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分析方法

饲料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分析方法
饲料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分析方法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及检测

南京农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 学号: 姓名: 所在学院: 任课教师: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印制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及检测方法 摘要:自1996年以来,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转基因技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和检测变的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从毒理性和致敏性等方面综述了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评价,并从重组DNA本身以及其产物等角度探讨了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以期使读者对转基因食品有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益处;安全性评价;检测方法 Progress in Safety Assess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Abstract: Since the large-scale commercialized produc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crops started in 1996, it has brought great socioeconomic benefits to human beings. Yet transgenic technology may give rise to certain risks, so it is urgent and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assessment and detection of GM foods. In this paper, the safety evaluation contents of GM foods are summarized, including toxicity, allergenicity, etc. and discussed the measuring method of GM fo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ombinant DNA and its products. The target of this paper is to enable the readers to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food safety of GM foods. Key words: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benefit; safety evaluation; detection methods 前言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已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然而,随着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产业化规模的不断扩大,由此引起的潜在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争论的焦点。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与政治、宗教等复杂的社会因素以及国际贸易相交织的综合性问题。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将能够保障和促进我国生物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健康发展,跟上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和主流,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提高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加强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而且也关系到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通过综述近几年的科学研究,科学、客观的分析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并且列举出几种检测转基因食品的

饲料分析检验与质量控制

饲料分析检验与质量控制 在饲料分析检验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系统和随机误差,从而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系统误差是由于检验过程中某些确定的、经常性的原因所造成的误差,它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比较固定,在重复检验过程中可以重复地表现出来,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和来源主要包括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测定方法误差、分析人员个人误差等。随机误差是由于一些偶然的外部因素所引起的,产生随机误差的因素不定。 如何最大限度减少饲料分析检验过程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确保饲料分析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原料的采购、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出厂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针对饲料分析检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关键环节,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系统介绍饲料分析检验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和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措施,供饲料企业实验室参考。 1 检验化验人员要求 饲料分析检验是一项重复、枯燥但又需要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作,因此分析人员必须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不断进取的精神和过硬的技术。 在分析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由于粗心导致某些操作错误,如试剂溅出或滴出,试剂或溶液加错,看错砝码、读错刻度,记录及结果计算错误等,如果已经出现错误,应立即终止实验或剔除结果,不得用于参加最终结果计算,也不得对数据结果进行主观修正。检测人员要对所获得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负责,核对人员对检测人员数据结果计算过

程准确性进行监督。 为了确保检、化验结果的质量,从事饲料分析检验化验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岗位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即使已经取得相关专业毕业文凭的本、专科学生也要通过岗前培训,毕业文凭只能表明已经通过了相关知识的系统教育,并不代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操作技能。 一名优秀的饲料化验员还应对各种饲料原料和产品的特点、相关标准,甚至加工工艺等有充分了解,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学习和丰富经验,提高技术水平。这对应对饲料原料的复杂性,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准确性非常重要。 2 仪器设备和其他计量器具要求 2.1 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 分析检验仪器、器皿是饲料检验分析过程的主要工具,其性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重现性,必须对其进行检定/校准,并做相应的标识。仪器的检定/校准需要委托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其他单位,依据相应的检定或校准技术规程进行,其中检定为强制性。 各种仪器的检定/校准周期都有具体要求,所谓检定周期即检定/校准结果的有效周期。常规仪器如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酸度计等都需要进行检定,检定周期一般为1年,大型仪器设备如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检定周期为2~3年。仪器出现故障大修后要重新检定。大型仪器还应进行两次检定周期之间的期间核查。 2.2 仪器使用 使用仪器时,要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在仪器性能状态稳定后

