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罗制、福特制与后福特制

泰罗制、福特制与后福特制
泰罗制、福特制与后福特制

泰罗制:在20世纪初创建了科学管理理论体系,他这套体系被人称

为“泰罗制”,泰罗制的主要内容包括:1、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效率。2、制定工作定额。3、选择最好的工人。4、实施标准化管理。

5、实施刺激性的付酬制度。

6、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

泰罗制、福特制等等所谓科学的管理方法,虽然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最终却是把人变为机器。流程化/专业化/标准化/重复化

(一)福特主义

第二次产业革命建立现代大工业之后,西方企业主要实行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福特主义生产方式,它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以较低产品价格作为竞争手段的刚性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是:

1、大规模生产。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一个资本家只有在自己更便宜地出卖商品的情况下,才能把另一个资本家逐出战场,为此他必须提高劳动生产力,而增加劳动生产力的首要办法是更细地分工,更全面地运用和经常地改进机器。由此造成的必然结果是:分工必然要引起更进一步的分工;机器的采用必然要引起机器的更广泛的采用;大规模的生产必然要引起更大规模的生产。

2、标准化产品。在泰勒制原则指导下,通过劳动的标准化、强化的技术分工和高度专门化的机器,可以生产出标准化的产品。这种强化的标准化使流水线上的分工达到最细微的地步,其结果是实现了马克思所说的劳动从形式上隶属于资本转变为实际上隶属于资本。

3、垂直型的组织形式。在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生产过程中,分工越来越细,为达到提高效率和节省成本的目的,企业的唯一选择只能是运用周密的计划和决策、强有力的指挥和控制以及严格的监督和奖惩来保证生产流水线的有序高效运行,于是就形成了垂直管理的组织形式和大企业中的等级结构。

4、刚性生产,即劳动技能、管理结构、组织边界及产品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刚性特征。在生产组织上主要表现为:(1)生产的内部化,即产品的各个环节都在同一个企业内部完成。(2)系统的封闭性,即产品的各个部分都由同一个企业完成。(3)功能的齐全化,即企业必须具备完整、全能的各项功能。为了在综合型的竞争中获胜,各个企业都必须考虑自己这个“木桶”,尤其要着眼于修补其中最短的木板。

5、生产者决定论。工业经济时代,规模经济效益依靠厂商资本投入的增加、生产的内部化、......余下全文>>

系统的封闭性和功能的齐全化,这意味着厂商必须和有能力完成产品的各个部分和环节,这些都构成了最终产品生产较高的进入壁垒,生产者从而控制着产品的定制权和定价权,事实上拥有着生产者主权。

6、寡头垄断型的市场结构。在福特主义下,资本利润主要来源于规模经济效益和寡头厂商之间合谋形成的产量限制和垄断高价。面对竞争带来的垄断,当时的市场法制制度大多实行旨在削弱企业联合和各种形式集体行动的反托拉斯法,但保护竞争的举动,正如前面所言,又不可避免地陷入竞争悖论,资本主义生产面临着两难抉择。

(二)后福特主义

后福特主义(Post-fordism)是指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的,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生产过程和劳动关系都具有灵活性(弹性)的生产模式。它在许多方面具有与福特主义完全不同的特征。

1、大规模定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人们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产品和服务的社会需求日益增大。在竞争的压力下企业必须实现成本的持续下降,而各类企业又必须对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做出反应。大规模定制正好适应了企业必须采取能同时提高效率和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战略。模块化是大规模定制的一个关键。通过将大规模生产的模块化构件组合并装配成可定制的产品或服务,大规模生产和定制生产这两种生产模式的优势被有机地结合在大规模定制这一生产方式中,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又满足了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2、水平型组织形式。与传统的全能型大企业不同,新生产体系通过细化的产业分工,从专业化的角度将原先属于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外包出去,使每个企业只专注于某一个部件或产品的一个部分,因而企业的生产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网络与其他企业相互协调来完成的,大企业的垂直管理被水平管理所代替。

3、消费者主权论。在供大于求的过剩经济时代,需求和消费力是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企业不但要不断地运用先进的科技知识去创造新产品和新产业,而且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创新速度的革命。在这种被熊彼特称为“创造性毁灭”的创新竞争中,消费者的潜在消费欲望得到满足,效用获得最大化。而企业通过技术的完善和多功能机器的有效利用保证了足够的利润水平。但由于受到替代品和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其所取得的垄断地位只能是短暂的,并不能持续下去。

4、弹性生产。按照“新水桶原理”,企业总是用自己强优势部分与其他企业的强项相结合,组成灵活的单元或团体。也就是说,企业不再仅仅着眼于修补自己的矮木板,而是将自己水桶中最长的一块木板拿去和别人合作,共同去完成一个容积更大的水桶,然后从新的大水桶中分得

自己的一部分,因而有效克服了传统形式只强调僵化的技术分工以及只讲分工不讲整合的缺陷。

5、竞合型的市场结构。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下,分工和专业协作的程度越来越高,一个企业无论有多雄厚的实力都离不开与其他企业的有效合作。

后福特制:面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企业外部经营条件的若干重大变化,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组织方式的演进出现了一个重要趋势,即从福特制向后福特制的转变。后福特制生产组织方式的兴起,是人类制造业发展历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相对于福特制生产组织方式,后福特制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持续创新+敏捷制造”和“专业化+网络化”。从生产组织方式发展的历史进程看,每当出现一种生产方式替代另一种生产方式的情况下,产品竞争在本质上往往是生产组织方式的竞争,产品过剩背后隐藏提落后生产组织方式的过剩,历史地看,与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相伴随的是国家之间综合国力或国际竞争力的消长变化。

因此,生产组织方式变革中所蕴藏的后发优势,是一国提升其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契机。充分利用从福特制向后福转变中潜藏的后发优势是提升我国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福特主义与后福特主义

