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词语联想意义的中西文化比较

合集下载

中西方词汇内涵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词汇内涵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词汇内涵的文化差异王威1 词汇文化内涵的含义爱德华·萨丕尔说:“语言不能脱离文化存在”。

掌握一门语言实际上就是掌握语言所承载的文化。

词汇是构成语言最基本最多变的要素,反映了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所以说,学习语言的过程也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

内涵意义是区别于概念意义的另一种意义,词汇的文化内涵是指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赋予了词汇附加意义。

不同词语蕴含的是不同民族特定的思维模式和传统价值观,所以掌握不同民族的文化对词汇内涵有很大的帮助。

2 中西词汇文化内涵的比较2.1 动物词龙在中国人心中向来是神圣的存在,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所敬畏的神兽,是帝王的象征,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与龙有关的成语也大多代表着吉祥,如龙骧麟振、龙翔凤舞等。

可是在西方,“dragon”代表着灾难与凶狠。

在许多西方小说里,龙是作为邪恶的怪兽出现的,屠龙的人被人们奉为勇士。

虎在中国人眼里一直是百兽之王的形象,是威严与权力的象征,但在西方人眼里狮子是他们所公认的百兽之王。

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带有虎字的词语译成英语后由“lion”代替。

在西方国家人们普遍认为蝙蝠是一种邪恶凶狠的动物,人们经常用蝙蝠形容一些负面的事物,但在中国由于蝠与福同音,蝙蝠反而变成了吉祥福气的代表。

由此可见,不同的民族文化在对待同一种动物词语时有很大的区别,词语背后的文化内涵也是千差万别。

2.2 颜色词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对待白色的态度,在西方人的思维里,白色是纯洁、无暇的象征,婚礼的英文为“white wedding”,新人们在举行婚礼的时候多数选用白色的婚纱,宾客出席时也会倾向于选择白色的礼服。

但在中国的文化里,白色除了代表清白等寓意,更多的时候,白色是一种禁忌的颜色,代表着死亡和悲伤。

人们把葬礼成为“白事”,在葬礼上要挂白幡,穿白色的孝服。

蓝色在中西方文化中也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提到蓝色中国人首先想到的一般是深沉的大海,从而联想到广阔、静谧和沉静。

西方人则大多会将蓝色与忧郁、沉默联系在一起,比如“in a blue mood(情绪低落)”。

中西方词汇文化差异.doc

中西方词汇文化差异.doc

中西方词汇文化差异.doc词汇是每个语言的基石,它在不同的语言中承载着不同的内涵和文化价值。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时候同一个词汇会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使用方式。

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理解并掌握词汇文化差异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中西方词汇为例,介绍一些文化差异,并探讨跨文化交流中应注意的事项。

一、同音异义有些词汇在不同的语言中虽然发音相同,但却有着不同的意义。

例如,在中文中,“关注”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注意和关心,而在英文中,“attention”则更强调对某事物的集中注意力。

再例如,“左右”在中文中表示方向或时间的控制,而在英文中则常常表示某个决策或行动的影响力。

对于同音异义的词汇,我们需要在交流中仔细辨别其实际含义,以免造成误解。

二、音译文化差异中文中有很多词汇是从外语音译过来的,这些词汇所传达的意义和文化背景也不同于原本的语言,往往包含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例如“马达”(motor),“公关”(public relations),“麻将”(mahjong)等等都是从英文或其他语言音译过来的。

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这些音译词汇所代表的文化背景和内涵,才能更好地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交流。

三、文化细节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都有一些特殊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会体现在词汇和表达方式上。

例如,在中文中,称呼长辈时要使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而在英文中则使用“grandfather”、“grandmother”等;在中文中,“过年”和“过节”表示的是中国传统节日,而在英文中则分别用“Chinese New Year”和“holiday”来表示。

