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性问题、半封闭性问题、全开放性问题

封闭性问题、半封闭性问题、全开放性问题
封闭性问题、半封闭性问题、全开放性问题

一、封闭性问题:定义明确、结构完善、解决方法明示或不明示,答案或结论是唯一的,这类问题为封闭性问题。

(一)、封闭性问题分为:第一类问题和第二类问题。

1、第一类问题特点:定义明确、结构完善、方法明示、答案或结论唯一。

2、第二类问题特点:定义明确、结构完善、方法不明示、答案或结论唯一。

第一类问题是教师和学生“知道”该问题及其解法,但问题的正确答案只是教师已经“知道”,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正确答案是唯一的。

第二类问题是问题已为师生所知,但问题的解法及其答案只有教师已知,要求学生自行探求问题解决的方法(方法不明示),而且答案只有一个。

(二)、封闭性(一类)问题的价值与功能:

1、可达成既定目标,解决一个结构良好的问题;

2、学会采用已知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

4、增强对知识的了解、识记学到的知识;

5、有助于方法技能的模仿练习。

(三)、封闭性(二类)问题的价值与功能:

1、可达成特定目标,解决一个结构良好的问题;

2、学会选择/运用一个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学会什么条件下采用什么方法;

4、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

5、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6、有助于方法技能的比较、选择和应用。

(四)、封闭性问题可以检验:

1、检验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技能的学习效果;

2、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和记忆情况;

3、检验学生对所学方法技能的基本理解和运用情况。

二、半开放性问题:指结构不够完善、方法不确定,可有系列可能的方法,其结论或答案是一个或系列的,这类问题即为半开放问题。

(一)、半开放问题分为:第三类问题和第四类问题。

1、第三类问题特点:结构不够完善,方法不确定,可有系列可能的方法,其结论或答案是一个。

2、第四类问题特点:结构不够完善,方法不确定,可有系列可能的方法,其结论或答案也是系列的。

(二)、封闭性(三类)问题的价值与功能:

1、可达成特定目标,解决结构不够完善的问题;

2、产生/运用许多可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

4、增长知识和技能;

5、有助于发展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

(三)、封闭性(四类)问题的价值与功能:

1、可达成特定目标,解决结构不够完善的问题;

2、产生/运用许多可能的方法,选择最好的方法解决问题;

3、产生自己对一个问题的许多结论,选择最好的结论;

4、有助于获得综合性的知识和技能;

5、有助于发展创造性、灵活性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并学会决策;

6、使学生从知识的“消费者”转向“生产者”。

(四)、半开放作业题可以检验什么:

1、可以检验学生拓展思维空间、发散、灵活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情况:

(1)是否采用或产生多种方法解决一个问题;

(2)是否获得或产生多种结论或答案。

2、可以检验学生能否运用已知标准来进行决策的情况:

(1)是否能够根据特定标准选择最好的方法;

(2)是否能够根据特定标准选择最好的结论。

三、全开放问题:结构缺陷、问题明确或不明确,方法和结论都是开放的,这类问题为全开放问题。

(一)、全开放问题分为:第五类问题和第六类问题。

1、第五类问题特点:结构缺陷,问题明确,方法、结论开放。

2、第六类问题特点:结构缺陷,问题不明确,方法、结论开放。

对全开放的问题来说,“问题”可以是问题提出者提出(第五类),也可以是问题解决者自己来发现(第六类),并自行界定;而且解决问题的方法由问题解决者自主评估与选择;问题的结论也不是唯一的。

第五类问题,问题还比较确定或聚焦。

第六类问题,有时只是提供一些情景或背景,或只提供比较上位或宽泛的问题。问题需要自己发现或确定。

(二)、全开放(五类)问题的价值与功能:

1、可达成特定目标,解决一个结构缺陷的问题;

2、学生产生自己许多可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根据学生自己的标准)从中选择最好的方法;

3、学生产生自己的对问题的多个结论,并(根据学生自己的标准)选择最好的结论;

4、获得多课程领域综合而来的知识和技能;

5、发展学生创造性、灵活性;

6、发展发散性思维与决策技能。

(三)、全开放(六类)问题的价值与功能:

1、解决学生自己想要探究的、界定不明的问题;

2、可产生解决这个问题的许多可能的方法,并(根据学生自己的标准)选择最好的方法;

3、学生产生自己对问题的多个结论,并(根据学生自己的标准)选择最好的结论;

4、获得多课程领域综合而来的知识和技能;

5、发展自主性、创造性、灵活性;

6、发展发散性思维与决策技能;

7、为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应对挑战做好准备;

8、发展学生一种能够把个人、地区乃至全球的问题加以整体考察与通盘思考的能力;

9、激发高能力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全开放问题可以检验什么:

1、可以考察学生自主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情况:

(1)是否能够灵活地开展发散思维和丰富想象;

(2)是否能够自主发现问题、确定选择标准,并依据选择标准进行决策;(3)是否能够发现或选定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4)是否能够依据标准确定最佳结论;

(5)是否具有团队精神,能够合作学习,共同面对挑战。

2、可以检验学生能否运用已知标准来进行决策的情况:

(1)是否能够根据特定标准选择最好的方法;

