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病证治

太阳病证治
太阳病证治

太阳病证治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太阳病辨证论治

Treatment of Taiyang Disease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概说Introduction

太阳病篇是《伤寒论》六经病篇的首篇,共有条文178条,几乎占全书一半,全篇涉及74方证,占全书三分之二左右,内容包括了太阳病表证(表寒证),兼变证,相似证等,是《伤寒论》中内容最多的一个篇章。

太阳的生理

太阳包括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二经,但主要指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络脑下项,挟脊抵背,络肾属膀胱。太阳的经络散步于人体之表,是人体最大之经。

“太阳”是指阳气旺盛之意。太阳主一身之表,为诸经之藩篱,故外邪侵袭,太阳首当其冲,发病最早。太阳病多为外感病的初起阶段。值得一提的是肺合皮毛,所以太阳病与手太阴肺经的病变亦有密切关系。

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因此,太阳失守,就会导致邪传少阴;反之少阴里虚,又可导致太阳虚馁(nei),易受外邪。

太阳病篇的内容

由于太阳的如上功能特点,当风寒之邪侵袭人体之时,正气奋起抗邪,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太阳病表寒证。太阳病是六经证治的第一阶段,表证阶段。

太阳表邪未解而兼有其他证侯,或患者在发病之初已有宿疾,形成兼夹者,称为太阳病兼证。

太阳表邪已罢,出现新的病证,称为太阳病变证。变证已不具备太阳病的特征,不属于太阳病范畴。太阳病篇有较大的篇幅讨论变证,意在指出太阳病有其复杂多变的一面,同时也强调对太阳病要早期正确治疗,以防传变。

此外,某些杂病,在其发病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类似太阳病的表现,如十枣汤证等,称为太阳病疑似证,亦列入太阳病篇中,是为了与太阳病进行鉴别。

太阳病本证(表证)——解表法。依据《内经》“在皮者,汗而发之”。

太阳病的治则:

太阳病的兼变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第一

节太阳病辨证纲要

Outline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for Taiyang Disease 一、辨太阳病提纲Outline of taiyang disease

[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提要]:本条为太阳病的脉证提纲(主要脉证,基本特征)

[词解]:头项强痛:强,不柔顺,有拘紧感。头项强痛即颈项疼痛拘急,转动不柔顺貌。

恶寒:畏寒,怕冷。

[讨论]:太阳主一身之表,为诸经之藩篱,因感受外邪而出现表证,就是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是太阳病的脉证特征,所以作为太阳病提纲。以后凡条文冠有“太阳病”三字,即含有此种脉证。

脉浮正气向外抗邪(外邪侵袭,卫气浮盛于表,向外抗邪在脉象上的反映。)

头项强痛外邪束表太阳经气郁滞(太阳受邪,经气运行受阻)

恶寒卫阳被遏(恶寒尤为太阳表证的辨证要点。前贤有“有一分恶寒未罢,即有一分表邪未尽”之说。)(floating pulse, headache and stiff neck, aversion to cold.) 太阳病的舌象何如?本条文未提到舌象,这是因为整个《伤寒论》都忽略了舌象。临床上应为舌质淡,苔薄白润。

二、太阳病分类Classification of taiyang disease

[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

[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提要]:太阳中风与伤寒的区别。

也就是说什么是太阳中风,什么是太阳伤寒。具有脉浮缓、头痛、项强、发热、汗出、恶风等脉证,称为太阳中风证;具备恶寒、体痛、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无汗、脉浮紧等脉证,称为太阳伤寒证。

[注意]:

1 脉缓(2)与脉紧(3),当是脉浮缓与脉浮紧。因为条文都冠有“太阳病”三字。脉缓也是相对于脉紧而言,指脉象柔软和缓,而无紧数之感,并非迟慢之意。

2 太阳病中风当于内科杂病的中风区别开来。内科中风亦称卒中,属于脑血管意外疾病,以突然晕倒,口眼歪斜为特征。而太阳中风是指外感风邪引起的表证。

3 恶风与恶寒都是自觉证状,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而已,不能截然分开。虽然从字面上看,恶风是见风始恶,较轻;恶寒是无风亦恶寒,甚至覆被向火亦不为之而减,较重。临床上二者却很难截然区分开来,常统称恶风寒。所以恶风与恶寒不能作为太阳中风与伤寒的辨证依据,应以汗出与否为准。

4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3),未发热不是不发热,发热是必然的,否则不能称为太阳病,但发热有迟早。初期尚未发热,是因为寒性凝敛,卫阳郁闭较甚,未能及时达表抗邪,故暂未发热。一旦卫阳伸展,正气抗邪则发热。发热的迟早,热势的高低,一与邪之多寡有关,一与正气的强弱有关。

5 同是感受风寒之邪,为什么会有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之

别?

一是由于体质不同。平素腠理疏松之人,感受风寒之邪之后,卫阳受伤,易犯太阳中风证。腠理致密者,感受风寒之邪,玄府紧闭,则易病太阳伤寒证。二是与感邪轻重有关。虽同是风寒为病,感邪较轻者多为中风,感邪较重者则为伤寒。

6 陈修园,把太阳中风称为“表虚证”,太阳伤寒称为“表实证”,沿用至今。更多医家则以方类证,因太阳中风用桂枝汤主治,故称“桂枝汤证”;因太阳伤寒以麻黄汤主治而称“麻黄汤证”。所以“表虚证”,“桂枝汤证”,“太阳中风”是互词,可互换使用,指的是同一回事。“表实证”,“麻黄汤证”,“太阳伤寒证”亦然。[原文]: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汗自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提要]:本条指出温病的脉证,以及误治的变证。

[词解]:直视;失溲;瘛疭。

[讨论]:

1 温病的主要特征:发热而渴,不恶寒。(fever, thirst without chills.)

发热:感受温热病邪,故发热。

口渴:邪热耗伤津液。

2 温病的治疗总则:清热保津,温病初起宜辛凉解表。一切能助热与伤津的治法皆为所禁,诸如辛温发汗,下法,熏法。

3 误治变证:

身灼热—-邪热炽盛。

自汗出——邪热迫津外泻

误身重——热邪伤气(气虚则疲乏无力而觉身重)

汗多眠睡、语言难出——邪热熏灼神明

鼻息必鼾——邪热壅肺

脉阴阳俱浮——邪热充斥表里内外

小便不利——津液下夺,水源枯竭

误下直视——阴津耗伤,不能上注于目

失溲(二便失禁)——热扰神明,精神昏愦

微发黄色,若火熏之(肤色晦暗)——火邪伤营,瘀热郁蒸误火剧则如惊痫,时瘛疭——热动肝风

若火熏之——再次误治—一逆尚引日,再促短命期。

三、辨病发于阳与发于阴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diseases originated from yang and yin

[原文]: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7)

[讨论]:

1 对“发于阳,发于阴”持不同看法。主要观点有:

1)认为发于阴发于阳是辨外感病阴证阳证的总纲。也就是说有发热的属阳,没有发热的属阴。如《内经·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身热”“阴胜则身寒”。

2)认为发于阳是发于阳经(三阳经),发于是发于阴经(三阴经)。

太阳病发热恶寒,少阳病往来寒热,阳明病但热不寒,三阳病均有发热。而三阴病通常是无热恶寒。

3)为发于阳发于太阳,发于阴是发于少阴。

因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庞安常、朱肱、张隐庵等人认为如此。

4)认为发于阳、发于阴都是病在太阳。发于阳指太阳中风,发于阴指太阳伤寒。以风邪伤卫为阳,寒邪伤营为阴来解(三纲鼎立学说)。如方有执,喻嘉言,《医宗金鉴》等持此论。5)认为阴阳是指人的体质虚实而言。代表人物山田正珍。6)认为阴阳是指上下焦而言,阳是指上焦,阴指下焦。如周学海等。

以上这些观点都不够全面。阴阳是病性的概括,必须结合证状理解,假使离开了客观证状来推断其所以然,则都是片面的。

2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没有实际意义,不必追究。

四、辨太阳病传变与否Whether taiyang disease transfer or not

[原文]: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剖欲吐,若燥烦,脉急数这,为传也。(4)

[原文]: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 [提要]:根据脉证来判断太阳病传变与否。

[讨论]:

1 如何判断其传与不传?

