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伤的康复护理

手外伤的康复护理
手外伤的康复护理

维普资讯 https://www.360docs.net/doc/d414211100.html,

手外伤患者护理常规

手外伤患者护理常规 一、执行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1.急诊手外伤者出血较多时,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局部加压包扎止血、 2。积极作好术前准备。 (1)患者受伤后即开始禁食、禁饮,争取手术最佳时间。 (2)协助完成术前各项检查。 (3)给予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3.遵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三、术后护理 1.了解术中及麻醉情况。遵医嘱进行各项指标监测。 2.术后取平卧,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3。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4、严密观察伤口渗液,出血等情况,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5。行血管吻合术者参照断指再植术护理常规(局部保温,使用解痉抗凝药物汇等)。 6.神经吻合者注意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了解指端就是否有麻木感、感觉恢复得情况等,注意避免损伤、烫伤及冻伤。 7.遵医嘱用药及饮食指导(宜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8.遵医嘱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血管吻合后固定2周,肌腱缝合后固定3-4周,神经修复后根据有无张力固定4—6周,组织愈合后尽早拆除固定开始主动与被动功能锻炼,并辅以物理治疗,促进功能早日恢复、 上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护理常规 适用于: 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尺桡骨干骨折,colles骨折,锁骨骨折等上肢骨折后手术治疗得护理。 一、执行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1。护理与处置: 2.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

三、术后护理

四、出院指导 1、药物:遵医嘱用药、 2、饮食:普食。 3、运动与休息:遵医嘱活动,注意劳逸结合。 4.特别指导: (1)继续进行功能锻炼, 防止关节僵硬或萎缩。 (2)如出现患肢疼痛不适,及时来院复诊。 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护理常规 适用于:股骨颈骨折、臀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等下肢骨折后手术治疗得护理。 一、执行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1.护理与处置 2.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

康复护理试卷二及答案

康复护理学试卷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康复护理学: 2.共济失调: 3.脑卒中: 4.作业疗法: 5. 失语症: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康复医学的服务机构包括 ( ) A、康复医学科 B、康复中心 C、中间设施 D、社区康复 E、以上都是 2、康复医疗应是( ) A、临床医疗的后遗症处理 B、临床医疗的重复 C、与临床医疗并进,早期介入 D、药物治疗为主 E、以医院为主要服务机构 3、现代医学由( )构成完整体系 A、预防医学 B、临床医学 C、康复医学 D、保健医学 E、以上都是 4、关于手外伤的康复教育正确的是 ( ) A、手指应固定于休息位 B、包扎是应将健指一同固定 C、按摩患者应由近侧向远侧推按 D、功能训练时以不引起疼痛为宜 E、作业治疗一般在术后3-4周进行,坚持至少3个月 5、长期卧床患者为避免体位性低血压,进行坐位耐力训练,一般从( )开始。 A、20° B、30° C、40° D、60° E、10° 6、可能致残的颈椎病类型是( ) A、神经根型 B、脊髓型 C、椎动脉型 D、交感型 E、颈型 7、下列哪项不是骨折后制动引起的功能障碍( ) A、肌肉萎缩 B、肢体肿胀 C、关节粘连 D、骨质疏松 E、肌力下降 8、下列关于脑卒中患者上下楼梯训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上楼时健足先上,患足后上 B、下楼时健足先下,患足后下 C、治疗师站在患者的健侧为宜 D、循序渐进原则 E、心理支持,消除恐惧感 9、脑卒中患者穿脱衣服训练护理要点中错误的是( ) A、帮助患者选择大小、松紧、厚薄适宜的衣物 B、穿衣服时应先穿健侧后穿患侧 C、脱衣服时先脱健侧后脱患侧 D、鞋袜放在患者身边容易够到的地方且位置固定 E、为操作方便,将衣服上的纽扣换成尼龙搭扣、裤带换成松紧带 10、脑卒中痉挛期是指发病后( )周内。 A、1周 B、1~2周 C、2~3周 D、3~4周 E、不能确定

