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导手册

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导手册
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导手册

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导手

https://www.360docs.net/doc/d617548404.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一体化单独课程开发指导手册

一、总则

1、目的:本手册旨在界定一体化课程内涵,指导相关专业的教学团队开发单独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资源。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单独一门课程开展一体化教学。

3. 术语

(1)一体化课程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及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一体化课程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特征。

(2)一体化课程方案

规定专业基本信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安排、一体化课程标准、实施建议、考核与评价等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规范性文件。

(3)一体化课程标准

规定课程来源(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工作内容分析)、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参考性学习任务、教学实施建议、教学考核建议的规范性文件。

(4)参考性学习任务

从代表性工作任务中选取的具备教学价值的工作任务。

(5)学习任务设计

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对学习任务进行情境描述、确定目标与内容、提出教学建议的过程。内容包括情境描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其设计结果为《学习任务描述表》。

(6)学生工作页

依据学习任务的工作过程逻辑编制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文本。

(7)教学活动策划

依据《学习任务描述表》和学生工作页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的过程。内容包括教学活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资源、评价点等。

4. 开发原则

(1)科学性原则:以就业为导向,遵循技能人才成长和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充分体现职业特征,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和学习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2)梯次性原则:形成以中、高级及预备技师技能人才为梯次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3)可操作性原则:根据学校办学现状和各专业课程特点,各项要求力求具体、明确、清晰,目标可度量、可检验。

(4)规范性原则:所用的术语、符号、体例、内容、结构、格式、表达形式应符合本手册的要求。

二、结构:一体化课程方案的结构见下图:

三、开发流程与技术

(一)开发流程:一体化课程开发流程见下图:

(二)开发技术

单独课程一体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主要包括一体化课程转化表、学习任务设计、学生工作页、教师工作页、教学PPT数字化教学资源等课程资源,并提出师资条件、教学管理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建议。

1、一体化课程转化

一体化课程转化是将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成果由职业领域转到教育领域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体化课程规范编制的基础。一体化课程转化见下表:

典型工作任务名称代表性工作

任务名称

工作

时间

一体化课程名称

(学习领域)

参考性

学习任务名

(学习情

景)

学时

典型工作任务

1.

一体化单独课程

1.2.2.3.3.…………n. n. 2.2.3.3.…………n. n.

(1)一体化课程由本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而来,开发单独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先要填写好《一体化课程转化表》,再根据此转化表编制该课程的课程目录。

(2)参考性学习任务从本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中的代表性工作任务选取,选取代表性工作任务应依据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中的典型工作任务的主要内容确定。

(3)参考性学习任务的基准学时应依据代表性工作任务的工作时间,结合教学需要确定。

(4)一体化课程的基准学时为选取的参考性学习任务学时之和。

2、单独课程一体化教学资源的编制

(1)一体化课程标准及编制要求

①一体化课程标准应规定本课程的基准学时、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参考性学习任务、教学实施建议、教学考核要求。

②编制要求: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具体体例及编制要求如下:

×××专业一体化《×××》课程标准

一、课程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变化的需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较强的职业能力和实际动手动脑能力,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岗位核心要素,能够从事…………工作岗位的高素质中级技能型应用人才。

二、课程综合职业能力要求

1、课程职业关键能力要求

2、课程职业基本能力要求

三、职业发展阶段的课程定位

初级、中级、高级的相关描述。

五、教学评价

注:评价档次统一采用A(优秀)、B(良好)、C(合格)、D(努力)四个。

(2)学习任务的设计及编制要求

①学习任务设计应明确学习任务的情景描述、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情景描述应根据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中代表性工作任务的描述,结合学校教学条件,描述完成学习任务该做什么、由谁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教学价值以及工作标准等六要素,其中教学价值是难点,也是核心。学习目标应按照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价反馈)设计各环节的学习目标,一门课程学习任务的目标之和应满足该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建议用鱼骨图工具分析本任务学习过程需要学习的知识与技能以及相关的拓展知识、素养等,并进行内容的调整与排序。

②编制要求:学习任务设计的具体体例及编制要求如下:

学习任务设计方案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3)学习任务描述及编制要求

①学习任务描述主要根据学习任务方案进行填写,原则上一个学习情填写一个学习任务描述表。

②编制要求:学习任务描述表的具体体例及编制要求如下:

学习任务描述表

(4)学生工作页(校本教材)及编制要求

①工作页编制应由引导问题贯穿始终,围绕各环节学习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进行设计,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工作页可以由文字、图片、表格等多种样式呈现,将学习任务中需要解决的专业问题与必备的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起来。