脉静——不数者不

阳明,少阳证不见传

剖欲吐(胆火犯胃)———少阳

躁烦(邪热内扰)————阳明邪传他经

脉急数————————里热

2 对“一日,二、三日”不可受限,应以脉证为依据。《内经》虽有“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之说。临床上,传变与否,正如条文所示,应以脉证为依据。

[原文]: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故也。若欲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8)

[词解]:行其经尽;再经。

[讨论]:

1 临床体会。病邪较轻的外感病,如普通感冒,一般一周左

右便邪衰自愈。如外感发热超七天,而病势不见减退,向里传变的可能性很大。这种现象古代医家早已发现。故《内经·热论》“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伤寒论》“发于阳,七日愈”之说

2 太阳病自愈,何以单提头痛?因头为三阳总会,太阳病一般会头痛.条文提头痛是省笔,临床当与发热,恶寒,脉浮等一起权衡,才能准确无误.

3 欲作再经,何以针足阳明?欲作再经,这是病至第七日尚未痊愈,而邪气有向阳明传变的趋势。邪气既欲向阳明发展,则先针足阳明的经穴,如足三里,趺阳等,使经气流畅,抗病力增强,则邪气不内传,乃可出太阳之表而愈。亦即“防患于未然”,“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意思。

[原文]: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10)

[释义]:表解是表证已解除。恶寒,发热,头痛等证已不存在。不了了者是患者身体觉得不爽快,尚未完全复原。这可能是余邪未清,或正气未复,需休息调养即可。十二日,约略之词也。

五、太阳病欲解时Taiyang disease tending to be cured [原文]: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

[词释]:从巳至未上:指巳、午、未三个时辰(9:00~15:00)。

[讨论]: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9:00~15:00是一日之中阳

气最隆盛的时候,人体阳气随自然界的阳气而盛于外。且又得到自然界阳气的资助,有利于驱散表寒。

时间因素,气象因子,及地理因素等与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关系,其科学性已经为现代的时间生物学,时间治疗学,时间药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所证实。

时间治疗学就是根据机体生理、病理随自然界变化的相应规律给予辨证论治,以期获得最佳疗效,属于“因时治宜”这一中医治疗原则的范畴。

第二节太阳病本证

Major Syndromes of Taiyang Disease

一、中风证Zhongfeng syndrome

(一)、桂枝汤证Syndrome suitable for Cinnamon twig Decoction

[原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 [提要]:太阳中风证的因,证,脉,治。

[词解]:阳浮而阴弱:一指病机,阳浮指卫气亢盛于外,与邪相争而发热。阴弱是指,营气(营阴)失于内守,故汗出。二指脉象,即轻按(阳)脉浮,重按(阴)脉弱。

[讨论]:

病因:邪风(风寒之邪)

头痛——风寒束表,太阳经气不利;又因风性轻扬,上犯阳位(头部)。太阳头痛的特点为头项强痛。

发热――卫阳抗邪,邪正相争。

主证:汗出――卫阳浮而不固,营阴弱而不守

恶风、恶寒――卫阳为风寒之邪所遏

鼻鸣干呕――外邪影响肺胃,肺气不利则鼻塞,胃气上逆则干呕。

脉浮缓(浮弱)――卫阳浮盛,营阴不足

病机:营卫不和(卫强营弱)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

桂枝――辛温,解肌祛风

芍药――酸寒,敛阴和营开中有合,散中有收

生姜――辛散,和胃散寒————助桂枝解表

枣草――甘平,益胃和中调和脾胃(甘草助芍药益阴)

论其功用,能发能收,能攻能补。柯韵伯《伤寒来苏集》“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凡头痛,发热,恶风、恶寒其脉浮而弱,汗自出者,不拘何经,不论中风、伤寒、杂病咸得用此发汗。若妄汗妄下,而表不解者,仍当用此解肌。如所云头痛、发热、恶寒、恶

风、鼻鸣、干呕等病,但见一证即是,不必悉具,唯以脉弱自汗为主耳。”

本方既有阴阳对立,又有静动结合,既相反而又相成,所以有“无汗能发,有汗能收”的功能。不仅能外调营卫,而且能

内和脾胃。所以不论外感内伤,只要符合营卫不和,或脾胃不和,使用本方皆有效。

使用本方注意桂枝与白芍的比例。同时不可小看生姜,大枣,甘草的功能。略生姜则表不透,可能身痒。成无己“姜枣味辛甘,因能发散,而此又不特专于发散之用,以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姜枣之用,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者也。”(《伤寒明理论》)

桂枝汤实际上是桂枝甘草汤与芍药甘草汤的合方,再加生姜,大枣而成,前者温阳通经,后者舒挛益阴,营卫和则自然汗出,而不是直接发汗。

服法与护理:

要提高疗效,除讲究药物的配伍外,还要注意给药方法,与药后护理,即所为“如法将息”根据桂枝汤方后注,其服法与

护理,主要有:

1)药后啜粥法――“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助胃气,益津液,使汗出表和,去邪而不伤正。)

2)温覆微汗法――“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温覆助卫阳,为汗不致伤正。

如大汗淋漓,则邪不祛正反伤,病必不可除。)

3)获效停药法―-“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中病即止,以免过剂产生副作用。)

4)守方继进法——“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如病人病情无进退,应守方继服,并可缩短给药时间,切勿杂病乱投。)

5)药后忌口法——“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防恋邪伤正。一句话,清淡可口。

[临床应用]:

1)治疗以发热、恶风、有汗、脉缓为特征的外感病。如感冒、流感、上呼吸道炎症等。该病多见于妇女、年老体弱的患者。对平时动则汗出,感冒不断的患者,可合玉屏风散2)治疗以恶风、有汗为特征的皮肤病,如荨麻疹,用桂枝汤为主,佐川芎、蝉衣、白蒺藜以加强疏风散邪作用,当归、生地养血和血,使邪自外透。亦可用治老年性皮肤瘙痒症,过敏性紫癜等。

3)治疗痹证。治痹痛,报导很多,本人理解,当是治上部痹痛,中医辨证属营卫不调,气血周流不畅所引起的,诸如颈肌劳损,肩部扭挫伤,肩周炎,肘部伤筋,前臂劳损性筋痛等上肢痹痛,可酌加鸡血藤,忍冬藤,桑枝等通络之品。笔者常用:桂枝、赤白芍、甘草、羌活、姜黄、当归、川芎、桑枝、鸡血藤、忍冬藤来治疗肩周炎。

还有一些,如背寒无汗案等。

Zhongfeng Syndrom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Fever, aversion to wind, headache, perspiration, stuffy nose, floating-moderate pulse,

(thin-white coating of tongue).

