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北京市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北京市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月考历史试题 2018、6

1.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 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2.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但“社稷”却被用作国家的代称。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B.鬼神迷信思想盛行

C.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

D.国家的税收主要是土地上出产的谷物

3.2008年8月14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借赴北京观礼奥运会之机,再度回到祖籍地——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思贤村祭祖。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4.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周幽王统治荒淫无道、生活奢侈腐化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命令

5.下列选项中,体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是①“相地而衰征”②“令民为什伍”

③“为田开阡陌封疆”④“民年五十,免役收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6.2018年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68周年。淮河流域的治理有利于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历史上位于淮河流域的重大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芍陂 C.郑国渠 D.江南河

7.关于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说法正确的是

A.内容相同,性质相反 B.都废除了奴隶制度而确立了封建制度

C.都壮大了本国的军事实力 D.都改变了所在国家的社会性质

8.“它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

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这段文字介绍的是

A.八达岭长城 B.大运河 C.四川都江堰 D.河北赵州桥

9.《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多篇。孔子在编订《诗

经》时,为何没有将韩国的诗歌收选进去

A.韩国与鲁国当时是敌对的国家 B.当时诸侯国中还没有韩国

C.孔子曾周游至韩,没有受到礼遇 D.韩国文化落后,无诗可选

10.《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说:“非臣子所宜言。”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从文中可以看出

A.《孟子》未成为官方儒学

B.朱元璋避免了草芥与寇仇式的君臣关系

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D.《孟子》中具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

11.《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

A.有教无类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

12.《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农产品产量增加

B.人口数量增加

C.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D.水利事业发展13.春秋战国时期,导致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B.“废井田,开阡陌”

C.“相地而衰征”

D.“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

14.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郡尉,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朝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C.事实为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D.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15.西汉初年,奉行黄老之道,无为而治,后来汉朝“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这种统治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削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16. 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人们从商周青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从下列秦砖、汉瓦与画像石中,你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①秦砖中的文字是小篆②东汉画像石反映出精耕细作的特点③汉瓦中的文字有或隶书④东汉时期使用的灌溉工具有翻车

秦·砖西汉·瓦当东汉·画像石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7.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里的“道”是指

A.封建统治秩序

B.封建统治原则

C.自然规律

D.道家思想

18.《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19.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

20.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兼并、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21.魏晋南北朝时,一些佛寺“侵夺细民,广占田宅”,招揽农民,建立起规模很大的庄园,产品主要供内部享用,政府按惯例对其免征徭役、兵役和赋税。这些庄园内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后来,北周武帝开展了大规模的灭佛禁佛运动,北周实力大大增强。这说明( ) A.佛教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佛教庄园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佛寺庄园的存在影响国家财政收入D.佛教势力的膨胀威胁到中央集权

22.西晋杜育的《茶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23.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B.井田制得以恢复

C.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D.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24.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25.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兵部

26.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D.皇权不断加强27.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井田制瓦解B.分封制恢复 C.均田制受到破坏 D.“市”突破空间局限

28.《沈氏农书》中记载说:“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29.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而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A.手工业的发展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0.史籍记载,两汉初期,大工商业者“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可见该时期

A.制盐冶铁行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

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

C.民营手工业规模和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

D.民营作坊采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

31.中国古代史上,中央政权与地方力量的互动,影响着历史进程的发展。

图1 秦朝疆域图2 西汉疆域

指出两图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4分)结合所学,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制度的影响。(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善为国者,其教民也,皆作壹(指专务耕战)而得官爵……所谓壹赏者,利禄官爵抟出于兵,无有异施也。——《商君书》

(1)材料一中的思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哪些体现? 其“利禄官爵”的调整有何积极影响?(8

分)

材料二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魏书·高祖纪》

(2)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俸禄制度的特点。(4分)

材料三唐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在中国居住、任官、通婚。唐朝时做官的外国人多达三千,波斯人和伊朗人甚至官拜宰相。供职唐廷的外籍官员有波斯的阿罗憾、日本的阿布仲麻吕、新罗的崔致远、太食的李彦具,他们有的以一技之长被唐延录用,更多的是通过“宾贡及第”而成为唐朝的官员。