②编制要求:学生工作页没有固定的形式,可根据各专业课程的特点灵活运用。若编辑成校本教材则应加上封面、前言和目录。

(5)教师工作页及编写要求

①《教师工作页》主要依据学习任务设计完成,主要包括教学环节、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点、教学时间、教学资源等内容。教学环节对应鱼骨图的各环节;学习内容对应鱼骨图中各环节知识、技能、素养的分析结果;学生活动对应每一个知识、技能、素养点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思想;教师活动对应学生活动,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思想;教师活动对应学生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体现教学设计思路;评价点对应学习目标设计可测评的要素;教学时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估算完成本环节需要的学时;教学资源列举各环节所需要的工具、设备、材料以及教学所需资料,为教

师教学设计和教学准备提供依据。教师工作页原则上一个学习任务写一个教师工作页。

②编制要求:

(6)教学PPT:

编制要求:

①最好以一个学习任务为单元制作;

②幻灯片以30个左右为宜;

③每门课程不少于8个课件;

④课件要求主题鲜明、链接详细、画面清晰、

⑤动画设计。

四、考核与评价

1、本专业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前,专业教学团队应编写《××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报送教务审批备案。

2、本专业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中,按照《××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要求,认真组织编写一体化课程转化表、学习任务设计方案、学

习任务描述表、学生工作页、教师工作页、教学PPT共六项内容。

3、教务处对教学过程进行检查和督导,不定期检查一体化教学资源的开发

情况和课堂教学情况。教务处组织专家组对一体化教学资源的开发情况和课堂

教学情况进行检查督导时,参考附表内容进行评定。

4、本专业所有课程结束时,教务处将检查上述所说的六项一体化教学资

源。考核通过后汇编成一体化校本教材和教学成果。

五、附表

1、课程标准审核表

课程标准审核表

课程申报人:申报课程名称:

2、教师课堂授课评价表

一体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课程讲授人:课程名称: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简明指导手册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简明指导手册 ================== 一、进度安排 二、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第一周 周2) ● 由于是专用减速器,计算各轴的功率、转矩时,按所需功率计算,不是按照电机的额定 功率计算。 ● 电机的转速按满载转速计算。 ● 电动机为Y 系列,转速选1000rpm ,1500,3000rpm 。 ● 传动方案:V 带+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 带传动传动比:2~3比较合适,总传动比大时取大值 ● 两级齿轮传动比分配:高速级传动比i1与低速级传动比i2应满足:21)35.1~3.1(i i ● 计算结果制成P19表2-6形式,交给指导教师检查。

三、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第一周3) ●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参考课本。 ● 小带轮半径不大于电机中心高。 ● 在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完毕后,应根据实际传动比来调整低速级齿轮传动的传动比,确 保总传动比误差不超过3%~5%。 ● 由于功率较小,为了方便绘图,齿轮传动一律采用软齿面斜齿轮传动。 ● 软齿面齿轮传动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校核齿轮的弯曲强度即可。 ● 齿轮传动不需要变位。 ● 要求中心距圆整,为了绘图方便,要求两级齿轮传动中心距之和一般不大于280。 ● 为了避免中间轴大齿轮与低速轴干涉,应保证中间轴大齿轮直径比低速轴大齿轮直径小 20毫米以上。 ● 为了便于中间轴大齿轮甩油润滑,中间轴大齿轮的直径与低速轴大齿轮直径的差值不能 超过50~60mm 。具体参看P30表4-2。 ● 采用斜齿轮,螺旋角范围:8~20°。 ● 为了使中间轴上齿轮轴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两齿轮的螺旋角方向应相同。 ● 齿轮计算时,螺旋角应精确到秒,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等应精确到0.001mm 。 ● 齿轮的模数不小于2mm 。 ● 带传动的关键数据(i ,d1,d2,a ,型号,根数(不大于5),带轮宽度)和两对齿轮传 动的参数填入P22表3-1(有关变位部分删除),交给指导教师检查。 四、减速器箱体关键尺寸的确定(第一周4) ● 仔细阅读第4章减速器结构,根据齿轮有关参数,填写表4-1。 ● 注意:表中83025.0≥+=a δ 表示如果83025.0<+=a δ就取:8=δmm 。 ● 注意,螺纹应选标准直径系列,不同的螺栓对应不同的扳手空间。 五、装配草图第一阶段(第一周5~第二周1): 1) 严格按照《课程设计》顺序画图和计算。 2) 仔细阅读《课程设计》第5章。准备一张大的白纸(做草图用)。 3) 参照P34的步骤,按1:1比例绘制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草图(图5-2),相关尺寸严 格按要求选取。其中:)12~8(212+++≥C C l δ太大,可取:)5~3(212+++=C C l δ。 4) 由于齿轮速度较低,轴承的润滑一律采用脂润滑,3?按图5-3b 选取。 5) δ>?2 6) 按纯扭转强度估算轴的最小直径,直径应满足《课程设计》P112表14-28要求,长度仅

一体化课程开发规程

附件 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 (试行)