Pathogenesis: Disharmony (disorder) between ying and wei due to invasion of pathogenic wind-cold

Principle of Treatment: Releasing the exterior, harmonizing the ying and wei.

Prescription: Cinnamon twig decoction

Ingredients: Cinnamon twig, Peony root, Prepared Licorice root, Fresh ginger, Chinese date.

Clinical Applications:

1) Common cold,influenza,inflammation of upper respiratory tract,which characterized by fever, aversion to wind, sweating, floating-moderate pulse.

2)Dermopathy,such as urticaria.

3)Arthralgia-syndrome.

[原文]*: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53)

[讨论]:

1所指“病”应当泛指一切疾病,非局限于外感病。可以与(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合看,均指营卫不和之故。营气和――病不在营

2病常自汗出

营卫失调

外不谐――病在卫,不与营气和故

卫气不与营气谐和,是由于卫气失于捍卫功能,不能为营气尽其屏障职守,汗孔疏松,所以汗常自出。

3治疗方法:桂枝汤复发其汗――因其发汗而更发之,以驱卫表之邪。汗出则邪祛而卫复与营和而病愈。

[原文]*: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54)

[讨论]:

1本条与上条同是讨论营卫与自汗的关系。

2“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并非闲笔,而是辨证的关键。它提示,发热汗出不是里热或阴伤所致,而是卫气不和,营卫失调。营卫不和的原因,一是外感风邪,卫气受病。营卫不相协调。二是内在因素,不因风邪所伤而营卫自病,可能是由于体质禀气之偏差,阴阳不平衡而引起营卫不和协。卫气者,温分肉,肥腠理,司开阖,是以脏无他病,而时时发热自汗者,其职不在营而在卫,故本条独以“卫气不和”者,明确职责之所在。

3治法――先其时发汗则愈。给药时间应当在发热、汗出的休止时,疗效最好。

4通过(53)(54)的学习,得知桂枝汤即可发汗解表,又能收敛止汗,对汗腺有双向调节作用。

[临床应用]:治疗自汗、盗汗症;汗出津伤便秘症。Clinical Application: spontaneous sweating, night sweat, constipation.

[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95)

[提要]:再论太阳中风证的病因,病理和治疗。

[讨论]:病因:邪风(风寒之邪)

病理:营弱卫强

治疗:祛风解表,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

卫强是指风寒束表卫阳浮盛以抗邪引起的病理改变,即“阳浮者热自发”;营弱,指卫外不固,营阴不能内守,亦即“阴弱者汗自出”之义。

[原文]: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24)

[提要]:太阳中风,邪气较重,可针药并用。

[讨论]:太阳病服桂枝汤为正治,病当愈;今反见烦而邪不解,为药轻病重使然,宜先刺风池,风府以疏泄太阳之邪。

1 所谓“初服桂枝汤”即一剂分三服,第一服为初服,初服不得汗。所以表不解。

2 反烦不解,是因药未胜邪,邪郁较盛的缘故。这时可先刺风池,风府穴,以泻太阳之经气,而后再服桂枝汤调和营卫则愈。风池是少阳胆经穴位。风府为督脉穴位,两经与太阳经脉相连,刺之能疏泄邪气。(平时我们按推拿风池,风府等穴防治外感发烧等)由此可见,有时针灸可弥补汤药之不足,针药并用可提高疗效。

3 此“烦”并非里热烦躁,可能是服药后的一种反应,或是邪气郁滞,所引起的。(举服用桂枝汤后心烦案)

[原文]: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42)

[讨论]:太阳病,外证未解是指恶寒、发热、头痛等表证仍在;脉浮弱是指“脉阳浮而阴弱”,故可以考虑用桂枝汤来治疗。

[原文]: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44)

[浅注]:表证当外解,里实当攻下,这是治病之常法。即使表里证同见,在一般清况下,也应遵守先表后里的原则,先行解表。本条即此意。本条文患者“外证未解”当是指恶寒、发热、头痛等表证仍在,且有不大便之症。治疗宜先行解表,表解后再论治里。

[原文]: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需解外则愈,宜桂枝汤。(45)

[讨论]:

1太阳病,使用汗后,表证未除,应检查原因,是否汗不如法?或者是药轻病重?外感病需一汗再汗者亦不少见,切莫见表药服下不解,即怀疑病邪入里而改用下法。

2 若误用攻下法后,脉仍浮,(示表证仍在),虽误下而表邪未内陷,仍可用解外的方法,宜桂枝汤。

[原文]: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如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15)

[讨论]:其气上冲―――正气抗邪,邪未内陷―――宜桂枝汤

1太阳病,误下后

其气不上冲―――正伤邪陷——―不可再用桂枝汤

2 注家对“其气上冲”的看法不一,约有三种。1)作气逆解,病人自觉有气上逆;2)奔豚解;3)作头痛,恶寒,发热等表证解。如丹波元简“太阳经气上冲,为头项强痛等证。”[原文]: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57)

[讨论]:伤寒发汗(麻黄汤以发汗)后已解,为何半日许复烦(即发热,恶寒,头痛等症),脉浮数呢?可能有两方面,

一为余邪未尽,复行聚合;一为汗后肌腠开泄,复感风邪。但无论何种原因,总是在峻汗之后,故只须用桂枝汤以解肌和营卫,而不需用麻黄汤来峻发其汗。

(二)、桂枝汤禁例Contraindication of Cinnamon twig decoction

[原文]:……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16)

[讨论]:太阳伤寒表实证,禁用桂枝汤。因为桂枝汤的作用是和营解肌,适用于汗出恶风的表虚症。如果脉浮紧发热而汗不出,的表实证,则非此汤所能治。

[原文]: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17)

[提要]:以酒客为例,提示里蕴湿热者,禁用桂枝汤。

[讨论]:此处以酒客为例,代表里蕴湿热者。因桂枝汤为辛甘温之剂,辛温助热。甘以助湿,所以不可与桂枝汤。若误服了桂枝汤可能引起呕吐等反应。至于本证的治疗,陆渊雷认为,可在桂枝汤中“去甘枣加葛花,枳椇子”可作为参考。[原文]: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19)

[提要]:里热蕴盛者,禁用桂枝汤

[浅释]:阳热内盛者,忌用辛温药,服之则助火内焚,引起各种变证,即前人所云“桂枝下咽,阳盛则毙”,就是指此而言,服桂枝汤后,辛温助热动血,胃热上逆,则可能会导致

脓血等变证。

(三)、桂枝汤证的兼证

Associated syndromes suitable for Cinnamon twig Decoction

1. 桂枝加葛根汤证

Syndrome suitable for Cinnamon twig Decoction adding Pueraria

[原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词解]:项背强几几:项背部紧固拘挛不柔和的感觉,即项背拘紧,活动不自如,或颈背部肌肉紧张。

将息:调理休息,即服药后护理之法。

[讨论]:

项背强几几――太阳经脉经气不利

证:

反汗出恶风―-外邪袭表,卫虚不固。

足太阳经脉运行部位,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络脑下项,挟脊抵背,邪入太阳经脉,经气不利。“经脉所行,疾病所主”。理:中风表虚,兼经气不利