饲料分析检验学参考资料

饲料分析检验学 《饲料分析检验学》学习方法 掌握饲料理化检验的基本概念(名词解释) 饲料分析检验的基本程序 感官检验的基本方法 饲料分析主要检验方法种类及其优缺点 主要检验方法的适用范围、原理、基本操作过程及特别需注意的问题 各类饲料品质检验指标有哪些 饲料:能够提供动物所需养分、保证健康、促进生产,并在合理使用下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可饲物质。(国家标准定义) 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为满足某动物营养需要,通过有目的的劳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成果。包括能直接饲喂的全价饲料和各种半成品(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精料补充料)。(饲料行业协会定义) 饲料质量:饲料原料和饲料加工后的优劣程度。 饲料变异:饲料因饲料原料、饲料加工技术的差异,在饲料加工过程使用不良原料掺假以及由于储存运输不当而损坏和变质造成的质量变化。 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 运用实验手段,分析、测定饲料原料及产品的质量特性,然后把测定的结果与规定的质量标准相比较,以判断饲料的营养价值或对产品质量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 总体―――具有完全一致的属性的待测样品的总数 检样――由分析的整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集的少量物料。 原始样品――从生产现场等总体分析检样采取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的样品。 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技术处理以后,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用的样品。 随机采样____按照随机抽取的原则,从分析的整批物料中抽取一部分样品的方法。“五分法” 代表性采样____按照样品随空间(位置)和时间变化的规律(系统抽样法),采集样品,使采集到的样品能代表其相应部分的组成和质量。 样品的制备——指对样品的粉碎、混匀、缩分等过程。 新鲜样本:含有70%-90%的水分的饲料样本(大量游离水和少量吸附水) 半干样本:除去初水分的样本 风干样本:饲料样本中不含游离水,仅含有15%以下的吸附水的饲料样本。 绝干样品(absolute-dried sample):在100~105℃烘至恒重的饲料样品。 系统误差——是由固定的原因造成的,在测定过程中按一定的规律反复出现,有一定的方向性。 这种误差大小可测,又称“可测误差”。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操作误差 偶然误差——由一些偶然的外因引起,原因往往不固定、未知、且大小不一,不可测,这类误差往往一时难于觉察 饲料的化学性污染(chemical pollution)是指各种化学物质如有害金属、化学农药、药物、化肥、合成洗涤剂、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及其它有毒有害的化合物对饲料的污染。 饲料养分 存在于任何饲料中能够维持动物生命和生产产品的化学成分。饲料养分可概括水分、蛋白质、

粗蛋白测定方法

粗蛋白测定方法—凯式定氮法 粗蛋白crude protein;crude matter(DM)食品、饲料中一种蛋白质含量的度量。不仅包括蛋白质这一物质,它涵盖的范围更广,包括含氮的全部物质,及真蛋白质和含氮物(氮化物)。换句话说,粗蛋白是食品、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食物中以大豆的粗蛋白含量最高,肉类次之。所以说,粗蛋白是一种既包括真蛋白又包括非蛋白的含氮化合物,后者又可能包括游离氨基酸、尿素、硝酸盐和氨等。然而,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其氮含量不同,总氮量换算成蛋白质的系数也不同。总之,粗蛋白是食品、饲料中一种蛋白质含量的度量。我们可以通过粗蛋白测定仪即凯氏定氮仪来测量粗蛋白的含量,测量步骤如:蛋白质含氮量约为16%(这已通过多次试验得出),再用凯氏法测出总氮量,再乘以 6.25就可求得粗蛋白的含量。 一、实验原理 蛋白质是由碳、氢、氧、氮及少量硫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在蛋白质中含量都有一定比例关系,其中含碳50~55%、氢6~8%、氧20~23%、氮15~17%和硫0.3~2.5%。此外在某些蛋白质中还含有微量的磷、铁、锌、铜和钼等元素。 由于氮元素是蛋白质区别于糖和脂肪的特征,而且绝大多数蛋白质的氮元素含量相当接近,一般恒定在15~17%,平均值为16%左右,因此在蛋白质的定量分析中,每测得1克氮就相当于6.25克蛋白质。所以只要测定出生物样品中的含氮量,再乘以6.25,就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氮则转变成氨,氮进一步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由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通常称为”消化”。为了加速消化,通常需要加入硫酸钾或硫酸钠以提高消化液的沸点(290℃→400℃),加入硫酸铜作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以促进反应的进行。反应(1)(2)在凯氏烧瓶内完成,反应(3)在凯氏蒸馏装置中进行,其特点是将蒸汽发生器、蒸馏器及冷凝器三个部分融为一体。由于蒸汽发生器体积小,节省能源,本仪器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硫酸铵与浓碱作用可游离出氨,借水蒸气将产生的氨蒸馏到一定浓度的硼酸溶液中,硼酸吸收氨后使溶液中的H+浓度降低,然后用标准无机酸滴定,直至恢复溶液中原来H