(2)是否能够根据特定标准选择最好的结论。

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

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利器。因此,企业将其视为取得成功的必经之路。然而,由于创新环境不断变化,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方式(也就是技术创新模式)也随之改变,根据创新模式的不同,我们可以将技术创新分为封闭式创新和开放式创新。1.封闭式创新 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企业一直坚信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希望事情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的话,那么就必须自己动手。”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也是如此:他们认为创新需要强有力的控制,企业必须有自己的点子,然后进一步开发、研制新产品,推向市场,自己分销、提供服务、资金以及技术支持,从而保证技术保密、技术独享,这便是“封闭式创新”。其中,有三个关键词需要我们注意:第一个是控制,第二个是保密,第三个是独享。这是封闭式创新的主要特点,也是其所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这种封闭式创新模式用图形表示为: 其中,实现代表的是公司的边界。研究项目从左边流向公司,从右边流向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项目被不断地审查和淘汰,最终剩下来的转而进入开发阶段,然后被推向市场。 这种创新模式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施乐公司为代表。当时,施乐在硅谷建立了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PARC)。它有非常好的研究设施和一批顶尖的科学家。该中心实现了大量重要的技术突破,如发明了激光印刷技术,且给施乐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但是,随着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性逐渐增强、风险资本市场的兴起,研究人员可以带着新技术走出研究中心,到其他的公司去或者建立自己的公司,来实现自己的发明,从而对施乐形成了挑战,最终导致施乐在某些市场上的竞争失利。比如梅特卡夫带着以太局域网技术离开研究中心,创建了3Com公司,并从风投那里获得了100万美元的资金,使公司逐渐壮大起来,夺取了本应该属于施乐的市场。 从施乐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封闭式创新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首先,便于实现技术突破,而且因为所以技术创新环节均在企业内部完成,所以又便于技术保密,以给企业带来利润;然而,大量的研究设施和众多的研究人员带来了高成本,而人才流失带又来了高风险,并没有实现对技术创新的完全控制、独享。正因如此,探索和寻求新的创新模式日益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学者Chesbrough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模式。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二个内容:开放式创新。 2.开放式创新 开放式是指突破企业以往封闭的边界,从外部引进更多更丰富的创新元素与能量;同时将企业内闲置的、未使用的创新通过授权、技术转移或是技术内包等方式分享出去,协助企业进入其它市场或创造新市场,以扩大现有市场范围。同样,在开放式创新的定义中,仍然有单个关键词需要我们注意:第一个是突破,第二个是引入,第三个是分享。这也是开放式创新的主要特点。如图所示:

封闭性半开放开放性试题设计-

R x y 四川省XXX 中学XX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 (封闭性、半开放和开放性)物理试题 一、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0为封闭性试题,11-12为半开放和开放性试题 1.一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物理量不变的是 A .转速 B .线速度 C .合外力 D .向心加速度 2.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实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开普勒最早提出了日心说 B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 C .海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而发现的 D .天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而发现的 3.轮船以垂直河岸不变的速度(相对水)向对岸开行,若河水流动速度恒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轮船渡河的路线与河岸垂直 B .河水流动速度对轮船渡河无任何影响 C .由于河水流动的影响,轮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与静水中不同 D .由于河水流动的影响,轮船到达对岸的位置将向下游方向偏移 4.在平坦的垒球运动场上,击球手将垒球水平击出,垒球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地.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垒球 A .落地前,垒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落地前,垒球做变加速曲线运动 C .落地前,垒球的速度变化方向竖直向下 D .落地时,垒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可能垂直 5.若有一艘宇宙飞船绕某一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它到行星表面的距离等于行星半径,测得其周期为T ,已知引力常量为G ,那么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A .π32GT B .23GT π C .π242GT D .2 24GT π 6.在高度为h 的同一位置向同一水平方向同时抛出两个小球A 和B ,若A 球的初速度大于B 球的初速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球比 B 球先落地 B .B 球比A 球先落地 C .若两球在飞行中遇到一堵墙,A 球击中墙的高度大于B 球击中墙的高度 D .若两球在飞行中遇到一堵墙,B 球击中墙的高度大于A 球击中墙的高度 7.如图,将一蜡块R 放入装满水的封闭玻璃管中,若将玻璃管倒置,蜡块恰好能匀速上升.现在蜡块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向右加速平移,则蜡块运动的轨迹可能是 8.银河系中的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 1和S 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

地理环境对文化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文化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以不同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为例 摘要: 毫无疑问,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开放与封闭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其影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对文化开放与封闭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小。当然,影响文化开放与封闭的因素也不只地理环境一种,国家政策也会对文化的开放于封闭产生决定行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文化开放封闭发展 中国文化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堪称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但由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国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而所谓地理环境,是指“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可分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在自然地理环境上,中国大陆东临太平洋,西南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面积最大的青藏高原,而西北是荒芜的沙漠戈壁。这对于中国古代落后的农耕文化来说,无遗是一种地理上的隔绝,形成了中国与外部世界半开放半封闭的状态,中国文化亦是如此。中国文化大体上是本土生长,基本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即使偶尔有外来文化传入,也会被中国文化消化吸收,融为一体。 秦朝以前,中国文化的独立形成,特别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最为鼎盛,出现百家争鸣的盛事。儒家、道家、法家、道教等文化与宗教各自成一体,丝毫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孔子为核心的儒家形成了以“仁”为本的儒家文化;以老子为核心的道家形成了“无为”、“反对严刑峻法”的道家政治主张;以韩非子为核心的法家形成了“以法为本”、“法不阿贵”的法家思想。这些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地地道道的本土文化。 此外,从中国的汉字、科技、艺术创作等方面也足以见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性。与西方文字不同,中国汉字是独特的方块字符,而西方文字大多受古希腊文字的影响为字母文字。中国古代的数学、天文学、医药学、科技发明都是经过中国数代学者悉心研究而得,丝毫没有借鉴外国的经验与成果。著名数学家刘徽在东汉初期便编写出著名的《九章算术》,

封闭与开放性问题

封闭与开放性问题 一、开放性问题提出开放性问题的是为了从被询问者那里获取更多的附加信息,被询问者很难用一到两个词语回答这个问题。因此开放性问题有时又被称为无限响应问题或不饱和问题。 优点:有助于激发被访者的谈话热情并调动积极性,有助于建立双方的信任建立和谐环境,有助于得到大量信息和事实细节。 缺点:可能会比较费时的,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信息,可能需要对部分用户采取更多的努力,可能会失去话语权。1、我能帮助你什么吗? 2、你已经参观了哪些地方? 3、你在找什么方面的东西? 4、你正在寻找哪种信息? 5、对于这个话题,你想知道哪些内容? 6、你谈论这个议题的目的是什么? 7、你能告诉我进一步的线索吗? 8、你能给我哪些具体的例子? 9、你究竟想知道什么? A、你将如何使用这些信息? B、这些信息对你有什么作用?