法:解肌祛风,升津舒经

方:桂枝加葛根汤。(注意,组成中有无麻黄的问题)

太阳病篇背诵条文

太阳病篇 【太阳总纲证】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中风表虚证】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伤寒表实证】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太阳病的症状

太阳病的症状 文章目录*一、太阳病的症状*二、太阳病的并发症*三、太阳病的饮食注意事项1. 太阳病吃什么好2. 太阳病不能吃什么 太阳病的症状《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 1、太阳伤寒证。 为寒邪袭表,正阳被郁,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证候。证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治宜辛温发汗,方用麻黄汤。 2、太阳中风证。 为外感风邪后,营卫不和所表现的证候。证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 3、太阳蓄水证。 为太阳经邪气影响膀胱腑气,气化功能失调所表现的证候。证见发汗,汗出,烦渴,或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脉浮。治宜通阳行水,方用五苓散。 4、太阳蓄血证。 为太阳随经热邪与瘀血结于下焦所表现的证候。证见少腹急

结或硬满,精神如狂,甚则发狂,小便自利。治宜泻热破结,方用桃核承气汤或抵当汤。 太阳病的并发症1、继发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鼻窦炎或化脓性扁桃体炎。 2、继发细菌性肺炎流感患者可能发生如下三种肺炎,即除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外,还可能出现继发性细菌性肺炎,以及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性肺炎。 3、Reye综合征(脑病-肝脂肪变综合征)是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肝脏、神经系统并发症。 4、其他并发症。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肌炎,儿童比成人多见,表现为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疼痛和压痛,可发生下肢搐搦,严重者不能行走。乙型流感病毒较甲型更易发生这一并发症。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含量短暂升高,患者3~4天后完全康复。 太阳病的饮食注意事项 1、太阳病吃什么好饮食适宜原则: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饮食适宜: 1.1、宜吃清热解毒的食物。 1.2、宜吃富含高蛋白营养物质。 1.3、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卷第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卷第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①,头项强痛②而恶寒③。 【注释】 ①脉浮:脉象浅表,轻手按之即得,犹如木浮水面。 ②头项强痛:头痛项强。项是颈的后部;强,去声,强直不柔和貌。 ③恶寒:恶,去声,厌恶、嫌憎的意思,恶寒即厌恶寒冷。 【译文】太阳病的症候,是以脉象浮、头痛、项部拘急不舒、畏寒为基本特征。 【评析】本条是太阳病的辨证提纲。 太阳病就是太阳经脉受病。脉浮,为外邪袭表,卫气向外抗邪在脉象方面的反应,提示病位在表。头项强痛,指头痛连及项部牵强疼痛,由于太阳经脉上额交巅还出别下项,太阳受邪,经脉阻遏不利,所以头项强痛。头为诸阳之会,少阳病、阳明病也会出现头痛,但是没有项强,这可从疼痛的部位上来作出鉴别。恶寒即厌恶寒冷,因卫阳被外邪所遏,所以感觉厌恶寒冷。恶寒俗称怕冷,大多释恶为怕,实际厌恶与惧怕的含义有别,是不能等同的。恶寒应包括恶风在内,恶寒者必然恶风,恶风是当风始恶, 不当风则无感觉,所以恶寒与恶风,只是程度的轻重罢了。恶寒是太阳表症必见的症状,而且贯穿在太阳病的始终,因此,前人有“有一分恶寒未罢,即有一分表邪未尽”的说法。但也不是绝对的,还应辨证地看待。太阳病恶寒,往往与发热并见,本条未提发热,因为卫阳被郁,尚未伸展, 可以暂时不见发热,卫阳伸展之后,必然伴有发热。恶寒与发热相较,恶寒尤为紧要,所以强调恶寒而未提发热。 【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①者,名为中风②。 【注释】①脉缓:王太仆说:“缓者,缓纵之状,非动而迟缓也。”就是和缓的意思。【译文】太阳病,见到发热,自汗出,厌恶风吹,脉象浮缓的,就叫做中风。

【评析】本条讲太阳中风症的主症、主脉。 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①者, 名为伤寒②。 注释】①脉阴阳俱紧:阴阳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指脉的尺寸,脉尺寸俱紧; 是认为指脉的沉浮,脉浮沉俱紧。两说都有理,但从表症脉必浮来看,应 是浮紧,那么,则以尺寸俱紧更符合实际。参考麻黄汤禁例有尺中脉迟、尺中脉微禁用,也可资佐证。“紧”指脉的紧张状态,与弦脉相似而如转索有力。 ②伤寒:太阳病无汗脉紧,象征寒性凝敛,故名为伤寒。此属狭乂伤寒, 不是泛指外感热病的广义伤寒。 【译文】太阳病,已经发热,或者尚未发热,畏冷,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身体疼痛,呕逆,无汗,寸、关、尺三部脉象皆浮紧的,即为伤寒。 【评析】本条讲太阳伤寒症的主症、主脉。 本条在太阳病提纲症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伤寒症的主要脉症。不论已发热,或尚未发热,因风寒等外邪袭表,卫阳被郁,病初起就必然发生恶寒。 未发热不等于始终无热,只是因卫阳郁闭较甚,未能及时向外抗邪,而暂未发热,当卫阳郁闭到一定程度,发热自会表现出来。发热的迟速,固然与感邪的性质有关,而体质因素尤为重要,不应专责之于邪气。卫阳郁闭则营阴亦必郁滞,经气运行不畅,则身体疼痛;胃气被外寒所束,不能顺其下降之性,则上逆作呕;皮毛闭塞,肌肤敛束,则脉象浮紧。 【原文】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译文】

伤寒论-太阳病篇-期末复习资料

伤寒论-太阳病篇-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症并治 第一节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脉症提纲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因病机——太阳主表,卫外。外感先病太阳。 症状解读——脉浮:邪在外,卫气浮于外抗邪。正气未虚。 头项强痛:太阳经循行头项,外邪易犯,风寒外束,经气受阻。 恶寒:外邪束表,卫气被遏,不能“温分肉”。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病因病机——风寒袭表、营卫失调。 症状解读——发热:风寒袭表,阳浮抗邪。 汗出、恶风:风性疏泄,伤于卫阳。卫外失固,营不内守,营阴外泄。 脉缓:营阴外泄。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症状解读——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与感邪、体质、卫气郁闭有关。(风寒甚,卫气郁闭重未能达表则不发热。)体痛:寒性凝滞。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

郁滞,经气运行不畅。 呕逆:风寒束表,表气郁闭,里气不和,胃失和降。 脉阴阳俱紧:***寒性凝滞,郁闭营卫,无汗脉紧。(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症状解读——发热而渴,不恶寒:温邪犯表,化热伤津。 误治解读——误汗: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则变为风温。热邪鼓动气血,身灼热、脉浮盛有力。热盛迫津外泄,自汗出。伤津,身重。热扰神明,多眠睡、语言难出。邪热壅肺,鼻息必鼾。 误下:攻下伤阴伤津,小便不利。肝肾阴精不能上承于目,直视。热盛神昏,关门不固,二便失禁。 误火:热盛伤津,动风,惊痫、瘛疭。热伤肝胆,水不涵木,黄疸。 三、辨病发于阳、发于阴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

