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看星座》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3《星座》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3《星座》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3《星座》教学设计星座是人类观察天空中星星分布规律的产物,它不仅是天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星座的基本知识和认识常见星座,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内容。

【引入】我将以一个富有趣味性的引入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星座的兴趣。

我会准备一张装满各种星星图片的大海报,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其中的内容,旨在引发学生对星座的好奇心。

接着,我会向学生介绍星座是什么,以及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和了解星座。

【知识传递】1. 星座的起源和分类:我会给学生讲解星座的起源,即人类为了观察夜空中星星的位置和规律而设立了星座。

然后,我会介绍星座的分类方法,如按季节划分、按星座图案划分等。

我会用图片展示不同季节中各自的星座,并解释它们的特点。

2. 常见的星座:我会介绍一些常见的星座,如北斗七星、仙女座、猎户座等。

我会告诉学生它们的命名由来以及它们在天空中的位置。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尝试亲自找出这些星座,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3. 星座的故事与文化:我会向学生讲述与星座相关的故事和文化。

例如,我会讲解希腊神话中与星座相关的故事,如仙女座和英勇的珀尔修斯的故事。

我还会介绍不同文化中关于星座的传说和故事,如中国古代的二十八宿。

【实践探究】1. 制作星座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记忆星座,我计划让学生进行制作星座图的实践活动。

我会提供一些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如黑纸、银色笔等,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星座图案来制作属于自己的星座图。

这样做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星座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星座观察活动: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观察和了解星座,我决定组织一次星座观察活动。

我会选择一个适合观察星座的地点,如校园的操场或者山上的观景台,然后在夜晚带领学生一起观察星座。

我会先讲解如何辨认不同的星座,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找出并命名不同的星座。

这样的活动既能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3-4《认识星座》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3-4《认识星座》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3-4《认识星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星座》是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四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夜空,认识并了解常见的星座,培养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和爱好。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1. 了解星座的定义和由来;2. 学习如何辨认星座;3. 学习星座的传说和故事;4. 观察夜空,寻找并认识常见星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天文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学生对星座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表面,对星座的由来、传说和故事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星座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星座的定义和由来,知道星座是由恒星组成的;2.学会如何辨认星座,提高观察夜空的能力;3.了解星座的传说和故事,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4.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激发学生对天文知识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星座的定义和由来,学会如何辨认星座;2.教学难点:掌握辨认星座的方法,能独立观察并认识常见星座。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夜空,发现星座的规律;2.讲解法:讲解星座的定义、由来和传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星座知识;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观察到的星座,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4.实践活动: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星座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星座图片、资料;2.准备户外观察所需的望远镜、星空图等;3.制作PPT,展示星座的相关知识;4.安排户外观察时间、地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夜晚的星空,引导学生关注星座。

提问:“你们能看到夜空中的星星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你们知道什么是星座吗?”2.呈现(10分钟)讲解星座的定义、由来和传说,让学生了解星座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呈现常见星座的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星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观察到的星座。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4.《认识星座》教学反思(3篇)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4.《认识星座》教学反思(3篇)

4.《认识星座》教学反思(1)《认识星座》这一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设计,是我针对六年级学生特点,结合教材内容精心准备的一堂科普课。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星座的基本概念,掌握星座模型的建立方法,并激发学生对天文方面的兴趣。

在课后,我对本次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紧扣教材要求,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分为初步了解星座和建立星座模型两个部分。

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讲解、示范、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讲解,我让学生了解星座的由来和作用;通过示范,我让学生掌握了建立星座模型的基本方法;通过操作,学生亲自动手建立了北斗七星的模型,并观察到了不同角度下星座形状的变化。

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引导学生理解星座概念时,我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前概念和原认知,导致部分学生对星座的理解不够深入。

其次,在建立星座模型的过程中,我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我还意识到,科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和创新。

总之,本次《认识星座》的教学设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将以本次教学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认识星座》教学反思(2)《认识星座》这一课程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建立正确的星座概念,并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

经过这次教学实践,我收获颇丰,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小学科学4认识星座(教案)

小学科学4认识星座(教案)

小学科学4认识星座(教案)认识星座一、教学目标:1. 认识星座是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

2. 了解星座的名称和象征,并能够根据特征辨识星座。

3. 了解星座与节气的关系,认识到天文现象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1. 星座的命名和象征。

2. 星座与节气的关系。

三、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与星座有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告诉孩子们希腊神话中的“大猎户座”与“仙女座”之间的有趣的爱情故事。

