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铝及其化合物

镁铝及其化合物
镁铝及其化合物

镁铝及其化合物

【考纲要求】

1. 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重要作用。

2. 了解不同类型化合物之间转化的条件和方法,认识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作用。

【知识梳理】

一、铝单质 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仅次于 。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存在;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 。 (一)物理性质 色有 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 、 和 ,是质地 的轻金属。

(二)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1)与O 2反应:常温下,铝表面可形成致密的 保护层,故金属铝有一定的抗腐蚀性。点燃或加热时与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与Cl 2、S 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

2、与酸反应

(1)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常温下铝遇 、 能够发生钝化)。

3、与强碱(如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与某些盐(如CuCl 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与金属氧化物(如Fe 2O 3)反应(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二、氧化铝

(一)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硬度高,熔沸点高。刚玉、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成分为α—氧化铝。

(二)化学性质:两性氧化物:与酸、碱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1、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用途:用作 、α—Al 2O 3可做装饰品等。

六、镁

(一)物理性质: 色,有 光泽,熔点 ,硬度 ,密度 。

(二)化学性质

1、能与O

2、Cl 2、N 2等非金属单质反应,产物分别为MgO 、MgCl 2、Mg 3N 2。

2、与CO 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3、与酸反应:镁与非金属如稀硫酸、盐酸等反应生成氢气,离子方程式为: 。镁与氧化性如浓H 2SO

4、稀HNO 3、浓HNO 3在常温下也能反应,但不生成H 2。

4、与盐溶液反应:与Zn 的盐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

(三)用途

镁与其他金属构成 ,强度 、机械性能 ,是制造汽车、飞机、火箭的重要材料。在冶金工业做 。

镁的提取(写出下列方程式) (一)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 ; (二)制取MgCl 2·6H 2O : ; (三)加热蒸干MgCl 2: ;

(四)电解MgCl 2: 。 【高考链接】

1.(2007年高考广东理基)下列有关金属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 (B)铝不能与氯气反应

(C)铝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 (D)氧化铝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

贝壳(CaCO 3) CaO

海水 Mg(OH)2↓ MgCl 2 Mg 通电 过滤 Ca(OH) HCl

5.(2007年高考广东化学卷)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以上。请设计合理实验探究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铁、铜元素的存在。

仅限

..选择的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容量瓶、滴管、药匙;1 mol/L硫酸、2 mol/L 硝酸、2 mol/L NaOH溶液、20% KSCN溶液。

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1)提出假设:

假设1: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_________元素;

假设2: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_________元素;

假设3: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元素;

(2)设计实验方案

基于假设3,设计出实验方案(不需要

...作答)。

(3)实验过程

根据(2)的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6.(08北京卷)由Fe2O3、Fe、CuO、C、Al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粉末,取样进行下列实验(部分产

物略去):

(1)取少量溶液X,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通入CO2,无明显变化,说明

样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Z为一种或两种气体:

①若Z只为一种气体,试剂a为饱和NaHCO3溶液,则反应Ⅰ中能同时生成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Z为两种气体的混合物,试剂a为适量的水,则Z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3)向Y中通入过量的Cl2,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是(填写离子符

号)________________。

(4)取Y中的溶液,调节pH约为7,加入淀粉KI和H2O2,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当消耗

2molI-时,共转移3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另取原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若溶液中一定不会产生Y中的红色固体,则原样品中所有可能存在的物质组合是(各组合中物质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巩固】

1.镁粉在焰火、闪光粉、鞭炮中是不可少的原料。工业上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种气体中冷却,有

下列气体:①空气;②CO2;③Ar;④H2;⑤N2。其中可作为冷却气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2.向X的溶液中,加入Y试剂,产生的沉淀示意图如图所示情形的是(注意线段的斜率)()

A、向NaOH和Ca(OH)2的混合液中通入CO2

B、向HCl和AlCl3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

C、向NH4Cl和AlCl3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

D、向NH4Cl和MgCl2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

3.向含有1molKAl(SO4)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充分反应,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Al3+恰好完全沉淀时,消耗Ba(OH)21.5mol

B、当SO42-恰好完全沉淀时,Al3+全部转化为AlO2-

C、当向溶液中加入1.5molBa(OH)2时,反应可用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

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D、随加入的Ba(OH)2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沉淀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

4.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象相同的

A.NaAlO2和H2SO4 B.NaHSO4和Ba(OH)2C.AlCl3和NaOH D.Ba(HCO3)2和Ba(OH)2 5.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共存的是( )

A.NH4+、NO3-、CO32-、Na+B.Ba2+、Mg2+、HCO3-、AlO2-

C.NO3-、Ca2+、K+、Cl-D.NO3-、Cl-、Na+、Fe2+

6.冶金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l2而不用电解MgO的方法制取镁,其原因是()

A.熔融的MgO不导电B.MgO分子间作用力很大

C.MgO熔点高D.MgO属原子晶体

7.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相混合,取等质量该混合物四份,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

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3摩/升HCl B.4摩/升HNO3 C.8摩/升NaOH D.18摩升H2SO4

8.某白色固体可能由①NH4Cl②AlCl3③NaCl④AgNO3⑤K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此固体

投入水中得澄清溶液,该溶液可使酚酞呈红色,若向溶液中加稀硝酸到过量,有白色沉淀生成。对原固体的判断不正确

...的是( )