C、什么东西会帮你完成任务? D、你从哪儿听到这个消息的? E、告诉我这个问题怎么发生的? F、你对于小区的规定有什么看法? G、什么事让你停下来? H、你想了解什么呢? I、你还去了什么地方?二、封闭性问题提出封闭性问题的是为了让被询问者以简短的语句回答,被询问者甚至可以仅仅回答“是”或“否”。因此开放性问题有时也被称为二歧性问题或饱和型问题。封闭式问题能够起到推定、探测或诱导性的作用。优点:快速和需要时间少,不会失去话语权,提问者能够掌握询问节奏。 缺点:反应不完全导致信息不完整,可能因为引导而刺激甚至威胁到用户,可能会导致误导性的假设和结论。1、我能帮助你吗? 2、你能给我更多的信息吗? 3、你在其他地方找过吗? 4、你能描述一下想要的信息吗? 5、你能举个简单例子吗? 6、你能说的更具体一些吗? 7、你是想讨论这个议题吗? 8、你能告诉我更多关于这个话题的信息吗?

开放性问题 vs 封闭性问题

由于4月份写了些关于“药案”的帖子,把这个招聘系列中断了。今天正好是劳动节假期,俺赶紧再劳动一下,写出招聘系列的第3篇。 在本系列的"前一个帖子 ",已经强调了“非技术能力”的重要性。那么,在笔试/面试中,如何看出应聘者的非技术能力捏?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能够提出好的问题。所谓好的问题,不光可以考察出应聘者的技术能力,还可以考察出非技术能力。这样,就能更准确地推测出,此人胜任相关岗位的概率有多大。 怎样才算是好的问题捏?这可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啊。关于问题的好坏,在不同的维度下有不同的标准。今天,俺就从“开放性/封闭性”这个角度来进行阐述。 ★什么是开放性问题?什么是封闭性问题? 所谓的开放性问题,就是说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通俗地说就是:没有标准答案)。比如说:“如何翻墙?” 反之,封闭性问题都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比如说:“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教育体系导致的偏差 为了让大伙儿更好地体会这两类问题的差异,请允许俺先来恶毒地攻击一下天朝的教育体系。 根据俺的亲身经历,中国大陆的教育体制,是一种极端的应试教育。在这种教育体制下,负责出考试题的人,显然都希望出封闭性问题(因为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容易打分嘛)。而教师为了让学生能考得好成绩,就拼命培养学生解答封闭性问题的能力。 有些理工科的考试用封闭性问题,也就罢了。最恶心的是,有些文科的问题,居然也能搞成封闭性问题(真是不服不行啊)。记得俺初中上政治课,有一道题目是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老师写了洋洋洒洒几百字,然后让我们一字不差地背下来... 在天朝之下,虽然各位同学懂得如何应对封闭性问题。但遗憾的是,在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之后,很多同学都会发现: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几乎都是开放性问题。光凭这点,天朝的教育制度实在是非常的失败! 俺这段话还想说明一点:天朝的学校里培养出来的好学生,在工作中未必就能力强;甚至是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成负相关的关系。所以,俺在招聘时,通常不关心应聘者的学校、专业、学历。 ★如何设计开放性问题? 既然开放性问题如此重要,那如何才能设计出开放型问题捏?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来考虑。 ◇提问实践性的问题 所谓的实践性问题,就是给定某个需求,询问应聘者该如何实现。通常,给定的需求往往有不止一种的实现方式,因此这类问题通常属于开放型问题。 这类问题往往和应聘者今后所从事的工作内容息息相关,因此是最有效的考察方式。好比你要招聘一个厨师,你当然得询问他/她,某某菜该如何做。 俺招聘软件开发人员时,通常会在笔试阶段,让应聘者完成某个程序。很多人以为,写程序仅仅是考察技术能力,其实不然。俺除了看这个程序本身是否符合需求,还会看程序的代码风格、注释、错误处理等等细节。通过这些细节,可以从侧面了解应聘者的性格。 ◇提问理解型的问题 所谓理解型的问题,顾名思义,就是无法依靠死记硬背来回答的。那些单纯靠死记硬背既可搞定的问题,俺称为“记忆型问题”。俺在“学习技术三部曲”(需翻墙)里面提到的“WHAT、HOW、WHY”,可以帮你判断一个问题是理解型的还是记忆型的——WHAT型的问题通常是记忆性的,WHY型的问题通常偏重理解性,HOW型的问题则两者兼有。 考虑到本系列帖子不仅仅是面向IT开发人员,所以俺举一个小学数学的例子(大伙儿应该都上过小学)来说明:

北京市开放性住区开放模式及其现状反馈研究

北京市开放性住区开放模式及其现状反馈研究 刘欣宇 摘要:长久以来,我国开放性住区的发展多停留于理论阶段,实际落地的项目并不多见,也缺乏对于住户主观感受的分析与总结。本文以国务院最新提出的“住区打开”政策为展开点,以POE(使用后评价)理论为指导,选取北京市既有开放性住区的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其交通、住宅等不同层面的开放模式并结合问卷所得的居民反馈数据分析不同开放模式下居民的感受差异,以期为日后住区开放模式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开放性住区,开放模式,POE理论,北京市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政策层面 2014年10月1日,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主持编制的《绿色住区标准》正式施行,其在总则中明确提出了开放性住区及城市街区的概念,提倡住区对城市开放,住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于2016年2月6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这一新政标志着“窄马路、密路网”的街区式开放性住区将成为我国未来住区发展的主旋律。 1.1.2学科层面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住区建设以大规模的封闭式小区为主导模式。这种模式破坏城市道路结构、割裂城市空间,成为阻碍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放眼全球,从美国新城市主义中的TND、TOD社区模式,到精明增长与紧凑城市理念下的中高密度住区开发,都提倡了住区发展的开放性、混合性、多样性及可持续性[1]。因此国内越来越多的专家呼吁住区对城市开放,与此同时,万科等部分地产公司也积极展开对于开放型住区的实践探索,为开放性住区的研究提供了更多实证。

