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检定修技术与管理标准试卷(附答案)

《点检定修技术与管理标准》考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按DL/Z870-2004规定:点检员是设备管理的。

2、设备点检是借助人的感官和检测工具按照预先制定的技术标准,、、地对设备进行检查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

3、点检定修管理的主要技术标准,包括标准、标准、标准和标准,统称为“四大标准”。

4、三方确认是指在实施点检定修管理中,由于安全措施和质量监控工作的需要,、、共同进行现场确认的一种工作方法。

5、设备管理的大目标有两个,其一是,其二是。

6、点检的“五大要素”是、、、、按计划检修。

7、定点检要求应该做到定点记录、、、定项设计、、系统总结。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点检标准的编写依据是()。

A、制造厂提供的设备使用说明书和图纸;

B、有关安全规程和工艺规程;

C、设备的检修技术标准;

D、设备的“四保持”标准。

2、点检的作业流程按()循环进行。

A、计划;

B、组织;

C、实施;

D、总结。

3、点检定修管理的工作包括()。

A、点检管理和定修管理;

B、标准化管理和安全的全过程管理;

C、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备品和费用管理以及全过程管理;

D、设备年修模型的管理。

4、设备维护保养标准有()

A、设备的给油脂标准;

B、设备的缺陷管理标准;

C、设备定期试验和轮换管理;

D、设备的“四保持”标准。

5、设备的备品和费用管理包括()。

A、检修工器具的管理;

B、检修费用的管理和控制;

C、工程合同和预决算管理;

D、物资和备品配件管理。

6、工作现场的“4S”含义是:()与整修。

A、整理;

B、整顿;

C、整洁;

D、整治。

7、按周期和业务范围分,点检主要分为()。

A、日常点检;

B、定期点检;

C、解体点检;

D、精密点检。

8、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包括()。

A、定修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B、检修费用的管理;

C、工程合同和预决算管理;

D、设备的劣化倾向管理。

9、点检制的特点()。

A、实行全员管理;

B、专职点检员按区域分工进行管理;

C、点检员是管理者;

D、点检制把传统的静态管理方法推进到动态管理方法,通过“点检——定修”这一制度的两个方面来实现。

10、点检人员绩效指标的内容包括()。

A、基本通用指标;

B、设备管理指标;

C、专业管理指标;

D、操作维护指标。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点检员的“七步工作法”是调查现状、发现问题、制定计划、措施保证、实绩分析、实施管理、巩固提高。()

2、点检计划编制的依据是设备的检修技术标准。()

3、点检定修管理实行计划值管理方法。()

4、点检员要坚持每天上午1.5-2h的设备点检作业。()

5、点检标准是维修技术标准、给油脂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的基础,也是编制上述三项标准的依据。()

6、设备劣化倾向管理的种类,按工作机件的劣化类型可分为磨损类、变形类、腐蚀类。()

7、点检路线编制的具体要求是全面、合理、快捷、精悍。()

8、点检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定期分析点检实绩来修正、改善点检的目标,找出设备薄弱环节或难以维护部位,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设备点检作业的效率。()

9、给油脂标准具有通用性,不是绝对专用的。()

10、定修一般分为日修、定修、年修三种形式。()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点检定修制。

2、设备的“四保持”。

3、A、B角制。

4、设备劣化。

5、设备管理值。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设备点检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点检员的点检计划的编制要领是什么?

3、精密点检计划的来源是什么?

4、点检员日常工作“六件事”的含义?

5、请说明火力发电企业设备A、B、C分类原则。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设备点检管理的五层防护体系是什么?

