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装牛奶不宜直接加热食用

袋装牛奶不宜直接加热食用

袋装牛奶不宜直接加热食用

许多人都习惯早晨起来把袋装牛奶丢进微波炉里或放在开水里加热当早餐食用。专家认为,这样加热牛奶是不科学的。

据食品检验的专家介绍,液态奶之所以有长达数天、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保质期,是因为其包装袋选用的是含有阻透性的聚合物或是含铝箔的包装材料。虽然这两种包装材料都是安全可靠的,但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由于这种聚合物材料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在高温下会发生分解。

如果将袋装牛奶直接进行高温加热,会导致包装材料里的聚乙烯中的一些有毒分解物渗到牛奶里,与里面的脂肪、蛋白质、糖等起反应,这样就会破坏原本的成分,直接饮用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袋装牛奶不宜连袋一起加热。[美食中国]

那么,正确的加热方法是怎样的呢?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于俊玲告诉记者,如果用微波炉加热牛奶,应该将袋装牛奶倒入微波炉专用的加热容器再进行加热。如果是用锅加热,那么应该将牛奶倒入不锈钢奶锅进行加热。针对还有一部分消费者直接将袋装牛奶放进开水中加热的方法,于俊玲认为这也是不科学的,同样面临包装袋遇热分解的健康隐患。

13.牛奶小知识问答

牛奶小知识问答 1、凭什么主要指标来区分牛奶和乳酸饮料?(可选) ---蛋白质:酸牛奶≥2.3%,纯牛奶≥2.9%,乳酸饮料<1.0%。 2、什么是巴氏奶?(可选) ---原料保证是新鲜奶源,杀菌温度不太高,为75~85℃,即能把牛奶中能引起人类疾病的所有致病微生物杀死,又使牛奶中的营养基本保留。但成产品后要冷链低温存放,且保存期不长。此方法为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所发明而命名。 3、什么叫超高温灭菌奶?(可选) ---又叫常温奶,是指用137~152℃的温度和4~10秒时间进行超高温下瞬间灭菌处理的一种加工方法,它的特点是将牛奶中有益和有害的微生物全部杀死,但牛奶中的营养也随之被破坏较为严重,形成产品后无需低温存放,常温下存放期较长。 4、牛奶里主要的营养成分有哪些?(列举3种以上)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乳糖、脂肪、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矿物质。 5、牛奶不宜搭配哪些食物同吃? ----不宜与含鞣酸以及柠檬酸含量高的食物一齐同吃,例如浓茶、柿子、柠檬、橘子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易与牛奶反应结块成团,而影响消化。 6、饮用牛奶的时间主要是在早餐和晚上饮用吗? ---不仅是限制在早餐和晚上饮,牛奶是可以全天候、不分时间段饮用的,在任何的时间饮用都可以。 7、饮牛奶容易直接导致肥胖吗? ---不可能,因为牛奶中的脂肪含量并不高,只有3.5%左右乳脂肪主要是为人体产生喝提供热量。 8、饮牛奶是不是易上火? ---不会,从中医的角度上讲,牛奶的属性为性平、味甘、具有补虚益肺、清胃润肠、润肤、生津止渴的作用。 9、请列举3种以上常见液态奶品种: ---巴氏杀菌奶、UHT奶、酸牛奶、调味奶、乳饮品等。(或者如纯牛奶、麦香奶、酸酸乳、酸奶等) 10、酸牛奶可不可以煮滚后再饮用? ---不需要。酸牛奶及乳酸菌饮料都不宜加热,加热后会导致把对人体有益的活性乳酸菌杀死,而影响了它的保健功能和风味。

6种喝牛奶方式如服毒 10种人不宜喝牛奶

6种喝牛奶方式如服毒 10种人不宜喝牛奶 牛奶虽然营养,但挑选起来有讲究,比如您要先学会辨别优质无公害牛奶,其次,喝起来也相当有讲究,喝对了,能够延年益寿强身健体,喝不对,倒是很可能给身体增加病痛,我们整理了生活中六种如同服毒的喝奶常见方式,对照一下有没有自己或身边的人。如果有,请提醒他们,别把所有疑问都留给您的医生…… 1、牛奶越浓越好 有人认为,牛奶越浓,身体得到的营养就越多,这是不科学的。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也有人惟恐新鲜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而如果是婴幼儿常吃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这是因为婴幼儿脏器娇嫩,受不起过重的负担与压力。 2、牛奶巧克力 有人以为,既然牛奶属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时吃一定大有益处。事实并非如此。液体的牛奶加上巧克力会使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草酸钙"。于是,本来具有营养价值的钙,变成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从而导致缺钙、腹泻、少年儿童发育推迟、毛发干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结石的发病率等。 3、牛奶鸡蛋

专家指出,牛奶加鸡蛋的早餐并不科学,蛋白质难以提供能量。现在有超过9%的孩子早上只吃牛奶加鸡蛋,粮食长期在早餐中缺位。大多数的家长们以为这样的早餐就是与国际接轨,殊不知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牛奶鸡蛋是好东西,但是用错了地方。经过一夜十多个小时的能量消耗,早晨的人体急需靠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的早餐来重新补充能量,而牛奶和鸡蛋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 4、牛奶米汤或稀饭 有人认为,这样做可以使营养互补。其实这种做法很不科学。牛奶中含有维生素A,而米汤和稀饭主要以淀粉为主,它们中含有脂肪氧化酶,会破坏维生素A。孩子特别是婴幼儿,如果摄取维生素A不足,会使婴幼儿发育迟缓,体弱多病。所以,即便是为了补充营养,也要将两者分开食用。 5、牛奶橘汁或柠檬汁 有些人建议在牛奶中加点橘汁或柠檬汁,这看上去是个好办法,但实际上,橘汁和柠檬均属于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质,就会使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6、牛奶药 也有人认为,用有营养的东西送服药物肯定有好处,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牛奶能够明显地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较相同的时间内非牛奶服药者明显偏低。用牛奶服药还容易使药物表明形成覆盖膜,使牛奶中的钙与镁等矿物质离子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非水溶性物质,这不仅降低了药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药前后各1、2小时内最好不要喝牛奶。 10种人不宜喝牛奶 1、消化道溃疡患者不宜喝牛奶 牛奶虽可缓解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但因其能刺激胃肠粘膜分泌大量胃酸,会使病情加重。 2、缺铁性贫血患者不宜喝牛奶

