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KG2D及其配体在肿瘤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中药免疫佐剂研究进展

中药免疫佐剂研究进展

中药免疫佐剂研究进展摘要:免疫佐剂能够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反应,对提升疫苗的作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在研究和实践中暴露的问题推动了免疫佐剂的研究 ,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具有免疫佐剂的活性,并且以其毒副作用小、价格相对低廉有望成为未来临床应用的较佳选择,应用前景广阔。

本文综述了中药提取物、单味中药、复方中药作为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 以期增加对中药免疫佐剂及其作用机制的认识,以期加强对中药免疫佐剂作用机制的研究,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中药;佐剂;免疫机理某些物质若先于抗原或与抗原一起注入人体,能非特异地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和机体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此类物质称为佐剂[1]。

佐剂被用来增强疫苗的免疫反应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具有延长抗原的作用时间、增加抗原的表面积,使抗原易于被巨噬细胞吞噬、刺激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增强辅助T细胞的作用、刺激致敏淋巴细胞的分裂和浆细胞产生抗体、提高机体初次和再次免疫应答的抗体滴变等作用,特别对老年及儿童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意义重大。

中药是我国的宝贵资源,与合成药物相比,具有多效、双向调节性、不良反应少、毒副作用小和无依赖性的特点[2]。

随着中药免疫药理学研究,发现了许多免疫活性成分,包括多糖类、皂甙类、黄酮类、有机酸类、多酚类和萜类等,这些免疫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菌抗炎、抗感染、降血糖等多种生物作用。

1佐剂种类、作用机制佐剂自应用以来,在来源、组成与类别上不断增加,对多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佐剂有铝盐佐剂、油乳佐剂、弗氏佐剂、细胞因子类佐剂、表面活性佐剂等,但这些佐剂具有安全、廉价、免疫性强等优点的同时又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细胞因子是目前研究最热门最有应用前景的核酸疫苗佐剂,具有多效性、多源性、高效性、快速反应性等特点,但目前应用于临床的细胞因子类佐剂较少,表面活性类佐剂无毒性、无免疫原性,可在体内降解,不引起组织损伤,但稳定性较差,作为表面活性类佐剂中的一种,脂质体在制备过程中要求有一定的技术性,并且费用比其它免疫佐剂高。

TLR2和TLR4信号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TLR2和TLR4信号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382•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年第37卷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1.03.022TLR2和TLR4信号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杨庆利冷 静(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高发传染病中西医结合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南宁530200)中图分类号R392.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484X(2021)03-03824)5[摘要]TLR2和TLR4信号活化对肿瘤发生发展具有抑制和促进双重作用,其机制涉及T细胞活化、细胞凋亡、NK 细胞功能、免疫抑制和肿瘤转移等多个环节。

本文对TLR2和TLR4信号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TLR2信号;TLR4信号;肿瘤Research progress of TLR2and TLR4signaling in onco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tumorsYANG Qing-Li,LENG Jing.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for Treating High-Incidence Infectious Diseases with Integrative Medicine,Nanning530200,China[Abstract]Activation of TLR2and TLR4signals has inhibitory and promoting dual effects on tumorigenesis and development, whose mechanism involves many factors,such as T cell activation,apoptosis,NK cell function,immunosuppression and metastasis.This paper reviews recent advances in TLR2and TLR4signaling in onco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tumors.[Key words]TLR2signal;TLR4signal;Tumor—般认为,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s)通过识别病原生物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介导天然免疫应答,在抗病原生物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直接影响肿瘤患者预后[l]o但TLRs信号对不同肿瘤发生的影响不同,其机制涉及多个环节。