手外伤护理常规

手外伤护理常规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三、手外伤护理常规 按外科疾病及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受伤手的血运情况,了解扎或松止血带的时间。 2、了解创口的部位及性质,注意患肢有无骨折、脱位,有无神 经,血管,肌腱损伤等。判断伤情。 3、观察伤口疼痛程度、全身情况,有无疼痛、失血导致的休克。 4、了解受伤史、既往史、心理状况,掌握用药情况。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急诊手外伤出血较多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包扎止血。 (2)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患者受伤后开始禁食、禁饮,争取手术最佳时机;配合医师进行各项术前检查;给予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术后护理 (1)了解术中及麻醉情况,术后平卧位,患肢适当抬高,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2)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饮食,促进神经、血管的恢复。 (3)严密观察伤口疼痛、渗液、出血等,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4)行血管吻合术者参照断指再植术护理常规。

(5)神经吻合者注意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了解指端是否有麻木感、感觉恢复情况等,注意避免损伤、烫伤、冻伤等。 (6)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1)指导患者早期活动,术后3日进行手指功能锻炼。 2)肌腱吻合术后3天视病情指导患者逐渐开始作轻度伸屈指肌腱活动,预防肌腱粘连。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注意安全,避免再次损伤。 2、告知患者复诊要求:神经损伤者,;3周时进行肌电图检查, 以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肌腱损伤者出院后3周复查,此后月、3个月、6个月复查。

手外伤护理常规

手外伤护理常规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三、手外伤护理常规 按外科疾病及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受伤手的血运情况,了解扎或松止血带的时间。 2、了解创口的部位及性质,注意患肢有无骨折、脱位,有无神经,血管,肌腱损伤等。 判断伤情。 3、观察伤口疼痛程度、全身情况,有无疼痛、失血导致的休克。 4、了解受伤史、既往史、心理状况,掌握用药情况。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急诊手外伤出血较多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包扎止血。 (2)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患者受伤后开始禁食、禁饮,争取手术最佳时机;配合医师进行各项术前检查;给予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术后护理 (1)了解术中及麻醉情况,术后平卧位,患肢适当抬高,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2)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饮食,促进神经、血管的恢复。 (3)严密观察伤口疼痛、渗液、出血等,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4)行血管吻合术者参照断指再植术护理常规。 (5)神经吻合者注意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了解指端是否有麻木感、感觉恢复情况等,注意避免损伤、烫伤、冻伤等。 (6)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1)指导患者早期活动,术后3日进行手指功能锻炼。 2)肌腱吻合术后3天视病情指导患者逐渐开始作轻度伸屈指肌腱活动,预防肌腱粘连。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注意安全,避免再次损伤。 2、告知患者复诊要求:神经损伤者,;3周时进行肌电图检查,以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 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肌腱损伤者出院后3周复查,此后月、3个月、6个月复查。