对牛奶的七大误解

对牛奶的七大误解 近年来,对牛奶是优是劣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甚至有人还抛出了“牛奶有害”论调,这是不对的,也是不科学的。牛奶是完美的,不仅营养丰富、全面,而且易于吸收,所以它成了人们健康食品的最佳选择。但正如任何事物一样,有阳光就会有阴影,牛奶也不例外,有美丽也就会有误会。人们对牛奶的误会,综合起来讲,大约有以下七个方面: 你对牛奶的七大误解 误会一:牛奶越香越好 牛奶加热时才有奶香味,凉奶则很少闻到香味。此外,不同季节牛奶口感也有很大区别。夏天青饲料吃得较多,相对来讲含水分多、干物质、脂肪少,同时青饲料(包括青草)中的油酸部分转入牛乳中,使其含量升高。而油酸属于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不挥发,不体现香气,因此夏季的牛奶“奶香味”较淡。冬季牛青贮、干草吃得较多,其干物质、脂肪含量高,营养丰富,牛吃了以后部分转化为短链脂肪酸,熔点低,易挥发,赋予牛奶特有的乳香味,冬季的牛奶“奶香味”则较浓。 误会二:牛奶越浓越好 很多人选购的牛奶,揭开后喜欢看到上面附有一层厚厚的黄油,认为这样黏稠的牛奶才是好奶,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喝牛奶时,你不妨留心一下,便可在牛奶包装物上发现印有两个很特别的字眼:均质。 均质是指牛奶加工时将牛奶中的脂肪球进一步粉碎,使脂肪充分溶解到蛋白质和水中,从而防止脂肪吸附在袋、盖和盒上。牛奶经过均质这种细加工,把脂肪球打碎,有利于人体吸收,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消化。同时,被打碎的脂肪球溶入奶中发出脂肪香,使奶味更加浓郁醇厚。一般来说,均质过的牛奶,看起来较稀,但其营养价值实际上一点儿也不比看起来似乎黏稠的牛奶低。那些在袋上、盒上和盖上附有黄油的牛奶,是因为脂肪量大,经过一定时间后,脂肪就会上浮,形成油脂。这样的牛奶难以被人体充分吸收,常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在此需要提醒的是,有的牛奶生产厂家甚至利用人们对此的误解,在牛奶中添加增稠剂,以此蒙骗消费者,所以正确选购牛奶时,千万不要以表面的稀稠作为判断牛奶质量优劣的标准。误会三:牛奶加热煮沸喝 如果想喝热牛奶,用温水浸泡即可,牛奶不仅不宜冷冻保存,而且还不宜高温久煮。牛奶煮熟后,营养会有所损失,煮的时间越长,损失越大。这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牛奶中所含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都会发生化学变化,不仅色、香、味降低,还会转化成其它物质,所以牛奶加热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来说,消毒牛奶的温度要求并不高,80—85℃/10—15秒。如果煮沸,温度达到100℃,牛奶中的乳糖就会出现焦化现象,而焦糖可诱发癌症。其次,煮沸后牛奶中的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从而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误会四:牛奶可以当水喝 有些人把牛奶当开水喝,以为多多益善,这是不对的。水对于人体是非常重要的,为使体内水分保持平衡,必需从饮食中得到补充。牛奶虽含有大量水分,但属于高渗性饮料,饮入过多,特别在出汗、失水过多时,容易导致脱水。因此,一般来说,牛奶是不能当水喝的。 但也有特殊情况,如中国飞人刘翔喝牛奶跟喝水似的。据他的父母说,他从小就喜欢喝牛奶,十六七岁的时候,他每天就要喝三四瓶了,刘翔自己也说爱喝奶胜过于水:“我很喜欢喝牛奶,早晚都喝。”这是因为刘翔每天大量的运动消耗,需要喝大量的牛奶来补充自己的体能。误会五:牛奶用微波炉加热会致癌 有人说,牛奶用微波炉加热后喝会致癌,这是不科学的。其实微波加热的原理很简单,乃是

牛奶营养常识

牛奶营养常识 牛奶与健康 据报道,中日两国大城市青少年身体素质对比材料显示,中国青少年的身高、体重等指标已远不如日本青少年。分析原因,除了国民收入、生活水平存在差异外,最值得一提的是食物结构中牛奶的摄取量相差太悬殊。日本现在的人均奶制品消耗量每年高达68 L。二战后出生的日本人平均身高增长10 cm,有句响彻全日本的口号就是“一杯牛奶拯救一个民族”。为什么牛奶会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牛奶的成分及对人体的作用。 牛奶主要由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及酶类组成。水是牛奶的主要组成部分。牛奶含水量的多少与牛奶的品种、牛个体、泌乳阶段、饲料种类及其他成分的含量有密切关系,一般含量约88%。牛奶中水大部分以游离状态存在。乳糖、无机盐、维生素以分子、离子状态溶于水中;蛋白质呈胶态悬浮状;脂肪呈细小微粒分散在乳清中;这些都离不开溶剂水。水还能帮助吸收营养,运输排泄废物。可见,奶适合消化吸收,水起着决定作用。 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一般约为 3.4%,其主要成分是酪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脂肪膜蛋白,此外,还有少量的酶类。牛奶中赖氨酸含量较多,人体利用率高,属于优质蛋白。 牛奶中脂肪颗粒很小,高度分散于乳浆中,消化吸收率较高。人体摄入的乳脂肪,不仅可促进消化,而且对维生素A和D的吸收具有

重要作用。 牛奶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一般含量约为4.8%。乳糖能调节胃酸含量、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钙的吸收和消化腺分泌消化液,还能促进肠中乳酸菌的繁殖而抑制腐败菌的繁殖。 此外,牛奶中无机盐的含量一般约为0.7%,维生素种类很多。牛奶营养丰富,有益健康,但要饮用得当。牛奶中可能含有结核菌、布鲁氏菌等,因此,牛奶必须经过有效消毒后方可饮用。 但是牛奶不可长时间煮沸,以免蛋白质由溶胶变成凝胶,乳糖焦化,降低营养价值,影响消化吸收。牛奶可补益劳损,一年四季,应搭配面包、饼干、米饭等,充分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蛋白质利用率。另外,牛奶还有催眠作用,睡前喝牛奶有助于睡眠。 牛奶应放凉爽避光处保存,防止维生素损失。如果牛奶呈絮状、凝固状,即蛋白质变性,不可饮用。牛奶堪称世界公认的最佳营养品。与日本相比,中国人的人均奶制品消费少得多,每年仅为6.6 L。我们应转变观念,大力提倡每个人多饮一杯奶,这将使我们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大大提高。 饮用牛奶促进身体健康牛奶是牛的乳汁,营养丰富,食用价值很高。每100克牛奶含蛋白质3.5克,脂肪4.0克,碳水化合物5克,钙120毫克,磷93毫克,铁0.2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13毫克,尼克酸0.2毫克,维生素A42毫克,维生素C1毫克。牛奶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