肿瘤常规治疗方法的利弊与免疫治疗结合的关键点

肿瘤常规治疗方法的利弊与免疫治疗结合的关键点
在美国 NCI期间首 次 发 现 了 肝 脏 器 官 相 关 的 NK 细 胞。 参 加 卫 生 部 六五攻关“致癌和防癌的的免疫学基础”项目,1988 年获卫生部科技进 步 三 等奖。在国内首先制备了IL-2 单克隆抗体,同期获孙氏医学鼓励基金二等 奖 。1989 年 主 持 国 家 863 项 目 子 课 题 ,建 立 了 提 取 rIL-2 工 艺 ,进 行 了 基 因 工 程 抗 体 、细 胞 过 继 免 疫 、冷 冻 免 疫 、共 刺 激 分 子 基 因 免 疫 治 疗 ,以 及 肿 瘤 逃 逸 机 制 及 其 逆 转 的 研 究 。 参 与 完 成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重 点 课 题 “癌 细 胞 表 达Ig 的 生 物 学 机 理 和 生 物学意义”,对 B 淋巴细胞/浆细胞是免疫球蛋白唯一来源的免疫学理论提出了挑战。1992年获得 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完成国家863项目“肿瘤趋 化 抗 原 核 酸 疫 苗 研 究”,获 得 国 家 和 国际专利,第七届“德彪-CCRF 中国奖”鼓励奖,2009 年 度 中 华 医 学 科 技 奖 三 等 奖。 研 究 涉 及 了 瘤 苗联合封闭 CTLA-4或 PD-L1检查点提高疗效,也 是 《科 学》杂 志 2013 年 提 及 的 科 技 重 大 突 破 中 涉及内容。以细菌纳米磁小体为载体的复合肿瘤基因疫苗及其制备方法获得国家专利。开展了 MHC 不相合和半相合异体细胞免疫 治 疗 肿 瘤、肿 瘤 干 细 胞 免 疫 逃 逸 机 制 及 其 靶 向 治 疗 研 究。 近 期完成国家973项目,发现颗粒酶 M 在耐药 肿 瘤 细 胞 中 表 达,并 与 侵 袭 转 移 相 关。 这 一 重 要 发 现 改写了颗粒酶 M 生物学 作 用 和 意 义,为 肿 瘤 治 疗 开 辟 了 新 靶 点。 研 究 了 多 周 期 化 疗 对 免 疫 的 影 响 ,并 证 实 单 周 期 化 疗 联 合 免 疫 治 疗 的 优 势 ,为 临 床 肿 瘤 的 治 则 提 供 了 新 的 重 要 思 路 。 参 与 出 版 译 著 3 部 ,著 作 10 部 ;国 内 外 发 表 论 文 100 篇 。

γδt 单细胞marker基因

γδt 单细胞marker基因

γδt单细胞marker基因研究γδT细胞是一类特殊类型的T淋巴细胞,其具有非常规的T细胞受体(TCR),即γδTCR,与常规的αβTCR不同。

γδT细胞在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对抗感染和肿瘤的过程中。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γδT细胞的研究日益深入,其中包括对γδT细胞表面的标记基因的研究。

在研究γδT细胞的功能和生物学特性时,研究者们发现,通过寻找并鉴定γδT细胞特异性的标记基因,可以更好地了解γδT细胞的分子特性和功能。

在人类和实验动物中,已经发现了一系列能够标记γδT细胞的基因,这些基因不仅可以用来鉴定γδT细胞的存在和分布,还可以用来揭示γδT细胞的功能和亚裙。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γδT细胞marker基因:1. TCRVγ9Vδ2TCRVγ9Vδ2是γδT细胞中最常见的亚裙,其表达的TCR为Vγ9和Vδ2。

这一亚裙的γδT细胞在对抗病原体和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T CRVγ9Vδ2已经成为标记γδT细胞中最为常见和重要的标记基因之一。

2. CD3CD3是T细胞的常见标记基因,而在γδT细胞中,CD3同样是一种重要的表面标记蛋白。

与αβT细胞相比,γδT细胞的CD3表达可能有所不同,因此CD3可以作为鉴定γδT细胞的一种有效方法。

3. CD27CD27是一种常见的淋巴细胞活化标记基因,而在γδT细胞中,CD27的表达也被广泛研究。

研究发现,CD27可以作为γδT细胞的分化和活化状态的一个重要标记。

4. NKG2DNKG2D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它在NK细胞和某些T细胞亚裙中都有表达。

在γδT细胞中,NKG2D的表达与γδT细胞的活化和抗肿瘤功能密切相关,因此NKG2D也成为了研究γδT细胞的重要标记基因之一。

上述仅仅是一小部分γδT细胞marker基因的例子,实际上,研究者们在不断探索和确定更多的γδT细胞marker基因,这些marker基因的发现和应用,将有助于深入了解γδ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学功能,在癌症免疫治疗中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自然杀伤细胞联合他莫昔芬体外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