粗蛋白测定方法

粗蛋白测定方法一凯式定氮法 粗蛋白crude protein ;crude matter (DM)食品、饲料中一种蛋白质含量 的度量。不仅包括蛋白质这一物质,它涵盖的范围更广,包括含氮的全部物质,及真蛋白质和含氮物(氮化物)。换句话说,粗蛋白是食品、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食物中以大豆的粗蛋白含量最高,肉类次之。所以说,粗蛋白是一种既包括真蛋白又包括非蛋白的含氮化合物,后者又可能包括游离氨基酸、尿素、硝酸盐和氨等。然而,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其氮含量不同,总氮量换算成蛋白质的系数也不同。总之,粗蛋白是食品、饲料中一种蛋白质含量的度量。我们可以通过粗蛋白测定仪即凯氏定氮仪来测量粗蛋白的含量,测量步骤如:蛋白质含氮量约为16% (这已通过多次试验得出),再用凯氏法测 出总氮量,再乘以就可求得粗蛋白的含量。 一、实验原理 蛋白质是由碳、氢、氧、氮及少量硫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在蛋白质中含量 都有一定比例关系,其中含碳50?55%、氢6?8%、氧20?23%、氮15?17% 和硫?%。此外在某些蛋白质中还含有微量的磷、铁、锌、铜和钼等元素。 由于氮元素是蛋白质区别于糖和脂肪的特征,而且绝大多数蛋白质的氮元素含量相当接近,一般恒定在15?17%,平均值为16%左右,因此在蛋白质的定量分析中,每测得1克氮就相当于克蛋白质。所以只要测定出生物样品中的含氮量,再乘以,就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氮则转变成氨,氮进一步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 由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通常称为”肖化”为了加速消化,通常需要加入硫酸钾或硫酸钠以提高消化液的沸点(290C-400C ),加入硫酸铜作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以促进反应的进行。反应(1)(2)在凯氏烧瓶内完成,反应(3) 在凯氏蒸馏装置中进行,其特点是将蒸汽发生器、蒸馏器及冷凝器三个部分融为一体。由于蒸汽发生器体积小,节省能源,本仪器使用方便,效果良好。 硫酸铵与浓碱作用可游离出氨,借水蒸气将产生的氨蒸馏到一定浓度的硼酸溶液中,硼酸吸收氨后使溶液中的度降低,然后用标准无机酸滴定,直至恢 复溶液中原来H+浓度为止,最后根据所用标准酸的量计算出待测物中总氮量。 二、仪器和试剂

饲料化验员试卷附带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题号一二总分总分人 得分 得分 评分人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8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满分80分。) 1.《饲料检验化验员》国家职业标准对饲料行业检验化验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职业守则是:(),坚持原则,实事求是,钻研业务,团结协作,执行规程,注重安全。 A、按时上班 B、遵守纪律 C、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D、热爱工作 2. 所谓的遵纪守法指的是每个从业人员都要遵守法律和纪律,尤其遵守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职业纪律。对每个检验化验员的具体要求是要做到()、用法及遵守企业纪律和规范。 A、知法 B、懂法 C、守法 D、A、 3. 对待职业和岗位,()并不是爱岗敬业所要求的。 A、树立职业理想 B、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C、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 D、一职业定终身,不改行 4. 《条例》规定:()公布的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产品质量标准,为行业标准;需要制定国家标准的,依照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生产企业 C、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D、世界卫生组织 5. 《条例》规定:经营未附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和产品标签以及无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产品质量标准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经营,(),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 A、没收违法经营的产品和违法所得 B、只没收违法经营的产品 C、只没收违法所得 D、没收全部流动资金和厂房 6. 《条例》规定: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禁用药品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没收违禁药品,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A、抗生素类药品 B、激素类药品 C、维生素类药品 D、抗病毒类药品 7. 《条例》中下列那种情况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生产、经营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A、生产、经营外省已经注册报批的饲料、饲料添加剂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材料

