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竞争是发展领导力的重要规则

公平竞争是发展领导力的重要规则
公平竞争是发展领导力的重要规则

公平竞争是发展领导力的重要规则

李大刚:艾利丹尼森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标签材料)董事总经理

所有当今全球化运营的企业都面临一个共同的挑战——持续地发展公司领导力,这是艾利丹尼森公司(Avery Dennison)大中国区(标签材料)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李大刚相信的一点。

作为艾利丹尼森在中国开拓业务的先驱者,李大刚策划和指导了这家老牌美国公司在中国的前期市场调研、选址、建立工厂和投产的全过程,并带领公司保持了年均25%的惊人增长速度。目前,公司占据了中国标签材料制造50%的市场份额。李大刚对领导力的发展十分关注,为有潜力的本地管理者提供成长的机会。他认为,领导力的发展需要与公司文化相适应,这正是一个组织持续吸引人才并且健康成长的关键。领导者应该成为公司倡导公平决策的表率。

年轻时,李大刚从学徒工做起,当过工程师,做过国营企业的经理,后来成为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咨询专家,直至从零起步管理艾利丹尼森标签材料在中国的所有业务的发展。

问: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艾利丹尼森公司发展领导力的目标

是什么?这些目标又如何与你们的战略或者竞争规划相适应?

李大刚答:对于任何一个公司而言,发展是永恒的目标。那么,培养领导力的目标就是为了保证公司拥有持续发展的能力,领导团队有能力领导公司不断在激烈的竞争中进行业务创新,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我们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刚刚进入中国时,艾利丹尼森的目标是保证中国工厂能够顺利投产。第二个阶段,是建立符合全球要求的团队,并且生产出符合全球质量标准的产品,能够为客户提供好的服务,同时满足全球化客户的部分需求。第三阶段,当我们已经稳定占据市场地位之后,策略是达到一定市场份额时要保证足够的利润,实现投资回报。

每个阶段都在不断地调整,使之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健康的生意。因此,艾利丹尼森注重领导力的发展与培养,有远见地投资于领导力建设,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问:在发展领导力的过程中,有哪些关键性的举措?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答:艾利丹尼森是一家在全球化经济环境下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运营的企业,所以领导力的培养首先是一定要有全球化的视野,而并不是局限于本地。其次,领导力的前提是具备高的道德标准和价

值观。第三,管理者具备发现领导者的眼光,在工作中发现有潜力的员工,为他们提供好的报酬和持续不断的发展机会。只有如此,领导力才可以保存下来。

艾利丹尼森的培养方法是走出去、请进来,让有潜质的员工到国外去,到国外的工作环境中磨练和学习,同时把国外的员工请进来,让他们帮助中国的员工提升管理理念和办法,包括英语交流的能力。

问:如何看待培养领导力的成本投入?暂时性的岗位空缺可能会形成较大的挑战。

答:每年,我们在制定年度计划时,必须为领导力培养投入成本。当然,我们也会计算回报。如果不投入成本去培养员工,这些聪明人肯定会一个个流失。如果算算人员流失的成本、换人的成本和不断培训新人的成本,那么将资金投入到现有员工的培养中,公司将获得最大的收益。

其次,高速发展的公司一定会不断创造新的岗位。我们经常为员工提供轮岗培训,给他们在不同岗位锻炼的机会。离开(现在岗位的工作),对自己可能是个挑战,要接受更高难度的工作,对接替者也是个新的机会。暂时性的工作空缺,可以通过更严密的工作计划来改善。以岗位空缺为由影响轮岗计划,那只是借口。

问:驱动变革也是领导力发展中重要的能力。这似乎是一个更长期的目标,需要与员工的个人发展及公司价值观联系起来。你们有哪些举措?

答:培养领导力可能需要10到15年的时间,每个人在这段时间的阅历和经验都将得到丰富和提升。也许招进来一批新人,我们并不能确定谁将来会承担更大的责任。所以,第一步,需要判断他是否有潜力承担更高一级的领导工作;第二步,对于有潜力继续往前走的员工,我们会给他们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承担更高职位的工作。我们无法急功近利地要求每个接受培养的人都留在公司里,但培养人才并且想方设法地留住人才,是必需做的。

问:发展领导力会不会成为公司管理层考核的指标?

答:每年的年度考核计划中,发展团队、培养团队是很重要的考核内容。企业内部每一个管理层次都要求有后备力量,而且有系统性的名单。如果明天总经理离开了,谁来替补,或者谁两年以后可以替补,我们都有详细的规划。针对这份计划,我们安排适合不同层次的培训项目。因此,作为管理层而言,我们不只是告诉下属如何做一件事情,而是让他们通过一件事情怎么做理解一类事情如何做。这也是日常对管理者培训的重要途径。

问:在您看来,一个有效发展领导力的组织的最重要规则是什

么?您和其他高层管理者为此投入了多少时间和精力?

答:发展领导力与整个公司的文化有关系。作为总经理,我想最重要的是公平,不能有个人偏好,应该根据每个人的表现来决定其发展方向,而不是根据对方与我的关系亲疏远近来评价。很难想象,一个不公平的总经理能够留住好的人才。其次,发展领导力必须引入竞争机制,让有潜力的人互相有竞争的压力,有表现的机会,他们的能力才会发挥到极致。第三,要辅之以科学的培训方法,将理论和实践的管理能力提升到新的水平,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才能加速人才提升的速度。

问:就你的经历而言,确保公平的依据是什么?

答:第一是品质,第二是能力,第三是态度。有时候,态度和能力会换一下,因为有些人即使不是很聪明,但可能会更加努力;相反,有的人很聪明却不努力。我宁愿选择前者。谈到公平,的确很难与个人的偏好真正区分开来,但是应时刻提醒自己:绝不能将偏好置于这三个因素之前。否则长此以往,有能力的人会因为无法接受不公平的待遇而离开,其他人也会接到一个信号:能力无用,努力无用,关键是跟领导的关系。因此,我常常提醒不同岗位的管理者:领导最重要的是公平,评价要以业绩说话。培养领导力是为了保证公司持续发展的能力

问:如何真正让员工意识到发展领导力是公司的价值观之一?比如,他们要发自内心地承担责任,接受挑战。

答:的确,跨国公司中有许多员工只是认为自己打一份工,没有把公司的业绩看作自己业绩的一部分。但艾利丹尼森的情况好些,许多员工会将公司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联系在一起。原因在于,第一,员工们看到过去十年间公司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机会,因此他们非常重视公司的利益。第二,我经常与员工沟通,如果你是位经理,只尽了80%的能力来工作,所有的想法只是局限于经理这个范围之内,那么,我可能会认为你永远局限在经理的小天地,能力很难提高,没有全局意识。所以,我要求他们70%的时间考虑本职岗位的事情,30%的时间以老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对于个人而言,领导会更多看到自己的潜能,而经常性的锻炼,可以为日后承担更大的责任做好准备。第三,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只是完全局限在自己的岗位上,对公司和团队没有承诺,这类人应该是排除在提拔之外的。

问:公司会有意识地给那些有潜力的员工制造挑战吗?

