的:1、8人为一组。2、每组一个音乐剧,可以照搬经典也可自我创编。3、音乐剧立意高尚,可适当加入台词和舞蹈。4、每位同学必须集体参与,保证每人都有戏份。这是我第一次放手给学生自我去创编,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放手。相信也许结果不一定会如预期般,但是这个过程一定会锻炼到学生们的音乐能力。 终于,一个月过去了,到了考试的时间了。先上课的是初二的班级,对于他们的表演我还是有点担心。因为学生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们越来越害羞,越来越不会表达自己。考试下来,有几个班级的小组还是蛮有创意的,在我提供的一些剧本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些创意。比如《新编西游记》,这个作品虽然搞笑的成分多一点,而且学生笑场严重,但是我看到了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努力。在考试的最后我把其他班级的一些优秀作品进行了展播,效果很好。虽然准备时间比较短,但学生的积极性教平时都有提高,因为他们可以选自己喜欢的歌曲放入作品中,他们的音乐改变能力、舞蹈,台词,表演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尽管很多同学都没有脱稿。但我还是比较欣慰的,基本上达到了我的预想效果。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样的考试很有意思。当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考试时间不够。我准备了两节课考试,但实际考试时时间不够,最后是用三堂课完成的。2、学生准备不够充分。由于他们平时作业很多,所以排练时间很少。这也是导致每组考试时总有些学生出现忘词,不记

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声声慢》 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试着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师教法、学生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单元解读 《声声慢》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七课(李清照词两首之一),这个单元所选皆为唐宋诗词文的名篇杰作,本专题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诗词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词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感情,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词的能力。 2、课文特点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李清照作为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以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为主,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她独有的寂寞心境。 二、学情分析(包括三维目标整合及重难点确立) 1、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我们知道,语文是一门与众不同的学科,它时时震撼学生的内心,常常牵动学生的真情,而三维目标的整合正是这样一个发挥教育功能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个活动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传授新知识时,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接教学对策。 2、三维目标:根据学情特点和新课标理念,结合本词的特点,我确立三维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2)能力目标:通过“直觉感知——深入探究——情感提升”逐层深入地鉴赏诗歌。 (3)情感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 3、教学重难点: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通过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感受“闲愁”与“丢家弃国之愁”的区别,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 (2)教学难点:这首词选择的意象很符合传统的审美视角,挖掘词中意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三、教师教法 ①诵读感悟法。让学生在诵读中发现诗词中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诵读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 ②自主合作探究法。 结合学讲计划,结合导学案的“问题导学,互助探究”的模式,让学生分成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启发。 ③比较分析法。 通过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多诵读、多分析、多联系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 ④多媒体“情境法”。 通过多媒体和mp3的展示,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育故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故事

教育故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故事 教育故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故事 德国教育家福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儿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性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在游戏中我们所获得的轻松和愉快,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高尔基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快乐的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游戏。在游戏中,儿童的运动器官,感知记忆力都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我们这里所说的游戏不是纯粹的游戏,而是融入了具有音乐性特点的游戏。在音乐教学中,我们称之为“音乐游戏”。音乐游戏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游戏,它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在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音乐是音乐游戏的灵魂所在,音乐游戏只是学习音乐的手段.音乐游戏必须伴随音乐,才能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它从音乐本身入手,让学习者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

的节奏、情节、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还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音乐课还没得到一定的重视,就只是教师简单的教授,学生被动的接受这种简单而枯燥的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到底有多少学习兴趣、学到了多少知识、课堂效率到底有多高谁也没有认真研究过。作为一名刚刚走出校门又走进校门的新教师,刚开始对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有些力不从心,满脑子的教育教学理论不知如何付诸实践。我尝试用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教学,完全进行不了,我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讲,一堂课乱哄哄的。课后经过反思,反复实践,发现了在音乐课堂中适当采用游戏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非常高。通过走进学生的心里,我发现他们非常爱上音乐课,只是他们不知道音乐课除了唱歌外还会学到节奏、节拍、速度等音乐的基本要素。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好玩、好动的特征,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将这个特征发挥的淋漓尽致,我将音乐游戏融入到唱游教学中让他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与探索,我发现音乐游戏真的是我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相对于其他学科,音乐课具有独特的学科性。

