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处方简介

运动处方的内容应包括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进度及注意事项等。

一、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

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可分为三类,即:耐力性(有氧)运动、力量性运动及伸展运动和健身操。

(一)耐力性(有氧)运动

耐生性(有氧)运动是运动处方最主要和最基本报运动手段。在治疗性运动处方和预防性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慢性疾病的康复和预防,以改善和提高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在健身、健美运动处方中,耐力性(有氧)运动是保持全面身心健康、保持理想体重的有效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的项目有:步行、慢跑、走跑交替、上下楼梯、游泳、自行车、功率自行车、步行车、跑台、跳绳、划船、滑水、滑雪、球类运动等。

(二)力量性运动

力量性运动在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肌肉、神经麻痹或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以恢复肌肉力量和肢体活动功能为主。在矫正畸形和预防肌力平衡被破坏所致的慢性疾患的康复中,通过有选择地增强肌肉力量,调整肌力平衡,从而改善躯干和肢体的形态和功能。

力量性运动根据其特点可分为:电刺激疗法(通过电刺激,增强肌力,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被动运动、助力运动、免负荷运动(即在减除肢体重力负荷的情况下进行主动运动,如在水中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等。抗阻运动包括:等张练习、等长练习、等动练习和短促最大练习(即等长练习与等张练习结合的训练方法)等。

(三)伸展运动和健身操

伸展运动及健身操较广泛地应用在治疗、预防和健身、健美各类运动处方中,主要的作用有放松精神、消除疲劳,改善体型,防治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疾病。

伸展运动及健身操的项目主要有:太极拳、保健气功、五禽戏、广播体操、医疗体操、矫正体操等。

二、运动处方的运动强度

(一)耐力性(有氧)运动的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的核心及设计运动处方中最困难的部分,需要有适当的监测来确定运动强度是否适宜。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即: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时间。而运动量是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乘积,即: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绳索度可根据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代谢当量、心率、自觉疲劳程度等来确定。

1.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在运动处方中常用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来表示运动强度,50%~70%VO2max的运动是有危险的。

2.代谢当量代谢当量是指运动时代谢率对安静时代谢率的倍数。1MET 是指每kg,从事1min活动消耗3.5mL的氧,其活动强度称为

1MET[MET=3.5mL/(kg·min)]。1MET的活动强度相当于健康成人坐位安静代谢的水平。任何人从事任何强度的活动时,都可测出其吸氧量,从而计算出MWN数,用于表示其运动强度。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如已测出某人的适宜运动强度相当于多少MET,即可找出相同MET的活动项目,写入运动处方。

3.心率除去环境、心理刺激、疾病等因素,心率与运动强度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在运动处方实践中,一般来说达最大运动强度时的心率称为最大心率,达最大功能的60%~70%时的心率称为“靶心率”或称为“运动中的适宜心率”,日本称为“目标心率”,是指能获得最佳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运动心率。为精确地确定各个病人的适宜心率,须做运动负荷试验,测定运动中可以达到的最大心率或做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以确定最大心率,该心率的70%~85%为运动的适宜心率。用靶心率控制运动强度是简便易的主法,具体推算的方法有:

(1)公式推算法

以最大心率的65%~85%为靶心率,即:靶心率=(220-年龄)×65%(或85%)。年龄在50岁以上,有慢性病史的,可用:靶心率=170-年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可用:靶心率=180-年龄。

例如:年龄为40岁的健康人,其最大运动心率为:220-40=180次·min-1­,适宜运动心率为:下限为180×65%=117次·min-1,上限为180×85%=153,即锻炼时心率在117~153次·min-1之间,表明运动强度适宜。

(2)耗氧量推算法

人体运动时的耗氧量、运动强度及心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可用耗氧量推算靶心率,以控制运动强度。大强度运动时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70%~80%(即:70%~80%VO2max),运动时的心率约为125~165次·min-1;中等强度运动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50%~60%(即50%~60%VO2max),运动时的心率约为110~135次·min-1;小强度运动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40%以下(即:小于40%VO2max),运动时的心率约为100~110次·min-1。在实践中可采用按年龄预计的适宜心率,结合锻炼者的实践情况来规定适宜的运动强度。

4.自感用力度自感用力度是Borg根据运动者自我感觉疲劳程度来衡量相对运动强度的指标,是持续强度运动中体力水平可靠的指标,可用来评定运动强度;在修订运动处方时,可用来调节运动强度。自感用力度分级运动反应与心肺代谢的指标密切相关,如:吸氧量、心率、通气量、血乳酸等。

(二)力量性运动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1.决定力量练习的运动量的因素

(1)参加运动的肌群的大小:大肌肉群运动的运动量大,小肌肉群运动的运动量小。如:肢体远端小关节、单个关节运动的运动量较小;肢体近端大关节,多关节联合运动,躯干运动的运动量较大。

(2)运动的用力程度:负重、抗阻力运动的运动量较大:不负重运动的运动量较小。

(3)运动节奏:自然轻松的运动节奏其运动量较小:过快或过慢的运动节奏其运动量较大。

(4)运动的重复次类:重复次数多的运动量大。

(5)运动的姿势、位置:不同的运动姿势,位置对维持姿势和克服重力的要求不同,运动量也不同。

2.力量练习的运动强度运动量:力量练习的运动强度以局部肌肉反应为准,而不是以心率等指标为准。

在等张练习或等动练习中,运动量由所抗阻力的大小和运动次数来决定。在等长练习中,运动量由所抗阻力和持续时间来决定。

在增强肌肉力量时,宜逐步增加阻力而不是增加重复次数或持续时间(即大负荷、少重复次数的练习);在增强肌肉耐力时,宜逐步增加运动次数或持续时间(即中等负荷、多次重复的练习)。在康复体育中,一般较重视发展肌肉力量,而肌肉耐力可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得到恢复。

(三)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1.有固定套路的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量:有固定套路的伸展运动和健身操,如“太极拳、广播操等,其运动量相对固定。如:太极拳的运动强度一般在4~5MET或相当于40%~50%的最大吸氧量,运动量较小。增加运动量可通过增加套路的重复次数或动作的幅度、架子的高低等来完成。

2.一般的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量一般的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量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小运动量是指做四肢个别关节的简单运动、轻松的腹背肌运动等,运动间隙较多,一般为8~12节;中等运动量可做数个关节或肢体的联合动作,一般为14~20节;大运动量是以四肢及躯干大肌肉群的联合动作为主,可加负荷,有适当的间歇,一般在20节以上。

三、运动处方的持续时间

(一)耐力性(有氧)运动的运动时间

运动处方中的运动时间是指每次持续运动的时间。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为15~60分钟,一般须持续20~40分钟;其中达到适宜心率的时间须在15分钟以上。在计算间歇性运动的持续时间时,应扣除间歇时间。间歇运动的运动密度应视体力而定,体力差者运动密度应低;体力好者运动密度可较高。

运动量由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共决定(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在总运动量确定时,运动强度较小则运动时间较长。前者适宜于年轻及体力较好者,后者适宜于老年及体力较弱者。年轻及体力较好者可由较高的运动强度开始锻炼,老年及体力较弱者由低的运动强度开始锻炼。运动量由小到大,增加运动量时,先延长运动时间,再提高运动强度。

(二)力量性运动的运动时间

力量性运动的运动时间主要是指每个练习动作的持续时间。如等长练习中肌肉收缩的维持时间一般认为6s以上较好。促最大练习是负重伸膝后再维持5~10s。在动力性练习中,完成一次练习所用时间实际上代表动作的速度。

(三)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时间

成套的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时间一般较固定,而不成套的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时间有较大并异。如:24式太极拳的运动时间约为4分钟;42式太极拳的运动时间约为6分钟;伸展运动或健身操的总运动时间由一套或一段伸展运动或健身操的运动时间、伸展运动或健身操的套数或节数来决定。

四、运动处方的运动频率

(一)耐力性(有氧)运动的运动频率

在运动处方中,运动频率常用每周的锻炼次数来表示。运动频率取决于运动强度和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一般认为:每周锻炼3~4次,即:隔一天锻炼一次,这种锻炼的效率最高。最低的运动频率为每周锻炼2次。运动频率更高时,锻炼的效率增加并不多,而有增加运动损伤的倾向。

