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公司报表折算时产生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合并报表层面的处理

子公司报表折算时产生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合并报表层面的处理
子公司报表折算时产生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合并报表层面的处理

子公司报表折算时产生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合并报表层面的处理

综合收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权益法调整引申出来的合并问题:

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份额的变动额调整资本公积。

相关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第十三条: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

假设:2010年境外设立子公司A,期末境内母公司B进行会计报表合并,A公司外币报表折算成本位币报表时将产生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合并报表层面进行权益法调整时,是否需要按照享有的份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如合并报表层面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权益法调整时需要考虑子公司报表转换产生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及其变动,并将此影响计入资本公积的话,假设在合并抵销全资子公司A的权益时,则需要将其所有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完全抵销,其中包括抵销子公司本位币报表中列示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具体抵销分录如下:

借:子公司A实收资本

借:子公司A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借:子公司A资本公积

借:子公司A未分配利润

贷: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调整后)

最终导致B公司合并报表中未能体现报表折算过程中产生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这样的会计处理产生的合

所以这就是所谓“先模拟权益法核算再合并抵销”做法的不合理之处。一直争议不断的子公司盈余公积恢复问题也是由模拟权益法核算导致的。

如果确实要模拟权益法核算,则不应把子公司股东权益中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纳入权益法模拟核算的范围。

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从非人民币的记账本位币折算到人民币报表时产生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母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对于按股权比例计算应归属母公司的部分,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

应并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作为“归属母公司股东的股东权益”的组成部分;按股权比例计算归属少数股东的部分,应当并入少数股东权益列示。子公司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本年度的变动金额,无论是归属母公司股东的部分还是归属少数股东的部分,均作为“其他综合收益”的组成部分。

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的财务报表从非人民币的记账本位币折算到人民币报表时产生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因为合营、联营企业并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只是权益法核算,所以在投资方的报表上应将其中按股权比例计算归属本企业的享有或承担部分作为“在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其他综合收益中所占份额”计入资本公积,不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列报。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本年度的变动金额按股权比例计算归属本企业享有或承担的部分,构成本企业的“其他综合收益”的组成部分。

根据陈老师的对上述问题的解释:

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从非人民币的记账本位币折算到人民币报表时产生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母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对于按股权比例计算应归属母公司的部分,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应并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作为“归属母公司股东的股东权益”的组成部分;按股权比例计算归属少数股东的部分,应当并入少数股东权益列示。

模访曾经旧准则的盈余公积恢复处理:

借: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调整后)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变动)

借:子公司A实收资本

借:子公司A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借:子公司A资本公积

借:子公司A未分配利润

贷: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调整后)

再按权益份额恢复子公司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权益中抵销掉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借:母公司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变动)

贷: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按子公司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权益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权益份额)

第十七章外币折算-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的一般原则——(2)包含境外经营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特别处理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中级会计实务 第十七章 外币折算 知识点: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的一般原则——(2)包含境外经营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特别 处理 ● 详细描述: 1.少数股东应分担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应并入少数股东权益列示于合并资产负债表。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少数股东权益 2.实质上构成对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兑差额的处理。 母公司含有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的情况下,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分别以下两种情况编制抵销分录:(1)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以母公司或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反映,则应在抵销长期应收应付项目的同时,将其产生的汇兑差额转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即,借记或贷记“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科目,贷记或借记“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财务费用 或作相反分录。 (2)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以母、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反映,则应将母、子公司此项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兑差额相互抵销,差额转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如果合并财务报表中各子公司之间也存在实质上构成对另一子公司(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比照上述编制相应的抵销分录。 【提示】作为集团整体,长期应收款和长期应付款应相互抵销,从合并

财务报表角度,长期应收款和长期应付款产生的汇兑差额是由于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形成的,不应影响合并净利润,所以应将其由“财务费用”转入“其他综合收益”。 例题: 1.关于包含境外经营的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在企业境外经营为其子公司的情况下,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按 少数股东在境外经营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计算少数股东应分担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并将“少数股东权益”列示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 B.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以母公司或子公司的记账 本位币反映,则应在抵销长期应收应付项目的同时,将其产生的汇兑差额转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 C.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以母、子公司的记账本位 币以外的货币反映,应将母、子公司此项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兑差额相互抵销,差额转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 D.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以母、子公司的记账本位 币以外的货币反映,应将母、子公司此项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兑差额相互抵销,差额转入“资本公积”项目 正确答案:A,B,C 解析: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以母、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反映,应将母、子公司此项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兌差额相互抵销,差额转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2.在企业境外经营为其子公司的情况下,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按 少数股东在境外经营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计算少数股东应分担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并入少数股东损益列示于合并利润表。()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少数股东应分担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应并入少数股东权益列示于合并资产负债表。 3.母公司含有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的 情况下,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