中医如何区分太阳病证

中医如何区分太阳病证 太阳主表,为诸经之藩篱。太阳经脉循行于项背,统摄营卫之气。太阳之腑为膀胱,贮藏水液,经气化由小便排出。风寒侵袭人体,多先伤及体表,正邪抗争于肤表浅层所表现的证候,即太阳经证,是伤寒病的初起阶段;若太阳经病不愈,病邪可循经入腑,而发生太阳腑证。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分,博粹堂中医讲。 太阳的生理和病理: 太阳,包括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太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以固护于外,为诸经之藩篱。 太阳,亦称“隆阳”,是阳气旺盛之经。太阳的防卫作用,主要靠命门之火温煦,以启动膀胱的气化。盖阳气循膀胱经脉达于肌表,敷布于全身。又太阳处于他经之外,故主表。脏腑之俞穴均位于足太阳经上,卫阳借助俞穴以统各经营卫的运行,故太阳可统摄营卫。由于太阳经气行于一身之外,犹如院落之篱笆,所以称太阳为六经之藩篱。 太阳主表,肺亦主表,二者关系密切。太阳主表是因阳气敷布于外,而肺之所以主表,主要在于肺津滋养于皮毛。体表的阳气与津液相辅相成,共同发挥卫外的作用。 太阳病的发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邪自外入,一是病由内发,且二者往往互为因果和转化。邪自外入者,多因卫阳不足,风寒等邪乘虚而入,太阳首当其冲,卫气奋起抗邪,卫邪相争于肌表,致太阳经气不利,营卫失调而发病;病由内发者,系在一定的条件下,疾病由阴转阳,或由里出表。所谓由阴转阳,是指少阴病阳复太过,病转太阳之腑,因太阳与少阴相表里;由里出表多指阳明兼太阳病证。太阳病以邪气实为主,故其性质按八纲归类属表证、实证、阳证。 什么是太阳经证 【概念】太阳经证是指由于风寒之邪侵犯人体肌表,正邪抗争,营卫失和所表现的证候。太阳经证为伤寒病的初起阶段,是由风寒外邪侵犯太阳经所致。 【临床表现】恶寒,头项强痛,脉浮。 上述表现是太阳病的主症主脉,无论病程长短,但见此症此脉,即可辨为太阳病。 太阳经证,由于病人感受邪气之不同、体质的差异,又有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之分: 太阳中风症 【概念】太阳中风证是指以风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使卫强营弱所表现的证候。本证是以恶风,汗出,脉浮缓为辨证依据。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太阳伤寒症 【概念】太阳伤寒证是指以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导致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证候。本证是以无汗,身痛,恶寒,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 什么是太阳腑证 太阳腑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病邪由太阳之表内传其膀胱腑所表现的证候。根据病机之不同,又分为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 太阳蓄水证 【概念】太阳蓄水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邪与水结,膀胱气化不利,水液停蓄所表现的证候。本证是以太阳经证与小便不利、少腹满并见为审证要点。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小便不利,少腹满,消渴,或水入即吐,脉浮或浮数。 太阳蓄血证 【概念】太阳蓄血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邪热内传,与血相结于少腹所表现的证侯。

伤寒论太阳病篇 郭杰

2016届六安中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实习生读《伤寒论》太阳病篇有感 姓名:郭杰 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 年级:12级中西医临床 时间:2016年6月11日

正文:《伤寒论》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之手,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又以太阳病篇的论述最多。太阳病篇主要是论述外感病的传变与转归,以及失治误治之后的各类兼证、变证和疑似证等。因此有丰富的临床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 从《伤寒论》“太阳病篇”原文来看,太阳病的病变部位涉及到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太阳膀胱腑,也涉及到太阳所主的肌表营卫。由于太阳主表,而肺主皮毛,所以当体表的阳气受邪时,往往会导致肺气宣发肃降的功能失调而出现咳嗽或气喘。因此,手太阴肺经的病证也在“太阳病篇”中体现出来。当然,《黄帝内经》中用“太阳”命名小肠经和小肠腑,即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太阳小肠腑。但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的判断,在外感病的早期阶段,《伤寒论》中并没有涉及到关于小肠经、腑的相关病变特征,这也是值得现代临床考究的一个方面。 从太阳病的提纲证来看,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反映了风寒邪气侵袭太阳经脉和肌表,正气奋起与邪气抗争的病机。三者必须兼备,方可辨为太阳病,不可独为一证。太阳病往后又分为:中风、伤寒和温病。 太阳中风为外感风寒卫强营弱,以发热恶寒汗出脉浮缓为特征,又称太阳中风表虚证,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方用桂枝汤证。若兼项背强几几,太阳经气不利,方用桂枝加葛根汤。兼气息喘急者,是风寒迫肺,肺气不利,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兼汗漏不止,甚则小便不利,四肢拘急者,是表扬虚弱为主,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兼胸闷脉促者,是外邪欲陷胸阳不展,方用桂枝去芍药汤。若胸闷恶寒甚,脉微而不促者,是外邪已陷胸中,胸阳受损,然表邪还在,方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兼身痛不休,脉沉而迟者,是表邪未解而气营两亏,方用桂枝新加汤。

太阳病辩证论治

第一节太阳病辩证纲要 一、太阳病提纲 【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词语解释】 头项强痛:强,不柔和,有拘紧感。头项强痛即颈项疼痛拘急,转动不柔顺貌。恶寒:即怕冷 【辩证提要】 辩证要点:恶寒(寒风),或伴发热,头痛连项,脉浮。 病机:邪束太阳,经气不利,正邪交争,营卫失和。 意义:太阳病提纲(诊断标准)。凡此后言太阳病者,即具此证此脉。 二、太阳病分类 【原文】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词语解释】 恶风:为恶寒之轻者,即遇风则恶之,无风则坦然。 脉缓:指脉象柔缓而不紧急,非怠慢迟缓之意。 中风:中医证名,指外感风邪所引起的一种表证,与内伤杂病的中风病不同。【辩证提要】 辩证要点:发热,汗出,头痛,恶风,脉浮缓。 病机:外邪袭表,卫不外固,营不内守,营卫不和。 【原文】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词语解释】 脉阴阳俱紧:阴阳指部位,即寸关尺三部。急与缓相对,乃脉来紧束、紧张之象。阴阳俱紧,指三部脉都见紧象。 伤寒:证名,属狭义伤寒。 【辩证提要】 辨证要点:恶寒,头身痛,无汗,脉浮紧。 病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 第二节太阳病本证 一、中风表虚证 (一)桂枝汤证 【原文】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词语解释】 阳浮而阴弱:一指营卫 【辩证提要】 辨证要点:汗出,发热,恶风,头痛,脉浮缓。 病机:外邪袭表,卫阳不固,营阴外泄。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