小运动量的耐力运动可每天进行。

(二)力量性运动的运动频率

力量练习的频率一般为:每日或隔日练习1次。

(三)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频率

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频率一般为每日1次或每日2次。

五、运动处方的运动进度

一般根据运动处方进行适量运动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练习后(大概6~8星期左右),心肺功能应有所改善。这时,无论在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方面均应逐渐加强,所以运动处方应根据个人的进度而修改。在一般情况下,运动训练造成体能上的进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进展阶段和保持阶段。

(一)初级阶段

指刚刚开始实行定时及有规律的运动的时候。在这个阶段并不适宜进行长时间、多次数和程度大的运动,因为肌肉在未适应运动就接受高度训练很容易造成受伤。所以,以大部分人来说,最适宜采取强度较低、时间较短和次数较少的运动处方。例如选择以缓步跑作为练习的运动员,应该以每小时4公里的速度进行,而时间和次数则因应自己的体能而调节,不过每次的运动时间不应少于15分钟。

(二)进展阶段

指运动员经过初级阶段的运动练习后,心肺功能已有明显的改善,而改善的进度则因人而异。在这个阶段,一般人的运动强度都可以达到最大摄氧量的40%~85%,运动时间亦可每2~3周便加长一些。这个阶段是运动员体适能改善的明显期,一般长达4~5个月时间。

(三)保持阶段

在训练计划大约进行了6个月之后出现。在这个阶段,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已达到满意的水平,而他们亦不愿意再增加运动量。运动员只要保持这个阶段的训练,就可以确保体魄强健。这时,运动员亦可以考虑将较为刻板沉闷的运动训练改为一些较高趣味的运动,以避免因沉闷放弃继续运动。

六、注意事项

(一)耐力性(有氧)运动的注意事项

用耐力性(有氧)运动进行康复和治疗的疾病多为心血管、呼吸、代谢、内分泌等系统的慢性疾病,在按运动处方进行锻炼时,要根据各类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每个参加锻炼者的具体身体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注意事项,以确保运动处方的有效原则和安全原则。一般的注意事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运动的禁忌症或不宜进行运动的指征在耐力性(有氧)运动处方中,应有针对性地提出运动禁忌证。如:心脏病人运动的禁忌症有:病情不稳定的心力衰竭和严重的心功有障碍;急性心包谈、心肌炎、心内膜炎;严重的心率失常;不稳定型、剧增型心绞痛,心肌梗塞后不稳定期;严重的高血压;不稳定的血管栓塞性疾病等。

2、在运动中应停止运动的指征在耐力性(有氧)运动处方中应指出须立即停止运动的指征,如心脏病人在运动中出现以下指征时应停止运动:运动时上上身不适,运动中无力、头晕、气短,运动中或运动后关节疼育或背痛等。

3、运动量的监控在耐力性(有氧)运动处方中,须对运动量的监控提出具体的要求,以保证运动处方的有效和安全。

4、要求做充分的准备活动

5、明确运动疗法与其他临床治疗的配合如: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疗法须与药物治疗饮食治疗相结合,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运动的进时间应避开降糖药物血浓度达到高峰的时间,在运动前、中或后,可适当增加饮食,以避免出现低血糖等。

(二)力量性运动的注意事项

1、力量练习不应引起明显疼痛。

2、力量练习前、后应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及放松整理活动。

3、运动时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4、必要时给予保护和帮助。

5、注意肌肉等长收缩引起的血压升高反应及闭气用力时心血管的负荷增加。有轻度高血压、冠心病或其他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应慎做力量练习;有较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忌做力量练习。

6.经常检修器械、设备,确保安全。

(三)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注意事项

1、应根据动作的难度、幅度等,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2、指出某些疾病应慎采用的动作。如:高血压病患者、老年人等庆不伏或少做过分用力的动作及幅度较大的弯腰、低头等动作。

3、运动中注意正确的呼吸方式和节奏。

编辑本段种类

随着康复体育的不断发展及运动处方应用范围的扩大,运动处方的种类也不断增加,常见的分类有:

(一)按锻炼的对象和作用分

1、治疗性运动处方以治疗疾病、提高康复效果为主要目的。

2、预防性运动处方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为主要目的。

3、健身、健美运动处方以提高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健美为主要目的。

(二)按锻炼的器官系统分

1、心血管系统康复的运动处方

2、运动系统康复的运动处方

3、神经系统康复的运动处方

4、呼吸系统康复的运动处方

编辑本段基本原则

(一)因人而异的原则

运动处方必须因人而异,切忌千篇一律。要根据每一个参加锻炼者或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个人身体客观条件及要求的运动处方。不同的疾病,运动处方不同;同一疾病在不同的病期,运动处方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功能状态下,运动入方也应有所不同。

(二)有效的原则

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应使参加锻炼者或病人的功能状态有所改善。在制定运动处方时,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各项内容;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要按质、按量认真完成训练。

(三)安全的原则

按运动处方运动,应保证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行,若超出安全的界限,则可能发生危险。在制定和实施运动处方时,应严格遵循各项规定和要求,以确保安全。

(四)全面的原则

运动处方应遵循全面身心健康的原则,在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中,应注意维持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平衡,以达到“全面身心健康”的目的。

编辑本段制订程序

运动处方的制定应严格按照运动处方的制定制度进行,首先应对参加锻炼者或病人进行系统的检查,以获得制定运动处方所需要的全面资料。

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包括:一般调查、临床检查和功能检查、运动试验及体力测验、制定运动处方、实施运动处方、运动中的医务监督、运动处方的修改步骤。

一、一般调查

通过运动处方的一般调查可了解参加锻炼者或病人的基本健康状况和

运动情况,一般调查应包括:询问病史健康状况、了解运动史、了解健身或康复的目的和了解社会环境条件等。

(一)询问病及健康状况询问病史及健康状况应包括:既往病史、现有疾病、家族史、身高、体重、目前的健康状况、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女性还须询问月经史和生育史。

(二)了解运动史在一般调查中应了解参加锻炼者和病人的运动经历、运动爱好和特长、目前的运动情况(是否经常参加锻炼、运动项目、运动量、运动时间、运动中后期的身体反应等)、在运动中是否发生过运动损伤等。

(三)了解健身或康复的目的应了解参加锻炼者的病人的健身或康复的明确目的及对通过运动来改善健康状况的期望等。

(四)了解社会环境条件了解参加锻炼者或病人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基本的经济状况、可利用的运动设施和条件、有无健身和康复指导等。

二、临床检查和功能检查

运动处方的临床检查主要包括:运动系统的检查、心血管系统的检查、呼吸系统的检查、神经系统的检查等。

(一)运动系统的检查

1、肌肉力量的检查和评定

(1)肌肉力量的检查和评定

主要方法有:手法肌力试验、器械测试和围度测试等。

(2)肌肉力量耐力的测试

该测试可通过肌肉重复某动作次数或持续的时间来间接表示肌肉的力

量耐力。

(3)肌肉力量检查的注意事项

·测试前须须知简单准备活动。

·测试的姿势和位置要正确。

·测试动作要标准化。

·避免在运动后、疲劳时或饱餐后进行肌肉的测试。

(4)肌肉力量评定的注意事项

·若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其结果不同,缺乏比较性。

·进行每次肢体肌力的测试,须做左右对比(因健康肢体的肌力,也有个体差导及生理性波动),一般两侧差异大于10%~15%时有意义。

(5)肌肉力量检查的禁忌症

·有高血压或心脏病的患者,慎用肌力测试;有较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禁用肌力测试。

·运动时有肢体疼痛、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等,进行肌力测试时应小心;有严重疼育、积液、急性运动损伤等,禁用肌力测试。

·关节活动度受限时,只做等长或短弧等速的测试。

2、关节活动度的检查

关节活动度是评定肢体运动功能的基本指标和评定关节柔韧性的指标。

(1)主动ROM和被动ROMROM的检查应包括主动ROM检查和被动ROM检查,主动ROM检查是指患者主动活动关节时ROM的大小;被动ROM检查是指在步态下进行正确的诊断。

