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七氟醚和异丙酚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麻醉后苏醒时间及术后认知

合集下载

瑞芬太尼分别复合异丙酚和七氟醚麻醉在老年重危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瑞芬太尼分别复合异丙酚和七氟醚麻醉在老年重危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论著鬟豢Ⅲ嚣Ⅲ杰Ⅲ至爱臻硪臻至臻要塞篓曼黧墨至篓矍黧呈篓熏薹墨i墨黧黧翌黧羔篓曼黧室熟垂啦i 瑞芬太尼分别复合异丙酚和七氟醚麻醉在老年重危患者手术中的应用王策【中图分类号]R5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4--0016—02【摘要】目的:异丙酚和七氟醚麻醉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重危患者手术麻醉的对比研究。

方法:选取拟行胸腹手术的高龄重危患者,A S A分级Ⅱ~Ⅳ级,术前清醒,无肾功能异常反严重呼吸系统疾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异丙酚组(P组)。

用瑞芬太尼1~2且g/kg,雏库溴铵0.1~o.2rag/kg.异丙酚1~2m g/kg诱导,术中持续输入瑞芬太尼。

P组术中维持予靶控输注异丙酚,最低靶浓度为2“g/m l;S组维持用初始吸入浓度2%的七氟醚。

术中平均动脉压大于100m m H g或低于60r am H g分别视为高血压或低血压。

分别记录手术方案、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用量以及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共分别选出手术时间3小时以上者各24例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人血压变化及苏醒时间恢复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或七氟醚两组都能为高龄重危患者手术中提供良好的麻醉.【关键词】异丙酚I七氟醚;瑞芬太尼关于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的比较已有很多,二者孰优孰劣并无结论,每一种都可能是最佳方案。

瑞芬太尼以起效迅速,停药后快速消除而成为在老年及危重病人麻醉中的优先选择。

可是却没有关于比较瑞芬太尼分别复合异丙酚、七氟醚在老年危重病人麻醉中的报导。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高龄患者手术48例,年龄68~82岁,体重35~82kg,A SA分级,包括结肠癌24例、晚期胃癌12例、食道癌6例、胰腺癌6例,术前均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心律紊乱、心梗等多种疾病,但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无严重呼吸系统疾病。

手术时间均超过3小时。

1.2麻醉方法:术前肌注阿托品0.01m g/kg或东莨菪碱0.z~0.4m g,苯巴比妥0.19。

单纯七氟醚吸入麻醉与异丙酚一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妇科日间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对比分析

单纯七氟醚吸入麻醉与异丙酚一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妇科日间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对比分析

单纯七氟醚吸入麻醉与异丙酚一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妇科日间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对比分析一、引言二、单纯七氟醚吸入麻醉的特点与优势单纯七氟醚吸入麻醉是一种常用的全身麻醉方法,其特点和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快速进入和退出:七氟醚是一种挥发性麻醉药物,易于通过呼吸道吸入快速进入患者的血液,也能够在手术结束后迅速随着呼吸被排出体外,从而减少了麻醉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

2. 控制方便:七氟醚的麻醉深度可以通过调节吸入浓度来实现,麻醉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控制,以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

3. 良好的肌肉松弛效果:七氟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产生肌肉松弛的效果,有利于手术的进行。

4. 快速清醒:由于七氟醚的快速代谢和清除能力,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很快就能够清醒,减少了术后恢复时间。

5. 适用范围广泛:七氟醚适合于各种类型的手术,包括妇科日间手术。

三、异丙酚一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的特点与优势1. 快速作用和停药后清醒:异丙酚是一种作用迅速的麻醉药物,通过静脉注射后能够迅速产生麻醉效果,并在停药后快速代谢清除,有利于患者的及早清醒。

2. 稳定的麻醉深度:由于异丙酚和一舒芬太尼能够通过持续静脉注射实现对麻醉深度的持续控制,因此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麻醉状态。

3. 较少的术后恢复时间:由于异丙酚的清醒时间较短,因此能够减少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

4.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异丙酚一舒芬太尼的使用并不易导致呼吸系统的抑制,有利于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在妇科日间手术中,单纯七氟醚吸入麻醉和异丙酚一舒芬太尼静脉麻醉都有其适用的优势和特点。

根据不同手术的特点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麻醉师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患者的舒适。

在选择麻醉方法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手术类型:不同类型的手术对麻醉深度和麻醉时长有着不同的要求,麻醉师需要根据手术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2. 患者情况: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麻醉史等因素都会影响选择麻醉方式的决策。