2、设备点检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答案

一、填空题。

1、责任主体;

2、定人、定点、定期;

3、检修技术、点检、检修作业、设备维护保养;

4、点检方、检修方、运行方;

5、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单机的供电煤耗;

6、点检管理、日常维护、设备的四保持、备品备件管理;

7、定标处理、定期分析、定人改进。

二、多项选择题。

1、AC;

2、ABCD;

3、ABC;

4、ABD;

5、BCD;

6、ABC;

7、ABD;

8、AD;

9、ABCD;10、ACD。

三、判断题。

1—5、√、×、√、×、×;6—10、√、√、√、×、√。

四、名词解释。

1、点检定修制:以点检人员为责任主体的泉源设备检修管理制度,可以使设备在可靠性、维护性、经济性上达到协调优化管理。在点检定修制中,点检人员既负责设备点检,又负责设备全过程管理,点检、运行、检修三方面之间,点检处于核心地位。

2、设备的“四保持”:是指保持设备的外观整洁,保持设备的结构完整,保持设备的性能和精度,保持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3、A、B角制:是点检管理分工责任制的一种补充。对每一台设备,都有明确的设备点检责任人,该人即为设备的A角;在此同时又必须明确当该责任人因故不在时的备用管理人员,该备用管理人员即为该设备的B角。

4、设备劣化:指设备降低或丧失了规定的功能,是设备工作异常、性能降低、突发故障、设备损坏和经济价值降低等状态的总称。

5、设备管理值:指对设备进行定量化管理的值,是设备每一部位、零件、项目的量(质量和数量)、度及运行参数和状态的总称。

五、简答题。

1、设备点检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定点、定标准、定人、定周期、定方法、定量、定作业流程、定点检要求。

2、点检员的点检计划的编制要领是什么?

答:(1)分管A类设备中的主设备(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主变压器等)的本体部分要求每天进行点检;

(2)分管A类设备中的其他设备要求每周至少检查一次;

(3)分管设备的B类设备要求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对重要辅机,每天进行一次良否点检,每周中有一天是倾向点检;

(4)计划安排时,尽量把靠近的设备安排在同一天检查,以使点检路线最短,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3、精密点检计划的来源是什么?

答:一是对A类设备的状态诊断(含技术监督);

二是对B类设备的状态诊断;

三是设备劣化倾向管理要求做的项目。

4、点检员日常工作“六件事”的含义?

答:第一件事:按计划实施点检;

第二件事:搞好设备的优化检修;

第三件事:搞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第四件事:搞好备品配件管理;

第五件事:建立健全有关台帐、技术记录和档案;

第六件事:搞好设备的动态管理。

5、请说明火力发电企业设备A、B、C分类原则:A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人员、电力系统、机组或其他重要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设备,以及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设备。

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和备用设备设备皆失去作用下,会直接导致机组的可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降低或导致环境污染的设备;本身价值昂贵切故障检修周期或备品采购(或制造)周期较长的设备。

C类设备是指除A、B类设备以外的其他发电设备。

六、论述题。

1、设备点检管理的五层防护体系是什么?

答:第一层防护线是运行岗位值班员负责对设备进行日常巡检,以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和故障。第二层防护线是专业点检员按区域设备分工负责设备专业点检,应积极创造条件实行跨专业点检。

第三层防护线是设备工程师或专业点检员,在日常巡检和专业点检基础上,根据职责分工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精密点检或技术诊断。

第四层防护线是设备工程师或专业点检员,在日常巡检、专业点检及精密点检基础上,根据职责分工负责设备劣化倾向管理。

第五层防护线是专业主管、设备工程师或专业点检员,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参照《火力发电企业设备性能考核项目》定期对设备进行综合性精度检测和性能指标测定,以确定设备的性能和技术经济指标,评价点检效果。

2、设备点检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答:设备点检是一种先进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他的指导思想是推行全员和全面质量管理,以“预防检修”来取代“计划检修”。其作用和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行设备点检制度能使设备隐患和异常及时得到发现和解决,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提高了完好率和利用率。

(2)由于每项检查作业都有明确、量化的检测评定标准,既保证了每次检查和维护的质量,使突发性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又减少了事后抢修工作量,有利于增加生产和降低维修费用。

(3)设备点检工作目标明确、考核具体、管理规范,有利于推行各种经济责任制,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专职检修人员。

(4)有利于建立完整的设备技术资料档案,便于信息反馈和实现计算机辅助管理,提高设备管理现代化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