(2)摄影分析用摄像机将步态拍摄下来,选择其中的关键画面进行分析。用此方法可保存步态的资料,便于进行前后对比。

(3)步态分析室分析由三维测力仪、调整摄像机、录像机、解析仪、

肌电图仪、计算机、气体分析仪等设备组成的步态分析室,可对步态进行综

合的分析评定。

(二)心血管系统的检查

心血管系统的检查包括:静态检查和动态检查。常用的心血管系统的指

标有:心率、心音、心界、血压、心电图等。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检查一般采

用定量负荷试验,常用的有:台阶试验、一次负荷试验、联台机能试验、PWC170等。

1、心率

正常的窦性心率为60~100次·min-1。心率超过100次·min-1,称为心动过速成;心率低于60次·min-1,称为心率过缓(经过系统训练的运动员的心诲常低于60次·min-1,是心功能良好的表现,称为心动徐缓)。

2、心音

心脏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可以产生四个心音。正常情况下,一般检查心

脏时能听到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在检查儿童少年的心音时,常可听到第三心音,而成人出现第三心音时,属于病理性的可能性较大。在婴幼儿和中老

年人,心脏正常时有时可听到第四心音。心脏出现异常的声音为心脏杂音。在心脏舒张期出现杂音,常表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在心脏收缩期出现的杂音,可分为生理性杂音和病理性杂音两类,生理性杂音在儿童少年中较多见。出现心脏杂音时,应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心脏杂音的性质和分级。

3、心界

心界常采用X线测量的方法,在胸片上测量心脏的横径、纵径和宽径,可以下公式计算:

实测心脏面积=0.7019×纵径×宽径+2.096

预计心脏面积(cm2)=0.6207×身高(cm)+0.6654×体重(kg)-42.7946 用心心脏实测面积与心脏预计面积比较,若超过预计心脏面积的10%以上时,认为有心脏肥大的现象。出现心脏肥大的现象,应进一步进行检查。

4、心电图心脏的特殊激动传导过程可以通过心电图仪,将每一心动周

期中的生理电流的变化记录下来。通过对心电图上的各种波的分析,以判断心脏的功能。

5、血压

健康成人的收缩压为12~17.3kPa(90~130mmHg),最高不超过

18.7kPa(140mmHg);舒张压为8~11.3kPa(60~85mmHg),最高不超过

12kPa(90mmHg);脉压差为4~5.33kPa(30~40mmHg)。

6、定量负荷试验定量负荷试验有:台阶试验、一次负荷试验、联合机

能试验、PWC170等。

(三)呼吸系统的检查

呼吸系统的功能检查包括:肺容量测定、通气功能检查、呼出气气体分析、屏气试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等多方面。常用的指标有:

1、肺活量

肺活量是测定肺容量最常用的指标,是指深吸气后,做最大呼气的气量。正常值为:男性3470mL,女性2440mL。

2、5次肺活量试验

让受试者连续测量5次肺活量,每次间隔15s(呼吸时间在内),记录每次肺活量的结果。5次肺活量值基本相同或有增加者为机能良好,逐渐下降者为机能不良。

3、肺活量运动负荷试验

先测安静时的肺活量,然后进行定量负荷运动,运动后即刻测量肺活量,共测5次,每1分钟测1次,记录测量结果。评定方法同5次肺少量试验。

4、时间肺活量

时间肺活量也称用力呼气量,是指一次深吸气后,快速用力将气体呼入肺量计内,记录其呼气曲线并计算出呼气总量以及时间肺活量。正常第一秒时间肺活量低于70%,老年人低于80%,表示有气道阻塞。

5、最大通气量

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能呼吸的最大气量,反映通气功能的潜力。测定时让受试者快速深呼吸15s,测定其通气量,乘上4为每分钟的最大通气量。正常值男性为104L,女性为82L。

6、闭气试验

闭气试验是让受试者安静、处于坐位,分别测量深吸气后的闭气时间和深呼气后的闭气时间,记录结果。正常时,吸气后的闭气时间,男性为40s 左右,女性为25s左右;呼气后的闭气时间,男性为30s左右,女性为20s 左右。

7、呼吸气体测定

使用呼吸气体分析仪,测定通气量、吸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等各项气体代谢指标。

(四)神经系统的检查

1、植物性实以系统的功能检查

(1)卧倒—直立试验让受试者卧床休息3分钟后,测1分钟的心率,然后站立,再测1分钟的心率,比较前后两次的心率。正常时心率数每分钟增加12~18次,若超过正常值,表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若增加次数在6次以下,表示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

(2)直立—卧倒试验测受度者安静时1分钟的心率,然后让受试者缓慢躺下,15秒后再测1分钟的心率,比较前后两次的心率。正常时心率数每分钟减少6~10次。若超过正常值,表示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

2、视、听、位味觉及体表感觉神经功能检查

(1)视神经检查视神经检查包括视力检查(远视力和近视力检查)、视野检查、眼底检查等。

(2)听觉神经检查听觉神经检查包括一般听觉神经检查、空气传导检查、骨传导检查、骨传导检查等。

(3)神经检查位神经检查可采用“双指(臂)试验”、“指鼻试验”、“转椅试验”等。

(4)觉检查味觉检查包括对酸、甜、苦、咸等味觉的检查。

(5)皮肤感觉检查皮肤感觉检查包括对皮肤的痛觉、触觉、温度觉等浅感觉的检查。

3、反射

(1)浅层反射

浅层反射是刺激皮肤或粘膜而引起的反射.常用的有角膜反射、腹壁反射、足趾反射等。

(2)深层反射常用的深层反射有二头肌腱反射、三头肌腱反射、桡骨骨膜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等。

4、神经肌肉功能检查神经肌肉功能检查在康复医学中有重要的意义。包括坐位平衡、移动平衡、站立平衡、日常生活技巧、步行检查等。

此外,还应何等肾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代谢功能检查等。

三、运动试验

运动试验是评定心脏功能、制定运动处方的主要方法和重要依据。运动试验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检查的目的和被检查者的具体情况而定。目前,最常用的运动试验是用逐级递增的运动负荷的方法测定,测定时采用活动平板(跑台)和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运动试验(简称GXT),是指在试验的过程中,逐渐增加负荷强度,同时测定某些生理指标,直到受试者达到一定运动强度的一种运动耐量试验。

(一)运动试验的应用范围

1、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依据运动试验能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宣的依据。进行运动试验,能提高在运动处方实施中的安全性。

2、冠心病的早期诊断运动试验(用心电图监测)是目前最前电义的诊断冠心病的夫创伤性检查方法之一,其敏感性可高达到60%~80%。

3、评定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心瓣膜疾病的功能运动试验(用心电图监测)可作为半定量指标用于评定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运动试验可用来评定心瓣膜疾病的功能。

4、评定心脏的功能状况运动试验是评定心脏功能状况的有效方法。

5、评定体力活动能力运动试验可用于评定体力活动的能力。

6、发现运动的诱发的潜在的心律失常运动试验可用于发现运动诱发的心律失常,其检出率比安静时的检查高16倍。

7、评定治疗效果运动试验的重复性较好,可用来作为康复治疗效果的评定指标。

8、其他运动试验可用在观察运动瓜的科研中,用于筛选特殊职业的人员等。

(二)运动试验的方法

运动试验常用的方法有活动动平板(跑台)和功率自行车。

1、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活动平板是一种改变坡度和速度的步行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最常用的是Bruce方案,即:让受试者在活动平板上行走,每3min增加一级负荷(包括速度和坡度),共分七级,运动中不休息。运动中连续用心电图监护。

活动平板运动实验的优点是:运动方式自然,较接近日常活动的生理特点;为全身运动,容易测得最大运动强度;诊断拭目以待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运动强度固定,可直接测得MET值;可供儿童测试;在实验中连续用心电图监测,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的主要缺点有:噪音大,价格较贵,占地面积较大,运动强度较大时不易测定生理指标,在运动中要加强保护等。

2、功率自行车运动试验

功率自行车运动试验是让受试者连续蹬功率自行车,逐步增加蹬车的阻力而增加运动负荷,共有七级运动负荷,每级运动3min。在测定的过程中,连续用心电图监测,并定时测量血压。男性从2940N·m·min-1开始,每级增加2940N·m·min-1(300k·kg·min-1);女性从1960N·m·min-1(200k·kg·min-1)开始,每级增加1960N·m·min-1(200k·kg·min-1)。功率自行车运动试验的优点是:噪音小;价格较低;占地面积较小;运动时上身相对固定,测量心电图、血压等生理指标较容易;受试者的心理负担较小;运动较安全,适合年龄大、体力较弱的受试者的使用等。