日常饮食禁忌大全

日常饮食禁忌大全 日常饮食禁忌大全 2013-11-26 粮食类糯米: (1)不宜食用冷自来水所煮的饭 (2)不宜常吃剩油炒饭高梁: (1)不宜常吃加热后放置的高粱米饭或煮剩的高梁米饭(2)不宜加碱煮食黄豆: (1)不宜多食炒熟的黄豆 (2)对黄豆过敏者不宜食用 (3)服用四环素类药物时不宜食用 (4)服用红霉素、灭滴灵、甲氰咪胍时不宜食用 (5)服用左旋多巴时不宜食用 (6)不宜煮食时加碱 (7)食用时不宜加热时间过长 (8)服用铁制剂时不宜食用 (9)服氨茶碱等茶碱类药时不宜食用 (10)不宜与猪血、蕨菜同食 (11)不宜多食豆浆: (1)饮用时加热时间不宜过短 (2)不易和鸡蛋同时煮食

(3)豆浆不易加红糖饮用 (4)暖水瓶装豆浆不宜饮用 (5)喝豆浆时不宜食红薯或橘子 (6)不宜多饮绿豆: (1)服温热药物时不宜食用 (2)服用四环素类药物时不宜食用 (3)服甲氰咪胍、灭滴灵、红霉素时不宜食用 (4)服用铁制时不宜食用 (5)煮食时不宜加碱 (6)老人、病后体虚者不宜食用 (7)不宜与狗肉、榧子同食。红豆: (1)忌与米同煮,食之发口疮 (2)不宜与羊肉同食 (3)蛇咬伤,忌食百日 (4)多尿者忌用油类猪油: (1)服降压药及降血脂药时不宜食用 (2)不宜用大火煎熬后食用 (3)不宜久贮后食用 (4)不宜食用反复煎炸食物的猪油菜籽油:(1)菜籽油经高温处理后贮存 (2)带有蛤喇的菜籽油不应食用蔬菜类大白菜:(1)不宜食用霉烂变质的白菜

(2)服用维生素K时不宜食用 (3)不宜食用久放的熟白菜 (4)不宜焖煮后食用 (5)不宜水浸泡后食用 (6)不宜烫后挤汁作菜馅用 (7)不宜食用酸菜过多 (8)不宜和猪、羊肝同时食用 (9)不应食用铜制器皿盛放或烹制的白菜 (10)不宜多食偏食胡萝卜: (1)不宜食用切碎后水洗或久浸泡于水中的萝卜 (2)服用双氢克尿塞时不宜食用 (3)食用时不宜加醋太多 (4)未油炒者不宜食用 (5)食时咀嚼时间不宜过短 (6)不可红白萝卜同时食用 (7)不宜与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如菠菜、油菜、花菜、番茄、辣椒等),水果(如柑橘、柠檬、草莓、枣子等)同食破坏维生素C,降低营养价值。 (8)禁忌生食黄瓜: (1)不宜生食不洁黄瓜 (2)不宜弃汁制馅食用 (3)不宜多食偏食

奶粉的正确储存方法

奶粉的正确储存方法 奶粉的正确储存方法 奶粉的储藏条件 奶粉在贮藏过程中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光线、空气、温度、湿度、卫生状况等,尤其对没有密封包装的奶粉,影响就更大。 奶粉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相对湿度不高于70%—75%,温度不高于15℃。如需要长期贮藏,温度应在4-5℃左右为宜,以防脂肪氧化,产生哈嘈味或变苦。而且,奶粉应放在清洁无污染的地方,不要和易污染的物品放在一起。怎样贮存奶粉 奶粉冲调后的储存 尽可能现配现用。如果一次配数瓶奶水,一定要将冲调好的奶水加上盖子立刻放入冰箱内贮存,并应于24小时内用完。 【注意】不要用微波炉热奶,以免局部过热的奶水烫伤婴儿口腔。 奶粉变坏了应怎样辨别 具有以下三种现象,说明奶粉已经变质了,不可食用: 【脂肪分解臭味】这种臭味具有一种酸性刺激臭味,这是由于牛奶中的脂酶将奶粉中脂肪分解,产生游离的挥发性脂肪所致。 【氧化臭味】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氧、光线和热、原乳中的酸度、原乳中的过氧化物酶和奶中水分含量有关。 【褐变及陈腐味】奶粉在贮藏过程中产生褐变,同时也发出一种陈腐味,这一变化主要与奶粉中水分含量和贮存温度有关,当水分含量高于5%,且在高温下贮藏时,很快便引起褐变并产生陈腐味。 已开封奶粉的储藏 ★当奶粉罐被打开,请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罐装奶粉,每次开罐使用后务必盖紧塑料盖。如果每次取完把铁罐盖好,反过来扣着,奶粉会把盖口封住,能保存很长时间。 ★袋装奶粉每次使用后要扎紧袋口,常温保存。为便于保存和取用,袋装奶粉开封后,最好存放于洁净的奶粉罐内,奶粉罐使用前用清洁、干燥的棉巾擦拭,勿用水洗,以免生锈。如果使用玻璃容器盛装,最好是有色玻璃,切忌透明瓶子。因为奶粉要避光保存,光线会破坏奶粉中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当打开了婴儿奶粉罐,请在一个月内食用。如果打开一个月后,仍有奶粉剩余的话,请把它仍掉。奶粉开封后的保存 爱心提示:不要冰箱保存 冰箱是密闭低温潮湿的小环境,而奶粉是极容易吸潮的。奶粉在冰箱中长期保存时,极容易受潮、结块、变质,从而影响饮用效果。为此建议在开袋后最好用细绳把口扎紧,放置在室内通风、干燥、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保存。只有液体状奶粉水或预混合的液体奶粉才可以储存在冰箱里。 窍门:放块方糖可吸湿 罐装的奶粉可以放进几块方糖,因为方糖具有吸收湿气的效果,并且记得每次用完后,要将罐子密封,这样奶粉便不易受潮。 1 / 1