手外伤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马书丹

手外伤康复护理效果分析马书丹 发表时间:2019-09-19T16:08:05.817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8期作者:马书丹1 刘已楠2 钟黎明3 马瑞珩(通讯作者)[导读] 加强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手外伤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创口愈合,缩短住院治疗及患肢功能恢复的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北部战区总医院整形科)摘要:目的探究手外伤康复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科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54例手外伤患者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措施),每组2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康复总有效为92.6%,护理满意度为96.3%,分别高于对照组的康复总有效率77.8%、护理满意度74.1%。两组比 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手外伤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创口愈合,缩短住院治疗及患肢功能恢复的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手外伤;康复护理 手外伤是常见外伤,占创伤总数的1/3以上[1]。引起手外伤的原因很多,创伤的类型也较多,而手外伤后遗留的功能障碍与创伤的类型有密切的关系。手部外伤往往是复合性的骨骼损伤与软组织损伤同时存在,斜动后失用性变化和瘢痕挛缩都会导致手部功能损害。抽选我科收治的54例手外伤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手外伤康复护理效果。现汇报如下。1一般资料 抽选我科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54例手外伤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43.2±1.6)岁。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2.1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康复护理术后l~3周,了解手术创口情况,消肿、止痛、抬高患肢;进行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未伤指的运动训练,保持正常手指的功能。术后4~6周,减轻肌腱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分别行指深、指浅屈肌腱的运动,改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功能;被动运动训练,以恢复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可采用微波、热疗、频谱治疗。术后7~12周,强化肌力,渐进性抗阻力运动,增加肌腱的滑动性;双手协调性训练,矫正关节挛缩,也可用矫形支架进行被动训练:术后12周以后,利用不同握法和握力进行功能训练,以帮助患者恢复动态工作能力[2]。 2.2粘连松解术术后康复护理术前应根据病情对僵硬的关节做被动活动,使僵硬的关节尽量达到较满意的活动范围后再进行松解术。否则术后会因关节活动不好而易再次发生粘连。 2.2.1术后l~7天,拆除敷料后即可开始练习手指的屈伸动作,防止发生术后粘连而丧失恢复功能的时机[3]。可做以下活动:(1)轻柔被动屈曲远指间关节、近指间关节、掌指关节。(2)主动屈曲上述关节。(3)屈腕和掌指关节下轻柔被动伸展近指间关节。(4)主动伸展上述关节。(5)被动握拳:应鼓励患者忍住疼痛,坚持不懈地练习。 2.2.2术后2~3周,进行轻微的日常生活活动。 2.2.3术后4~6周,开始抓握力量练习。 2.2.4术后8~l2周,恢复工作。 2.3感觉训练 2.3.1定位觉训练:在安静的房间里训练。用30Hz的音叉让患者知道什么时候和部位开始的移动性触觉,然后用橡皮沿需要在训练的区域,由近到远触及患者。患者先睁眼观察训练过程,然后闭眼,将注意力集中于他所觉察到的感受,而后睁眼确认,再闭眼练习。这样反复学习,直至患者能够较准确地判断刺激部位。开始的时间是在患者恢复针刺觉和深压觉后。 2.3.2辨别觉训练:当患者有了定位觉以后,便可开始辨别觉训练。刚开始时让患者辨别粗细差别较大物体表面,逐渐进展到差别较小的物体表面。每项训练采用闭眼→睁眼→闭眼方法。利用反馈,重复地强化训练,再过渡到辨别生活中的实物。 2.3.3保护觉训练:目的不是恢复保护觉,而是为了教会患者代偿的能力。包括针刺觉、深压觉、冷热觉等。在安静的室内进行,让患者闭眼,护士用各种尖锐物品轻刺患者的手部或给予冷热刺激,然后让患者睁眼看清刚才所给予的刺激是针刺、冷或热,如此反复进行[4]。 2.3.4织物觉训练:是利用粗糙程度大小不同的织物,训练感觉。让患者先触摸粗细相差极大的砂纸,再触摸粗细差别较小的砂纸,进而过渡到不同的织物如毛皮、丝织品、羊毛、塑料等。 2.3.5脱敏训练:手外伤后常因神经病变等而触觉过敏,宜用脱敏疗法。先用较轻柔的物品,如毛、棉等轻轻摩擦过敏l0min或至皮肤麻木无感觉,1h后重复此项操作,适应该项刺激后再增加刺激物的粗糙程度,可用绒布、麻布等,最后用叩击和震动刺激。患者恢复了主动活动后,在后期阶段,应鼓励患者不断使用双手,以维持其功能。需很长的时间。 2.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作业训练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如梳洗、书写、编织、打结等训练灵活性、协调性,使患手恢复实用能力。当感觉功能不良时,应指导患者在生活和工作中如何保护;并可利用本体觉、温度觉与触觉的组合进行代偿性训练。 2.5恢复期心理康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