功率自行车的主要缺点有:对体力较好的人(如经过系统训练的运动员),常达不到最大的心脏负荷;对体力较差尤其是两侧下肢肌肉力量不足者,常不能达到运动试验的目的;由于局部疲劳,因此所测得的结果低于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等。

(三)运动试验的禁忌症

1、严重的心脏病(如: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的心绞痛和肌肉梗塞、急性心肌炎、严重的心瓣膜病等)。

2、严重的高血压。

3、严重的呼吸系统、肝、肾疾病,贫血及内分泌病等(如:严重的糖尿病、甲亢等)。

4、急性炎症、传染病等。

5、下肢功能障碍、骨关节病等。

6、精神疾病发作期间。

(四)运动试验的中止指标

在运动试验中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中止运动。

1、运动负荷增加,而收缩压降低。

2、运动负荷增加,而心率不增加或下降。

3、出现胸痛、心绞痛等。

4、出现严重的运动诱发的心律失常。

5、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急促、下肢无力、动作不协调等。

6、病人要求停止运动。

(五)运动试验的注意事项

1、避免空腹、饱餐后即刻进行运动试验。

2、运动试验前2h禁止吸烟、饮酒。

3、试验前停止使用影响试验结果的药物,如因病情需要不能停药的,在分析试验结果时应充分考虑药物的影响因素。

4、运动试验前一天内不进行剧烈的运动。

5、运动试验前休息0.5小时左右。

四、体力测验

体力测验必须是运动负荷运动无异常拭目以待人才能进行。体力测验包括运动能力(肌力、柔韧性等,详见本节第二部分)测验和全身耐力测验。全身耐力测验的运动方式是采用有氧运动,包括走、跑、游泳三种方式。目前,较多采用的有定运动时间的耐力跑(如12min跑测验),广泛的12min 跑测验。

(一)参加12min跑测验的人的条件

1、35岁以下,身体健康者。

2、有半年以上运动经历者。

3、按库珀介绍的锻炼计划进行6周以上锻炼者。

(二)12min跑测验的方法

为了保证12min跑测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在进行12min跑测验前,应先进行周的准备练习。

1、12min跑测验的准备练习可安排6周的准备练习时间,每周练习的次数1~3次,练习的内容可参考库珀介绍的锻炼计划,即分4个阶段进行以下练习:

(1)12min以快走为主,中间穿插慢跑;

(2)12min步行与慢跑交替;

(3)12min慢跑;

(4)12min按测验要求尽力跑。

普通人在进行一个阶段的锻炼后,应不感到没有信心或非常疲劳,才能从上一阶段进入到下一阶段的练习;经常进行耐力练习的人,可以直接从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或第四阶段开始;经过系统训练的人,最少也应在正式测验前进行一次测验跑。

2、12min跑测验的方法

(1)最好用400米的田径跑道,每隔20米或50米用标志表示。

(2)测验前应做充分的准备活动。

(3)测验中出现不适或异常症状,应减慢速度或停止运动。

(4)完成12min跑后,应进行放松整理活动,不要即刻停止运动。

(5)记录受试者在12min内所跑的距离。

编辑本段普及运动知识方面工作

日本在1971年成立了以猪饲道夫教授为主的运动处方研究会,于1975年制定出各种年龄组的运动处方方案,出版了《日本健身运动处方》,指导大众健身。我国用运动处方辅助治疗冠心病、肥胖病等有不少临床报道,也翻译了一些国外运动处方专著,在医学、体育院校的教材中,运

高级阶段运动处方

动处方已列入基本内容。在普及运动处方知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健康检查

了解锻炼者的一般身体发育、伤病的情况和健康状况,以确定是否是健身运动的适应者,有无禁忌症。

2.运动负荷测定

2.1运动处方的定义

由医生或体育工作者给锻炼者按照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锻炼经历和心肺或运动器官的机能水平等,用处方的形式,制定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健身方案;

2.2运动处方的特点:

2.2.1系统性:

运动处方的系统性包含以下6大要素:

l 运动方式:包括耐力,力量,柔韧性运动

l 运动强度:即运动中的费力程度

l 运动时间:即每次运动的时间

l 运动频率:即每周运动多少次

l 运动注意事项:如运动时心率,血压等指标的范围

l 能量消耗目标

2.2.2个性化:因人而异

2.3运动处方的分类:

2.3.1治疗性运动处方用于某些疾病和创伤康复期的患者,使医疗体育更加定量化,个性化

2.3.2预防性运动处方用于健康的中老年人及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希望参加体育锻炼,主要是预防某些疾病(冠心病,肥胖症等),防止过早衰老

2.4制定运动处方的目的

a) 增强人体机能,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工作效率;

b) 减少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或者治疗慢性疾病并促进健康——全民健身基本目标

c) 提高锻炼中的安全性

d) 促进生长发育

e) 丰富文化娱乐生活,调节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2.5与其他干预措施相比,运动处方的优势在于:

2.5.1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耐力,具体表现在:

2.5.1.1降低安静时和同等负荷下运动时心率;

2.5.1.2增加心脏舒张期容积

2.5.1.3提高肺活量

2.5.1.4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心脏突发事件的危险性

2.5.1.5如果发生心脏突发事件可降低其严重性,增加生存机会

2.5.2运动可以改善血液质量,具体体现如下:

2.5.2.1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增加红细胞携带氧气的能力;

2.5.2.2对血脂产生良好的影响

2.5.2.3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也防止如脑血栓,心肌梗死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2.5.3运动对血管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运动可以增加毛细血管的数量,改善末梢循环,降低安静时高血压;改善冠状动脉循环;

2.5.4运动是有效的减肥方式

2.5.5运动能够增家骨密度;增加骨和关节力量,增加韧带和肌腱的力量,防止多种骨,关节,肌肉的损伤;降低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性。

2.5.6运动还能够增加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抗病能力和病后康复速度

检测和评定锻炼者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以心肺功能为主,进行安静和运动状态下的生理功能检测,主要有心率、血压、肺活量等指标。

3.体能测定

进行力量、耐力、速度和灵敏的身体素质检测,从中判定锻炼者的运动能力和生理机能的状况。

4.制定运动处方

1)运动目的:通过有目的的锻炼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各人的情况千差万别,运动处方的目的有健身的、娱乐的、减肥的、治疗的等多种类型。

2)运动项目:在运动处方中,为锻炼者提供最合适的运动项目关系到锻炼的有效性和持久性。选择运动项目,要考虑运动的目的,是健身的、还是治疗的;要考虑运动条件,如场地器材、余暇时间、气候等;还要结合体育兴趣爱好等。

3)运动强度:是运动时的剧烈程度,是衡量运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可用每分钟的心率次数来表示大小。一般认为学生心率:120次/min以下为小强度,120~150次/min为中强度,150—180次/min或180次/min以

上为大强度。测量运动强度的简单办法是:测量运动后10s脉搏X 6,就是lmin的运动强度。

①适宜运动强度范围,可用靶心率来控制:以本人最高心率的70%—85%的强度作为标准。

靶心率=(220—年龄)X(70%—85%)。如20岁的靶心率是140—170(次/min)。

②最适宜运动心率,计算公式:

最大心率=220—年龄

心率储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

最适宜运动心率=心率储备X75%+安静心率

如某大学生20岁,安静心率70(次/min),他的最大心率为220—20

=200(次/min),心率储备为200—70=130(次/min),最适宜运动心率为130X75%+70二167.5(次/min)。

4)运动时间:指一次锻炼的持续时间。它与运动强度紧密相关,强度大,时间应稍短,强度小,时间应稍长。有氧锻炼一般在30min左右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5)运动频度:指每周的锻炼次数。

关于运动频度,日本的池上晴夫研究表明,1周运动1次,肌肉酸痛和疲劳每次发生,运动后1—3 天身体不适,效果不蓄积;1周运动2次,酸痛和疲劳减轻,效果有点蓄积,不明显;1周运动3次,无酸痛和疲劳;效果蓄积明显;1周运动4—5次,效果更加明显。可见,1周运动3次以上,效果才明显。

5.效果检查

由于个人情况千差万别,在实行运动处方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合适的地方,应在实践中及时检查和修正,以保证锻炼的效果。