第二次产业革命建立现代大工业之后,西方企业主要实行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福特主义生产方式,它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以较低产品价格作为竞争手段的刚性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是: 1、大规模生产。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一个资本家只有在自己更便宜地出卖商品的情况下,才能把另一个资本家逐出战场,为此他必须提高劳动生产力,而增加劳动生产力的首要办法是更细地分工,更全面地运用和经常地改进机器。由此造成的必然结果是:分工必然要引起更进一步的分工;机器的采用必然要引起机器的更广泛的采用;大规模的生产必然要引起更大规模的生产。 2、标准化产品。在泰勒制原则指导下,通过劳动的标准化、强化的技术分工和高度专门化的机器,可以生产出标准化的产品。这种强化的标准化使流水线上的分工达到最细微的地步,其结果是实现了马克思所说的劳动从形式上隶属于资本转变为实际上隶属于资本。 3、垂直型的组织形式。在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生产过程中,分工越来越细,为达到提高效率和节省成本的目的,企业的唯一选择只能是运用周密的计划和决策、强有力的指挥和控制以及严格的监督和奖惩来保证生产流水线的有序高效运行,于是就形成了垂直管理的组织形式和大企业中的等级结构。 4、刚性生产,即劳动技能、管理结构、组织边界及产品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刚性特征。在生产组织上主要表现为:(1)生产的内部化,即产品的各个环节都在同一个企业内部完成。(2)系统的封闭性,即产品的各个部分都由同一个企业完成。(3)功能的齐全化,即企业必须具备完整、全能的各项功能。为了在综合型的竞争中获胜,各个企业都必须考虑自己这个“木桶”,尤其要着眼于修补其中最短的木板。 5、生产者决定论。工业经济时代,规模经济效益依靠厂商资本投入的增加、生产的内部化、系统的封闭性和功能的齐全化,这意味着厂商必须和有能力完成产品的各个部分和环节,这些都构成了最终产品生产较高的进入壁垒,生产者从而控制着产品的定制权和定价权,事实上拥有着生产者主权。 6、寡头垄断型的市场结构。在福特主义下,资本利润主要来源于规模经济效益和寡头厂商之间合谋形成的产量限制和垄断高价。面对竞争带来的垄断,当时的市场法制制度大多实行旨在削弱企业联合和各种形式集体行动的反托拉斯法,但保护竞争的举动,正如前面所言,又不可避免地陷入竞争悖论,资本主义生产面临着两难抉择。 (二)后福特主义 后福特主义(Post-fordism)是指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的,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生产过程和劳动关系都具有灵活性(弹性)的生产模式。它在许多方面具有与福特主义完全不同的特征。 1、大规模定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人们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产品和服务的社会需求日益增大。在竞争的压力下企业必须实现成本的持续下降,而各类企业又必须对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做出反应。大规模定制正好适应了企业必须采取能同时提高效率和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战略。模块化是大规模定制的一个关键。通过将大规模生产的模块化构件组合并装配成可定制的产品或服务,大规模生产和定制生产这两种生产模式的优势被有机地结合在大规模定制这一生产方式中,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又满足了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2、水平型组织形式。与传统的全能型大企业不同,新生产体系通过细化的产业分工,从专业化的角度将原先属于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外包出去,使每个企业只

浅谈福特汽车公司管理理念与管理学

浅谈福特汽车公司管理理念与管理学 作为世界大型汽车生产厂商,福特汽车公司早在成立之初就积极的需找有效地管理方法,早在1912年秋天,在高地的福特汽车公司的办公室里,福特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就召集有关人员开了一个意义重大的会议,会议讨论的核心议题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而后,福特公司做出了一项影响了整个公司近一百年管理理念的决议:公司废除了每天工作9小时的制度,而代之以每天8小时的三班倒制度。员工日薪高达5美元,这在当时是整个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要知道的是当时底特律的汽车工人的平均工资仅仅是2.5美元,后来他又实行了5天工作制,福特这一举措,强调劳资双方利润分配,利益共享的原则,表明劳资双方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协作、双赢的关系 而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泰罗的指导思想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工资和利润都得到增长,使劳资双方的利益在经济发展中统一起来。以高工资和低成本作为最良好的管理基础。这一举措几乎完全将泰罗的理论应用于了实践。而其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 它给公司带来的高效率,特别是“福特制”带来的飞跃。亨利·福特和库兹恩斯首先是一个商人,然后才是一个慈善家。1914—1916年,福特公司的税后纯利分别为3000万、2400万和6000万美元。仅以1914年为例,按照福特宣布的“利润共享原则”,这一年工人应当得到总共1120万美元的工资,而福特只支付了不到1000万美元。

高工资产生的效益是更显而易见的。首先,来自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劳动者中最优秀的分子被吸收进厂;其次,这些进厂的工人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要么无条件地服从,拼命跟上传送带的转动速度以挣到诱人的五美元工资,要么被淘汰,由云集在厂门口跃跃欲试的其他人来代替自己;再次,诱人的五美元并不是为每一位福特工人准备的,例如公司规定,新工人只有在干满6个月的试工期合格后,才能得到五美元的工资,而那些女工、22岁以下的未婚男工、不赡养家眷独立生活的已婚男工、涉及离婚诉讼的男工以及其他“生活方式有问题”的工人都拿不到5美元。根据公司1916年的统计,当年中有1.4万名工人(即全体工人的1/3)的日工资达不到5美元。 而从1914—1919年的5年中,总共约有5-10%的工人没能得到他们向往的5美元工资。难怪亨利·福特得意地说:“五美元工作日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最好方法。”尽管劳动强度极大,可是工人们还是愿意到福特的工厂工作,劳动力的变更率降低了90%,每天无故旷工的工人比重从原先的10%下降到3‰ 按照我们在管理学课堂上的学习,可以得知,泰罗倡导,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效率,而当时的福特公司面对急剧扩大的市场,老福特和他的伙伴们在为源源不断的订单伤透了脑筋。这使得他们在为此所举行的改进管理方式方法会议上直接以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为主题。不仅如此,五美元工作制,不仅符合了泰罗的利益共享主义原则,也是泰罗制定工作定额,选择最好的工人,实施标准化管理,实施刺激性的付酬制度的“泰罗制”很好的体现。