——《在唐朝做官的洋人》《唐朝对外开放述论》【注】“宾贡”指唐朝专门为录取外国人士而设的考试。

(3)概括材料一反映的政治现象,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秦汉统一以来,南下的移民似一块块砝码不断增加着南方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东汉时期各郡国户口较西汉普遍减少,只有38个郡国例外。这38个郡国有15个在黄河中下游,另23个在长江流域和岭南。西汉末年移民的南下是一个关键因素。“永嘉之乱”南下的九十多万人南迁,至少使南方增加了六分之一的人口。唐贞观十三年(639)南北户口之比首次出现6:5,南方超过北方。到天宝元年(742)北方又占了优势,北南之比变成了6:5。这一拉锯变化到南宋初年以南方最终超过北方而结束,南北户口之比为6:4。

阅读材料,概括自秦汉到唐宋中国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6分),分析人口分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10:A A B C D B C C B D 11-20:A C D D B C B D D C

21-30:C B A C C D C D B B

31.制度:图1:郡县制;图2:郡国并行制。(4分)

影响: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如“七国之乱”。(4分)

32.(1)体现:重视农耕经济和奖励耕织;实行军功爵制。(4分)

影响: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有利于调动士兵的作战积极性和增强秦国的军事力量。(4分) (2)特点:国家统一征收赋税作为官吏俸禄的来源;把俸禄制和严惩贪污结合起来。(4分) (3)现象:唐朝任用外国人为官。(2分)

原因:外国人有一技之长;唐科举制提供途径;对外开放的态度;统治者的人才观等;唐朝国力强胜。

(以上三点答出其中两点即给6分。)

33.

特点:秦汉时期,人口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唐宋时期,长江流域人口增多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南方人口超过北方。(6分)

影响: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推动南方经济的发展和江南的开发,带来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使南方逐步成为经济重心。(6分)

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

2018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历史试题1 24.“方镇相望于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这段话反映了() A. 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强化 B. 郡国并行威胁中央集权 C. 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 D. 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 25.田庄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考古发现的风车、水井、短辕一牛挽犁画像石、曲柄锄石刻、水利灌溉模型等都出土于东汉豪强地主的墓中。这主要说明()A. 豪强威胁到个体经济的发展 B. 汉代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 当时厚葬风气逐渐盛行 D. 田庄经济有一定的进步性 26 有学者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A. 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 B. 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C. 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 D. 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 27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朝初期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 友谅兵败投降 B. 朱元璋讨伐友谅 C. 基智取城 D. 朱元璋兵败城 28.从鸦片战争后到十九世纪末,“民教”冲突不断,大小教案达四百余起。但在1901年后数量迅速递减,直至辛亥革命前后此类案件已渐趋为无。这一变化最能够反映出当时()