答:直到今天,我们公司都没有遇到困难或者变革的挑战,但居安思危的意识却一直都有。在提拔人才的时候,经常会有人抱怨说:候选者不错,但在某方面不足。我会打断他们,我的观点是,

如果这些人才各个方面都完善了,也许他们已经被外面的机会吸引走了。我的经验是,当他具有70%能力的时候,马上给他机会,让他在更具挑战的工作中锻炼30%的能力。当然,这对于公司和个人都是有风险的。但是,我相信,具备初步条件的人,会在很短时间完成30%的转变。其次,当他意识到公司给他机会时,他会更加加倍努力,也许可以为公司创造意想不到的收获。

问:发展领导力,可能需要借助更多的全球资源,您是如何推动这些举措的?

答:作为一个全球经济下的跨国公司,一定需要用全球化的观念来培养人才。其次,伴随中国经理人员能力的提升,他们应该能够在全球的平台上施展才华,这不仅对本人有意义,对更多的中国员工也是激励。例如,东南亚的生产总监,最初是我们昆山工厂的安全工程师,后来提拔为质检部副经理,再后来亚太区需要招一个市场技术经理,当时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始物色人选。我对负责招聘的总经理说,中国教育背景的人才如果能够达到要求,是否可以考虑。我推荐了两位中国人参与面试,他们选择了一位,在荷兰工厂工作一年,回来后担任亚太区的市场技术经理,再后来成为东南亚的生产总监。最近,我们又推荐一位工作了四年的年轻大学毕业生到亚太区市场部工作。他的工资成本全部由我们中国区来支付。

我认为,这种锻炼对于本地人才的培养是激励和促进,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海外承担工作。

问:从您的经验来看,对于那些希望提升领导能力的年轻人,您的建议是什么?

答:首先,不要好高骛远,从现在的工作扎实做起。现在的年轻人有一种习惯,不愿意深入岗位做事情。事实上,每个经历的岗位都会帮你积累经验,这些经历对未来做更高的职位是有帮助的。如果总是想做总经理,具体岗位做不好,也无法做称职的总经理,因为许多问题无法发现,许多事情谈不到关键点。其次,要有开放的思维,伴随外部环境的变化,工作岗位的变化,不断去吸收新的事物。第三,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之外,最有效的学习就是在工作中学习,善于将其他同事的思想和方法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21法则 第一法则:盖子法则 领导能力决定一个人办事的成效水平。 (1)你想爬得越高,就越需要领导力;你想发挥更大的影响,就需要更大的影响力。(2)领导能力常常是一个人及团体办事成效的盖子。如果领导能力强,锅盖就高,反之,团体的发展潜力便会受到限制。 (3)个人和团体的成效与领导力的强弱成正比。 (4)不管在哪一个行业,都可以看到一些聪明、有才干而又成功的人,仅仅因为缺乏领导能力,使得他们的成就大大受限。 --------------------------------------------------------------------- 第二法则:影响力法则 衡量一个人的领导力,全看他所发出的影响力。 (1)当人们愿意跟随你,哪怕只是出于好奇,都足以表明你已经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散发出领导的魅力。 (2)头衔唯一能够买到的是一点点时间,使你有机会增加自己的影响力,或者,毁掉它。(3)要成为一个领袖,不仅自己必须在前面带头走,而且还得有人愿意跟随身后。 --------------------------------------------------------------------- 第三法则:跟随法则 领导力来自日积月累,而非一日之功。 (1)一个人开发与提升技巧的能力,决定他是否能成为领袖。 (2)开始察觉自己对事实的无知,乃是迈向知的一大步。 (3)人的一生中,成功的秘诀是当机会来临时,你已经预备好自己。 (4)领袖不是一天养成的,必须投入毕生的工夫才能成就。 --------------------------------------------------------------------- 第四法则:导航法则 谁都可以掌舵,但惟有领袖才会设定航线。 (1)所谓领袖即是看得比别人仔细,比别人远,而且比别人早一步先看到。 (2)不管你过去经验多么丰富,仍然无法预知现今一切的状况。 (3)一个计划是否被接纳,得到支持并获致成功,其主要因素并不在于计划有多大,而是他的领袖有多好。 --------------------------------------------------------------------- 第五法则:哈顿法则 真正的领袖一开口,人们就洗耳恭听。 (1)真正的领袖拥有权力,而不单是拥有职位。 (2)领袖真正的考验不在于开始的时候,而在于结束时的地位。 (3)人们倾听,不见得是因为话语中所含的真理或信息,而是因为他们敬重说话的人。--------------------------------------------------------------------- 第六章:根基法则 信任乃是领导的根基。 (1)说到领导,不管你带领这群人有多久,你绝对不能取巧走捷径。 (2)领导就是策略与品格二者的有效结合,然而,如果须二者舍其一,宁可舍去策略。(3)欲取得人们的信任,领袖必须是:能力、关系和品格这几种特质的示范。 (4)每个人的成就都无法超越他的品格上限。

一汽-大众的领导力发展项目

一汽-大众的领导力发展项目 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的汽车行业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的争夺也愈演愈烈。这些都对企业管理者的领导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6年,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下面简称“一汽-大众”)确定了到2012年实现年销售突破一百万辆的战略规划,为了保障百万辆目标的实现,也为了更好地贴近市场,满足市场需求,一汽-大众实施了营销变革和组织结构优化。 《为中层经理喝彩》一文指出中层经理为公司实现重点变革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企业懂得发掘、尊重组织内有重大影响力的中层经理,就会获得可靠的盟友,同时也更容易实现复杂却必要的组织变革。和文中理念一致的是,一汽-大众同样也意识到企业变革取得成功的要素之一就是具有良好变革管理和经营管理技能的中层管理人员,以保证变革的执行力,所以一汽-大众和美世咨询合作,实施了“一汽-大众领导力发展项目”。 “一汽-大众领导力发展项目”是基于公司战略和企业文化,针对中层经理人员而开发的领导能力提升项目。该项目以促进能力发展为中心,采取行动学习的方式,整体提升中层经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在项目启动初期,通过将整体目标细化分解,一汽-大众确定了领导力发展的六个阶段: 1、领导力模型建立阶段。项目组通过对一汽-大众多位高级经理(其中包括所有经管会成员)及十几位优秀的中层经理的访谈和调研,深入了解了公司中高层领导对领导力发展项目的要求和期望,以及他们对领导能力的理解。最后,项目组根据相应的角色确定了与高绩效密切相关的能力及其行为指标。