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免疫及麻醉苏醒影响的比较

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免疫及麻醉苏醒影响的比较

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免疫及麻醉苏醒影响
的比较
张爽;许如贞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8(11)26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胃癌手术治疗患者采用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维持对免疫及
麻醉苏醒影响的比较。

方法选择医院接受胃癌手术的老年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醚组,每组39例。

七氟醚组采用七氟醚麻醉维持,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
麻醉维持,比较2组免疫功能指标、麻醉苏醒情况及躁动发生率。

结果2组CD3+、CD4+、CD8+、CD4+/CD8+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睁眼时长、拔管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0. 05);丙泊酚组躁动发生率为2. 56%,低于七氟醚组的17. 95%(P <0. 05)。

结论七氟醚与丙泊酚均会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的免疫功能造成影响,但两者相比丙泊酚维持麻醉引起躁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
七氟醚,可在老年胃癌患者手术中予以选用。

【总页数】2页(P43-44)
【作者】张爽;许如贞
【作者单位】福建省肿瘤医院麻醉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63
【相关文献】
1.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免疫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2.七氟醚吸入麻醉与丙泊酚静脉麻醉对骨科大手术老年患者血液动力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3.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免疫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4.异丙酚与七氟醚麻醉对老年输尿管镜手术患者麻醉术后苏醒质量和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
5.七氟醚与丙泊酚全身麻醉对老年胃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及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七氟醚与异丙酚的麻醉效果概述

七氟醚与异丙酚的麻醉效果概述

七氟醚与异丙酚的麻醉效果概述目的:通过比较异丙酚、七氟醚在LC术诱导过程的作用,观察两药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择ASAⅡ级择期行LG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N组)和七氟醚(Q组)。

结果:镇静程度:SBP与基础值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N组均明显高于Q组。

DBP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血糖:两组间比较,插管后5min差异显著(P<0.01)。

血浆皮质醇:两组有差异显著(P<0.01)。

结论:七氟醚吸入诱导麻醉比异丙酚静脉诱导麻醉应激反应更小、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更适合于麻醉的选择。

标签:七氟醚;异丙酚;诱导;麻醉;概述异丙酚是近年来最新的静脉麻醉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及ICU镇静、镇痛。

七氟醚近年来也常用于成人吸入诱导,其麻醉诱导时间明显短于其他吸入麻醉药。

本实验通过比较异丙酚、七氟醚在LC术诱导过程的作用,观察两药的麻醉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ASAⅡ级择期行LG手术患者60例(均经患者知情同意),年龄25-60岁,无严重心、肺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无内分泌系统疾病,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分为异丙酚组(N组)和七氟醚(Q组)。

每组30例。

1.2方法病人入室前30min均常规肌注东莨菪碱0.3mg,入室后监测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及脑电双频谱指数并记录,开放静脉通路。

诱导时两组均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mg/kg,1-2min后,N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芬太尼4ug/kg,维库溴铵0.1 mg/kg,去氮给氧后气管插管,行控制性机械通气。

Q组面罩吸纯氧2min,然后开启七氟醚挥发罐,从0.5%开始吸入,每呼吸3次,浓度追加0.5,直至3%,同时静脉注射芬太尼4ug/kg、维库溴铵0.1 mg/kg,气管插管,行控制性机械通气。

在病人入室后记录麻醉前(基础值,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和气管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各时点的HR、SBP、DBP、MAP、SpO2、BIS值。