A. 中外民族矛盾日趋走向缓和 B. 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C. 西方各国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D. 救亡的路径由自强转向革命 29.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在《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一书中说:“1820年中国GDP为199.212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28.7%。1870年中国为187.175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16.6%。……估计这两个年头中国人均GDP都是523美元。”这说明,当时中国() A. 民族经济开始衰落 B. 传统经济受到冲击 C. 经济受到战争影响 D. 海外移民现象严重 30.《军民庆祝抗战胜利纪实》一文中记载:“中华民族解放万岁”“联红军胜利万岁”的口号声震动山谷。游行队伍簇拥着斯大林元帅、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巨幅画像齐步向前。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 正义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 B. 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 国际支持是抗战胜利的原因之一 D. 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31.1961年,国家规定在1960年底12900万城镇人口的基础上,3年减少2000万以上……并要求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特别是1958年以来从农村招收的职工,凡是能回农村的,都动员回农村支援农业生产。这一规定意在() A. 减轻城市工业发展负担 B. 纠正工作中的右倾错误 C. 支援农村地区工业建设 D. 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32.据史料记载:古希腊的司法审判程序通常包括原告和被告在规定的时限进行申诉和辩论,最后由陪审团秘密投票决定有罪无罪。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反映了一定的和平等观念 B. 原告和被告进行申诉和辩论是审判程序的必需条件 C. 说明古希腊法律程序的完善、规 D. 体现了辩论是当时判案唯一的法律证据 33.下表是《1832—1935年英国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的礼仪中常有射箭活动,箭靶上面有各种兽头,天子的是熊头,诸侯的是麋鹿头,卿大夫的是虎、豹头,士的则是猪头,以显示地位的尊卑。从中可知西周实行: A察举制B军功爵制度 C宗法制D郡县制 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学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新的历史条件”主要是指: A.爆发了“七国之乱”,社会动荡,“仁政”受到欢迎 B.专制主义体制开始建立,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庸 C.政治上的“大一统”需要有文化上的“大一统”作为根基 D.道教兴起,佛教传入,儒家学说受到挑战 3.导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 A.社会环境稳定 B.自然条件改善 C.政治重心南移 D.生产力大为改观 4. “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竟于学。”“此法”应为: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5. 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 A.人性本善 B.心即理也C.格物致知D.致良知,知行合一 6.皇太极死后,在其弟多尔衮与其子豪格的皇位继承大战中,皇子派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他们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表示皇位必由皇子继承,甚至严厉提出“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这反映出: A.血缘关系是影响皇位继承的唯一因素 B.清初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C.议政王大臣会议妨碍了皇权的集中 D.满族统治者受到宗法思想的影响 7. 明清时期,江苏苏州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这表明: A.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8.“由民国元年至十年……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无以为继……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而言,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而民初之十年为黑暗时代。”材料中“黄金时代”的到来主要是由于: A.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辛亥革命的促进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 D.国民政府的推动 9. 孙中山在《中国实业如何能发展》一文中说,“惟所防者,则私人之垄断,渐变成资本之专制,致生出社会之阶级,贫富之不均耳……以国家实业所获之利,归之国民所享”。其主要观点是

江西省百所重点高中高三历史阶段性诊断考试试题人民版

高三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摔题)和第II卷(非选摔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人民版必修1、2。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沥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旳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旳。) 1. 2012年6月,中美联合考古小组在江西省仙人洞发掘出距今已有两万年的大陶碗碎片。有研究者据此得出“最早在两万年前,中国已经使用陶器”的结论。这一研究过程 A.推论有道理,材料不可信 B.推论不合理,材料不可信 C.推论有道理,材料可信 D.推论不合理,材料可信 2. 周武王死后,子成王诵继立,武王弟周公旦辅政。《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昔周公吊 (伤)二叔(指管叔、蔡叔,均为武王兄弟)之不咸(不仁义,叛乱),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表明周公“封建亲戚”的目的是 A.维护嫡长子继承制 B.削弱地方叛乱势力 C.巩固西周礼乐秩序 D.维护中央朝廷权威 3. 《通典》记载:“旧(唐初)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十一年,政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印,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政事堂设置的变化反映了 A.三省六部制的兴衰 B.三省协同理政,行政效率提高 C.相权一度得到加强 D.三省机构精简,职能趋于合一 4. 史载:嘉庆十年,御史何元琅上《请酌改军机处名目》折,称“军机处承办一切事务,与兵部之专司戍政者不同……似应更改名目,以纪偃(停止)武之隆”。此事反映了军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6 π θ= ”是“1 sin 2 θ=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根据6 π θ=和1 sin 2 θ= 之间能否推出的关系,得到答案. 【详解】 由6 π θ= 可得1sin 2 θ= , 由1 sin 2θ=,得到26k πθπ=+或526 k πθπ= +,k ∈Z ,不能得到6πθ=, 所以“6 π θ=”是“1 sin 2 θ=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充分不必要条件的判断,属于简单题. 2.已知向量a v ,b v 在正方形网格中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向量a v ,b v 的夹角为( ) A .45° B .60° C .90° D .135° 【答案】A 【解析】根据向量的坐标表示,求得,a b r r 的坐标,再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意,可得()3,1a =r ,()1,2b =r ,