鲜奶加热后会出现絮状物体

牛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有很多人都会在每天睡觉前喝一杯牛奶,不仅能够起到助睡眠的效果,营养价值还比较高,在喝牛奶之前,应该尽量加热,这样能够促进肠胃对牛奶的消化和吸收,但是一定要注意牛奶的保质期都是比较短的,那么鲜奶加热后成豆腐脑状正常吗? 鲜奶加热后成豆腐脑状 牛奶加热的正确方法 明火加热 放在煤气灶上加热时,需选用大火快煮的方法,就跟炒青菜一样,能够锁住其中的营养物质不流失。文火慢煮只会让牛奶中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被破坏。 微波炉加热 用微波炉加热,加热时间不宜太久,一般设定中低火,250毫升的加热1分钟左右即可,否则会破坏营养。但要注意微波炉加热会有温度不均的现象,喝之前记得搅拌一下。另外也要注意,用微波炉加热牛奶时,最好把盒装或袋装牛奶倒入可用于微波炉加热的容器中再加热,最好是不要直接用袋子或盒子加热。 隔水加热 给牛奶加温最好的方式是隔水加热,也就是将牛奶倒入杯子等容器内,再放入热水中温热,温热时不需要再对水进行加热,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温度。虽然这种方式比较麻烦,但可以避免微波炉加热和用锅沸煮时营养的流失。注意:如果是直接从奶牛身上挤出来的鲜奶,一定要进行消毒,如加热至100℃煮沸片刻,经消毒后方能饮用。 鲜奶加热后成豆腐脑状 牛奶加热后变成豆腐脑怎么回事 其一,牛奶中存在的某些蛋白酶改变了牛奶中蛋白质的结构,从而破坏了牛奶的稳定性,在加热过程中产生变性和凝结。这样的牛奶虽然没过保质期,但也不饮用。 第二,牛奶中残留的微生物增殖导致牛奶的酸度发生变化,进一步破坏了牛奶的稳定性,从而出现絮状物。总之,加热后结块的牛奶不饮用。” 鲜奶加热后成豆腐脑状 如何辨别变质牛奶 1、视觉:眼睛看到牛奶呈豆腐脑状,则说明牛奶变质; 2、嗅觉:鼻子闻到牛奶散发出臭味、酸味,则说明牛奶变质; 3、味觉:舌头尝到苦味、酸味,则说明牛奶变质。 4、加热法:将牛奶加热后,若出现沉淀物或出现豆腐花状凝固者,即为变质牛奶。加热的鉴别方法适宜于鲜奶、高钙奶及调味奶饮料,但酸奶及乳酸菌饮料不宜加热。 5、小窍门:把包装好的牛奶用力摇匀,快速地倒进一个透明玻璃杯子里面,然后把它慢慢地倒出来。玻璃杯壁会均匀地形成一层较浓的白色挂壁膜,可能有少量气泡,但没有任何团块。用少量清水轻轻一晃,杯壁上的白色均匀地变浅;再涮一次,就重归透明干净状态,那就是原料比较新鲜的牛奶。如果玻璃杯上的奶膜不均匀,甚至有肉眼可见的小团粒、小块,或者用水不能完全涮干净,甚至需要动手去擦洗,那就是奶的新鲜度和原料质量偏低。

6种喝牛奶方式如服毒 10种人不宜喝牛奶

6种喝牛奶方式如服毒 10种人不宜喝牛奶 牛奶虽然营养,但挑选起来有讲究,比如您要先学会辨别优质无公害牛奶,其次,喝起来也相当有讲究,喝对了,能够延年益寿强身健体,喝不对,倒是很可能给身体增加病痛,我们整理了生活中六种如同服毒的喝奶常见方式,对照一下有没有自己或身边的人。如果有,请提醒他们,别把所有疑问都留给您的医生…… 1、牛奶越浓越好 有人认为,牛奶越浓,身体得到的营养就越多,这是不科学的。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也有人惟恐新鲜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而如果是婴幼儿常吃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这是因为婴幼儿脏器娇嫩,受不起过重的负担与压力。 2、牛奶巧克力 有人以为,既然牛奶属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时吃一定大有益处。事实并非如此。液体的牛奶加上巧克力会使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草酸钙"。于是,本来具有营养价值的钙,变成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从而导致缺钙、腹泻、少年儿童发育推迟、毛发干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结石的发病率等。 3、牛奶鸡蛋

专家指出,牛奶加鸡蛋的早餐并不科学,蛋白质难以提供能量。现在有超过9%的孩子早上只吃牛奶加鸡蛋,粮食长期在早餐中缺位。大多数的家长们以为这样的早餐就是与国际接轨,殊不知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牛奶鸡蛋是好东西,但是用错了地方。经过一夜十多个小时的能量消耗,早晨的人体急需靠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的早餐来重新补充能量,而牛奶和鸡蛋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 4、牛奶米汤或稀饭 有人认为,这样做可以使营养互补。其实这种做法很不科学。牛奶中含有维生素A,而米汤和稀饭主要以淀粉为主,它们中含有脂肪氧化酶,会破坏维生素A。孩子特别是婴幼儿,如果摄取维生素A不足,会使婴幼儿发育迟缓,体弱多病。所以,即便是为了补充营养,也要将两者分开食用。 5、牛奶橘汁或柠檬汁 有些人建议在牛奶中加点橘汁或柠檬汁,这看上去是个好办法,但实际上,橘汁和柠檬均属于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质,就会使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6、牛奶药 也有人认为,用有营养的东西送服药物肯定有好处,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牛奶能够明显地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较相同的时间内非牛奶服药者明显偏低。用牛奶服药还容易使药物表明形成覆盖膜,使牛奶中的钙与镁等矿物质离子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非水溶性物质,这不仅降低了药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药前后各1、2小时内最好不要喝牛奶。 10种人不宜喝牛奶 1、消化道溃疡患者不宜喝牛奶 牛奶虽可缓解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但因其能刺激胃肠粘膜分泌大量胃酸,会使病情加重。 2、缺铁性贫血患者不宜喝牛奶