自然杀伤细胞联合他莫昔芬体外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

中文摘要自然杀伤细胞联合他莫昔芬体外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自然杀伤(NK)细胞联合他莫昔芬(TAM)对乳腺癌细胞(BCC)的协同杀伤作用,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

方法:1.选用表面受体表达情况不同的三种人乳腺癌细胞系,即ER+、PR+、HER-2–乳腺癌细胞系MCF-7,ER+、PR+、HER-2+乳腺癌细胞系BT-474及ER–、PR–、HER-2–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TT法检测TAM对乳腺癌细胞及其NK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2.钙黄绿素-AM释放法检测NK细胞联合TAM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3.流式分析法分别检测NK表面活化性受体NKp44、NKp46、NKG2D,以及抑制性受体CD158a、CD158b、CD158b2、CD158e表达水平;乳腺癌细胞表面NK活化性配体MICA、ULBP1、ULBP2表达水平;以及NK细胞内穿孔素及颗粒酶B的释放量。

4.ELISA法检测NK细胞分泌TNF-α和IFN-γ的水平变化。

结果:1.TAM能够抑制MCF-7及BT-474的增殖,对MCF-7的增殖抑制作用强于BT-474,P <0.05;能抑制MDA-MB-231的增殖,但抑制作用较MCF-7及BT-474弱,P<0.05;对三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具有明显的浓度-时间依赖性,P<0.05。

2.确定TAM最终实验浓度为5μM作用24h。

TAM对NK细胞无明显增殖抑制作用,故联合实验时可与TAM同时应用。

二者具有协同杀伤作用,联合组的杀伤率明显高于单独NK细胞及TAM组,P<0.05。

3.与TAM联合后,NK活化性受体NKp46表达水平升高,抑制性受体CD158a、CD158b、CD158b2、CD158e表达水平下降,乳腺癌细胞表面NK活化性配体MICA、ULBP1、ULBP2表达水平升高,P<0.05;各组NK细胞内释放穿孔素及颗粒酶增加不明显,且基础释放量较高。

《IL-27和IL-15调控NK92细胞抗肿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IL-27和IL-15调控NK92细胞抗肿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IL-27和IL-15调控NK92细胞抗肿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IL-27与IL-15调控NK92细胞抗肿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一、引言随着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细胞因子及其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NK92细胞作为一种自然杀伤细胞,在抗肿瘤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IL-27和IL-15作为重要的细胞因子,对NK92细胞的激活和功能发挥具有显著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IL-27和IL-15在调控NK92细胞抗肿瘤中的作用及机制。

二、IL-27与IL-15在NK92细胞中的作用IL-27和IL-15作为免疫调节因子,在NK92细胞的生长、激活及抗肿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IL-27能够促进NK92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增强其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而IL-15则能够刺激NK92细胞分泌更多的细胞因子,如IFN-γ等,进一步增强其抗肿瘤作用。

三、IL-27与IL-15调控NK92细胞抗肿瘤的机制1. 信号传导途径:IL-27和IL-15通过与NK92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一系列信号传导途径,如JAK-STAT途径等,从而调节NK92细胞的活性。

2. 细胞因子分泌:IL-27和IL-15能够刺激NK92细胞分泌更多的IFN-γ、穿孔素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能够增强NK92细胞的杀伤作用,并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3. 促进NK92细胞的增殖和存活:通过刺激NK92细胞的生长因子受体,如IL-6R等,促进其增殖和存活,从而提高其抗肿瘤效果。

四、实验研究本部分通过体外实验和动物模型研究IL-27和IL-15对NK92细胞抗肿瘤的作用及机制。

首先,通过体外培养NK92细胞,观察不同浓度的IL-27和IL-15对NK92细胞增殖、活化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其次,建立动物模型,观察IL-27和IL-15对NK92细胞在体内抗肿瘤的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IL-27和IL-15能够显著增强NK92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