七氟醚对于成人全身吸入麻醉后的苏醒时间和用药的安全性研究

七氟醚对于成人全身吸入麻醉后的苏醒时间和用药的安全性研究

2 . 2对 比各 小组 患者的麻醉持续时间、起效时 间以及 患 。 平 均年龄 ( 4 9 ±2 . 3 )岁;实验组 患者男 1 3 例 ,女 1 2 例,年 者苏醒 时间麻醉方法不 同,对患者的影响不同,见表2 龄 范围2 5 ~7 O 岁 ,平均年龄 ( 4 7 ±2 . 5 )岁。所有 患者中有 表2 对比各小组患者的麻醉持续时 间、起效时间 以及患者 胃肠道 手术 l 4 例 ,妇科手术 患者1 5 q l t ,神经 科手8 例 ,普外 苏醒 时 间 ( i ±s )
临床 医药文献杂志
1 0 7 0 6
J o u ma l o f Cl i n i c a l Me d i c a 1
2 0 1 6年第 3 卷第 5 4期
2 01 6 V O1 . 3 NO . 5 4
七氟醚对于成人全身吸入麻醉后的苏醒时 间和用药的安全性研究
李 恺 文 ( 张家港澳洋医院麻醉科药房 ,江苏 苏州
2 1 5 6 0 0 )
【 摘要 】目的 探 析七 氟醚 对于成人 全 身吸入麻 醉后 的 苏醒 时间和 用药安 全性 。方法 选取 2 0 1 3 # - 8 月 ̄2 0 1 6 年8 月我院收 治的手 术麻 醉患者5 0 例 ,由于麻醉不 同,随机 分为对照组和 实验 组 ,各2 5 例。其 中对 照组 应用异丙酚进 行麻 醉 ,实验组则应用七 氟醚进行麻 醉,对 比各组 间患者药物起 效时间、持 续时间、苏醒 时间 ,以及 患者麻 醉前后 的平均动脉压 ( MA P)、心率 ( HR)、呼吸频率 ( R)的变化。结 果 进行 不同的 麻 醉药物诱导后 ,对各组 患者的效果各不相 同,其 中实验组 患者的MAP 、HR 、R的变化均优 于对照组 ,且起 效时间以及 苏醒时 间均短于对照组 ,药物持 续 时间较对 照组 长,各组 问的数据统计 结果显示,存在较 大的差 异性 ,具有统计 学意义 ( P<O . 0 5 )。结论 采 用七 氟醚对成人进行全 身吸入性麻 醉后 ,临床效果显著 ,药 物起 效快 ,持 续时间长,且 苏醒较快 ,对呼吸 以及循环的抑制较 少,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实践 。 【 关键词 】七 氟醚;全 身吸入麻醉 ;苏醒时间;用药安全性 【 中图分类号】R 6 1 4 【 文献 标识码】B 【 文章编号 】I S S N. 2 0 9 5 — 8 2 4 2 . 2 0 1 6 . 5 4 . 1 0 7 0 6 . 0 2

高龄患者麻醉诱导和复苏时间研究比较

高龄患者麻醉诱导和复苏时间研究比较
05
表 3三组 苏 醒 期 时 间 比较 结 果 ( i) mn
3 讨 论
麻 醉 药 物 的应 用 不 当是 全 麻 苏 醒 延 迟 的主 要 原 因 。术
注 : 2 比较 , 龄 , 别 , 重 均 无 显 著 性 差异 ,> . 。 = 1 l 年 性 体 P O 5 0 表 27 8例 高 龄 伞麻 手 术 患 者 分 组 资 料 统 计
高 龄 患 者 麻 醉 诱 导 和 复 苏 时 间研 究 比较
唐 明 月
( 江华瑶族 自治 县人 民医院 , 湖南
永州 ,2 5 0 450 )
【 摘要 】 日的 : 时高龄伞麻于术患 者不 同的麻醉诱 导方法与复苏时间 的关系 。 探 方法 : 选择 2 0 0 8年 l 0月到 2 1 0 0年 5月 ,
[ ] 志佳 , 春 美 , 国荣 . 氟 醚 和 丙 泊 酚 维 持 麻 醉 苏 醒 期 的 比 3马 吴 成 七 较 【l 北 医学 ,0 8 1 ( :9 — 9 J- 河 2 0 ,4 7)7 2 7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1 0 0年 l O月下 第 2卷 第 3 0期
0e o e 01 V 】 tb r 2 0 0_ 2 N0 30
中 国 中 医 药 咨 讯
J n n l fChn a io a i s e iieI fr t n o r a iaTrdt n l o i ChneeM dcn nomai o ・1 21・


[ ] 宏 车 , 海 , 舜 , . 氟 醚 复 合 舒 芬 太 尼 用 于 成 人 麻 醉 诱 导 1段 李 黄 等七 的 临床 研 究 , 国 临 床 医生 , 0 , ( )3 — 0 中 2 93 2 :9 4 . 0 7 [] 双强. 醉 苏醒延迟 1 2张 麻 8例 分 析 fl 国 误 诊 学 杂 志 ,0 0 1 J中 _ 2 1 ,0