生命科学前沿讲座论文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 姓名:陈继款 系别: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信息学 年级:2008级 学号:080567011 指导老师:薛李春 总成绩: 2010年07月02日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 自1983年世界第一例转基因作物问世以来,目前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已达到5 000万hm2以上,大量的转基因农产品被直接或间接的制成人类的食品,呈迅猛发展的趋势。但是转基因作物作为一种新物种,其对人体健康、生态平衡是否具有危害还未确定。许多国家以立法或其他形式要求对转基因产品进行标记。我国于2001年5月23日颁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3月20日开始实行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检验检疫和标识制度。世界各国均对转基因食品及其加工产品出具是否为转基因产品的认定报告。因此转基因产品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转基因食品的检测主要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核酸水平,即检测遗传物质中是否含有插入的外源基因;二是蛋白质水平,即通过插入外源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产物或其功能进行检测,或者是检测插入外源基因对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主要检测外源基因对插入位点附近基因影响及对其代谢产物的影响,由于该类型检测成本高,所需时间长,且被认为重要性较低,目前该类检测实际工作中较少涉及。本文分别对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水平上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1核酸水平 主要检测报告基因、启动子和终止子,是当前转基因产品检测的重要手段。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胭脂碱合酶NOS终止子等10多种基因和基因片段广泛存在于转基因植物中,这就为检测转基因食品提供了便利。核酸水平的检测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 1.1定性检测 1.1.1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1996年德国伯恩斯坦大学的Meyer Rolf等论证了PCR检测转基因食品的可能性。利用该方法在鉴定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RoundUp ReadyTM Soybean(RRS)和转基因抗虫玉米系列标准品Btl76 Maxi maizer的实验中,可以检测到仅为0.5%转基因成分。Matsuoka等通过对7种转基因玉米转入的外源基因的序列分析,设计了14对检测该7种转基因玉米启动子、终止子和结构基因的引物,分别对转基因玉米、非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非转基因大豆进行了PCR扩增检测,同时为检测所设计引物的特异性,还对其他作物如水稻、大麦、小麦等进行了PCR扩增,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转基因玉米品种。每一次实验均需要设有阴性及阳性对照以确保实验结果可靠性。在样品采集及处理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防止污染。 1.1.2多重PCR 多重PCR是常规PCR方法的改进,它是在同一个反应中同时扩增两个或多个目标基因序列。这种方法具有更大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并且能降低检测成本。多重PCR可以同时针对几个靶位点进行PCR技术检测。V.T.Forte等利用其设计的多重PCR方法对转基因大豆和Bt玉米样品进行实际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的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其检测结果可以精确到2%~0.1%的范围。Permingeat等仅用两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方法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参照采用ISO 5983—1979《动物饲料—氮含量的测定和粗蛋白含量计算》1.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 1.2 引用标准 GB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1.3 原理 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即在被催化剂的作用下,用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量转化成硫酸铵。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测出氮含量,乘以换算系数 6.25,计算出粗蛋白含量。 1.4 试剂 1.4.1 硫酸(GB 625):化学纯,含量为98%,无氮。 1.4.2 混合催化剂:0.4g 五水硫酸铜,6g 硫酸钾或无水硫酸钠,均为化学纯, 磨碎混匀。 1.4.3 氢氧化钠(GB 629):化学纯,40%水溶液(M/V)。 1.4.4 硼酸(GB 628):化学纯,2%水溶液(M/V)。 1.4.5 混合指示剂:甲基红0.1%乙醇溶液,溴甲酚绿0.5%乙醇溶液,两溶液等体 积混合,在阴凉处保存期为三个月。 1.4.6 盐酸标准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法标定。 147 O.lmol/盐酸(HCL)标准溶液:8.3ml盐酸(GB 622),分析纯,注入1000ml 蒸馏水中。

1.4.8 0.2 mol/盐酸(HCL)标准溶液:1.67ml盐酸(GB 622),分析纯,注入 1000ml 蒸馏水中。 149 蔗糖(HG 3—1001):分析纯。 1.4.10 硫酸铵(GB 1396):分析纯,干燥。 1.4.11硼酸吸收液:1%硼酸水溶液1000ml,加入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0ml, 0.1%甲基红乙醇溶液7ml,4%氢氧化钠水溶液0.5ml,混合,置阴凉处保存 期为一个月(全自动程序用)。 1.5 仪器设备 1.5.1 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1.5.2 分析筛:孔径0.42mm(40目)。 1.5.3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1.5.4 消煮炉或电炉。 1.5.5 滴定管:酸式(A 级),10、25mL。 1.5.6 凯氏烧瓶:250mL。 1.5.7 凯氏蒸馏装置:常量直接蒸馏式或半微量水蒸气蒸馏式。 1.5.8 锥形瓶:150、250mL。 1.5.9 容量瓶:100mL。 1.5.10 消煮管:250 mL。 1.5.11 定氮仪:以凯氏原理制造的各类型半自动、全自动蛋白测定仪。 1.6 试样的选取和制备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用四分法缩减至200g,粉碎后全部通过40目筛,装于密封容器中,防止试样成分的变化。 1.7 分析步骤 1.7.1 试样的消煮 称取试样0.5g~1g(含氮量5mg~80mg)准确至0.0002g,无损失地放入凯氏烧

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饲料粗蛋白测定的测定方法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rude protein in feedstuffs 本标准参照采用ISO5983-1979《动物饲料-氮含量的测定和粗蛋白含量计算》。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 2 引用标准 GB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3 原理 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铵。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液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测出氮含量,将结果乘以换算系数6.25,计算出粗蛋白的含量。 4 试剂 4.1硫酸(GB625):化学纯,含量为98%,无氮。 4.2混合催化剂 0.4g 硫酸铜,5个结晶水(GB665),6g 硫酸钾(HG3-920)或硫酸钠(HG3-908),均为化学纯,磨碎混匀。 4.3 氢氧化钠(GB629):化学纯,40%水溶液(M/V)。 4.4硼酸(GB628),化学纯,2%水溶液(M/V)。 4.5混合指示剂溶液 甲基红(HG3-958)0.1%乙醇溶液,溴甲酚绿(HG3-1220)0.5%乙醇溶液,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在阴凉处保存期为三个月。 4.6盐酸标准溶液,c(HCl)=0.1mol/L、0.02mol/L 配制如下: 移取8.3mL 盐酸(分析纯),于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为c(HCl)=0.1mol/L。 移取1.67mL 盐酸(分析纯),于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为c(HCl)=0.02mol/L。 4.7蔗糖,分析纯。 4.8硫酸铵,分析纯,干燥。 4.9硼酸吸收液 1%硼酸水溶液1000mL,加入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0mL,0.1% 甲基红乙醇溶液7mL,4%氢氧化钠水溶液0.5mL,混合,置阴凉处保存期为一个月(全自动程序用)。

饲料厂品质管理.