设向量a r ,b r 的夹角为θ ,则cos a b a b θ?===?r r r r 又因为0180θ?≤≤?,所以45θ=?. 故选:A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的坐标表示,以及向量夹角公式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向量的坐标表示,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准确计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3.设θ为第三象限角,3 sin 5 θ=-,则sin 2θ=( ) A .725 - B . 725 C .2425 - D . 2425 【答案】D 【解析】由同角关系求得cos θ,再由正弦的二倍角公式变形后求值. 【详解】 ∵设θ为第三象限角,3sin 5θ=-, ∴4cos 5 θ===-, ∴3424sin 22sin cos 2()()5525 θθθ==?-?-=.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同角间的三角函数关系,考查正弦的二倍角公式.在用同角间的三角函数关系求值时一定要确定角的范围,从而确定函数值的正负. 4.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设()4log 7a f =, 12log 3b f ?? = ??? ,()0.60.2c f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 A .c a b << B .c b a << C .b c a << D .a b c << 【答案】B 【解析】因为()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且在(] ,0-∞上是增函数,所以()f x 在[0,)+∞上 是减函数,又因为12log 3b f ??= ??? 0.60.6 24422=(log 3),log 7log 9log 3,0.252log 3f -==>, 所以c b a <<,选B.

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1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全国Ⅰ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C】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7 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8 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17 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9 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D】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3.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主,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2018届高三历史一模试卷 含解析

2018年河南省开封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孟子?离娄上》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材料体现的理念是() A.中央集权B.官僚政治C.君主专制D.家国一体 2.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A.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B.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C.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D.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 3.秦始皇采纳韩非子“集权”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宋代思想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明末清初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些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 A.是自然经济发展的产物B.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 C.推动了封建专制的发展D.便于提高君主的执政水平 4.清朝在新疆实行军、民分治,伊犁将军管军政和边防,民政根据维吾尔各族原有社会组织推行伯克制。而清朝在西藏却实行政教合一,驻藏大臣管僧俗高级官员任免,稽查财政收支、军队调防、边境防务。材料体现了() A.因地制宜的管理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专制主义的削弱 D.地缘政治的特点 5.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所办的民用工业多以官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进行,1895年6月,清政府决定将民用工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其中投资达580多万两的汉阳铁厂竟让盛宣怀以100万两承办。此转变() A.旨在抵制列强资本输出B.是甲午战败影响的结果 C.体现了大力扶植民营企业D.导致了工业体系崩溃 6.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指出:和平掌握在日本人手里.“我们寻求和平.但