A.肯定不存在①B.至少存在②和⑤

C.无法确定是否有③D.至少存在①、④、⑤

9.能实现3 AlO2-+Al3++6H2O =4Al(OH)3↓过程的是(请把四羟基合铝酸钠改成偏铝酸钠)

A.向铝盐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向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盐酸

C.向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铝盐溶液

10.Al(OH)3和Ga(OH)3均为两性氢氧化物,它们的酸性都比碳酸弱,又知Ga(OH)3的酸性强于

Al(OH)3,若把过量CO2气体通入含AlO2-和GaO2-的混合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出现Al(OH)3沉淀,后出现Ga(OH)3沉淀,沉淀不溶解

B.生成两种沉淀,后沉淀又逐渐溶解

C.先出现Ga(OH)3沉淀,后出现Al(OH)3沉淀,沉淀不溶解

D.无任何明显现象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Al(OH)3与稀H2SO4反应:2Al(OH)3+6H+=2Al3++6H2O

B.Al2(SO4)3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C.Al2(SO4)3与Ba(OH)2溶液反应:SO42-+Ba2+=BaSO4↓

D.偏铝酸钠溶液与适量稀HNO3反应:AlO2-+H++H2O=Al(OH)3↓

12.关于下列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厨房都用作食用碱B.氧化铝是较好的耐火材料

C.氧化铁常用于制造红色油漆D.铝制餐具可以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13.右图表示的是用明矾[KAl(SO4)2·12H2O]制

取硫酸铝和硫酸钾的操作流程图,请根据

此图回答有关问题。

(1)进行操作②时,加入的试剂是,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A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进行操作④时,所加入的试剂是,其目的是,同时要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的操作是、。

14.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研究一种镁铝合金,以下是部分实验。请完成填空。

[实验一]从镁铝合金片上剪下一小块,先称重,然后投到盛有10mL 10mol·L—1NaOH溶液(足量)的锥形瓶里。

(1)从反应开始至反应结束,依次可观察到的现象有:①切口断面处先产生气泡,反应由慢到快;②小块合金在溶液中上下翻腾;③溶液升温;④反应后,溶液中残留黑色黑体。

(2)开始时产生气泡速率慢,其主要原因(除温度、电化学因素外)是。

(3)欲利用此反应测定合金中铝的含量,请仿照方法①写出另一种

...不同方法所需数据。

方法需测定的数据

①测定产生的H2的体积

[实验二]向实验一的锥形瓶里滴加1 mol·L—1HCl,使镁、铝两种元素恰好只以氯化物的形式存在。写出此过程中含铝元素的化合物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5.A~I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

没有列出),且已知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

请填写下列空白:

(1)A、B、C、D、E、F六种物质中所含同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族;(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_______;

(4)写出反应③的电极方程式:阳极:_______________ 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能量变化的角度看,①②③反应中属于△H<0的反应是___________。(填序号)

16.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先关闭K,使A中的反应进行,加热玻璃管C,可观察到C管中发出耀眼

白光,产生白烟,管壁上附着有淡黄色物质。实验完成后,将C管中固体全部加入盐酸中,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生成。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C中全部产物有、、。

⑵本实验先使A中反应进行,再加热C装置,其目的是。

⑶停止实验时,先打开K,再停止滴加浓硫酸,熄灭酒精灯,橡胶气胆B在实验中的作用

是。

⑷若无装置B、K,使用普通导管,本实验的尾气吸收装置可以选用上图中装置(填写序号)。

铁 铜 钠 镁 铝 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铁铜钠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MgCO3+2HCl=MgCl2+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uO +COΔ Cu + CO2 黑色逐渐变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冶炼金属Fe2O3+3CO高温2Fe+3CO2 冶炼金属原理Fe3O4+4CO高温3Fe+4CO2 冶炼金属原理WO3+3CO高温W+3CO2 冶炼金属原理CH3COOH+NaOH=CH3COONa+H2O 2CH3OH+3O2点燃2CO2+4H2O C2H5OH+3O2点燃2CO2+3H2O 蓝色火焰、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热酒精的燃烧Fe+CuSO4=Cu+FeSO4 银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湿法炼铜、镀铜Mg+FeSO4= Fe+ MgSO4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Cu+Hg(NO3)2=Hg+ Cu (NO3)2 Cu+2AgNO3=2Ag+ Cu(NO3)2 红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镀银Zn+CuSO4= Cu+ZnSO4 青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镀铜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铁器除锈Al2O3+6HCl=2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Na2O+2HCl=2NaCl+H2O 白色固体溶解CuO+2HCl=CuCl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ZnO+2HCl=Zn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镁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镁、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 一.Mg、Al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1)与O2反应: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一层的氧化物薄膜,所以镁、铝都有抗的性能。镁能在空气中燃烧:,铝在纯氧中燃烧: (2)与卤素单质、硫等反应: [特别提醒]:①镁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火焰点燃即可燃烧,而铝在空气中需要高温点燃才能燃烧。 镁在空气中燃烧时有三个反应发生:, , ②燃烧时都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利用镁的这种性质来制造照明弹。 ③集气瓶底部都要放一些细纱,以防止集气瓶炸裂。 2.与H2O反应 Mg、A1和冷水都不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 3.与酸反应置换出H2 Mg、A1与浓、稀盐酸、稀硫酸、磷酸等酸反应置换出H2,其中铝在冷浓H2SO4,冷浓硝酸中发生现象。所以可用铝制容器贮存冷的或。 4.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1)镁与二氧化碳反应:2Mg+CO22MgO+C [特别提醒]:“CO2不能助燃”的说法是不全面的,CO2对绝大多数可燃物是良好的灭火剂,而对K、Ca、Na、Mg等可燃物却是助燃剂。 (2)铝热反应(与Fe2O3反应): 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和冶炼某些难熔金属,如:V、Cr、等。 [特别提醒]:①铝热剂是指铝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金属氧化物可以是:Fe2O3、FeO、Fe3O4、Cr2O3、V2O5、MnO2等。 ②铝热反应的特点是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金属呈液态。 ③KClO3作为引燃剂,也可以用Na2O2代替。 5.与碱反应 镁不与碱反应,铝与碱液反应:2Al+2NaOH+6H2O2NaAlO2+4H2O+3H2↑ 简写:

铝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铝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一、铝 1、铝在氧气中燃烧: 2、铝在氯气中燃烧: 3、铝和硫共热: 4、铝与稀硫酸反应: 5、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6、铝和浓硫酸共热: 7、铝和浓硝酸共热: 8、铝和稀硝酸反应: 8、铝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9、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10、铝和氧化铁高温下反应: 11、铝和四氧化三铁高温共热: 12、铝和氧化铜高温共热: 13、铝和二氧化锰高温共热: 二、氧化铝 1、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 2、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电解氧化铝的熔融液: 三、氢氧化铝 1、氢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 2、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加热氢氧化铝: 四、硫酸铝 1、硫酸铝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 2、硫酸铝的水溶液呈酸性: 3、硫酸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4、向硫酸铝溶液中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5、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6、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7、向明矾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8、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9、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 10、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11、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 12、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 13、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硫氢化钠溶液: 14、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硅酸钠溶液: 15、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偏铝酸钠溶液: 五、偏铝酸钠 1、偏铝酸钠溶液呈碱性: 2、偏铝酸钠溶液滴入少量盐酸: 3、向偏铝酸钠溶液加入足量盐酸: 4、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5、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 6、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铝溶液: 7、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铵溶液: 8、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铁溶液:

金属——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二)附答案

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二)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12?西安一模)将11.9g由Mg、Al、Fe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合金质量减少了2.7g.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稀硝酸中,生成了6.72L NO(标准状况下),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则最终所得沉淀的质量为() A.22.1g B.27.2g C.30g D.19.4g 2.(2012?连云港三模)铝是一种很重要的金属,可以发生一系列反应制备物质,如图所 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又称铝热反应,可用于野外焊接铁轨 B.反应②、③都有氮气生成,产生等量的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C.常用反应⑥制备Al(OH)3,方法是向Al2(S04)3溶液中滴加足里的NaOH溶液 D.工业上用反应⑦制备铝时,常加人冰晶石以降低氧化铝的熔融温度 3.(2012?徐汇区二模)用下列各组试剂分离FeCl3和AlCl3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其中可以达到目的是()A.氨水和盐酸B.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 C.氢氧化钠和盐酸D.氨水和二氧化碳 4.(2012?邯郸二模)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只可能含有①Al3+,②Mg2+,③Fe3+,④Fe2+,⑤H+,⑥CO32﹣,⑦NO3﹣中的几种,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NaOH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A.②⑤⑥⑦B.②③⑤⑦C.①②③⑥⑦D.①②③④⑤⑦ 5.(2012?永州模拟)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②向NaAlO2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③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氨水;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6.(2012?南昌二模)某溶液中可能含有K+,NH4,Al3+,SO42﹣,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溶液中生成的沉淀与加入Ba(OH)2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结论一定芷确的是()

专题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

专题+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 【考试说明】 1.掌握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掌握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铝、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命题规律】 有关Al及其化合物知识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铝三角”是命题的出发点。高考中常以选择题型结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考查Al及其化合物的转化;以化工流程图中铝土矿的开发为载体以填空题型考查镁、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等。 一、铝、镁的性质及应用 1.铝的结构和存在 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Ⅲ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自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传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3.金属铝的化学性质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O2 ①Al 点燃点燃――→4Al+3O2=====2Al2O3 常温――→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点燃 ②2Al+3Cl2=====2AlCl3 酸③Al 氧化性酸―――→遇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 非氧化性酸―――→2Al+6HCl===2AlCl3+3H2↑ ④2Al+2NaOH+2H2O===2NaAlO2+3H2↑高温 ⑤2Al+Fe2O3=====Al2O3+2Fe(铝热反应) 4.对比记忆镁的化学性质 铝镁点燃2Mg+O2=====2MgO 与非金属反应能被Cl2、O2氧化点燃3Mg+N2=====Mg3N2 能与沸水反应Mg+与水反应反应很困难△2H2O=====Mg(OH)2+H2↑不反应能在CO2中燃烧:2Mg+点燃CO2=====2MgO+C 与碱反应能溶于强碱溶液能与Fe2O3、M nO2、Cr2O3等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 5.铝的用途 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有很高的熔点。 (2)化学性质 两性氧化物— 与HCl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与NaOH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2.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