四、情感色彩在不同的语言中,同一个词汇所含有的情感色彩也不尽相同。

例如,在中文中,“吃饭”常常被视为一种亲密关系的表达,“爱”则常常被视为一种婚姻状况的表达;而在英文中,“eat together”和“love”则没有这种情感色彩。

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需要注意到这些情感色彩所带来的语言文化差异,并避免使用不合适的词汇或表达方式。

英汉植物词联想意义对比分析与文化诠释[论文]

英汉植物词联想意义对比分析与文化诠释[论文]

英汉植物词联想意义的对比分析与文化诠释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

英汉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植物的词语都很丰富。

由于文化背景及习俗习惯等的差异,英汉植物词的联想意义也往往有所差别。

本文试图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对英汉语言中植物词的文化内涵作一些对比分析并揭示其形成的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它们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关键词:植物词联想意义文化内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表达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而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很多表示植物的名词,如小草、松树、玫瑰等,这些植物词语经过长期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它们所呈现的联想意义或相同或不同。

所谓联想意义,就是词语附加的或隐含的意义,词语联想意义的产生是因为使用者长期受到本族文化的熏陶而产生的一种联想。

离开了特定的文化语境,这种联想意义恐怕就不再成立或发生了变化。

笔者将从汉植物词联想意义的趋同性、差异性和民族性三个方面探讨英汉植物词联想意义的异同,并进一步分析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

一、英汉植物词联想意义的趋同性语言间的共同之处决非产生于偶然和巧合,而是由不同民族间文化上的共性所决定的。

中华民族和盎格鲁——撒克逊民族虽分别属于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但他们同样生活在生机勃勃的自然界中,同样面对四季的交替变换和大自然的挑战。

因此,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植物词具有相同的联想意义便不难理解了。

英汉植物词的联想意义或者是完全相同,或者是部分相同。

英汉植物词联想意义的趋同性是建立在人类生活和认知心理的客观相似性基础之上的,是语言物质属性的一种反映。

以桂树(laurels)为例,它一直是吉祥、美好和荣誉的象征,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人们都能把它和”出类拔萃”以及“荣誉”联系在一起。

古人用桂枝编成帽子给优胜者戴上,就叫做“桂冠”。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如果有人考中了状元,就会被形容成“蟾宫折桂”,来比喻夺得第一名。

X 中西成语谚语文化内涵比较

X 中西成语谚语文化内涵比较

H
12
英语:as fit as a fiddle/as fit as a butcher’s dog(神采奕奕,非常健康)
as good as gold (表现很乖) a mare’s nest (看似有趣但毫无价值的发现) play like a cat with a mouse (像猫捉耗子似的欺负/折磨) get hold of the wrong end of the stick (误解、判断错误) have a bee in one’s bonnet (about sth. )(念念不忘、心里想着)
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H
18
远水难救近火。 Water afar quenches not fire. 有其父必有其子。 Like father, like son. 情人眼里出西施。 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眼不见,心不烦。 Out of sight,out of mind.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To err is human.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H
21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 (=滚石不生苔。)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如坐针毡 be on pins and needles
随波逐流 go with the tide
乱七八糟 at sixes and sevens

中西文化比较名词解释

中西文化比较名词解释

1、文化与文明的关系:(1)《苏联大百科全书》中概括:“文化概念最初是指对自然的有目的的影响,以及人本身的培养和训练。

培养不仅包括培养人们遵守现有的准则和习惯的能力,而且包括鼓励他们遵守这些准则和习惯的愿望,使他们相信文化能够满足人的全部要求和需求。

任何社会文化都包含这两层意思。

”(2) 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涉及到文明,《尚书》、《易经》等,李渔的《闲情偶记》中有“求辟草昧而致文明,不可得也”,隐含与蒙昧相对应的文化状态的含义,接近现代意义。