上市公司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披露的探讨

上市公司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披露的探讨 一、外币折算差额披露存在的问题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跨国公司会计的三大难题之一。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通常有流动非流动法、货币非货币法、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其优劣之争皆因折算汇率的选择而起,运用较广泛的有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外币折算差额通常是指在现行汇率法下净资产采用现行汇率折算与所有者权益项目采用历史汇率折算而产生的、并在所有者权益项目列示的汇率变动差额。 按照我国《合并报表暂行规定》的要求,上市公司对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基本类似于现行汇率法。我国证监会于1999年12月发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在其"会计报表附注"中规定至少应披露"外币会计报表核算方法",具体内容并无说明。从我国对外币折算的披露要求来看,至少存在下述问题: 1、合并报表的外币折算差额列示不恰当或数额不正确,合并价差的含义不清楚。现行汇率法下的外币折算差额在子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上是作为所有者权益部分的外币折算调整项目反映的。由于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非货币性项目,在其向子公司投资时已按投资当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在随后采用权益法核算对子公司年度留存收益(年度净利润减年度现金股利分配)按其持股比例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时也是按子公司取得净利润当年的平均汇率或现金股利宣告日的历史

汇率折算。因此,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总体反映的是历史汇率。当母公司将子公司外币报表折算成母公司的报告货币以便编制合并报表时,按《合并报表暂行规定》的要求,子公司的净资产是按报告年末的现行汇率反映的,其资本项目应按母公司投资时的历史汇率折算,留存收益按取得或形成时的历史汇率折算,按现行汇率折算的净资产与按历史汇率折算的所有者权益的差额就是外币折算差额(外币折算调整额)。在编制合并报表的抵销分录时,上市公司根据《合并报表暂行规定》,对这一外币折算差额可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将按历史汇率反映的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现行汇率反映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折算数(包括外币折算差额)抵销后的借贷差额全部列作合并价差,并列示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的合并长期投资项目内。二是在编制抵销分录时,不将子公司的个别报表中的"外币折算差额"项目加以抵销,即将其直接过入合并报表,单独列示在合并所有者权益中。由于《合并报表暂行规定》就这一问题没有规范的条文,因此往往容易引起实务处理的混乱。 2、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数不正确。集团公司内部存货销售和固定资产销售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果为逆销,在内部销售存货期末未全部对外销售的情况下,母公司存货或固定资产按其购入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在编制合并报表的抵销分录时,由于子公司的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利润是按平均汇率折算的,从而导致批销分录发生差额。如果为顺销,子公司期末存货按现行汇率折算(或固定资产按现行汇率折算),母公司的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按销售时的历史

高级财务会计—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练习题(含答案)

高级财务会计: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外币报表折算为人民币报表时,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应当()。 A.根据折算后利润分配表中的其他项目的数额计算确定 B.按历史汇率折算 C.按现行汇率折算 D.按平均汇率折算 2.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会计报表中应作为()。 A.递延损益列示 B.管理费用列示 C.财务费用列示 D.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单列 3.对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后不改变资产和负债的内部结构和比例关系的折算方法是()。 A.时态法 B.现行汇率法 C.流动性与非流动性项目法 D.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 4.在采用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进行外币会计报表折算的情况下,按照历史汇率折算的项目是()。 A.应收账款项目 B.存货项目 C.未分配利润项目 D.长期负债项目 5.采用现行汇率法折算外币会计报表时,按照历史汇率折算的会计报表项目有()。 A.存货项目 B.短期投资项目 C.应付债券项目 D.实收资本项目 6.采用时态法折算外币会计报表时,按照历史汇率折算的会计报表项目有()。 A.应付账款项目 B.按成本计价的存货项目 C.按市价计价的投资项目 D.按成本计价的投资项目 7.外币报表折算可供选择的汇率主要有()三种。

A. 历史汇率 B. 现行汇率 C. 平均汇率 D.远期汇率 8.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的规定,可以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的会计报表项目有()。 A.长期股权投资项目 B.未分配利润项目 C.无形资产项目 D.长期应付款项目 9.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外币会计报表中可以按照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的项目有()。 A.营业成本 B.营业外支出 C.营业收入 D.管理费用 10.境外经营,是指企业在境外的()。 A.子公司 B.分支机构 C.联营企业 D.合营企业 二、业务题 1.某国外子公司的财务报表需折算为美元。有关资料如下: 汇率设定: 债券、股份发行日的汇率LC1.00=US$0.23 固定资产取得时日的汇率LC1.00=US$0.23 年初存货折算汇率LC1.00=US$0.19 年末存货折算汇率LC1.00=US$0.22 股利支付日的汇率LC1.00=US$0.21 20×6年度平均汇率LC1.00=US$0.20 20×5年12月31日汇率LC1.00=US$0.18 20×6年12月31日汇率LC1.00=US$0.24