2、领导力评估阶段。为了根据能力模型对领导力进行评估,项目组确定了360°反馈和MBTI性格类型测试作为领导力项目的评估工具。被评估者通过外部反馈和自我认知可以准确客观的认识到自己有待提升的领导能力。 3、领导力提升阶段。提升阶段以一个为期三天的领导力提升研讨会为主。一汽-大众经理多是技术出身,工作中以技术为导向,在管理方面主动性和技巧性不够。研讨会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定了合适的提升方式和课程内容准备,在普遍的弱项方面给予强化,这样既保证了整体和个体的结合,也确保了提升效果。 4、实践应用阶段。领导力提升研讨会所达成的行动计划能够在参与者的实际行动中得以落实,才是领导力项目的重中之重。项目组根据行动计划的内容与参与者进行不定期的跟踪与交流,对在实践过程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收集,并协调资源帮助解决部分问题。 5、经验分享阶段。领导力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参与项目的经理人员都有了一定的经验与感悟,通过再次的经验分享,可以激发参与者的感受,深化自我认知,以保证领导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6、整合阶段。在整合的过程中,通过项目组的沟通和实际的跟踪行动让参与者感受到领导力发展项目的完整性和持续性。整合阶段是一个领导力项目循环的终止,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开始阶段,领导力发展项目以闭环形式持续循环进行,不断激励参与者领导能力的再发展。 一汽-大众领导力发展项目中确定的领导力模型不仅明确了企业对中层管理 人员的能力要求,也使其对自身角色的理解发生了变化,使经理人员意识到除了发挥带领队伍“攻城拔寨”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起到“团队发展者”的作用。同时,实施领导力发展项目改善了经理人员的培训模式,由原来的平台式、菜单式培训发展成个性化培养,根据经理人员自身能力的短板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也大大提高了经理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2008年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经理人员对培训的满意度由2007年的74.2%提升到了82.1%。 正是由于成功实施了领导发展项目等一系列变革,虽然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汽-大众2008年还是取得了全国乘用车终端销量、批发量、上牌量三料冠军,再次蝉联了销售第一。

高管如何将重心平衡式领导力付诸实践

麦肯锡全球调查: 高管如何将重心平衡式领导力付诸实践 那些经常思考并将重心平衡的领导力各个要素付诸实践的高管,对工作的满意度可能比其他人更高。 2009年5月 来源:组织业务 项旨在帮助麦肯锡以及其他机构的职业女性的举措——麦肯锡领导力项目——提炼出一种领导模式,其中包括5个广泛而相互关联的要素:发现意义,管理精力,积极心态,建立关系以及积极参与。我们2008年9月发表的题为“重心平衡的领导力:有才能的女性如何出类拔萃”的文章介绍了这一模式。这篇新文章报告了我们就高管如何落实这5个要素所做的调查的结果。 为了进一步探讨重心平衡的领导模式,麦肯锡最近邀请全世界的男性及女性高级和中层主管回答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涉及他们如何看待并实践这5大要素1。调查表明在不同地区的各种类型、规模的机构中,许多各个级别的高管的行为方式通常都反映了该模式的各个要素。调查结果还支持这一看法:不论高管的职务、资历或性别如何,当他们同时运用这5大要素时,这些要素可以提高其满意度并产生个人职业成功的感觉。 一项具体的结果是女性受访者总体上对工作的满意度比男性更高,这一发现与人们的直觉相反,可能与以下事实有关:我们只调查了在职的高管,没有包括那些被广泛宣传的选择放弃工作的女性群体。调查结果还表明,许多高管能够凭直觉而采取使之成为更有力的领导者的正确做法――尽管他们较少有意识地思考这些议题。 满意度高的管理者付诸更多行动 我们请本调查的受访者对一些陈述选择同意或不同意,这些陈述探讨了他们对于重心平衡的领导模式的各个方面的心态以及行为。分数为从1到6,越高表示他们越倾向于有意识地思考这五个要素之一,或者按照支持其中一个要素的方式积极行动。我们对各个问题的回答进行了汇总,形成了有关他们的想法和行动的总体评价。调查表明,高管总体上会思考和/或落实所有方面,其中“发现意义”是被最频繁提及的一个要素(图表1)。总体看,近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或极其满意;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的满意度比男性略高(图表2)。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本调查的女性受访者均为在职高管,我们没有调查那些至少在美国备受热议的“选择退出”有薪工作的女性群体。

后备干部领导力发展指导手册

后备干部领导力发展指导 手册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后备干部领导力发展 指导手册 人力资源部 年月日 引言 在当今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现最优秀的人才变得愈加困难,而要保留他们也更具挑战性。 发展和保留人才对于公司的成功至关重要,而要把公司打造成为“中国一流的产业集团”则更加需要发展和保留人才。 为了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清楚地明白在公司展现个人领导能力需要什么是十分重要的。 这本手册将帮助您理清促进高效表现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同时为后备人才提供可参照的能力标准,并为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可操作的工具。 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肩负起个人的责任来不断的改进领导效果,以使我们具备迈入更加振奋的未来所需的领导能力。 主要内容 一、后备干部培养操作流程 二、指导人与被指导人职责 三、后备干部个人信息(略) 四、后备干部推荐人评价意见(略) 五、后备干部WBI测评结果(略)