五年级信息技术-第三课《一起来跳舞》微课教案

《一起来跳舞——运用scratch设计小猪跳舞小游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Scratch 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所发展出来的一套新的程式语言,利用此软件能轻松的创作出交互式故事、动画、游戏、音乐等令人感叹的作品,还可以把作品上传到scratch的官方网站和全世界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本课是学习scratch软件的第三课时,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通过绘画角色造型,学习指令“播放声音”,侦测指令“碰到边缘就反弹”等设计小猪跳舞小游戏。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五年级上期的学生,学生刚接触Scratch软件二课时,已经初步学会了角色的移动、增加删除角色、更换背景等。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体会到制作简单动画的乐趣,因此scratch软件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本节课通过学会用scratch设计小猪跳舞小游戏进一步了解scratch部分指令的使用,激发他们对scratch软件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设计小猪跳舞游戏的基本原理。 2、理解并学会运用动作模块区的“碰到边缘就反弹”指令,控制模块区里的循环指令“重复执行”,声音模块区的“播放声音”指令。 3、进一步熟练scratch软件绘制造型等各种操作。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和发现游戏中各种素材和角色的特点以及游戏运行的特点进行范例的脚本分析,从中掌握实现各种运动的指令模块,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己学习设计游戏脚本,让学生发现和关注他们平时喜欢的电脑游戏原

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信息素养。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和创新作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掌握小猪角色造型的绘制。 2、理解并掌握小猪角色在舞台跳舞的方法。 难点:理解并正确运用脚本中各种指令模块的含义和顺序,学会自上而下的编程思维。 五、教学策略: 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scratch软件,教学课件,教学素材。 七、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展示优秀作品,引出课题1.同学们,去年我们学校六一节 目表演的舞蹈节目好看吗? 今天老师教大家用scratch制作 小猪跳舞的小游戏,我们可以自 己来导演舞蹈,接下来先欣赏一 个“小舞蹈”(打开优秀作品小猪 跳舞,让学生感受小猪跳舞的魅 力。) 出示课题:设计小猪跳舞小游戏 观看优秀作品--小 猪跳舞展示。 通过学生喜 欢的游戏展 示,活跃课 堂气氛,激 发学习兴 趣。

走近音乐“微课视频

走近音乐“微课视频” 随着微博的流行,微信的扩张,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微”时代的悄然来临,其互动参与性之强、信息传播速度之快等优点,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捷。微课也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教师的视野,微课教学视频、微课教学设计、微课教学大赛……一系列与微课相关的内容接踵而来,着实给广大一线教师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但惊喜之余也存在困惑,什么是微课视频?它有何实践价值和创新之处?对此本文试着作出个人的见解。 微课视频是以短时视频为主要载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是交流传播教学资源的一种新型方式。 纵观国内外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微格教学开始引进国内,用于培养和训练在校师范生的教学技能。2008年秋,美国戴维·彭罗斯提出“微课程”的概念,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形式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与这两者不同的是,微课视频研究面向的对象和研究的层面不同,它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的专业成长。由于微课视频是一个新生事物,尚在初步探索和研究阶段,对音乐微课视频的研究则更处于起步阶段。笔者认为:以《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基本理念为基础,对中小学音乐微课视频进行有效开发与应用,可以为目前刚刚起步的微课视频研究提供相应的实践依据。 一、对中小学音乐“微课视频”的初步认识 1.教学时间较短 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时长通常是5—8分钟,因此,相对于40分钟或者45分钟的一堂音乐课来说,音乐微课视频更能集中学习者的注意力。 2. 题材选择多样 音乐微课视频可以用于课堂教学、课外兴趣小组或社团建设,适合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也可以着眼于音乐教师的校本研修,运用于对某一个音乐课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剖析。在课程资源方面,由于音乐学科的实践性原则,使得音乐微课视频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优势尤为突出,如唱歌、器乐、视唱、欣赏、乐理、创作、舞蹈等,均可作为微课视频的题材。 3. 学习目标单一