2019届高三历史试卷(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记·周本纪》记载,虞国、芮国发生纠纷,请姬昌仲裁。及到周地,看到周人相互谦让,非常惭愧。姬昌断虞、芮之讼,这一年称为西伯昌受命元年。诸侯纷纷拥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 姬昌成功缘于他的礼信公正 B. 西周礼乐制在当时影响深远 C. 姬昌已受到天命观念的影响 D. 诸侯拥戴是姬昌称王的主因 【答案】A 【解析】 【详解】“虞国、芮国发生纠纷,请姬昌仲裁。周人相互谦让,诸侯纷纷拥戴姬昌”说明姬昌的礼信公正影响大,故A项正确;周武王建立西周,周公作周礼,此时西周及礼乐制还没有建立,故B项错误;“姬昌已受到天命观念的影响”与题干主旨不符合,故C项错误;诸侯拥戴是姬昌称王的次因,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2.下表为东汉邓禹家族和据《景君碑》记载部分官吏概况表,据此可知 A. 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B. 朋党集团势力膨胀 C. 门第成为选官标准 D. 专制皇权受到威胁 【答案】B 【解析】 【详解】东汉的社会危机包括土地问题、宦官专权等政治经济问题,题中未体现此问题,故A项错误;东汉功臣邓禹家族封侯和将军者不可胜数,以及《景君碑》记载的门生故史可知东汉时已形成家族集团、官吏集团等利益集团,故B项正确。《景君碑》记载的门生故史不能体现“门第成为选官标准”,故C项错误;专制皇权主要指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此表未体现,故D项错误。 3.唐代的家内服役大都用世袭奴婢,宋代更多来自雇佣;宋代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这反映出当时 A. 政府鼓励土地买卖 B. 社会贫富差距拉大 C. 均田制瓦解加剧小农经济破产 D. 商品经济发展社会控制松驰 【答案】D 【解析】 【详解】干描述了唐宋人身、土地关系的变化,由“宋代更多来自雇佣;宋代无地农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不能得出“政府鼓励土地买卖”,故A项错误;“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偏离题干主旨,故B项错误;均田制破坏于唐中期,宋代人身、土地关系的变化与此无关,故C项错误;“唐代的家内服役大都用世袭奴婢,宋代更多来自雇佣;宋代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政府对人身控制趋向松驰,故D项正确。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专练世界文化遗产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复习考点专练(有解析): 世界文化遗产 1.下列文献中,对研究印度种姓制度最具参考价值的是: () A.《古兰经》 B.《摩诃婆罗多》 C.《吉尔伽美什》 D.《荷马史诗》 2.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筑群不包括() A.乌菲齐博物馆 B.乔托钟楼C.洗礼堂 D.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3.对下列关于秦筑长城的诗句,分析错误的的是() ①“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②“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得尧阶三丈高。” ③“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 ④“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A.①④都强调了秦始皇滥用民力,给当时留下了巨大的灾难。 B.四首诗中只有②③认同秦修筑长城具有历史功绩 C.四首诗中④的评价比较全面 D.因为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的角度的差异,四首诗对秦筑长城形成不同的评价 4.被国际影评界交口赞誉的《辛德勒的名单》是"一位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导演拍摄的一部洋溢人道主义气息的电影"。影片中的奥斯威辛集中营体现了() ①德国法西斯的禽兽行为②纳粹的极端种族主义理论③弱小民族的逆来顺受④犹太人的血泪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人们习惯把埃及称为“金字塔的国度”。金字塔是埃及国王的 ( ) A.宫殿 B.园林 C.陵墓 D.神坛 6.下列文物出土于上海崧泽遗址,其中最能够反映此时文明水平的是() A.红彩猪形陶器 B.舌形石斧 C.灰陶瓦楞纹刻划符号壶 D.鸡心形玉琀7.某古代文明具有如下典型特征:①有自己的文字体系,②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经济,③有迄今所知的第一部成文法典,④在文学方面成就突出,该文明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两河流域文明8.由于世界遗产本身具有的巨大社会效应和经济价值,“申遗”热至今在我国“高烧不退”。但按照世界遗产委员会2004年的有关规定,我国每年可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只有() A.1项B.2项C.3项D.4项 9.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那么2012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是在农历() A.丙戌年 B.辛丑年 C.壬辰年 D.甲午年 10.今日的戈雷岛是非洲著名的旅游景点。该岛不具有的旅游资源是() A.浪漫的热带海洋风光 B.富有民族特色的黑人舞蹈

【精准解析】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分班考试英语试卷

2020年北京市首师大附中2020级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试题注意事项: 1.请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写清学校、姓名、考号等个人信息 2.请将答案全部作答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与试卷、草稿纸全部收回 3.在答题卡中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画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余非选择题全用 0.5mm黑色碳素笔作答,否则答题无效 一、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A Here are some Chinatowns for those outside of China wishing to celebrate the Chinese New Year. London Although it may not be as large or as long-built as others,having only become a center for the Chinese community during the1950s,London’s Chinatown is perfectly formed little firework(烟花) that knows how to see in the year with a bang.Decorated(装饰)with red lanterns,previous years have seen shows with acrobatics,martial arts,dance and opera nearby. San Francisco San Francisco’s Chinatown is perhaps the most famous in the USA.The city was the main entry-point for Chinese who had crossed the Pacific to the USA during the early19th century. Between the Grant Avenue and the Stockton Street,this historic area is a local treasure,attracting more visitors per year than the Golden Gate Bridge. Bangkok With an about100-year-old history,the Thai capital’s Chinatown contains complex streets offering all kinds of tasty food,clothes,and toys.Sunday market days are such a good time to get the full atmosphere of the neighborhood.The area is also famous for its gold dealers,and there are lots of gold shops along the road. Mauritius Found in Port Louis,this Mauritian Chinatown shows the island nation’s rich multicultural diversity.Built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20th century by settlers from China,its tiny shops and