西方的文明概念与城市文化兴起关系密切。

(3)在许多情况下,文明和文化两个词通用。

文明往往指的是相对成熟或者高级的文化形态。

中华文明古希腊文明等。

但对于处在低级状态下的文化,一般不用文明一词。

如因纽特文明。

(4)一些学者认为文化为精神现象,而文明指制度化、形态化的社会现实,如政治、军事、法律等。

有的学者(美国巴格比)用文明将较大较复杂的文化与较小较简单的文化区别。

四大文明古国与一些“亚文明”。

许多人不加细究地把文明作为文化的广义解释,用它来描述那些综合性、整体性较强的文化事实。

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精神文明等。

2、中西学者对文化的阐述:1把文化看做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用它来概括人类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全部物质与精神财富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

2把文化理解为人类精神现象或观念形态的总和。

3强调文化作为人的社会行为与习俗的意义。

4还有一种普遍的认识,即把文化主要视作人类的艺术活动及富有仪式性的民俗活动的概括。

5一部分学者尤其是历史哲学家十分重视文化的历史传承性质,他们倾向于把文化理解为一个社会的传统行为方式或全部社会遗产。

6从功能和价值层面来认识文化的意义是文化概念探讨的又一思路。

7强调文化对人的思想行为的潜在指导和规范作用是另一类文化阐释的核心。

3、文化性质和特征:1、我们赞成把文化看做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

2、我们把民族性和地域性看做五年后的重要特征。

3、文化还具有规则性。

植物在中西文化中联想意义的

植物在中西文化中联想意义的

2.2 百合 (lily ) 在西方,百合是纯洁神圣的代表。关于百合的来历众 说纷纭,最著名的就是百合是由夏娃的眼泪所化成。在亚 当和夏娃被上帝逐出伊甸园时,夏娃流下了悔恨的眼泪, 从这些眼泪中开出了百合。在基督教的信仰中,百合也是 纯洁,贞操和无邪的象征。基督教评论家趋向于把百合洁 白的花瓣看作圣母玛利亚的纯洁高贵,而把金灿灿的花蕊 比作圣母光辉四逸的灵魂。因此洁白的圣母百合是复活节 上献给圣母的最好赞礼。 另外,lily 还有胆怯的联想,lily-livered 就表示“胆怯 的”。Biblioteka 1.2 荷花 (lotus)
在西方,荷花的联想意义深受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的影响。著名 的罗马诗人奥维德在他的长篇叙事诗《变形记》中揭示了荷花的起源, 关于宁芙洛提斯的悲剧。她为了逃脱普里阿普斯的追求,企求神将她 变成了荷花。 荷花在英语中还有忘忧果的意思,此意源于荷马的《奥德塞》 中的“吃忘忧树的人”。在从特洛伊返回的路上,奥德修斯和他的随 从来到了一个岛上,岛上的居民只以忘忧树的果实和花为食物。这种 神奇的植物拥有魔力,谁只要吃了它,就会忘记往事,而陷入恍恍惚 惚的昏睡状态,失去回家的动力。lotus eater 指希腊神话中食忘忧果而 忘却劳苦的人,引申为贪图安逸的人,lotus land 指忘忧果之乡、安乐 乡。
在斯宾塞的仙后中就已经出现柳树也为孤独的恋人而憔悴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柳树也代表着失如威尼斯商人中就有在这样的夜晚迪多手持柳枝站在海边等待着她的恋人重回迦在中国柳树也喻悲伤但这种悲伤却与死亡和失去恋人无关而是指离别的痛苦
植物在中西文化中联 想意义的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想要了解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运用语言 的文化。约翰.利昂曾经说过:“一个社会的语言是其文 化的组成部分。每种语言的词汇差异很明显地反映了语言 所处的社会的传统,风俗上的独特的文化特征。 因为每个 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和价值观,对于同样一种事物的看法 也会有所差异。特别是深受儒教,道教和佛教影响的中国 文化,与以基督教和希腊神话为蓝本的西方文化有着巨大 的差异。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对西方文 化的学习。 植物词汇在中英文里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植 物在人们眼中有其鲜明的个性,人们往往托物言志,将植 物与各种社会现象联系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作为 象征已融入了文化的精髓。由于不同的社会风俗,文学传 统和美学兴趣,相同的植物在中英文中有着不同的联想意 义。