2016年河南省考行测:图形封闭性与开放性

2016年河南省考行测:图形封闭性与开放性 2016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预计将于下半年举行,现在距离考试还有比较充裕的一段时间,抓住这段时间积极备考是应试者现在应该着手开始的工作。下面,我们就结合以往河南省公务员考试中图形推理的考试特点,就图形推理中的属性类问题“图形封闭性与开放性”的考查要点为考生朋友进行详细地解读,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封闭性与开放性 根据图形的封闭开放性,可以将图形分为封闭图形和开放图形。 广义的封闭指的是图形中包含封闭区域,狭义的封闭则指的是图形的所有部位都在封闭区域的轮廓内。广义和狭义的定义都可能考查。开放图形则指的是没有形成封闭区域的图形。 二、封闭开放性出题思路 1. 共同属性(均为封闭图形或开放图形) 【例1】 【京佳解析】C 图形共性。题干给出的图形都是开放图形,选项中只有C是开放图形。故选C。 2. 按封闭性、开放性将图形分组 【例2】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②⑥,③④⑤ B. ①④⑤,②③⑥ C. ①②⑤,③④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京佳解析】B 图形的封闭性。①④⑤三幅图形均为封闭图形,含有封闭区间;②③⑥三幅图形均是开放的图形,不含有封闭区间。故选B。 3. 奇偶项或九宫格相邻项封闭开放性不同 【例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京佳解析】A 图形的封闭性和开放性。题干给出的图形,开放图形和封闭图形交替出现,奇数项均为开放图形,偶数项均为封闭图形。因此,“?”处图形应该是封闭图形,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是封闭图形,BCD三项均为开放图形。故选A。 【例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中国海洋大学2014级汉语言文学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摘要】地理环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深深影响地区社会的发展。开放或者封闭,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地理环境社会发展开放与封闭 【正文】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一般指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人文地理环境一般指疆域、政区、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方面,这两方面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开。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类产生意识和精神的基础。 地理环境是一个历史概念,是曾影响文化发生发展的比较稳定的地理概况。地理环境本身并不是文化,却是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石,对文化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物质上的制约力。 首先中国为例:中国幅员辽阔,且地理位置优越:大部分处于中纬度,气候温和,又位于全球最大的陆地——欧亚大陆的东部和全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的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不远,季风气候发达。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温度和水分条件配合良好,为发展农业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中国东临大海,西北是戈壁和沙漠,西南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青藏高原以及云贵高原。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碍,给农业民族无法突破的限制。这种一面临海,其它三面陆路交通极不方便的地理环境,封闭型的地理环境,农业型的经济模式,如此的地理环境特点使得中国自成一个半封闭的、内向型的区域。使中国形成了一种与外部世界半开放半隔绝的状态,使中国文化大体上是在本土上独立成长,虽偶尔有外部文化传入,但都无法改变中国文化的相对封闭性和独立性。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加上中国发达的农业文明,中国人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意与外界打交道。明清两朝基本上是奉行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致使中国很少接受外来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对封闭性,导致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 与此情况相反,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希腊本土三面环海,它们分别是东部的爱琴海、西部的爱奥尼亚海和亚德里亚海,只有北部与欧洲大陆相连。古希腊土壤贫瘠,粮食不能自给,所以要与其他地区人进行交易,爱琴海参差的

封闭式办公设计和开放式办公设计的利与弊

封闭式办公设计和开放式办公设计的利与弊 如今的办公室设计分为两大布局,封闭式办公设计和开放式办公设计。而两种布局都如同双刃剑有利有弊。哪一种布局符合企业性质,从而选择办公?本至办公设计作为全球顶尖的办公设计机构,与大家分享封闭式办公设计布局和开放式办公设计布局的区别。 清华紫光信息港(中国深圳) 封闭式办公设计布局 封闭式办公环境设计又称为传统式办公环境设计,是指用墙壁将办公空间分隔成若干有门、窗的独立房间的办公环境设计布局。每个房间都有一人或多人办公,一般是按照工作任务或职能分工的不同来设计。 封闭式办公设计的优势: 1、可满足单独办公和无噪音办公环境的理想办公要求,比较安全。 2、易于员工集中精力,避免受到外界干扰,加强了内部的沟通。 适合于从事专业性强、分工细致的工作。 3、保密性强。 封闭式办公设计的劣势: 1、建筑成本和能源成本高。 2、费用大。

3、影响管理的经营效益。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龙光地产(中国香港) 开放式办公设计布局 开放式布局指按照工作职能、业务活动和技术分工来确定组织员工的工作部门和工作团队、小组的区划布局,又称之为灵活布局。分为全开放式办公环境设计和半开放式办公环境设计。全开放式办公环境设计是指一个完全敞开的大空间,没有任何隔板,整个办公环境设计空间一览无余,可以在办公环境设计的任何一个角度看到每位员工的座位。半开放式办公环境设计一般是用高低不等的软包装隔板区分开不同的工作部门。 博泰大厦(中国深圳)