福特制定FMEA时如何对特性进行分类

福特制定FMEA时如何对特性进行分类 在制定FMEA时如何对产品或过程特性进行分类,经常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主要在于对各种特性的称谓不一致、没有具体的定义或定义模糊。这里根据汽车行业的应用,对各种特性的分类做个归纳。 在产品规格中所确定的特性我们称之为“产品特性”(PC: Product Characteristic),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的特性我们称之为“过程特性”或“控制特性”(CC: Control Characteristic)。针对这两类特性进行重要性分类时,我们经常会碰到“特殊特性”(Special Characteristic)、“关键特性”(Key Characteristic)、“关键特性”(Critical Characteristic)、“重要特性”(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等分类术语。 一般来说,“特殊特性”(Special Characteristic)实际上包含了“关键特性”(Critical Characteristic)和“重要特性”(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这两类需要重点关注的特性,“关键特性”(Critical Characteristic)主要是与安全和法律法规要求相关的特性(在FMEA 中,其严重度S通常为9或10),而“重要特性”(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则是与装配性、性能等密切相关的特性(在FMEA中,其严重度S通常为5至8并且发生度O为4至10)。“关键特性”(Key Characteristic)则与“特殊特性”(Special Characteristic)具有大致相同的含义,只是汽车行业中不同称谓而已。于是,我们经常能见到KPC (关键产品特性:Key Product Characteristic)和KCC(关键控制特性: Key Control Characteristic)等术语,产品特性是由过程控制特性保证的,因此往往相应的KPC和KCC是互相关联的。在福特,其对“特殊特性”(Special Characteristic)规定得比较细致,其规定的“特殊特性”(Special Characteristic)细分得更多,参见下图(需要清晰查看,可点击图片)。当我们对于特性的分类不甚了解时,建议参考福特的分类方法来明确各类特殊特性。

从“福特制”到“丰田制”的演变

福特生产模式,单品大批量生产方式 丰田生产模式,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 沃尔沃,人性化生产方式 以上三种生产方式,探讨生产方式的演变。 一、福特制与丰田制的比较 在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三大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正在形成由“福特制”时代的刚性生产方式向“丰田制”时代的柔性生产方式转变的趋势。前者以大批量、标准化和垂直一体化为特征,后者以柔性技术和组织及复杂的生产网络为特点。“福特制”正逐渐被“丰田制”所取代,其原因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来自竞争者的外在压力。在“福特制”时代,大多数企业均进行大批量、少品种的集中化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来自产品成本和销量上的竞争。然而随着消费者时代的到来,顾客对于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满足单一的产品品种,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个性化需求。消费者的需求就是企业的生命线,因此很多企业单单依靠批量销售标准型产品难以维系生存,于是便以市场为导向,按照顾客的需求对产品进行改革创新,进行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毫无疑问,这种生产方式能够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而那些“福特制”的固守者也不得不转变其生产方式,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二是源于对利润追求的内在动力。“福特制”的利润空间主要是通过高效率批量生产而对成本空间进行压缩,然而这种利润方式的取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所构成的生产成本都有一个最低限度,不可能无限制地压缩。要想更进一步提升利润,企业必须另辟蹊径,“丰田制”生产方式则是企业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选择。 “丰田制”的始创者丰田喜一郎在创办公司时,致力于降低成本、减少浪费、降低库存,将零部件生产外包给周边的小企业。围绕丰田汽车公司约有300家制造汽车零件、铸模和工具的承包商,在这300家承包商周围又有上千家的小工厂承包制造更小的零件,形成一个汽车生产辐射网,也形成了丰田汽车城。在丰田市和几个邻县的境内,几乎每家企业都直接或间接地成为这个辐射网中的一分子,汽车生产和供应集中在以丰田集团为中心、半径为10公里的范围内。即时生产、零库存、敏捷制造等现代生产和物流方法也被丰田创造,并向世界推广。丰田的这种模式减少了运输环节,被世界汽车制造业视为较理想的生产方式。“丰田制”的核心思想是以整体优化的观点合理配置和利用现有生产要素,消除生产过程中一切不产生附加价值的劳动和资源,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大的经济效益。 “福特制”与“丰田制”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丰田制”完全打破了“福特制”的经营理念、生产方式和管理策略,具有很强的创新性、适应性。