英汉词汇联想意义对比

英汉词汇联想意义对比

英汉词汇联想意义对比研究摘要: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包含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

词汇的联想意义与社会文化关系密切。

另外,理解词汇联想意义对英语学习及教学颇有益处。

关键词:联想意义社会文化英语教学一、导论根据邓炎昌和刘润清(1989)的定义,词汇联想意义与明确表达词汇的基础含义的概念意义不同,它是指词汇隐含的或附加的意义。

leech(1983,引自刘润清和文旭(2006))把意义广义上分为七个类型:概念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射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其中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射意义,搭配意义被称作联想意义。

对外语学习者来说,词汇学习是最基础的一个环节。

外语教学不但要教学生词汇的拼写、发音及用法,还应该教他们词汇的联系意义,以使学生在全面理解词义基础上掌握其交际用法,最终达到提高其语言使用能力的目的。

词汇的联想意义与社会文化关系密切。

人们对于词汇的概念意义不难理解,因为它们在字典中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对于由交际双方文化差异引起的词汇联想意义,往往较难理解。

这种联想意义与词汇本身的意义没有必然联系,却因文化和个体差异而呈现多样性,是人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经验,在特定的语境中对特定的词产生某种特定的感受。

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了解这种联想意义的差别,就不能完全认识到词汇所承载的全部信息量,并可能给交际带来困难和麻烦,造成交际障碍。

基于此,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即概念意义相同联想意义部分相同,概念意义相同联想意义相反和概念意义相同联想意义只存在一种语言中来对比英汉词汇联想意义的异同,使人们能更好地认识到词汇联想意义所附加的文化制约性和交际价值,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英汉联想意义对比分析2.1 概念意义相同联想意义部分相同由于不同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会具有相同的特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词汇也会具有相同的联想意义。

在英汉语中,这种现象不难发现。

比如:“玫瑰”在英汉语中都象征爱情;“白鸽”象征和平;“狐狸”用来比喻狡猾的人;“蜜蜂”比喻勤奋的人。

中西方词汇内涵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词汇内涵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词汇内涵的文化差异作者:王威来源:《知识文库》2018年第23期1 词汇文化内涵的含义爱德华·萨丕尔说:“语言不能脱离文化存在”。

掌握一门语言实际上就是掌握语言所承载的文化。

词汇是构成语言最基本最多变的要素,反映了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所以说,学习语言的过程也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

内涵意义是区别于概念意义的另一种意义,词汇的文化内涵是指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赋予了词汇附加意义。

不同词语蕴含的是不同民族特定的思维模式和传统价值观,所以掌握不同民族的文化对词汇内涵有很大的帮助。

2 中西词汇文化内涵的比较2.1 动物词龙在中国人心中向来是神圣的存在,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所敬畏的神兽,是帝王的象征,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与龙有关的成语也大多代表着吉祥,如龙骧麟振、龙翔凤舞等。

可是在西方,“dragon”代表着灾难与凶狠。

在许多西方小说里,龙是作为邪恶的怪兽出现的,屠龙的人被人们奉为勇士。

虎在中国人眼里一直是百兽之王的形象,是威严与权力的象征,但在西方人眼里狮子是他们所公认的百兽之王。

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带有虎字的词语译成英语后由“lion”代替。

在西方国家人们普遍认为蝙蝠是一种邪恶凶狠的动物,人们经常用蝙蝠形容一些负面的事物,但在中国由于蝠与福同音,蝙蝠反而变成了吉祥福气的代表。

由此可见,不同的民族文化在对待同一种动物词语时有很大的区别,词语背后的文化内涵也是千差万别。

2.2 颜色词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对待白色的态度,在西方人的思维里,白色是纯洁、无暇的象征,婚礼的英文为“white wedding”,新人们在举行婚礼的时候多数选用白色的婚纱,宾客出席时也会倾向于选择白色的礼服。