饲料厂品质管理 LH/ZB-IN-0901-2003 饲料厂品质控制作业办法 一、目的 为使公司品质控制作业标准化,以预防及处理异常状况,确保产品质量稳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品质,符合客户需求,特制定本办法。 二、范围 本办法包括: 一)各项品质控制标准及检验规范管理 二)原料的品质控制 三)制造过程的品质控制 四)成品的品质控制 五)品质异常的处理 三、各项品质控制标准及检验规范的管理 一)设定: 由技术服务部根据市场的需求状况及公司要求制订。 二)修订: 由各分公司收集各种变动因素(如机械设备更新、技术改进、制程改善、市场需要及用户反映等)提出修订建议案,呈技术服务部参酌办理修订,并呈上级核示。

三)检验手册: 基于实际作业需要,由技术服务部订定“化验手册”及“原料验收标准”以作为作业的依据。 四、原料的品质控制: 一)控制标准(附原料验收标准) 二)控制作业内容: A 、 30%取样与检验: 1. 原料进厂后由品管人员按30%取样检验。 2. 袋装原料取样宜平均分部于卡车周围与上、中、下方。 3. 散装原料取样以大型取样棒取样,并须视上层原料是否掺杂异物或雨淋现象。 4. 货柜取样:袋装原料以取样棒于货柜口处每包取样,并分别以外观、嗅觉来判定取样点的品质;散装原料以大型取样棒于货柜口45度角插入取样。 5. 液态取样以适当的玻璃管自油罐车上方开口取样,并以取样袋自油罐车下方开口取样。 6. 进口大宗原料的验收,原则上只抽验第一辆卡车,但如品质不稳定,或提供厂商变更或改变提货船名、码头时,仍须照常抽验(品管人员与作业承办人员需于船靠码头卸货时,到船舱上取样或实地了解品质以解决提货安排)。 7. 两厂调拨的原料、进口大宗原料、在夜间进厂时,如无检验员在厂执行验收工作时,由生产部予以签收,次日再由检验人员检验。

粗蛋白测定方法

粗蛋白测定方法 什么是粗蛋白,粗蛋白跟蛋白质又有什么区别,如何测量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粗蛋白的含量高是不是一定代表着蛋白质的含量高。我想,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时,肯定会联想到这一连串的问题中的其中几个。那么接下来,我就来详细介绍下粗蛋白的概念、粗蛋白测量 和其他关于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问题。 粗蛋白概念: 粗蛋白不仅包括蛋白质这一物质,它涵盖的范围更广,包括含氮的全部物质。包括真蛋白质和含氮物(氨化物)。食物中粗蛋白含量以大豆最高,肉类次之。粗蛋白英文为crude protein。粗蛋白是食品、饲料中一种蛋白质含量的度量。由于一般蛋白质中含氮量约为16%,故在概略分析中,常用凯氏(Kjeldahl)法测出总氮量,再乘以系数6.25来求得。实际上,它是食品、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既包括真蛋白又包括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后者又可能包括游离氨基酸、嘌呤、吡啶、尿素、硝酸盐和氨等。此外,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其氮含量不同,总氮量换算成蛋白质的系数也不同,如小麦和多数谷物的换算系数为5.80,水稻5.95,大豆5.7,多数食用豆和坚果5.3,牛奶6.38等。粗蛋白只是一个粗 略的概念。 粗蛋白含量: 下面我介绍几种常见物质的粗蛋白含量,仅供大家参考。 薏苡仁粗蛋白含量:13%-14% 棉粕粗蛋白含量:可达40%以上 农大白早糯玉米粗蛋白含量:3.41% 蠡玉168 粗蛋白含量:9.63% 台湾大青枣粗蛋白含量:0.86% 上文介绍了几种农产品或水果的粗蛋白含量情况,如果需要更多的资料,大 家可自己查阅。 粗蛋白测定: 方法一:最简便也是最快键的方法,就是用蛋白质测定仪来测量。 本标准参照采用ISO 5983—1979 《动物饲料──氮含量的测定和粗蛋白含量 计算》。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 2 引用标准 GB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 1、原理 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铵。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测出氮含量,将结果乘以换算系数 6.25,计算出粗蛋白含量。 2、试剂 2.1 硫酸( GB 625):化学纯,含量为 98%,无氮。 2.2混合催化剂:0.4g硫酸铜,5个结晶水(GB 665),6g硫酸钾(HG 3 —920)或硫酸钠( HG 3—908),均为化学纯,磨碎混匀。 2.3 氢氧化钠( GB 629):化学纯, 40%水溶液( m/V)。 2.4 硼酸( GB 628):化学纯, 2%水溶液( m/V)。 2.5 混合指示剂:甲基红(HG 3—958)0.1%乙醇溶液,溴甲酚绿(HG 3—1220) 0.5%乙醇溶液,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在阴凉处保存 期为三个月。 2.6 盐酸标准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法标定,按 GB 601制备。 2.6.1 盐酸标准溶液:c (HCl) =0.1mol/L。8.3mL 盐酸(GB 622,分析纯),注入 1 000mL 蒸馏水中。 2.6.2 盐酸标准溶液:c(HCl)=0.02mol/L。1.67mL 盐酸(GB 622, 分析纯),注入 1 000mL 蒸馏水中。