福特公司的历史。精华。。不容错过

福特制及其它 有83年历史的福特Rouge制车中心,乃亨利·福特(Hernry Ford)理想中一处自给自足的车城,这个见证了美国工业兴起的福特发源地,在面临关闭之时,福特决心将它翻新重修,使它再次成为全球汽车工业景仰的标准。 亨利·福特年幼时经常在祖家不远处的矮树林玩耍,那片矮树林位于美国密芝根州Dearborn市以南数公里的Rouge河旁边。他对那片地方情有独钟,成年后,便逐片地买下来发展他的汽车事业。 这里就是后来被称为“The Rouge”的汽车生产厂房,但它并非一般汽车生产线那么简单,而是亨利·福特理想中的一个能自给自足,一切原料以至汽车制成品都可在同一处地方实现的车城。现在,Rouge仍然是全球面积最大,并由单独一间车厂拥有的制车中心,占地约1.6平方公里,楼宇可用面积达158万平方尺,多年来都是国家元首、工业家和学生必到的参观胜地。 由1914年至今不断生产福特汽车的Rouge,在新世纪讲求高效率环保政策,以及大部分福特汽车的生产线已迁移到其他厂房进行之时,正面临是否应该继续存在的问题。福特打算将这间有接近90年历史的车城改建重修,使其能继续成为全球汽车生产业的典范。 决心靠自己 于1903年创立的福特汽车,创立人亨利·福特一直希望汽车可以由工人阶级拥有,但传统的制车方法只会令车价高昂。虽然当时的制车方法已有高效率的所谓流动生产线,但福特觉得这个概念可以加以改善,使汽车生产的成本大大减低,他说过:“如果供应商产品的价格,不能让我们生产成本低廉的汽车的话,那么我们只好靠自己生产配件。” 福特认为,惟有自给自足,不假外求的“垂直综合”(Vertical Integration)方法,才可改变汽车的生产模式,Rouge的概念,就是将整部汽车的每一个部件,由铁矿、橡胶、玻璃以至发动机等所有的汽车组件,均在一个屋檐下提炼、加工、制造和装嵌。Rouge厂设立之前,福特汽车原本是在Highland Park(高地公园)厂房出产的,该厂多次因为供应商缺货而停工,这更加强了亨利·福特要自给自足的决心。 所以福特在Rouge厂房之外,会依靠集团在密芝根、明尼苏达和威斯康辛州所拥有的,多达280,000公亩的树林、铁矿和矿场提供制车所需的原材料。要将这些物料带到Rouge,福特更要拥有自己的铁路运输网络。在20、30年代的全盛时期,你可以见到大型火车不停地将各地出产的原料运到Rouge,然后原料就在这里变成不同的零件,再装嵌成一部、一部汽车驶离车厂。 大时代的来临 Rouge有自己的船坞、炼铁和玻璃的熔炉,还有滚碾机、轮胎厂、压制厂、发动机铸造厂、底盘、变速箱和水箱的生产厂、漂染厂,甚至连生产制车所需工具的厂房也有。在Rouge之内,每日最高可熔化6,ooO吨钢铁,500吨玻璃,每49秒便有一部新车制成出厂,亨利·福特曾形容Rouge是一个“由原料直至完成品工序均无停顿的地方”。于1919年落成,占地12公亩的炼铁厂,能提供造车所需的钢、铁和铜等材料,当时更是全球最大的同类设施。 20年代早期,曾有德国的工程师前往Rouge考察,事后称赞福特这一片厂房在物料分配的设计,以及高生产效率方面,将会成为世界汽车工业效法的对象,但他们当时预计不到的,是Rouge这概念其实可说是现代制车方法中所采用的“即时到步”(Just-in-time)配件供应程序的前身。 占地广大的Rouge,在生产高峰期曾有10万人同时工作,可说是一个无人居住的城市。要令这城市运作正常,厂内自设16台火车、长达160公里的轨道、定时的公车服务,以及

福特公司流水线生产蕴含的管理学之道

福特公司流水线生产中蕴含的管理学之道 院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 姓名:刘畅 学号:20120704310077

摘要:福特公司“流水线”这一生产方式的产生,不仅使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大幅度提高,极大促进了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的标准化,还充分的体现了管理学专业知识中的某些理念和方法,是管理学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典型。因此无论是对现代企业的生产还管理学的学术发展都具有重的历史大意义。 关键字:福特公司流水线科学管理局限性 引言: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而1913年,亨利·福特创建的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生产线。不仅设计出完善的装配线和统一精确的通用零部件,还创造出一种高效率、高效益的大规模生产方式。本文将就这种标准化和通用化的生产方式中蕴含的管理学知识,给予详细阐释。 一.福特的生产流水线 (一)流水线生产的概念 流水线生产是指劳动对象按一定的工艺路线和统一的生产速度,连续不断地通过各工作地,顺次进行加工并生产产品(零件)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 (二)流水线生产的条件 1、产品结构和工艺要相对稳定; 2、产量要足够大; 3、工艺能同期化; 4、生产面积容纳得下。 (三)亨利福特的流水线 1913年,福特应用创新理念和反向思维逻辑提出在汽车组装中,汽车底盘在传送带上以一定速度从一端向另一端前行.前行中,逐步装上发动机,操空系统,车厢,方向盘,仪表,车灯,车窗玻璃、车轮,一辆完整的车组装成了.第一条流水线使每辆T型汽车的组装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28分钟缩短至10秒钟,生产效率提高了4488倍。 二.福特流水线中的科学管理理论 (一)泰罗制 科学管理理论又称为“泰罗制”主要倡导者为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罗,其主要的指导思想是:标准化,过程化,精细化。即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工资和利润都得到增长,使劳资双方的利益在经济发展中统一起来。以高工资和低成本作为最良好的管理基础。 (二)泰罗制在流水作业线中的应用 泰罗进行了理论上的创建之后,广泛推行,为流水作业线提供了技术支撑。福特的工厂的组织形式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代表了传统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最高水平。工业化时代的主题,就是追求更多的产量,创造更大的市场。对此,1913年,亨利·福特运用当时企业推广泰罗制的技术成果,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生产线。福特不仅设计出完善的装配线和统一精确的通用零部件,还创造出依靠非熟练工人在中心装配线上使用通用零件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依照“泰罗制”的装配线工作原理,福特进一步降低了对工人手工技能的依赖,工人无须动脑思维就可以完成单一而简单的工作,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了机械化