开放式办公设计的优势: 1、降低建筑成本和能源成本。 2、提高了办公环境设计的空间利用率,节省了面积。 3、管理者有更多的机会和员工接触,便于加深与员工的交流。 4、更易于管理者对员工进行监督和指导。 5、可以共享办公设备.形成集中化的管理和服务。 开放式办公设计的劣势: 1、缺少单独办公的机会。 2、难于集中工作的注意力。 3、办公区域噪音太大。 4、难于保密。开放式办公设计不宜于会计和法律等部门进行有效的工作,因为这些部门需要高度保密。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龙光地产(中国香港) 如传统的封闭式办公室,这种模式可以让工作者有独立性,却不利于员工之间的交流。而开放式的办公室可方便人员之间的交流,却也会相互干扰,从而影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桔妞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生产力对环境有不同要求,也会产生不同结果,但地理环境不存在绝对的开放与封闭。 以新疆为例来看。封闭性与开放性是新疆地域两个相反相成的特点。从新疆历史发展来看,这两个特点的转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贯通亚欧大陆的通道——“丝绸之路”的发展变化,新疆基本地理格局是“三山夹两盆”即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环抱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这种山川阻隔、分散、孤立的自然地理环境客观上不利于人们的交往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吸收、借鉴异质文化,文化上的封闭只能导致停滞、僵化与落后。粉笔的自然地理环境成为新疆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制约因素。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封闭并不是绝对的,人类不只是被动的适应自然,还能够主动地改造自然。在历史上,新疆不利的自然地理条件并未使新疆陷入孤立,相反,它内在地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开通和长期繁荣,使新疆的地理环境呈现出开放性的一面。由于“丝绸之路”的畅通,新疆得以与周边地区沟通,封闭的绿洲得以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新疆由此成为了开放的历史文化区域和各民族交流的广阔舞台。正是通过“丝绸之路”这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中原文化、印度文化、希腊罗马文化、波斯文化和阿拉伯文化在新疆地区荟萃,来自印度的佛教、来自阿拉伯的伊斯兰教和来自罗马的基督教在此交互碰撞,新疆的草原游牧文化和南疆的绿洲农耕文化相互辐射、相互影响,是新疆地区形成了一种动态性开放的人文环境。在这种动态性的人文环境中,新疆各民族先民不断地吸收、借鉴各种异质文化,兼容并蓄,从外来文化中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文化因素,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形成了当代新疆各民族具有鲜明特色的合成文化。

浅谈开放式询问和封闭式询问

封闭式询问以“是不是”、“要不要”等来发问,来访者以“是”、“否”等简单的字回答。它能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停止来访者滔滔不绝的言谈。开放式询问以“什么”(引出事实)、“怎样”(引出事情经过或情绪)、“为什么”(引出原因)、“能不能”(引出一般性情况)等词发问。它可以收集资料,促使来访者自我分析,推动会谈进行。 两种询问方式 1.开放式问题 特点: 不能给出一个确定答案。 鼓励别人叙述,从而提供最大程度的信息。 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能否等等。 例如:你能告诉我你今天为什么来这里吗? 2.封闭式问题 特点: 用几个词或者句子就可以回答的问题。 有利于聚焦会谈并获得信息,但引导谈话的重担就落在了会谈热暖的身上。 封闭式问题通常以是否开头,要求对方给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 询问的作用 1.主要作用: 开放式问题让你和你的来访者的交流将会更加自由和开放; 封闭式问题可以给你提供准确的信息和细节;可以鼓励或者阻止来访者谈话。 2.次要作用: 找出来访者世界中更多的细节,丰富他们的故事; 对来访者的问题做一个有效的评估; 引导来访者谈论话题的方式; 根据会谈的需要帮助来访者打开或结束谈话。 关于询问的几个问题 1.询问帮助开始会谈 跟言语交谈的来访者有一个舒适的关系,开放式问题能够帮助推动自由讨论也给交谈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比如:你今天想谈些什么?你能告诉我你来见我是为了什么吗?自从我们上次谈话以后事情怎么样了?上次我们见面的时候,我们谈论你打算去面对你的伴侣并讨论性问题,这周怎样了? 前三个问题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因为那使来访者几乎可以谈论任何事情,最后一个问题是开放式的,但问题来自于前一周,所以为会谈提供了关注点。 2.开放式问题帮助来访者详细讲述和丰富故事 一开始的会谈通常先问一个或者两个问题,然后再考虑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就来访者早些时候提出的话题,一个开放式问题可以帮助重启谈话并使其向前继续。 如:你能告诉我关于那件事更多的情况吗?当那件事发生时你的感觉是怎样的?根据你说的,你认为这个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是什么?到现在为止我们遗漏了什么吗?你的脑海中还有什么吗? 3.询问有助于引出来访者对于事情的具体细节

地理环境对中国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中国开放与封闭的影响(一)地理环境对开放和封闭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生产力对环境有不同要求,也会产生不同结果。中国有较易于隔离的地理环境。东面临海,西北横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绝地带,给予农业民族无法突破的限制。这种一面临海,其它三面陆路交通极不便利,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环境,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使中国没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养成了独自经营,和平温顺的国民性格。所以,中国文化大体上是在本土独自酝酿成长,虽偶有外来文化成分由西域或海上传入,皆能雍容消纳,使中国文化的发展稳定而富于自信。 (二)说到潮汕文化的形成和特点,要与潮汕地区的自然环境联系起来考察。 潮汕地区地处广东省东北部,东北与福建省接壤,东面与台湾省隔海相望;西北西南分别与本省的梅州市、汕尾市为邻。谚语称其为“省尾国角”,指其位于国防门户,又是远离省城的东北边陲。关于潮汕地区的战略位置,清代学者顾炎武概括为:“(潮州)府介闽粤之间,为门户之地。负山带海,川原饶沃,亦东南之雄郡也。” 岭南北为五岭阻隔,南被海洋包围,形成了向北封闭而向外开放的地理格局。在岭南的大区域内,潮汕地区西北方横亘着东北至西南走向的莲花山脉,又切割成粤东这一处西北高东南低的背山面海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莲花山脉不仅阻隔了潮汕与中原地区的直接交往,也构成了潮汕地区与岭南首府广州乃至珠江三角洲的天壤屏障。虽然对内陆腹地比较封闭,潮汕地区却有着长达325.6公里的海岸线,使潮汕地区呈现出面向大海的开放格局。海岸地形复杂多样,有众多的港湾、岛屿以及广阔的海滩。沿岸海域分布有低潮出露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岛屿126座,曲折的海岸线有多处内河出海口和港湾。海运方便,渔业资源丰富,还有可供开发的海滩涂面积20.53万亩。海上贸易对于人多地少、西北有天壤屏障阻隔的潮汕地区的经济发展意义尤为重大。潮汕人的生活、生产、贸易乃至历史上发生在潮汕地区的许多军事活动,都带有强烈的海洋色彩,进而又影响到潮汕人的文化生活、思维方式、民风民俗以及民系发展等,使潮汕文化成为有海洋特色的地域文化。既封闭又开放的特定的地理条件,是造成潮汕民性既保守又富于开拓的矛盾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潮汕地区虽有漫长的海岸线,但与海上的联系及海岸线的利用,却受到极大的掣肘。政治上的原因,是封建统治者出于“靖乱”和御侵的考虑,长期不准粤东商港对外开放,使一些海上商贸活动被迫采取了违禁的民间活动的形式。从自然经济条件上说,潮汕地区的港口条件也有一定的弱点,长期无法改变地方性港口的地位。无论如何,海滨生活环境及以海谋生的生产方式,给潮人的生活习俗和性格特点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比

