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舞蹈史主要人物37638

外国舞蹈史主要人物37638
外国舞蹈史主要人物37638

外国舞蹈史主要人物

早期芭蕾

皮埃尔·博尚

博尚是法国芭蕾编导家、教育家,皇家舞蹈学院首任院长,被誉为“芭蕾舞之父”。

他的舞艺精进,深得路易十四的喜爱,从而成为路易十四的芭蕾教师,并与路易十四同台合

作演出过多部芭蕾舞剧。博尚是芭蕾历史上第一个使芭蕾技巧和训练规范化的芭蕾艺术家,

最重要的贡献是规范了芭蕾的五个脚位;对芭蕾技巧进行了有效的推广,为西方舞蹈界建立

了标准。

玛丽·卡玛戈

卡玛戈是法国芭蕾表演家,被认为是18 世纪法国最早、最出色的专业女舞蹈革新者之

一。卡玛戈以追求纯舞而闻名,舞风强劲洒脱,在独舞中,她增加了跳跃和击打动作,甚至

有空中击腿的动作。她最大的功绩是大胆地将女舞者的曳地长裙剪短,并在舞蹈时将高跟鞋

换成了软底舞鞋,促使芭蕾的表演风范和肢体美学能够轻盈飘逸地进入随后的“浪漫时期”。

玛丽·萨莱

萨莱是法国芭蕾表演家,主要擅长细腻的内心体验和强烈的戏剧表演。在表演上,她反对单纯地炫耀技巧、主张技巧要服务于一定的情节内容。她最大的贡献是使芭蕾成为富于戏

剧真实性和自然表现力的舞台表演艺术,并身体力行地推行了“还历史本来面目,让每个角

色穿上符合其历史真实的服装”等观念。

让·乔治·诺维尔

诺维尔是法国芭蕾表演家、编导家、教育家、理论家,18 世纪最重要的芭蕾革新家,

被称为“情节芭蕾之父”。他一生编导过150 多部作品,并著有理论著作《舞蹈与舞剧书信集》。

他极力主张芭蕾成为一门独立艺术,反对它继续作为歌剧或戏剧的附属物,提出演出要有意义,要体现启蒙主义基本思想,极力推崇情节芭蕾。

浪漫芭蕾

塔里奥尼父女

菲利普·塔里奥尼是意大利芭蕾表演家、编导家。他一生最大的功绩是把女儿玛丽·塔里

奥尼培养成为举世闻名的浪漫主义芭蕾演员。他的作品多属于浪漫主义题材,最著名的作品

是《仙女》。玛丽·塔里奥尼是意大利芭蕾表演家,菲利普·塔里奥尼的女儿。她的表演优美

轻盈。1832 年成功主演了浪漫芭蕾代表作《仙女》,开创了白裙芭蕾的崭新时代,并使轻

盈的脚尖舞步和飘逸的过膝长裙成为后世芭蕾女演员必须尊崇的舞蹈形象,使得“三长一小” 的肢体特征成为后世芭蕾女演员的审美标准。

朱尔·佩罗

佩罗是法国芭蕾舞表演家、编导家。他的舞剧体现出浪漫主义的主要特色。

1830 年进入巴黎歌剧院任主演,被誉为“尼金斯基之前最出色的男芭蕾演员”、“男性塔里奥

尼”。1836 年开始了他的编导生涯,代表作有《吉赛尔》、《四人舞》、《浮士德》等。19 世纪50 年代,他在彼得堡担任编导和演员,对俄罗斯芭蕾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古典芭蕾

马里于斯·佩蒂帕

佩蒂帕是法国芭蕾表演家、编导家,俄罗斯芭蕾奠基人。

1847 年应彼得堡玛利亚剧院之邀任首席演员,后接任首席编导大师,在职34 年。为俄国

新编了《堂·吉诃德》、《舞姬》、《睡美人》、《天鹅湖》等54 部古典芭蕾舞剧,重排了

《海盗》、《吉赛尔》、《葛蓓丽亚》、《仙女》等17 部法国浪漫芭蕾舞剧。他还为古典

芭蕾舞剧确立了“双人舞”和“性格舞”两大模式。

列夫·伊凡诺夫

伊凡诺夫是俄罗斯芭蕾表演家、编导家。代表作有《胡桃夹子》、《天鹅湖》等。

16 岁被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破格录用,1882 年兼任基训教员和排练教师,1885 年出任该团第二芭蕾大师,并先后做过“浪漫芭蕾”大师佩罗和“古典芭蕾之父”佩蒂帕这两位法国专

家的编导助理,其风格浓郁的性歌舞表演得到过丹麦芭蕾大师布农维尔的高度赞扬。

现代芭蕾

1. 早期代表人物与代表作

谢尔盖·佳吉列夫

佳吉列夫是俄国艺术组织活动家,是古典芭蕾的传播者与现代芭蕾的奠基人。1911 年成立了佳吉列夫俄罗斯芭蕾舞团,网罗了当时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充分发挥了个人的组织才能和管理艺术,并以超常的魄力不断推出新人新作,通过演出活动重新唤起了欧美人们对芭

蕾的热情,普及了俄罗斯芭蕾体系。

米歇尔·福金

福金是古典芭蕾转型时期的代表人物,被人们誉为“现代芭蕾之父”,代表作品有《仲夏

夜之梦》、《仙女们》、《天鹅之死》等,其中《仙女们》是“芭蕾史上第一出无情节芭蕾”,

被誉为“现代芭蕾处女作”。他不仅在创作上实践着对古典芭蕾的革新,也在理论上对古典芭

蕾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著名的新舞剧创作的五项原则,为现代芭蕾的革新提供了思想基础。

瓦斯拉夫·尼金斯基

尼金斯基是俄罗斯著名舞蹈表演家、编导,20 世纪最伟大的芭蕾表演家之一。他所创

作的《牧神午后》、《春之祭》打破了原来传统的屋子造型和审美标准,创造了大量新的动

作,为古典芭蕾的程式化语言补充了大量崭新的动作元素。他的表演振兴了欧洲面临衰落的

男子舞蹈,其创作也为芭蕾做出了新探索。

安娜·巴甫洛娃

巴甫洛娃是俄罗斯芭蕾舞表演艺术家,20 世纪最伟大的芭蕾女演员之一。10 岁考入圣彼得堡舞蹈学校,19 岁进入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并迅速成为该团首席女演员。代表性剧

目有《天鹅湖》、《睡美人》、《吉赛尔》、《仙女》、《天鹅之死》、《胡桃夹子》等,

其表演惟妙惟肖,艺术作风严谨认真,因在《天鹅之死》中的出色表演,被人们誉为“不朽

的天鹅”。

2. 中期代表人物与代表作

乔治·巴兰钦

巴兰钦是俄罗斯芭蕾演员、编导,现代芭蕾最有影响力的编导之一,主要作品有《四种

气质》、《小夜曲》等。巴兰钦的创作是俄罗斯古典芭蕾传统在美国的现实的新土壤上的新发

展,体现了美国人的民族精神风貌、审美情趣,他的现代芭蕾作品逐步完善了“交响芭蕾”

的编舞方法,为美国芭蕾学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芭蕾历史在20 世纪的突飞猛进做出了贡献。

玛戈·芳婷

芳婷是英国著名舞蹈家,被誉为“20 世纪最伟大的芭蕾女演员之一”。1934 年进入伦敦塞得勒斯·威尔士芭蕾舞团舞蹈学校学习,曾在《吉赛尔》、《茶花女》、《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众多舞剧中担任主要角色。告别舞台后,她于1954 年担任了皇家舞蹈学院院长,1956 年被英女王授予“贵族夫人”的头衔,1979 年主持拍摄了舞蹈史系列片《舞蹈的魔力》。

加林娜·乌兰诺娃

乌兰诺娃是著名的芭蕾舞艺术家,被誉为“20 世纪最伟大的芭蕾女演员之一”。18 岁时加盟基洛夫芭蕾舞团,1935 年被借调到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担任领衔主演。她的表演典

雅优美,能将技术技巧融于角色创造之中,做到技艺与表演的水乳交融,特别善于表现复杂的人物心理活动。代表作品有《泪泉》、《罗密欧与朱丽叶》、《吉赛尔》等。

3. 晚期代表人物与代表作

洛朗·佩蒂

佩蒂是法国芭蕾表演家、编导家,现代芭蕾晚期代表人物。

他是战后最多产的芭蕾编导之一,善于将精巧别致、性爱刺激和剧场概念别具一格地融为一体,产生令人难以忘怀的剧场效果。代表作有《流浪艺人》、《年轻人与死神》、《卡门》

等,其中《年轻人与死神》、《卡门》成为了现代芭蕾的杰出作品。

莫里斯·贝雅

贝雅是法国舞蹈演员、编导,现代芭蕾晚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1953 年起先后组建了明星芭蕾舞团和20 世纪芭蕾舞团。在他的创作实践中,曾受到过现代舞的深刻影响。他的