我的音乐教学小故事

我的音乐教学小故事 开学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回想起这段时间的教学近况,甚是欣慰。因为我的学生已经开始喜欢上音乐课了,并且他们的自制力也随之提升,这使我信心倍增。这些都缘于我刚开学对各班进行的学生心理调查分析。 记得新的一学期刚开始,做了多年的专职音乐教师,不知是自己的能力差了,还是学生的要求高了,总之现在越来越难驾驭中高年级的音乐课堂了。无论你讲什么、唱什么、听什么,或者再怎么变花样,就是引起不了他们的兴趣。下一节音乐课就是五年级的了,怎么上呢? “叮……”铃声响起了,我快步走进了五年的一个班,因为刚开学,一切还很乱,包括纪律。我环视了一下教室,同学们有的在说话、有的在写作业、还有的在乱串,一点都没有要上课的样子,似乎没看见我来一样。我上课的心情更加低落了。学生到底想不想上音乐课,他们想上什么样的音乐课呢?想到这,我脑子一转,这节课何不让他们自己来写写他们心中的课堂呢?我做了个安静的手势,清了清嗓子笑着说:“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先给各位同学拜个年,祝大家新年心想事成。”有几个调皮的同学还鼓起掌叫好。接着我又说:“新学期的第一节音乐课,我们也来点新招。”还没等我说完,同学们就在下面议论开了。我示意让大家静下来,“上学期大家对音乐课不是十分感兴趣,所以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怎样上好音乐课,你们心中的音乐课、音乐老师是什么样的?请你把自己的看法写下来!”说完,有同学拿出笔和纸开始写了,还有的托着脑袋在思考,教室里一片安静。 下课后,我拿着同学们写好的字条,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有同学写道:“音乐给人快乐,音乐可以带走我们的烦恼,我心中的音乐课需要一个活泼的音乐老师和一群活泼的学生,这样才会有音乐的气氛,这样做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人,也会被这样的气氛感染的。”还有同学说:“我们小学生的音乐书太枯燥无味了,如果可以换成一些流行歌曲,那就太好了,那些幼稚的歌曲会让人厌倦,有一种催眠的感觉。”还有同学写道:“音乐老师的表情很严肃,您也是一位时尚人士,何不拓展一个‘秀自己’的舞台呢?每节课拿五分钟来让一位同学秀一下他呢?”还有的学生写道:“在每次个别检查歌曲演唱时,有的同学不敢大声的演唱,老师可以跟他一起接唱,这样的合作也能增加学生的信心呀!” 看着同学们写的这些建议,我心里感触很深,对于上课调皮捣蛋的同学我都是狠很批评,每次的音乐课总是急于把内容上完,很少去体会学生的心情,课本上的内容,歌曲都过于陈旧,

微课在音乐课中的应用

微课在音乐课中的应用 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以其富有感染力的音效、生动直观的图像、启发性的视频片段等特点脱颖而出,改变了过去教师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内微小视频的播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解决节奏疑难、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理解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等。 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微课相对于其他的多媒体而言,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组成结构“情景化”。 一、微课在音乐歌唱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课堂教学中歌唱教学问题一直是很受关注的领域,课中,教师一般会安排以学习一首歌曲为这堂课的主要任务,围绕这一任务教师将组织展开一系列的导入、练声甚至欣赏、演唱等活动,但是往往有时候学生的演唱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教师高音示范不到位,在遇到这些棘手问题时,及时运用微课中的歌唱教学来弥补了教学的缺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还可以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歌唱教学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前景。利用微课,也改变了以教师反复范唱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使学生迅速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及时得到启发,从而学得兴趣盎然。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歌唱教学中的难点。 三、微课在节奏练习教学中的运用

借助微课,练习歌曲中的难点节奏。节奏训练比较枯燥,学生一般不感兴趣。如果此时不注意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去听、去练、效果肯定不佳。许多学生在歌曲学唱时节奏把握不准,需要单独摘出其中节奏单独练习,经过节奏练习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节奏,但是还有有个别同学没有唱准节奏,经常感觉费了很长时间效果还是不理想的状态,这些难点节奏的教学,就可以运用微课,将歌曲中难点与微课相结合,利用微课中的生动的音像、图文颜色的变化,直观真实地呈现于学生面前,既可以轻松地引导学生掌握难点节奏,又可以从中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演唱自信心,使他们在节奏练习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四、微课在课堂乐器演奏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及兴趣。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乐器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器乐教学在小学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创造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乐器进课堂”这种新的课堂教学形式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为学生美好人生打基础而进行的大胆尝试乐器演奏的教学扩大了音乐的表现力,改变了音乐教学的面貌。乐器演奏的教学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课堂乐器易于学习、易于演奏、便于集体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最感苦恼的是教师示范很到位,由于班级学生多,看不清楚指法,手型,分个讲解慢,到了学生演奏的时候就变成了对牛弹琴,而运用微课进行演奏教学则利用它的直观性和真实感,很好地将学生的指法、手型与乐器结合到一起,弥补了学生的“演奏空白”,从而激发起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演奏的欲望。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课堂乐器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了,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了。甚至老师还没有教授的课程,他们已经能用准确地演奏出来,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进步。 总之,微课教学通过图像、声音、文字、光彩、颜色、视听并举,提供的现象直观、清晰、生动,烘托由色彩、形象、声音等混合构成的学习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形象化、趣味化,从而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到自然、