组织的开放模型和封闭模型的比较分析(一)

组织的开放模型和封闭模型的比较分析(一) 摘要:组织是人类最普遍的社会现象。从组织的一般理论出发,比较组织理论的两种主流模型-开放组织理论模型和封闭组织理论模型,概括这两种模型各自的特点,得出他们的区别,并找出它们的根本差异,探讨它们各自适用的特定环境。 关键词:组织理论;封闭模型;开放模型;开放系统 组织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最普遍的社会现象,但对组织进行系统研究进而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理论却是20世纪以后的事。组织理论文献一般分为三种学说,即:封闭模型组织理论、开放模型组织理论以及以上两种模型的综合模型组织理论。这三种模型理论及其支流学派,构成了组织理论的脉络。自从泰勒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辟了组织理论研究之先河以来,系统的组织理论经历了从古典组织理论、新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组织理论到现代组织理论丛林的发展进程。 封闭的组织模型是由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古典组织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构成的古典管理组织理论。古典管理组织理论为以报酬作为基本和全部动力方法的组织模式,这是一种经济型集权式等级制结构模式。这一时期的组织理论研究者多注重用静态的角度分析组织的结构、分工、责任、制度和职权等问题,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模型。概括起来, 封闭组织模型的基本特点是: (1)组织存在明确的分工。任务的专门化(即劳动分工)是中心;组织要依照任务性质、工作程序、作业地点和人员不同而分工; (2)组织是一种多层次结构,以便指挥统一,令行禁止。组织的结构呈金字塔形,命令的传达方式是自上而下的; (3)组织内部要权责分明。组织中的每个岗位都应有明确的职权范围,并要求每个人承担职务时明了应担负的任务。强调下级对上级命令的服从; (4)组织是依据法规、制度组成的。组织中的每个人的每个成员都受法规、制度的控制,组织成员的挑选必须依法规经过考核才能录用; 综观封闭组织理论可以发现,泰勒的科学管理学派是站在基层管理者的角度探讨适合于企业日常生产的组织管理模式,而法约尔是立足于大公司的高层管理,对企业全部活动进行组织设计,韦伯是从技术层面设计一种普适的理想组织模式。科层制度是古典组织理论对组织结构设计提出的最重要贡献。虽然科层制度在进行工作时更精确、更迅速、更高效,摧毁了在管理中束缚生产力的封建关系,但随着人的因素在组织管理中的日益重要,科层制度的缺点也日现:这种组织结构在本世纪之初适应了社会生产体制从作坊式小生产体制向工厂化的社会化大生产体制的转化,促进了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适应了当时组织急剧膨胀状况下组织控制和规范化运行的要求。然而,这是一种“机械的”组织模式,只能适合组织运行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当环境变化频率加快,经济型刺激的作用降低时,其弱点就会显现无遗。忽略组织外部环境而将组织作为一个封闭系统来研究,更是这种组织理论的一个大弊端。在非人格化的管理思想指导下建立起的过分严格的规章制度与机械的组织模式使组织中的沟通易被曲解,组织冲突频繁,这就对管理中对人的重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背 景下,新的开放的更注重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开放的组织理论模型应运而生。 开放组织理论是以古典组织理论的层级结构为基础,同时吸取了心理学、社会学关于“群体”的理论观点和知识,在对古典组织理论进行修正与补充的基础上形成的。古典组织理论的缺点是把人当做活动的机器,完全忽视了人性、情感对组织效率的影响,而新古典组织理论在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知识的指导下深入研究了以人的感情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原因与正负作用问题,为组织理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奠定了理论基础。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代表人物有梅奥、马斯洛等。梅奥等人的最主要贡献是认为组织不仅是个技术——经济系统,而且是个社会系统,对人的激励不仅有经济方面,还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组织成员

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

20. From closed to open innovation The knowledge required for innovation is arguably becoming more organisationally dispersed and increasingly being coproduced with partners. This puts greater emphasis on the desirability of openness to external agents (e.g. Chesbrough, 2003; von Hippel, 2005). 1.封闭式创新 “封闭式创新”(The Closed Innovation)是指20 世纪80 年代以前企业通用的创新模式,该模式指出:成功的创新需要企业全过程强有力的控制, 企业必须自己研发技术并生产、销售产品,企业还必须提供售后服务、财务支持。该模式的实质是封闭的资金供给与有限研发力量的结合,其目的是保证技术保密、独享和垄断。 该模式的核心是在严格控制下,企业通过资助大规模的内部实验室来开发技术,以此作为新产品来源的基础,从中获取高额的边际利润。 在封闭式创新模式下,企业研究部门被认为是成本中心,而开发部门则被认为是利润中心,两者之间的目标不一致,之间存在着一堵很难沟通的“高墙” 表1. 封闭式创新模式下企业研究部门与开发部门的冲突 封闭式创新相当于在企业的边界筑起了一道厚厚的墙,无论是在企业的研发、销售还是服务阶段都与外界隔绝。封闭式创新之所以能够为企业带来成功,是因为它在企业内部创造出了一种“良性循环”。在图1中,企业投资于内部研发项目,然后开发出很多突破性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可以使企业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和服务,实现更高的利润,接着再投资于更多的内部研发项目,这又会导致进一步的技术突破并带来新一轮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推广,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图1、封闭式创新中企业内部的良性循环