Step 2:认识星座1. 老师可以出示一张示意图,介绍星座是由哪些恒星构成的,并说明星座的命名方法。

2. 引导学生观察示意图上不同星座的形状和特征,让学生自己发现星座的相似之处。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星座特征,试着将示意图上的星座分组,并猜测每个星座的象征。

Step 3:星座与节气1. 老师解释星座与节气的关系:星座所在的位置与太阳穿过黄道的轨迹有关。

根据不同的星座所在的时间段,可以判断出各个节气的到来。

2. 引导学生观察常见节气出现的时间,并分析不同节气和星座之间的联系。

Step 4:活动游戏1. “找出星座”游戏:老师准备一些星座的图片,隐藏在教室各处,并给学生相应的星座名称提示。

学生们要根据提示找到星座的位置并回答星座的特征和象征。

2. “星座故事接龙”游戏:让学生自由发挥,以星座为题材编写自己的星座故事。

可以创意地运用星座的命名和象征,让故事更有趣。

Step 5:课堂小结老师对学生进行小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和总结。

四、教学延伸: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观察夜空中的星座,并记录下所观察到的星座的名称和特征。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科普读物或者在互联网上搜索更多关于星座的知识,将自己对星座的认识不断扩展。

五、教学评价:根据学生们在活动游戏中的表现和课后绘制的星座观察表,评价学生对星座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展示他们的观察成果。

六年级认识星座教学设计

六年级认识星座教学设计

六年级认识星座教学设计引言:在六年级的学习生活中,认识星座成为了一个有趣且具有教育意义的课程。

通过了解和学习星座知识,学生们可以拓展他们的视野,培养对天文科学的兴趣,并且加深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

本文将介绍一个针对六年级学生的认识星座教学设计,帮助学生们探索星座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星座,理解星座的概念和意义。

2.学生能够识别主要的星座,了解它们的名称、形状和位置。

3.学生能够描述每个星座的故事和传说,并了解与之相关的神话和文化。

4.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天空,识别并观察一些常见的星座。

5.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和观察力,通过观察星座的位置,预测天气的变化。

二、教学内容:1.星座的概念和意义:a.概念介绍:什么是星座?星座是天空中一组恒星的集合,形成了特定的形状和意义。

b.意义探究:星座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意义,有的用于农业,有的用于导航等等。

2.主要的星座:a.星座名称和形状:介绍主要的十二个星座,识别它们的名称和形状。

b.星座的传说和故事:讲解每个星座的背后的故事和传说,让学生们了解它们的来历和意义。

3.观察星座:a.观察天空:学生们将观察夜空,辨认星座,并用手指指出它们的位置。

b.观察指导:老师将指导学生如何找到特定的星座,如天蝎座和大熊座等。

4.星座与天气:a.星座与季节:学生们将学习如何使用星座来预测季节的变化。

b.星座与天气:学生们将了解星座与天气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观察力。

三、教学活动:1.探究活动:让学生们用学习资料和图书馆资源,了解不同文化中星座的意义,然后组织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观点。

2.绘画活动:学生们将绘制属于他们自己的星座图案,可以用彩色纸、彩笔等绘制,并在图案旁边写下星座的名称和简单的描述。

3.观察星座活动:带领学生在夜晚观察星座,教授学生如何辨认星座的方法,并指出其中一些具有特殊意义或故事的星座。

4.星座故事分享:学生们将选择一个喜欢的星座,进行深入的研究,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向同学们分享与之相关的故事和传说。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认识星座》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认识星座》
2.教学难点
-星座形状的识别:由于星座形状多变,学生在观察和识别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需要教师指导观察方法,如利用连线法、寻找特征星等。
-星座季节性观测:不同季节星座的观测时间和位置不同,学生需要掌握这一变化规律,以便于在实际观测中应用。
-星座与恒星的关系:理解星座是由恒星组成的,但恒星本身也在运动,这一知识点可能导致学生混淆,需要教师详细解释。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星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可能探讨星座在导航、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应用。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星座的实用价值,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
-星座的概念及其特征:使学生理解星座是由恒星组成的图案,掌握星座在天空中的分布、形状、大小等基本特征。
-常见星座的识别:通过学习北斗七星、猎户座等北半球常见星座,让学生能够辨认这些星座,了解其观测时间和方法。
-星座与神话故事的关联:使学生了解星座背后的神话故事,理解人类对星空的探索和想象。
举例解释:以北斗七星为例,讲解其形状、位置及其在导航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星座的基本知1.科学探究:通过观察星座、了解其特征,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宇宙的奥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科学思维:分析星座的分布、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宇宙现象的理解。
3.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究、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增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学生小组讨论时,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看到他们能够将星座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意识到有些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够自信,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生的心理状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六年级科学下册《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课件