六、后备干部目标岗位能力素质标准 七、后备干部目标岗位能力素质差距分析 八、后备干部领导力发展计划 后备干部培养操作流程 一、目的 通过对后备干部人员进行能力诊断,根据其能力差距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全面提升后备干部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公司后备干部的培养。 三、工作流程 1、选定指导人 根据《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办法》,后备人员的指导人原则上为其所在部门经理,如后备 人员的目标岗位为非本部门,则指导人为目标岗位的经理。 2、定义能力标准 指导人结合自身和岗位情况,从岗位所需知识、技能、素质三个方面定义本岗位能力标 准,由人力资源部审核确认。经人力资源部确认后的岗位能力标准,将成为后备人员(被指导人)目标岗位的能力标准。 3、差距分析 后备人员(被指导人)以目标岗位的能力模型为基准,结合自身能力,确认需提升的知识、技能、素质,形成培养需求即能力差距。 4、差距确认 指导人首先审阅被指导人自选拔入库起所有在库资料,结合指导人提出的能力差距进行 沟通确认,最终形成《后备人员培养计划》。 5、培养计划备案

领导力是个人成长和组织发展的核心能力

领导力是个人成长和组织发展的核心能力■冯润娥 在商界,20世纪80年代的流行语是管理,90年代以来更加强调领导。在新世纪,人们对领导力有了系统化的研究和成功的实践,领导力成为卓越企业的制胜法宝。“一切组织和个人的荣耀与衰落,皆源于领导力。”这是著名领导力和人际关系大师约翰·麦克斯威尔所著《领导力21法则》的核心思想。 近两年,国货航在干部队伍建设中逐步认识到领导力的重要性。总的来讲,国货航干部队伍结构明显改善,能力不断增强。但从领导力的角度来看,与组织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针对实际,国货航对高管人员、年轻干部、基层班组长和全体员工,有层次、有重点地做了培训培养规划,并得到有力推进。今年以来,组织高管赴国际化企业交流学习,开拓国际视野;轮训项目经理级人员和班组长,将领导力培养扎根在基层一线;启动导师制,聘请内部高管作为导师,有针对性地帮带年轻干部。8月底,组织中高层管理人员赴美国GE学习交流,并参观西点军校,大家切身体会到这两个世界级组织,GE对管理人员,西点军校对学员,最强调的就是领导力。这更坚定了我们提升个人和组织领导力的信心和决心。 结合国货航在提升个人和组织领导力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以及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国际化企业交流的体会,笔者就领导力这一课题,形成了一些再认识和新思考: 一、领导力的本质是影响力 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发展得很成功,离不开好的领导人;一家企业处于危机之秋,就会选择新的领导者;一支球队节节败退,就会寻求新的教练……领导力决定一个人的成长,决定一个组织的成败。 说起领导力,我们首先要避免以下几个误区,分清领导者和几个角色之间的差异:第一个误区:管理者就是领导者。其实不全然,领导是影响别人来追随自己,而管理关注的是维持系统及其程序正常运转。克莱斯勒的前CEO艾科卡曾经自嘲地说:“有时候,就算最好的管理者也像牵着大狗的小孩儿,是被狗牵着跑的。”第二个误区:企业家就是领导者。企业家擅长的是瞄准机遇,抓住机遇,发现需求,并懂得如何满足这些需求,从中赢利。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擅长与人打交道,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有必要找一个善于与人打交道的合作伙伴。如果他们不能影响别人,就无法领导别人,也就无法领导组织。第三个误区:知识分子就是领导者。在世界一流大学,大家能见到才华横溢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他们的思考力如此之强,甚至无法用我们的评估尺度去衡量,可是他们中有的人,其领导力几乎难以达到一般的衡量标准。第四个误区:先行者就是领导者。从1953年英国希拉里爵士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后,几百个人“跟”在后面成功登顶,但这并不意味着希拉里就是领导者。一个领导者,不仅要走在前面,还必须在一个组织内、一个时空下,让他人愿意跟随,并在他的领导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第五个误

领导梯队:领导力发展的六个阶段

领导梯队:领导力发展的六个阶段 在大公司,从员工成长为首席执行官,需要经历六个领导力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重大的转折,不可能通过读一本书或者参加几天的培训课程就可以学会。本书旨在帮助领导者了解每一个阶段所需要的领导技能、时间管理能力和工作理念,同时,帮助他们熟悉领导工作的特点,一旦掌握了每个阶段的要求和面临的挑战,领导者就能更好地适应领导力发展的要求,加速自己的成长。随着领导职务的晋升,面对着日益复杂化和规模化的业务,领导者可以通过了解六个领导力发展阶段的要求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增强自己的信心。本书前六章将提供胜任各领导力阶段所需的知识和工具。在阅读每一章节时,你自然会联想到自己的公司,也许会问自己,我们的公司如何定义和区分每一个领导力阶段呢?可能的情况是:你会立刻联想到一个(或者多个)适用于你公司的转折点,而这个转折点却没有在我们的领导人才培养模式中提到,当然,肯定还存在其他转变阶段,但它们太小或者还不具备可视为主要阶段的条件。比如,在许多全球性的跨国公司,有同时负责几个国家业务的总经理和高管人员,这些地区高管人员直接向全球消费产品负责人汇报。虽然这些全球消费产品负责人管理业务群组负责人,但是他

不是公司的负责人,因为他需要向首席执行官或者总裁汇报,他们没有真正的实权,我们的目的是把他们划分到业务群组负责人行列,即使这样他也可能管理几个业务群组负责人。同样,你可能会想为什么从团队成员到团队领导者不是一个转折阶段。第一,这通常是第一阶段(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的一个部分。第二,团队领导者常常在人员选择和奖励上不像一线经理那样有决定权。第三,团队领导者的工作重点通常是技术或专业问题(例如,完成一个项目),而不包括其他管理职能。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特性,可能至少有一个领导力阶段与众不同。但是在领导梯队模型的六个阶段中,你可能会找到一个与之相匹配的阶段。当你与每一个阶段协调合拍时,我们相信你会明白,领导梯队模型如何适用于你自身和你公司的情况。如果你的工作中有一个阶段不符合我们的模型,不妨创建你自己对这一转变阶段的定义、解释,然后告诉我们。第一阶段: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 新员工工作的最初几年是个人贡献者。无论他们从事的是销售、会计、工程或是市场工作,对他们能力的要求主要是专业化和职业化。他们通过在计划时间内完成任务来做出贡献,通过不断拓展和提升个人技能,在岗位上做出更大贡献,从而获得组织的提升。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他们学习的内容包括工作计划、进度管理、工作内容、工作质量和工作的可

