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远期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治疗进展概述

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治疗进展概述

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治疗进展概述
作为一名专业的眼科医生,我深刻理解屈光不正性弱视对孩子们
的影响,以及家长们的担忧。

这种常见的儿童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
视力模糊,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对孩子的视力造成永久损害。

随着眼科医学的不断发展,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也有了长足的
进步。

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首要任务是进行精确的验光,以确定孩子
的屈光度数。

目前,常用的验光方法有传统的裂隙灯验光和电脑验光。

裂隙灯验光能直接观察眼内结构,准确判断孩子的屈光状态;电脑验
光则通过电脑设备检测,结果更为精确。

确定屈光度数后,医生会根据孩子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矫正镜片。

对于轻度屈光不正性弱视,普通单光镜片即可矫正;而对于中度或重
度病例,则可能需要双光镜片或渐进多焦点镜片。

除了光学矫正,视觉训练也是一种治疗方法。

通过一系列特制的
训练项目,如颜色识别、形状识别、视觉追踪等,旨在提高孩子的视
觉功能和视力。

视觉训练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也可在家中进行。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也有了新的
突破,如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视觉训练,效果更显著。

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

作为一名眼科医生,我
将竭尽所能,利用现有医疗技术,帮助孩子们恢复视力,让他们健康
成长。

同时,也希望家长们能重视孩子的视力问题,及时进行检查,
尽早发现并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

弱视儿童疗效观察

弱视儿童疗效观察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调整治疗方案 ,如调整眼镜度数、改变遮盖时间等 。
家长配合
家长需积极配合治疗,监督孩子按时 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并按照医生建 议进行遮盖或压抑治疗。
心理辅导
针对弱视儿童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如自卑、焦虑等,进行适当的心理辅 导。
治疗效果
治愈率
经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大部分弱视儿童能够 恢复至正常视力水平。
定期复查
疗程结束后评估
完成治疗后,对弱视儿童进行全面的 评估,包括视力、屈光度、眼位及眼 球运动、对比敏感度等检查,以确定 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对弱视儿童进行 复查,一般建议每月复查一次,以便 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收集
详细记录每次复查的结果,包括视力 、屈光度、眼位及眼球运动、对比敏 感度等数据。
总结词:积极配合 总结词:一般配合
详细描述:大多数弱视儿童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积极配 合的态度,能够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训练和治疗。
详细描述:部分弱视儿童在治疗过程中表现一般,能够 接受治疗,但不够主动和积极。
总结词:不配合
详细描述:少数弱视儿童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不配合的 情况,需要家长和医生采取措施进行引导和纠正。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部分改善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部分弱视儿童经过治疗后,视力有所改善,但 仍未达到正常水平,需要继续接受治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无改善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极少数弱视儿童经过治疗后,视力没有明显改 善,可能由于病情较重或治疗方式不适用。
案例二:治疗过程中的行为变化
ABCD

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分析

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分析

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分析
颜海平;余志洪;谭晏华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04(011)08A
【摘要】目的:探讨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

方法:通过散瞳验光及眼底检查,筛选出530例4岁~12岁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分为近视性弱视组远视性弱视组、混合散光性弱视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并将各类弱视分为轻、中、重三组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屈光不正性弱视中.远视性弱视组、治愈率占79.61%,混合散光性弱视组治愈率占76.43%,近视性弱视组治愈率占43.33%.其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与屈光不正的性质有关。

【总页数】2页(P1505-1506)
【作者】颜海平;余志洪;谭晏华
【作者单位】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韶关51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7.44
【相关文献】
1.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视力发展的阶段观察与疗效分析 [J], 席春云
2.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矫正治疗后的疗效分析 [J], 周进;崔达;程春芬
3.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86例疗效分析 [J], 李晓红
4.欠矫和足矫对高度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疗效分析 [J], 唐秀平;邹云春;李利文;黄再红;范浩博
5.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分析 [J], 汪洋;左志高;白鹏;马恩普;车红芳;尹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分析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分析