专家建议绝对不适合创业的10种人群

专家建议:绝对不适合创业的10种人群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备创业素质,究竟哪些人不适合创业?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以下10种人不适合创业: 1、缺少职业意识的人。职业意识是人们对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感,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活力和创造力,是敬业的前提。而有些工薪人员却对所从事的工作缺少职业意识,满足于机械地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缺少进取心、主动性,这与激烈竞争的环境不相宜。 2、优越感过强的人。自恃才高,我行我素,难以与集体融合。 3、唯上是从,只会说“是”的人。这种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若创业,也只能因循守旧,难以开展开拓性的工作,对公司发展不利。 4、偷懒的人。这种人被称作“工资小偷”。他们付出的劳动和工资不相符合,只会发牢骚、闲聊,每天晃来晃去浪费时间,影响他人工作。 5、片面和傲慢的人。有的人只注意别人的缺点,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有的人总喜欢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总以为自己是最强者,人格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 6、僵化死板的人。做事缺少灵活性,对任何事都只凭经验教条来处理,不肯灵活应对,习惯于将惯例当成金科玉律。 7、感情用事的人。处理任何事情都要理智,感情用事者往往以感情代替原则,想如何干就如何干,不能用理智自控。 8、“多嘴多舌”与“固执己见”的人。多嘴多舌的人,不管什么事,他们都要插上几句话;“固执己见”的人,从不倾听别人的意见。 9、胆小怕事、毫无主见、树叶掉下来怕砸破脑袋的人。这种人宁可因循守旧也不敢尝试革新,遇事推诿,不肯负责,狭隘自私、庸碌委琐。 10、患得患失却又容易自满自足的人。稍有收获,欣喜若狂;稍受挫折,一蹶不振,情绪大起大落,极不平衡。 当然,世上万物,绝非一成不变。社会学家认为,性格是可以改造的,任何一个人完全可以在实践中注意克服性格缺陷,战胜性格弊端,改变性格类型,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倘若自身有上述十种性格缺陷,但已经踏上创业之路,甚甚至当上老板或负责人,则需学会重用人才,借助他人智慧来弥补个人不足,以避免失败。

牛奶怎么加热才是正确的-

牛奶怎么加热才是正确的? 牛奶加热的时候若是选择明火应该用大火快煮的方法进行加热,若是选择隔水加热,那么最好是选择用瓷杯,因为不锈钢的被子导热太快,而且冷的更快,在水温达到六七十度的时候浸泡五分钟就会是温热的了。1、明火加热 放在煤气灶上加热时,需选用大火快煮的方法,就跟炒青菜一样,能够锁住其中的营养物质不流失。文火慢煮只会让牛奶中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被破坏。2、微波炉加热用微波炉加热,加热时间不宜太久,一般设定中低火,250毫升的加热1分钟左右即可,否则会破坏营养。但要注意微波炉加热会有温度不均的现象,喝之前记得搅拌一下。另外也要注意,用微波炉加热牛奶时,最好把盒装或袋装牛奶倒入可用于微波炉加热的容器中再加热,最好是不要直接用袋子或盒子加热。3、隔水加热 给牛奶加温最好的方式是隔水加热,也就是将牛奶倒入杯子等容器内,再放入热水中温热,温热时不需要再对水进行加热,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温度。虽然这种方式比较麻烦,但可以避免微波炉加热和用锅沸煮时营养的流失。 注意:如果是直接从奶牛身上挤出来的鲜奶,一定要进行消毒,如加热至100℃煮沸片刻,经消毒后方能饮用。 4、隔水加热时装水的杯子最好选瓷杯 一般建议选择高脖的杯子或瓶子,不要找不锈钢的杯子,因

为不锈钢的杯子导热性很强,热得快,冷的更快。杯中的水要比袋装牛奶或盒装牛奶高出一些,方便加热均匀,牛奶要正确放置在水中,不能倒着放,因为牛奶的正常顶部是有一个锡纸小孔,倒着放会容易受到热水浸泡而漏出来。 5、隔水加热的时间选择 将水先煮开,等到冷却至60-70度时,就可以温热牛奶了,一般浸泡的时间在5分钟左右,牛奶就已经是温的了,如果还想再热一点,可以浸泡久一点,也可以更换一杯热水继续浸泡,时间和热度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

牛奶的两种灭菌法法

般地说,市场上供应的牛奶采用两种消毒方法 一种是巴氏消毒奶,即鲜牛奶先冷却,然后把鲜牛奶加热到65C,经过30分钟;或者加热到72C?76C,持续15分钟。巴氏消毒奶是一种低温杀菌牛奶”,其优点是牛奶中的营养成分基本没有发生变化,缺点是仅仅杀灭了牛奶中的病毒,而不是杀灭所有的微生物。因此这种牛奶从离开生产线,到运输、销售、存储等各个环节,都要求在4C左右的环境中冷藏,防止牛奶中的微生物“活跃”起来。巴氏消毒奶一般用屋顶型、塑料袋、玻璃瓶包装。 另一种是超高温灭菌牛奶,也叫常温奶,包装多为利乐砖、利乐枕、还有无菌塑料包,有的包装上写的是经“ UH1加工的牛奶,UHT就是超高温灭菌的英文缩写。即采用134C?135C的高温,瞬间消毒原奶4秒钟,使得牛奶中的有害细菌和微生物包括其孢子全部被杀灭。研究证明,经超高温灭菌的牛奶,所采用的利乐包装,可与外界的空气完全隔离,使得牛奶不再受到细菌污染,还可避免受阳光和氧气作用导致营养素的进一步破坏。这种牛奶仔常温下的保存期长达数个月,方便消费者在任何场合饮用。 关于营养: 灭菌牛奶 不少生产厂家为了满足上班族的需要,生产出保存时间较长的百利包。保存时间较长的百利包牛奶在加工过程中已经全面灭菌,对人体有益的菌种也基本被“一网打尽”了,牛奶的营养成分因而也被破坏掉。 这种牛奶的包装和鲜牛奶非常相像,保质期大部分是30天或更长时间,有些灭菌牛奶的保质期达6个月以上。灭菌奶一般味道比较浓厚,但是营养物质有一定损失,B族维生素有20%?30%的损失。 xx 消毒奶 保质期较短的牛奶多为巴氏消毒法消毒的“均质”牛奶,用这种方法消毒可以使牛奶中的营养成分获得较为理想的保存,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牛奶消毒方法之一。