《领导力21法则-第16法则:动势法则》

十六、动势法则 动势是领导者最好的朋友 如果你既有激情、方法又有实现伟大目标所需要的人才,但似乎仍不能将整个组织带往正确的方向,那么作为领导者的你就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不能让事情有所紧张,最终你就不会成功。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掌握运用领导者最好的朋友:动势。 皮克斯公司(动画制作)案例 白手起家 v爱德?卡特莫尔是一个既有天赋又有远大抱负的人,从小就梦想长大后成为一位动画设计师和电影制作人,但上大学,突然觉得自己还不够优秀。毕业后,他在波音公司工作了几年,后来读硕士学位,选择的是计算机绘图。这又重新燃起了他成为电影制作人的梦想。197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前,卡特莫尔一直都在开发新软件并寻找机会制造电脑合成的影片。 v1979年,著名电影制作人乔治?卢卡斯邀请卡特莫尔担任卢卡斯电影公司电脑图形部主任。在接下来的7年里,卡特莫尔聘请了美国最优秀的技术人员及其他方面的人才,包括在迪斯尼公司工作的约翰?拉萨特。卡特莫尔小组不断取得技术上的创新并制作出一些不错的影视作品。比如《星际迷航》的续集《可汗之怒》 v由于这个部门运作成本高,卡特莫尔试图说服卢卡斯制作让他试着制作电脑合成影片。然而当时的技术不够成熟,成本非常昂贵,最终努力失败了。最终,卢卡斯决定卖掉电脑动画部。1986年,史蒂夫?乔布斯出资500万美元买下了它,然后又投资500万美元使这个部门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并命名皮克斯公司。 v一开始公司很难赢利,皮克服就制作一些展示其技术水平的小短片。第一部短片《顽皮跳跳灯》。广受好评的《顽皮跳跳灯》获得了奥斯卡的一个奖项提名。当时公司最大的挑战就是生存问题。因此,皮克斯不断地提高动画技术水平,并获得了很多的认可和荣誉,包括1989年的第一个奥斯卡奖项。为了实现梦想,皮克斯团队也开始制作一些电脑动画广告。 v1991年,皮克斯终于获得了业界的信任,公司高层们认为他们已经准备好再前进一步,制作一部一小时的电视专题影片。拉萨特于是接触了他的老东家迪士尼并提出了这个想法。迪士尼提供了一份赞助皮克斯用电脑动画制作动画长片的合同。迪士尼会出资赞助计划,而皮克斯负责制作电影并可以获得部分利润。 v皮克斯终于有机会实现卡特莫尔的目标了,他们开始着手制作后来被命名为《玩具总动员》的动画片,迪斯尼公司要求拉萨特团队把人物制作的更俏皮一些。但他们总达不到要求。制作了两年后,迪士尼的首席动画师告诉他们:“伙计们,不管你们怎么努力修改它,都不会符合我们要求的。”拉萨特恳求迪士尼公司不要放弃,再给他们一次机会把它修改好。“我们要求所有的员工通宵加班工作,在两个星期之内重新修改了《玩具总动员》的第一场,当我们把完成的作品交给迪士尼的时候,他们都惊呆了。“ v之后的制作过程进展十分顺利。皮克斯用了四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动画巨片。1995年11月首映之后,所有人都清楚地看到了他们不可思议的成功。全球3.62亿美元的票房成绩。 v从那时起,皮克斯的能量变得日益强大,而且一直不断在发展。公司赢得了17个奥斯卡奖,获得42项专利权。皮克斯接连制作了几部成功的大片:《昆虫总动员》《玩具总动员2》《怪物公司》《海底总动员》《超人特工队》《汽车总动员》这些电影在全球共取得36.7亿美元的票房成绩! 转变 当皮克斯产生了动势的时候,帮助它取得突破的迪士尼公司却失去了冲劲儿。2005年10月成为迪士尼总裁兼

领导力发展的七个阶段

领导力发展的七个阶段 一、个人贡献者(管理自我) 1、职业意识 2、专业技能 3、高绩效表现 二、一线经理(管理他人) 1、领导技能 工作计划;知人善任;分配任务;激励员工;教练辅导;绩效评估; 2、时间管理部分时间用在管理上; 3、工作理念重视管理工作,不是凡事亲力亲为;通过他人完成任务; 三、部门总监(管理经理人员) 1、领导技能选拔人才担任一线经理;为一线经理分配管理工作;评估一线经理的进;教练辅导一线经理;超越部门、全局性考虑问题,有效协作; 2、时间管理主要精力用在管理工作上; 3、工作理念管理工作比个人贡献重要;重视其他部门的价值和公司整体利益; 四、事业部副总经理(管理职能部门) 1、领导技能管理自己专业以外的其他工作;新的、高超的沟通技巧;与其他部门协作同时争夺资源;制定业务战略实施计划; 2、时间管理花时间学习本专业以外的知识; 3、工作理念大局意识、长远思考;开阔视野、重视未知的领域; 五、事业部总经理(管理事业部) 1、领导技能制定业务战略规划;管理不同的职能部门;熟练的与各方面的人共同工作敏锐的意识到各部门利益点,顺畅沟通;兼顾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平衡;对支持部门的欣赏与支持; 2、时间管理花更多的时间分析、思考和沟通; 3、工作理念从盈利的角度考虑问题;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 六、集团高管(管理业务群组) 1、领导技能评估财务预算和人员配置的战略规划;教练辅导事业部经理;评估业务的投资组合策略;冷静客观的评估管理的资源和核心能力;发现和管理新的业务;" 2、时间管理花大量的时间和事业部班子成员沟通; 3、工作理念开放和善于学习的思想;关注他人的成功,间接获得成功;重视选育事业部班子成员; 七、首席执行官(管理全集团) 1、领导技能善于平衡短期和长期利益,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设定公司发展的方向;培育公司软实习,激发全体员工潜能,确保执行到位;管理全球背景下的公司; 2、时间管理不能忙于外部应酬忽视内部管理;要在公司软实习建设方面投入时间; 3、工作理念耐心细致的推动公司循序渐进的变革与转变;在长期和短期之间寻找平衡点,并有效执行;保持与董事会密切沟通与协作;倾听各利益攸关方的意见;"

