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不正性弱视学龄前儿童发病特点及与年龄的相关关系分析

合集下载

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状况分析

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状况分析

底器质 性病变 后 , 1 用 %阿托品 眼膏 涂眼 , 日 3 , 用 3 每 次 连
天, 采用检影法并结 合 主觉验 光确 定屈 光不 正 的性质 、 光 散
状态及弱视 程度 。
眼占 7 .0 7 / 0 ) 近 视性 屈 光 不 正 性 弱视 占 3 7 % 1 3 %( 7 1 8 , .0
3 讨 论
1 8 名 3 岁儿 童进行 调查 。用标准化的 S Y A 2 6 9 T C R字母匹配 的视力检测 卡片检 测视力 , 对视力检测异常 者进行屈 光检测 , 并排 除眼底器质 性病变 。结果 : 儿童屈光异常类型 主要 为远视性 屈光不正 , 弱视检 出率为 2 9 %, 中远 视性 屈光不正性弱视 占首 位。结论 : 重视对学 龄前 .0 其 应 儿童的眼保健工作 , 及时矫治屈光异常 , 采取综合 干预措施 控制视力异常 的发生 。
远视 构 成 比 3岁 ~组 为 3 . 0 ( 6 2 0) 4岁 ~组 为 3 1% 9/9 , 2 .9 7 / 5 )5岁 ~组为 1 .8 2 / 5 ) 6~7岁 组 8 2 %(3 2 8 , 9 0 %(9 12 ,
1 .7 (/ 5 。 0 6 % 9 7 )
儿童视力 异常不仅严重影响学 习 , 且可导致 情绪 和行 而 为 问题 。学龄前期是 儿童视觉发育与成 熟 的关 键时 期 , 一 这 时期各种不利 因素均 可影 响视 觉发 育。为 了解 学龄 前儿 童 屈光异常状况及 其影响因素 , 文对 19 2名 3~ 本 8 6岁儿 童进
准化的 S YC R字母 匹配的视力检 测卡 片 。按要 求 由专人 T A
测试 。任一眼不能匹配字母 6 4 V者 为异 常 ; 一 眼不能 / T. 任 匹配最小的 2个字母 6 3 O者为可 疑 , / H. 任一 眼能 匹配 所有

对学龄前儿童屈光及视力发育情况的调查分析

对学龄前儿童屈光及视力发育情况的调查分析
帮助学龄前儿童适应不同的视觉环境,提高视觉能力 ,减少视觉疲劳。
要点二
屈光及视力发育异常的康复训 练方法
主要包括视觉训练、眼肌训练、心理辅导等。
05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02
03
屈光状态
学龄前儿童的屈光状态具 有较高的变化性,需要定 期进行视力检查,以早期 发现和预防近视。
视力发育
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发育与 年龄密切相关,应注重保 护儿童视力,避免过度使 用电子产品。
视力发育的规律
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发育呈现出一定的规 律性,即出生后视力逐渐提高,到3岁左 右视力达到0.6以上,5-6岁左右达到0.8 左右,7岁左右达到0.9左右,接近成人 水平。
VS
视力发育的特点
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发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视力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 影响;2)对色彩鲜艳、对比度高的物体 更敏感;3)通过锻炼和训练可以促进视 力的发育。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普及和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加,学龄前儿童的屈光及视力问 题日益突出,因此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的屈光及视力发育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预防 和治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选取某城市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 调查、体格检查和眼科检查收集相关信息,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学龄前儿童应该尽量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 屏幕,多进行户外活动,保护好自己的视 力。
未来需要继续对学龄前儿童的屈光和视力 发育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更多影响儿童视 力发育的因素,为儿童视力保护提供更加 科学和有效的建议。
感谢您的观看