目录 1.一体化课程概念与开发原则 (1) 1.1 一体化课程概念 (1) 1.2 一体化课程开发原则 (1) 2.一体化课程内容结构与方案编写体例 (1) 2.1 一体化课程内容结构 (1) 2.2 一体化课程方案编写体例 (2) 3.一体化课程开发程序 (5) 3.1 职业与工作调研分析 (6) 3.2 典型工作任务提炼 (8) 3.3 一体化课程框架确立 (9) 3.4 一体化课程方案制定 (10) 3.5 一体化课程资源建设 (11) 附件 (12)

1.一体化课程概念与开发原则 1.1 一体化课程概念 一体化课程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 一体化课程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特征。 1.2 一体化课程开发原则 1.2.1 科学性原则 课程开发要以就业为导向,遵循技能人才成长和职业发展规律,充分体现职业特征,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1.2.2 梯次性原则 课程开发要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等级要求,形成以中级工、高级工、预备技师为主的人才培养课程层级。 1.2.3 可操作性原则 课程开发要尊重技工院校办学现状和地域特征差异,各项要求力求具体、明确、清晰,目标可度量、可检验。 1.2.4 规范性原则 开发课程所用的术语、符号、体例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技术规范和约定俗成的表述,内容、结构、格式、表达形式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 2.一体化课程内容结构与方案编写体例 2.1 一体化课程内容结构 一体化课程由一体化课程方案和一体化课程资源两部分构成,其内容与结构见图1。

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

辽宁工业大学 工艺课程设计( 论文) 题目: Al-12.5 Si-3 Cu-2-2Ni-0.5Mg铸造合金热处理工艺设计 院(系): 光伏学院 专业班级: 材料工程技术102 学号: 学生姓名: 杨向天 指导教师: 李青春 教师职称: 副教授 起止时间: -7-5~ -7-16

前言 合金工具钢的淬硬性、淬透性、耐磨性和韧性均比碳素工具钢高, 按用途大致可分为刃具、模具和检验尺寸使用的量具用钢三类。合金工具钢广泛用作刃具、冷、热变形模具和量具, 也可用于制作柴油机燃料泵的活塞、阀门、阀座以及燃料阀喷嘴等。 此设计是经过在课堂学习热处理理论知识后的探索和尝试, 其内容讨论如何设计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 重点是制定合理的热处理规程, 并按此完成Al-12.5Si-3Cu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目录( 小二号黑体, 段前段后1行, 1.25倍行距, 居中排列) 1 低合金刃具钢热处理工艺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圆板牙钢的服役条件、失效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圆板牙技术要求及示意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圆板牙钢的材料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圆板牙9SiCr钢的C曲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圆板牙9SiCr钢加工工艺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9SiCr圆板牙(M12)钢退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 2.7 9SiCr圆板牙钢退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理论错误!未定义书 签。 2.8 选择设备、仪表和工夹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9 圆板牙热处理质量检验项目、内容及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0 圆板牙热处理常见缺陷的预防及补救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手册

一、课程设计的意义、内容及步骤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产品种类日益增多,对产品的机械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 高,因此,机械设备设计首先需要进行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和构思、各种传动机构和执行机 构的选用和创新设计。本指导书旨在根据高校工科本科《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要 求:结合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受到拟定机械运动方案的初步训练,并能对方案中某些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针对某种简单机器(即工艺动作过程 较简单)进行机构运动简图设计。 设计过程指从明确设计任务到编制技术文件为止的整个设计工作的过程,该过程一般来 讲包括四个阶段:1)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2)原理方案设计;3)技术设计;4)施工设计。本 次设计的主要内容主要完成前两个任务,完成的步骤如下; 设汁任务I神服文现礴足列施的罐本原现-T星本T艺劭怦的即是I-二选揮执行机构亍■ 绘制机构运功祁画I_ 黴新瓦标詡示直图I一匹苻机狷矗尺可金豕迄功学设审一I绘制机购运动简圏I 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If进行评价比较优选I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设计结果体现创新精神。 2.方案设计阶段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参观讨论,分析机器的结构、传动方式、工 作原理,给出至少两种运动方案,并对其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3.方案确定以后,进行机构尺寸综合和机构运动分析时,每个学生的参数不同,独自 设计。若发现尚未达到工作要求,应审查方案,调整机构的尺寸,重新进行设计。 4.每个学生绘制一张图纸,应包括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简图和机械运动循环图,一两个 主要机构的运动分析及设计程序。 5.写一份设计说明书,最后进行答辩。 6.成绩的评定。课程设计的成绩单独评定。应以设计说明书、图样和在答辩中回答问题的情况为依据, 参考设计过程中的表现,由指导教师按五级计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进行评定。 、机械运动简图设计内容 1?功能分解 机器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每一种机器都要完成某一工艺动作过程。将机械所需完 成的工艺动作过程进行分解,即将总功能分解为多个功能元,在机械产品中就是将工艺动作 过程分解为若干个执行动作。设计者必须把动作过程分解为几个独立运动的分功能,然后用 树状功能图来描述,使机器的总的功用及各分功能一日了然。 例如,设计一部四工位专用机床,它可以分解成如下几个工艺动作:

一体化课程开发六个环节

课程开发第一环节: 产业、行业、企业发展情况前期调研,确定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以及撰写企业调研报告。 1、实践专家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分析,选聘若干实践专家,作为长期支持该专业建设的企业专家。 在实际操作中,可采用《实践专家工作职责调查表》作为工具表进行记录。 实践专家工作职责调查表

通常情况下,通过分析实践专家的工作经历、从事岗位、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职业能力要求,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判断该实践专家是否符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所需要的实践专家的要求。 2、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根据实践专家职业能力发展阶段提取有一定职业进阶的典型工作任务,以此作为该专业课程建设的来源。 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是一体化课程开发的关键环节,会前、会中、会后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1)会前工作 (2)会中工作 实践专家职业发展阶段分析表 实践专家姓名:

从实践专家填写的《实践专家职业发展阶段分析表》中,提取代表性工作任务,列入《代表性工作任务提取表》中,并按职业能力进阶要求进行排列。 代表性工作任务提取表 专业名称:

当所有实践专家的代表性工作任务提取完毕后,课程开发主持人引导实践专家,根据职业能力发展阶段(从初学者到专家)将代表性工作任务的同类项合并,整理、筛选、汇总代表性工作任务,形成《代表性工作任务汇总表》。 代表性工作任务汇总表 课程开发第二环节: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分清中级技工、高级技工、预备技师、技师、高级技师等不同等级人才的目标要求,中级技工的培养目标达

到规范操作,熟悉工作流程,查阅信息资料,完成简单工作任务的要求。高级技工的培养目标达到参与工作现场管理,编制工艺流程,整理信息资料,实现有效沟通,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要求。预备技师的培养目标达到独立熟练完成工作任务,制订工作计划,收集整理信息资料,具备一定的班组管理、技术革新和设计能力的要求。例如:机械设备维修专业中级技工人才培养目标 机械设备维修专业高级技工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开发第三环节: 在课程开发主持人的引导下,实践专家和专业教师进一步研讨确定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从代表性工作任务中,共同筛选、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并按职业发展阶段排序,形成《典型工作任务提取表》。一般情况下,一个专业提取的典型工作任务10-20个。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机械制造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二○一四年月日

目录 一、任务书--------------- -------3 二、指导教师评阅表----------------------4 三、序言-------------------------------------------------------------------------------------------3 四、零件的分析-----------------------------------------------------------------------------------3 五、工艺规程的设计------------------------------------------------------------------------------4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4 (2). 基面的选择---------------------------------------------------------------------------4 (3). 制订工艺路线------------------------------------------------------------------------4 (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5 (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6 六、设计心得与小结-----------------------------------------------------------------------------11 七参考文献-------------------------------------------------------------------------------------1 1

“一体化课程”和“一体化教师”分析

“一体化课程”和“一体化教师”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统过分析和阐述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和“一体化教师”的概念,提出了“一体化课程”的基本构建方法和课程特点,指出了“一体化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联系和区别,及“一体化教师”的培养和使用方法。对现阶段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建设和“一体化教师”培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一体化教师 随着技工院校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技工院校的课程模式和师资队伍建设也出现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课程模式从“以知识导向”的学科体系课程,向“职业能力导向”的“三段式”课程过度,再向“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一体化”课程发展;教师的类型也从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过度到“双师型教师”,再发展到“一体化教师”。在各级政府的指导和要求下,各地技工院校不断探索和实践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研究和改革课程体系、引进和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以适应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设的技工教育模式,培养能服务于社会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其中,一体化课程的建设和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培养是实践技工院校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广东省技工院校设置标准》的第九条和第十六条中明确要求“专业教师中一体化教师的比例要达到40%以上”和“实行模块化、课题化教学模式”。显然,“一体化课程”建设和“一体化教师”的培养成为现阶段技工院校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工作。但是,怎样理解和构建“一体化课程”、培养“一体化教师”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下面就这对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一体课程”的概念和构建 1、一体化课程的概念 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简称一体化课程,下同)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的课程,它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对技术(或服务)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 一体化课程的表现形式是学习领域,它针对一个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一门学习领域课程由若干学习情境组成。学习情境是用于学习的“情形”和“环境”,常表现为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如图1所示)。 2、一体化课程的构建 一体课程既不同于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也不同于基于职业能力分析的CBE 和MES 课程模式,一体化课程的构建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的课程体系。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学习领域 1 学习情境1 学习情境2 学习单元 某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方案 学习领域 n 学习领域 2 学习情境m 专业课程标准 图1:一体化课程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计格式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三阶段注意问题(2009年7月) 一、主要内容 1.零件工作图设计和绘制 2.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注意:检查装配图 二、零件工作图设计 零件工作图是零件制造、检验和制订工艺规程的基本技术文件。它既要反映出设计意图,又要考虑到制造的可能性、合理性和经济性。 ?零件工作图应包括制造和检验零件所需全部内容。 ?零件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尺寸应与装配图一致,不应随意更改。如必须更改,应对装配图作相应的修改。 ●设计内容:1、低速级传动设计 2、高速级传动设计 ●零件工作图的要求: 1.正确选择和合理布置视图 2.合理标注尺寸 3.标注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4.编写技术要求 5.画出零件工作图标题栏 (一)轴零件工作图 1、设计 2、标注尺寸 主要径向尺寸和轴向尺寸。 首先应选好基准面,并尽量使尺寸的标注反映加工工艺的要求; 不允许出现封闭的尺寸链。 对所有的倒角、圆角都应标注无遗,或在技术要求中说明。