芭蕾作品大气磅礴,饱含十足的阳刚之气,追求返璞归真的大境界,素以意韵深刻的精神品味和撼人心魄的剧场效果而著称于世。代表作有《火鸟》、《孤独者交响曲》等。

约翰·克兰科

克兰科是著名的芭蕾编导家,英国戏剧芭蕾的代表人物之一。1946 年开始创作舞蹈,其早期作品受阿什顿、巴兰钦等人的影响较大。使其跻身世界著名芭蕾编导之列的是 3 部芭蕾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奥涅金》、《驯悍记》。他对现代芭蕾的后期发展,尤其

是德国芭蕾走向世界贡献的巨大。

美国“自由舞”时期与“早期现代舞”时期

伊莎多拉·邓肯

邓肯是美国著名的现代舞蹈家,美国现代舞的先驱人物,被誉为“现代舞之母”。她主张

“最自由的身体内蕴含着最高的智慧”,认为芭蕾违反了大自然的规律,束缚甚至扭曲了人类

美好的肉体和心灵。她以大自然的造物和古希腊雕塑为灵感,根据世界名曲和时代变迁随心

舞蹈,并以“自由舞”的形式开现代舞之先河。代表作有《肖邦的华尔兹》、《马赛曲》等等。露丝·圣丹尼斯

圣丹尼斯是美国著名的现代舞蹈家,美国现代舞的先驱,被誉为“美国舞蹈的第一夫人”。1914 年,她与肖恩结婚,翌年创办了丹尼斯-肖恩舞蹈学校,培养了格莱姆、韩芙丽、韦德

曼等众多美国乃至世界现代舞的大师。1931 年圣丹尼斯与肖恩分居,不久后,学校解散。

她一生创作了大量东方情调的舞蹈作品,代表作有《拉达》、《眼镜蛇》、《白玉观音》等。泰德·肖恩

肖恩是美国著名的现代舞蹈家,美国现代舞的先驱,被誉为“美国舞蹈教育之父”。

1914 年,他与圣丹尼斯结婚,翌年创办了丹尼斯-肖恩舞蹈学校,培养了格莱姆、韩芙丽、

韦德曼等众多美国乃至世界现代舞的大师。1931 年肖恩与圣丹尼斯分居,不久后,学校解

散。他的作品注重理性分析与动作技术,丰富发展了男子舞蹈,代表作有《阿多尼斯之死》

等。

美国“古典现代舞时期”

玛莎·格莱姆

格莱姆是美国著名的现代舞蹈家、美国现代舞的奠基人、“格莱姆技术体系”的创始人。

格莱姆长达70 年的创作生涯中,公演了180 部作品。分别形成三大类别: 1. 表现美国人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作品,如《阿帕拉契亚的春天》等;2. 表现人类各种心理矛盾冲突的作品,

如《闯入迷宫》等;3. 讴歌人类生命中那些具有永恒价值东西的作品,如《天使的欢乐》等。多丽丝·韩芙丽

韩芙丽是美国著名舞蹈家、美国现代舞的奠基人、美国现代舞第二代的重要代表人物。

韩芙丽创立了以“倒地-爬起”为基本原理的韩芙丽技术,后由学生林蒙继承与发展为“林蒙技巧”。教学上,她善于用科学的方法解放学生的肢体和创造力。创作上,她较少采用戏剧性

的故事情节,更多地运用抽象概括的动作,唤起舞者与观众的情绪,代表作有《新舞蹈》等。查尔斯·韦德曼

韦德曼是美国著名现代舞蹈家。1928 年与韩芙丽共同建立了舞蹈团,并创作和演出了

大量舞蹈,代表作有《返祖现象》、《电影》、《爸爸是个消防员》等。此外,还为百老汇

歌舞剧创作了许多新鲜别致的舞蹈。1945 年,他独自建立了舞蹈学校并在此基础上于1947 年创立了自己的舞蹈团,创作了《男女间的战争》等作品,其主要特征是以轻松的讽刺口吻

抨击时弊。

默斯·坎宁汉

坎宁汉是美国著名的现代舞蹈家。1939 年起加盟格莱姆舞蹈团。1952 年创建了自己的

舞团,使自己对《易经》观念和方法的长期实验和运用,有了一个坚实的基地。50 多年来,他用这套观念和“机遇编舞法”不仅为美国现代舞蹈界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编舞家,还推出了

大量与众不同的纯舞蹈,代表作有《夏日空间》、《冬枝》、《空间点》、《热带雨林》等。

美国“后现代舞时期”

崔氏·布朗

布朗是美国著名的现代舞蹈家。1958 年,她在波特兰的里德学院创办舞蹈系,实验了

自己对动作的种种想法,丰富了传统的“即兴编舞法”,并发展出“放松技术”。1970 年,她创办了自己的舞蹈团,推出实验性的“纯舞蹈”。

她的作品既不表现任何思想情感,也不完成任何具体任务,而是展示人体动作随心所欲的审

美价值和自身魅力,代表作《楼顶作品》等。

德国现代舞的发展

鲁道夫·冯·拉班

拉班是欧洲现代舞蹈家、舞蹈理论家,欧美现代舞的先驱。1901 年,在慕尼黑创办舞

蹈学校,培养出了玛丽·魏格曼、库特·尤斯等卓越的现代舞蹈家,并开始形成现代舞的中欧

学派。作为现代舞理论家,拉班撰写并出版了《编舞》、《舞谱》、《现代教育舞蹈》等多部专

著以及自传《为舞蹈而生》。他最大的贡献在于他的人体动作的科学研究以及拉班舞谱的创

立。

玛丽·魏格曼

魏格曼是拉班早期舞蹈理论的主要实践者和检验者,德国表现派舞蹈最具影响力的代表

人物。1913 年随拉班深造,1914 年举办了个人作品发表会,并逐渐发展完善了即兴舞蹈和

无音乐舞蹈。1920 年创办舞蹈学校,培养了众多现代舞蹈家。

她认为空间、时间与能量是赋予舞蹈以生命活力的三大要素,代表作品有《女巫》、《节日》及理论著作《舞蹈的语言》等。

库特·尤斯

尤斯是德国现代舞蹈家。1922-23 年向拉班学习。1926 年赴维也纳和巴黎深造古典芭蕾。1924-27 年与里德合作,共同发展训练、技巧与体系。1927 年担任福克旺学校舞蹈系

主任,翌年建立福克旺剧场。1933 年被纳粹迫害,逃往英国,1949 年重返德国。此后致力

于学校的教育,同时重建舞蹈剧场并在各地讲学。代表作有《13 号房间》《仲夏之夜》、《绿桌》等。

皮娜·鲍希

鲍西是德国现代舞蹈家,德国舞蹈剧场创始人。跟随现代舞大师尤斯学习舞蹈,并参与了大量福克旺舞蹈团的演出。19 岁赴美国进行舞蹈学习。1963 年返回德国。自1973 年起,她一直出任乌珀塔尔舞蹈剧场的艺术总监兼首席编导家,1975 年后她的创作进入了巅峰期,

——创作了三十余部大型作品,其中重要的代表作有《春之祭》、《蓝胡子》、《交际场合》等。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西方舞蹈史》复习资料资料