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

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徐敏;戈伟;尹竺晟【摘要】肿瘤微环境是影响肿瘤生长与转移的关键因素,外泌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肿瘤微环境的调控.外泌体是由多种类型活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囊泡小体,广泛地分布于外周血、唾液、尿液、腹水、胸水、乳汁等多种体液中.外泌体中含有大量功能性蛋白质、mRNA、miRNA、DNA片段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可在细胞之间穿梭并介导细胞间的物质转运与信息交流,进而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了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的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以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相关纤维细胞的分化、参与肿瘤微环境的免疫调控以及肿瘤转移前微环境的调控,进而在肿瘤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外泌体在肿瘤缺氧微环境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调控及其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加以综述.【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6(013)017【总页数】4页(P29-32)【关键词】肿瘤微环境的调控;外泌体;血管生成;转移前微环境;肿瘤进展【作者】徐敏;戈伟;尹竺晟【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Ⅱ科,湖北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Ⅱ科,湖北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Ⅱ科,湖北武汉43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22肿瘤微环境是肿瘤一个重要的特征,其在肿瘤的发生、进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因素都参与了肿瘤微环境的调控。

近年来,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很多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外泌体是一类由多种类型活细胞分泌的,直径为30~100 nm的囊泡小体,其广泛分布于外周血、唾液、尿液、脑脊液、乳汁等体液中。

外泌体中含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如蛋白质、mRNA、microRNA、DNA片段等,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可在细胞间相互传递,进而调节细胞的生理功能。

NKG2A、NKG2D在食管鳞癌不同病理分期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NKG2A、NKG2D在食管鳞癌不同病理分期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相关 ; 降低 N G A, K 2 提高 N G D的表 达水 平 , K2 能增强 N K细胞对肿 瘤的杀伤 活性 , 而为食管鳞 癌的免疫 治 从 疗 开创新 的思路 。
【 关键词 】 食管肿瘤 ; 肿瘤分期 ; 杀伤细胞 , 天然 ; N G A N G D K 2 ; K 2
Ex r s i n o p e so f NKG2 A a d NKG2 n D i d fe e t s a e f e o h g a s u m o s el a cn m a a d t n i r n t g o s p a e l q a u c l c r i o n i s
孟 俊 杰 王艳峰 田志华 苏文 刘富 才
【 摘要 】 目的 分析不 同病理分期食 管鳞 癌患者血清 巾 自然杀 伤细胞表 面抑制性受体 A N G A 和 (K2 )
自然杀伤细胞表 面活化性受 体 D( K 2 ) N G D 表达水平 的特点 , 探讨 N G A和 N G D在食管 鳞癌不 同病 理分 K2 K2 期 的表达意 义, 并研究 N K细胞 、 K 2 N G D与病理分期 的相关性 。方法 用 流式细胞仪 分析 9 N G A、 K 2 2例食 管 鳞癌患 者及 5 O例健康志愿 者外周 血 N K细胞 数量及 其 N G A和 N G D的表达 情况 。结 果 与正常对 照 K2 K2 组相 比 , 食管鳞癌患 者外 周 m K细胞 表 达增 加 [ 9 9 N ( 。7±42 ) v. 1. 2±89 ) , .5 % s ( 62 .1 % t =一5 66, .4 P<
作者单 位 : 30 1 太原 , 0 00 山西 医科 大学研究牛学院 ( 孟俊杰 ) 山孤省肿瘤医院免疫窒 ( ; 王艳 峰 、 田志华 、 苏文 ) 胸外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史妍,傅以刚,夏四清,等.化学-生物絮凝污水处理工艺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分析[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12(1):108-112.[31]王岳坤,洪葵.红树林土壤细菌群落16SrDNAV3片段PCR产物的DGGE分析[J].微生物学报,2005,45(2):201-204.[32]黄进勇,岳彩鹏,周伟.麦田土壤细菌群落16SrDNAV3片段PCR产物的DGGE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41(4):396-400.[33]VanderGuchtK,SabbeK,deMeesterL,etal.Contrastingbacterioplank󰀁toncommunitycompositionandseasonaldynamicsintwoneighbouringhypertro󰀁phicfreshwaterlakes[J].EnvironMicrobiol,2001,3:680-690.[34]吴鑫.DGGE指纹图谱分析太湖富营养化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41-43.[35]VallaeysT,ToppE,MuyzerG,etal.Evaluationofdenaturinggradientgelelectrophoresisinthedetectionof16SrDNAsequencevariationinrhizobiaandmethanotrophs[J].FEMSMicrobiolEcol,1997,24:279-285.[36]张振冬,王淑芬,曹宇峰.DGGE技术及其在海洋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海洋环境科学,2008,27(3):297-300.[37]RasmussenL.D.,SrensenSJ.Effectsofmercurycontaminationontheculturableheterotrophic,functionalandgeneticdiversityofthebacterialcommu󰀁nityinsoil[J].FEMSMicrobiologyEcology,2001,36(1):1-9.[38]CarnolM,KowalchukFA,DeBoerW.Nitrosomonaseuropaea-likebac󰀁teriadetectedinthedominant󰀁-subclassProteobacteriaammonioxidisersinreferenceandlimedacidforestsoils[J].SoilBiologyandBiochemistry,2002,34(7):1047-1050.