音乐叙事故事

音乐叙事故事 我们的孩子喜欢上音乐课,上课时唱歌的声音太大,有时遇到喜欢唱的歌曲,简直就是声嘶力竭。我经常提醒他们用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他们总是不以为然。 今天又是这样。一开始练声,他们就用很大的声音。我不停的跟他们是说“小声点”,可是没用,反到是增加了他们跟我唱反调的兴趣,越唱越大。唱歌的时候就更是如此。简直成了吼歌。于是我改变设计,先用轻柔的《天鹅》的音乐让他们安静下来。接着请学生和我做一个游戏,让学生来一个比赛。每组派出一个代表,跟于老师说一句话,要求:用最小的声音,但是要让一米之外的我听清楚每一个字。这两个条件都做到了,就是优胜组。结果,他们做得非常的好。 接下来我让学生用这种感觉来哼唱《小小摇篮曲》的旋律,比一比,那组唱得最有感觉。通过前边的游戏训练,这次学生唱的很好,再也不象以前那样大声的吼了。 当学生哼唱好歌曲旋律后,启发学生用同样的感觉演唱歌曲《小小摇篮曲》。谈话:“这首歌曲是个完整的故事,你们用歌声“讲”给老师听吧!记住,你们是在和于老师讲悄悄话哦。起调之后,我在前指挥,唱完之后我们整整楞了几秒中,才从歌曲的情绪中回来,我不禁带头鼓起掌来。我从来没有听他们如此认真的唱歌,如此的有感情。他们来劲了,要求继续唱。我拿出歌,让他们分析,再轻声的带感情唱。以往经常是我分析歌词歌谱,让他们怎么怎么唱,学生感觉都没什么兴趣,可今天完全不同,我才发现他们是如此的有主见,我只要稍稍提示,他们都能说出来,处理恰当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有人提出来了,有些歌曲很劲爆,用轻声能唱吗?我们一起讨论,之后一起唱,怎么才可以用小小的声音来凸现力度呢?并且一起实践,我们甚至找了一些他们喜欢的流行歌曲来示范。基本上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最后,我告诉大家,他们现在正处于变声期,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嗓子,不要大声说话唱歌,不然声带会血肿,会受伤,给我们带来不好的影响,可能使我们长大以后的声音不那么好了,学生都非常认真地听并理解了我的话。于是我们在很快乐的氛围中愉快的结束了这堂课。 这堂课给我的启示特别的深,也让我知道,我要学的,要积累的东西真的还很多,我只有不段进步,才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号,才对得起我那些可爱的学生们!

小学音乐教育故事

小学音乐教育故事 从事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已有两个年头多了。在这两年的教学中,我慢慢体会到,要上好一节课并不难,难的是要上好每一堂课,很多问题并不能仅仅靠一节两节课就能解决的,是要靠平时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细节之处慢慢灌输你对音乐的理解,把握住他们学习音乐的正确的方向,并且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让孩子真正的喜欢你,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让我有心得的小事,事情虽小,但也慢慢完善着我对音乐教育的理解。回想起我的教学经历,有许多地方值得反思和总结。 起初来的时候我在想我到底应该怎样来教我的学生,怎样达到新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充分利用并实践新的课程改革怎样才能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发挥到教学实践当中去呢?所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改进,选择和摸索更适合孩子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纪律性的管理 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应该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对课堂纪律进行有效的调控。在低年级的音乐课堂上,前几十分钟,同学们的配合还是相当不错,但是很快课堂就出现难以收拾的“热闹”。本学期,我主要是从事低年级的教学。记得在第一节音乐课的时候,因为我并没有很好了解6-8岁儿童的心理特征,在上课前15分钟还没有进入主题,使课堂出现闹哄哄的情况,当时我只会发脾气,所以最后使得学生和教师也出现比较僵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老师的好感也消失,同