【重点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镁铝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宜阳县实验中学 2011年高考一轮镁铝及其化合物 1.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使SO42ˉ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Al3+ B、Al(OH)3 C、AlO2ˉ D、Al3+和Al(OH)3 2.若1.8g某金属跟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放出2.24L(标准状况)氢气,则该金属是A.Al B.Mg C.Fe D.Zn 3.铊(Tl)是某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与铝同族,位于第6周期。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 Tl3++ 2Ag ==Tl+ + 2Ag+。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Tl+ 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 B.Tl3+ 的氧化性比Al3+弱 C.Tl能形成+3价和+1的化合物D.Tl+ 的还原性比Ag强 4.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Al2O3 + N2 + 3 C 高温 2 AlN + 3 C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 mol AlN,N2得到3 mol电子 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氮化铝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5.向一定量的下列物质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这种物质是 A.MgS04 B.NaAl02 C.A1C13D.FeCl3 6.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A.Al B.Al(OH)3 C.Al Cl3 D.Al2O3 7.将0.4gNaOH和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8.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NaOH溶液,各加入10mL 0.1 mol·L-1 AlCl3溶液,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镁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

镁、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 Ⅰ.课标要求 1.通过海水制镁的事例了解镁及化合物的性质. 2.通过合金材料了解铝及化合物的性质. 3.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Ⅱ.考纲要求 1.掌握镁铝及化合物的性质. 2.了解镁铝及化合物在生活.生活中的应用. Ⅲ.教材精讲 一.Mg、Al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1)与O2反应: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所以镁、 铝都有抗腐蚀的性能。镁能在空气中燃烧:2Mg+O 22MgO ,铝在纯氧中燃烧:4Al+ 3O 22Al2O3 (2)与卤素单质、硫等反应:Mg+ Cl 2MgCl2 2Al+ 3Cl 22AlCl3 2Al+ 3S Al2S3 (用于工业制备)Mg+ S MgS [特别提醒]:①镁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火焰点燃即可燃烧,而铝在空气中需要高温点燃才能燃烧。镁在空气中燃烧时有三个反应发生:2Mg+O 22MgO 3Mg+N 2Mg3N22Mg+CO 22MgO+C ②燃烧时都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利用镁的这种性质来制造照明弹。 ③集气瓶底部都要放一些细纱,以防止集气瓶炸裂。 2.与H2O反应

Mg、A1和冷水都不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 Mg+2H 2O(沸水)Mg(OH)2+H2↑2A1+6H2O2A1(OH)3+3H2↑ 3.与酸反应置换出H2 Mg、A1与浓、稀盐酸、稀硫酸、磷酸等酸反应置换出H2,其中铝在冷浓H2SO4,冷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可用铝制容器贮存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 4.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1)镁与二氧化碳反应:2Mg+CO 22MgO+C [特别提醒]:“CO2不能助燃”的说法是不全面的,CO2对绝大多数可燃物是良好的灭火剂,而对K、Ca、Na、Mg等可燃物却是助燃剂。 (2)铝热反应:2Al+ Fe2O32Fe+ Al2O3 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和冶炼某些难熔金属,如:V、Cr、等。 [特别提醒]:①铝热剂是指铝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金属氧化物可以是:Fe2O3、FeO、Fe3O4、Cr2O3、V2O5、MnO2等。 ②铝热反应的特点是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金属呈液态。 ③要使用没有氧化的铝粉,氧化铁粉末要烘干。 ④KClO3作为引燃剂,也可以用Na2O2代替。实验时可以不用镁条点燃,而用在氯酸钾和白糖的混合物上滴加浓硫酸的方法来点燃。 5.与碱反应 镁不与碱反应,铝与碱液反应:2Al+2NaOH+6H 2O2NaAlO2+4H2O+3H2↑ 简写:2Al+2NaOH+2H 2O2NaAlO2+3H2↑ 二.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A l(O H)3是几乎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固体,具有吸附性。 2.化学性质

金属——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三)附答案

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三) 一.填空题(共15小题) 1.(2014?浙江模拟)某物质M是一种镁基储氢材料.现取84g M在高温条件下加热分解,得到0.5mol固态化合物A(只含有二种短周期元素)和44.8L气体B(气体体积为标准状况下),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固态化合物A极易与水反应,又有气体B产生. 物质B有如下转化关系:B C D E,E是一种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属于_________晶体(填“分子”、“离子”、“原子”等). (2)写出M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3)将C和D的混合物溶解在接近零度的水中,即可得到一种弱酸F的水溶液.弱酸F比醋酸酸性稍强,很不稳定,通常在室温下易分解.要制得F溶液,可以往冷冻的其钠盐浓溶液中加入或通入某种物质,下列物质不适合使用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盐酸b.二氧化碳c.稀硫酸d.二氧化硫 (4)现发现一种活性很强的离子化合物G,其组成为NH5,电子式为_________,NH5与水反应能否产生H2 _________(填“能”与“否”),理由是. (5)现有9.6g镁与极稀的E溶液充分反应无气体产生,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并微热,生成B气体(标准状况下)_________L. 2.(2012?江苏)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单质及合金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1)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可实现由铝土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Al2O3(s)+AlC13(g)+3C(s)=3AlCl(g)+3CO(g)△H=a kJ?mol﹣1 3AlCl(g)=2Al(l)+AlC13(g)△H=b kJ?mol﹣1 ①反应Al2O3(s)+3C(s)=2Al(l)+3CO(g)的△H=_________kJ?mol﹣1(用含a、b 的代数式表示). ②Al4C3是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Al4C3与盐酸反应(产物之一是含氢量最高的烃)的化学方程式 为. (2)镁铝合金(Mg17Al12)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可在氩气保护下,将一定化学计量比的Mg、Al 单质在一定温度下熔炼获得.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反应方程式为Mg17Al122+17H2=17MgH2+12Al.得到的混合物Y (17MgH2+12Al)在一定条件下可释放出氢气. ①熔炼制备镁铝合金(Mg17Al12)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_________. ②在6.0mol?L﹣1HCl 溶液中,混合物Y 能完全释放出H2.1mol Mg17 Al12完全吸氢后得到的混合物Y 与上述盐酸完全反应,释放出H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③在0.5mol?L﹣1NaOH 和1.0mol?L﹣1 MgCl2溶液中,混合物Y 均只能部分放出氢气,反应后残留固体物质的X﹣射线衍射谱图如图1所示(X﹣射线衍射可用于判断某晶态物 质是否存在,不同晶态物质出现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在上述NaOH 溶液中,混合物Y 中产生氢气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