六年级科学下册《在星空中一》教学设计课件

★ 牡羊座 ★ 富有開拓和創新的精神` 能輕易地馳騁在藝術殿堂中` 作 曲 家 巴 哈 、畫 家 梵 谷 、 童 話 作 家 安 徒 生 都 是 該 星 座 的 代 表 人 物 `
巨蟹座 No.1 胆子太小害怕恋爱 No.2 杞人忧天胡思乱想 No.3 唯 唯诺诺没有自信 No.4 喜欢吃醋容易嫉妒 No.5 情绪化又容 易歇斯底里 狮子座 No.1 自以为是 No.2 嚣张跋扈盛气凌人 No.3 爱慕虚荣 No.4 不懂自省 No.5 喜欢指使别人
处女座 No.1 唠叨啰唆 No.2 紧张兮兮阴阳怪气 No.3 小家子气 No.4 没有自信 No.5 喜欢委屈自己 天秤座 No.1 自命风流 No.2 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No.3 有点虚伪太过做作 No.4 喜欢辩论死鸭子嘴硬 No.5 分不清轻重缓急 天蝎座 No.1 疑心病重 No.2 控制欲强 No.3 在意别人的看法 No.4 喜欢测试 别人的容忍底线 No.5 超级爱比较 射手座 No.1 重视友情胜过爱情 No.2 热爱自由不想被控 制 No.3 做事粗心草率 No.4 容易冲动 No.5 说话 不经大脑 摩羯座 No.1 不懂得表达自我 No.2 不够浪漫 No.3 实事求 是不会为爱昏头 No.4 太过计较 No.5 过河拆桥
水瓶座 No.1 梦想太过遥远 No.2 不说出自己真心 No.3 对情人朋友一视 同仁 No.4 品味怪异 No.5 喜欢独立不受约束 双鱼座 No.1 有点滥情容易拈花惹草 No.2 耳根子软容易被骗 No.3 容易闯祸 却没责任感 No.4 太过温柔不懂得 保持距离 No.5 旧爱新欢搞不情楚 状况
12星座的 五大坏习 惯,看看 你有吗?
白羊座: No.1 冲动做事从不考虑清楚 No.2 没耐心没毅力 No.3 坏脾气且喜怒 无常 No.4 说话直接常常伤人 No.5 自私孩子气 金牛座 No.1 胆子很小 No.2 固执且太过死脑筋 No.3 速度慢半拍 No.4 沉默是 金 No.5 有点现实 双子座 No.1 三心二意有点花心 No.2 爱说话爱说教又爱八卦 No.3 做事不够 认真常常虎头蛇尾 No.4 抗压性不够,遇到困难就想跑 No.5 很会打 太极拳及推卸责任

《认识星座》说课稿

《认识星座》说课稿

《认识星座》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科学教师XXX,今天我实验说课的题目是《认识星座》,本节课选自教科版教科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第4课。

根据新课标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为什么这样教,教什么,怎样教为思路,从教学背景分析、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开展本次的说课。

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的前3课内容已经涉及恒星、行星等在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

从本节课开始,将开展对星座的学习,通过模拟实验建立星座的正确概念: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在视觉上形成的一个图像。

本节课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聚焦内容,第二部分探索活动,第三部分交流研讨,第四部分知识拓展,同时出示了星座和光年两个科学词汇。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恒星、行星在空间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已经建立过行星位置及日食模型。

在本次课程中,制作北斗七星模型易于学生操作。

(三)教材实验存在问题但是在实际授课中我发现了以下问题:1.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在视觉上形成的一个图像,而课本上的实验选择的橡皮泥小球本身并不发光,需要借助手电筒投影才能够进行观察。