对四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评论

一、外币报表折算方法与外币交易会计处理方法的联系 外币报表折算是将以某一种货币反映的财务报表按照一定的汇率折算为以另一种货币反映的财务报表的行为。需要进行外币报表折算的情况一般有:①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为了在年末编制集团公司的合并会计报表,必须首先将以外币反映的子公司财务报表折算为与母公司整体财务报表相同货币反映的财务报表。②采用外币分账制核算的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将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为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财务报表。③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境外企业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可见,外币报表折算不仅在跨国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需要应用,而且在跨国经营,以及国内经营但涉及外币业务时也需要应用。对某些跨国公司来说上述三种情况可能同时存在,外币报表折算更是不可回避。 外币报表折算不是简单的币种间的换算,从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来看,它与外币交易有密切的关联。可以说外币报表折算多数是由外币交易引起的,上述第二种外币报表折算就是这种情况,所以外币报表折算方法与外币交易会计处理方法有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既要做到外币报表折算方法与外币交易会计处理方法相互衔接、一致,又要做到国外企业与国内企业在外币报表折算方法上保持衔接、协调、一致。否则,不仅会破坏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内在逻辑,而且会使财务报表丧失可比性和有用性。 二、对现行汇率法的评论 按照现行汇率法,外币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资产、负债项目均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现行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按照利润和利润分配表的年末未分配利润项目折算后的金额填列,其他项目如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按照交易或事项发生日的历史汇率折算;因折算汇率不同而形成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作为一个单独项目列示于所有者权益中,并作递延处理;利润和利润分配表各项目按照交易或事项发生日的汇率折算。根据这一方法的原则,为了简化核算,收入、费用类项目可以采用会计期间的平均汇率(简单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折算。 有不少教科书认为,现行汇率法可称为单一汇率法,其他三种折算方法(流动性与非流动性项目法、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时态法)可统称为多种汇率法。其实,这种划分方法是不科学的。在现行汇率法下,不但资产负债表与利润和利润分配表各项目所用的折算汇率不同,而且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所用的折算汇率也不同,正因为所用汇率不同,才产生了折算差额。若真正采用单一汇率折算,是不会出现折算差额的。可见,没有纯粹的单一汇率(如现行汇率)的折算。 赞同现行汇率法的人认为这种方法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而且由于采用单一汇率对各资产、负债项目进行折算,等于是对各项目乘上一个常数,所以折算后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仍能保持原外币报表中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让我们分析一下这个被教科书反复引用的“优点”。外币报表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权益比例、净资产收益率等,完全可以通过未折算的原外币报表得到。按照现行汇率法折算后的外币报表,是否真正保持了原外币报表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呢?事实并非如此,负债权益比率变了,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等指标也变了,原比例关系必然也会发生变化。外币报表折算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从而反映整个跨国公司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使用

外币业务及外币报表折算会计作业2018

外币业务会计、外币折算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外商投资企业,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核算外币业务。3月10日收到外商投入的资本100000美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元人民币,合同约定的汇率为1美元=8元人民币。企业收到该项投资时应确认的外币资本折算差额为()元。 A.0 B.10000 C.20000 D.30000 2.甲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按月结算汇兑损益。2007年3月20日,该公司自银行购入240万美元,银行当日的美元卖出价为1美元= 8.25元人民币,当日市场汇率为 1美元=8.21元人民币。 2007年3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2元人民币。甲股份有限公司购入的该240万美元于2007年3月所产生的汇兑损失为()万元人民币。 A.2.40 B.4.80 C.7.20 D.9.60 3.企业采用外币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作为折算汇率的情况下,将人民币兑换成外币时所产生的汇兑损益,是指()。 A.银行买入价与当日市场汇率之差所引起的折算差额.银行卖出价与当日市场汇率之差所引起的折算差额 C.账面汇率与当日市场汇率之差所引起的折算差额 D.账面汇率与当日银行卖出价之差所引起的折算差额 4.某企业外币业务采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核算。假定月初的市场汇率为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该企业本月月初持有20000美元,月初市场汇率为1美元=8.3元人民币。本月15日将其中的15000美元售给中国银行,当日中国银行美元买入价为1美元=8元人民币,卖出价为1美元=8.2元人民币。企业售出该笔美元时应确认的汇兑损失为()元人民币。 A.3000 B.4500 C.1500 D.-3000 5.企业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下列子公司外币会计报表项目中,可以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的是()。 A.固定资产B.长期借款C.未分配利润D.主营业务收入 6.某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核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20×0年6月20日从境外购买零配件一批,价款总额为500万美元,货款尚未支付,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1元人民币。6月30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2元人民币。7月31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23人民币,该外币债务7月份发生的汇兑损失为()万元人民币。 A.-10 B.-5 C.5 D.10 7.甲企业系外资企业,其注册资本为400万美元,合同约定分两次投入,但未约定折算汇率。中、外投资者分别于2007年1月1日和3月1日投入300万美元和100万美元。2007年1月1日、3月1日、3月31日和12月31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分别为1:7.8、1:7.85、1:7.82和1:7.90。假定该企业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日的汇率折算。该企业2007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项目的金额为人民币()万元。A.3125 B.3160 C.3128 D.3120 8.甲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20×7年12月5日以每股2美元的价格购入A公司10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日汇率为1美元=7.6元人民币,款项已经支付,20×7年12月31日,当月购入的A公司股票市价变为每股2.2美元,当日汇率为1美元=7.4元人民币,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的影响,则甲公司期末应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为()元人民币。 A.10800 B.800 C.10000 D.10600 二、多项选择题 1.按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在进行外币会计报表折算时,可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的报表项目有()。A.应收账款B.实收资本C.未分配利润 D.短期借款 2.按照《外币折算》,外币会计报表中可以按照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的项目有()。