伤寒论之太阳病篇

伤寒论之太阳病篇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一、太阳病经证: (一)中风表虚证:桂枝汤及其兼证 桂枝汤证: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桂枝汤主之。(13)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2)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 者,宜桂枝汤。(95)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服以须臾,可啜热粥以助药力。忌生冷、酒酪、五辛、粘滑、肉类等。) 桂枝加葛根汤证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病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经输不利,筋脉失养。 主证: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43)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18)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病机:风寒在表,营卫不和,肺气上逆。 主证:发热,汗出,恶风,头痛,咳喘气逆。 治法: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桂枝加附子汤证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0)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病机:表证未除,阳气虚弱,阴亦不足。 主症:发热,恶风,头痛,汗漏不止,四肢拘急不适,小便不利等。治法:扶阳解表。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译文】 太阳病的证候,是以脉象浮、头痛、项部拘急不舒、畏寒为基本特征。 2.【原文】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译文】 太阳病,见到发热,自汗出,厌恶风吹,脉象浮缓的,就叫做中风。 3.【原文】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译文】 太阳病,或者已经发热,或者尚未发热,必定厌恶寒冷,同时身体疼痛,气逆而呕,脉象尺寸都呈紧张状态的,就叫做伤寒。 4.【原文】 伤寒一日,太阳受至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译文】 伤寒病初起,第一日应是太阳经受病,如果脉静而不数急,就知道病在太阳,不会向其他经传变。如果很想呕吐,或烦躁不安,而脉象数急的,这表明已有向其他经传变的趋势。 5.【原文】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译文】 外感病两三天,已到邪传阳明、少阳之期,若不见阳明、少阳病的见证,而只见太阳病证候的,表示病未传变。 6.原文】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译文】 太阳病,见到发热口渴,不恶寒的,就叫做温病。如果在使用发汗方法以后,热势更高如同烧灼一样,名叫风温。风温的证候特点是尺脉和寸脉都见浮象,自动出汗,身体沉重,经常睡眠,呼吸时鼻有鼾声,而且语言困难。假使误用下法,便会引起小便不利,两眼直视,甚至大小便失禁。假使误用火法,轻则导致皮肤发黄,严重的就会引起如同惊痫的证状,时时手足抽搐痉挛。倘若再用火熏的方法,那就误上加误了。一次错误的治疗,变证虽重,还不至于马上死亡;再次误治,生命危险就迫在眉睫了。 7.【原文】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中医内科学鉴别诊断

考点一:下列病症的比较鉴别 中医内科病证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互相之间存在相似而又相异之处,正确地加以比较、鉴别对于提高中医理论、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1、感冒与温病早期的鉴别诊断 ①感冒:发热多不高或不发热,感冒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身凉脉静,病势轻,病程短,不传变,预后好。 ②温病早期:尤其是肺系温病,临床表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风温初起极似风热感冒之征,一般而言,温热病必有发热甚至高热,温热病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且见传变入里的证候。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诊断 ①普通感冒: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的流行特点。若感冒一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复加重,应考虑继发它病。 ②时行感冒:时行感冒发病迅速,不限于季节性,病情多重,往往具有流行性,传变迅速,治疗不及时易发生其他变证。 3、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的鉴别诊断 ①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以表证为主,可兼有咳嗽。治以辛温解表。方选荆防败毒散。 ②风寒咳嗽: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以咳嗽为主,可有表证。治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选三拗汤合止嗽散。 4、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的鉴别诊断 ①风热感冒: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边尖红,脉象浮数。治以辛凉解表。方选银翘散、葱豉桔梗汤加减。 ②风热咳嗽: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治以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方选桑菊饮加减。 5、风热咳嗽与肺痈的鉴别诊断 由于肺痈初期与风温极为类似,故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风温起病多急,以发热、咳嗽、烦渴或伴气急胸痛为特征,与肺痈初期颇难鉴别,但肺痈之振寒,咯吐浊痰明显,喉中有腥味是其特点,特别是风温经正确及时治疗后,多在气分而解,如经一周身热不退,或退而复生,咯吐浊痰,应进一步考虑肺痈之可能。 6、肺痈与肺痨的鉴别诊断 ①肺痨是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以及形体逐渐消瘦为临床特征,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病,四大主症:咳嗽、咯血、潮热、盗汗。

中医诊断作业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对的用“+”,错的用“-”,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1、望神,就是诊察患者精神意识活动,以了解病情轻重,推测预后的吉凶。 ( ) 2、面、目、身俱黄且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 ( ) 3、外感热病中,斑疹色淡红或淡紫者,提示病情轻浅,预后较好。 ( ) 4、一般地说,察舌质,重在辨病邪的浅深与胃气的存亡;察舌苔,重在辨脏腑的虚实。( ) 5、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弱,时断时续者,为郑声。 ( ) 6、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口渴,均提示热盛伤津。 ( ) 7、在四时脉象中,春季多见浮脉。 ( ) 8、“反关脉”与“斜飞脉”,都是比较少见的病脉。 ( ) 9、“阳盛则热”,热为阳证。故凡发热者均为热证、阳证。 ( ) 10、虚实辨证,是分析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 ) 11、就人体部位而言,皮毛、肌肉属表。故凡病位浅在肌表的病证,均属表证。 ( ) 12、亡阳证的汗出大多粘而味咸。 ( ) 13、足少阳胆经入耳中,肝胆相为表里。故耳内肿痛、流脓,多因肝阳上亢所致。( ) 14、心肾不交证的病机主要在于命火不足,不能上温心阳。 ( ) 15、心脾两虚证的实质是心脾两脏气血不足而表现的虚弱证候。 ( ) 二、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2分) 16、下列既可见于热证,又可见于寒证的舌象是( ) A、红舌 B、绛舌 C、淡白舌 D、紫舌 17、久病舌红少苔,多见于( )

A、热邪壅肺 B、胃热亢盛 C、肝胆火盛 D、阴虚内热 18、右手寸口脉关部分属脏腑是( ) A、肺 B、肝胆 C、脾胃 D、肾 19、气血本虚,又为湿邪所困的患者,多见( ) A、迟脉 B、弱脉 C、濡脉 D、微脉 20、滑数脉多见于( ) A、痰热内蕴证 B、肝阳上亢证 C、肝气郁结证 D、阴虚内热证 21、根据经络的分布,分辨头痛的经络病位,头项痛者多属( ) A、阳明经 B、太阳经 C、少阳经 D、厥阴经 22、患者面赤身热,口渴饮冷,烦躁不宁,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此属( ) A、表热证 B、里实热证 C、里虚热证 D、戴阳证 23、里虚寒证出现畏寒肢冷的病机是( ) A、寒邪束表,卫气失宣 B、阳虚失于温煦 C、阴寒内盛,阳气被郁 D、以上都不是 24、饮停胸胁,症见胸胁饱满,咳嗽时牵引作痛。此属( ) A、痰饮 B、支饮 C、悬饮 D、溢饮 25、患者身倦乏力,少气懒言,胁痛如刺,拒按,舌淡有紫斑,脉沉涩。此属( ) A、气虚证 B、血瘀证 C、气虚血瘀证 D、气血两虚证 26、患者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道灼痛,舌尖红赤,苔黄脉数。此属( ) A、心火亢盛证 B、肝火上炎证 C、小肠实热证 D、膀胱湿热证 27、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燥邪犯肺证和肺阴虚证的相同表现?( ) A、干咳痰少 B、痰粘难咯 C、发热恶风 D、舌干少津 28、下列哪项不见于阴虚风动证?( )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1条 太阳之为病,脉浮血管里头充血了, 血里头水份多了,头项强痛而恶寒。 第2条 太阳病,发热,汗出出汗并不太多,恶风,脉缓者外表出汗了,皮肤疏松,名为中风。 第3条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恶寒是表证的一个特征,体痛,呕逆一点也不出汗,这个人的气息不得旁达,,脉阴阳俱紧者上下脉全紧,名曰伤寒。 第4条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内传少阳病,若躁烦内传阳明的一个证候,脉数急者,为传也。 第5条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第6条 当了太阳病,若发汗已误发其汗,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浮主表也主热,这就主热,自汗出热由里往外蒸,身重身体有湿, 里面不实,多眠睡,鼻息必鼾热往上涌,语言难出热往上涌,白虎