喝牛奶的4个常识 很多人喝一辈子都没弄明白

喝牛奶的4个常识很多人喝一辈子都没弄明白 我们喝了很多年牛奶,却依然有这样的疑惑:晚上喝牛奶能助眠,那白天喝牛奶会犯困吗?牛奶应该饭前喝还是饭后喝?什么时间喝牛奶最好,到底该如何正确喝牛奶?《生命时报》采访营养学家为你逐一解答关于喝牛奶的种种疑问。 受访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 听说晚上喝奶能助眠,那早上喝会犯困吗? 牛奶并不是“催眠药”,只是相比于其他食物,它含有一些有利于预防失眠的成分,比如钙、维生素B6等。而且,从热量上看,牛奶的饱腹感较强,一小杯牛奶就能有效缓解饥饿感,避免睡前“饥火中烧”睡不着。 所以,牛奶是夜宵的好选择。用牛奶当夜宵,营养高,方便饮用,不易过量,热量较低,对于预防肥胖而言,远比吃方便面、面条、饼干、面包、烤串等更有利。特别是奶类中的乳清蛋白和乳脂中的共轭亚油酸,都是对增肌减脂有益的成分。 牛奶是好夜宵,并不意味着它不能早上喝,它并没有那么大的催眠作用,至今没有研究发现早上喝奶会引起困倦。但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早上把牛奶和谷物主食一起食用,可以加强早餐营养价值,延缓餐后血糖上升,也能有效推迟饥饿感的到来。所以,早餐喝杯牛奶是很健康的选择。 牛奶营养价值这么高,是不是喝越多越好? 凡事都要有度,按照我国膳食指南推荐,每天推荐食用相当于300克牛奶的乳制品(约一次性纸杯一杯半)。这是一个平均值,并不意味着每天都必须喝这么多,有时摄入200克,有时400克,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所以,尽管早上喝了一杯奶,晚上作为夜宵再喝一杯;或下午喝一杯酸奶,晚上再喝一杯牛奶,都无需顾虑。 需要考虑的是,牛奶、酸奶、奶粉、奶酪等都是以牛奶为主料的食品,它们能提供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如果增加奶类的摄入量,需要相应减少一点主食和肉类,以确保热量不超标,做到营养平衡。 听说空腹喝牛奶不好,是这样吗?

10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惩罚

10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惩罚 10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惩罚在大部分国家,肉体惩罚已经成为过去式了,但是有些地区,如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c),仍在频繁使用这些残忍的身体惩罚。几天前有则新闻报道称:沙特阿拉伯的印度仆人被砍断了一只手。使用身体惩罚并不是剥夺受刑者的自由,而是让受刑者在身体上感到痛苦,并令其残疾,这种惩罚方式现在基本消失在人们的视眼中了,但有些社会黑暗地区仍然热衷于此种刑罚。贯穿人类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令人最痛苦的刑罚。以下就是历史中一些最残酷的刑罚。10.足枷式脚链历史早期,人们喜欢对犯人进行公开羞辱,使用某些特定的刑具羞辱犯人,贬低其社会地位。足枷式脚链跟戴在脚踝上的脚链很像,不同的是,足枷式脚链是由固态钢做成的,行刑时,让犯人戴上脚链,再将其倒立绑在柱子上。 为了进一步羞辱犯人,行刑时犯人必须光脚,代表犯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这种身体惩罚过去在英国和美国的殖民地最受欢迎。后来,大西洋上的奴隶贩运也用过足枷式脚链,尤其是一些比较强壮的奴隶,整个运输过程中都会用足枷式脚链捆住双脚。9.马桶椅和浸水椅多数情况下,社会底层人民会成为残酷刑罚的牺牲品。在过去,女人遭受了各种残忍的刑罚,其中就包括马桶椅和浸水椅

(Cucking&Ducking Stool)。马桶椅和浸水椅作为另一种公开羞辱的刑罚方式,最早可追溯到13世纪。其中大部分都是用来惩罚顶嘴、骂人的泼妇,或者就只是男人觉得脾气不好的妇女。 这种椅子跟跷跷板相似,首先把受刑者绑在椅子上,然后抬高椅子,把人同椅子一起浸入冷水中,这是为了冷化受刑者身上过高的温度。后来,到中世纪时,人们使用浸水椅来判断该妇女是否是女巫。妇女受到指控,就会用绳子把腰绑住,扔到河流里或池塘中。如果该妇女浮在水面上,那她就是有罪的女巫,跟邪恶有关。如果她沉入水底,就代表她是无罪的。8.毒舌钩另一个惩罚妇女身体的恐怖刑罚叫毒舌钩。它和马桶椅与浸水椅一样,也是用来惩罚那些粗鲁、爱唠叨、喜欢传播谣言的英国妇女。行刑时,用一块尖的金属板将受刑者的整个头颅都罩住,或者是将一块扁平的铁舌头塞入口中,让犯人无法说话或发出尖锐的惨叫。 为了进一步羞辱犯人,人们会把妇女绑在标杆上,或者推着她绕着小镇游行。这时候,妇女会被系在公共广场的柱子上。她们也会经常遭受毒打,身上会被涂上粪便和尿液。更严重的是,有时她们身上还会遭受到致命的伤害,尤其是胸部和阴部。7. 枷锁示众公开羞辱犯人是早期的一种刑罚主题,颈手枷是一个木制或铁制的框架,行刑时,用它将犯人的头和手一起锁在一根直杆上。17世纪到19世纪早期,人们就用

微波炉加热牛奶的注意事项

微波炉加热牛奶的注意事项 现在的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好好的享受自己的生活,每天的工作也很忙的,所以需要一杯牛奶进行补充营养的,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微波炉加热牛奶的注意事项,以及在生活中要注意的。 注意事项: ◎用小火煮沸牛奶:会使牛奶中的维生素受到氧的破坏。 ◎煮沸牛奶:牛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在高温下,牛奶中的氨基酸与糖形成果糖基氨基酸,这种物质不但不被人体消化吸收,反而会影响人体健康,奶中胶体状的蛋白微粒在60℃时会脱水成凝胶状。牛奶中磷酸物在此温度下由酸性转为中性而沉淀。 所以牛奶加热温度不宜过高,加热到100℃时,牛奶不但色、香、味被降低,营养价值也大大降低! 那么,如何加热牛奶才正确呢?其实,使用隔水加热法是最恰当的。若使用微波炉加热要小心时间不要长,因为温度一高,牛奶的营养素还是会被破坏,还要注意使用微波炉加热会有温度不平均的现象,所以喝之前要摇一摇才不会被烫到。 如果喜欢喝热牛奶,可采取隔热加热的方法,把新鲜的袋装奶放进热水中5分钟即可。 不要空腹喝奶。因为消化牛奶需要酶,空腹喝奶,奶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很短,酶不能与牛奶充分混合,奶中的营养物质来不及消化、吸收,就排到了大肠,无形中造成浪费。最好喝奶前先

吃点东西或边吃食物边饮用。 牛奶还不宜与果汁等酸性饮料同时饮用。牛奶中的蛋白质80%为酪蛋白,当牛奶的酸碱度在4.6以下时,大量的酪蛋白便会发生凝集、沉淀,难以消化吸收,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或腹泻。 以上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一下微波炉加热牛奶的注意事项,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了,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的时候,如果自己也想要喝热牛奶的话,要注意加热的一些方法的。