时也影响到了我的教学质量。后来我查阅了相关书籍,知道6-8岁儿童的心理特征,他们都是集中力时间比较短,因此必须把握好课堂的前15分钟,提高课堂的效率。为此我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做了相关的调整,我通常把师生问候,练声及复习前一首曲目的时间把握在前5分钟。通过简短的导入然后直奔主题,这样一来学生能很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知识。而导入的方式也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动画视频导入,故事导入或者聊天的方式导入都是相当感兴趣。因此说,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的效率已经可以提高一半。 二、改变教学设计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音乐知识 最初的我一直都是按着自己的教学思维在走,没有为孩子考虑得太多,只知道按着教学参考书上的教学任务,教学建议来固定我的思维,结果恰恰是时间不够。一节课时间不能好好把握,学生学唱歌曲时间太短了还加上有游戏活动等。因此我把学习歌曲和欣赏分开教学,游戏适当穿插,并且在上新课之前都是进行了复习的,这样的改动让我在学习歌曲上还是取得了进步的。我还在上课时尽量运用钢琴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对孩子的音准进行更正和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还用了音乐当中的模唱教学法和跟唱法来学习歌曲,在学习歌曲前都是先把歌词用节奏来教学生的,这样对歌曲的节奏能够很好把握。我今年带的是一年级的音乐课,针对学生性格特点,每次开始上课,我都会带上奖章,作为奖励给表现最好的孩子,这一招,总会特别奏效。孩子们也特别喜欢上我的音乐课。我觉得这也是对我工作最大的鼓励。

微课让音乐教学更高效

微课让音乐教学更高效 发表时间:2017-09-13T10:39:10.53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7年10月第292期作者:王珍珍[导读] 传统的重技能轻素养的音乐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音乐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王珍珍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都中学264200 音乐,作为能够直击人心灵的一门课程,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传统的重技能轻素养的音乐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音乐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微课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它是指教师通过分析课程和学情,梳理出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利用视频的方式,融合多种元素,进行微视频的录制。微课从本质上来说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时间短。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教师的教学压力。二是内容精。微课的时间短,就决定了微课的内容必须短小精准。三是重点突出。由于时间限制,微课的内容大多是教学的重难点,有较强的针对性。四是重复性。微课的视频可以储存起来,利于学生反复观看,巩固知识点。 一、微课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 1.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微课充满趣味性。由于微课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所以具有直观性的特点。直观性源于微课具有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它融讲、听、视为一体,增强了现代音乐教学的感染力,形象化了教学语言,带动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将教学的目标和重难点不知不觉的内化在生动的视频语言内。同时,微课中的问答环节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将学生可能分散的注意力拉回到正在进行的学习中。微课,从内容上可以实现丰富多彩,从技术上可以实现良好互动,从制作上可以实现轻松活泼,从时空上可以实现移动便携存储和随时播放循环,它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使用微课,可以充分活跃音乐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内驱力,从而提升音乐课堂的教育效果。 2.较短的教学时间,现代技术手段,决定了微课授课内容的精准性。微课的时间较短,只有十几分钟,但其却有较大的容纳性,能够容纳一节课的重难点,利于学生第一时间抓住本节课的要害。内容清楚、明朗,是一节课的精华所在。同时,这也利于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通过微课,音乐教学的要点被解析得更加准确。乐曲蕴含的丰富情感决定了教师在进行音乐授课时必然会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而这一特征又会受制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反过来就会影响学生对乐曲的学习和对音乐技能的掌握,更会影响学生对乐曲作品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情绪感染能力。微课则能很好地避免这一点,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教授标准的音乐知识如歌曲的正确演唱、节奏的正确表达等,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传递的精准性和稳定性,便于学生真正掌握音乐技能,提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 3.以视频为平台,提高了审美教育的实效性。节奏是乐曲的基础,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音乐技能。面授节奏具有即时性,不可重复,不便于学生随时提取练习。而微课的可重复利用性突破了面授的困境,针对节奏把握不好的地方,学生可以通过反复播放、慢放等方式,加深印象。 视频教学是微课的一大优势,而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音乐表演课上,还体现在音乐欣赏课中。乐曲承载着情感、背景等元素,具有丰富性。单单通过教师的口述,无法表达乐曲的深层内涵。而微课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整合,使学生对欣赏的曲目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图片、影像等方式使原本难以用语言表述的内容变得更加丰满、具体。在欣赏乐曲的同时,学生的身心浸染在课堂的整个氛围中,利于学生音乐思维的锻炼,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赏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带动学生的审美感知。 二、微课在音乐教学的应用策略 1.课前导入微课,引发兴趣。在课前,教师可以采用启发类微课,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多种元素,例如动画、图片等,启发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教学变得循序渐进,促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而不是仅仅靠听、学来模仿,填鸭式的学习知识,增加了课堂的实效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中的音乐资源,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利于整个课堂的节奏明朗、流畅,活跃学生思维,让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活泼。 2.课中利用微课,培养能力。由于微课具有重点突出的特点,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讲授类微课向学生讲解课程的重难点,讲述概念,论证原理,阐明规律。教师也可以使用讨论类微课,让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话题进行讨论,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可以利用实验类微课、探究学习类微课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3.课后微课检验,实效测评。表演类微课是一个展示学生成果的方式,通过组织学生对教学成果进行模仿和再现,提高学生课后知识的巩固,同时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展示课上的学习成果,制作PPT、演奏乐器、配乐歌舞等。在展示学习成果的同时,也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审美感受,提高学习兴趣。 在课后的评价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微课的方式展示优秀作品,并鼓励学生互评、自评。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了锻炼,创新意识也随之提高。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展示来考量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这样的考察方式,使得教学变得有头有尾,注重反馈,提高音乐教学的实效性。 微课与音乐教学的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增加了课堂的高效性。总的来说,微课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转折点。但它还是一个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还有许多价值没有被开发,需要我们为此不断地努力。