6.大学生运动处方示例

1.减肥的运动处方

姓名:A

性别:女

年龄:20岁

职业:学生

体育爱好:羽毛球

健康检查:良好,身高 1.55m,体重60ks,体脂中度超重,

病史——无

运动负荷测定:台阶实验,安静脉搏79次/min,血压 75/115mmHg,肺活量2 800ml

体能测定:力量——仰卧起坐25个/min,耐力——800m跑405,

体质评定:健康状况,良;体重过重,心肺功能稍差

运动目的:减肥和健身

运动项目:羽毛球、健身跑、健美操、篮球等

运动强度:由小逐渐加大,心率在靶心率范围,即140—170次/min 运动时间:12周(减少体重3—5kg),每次 30~60min

运动频度:4~5次/周

注意事项:适当控制饮食,减少糖、油脂的摄人,可吃一定的蔬菜、水果,有病发烧停止运动

自我监督——心率

处方者:年月日

运动处方简介

你做的运动正确吗? 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在科技发展进步逐渐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习惯的今天,亚健康人群也日益增多,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也越来越充分,越 来越多人们加入到运动锻炼的队伍中来,比如有的人使用微信计步来衡量运 动量,有的人去健身房找私人教练进行一个规范的运动,然而我们的运动锻炼是正确的吗?是有效的吗? 运动也有处方 与我们服用药物一样,正确的运动是有处方的,它不仅仅局限于一天要走够10000 步,也不仅限于只要运动出汗就好了,它具有完整的体系。 运动处方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生理学家在20 世纪50 年代提出,20 世纪60 年代以来,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及对一些重大疾病康复训练的需要,运动处方开始受到重视。1969 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使用“运动处方”一词作为规范术语。简而言之,运动处方是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健康水平,体力状况等)来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地锻炼。它要具备个体化、合理化、定量化、趣味化和科学化的特点。 运动处方如何制定? 一个基本的运动处方要包括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度这四个方面。 运动项目:它是指做什么运动。一般我们把运动分为有氧运动(如慢跑、健步 走、骑自行车、登山、游泳)、抗阻运动(如克服自身阻力的抗阻练习如引体 向上、俯卧撑,器械抗阻练习如卧推、负重深蹲)、柔韧性训练(如静力牵 拉、动态牵拉)、神经肌肉训练(如平衡训练、协调性训练、步态训练、本体 感觉练习、太极拳、瑜伽、八段锦)。 运动强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运动量,分为高强度、中等强度、低强度。处 方应明确靶强度或靶强度范围,来表示达到运动目的时有效且安全的运动强 度。有氧运动时常用靶心率表示运动强度,即为了提高心肺机能时有效且安全的运动心率,一般用自己可运动到的最大心率(即用220 减去自己年龄)来衡 量运动强度。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要求靶心率要达到最大心率的40%-60%,高 强度有氧运动要求靶心率要达到最大心率的60%-90%。柔韧性训练的强度要 达到有牵拉感或者紧绷感;神经肌肉训练目前没有推荐的强度。 运动时间:即每次运动所持续的时间,也是达到处方要求强度的持续时间。中等强度的运动每天进行30 到60 分钟或每周进行至少150 分钟;高强度运动每 天进行20 到60 分钟或每周进行至少75 分钟。柔韧性训练要求每个动作持续牵 拉10-30 秒,老年人可延长至30-60 秒;神经肌肉训练要求每天进行20-30 分

运动处方简介

运动处方的内容应包括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进度及注意事项等。 一、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 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可分为三类,即:耐力性(有氧)运动、力量性运动及伸展运动和健身操。 (一)耐力性(有氧)运动 耐生性(有氧)运动是运动处方最主要和最基本报运动手段。在治疗性运动处方和预防性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慢性疾病的康复和预防,以改善和提高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在健身、健美运动处方中,耐力性(有氧)运动是保持全面身心健康、保持理想体重的有效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的项目有:步行、慢跑、走跑交替、上下楼梯、游泳、自行车、功率自行车、步行车、跑台、跳绳、划船、滑水、滑雪、球类运动等。 (二)力量性运动 力量性运动在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肌肉、神经麻痹或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以恢复肌肉力量和肢体活动功能为主。在矫正畸形和预防肌力平衡被破坏所致的慢性疾患的康复中,通过有选择地增强肌肉力量,调整肌力平衡,从而改善躯干和肢体的形态和功能。 力量性运动根据其特点可分为:电刺激疗法(通过电刺激,增强肌力,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被动运动、助力运动、免负荷运动(即在减除肢体重力负荷的情况下进行主动运动,如在水中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等。抗阻运动包括:等张练习、等长练习、等动练习和短促最大练习(即等长练习与等张练习结合的训练方法)等。 (三)伸展运动和健身操 伸展运动及健身操较广泛地应用在治疗、预防和健身、健美各类运动处方中,主要的作用有放松精神、消除疲劳,改善体型,防治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疾病。 伸展运动及健身操的项目主要有:太极拳、保健气功、五禽戏、广播体操、医疗体操、矫正体操等。 二、运动处方的运动强度 (一)耐力性(有氧)运动的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的核心及设计运动处方中最困难的部分,需要有适当的监测来确定运动强度是否适宜。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即: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时间。而运动量是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乘积,即: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绳索度可根据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代谢当量、心率、自觉疲劳程度等来确定。 1.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在运动处方中常用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来表示运动强度,50%~70%VO2max的运动是有危险的。

保健班

保健班体育必修课教学计划 课程编号: 学时/学分:72/4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的知识,使需要康复锻炼的学生,早日恢复健康,培养自我保健能力和毅力。 教学任务:①传授体育锻炼理论知识; ②在医务监督下,运用体疗手段,结合药物治疗,帮学生恢复健康; ③使学生学会一、两种锻炼方法,养成锻炼习惯,增强体质。 第一学期 周次主要内容 第一周北航体育简介 保健班介绍(人员组成,目的、任务、内容安排)个人身体状况座谈慢跑步 第二周制定个人运动处方慢跑步 第三周保健操、慢跑步运动处方 第四周保健操、慢跑步运动处方 第五周机动(国庆节) 第六周保健操、慢跑步运动处方 第七周保健操,慢跑步运动处方 第八周1.保健操,慢跑步2.运动处方 第九周保健操,座谈身体状况,改进运动处方第十周保健操,改进运动处方

第十一周保健操,运动处方乒乓球 第十二周保健操,运动处方乒乓球 第十三周保健操,运动处方乒乓球 第十四周保健操,运动处方乒乓球 第十五周课内考试 第十六周理论课 第十七周课内考试 第十八周座谈身体状况,改进运动处方 考核内容平时:20% 理论:10% 技术:70% 考核标准要求及格60-69分 中等70-79分 良好80-89分 优秀90-100分 第二学期 周次主要内容 第一周座谈身体状况,改进运动处方慢跑步第二周改进运动处方慢跑步

第三周保健操,运动处方慢跑步第四周保健操,运动处方慢跑步第五周保健操,运动处方慢跑步 保健按摩(自我、相互) 第六周 慢跑步 保健按摩(自我、相互) 第七周 慢跑步 保健按摩(自我、相互) 第八周 座谈身体状况,改进运动处方第九周机动周 保健按摩,运动处方 第十周 慢跑步 保健按摩,运动处方 第十一周 慢跑步 保健按摩,运动处方 第十二周 慢跑步 第十三周课内考试 第十四周理论课 第十五周理论课

运动转化医学

运动转化医学 1. 简介 运动转化医学是一个结合运动科学和医学的跨学科领域。它旨在研究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以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2. 运动与健康 2.1 运动对身体的益处 •促进心血管健康: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健康: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质量和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控制体重:运动可以帮助消耗卡路里,维持健康的体重。 •改善精神健康:运动可以释放内啡肽等荷尔蒙,提升情绪和减轻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 2.2 运动与慢性病预防 •心血管疾病: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高血压、冠心病和中风的风险。 •糖尿病: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预防和控制糖尿病。 •癌症: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结肠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率。 •骨质疏松:力量训练可以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3. 运动转化医学的应用 3.1 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是运动转化医学的一项重要应用。通过评估个体的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医生可以开具个性化的运动处方,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 3.2 康复治疗 运动转化医学在康复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针对特定疾病或损伤设计的运动计划,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3.3 健康管理 在健康管理领域,运动转化医学可以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通过定期监测运动和健康指标,可以评估个体的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计划。