2.7 蔗糖( HG 3—1001):分析纯。 2.8 硫酸铵( GB 1396):分析纯,干燥。 2.9硼酸吸收液:1%硼酸水溶液1 OOOmL,加入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0mL, 0.1%甲基红乙醇溶液 7mL, 4%氢氧化钠水溶液 0.5mL,混合,置阴凉处保存期为一个月(全自动程序用)。 3、仪器设备 3.1 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3.2分样筛:孔径0.45mm (40目)。 3.3 分析天平:感量 0.0001g。 3.4 消煮炉或电炉。 3.5 滴定管:酸式, 10、25mL。 3.6 凯氏烧瓶: 250mL。 3.7 凯氏蒸馏装置:半微量水蒸气蒸馏式。 3.8 锥形瓶: 150、250mL。 3.9 容量瓶: 100mL。 3.10 消煮管: 250mL。 3.11 定氮仪:以凯氏原理制造的各类型半自动。 4、试样的选取和制备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用四分法缩减至200g,粉碎后全部通过 40目筛,装于密封容器中,防止试样成分的变化。

饲料检验化验员国家职业标准

国家职业标准 饲料检验化验员 1.职业概况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饲料检验化验员。 1.2职业定义 从事饲料的原料、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检验、化验分析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职业环境: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有一定的观察、判断能力和计算能力,有一定的空间感、形体感,手指、手臂灵活,手眼动作协调,视觉、嗅觉敏锐。 1.6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6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26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饲料检验化验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饲料检验化验员的教师必须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必要仪器设备、试剂、药品及相关设施的实验场所。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两年以上。 (3)取得相关专业中专毕业证书。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两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四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六年以上。 (4)取得相关专业大专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四年以上者,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七年以上。 (3)相关专业的大专毕业生,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4)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毕业证书。 1.8.3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两项考试(考核)均采用百分制,两项考试(考核)的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 1.8.4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人员。 1.8.5鉴定时间 各等级的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各等级的技能操作时间由考评小组依据具体的考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胃蛋白酶消化率的测定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胃蛋白酶消化率的测定过滤法 参考标准:GB/T 17811-2008 一、适用范围 二、实验原理 已脱过脂的试样,用温热的胃蛋白酶溶液(酶液浓度和用量与酶解试样质量恒定),在恒温、持续不断地振摇或搅拌下消化16小时,过滤分离不溶性残渣,洗涤、干燥,测定残渣的粗蛋白质含量。同时测定空白和脱脂未酶解试样的粗蛋白质含量。 三、实验用品

三、实验内容

取下载有残渣的滤纸(用滤纸将残渣包裹好),无损地移入100烧杯中并置于105℃烘箱内烘干。 5 粗蛋白质 的测定将上述已烘干的滤纸包无损地移入 凯氏烧瓶中,按《FOSS 定氮仪测定 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方法》测定残 渣粗蛋白质的质量分数(ω 2 )。同 时,称取脱脂风干的样品0.3 g(精 确至0.0002 g),直接按《FOSS 定 氮仪测定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方 法》测定脱脂未酶解的样品中粗蛋 白质的质量分数(ω 1 )。 测定残渣粗蛋白质时应从每个 样品残渣粗蛋白质中减去酶液 的空白值。 6 计算X- 试样胃蛋白酶消化率,以质 量分数计(%); ω 1 - 脱脂未酶解的样品中粗蛋 白质的质量分数(%); ω 2 - 脱脂酶解后的残渣中粗蛋 白质的质量分数(%)。 重复性:1每个试样脱脂风干后取两份试料进行酶解,平行测定残渣粗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以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测定结果的相对≤6%; 2 每个试样脱脂风干后取两份试料进行平行测定粗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以其算 粗蛋质含量允许相对偏差 >25% 1% 10%