(完整版)钠镁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一、知识梳理 (一)钠 1.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属,质软,密度比水小钠的密度大于煤油小于水熔点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2.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①Na与O2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2点燃Na2O2。 ②Na在常温下露置于空气中的化学方程式为:4Na+O2===2Na2O ③Na与S的反应为:2Na+S===Na2S (2)与水的反应 ①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②实验现象 a.“浮”:将钠投入水中,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 b.“熔”:钠熔化成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游”: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说明有气体生成。 d.“响”:有嘶嘶的响声。说明有气体产生且剧烈。 e.“红”:反应后的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说明反应生成了碱。 (3)钠用于钛、锆、铌、钽等金属氯化物中置换出金属单质 例如:TiCl4+4Na 700~800℃Ti+4NaCl 3.钠的制取 电解熔融氯化钠 4.钠的保存 实验室中通常把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目的是防止Na与空气中的O2和水蒸气发生反应。 (二)钠的几种重要化合物 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氧化钠(Na2O) 过氧化钠(Na2O2) 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 电子式 氧化物类型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

氧元素化合价-2 -1 阴阳离子数之比1∶2 1∶2 生成条件常温下加热或点燃金属钠 稳定性不稳定,可继续氧化稳定 跟水反应Na2O+H2O===2NaOH 2Na2O2+H2O===4NaOH+O2↑ 跟CO2反应Na2O+CO2===Na2CO32Na2O2+2CO2=== 2Na2CO3+O2 跟酸反应Na2O+2HCl===2NaCl+ H2O 2Na2O2+4HCl=== 4NaCl+2H2O+O2↑用途制NaOH,用途较少作供氧剂、氧化剂、漂白剂等 2.氢氧化钠 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 (1)主要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易溶解于水,并且放出大量的热量,有强腐蚀性。 (2)主要化学性质:为一元强碱,具有碱的通性。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名称及化学式碳酸钠(Na2CO3) 碳酸氢钠(NaHCO3 俗名纯碱、苏打小苏打 颜色、状态白色粉末白色细小晶体 水溶性易溶于水可溶于水 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 === 2NaCl+H2O+CO2↑ NaHCO3+HCl ===NaCl+H2O+CO2↑ 热稳定性受热难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 与NaOH 不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 与Ca(OH)2Na2CO3+Ca(OH)2=== CaCO3↓+ 2NaOH NaHCO3+Ca(OH)2===CaCO3↓+NaOH+H2O 或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 相互转变(三)镁 1.镁的提取 海水Mg(OH)2MgCl2·6H2O Mg Cl2 MgCl2 加盐酸 浓缩结晶石灰乳脱水电解 贝壳CaO 煅烧水

金属——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一)附答案

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一)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下列化学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C→CO2B.M nO4﹣→Mn2+C.C uO→Cu D.H2→H2O 2.(2014?淄博二模)下列反应所得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的是() A.AlCl3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溶液B.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 C.稀HNO3中加入少量铜片D.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3.(2014?广东模拟)欲将溶液中的Al3+沉淀完全,最合适的试剂是() A.N aOH溶液B.氨水C.N a2SO4溶液D.N aCl溶液 4.(2014?河南一模)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B.二氧化硅虽然不与强酸反应,但不能用玻璃器皿盛放氢氟酸 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氨气 D.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5.(2014?德州二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M gO、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 B.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乙醇杂质 C.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应选择试剂为盐酸,而不是硝酸 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可用于制作肥皂 6.(2014?河北模拟)向溶液X中持续通入过量气体Y,会产生“先浑浊,后澄清”现象的是()A.X:氯化钙溶液Y:二氧化碳B.X:硝酸钡溶液Y:二氧化硫 C.X:氯化铝溶液Y:氨气D.X:偏铝酸钠溶液Y:二氧化氮 7.(2014?莆田模拟)甲、乙、丙、丁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反应条件及其它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甲是AlCl3溶液,则丁可能是NaOH溶液 B.若甲是Fe,则丁可能是Cl2 C.若丁是CO2,则甲可能为Mg D.若丁是O2,则乙、丙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相差16 8.(2014?江苏模拟)铝是一种很重要的金属,可以发生一系列反应制备物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镁铝及其化合物.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宜阳县实验中学 2011年高考一轮镁铝及其化合物 1.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使SO42ˉ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Al3+ B、Al(OH)3 C、AlO2ˉ D、Al3+和Al(OH)3 2.若1.8g某金属跟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放出2.24L(标准状况)氢气,则该金属是A.Al B.Mg C.Fe D.Zn 3.铊(Tl)是某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与铝同族,位于第6周期。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 Tl3++ 2Ag ==Tl+ + 2Ag+。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Tl+ 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 B.Tl3+ 的氧化性比Al3+弱 C.Tl能形成+3价和+1的化合物D.Tl+ 的还原性比Ag强 4.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Al2O3 + N2 + 3 C 高温 2 AlN + 3 C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 mol AlN,N2得到3 mol电子 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氮化铝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5.向一定量的下列物质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这种物质是 A.MgS04 B.NaAl02 C.A1C13D.FeCl3 6.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A.Al B.Al(OH)3 C.Al Cl3 D.Al2O3 7.将0.4gNaOH和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第2讲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2讲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一、Mg、Al的性质 1.铝的原子结构与物理性质 2.铝的化学性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3.铝的制备及用途 对比记忆铝、镁的化学性质