外币报表折算例题

外币报表折算例题 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例3-6、甲公司在美国有一子公司B公司,其所在国近五年发生恶性通货膨胀。设2006年全年的物价变动指数为:年初100,年末154,年平均140。B公司以美元为记帐本位币,B公司于2006年12月31日结束的会计年度以历史成本资料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有关汇率见表3-16、3-17、3-18。 表2-16 资产负债表 B公司 2006年12月31日单位:美元

补充说明:1、期初存货按100元/件,计3900件;本期购进按110元,计6500件,先进先出法计算存货成本。购进存货最近月份物价指数。 2、期初固定资产为全新购入资产。 3、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均为货币性负债。 表2-17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B公司 2006年12月31日单位:美元

补充说明:1、本年销售商品6300件,系年内均匀发生。2、本期折旧费用在年末一次性计提,销售费用在年内均匀发生。3、所得税在年内分月预交,系均匀发生,提取盈余公积和分配利润系年内一次性结转和支付。

(1)按一般物价指数重述财务报表。 将财务报表项目划分为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 货币性项目:金额固定,但持有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发生变动,据此,不作货币性项目数据调整,其购买力损益另行计算计入当期损益,列入利润表。 非货币性项目:购买力不发生变化,因而需要通过调整数字消除物价变动对其购买力的影响,即需要调整非货币性项目数据,按调整后的金额在报表中列示

A.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重述: 非货币性项目: a.固定资产项目的重述调整:由于固定资产购置的时间不同,其账面记录的原值、累计折旧等,应按其购入时的物价指数进行重述调整。重述调整公式如下: 某非货币性项目的重述后金额 = 该项目的历史成本金额×年末的物价指数÷该项目取得时的物价指数 固定资产账面金额重述调整: :固定资产净值重述后金额=43000 ×154 ÷100 =662200(美元) : b、存货项目金额重述调整: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研究