《西方舞蹈史》复习 资料

《西方舞蹈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1581年诞生的《王后的喜芭蕾》被公认为历史上第一部芭蕾舞剧。 2、在路易十四执政的法国宫廷,芭蕾艺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吕里、博尚和 莫里哀是法国宫廷芭蕾的重要奠基人。 3、18世纪芭蕾改革派主要代表人物安芝奥林尼奠基人之一,他将芭蕾的体裁分为怪诞、喜剧、半性格和崇高四种,代表作有《唐·璜》和《谢米拉米达》等。 4、18世纪前浪漫主义芭蕾的杰出代表、法国著名舞蹈革新家乔治·诺维尔在1760年出版的《舞蹈与舞剧书信集》中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情节芭蕾” 的理论主张。 5、诺维尔的学生多贝瓦尔将“情节芭蕾“的改革思想应用于舞台实践,其代表作是1789年在波尔多首次公演的《关不住的女儿》,它是活在今天芭蕾舞台上的最古老芭蕾名作,也是最早一部反映当时法国第三等级贫民百姓生活的现实题材舞剧。 6、与前一时期相比,浪漫主义芭蕾舞剧变得更加富有诗意、更直接,能够更深刻地诉诸观众的感情。芭蕾舞剧《仙女》、《吉赛尔》和《葛蓓莉娅》分别是这一时期三个发展阶段的代表作品。 7、玛丽亚·塔里奥尼是第一位立起足尖翩翩起舞的芭蕾明星,她和她的父亲是浪漫主义芭蕾的重要代表人物。而该时期的舞剧中出现的吉赛尔这个角色被称为是“考验女舞蹈家是否成熟的试金石”。 8、彼季帕是所有来俄国工作的外国人中间对俄国芭蕾贡献最大的一位,被看作是“俄罗斯芭蕾的奠基人”,芭蕾舞剧《睡美人》是彼季帕创作的顶峰。 9、前苏联芭蕾艺术的发展可以分为探索阶段、戏剧芭蕾时期和交响芭蕾时期三个阶段。 10、交响芭蕾是20年代由费多尔·洛普霍夫提倡的,他的名著《舞剧编导之路》则是交响芭蕾的理论基础。 11、英国芭蕾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归功于三位女舞蹈家终生的努力。惹奈创建了英国皇家舞蹈学院,德·瓦鲁娃筹建了皇家芭蕾舞团,而兰伯特则成立并主持了芭蕾俱乐部。 12、纽约市芭蕾舞团和美国芭蕾剧院是代表美国芭蕾艺术主流的两个舞团。

外国舞蹈史主要人物.docx

外国舞蹈史主要人物 早期芭蕾 皮埃尔?博尚 博尚是法国芭蕾编导家、教育家,皇家舞蹈学院首任院长,被誉为“芭蕾舞之父”。他的舞艺精进,深得路易十四的喜爱,从而成为路易十四的芭蕾教师,并与路易十四同台合作演出过多部芭蕾舞剧。博尚是芭蕾历史上第一个使芭蕾技巧和训练规范化的芭蕾艺术家,最重要的贡献是规范了芭蕾的五个脚位;对芭蕾技巧进行了有效的推广,为西方舞蹈界建立了标准。 玛丽?卡玛戈 卡玛戈是法国芭蕾表演家,被认为是18 世纪法国最早、最出色的专业女舞蹈革新者之一。卡玛戈以追求纯舞而闻名,舞风强劲洒脱,在独舞中,她增加了跳跃和击打动作,甚至有空中击腿的动作。她最大的功绩是大胆地将女舞者的曳地长裙剪短,并在舞蹈时将高跟鞋换成了软底舞鞋,促使芭蕾的表演风范和肢体美学能够轻盈飘逸地进入随后的“浪漫时期” 。玛丽?萨莱萨莱是法国芭蕾表演家,主要擅长细腻的内心体验和强烈的戏剧表演。在表演上,她反对单纯地炫耀技巧、主张技巧要服务于一定的情节内容。她最大的贡献是使芭蕾成为富于戏剧真实性和自然表现力的舞台表演艺术,并身体力行地推行了“还历史本来面目,让每个角色穿上符合其历史真实的服装”等观念。 让?乔治?诺维尔 诺维尔是法国芭蕾表演家、编导家、教育家、理论家,18 世纪最重要的芭蕾革新家,被称为“情节芭蕾之父”。他一生编导过150 多部作品,并著有理论著作《舞蹈与舞剧书信集》。他极力主张芭蕾成为一门独立艺术,反对它继续作为歌剧或戏剧的附属物,提出演出要有意义,要体现启蒙主义基本思想,极力推崇情节芭蕾。 浪漫芭蕾 塔里奥尼父女 菲利普?塔里奥尼是意大利芭蕾表演家、编导家。他一生最大的功绩是把女儿玛丽?塔 里奥尼培养成为举世闻名的浪漫主义芭蕾演员。他的作品多属于浪漫主义题材,最著名的作品是《仙女》。玛丽?塔里奥尼是意大利芭蕾表演家,菲利普?塔里奥尼的女儿。她的表演优美轻盈。1832 年成功主演了浪漫芭蕾代表作《仙女》,开创了白裙芭蕾的崭新时代,并使轻盈的脚尖舞步和飘逸的过膝长裙成为后世芭蕾女演员必须尊崇的舞蹈形象,使得“三长一小”的肢体特征成为后世芭蕾女演员的审美标准。

外国舞蹈史主要作品

外国舞蹈史主要作品 早期芭蕾 《皇后的喜剧芭蕾》 《皇后的喜剧芭蕾》被认为是第一部芭蕾舞剧。导演:博若耶。1581年演出于皇后胞妹玛格丽特公主的婚礼庆典之上。这部作品在舞剧的戏剧结构上,第一次成功地把若干不同故事情节放到一个完整的戏剧构架之下;在舞蹈构图上,第一次充分体现出古希腊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格拉斯的“几何能表现思想”的观念;在形式上包括了朗诵、歌唱和舞蹈等多种成分。 《关不住的女儿》 《关不住的女儿》是一部两幕三场的芭蕾舞剧。编导:让·多贝瓦尔。1789年在法国首演。这部作品在芭蕾史上意义重大:1.在剧中,舞蹈不是再是歌剧的附庸和技巧的炫耀; 2.第一次用充满贵族风范的芭蕾表现当时法国第三等级平民现实生活; 3.将民间舞改编搬上舞台,为性格舞模式的问世奠定了基础; 4.芭蕾双人舞的程式化结构在这部作品中初步形成。 浪漫芭蕾 《仙女》 《仙女》是一部二幕芭蕾舞剧,是芭蕾史上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是法国浪漫芭蕾时期舞剧的处女作和早期代表作。编导:菲利普·塔里奥尼。1832年由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首演。该剧一反旧式舞剧大团圆、华丽终场惯例,以悲伤场景结束全剧。剧中,玛丽·塔里奥尼第一次将脚尖舞技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仙女白纱裙和背上的翅膀成为浪漫主义芭蕾的象征。 《吉赛尔》 《吉赛尔》是一部二幕芭蕾舞剧。编导:科拉利、佩罗。由巴黎歌剧院于1841年6月首演。《吉赛尔》是芭蕾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是法国“浪漫芭蕾”时期舞剧的悲剧代表作和中期代表作,代表着浪漫主义芭蕾的巅峰成就。这部作品第一幕中的“吉赛尔发疯”和第二幕中的“维丽斯女鬼”的舞蹈场面分别是“情节芭蕾”和早期“交响芭蕾”的范例。《海盗》 《海盗》是一部三幕五场芭蕾舞剧,有些书中翻译为《海侠》。编导:马季利耶。由巴黎歌剧院于1856年1月首演。该剧根据英国诗人拜伦的同名长诗改编,是浪漫主义芭蕾的

中外舞蹈史题

中外舞蹈史题 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作答,每题7分,总计35分) 1、雅乐 2、傩舞:傩是以驱鬼逐疫为目的的祭祀仪式,因此在古代亦名“逐除”。傩祭的舞蹈特点很鲜明,故人称“跳傩”,其“跳”的部分叫做傩舞。 3、云南花灯 4、多丽丝·韩芙莉(1895—1958):生于美国伊利诺依州的奥克帕克,卒于纽约市。她最重要的舞蹈理论是倒地—爬起,动作要素:1、节奏2、力度3、图形 5、戴爱莲 6、巴兰钦 1、《葛天氏之乐》 2、“拟古舞谱” 3、六代舞 4、《巾舞》 5、阿热热 6、《倒喇》 7、《观音舞》 8、《坐部伎》 9、朱载堉10、裕容龄11、《白纻舞》12、《明君舞》13、《西凉乐》14、《高丽乐》15、《巴渝舞》16、六小舞17、《盘鼓舞》18、兰陵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总计40分) 1、简述新秧歌运 2、简述福金芭蕾改革的五项原则动及其意义 3、简述中国民间舞的五种文化类型 4、简述玛莎·格雷姆舞蹈技巧的基本原理 三、论述题:(任选35分与40分各一题作答,总计75分) 1、论述你对舞蹈功能的认识(35分) 2、论述唐代舞蹈的艺术成就与审美特征(35分) 3、论述浪漫主义芭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艺术特色(40分) 4、通过对一部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作品分析,论述中国古典舞风格舞蹈艺术在当代的发展(40分)