NKG2D及其配体在肿瘤免疫中的研究进展郑国强,王芳,郑捷,刘安军*(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天津300457)摘要:活化性受体NKG2D(natural-killergroup2,memberD)及其配体在NK、󰀁󰀂+T和CD8+T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应答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深入理解NKG2D及其配体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有助于临床预防和治疗肿瘤。该文阐述了NKG2D的分子结构特性、表达调控及其配体的分类和表达调控;主要介绍了NKG2D及其配体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最后分析了NKG2D免疫途径中存在的问题和治疗应用前景。关键词:NKG2D;NKG2D配体;NK细胞;肿瘤免疫中图分类号:R39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11X(2009)05-0087-04ResearchProgressofNKG2DandItsLigandsinTumorImmunity

ZHENGGuo-qiang,WANGFang,ZHENGJie,LIUAn-jun*(CollegeofFoodEngineeringandBiotechnology,Tianji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Tianjin300457,China)Abstract:TheactivatingreceptorNKG2D(natural-killergroup2,memberD)anditsligandsplayedanimportantroleintheNK,󰀁󰀂+TandCD8+Tcell-mediatedimmuneresponsetotumors.ItwashelpfultounderstandtherecentresearchofNKG2Danditsligandsintumorimmunitydeeplyfor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tumorintheclinical.TherecentresearchonthemolecularstructurepropertiesandregulationofNKG2Dwereintroducedinthisreview.Meanwhile,theclassificationandregulationofNKG2Dligandswerealsointroduced.TheeffectorfunctionsofNKG2Danditsligandsintumorweremainlyreviewed.PresentsituationandperspectivesofNKG2Danditsligandsintumortherapyweredis󰀁cussedfinally.Keywords:NKG2D;NKG2Dligands;NKcell;tumorimmunity

收稿日期:2009-04-07;修回日期:2009-06-1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776113)和天津科技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080426)资助作者简介:郑国强(1975-),男,硕士,工程师,从事动物免疫学研究,Email:zheng@tust.edu.cn。*通讯作者:刘安军(1963-),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laj@tust.edu.cn。