2.学生手持纸板,装置容易晃动,观察到的现象不够明显。

3.学生手持纸板,在一侧进行投影后再换方向进行投影,学生观察视角比较单一,空间想象力比较弱。

基于上述问题,我将本次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改进:二、实验方案设计(一)实验器材1.采用小电珠模拟发光的恒星2.利用长方体框架支撑北斗七星3.PVC版模拟宇宙环境4.采用摄像头呈现多角度观察5.在希沃白板同步展示(二)实验设计创新点1.小电珠模拟发光恒星,解决橡皮泥小球本身并不发光的问题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在视觉上形成的一个图像,北斗七星模型中利用小电珠模拟发光恒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建立星座的概念,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2.长方体框架支撑北斗七星,解决学生手持装置出现的晃动问题北斗七星模型中利用细木棍与三通组装成长方体框架支撑纸板,用细棍代替棉线,解决了学生手持装置出现的晃动问题,学生在观察时效果更加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星座》教学设计 理论指导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将每一个人都培养成为科学家,小学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公民的素质,培养科学素养,是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科学解决个人与社会的问题。小学科学教育围绕着的核心是培养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素养包括: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方面。 就《认识星座》这一部分内容而言,小学生是难以掌握的:一是寻找星座的困难,因为所有星星都出现在夜空里,而那些有着美丽名称的星座即便有形象的提示 ( 如大熊星座、猎户星座 ) ,也很难看出这些星座与它们名称之间的联系。另外,星座观察只能在晚上进行,让儿童晚上来上课似乎不太可能。其次观察星座是一项既需时间又需耐力的活动,除了对星座有特殊兴趣的儿童外,一般儿童很难有观察星座的那份耐心。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知道星座是指一组恒星,知道划分星座的原因,能认出北斗星等少数著名星座。教学过程中更关注学生认识星座、观察星座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培养他们对观察、认识星空的兴趣,让学生基本掌握正确地观察方法。 教学方法上避免“填鸭式”式的灌输,采取提出问题、学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师生归纳总结这样一个基本模式,发挥学生学习主人作用,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化抽象知识、经验为感性体验,在动口、动手的过程中动脑,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世界。9“动手—动脑”从动手操作和思维发展来看“动手动脑”是最理想的模式。就科学课来谈,此模式的教学方法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最有利于思维发展。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言语动作应力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同时要注意引导儿童得出自己学习的结论。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学习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第三课《看星座》,星座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缺乏生活经验、知识储备的支撑,学习起来有难度。本课介绍了大熊星座、小熊星座以及北斗七星、北极星,设置了建立“我的星座”和制作星座放映器两个学习活动。 教学思路与方法 星座学习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为需要学生夜间在家观察,缺乏教师及时指导,而且需要要较长一段时间的坚持,学生容易失去热情。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把重点就放在来学生对观察星空的兴趣培养和方法指导上。 因此,教师从学生熟悉的“十二星座”入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相关所有生活经验,各抒己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可分为“先设问,后探究,再解疑”这三个阶段,各个阶段中教师注意思路引导、方法指导,预防知识点的灌输。学生就“我的星座”展开讨论活动时,教师组织、鼓励学生参与、交流,不直接判定方法对错,而是通过一个个问题引发学生们的讨论、探究,最后共同总结观察星星的正确方法。 在学生对星座由了一定认识之后,再次抛出问题:你对“星座文化”有什么想说的?引导学生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对待星座文化,更不可迷信星座文化。 交流“我的星座”活动分两次进行,第一课时初步交流,通过比较、讨论得出正确观察星座的方法,然后布置再次观察星座,提出观察要求,第二课时中再次交流、讨论,巩固对星座的认识和理解。制作星座放映器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合作制作,并展开评比,评出“最佳星座放映器”。 设疑、观察、讨论、动手制作、小组竞赛是这节课主要的教学方法。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逻辑思考能力,并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学习方法。由于平时学习、生活与星星联系不大,学生们对于星空平时缺少观察和了解,兴趣也不大。部分学生能过说出一些星座的名称,知道通过出生日期确定自己的星座,但对星座的含义,星座的特征,知道的很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恒星的概念及星座的组成; 2、了解划分星座的缘由及正确观察星星的方法; 3 、认识常见的大熊、小熊星座以及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4、了解银河由恒星组成。 过程与方法: 1、用正确的方法观察星空,建立自己的星座; 2、能找到北斗七星和北极星;会制作“星座”放映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并培养学生对观察、探索星空的兴趣;正确认识“星座”文化。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北斗七星、北极星、大熊星座、小熊星座;培养学生对星座学习的兴趣;观察星星的方法指导。 2、教学难点: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正确观察星星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手电筒、星座放映器 学生准备:提前观察星空,建立“我的星座” ;准备制作星座放映器的材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激趣 1、你知道星座吗? 师:同学们知道自己是什么星座吗? 生:(介绍自己的星座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

