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出现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327眼)行小梁切除术后出现浅前房53眼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术后发生浅前房53眼(16.2%),其中滤过过强38眼(71.7%),结膜瓣渗漏11眼(20.7%),睫状体脉络膜脱离3眼(5.7%),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1眼(1.9%)。47眼通过药物及加压包扎等保守治疗后恢复前房,6眼通过手术治疗后恢复前房。结论术前有效控制眼压,术中细心制做结膜瓣及巩膜瓣、注意调整缝合线的松紧度,以及术后及时处理并发症是预防浅前房发生的关键。

标签: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浅前房

浅前房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如处理不及时会引起角膜水肿、虹膜周边前粘连或后粘连、青光眼治疗失败等严重后果[2-4],及时有效处理是抗青光眼手术成功的关键,对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起着重要作用。我院2009年5 月~2013年5月做小梁切除术256例327眼。现对术后出现浅前房48例53眼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出现浅前房48例53眼,男20例22眼,女28例31眼;年龄15~79岁,平均年龄59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7例30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6例18眼,继发性青光眼4例4眼,先天性青光眼1例1眼。

1.2方法本组病例手术均在显微镜下完成。0.5%盐酸丙美卡因表面麻醉,在10点钟位至12点钟位取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取以角膜缘为基底的巩膜瓣,约1/2~2/3巩膜厚度,大小4mm×4mm,分离达透明角膜内1.0mm,在角巩膜缘切除大小约1mm×2mm的小梁组织块,并作周边虹膜切除,切除2mm×1mm虹膜组织,将巩膜瓣复位,以10-0尼龙缝线在巩膜瓣两角各缝合1针,并在巩膜瓣两侧距角膜缘约1.0mm各缝合1针,10-0尼龙缝线分别在结膜瓣两端及中央各缝合3针。术后观察眼痛情况,监测眼压,裂隙灯下观察结膜切口、滤过泡、角膜、前房深度以及晶状体等,出现浅前房者检查结膜切口及行荧光素钠染色检查,了解结膜瓣是否存在渗漏,检查眼底,了解是否有脉络膜脱离,疑有脉络膜脱离者行眼部B超检查确诊。

1.3浅前房的分级按Speath分级法[5],本组发生浅前房53眼中,I度浅前房32眼(60.4%),Ⅱ度浅前房19眼(35.8%),Ⅲ度浅前房2眼(3.8%)。

1.4浅前房发生原因53眼中结膜瓣渗漏11眼(20.7%),滤过过强38眼(71.7%),睫状体脉络膜脱离3眼( 5.7%),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1眼(1.9%)。