3Mg +N 2=====点燃 Mg 3N 2 与CO 2反应 2Mg +CO 2=====点燃 2MgO +C 与水反应 反应很困难 能与沸水反应Mg +2H 2O=====△ Mg(OH)2+H 2↑ 与碱反应 能溶于 强碱溶液 不反应 [(1)铝在空气中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 ) (2)铝箔插入稀硝酸中无现象,说明铝箔表面被HNO 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 (3)1 mol Al 与足量的硫酸或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相同( ) (4)铝与盐酸反应时,盐酸作氧化剂,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氢氧化钠作氧化剂( ) (5)铝与少量NaOH 溶液反应得到铝盐,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 (6)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 2O 3制备Al( ) (7)冶炼铝时常用焦炭作还原剂( ) (8)MgO 与Al 粉的混合物也可称为铝热剂( ) 提示:(1)× (2)× (3)√ (4)× (5)× (6)√ (7)× (8)×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有很高的熔点。 (2)化学性质: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l 2O 3+6H + ===2Al 3+ +3H 2O ; ②Al 2O 3+2OH - ===2AlO - 2+H 2O 。 2.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 白色胶状不溶于水的固体,有较强的吸附性。 (2)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Al(OH)3的电离方程式为 H + +AlO - 2+H 2O] Al(OH)3Al 3++3OH - ] 酸式电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碱式电离__。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镁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镁、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Ⅰ.课标要求 1.通过海水制镁的事例了解镁及化合物的性质. 2.通过合金材料了解铝及化合物的性质. 3.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Ⅱ.考纲要求 1.掌握镁铝及化合物的性质. 2.了解镁铝及化合物在生活.生活中的应用.Ⅲ.教材精讲 一. Mg、Al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1)与O 2反应: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 2 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 薄膜,所以镁、铝都有抗腐蚀的性能。镁能在空气中燃烧: 2Mg+O 22MgO ,铝在纯氧中燃烧:4Al+ 3O 2 2Al 2 O 3

(2)与卤素单质、硫等反应:Mg+ Cl 2 MgCl 2 2Al+ 3Cl 2 2AlCl 3 2Al+ 3S Al 2S 3 (用于工业制备) Mg+ S MgS ③集气瓶底部都要放一些细纱,以防止集气瓶炸裂。 2.与H 2O 反应 Mg 、A1和冷水都不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 Mg+2H 2O (沸水) Mg(OH)2+H 2↑ 2A1+6H 2O 2A1(OH)3+3H 2↑ 3.与酸反应置换出H 2 [特别提醒]:①镁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火焰点燃即可燃烧,而铝在空气中需要高温点燃才能燃烧。镁在空气中燃烧时有三个反应发生: 2Mg+O 2 2MgO 3Mg+N 2 Mg 3N 2 2Mg+CO 2 2MgO+C ②燃烧时都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利用镁的这种性质来制造照明弹。

Mg 、A1与浓、稀盐酸、稀硫酸、磷酸等酸反应置换出H 2,其中铝在冷浓 H 2SO 4,冷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可用铝制容器贮存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 4.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1)镁与二氧化碳反应:2Mg+CO 2 2MgO+C [特别提醒]:“CO 2不能助燃”的说法是不全面的,CO 2对绝大多数可燃物是良好的灭火剂,而对K 、Ca 、Na 、Mg 等可燃物却是助燃剂。 (2)铝热反应:2Al+ Fe 2O 3 2Fe+ Al 2O 3 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和冶炼某些难熔金属,如:V 、Cr 、等。 [特别提醒]:①铝热剂是指铝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金属氧化物可以是:Fe 2O 3 、FeO 、Fe 3O 4、Cr 2O 3、V 2O 5、MnO 2等。 ②铝热反应的特点是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金属呈液态。 ③要使用没有氧化的铝粉,氧化铁粉末要烘干。 ④KClO 3作为引燃剂,也可以用Na 2O 2代替。实验时可以不用镁条点燃,而用在氯酸钾和白糖的混合物上滴加浓硫酸的方法来点燃。

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 (3节时)

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3节时) 目的要求】: 1. 认识镁和铝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主要用途; 2. 认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和主要用途; 3. 了解复盐和明矾的净水作用。 : 氢氧化铝的两性 : 自学阅读,思考总结,启发引导。 : 第一课时完成镁的重要化合物及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第二课时完成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第三课时简单介绍明矾及知识归纳和拓展,评讲练习 : (第一节时) 〖引言〗:直接引入

〖自学阅读〗:学生阅读课本26-27页 〖投影〗:[思考讨论]: 1. 课本介绍了MgO和MgCl2的哪些知识? 2. MgO有何突出的物理特性?因而有何应用? 3. 自然界无MgO矿石,怎样得到它?有哪些制取途径,哪些途径合理? 4. MgCl2主要用于做什么?如何得到它,什么方法更有实际意义? 5. 从海水中提取MgCl2,最后冶炼Mg,运用了MgCl2什么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1.展示MgO和MgCl2的.样品,有学生观察总结物理性质。 2. MgO溶于水,滴加酚酞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讨论思考题,得出结论。