龙源期刊网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分析作者:崔姝沥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7期
【中图分类号】R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055-02
【摘要】目的比较综合疗法治疗学龄前儿童各类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

方法应用综合疗法治疗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856例(1621眼),其中按屈光类型分为远视性弱视1232眼,近视性弱视81眼,混合散光性弱视308眼,按弱视程度分为轻度弱视644眼,中度弱视880眼,重度弱视97眼。

分别对不同类型弱视的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远视性弱视组治愈率86.93%,近视性弱视组治愈率66.67%,混合散光性弱视组治愈率86.69%。

轻、中、重度弱视治愈率分别是97.67%、80.68%、54.64%。

结论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屈光性弱视的疗效与屈光不正的性质有关,其中远视性和混合散光性的弱视疗效较佳,近视性弱视疗效较差(P。

儿童弱视的治疗进展与效果

儿童弱视的治疗进展与效果

儿童弱视的治疗进展与效果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科疾病,指的是由于眼睛在发育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视觉功能受损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儿童弱视的治疗方式也有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探讨儿童弱视治疗的最新进展,并评估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

一、眼镜矫正眼镜矫正是最早应用于儿童弱视治疗的方法。

通过配戴合适的眼镜,可以纠正屈光度异常,帮助孩子获得更清晰的视觉。

眼镜矫正对于一些因屈光度问题导致的弱视患儿效果显著可见,但对于其他因素引起的弱视,如斜视或眼球运动异常引起的弱视,眼镜矫正效果有限。

二、弱视训练弱视训练是一种通过特定的视觉活动来加强和改善孩子眼睛的视觉能力。

常见的弱视训练方法包括视力训练、眼球运动训练和视觉感知训练等。

这些训练方法通过刺激患儿的视觉系统,促进视网膜和大脑之间的对话,从而提高孩子的视觉功能。

弱视训练需要由专业的医生或治疗师指导,周期一般较长,需要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

研究表明,弱视训练对于改善儿童弱视有良好的疗效,但是训练效果因人而异,需要因材施教。

三、眼部手术对于一些眼球运动异常或眼睛结构问题导致的弱视,眼部手术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眼部手术包括斜视手术、水晶体替代手术等。

斜视手术是通过调整视觉系统的肌肉平衡,纠正眼球斜视的手术,水晶体替代手术则是通过植入人工晶体来纠正屈光度异常。

眼部手术能够直接解决一些眼睛结构问题,进而改善弱视情况。

然而,眼部手术风险较高,需要患儿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

四、视觉辅助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视觉辅助技术在儿童弱视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视觉辅助技术包括视觉辅助器具、电子设备和软件等,能够帮助弱视儿童提高视觉功能。