学龄前屈光不正儿童的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学龄前屈光不正儿童的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表2 健康 幼 儿与屈 光不 正 惠 儿在 视 力危 险 因素 上 的情 况对 比
1资 料与 方法 1 . 1一般资料 :研究 我院在2 0 1 4 年5 月 至2 0 1 5 年5 月进行 的5 6 4 例 学龄前
幼儿屈光 筛查情 况 ,年龄范 围为3  ̄ 6 岁 ,其 中3 岁 为1 6 3 例, 4 岁为 1 4 2 例 ,5 岁1 3 5 例 ,6 岁为 1 2 4 例 ;男幼儿为2 8 8 例 ,女幼J L 2 7 6 例。 正会随着年龄 的升高而出现更高 的屈光不正率。而与屈光不正相关的危 险因素中,长时间观看 电视或者 电脑 、非足月出生 、有 眼病家族史、父
有 长 时间 观看 电视 或者 电脑 者 为 5 0 . 4 6 % ( 5 5 / 1 0 9 ) ,非足 月 出生率 为 9 2 . 6 6 % ( 1 0 1 / 1 0 9 ) ,有 眼病 家族 史 者 为 2 6 . 6 1 % ( 2 9 / 1 0 9 ) , 父母 不 了
解 眼部保 健知 识 6 7 . 8 9 % ( 7 4 / 1 0 9 ) ,蔬 菜水果 丰 富维生 素食 物摄取 少率 为 5 1 . 3 8 % ( 5 6 / 1 0 9 ) 。结论 学龄 前屈 光不正 的危 险 因素 多样 ,主 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其中还与幼儿玩 电脑和看电视距离过近有关 ,因此由此也牵扯到家属是
否有健康 的眼部知识常识 ,从而在幼儿的生活中做有效的幼儿监管。同 时在饮食上 ,幼儿缺乏对 蔬果的食用 ,缺乏维生 素也会导致幼儿在视力 发育中缺乏有效的营养供 给 , 特别是丰富维生素的缺乏 ,因此在幼儿的 营养 中要保 持均衡化 。而幼儿家属 中有屈 光不正等相 关眼疾患者情 况

学龄前儿童弱视调查分析

学龄前儿童弱视调查分析

学龄前儿童弱视调查分析邯郸市15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2814名5628只眼视力普查结果表明, 89例儿童172只眼患有弱视, 发病率为3.16%;在弱视眼中, 中重度弱视高达44.22%,屈光不正性弱视居首位, 占66.35%,其次为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 早期发现, 及时诊治是降低弱视危害性的关键。

标签:学绍前儿童;弱视;发病率弱视是儿童时期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近年来全国各地先后开展了此病的调查及防治工作。

由于该病隐蔽性较强、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往往为家长及保教工作者所疏忽。

为了掌握我市学龄前儿童弱视患病情况, 制订弱视防治计划, 于2011年9月~12月对邯郸市15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视力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邯郸市15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2814名,其中男1479人、女1335人,男童占52.56%,女童1335人, 占47.44%。

男女比为1.11:1。

1.2 方法: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查远视力。

先由幼儿园教师教会幼儿认识视标方向, 然后由专业眼科医师进行视力检查, 对视力低于4.9的儿童用0.5%托品卡胺滴眼液扩瞳, 一刻钟后在暗室内检影验光及检查眼底, 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前部, 通过上述检查未发现眼部明显异常, 且配戴适当度数的矫正眼镜后视力仍不能高于4.9者诊断为弱视。

然后进行同视机三级功能查检、四孔灯检查, 遮盖法等有关眼位检查。

2 结果 2.1 弱视发病率:采用上述方法共调查学龄前儿童2814名5628只眼, 发现患有弱视儿童89例172只眼,弱视发病率3.16%, 其中右眼79只占45.93%,左眼93只占54.07%;男性39例占43.82%,女性50例占56.18%。

2.2 弱视程度分析:视力≤4.2者占1.74%,4.3~4.7者占42.44%,4.8~4.9者占55.82%,左右眼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表一)。

表1 57例104只眼弱视程度分析3 弱视性质分析本次调查的儿童弱视按发病性质可分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斜视、形觉剥脱等几种屈光不正最为普遍(表2)。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视力发展的阶段观察与疗效分析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视力发展的阶段观察与疗效分析
实用医技杂志 2 0 1 3年 4月第 2 0 卷第 4期
J o u r n a l o f P r a c t i c l Me a d i c lT a e c h n i q u e s ,A p r i l 2 0 1 3 , V o 1 . 2 0, N o . 4
・4 2 9・
表 2 各年龄组儿 童 1 2 个月视力进展情况
眼数
各年龄组儿 童 6个月 、 9个月视力最高增加行数 、 最低增 加 行数与平均增加行 数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 , 同样 表现为年
龄越大 , 增加越慢 ; 年龄越小 , 增加越快 。 屈光性弱视儿童的治疗效果与年龄有关 ,年龄越小的儿
视觉刺激在年龄越低 的儿童 中视神经 、 视网膜的发育就越快 , 视力发展也就越快 , 弱视治疗 的效果就越好。另外 , 以往的弱 视训练 中, 由于条件的 限制 , 小儿只能靠穿针 引线、 分离混在
学意 义 。
2 结 果
组, 每组 2 0只眼。每 3个月复查 1 次视力 , 共计 1 年时间。 1 . 2 方法: 视力表采 用标准对 数视力表 , 具体 操作为先查 患
儿 的裸 眼视力并登 记 , 再用 1 %阿托 品眼膏每晚 1次 , 点眼 3
2 . 1 3 个月 4 - 6 岁儿童和 7 - 9岁儿童视力增加行数