我的音乐教学小故事

我的音乐教学小故事我是一名小学音乐教 师,在教学中,我慢慢体会到,要上好一节课并不难,难的是要上好每一堂课,很多问题并不能仅仅靠一节两节课就能解决的,是要靠平时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细节之处慢慢灌输你对音乐的理解,把握住他们学习音乐的正确的方向,并且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让孩子真正的喜欢你,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让我有心得的小事,事情虽小,但也慢慢完善着我对音乐教育的理解。 我带的是二年级的音乐课,针对学生性格特点,每次开始上课,我都会在黑板上贴五颗星星,作为奖励给表现最好的孩子,这一招,总会特别奏效。孩子们也特别喜欢上我的音乐课。我觉得这也是对我工作最大的鼓励。 记得那一堂音乐课学习的内容是:认识七个唱名,我问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哪位小朋友已经认识了呢?孩子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望着我。其中一个胆子特别大的孩子对我说“老师,那不就是我们数学上学的1、2、3、4、5、6、7 嘛!话听到这,我不禁大声笑起来。说实在,我刚接触到音乐时,也何尝不是将这七个音乐符号认成数学符号呢?我忍住笑,换用不着游戏的方式让她们来认识七个唱名。首先,我带着学生以《找朋友》的游戏认识了“ do、re、mi、fa、sol、la、si”的七个唱名。然后,又带他们模仿我做手势。但是我发现他们在跟我做手势时,兴趣不是很高。我想了又想:为什么我不能让他们自己来为音乐王 国里的七个小朋友都编上动作,以此让他们自己来熟悉 音的高低呢?于是我就又开始行动了起来,等我话一说出来,就有好几个小朋友举手说:“老师,老师,能让我来试一试吗?”还有几个

小朋友甚至离开座位来扯着我的衣角,要我叫他表演。于是,我请了一个小朋友让他做“do、do、do”的动作,这时,我发现有很多小朋友都举起了小手,来跟着他表演。看着孩子们的表演,孩子们掌握的很快。于是我又叫了好几个小朋友同样为re、mi、fa、sol、la、si 这六个音编动作,看着,孩子们编的动作再加上我及时的引导,他们对这些音很快就全掌握了。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聆听、分析、思考”音乐,大致能从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速度、音量和旋律的起伏等方面去听去想。学生还不具备音乐术语概念,和学生的交流,要避免过多使用音乐术语,要善于将音乐术语转化成学生听得懂的话,多多以轻松快乐的游戏来让她们吸收要学的知识。同时多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己。这就是我在音乐教学中的一个小故事