汤证。 若被下者阳明病下而不伤人,但里头不实,下后脏气虚了,小便不利更伤津液,直视下药伤脏气,眼睛失去血液的融养,就发直,失溲肾功能失去收摄作用,。若被火者以火济火,如抱柴救火,微发黄色一点血色都没有,剧则如惊痫发惊恐时瘛疭时常的抽。若火熏之黄褐色,一逆误下尚引日但是已经是很重了,再逆指火攻,促其命期。温病只能用白虎汤,根据他这个条文,决不能发汗,泻药也不行,他没有实,实可以。那么后世,你像陈修园他们主张,真正的温病实证,可以用大量的麦冬、生地配合白虎加大黄,这我实验过,非常好使,但是得实。什么实啊?人说胡话,大便干了,那么这种温病你也说不能下吗?那得该下就下,但是只是攻不行,你得用强壮滋阴解热的药,就是麦冬、生地这类药,相当好使,得大量的用,不用生地用人参温补行嘛。 第7条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发于太阳病;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少阴病。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第8条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足三里穴,使经不传则愈。

太阳病辨证论治

太阳病辨证论治 一、A1型题 1.抵当汤中没有 A.大黄 B.水蛭 C.虻虫 D.桃仁 E.甘遂 ?显示答案 ?收藏本题 ?错题反馈正确答案:E 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主之以 A.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B.苓桂术甘汤 C.附子汤 D.茯苓甘草汤 E.真武汤 ?显示答案 ?收藏本题

正确答案:E 3.小青龙汤的药物组成是 A.麻黄、杏仁、芍药、干姜、细辛、桔梗、橘皮、炙甘草 B.桂枝、麻黄、芍药、干姜、五味子、半夏、细辛、炙甘草 C.麻黄、杏仁、葛根、桂枝、茯苓、白术、炙甘草、大枣 D.桂枝、葛根、麻黄、生姜、桔梗、大枣、炙甘草 E.桂枝、芍药、麻黄、葛根、五味子、生姜、人参、炙甘草 ?显示答案 ?收藏本题 ?错题反馈正确答案:B 4.桂枝甘草汤证的主要表现为 A.脉结代,心动悸 B.心下悸,欲得按 C.心中悸而烦 D.气从少腹上冲心 E.心下逆满 ?显示答案 ?收藏本题

正确答案:B 5.下列诸项中,除哪项以外,为麻黄汤证、桂枝汤证所共有 A.恶寒 B.脉浮 C.头痛 D.发热 E.喘 ?显示答案 ?收藏本题 ?错题反馈正确答案:E 6.小青龙汤证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均见喘,其主要区别在于 A.有无表证 B.有无内热 C.有无水饮 D.有无烦躁 E.有无呕逆 ?显示答案 ?收藏本题

正确答案:C 7.太阳病的热型是 A.往来寒热 B.发热恶寒 C.发潮热 D.厥热往复 E.不恶寒,反恶热 ?显示答案 ?收藏本题 ?错题反馈正确答案:B 8.旋覆代赭汤适于下列哪一项病证 A.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B.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 C.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 D.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 E.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 ?显示答案 ?收藏本题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 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二:「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三:「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四:「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静者,为不传也;若脉数急者,为传也。 五:「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颇欲吐,若烦躁者,为传也。 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七:若自汗出,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八:「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言语难出。若发汗者,小便不利;若被下者,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蒸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九: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十:「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十一:「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十二:「中风」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十三:病人身大热,反欲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十五:「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二两切大枣十二枚劈 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 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

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服后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 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 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十六:「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十七:「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及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劈葛根四两右六味,以水七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 将息,及禁忌法。 十八:「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下可与之。 十九:「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视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二十:「桂枝汤」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需识此,勿令误也。 二一: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二二、若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仁」。 二三:凡吐家,服「桂枝汤」,其后必吐脓血也。 二四:「太阳病」,发汗、逐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六味,以水六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若一服汗止,停后服。 二五:「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方中

伤寒论太阳病篇

2016届六安中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实习生 读《伤寒论》太阳病篇有感 姓名:郭杰 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 年级:12级中西医临床 时间:2016年6月11日 正文:《伤寒论》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之手,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又以太阳病篇的论述最多。太阳病篇主要是论述外感病的传变与转归,以及失治误治之后的各类兼证、变证和疑似证等。因此有丰富的临床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 从《伤寒论》“太阳病篇”原文来看,太阳病的病变部位涉及到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太阳膀胱腑,也涉及到太阳所主的肌表营卫。由于

太阳主表,而肺主皮毛,所以当体表的阳气受邪时,往往会导致肺气宣发肃降的功能失调而出现咳嗽或气喘。因此,手太阴肺经的病证也在“太阳病篇”中体现出来。当然,《黄帝内经》中用“太阳”命名小肠经和小肠腑,即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太阳小肠腑。但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的判断,在外感病的早期阶段,《伤寒论》中并没有涉及到关于小肠经、腑的相关病变特征,这也是值得现代临床考究的一个方面。 从太阳病的提纲证来看,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反映了风寒邪气侵袭太阳经脉和肌表,正气奋起与邪气抗争的病机。三者必须兼备,方可辨为太阳病,不可独为一证。太阳病往后又分为:中风、伤寒和温病。 太阳中风为外感风寒卫强营弱,以发热恶寒汗出脉浮缓为特征,又称太阳中风表虚证,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证。若兼项背强几几,太阳经气不利,方用桂枝加葛根汤。兼气息喘急者,是风寒迫肺,肺气不利,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兼汗漏不止,甚则小便不利,四肢拘急者,是表扬虚弱为主,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兼胸闷脉促者,是外邪欲陷胸阳不展,方用桂枝去芍药汤。若胸闷恶寒甚,脉微而不促者,是外邪已陷胸中,胸阳受损,然表邪还在,方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兼身痛不休,脉沉而迟者,是表邪未解而气营两亏,方用桂枝新加汤。 太阳伤寒证为风寒外束,卫闭营郁,以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为特点,又称太阳伤寒表实证。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用麻黄汤。因寒主收引,经气不利,故常伴身疼腰痛等证。若经气闭郁,项背强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1 各论 一、内科症状 一全身症状 1畏恶风寒 [概念] 畏恶风寒即指怕冷的感觉,此症在外感及内伤疾病中皆较常见。历代文献有"恶寒"、"恶风"、"畏寒"之称。有认为"恶风"与"恶寒"不同,"恶寒"者不受风吹即有怕冷之感,虽居于密室之中,甚至覆被向火,仍全身觉冷;恶风者乃遇风吹始觉怕冷。但临床所见,一般恶寒者皆恶风,恶风者也多兼有恶寒。恶寒、恶风、畏寒表现相似,故本篇用畏恶风寒概括之,并统称为恶寒。 [鉴别] 常见证候 风寒束表恶寒: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寒中少阴恶寒:恶寒无热,身倦肢冷,精神萎靡,呕吐,下利清榖,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微。