七氟醚与异丙酚用于全麻诱导的效果比较

七氟醚与异丙酚用于全麻诱导的效果比较

七氟醚与异丙酚用于全麻诱导的效果比较【摘要】目的七氟醚和异丙酚用于全麻诱导,比较两者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择40例LC手术患者,ASAⅠ级或Ⅱ级,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两组(n=20),七氟醚组(S组),吸入1 MAC七氟醚麻醉诱导,异丙酚TCI组(P组),靶控输注血浆靶浓度3 mg/L,异丙酚麻醉诱导。

患者入室静卧5 min后记录血压(BP)、心率(HR)作为基础值。

记录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 2 min(T2)、5 min(T3)、10 min(T4)的BP、HR、血糖和患者意识消失的时间。

结果与基础值比较,T1、T2时两组BP、血糖均下降(P<0.05),S组HR减慢(P<0.01);T2时P组BP下降(P<0.01);T4时P组BP 下降(P<0.05);组间比较,T4时P组HR较S组快(P<0.05),S组BP较P组升高明显(P<0.05),P组血糖较S组高(P<0.05)。

S组意识消失时间短于P组(P<0.01)。

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比异丙酚静脉麻醉应激反应小,血流动力学变化小,更适合于全麻诱导。

【关键词】异丙酚;七氟醚;全麻诱导[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induction with sevoflurane and propofol in stress reaction and hemodynamics.Methods Forty ASAⅠorⅡ patients aged 18~65 were randomized into 2 groups(n=20):sevoflurane group (S) and propofol group (P).In group S induced with anesthesia was started with 5% sevoflurane and fresh gas flow rate of 5 L/min.The inspired concentration of sevoflurane was reduced to1 MAC.In group P induced with TCI of propofol.The target plasma concentration (CT)of propofol was at 3 mg/L.Then observed the variation of blood BP,HR,blood sugar in different time in both groups.The time of loss of consciousness (LOC)was recorded.Results BP,blood sugar in both groups and HR in group 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mmediately before intubation as 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 values before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P<0.01).BP and HR returned to the baseline levels after intubation.HR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after intubation in group S than in group P.Blood sugar level in group P was much higher than group S after intubation 10 min (P<0.01).The time of LOC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group S than in group P (P<0.01).Conclusion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with sevoflurane can lead to less stress and minor variation in hemodynamics than injection of propofol,so it is better for anesthesia.[Key words] propofol;sevoflurane;general anesthesia inducing七氟醚是一种新型吸入全身麻醉剂,该药具有良好的麻醉性能,它血气分配系数低,对呼吸道刺激作用小,诱导期短,苏醒快,麻醉过程平稳,可以安全用于成人、儿童和老年人的麻醉。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吸入七氟醚对老年患者麻醉恢复的阻碍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吸入七氟醚对老年患者麻醉恢复的阻碍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吸入七氟醚对老年患者麻醉恢复的阻碍【关键词】七氟醚老年人对麻醉药物的灵敏性增高,代谢降低,易发生全身麻醉术后苏醒延迟和认知功能障碍[1]。

而脑电双频指数(BIS)综合了脑电图中的频率,功率,位相和谐波等特性,包括了更多原始脑电信息,能迅速反映大脑皮层功能状态及麻醉药的效应,被以为是评估意识状态,包括镇定深度的最灵敏、最准确的指标[2]。

本研究拟对BIS指导吸入七氟醚对老年患者麻醉恢复和七氟醚用量的阻碍。

1 资料与方式一样资料 2005年12月至2006年6月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65岁以上老年患者50例,ASAⅡ~Ⅲ级。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BIS 组,每组25例,所有患者均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24分。

其中BIS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74±6)岁;体重(68±8)kg;麻醉时刻(118±29)min,芬太尼总量±μg/kg,维库溴铵总量(±)mg/kg。

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74±5)岁,体重(66±9)kg;麻醉时刻(125±30)min。

芬太尼总量(±)μg/kg,维库溴铵总量(±)mg/kg。

麻醉方式 HP 1165S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吸入及呼气末七氟醚浓度。

前额粘贴BIS电极,连接Aspect A-2000xp BIS 监测仪(美国)监测并记录BIS值。

麻醉诱导:静注芬太尼μg/kg,维库溴铵kg和异丙酚2mg/kg,气管内插管后接麻醉呼吸机行间歇正压通气,氧流量1L/min,呼吸频率12次/min,通气量维持恒定,使PetCO2 在35~45mmHg,两组均用同种20ml玻璃注射器注入40ml七氟醚在komesaroff挥发罐内,开始时挥发罐开至最大刻度预充,吸入麻醉药浓度一致;两组依照临床麻醉体征(BP,HR)和手术刺激情形调整七氟醚吸入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七氟醚和异丙酚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麻醉后苏醒时间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
2015-12-25T16:15:47.6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9期供稿 作者: 方丽萍 洪敏 许建峰
[导读]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溧水人民医院 老年人群身体功能逐渐衰退,机体代谢能力下降,因此对于老年患者麻醉方案选择上需慎重。