󰀁󰀁近几年来,由于活化性受体NKG2D及其配体的发现,人们对免疫细胞作用于肿瘤的分子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和进展。深入理解NKG2D及其配体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将有助于建立治疗肿瘤的临床新疗法。本文重点综述NKG2D及其配体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1󰀁NKG2D及其配体1.1󰀁NKG2D的特征及表达NKG2D属于C型凝集素样受体家族,由于这个基因编码的受体存在于NKG2(naturalkillergroup2)复合体中,这个基因产物起初被命名为Nkg2d󰀁NKG2D。NKG2基因复合体位于小鼠的6号染色体上和人的12号染色体上。NKG2D是󰀁型跨膜蛋白[1],NKG2D需要通过跨膜区域的带电残基结合一些转接蛋白(adaptorproteins)完成信号转导。人和小鼠的NKG2D都能结合10kDa的DNAX活化蛋白(DAP10)。小鼠的NKG2D还能结合DAP12。这些转接蛋白结合NKG2D形成二聚体。小鼠的NKG2D存在两个不同的剪接变体即短片段(NKG2D-S)和长片段(NKG2D-L)。早期报道,NKG2D-S既能结合DAP10又能结合DAP12,而NKG2D-L不能结合DAP12。但是,最近报道DAP10和DAP12都竞争性和NKG2D两个变体结合[2]。DAP10在胞浆内含有YXXM基序(Tyr-X-X-Meth)能够招募磷脂酰肌醇三羟基激酶(PI3K)和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2009年SegovisCM等[3]报道NKG2D介导的信号转导需要PI3K的亚单位p58和转接蛋白CrkL参与并激活下游Ras家族成员小GTP酶Rap1实现细胞毒作用。而DAP12通过一个基于酪氨酸的免疫受体激活基序招募ZAP70和Syk。因此,在小鼠活化的NK细胞内,NKG2D能够激活PI3K和Syk󰀁ZAP70两条信号通路。所有的NK细胞、大多数NKT细胞、巨噬细胞和󰀁󰀂+T细胞都表达NKG2D。另外,NKG2D也存在于CD8+T细胞表面。在小鼠肿瘤模型中,NKG2D+CD8+T细胞首先聚集在肿瘤组织中参与肿瘤细胞的识别[4]。在正常条件下,人和小鼠CD4+T细胞不表达NKG2D。但是,在患者体内,表达NKG2D的CD4+T细胞主要聚集在肿瘤组织中[5]。最近,人们繁殖了NKG2D缺陷型小鼠[6]。这些小鼠所有器官都产生正常数量的NK细胞和其它淋巴细胞亚群,并且这些小鼠NK细胞的成熟标志与正常小鼠相比都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NKG2D对于NK细胞的正常表型发育并不是必需的。1.2󰀁NKG2D配体的种类及表达NKG2D可与许多不同的配体结合,这些配体属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类(MHC-󰀁)相关蛋白。在小鼠中,大多数NKG2D配体属于视磺酸早期诱导因子(RAE-1)蛋白家族。迄今为止,已经发现5个RAE-1的家族成员(󰀁-󰀁)。这些基因是位于不同的小鼠品系还是为异型等位基因仍然是未知的。因此这些基因在不同小鼠品系的表达和基因组结构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小鼠的另两类NKG2D配体为MULT-1和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60。2008年,TakadaA等[7]发现H60又有两个变体,分别命名为H60b和H60c。H60a和H60b在多数组织中表达,H60c主要在皮肤中转录。与小鼠RAE-1蛋白同源的人NKG2D配体RAET-1蛋白也被发现。RAET-1又被称为UL16结合蛋白(ULBPs)。这个