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双鱼座) 2、你觉得根据星座判定人的性格科学吗? 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暂不评论。 3、导入新课 师:星座到底是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星座的奥秘。 二、星座探密 1、 自读教材,初步探究 请生自主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问题1:恒星有哪些特征? 引导学生总结:想太阳一样,炽热、巨大的发光气体球,我们称之为恒星。 问题2:星座是由什么组成的?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星座由一组相关的恒星组成。 2、认识大熊星座、小熊星座 先出示大熊星座、小熊星座的图片(去掉连线),请学生观察。 生说一说观察到的星星。 师介绍关于这两个星座的神话故事,同时出示星座图案。 3、认识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出示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图片。 问题1:你认识这些星星吗?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它们? 问题2:你能找到北极星吗?说说你是怎样寻找的。 问题3:认识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对我们的生活有帮助吗? 师根据学生回答并小结:北斗七星属于就属于非常有名的星座——大熊星座,它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不同季节观测北斗七星时,它的位置有所不同,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4、认识并欣赏十二星座。 出示十二星座图片,请生观察、欣赏。 问题:你知道十二星座的来历吗? 师小结,简单介绍十二星座与黄道十二宫的关系。 5、星座解疑 问题1:人们为什么要划分星座呢? 问题2:现在你对根据星座评价人的性格有什么想说的? 引导学生客观对待星座,不迷信星座说。 三、我的星座 1、交流我的星座。 教师组织交流“我的星座”: (1)说说建立了什么样的星座? (2)说出命名的理。 学生各自到讲台上,用投影仪介绍自己的星座。 2、讨论我的星座。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我的星座”:仔细观察这些星座,看看能发现什么?学生观察后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发现:有的星座很相似,观察的可能是同一些星星。 讨论(1):怎么才能知道是不是同一颗星星?(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同一时间的星星的方位、颜色、位置、亮度是一致的。) 讨论(2):怎样才能确定一颗星星的颜色、位置、亮度?(可以统一时间,指南针确定星星的方位,量角器确定星星的高度,亮度用小圈圈表示。) 讨论研究后,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只指南针、一只量角器,要求全体同学在当天晚上(晴天的话)九点同时进行观察,确定“我的星座”中星星的准确位置。 四、了解银河系 播放银河系介绍短片。 问题:关于银河系,你想说什么呢? 五、课堂总结 根据这节课的研究,你对星座有哪些新的认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 这节课以交流展示和动手制作活动为主。 活动一:交流“我的星座” 一、介绍“我的星座” 1、介绍星座: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你的星座,请你把它介绍出来,(这一次的介绍和上一次不同,要求明确星座的方位、高度和特征。) 2、学生分别介绍各自的星座,介绍完了,把“我的星座”的星星标到教室里的的大投影片上,再按方位用胶带纸把星座贴在教室四周的墙上。 3、最后把四个方向的投影片用胶带粘在一整块,形成一幅完整的星图。 4、比较各自的星座:将我的星座和其他同学的星座进行比较,然后发表自己的发现。 (学生分成东西南北四个小组观察、比较、讨论。) 二、关注“我的星座” 继续观察“我的星座”一年四季在星空中的变化,建立星星运动规律的概念。 活动二:小组为单位,比赛制作星座放映器 活动三:以小组为单位,放映星座,评出最佳星座放映器。 引导学生从制作材料、制作过程、创意设计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设计 这节课我认真努力,表现特别好的地方是 ,一共获得 星。

我对自己很满意: 基本满意: 我要加油: 知道星座由恒星组成 能认识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能够找到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会观察星座并建立了我的星座 能够坚持观察星座 会制作星座放映器 能够积极发言 能够倾听同学发言 能够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设计特色简述 激发、培养学生对观察、认识星空的兴趣是设计整节课的主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生学习主人的作用,鼓励学生讨论、辩论,肯定学生好的表现,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教师放中有扶,及时引导,尽量创造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维持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 教学安排上,能够尊重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活动,做到“因生制宜”。根据本校学生多为外来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这一现实情况,及考虑到他们课余学习缺少指导,对天体学习兴趣不足,知识储备较少,教师将本节课安排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认识、了解星座,初步交流“我的星座”,了解正确观察星座的方法;第二课时再次交流“我的星座”,小组合作制作星座放映器、评比最佳放映器这三个活动,给足学生动手操作、交流展示的时间和机会,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自信心。 建立、交流“我的星座”这个活动在两节课中都有,认为很有必要,因为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在观察星星、建立自己的星座时,由于缺乏方法指导,可能比较盲目,甚至出现错误。通过交流和教师启发,在学生了解到观察星座的方法后再次观察时会更有收获,再次在班级交流、展示,会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星座的认识和理解。 能够动手做实验是科学课最吸引孩子们的地方,考虑本班孩子缺乏家庭支持,将制作活动安排在学校,学生在制作星座放映器的过程中能够巩固对星座的认识。安排星座放映器评比这个活动,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评价,无形中引导学生以正确地态度对待动手活动,让认真制作的学生有一种收获感,增强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 另外,对于目前很流行的“星座”文化,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了解,但还不具备辨别能力,不能以客观、科学的眼光认识它,教师在教学时鼓励学生发表见解、讨论,教师加之引导,让学生不迷信“星座”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 板书设计 看星座 恒星 大熊星座 小熊星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