《领导力21法则-第7法则:尊重法则》

七、尊重法则 人们通常愿意追随比自己强的领导者 哈里特?杜伯曼的故事:带领奴隶逃离奴隶制的束缚,被大家称为“摩西”; 不折不扣的领导者: v一个杜伯曼最初也是一名奴隶,生于1820年,长于马里兰的农场,13岁的时候,她的头上受到了重重一击,由此带来的病痛折磨了她一生。(一个白人监工要她帮着殴打一名逃跑的奴隶。她拒绝了,并且挡住了监工的去路,这个男人就拿了一个两磅的秤砣打她的头。她差点死去,几个月才恢复过来) v24岁,他嫁给一个自由的黑人。但当她跟他提议说要逃到北方的自由之地时,他不同意。1849年,她单独逃亡北方,对涨幅只字未提。她的第一个传记撰写人莎拉?布拉德福说,杜伯曼告诉她:“我在脑子里做了一番推论,我有权利从两件事情中选一件,自由或者死亡。如果我不能得到其中一件,我就要另外一件,因为没有人能够活捉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为自由而战。当我离开的时刻到来时,上帝自然会派人把我带走。” v通过地下铁道——一个由帮助奴隶逃跑的自由黑人、白人废奴主义者和贵格会教徒们组成的秘密网络,杜伯曼来到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虽然自己得到了自由,但她发誓要回到马里兰州,把她的亲人们都救出来。1850年,她踏上了第一次回程路,成为一名地下铁道的“列车员”——在沿路支持者的帮助下,营救并且带领奴隶走向自由; 钢铁般的领袖: v每年夏季和冬季,杜伯曼做佣人赚钱,积攒她回南方所需费用。而每年春季和秋季,她冒着生命危险回到南方,带着更多人回来。她无所畏惧,她的领导地位无可动摇。工作异常危险,当她带领的人们动摇了或者有了别的想法时,她如钢铁般坚定。她知道,逃跑的奴隶回去以后会遭到严刑拷打,直到他们说出是谁帮助他们逃跑的,因此她决不允许她带领的人放弃。 v在1850-1860年间,杜伯曼解救了300多人,其中包括她的很多亲人。她一共往返了19趟,而让她分外自豪的是,她从未丢下一个自己带领的人。“我从不会让自己的火车出轨,”她说,“而且我没有落下一位乘客。” 当时,南方白人悬赏12000美元要她的脑袋。到内战开始的时候,她解救的努力比美国历史上任何人解救的都多; 声望与日俱增: 杜伯曼的名声和影响力不仅赢得了渴望获得自由的奴隶们的尊敬,有名望的人都来找她。其中约翰布朗——著名的改革派废奴主义者——也来寻求杜伯曼的建议和领导。布朗总是称这位先前的奴隶为“杜伯曼将军“,他还说她“比他见过的大多数军官都要优秀,她能够成功带领团队,就像带领她的一小队逃亡者一样“。这就是尊重法则的实质。 领导力之考验 杜伯曼看上去不可能成为一名领导者,因为所有条件对她都是不利的:没有受过教育;出生奴隶;生活在不尊重黑人的文化环境中;而且在她奋力工作的国家里,妇女还没有选举权。尽管有种种不利条件,她最终仍成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领导者。理由很简单:人们通常会追随比自己强的人。每一个与她打交道的人都能感受到她强大的领导力,然后不由自主地追随她。尊重法则正是这样发挥作用的。 人们不会随意追随别人,他们会追随自己尊敬的领导者。能力稍逊的人会追随能力不凡、天赋异禀的人。追随者会选择比自己更优秀的人作为领导者。这就是尊重法则。

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21法则 1、锅盖法则 领导力决定一个人的成效 1)领导能力时决定一个人办事成效的盖子因素。领导能力越低,这个人所能发挥的潜力也就越低;领导能力越高,他就越卓有成效。 2)个人和团体的成效与领导力的强弱成正比 2、影响力法则 影响力是衡量领导力的法则 1)“当人们愿意跟随你,哪怕是出于好奇,都已经足以表示你已经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散发出领导的魅力”。(鲍威尔将军) 2)“职位并不能叫一个人发挥领导力,反而是一个领导人能使职位发挥作用”(胡佛) 3)谁有影响力,谁才是真正的领袖。领导力就是影响力。 4)领导力的本质在于号召他人起而参与。 5)如果你不能影响别人,人们就不会跟随你;如果人们不能跟随你,你就不是领袖。这就是影响力法则。 6)领导不在乎别的,就是必须发挥影响力。 3、过程法则 领导力来自日积月累而非一日之功 1)“拳王并非在赛场上诞生――他们只不过是在那里受到公开的肯定” 2)成为一位领袖就像在股票市场上投资,如果你期待一夜致富,肯定不会成功。

3)好的领袖都是学习者 a)一个人发展与提升技巧的能力,决定他是否能成为领袖 b)每位成功的领袖都是学习者。学习的过程是活到老学到老,是自律与坚毅的结果。 c)每天制定一个目标,为了我们多进步一点。 4)领导成长的四个层次 a)层次一:不知道自己有所不知。许多人因为不知道自己有所不知,以至潜能无法发展。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思维的盲点,关键是能否发现。 b)层次二:知道自己有所不知。开始察觉自己对事实的无知,乃是迈向知的一大步。 c)层次三:成长学习操练,成效开始明显 d)层次四:随心所欲,挥洒自如。到层次四,你的领导力几乎已经成为本能,也就是达到炉火纯青、挥洒自如的境界。 5)人一生中,成功的秘诀是当机会来临时,你已经准备好自己。一个人设定的目标不管是什么,如果能时时操练,并持之以恒,就能预备好自己。 6)如果你想要成为伟大的领袖,就必须具有专一投入的心志。必须依靠不屈不挠的努力,而且你绝对不能忽视过程法则。 4、导航法则 谁都可以掌舵,但惟有领袖才能设定航线 1)虽然看起来任何人都可以掌舵,但惟有真正的领袖才能勾勒出正确的航线,这就是导航法则。 2)杰克?韦尔奇说:“一个好得领袖会一直专注在焦点上,掌握你的方向胜于被方向掌握”