云计算的开放式封闭式平台之争 .doc

云计算的开放式封闭式平台之争 开放式云计算好,还是封闭式云计算平台好的话题业内一直没有停止过争论,毕竟在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中开放构架与否并不决定着云计算落地和用户的体验。开放架构和封闭式的本质区别不在于软件开源与否。简言之与传统意义上的封闭环境不同,云计算中的封闭环境更多的是指解决方案的专一,数据中心内各部分的相对封闭。而开放架构则相反,时下x86架构服务器如日中天,其带来的开放的生态环境也广被认可。那么,对云计算而言,究竟是开放式架构好还是封闭式架构更有优势呢? 当然业内多数观点更倾向于开放式架构好,综合来看不外乎三点原因:1、开放式架构的解决方案更加自由,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供应商;2、开放式架构的兼容性更好,不论是对过去系统的兼容还是未来的扩展不会受到制约;3、开放式架构平台的性价比更高,支持更广泛。 同理,封闭环境的好处也就在于:1、有统一的解决方案和厂商对整体环境的调优;2、相对更加可靠和安全;3、数据中心的支持与各部分之间均做过完善的设计。而不足之处就是:1、方案来自于单一厂商,用户容易被厂商锁定;2、打包方案价格过高;3、兼容性不好,应用受限制。 众所周知平台的开放可以吸引更多的开发者也便于应用推广,但是其过程会较漫长。随着英特尔推动成立的开放式数据中心联盟工作的展开,全球范围内的客户将会第一次对云计算的发展做一个来自

用户的引导,进而缔造一个开放的云计算标准。一旦标准逐一建立,x86服务器的辉煌就会再一次闪耀在云计算身上,而真正得到实惠的是用户。 所以,不论厂商们如何唇枪舌剑的说自身的优势,从自身的角度或说可靠性更高,或说可扩展性更好,或说性价比优势。所有理由都是从开放式环境与封闭式环境各自的先天性优劣出发。在笔者来看,封闭式架构对厂商的好处就是可以绑定用户,缺点是方案复杂度较大,企业需要有扎实的功底来服务于客户。对用户的好处是可以享受一站式服务,缺点是价格高,难以对外兼容。开放式架构的好处在于灵活度大,各供应商只需要做好自身那部分产品。对于用户来说,开放式架构的好处在于可选择性大,性价比高,缺点是难以获得一站式服务,可靠性存疑。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云计算向开放式环境过渡是必然趋势,但需要去打破不同厂商设备/软件间的竞争--包括软件孤岛、硬件孤岛、迁移兼容等。而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让客户体会到实际好处,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网友世博先锋表示,云计算应该在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里将两者长处相结合,建立一套标准和完善的体制,达到最优进化路线。 因此,云计算的开放架构与封闭架构之争,实际上是用户自身需求所决定:想要一站式服务和可靠性保障,就别在意价格选择封闭环境;想要更好的灵活性和性价比,就选开放式环境,别在意可靠性和百里挑一的操心劲儿。

论建筑与文化的封闭性与开放性

设计院招聘首选一览设计英才网 论建筑与文化的封闭性与开放性 建筑的封闭性意味着某建筑在空间上比较闭塞,在外形上比较厚重,在视野上比较狭窄,在交通上比较迟滞,在感觉上比较压抑;这与建筑的开放性及其所表现出的开敞。通透,豁达,轻灵,顺畅,明快,简洁等正好相反。 文化的封闭性意味着某种文化在思想上比较拘谨,在礼节上比较繁琐,在作风上比较严肃,在行为上比较保守,在心理上比较内向的情况;同样,它与文化的开放性及其所表现出的开朗,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等正好相反。 封闭性与开放性是一对矛盾,但它们又是相互统一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同时它们有层次上的区分。它们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不论是从建筑上,还是文化上分析封闭性与开放性都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建筑形成空间感觉是封闭还是开放,涉及到文化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应看到影响建筑感觉的因素很多,其中民族文化影响又非常深刻。建筑的特性常能体现出文化的内涵;同时文化底蕴也深深影响着建筑,而有代表性的建筑则更为突出。 1、中西建筑的封闭性与开放性比较 建筑空间的封闭性与开放性至少与下列因素有关:(1)空间的围合与限定的程度;(2)建筑间距与高度形成的容积感;(3)人对建筑的视张角,或称建筑形态率;(4)顶界面与侧界面的开口程度和空间的透视率的大小;(5)空间内的光照情况;(6)空间组合中的形态流动性等。建筑空间的封闭性与开放性是人们对于诸多建筑因素所做出的一种主观性的综合评价,属于一种心理感受。它还与个人所处的时空环境,心理状态,实践需求,民族文化以及人与建筑的关系等条件有关。例如当人们需要独处自省时,希望空间的封闭性强些;当人们需要交往宣泄时,希望空间的开放性强些。封闭空间具有领域性强,聚气内守,凝滞居中,向心收敛的空间秩序,其领域越小,被围合感和闭塞感也就越强,使人产生一种与世隔绝之感。 如西方中世纪的宗教建筑,以石材为基本原料形成严密封闭的内部空间和外观立面。这种情况的形成,不仅与建筑材料有关,也与文化心理有关。对于以开放性格为主的西方认为狭窄长高的内部空间不仅有利于渲染宗教气氛,而且又是他们进行精神收敛和自我反省的必要场所。 中国的宗教建筑无论是本土的道教还是印度传来的佛教,最终形成的建筑形式都反映出中国传统建筑模式。总体布局大致都是由几进院落组成,大殿往往置于最后。由高大院墙围合的寺庙道观形成开敞的内部空间,对外又是封闭安定的,使朝圣者感到安定舒适。