1.5浅前房发生时间53眼中33眼(6

2.3%)在术后第1d出现浅前房,l5眼(28.3%)发生于术后第2d,4眼(7.5%)发生于术后第3d,1眼(1.9%)发生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探讨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探讨 发表时间:2013-05-13T17:22:57.5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8期供稿作者:耿美忠刘晓玲[导读] 术前经过1~3 d的降眼压治疗,所有患者均在药物基本控制眼压情况下行单纯小梁切除术。 耿美忠刘晓玲(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山东平度 266700)【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8-0354-01 【摘要】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出现浅前房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人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12例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12例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主要为滤过过畅(83.3%)、结膜瓣渗漏(16.7%)。采用保守治疗和(或)手术治疗后前房均形成。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原因主要为房水滤过过畅、结膜瓣渗漏,应针对不同病因做出相应处理以形成前房。【关键词】浅前房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最常用的手术方法,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甚至无前房是常见的术后近期并发症,可导致抗青光眼手术失败及眼内组织结构异常而影响视功能。我就本人2009年4月~2012年6月共81例(95只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12例的原因作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4月~2012年6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12例,其中,女11例,男1例;年龄55~79岁。 1.2方法 术前经过1~3 d的降眼压治疗,所有患者均在药物基本控制眼压情况下行单纯小梁切除术。术后每天裂隙灯下检查滤过泡、角膜、前房深度、晶状体等。 1.3浅前房的判断 本组病例所述术后浅前房是指:术后1~7 d前房仍未恢复或仍极浅包括前房形成后又变浅的。 判断标准:按Speath分类。浅Ⅰ度:中央前房形成,周边虹膜与角膜内皮相接触;浅Ⅱ度:除瞳孔区的晶状体前囊未与角膜接触外,其余整个虹膜面均与角膜内皮相接触;浅Ⅲ度:前房消失,整个虹膜面、晶状体前囊均与角膜内皮相贴。 1.4处理方法 1.4.1保守治疗采用加压包扎,1%阿托品眼液散瞳,局部及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或口服醋氮酰胺或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后,前房重新形成。 1.4.2手术治疗结膜瓣渗漏经结膜修补后前房形成。 2 结果 按以上标准,81例术后有12例出现浅前房。其中,浅Ⅰ度8眼,占66.7%;浅Ⅱ度3眼,占25%;浅Ⅲ度1眼占8.3%。其中滤过过畅10眼,占83.3%,结膜瓣渗漏2眼,占16.7%。 3 讨论 浅前房是青光眼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对于滤过性手术,多数在5d后形成前房,如10d后前房仍未形成,则视为前房延缓形成;持续性浅前房导致的严重后果又称为浅前房综合征,可进一步损害视功能。因此,对浅前房要及时判断其严重程度和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3.1滤过过畅 引流过畅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最常见原因,占本组浅前房病例的83.3%,引流过畅表现为低眼压、浅前房、大而局限隆起或弥散扁平的滤过泡。可能与巩膜瓣过薄导致损伤、巩膜瓣缝合松散、小梁或巩膜切除过大、瓣膜密闭差等因素有关。这种浅前房通常保守治疗即可获良好效果。药物治疗的同时用小棉枕压在滤过泡的上睑部位,胶布固定,绷带轻轻加压包扎,充分散瞳活动瞳孔,以防虹膜粘连。 3.2结膜瓣渗漏 占本组浅前房病例的16.7%,结膜瓣为滤过泡外层保护组织,术中穿破结膜,过度夹持,过度牵拉,缝线线结擦破结膜,结膜内卷,筋膜嵌顿等均可使房水流出,导致浅前房。同时房水渗漏又影响结膜伤口的愈合。本组2例由结膜瓣渗漏引起的浅前房早期修补,第2天前房均形成。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 原因及处理 广东医学院眼科学教研室 魏建初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 浅前房是青光眼滤过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 一、浅前房的分级 第一级:周边部虹膜与角膜内皮接触或中央部前房比术前浅1/2。 第二级:全部虹膜与角膜内皮接触,但瞳孔区晶状体或人工晶体或玻璃体(无晶状体眼)与角膜内皮之间仍有一定的间隙。 第三级:虹膜、晶状体(或人工晶体)或玻璃体与角膜内皮完全接触,前房消失。 二、浅前房的原因 根据眼压水平,浅前房可分为低眼压性 浅前房和高眼压性浅前房。 (一)低眼压性浅前房 滤过性手术后早期低眼压与浅前房存在密切 联系。术后头3~4天眼压相对不稳定期,短暂的 低眼压和轻度浅前房(I 级)比较常见。其后若眼 压持续进行性下降并低于5mmHg,必定同时存