《西方舞蹈史》 一、填空题 1、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1581年诞生的(《王后的喜剧芭蕾》)被公认为历史上第一部芭蕾舞剧。 2、在路易十四执政的法国宫廷,芭蕾艺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吕里)、(博尚)和(莫里哀)是法国宫廷芭蕾的重要奠基人。 3、18世纪芭蕾改革派主要代表人物(安芝奥林尼)奠基人之一,他将芭蕾的体裁分为(怪诞)、(喜剧)、(半性格)和(崇尚)四种,代表作有《唐·璜》和《谢米拉米哒》等。 4、18世纪前浪漫主义芭蕾的杰出代表,法国著名舞蹈革新家(乔治·诺维尔)在1760年出版的《舞蹈与舞剧书信集》中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情节芭蕾”)的理论主张。 5、诺维尔的学生(多贝瓦尔)将“情节芭蕾”的改革思想应用于舞台的最古老芭蕾名作,也是最早一部反映当时法国第三等级贫民百姓生活的现实题材舞剧。 6、与前一时期相比,浪漫主义芭蕾舞剧变得更加富有诗意,更直接,能够更深刻地诉诸观众的感情,芭蕾舞剧(《仙女》、《吉赛尔》和《割蓓莉娅》)分别是这一时期三个发展阶段的代表作品。 7、(玛丽亚·塔里奥尼)是第一位立起足尖翩翩起舞的芭蕾明星,她和她的父亲是浪漫主义芭蕾的重要代表人物,而该时期的舞剧中出现的(吉赛尔)这个角色被称为是“考验女舞蹈家是否成熟的试金石”. 8、(彼季帕)是所有来俄国工作的外国人中间对俄国芭蕾贡献最大的一位,被看作是“俄罗斯芭蕾的奠基人”,芭蕾舞剧(《睡美人》)是彼季柏创作的顶峰。9、前苏联芭蕾艺术的发展可以分为(探索阶段)、(戏剧芭蕾时期)和(交响芭蕾时期)三个阶段。 10、交响芭蕾是20年代由(费多尔·洛普霍夫)提倡的,他的名著(《舞剧编导

外国舞蹈史名词解释

外国舞蹈史名词解释 舞蹈 广义得舞蹈指得就是凡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经过组织美化、具有节律得动态得人体文化现象,均可瞧做就是舞蹈或亚舞蹈,它既可以表现人们得思想感情,也兼有其她功能。狭义得舞蹈指得就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姿态、手势、面部表情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反映生活、创造艺术形象得舞台表演艺术形式。 舞蹈就是文化也就是艺术,作为人类最古老得文化行为之一,舞蹈就是人类历史累积与演进得结果,它有着不同得历史文化层面,就像考古学中得“历史文化层”,今天得舞蹈就是累积演进与层层叠加得结果,不同历史形态与功能得舞蹈产生于与之相应得历史人文环境中,并在后来漫长得时间里沿着各自进化线路发展着,有得消失,有得并行发展,有得被改变;有得发展迅速,经过进化成为今天舞蹈艺术得主体;有得自然传衍,在相对封闭得环境中变化缓慢,前者就是今天得剧场舞蹈,而后者就是舞蹈中最复杂与最有文化人类学价值得部分。原始舞 广义地说,原始舞就是伴随着人类得诞生而产生得舞蹈,它与原始社会人类得刀耕火种、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紧密相关,也同当时人类得宗教信念与七情六欲等精神需要密切相连。狭义地说,原始舞就是对人类进入原始社会后所跳舞蹈得总称,时间跨度大约在数百万年之前至公元前4000-5000年之间,由于经济发展得不平衡,进入现代时期,全球范围内仍有某些地区得部落处在原始社会得状态之中,因而继续保持着原始舞得形态与功能。原始舞可谓原始人类“感觉方式”、“思考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最直接、最本能、最鲜明、最形象得身体形式与综合表现。 民间舞 民间舞就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形成,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得舞蹈形式,反映了人们得社会生活、审美情趣、思想情感、理想愿望等。民间舞常以自娱性与仪式性为特征,并惯以载歌载舞得形式出现。 原生态民间舞 指完全土生土长,不曾受到任何外来经济、文化影响得民间舞。因此,在当代得大工业社会中,当乡村日益城市化,农业日趋工业化,人们以消除城乡差别为己任之时,严格意义上得“原生态”及其舞蹈可谓早已荡然无存,仅具有相对得历史价值与理论意义。 宗教舞

外国舞蹈史主要作品

xx舞蹈xx主要作品 早期芭蕾 《皇后的喜剧芭蕾》 《皇后的喜剧芭蕾》被认为是第一部芭蕾舞剧。导演: 博若耶。1581年演出于皇后胞妹玛格丽特公主的婚礼庆典之上。这部作品在舞剧的戏剧结构上,第一次成功地把若干不同故事情节放到一个完整的戏剧构架之下;在舞蹈构图上,第一次充分体现出古希腊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格拉斯的“几何能表现思想”的观念;在形式上包括了朗诵、歌唱和舞蹈等多种成分。 《关不住的女儿》 《关不住的女儿》是一部两幕三场的芭蕾舞剧。编导: 让·多贝瓦尔。1789年在法国首演。这部作品在芭蕾史上意义重大:1.在剧中,舞蹈不是再是歌剧的附庸和技巧的炫耀; 2.第一次用充满贵族风范的芭蕾表现当时法国第三等级平民现实生活; 3.将民间舞改编搬上舞台,为性格舞模式的问世奠定了基础; 4.芭蕾双人舞的程式化结构在这部作品中初步形成。 浪漫芭蕾 《仙女》 《仙女》是一部二幕芭蕾舞剧,是芭蕾史上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是法国浪漫芭蕾时期舞剧的处女作和早期代表作。编导: 菲利普·塔里奥尼。1832年由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首演。 该剧一反旧式舞剧大团圆、华丽终场惯例,以悲伤场景结束全剧。剧中,玛丽·塔里奥尼第一次将脚尖舞技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仙女白纱裙和背上的翅膀成为浪漫主义芭蕾的象征。

《xx》 《xx》是一部二幕芭蕾舞剧。编导: 科拉利、佩罗。由xx歌剧院于 1841年6月首演。《吉赛尔》是芭蕾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是法国“浪漫芭蕾”时期舞剧的悲剧代表作和中期代表作,代表着浪漫主义芭蕾的巅峰成就。这部作品第一幕中的“吉赛尔发疯”和第二幕中的“维丽斯女鬼”的舞蹈场面分别是“情节芭蕾”和早期“交响芭蕾”的范例。 《海盗》 《海盗》是一部三幕五场芭蕾舞剧,有些书中翻译为《海侠》。编导: xxxx。由xx歌剧院于 1856年1月首演。该剧根据英国诗人拜伦的同名长诗改编,是浪漫主义芭蕾的中期代表作。为了适应芭蕾的特点,舞剧在人物情节上对原诗做了很多改动,把原来的悲剧性故事改为了幸福圆满的结局。这部作品在流传的过程中,曾有多个版本。 《xxxx》 《葛蓓丽亚》是一部两幕三场的芭蕾舞剧,又名《瓷眼少女》。根据德国作家霍夫曼的小说《睡魔》改编。编导: 圣-莱昂。由xx歌剧院于 1870年5月25日首演。《葛蓓丽亚》是19世纪后期保留下来的唯一一部浪漫主义芭蕾作品,不同于充满悲伤的浪漫主义芭蕾,是一出轻松诙谐的喜剧。该剧音乐独具特色,是音乐史中较早独立作为音乐会曲目的作品。 xx芭蕾 《堂·xx》

外国舞蹈史

外国舞蹈史 1.舞蹈的定义:顾名思义是手舞与足蹈。东方以手舞为主,力度上偏阴柔,空间上向内搜寻。西方以足蹈为主,力度上偏重阳刚,空间上向外拓展。 2.同音乐美术比,舞蹈可称为人体动作的艺术。同武术体操比,舞动更趋向与抒情性特征。同哑剧比,舞蹈更趋向于概括性的特征。 3.舞蹈包含有舞蹈表情、舞蹈节奏和舞蹈构图三个基本要素。节奏是舞蹈动作的时间因素,构图是舞蹈表演者的表情和节奏的变化构成的,含有空间因素;造型性舞蹈表情是通过舞蹈家创造的人物形象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所以它不同于一般自然状态下的情绪,亦不只限于面部表情,而主要是通过“力度”、“速度”和“幅度”去体现。这些对比的形式和舞蹈的节奏,结合着表情构成了舞蹈上动的构图。通过动的构图,表达了人物形象特定的思想感情,创造出各种美的舞蹈想象空间。因此,舞蹈这三要素的互相结合,互相作用,形成了舞蹈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舞蹈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但在不同的舞蹈形式中却有不同的侧重。一般自娱性舞蹈多侧重于节奏,而舞台表演的舞蹈则是三者结合起来,密切不可分的。 4.爱尔兰民间舞:麦克尔。弗拉特利编导并主演的《大河之舞》。造成踢踏舞律动特色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天主教历来禁止以任何方式表现性爱本能,而只能允许腿脚踢踏出各种节奏。二是早