3、表面粗糙度 ★轴的所有表面都要加工。表面粗糙度可查设计手册。 4、标注尺寸公差 凡有配合处的直径按装配图的配合性质标出尺寸的偏差。 键槽的尺寸偏差及标注方法可查有关手册。 (键槽深度标注(d-t)的尺寸偏差) 在零件工作图上对尺寸及偏差相同的直径应逐一标注,不得省略; 参见设计手册。 5、形位公差 在轴上应标注的形位公差项目,供设计时参考。 轴的形位公差标注方法及公差值可参考设计手册。 6、技术要求 在图上不便表示而在制造时又必须遵循的要求和条件。参见设计手册。(二)齿轮零件工作图 1、视图 ?这类零件图一般用两个视图表示。(主+侧) ?简化:侧视图只画轴孔和键槽。 ★注意:β角方向应在视图上清楚的画出。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 实习指导书 主编:邵威平 甘肃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OO七年八月

前言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实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属于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这个实习环节的学习和锻炼,使学生在掌握了生物工程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发酵工程工厂设计的基本原则、发酵工艺参数的设计及检测方法的建立,培养学生具备发酵工厂工艺、工程设计的能力,使学生得到生物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性基本训练。 本指导书主要叙述了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课程设计的任务、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设计报告的要求、考核方法与评分办法等内容,其中课程设计的内容为本书重点,阐明了啤酒、酒精、味精和酶制剂工厂设计要求等指导性内容。 编写本指导书的目的,旨在指导学生掌握微生物发酵工厂设计工作的原理、步骤和方法,培养正确的辨证的工程设计观点,提高综合运用专业理论与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分析解决发酵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尽管作者力图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系统性、实践性和指导性,但限于作者能力和水平,书中难免存在纰漏和不足,望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3)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 (4)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环节 (4) (二)课程设计具体任务 (4)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6) (一)啤酒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6) (二)酒精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8) (三)味精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10) (四)糖化酶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14) (五)其他参考选题 (15) 四、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6) 五、考核方法与评分办法 (18) 六、参考资料 (19) 附一: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指南 (20) 附二:课程设计报告样式与格式规范要求 (23)

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计划方案

学校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 一、开发及实施背景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设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课程是国家课程标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主动、生动、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根据实际,把学校课程做为国家课程的一种校本化开发,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让每个学生学有所长(chang),学有所长(zhang)。 二、指导思想 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和专家、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开发具有博文特色的学校课程,以体现个体差异、全面育人的开发宗旨,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三、开发原则 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 黄岛是一方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它不仅有灵秀的山水,丰饶的物产,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许多名胜古迹令人瞩目、许多名产令人神往、许多风流人物流传史册。因此,我们立足本地,让孩子们从关注身边的名胜、名人、名产开始,通过系列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名人和名产,珍爱名人、关注名胜、保护和发展名产;关注家庭、社区、民族和人类的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Y4232C剃齿机右顶针架体的机械加 工工艺规程及重要工序专用夹具设计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程学 专业机械汽车工程 班级 XXXXXXXX 学生姓名 XXXX 学号 XXXXXXXXX 设计地点 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 设计起止时间:2012年5月21日至2012年6月8日

目录 序言……………………………………………………… 一. 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 2.零件的工艺分析…………………………………………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 基准的选择……………………………………………… 3. 制定工艺路线…………………………………………… 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 确定切削用量…………………………………………… 三.专用夹具设计………………………………………… 1.设计宗旨…………………………………………………… 2. 零部件的选用…………………………………………… 3.对机床专用夹具的基本要求……………………………… 四.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五.参考文献……………………………………………… 序言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能让我们在毕业之前得到综合性的训练,增强我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想我能在下面几方面得到锻炼: (1)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和其他有关先修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所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以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及出处,能够做到熟练的运用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 一、零件的分析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简明指导手册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简明指导手册 ================== 一、进度安排 序号内容日程 1 准备阶段第一周周1 2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第一周周2 3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第一周周3 4 减速器箱体关键尺寸的确定第一周周4 5 装配图草图第一阶段(装配图的关键阶 第一周周5,6 段) 第二周周1 6 装配图草图第二阶段第二周周2