奶粉的正确冲调方法

有机奶粉的正确冲调方法 简介: 婴儿的奶粉种类有很多,功效不同,冲调的方法也是有一定区别的。有机奶粉不含农药杀虫剂等危害身体的物质。营养丰富,安全卫生,生态保护,是安吉兰德一直坚持做的一件事情。养育环境、呵护生命的事情。这也是安吉兰德神圣的使命。——让生命拥有自然成长的力量。 欧洲有机营养倡导者,秉承“让生命拥有自然成长的力量”的理念。所有产品均为100%欧洲原装进口,其中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是以法国比利牛斯大区与阿尔卑斯山区天然有机牧场的有机奶源为原材料,采用了适合宝宝自然成长的科学与安全的配方。安吉兰德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获得欧盟与中国双重有机认证,从原料到产品经过六重环节跟踪检测,全程可追溯,确保独立产品档案,明确来源与去向。 工具/原料: 有机奶粉 奶粉勺 步骤1 首先需要先把奶瓶消毒 每次在使用奶瓶前,把奶嘴取下洗洗放在锅中煮一会,清水沸腾即可。 步骤2 冲调有奶粉的水温 有机奶粉中,含有丰富的益生菌等营养物质。过高的水温会破坏原有的营养,因此家长一定要控制好水温,大概在40度左右就可以了。然后再给宝宝冲奶粉。 步骤3 有机奶粉与水的比例 在冲奶粉时,一定要控制好奶粉和水的比例,正常合理的比例才能发挥有机奶粉中,最大的功效。一般来说是30毫升水兑1平勺奶粉。因此在用奶粉勺子盛奶粉时不要太满,

和勺子齐平即可。中途要记好需要盛的奶粉,不要忘了,少放一勺或多放一勺都不好,容易让奶粉过稀或过稠。 步骤4 搅拌有机奶粉 在冲奶粉时,要加一勺奶粉就晃动晃动瓶子,让奶粉彻底的冲开,不要有结块,否则很难冲开了。注意晃时要轻一些,避免洒出来。 步骤5 不同年龄阶段的宝宝冲奶粉 奶粉与水的比例要根据宝宝的年龄阶段循序的增加。否则宝宝喝不了没法存储,一般都是家长喝掉,但一定不要给宝宝喝,否则引起宝宝不适。一般来说,3个月以下宝宝每次冲60毫升,6个月以下每次冲120毫升,1岁以下每次180毫升,1--3岁每次冲210毫升,一天喝3--4次比较好。 补充说明 1.有机牧场 安吉兰德奶源来自欧洲著名奶源地的生态农场。 法国比利牛斯大区——有机奶源地、有机鲜牛奶产地,位于比利牛斯大区东北部,该区位于法国最南端,南面是挺拔的比利牛斯山脉,形成法国和西班牙之间天然的屏障, 西临历史悠久的著名葡萄酒产区波尔多, 东邻薰衣草的故乡普罗旺斯,北部是风景秀丽的山谷。 阿尔卑斯山高海拔牧场——有机奶源地、有机鲜牛奶和有机乳清粉产地,位于奥地利西部与德国东南部交界的阿尔卑斯山脉,属于温带气候,这里的高海拔顶级牧场受阿尔卑斯山海拔的影响,降雨量较大,冬夏季都非常的短暂。每年夏天积雪融化的时候,是阿尔卑斯山一年中最好的光景,牧人们都会赶着牛群去往海拔高处的牧场,这时候的奶牛健康指数最高,产的奶不仅口感甘甜而且营养丰富。 2.幸福奶牛 安吉兰德奶源地牧场上的奶牛都是安逸闲适的,它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进出牧场和圈舍。欧洲的冬季很短暂,一年中大部分时节牧草都是很充足的。在温暖的季节里,奶牛饲料以肥美鲜嫩的牧草为主,同时牧人还会收割牧草,并用第一次割下的草加工成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青饲料颗粒,用作奶牛的冬储饲料。进入冬季,奶牛在青饲料颗粒、干草、有机粮食的滋补下继续产出高品质的奶。牧人给每一头奶牛都起了名字,定期为奶牛进行按摩,放松肌肉,在这个过程中牧人与奶牛之间建立起了绝对的信任。每一头奶牛从出生开始就会在耳朵上安放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证”,随后奶牛的健康、泌乳状况等都会被跟踪系统记录,专业的兽医会定期观察每头奶牛的身体与心理的健康状况,保证每头产奶奶牛都处于最佳的健康状态。

肠胃不好为什么不能喝牛奶

肠胃不好为什么不能喝牛奶 可以说牛奶最不利于消化。牛奶是干燥液体,而且有人经常拿它当水和,这更是不可取的做法。 牛奶所含的蛋白质中80%是一种叫做“酪素”的物质,这种物质一进入胃部就凝固起来,非常不利于消化和吸收。而市面上销售的牛奶当中所含有的成分要进行“均等化”搅拌处理,所谓均等化是指牛奶的脂肪均等化。即牛奶在提取的过程中,需要用机器充分地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使得牛奶中的脂肪和空气当中的氧气成分反应,形成了过氧化脂。 过氧化脂自如其意,就是脂肪被过度氧化,简单地说就是变成了“生锈”的脂肪。然后再将这种“生锈”的牛奶经过100℃的高温杀毒,而酶是很怕发热的,在48度—115度之间就会失去活性。在市面上的牛奶当中,不仅不含重要的酶,而且脂肪被氧化,蛋白质也由于高温而发生质量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牛奶并不是建康的饮品。含有过氧化脂的牛奶,容易使肠道内的环境恶化并滋生大量有害菌,打乱了肠内的细菌平衡,结果在肠内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硫化氢和氨水等有毒物质。虽然这些有毒物质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会引发什么样的疾病,目前尚在研究中,但是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明,牛奶不仅能够引发各种过敏症,而且还是导致孩子们患白血病和糖尿病等严重疾病的原因之一。 如果用市面上销售的牛奶代替母牛的乳汁来哺育小牛,那么小牛四五天就有可能死掉。不含酶的食物是不能为生命体提供养料的,也就不能维持任何生命活动。 经常喝酸奶的人会告诉你,喝酸奶可以调节肠胃环境、治疗便秘、减肥等等。之所以能够产生这些效果大家普遍都认为酸奶当中含有“乳酸酶”。如果都归功于乳酸菌那就很奇怪了。 人体当中本来就含有乳酸菌,这些细菌都被叫做中性菌,在人体当中有一套专门对付外来病毒和细菌的自身保护免疫系统。即使是作为对身体有益的乳酸菌来说,如果不属于体内中性菌的范围,也将被自身保护免疫系统所杀死。 首先行动起来的就是胃,在强大的胃酸作用下,大量的乳酸菌被杀死。而最近听说市场上正在销售一种可以使乳酸菌到达肠道的乳制品,但是尽管乳酸菌能够到大肠到,也要与肠道中的自身免疫系统经过一番恶战。这些在实验室的托盘上有实现的可能性,应用到真正的人体中就未必能实现了。因为人体的肠道可不是实验室里的托盘。 临床结果表明,经常喝酸奶的人肠道并不怎么乐观。所以即使乳酸菌能够到达肠道,也不能改善肠道的环境。 ---节选于《不生病的活法》[日]新谷弘实2007年3月第1版东方出版社 作者简介:1935年生于日本福冈;顺天堂大学以学院毕业后赴美学习,成为胃肠内镜学的先驱;有“全美最好的医生”之称,现任美国艾伯特.爱因斯坦医科大学教授。