例如,视觉辅助器具可以提供放大功能,帮助患儿更清晰地观察物体;电子设备和软件则可以通过特定的视觉任务训练,促进孩子的视觉发展。

视觉辅助技术因其便携性和可个性化的特点,逐渐成为儿童弱视治疗的重要方法。

不同屈光状态、弱视程度及年龄段儿童弱视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

不同屈光状态、弱视程度及年龄段儿童弱视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

不同屈光状态、弱视程度及年龄段儿童弱视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究不同屈光狀态、弱视程度及年龄段儿童弱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8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屈光状态的差异将其分为近视性(25例)、远视性(76例)、混合型(27例)屈光不正三组;根据弱视程度将其分为轻度(39例)、中度(75例)、重度(14例);按年龄段将其分为3~6岁59例、7~9岁42例,10~12岁27例;比较综合治疗后患儿的效果。结果:远视性屈光不正弱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状态与患儿治疗有效性密切相关(r=9.81,P<0.05)。不同弱视程度的患儿中,重度组患儿在治疗各阶段的总有效率均低于轻、中度组;中度组患儿在T3、T4阶段总有效率均明显低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6岁组患儿各个阶段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患儿治疗有效性密切相关(r=11.09,P<0.05)。结论: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与屈光不正性质、弱视程度等关系密切,且与年龄密切相关,通过尽早、综合的治疗有利于增强矫正效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类电子产品的不断普及,使我国儿童视力受损的发生率呈现上升态势,儿童的视力健康成为社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有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儿童弱视的发病率约为3%[1],弱视患儿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分读困难、视力下降、屈光异常,若在发病的幼儿期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其成年后的视功能与正常人有异,严重时可致失明。因此弱视不仅不利于患儿的生活、学习,还会对其身心造成困扰,降低其生活质量。研究表明,弱视治疗的预后效果与患儿的依从性相关[2],遵医嘱坚持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3],不过其视力的一致性增高与疗程是否存在正相关关系尚不明确。本次研究以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8例弱视儿童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屈光状态在不同治疗阶段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不同屈光状态儿童弱视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屈光状态儿童弱视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屈光状态儿童弱视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屈光状态儿童弱视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7例弱视患儿随机分组为远视性弱视组、近视性弱视组以及散光性弱视组各29例,对三组患儿采用相同的屈光矫正治疗,在经过治疗后对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远视性弱视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近视性弱视组和散光性弱视组患儿(P<0.05)。

结论:在不同屈光状态的儿童弱视进行治疗中,远视性弱视有着相比近视性弱视和散光性弱视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屈光状态;近视性弱视;远视性弱视;散光性弱视弱视是儿童群体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多发生于视觉发育早期,主要是因视觉细胞在此阶段未能得到有效而充分的刺激所致,据报道显示,儿童弱视的发病率在2%~4%之间[1]。

针对弱视儿童,需要积极治疗,避免儿童的视力、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其治疗方法较多,如药物、遮盖法、视功能训练以及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7年5月~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7例弱视患儿分为远视性弱视组、近视性弱视组和散光性弱视组各29例。

远视性弱视组患儿中男18例,女11例,患儿的平均年龄为(8.37±2.25)岁;近视性弱视组患儿中男15例,女14例,患儿的平均年龄为(9.64±1.17)岁,散光性弱视组患儿中男16例,女13例,患儿的平均年龄为(7.94±2.14)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三组患儿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在患儿入院时为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确认患儿的视力,并检查患儿的角膜曲率和眼球运动,对患儿进行眼部的详细检测后采用1%阿托品眼膏进行眼部点药,每日3次,并持续3天,然后根据患儿的基本情况进行眼部矫正,并利用综合治疗的方法进行弱视治疗,对患儿进行治疗。

在对患儿的治疗过程中,一般采用遮盖法对患儿进行治疗,在vonNoorden 主张的基础上选择遮盖比例,并对患儿的视力进行微调[2]。

L-DOPA联合多媒体训练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观察

L-DOPA联合多媒体训练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观察
疗 杂 志, 2 0 l 3 , 1 8 f 6 ) : 4 8 6 - 4 9 0 .
细胞触发受体检 测对腹创伤 脓毒症 的诊 断分析 研究[ J ] . 中华
医院感染 学杂 志, 2 0 1 6 , 2 6 ( 8 ) : 1 7 9 5 . 1 7 9 7 . 『 2 1 茅尧生, 曹淼英 , 吕铁 , 等. 腹腔 引流液 s T R E M - 1 对腹部创 伤 后并发脓毒症 的预测 价值 [ J ] . 中华 创伤杂志, 2 0 1 2 , 2 8 ( 9 ) : 8 1 8 .
细胞触发受体 检测对腹创 伤脓毒 症的诊 断分析研究 [ J 】 . 中华
医院感染学杂志, 2 0 1 6 , 2 6 ( 8 ) : 1 7 9 5 . 1 7 9 7 .
( 收稿 日期; 2 0 1 7 - 0 7 . 1 7 )
[ 5 】 周 鑫, 茅 尧生 . 腹部 多发伤 患者引流 液 s T R E M . 1 检测 对腹创
【 参考文献】
… 朱 永, 李娜, 何振扬 , 等. 腹 部多发 伤患者 引流液可 溶性 髓样
动性 肺结 核的早 期预警 和预后判 断价值[ J 1 . 细 胞与分 子免疫
学杂志, 2 0 1 5 , 3 1 ( 2 ) : 2 3 5 - 2 3 8 .
陈齐兴. 方 向明. T R E M . 2 在脓毒症发生 发展 中的作用 及机制 研究[ D 1 . 杭州 : 浙江大学, 2 0 1 4 . 周超 , 沈美珠 , 梁永杰, 等. 可溶性 髓系细胞触 发受体 . 1 对呼 吸机 相关肺炎 早期诊 断及预后 的判断价值 【 J ] . 中 国感染与化
6 ~ 8 岁年龄段及轻度患儿的治疗效果更好 。 【 关键词】 左旋多巴 ; 多媒体训练 ; 屈光不正 ; 弱视 ; 儿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远期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
2016-04-13T17:33:05.7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作者: 孙丽丽
[导读]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眼病中心 辽宁锦州 121000 一类是形觉剥夺性弱视一类是屈光参差性弱视,最后一种是其他类型的弱视。
弱视的发病机理存在着非常强的复杂性。