〖补充讲解〗:海水的综合利用 1. 海水咸、苦的原因;量多:淡水占99%,咸水占1% 2. 海水含盐量高,若全部提取出来,地壳陆地可上升160米 3. 海水淡化问题及将来解决办法的设想 : 一、镁的重要化合物 MgO MgCl2 物理性质熔点很高吸水性,易潮解 1.性质: 酸 HCl 化学性质 MgO + H2O = Mg(OH)2 MgCl2(盐) + 碱 Mg(OH)2

(极少) 盐…… 高温3.制法: MgCO3 === MgO + CO2↑ 海水苦卤 Mg(OH)2 MgCl2 (第二节时) 〖引入〗:直接引入 〖演示实验〗:展示Al2O3和Al(OH)3样品 〖投影〗:[思考讨论]: 1. 有何突出的化学性质? 2. 有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表示Al2O3和Al(OH)3分别与H2SO4和NaOH的反应。(会考必考) 3. 自然界有Al2O3,却没有Al(OH)3,如何制取Al(OH)3?能否用Al2O3和水反应?为什么? 4. 实验室用铝盐制取Al(OH)3,加NaOH和NH3 H2O哪种好?为什么?

镁铝及其化合物学生教案

镁铝及其化合物学生教案

镁铝及其化合物 一、物理性质 银白色固体、镁的硬度、熔点均低于铝。 二、原子结构 三、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2Mg +O 2 =(点燃)2MgO 4Al +3O 2=(△)2 Al 2 O 3 Mg+Cl 2 = (点燃)MgCl 2 4Al+3Cl 2=(△)2AlCl 3 Mg + S= (△)MgS 2Al + 3S=(△)Al 2S 3 3Mg+ N 2=(△)Mg 3 N 2 不 反应 ●镁与铝在常温下均可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金属。 2.与酸反应 Mg + 2H+ = Mg2+ + H 2 ↑(与硝酸反应复杂,浓度不同,还原产物不同) 2Al + 6H+ = 2Al3+ + 3H 2 ↑(常温下遇浓硝酸、冷的浓硫酸钝化) 3.与沸水反应

Mg +H 2O=(△)Mg(OH) 2 +H 2 ↑ Al不 反应,铁与沸水也可反应。 4.与氧化物反应 2Mg + CO 2 =(点燃)2MgO + C 2Al+Fe 3O 4 =(高温)2Fe+ Al 2 O 3 5.与碱反应 镁不反应 2Al + 2H 2O +2NaOH =2NaAlO 2 + 3H 2 ↑ 四、氧化镁与氧化铝(两性氧化物) 1.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密度小、熔点高,用于生产耐火、耐高温材料。 2.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 MgO+H 2O=Mg(OH) 2 很慢 不反应 ●与酸反应:MgO+2H+=Mg2++H2O Al 2O 3 + 6H+=2Al3++3H 2 O ●与碱反应:不反应 Al 2O 3 + 2OH+=2AlO 2 -+H 2 O 五、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镁 1.物理性质 氢氧化镁是难溶的中强碱,能使酚酞变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一、选择题(包括8小题。1~6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8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常温下,把钠、镁和铝各一小块分别投入到1mol/L NaOH溶液中,化学反应速率(v)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v钠>v镁>v铝 B.v铝>v钠>v镁 C.v钠>v铝>v镁 D.v铝>v镁>v钠 2.只用胶头滴管和试管,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区别的溶液(浓度均为0.1 mol·-1L)是() ①CaCl2和Na2CO3②Ba(OH)2和NaHCO3 ③稀H2SO4和Na2CO3 ④NaAlO2和盐酸⑤AlCl3和NaOH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 D.全部 3.若1.8 g某金属跟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放出2.24 L(标准状况)氢气,则该金属是() A.Al B.Mg C.Fe D.Zn 4.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右图),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 C.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 D.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合物 5.双羟基铝碳酸钠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抑酸剂,其化学式是NaAl(OH)2yCO3,关于该物 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B.该物质是Al(OH)3和Na2CO3的混合物 C.1 mol NaAl(OH)2yCO3最多可消耗3 mol H+ D.该药剂不适合于胃溃疡患者服用 6.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无机物A、B、C、D、E、X存在如下图转化关系(部 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X是Na2CO3,C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则A一定是氯气,且D和E不反应 B.若A是单质,B和D的反应是OH-+HCO3-=H2O+CO32-,则E一定能还原Fe2O3

镁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镁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

镁、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 Ⅰ.课标要求 1.通过海水制镁的事例了解镁及化合物的性质. 2.通过合金材料了解铝及化合物的性质. 3.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Ⅱ.考纲要求 1.掌握镁铝及化合物的性质. 2.了解镁铝及化合物在生活.生活中的应用.Ⅲ.教材精讲 一. Mg、Al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1)与O 2反应: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 2 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 薄膜,所以镁、铝都有抗腐蚀的性能。镁能在空气中燃烧: 2Mg+O 22MgO ,铝在纯氧中燃烧:4Al+ 3O 2 2Al 2 O 3