起的红绿豆或是画简笔画来 完成视觉刺激 。 条 件稍好者 , 可
童治疗效果越好 , 视 力增加越快 。反之 , 越差 、 越慢 。
3 讨 论
用弱视 治疗仪 。 但都 因为画面 的单调 、 形式 的单一致儿童兴趣 疲 劳而引起情绪上 的抵触 ,因此大多数儿童不能完成训练规 定 的时间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文化、 娱乐设施 和形式不 断多样化 、 多元化 。 健康的电视节 目、 小 型电脑游戏 , 因画面跳

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眼屈光状态分布特征

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眼屈光状态分布特征

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眼屈光状态分布特征摘要目的了解及分析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眼屈光状态分布特征。

方法门诊879例(1663只眼)3~6岁视力低常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检查其视力、眼位、眼前节及眼底,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后对其进行散瞳验光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视力低常儿童双眼784例,占89.19%,单眼95例,占10.81%;裸眼视力0.9者11只眼,占0.66%;0.6~0.8者640只眼,占38.48%;0.2~0.5者936只眼,占56.28%;≤0.1者76只眼,占4.57%。

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眼屈光类型以远视性屈光不正为主,其中又以复性远视散光为多见。

视力低常儿童屈光程度以轻度屈光不正为主占76.67% 其次为中度占18.28%,而重度屈光不正仅占5.05%。

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眼屈光主要为远视性屈光不正,其与弱视发生呈正相关,所以对视力低常眼进行必要的屈光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屈光不正;弱视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fractive state for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subnormal vision eyes LI Jiang-liang. Chengdu City Women’s and Children’s Central Hospital,Chengdu 61003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know and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fractive state for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subnormal vision eyes. Methods A total of 879 outpatient children (1663 eyes)aged 3~6 years old with subnormal vision as study subjects,and examination were made on eyesight,eye position,anterior segment and eyeground to exclude organic lesion. They received mydriatic refraction and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784 cases with subnormal vision in binoculus ,accounting for 89.19%,and 95 cases in monocular,accounting for 10.81%. There were 11 eyes with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as 0.9,accounting for 0.66%,640 eyes as 0.6~0.8,accounting for 38.48%,936 eyes as 0.2~0.5,accounting for 56.28%,and 76 eyes as ≤0.1,accounting for 4.57%. Preschool children had ametropia types mainly for hyperopic refractive errors,and hyperopic compound astigmatism was more prevalent. Subnormal vision children had mild refractive errors accounted for 76.67%,moderate refractive errors accounted for 18.28%,and severe refractive errors accounted for 5.05%. Conclusion Preschool children have ametropia types mainly for hyperopic refractive errors,and it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mblyopia. The necessary refractive examination to the subnormal vision eyes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to early detection and early treatment.【Key words】Preschool children;Subnormal vision;Refractive error;Amblyopia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及家长对儿童保健尤其是眼保健意识越来越高。

屈光不正与弱视_斜视关系分析

屈光不正与弱视_斜视关系分析

112 眼占 22. 3% ,其中轻度 40 眼,中度 38 眼,重度 34 眼; 斜
视 18 例 36 眼,占 7. 2% 。其中共同性内斜视 10 眼,共同性外
斜视 16 眼,非共同性斜视 10 眼。
2. 2 屈光不正程度与弱视程度的关系 屈光度数 < ± 3. 00
DS 轻度弱视发生率较高,± 3. 00 ~ ± 6. 00 DS 者中度弱视发
力。同时裂隙灯检查眼前段眼底镜检查眼底,排除器质性眼
疾后矫正视力仍不足 0. 9 者确诊为弱视( 0. 5 以上为轻度弱
视,0. 2 ~ 0. 5 为中度弱视,0. 2 以下为重度弱视) 。斜视检查用
交替遮盖法、单眼遮盖法及角膜映光法检查眼位确定斜视度。
2结 果
2. 1 弱视、斜视发病情况 258 例 503 眼中发现弱视 56 例
检测其弱视、斜视的发生情况。结果 258 例 503 眼中发现弱视 56 例 112 眼占 22. 3% ; 斜视 18 例 36 眼占 7. 2% 。屈
光度数 < ± 3. 00DS 者轻度弱视发生率较高,± 3. 00 ~ ± 6. 00DS 者中度弱视发生率较高,> ± 6. 00DS 者重度弱视发生
生率较高,> ± 6. 00 DS 者重度弱视发生率高,见表 1。
表 1 屈光不正程度与弱视程度的关系
眼( % )
屈光度数 /DS
n
< ± 3. 00
46
± 3. 00 ~ ± 6. 00 38
> ± 6. 00
28
轻度弱视 22( 47. 8) 12( 31. 6) 6( 21. 4)
中度弱视 16( 34. 8) 16( 42. 1) 6( 21. 4)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3 Feb,22( 6)