孙丽丽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眼病中心 辽宁锦州 121000
摘要:目的:对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手段以及远期的治疗效果进行全面的分析。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319例弱视患者开展回顾
性分析。在患者初次就诊的时候经阿托品散瞳检影验光,之后每隔半年到一年再重新进行一次验光活动,在验光之后要佩戴合适的眼镜,
此外还要在治疗的过程中将红光闪烁、光栅、后像和光刷治疗当做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如果患者在检查的过程中出现了单眼弱视或者是双
眼视力的差距在
2行以上,应该在治疗的过程中对这些患者辅助以遮盖治疗。如果患者在7岁以上,同时不能接受遮盖治疗,就应该给患者
使用一些药物再服用思利巴
3个月也能够达到治疗的目的。结果:319例患者当中,随访的平均时间长度为5年,在579只眼睛当中治愈了
530
只眼睛,治愈率达到了91.54%,眼睛的情况出现明显好转的有49只,占到了总数的8.46%。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就诊时患者的年龄、弱
视的严重程度以及注视的性质等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性。结论: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矫正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其远期的疗效也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关键词:屈光不正;弱视;综合治疗;远期疗效
弱视是影响儿童视力,阻碍儿童视力发育的一种非常常见的眼部疾病,只要是眼部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和各种功能性因素所引起的
远视力不足
0.8,同时通过矫正无法恢复到正常视力水平的患者都可以诊断为弱视。在临床上,我们将弱视分成以下几类,一类是斜视性弱
视,一类是屈光不正性弱视,一类是形觉剥夺性弱视一类是屈光参差性弱视,最后一种是其他类型的弱视。弱视的发病机理存在着非常强
的复杂性。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认为出现这种病症的主要原因是双眼出现了异常,而这种异常相互之间右发生了作用以及形觉剥夺。
弱视在治疗的过程中是非常复杂的,所以治疗的周期也相对较长。因此,患儿配合治疗的程度会对治疗的效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门诊档案资料完整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319例(579眼),其中男150例(272眼),女169例(307眼)。
年龄
3~12岁,平均6.1岁。轻度弱视360眼(62.18%)、中度弱视眼153眼(26.42%)、重度弱视66眼(11.40%)。中心注视460眼