期的爱尔兰人不愿让英格兰统治者发现自己的快乐,以免自找麻烦。三是这些舞蹈大多表演于酒吧这样狭小的空间,而为了不碰及客人的酒杯,舞者们的胳膊和躯干便不能随意乱动。5.《大河之舞》为各国民间舞蹈家提供了极其成功的经验:在动作的编排上,他加快了原有的节奏,提高了舞步的难度,丰富了原有的调度,突出了群舞的气势;在舞美上,他充分利用了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声光电器材,使原本凝固而有限的舞台时空,可随时根据需要加以切割,灵活给与重组,极大的提高了作品本身的视听感染力和动觉冲击力,更无限的拓展了观众自身的想象超越力和时空穿透力。 6.国标舞:全称国际标准舞。分为现代舞五项,又称为摩登舞五项,包括:华尔兹(慢三步),探戈,狐步,快步,快步华尔兹(快三步)。拉丁舞五项包括:伦巴,桑巴,恰恰,斗牛,牛仔。五项现代舞均来自欧美,五种拉丁舞来自拉丁美洲。7.华尔兹:维也纳是华尔兹之都。施特劳斯是华尔兹之父。速度规定在每分钟三十小节以上。 8.探戈:起源于中美洲。阿根廷的国舞。其动作讲究抑扬顿挫的强烈对比,而舞步的调度则大多需要突出直线进行和直角变化的力度。速度规定在每分钟33小节之上。 9.狐步:基本舞步比较简单,音乐类似进行曲,因而确保舞者容易踩上拍子,而脚下的舞步则自由灵活。名字由来:首创这种舞步的美国人姓Fox,即汉语的狐狸。速度规定,每分钟30小节

外国舞蹈史主要作品教学资料

外国舞蹈史主要作品

外国舞蹈史主要作品 早期芭蕾 《皇后的喜剧芭蕾》 《皇后的喜剧芭蕾》被认为是第一部芭蕾舞剧。导演:博若耶。1581年演出于皇后胞妹玛格丽特公主的婚礼庆典之上。这部作品在舞剧的戏剧结构上,第一次成功地把若干不同故事情节放到一个完整的戏剧构架之下;在舞蹈构图上,第一次充分体现出古希腊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格拉斯的“几何能表现思想”的观念;在形式上包括了朗诵、歌唱和舞蹈等多种成分。 《关不住的女儿》 《关不住的女儿》是一部两幕三场的芭蕾舞剧。编导:让·多贝瓦尔。1789年在法国首演。这部作品在芭蕾史上意义重大:1.在剧中,舞蹈不是再是歌剧的附庸和技巧的炫耀;2.第一次用充满贵族风范的芭蕾表现当时法国第三等级平民现实生活;3.将民间舞改编搬上舞台,为性格舞模式的问世奠定了基础;4.芭蕾双人舞的程式化结构在这部作品中初步形成。 浪漫芭蕾 《仙女》 《仙女》是一部二幕芭蕾舞剧,是芭蕾史上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是法国浪漫芭蕾时期舞剧的处女作和早期代表作。编导:菲利普·塔里奥尼。1832年由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首演。 该剧一反旧式舞剧大团圆、华丽终场惯例,以悲伤场景结束全剧。剧中,玛丽·塔里奥尼第一次将脚尖舞技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仙女白纱裙和背上的翅膀成为浪漫主义芭蕾的象征。 《吉赛尔》 《吉赛尔》是一部二幕芭蕾舞剧。编导:科拉利、佩罗。由巴黎歌剧院于1841年6月首演。《吉赛尔》是芭蕾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是法国“浪漫芭蕾”时期舞剧的悲剧代表作和中期代表作,代表着浪漫主义芭蕾的巅峰成就。这部作品第一幕中的“吉赛尔发疯”和第二幕中的“维丽斯女鬼”的舞蹈场面分别是“情节芭蕾”和早期“交响芭蕾”的范例。 《海盗》

外国舞蹈史导论——名词解释笔记

原始舞蹈是舞蹈艺术产生之初的风貌形态。 原始舞蹈的产生与人类生产劳动及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是人类思想、感情、欲念的最早抒发、宣泄、交流与感应的主要方式,属于人类身体动态语言范畴。 它的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简单拙朴,作用除了自娱外,多与社会生活相关。 被闻一多评价为“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民间舞 民间舞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形成,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舞蹈形式,反映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审美情趣、思想情感、理想愿望等。 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差异,各民族、各地的民间舞都具有本民族或地区的风格特色。 民间舞有用于自娱的,也有用于表演的。 宗教舞 宗教舞蹈是表现宗教思想、进行宗教活动的舞蹈形式。 宗教舞蹈区别于商业性舞蹈、宫廷舞蹈和民俗舞蹈,它与宗教经文教义密切相关,是宗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蹈在宗教中或作为通向彼岸世界的桥梁,或作为降魔驱疫的法术,或用来歌颂宗教偶像。 国标舞 国标舞是国际标准交谊舞的简称。 其前身是非竞技性的舞会舞蹈。 分为“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类。 “摩登舞”包括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和维也纳华尔兹五部分。 “拉丁舞”包括伦巴、恰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五部分。 国标舞舞步严格规范,表演性竞技性突出。 古典舞 古典舞指各民族中长期流传至今的、具有典范意义的优秀舞蹈,是历代舞人在本民族传统舞蹈的基础上,不断提炼、加工、创造后逐渐形成的。 具有自成体系的美学原则、鲜明独特的风格特色、完整的表现手法和严谨的训练方法,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舞蹈中具有代表性意义。