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眼的屈光异常调查分析

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眼的屈光异常调查分析
( ):7 3 9.
难 才考 虑使 用。
减少 … 。正常妊 娠胎儿 动脉 血流 阻力指 标逐渐 降低 , 流量增 加 , 血 以保证 胎 儿正 常发育 。妊娠 晚期 、 儿窘迫 、 G 胎 F R的发 生率 明显增高 , 表现为脐动脉血流阻力增 高 J 。一般情况下 自妊娠 1 5周至妊娠足 月时 S D值 逐渐下降 , / 妊娠 3 O周 以前 s / D<30 若妊 娠 3 ., 0周 以后 S D值 >3 0 / . 表示胎盘 阻力 异常 。如 S D值 >4 0或 / . D≤0 舒张末期 无血 流 , ( 又称 A D , E V) 是 脐血 流 改 变 的一 种 危 险 信 号 , 出 现 如 AD E V波表示脐血 流极度 异常 , 胎儿垂 危 或预后不 良。有 文献 报道发 生 A D E V的 围产儿死亡率达 5 % 。本 组 中妊 高征 0 者 占 3.% , 94 胎盘 功 能不 良羊水 过 少 占 2. l , 63 % 进一步 说 明妊 高征是 由于胎 盘 小 、 管痉挛 、 血 梗死 、 导致胎盘外周 血管阻 力增加胎盘功能不 良, 而发 生胎 儿宫内 从
2 张宁 , 陶晗 , . 等 复方托 吡卡胺 散瞳后 学龄 前远视儿童屈光检查分析 [ ] 中国现代医 J.
生 ,0 8,6 1 :5—8 . 20 4 (4)8 6 3 甘 晓玲. 弱视的定义 、 类及 疗效评 价标准 分
[] J .中 国斜 视 与 小 儿 眼 科 杂 志 ,9 6, 19 4
良 眼漏 网而 错 过 了弱 视 眼 的 发 现 。
关键词
屈 光
学 龄前视力不 良儿童 10例 20眼 , 3 2 S rs h 视力筛查仪进行屈光 检查 , uei t g 按学
视 力 儿 童 弱 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光不正性弱视学龄前儿童发病特点及与年龄的相关关系分析发表时间:2018-03-23T12:22:14.8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7期作者:崔春梅[导读] 了解3~6周岁屈光不正性弱视学龄前儿童的发病特点,并分析其与年龄的相关性。

(成都普瑞眼科医院四川成都 610081)【摘要】目的:了解3~6周岁屈光不正性弱视学龄前儿童的发病特点,并分析其与年龄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在成都普瑞眼科医院就诊的768例3~6周岁屈光度不正性弱视学龄前儿童的相关检查资料,分析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发病特点,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

结果:不同年龄组屈光度不正性弱视患儿的屈光状态分布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63, P<0.001)。

散光性弱视和近视性弱视均集中在4~6岁年龄段儿童,而远视性弱视则集中在3~4岁低年龄段患儿;随年龄的增长,近视性弱视患儿的比例逐渐增加,远视性弱视患儿的比例逐渐降低,散光性弱视患儿的比例则相对保持稳定。

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弱视程度以轻、中度弱视最为多见,分别占36.5%(280/768)和46.8%(367/768),重度弱视最少占15.8%(121/768)。

轻度弱视患儿中,5~6岁年龄组占比最多48.1%;中度弱视患儿中,4~5岁患儿最多(57.4%)、其次为3~4岁患儿(46.5%);重度弱视患儿中,各年组患儿构成比例比较稳定。

结论:弱视是学龄前儿童时期一种视觉发育性常见眼科疾病,应当重视学龄前儿童弱视的早期视力筛查,力争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学龄前儿童弱视的发生率。