方丽萍
洪敏 许建峰(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溧水人民医院 江苏 南京 211200)
【摘要】目的:比较七氟醚和异丙酚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麻醉后苏醒时间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2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患者80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40 例与异丙酚组40 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后苏醒时间与术后认知功能变化。结果:组间比较可知,异丙酚组患者具有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呼之睁眼时间
短、拔管时间短与定向力恢复时间短等临床优势,优于七氟醚组。此外,异丙酚组患者术后
MMSE 在2h 与6h 有所下降,后期逐渐恢复,
而七氟醚组患者术后
12h 左右MMSE 评分仍低于麻醉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七氟醚与异丙酚全麻患者
而言,异丙酚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有效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提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
【关键词】异丙酚;七氟醚;老年;麻醉后苏醒;认知功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
(2015)19-0205-01
老年人群身体功能逐渐衰退,机体代谢能力下降,因此对于老年患者麻醉方案选择上需慎重[1]。此外,对于老年全麻患者,其术后
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
2]。七氟醚与异丙酚均是临床上用于老年患者麻醉的常用药物,在本次
调查中,笔者将比较七氟醚和异丙酚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麻醉后苏醒时间与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详情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2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0 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
照组,每组各
40 例。两组患者满足下述纳入标准:(1)ASA 分级在I~II 级;(2)心肺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3)无明显认知功能异
常。观察组中男
22 例、女18 例,患者年龄为60~80 岁,平均(70.3±2.5)岁;对照组中男21 例、女19 例,患者年龄为60~80 岁,平均

71.2±2.6)岁。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强。
1.2 方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先给予面罩吸氧与开放静脉通道,做好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监测工作。快速诱导麻醉药物为芬太尼
2μ g/kg
、丙泊酚0.03mg/kg、依托咪酯0.03mg/kg 、维库溴铵0.3mg/kg。诱导后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其中异丙酚组患者以异丙酚
3~6mL/kg·h
维持麻醉,七氟醚组患者以1%~2%七氟醚进行维持麻醉。持续吸入维持麻醉。术后给予新斯的明与阿托品静脉注射,待患者
生命体征平稳,能够听从口令睁眼后可拔除气管导管。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麻醉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与定向力恢复的时间进行观察比较。同时以MMSE 评分
量表评价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
1.4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以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
(均数
±标准差)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0.05 时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苏醒时间指标比较组间比较可知,异丙酚组患者具有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呼之睁眼时间短、拔管时间短与定向力恢复时间短
等临床优势,优于七氟醚组。详情如表
1:

3 讨论
老年患者因年龄原因,机体代谢功能下降,身体耐受性弱,因此需选择安全性较高的麻醉方式。但本次调查中,我院主要分析了七氟
醚与异丙酚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的影响。并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较七氟醚全身麻醉而言,异丙酚具有更好的效果。其在术后苏醒时间上
比较短于对照组,在功能认知情况上优于异丙酚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满足老年患者对于手术安全性的基本需
求。
异丙酚具有麻醉效果强、持续时间短等特点,术后患者可迅速苏醒,且不易产生不良反应[3-4]。本次调查结果也充分说明,与七氟
醚比较而言,异丙酚更加适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
5]。总而言之,七氟醚与异丙酚用于老年全身麻醉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比较而
言,异丙酚不易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产生影响,且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短,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吴丹.七氟醚和异丙酚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麻醉后苏醒时间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对比[J].中国药业,2013,22(5):95-96.
[2]
周柃汐,刘庆,彭劲松等.不同浓度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6):550-
553.[3]
张海军,李玉兰.氙气对比异氟醚、氙气对比七氟醚麻醉后苏醒特征的系统评价[J].循证医学,2014,14(5):297-303.[4] 余祯祎.七氟醚
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后苏醒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6):134-136.[5] 石山.七氟醚和异氟
醚麻醉吸入术后苏醒效果的差异[
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3):202-2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