财务会计: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资本的流动及大型跨国公司的存在都会给 本国企业带来外币交易。 要综合反映跨国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向外国股东 和其他使用者提供本企业的财务报表, 在外国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和债券而提供财务报表 等, 就必然涉及外币财务报表折算问题。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必须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折算 汇率的选择, 二是折算差额的处理。折算汇率的选择问题, 目前国际上有四种不同的选择方 法, 比较流行的是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折算方法的选择也会影响折算差额的处理。这些问 题不仅影响资产负债表上有关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的金额, 也影响收益表上利润的计算, 影响企业集团整体或子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公允反映, 因此折算差额的 处理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对外币折算的有关规定 ( 一)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1981 年美国第 52 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提出了功能性货币的概念。功能性货币是指国外会 计主体从事业务活动时所处经济环境中的主要货币。 如果国外主体的经营活动相对来说是自 主的,并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整体, 它的功能性货币通常是当地货币, 这一货币观点可称为“子 公司观点”。 相反, 如果国外主体的营业活动只不过是母公司的营业活动在国外的扩展, 就像 母公司直接在国外从事这项营业活动一样, 它的功能性货币将可能选择母公司所在国货币, 这一货币观点可称为“母公司观点”。 确定功能性货币是决定选择何种折算方法和如何处理折 算差额的关键。如果国外主体不以功能性货币记账, 其财务报表必须以其功能性货币重新计 量, 重新计量的目的是要产生这样的结果, 那就好像报表原先便是以功能货币编制的, 故在 重新计量过程中同时使用历史汇率及现行汇率即时态法。 重新计量产生的汇率调整数将计入 损益中, 因为其预期将对企业的现金流量产生直接影响。 如果此功能货币同时也是报告货币, 则此类重新计量将免去折算。 如果此功能货币不是报告货币, 重新计量的会计报表需按现行 汇率法折算为报告货币, 折算的汇率变动影响数将被列为股东权益的调整, 作为其他综合收 益。因折算产生的股东权益调整数将累积到此国外实体投资的销售或清算时, 此时, 它们将 被列为销售利得或损失的调整数。 如果国外主体以功能货币记账, 功能货币又不是报告货币, 则需折算为报告货币, 折算的汇率变动的影响数将被列为股东权益的调整, 作为其他综合收 益。 ( 1) 记账货币= 功能货币≠报告货币功能货币折算( 现行汇率法) 报告货币 ( 2) 记账货币≠功能货币≠报告货币记账货币重新计量( 时态法) 功能货币折算( 现行汇率法) 报告货币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问题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问题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跨国公司会计的难题之一。在国际化日益加速的今天,外币报表的折算已经刻不容缓,外币报表差额的相应的会计处理及对该信息的披露也不完善、急需解决。 一、外币折算差额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合并报表的外币折算差额列示不恰当,合并价差含义不清楚。现行汇率法下的外币折算差额在子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上是作为所有者权益部分的外币折算调整项目反映的。由于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非货币性项目,在其向子公司投资时已按投资当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在随后采用权益法核算对子公司年度留存收益按其持股比例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时,也是按子公司取得净利润当年的平均汇率或现金股利宣告日的历史汇率折算。因此,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总体反映的是历史汇率。当母公司将子公司外币报表折算成母公司的报告货币以便编制合并报表时,按《合并报表暂行规定》的要求,子公司的净资产是按报告年末的现行汇率反映的,其资本项目应按母公司投资时的历史汇率折算,留存收益按取得或形成时的历史汇率折算,按现行汇率折算的净资产与按历史汇率折算的所有者权益的差额就是外币折算差额。 在编制合并报表的抵消分录时,上市公司根据《合并报表暂行规定》,对这一外币折算差额可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将按历史汇率反映的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现行汇率反映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折算数抵消后的借贷差额全部列作合并价差,并列示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的合并长期投资项目内。这不仅使我们对合并价差是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项目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所持有的份额相抵消所产生的差额这一含义产生迷惑,应验了所说的:“合并价差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合并价差的含义遭到质疑。二是在编制抵消分录时,不将子公司的个别报表中的“外币折算差额”项目加以抵消,即将其直接过入合并报表,单独列示在合并所有者权益中,由于其并不仅是母公司享有的份额部分,还包括少数股东享有的部分,所以在合并报表上列示的数额并不恰当。 (二)内部销售利润的抵消数不正确。集团公司内部存货销售和固定资产销售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果为逆销,在内部销售存货期末未全部对外销售的情况下,母公司存货或固定资产按其购入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在编制合并报表的抵消分录时,由于子公司的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利润是按平均汇率折算的,从而导致抵消分录发生差额。如果为顺销,子公司

外币、外币报表折算与合并报表

外币会计:外币账户期末调整 期末,将所有外币货币性项目的余额,按照期末即期汇率折算为人民币金额,与账户原人民币金额的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等科目。 【例题】中天公司外币业务按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某年5月初外币账户余额如下表所示: 该公司5月份发生的有关外币业务如下: ①5月5日出口商品一批,价款30 000美元,款项尚未收到,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7.6元人民币。 ②5月10日从中国工商银行取得短期借款10 000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7.4元人民币。 ③5月12日偿还上月欠中国银行短期借款20 000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7.8元人民币。 5月31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7元人民币。美元均通过公司的银行存款美元户存取。 【要求】对上述外币业务进行账务处理,月末计算汇兑损益并进行账务处理(汇兑损益计入财务费用)。 ①5月5日出口商品 借:应收账款——美元(30 000美元)228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28 000 ②5月10日取得借款 借:银行存款——美元(10 000美元) 74 000 贷:短期借款——美元(10 000美元) 74 000 ③5月12日偿还借款 借:短期借款——美元(20 000美元)150 000 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6 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20 000美元)156 000 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简便方法:T形账户法。 A、应收账款期末调整(T形账户法) 第一步,建T形账户。先将“应收账款——美元户”的期初余额(包括人民币余额和美元余额)记入账户,再逐笔查找所有分录,将该科目的金额(人民币金额连同美元金额)记入账户,然后分别结出人民币余额和美元余额。 应收账款期末调整