872009年19(5)󰀁󰀁󰀁󰀁󰀁󰀁󰀁󰀁󰀁󰀁󰀁󰀁󰀁󰀁󰀁󰀁󰀁生󰀁物󰀁技󰀁术󰀁󰀁󰀁󰀁󰀁󰀁󰀁󰀁󰀁󰀁󰀁󰀁󰀁󰀁󰀁󰀁󰀁󰀁󰀁󰀁󰀁󰀁󰀁基因家族的10个成员已经被绘制了基因图谱,其中6个表达有功能的蛋白,2个通过跨膜区域锚定在细胞表面,其它的通过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定在细胞膜上。2009年,EagleRA等[8]又发现了RAET-1G(ULBP5)的两个变体。全长转录体RAET-1G1的编码蛋白为跨膜蛋白并含有胞浆区域。RAET-1G1主要在细胞内表达,少部分在细胞表面表达。剪切片段RAET-1G2为可溶性配体。人的NKG2D配体的另一家族是MIC-A和MIC-B。MIC-A和MIC-B都具有多态性。目前,MIC-A有61个等位基因,MIC-B有30个等位基因。其中某些等位基因的表达产物能使机体对某种疾病产生易感性[9]。NKG2D配体在不同的肿瘤细胞系中广泛表达,也可以在其它多种癌细胞系中被检测到。但NKG2D配体并不是所有癌细胞系的普遍特征,如淋巴癌细胞系RMA、RMA-S和黑素瘤细胞系B16等就不存在NKG2D配体的表达。并且,从不同老鼠建立的癌细胞系NKG2D配体的表达水平也是不同的。SmythMJ等[10]报道只有1󰀁3经MCA诱导的恶性肿瘤细胞系在细胞表面表达RAE-1分子,而且表达水平不一。2007年,CarlstenM等[11]发现从卵巢癌细胞中分离得到的6个样本当中,1个表达MIC-A,2个表达ULBP2,2个表达ULBP3,另1个不表达NKG2D配体。SmythMJ等[10]还报道从缺乏穿孔素的小鼠身上分离得到的癌细胞系都表达RAE-1。因此穿孔素可能是造成NKG2D配体原位表达差异的主要原因。总之,NKG2D配体的表达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配体阳性肿瘤的比例、配体表达的水平以及配体表达的类型在不同的肿瘤类型和不同的肿瘤个体是不同的。2󰀁NKG2D及其配体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2.1󰀁NKG2D介导免疫细胞的肿瘤杀伤作用2.1.1󰀁NKG2D介导NK细胞的肿瘤杀伤作用在体外,纯化的NK细胞接触表达NKG2D配体的肿瘤细胞,结果只有低水平的肿瘤细胞杀伤作用,这表明NKG2D介导的最佳效应功能激活还需要其它信号参与。在体外加入IL-15或高剂量的IL-2培养NK细胞均能增强NKG2D介导的肿瘤杀伤作用。2008年,BoyiadzisM等[12]发现IL-15能显著提高NK细胞增殖的总数并能显著增加NKG2D的表达,增强N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随后,StrboN等[13]也发现IL-21和IL-15均能增加NK细胞NKG2D和穿孔素的表达,提高NK细胞的肿瘤杀伤作用。2009年,IngramW等的结果表明转染CD80󰀁IL-2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能上调NK细胞NKG2D的表达,显著增强N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另外,ZhangC等[14]的实验结果表明IL-12也能上调NKG2D和穿孔素的表达以提高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最近,ElsnerL等人还发现NK细胞在热休克蛋白(HSP70)的作用下细胞毒效应蛋白酶颗粒酶B表达显著增加,NKG2D介导的抗肿瘤作用也明显提高。HorngT等[15]发现在NK细胞内IL-15受体信号通路和NKG2D通路相偶联,IL-15受体引起janus激酶磷酸化DAP10,启动了下游信号通路并促进了NKG2D介导的效应功能。其它细胞因子是否以相似方式激活NKG2D通路?其它活化性受体是否以相似方式被细胞因子调控?迄今还未见报道。另据报道DC细胞产生IL-15,DC细胞在体内接触Toll样受体配体后,把IL-15递呈到DC细胞表面并在下游淋巴结内供给NK细胞[16]。DC细胞递呈IL-15是否在NK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还未知。2.1.2󰀁NKG2D介导巨噬细胞的肿瘤杀伤作用从腹膜分泌液得到的巨噬细胞在一定量的脂多糖(LPS)或IFN-󰀁作用下,其NKG2D受体表达上调,当巨噬细胞与表达NKG2D配体的细胞系共同培养时,巨噬细胞还上调TNF的表达从而杀伤肿瘤细胞。2008年,BabaT等[17]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表达NKG2D的CD4+CD8+巨噬细胞对表达RAET-1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提高。2009年,BuhtoiarovIN等[18]发现在LPS作用下,T淋巴瘤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巨噬细胞能够提高NKG2D的表达并且增加NO的产量,促进了巨噬细胞的肿瘤吞噬作用。2.1.3󰀁NKG2D介导T细胞的肿瘤杀伤作用CD8+T细胞由于缺乏DAP12表达,NKG2D只能和DAP10结合。首先NKG2D可作为协同刺激分子来增强T细胞受体(TCR)的信号传导[19]。例如,在黑素瘤病人体内表达NKG2D的CD8+T细胞主要聚集在肿瘤组织内,通过结合TCR和NKG2D来激活抗肿瘤作用。在黑素瘤和结肠癌病人,外周血液来源的CD8+T淋巴细胞也通过激活TCR和NKG2D来识别杀伤肿瘤细胞[20]。其次,NKG2D并不需要TCR参与可直接活化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例如,长时间培养或者克隆的CD8+T细胞通过NKG2D介导的杀伤肿瘤细胞就不需要TCR参与。腹腔病人被慢慢活化的上皮CD8+T细胞依赖于NKG2D的肿瘤杀伤作用也不需要TCR参与。因此细胞的特征和生理功能决定了NKG2D是直接刺激分子还是协同刺激分子。2005年,TengMW等通过转染T细胞得到了表达DAP12的T细胞,这些DAP12T细胞能够特异的降解RAE-1󰀁阳性肿瘤细胞。用类似的方法,转染NKG2D的T细胞能够有效杀死NKG2D配体阳性的肿瘤细胞,并产生了大量的Th1细胞因子和炎症趋化因子。另外,IL-15能够激活从DAP10转基因小鼠体内获得的原始CD8+T细胞。在体外,IL-15不仅上调CD8+T细胞的NKG2D和DAP10,并且能够通过细胞外信号调控激酶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的磷酸化完成NKG2D介导的信号转导从而实现CD8+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IL-15活化CD8+T细胞的确切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2009年,WhangMI等[21]发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