泰罗制和福特制

泰罗制和福特制 泰罗制和福特制看似飞驰在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轨道上的列车,似乎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二者在管理理念上却惊人的一致。尽管老福特并不情愿承认自己是泰罗思想的实践者,但他的管理方法却与泰罗制一脉相承,似乎冥冥之中泰罗制和福特制有着不解之缘。亨利·福特和弗雷德里克·泰罗是管理学诞生时期不可分割的一对人物,他们之间的联系强烈而清晰——泰罗是管理思想的大师,福特是管理实践的巨人。了解福特,可以使人们更清晰地认识泰罗。 泰罗制的中心思想就是“标准化作业”。泰罗自己从来不主张把他的思想称之为泰罗制,而是坚持用“科学管理”这一称呼。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是:管理可以而且能够使用科学,不能只靠经验和智慧进行管理;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劳资合作,不能只靠斗争去赢得利益。总之,泰罗自己把科学管理称作是一场思想革命,这一思想革命最基本的东西就是用阶级合作取代阶级对抗。无论是用科学取代经验,还是用普遍原理取代个人风格,都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建立在阶级合作的基础上。在社会领域的劳资合作问题上,他继承并发展了欧文的工业人道主义(欧文有感于早期资本主义的罪恶,他试图探索一条阶级和解的道路。于是,他自己开办了工厂。在他的工厂里,完全放弃了那种物质引诱加纪律制裁的管理方式,即通常所说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而是力求建立一种人道的、关心工人的工厂制度,主张工厂主与工人的通力合作。在他的工厂里,工厂主给工人提供了两居室一套的住房,并以成本价格提供生活必需品,工人受到较好的对待,即使做错了也不加惩罚,只是在工人操作的机器旁边挂一个小木块,上面涂有四种不同的颜色,工作情况如何,由木块的不同颜色来显示,靠启发工人的良知来维持工厂的生存。结果,工人大受感动,欧文也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欧文深受鼓舞,就变卖了英国的工厂,到美国建立更大的农庄(实际上是工农业混合经营)。然而,美国的情况与英国不同,由于美国一直缺乏劳动力特别是缺乏熟练劳动力,资方对工人待遇较高,工人对欧文也就不那么感动,结果欧文破了产。欧文没有成功,我们给他按的头衔是“空想社会主义者”)。 对泰罗批评最激烈的,来自于搬运生铁的案例。当时,泰罗所在的钢铁公司,有一个生铁搬运小组,每人每天装货约12.5吨。泰罗通过工时和动作研究,把

对福特主义、丰田主义、温特尔主义的总结

对福特主义、丰田主义、温特尔主义的总结 一福特主义 起源:福特主义一词最早起源于安东尼奥·葛兰西,他使用“福特主义”来描述一种基于美国方式的新的工业生活模式。 定义:福特主义是以泰勒制劳动组织和大规模生产消费性商品为特征的一种粗放型的资本积累战略。是指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建立在流水线分工基础上的劳动组织方式和大批量生产方式。 特征:以泰勒制原则为目标的劳动标准化和强化的技术分工,以高度专业化的机器(流水线作为理想形式)大批量地生产标准化的产品。它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部分地提高了工人的工资水平,从而是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福特主义产生的问题:第一,产品单一、产量巨大,造成产品的积压和滞后以及物力人力资源的浪费且不能满足人们对商品多样化的需求;第二,机械化、自动化的流水作业生产方式把人仅仅当成是生产线上的一颗螺丝钉,忽略了人的主体性。第三,劳资方关系中劳动者处于极度弱势的条件下不利于社会经济文明的发展。 福特主义对工会的影响:福特主义的管理模式是建立在X理论之下的,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的流水生产线使得工人在工作中概念和执行相分离(工人仅仅是生产过程中的某一个小小环节的微小工具,自

己的主体创造性能动性被忽略),工人工作的去技术化带来了工人同质性的增强由此工人之间的共同需求和联系得以加强,促进了工人之间的团结意识。在这种背景下,工会的作用突显了出来,以工会为代表的集体谈判制度蓬勃发展起来。反过来,劳资之间通过集体谈判所形成的工资增长与生产率联系机制诱发了大规模的消费,促进了大规模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福特主义对政府的影响:由于福特主义单一的大规模的生产经常会造成产品的过渡积压,为调节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消费的良性循环,不断熨平经济周期和维护有效需求,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政策和福利国家政策建立起来。 对福特主义的评价:福特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一种资本主义产生方式特殊的历史形式,它的存在是合乎历史的脚步进程的。尽管存在一些弊端但是万事都处在不断的完善与进步的过程中,有了福特主义才可能有后来的丰田主义和温特尔主义。 二丰田主义 丰田主义的基本思想:降低成本,减少间接劳动形式。丰田主义是以消除浪费、降低成本为目的,以准时化和自动化为支柱,以改善活动为基础。

后福特制研究文献综述

后福特制: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从1905年亨利.福特第一次在他的汽车制造厂中引入大规模生产流水线开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实现了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 从而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曾经一度,福特制似乎代表了工业生产的未来,但事实并非如此。从上世纪70 年代开始,随着许多领域如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中弹性做法的出现,福特制原则正逐渐被取代。 什么是后福特制?后福特制怎么出现的?福特制代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种转变给二战后的西欧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后福特制已成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资本主义“神话”被打破的今天,要了解现代社会未来的生产发展路线,这些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本人主要研读了吉登斯的《社会学》、一篇国内研究后福特制研究的论文和刘刚研究后福特制(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的两本著作,这些文献分别研究了后福特制在企业发展中的运用、后福特制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变迁和演进的内在关系以及后福特制对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其中又涉及全球化、科层制等命题。本文主要通过概括了这些文献对于后福特制的产生发展、特点及影响(利弊)的主要观点,结合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从后福特制的特点及优势来探讨其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意义。 1泰勒制与福特制 现代经济学创始人之一亚当.斯密在两个世纪前的著作《国富论》中,开篇描述了一家制针厂将工人的工作分解为许多简单操作后效率大大增强。从生产率的提高来说明了分工的好处。一个多世纪后,美国管理顾问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对工业进行了详细研究,将其分解为可以精确计时和组织的简单操作,他把这种思路称为“科学管理”。后来这种思路变成旨在使工业产出最大化的生产体制,对工业生产与技术的组织方式以及劳动场所的策略都产生了广泛影响。而高度的分工化带来的是传统社会手工艺人技能的退化衰微甚至消失,分工也形成了现代工业社会体系中数千种不同职业,与传统社会相比劳动场所也从家里转移到工厂,企业家拥有的工厂成为工业发展的中心。泰勒制的原则被产业家福特很好的运用在实业中,福特的汽车厂引入生产流水线,将生产高度分工化,形成一种单一的大规模的生产方式,并且还认识到这种大规模的生产对市场规模提出了更高要求,采取了提薪等方式来确保其商品在工人阶级中的市场。形成了“与大规模市场的培育紧密关联的大规模生产体系1”,即福特制。20世纪初,与福特制的兴起相伴随的是美国经济的崛起。德国靠福特制的生产方式率先成为欧洲最有实力的国家。 与1905年福特汽车厂大规模生产流水线出现前的创造业主要生产组织方式——单件生产对比,以福特汽车制造厂为例,福特制的特征有2: 1)零部件标准化,完全可以互换,安装简便。 2)工人操作简单且可互换,可广泛使用非熟练型劳动力,操作简单使得管理简单。 3)结构刚性化,即:追求高度的纵向一体化从设计组装到零部件生产的一体化;生 产线及设备的刚性化,需要大规模生产才能换回成本,设备有很强专用型,生产线一旦投入使用很难转产其他产品;大量零部件库存增加了成本。 4)创新与生产过程分离:设计、研发和生产的分离导致大规模生产产品创新滞后。 1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五版第613页 2根据刘刚《后福特制研究:生产组织方式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第20 页