7 装配图草图第三阶段第二周周3 8 誊抄装配图第二周周4 9 完成减速器装配图第二周周5,6 第三周周1 10 零件工作图第三周周2-3 11 编写计算说明书第三周周4 12 答辩第三周周5 注意:每一阶段的结果必须得到老师认可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二、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第一周周2) 由于是专用减速器,计算各轴的功率、转矩时,按所需功率计算,不是按照电机的额定功率计算。 电机的转速按满载转速计算。 电动机为Y系列,转速选1000rpm,1500,3000rpm。 传动方案:V带+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带传动传动比:2~3比较合适,总传动比大时取大值 两级齿轮传动比分配:高速级传动比i1与低速级传动比i2应满 足: 计算结果制成P19表2-6形式,交给指导教师检查。

三、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第一周3)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参考课本。 小带轮半径不大于电机中心高。 在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完毕后,应根据实际传动比来调整低速级齿轮传动的传动比,确保总传动比误差不超过3%~5%。 由于功率较小,为了方便绘图,齿轮传动一律采用软齿面斜齿轮传动。 软齿面齿轮传动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校核齿轮的弯曲强度即可。 齿轮传动不需要变位。 要求中心距圆整,为了绘图方便,要求两级齿轮传动中心距之和一般不大于280。 为了避免中间轴大齿轮与低速轴干涉,应保证中间轴大齿轮直径比低速轴大齿轮直径小20毫米以上。 为了便于中间轴大齿轮甩油润滑,中间轴大齿轮的直径与低速轴大齿轮直径的差值不能超过50~60mm。具体参看P30表4-2。 采用斜齿轮,螺旋角范围:8~20°。 ● 为了使中间轴上齿轮轴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两齿轮的螺旋角方向应相同。 ● 齿轮计算时,螺旋角应精确到秒,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等应精确到 0.001mm。 ● 齿轮的模数不小于2mm。 ● 带传动的关键数据(i,d1,d2,a,型号,根数(不大于5),带轮宽度)和两对齿轮传动的参数填入P22表3-1(有关变位部分删除),交给指导教师检查。四、减速器箱体关键尺寸的确定(第一周4)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指导书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 李晓东编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 -9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了《操作系统》课程后,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动脑并独立实践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将教材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从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际编写程序的能力,为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设计要求对操作系统的分析以加深对计算机硬件结构和系统软件的认识,初步掌握操作系统组成模块和应用接口的使用方法,提高进行工程设计和系统分析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和以后的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 1.熟悉并巩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加强对操作系统有关原理的理解;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查找资料并善于分析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提倡互相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4.提高学生独立设计、独立调试程序的能力; 5.初步养成良好的系统软件分析和设计能力,形成良好的编程风格。 二、本课程设计有关要求

基本要求: 1、巩固和加深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本课程 所学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选用参考书,查阅手册及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 独立思考、深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3、经过实际操作系统的分析设计、编程调试,掌握系统软件 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4、能够按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能正确阐述设计和实验 结果、正确绘制系统和程序框图。 5、经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工 作作风,和团队协作精神。 具体要求: 1.认真阅读本课程设计指导书,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2.根据要求完成课程设计的系统开发和调试任务,提供可运行的课程设计系统,参加上机面试答辩。 3.根据学校有关格式要求,完成本课程设计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必须绘制系统工作原理图及算法流程图) 重点: 本设计的重点是要求根据任务要求,确定操作系统有关算法并加以实现,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导手册

一体化单独课程开发指导手册 一、总则 1、目的:本手册旨在界定一体化课程内涵,指导相关专业的教学团队开发单独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资源。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单独一门课程开展一体化教学。 3. 术语 (1)一体化课程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及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一体化课程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特征。 % (2)一体化课程方案 规定专业基本信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安排、一体化课程标准、实施建议、考核与评价等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规范性文件。 (3)一体化课程标准 规定课程来源(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工作内容分析)、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参考性学习任务、教学实施建议、教学考核建议的规范性文件。 (4)参考性学习任务 从代表性工作任务中选取的具备教学价值的工作任务。 (5)学习任务设计 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对学习任务进行情境描述、确定目标与内容、提出教学建议的过程。内容包括情境描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其设计结果为《学习任务描述表》。 ~ (6)学生工作页 依据学习任务的工作过程逻辑编制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文本。 (7)教学活动策划 依据《学习任务描述表》和学生工作页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的过程。

内容包括教学活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资源、评价点等。 4. 开发原则 (1)科学性原则:以就业为导向,遵循技能人才成长和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充分体现职业特征,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和学习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2)梯次性原则:形成以中、高级及预备技师技能人才为梯次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3)可操作性原则:根据学校办学现状和各专业课程特点,各项要求力求具体、明确、清晰,目标可度量、可检验。 , (4)规范性原则:所用的术语、符号、体例、内容、结构、格式、表达形式应符合本手册的要求。 二、结构:一体化课程方案的结构见下图: 三、开发流程与技术