79.45%)、旁中心注视119眼(20.55%)。本组均连续随访3年以上,最长达7年。
2、检查与治疗方法
对所有的患者都进行国际标准化的视力检查,同时还要对眼位、眼球的运动情况以及眼底等众多部位进行详细的检查,判断患者的眼
睛是否已经出现了气质型的病变。在检查的过程中,每天都要进行三次散瞳处理,在这一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浓度为
1%的阿托品眼膏。
连续三天之后给患者进行检影和验光,按照验光的结果和眼位的具体情况去配合适的眼睛,在佩戴眼镜一个月以后要进行适当的辅助治
疗。两只眼睛都有弱视的患者在不对眼睛进行遮盖处理的时候要进行适当的训练,如果患者的眼睛是单只弱视,需要对其进行但只覆盖,
对于有弱视疾病的眼睛要进行穿针、串珠子等方法对其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形成视觉上的刺激。如果患者是旁中心注视或者
是周边注视的话,就应该充分的配合后像和光刷对患者的眼部进行处理,每天治疗两次,每次持续的时间不少于
40分钟。如果患者出现的
是单只眼睛弱视或者是双眼的视力差两行,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临床上最常使用的遮盖法。也就是说盖住优势眼睛,按照患儿的年龄
一岁打一天,也就是说三岁孩子遮盖优势眼三天要打开一天,而
6岁以上的儿童就是遮盖一个星期打开一天,对单只眼睛弱视,且年龄在7
岁以上的儿童,应该选择全天遮盖的方式,视力在上升到
0.6以后就进入到了平台期。这个时期患儿的学习任务会加重,所以也会给他们造
成一定的心理负担,这个时候在治疗的过程中就可以选择短小覆盖的方法,也就是说每天放学之后遮盖优势眼睛
4到6个小时,同时对其依
从性也相对较差,如果是没有接受遮盖治疗的
7岁以上的患者应该采取的是压抑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会随着时间的增加也要对遮盖
的方法和治疗的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每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应该再次进行散瞳验光检查,在弱视眼睛的视力能够达到
0.9的时候,要对其进
行三年以上的巩固治疗。
二、结果
本组基本治愈530眼(91.54%),进步49眼(8.46%),总有效率100%。
1、弱视程度与疗效:弱势程度越轻,效果越好。不同程度弱视之间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弱视程度与疗效
三、讨论
弱视是一种儿童常见的一种视觉发育异常疾病,这种疾病一旦发生会对人的视力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但是它是可以通过治疗加以改
善的,我国的儿童弱视患病率为
2%到4%,而当前相关的专家和学者通过研究认为儿童视觉发育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段就是0到3岁之间,
而视力发育相对比较敏感的时段是
0到12岁,双眼的视觉发育会在6到8岁达到成熟的状态,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6岁之前治疗这种疾
病其效果是最好的。到
8岁以后治疗的效果就会慢慢的变差,12岁基本上以及女成型,无法对其予以控制。所以一定要在12岁之前采取有
效的措施对其予以治疗。
在疗程方面,通常是年龄越小,弱视的严重程度就越小,而在治疗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时间也就更短。在基本治愈的患者当中,最短的
治疗周期为两个月,而最常的治疗周期为
7年,治疗周期长的患者通常都是重度弱视的患者。在对弱视进行治疗的时候,在治疗的初期视力
提升的速度比较快,如果其视力达到了
0.5到0.6之间的时候,就需要经历一个相对较为漫长的平台期,这个阶段也是孩子家长担心焦虑的
阶段,所以医生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细心的耐心的给患者的家长进行解释,让他们有信心一致坚持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
强弱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弱视基本治愈之后,患者的视力就可以达到
1.0左右,此外在这之后还要进行巩固治疗,
巩固治疗的时间必须要持续三年以上。
在遮盖方面,本文主要应用了三种遮盖的方式,如果患者是双眼弱视,且视力相差两行以上,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常规遮盖的方
式,而对于年龄已经超过了
7岁,王企鹅单只眼睛弱视的患者应该采用全天覆盖的方式,这一方式持续的时间应该保持在1个月以上,在对
患者的眼睛进行复检的时候才能将其打开。对于
7岁以上的患者应该采取短小遮盖的方式。遮盖的越彻底,治疗的效果就越好。
参考文献:
[1]李清华,李清红,李飞.儿童弱视训练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国际眼科杂志.2008(04)
[2]张燕,高卫萍.儿童弱视的中西医治疗近况[J].北京中医.2006(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