4. 运动转化医学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4.1 挑战 •科学研究:需要开展更多的科学研究,探索运动对不同人群和疾病的影响机制。 •教育与推广:需要加强对医生、患者和公众的教育与推广,提高对运动转化医学的认识和意识。 •跨学科合作:需要加强运动科学、医学等多个领域之间的合作,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交流。 4.2 发展方向 •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挖掘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关联,并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建议。 •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设计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的运动方案,提高人们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社区参与与支持:通过社区组织活动、提供设施等方式,鼓励社区居民参与运动,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5. 结论 运动转化医学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领域,它可以通过研究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将科学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加强科学研究、教育推广和跨学科合作,推动运动转化医学的发展,并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Warburton DE, Bredin SS, Horita LT, et al. The health benefi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British Columbia Medical Journal. 2013;55(3):156-161. 2. Lee IM, Shiroma EJ, Lobelo F, et al. Effect of physical inactivity on major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worldwide: an analysis of burden of disease and life expectancy. Lancet. 2012;380(9838):219-229. 3. Sallis R, Franklin B, Joy L, et al. Strategies for promoting physical activity in clinical practice.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5;112(6):1644-1649. 4.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 ACSM’s Exercise is Medicine®: A Global Health Initiative [Internet]. Indianapolis (IN): ACSM; c2007–2021 [cited 2021 Mar 10]. Available from: 5. 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 (NAM). Action Collaborative on Clinician Well-Being and Resilience [Internet]. Washington (DC): NAM; c2020–2021 [cited 2021 Mar 10]. Available from:

运动处方教学设计

运动处方教学设计 简介 运动处方教学是针对个体的运动干预方案,旨在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为了制定有效的运动处方,需要了解个体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目标,并评估他们的身体适应性。本文将提供一个运动处方教学设计的模板,帮助健康专业人员为个体制定适当的运动处方。 步骤 步骤一:收集个体信息 运动处方教学应该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目标制定,所以在收集个体的信息时,应涵盖以下内容: 1.个体的身体状况,包括身高,体重,BMI指数等; 2.健康状况,包括患有哪些疾病,药物治疗情况等; 3.运动史,包括个体以前的运动经验,从事的活动类型等; 4.健康目标,包括目的和期望达到的效果; 步骤二:运动评估 运动评估可以帮助确定个体的身体适应性和限制,包括: 1.心肺健康评估,如静态和动态心率、血压、肺活量等; 2.身体成分评估,如体脂肪率、肌肉质量等; 3.功能性评估,如柔韧性、平衡感等; 4.动力学评估,如重量训练评估等。

步骤三:制定运动处方 根据收集到的个体信息和运动评估结果,可以为个体制定合适的运动处方。运动处方应明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运动频率:每周进行的活动次数; 2.强度:在个体的可承受范围内进行适当的运动强度; 3.时长:每次活动的时间长度; 4.活动种类:建议的活动种类和方式。 步骤四:教学设计 为了让个体能够正确地执行运动处方并取得最佳效果,健康专业人员应该进行适当的教学和指导。教学设计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执行操作:如正确的呼吸技巧、姿势、身体准备等; 2.注意事项:如伤害预防、饮食指南等; 3.调整建议:建议个体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运动处方; 4.反馈:为个体提供定期反馈和评估。 结论 运动处方教学设计可以帮助个体进行个性化运动干预,在减少疾病风险和改善身体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本文提供的运动处方教学设计模板,健康专业人员可以更好地制定运动处方,并帮助个体达到健康目标。

生活方式医学

生活方式医学 生活方式医学简介 生活方式医学,又称为生活方式干预,是一种基于行为学、心理学、营养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干预方法,旨在通过改变个体的生活方式,预防和治疗多种慢性疾病。生活方式医学认为,很多慢性病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如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过度的工作压力等,因此必须通过改变个体的生活方式,降低患病风险。 生活方式医学包括健康教育、行为干预、营养咨询、运 动处方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个体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治疗一系列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生活方式医学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认治疗慢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生活方式医学的核心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注重以人为本,强调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通过全面、系统的干预,促进个体的整体健康提升。生活方式医学的实践证明,通过改变个体的生活方式,能够降低患病风险,提高生命质量,进而推动全民健康。 生活方式医学实践 生活方式医学实践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生活 方式医学的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健康教育:将健康知识传达给患者和公众,提高健 康素养和健康风险意识。 2、营养干预:从饮食方面入手,帮助个体合理安排饮

食结构,控制能量摄入,降低疾病风险。 3、运动处方:定制个性化的运动处方,鼓励适度运动,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降低疾病风险。 4、心理干预:将心理因素与生活方式干预相结合,降 低心理压力,提高身体免疫力。 5、睡眠管理:建立科学的睡眠规律,帮助个体缓解睡 眠障碍,促进身体恢复和健康发展。 生活方式医学实践需要团队协作,包括医生、营养师、 心理医师、运动治疗师、护士等多学科的专业人员,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降低疾病风险,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生活方式医学的影响 生活方式医学的实践证明,通过改变个体的生活方式, 不仅能够降低患病风险,提高生命质量,还能够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以下是生活方式医学对各个方面的积极影响: 1、降低医疗费用:生活方式医学的实践能够降低大量 的医疗费用,减轻个体和社会的负担。 2、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生活方式医学的实践能够大量 减少慢性病患者的就诊次数,缓解医疗资源的紧张。 3、促进经济发展:生活方式医学的实践能够促进公共 健康事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环境友好:生活方式医学能够通过减少药物使用和 医疗废弃物等方式,保护环境,建立生态文明。 总之,生活方式医学是一种有益可行的健康干预方法, 通过改变个体的生活方式,能够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对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是建设健

改善身体形态健身处方

改善身体形态健身处方——游泳 项目简介:游泳是一项全身性运动,主要锻炼人体上肢与划水有关的胸背肌群, 以有下肢与腰腹部肌肉。 运动特点: 适宜人群:男女老少皆宜,适合于各类人群。初学者应在指导员的辅导下进行, 并具备相应的保护措施与救生设备。 运动强度:全面体格练习,中等运动强度。运动心率控制在:220- 年龄 -11 。辅助运动:下水前先做5-10 分钟热身准备活动,如呼吸、扩胸、弯腰、伸展关节、按压小腿等练习。 注意事项:由于游泳是在非经常水环境中进行的,初期阶段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在教练员的指导下,慢慢学习,最终掌握各种游泳技能。 11 次/ 分,因此水中效果评价:水中的最大心率要比陆上锻炼的最大心率平均低 的目标心率应该每分钟低 7-11 次/ 分 各年龄组游泳预备性运动处方(30 岁以下) 周次距离(米)时间(分、秒)每周次数每周得分1902′30″57 21303′00″56 31804′00″57.5 42205′30″510

52205′00″510 62706′00″512.5 各年龄组游泳预备性运动处方(30-39 岁) 周次距离(米)时间(分、秒)每周次数每周得分1902′30″54 21303′15″55 31504′00″56 41804′30″57.5 52204′15″510 62205′00″510 各年龄组游泳预备性运动处方(40-49 岁) 周次距离(米)时间(分、秒)每周次数每周得分1902′30″54 21303′15″55 31504′00″56 41804′30″57.5 51804′15″57.5 62205′00″510