外国舞蹈史复习资料.docx

1 .芭蕾起源:1古希腊的舞蹈2.古罗马的拟剧表演和3意大利的职业喜剧4中世纪杂耍者的艺术5法国和意大利宫廷舞会上的舞蹈以及6欧洲各国的民族民间舞蹈 2.古希腊舞蹈的最大特点:1舞蹈与诵诗(朗诵).音乐的紧密结合,是综合性演出。往往歌者和舞者由一人兼任,载歌载舞。2这些舞蹈的动作很简单,变化不多,主耍是组成一些不同的图案。3当时以群舞为基木形式,注重共性和协调,而不突出个性,独舞表演是很少见到的。 3.拟剧:在拉丁文中的原意是:“用模拟再现一切”。拟剧盛行于罗马宫廷,尤其是奥古斯多大帝时代更趋鼎盛,发展很快,十分普及。著名戏剧家色诺芬的名作《宴饮》篇最早提到拟剧。到了公元一世纪,“拟剧”已经用來泛指一切戴面具表演故事的戏剧舞蹈形式。拟剧演员人数一般不多,往往由同一位演员,靠更换而具模仿不同人物的各种动作,以达到劇造不同性格的目的。通过拟剧表演,一方面消遣娱乐,另一方面也可起到喻世教诲的作用。拟剧中音乐和舞蹈比较丰富,烘托着情节的发展和性格的刻画。初期男女角色,一律由男演员扮演,到了3-4世纪才出现了女性拟剧演员。节n内容常常是滑稽口J笑和轻松愉快的幽默讽刺, 有时其至拿皇帝和众神作为揶揄取笑的对象。最著名的是拟剧人师是巴蒂路斯和比拉徳斯。 4.杂耍者:就是中世纪流浪艺人中的一种。他们能歌善舞,往往拿道具(盘碟)跳舞,这些舞蹈也是他们吸收欧洲民间舞蹈技巧自行编排的,一般来说,花样很多,技巧较高。 5.芭蕾的起源:1,芭蕾的历史,最早的起始可追溯白欧洲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迂人利宫廷,及法国南部的贝根递地方的宫廷里。2文艺复兴是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文艺复兴归根到底是要创新■■建立资产阶级新文艺,他们树立的大旗是人文主义,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提侣个性解放,个性自由。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西欧各国的文学艺术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愈是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传统同自己的民族文学艺术传统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就愈能得到重大成就,这一点在芭蕾艺术反面也完全一样,意大利和法国在芭蕾的形成初期起到了奠基者的作用。3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是资本主义发展较为充分的国家。各个城邦君主为了炫耀口己的权利和财富,常为了举办节庆演出,其中包括舞蹈演出。最为著名的是14X9年在托尔纳,有贵族贝尔'冈卓。奇。波塔承办的一次席间芭蕾。其小最为宏伟最受推崇的是1581年的《王的喜剧芭蕾》,由于演出具有戏剧结构的雏形和一些人物形象,又有说明书作为佐证,所以被一些史学家称为第一部真止的芭蕾。4.然而萌芽阶段的芭蕾远远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芭蕾,而是一种综合形式的表演。像意人利的席间歌舞一样,兼有诗朗诵,音乐和舞蹈儿个方面,在很人程度上还借助于复杂有趣的机关布景。开头有一段诗体致词,引导观众进入剧情,接着歌舞和朗诵互相穿插,这里的舞蹈冇很大的哑剧性质,没冇复杂的技巧,与音乐也很少冇机联系,更谈不上什么艺术整体性。然而毕竟出现了真正的芭蕾,尽管还是很稚嫩,不无欠缺之处。 6.让??巴蒂斯特。吕里:1他最大的贡献是同法国著名戏剧家莫里哀一道,先后创造了幕间芭蕾和喜剧芭蕾这两种早期芭蕾的重要样式。2。17世纪卜-半叶的芭蕾则被史学家称为吕里吋期。H里迎合法国宫廷观众的趣味,巧妙地运用了意大利职业啻剧的优秀传统,同吋她乂力图探索和创造新的形式,使芭蕾逐渐从出场集饰向独立的芭蕾舞剧演变发展。他努力利用具有一定节奏的诗歌朗诵作为旋律主线,将若干段出场串联到一起,使这些出场与剧情有了一定的联系,而不是完全纯粹的消逍娱乐。此外H里十分音乐与舞蹈的联系,山于他人很熟悉舞蹈技术,他为膊尚等舞蹈家提供了能够口由发挥舞艺的芭蕾音乐。吕里的音乐节奏明快, 宁静和活泼相互交替出现,节奏呦而丰富多样,在以示的整个一个世纪里常常被舞蹈家选用。 7.皮埃尔-博尚:1他最人的贡献是将芭蕾流传至今的五个手脚位置加以规范。2他从小就进入巴黎宫廷剧团担任乐师和舞蹈演员,1661年国王路易十四任命博尚为新成立的皇家舞蹈院的院长,据传,他还是舞谱的创始人,写成《舞谱:记录舞蹈的艺术》艺术公布于世。3 购尚吧哑剧与舞蹈架桥结合在一起。I専尚的舞蹈反映了凡尔赛的风格和感情;他的出场加沃特和小步舞在出色的曲线中一一展现。对于他来说,技巧超过了花样,正是靠了他,法兰西舞派在欧洲占据了

外国舞蹈史名词解释教学文案

外国舞蹈史名词解释

外国舞蹈史名词解释 舞蹈 广义的舞蹈指的是凡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经过组织美化、具有节律的动态的人体文化现象,均可看做是舞蹈或亚舞蹈,它既可以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也兼有其他功能。狭义的舞蹈指的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姿态、手势、面部表情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反映生活、创造艺术形象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 舞蹈是文化也是艺术,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化行为之一,舞蹈是人类历史累积和演进的结果,它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层面,就像考古学中的“历史文化层”,今天的舞蹈是累积演进和层层叠加的结果,不同历史形态和功能的舞蹈产生于与之相应的历史人文环境中,并在后来漫长的时间里沿着各自进化线路发展着,有的消失,有的并行发展,有的被改变;有的发展迅速,经过进化成为今天舞蹈艺术的主体;有的自然传衍,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变化缓慢,前者是今天的剧场舞蹈,而后者是舞蹈中最复杂和最有文化人类学价值的部分。 原始舞 广义地说,原始舞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的舞蹈,它与原始社会人类的刀耕火种、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紧密相关,也同当时人类的宗教信念和七情六欲等精神需要密切相连。狭义地说,原始舞是对人类进入原始社会后所跳舞蹈的总称,时间跨度大约在数百万年之前至公元前4000—5000年之间,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入现代时期,全球范围内仍有某些地区的部落处在原始社会的状态之中,因而继续保持着原始舞的形态和功能。原始舞可谓原始人类“感觉方式”、“思考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最直接、最本能、最鲜明、最形象的身体形式与综合表现。 民间舞 民间舞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形成,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舞蹈形式,反映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审美情趣、思想情感、理想愿望等。 民间舞常以自娱性和仪式性为特征,并惯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出现。 原生态民间舞

外国舞蹈史 复习资料

1.芭蕾起源:1古希腊的舞蹈2、古罗马的拟剧表演与3意大利的职业喜剧4中世纪杂耍者的艺术5法国与意大利宫廷舞会上的舞蹈以及6欧洲各国的民族民间舞蹈 2.古希腊舞蹈的最大特点:1舞蹈与诵诗(朗诵)、音乐的紧密结合,就是综合性演出。往往歌者与舞者由一人兼任,载歌载舞。2这些舞蹈的动作很简单,变化不多,主要就是组成一些不同的图案。3当时以群舞为基本形式,注重共性与协调,而不突出个性,独舞表演就是很少见到的。 3.拟剧:在拉丁文中的原意就是:“用模拟再现一切”。拟剧盛行于罗马宫廷,尤其就是奥古斯多大帝时代更趋鼎盛,发展很快,十分普及。著名戏剧家色诺芬的名作《宴饮》篇最早提到拟剧。到了公元一世纪,“拟剧”已经用来泛指一切戴面具表演故事的戏剧舞蹈形式。拟剧演员人数一般不多,往往由同一位演员,靠更换面具模仿不同人物的各种动作,以达到塑造不同性格的目的。通过拟剧表演,一方面消遣娱乐,另一方面也可起到喻世教诲的作用。拟剧中音乐与舞蹈比较丰富,烘托着情节的发展与性格的刻画。初期男女角色,一律由男演员扮演,到了3-4世纪才出现了女性拟剧演员。节目内容常常就是滑稽可笑与轻松愉快的幽默讽刺,有时甚至拿皇帝与众神作为揶揄取笑的对象。最著名的就是拟剧大师就是巴蒂路斯与比拉德斯。 4.杂耍者:就就是中世纪流浪艺人中的一种。她们能歌善舞,往往拿道具(盘碟)跳舞,这些舞蹈也就是她们吸收欧洲民间舞蹈技巧自行编排的,一般来说,花样很多,技巧较高。 5.芭蕾的起源:1,芭蕾的历史,最早的起始可追溯自欧洲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意大利宫廷,及法国南部的贝根递地方的宫廷里。2文艺复兴就是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文艺复兴归根到底就是要创新--建立资产阶级新文艺,她们树立的大旗就是人文主义,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提倡个性解放,个性自由。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西欧各国的文学艺术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愈就是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传统同自己的民族文学艺术传统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就愈能得到重大成就,这一点在芭蕾艺术反面也完全一样,意大利与法国在芭蕾的形成初期起到了奠基者的作用。3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就是资本主义发展较为充分的国家。各个城邦君主为了炫耀自己的权利与财富,常为了举办节庆演出,其中包括舞蹈演出。最为著名的就是1489年在托尔纳,有贵族贝尔’冈卓。奇。波塔承办的一次席间芭蕾。其中最为宏伟最受推崇的就是1581年的《王的喜剧芭蕾》,由于演出具有戏剧结构的雏形与一些人物形象,又有说明书作为佐证,所以被一些史学家称为第一部真正的芭蕾。4、然而萌芽阶段的芭蕾远远不就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芭蕾,而就是一种综合形式的表演。像意大利的席间歌舞一样,兼有诗朗诵,音乐与舞蹈几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还借助于复杂有趣的机关布景。开头有一段诗体致词,引导观众进入剧情,接着歌舞与朗诵互相穿插,这里的舞蹈有很大的哑剧性质,没有复杂的技巧,与音乐也很少有机联系,更谈不上什么艺术整体性。然而毕竟出现了真正的芭蕾,尽管还就是很稚嫩,不无欠缺之处。 6.让--巴蒂斯特。吕里:1她最大的贡献就是同法国著名戏剧家莫里哀一道,先后创造了幕间芭蕾与喜剧芭蕾这两种早期芭蕾的重要样式。2。17世纪下半叶的芭蕾则被史学家称为吕里时期。吕里迎合法国宫廷观众的趣味,巧妙地运用了意大利职业喜剧的优秀传统,同时她又力图探索与创造新的形式,使芭蕾逐渐从出场集锦向独立的芭蕾舞剧演变发展。她努力利用具有一定节奏的诗歌朗诵作为旋律主线,将若干段出场串联到一起,使这些出场与剧情有了一定的联系,而不就是完全纯粹的消遣娱乐。此外吕里十分音乐与舞蹈的联系,由于她人很熟悉舞蹈技术,她为博尚等舞蹈家提供了能够自由发挥舞艺的芭蕾音乐。吕里的音乐节奏明快,宁静与活泼相互交替出现,节奏画面丰富多样,在以后的整个一个世纪里常常被舞蹈家选用。 7.皮埃尔--博尚:1她最大的贡献就是将芭蕾流传至今的五个手脚位置加以规范。2她从小就进入巴黎宫廷剧团担任乐师与舞蹈演员,1661年国王路易十四任命博尚为新成立的皇家舞蹈院的院长,据传,她还就是舞谱的创始人,写成《舞谱:记录舞蹈的艺术》艺术公布于世。3博尚吧哑剧与舞蹈架桥结合在一起。博尚的舞蹈反映了凡尔赛的风格与感情;她的出场加沃特与小步舞在出色的曲线中一一展现。对于她来说,技巧超过了花样,正就是靠了她,法兰西舞派在