麦肯锡课程全球领导力教学大纲-英文_65150216

Course Syllabus Course Number: 80515182 Course Name (CH): 麦肯锡课程:全球领导力 Course Name (EN): Leadership in a New Era Credits: 2 Prerequisites: The students should have some basic knowledge in management. Teaching Language: □CH □CH+EN (EN ≥50%)■EN Courseware Language: □CH ■EN Teaching Method: ■lecture ■discussion■case study ■literature reading □computer-aided assignment□students’ in-class presentation Assessment Method: □in-class quiz □oral presentation □group discussion □case analysis (report) ■final report/thesis □final exam □practice project (report) ■others Progress Journal Semester: □spring ■autumn □summer Course Category: □core course■elective course Target Students: ■Undergraduate ■Master■PhD■MBA □EMBA ■TIEMBA Instructor: Lecture Review Board and a team of CEOs facilitated by McKinsey & Co. Coordinator: Professor Zhirong DUAN Office: Weilun 313 E-mail: duanzhr@https://www.360docs.net/doc/d616734389.html, Office Phone: +86 10 62798445 Office Hour: by appointment Discussion Board: https://www.360docs.net/doc/d616734389.html,/ TA: Mr. Tao BAI; Ms. Yuan JIN; Mr. Yueheng WANG TA’s E-mail: jiny.10@https://www.360docs.net/doc/d616734389.html, Course Description (course objectives and content): Course objectives: 1.To equip the students with new knowledge/theories/insights drawn from leading real business practices in key functional areas, with the emphasis on building students’capability for problem solving with deeper insights. 2.To provide the students with exposure/interaction with some distinguished business leaders for their leadership development, with the emphasis on helping students to understand broad yet concrete leadership concepts such as lead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 driving innov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in crisis. Highlights of course contents: 1.Prestigious lecturers. The course is intended to bring world-class business leaders (e.g.,

麦肯锡情境领导培训学员手册(46页)

情境领导 学员手册 姓名: 贵公司已经为您支付了参加此次领导培训的费用,您有权参与本次培训的权利,并拥有使用且保留本手册的权利。未经发行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以现有(或将来出现)的任何形式对本手册或其中的任何部分进行再使用和复制。 “情境领导”是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的注册商标。欲获取在大中国区(包括大陆,台湾,香港与澳门)的有关工具,出版物,与培训活动的详情请与我们联系。 深圳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致“情境领导-核心”学员的欢迎辞 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刘欣光

各位尊敬的贵宾: 本人谨带边麦肯特公司对诸位致十二万分的谢意。由于诸位的热诚参与,使得“情境领导”课程得以顺利展开。 在西方的管理理论中,以被领导者行为的表现作为领导者运用领导风格的基础是被广为接纳的一种理论。因为今日的领导学说虽有各种学派,但大多数的领导学说都过度注重领导者本身的重要性,而忽略被领导者以及环境变迁所造成对领导效能的影响。举例而言,今日在美国相当重要的理论为整体领导者()理论,意思是考查领导者在不同环境中应有不同的风格表现,但这个理论是以十分相信领导者是领导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为基础的,至于对决定领导是否成功的被领导者因素却不太体积,可以说是相当遗憾的。 而先生所独创的情境领导则是将组织目标、领导者目标、被领导者目标结合,透过领导者对组织环境的变化与被领导者准备度的高低而给予合适的领导方式,可谓是极为均衡且易于执行的领导模式。 我曾多次提过,在我约三十年的饿职业生涯中,约有二十年的主管经验,而情境领导方式正是我的领导与管理的中心思想,以我在的经验而言,由于实行情境领导,被领导者的准备度是我极为重视的领导指标,根据绩效计划细分后的各种职责目的都是希望将被领导者发展到可以接受授权的境界,加上有极大的成长空间,当被领导者的意愿与能力被逐步发展,配合公司内部的水平与垂直调动的安排,至尽许多员工都被发展为公司的高阶主管甚至掌管各国的业务,我个人所带过的同仁中有数位目前即为太平洋总部的高级副总裁,这种看到自己曾经花过心血栽培的同仁日后成为公司的中流砥柱时,那种快乐的心情难以形容。不仅如此,公司也因全球各地采用情境领导原则而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领导人并能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中独树一帜,志业长青。 最后,本人殷盼诸位贵宾,善加利用这段时间,全心投入,彻底钻研,而成为情境领导的实行者,最终达到组织、您自己以及您的被领导者的“三赢”。

百年基业领导力培养与发展

百年基业服务与解决方案——领导力培养与发展 百年基业领导力培养与发展中心一直致力于优势领导力的研究与推广,作为优势领导力的倡导者,追求管理人才培养成果的转化与落地。我们通过为客户设计基于需求的领导力发展方案,提供领导力建模、测评、培训、跟进等一系列培养的方法和工具,帮助企业提升领导力培养的成效,树立组织的人才竞争优势,推进中国企业领导力培养的专业化进程。 ?领导力培养与发展 o领导力发展六大模式 o管理人才培训项目 o后备人才培养项目 o优势领导力培训课程 ?领导力测评与咨询 o快速构建领导力素质模型 o人才测评与甄选 o员工敬业度测评 o后备人才计划 o高管个性化辅导 o企业内部人才评价中心的开发 ?行动学习研究与发展 o行动学习五大应用 o帮助组织导入行动学习 o培养行动学习催化师 ?学习能力开发与构建 o培训管理者自我修炼 o关键人才成长路径与学习体系建设 o教练式课程开发 o内训师培养四级跳 o版权课程移植 领导力发展六大模式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 ——彼得· 德鲁克 从企业战略与文化出发,遵循能力素质要求建立标准、找到培养重点,据此设计培训内容,跟进实践与评估,结合on job training 与 off job training 的优势,实现领导力的快速提升。这是百年基业领导力发展与人才培养的精髓。 以优势领导力培养的ALPS 为核心,以四个关键为实施标准,在融合了众多卓有成效的企业领导力培养和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成功经验与实践心得,我们提炼出在领导力发展中应用范围广、代表性强的六种主流模式。应用六大模式展开实践并跟进行为转化和效果评估,是百年基业实现领导力发展的最佳路径,也是知行合一的过程。 百年基业提出的领导力培养六大模式具有三大特点: 1.以战略为导向:贴近企业发展战略与组织文化,针对业务特点与具体要求 设计培养计划与课程内容,将企业的重点、热点问题融入到培训过程中, 提升领导能力的同时推动管理实践问题的解决。

领导力21法则读书笔记

领导力21法则读书笔记 《领导力21法则》读书笔记 《领导力21法则》是麦克维尔博士40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麦克 维尔据称是全球第一领导力大师,西点军校、哈佛大学、很多世界500强公司都聘请他专门开设领导力课程。《领导力21法则》第一 次出版于1998年,畅销了20年,总销量超过1000万册,一直被视为领导力领域的首选读本。 结合我自己的心得,我将我认为书中要点罗列一些出来,供大家参考: 1)盖子法则 —— 领导力决定一个人的办事效力 锅里的水总是漫不过盖子,领导力就像一个盖子,它决定了一个人 和一个组织的办事效力。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是有道理的。当一个组织陷入困境遭遇困难时,最好的办法不是换兵,而是换将,寻找一个新的领导人回来。 经常听到一个说法是“战略上很成功,但团队执行力不行,延误了