阳虚阴盛恶寒:恶寒肢冷,倦怠无力,少气懒言,口淡不渴,尿清便溏,面白舌淡,脉沉迟无力。 阳盛格阴恶寒:恶肢冷,烦渴喜冷饮,胸中烦热,腹部扪之灼热,咽干口臭,溲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沉伏。 痰饮内停恶寒:恶寒,肢体沉重,胸腹满闷,纳呆,口渴不欲饮,苔腻脉滑。 疮疡恶寒:恶寒,甚则寒战,发热,疮疡局部肿痛发热,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脉弦数或洪数。 寒疟恶寒:恶寒不发热,或热少寒多,休作有时,神疲肢倦,胸胁痞满,舌苔白腻,脉象弦迟。 鉴别分析 风寒束表恶寒与寒中少阴恶寒:前者恶寒系风寒之邪外束,卫阳郁闭所致。正邪交争则发热,卫阳不能舒展故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均为风寒表证。治疗以辛温解表,发散风寒为原则,方选麻黄汤等加减。后者恶寒系素体心肾阳虚,寒邪乘虚直中少阴所致。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正不胜邪,故见无热恶寒、身倦肢冷、脉微细等症。治疗宜扶阳抑阴,方选四逆汤为代表方。纵观二证虽均由外寒所引起,但风寒束表恶寒其寒邪在表,恶寒必伴有发热,且有头身重痛等一系列表寒证;寒中少阴恶寒其寒邪深达于里,但恶寒而无发热,且有下利清榖等阴寒内盛之症,两者不难区别。 阳盛格阴恶寒与阳虚阴盛恶寒:两证虽均有恶寒肢冷的症状,但病因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六经辩证之太阳病证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六经辩证之太阳病证 太阳病证,是指邪自外入或病由内发,致使太阳经脉及其所属脏腑功能失常所出现的临床证候。太阳,是阳气旺盛之经,主一身之表,簇摄营卫,为一身之藩篱,包括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外邪侵袭人体,大多从太阳而入,卫气奋起抗邪,正邪相争,太阳经气不利,营卫失调而发病;病由内发者,系在一定条件下,疾病由阴转阳,或由里出表。由于病人体质和病邪传变的不同,同是太阳经证,却又有中风与伤寒的区别。 太阳经证: 太阳经证,是指太阳经受外邪侵袭、邪在肌表,经气不利而出现的临床证候。可分为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 太阳中风证:太阳中风证,是指风邪袭于肌表,卫气不固,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出现的一种临床证候。临床上亦称之为表虚证。 【临床表现】发热,汗出,恶风,头痛,脉浮缓,有时可见鼻鸣干呕。 【证候分析】太阳主表,统摄营卫。今风寒外袭肌表,以风邪为主,腠理疏松,故有恶风之感;卫为阳,功主卫外,卫受病则卫阳浮盛于外而发热;正由于卫阳浮盛于外,失其固外开合的作用,因而营阴不能有内守而汗自出;汗出肌腠疏松,营阴不足,故脉浮缓。鼻鸣干呕,则是风邪壅滞而影响及于肺胃使然。此证具有汗出,脉浮缓的特征,故又称为表虚证。这是对太阳伤寒证的表实而言,并非绝对的

虚证。 太阳伤寒证:太阳伤寒证,是指寒邪袭表,太阳经气不利,卫阳被束,营阴郁滞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项强痛,体痛,无汗而端,脉浮紧。 【证候分析】寒邪袭表,卫阳奋起抗争,卫阳失去其正常温分肉,肥腠理的功能,则出现恶寒;卫阳浮盛于外,势必与邪相争,卫阳被遏,故出现发热,伤寒临床所见,多为恶寒发热并见。风寒外袭,腠理闭塞,所以无汗;寒邪外袭,太阳经气不利,故出现头项强痛;正气欲向外而寒邪束于表,故见脉浮紧;呼吸喘促乃由于邪束于外,肌腠失宣,影响及肺,肺气不利所致。因其无汗,故称之为表实证。 太阳腑证: 太阳腑证,是指太阳经邪不解,内传入腑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太阳蓄水证:太阳蓄水证,是指外邪不解,内舍于太阳膀胱之腑,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能而致蓄水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临床表现】小便不利,小腹胀满,发热烦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脉浮或浮数。 【证候分析】膀胱主藏津液,化气行水,因膀胱气化不利,既不能布津上承,又不能化气行水,所以出现烦渴,小便不利。水气上逆,停聚于胃,拒而不纳,故水入即吐。本证的特点是“小便不利,烦渴欲饮,饮入则吐”。 太阳蓄血证:太阳蓄血证,是指外邪入里化热,随经深入下焦,邪热与瘀血相互搏结于膀胱少腹部位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伤寒论之太阳病篇

一、太阳病经证: (一)中风表虚证:桂枝汤及其兼证桂枝汤证: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桂枝汤主之。(13)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95)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服以须臾,可啜热粥以助药力。忌生冷、酒酪、五辛、粘滑、肉类等。)桂枝加葛根汤证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病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经输不利,筋脉失养. 主证: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43)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1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病机:风寒在表,营卫不和,肺气上逆。 主证:发热,汗出,恶风,头痛,咳喘气逆。 治法: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桂枝加附子汤证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 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0)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 去皮,破八片) 病机:表证未除,阳气虚弱,阴亦不足。 主症:发热,恶风,头痛,汗漏不止,四肢拘急不适,小便不利等. 治法:扶阳解表。 桂枝去芍药汤证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21)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太阳病桂枝汤证

太阳病 一、太阳病纲要 1.病因病机:太者,大也。太阳为三阳之首,为诸阳主气,阳气较多,所辖范围最广,故又称“巨阳”。主肌表,统营卫,为一身之藩篱。 太阳包括手太阳小肠与足太阳膀胱经。但以足太阳比手太阳所经部位多,故又以足太阳所主病变为主要论述对象。 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太阳主外,少阴主里。太阳卫外而固护少阴,少阴藏精而支持太阳。太阳失固,病邪内传少阴,少阴里虚,则易感受外邪而发病。 太阳病,是人体感受外邪,以正邪交争于体表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2.典型脉症:风寒外邪侵犯人体,体表受邪,正气奋起与邪抗争,气血浮盛于体表,脉气随之鼓动则脉浮;足太阳膀胱经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风寒之邪阻遏膀胱经,太阳经气不利则头项强痛;营卫功能失和,卫气不能发挥其温煦体表的功能则恶寒。《伤寒论》将其放在第一条,被后世称之为“太阳病提纲”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3.证候分类:临床中太阳病分为太阳病本证,兼证,变证和类似证。 太阳中风:发热,汗出,脉浮缓 太阳病本证太阳伤寒:发热,无汗,体痛,呕逆,脉浮紧 温病|表郁轻证:阵发性的发热恶寒(表证久未解)

太阳病兼证是指太阳本证兼见的一些其他症状表现,可分为太阳中风兼证和太阳伤寒兼证。 太阳病变证是太阳病治疗不及时或经误治而导致的新病证,其已不是太阳病。提示太阳病误治后复杂多变。 太阳病类证是临床表现类似太阳病的一类病证,也不属于太阳病。主要用于鉴别诊断。 4.传变与愈期 ●传变:(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脉 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有传也。 ●愈期:(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二、太阳病本证 ●桂枝汤证 1、条文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瑟瑟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