音乐教学小故事12

音乐教学小故事 我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这多年的教学中,我慢慢体会到,要上好一节课并不难,难的是要上好每一堂课,很多问题并不能仅仅靠一节两节课就能解决的,是要靠平时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细节之处慢慢灌输你对音乐的理解,把握住他们学习音乐的正确的方向,并且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让孩子真正的喜欢你,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让我有心得的小事,事情虽小,但也慢慢完善着我对音乐教育的理解。 针对学生性格特点,每次开始上课,我都会在黑板上贴五颗星星,作为奖励给表现最好的孩子,这一招,总会特别奏效。孩子们也特别喜欢上我的音乐课。我觉得这也是对我工作最大的鼓励。 记得那一堂音乐课学习的内容是:认识七个唱名,我问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哪位小朋友已经认识了呢?孩子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望着我。其中一个胆子特别大的孩子对我说“老师,那不就是我们数学上学的1、2、3、4、5、6、7嘛!话听到这,我不禁大声笑起来。说实在,我刚接触到音乐时,也何尝不是将这七个音乐符号认成数学符号呢?我忍住笑,换用不着游戏的方式让她们来认识七个唱名。首先,我带着学生以《找朋友》的游戏认识了“do、re、mi、fa、sol、la、si”的七个唱名。然后,又带他们模仿我做手势。但是我发现他们在跟我做手势时,兴趣不是很高。我想了又想:为什么我不能让他们自己来为音乐王国里的七个小朋友都编上动作,以此让他们自己来熟悉音的高低呢?于是我就又开始行动了起来,等我话一说出来,就有好几个小朋友举手说:“张老师,张老师,能让我来试一试吗?”还有几个小朋友甚至离开座位来扯着我的衣角,要我叫他表演。于是,我请了一个小朋友让他做“do、do、do”的动作,这时,我发现有很多小朋友都举起了小手,来跟着他表演。看着孩子们的表演,孩子们掌握的很快。于是我又叫了好几个小朋友同样为re、mi、fa、sol、la、si这六个音编动作,看着,孩子们编的动作再加上我及时的引导,他们对这些音很快就全掌握了。 一年级的学生已能“聆听、分析、思考”音乐,大致能从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速度、音量和旋律的起伏等方面去听去想。这一时期,学生还不具备音乐术语概念,和学生的交流,要避免过多使用音乐术语,要善于将音乐术语转化成学生听得懂的话,多多以轻松快乐的游戏来让她们吸收要学的知识。同时多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己。

认识“鱼咬尾”的创作手法音乐微课教学设计

修水县西港镇中学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何剑学科音乐教龄4年 微课名称音乐中的 “鱼咬尾” 创作手法 视频长度5分10秒 录制时 间 2017年4月 知识点来源学科:音乐年级:七年级教材版本:人音版七年级(下)知识点描述让学生了解“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预备知识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无 教学类型(待定)√讲授型□问答型□启发型□讨论型□演示型□实验型□练习型□表演型□自主学习型□合作学习型□探究学习型□其他类型 适用对象七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中学七年级的学生对音乐课很喜欢,对音乐知识却拒之千里,但是出现在音乐教材中基本的音乐知识必须让学生掌握和明白。如果仅靠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没有任何兴趣。针对不同的课,音乐知识也不一样,我所教唱的这首歌曲《青春舞曲》中出现的音乐知识是:让学生掌握“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因此,我设计了这个微课。其思路是这样的:首先讲解歌曲的旋律进行特点,然后找到歌曲中“鱼咬尾”的创作手法。认识“鱼咬尾”的创作手法。通过分析歌曲旋律进行特点的方式呈示给同学们看,并在歌谱当中进行讲解,通过细细聆听歌曲,仔细揣摩“鱼咬尾”的创作手法。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很好的掌握,如果需讲解“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就可以利用此微课。

教学过程 内容时间 一、片头(10秒以内) 大家好,本节微课重点讲解“鱼咬尾”的创作手 法。 10秒以内 二、正文讲解(5分钟左右) 第一部分内容: 什么是“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 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是中国传统音乐 的一种结构形式 30秒 第二部分内容: 分析青春舞曲旋律进行的特点 1、欣赏《青春舞曲》 2、找出歌曲中“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160 秒 第三部分内容: 音乐游戏,认识“鱼咬尾”的创作手法,用“鱼 咬尾”的创作手法创编歌曲 100秒 三、结尾 (10秒以内) 授课完毕,谢谢聆听!10秒以内 自我教学反思 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有个过程,同时有他的局限性和规律性。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根据七年级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设计了比较有趣的课件,如“音乐游戏”,这样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掌握了“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再别康桥微课优质教案