运动减肥的功效及运动处方

运动减肥的功效及运动处方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运动医学知识的增加,人们对肥胖危害了解更多,愈来愈认识到减肥的重要性。文章通过文献资料调研,综述了近年来运动减肥的功效及运动处方的研究成果,以供减肥者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运动减肥;功效;运动处方 20世纪60年代以来肥胖症席卷欧美,引起人们的重视,肥胖症已成为现代的“文明病”之一。近年来我国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城市居民的饮食构已跨入营养型,加上劳动条件的改善,使人饮食过多,活动减少,肥胖者日益增多。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城市肥胖症发病率大约在10%左右,心脏病患者中肥胖者是正常人的2.5倍;高血压患者中肥胖者是正常人的3倍;而在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的病人中,平均每4人就有3个肥胖者[1]。肥胖是人体内的脂质代谢紊乱,造成脂肪在皮下和脏器周围堆积所致,它对人体的危害性很大,主要表现在肥胖者易发生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而胖子的平均寿命要比常人少10~12岁,此外,肥胖给儿童带来的危害更大。因此,各种各样的减肥方法应运而生。防治肥胖的基本原则是使人体长期、持续地处于能量摄取与消耗的负平衡状态之中。针对肥胖的主要原因,进行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造成能量负的平衡,来消除多余的体脂,同时,预防和治疗各种合并症,以增强体质,因此理想而有效的减肥方法是适当运动+适当控制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运动疗法是防治肥胖症的最佳、最简便和经济可靠的方法。 一、运动在减肥中的作用 人体运动时主要能源来自糖和脂肪。有氧运动中,肌肉收缩活动初期能源为糖,当持续运动达120分钟以上时,游离脂肪酸供能达50%~70%之多,因此肌肉对血中游离脂肪酸和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多,导致脂肪细胞释放大量的游离脂肪酸,使脂肪细胞瘦小,同时使多余的血糖被消耗而不能转化为脂肪,结果体内脂肪减少,体重下降。 肥胖者增加体育锻炼,不但可以达到增加体内脂肪的“支出”,使体型恢复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使各器官得到锻炼,增强体魄。运动可以促进脂肪的“燃烧”,改变肌肉与脂肪的比例。运动可以刺激脂肪的消耗,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促进脂肪代谢;运动可以降低血脂,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降低,减少脂肪在心脏、肝脏、血管中的沉积,减少冠心病、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从而提高心肌能力,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增强心血管系统对体力负

《运动处方》考核大纲

运动处方课程考核大纲 一、适应对象 修读完本课程规定内容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 提出并获准免修本课程、申请进行课程水平考核的体育专业的学生; 提出并获准副修第二专业、申请进行课程水平考核的非体育专业的学生。 二、考核目的 通过课程考核,了解学生对运动处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灵活运用能力,便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熟练地运用到以后的实践工作中,能根据相关信息为锻炼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运动处方。 三、考核形式与方法 考核形式主要以学期论文的形式进行。 四、课程考核成绩构成 成绩由平时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两局部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由学习态度(包括考勤)和平时作业构成;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五、考核内容与要求第一章运动处方的基本理论 【考核内容】第一节运动处方概述 第二节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第三节运动处方信息系统简介 【考核要求】掌握运动处方的概念、分类;运动处方的开展趋势。 第二章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制订的依据 【考核内容】 第一节确定运动处方目标的依据 第三节肌肉力量耐力素质测定与评价 第四节柔韧性素质测定与评价 第五节身体成份测定与评价 【考核要求】

掌握健康体适能的内容和意义、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锻炼目标及内容确实定第三章耐力运动处方 【考核内容】 第一节耐力运动处方概述 第二节耐力锻炼常用的手段方法 第三节评定运动强度的指标 第四节评定心脏功能和制定耐力运动处方的常用指标 第五节F.C.的评定 第六节耐力运动处方的制订 第七节耐力运动处方的实施 第八节某些慢性疾病的运动处方 【考核要求】 掌握评定运动强度的指标、F.C.的评定方法;耐力处方制订原那么和方法。 第四章力量运动处方 【考核内容】 第一节肌肉力量运动处方的概述 第二节肌肉力量确定 第三节肌肉力量锻炼的手段方法 第四节力量运动处方的制定 【考核要求】 掌握力量练习的分类、影响肌肉力量大小的因素、评定肌肉力量大小的各种方法;掌握肌肉收缩形式的分类、力量运动处方的制定。 第五章柔韧性运动处方 【考核内容】 第一节柔韧性运动处方的概述 第二节柔韧性的评定 第三节柔韧性练习的方法 第四节柔韧性运动处方的制定 【考核要求】 掌握ROM的测量与评价;掌握柔韧性运动处方的制定方法。 运动处方案例 【考核内容】 案例一至七

高二体育教案

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电子教案 授课教师张海洋 学科体育与健康课题 1.运动处方简介 2.运动前、中、后应注意事项 3.学期考试项目 4.运动会报名工作 5.学生体质测试指导工作 审批 签字 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运动,善于运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运动技能: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动合作的学习过程中,使90%以上的学生能够达到立定跳远的测试目标。 3.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4.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 5.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意识,使他们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合作,增强班集体凝聚力、荣誉感 教学重点了解处方及运动中注意事项 教学 方法 1、讲解示范法 2、练习法 3、讨论探究法 4、同伴合作学习法 教学 难点 学生体质测试 授课周数第一周 授课 课时 2 授课 班级 1403 1405 1410 1414 1415 1412 1421 授课 方法 实践 1、运动处方简介 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使用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认可。运动处方的完整概念是:康复医师或体疗师,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地锻炼的一种方法。 运动处方与普通的体育锻炼和一般的治疗方法不同,运动处方是有很强的针对性、有明确的目的、有选择、有控制的运动疗法。运动处方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运动处方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运动处方主要是采用中等强度的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运动,即:有氧运动。正常情况下,有氧运动对增强心血管系统的输氧能力、代谢产物的清除,调节做功肌肉的摄氧能力、组织利用氧的能力等有明显的作用。按运动处方锻炼可使心率减慢,血压平稳,心输出量增加,心血管系统的代偿能力增强等。但注意在有心脏疾病的情况下要慎重,如:在儿童中常见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运动后易出现疲劳,有氧运动能力降低。若勉强运动可发生昏厥、胸痛,少数甚至发生猝死。 (二)运动处方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实施运动处方可增强呼吸系统的通气量、摄氧能力,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 (三)运动处方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实施运动处方可增强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肌肉协调性保持及恢复关节的活动幅度,促进

体适能课教学大纲

体适能课 一、课程简介 体适能是指除足以胜任日常工作外,还能有余力享受休闲,及能够应付压力与突如其来的变化的身体适应能力,但是个体的体适能必须是全面的,它包括身体的、心智的、情绪的、精神的和社会的要素,缺其一就无法达到整体的健康。体适能是人们从事需要速度、耐力、力量和柔韧性等身体活动的能力。体适能课程主要教授与健康体适能有关的知识和方法,体育活动对改善有氧体适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身体成分作用的知识和方法。 【课程编号】:大学体育 【开课对象】:四年制本科,三年制专科开设体育必修课的学生。 【学分】:2 学分 【总学时】:32 学时 【实践学时】:28 学时 二、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一)本课程为非体育专业的公共选项课。 (二)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了解体适能的提高方法,掌握体适能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 (三)帮助学生发展有助于形成体力充沛、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 (四)逐步培养学生对身体锻炼的浓厚兴趣,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使身体运动成为学生终身体育的手段。 三、内容纲要及基本要求 (一)绪论健康和体适能 掌握体适能的概念、各组成要素;科学地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基本含义;熟悉生活方式的目标和行为方式;终身体适能目标。 了解体育活动和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影响体适能和健康的因素;体适能测评的发展简史及趋势。 (二)健康评估 掌握为不同健康水平的体育活动参加者制订运动计划的原则;掌握运动中医学监督的基本原则熟悉了解运动医务监督的具体操作

(三)测量评价的基本理论掌握测量的科学性;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的概念及 分类;掌握评价的基本形式及其标准的类型。 熟悉测量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的检验方法;熟悉评价的基本形式; 了解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的影响因素。 (四)身体活动的能量消耗掌握各种运动时能量消耗的计算方法。了解能量消耗单位表示的意义。 (五)身体成分掌握体重和身体成分对健康的影响;掌握身体形态的测量内容;身体成分、身体形态测量注意事项了解能量平衡在减体重和维持体重过程中的作用;了解身体形态测量的意义。 (六)心肺机能及其改善掌握运动锻炼中的超负荷原则和特殊性原则;测量心肺机能的意义;心肺机能运动计划的一般步骤;提高心肺机能运动处方的制订。熟悉制定以提高心肺功能为目的的运动处方。了解心肺机能和健康的关系,心肺机能测试的重要性以及测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七)肌肉力量和耐力及其改善掌握抗阻训练的方法及其训练法则;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理论基础;制订增加肌肉力量训练计划和提高肌肉耐力训练计划。 熟悉运动训练的超负荷原则、特殊性原则和渐进性原则及与抗阻训练的关系。 了解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定义;力量和耐力训练中强度、重复次数、训练组数和间歇时间的相互关系。 (八)柔韧性和腰背功能及其改善掌握制订预防和治疗腰背痛运动处方;提高腰背 功能的运动。 熟悉柔韧性和关节活动范围与腰背功能的关系。 了解青年和成人中的一些典型的腰背问题。 (九)健身运动指导 掌握运动健身指导者的行为策略;运动强度的监测;运动程序。 熟悉制订各种运动形式的健身计划。 了解影响人们参与运动健身的因素。 (十)不同人群运动处方 掌握儿童、老人、孕妇、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运动处方