战略”,将锅甩给了团队。我非常反感这种说法,作为leader,要 为所有的事负不可推卸的连带责任。执行力不行,原因基本上有二:要么leader自己就能力不行,指挥不得力,或者越级瞎指挥;要么 是识人眼光有误,招了错误的下属,并错误地进行了授权。我不喜 欢那种基层待的时间太短的leader,重战略但无法保证执行力,背 后深层次的原因很可能是他不懂基层员工的心态和面临的工作困难,无法换位思考,更无实践经验。 《领导力21法则》在盖子法则这一章的最后,讲了圣地亚哥全球酒 店资源管理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唐.史蒂芬森的管理经验。唐的公司主 要是接手一些经济效益不佳的酒店和度假村的管理工作。每当他的 人去接手一家机构时,他们首先会做两件事情:第一,培训所有的 员工,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第二,解雇原来的领导者。麦克维尔问:“你们总是解雇他们的领导?每次都这样?不先跟那个人谈谈吗? 看看他是不是一个好领导?”唐回答:“不谈,如果他是一个好领 导的话,那个机构就不会陷入困境了。”唐的回答让我想起一个网 上流传的段子:一次京东的高层会议上,刘强东问如何能让公司下 个季度的业绩翻一倍,然后一位vp站起来说“我们做不到下个季度 翻一倍”,原因开始说一二三四五,解释原因。刘强东打断他,说“你听错了我问的问题,我不是问为什么我们做不到业绩翻一倍,

《领导梯队》拉姆查兰模型--领导力发展的六个阶段

《领导梯队》拉姆查兰模型--领导力发展的六个阶段 21世纪领导者的主要能力特征1.高成就动机与自我激励2.崇尚团队协作与激励他人3.善于识别机会与风险4.具备见微知著的战略洞察力5.勇于创新与变革6.擅长识人用人育人7.善于学习与不断进取8.乐于接受新的挑战与坚忍不拔9.能够有效协调各利益相关者 普通职员与经理差别到底在哪? 《领导梯队》是拉姆·查兰的经典之作,被誉为“领导力开发的圣经”。该书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世界卓越企业的领导梯队建设体系,为我们提供了如何打通从普通职员如何晋阶到首席执行官全部职场宝典。因大多数人离副总裁及CEO职位较为遥远,我们着重了解下普通职员如何升职到一些经理这一进程,以便自省领导力方面的缺位。第一阶段转型: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在第一阶段,一线经理的转型会遇到各种挑战,忽略与直接下属的沟通重要性,不愿意花时间去倾听下属的意见,还是按照以往的工作套路去完成任务。更多的时候是直接帮助下属完成工作,事必亲躬,而不是辅导下属如何去做。无法提高下属的胜任力是一线经理在转型时遇到的关键挑战,这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把下属提出的问题当成是障碍;2)补救下属工作失误,而非教会如何正确去完成挑战性工作;3)拒绝与下属分享成功,逃

避对下属的问题和失败4)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建立员工的文化价值观第二阶段转型:从管理他人到管理经理人员这第二阶段,许多人会产生一个误区:管理他人和管理经理人员之间几乎没有差别。但其实部门总监与一线经理在领导技能、时间管理能力和工作理念方面有着重要的区别,如果没有实现这个阶段的领导力转型,总监们只是敷衍了事,将给公司带来严重损失。部门总监负责的是公司中人员最集中的部门,完成绝大部门的生产性任务其结果直接与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紧密相连。可以想象,部门总监如果不能胜任自己的岗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将会受到多大影响!事实上,他们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执行力和竞争优势。第三阶段转型:从管理经理人员到管理职能部门第四阶段转型:从管理职能部门到事业部总经理在第四阶段,转型的困难主要有4点:缺乏激励的沟通:根源在于没有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业务没有能力组建强大的团队:部门不协调、通过该产品或技术来运营业务而非通过人员没有掌握业务赚钱技巧:缺乏对业务核心流程的理解时间管理很难在各种工作上找到平衡点,热衷于事必亲躬而非打造高效团队,无法从整体业务的角度来看待优先任务第五阶段转型:从管理事业部总经理到集团高管在第五阶段,工作理念的转变更加重视他人的成功,即间接成功。当然,在这个阶段,集团的高管通常遇到的困难主要以下4点:像事业部总经理一

领导力21法则读后感

《领导力21法则》读后感 摘抄:下次你人参加一个聚会,看看周围的人也许你会发现下面两种类型的领袖之间的差别: 职务上的领袖真领袖 先说话后说话 需要真领袖的影响力才能把事情办好靠自己的影响力就能把事情办好之影响其他的相关职务上的人员影响在场的每一个人 除了自己创办的公司之外,我在所从事的任何工作上.开头都不是真正的领袖。当我在印第安那州希尔罕第—个教会服务时,克劳德才是真正的领袖。我在俄亥俄州服务的第二个教会,真正的领袖名叫吉姆。当我前住圣地亚哥的地平线教会时,同事们其实是跟随史提夫而不是我。因此如果你开始一个新职位,但发现真正的领袖不是自己,千万别生气。领袖真正的考验不在于开始时的地位,乃在于结束时的地位。 (P57) 感想:领袖拥有的是地位,而不是职位。职位只是地位的一个方面,远代替不了权力、威信等更为有效用的关键。我在高中时期是班级的团支部书记,关于这一点倒是有点体会。我的任职是班主任指定的(主要是因为分科前我就在她隔壁班,看着着实眼熟的很),所以一开始倒是能唬住不少人,任务也能较为顺利地完成。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我本人平时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喜欢开玩笑的很,所以班上同学,尤其是男生渐渐不买账了——晚自习轮到我监督纪律时,班里总会吵成一锅粥,不管我是好言劝说还是大声呵斥,同学总是不愿理睬甚至是起哄。每次没法收场时,都会把班主任引过来,我也就少不了挨一顿骂了。其实我也挺委屈的,该做的我也做了,我也的确在努力维持纪律,怎么每次都没什么成效呢。现在想来,这“该做的”,我并未全做到。领导力不是你到了一个岗位上就突然爆发出来并且立即见效的。平时的打打闹闹让我在同学心目中留下了玩世不恭、不严肃、没威信的形象,而且这一形象一旦形成,就十分难改变了,大家难免不服管。其实不仅仅是我这一个小小的班干部,我遇到的许多任课老师也多少有这种困扰,以女老师最为明显(毕竟男老师的一声怒吼,还是很吓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