【关键词】屈光度不正;弱视;学龄前儿童;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77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7-0059-03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ametropia amblyopi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gender and ageCui Chunmei.Chengdu Bright Eye Hospital, Sichuan, Chengdu, 610081,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ametropia amblyopia 3~6 years old, and to analyze their correlation with gender and age. Methods The relevant examination data of 768 children with refractive amblyopia 3~6 years old who were treated in Bright Eye Hospital of Chengdu from October 2016 to August 2017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e incidenc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ametropic amblyopia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gender, age Relevance. Results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refractive states among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diopter amblyopia (χ2=101.463,P<0.001). Astigmatic amblyopia and myopia amblyopia were concentrated in children 4~6 years of age, and hyperopic amblyopia is concentrated in the 3~4 years old low age children;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the proportion of children with myopic amblyopia in hyperopic amblyopic children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proportion gradually decreased, the proportion of astigmatic amblyopia children is relatively stable. The degree of amblyopia in children with ametropia amblyopia was the most common, with 36.5% and 46.8% respectively (280/768) and 15.8% (367/768), and the least severe amblyopia (121/768). Mild amblyopia, 5~6 age group accounted for up to 48.1%; moderate amblyopia in children with 4~5 years old children were the most (57.4%), followed by the 3~4 age children (46.5%); severe amblyopia in each year group the proportion of relatively stable. Conclus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preschool children amblyopia is a visual development of common eye diseas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early vision screening of amblyopia in preschool children, and strive to achieve early detection, early diagnosis, early treatment,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mblyopia in preschool children. 【Key words】Refractive error; Amblyopia; Children; Correlation弱视是指在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前提下,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0.8或两眼视力相差≥2行[1-2]。

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力发育和视觉功能的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弱视加重,甚至导致失明的严重后果[3-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电子产品的普及,我国弱视儿童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5-6]。

屈光不正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和儿童时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坐姿不正确等不合理用眼所致,而全部弱视患者中,有至少80%以上为屈光不正性弱视[7]。

临床上针对由屈光不正所引起的弱视儿童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这样更有利于弱视儿童视力的恢复,提高弱视儿童的视功能[8]。

因此,为了了解学龄前儿童(3~6周岁)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发病特点,并探讨弱视儿童屈光度分布状态及与年龄等之间的相关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设计(Cross-Sectional Study),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在成都普瑞眼科医院就诊的768例(1265眼)3~6周岁屈光度不正性弱视学龄前儿童的相关检查资料。

入选标准:均经儿童弱视诊断标准确诊为弱视;年龄3~6周岁。

排除有眼部手术史者,合并眼部器质性病变者。

1.2 研究方法裸眼视力检查:使用国际标准E视力表进行裸眼远视力检查,对于视力低常者进一步采用角膜映光法及遮盖法检查眼位。

屈光检查:常规检查屈光间质及眼底,采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3次/d,连续使用3天,之后采用带状光检影镜检影法和电脑验光仪验光,确定屈光度数、类型。

1.3 评价标准参考葛坚主编《眼科学》[9],视力低下诊断标准: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后,最佳矫正视力<0.6(3岁)、<0.8(4~5岁)、<1.0(6岁)。

弱视诊断标准: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后,最佳矫正视力<0.5(3岁)、<0.6(4~5岁)、<0.7(6岁)。

1.4 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为0.05。

2.结果2.1 基本情况本研究共纳入768例(1265眼)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在成都普瑞眼科医院就诊的屈光度不正性弱视学龄前儿童。

其中男童321例(41.8%)、女童447例(58.2%),年龄3~6岁,平均年龄(3.3±1.1)岁,进一步将屈光度不正性弱视患儿按照3~4岁、4~5岁、5~6岁分为3个年龄组,各组分别有170例(22.1%)、357例(46.5%)和241例(31.4%)。

2.2 各年龄组患儿屈光状态分布不同年龄组屈光度不正性弱视患儿的屈光状态分布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63,P<0.001)。

散光性弱视和近视性弱视均集中在4~6岁年龄段儿童,而远视性弱视则集中在3~4岁低年龄段患儿;随年龄的增长,近视性弱视患儿的比例逐渐增加,远视性弱视患儿的比例逐渐降低,散光性弱视患儿的比例则相对保持稳定。

具体见表1。

3.讨论学龄前是儿童视觉系统发育的重要敏感时期。

弱视为学龄前儿童视觉系统发育过程中最为常见眼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神经功能紊乱等,危害儿童视觉系统正常发育,严重者可致眼盲。

屈光不正则是引起学龄前儿童视力低下、弱视的主要原因。

屈光不正性弱视是弱视中的最常见类型,约占全部弱视的80%以上,又以双侧弱视型为常见,双眼均有明显的远视、近视、散光现象,即使配镜视力下降也很快。

所谓屈光不正,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成像。

它包括远视、近视及散光。

引致屈光不正的因素诸多,除了遗传因素是其重要性原因之外,不合理用眼是造成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的最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