福特生产方式

福特生产方式(Ford-ism) [编辑]福特生产方式概述 世界汽车生产经历了单件订货手工生产方式――福特生产方式――丰田生产方 式(又称精细生产方式,或精益生产方式),并将进一步发展到大量定制生产方式。 由于丰田生产方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80年代汽车生产的代表方式,受到了高度的赞扬,但是国际汽车界在赞扬丰田生产方式的同时,往往不公正地贬低福特生产方式,如认为福特生产方式容易造成大量的浪费。80年代马塞诸萨工科大学的“国际汽车问题研究计划”(IMVP)研究结果就是这样评价:“精细生产方式与大规模生产方式相比,在诸多方面都能以更少的投入达到后者同样的目的。例如工场内使用的劳动力、必要的生产空间、对工作机械的投资等方面都能实现减半的目标。此外丰田为了能用一半的时间制造出新产品,而使相应的技术开发时间也实现了减半。还有丰田的库存量也下降到必要库存量的一半以下。” 但是如果对福特生产方式重新研究,就会发现这种生产方式是一种革新的而不是守旧的方式,老福特实际上已经发现了大批量生产中的成本问题,并试图解决,但是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难以进行。如果老福特有机会经历70年代世界汽车市场的大变迁,也许会对原有的生产方式进行革命性的改进,发展出新的生产方式。 福特在进行汽车生产时,实际上对汽车的产品开发、汽车生产的产业化、汽车生产方式、供应和销售、企业管理、员工激励、售后服务、汽车的社会性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探讨,许多方面都是开创性的。但是长期以来大家只认为福特是一个有钱的资本家,他创造了新的生产方式,造了许多廉价车。 重新研究福特生产方式,对中国汽车工业仍然有现实意义。 国民车绝非单纯的廉价商品 福特从一个乡间少年成长为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翁,应该说这是其奋斗的结果,而不是初衷。他说“我们只有把电力、机器、金钱和商品都变成我们达到目标的手段从而获取自由时,才是对我们有用的。”他认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汽车并不只是一种机器,而是一种生活手段。这一认识到后来才被广泛理解――汽车是一种生活方式,至于在中国,许多人对这一点至今还没有任何认识,认为汽车就是汽车,甚至认为汽车是给世界添麻烦的机器。另一方面,许多热衷于搞汽车制造的政府或个人,其目的是为了给地方的经济发展找一个新的机会,或者干脆就是为了发财,有几个是真心为百姓造车呢? 福特一开始就确定要生产一种为普通人设计的、买得起而又可靠的汽车,这一点在开始就不为多数人所了解,福特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终于成功了,这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汽车工业树立了榜样,并启发了后来的人,于是后来许多国家都提出了“国民车”的概念。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国民车”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似乎“国民车”就是廉价车、低档车。 福特在自传中指出“我是出于这种信念来为大众去制造汽车的――能为他们制出称心如意的车来。”福特提出造“国民车”的第一个原则就是要用最好的材料。当时在美

后福特制生产方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后福特制生产方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福特制的生产方式曾经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需求的多样性,福特制下缺少人本理念的管理,已经不符合发展规律。本文通过研究后福特主义的兴起和特征以及福特制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内容摘要:福特制的生产方式曾经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需求的多样性,福特制下缺少人本理念的管理,已经不符合发展规律。本文通过研究后福特主义的兴起和特征以及福特制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10年深圳富士康公司接连发生年轻员工跳楼自杀身亡的悲剧,震惊国内外,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富士康公司接二连三地发生员工跳楼自杀事件?员工的个人问题固然是一部分原因,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员工的心理都发生了问题呢?究竟是什么使得他们产生了这样的心理问题呢?富士康的生产与管理模式是不是存在什么问题呢? 富士康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代工企业,基于高度分工作业流水线的装配作业过程,不就是一个典型的福特主义生产方式吗?在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已经进入后福特制时代,我们是不是该认真思考一下生产管理方式的选择与变革呢? 一、福特制与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 20世纪初期,美国汽车生产制造商亨利·福特在管理学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基础上,对其所拥有的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过程与方式进行了改革,创建了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改革后的福特公司的生产方式具有标准化、流水线生产和高度纵向一体化等特点,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这种生产方式随即在西方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这种来自于福特汽车公司的大规模生产方式被称为“福特制”或“福特主 义”(Fordism)。 福特主义其主要内容就是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上采用流水线作业的方法组织大批量、大规模生产。由于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实现了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从而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是福特公司的生产线及其设备往往只适用某个单一产品的生产设计和装备。生产流水线的设备具有很强的专用性,往往只能加工或组装某一种零部件。为了改换生产车型,福特公司常常把整个设备甚至是整个生产流水线都更换掉。这也是福特主义的最大缺陷之一,难以满足产品的多样性。 进入20世纪下半叶,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开始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需求增大,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福特主义下单一化、模式化的产品生产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高度纵向一体化的企业组织架构往往导致企业管理人员臃肿,决策缓慢,难以适应快速变革的节奏。这使得规模大、回收期长的流水线生产设备越来越不合时宜,人们开始探索新的生产制造方式,如精益生产、柔性制造等等,典型的代表有“丰田生产方式”、“沃尔沃生产方式”等,这些制造业中产品和生产工艺的革新逐渐统称为“后福特制”或后福特主义(Post-Fordism)。