在房水引流过畅或/和房水生成减少,甚至睫状体 与脉络膜脱离,进一步使前房形成迟缓或浅前房 恶化(II 级或III 级)。术前和术后局部或全身应 用房水生成抑制剂会加重低眼压与浅前房情况。 低眼压性浅前房的常见原因: 1、滤过泡房水渗漏: 表现为低眼压、滤过泡低或平坦,结膜囊滴1%~2%荧光素后,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滤过泡区域结膜渗漏处呈绿色溪流冲刷现象。 低眼压性浅前房的常见原因: 2、滤过功能过盛: 表现为滤过泡弥散高隆、眼压低。 通常是由于滤口过大、薄而小或边缘对合不良甚至缺损的巩膜瓣、巩膜瓣缝线数目少而松弛甚至没有缝合、过早拆除或松解巩膜瓣缝线、抗代谢药物使用不当、手术指征和手术滤过量判断失误等,以至房水经瘘口或巩膜瓣流出过畅。 低眼压性浅前房的常见原因: 3、睫状体—脉络膜脱离: 多表现为低眼压、低或平坦滤过泡和II~III级浅前房,眼压检查或B超检查可确诊。 低眼压是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主要原因,葡萄膜炎症和静脉充血也是重要的因素。 低眼压性浅前房的常见原因: 4、房水生成减少(低分泌): 表现为低滤过泡、低眼压、和眼部炎症反应较重。 可能的原因是持续性低眼压(<5mmHg)、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睫状体炎症、术前长期应用房水生成抑制剂药物,术中巩膜瓣下应用丝裂霉素也可引起房水生成减少。 5、虹膜睫状体炎: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病发症32例的护理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病发症32例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1-04T17:15:43.5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0期供稿作者:杨根莲[导读] 理想的眼压控制是眼科医生的治疗过程,而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控制才是最终的目的[4]。 杨根莲(新疆巴州人民医院眼科 8410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0323-02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青光眼滤过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在我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间住院治疗的32例青光眼患者滤过术后的浅前房、前房积血、虹膜炎、滤过泡不形成等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32例青光眼患者滤过术后并发症患者通过护理人员的合理的护理均得到了恢复或好转。结论明确青光眼滤过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种类及原因,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青光眼滤过并发症护理 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很大、随时可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属于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疾病之一,占致盲总数的5.1%~21.0%[1]。眼内压间断或持续性升高的水平超过眼球所耐受的程度会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觉功能带来损害,从而导致视野缩小、视神经萎缩、视力减弱等症状。滤过性手术已经被认为是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往往也会带来一些并发症。为了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探讨正确的处理护理方法,因此要找到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现将我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间住院治疗的32例青光眼患者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9年8月~2011年8月间,我院共收治32例(32眼)青光眼患者,其中,男13例,女19例;患者的年龄为31~78岁,平均年龄47.4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3例13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6例16眼,继发性青光眼3例3眼。入院时患者的平均眼压为(5.12±2.01)kPa,术前患者均局部使用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有27例(84.38%)27眼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5例(15.62%)5眼眼压未得到有效的控制。 1.2 方法 主要采用小梁切除术和巩膜咬切术[2]。在显微镜下进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选择做上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小梁切除术,宽基底的周边虹膜切除。缝合球结膜后,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单位,地塞米松2.5mg。术后常规滴抗生素和激素滴眼液,并根据术后滤过状况及前房深度分别于3~15d拆除外置调整缝线,部分患者接受辅助眼球按摩。 2 结果 2.1 术后视力手术一周后视力明显好转的患者有23例,有7例患者视力没有变化,2例患者视力下降。 2.2 术后并发症情况 32例青光眼患者中有17例出现了并发症,占5 3.1%。在所有的17例并发症患者中,出现浅前房7例,占41.2%;虹膜炎3例,占17.6%;前房积血或者前房形成延迟5例,占29.4%;滤过泡不形成2例,占11.8%。 3. 并发症护理 3.1 并发症护理青光眼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浅前房、前房积血、虹膜炎、无功能性滤泡等,一般发生于手术后的两周之内。在病人手术后,护理人员要经常观察患者前房、眼底、滤过泡的形态及其眼压水平,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进行眼底镜和B超检查。若发现浅前房、前房积血、滤过泡形成不良等症状,要及时找到原因,并根据并发症的原因早期对症处理。 3.1.1 浅前房本资料组发生浅前房7例。原因多为房水滤过过畅、结膜切口渗漏、脉络脱离等。对于滤过过畅引起的一度浅前房,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我唱休息,加强病情的观察,不需要做过多的特殊处理。对于二度浅前房要采取药物保守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伴有眼压持续下降则考虑手术形成前房。三度浅前房保守治疗无好转要尽快进行手术重建前房。 3.1.2 前房出血或前房形成延迟[3] 本资料组发生前房出血或前房形成延迟5例。对于前房出血的患者要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包扎患者的双眼,肌肉注射止血敏500mg,每天2次;口服维生素C及云南白药等。对于前房延迟形成的患者采用局部绷带加压包扎,口服乙酰唑胺或者静脉注射20%的甘露醇治疗。 3.1.3 虹膜炎资料组发生虹膜炎3例。一般为手术后的炎症反应,由于虹膜切除或者嵌顿都能造成色素膜的损伤、出血、纤维渗出等引起虹膜睫状体炎反应。护理人员可以使用皮质类固醇促进炎症的吸收,防止滤过口粘连。 3.1.4 滤过泡不形成资料组发生滤过泡不形成2例。滤过泡不形成或形成不良与滤过泡的渗漏、阻塞等有关。根据手术后的眼压、滤过泡的形态与功能,可以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控制缝线拆除或者治疗手术后睫状体抑制和葡萄膜反应来促进有效滤过泡的形成。 理想的眼压控制是眼科医生的治疗过程,而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控制才是最终的目的[4]。临床治疗青光眼主要是围绕降低眼压,采用手术和药物治疗。而经典的小梁切除术又是临床普遍选择的手术方式,但手术后的并发症又是多样的。32例青光眼患者滤过术后并发症患者通过护理人员的合理的护理,均得到了恢复或好转。明确青光眼滤过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种类及原因,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史维真.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或无前房临床研究[J].眼科新进展,2000,(01):26-28. [2]张雷.青光眼滤过术后并发症135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2):210. [3]张利,陈术.青光眼滤过手术常见并发症的处理[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6 , 20(3) : 141-142 . [4]李斌,张金萍.青光眼滤过术后并发症分析[J]. 现代临床医学杂,2007 , 4 (33) : 116-117.