课程设计指导书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PGA设计及应用实验 课程名称: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异步十六分频电路设计院系:电信学院 班级:1005201班 设计者:刘磊 学号:11005A0110 设计时间:2013年10月30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年10月30 日

FPGA设计及应用试验 --电路图方法设计:异步16分频 一.试验任务 1、熟悉ISE和Model SIM的安装及使用 2、熟悉电路图方式的输入方法; 3、熟悉ISE环境下的波形仿真 4、熟悉Model Sim的仿真 二.实验过程 1、学习SIE和Model Sim安装过程 ①安装ISE9.2 A、在D:\软件\ise92i位置找到setup.exe,运行 B、输入序列号:0653-9278-2450-4237 C、默认安装位置,直至完成。 ②安装modelsim6.0c A、在D:\软件\modelsim6.0c位置找到mti60cse,运行 B、选择FULL Product C、默认安装位置,直至完成。 在C:\盘下建立新目录,命名为:flexlm D、拷贝D:\软件\modelsim6.0c目录下的keygen到C:\flexlm E、运行keygen产生license.dat F、在环境变量中加入LM_LICENSE_FILE = C:\flexlm\license.dat 在Dos下运行c: \xilinx\bin\nt :\compxlib -s mti_se -f all -l all -dir c:\modeltech_6.0c\xilinx_libs G、改变C:\Modeltech_eval_6.0c 中modelsim配置设置文件 2、建立一个新的工程(cpld 9500系列) 3、输入电路图 异步16分频

坚持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与运用促进一体化教学的示范辐射-最新教育文档

坚持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与运用促进一体化教学的示范辐射 所谓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 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 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 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 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 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技工院校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有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的结合,有利于专业课程各教学环节的相互配合,有利于教师提 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快速吸收知识、快速掌握技能、快速成 才,有利于造就“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所以,技工院校只有坚 持不懈地进行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与运用, 深入研究一体化教学, 进而打造属于本校的特色品牌教学模式, 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 和发展。成都市技师学院自成立以来, 一直致力于一体化教学的 开发和运用,下面就我院在教学中如何开展一体化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本院坚持一体化教学所取得的成效 在推进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本院电子信息工程系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科采取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通过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得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得到完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1.校级试点班的成绩。10 级预备技师班作为成都市技师学 院校级试点班,开启了学院一体化教学尝试的先河,考虑到生源情况相对于三年中职生、五年高职生来说具有较好的基础,打破常规的教学 从而模式,及时修改人才培养方案,组织专门的教师团队,在各种硬件 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将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机械式的记忆转变成以典型的工作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三年的试点,学生不但在理论上知识过硬,在技能上也能够独挡一面,该班学生黎天瑞正是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受益者,2013年11月,由学院组队代表四川赛区赴江苏省盐城市盐城技师学院参加全国第四届技工院校技能大赛决赛,在“无线电调式工(高级组)”项目中学生获得三等奖;现10 级预备技师班的大部分学生作为我院校企合作单位之一的智翔集团精英班的第一期学员,从事移动通信网络后台优化数据分析、后台移动网络维护等项目,目前大多数学生都能独挡一面,成为项目工程师,在移动通讯领域中发挥着自己的才能。 如果说10级预备技师班是一体化课程的初试,那么11级预备技师班则是对一体化课程运用的升华,从开初的不成熟,到逐步形成一体化的理念,教师团队的更加完善,硬件设施的不断改善,使得该班在一体化教学中更优越于传统的教学班,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不断加强,技能水平不断地跨上一个档次。 2.人社部试点班的成效。2012年9月,我院承担人社部电子技术应用一体化的教学任务,我院选择电子信息工程系12 级五高电子技术1班作为试点班,该班严格按照人社部试行的一体化课程实施方案实施,但由于学生生源参差不齐,多数为初中毕业生,知识水平受到一体化课程的限制,但既然是试点班就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学生、家长的认知,以实际的工作情境,让学生体验一体化教学带来的改变。因此,我院根据学生的情况,从硬件与软件上全新打造,吸取院级一体化试点班的教学管理经验,配备一体化师资团队,在近一年的一体化开发与运用中,该班学生由起初对一体化教学方式的茫然,到逐步适应,再到深刻地理解,都让该班的学生受益匪浅。该班学生宋必成同学,通过一年的一体化教学的体验,于2013年6月,赴江苏省无锡市参加2013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决赛,在中职组“企想杯”智能家居安装与维护项目中,经过激烈角逐,在38 个省代表队中脱颖而出,代表四川赛区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试点班学生学习了中级工层次的《电子产品组装》、《电气布线》、《电子设备安装》等一体化课程。在一体化课程中体验了计算机组装、万用表装配、DVD整机组装、双联双控线路安装、液晶电视的安装与调试、室内监控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简单会议室语音系统安装与调试等学习任务的一体化教学,并且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通过过程性评价,入课率达到100%,一体化合格率达到90%以上。

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本)..