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要求内容

《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2542270 课程中文名称: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 课程英文名称: Feed Quality Analysis and Inspection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理论学时:36 学分: 2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 先修课程: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开课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饲料质量分析与检测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该课程主要阐述饲料原料及产品的物理性状检验,饲料原料及产品的营养成分分析,某些添加剂的定性定量检验,饲料中毒害物质的分析检验等。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饲料分析及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具备从事饲料分析、质量检测、营养价值评定与生产管理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掌握饲料分析、饲料质量检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主要容。 2.理解国家有关饲料标准的基本容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方法。 3.了解饲料质量分析与检验的常规方法。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 绪论 主要容:

一、饲料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 二、饲料原料和全价配合饲料的变异 三、饲料质量检测方法 基本要求: 掌握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的目的、作用和任务。理解饲料质量检测的方法;了解影响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质量的因素。 重点、难点: 1.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的目的、作用和任务。 2.饲料质量检测方法。 第一章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主要容: 一、样品的采集 二、样品的制备 基本要求: 了解样本采集的目的和原则,掌握样本采集的方法和样本的制备方法。 重点、难点: 1.样本采集的方法和样本的制备方法。 第二章饲料物理性状的检验 主要容: 一、饲料的鉴定方法 二、饲料的显微镜检测 三、掺假鱼粉的鉴别 基本要求: 理解饲料鉴定原理、分类和方法;了解不同鉴定方法的优点与缺点及评价指标;掌握镜检的步骤及常见饲料原料的显微特征。了解掺假鉴别与化学快速分析。 重点、难点: 1.镜检的步骤及常见饲料原料的显微特征。 2.掺假鱼粉的鉴别。 第三章饲料中常规成分分析 主要容:

食品中转基因成分检测

食品中转基因成分检测 第4章 DNA提取和纯化 M.Somma

目录 第4章 DNA提取和纯化 引言 3 提取方法 4 纯化方法 4 CTAB提取和纯化方法 6 分光光度计测定DNA含量9 分光光度计测定DNA的原理9 核酸浓度测定10 实验12 参考文献16

引言 在所有重组DNA技术和大多数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核酸的提取和纯化是实验的第一步。核酸提取方法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从不同来源的材料中获得高纯度的核酸,以便于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olymerase Chian Reaction, PCR) 进行转基因品系的特异性分析。核酸的质量和纯度是PCR分析的关键因素之一。获取高纯度的核酸,避免抑制污染物,需要选择合适的DNA提取方法。表1列出了在PCR检测中可能抑制反应效率的污染物。为了防止由于样品中PCR抑制物的存在导致出现假阴性结果,强烈推荐设置一个对照实验以测试PCR抑制作用。基于此目的,一般采用植物特异性(真核或叶绿体) 或种属特异性的PCR检测。 表1. PCR反应过程中的一些抑制物 抑制物抑制浓度 SDS > 0.005% 苯酚> 0.2% 乙醇> 1% 异丙醇> 1% 乙酸钠> 5 mM 氯化钠> 25 mM EDTA > 0.5 mM 血色素> 1 mg/ml 肝磷脂> 0.15 i.m/ml 尿素> 20 mM 反应混合物> 15% 目前有许多种核酸提取和纯化技术,一般基于以下准则来选择最适宜的提取纯化技术:z目标核酸 z来源生物 z起始材料(组织、叶片、种子、加工过的材料等) z对结果的要求(产量、纯度、纯化所需时间等等) z下游应用 (PCR、克隆、标记、印迹、RT-PCR、cDNA合成等等)

饲料加工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课程报告 饲料厂全价饲料全面质量控制、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技术前景分析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养殖业和饲料加工行业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现代的畜牧业生产和发展必须要讲求的是效率和效益,饲料是发展养殖业的物质基础,饲料成本占养殖生产成本的70%左右。如何选用适宜的饲料原料,配制加工生产廉价质优的各种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等产品,失取得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之一。在生产中许多的饲料生产的过程中为了单方面的追求效率、效益问忽视了饲料产品的质量。所以一些质量上有很大不足的饲料产品流入市场,对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阻碍。 一个优质的饲料产品应该要有三个环节,首先要选用优质价廉的原料,其次是根据原料以及饲养的条件和要求对饲料进行合理有效的配方设计,最后才是将各种的饲料原料严格的按照饲料的配方中各个成分的比例来进行饲料的生产。 对于现代的饲料加工技术,饲料加工工厂都有能力加工出符合行业标准的饲料产品,但是为什么还有一些不合格的饲料产品,和一些违规添加饲料添加剂的饲料产品流入市场销售,这是一些素质不高的厂商为了谋取暴力,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造成现在的这种状况。 鉴于这样的事实,我们则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饲料质量检测体系,来控制并减少不合格饲料流入市场。 (一)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饲料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混合物。因此,不通过系统化的分析,不通过物理化学的手段来对饲料的成分进行检测,就无法了解饲料中各个营养成分。从而也就无法确定饲料的真正的营养价值。但是仅仅知道饲料的化学组成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通过实验以确定饲料中各种营养素的消化利用率,配合饲料也是如此。