2018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试题

河南省新乡市2018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试题 24.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人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裹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 A.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 B.三种字体演变是古人对科学发展的 认识 C.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意识的发展 D.楷书演绎了古人的理性思镌和科学 精神 25.据统计,唐代每年铸钱大致是八十万贯,而到宋朝神宗年间每年铸钱是五百多万贯,同 时市场上还流通着大量的有价证券和票据。这说明 A.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B.宋代的货市贬值现象严重 C.唐代市场上货币经常短缺 D.宋代铸钱工艺水平的高超 26.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线行政区的财赋,除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 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赋转运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宋朝 A.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 B.政府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 C.中央义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 D.政府注重完善地方监察体系 27.在明成祖朱棣武力夺取建文帝的帝位后,朱允炆后来被追谥为“惠宗让皇帝”,意即他把 皇位让给了明成祖朱棣;朱祁钰在被其兄明英宗赶下台后,其庙号后来被追谥为“代宗”,表示他只是一个代理皇帝罢了。明朝这两个皇帝的追谥反映出朝廷 A.对史实完全不予重视 B.在质疑嫡长子继承制 C.改变了前代修史传统 D. 对内 斗的曲笔与回护 28.1911年后,民国政府设立机构主办科学研究,民间科学家按专业组织起来,成立各种专 业学会。此后,中国科学研究领域创办了许多专业学术期刊。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科学期刊现专业化、体制化、国际化的苗头。这反映了 A.近代科学研究的组织化 B.思想解放促进了科技发展 C.近代科学研究氛围日盛 D.中国科技发展形成了体系 29.对下图信息的理解最符合史实的是

2019届高三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同步练习卷: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 一、选择题 1.(2018·3浙江十校联盟选考模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必须有一项或几项符合世界文化遗产遴选的六大标准。以下世界文化遗产符合第五项标准“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的变化影响下容易变得易于损坏”的是( ) A.布达拉宫 B.皖南古村落 C.戈雷岛 D.佛罗伦萨历史中心 答案:B 2.(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高三期中)中国古代某朝代的长城“起自盐泽,中经敦煌、酒泉、居延塞、光禄塞,在大青南麓与原有长城连接,然后再向东延伸到辽东”。该长城( ) ①就地取材,用险制塞,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②全长五千多千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万里长城③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④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北方蒙古、女真民族的南下侵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3.《孙膑兵法》介绍某一古代战阵:“在骑与战者,分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反则广其弩。”秦始皇陵兵马俑中,集中体现孙膑上述思想的战阵位于右图( ) A.1号坑 B.2号坑 C.3号坑 D.4号坑 答案:B 4.古代希腊、中国都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雅典卫城和布达拉宫都( ) ①循山势而建,错落有致②兼有宗教、政治和生活多重功能③反映了当时的宗教文化④有雍容华贵体态轻盈的女性雕像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A

5.下图是北京白石台基上的紫禁城宫殿,它最突出的特征是( ) A.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B.强调宏伟高大,气势磅礴 C.强调皇权至上的威仪和国家大一统的气势 D.强调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答案:C 6.G20杭州峰会期间,只要写下对G20峰会的祝福,就能在“六和钟声”免费敲钟。这是六和塔文化公园“助力G20·文明我先行”推出的特别活动。下图为北京颐和园建筑布局的中心,它是仿照杭州“六和塔”建造的,为古代建筑的精品。它是( ) A.仁寿殿 B.智慧海 C.佛香阁 D.玉澜堂 答案:C 7.中国古代宫殿、皇家建筑和陵墓多是坐北朝南,但也有例外。下列各项中属于“例外”的是( ) A.秦兵马俑军阵 B.拉萨布达拉宫 C.故宫太和殿 D.颐和园佛香阁 答案:A 8.(2018·3浙江温州选考模拟)古城位于山西晋中盆地南端。“旧城狭小,东西二面俱低,周宣王时尹吉甫北伐猃狁,驻兵于此,筑西北二面。”“洪武三年,重筑周围十二里八分四厘,崇三丈二尺,濠深广各一丈,门六座……后建敌台四十座。”“县城自康熙四十五年增修补筑,后,百数十年来,未经修理,以致墙垣坍塌,敌楼倾圯……几无影形。”“道光三十年,邑候刘公莅任……邀董事诸绅捐资重修……咸丰六年冬,工始竣。工科之费十二万缗有奇。”“光绪六年,又濬之,北城士民复捐资,疏瀹北面城濠,自是金汤永固,保障万世矣。”对该史料解读正确的有( ) ①古城初修及明初重修扩建均突出了其军事功能②康熙之后古城因商业贸易衰落而致其少有修补③光绪年间日昇昌票号等兴起推动古城完成重建④整座城墙现为中国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A.①③ B.①④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第一学 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6 π θ= ”是“1 sin 2 θ=”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根据6 π θ=和1 sin 2 θ= 之间能否推出的关系,得到答案. 【详解】 由6 π θ= 可得1 sin 2 θ= , 由1 sin 2θ=,得到26k π θπ=+或526 k π θπ= +,k ∈Z ,不能得到6 π θ= , 所以“6 π θ= ”是“1 sin 2 θ=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充分不必要条件的判断,属于简单题. 2.已知向量a ,b 在正方形网格中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向量a ,b 的夹角为( )