塑料成型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塑料接线盒底座生产工艺设计说明书 院、部: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专业: 班级: 完成时间:

目录(3号,黑体,居中) (空1行,以小4号黑体设置字体及大小,行间距22、字间距标准)1 XXXXXX……………………………………………………………………… 1.1 XXXXXX………………………………………………………………… 1.2 XXXXXX………………………………………………………………… ┇ 2 XXXXXX………………………………………………………………………… 2.1 XXXXXX………………………………………………………………… 2.2 XXXXXX………………………………………………………………… ┇ ×设计说明与结束语…………………………………………………… ×参考文献……………………………………………………………………致谢………………………………………………………………………………附录……………………………………………………………………………… 《塑料成型工艺》课程 设计指导书 (示例) 塑料接线盒底座生产工艺设计说明书 1. 产品设计 1.1 产品名称:塑料接线盒底座 1.2 产品设计目的及产品用途 1.2.1 产品设计的目的与用途 。。。。。。。。。。。。 。。。。。。。。。。。。 1.2.2 产品的应用与市场前景初步分析 …………… …………………

1.3 产品性能及使用要求 1.3.1 产品外观: 颜色采用原料本色或根据需要用适当色彩,不得有其它杂色或污点,表面要平整无裂纹、银丝,无气泡,无形变等缺陷。 1.3.2 性能要求: 收缩率不大于 1.0%,冲击强度> 15 MPa,弯曲强度>60MPa?cm2。马丁耐热温 80。 度>60℃。洛氏硬度:H D 1.3.3 使用条件: 冰箱低温和日常环境条件(-10~40℃)下使用;可密封盛装具有油、盐性食物及鲜果、菜和鱼肉类食品。 1.3.4 月生产能力要求: 100万只/月。 1.4 产品结构设计 [说明产品各部分结构的具体尺寸、设计原理、设计目的和功能例如: ] 1.4.1 产品总体结构尺寸 产品总体结构为四角圆弧长矩形薄壁带底筒体,上口尺寸(内径)长为-----,宽为-----,下底(内径)长为-----,宽为----。产品总高度为---,壁厚度为----。其具体结构尺寸见产品图 1.4.2 产品结构设计说明 [说明产品各部分结构的具体尺寸、设计原理、设计目的及其功能] 如: 1、为什么设计成上口大下口小和长方体形?四角为何用圆弧?口边为何厚点? 2、底部为何设计成凹凸形,两端为何厚,中部为何凹? 3、壁厚的确定(对于无定型产品可根据工艺最小壁厚经验公式计算或参考经验值) S=(L÷100+0.5)×0.6 4、加强筋的设计 5、联接螺钉孔的设计 6、固定用孔设计 7、联接固定卡片设计 1.5 产品标准及其检测方法说明 1.5.1 产品标准 外观标准:例如:外观为半透明,无其它杂色或斑点,表面平滑无裂纹、银丝,无气泡,无形变,无飞边等缺陷。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活页”教材研发与出版-最新文档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活页”教材研发与出版 一、课程改革是教材改革的大背景 为进一步做好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2009年7月,人社部下发了《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人社厅发〔2009〕86号),正式启动了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到目前为止,试点院校已经从2010年的30所技工院校扩大到了131所技工院校;试点专业从最初的汽车维修、数控加工、机床切削加工等5个专业扩大到了包括电子技术应用等在内的14个专业。2011年11月,在呈报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情况的报告时,人社部王晓初副部长对该项工作做重要批示:“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转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我部在职业教育培训领域的一个品牌项目。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二、一体化课程规范是教材开发依据 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教材的研发出版基地,笔者所在出版社传统教材的开发依据是各专业的部颁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本次一体化课改教材的开发依据是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各项研究成果。具体来说,编写一体化课改教材是依据人社部组织专家团队开发的各专业一体化课程规范,专业一体化课程规范的开发

依据是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编制的《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试行)》。 在已开发的各专业一体化课程规范中,主要涉及以下6个环节。 专业基本信息:包括专业名称、专业编码、学制年限、就业方向、职业资格。 人才培养目标:包括总体培养目标、中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预备技师(技师)培养目标。 课程安排:分别针对中级、高级、预备技师(技师)技能人才层次,给出了对应的一体化课程、通用能力课程和基本技能培养课程安排。 一体化课程标准:针对每门一体化课程,给出了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工作内容分析、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参考性学习任务、教学实施建议、教学考核要求。 实施建议:对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实施建议。 考核与评价:包括对教师、学生的考评办法,强调了过程化考核。 从《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试行)》,到各专业一体化课程规范,再到教材研发和出版,其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是逐层细化、逐层落实的。 三、教学研究和评价反馈是教材开发质量的保证 教材开发与传统图书开发不同,它需要一套更加完整、严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