福特公司流水线生产蕴含的管理学之道

福特公司流水线生产蕴含的管理学之道

福特公司流水线生产中蕴含的管理学之道 院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 姓名:刘畅

学号:20120704310077 摘要:福特公司“流水线”这一生产方式的产生,不仅使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大幅度提高,极大促进了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的标准化,还充分的体现了管理学专业知识中的某些理念和方法,是管理学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典型。因此无论是对现代企业的生产还管理学的学术发展都具有重的历史大意义。 关键字:福特公司流水线科学管理局限性 引言: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而1913年,亨利·福特创建的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生产线。不仅设计出完善的装配线和统一精确的通用零部件,还创造出一种高效率、高效益的大规模生产方式。本文将就这种标准化和通用化的生产方式中蕴含的管理学知识,给予详细阐释。 一.福特的生产流水线

(一)流水线生产的概念 流水线生产是指劳动对象按一定的工艺路线和统一的生产速度,连续不断地通过各工作地,顺次进行加工并生产产品(零件)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 (二)流水线生产的条件 1、产品结构和工艺要相对稳定; 2、产量要足够大; 3、工艺能同期化; 4、生产面积容纳得下。 (三)亨利福特的流水线 1913年,福特应用创新理念和反向思维逻辑提出在汽车组装中,汽车底盘在传送带上以一定速度从一端向另一端前行.前行中,逐步装上发动机,操空系统,车厢,方向盘,仪表,车灯,车窗玻璃、车轮,一辆完整的车组装成了.第一条流水线使每辆T型汽车的组装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28分钟缩短至10秒钟,生产效率提高了4488倍。 二.福特流水线中的科学管理理论 (一)泰罗制

福特主义与后福特主义

福特主义与后福特主义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二次产业革命建立现代大工业之后,西方企业主要实行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福特主义生产方式,它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以较低产品价格作为竞争手段的刚性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是: 1、大规模生产。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一个资本家只有在自己更便宜地出卖商品的情况下,才能把另一个资本家逐出战场,为此他必须提高劳动生产力,而增加劳动生产力的首要办法是更细地分工,更全面地运用和经常地改进机器。由此造成的必然结果是:分工必然要引起更进一步的分工;机器的采用必然要引起机器的更广泛的采用;大规模的生产必然要引起更大规模的生产。 2、标准化产品。在泰勒制原则指导下,通过劳动的标准化、强化的技术分工和高度专门化的机器,可以生产出标准化的产品。这种强化的标准化使流水线上的分工达到最细微的地步,其结果是实现了马克思所说的劳动从形式上隶属于资本转变为实际上隶属于资本。 3、垂直型的组织形式。在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生产过程中,分工越来越细,为达到提高效率和节省成本的目的,企业的唯一选择只能是运用周密的计划和决策、强有力的指挥和控制以及严格的监督和奖惩来保证生产流水线的有序高效运行,于是就形成了垂直管理的组织形式和大企业中的等级结构。 4、刚性生产,即劳动技能、管理结构、组织边界及产品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刚性特征。在生产组织上主要表现为:(1)生产的内部化,即产品的各个环节都在同一个企业内部完成。(2)系统的封闭性,即产品的各个部分都由同一个企业完成。(3)功能的齐全化,即企业必须具备完整、全能的各项功能。为了在综合型的竞争中获胜,各个企业都必须考虑自己这个“木桶”,尤其要着眼于修补其中最短的木板。 5、生产者决定论。工业经济时代,规模经济效益依靠厂商资本投入的增加、生产的内部化、系统的封闭性和功能的齐全化,这意味着厂商必须和有能力完成产品的各个部分和环节,这些都构成了最终产品生产较高的进入壁垒,生产者从而控制着产品的定制权和定价权,事实上拥有着生产者主权。 6、寡头垄断型的市场结构。在福特主义下,资本利润主要来源于规模经济效益和寡头厂商之间合谋形成的产量限制和垄断高价。面对竞争带来的垄断,当时的市场法制制度大多实行旨在削弱企业联合和各种形式集体行动的反托拉斯法,但保护竞争的举动,正如前面所言,又不可避免地陷入竞争悖论,资本主义生产面临着两难抉择。(二)后福特主义 后福特主义(Post-fordism)是指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的,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生产过程和劳动关系都具有灵活性(弹性)的生产模式。它在许多方面具有与福特主义完全不同的特征。 1、大规模定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人们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产品和服务的社会需求日益增大。在竞争的压力下企业必须实现成本的持续下降,而各类企业又必须对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做出反应。大规模定制正好适应了企业必须采取能同时提高效率和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战略。模块化是大规模定制的一个关键。通过将大规模生产的模块化构件组合并装配成可定制的产品或服务,大规模生产和定制生产这两种生产模式的优势被有机地结合在大规模定制这一生产方式中,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又满足了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艺术家眼中的泰勒制和福特制