A .45° B .60° C .90° D .135° 【答案】A 【解析】根据向量的坐标表示,求得,a b 的坐标,再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意,可得()3,1a =,()1,2b =, 设向量a ,b 的夹角为θ,则2 cos 29114 a b a b θ?== =+?+?, 又因为0180θ?≤≤?,所以45θ=?. 故选:A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的坐标表示,以及向量夹角公式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向量的坐标表示,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准确计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3.设θ为第三象限角,3 sin 5 θ=-,则sin 2θ=( ) A .7 25 - B .7 25 C .24 25- D .2425 【答案】D 【解析】由同角关系求得cos θ,再由正弦的二倍角公式变形后求值. 【详解】

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I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 文综历史试题 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 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隧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 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3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2018届高三模拟(一)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西安市2018届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部分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学术界公认中国山水画所蕴含的独特境界在宋代的山水画中体现的最为纯粹、充分,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正是中国山水画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根本所在。这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 .意在笔先,以形写神 C .笔意奔放,体势连绵 D .真景实现,返璞归真 25.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名号为“参议 朝政”、“参议得失”等。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同 为宰相之列。这样,宰相群体已不限于三省长官。这表明 A .唐朝三省议事已名存实亡 B .新设官职逐渐融入三省六部 C .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 D .唐朝时官僚制度还不成熟 26.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 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 确的是 A .隋唐时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开始实行 B .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平均分配 C .它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D .它有利于消除土地兼并现象 27.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 .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 .儒学统治地位动摇 C .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 D .南宋社会相对稳定 28.图9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段机器设备进口年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进If曲万关平闊]

高中历史第十三单元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第十三单元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一、殖民罪恶的见证——戈雷岛 1.西方殖民者的奴隶贸易——殖民主义的罪恶 (1)时间:15世纪中期~19世纪,延续近四百年。 (2)动因:随着欧洲殖民者对美洲新大陆的开发,许多种植庄园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成为贩卖黑奴的主要动力。 (3)过程:奴隶贩子的船队从欧洲到非洲,在那里装上黑人,运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再用贩卖所得从美洲购买蔗糖、烟草等物品,运回欧洲出售。称为“三角贸易”。 (4)枢纽:戈雷岛是奴隶贸易枢纽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5)影响:给殖民者带来暴利,给非洲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2.奴隶贸易的集散地——戈雷岛 (1)位置:非洲大陆最西端,自然条件优越,距北美大陆最近。 (2)历史:葡萄牙殖民者首先发现了戈雷岛;后在荷兰人、葡萄牙人、法国人、英国人之间十几次易主,到19世纪完全为法国所占领,一直到1960年塞内加尔独立。 (3)作用:一直充当贩卖黑人奴隶中转站的角色。一直是非洲奴隶贩运的主要集散地。 3.殖民主义罪恶的见证 (1)奴隶堡 ①建造:18世纪荷兰殖民者修建。 ②作用:关押、屠杀、交易奴隶的场所。 ③警示:奴隶堡是戈雷岛上的标志性建筑,是血腥奴隶贸易的见证。 (2)新生:1960年,塞内加尔宣布独立,戈雷岛也获得了新生。戈雷岛不仅是西非的旅游胜地,而且肩负着进行历史教育的使命。 思维点拨 人们应永远记住并反省人类自身所曾犯下的错误;反思现代社会应如何充分尊重人权与平等,