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

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 一、目的 掌握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方法,并测定饲料中粗蛋白质的含量。 二、原理 饲料中纯蛋白质和非蛋白氮总称粗蛋白质。凯氏法的基本原理是用浓H 2SO4在还原性催化剂(CuSO4、K 2SO4、Na 2SO4等)的催化作用下消化饲料样本,使其中的蛋白质和非蛋白氮都变为NH 4+,NH 4+立即被浓H 2SO4吸收成为(NH 4)2SO4,(NH 4)2SO4在浓碱作用下放出NH 3,通过蒸馏,氨气随水蒸汽沿冷凝管流入硼酸吸收液被硼酸吸收并与之结合成为四硼酸铵,然后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作指示剂,用标准HCL 溶液滴定,求出氮含量,根据不同饲料再乘以一定的换算系数(通常用6.25计算),即为粗蛋白质的含量。 上述原理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2.(NH 4)2SO4+2NaOH →2NH 3↑+2H 2O+Na 2SO4 3.H 3BO 3+NH 3→NH 4H 2BO 3 4.NH 4H 2BO 3+HCL →NH 4CL+H 3BO 3 三、仪器设备 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40目网筛。 2.分析天平:感量0.0001。 3.电子天平: 感量0.001。 4. 六联电炉: 6×1000W 。 5.改良式半微量凯氏定氮仪(图1)。 6.酸式滴定管:25ml 。 7.凯氏烧瓶:100ml 。 8.烧杯:250ml 。 9.三角瓶:150ml 。 10.容量瓶:100ml 。

11.移液管:10ml。 12.量筒: 10ml 。 13.量筒:25ml。 四、试剂 1.浓H 2SO 4 :化学纯,含量为98%,无氮。 2.混合催化剂:CuSO 4:Na 2 SO 4 =1:10 化学纯。 3.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0.1%甲基红酒精溶液与0.5%溴甲酚绿酒精溶液等体积混合,阴凉处保存期不超过三个月。此混合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中性溶液中呈灰色,强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硼酸吸收液中呈暗紫色,在吸收氨的硼酸溶液中呈兰色。 4.2%硼酸吸收液:溶2g化学纯硼酸于100ml蒸馏水中,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批示剂0.4ml。 5.40%饱和NaOH溶液:溶40克氢氧化钠(化学纯)于100ml蒸馏水中。 6.0.05mol/l的HCL标准液:取分析纯浓HCL(比重1.19)4.2ml,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用基准物质标定。将基准无水碳酸钠(分析纯)于270-300℃灼烧40分钟称重,至恒重,准确称取0.013-0.015克,溶于50ml 蒸馏水中,加2滴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用欲配的0.05mol/lHCL滴定至暗紫红色,记录HCL用量 五、测定步骤 1.样本的消化: 精确称取饲料样本0.5-1g,以硫酸纸卷无损的移入消化管中,再加入5氺硫酸铜0.4克,无水硫酸钾或硫酸钠6克,加10ml浓硫酸后将凯氏烧瓶放于通风橱的电炉子上消化(为防止消化时液体溅失,可再加两粒玻璃珠)。 注意:先低温加热(100-200℃),注意防止泡沫浮起,待泡沫消失后,提高加热温度(约360-410℃) 至沸腾。消化时要经常转动凯氏烧瓶,如果有黑色炭粒不能全部消化,待烧瓶冷却后,补加少量浓硫酸后继续消化至溶液澄明无黑点并呈蓝绿色为止,移出电炉,放于凯氏消化架上冷却。 2.转移:将冷却的消化液加少许蒸馏水约20ml,摇匀后无损移入100ml容量瓶,再用蒸馏水反复冲洗烧瓶数次,直至消化液全部转入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后以蒸馏水定容至刻度。即为试样分解液。 3.空白实验:另取凯氏烧瓶一个,加入混合催化剂(同前),浓硫酸10ml,同样消化至澄清,冷却后按上述方法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