艺术家眼中的“泰勒制”和“福特制”——电影《摩登时代》观后感电影的特点是对白很少很少,动作表情表演十分丰富,很搞笑,但同时也有使人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电影《摩登时代》片头就以时钟这一显著的画面为铺垫,接着又是十分摩登的,先进的,自动化的各种机械工具的展示,体现当时工业化水平的程度,并以一个工厂企业家在办公室里监督管理指挥各个生产部门的一系列过程来展示其管理方法。卓别林诙谐幽默的动作表演清晰明确地体现了泰勒式和福特式管理的特点——从每一个工人抓起,从每一件工具、每一道工序抓起,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出最佳的工位设置、最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化的操作方法、最适合的劳动工具,并在实行标准化的基础上组织大批量生产,使一切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最大程度的提高工作效率。令人难忘的四个电影片段正是其管理特点的充分展示:片段一,卓别林和其他两个工友分工合作时分别马不停蹄地重复拧螺丝、钉板之类的工作。如果卓别林因为苍蝇或与人谈话等外部的干扰走神的话,就势必影响后边工友的工作,甚至要停止生产链的运作。片段二,好不容易老板通知换岗,卓别林僵硬的身体得到一丝休息,他乐呵呵地去了洗手间抽烟,结果在里边待得时间超过了规定的休息限额,老板又通过监视屏幕呵斥他去继续工作。片段三,卓别林所在的生产链被老板发现效率不高,老板就命令操作机器的工人加快了生产链的传输速度,以加快手工人的劳动节奏。片段四,工厂重新工作时,工头被卡进了机器中,但因为午饭时间的到来,机器自动断电以致于工头只能在机械中享用了午餐,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体现的淋漓尽致。以上片段表现了泰勒式管理将工人的潜能发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在工厂里,找不出一个多余的工人,每个工人都像机器一样一刻不停地工作。但是其管理的缺陷也在电影中以卓别林的身体习惯性的抽搐,精神错乱而进了医院体现出来。泰勒理论的前提是把作为管理对象的“人”看作是“经济人”,利益驱动是该学派用以提高效率的主要法宝。科学管理学派研究的重点是管理的科学性、严密性和纪律性,很少去考虑人的因素。正是没有考虑到人的情感,高强度的劳动,以及长期过度紧张以致于工人的身心受到了伤害。最终工人以罢工的形式组织起来反抗这种管理模式。另外,电影也表现了实行泰勒式的管理模式后造成的社会负面的影响。伴随着一切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发展,工厂需要的员工人数也越来越少,失业率急速上升,各种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_从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转变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JOU RN A L OF RENM IN U NI VERSIT Y O F CHI NA No 2 2007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 从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转变 谢富胜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6BJ010);中国人民大学青年科研基金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激进学者进一步扩展了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处于福特主义阶段。以流水线作业、劳资集体谈判为特征的福特主义大规模生产存在着内在缺陷,这种内在缺陷导致的福特主义危机使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向后福特主义转变。后福特主义劳动过程使资本主义社会中劳资之间、资本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关键词]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福特主义;后福特主义 [作者简介] 谢富胜: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北京100872) 资本论 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马克思的著作文本中,生产方式是个多义词,围绕着生产方式一词的确切含义,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者曾长期展开论战。按照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哈维的看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方式,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劳动过程。[1]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占主导地位的劳动过程也相应地发生变化,资本和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随之改变。本文将在对马克思及其以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关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劳动过程的具体特征,阐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发生变化的动因,分析当前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最新进展。 一、从马克思到布雷弗曼后的劳动过程理论 在马克思 资本论 第一卷中,占中心地位的是对在资 本控制下进行的劳动过程的分析。劳动过程的一般因素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在任何劳动过程里、在所有时间中、在一切情况下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在一切以占有直接生产者剩余劳动为特征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中,这种要素的社会结合都是通过强制手段来实现的,但是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强制是以比较有利于生产的形式进行的。在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为了实现商品的低廉化,必须做到以下两点:(1)必须发展支配与从属的经济关系,因为劳动能力的消费是由资本家进行的,从而是被资本家监视与管理的;(2)必须发展巨大的劳动连续性与劳动强度以及劳动条件使用上的更大的节约,因为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使产品只代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 结合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实践,马克思论述了商品生产如何在适当的社会和技术条件下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分析了在资本 主义社会主要动力 资本积累的推动下,劳动过程如何在资本的控制下,从手工工场内部的协作和分工转变为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工厂内部的机器劳动分工。在此基

泰罗制、福特制与后福特制

泰罗制:在20世纪初创建了科学管理理论体系,他这套体系被人称 为“泰罗制”,泰罗制的主要内容包括:1、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效率。2、制定工作定额。3、选择最好的工人。4、实施标准化管理。 5、实施刺激性的付酬制度。 6、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 泰罗制、福特制等等所谓科学的管理方法,虽然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最终却是把人变为机器。流程化/专业化/标准化/重复化 (一)福特主义 第二次产业革命建立现代大工业之后,西方企业主要实行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福特主义生产方式,它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以较低产品价格作为竞争手段的刚性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是: 1、大规模生产。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一个资本家只有在自己更便宜地出卖商品的情况下,才能把另一个资本家逐出战场,为此他必须提高劳动生产力,而增加劳动生产力的首要办法是更细地分工,更全面地运用和经常地改进机器。由此造成的必然结果是:分工必然要引起更进一步的分工;机器的采用必然要引起机器的更广泛的采用;大规模的生产必然要引起更大规模的生产。 2、标准化产品。在泰勒制原则指导下,通过劳动的标准化、强化的技术分工和高度专门化的机器,可以生产出标准化的产品。这种强化的标准化使流水线上的分工达到最细微的地步,其结果是实现了马克思所说的劳动从形式上隶属于资本转变为实际上隶属于资本。 3、垂直型的组织形式。在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生产过程中,分工越来越细,为达到提高效率和节省成本的目的,企业的唯一选择只能是运用周密的计划和决策、强有力的指挥和控制以及严格的监督和奖惩来保证生产流水线的有序高效运行,于是就形成了垂直管理的组织形式和大企业中的等级结构。 4、刚性生产,即劳动技能、管理结构、组织边界及产品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刚性特征。在生产组织上主要表现为:(1)生产的内部化,即产品的各个环节都在同一个企业内部完成。(2)系统的封闭性,即产品的各个部分都由同一个企业完成。(3)功能的齐全化,即企业必须具备完整、全能的各项功能。为了在综合型的竞争中获胜,各个企业都必须考虑自己这个“木桶”,尤其要着眼于修补其中最短的木板。 5、生产者决定论。工业经济时代,规模经济效益依靠厂商资本投入的增加、生产的内部化、......余下全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