关于合并报表中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问题的探讨

关于合并报表中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问题的探讨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跨国公司会计的难题之一。在国际化日益加速的今天,外币报表的折算已经刻不容缓,外币报表差额的相应的会计处理及对该信息的披露也不完善、急需解决。 一、外币折算差额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合并报表的外币折算差额列示不恰当,合并价差含义不清楚。现行汇率法下的外币折算差额在子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上是作为所有者权益部分的外币折算调整项目反映的。由于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非货币性项目,在其向子公司投资时已按投资当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在随后采用权益法核算对子公司年度留存收益按其持股比例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时,也是按子公司取得净利润当年的平均汇率或现金股利宣告日的历史汇率折算。因此,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总体反映的是历史汇率。当母公司将子公司外币报表折算成母公司的报告货币以便编制合并报表时,按《合并报表暂行规定》的要求,子公司的净资产是按报告年末的现行汇率反映的,其资本项目应按母公司投资时的历史汇率折算,留存收益按取得或形成时的历史汇率折算,按现行汇率折算的净资产与按历史汇率折算的所有者权益的差额就是外币折算差额。 在编制合并报表的抵消分录时,上市公司根据《合并报表暂行规定》,对这一外币折算差额可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将按历史汇率反映的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现行汇率反映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折算数抵消后的借贷差额全部列作合并价差,并列示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的合并长期投资项目内。这不仅使我们对合并价差是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项目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所持有的份额相抵消所产生的差额这一含义产生迷惑,应验了所说的:“合并价差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合并价差的含义遭到质疑。二是在编制抵消分录时,不将子公司的个别报表中的“外币折算差额”项目加以抵消,即将其直接过入合并报表,单独列示在合并所有者权益中,由于其并不仅是母公司享有的份额部分,还包括少数股东享有的部分,所以在合并报表上列示的数额并不恰当。 (二)内部销售利润的抵消数不正确。集团公司内部存货销售和固定资产销售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果为逆销,在内部销售存货期末未全部对外销售的情况下,母公司存货或固定资产按其购入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在编制合并报表的抵消分录时,由于子公司的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利润是按平均汇率折算的,从而导致抵消分录发生差额。如果为顺销,子公司

外币报表折算实例

[实例]某中国公司P公司于2002年1月1日投资100万美元在美国设立一全资子公司——S公司,?当日S公司购入50万美元固定资产。2002年度S公司的损益表和2002年12月3 1日S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分别如表1、表2所示。 表1 损益表 S公司2002年度单位:万美元 表2 资产负债表 2002年12月31日单位:万美元 S公司

假设S公司按先进先出法进行存货核算,本期共购进380万美元货物,期末存货80万美元是在2002年第四季度一次购入的,购置日汇率为1美元=8.10元人民币,2002年1月1日的汇率为1美元=8.00元人民币,2002年12月31日的汇率为1美元=8.16元人民币,2002年平均汇率为1美元=8.08元人民币,S公司股利支付日汇率为1美元=8.12元人民币则分别采用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对S公司的外币报表进行折算。 假设S公司2003年度损益表和2003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分别如表3、表4所示。 表3 损益表2003年度单位:万美元

表4 资产负债表2003年12月31日单位:万美元 假设2003年年末汇率为8.20,2003年平均汇率为8.18,股利支付日汇率为8.19,则按现行汇率法对S公司的2003年度损益表和2003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折算。 答案:(一)2002年报表折算 1.按现行汇率法折算,折算差额作递延处理。 由于折算差额作递延处理,故折算程序应先折算利润表,后折算资产负债表。

折算时,利润表各收入费用项目均采用2002年平均汇率,“支付股利”项目按S 公司股利支付日汇率折算; 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项目均按2002年12月31日汇率折算,实收资本按收到P公司投资日汇率折算,“留存收益”根据利润表的“期末留存收益”项目折算数填列,“递延折算差额”则倒挤确定。 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年初数根据上年折算报表的年末数填列。 折算结果如表5、表6所示 表5 利润表 S公司2002年度