珍惜生命与自由;增强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之间沟通、合作,共同维护人类的和平与安全。4.戈雷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 作为欧洲殖民者贩卖奴隶活动的中转站,亲历了殖民时代的种种罪恶,是罪恶的奴隶贸易的历史见证。 5.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戈雷岛濒临塞内加尔海岸,面向达喀尔,自十五至十九世纪,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占领,是非洲海岸最大的奴隶贸易中心,岛上简陋的奴隶居住区和装饰华丽的奴隶贸易场所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戈雷岛的建筑极具特色。今天戈雷岛既是人类发掘研究的考古遗址,也是旅游胜地和自然保护区。 二、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 1.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罪行 (1)思想根源:纳粹的种族主义理论:认为纯粹的德意志人是大自然的宠儿,是一切文化和文明的创造者,上苍赋予他们主宰全世界的权力。除德意志人外,其他种族都是“劣等民族”,以犹太人最为低劣。 (2)种族灭绝政策的实施 ①1933年,纳粹党在德国执政后开始建造集中营,用来关押和虐待犹太人。 ②二战爆发后,德国纳粹在占领区大量修建集中营,对犹太人的迫害也由囚禁和奴役演变为大屠杀。 ③1942年,德国纳粹制定了彻底消灭犹太人的“最后解决”方案。 ④根据世界犹太人大会公布的数字,纳粹共屠杀犹太人572.18万人。 2.人类的屠宰场——奥斯威辛 (1)建立:1940年春。 (2)布局:由三大集中营和近四十个小集中营构成。 (3)罪恶 ①监禁:对犹太人进行囚禁。 ②灭绝:被逮捕的犹太人中年老体弱者、妇女和儿童被直接或分批毒杀;被送往苦役营劳动的犹太人,在丧失劳动能力后,被送往死亡营处死。 ③奴役:身体强壮有劳动能力或技能的人被送往各苦役集中营做苦工。 ④掠夺:许多囚犯处死前被剪去头发,摘掉眼镜,掠走金银首饰;死后被敲掉金牙,挖出眼珠去卖。 ⑤人体实验:集中营的囚犯被用来做活体实验或尸体解剖。 3.奥斯威辛集中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意义 (1)哀悼无辜:据估计,奥斯威辛集中营被害人数有110万。 (2)反省历史:是有关国家敢于正视历史、真诚接受历史教训的例证。

七年级上册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附答 案 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4),B(3,0),线段AB平移后对应的线段为CD,点C在x轴的负半轴上,B、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 (1)求点D的坐标; (2)如图(1),求△ACD的面积; (3)如图(2),∠OAB与∠OCD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M,探求∠AMC的度数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解:∵B(3,0), ∴OB=3, ∵BC=8, ∴OC=5, ∴C(﹣5,0), ∵AB∥CD,AB=CD, ∴D(﹣2,﹣4) (2)解:如图(1),连接OD, ∴S△ACD=S△ACO+S△DCO﹣S△AOD=﹣=16

(3)解:∠M=45°,理由是: 如图(2),连接AC, ∵AB∥CD, ∴∠DCB=∠ABO, ∵∠AOB=90°, ∴∠OAB+∠ABO=90°, ∴∠OAB+∠DCB=90°, ∵∠OAB与∠OCD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M, ∴∠MCB=,∠OAM=, ∴∠MCB+∠OAM==45°, △ACO中,∠AOC=∠ACO+∠OAC=90°, △ACM中,∠M+∠ACM+∠CAM=180°, ∴∠M+∠MCB+∠ACO+∠OAC+∠OAM=180°, ∴∠M=180°﹣90°﹣45°=45°. 【解析】【分析】(1)利用B的坐标,可得OB=3,从而求出OC=5,利用平移的性质了求出点D的坐标. (2)如图(1),连接OD,由S△ACD=S△ACO+S△DCO+S△AOD,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得. (3)连接AC,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OAB+∠DCB=90°, 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MCB+∠OAM==45°,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即可求出∠M的度数. 2.如图,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B、C,完成下列问题: (1)将点B向右移动六个单位长度到点D,在数轴上表示出点D. (2)在数轴上找到点E,使点E为BA的中点(E到A、C两点的距离相等),井在数轴上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三卷)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4分)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2.(4分)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 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 中级官员1510 低级官员128 无官职记录2436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3.(4分)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4.(4分)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5.(4分)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6.(4分)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7.(4分)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