鲜牛奶加热的正确方法

鲜牛奶加热的正确方法 许多人在喝牛奶的时候都习惯了直接饮用,因为将牛奶加热是一个太过于复杂的过程,而在冬季如果直接饮用牛奶的话,难免会让人感觉到寒冷,所以这时候就需要将牛奶加热。在加热牛奶的过程中,如果不掌握正确的加热方法,容易让牛奶中的营养物质流失,所以加热牛奶的正确方法又是怎样的? 鲜奶可以加热吗 鲜奶是很多人都会喝的一种营养奶制品,很多人在生活当中都会每天喝上一杯,这样很有营养。但是很多人就会想要喝温热的牛奶,特别是冬天,可是却怕加热会使得牛奶里的营养成分都流失掉。那么鲜奶可以加热吗? 鲜奶是可以加热的,但温度以正好喝为易,温度太高会破坏它的营养,最好喝新鲜牛奶就是每天都送的那种.牛奶加热到130摄氏度时达到全面杀菌,但同时会损失本身含有的营养成分。不过,在家里加热一般不会达到那么高的温度,稍微加热成温的,营养损失不大的。 牛奶是可以加热的,但不能让它的沸腾时间太长,不然牛奶里的蛋白质会凝成难以消化的胶状物,不利于吸收。所以牛奶加热温度不宜过高,加热到100℃时,牛奶不但色、香、味被降低,营养价值也大大降低! 那么,如何加热牛奶才正确呢?其实,使用隔水加热法是最恰当的。若使用微波炉加热要小心时间不要长,因为温度一高,牛

奶的营养素还是会被破坏,还要注意使用微波炉加热会有温度不平均的现象,所以喝之前要摇一摇才不会被烫到。 鲜奶加热的方法 鲜奶是可以加热的,很多人都有喝鲜奶的习惯,这个习惯是比较好的。鲜奶加热也要讲究温度,一旦煮沸,营养就会有所损失,如果需要饮用热奶则需要对牛奶进行适当加温。那么鲜奶加热的方法有哪些呢? 1、放在炉子上煮热,煮时用火要适当(较小),且须边煮边搅拌,以免锅底和锅边的奶受热过快而发生焦结。当煮至表面有热气时,即可关火不必煮沸; 2、微波炉加热,新鲜盒装奶必须先打开口,瓶装奶要先揭掉铝盖,加热数十秒即可,但该方法不适合无菌包,因无菌奶的复合包装材料中有铝膜层; 3、用热水浸泡加热,将牛奶放入5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5~10分钟即可,热水温度不宜过高。 温馨提示:牛奶煮沸后,营养会有所损失,而且煮的时间越长,损失越多。这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牛奶中所含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都会发生化学变化,色、香、味会降低,还会转化成其他物质,所以牛奶加热时间不宜过长。

为什么人要终生喝牛奶,看完本文以后,也许你再也不会想喝牛奶了

为什么人要终生喝牛奶,看完本文以后,也许你再也不会想喝牛奶了 2012-08-03 13:52:39 要不要断奶 牛奶被当作为大众最佳营养品,实在是现代宣传工具制造的一个杰作!有一些问题你想过没有?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在生下幼崽以后,在哺乳期间才分泌奶汁(人类也如此)。为什么奶牛(被人为安排担任产奶机器任务的母牛)会一年到头天天产奶?还有,所有的哺乳动物幼崽断奶以后都进食各物种各自的食物,不再食母奶了,为什么人要终生喝牛奶?当你看完本文以后,也许你再也不会想喝牛奶了。 下面是一些问题和答案。 1.母牛是怎样变成奶牛的?畜牧场的人对母牛采用了什么措施才使得母牛变成了天天产奶的奶牛?现在的牛奶和过去的牛奶有何不同? 哺乳动物都有哺乳期,哺乳期是指从幼崽出生到断奶的时期。由于畜种不同,哺乳期的长短各异,一般情况下,家兔为45天;猪为二个月;山羊为二个月;绵羊为四个月;牛为4--6个月;马为六个月;人类约为10个月至1年左右。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在哺乳期才分泌奶汁,母牛也不是生来就会天天产奶的,那为什么奶牛会一年到头天天产奶?秘密在于每当母牛的产奶量减少时,畜牧场便对母牛进行人工受精。使母牛再度怀孕。现代牛奶生产中,牛在生产后3个月即可进行人工受精。替代了自然交配。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地“被怀孕”并不断高产地供奶,母牛就被迫变成了乳牛。以前的母牛的产奶是阶段性的,只有在产崽后才有奶,而下次产奶要等到下一胎。因为母牛在用奶汁喂养幼崽的期间是不会发情的,也不可能交配,这是自然规律。 在乳汁分泌的调节过程中,除体内催乳素作用外,还有雌激素、孕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等激素的共同参与才可完成泌乳过程。也就是说:牛奶中雌激素的存在是产奶过程所必需的;给供奶的母牛人工受精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这使得母牛处于一边怀孕,一边供奶的状态。在妊娠后期,奶牛血清中雌激素水平显着提高,牛奶中的雌激素也随之增加。这使得现代畜牧场提供的牛奶与过去自然放牧条件下获得的牛奶有很大不同,雌激素含量大大提高。有学者检测两种商业化奶牛牛奶中的雌激素浓度时,发现他们显着高于20年前报道的浓度,提示近期乳制品的激素水平随着现代乳品工业的发展快速增加。而与百年前牛奶中的雌激素浓度相比,更有了明显的增加。据报导大约75%的市售牛奶来源于妊娠奶牛。很显然,现代牛奶中雌激素含量的提高完全是不计后果地千方百计提高牛奶产量的结果。 2.喝了这种雌激素含量高的牛奶对人有什么影响? 自古以来的牛奶中都是含有雌激素的。那么,为什么现在我们要对牛奶中雌激素的含量特别关心呢?因为现代牛奶的生产办法与百年前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奶牛品种不同。现代饲养的奶牛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