方案-对四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评论

对四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评论 '外币报表折算是将以某一种货币反映的财务报表按照一定的汇率折算为以另一种货币反映的财务报表的行为。需要进行外币报表折算的情况一般有:①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为了在年末编制集团公司的合并会计报表,必须首先将以外币反映的子公司财务报表折算为与母公司整体财务报表相同货币反映的财务报表。②采用外币分账制核算的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将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为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财务报表。③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境外企业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可见,外币报表折算不仅在跨国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需要 ,而且在跨国经营,以及国内经营但涉及外币业务时也需要应用。对某些跨国公司来说上述三种情况可能同时存在,外币报表折算更是不可回避。 外币报表折算不是简单的币种间的换算,从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来看,它与外币交易有密切的关联。可以说外币报表折算多数是由外币交易引起的,上述第二种外币报表折算就是这种情况,所以外币报表折算方法与外币交易会计处理方法有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既要做到外币报表折算方法与外币交易会计处理方法相互衔接、一致,又要做到国外企业与国内企业在外币报表折算方法上保持衔接、协调、一致。否则,不仅会破坏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内在逻辑,而且会使财务报表丧失可比性和有用性。 按照现行汇率法,外币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资产、负债项目均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现行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按照利润和利润分配表的年末未分配利润项目折算后的金额填列,其他项目如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按照交易或事项发生日的历史汇率折算;因折算汇率不同而形成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作为一个单独项目列示于所有者权益中,并作递延处理;利润和利润分配表各项目按照交易或事项发生日的汇率折算。根据这一方法的原则,为了简化核算,收入、费用类项目可以采用会计期间的平均汇率(简单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折算。 有不少教科书认为,现行汇率法可称为单一汇率法,其他三种折算方法(流动性与非流动性项目法、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时态法)可统称为多种汇率法。其实,这种划分方法是不科学的。在现行汇率法下,不但资产负债表与利润和利润分配表各项目所用的折算汇率不同,而且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所用的折算汇率也不同,正因为所用汇率不同,才产生了折算差额。若真正采用单一汇率折算,是不会出现折算差额的。可见,没有纯粹的单一汇率(如现行汇率)的折算。 赞同现行汇率法的人认为这种方法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而且由于采用单一汇率对各资产、负债项目进行折算,等于是对各项目乘上一个常数,所以折算后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仍能保持原外币报表中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让我们分析一下这个被教科书反复引用的“优点”。外币报表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权益比例、净资产收益率等,完全可以通过未折算的原外币报表得到。按照现行汇率法折算后的外币报表,是否真正保持了原外币报表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呢?事实并非如此,负债权益比率变了,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等指标也变了,原比例关系必然也会发生变化。外币报表折算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从而反映整个跨国公司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使用现行汇率法看不出其与实现这一目标有多少相关度,更看不出其优点。 有的学者认为,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现行汇率法,即它衡量的是母公司在子公司净资产上的汇率变动影响(常勋《财务会计四大难题》)。其实,按照现行汇率法折算,等于确认了汇率变动对各资产、负债项目的影响,即按照汇率变动的影响额,调增(或调减)了各资产、负债项目,只是没有同时将该影响额确认为当期损益而已。那么,国内母公司的外币交易或外币报表折算是否也按照同样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呢?至少我国不是,国际会计准

第5章外币折算(含答案)

第5章外币折算(含答案)

第五章外币折算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对境外经营的子公司外币资产负债表折算时,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下列各项中,应采用交易发生时即期汇率折算的是()。A.存货B.固定资产C.实收资本D.未分配利润 2.甲公司对外币交易采用交易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按季计算汇兑损益。2007年4月12日,甲公司收到一张期限为2个月的不带息外币应收票据,票面金额为200万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7.8元人民币。2007年6月12日,该公司收到票据款200万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7.78元人民币。2007年6月30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7.77元人民币。甲公司因该外币应收票据在2007年第二季度产生的汇兑损失为()万元人民币。 A.2 B.4 C.6 D.8 3.企业发生的下列外币业务中,即使汇率变动不大,也不得使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进行折算的是()。 A.取得的外币借款B.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

本 C.以外币购入的固定资产D.销售商品取得的外币营业收入 4.收到以外币投入的资本时,其对应的资产账户采用的折算汇率是()。 A.收到外币资本时的市场汇率B.投资合同约定汇率 C.签订投资合同时的市场汇率D.第一次收到外币资本时的折算汇率 5.某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日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按月计算汇兑差额。20×8年6月20日从境外购买零配件一批,价款总额为500万美元,货款尚未支付,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7.21元人民币。6月30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7.22元人民币。7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7.23元人民币。该外币债务7月份所发生的汇兑损失为()万元人民币。 A.-10 B.-5 C.5 D.10 6.甲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按月结算汇兑损益。2009年3月20日, 该公司自银行购入300万美元, 银行当日的美元卖出价为1美元=6.25元人民币, 当日