但在中国的文化里,白色除了代表清白等寓意,更多的时候,白色是一种禁忌的颜色,代表着死亡和悲伤。

人们把葬礼成为“白事”,在葬礼上要挂白幡,穿白色的孝服。

蓝色在中西方文化中也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提到蓝色中国人首先想到的一般是深沉的大海,从而联想到广阔、静谧和沉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卷第1期2004年2月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ZHENGZHOUINSTITUTEOFLIGItTINDUSTRY(SocialScienceVol5NolFeb2004

【文章编号]1009—3729e200410t一0069—03【外国语研究】

常用词语联想意义的中西文化比较

王丽峰(郏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52)[摘要]词语的联想意义最能反映出文化差异,而文化问的差异往往导致词语联想意义的不同。日常交往中常用到的一些词语的联想意叉必然反映某国家某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英汉词语的联想意叉或偶同,或殊异,或相悖,或没有对应性。对此有了充分认识,才能主动化解不同文化带来的交斥障碍,减少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失误,从而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关键词]中西文化比较;联想意义;跨文化交际[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

ComparisonoflexicalimagebetweenChineseandwesternculture

WANGLi-feng

(SchoolofForeignLanguage,ZhengzhouUniv.,Zhengzhou450052,China)

Abstract:Thelexicalinaagebestreflecttheculturalgap,whereastheculturalgapresultsindifferentmean-

ingsofthelexicalimage.Somelexicalimageweoftenmeetwithinourdailycommunicationinevitablyreflect

thenationalcustom,reflectiveway,valueattitudeandetc.Theselexicalimagessometimessimilar,some—

timesdifferent,sometimesthecontrary,orhavingcounlerpar[.Theculturalgaphasalwaysbeenhard

nutforEnglish]earnerstocrack,reducingsomeproblemsfrompractical

communication,therefore,we

should

knowthesimiliafitiesanddifferencesinlexicalimageindifferentcuhuresinordertosucceedin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Keywords:comparationbetweenChineseandwesternculture;lexicalimage;.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

文化通过语言得以流传,语言深深地烙有特定文化的印记。·种文化中的历史、传说、宗教、风俗民情等无4i在语言中得以保存。英汉两种语言中反映各自文化特色的词语成分比比皆是,在日常交{丰中,有些词语的使用相同或相近,所表达的联想意义也相同或相近;有些词语用不同的形象表达同样的联想意义,异曲同工;有螳词语起源于迥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联想意义很难为对方所理解;而有些词浯甚至在另一种语言中根本找不到相对应的词[收稿Et期]2003—08—30;[修回日期]2003—11【作者简介]王丽峰(1966),女,河南省郑州市人语。本文拟就此作些初步的探讨。一、英汉语言中常用词语联想意义的相似性

英汉两种语言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也有共性的一面,双方具有某些相同的社会经验和心理状态,缘此造成了一些常用词语在形象和喻体上的偶合或近似现象,其含义和联想意义也基本相同,甚至完全相同,容易相互理解和接受。

03郑州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西丈化比较。

 万方数据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杜会科学版2004年汉语的“趁热打铁”,妊谓是strikewhilethetrot!ishot,这『坷个『一J义词语在联想意义上最巧合不过r,形象朴实,可以互相借川;汉语的“泼冷水”,英语足throwcoldnH…rOil,中国人和英荚人对“冷水”