西方舞蹈史复习资料

《西方舞蹈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1581年诞生的《王后的喜芭蕾》被公认为历史上第一部芭蕾舞剧。 2、在路易十四执政的法国宫廷,芭蕾艺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吕里、博尚和 莫里哀是法国宫廷芭蕾的重要奠基人。 3、18世纪芭蕾改革派主要代表人物安芝奥林尼奠基人之一,他将芭蕾的体裁分为怪诞、喜剧、半性格和崇高四种,代表作有《唐·璜》和《谢米拉米达》等。 4、18世纪前浪漫主义芭蕾的杰出代表、法国着名舞蹈革新家乔治·诺维尔在1760年出版的《舞蹈与舞剧书信集》中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情节芭蕾”的理论主张。 5、诺维尔的学生多贝瓦尔将“情节芭蕾“的改革思想应用于舞台实践,其代表作是1789年在波尔多首次公演的《关不住的女儿》,它是活在今天芭蕾舞台上的最古老芭蕾名作,也是最早一部反映当时法国第三等级贫民百姓生活的现实题材舞剧。 6、与前一时期相比,浪漫主义芭蕾舞剧变得更加富有诗意、更直接,能够更深刻地诉诸观众的感情。芭蕾舞剧《仙女》、《吉赛尔》和《葛蓓莉娅》分别是这一时期三个发展阶段的代表作品。 7、玛丽亚·塔里奥尼是第一位立起足尖翩翩起舞的芭蕾明星,她和她的父亲是浪漫主义芭蕾的重要代表人物。而该时期的舞剧中出现的吉赛尔这个角色被称为是“考验女舞蹈家是否成熟的试金石”。 8、彼季帕是所有来俄国工作的外国人中间对俄国芭蕾贡献最大的一位,被看作是“俄罗斯芭蕾的奠基人”,芭蕾舞剧《睡美人》是彼季帕创作的顶峰。 9、前苏联芭蕾艺术的发展可以分为探索阶段、戏剧芭蕾时期和交响芭蕾时期三个阶段。 10、交响芭蕾是20年代由费多尔·洛普霍夫提倡的,他的名着《舞剧编导之路》则是交响芭蕾的理论基础。 11、英国芭蕾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归功于三位女舞蹈家终生的努力。惹奈创建了英国皇家舞蹈学院,德·瓦鲁娃筹建了皇家芭蕾舞团,而兰伯特则成立并主持了芭蕾俱乐部。 12、纽约市芭蕾舞团和美国芭蕾剧院是代表美国芭蕾艺术主流的两个舞团。 13、在20世纪70年代法国芭蕾的发展中,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进行了两种倾向的改革:一是上演当代芭蕾经典作品,如巴兰钦、罗宾斯等人的舞剧;二是上演法国青年编导的试验探索剧目以及外国编导的现代芭蕾作品。 14、现代人体动作的科学思想成熟于20世纪初的德国,代表人物为鲁道夫·冯·拉班。 15、20世纪西方现代舞蹈家们聚集在现代舞的旗帜下,以打倒偶像崇拜为标识,标榜反传统为特征,因而曾被统称为现代派舞蹈。 16、洛伊·富勒在对舞蹈本质进行探究之中,建立了“整体剧场”的概念,这一观点对美

外国舞蹈史名词解释

外国舞蹈史名词解释舞蹈 广义的舞蹈指的是凡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经过组织美化、具有节律的动态的人体文化现象,均可看做是舞蹈或亚舞蹈,它既可以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也兼有其他功能。狭义的舞蹈指的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姿态、手势、面部表情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反映生活、创造艺术形象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 舞蹈是文化也是艺术,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化行为之一,舞蹈是人类历史累积和演进的结果,它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层面,就像考古学中的“历史文化层”,今天的舞蹈是累积演进和层层叠加的结果,不同历史形态和功能的舞蹈产生于与之相应的历史人文环境中,并在后来漫长的时间里沿着各自进化线路发展着,有的消失,有的并行发展,有的被改变;有的发展迅速,经过进化成为今天舞蹈艺术的主体;有的自然传衍,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变化缓慢,前者是今天的剧场舞蹈,而后者是舞蹈中最复杂和最有文化人类学价值的部分。 原始舞 广义地说,原始舞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的舞蹈,它与原始社会人类的刀耕火种、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紧密相关,也同当时人类的宗教信念和七情六欲等精神需要密切相连。狭义地说,原始舞是对人类进入原始社会后所跳舞蹈的总称,时间跨度大约在数百万年之前至公元前4000—5000年之间,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入现代时期,全球范围内仍有某些地区的部落处在原始社会的状态之中,因而继续保持着原始舞的形态和功能。原始舞可谓原始人类“感觉方式”、“思考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最直接、最本能、最鲜明、最形象的身体形式与综合表现。 民间舞 民间舞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形成,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舞蹈形式,反映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审美情趣、思想情感、理想愿望等。 民间舞常以自娱性和仪式性为特征,并惯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出现。 原生态民间舞 指完全土生土长,不曾受到任何外来经济、文化影响的民间舞。因此,在当代的大工业社会中,当乡村日益城市化,农业日趋工业化,人们以消除城乡差别为己任之时,严格意义上的“原生态”及其舞蹈可谓早已荡然无存,仅具有相对的历史价值和理论意义。 宗教舞

外国舞蹈史名词解释

外国舞蹈史名词解释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外国舞蹈史名词解释 舞蹈 广义的舞蹈指的是凡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经过组织美化、具有节律的动态的人体文化现象,均可看做是舞蹈或亚舞蹈,它既可以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也兼有其他功能。狭义的舞蹈指的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姿态、手势、面部表情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反映生活、创造艺术形象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 舞蹈是文化也是艺术,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化行为之一,舞蹈是人类历史累积和演进的结果,它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层面,就像考古学中的“历史文化层”,今天的舞蹈是累积演进和层层叠加的结果,不同历史形态和功能的舞蹈产生于与之相应的历史人文环境中,并在后来漫长的时间里沿着各自进化线路发展着,有的消失,有的并行发展,有的被改变;有的发展迅速,经过进化成为今天舞蹈艺术的主体;有的自然传衍,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变化缓慢,前者是今天的剧场舞蹈,而后者是舞蹈中最复杂和最有文化人类学价值的部分。 原始舞 广义地说,原始舞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的舞蹈,它与原始社会人类的刀耕火种、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紧密相关,也同当时人类的宗教信念和七情六欲等精神需要密切相连。狭义地说,原始舞是对人类进入原始社会后所跳舞蹈的总称,时间跨度大约在数百万年之前至公元前4000—5000年之间,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入现代时期,全球范围内仍有某些地区的