青光眼手术的方式和原理

青光眼手术的方式和原理眼睛是心灵窗户,可是近些年来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太爱护这扇窗子。我们每天都长时间面对着屏幕,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这些都对我们的眼睛有很大的伤害。这也是眼科疾病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青光眼就是这样一种疾病。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青光眼的一种治疗方法,激光治疗。 青光眼手术原理:滤过性手术(常用小梁切除术、巩膜下咬切术、虹膜嵌入巩膜术和巩膜烧滤术等):目的是建立新的眼外引流。适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广泛粘连、使用缩瞳剂不能控制眼压者、C值<0。11;慢性开角型青光眼药物无效者;先天性青光眼;非瞳孔阻滞继发青光眼。虹膜周边切除术或激光虹膜切除术:目的是解除瞳孔阻滞。适于闭角型青光眼前驱期、急性发作后或慢性期前粘连少的病例,眼压仅用缩瞳剂即可控制,停药48小时眼压不复升、房角功能性小梁1/2开放者。 治疗方面。①激光治疗青光眼:这是青光眼治疗一大进步。激光虹膜打孔代替了虹膜周切术,激光小梁成形术为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手段,使大量病人避免了手术治疗。②手术:小梁切除术经多种改良,尤其是滤过术后辅用5-Fu、丝裂霉素等药物,减少了滤过通道疤痕形成,手术效

果大有提高。滤过手术联合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获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已在滤过手术时同时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使药物不能控制的青光眼又有白内障的患者得到了全面的治疗。巩膜下植入引流管为晚期复杂性青光眼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治疗手段。③药物:近几年抗青光眼药物迅速增加。如β受体阻滞剂就有美开朗、贝特舒、贝他根;拟肾上腺素药保目宁等,医生可根据病人全身情况、降眼压机理及药物协同作用来选择合适的、有效的抗青光眼眼药。 青光眼手术方式:1、滤过性手术(常用小梁切除术、巩膜下咬切术、虹膜嵌入巩膜术和巩膜烧虑术等)。2、虹膜周边切除术或激光虹膜切除术。3、青光眼阀。4、睫状体分离术。5、减少眼内容手术。6、减少房水形成。 虽然眼科的疾病有很多都是可以治疗的,但是有很多还是目前没有办法医治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十分注意眼睛的保护,有时间可以眺望远方,或者是做做眼保健操之类的,虽然会占用一些时间,但是对保护眼睛却是十分有用的。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出现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327眼)行小梁切除术后出现浅前房53眼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术后发生浅前房53眼(16.2%),其中滤过过强38眼(71.7%),结膜瓣渗漏11眼(20.7%),睫状体脉络膜脱离3眼(5.7%),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1眼(1.9%)。47眼通过药物及加压包扎等保守治疗后恢复前房,6眼通过手术治疗后恢复前房。结论术前有效控制眼压,术中细心制做结膜瓣及巩膜瓣、注意调整缝合线的松紧度,以及术后及时处理并发症是预防浅前房发生的关键。 标签: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浅前房 浅前房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如处理不及时会引起角膜水肿、虹膜周边前粘连或后粘连、青光眼治疗失败等严重后果[2-4],及时有效处理是抗青光眼手术成功的关键,对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起着重要作用。我院2009年5 月~2013年5月做小梁切除术256例327眼。现对术后出现浅前房48例53眼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出现浅前房48例53眼,男20例22眼,女28例31眼;年龄15~79岁,平均年龄59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7例30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6例18眼,继发性青光眼4例4眼,先天性青光眼1例1眼。 1.2方法本组病例手术均在显微镜下完成。0.5%盐酸丙美卡因表面麻醉,在10点钟位至12点钟位取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取以角膜缘为基底的巩膜瓣,约1/2~2/3巩膜厚度,大小4mm×4mm,分离达透明角膜内1.0mm,在角巩膜缘切除大小约1mm×2mm的小梁组织块,并作周边虹膜切除,切除2mm×1mm虹膜组织,将巩膜瓣复位,以10-0尼龙缝线在巩膜瓣两角各缝合1针,并在巩膜瓣两侧距角膜缘约1.0mm各缝合1针,10-0尼龙缝线分别在结膜瓣两端及中央各缝合3针。术后观察眼痛情况,监测眼压,裂隙灯下观察结膜切口、滤过泡、角膜、前房深度以及晶状体等,出现浅前房者检查结膜切口及行荧光素钠染色检查,了解结膜瓣是否存在渗漏,检查眼底,了解是否有脉络膜脱离,疑有脉络膜脱离者行眼部B超检查确诊。 1.3浅前房的分级按Speath分级法[5],本组发生浅前房53眼中,I度浅前房32眼(60.4%),Ⅱ度浅前房19眼(35.8%),Ⅲ度浅前房2眼(3.8%)。 1.4浅前房发生原因53眼中结膜瓣渗漏11眼(20.7%),滤过过强38眼(71.7%),睫状体脉络膜脱离3眼( 5.7%),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1眼(1.9%)。 1.5浅前房发生时间53眼中33眼(6 2.3%)在术后第1d出现浅前房,l5眼(28.3%)发生于术后第2d,4眼(7.5%)发生于术后第3d,1眼(1.9%)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