(推荐)文化地理性封闭与改革开放

在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阶段,由于人们对自然的支配能力远低于自然对人的影响力,地理环境就成了制约人类文化生成的主要基础。所以,要探讨文化特征形成的基本因素,就必须重视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为塑造不同的文化类型和不同的文化特性提供了物质基础,决定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自然而然地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并最终决定了他们的文化特征。中国是一个极有回旋余地的半封闭的大陆国家,一面临海,其它三面陆路交通极不便利,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特定的历史舞台和可能性。 下面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特征方面来阐述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一、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统一性与延续性的影响 中国有极为广袤的疆土,是一块极为辽阔的大陆,其土地面积与整个欧洲大陆相差无几。早在2000多年以前,中国的版图已“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由于内部平原广阔,特别是黄河、长江流域平原毗连,没有明显的天然屏障可以阻隔,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以及军事上都较海洋诸岛易于统一,形成里一个疆域广阔的大一统国家,也使得文化上易于形成统一的类型。地域辽阔、回旋余地较大,即使发生较大的社会动乱,文化传统也能够得到较大程度地保存(如三国两晋南北朝之际和两宋之际的文化南移)。因为,遭遇战争时,纵使丧失了首当其冲的的黄河流域,仍有广大的退路可供周旋。即所谓的“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走北方”。而其他古代文明地区一旦遭遇外族入侵,即一蹶不振,惟独中国能对边族潜移默化,始终保持着自己文化的独特风格和完整系统,并使之绵延不绝。 除了地域辽阔,中国还是一个半封闭的大陆国家,有着较为隔离的地理环境,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东面临海,西北是漫漫沙漠,西南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这些地理上的障碍,既是一种限制,又是一种保护。正是这重重阻隔保障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在世界历史中,曾多次出现过因异族入侵而导致文化中断、消亡的悲剧,如西亚的古巴比伦,古印度以及古埃及都曾遭逢厄运。中国传统文化则得益于相对隔绝的地理环境而免遭不幸,成为惟一一种不曾中断而又延续千年的古老文化。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统一基础上又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中国背靠欧亚大陆腹地,面对辽阔的太平洋。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为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第二级阶梯为青藏高原向东、向北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主要由盆地、高原组成,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第三级阶梯——位于我国东部,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组成,大部分地区海拔在

茂名的地理环境和开放性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地理环境和开发与封闭是有一定的关系。清朝的时候,仅管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是仍然有广州十三行的存在。广州之所以会成为当时唯一的对外的窗口,固然有其优势的地理环境。广州是珠江的出海口,珠江的水比较深,拥有深水港口。因此成为对外开放的城市。同时的,在签订的《南京条约》中,所被迫开放的五个城市都是沿海城市。仅管这是一个畸形的开放。但也不能抹杀其中地理环境这一因素所占的位置。因此,开放与封闭,是无法撇开环境因素而谈的。 地理环境是由于先天的条件决定。而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式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开放,也没有绝对的封闭。地区上的地理环境既有自然的因素,同样存在着人为的因素。中国的喜马拉雅山脉,可以说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与其他国家分割开来。在这里,封闭看起来是一件自然的事情。但,同时也因为这一座山脉,这里同时是旅游的好地方。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世界的眼球。貌似这又是因为自然的封闭而形成了人为的开放。 另一方面,在不同的生产力的条件和历史背景下,地理环境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在宋朝以前,南方由于气候原因而经济不甚发达。但是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原来阻隔交通的庞大水系也成为南方繁荣的一大原因。 因此,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没有绝对的影响。 以下,仅以茂名为例。 地理概况: 茂名市地处广东省西南沿海,位于东经110°-114°41′和北纬21°22′30″-22°42′33″之间,属热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全市土地面积11458平方公里,人口680万,辖茂南区、茂港区、电白县和信宜、高州、化州3个县级市。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807亿元,是“中国城市综合实力100强”城市之一。 东毗阳江,西临湛江,北连云浮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临南海。东北距广州362公里,西南距湛江121公里。全市陆地总面积11458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 6.4%。 茂名市海岸线长81公里,海岸线曲折,港湾多。有博贺渔港和水东港。

计算机机房从封闭到开放的必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93695598.html, 计算机机房从封闭到开放的必要性 作者:郝忠民 来源:《神州》2010年第23期 摘要:一般的计算机机房通常采用专人专管、计划性上机、封闭式运行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方法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经不能更好地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为此,计算机管理办公室正在着手进行计算机机房管理从封闭式到开放式的改造工作,本文正是针对这方面工作的规划与建设做了必要的论述和探讨。 关键词:开放式;自由上机;无人值班;上机卡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人类正在快速地走进信息化时代,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不仅已经进入了全社会的各行各业,而且几乎直接涉及到每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各行各业的每个单位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重要变革,而职业高中由于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实用人才的重任,因此在这种变革中则是首当其冲,更显得尤其重要和尤为迫切。所以,充分适应社会的需求,不断地加强和改革计算机基础教育和计算机专业应用教育的问题,一直是职业高中教学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封闭式计算机机房存在的问题 “封闭式计算机机房”在计算机硬件的配置和组成上,大多数都以单机的方式工作,即使组成了计算机网络的,也多数是为了教学的需要或解决资源共享问题,通常尚未用于自身的管理。而在其软件环境的配置上,通常是根据学校教学上机实习的需要,每台计算机预先规划并安装好了完整的教学软件环境,同时,为了确保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运行的安全,常常每台计算机都装有还原卡,并以安排计算机教师轮班值守的方式运行,从早晨上班直到夜里下班为止。在上机管理方面,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按预先安排的时间计划上机下机。 这种方式的优点有利于教师的集体辅导,并且方便对学生问题的答疑,同时,从安排计算机使用的角度讲,便于计划,也便于管理。另外,也可节省网络服务器和其它网络设备的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