部落处在原始社会的状态之中,因而继续保持着原始舞的形态和功能。原始舞可谓原始人类“感觉方式”、“思考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最直接、最本能、最鲜明、最形象的身体形式与综合表现。 民间舞 民间舞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形成,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舞蹈形式,反映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审美情趣、思想情感、理想愿望等。 民间舞常以自娱性和仪式性为特征,并惯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出现。 原生态民间舞 指完全土生土长,不曾受到任何外来经济、文化影响的民间舞。因此,在当代的大工业社会中,当乡村日益城市化,农业日趋工业化,人们以消除城乡差别为己任之时,严格意义上的“原生态”及其舞蹈可谓早已荡然无存,仅具有相对的历史价值和理论意义。 宗教舞 宗教舞蹈是表现宗教思想、进行宗教活动的舞蹈形式。宗教舞蹈区别于商业性舞蹈、宫廷舞蹈和民俗舞蹈,它与宗教经文教义密切相关,是宗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在宗教中或作为通向彼岸世界的桥梁,或作为降魔驱疫的法术,或用来歌颂宗教偶像。宗教舞蹈主题明确、节奏统一、爽心悦目、无比虔

《中外舞蹈史》复习资料

《中国舞蹈发展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周代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西周制定了一整套礼乐制度,即史书上盛传的周公“制礼作乐”,代表作品是六代舞和六小舞。 2、从周代开始,雅乐体系确立了诗、舞、乐“三位一体”的格局,并且使得“文意昭德、武以象功”的文舞、武舞两大乐舞的分类得以完成。 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4、春秋战国时期舞蹈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各类民间舞蹈十分兴盛,出现了最早的审美风格楚舞,其是一种以拧身出胯的曲线美为特征的舞蹈形态,其中女性舞者具备有轻盈、飘逸、柔曼审美特征。 5、汉代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集大成时期,其舞蹈具有技艺结合、技艺并重的特点,盘鼓舞就是这类舞蹈中最负盛名、最有代表性的舞蹈。 6、唐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发展的顶峰时期,在这一时期里,舞蹈成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并且已经形成自己的分类方法。如按舞蹈风格、特点区分的健舞、软舞类;具有严谨、统一结构的歌舞大曲故事情节的歌舞戏等等。 7、唐代舞蹈主要的发展趋势分为继承了前代传统舞蹈、以国名地名族名为乐部或舞蹈名称的乐舞和唐代新作 8、从唐以后,古人对所有以脚踏地为节、手袖相连、载歌载舞的群众性自娱型歌舞的统称均为“踏歌”。 9、唐代刻画仙女形象的著名代表作《霓裳羽衣》是道家“羽化登仙”之宗教思想的形象美化。 10、宋代城市固定表演场所瓦舍、勾栏的建立,为艺人提供了谋生和传授技艺的场所,促进了各种表演技艺的吸收和融合。 11、元代民间娱乐、欣赏的主要艺术形式是杂剧,而明代的戏曲也同样盛行。另外明代著名乐律学家、数学家、历学家朱载堉,首创“舞学”,编制拟古舞谱,在中国舞蹈发展历程中熠熠生辉。 二、名词解释 1、百戏: “百戏”原又称“角抵”,是一种集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舞蹈、音乐、乐器演奏等多种技艺为一体的综合表演形式,由于包括了许多不同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节目而被称为“百戏”,其是汉代流传最广的,也是最主要的表演艺术形式。 2、歌舞戏: 歌舞戏由歌、舞、戏三者相结合而成,以歌唱、说白、滑稽表演兼具舞蹈动作等手段表现特定内容,反映一定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关系等。在歌舞戏中,戏的成分比较重,歌舞

外国舞蹈史 复习资料

1.芭蕾起源:1古希腊的舞蹈 2.古罗马的拟剧表演和3意大利的职业喜剧4中世纪杂耍者的艺术5法国和意大利宫廷舞会上的舞蹈以及6欧洲各国的民族民间舞蹈 2.古希腊舞蹈的最大特点:1舞蹈与诵诗(朗诵).音乐的紧密结合,是综合性演出。往往歌者和舞者由一人兼任,载歌载舞。2这些舞蹈的动作很简单,变化不多,主要是组成一些不同的图案。3当时以群舞为基本形式,注重共性和协调,而不突出个性,独舞表演是很少见到的。 3.拟剧:在拉丁文中的原意是:“用模拟再现一切”。拟剧盛行于罗马宫廷,尤其是奥古斯多大帝时代更趋鼎盛,发展很快,十分普及。著名戏剧家色诺芬的名作《宴饮》篇最早提到拟剧。到了公元一世纪,“拟剧”已经用来泛指一切戴面具表演故事的戏剧舞蹈形式。拟剧演员人数一般不多,往往由同一位演员,靠更换面具模仿不同人物的各种动作,以达到塑造不同性格的目的。通过拟剧表演,一方面消遣娱乐,另一方面也可起到喻世教诲的作用。拟剧中音乐和舞蹈比较丰富,烘托着情节的发展和性格的刻画。初期男女角色,一律由男演员扮演,到了3-4世纪才出现了女性拟剧演员。节目内容常常是滑稽可笑和轻松愉快的幽默讽刺,有时甚至拿皇帝和众神作为揶揄取笑的对象。最著名的是拟剧大师是巴蒂路斯和比拉德斯。 4.杂耍者:就是中世纪流浪艺人中的一种。他们能歌善舞,往往拿道具(盘碟)跳舞,这些舞蹈也是他们吸收欧洲民间舞蹈技巧自行编排的,一般来说,花样很多,技巧较高。 5.芭蕾的起源:1,芭蕾的历史,最早的起始可追溯自欧洲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意大利宫廷,及法国南部的贝根递地方的宫廷里。2文艺复兴是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文艺复兴归根到底是要创新--建立资产阶级新文艺,他们树立的大旗是人文主义,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提倡个性解放,个性自由。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西欧各国的文学艺术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愈是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传统同自己的民族文学艺术传统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就愈能得到重大成就,这一点在芭蕾艺术反面也完全一样,意大利和法国在芭蕾的形成初期起到了奠基者的作用。3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是资本主义发展较为充分的国家。各个城邦君主为了炫耀自己的权利和财富,常为了举办节庆演出,其中包括舞蹈演出。最为著名的是1489年在托尔纳,有贵族贝尔’冈卓。奇。波塔承办的一次席间芭蕾。其中最为宏伟最受推崇的是1581年的《王的喜剧芭蕾》,由于演出具有戏剧结构的雏形和一些人物形象,又有说明书作为佐证,所以被一些史学家称为第一部真正的芭蕾。4.然而萌芽阶段的芭蕾远远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芭蕾,而是一种综合形式的表演。像意大利的席间歌舞一样,兼有诗朗诵,音乐和舞蹈几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还借助于复杂有趣的机关布景。开头有一段诗体致词,引导观众进入剧情,接着歌舞和朗诵互相穿插,这里的舞蹈有很大的哑剧性质,没有复杂的技巧,与音乐也很少有机联系,更谈不上什么艺术整体性。然而毕竟出现了真正的芭蕾,尽管还是很稚嫩,不无欠缺之处。 6.让--巴蒂斯特。吕里:1他最大的贡献是同法国著名戏剧家莫里哀一道,先后创造了幕间芭蕾和喜剧芭蕾这两种早期芭蕾的重要样式。2。17世纪下半叶的芭蕾则被史学家称为吕里时期。吕里迎合法国宫廷观众的趣味,巧妙地运用了意大利职业喜剧的优秀传统,同时她又力图探索和创造新的形式,使芭蕾逐渐从出场集锦向独立的芭蕾舞剧演变发展。他努力利用具有一定节奏的诗歌朗诵作为旋律主线,将若干段出场串联到一起,使这些出场与剧情有了一定的联系,而不是完全纯粹的消遣娱乐。此外吕里十分音乐与舞蹈的联系,由于他人很熟悉舞蹈技术,他为博尚等舞蹈家提供了能够自由发挥舞艺的芭蕾音乐。吕里的音乐节奏明快,宁静和活泼相互交替出现,节奏画面丰富多样,在以后的整个一个世纪里常常被舞蹈家选用。 7.皮埃尔--博尚:1他最大的贡献是将芭蕾流传至今的五个手脚位置加以规范。2他从小就进入巴黎宫廷剧团担任乐师和舞蹈演员,1661年国王路易十四任命博尚为新成立的皇家舞蹈院的院长,据传,他还是舞谱的创始人,写成《舞谱:记录舞蹈的艺术》艺术公布于世。3博尚吧哑剧与舞蹈架桥结合在一起。博尚的舞蹈反映了凡尔赛的风格和感情;他的出场加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