再别康桥微课优质教案 【教学目的】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从而爱上诗歌。 【教学重点】 1、在欣赏诗歌的基础上,培养写诗的观点。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脍炙人口的新诗,作者将剑桥的景色和缅怀之情融入诗中,将自己告别剑桥的淡淡愁绪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徐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

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但他这次重游康桥的时间,却是在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是在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家里逗留了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通知,就在一个晴朗的下午,一个人怀着砰砰直跳的激动心情,悄悄地到康桥来找他的英国朋友的。所谓“康桥”,现在通泽“剑桥’,即著名的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森林的故事 教案

《森林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剧的表演,学生知道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我做起。 2.用沮丧、无可奈何的心情演唱歌曲《不得了》,发展想象力及表现力。 3.用表演、朗诵、歌舞的形式表现《森林的故事》。 4.通过看图讲故事,直扣主题引发学生对滥砍滥伐的痛恶,对小动物失去家园的同情。 5.通过让学生自己选择相应的音乐给图画配乐,发挥学生自主性,在选择的过程中学生对音乐表现与情感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音乐剧学习,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起绿化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用多种形式表现《森林的故事》。 教材分析 音乐情景剧《森林的故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森林曾经是动物们的乐园。清晨,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在树林中,动物们都静静的等待着又一个美好的一天。当太阳全部升起来的时候,动物们开始狂欢。 随着人类不断的乱砍滥伐,动物们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它们在流泪、它们惶恐不安,不知所措的唱起了这首《不得了》。这时,动物们吃惊的发现了一队少先队员,只见他们唱着歌,亲手种下了棵棵树苗。动物们这才松了口气,人们开始意识到绿化、美化环境是造福于人类的。当森林里又变得绿树如荫时,森林里又恢复了往日快活的景象。 歌曲《不得了》是一首创作歌曲,由向民胜填词、孟卫东作曲。3/4 、2/4拍交替,四个乐句,一段体结构,中速、稍快。这首歌大量使用了重复的手法,旋律中大量运用了大小二度音程,使人感到一种无奈沮丧之感。八分休止符的多次出现使音乐的节奏轻快、活泼,也让我们感到动物们的语气是那样的急切。此歌简单易学。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教师出示《森林的故事》五张图片。 师:你能说说这五张图片在给我们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故事的梗概。 师: 没想到由于人们滥砍滥伐,使森林里的动物们遭到失去家园的劫难。

我的音乐教学故事

我的音乐教学故事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集体在工作、学习中要得以正常进行,都必须要有铁的纪律做保证,学校教育工作也是这样,音乐课也不例外。怎样才能使音乐课上得即气氛活跃又有秩序呢?那就要我们教师从形象上做个改变,由教书匠转为设计师、指导师和合作伙伴。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认知特点看,他们对与生活有关的事物感知得较为清晰。我在课堂教学生活中,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逐步获得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和素养,我的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目标,以至提高音乐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学习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像音乐课看来十分快乐的课,也包含了许多枯燥无味的东西,特别是乐器的学习,每个学生的领悟能力是有差异的,同样的小曲,有些学生可能几分钟就学会了,而有些同学可能一节课甚至更长时间也学不会,如果老师不及时去关注这样的学生的话,那么这些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课堂对于他们来说就会变得很无聊,在课堂上他们会转移注意力,去干别的事情,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课堂纪律就会毁于一旦。因此,音乐老师要去关注每一位学生,当学生学习遇见困难,无奈时,要及时热情的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恢复自信。引导学生自信尝试、自信表达、自信探究、自信创造。 上课形式已经成为我的教学模式,无论吉他课还是小提琴课,教孩子的每一课我这节课虽然已成为过去,但是却留给我深深地思索,我庆幸自己的幡然醒悟,对音乐的体验怎么会那么深刻,感谢那一刹那的清醒,在不经意中创设了宽松、活泼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轻松的语言,指导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放手给学生一个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创造,没有固定的答案、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