公共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I 前言 高等学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教学是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基本途径。为了深化我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和本校实际情况,编写了菏泽医专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本大纲是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管理的依据,供我校体育课教学使用。 一、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体育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计划内的基本课程之一,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完成高校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 (二)体育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使学生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成为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体育课程的基本任务: 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2、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材的选编原则与要求 (一)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目标,理论和实践课教材都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和心理素质,增强组织纪律性,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体育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使学生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成为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注意实效。为达到体育课程日的,任务和阶段目标的要求,应注意教材内容和方法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实效性,教材内容要少而精。 (四)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应符合大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考虑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智力优势,建立以增强体质、提高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的教材体系。 (五)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成果与继承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要注意体现教材的时代性、多样性,并要充分体现教材的民族性和中国特色。 (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强调理论教材的科学性、针对性。实践课、理论课教材应紧扣培养目标,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丰富理论,使理论与实践教材融汇贯通,相辅相成。 (六)坚持《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要求,使体育课与早操、课外活动融为一体,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合格率。 三、课程设置和时数分配

运动处方简介及其注意事项必知

运动处方简介及其注意事项必知 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地锻炼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一般根据运动处方进行适量运动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练习后(大概6~8星期左右),心肺功能应有所改善。这时,无论在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方面均应逐渐加强,所以运动处方应根据个人的进度而修改。 运动处方的注意事项 首先应对个人身体状况做检查了解,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包括:一般调查、临床检查和功能检查、运动试验及体力测验、制定运动处方、实施运动处方、运动中的医务监督、运动处方的修改步骤。 可进行体态评估,初步判断问题所在,可通过FMS功能性筛查,看看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等等,避免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内容,以及医院检查报告结果诊断记录等,对个人的身体状况做初步评估,避免运动禁忌。 注意事项 (一)耐力性(有氧)运动的注意事项 用耐力性(有氧)运动进行康复和治疗的疾病多为心血管、呼吸、代谢、内分泌等系统的慢性疾病,在按运动处方进行锻炼时,要根据各类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每个参加锻炼者的具体身体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注意事项,以确保运动处方的有效原则和安全原则。一般的注意事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运动的禁忌症或不宜进行运动的指征在耐力性(有氧)运动处方中,应有针对性地提出运动禁忌证。如:心脏病人运动的禁忌症有:病情不稳定的心力衰竭和严重的心功有障碍;急性心包谈、心肌炎、心内膜炎;严重的心率失常;不稳定型、剧增型心绞痛,心肌梗塞后不稳定期;严重的高血压;不稳定的血管栓塞性疾病等。 2、在运动中应停止运动的指征在耐力性(有氧)运动处方中应指出须立即停止运动的指征,如心脏病人在运动中出现以下指征时应停止运动:运动时上上身不适,运动中无力、头晕、气短,运动中或运动后关节疼育或背痛等。 3、运动量的监控在耐力性(有氧)运动处方中,须对运动量的监控提出具体的要求,以保证运动处方的有效和安全。 4、要求做充分的准备活动 5、明确运动疗法与其他临床治疗的配合如: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疗法须与药物治疗饮食治疗相结合,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运动的进时间应避开降糖药物血浓度达到高峰的时间,在运动前、中或后,可适当增加饮食,以避免出现低血糖等。 (二)力量性运动的注意事项 1、力量练习不应引起明显疼痛。 2、力量练习前、后应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及放松整理活动。 3、运动时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4、必要时给予保护和帮助。 5、注意肌肉等长收缩引起的血压升高反应及闭气用力时心血管的负荷增加。有轻度高血压、冠心病或其他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应慎做力量练习;有较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忌做力量练习。 6.经常检修器械、设备,确保安全。 (三)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注意事项 1、应根据动作的难度、幅度等,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2、指出某些疾病应慎采用的动作。如:高血压病患者、老年人等庆不伏或少做过分用力的动作及幅度较大的弯腰、低头等动作。 3、运动中注意正确的呼吸方式和节奏。

更年期女性运动处方的科学制定

更年期女性运动处方的科学制定 第25卷第6期 2006年12月 沈阳体育学院 ournalofShenvangPhysicalEducationInstitute V01.25No.6 Dec.2006 ..运动人体科学 更年期女性运动处方的科学制定 金再活.王淑霞 (1.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辽宁铁岭112001;2.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从更年期女性的生理,心理,社会行为三方面入手,提出了科学的运动处方对更年期女性的重要作用,并为该 时期的女性制定出了科学的运动处方,旨在对女性更年期的体育活动给予理论与实践上的科学指导. 关键词:更年期;体育活动;运动处方 中图分类号:G80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60(2006)06—0063—03 EstablishmentofScientificExerciseRecipeforMenopauseFemales

JINZai.huo,W ANGShu.xia (1.DepartmentofPhysicalEducation,TielingTeachers’College,Tie ling1120 01,Liaoning,China; 2.CollegeofPhysicalEducation,LiaoningNormalUniversity,Dalian116029, Liaonlng,China) Abstract:Fromtheperspectivesofthephysiology,psych~ogyandsocialbehavi or,thispapersuggeststhatthescientificex—erciserecipeplaysanimportantroleforthemenopausefemales.Thus,itmakesa scientificexerciserecipetosupporttheoret—icalandpracticalguideforthemenopausefemales’sportactivities. Keywords:menopause;sportactivities;exerciserecipe 0引言 更年期是中年女性特有的生理过程,是女性一生中一个 特殊而重要的时期,由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性腺的变 化,它对该时期女性的心理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那么如何顺 利度过这个人生必经的阶段,就成为每位中年女性必须要面 临的问题.因此,本文尝试以体育锻炼为切入点,对女性更年 期的体育活动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更年期女性重新寻找生 活的平衡点提供一条重要的渠道. 1更年期女性的表现特征 1.1生理方面 更年期作为女性一生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时期,对中年

运动处方简介

运动处方简介 运动处方简介 运动处方是指针对个人的身体状况,采用处方的形式规定健身者锻炼的内容和运动量的方法。其特点是因人而异,对“症”下药。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提出了运动处方的概念,1960年日本的猪饲道夫教授先用了运动处方术语,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使用了运动处方术语,在国际上得到确认。前西德Holl—mann研究所从1954年起对运动处方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制定出健康人、中老年人、运动员、肥胖病等各类运动处方,社会效果显著。 美国的库珀教授用4年的时间研究运动与健康的关系,1968年出版了著名的《有氧代谢运动——通向全面身心健康之路》、《12分钟跑体能测验》等专著,前一本书被翻译成25种文字,发行1 200 余万册,为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 日本在1971年成立了以猪饲道夫教授为主的运动处方研究会,于1975年制定出各种年龄组的运动处方方案,出版了《日本健身运动处方》,指导大众健身。我国用运动处方辅助治疗冠心病、肥胖病等有不少临床报道,也翻译了一些国外运动处方专著,在医学、体育院校的教材中,运动处方已列入基本内容。在普及运动处方知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运动处方的组成 1.健康检查 了解锻炼者的一般身体发育、伤病的情况和健康状况,以确定是

否是健身运动的适应者,有无禁忌症。 2.运动负荷测定 检测和评定锻炼者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以心肺功能为主,进行安静和运动状态下的生理功能检测,主要有心率、血压、肺活量等指标。 3.体能测定 进行力量、耐力、速度和灵敏的身体素质检测,从中判定锻炼者的运动能力和生理机能的状况。 4.制定运动处方 (1)运动目的:通过有目的的锻炼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各人的情况千差万别,运动处方的目的有健身的、娱乐的、减肥的、治疗的等多种类型。 (2)运动项目:在运动处方中,为锻炼者提供最合适的运动项目关系到锻炼的有效性和持久性。选择运动项目,要考虑运动的目的,是健身的、还是治疗的;要考虑运动条件,如场地器材、余暇时间、气候等;还要结合体育兴趣爱好等。 (3)运动强度:是运动时的剧烈程度,是衡量运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可用每分钟的心率次数来表示大小。一般认为学生心率:120次/min以下为小强度,120~150次/min为中强度,150—180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