跨国公司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选择定稿版

跨国公司外币报表折算 方法的选择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一、跨国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目的 合并会计报表是指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而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当母公司拥有子公司的多数股权但不足100%时,在跨国公司内部就会出现多数股权(取得控制权的母公司股权)和少数股权(子公司的少数股权),需要在合并报表上对其分别进行反映。然而,各国对合并范围及相关问题有同的理解,从而形成了三种没的合并理论。不同的合并理论对合并报表的编制目的有所不同,合并信息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有所不同。 第一,母公司理论。按照母公司理论,将拥有子公司少数股权的股东,看作是公司主体的外界债权人,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和合并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仅指母公司拥有和所得部分。母公司理论以法定控制为基础,把公司的合并报表看成是母公司报表的扩充和延伸,其编制目的是向母公司的股东提供与其利益相关的信息。 第二,实体理论。按照实体理论,跨国公司把所有的股东同等看待,不论是多数股权的股东还是少数股权的股东均视为公司的股东,不过分强调母公司股东的利益。采用这种理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目的是要满足跨国公司整体生产经营活动管理的需要,为集团内所有股东提供公司整体的信息。 第三,所有权理论。按照所有权理论,跨国公司是以投资公司为基础,连同在经营活动和财务决策中对其他公司具有重大影响的所有权部分。在这种理论下,既不强调法定控制,也不强调经济主体,而是强调能对经营和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权。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探讨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探讨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我国企业的外币报表业务日益增多,关于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问题的选择亟待解决。新准则19号—外币报表折算,为外币报表的折算规定了唯一详尽的方法,即现行汇率法。本文主要从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的理论基础出发进行比较分析,试图为时态法更适合我国企业的应用提出参考。 【关键词】外币报表折算;现行汇率法;时态法; 世界经济正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趋加快。我国的外币报表业务日益增多,也出台了相应的会计准则和制度来加以规范。但是选择何种方法进行折算能降低折算风险,却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外币折算方法的对比,试图为选择何种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折算办法提出参考。一,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外币报表折算时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折算汇率的选择问题,二是折算损益的处理问题。根据如何解决这两大问题.对于外币报表的折算出现了四种方法,即区分流动与非流动项目,区分货币与非货币项目,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先后曾出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现过现行汇率法、时态法等四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人们普遍认为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不能恰当地反映汇率变动的会计影响。而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基本上可归入时态法之内,于是对外币的报表折算方法最优选择争论的焦点,就集中在现行汇率法与时态法之间。 (一)现行汇率法。现行汇率法,又称单一汇率法,这种方法是采用资产负债表目的现行汇率,将外币财务报表中的所有资产和负债、收入和费用项目都以现行汇率进行折算,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所有者权益项目以历史汇率进行折算。利润和利润分配表各项目按交易或事项发生日汇率折算。实际上.现行汇率法就是将外币报表上的所有项目都乘以一个常数,因而它的最大优点就是简便易行,同时它不改变子公司原外币报表的财务结果和财务关系,便于对子公司进行业务评价,能够揭示汇率变动时对母公司在国外子公司的投资净额的影响。 (二)时态法。时态法的理论依据是:外币折算只是一个计量变换程序,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 系部会计系 专业财务管理年级级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 财务管理专业 学生XXX 指导教师XXX 【摘要】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市场的国际化也给我国跨国公司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面对跨过公司在控制和降低其境外风险时的需要,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政策选择便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手段,它是当今财务会计的三大难题之一,其难点主要集中在各种折算方法的选择上,这使得外币报表折算方面的规范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中显得更加必要。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主要是以跨国公司合并报表为目的,既满足各方面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也满足母公司对国外子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考核与评价的需要,国际会计界曾对该问题展开过相当激烈的争论,但到目前为止分歧依然存在。本文根据所学知识,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含义,分析其优点和缺陷,然后通过资料了解我国目前在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选择,探讨我国选择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所应考虑因素,最后,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我国未来折算方法的选择提出我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现行汇率法时态法

An Exploration of the Foreign Currency Financial Statement Translation Method 【Abstract】Foreign currency statements translation methods of the policy choice is a multinational company in control and reduce its overseas business risk when a strong means, is one of the three problems in today's 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the difficultie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choice of translation methods, this makes of foreign currency statements translation norms in our country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system.Foreign currency financial statement translation are mainly multinationals consolidated, for the purpose of satisfy the need of all aspects of information users, and also satisfy the parent company of foreign subsidiary financial position, operating results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needs,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profession has been the question quite a heated argument, but so far differences still exist.With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hina's foreign economic exchanges, which is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oreign currency statements translation has been increasingly frequent. But as a result of the study of foreign currency financial statement translation in China started late, since there is no complete system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Based on foreign currency statements translation theory review,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oice of foreign currency statements translation method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by the factor, and the choice of translation method in our country in the futur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Foreign currency financial statements Current Rate Method The temporal metho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