(“,ldwaler)都有“使人泄气”或“使人螋兴”的联想,很足巧合。类似的还有:浑水摸鱼tofishinroulded

waters

九牛一毛ahairfromnlne“'ws

油嘴滑舌lohavewell-oiled

tongue

沧海一粟admpinthe

付之一炬Iocommittotheflames

隔墙有耳wartshave(jaPs

终成泡影tovanishlikebubble

以矛还牙日toolhfortooth

随波逆流togowilhIhcslieam

空中楼阁castlesintheair

漆黑一团…becompletelyinthedark

光阴似箭timeflieslike

千钧一发10hangbythread

沽名钓誉toilsh

m。praise

英汉语厶的这种I刊质性,为我们传译一些常用

例语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提供r可能,也为异域语言文化的交流,扣丌了方便之fJ。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英汉词语的含义和联想意义虽然没什么出入,但常有不嘲的褒贬语气或在意义上有宽狭轻重之分。如汉语“一丘之貉”与英语birdsofanather足同义i可语,但前者有贬义,后者却未必一再如汉语“物以类聚”与英语birdsoffeather

flockto“Iher也足同义词语,但前者平铺直叙,缺乏形象,后者较牛动,描绘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图画。遇到这种情况,必须r解其文化背景才能区别两种语言的同滑异同:

二、英汉语言中常用词语联想意义的相异性

人类既有其性的主流文化,更存在千差万别的次文化。不I司的文化传统、风俗民情、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会导致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尽相同,他们在传递信息时所用的词语及其联想意义也会有别。前面所举的英汉语占文化巾,常用词语及其联想意义完全梢同或摹本相似的情形,毕竟较少,更多的是喻义相同而喻体各异,或者使用的词语4i一样而表达的含义及其联想意义相似,下面举例说明。,中H几看到“¨oⅥⅢm’*uwnhorn”这一习语,会

马r联想到“各干各的事”,而将其译成“各吹各的弓”,但它的鲍语意义足“自吹自擂”以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成功、能力及智慧的认同和沣意。风凰(phoenix)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百鸟之王,故『f『f有“百鸟朝凤”一词,其有褒义色彩。中国古代国工被尊崇为“龙”,工后被尊崇为“风”,因而Hj“兜风旱祥”一词表示喜气洋洋、好事临f1的场面。但西方人看到“phoenix”往往会联想到“再生、重新塑造自己”一根据希腊神话,凤凰足长生不死鸟,能活500年,待到生命将尽时,就用树枝在树上筑个巢,燃烧自己,然后在灰烬中蕈牛,所谓“风凰涅槊”即指此一过程。因此西方人对灾难过后的城市表达良好的祝愿时,会说…likethelegendaryrisefromtheashesin

newsDlendor(像神奇的风凰鸟一样从灰烬中再生)。看到“candle”(蜡烛)一词,西方人会联想到“教堂的尊严”、“生目的快乐和祝福”,而中国人赋予“蜡烛”的文化意义更加深远,他们由此会联想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奉献精神”等。汉语中的“鸽子”是一种“利平”的象征,英语却用“olivebranch”(橄榄枝)来象征“和平”。汉语常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一股事物的迅速发展和大量产生,英语则用llkemush-moms(像蘑菇一般)。这是由于英美两国不产竹子,英浯中的bamboo(竹)是外来语,所以英美人小日_『能用竹笋来比喻,而我国人民则对竹很有好感。这些词语用不同的喻体表达相同的含义、有异曲同上之妙。类似的还有:拦路虎lionintheway

热锅上的蚂蚁like8㈣Ihotbricks

一举两得killtwobirdswithstone

势均力敌diamondcutdiamond

害群之马black

sheep

鸡皮疙瘩goosepimples

掌上明珠appleof

eye

对牛弹琴tocastpeads

beforeswine

原形毕露toshowtrue

colors

挥金如土10spendmoney

likewater

大海捞针tolookneedleinhaystack

水中捞月tofishintheair

无风不起浪smokewithoutfire

捕风捉影t0beatthe

air

进退维谷betweenthedeviimadthe

deep

三、英汉语言中常用词语联想意义的相悖性

不同浯言Zfnl的跨文化交流,首先必须避开不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