(2)与卤素单质、硫等反应:Mg+ Cl 2 MgCl 2 2Al+ 3Cl 2 2AlCl 3 2Al+ 3S Al 2S 3 (用于工业制 备) Mg+ S MgS ③集气瓶底部都要放一些细纱,以防止集气瓶炸裂。 2.与H 2O 反应 Mg 、A1和冷水都不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 Mg+2H 2O (沸水) Mg(OH)2+H 2↑ 2A1+6H 2O 2A1(OH)3+3H 2 ↑ [特别提醒]:①镁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火焰点燃即可燃烧,而铝在空气中需要高温点燃才能燃烧。镁在空气中燃烧时有三个反应发生: 2Mg+O 2 2MgO 3Mg+N 2 Mg 3N 2 2Mg+CO 2 2MgO+C ②燃烧时都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利用镁的这种性质来制造照明弹。

3.与酸反应置换出H 2 Mg、A1与浓、稀盐酸、稀硫酸、磷酸等酸反应置换出H 2 ,其中铝 在冷浓 H 2SO 4 ,冷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可用铝制容器贮存冷 的浓硫酸或浓硝酸。 4.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1)镁与二氧化碳反应:2Mg+CO 2 2MgO+C [特别提醒]:“CO 2不能助燃”的说法是不全面的,CO 2 对绝大多 数可燃物是良好的灭火剂,而对K、Ca、Na、Mg等可燃物却是助燃剂。 (2)铝热反应:2Al+ Fe 2O 3 2Fe+ Al 2 O 3 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和冶炼某些难熔金属,如:V、Cr、等。[特别提醒]:①铝热剂是指铝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金 属氧化物可以是:Fe 2O 3 、FeO、Fe 3 O 4 、Cr 2 O 3 、V 2 O 5 、MnO 2 等。 ②铝热反应的特点是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金属呈液态。 ③要使用没有氧化的铝粉,氧化铁粉末要烘干。

镁铝及其化合物

镁铝及其化合物 一、物理性质 银白色固体、镁的硬度、熔点均低于铝,是由于二者的金属键强度不同造成的。 二、原子结构 镁的第一电离能高于铝,由原子结构决定的。 三、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2Mg +O2=(点燃)2MgO 4Al +3O2=(△)2 Al2O3 Mg+Cl2= (点燃)MgCl2 4Al+3Cl2=(△)2AlCl3 Mg + S= (△)MgS 2Al + 3S=(△)Al2S3 3Mg+ N2=(△)Mg3N2 不反应 ●镁与铝在常温下均可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金属。 ●镁在空气中点燃,可与N2、O2、CO2反应。 2.与酸反应 Mg + 2H+ = Mg2+ + H2↑(与硝酸反应复杂,浓度不同,还原产物不同)2Al + 6H+ === 2Al3+ + 3H2↑(常温下遇浓硝酸、冷的浓硫酸钝化) 3.与沸水反应 Mg +H2O=(△)Mg(OH)2+H2↑ Al不反应,铁与沸水也可反应。 4.与氧化物反应 2Mg + CO2=(点燃)2MgO + C 2Al+Fe3O4=(高温)2Fe+ Al2O3 5.与碱反应 镁不反应 2Al + 2H2O +2NaOH =2NaAlO2 + 3H2↑ 四、氧化镁与氧化铝(两性氧化物) 1.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密度小、熔点高,用于生产耐火、耐高温材料。 2.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 MgO+H2O=Mg(OH)2 很慢不反应 ●与酸反应: MgO+2H+=Mg2++H2O Al2O3+ 6H+=2Al3++3H2O ●与碱反应:不反应 Al2O3+ 2OH+=2AlO2-+H2O 五、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镁 1

镁铝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镁、铝及其化合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1·海口调研)下列有关金属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 B.铝不能与氯气反应 C.铝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强碱 D.氧化铝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 解析:铝在常温下可与O2反应,A错;铝能与氯气反应,B错;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D错。 答案:C 2.(2011·扬州模拟)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共存的是() A.NH+4NO-3CO2-3Na+ B.Na+Ba2+Mg2+HCO-3 C.NO-3Ca2+K+Cl- D.NO-3K+AlO-2H+ 解析:A项,在酸性条件下因有NO-3,不能生成H2,在碱性条件下,OH-与NH+4不共 存,故A项不符合;B项,HCO-3与H+或OH-均不能大量共存;C项,在碱性条件下符 合题意;D项表示的为酸性条件,含有HNO3,不可能与Al反应放出氢气,且AlO-2和H+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C ks5u 3.(2011·潍坊模拟)下列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Al3++3NH3·H2O===Al(OH)3↓+3NH+4 B.铁片放入过量的稀硝酸中: 3Fe+8H++2NO-3===3Fe2++2NO+4H2O C.将铝片放入过量NaOH溶液中: 2Al+2OH-+2H2O===2AlO-2+3H2↑ D.偏铝酸钠与过量盐酸反应: AlO-2+4H+===Al3++2H2O 解析:B项正确离子方程式为:Fe+4H++NO-3===Fe3++NO↑+2H2O。 答案:B 4.(2011·烟台模拟)在硝酸铝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下列表示氢氧化钠加入量(x)与溶液中沉淀的量(y)的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二)教案

§2-3 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二) 教学内容:高二化学(必修)第二章第三节 ?认知目标:了解镁铝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情感目标:掊养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科学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实际的愿望。 技能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学习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重点:镁铝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镁铝化合物的用途。 ?教学方法:接受式策略,以实验为基础的启发式。 ? ?教学过程: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一)氧化铝: (二)氢氧化铝Al(OH)3 : (1)氢氧化铝的制取: 由于氧化铝不能溶于水,因而不能用氧化铝与水反应来制取,而只能用可溶性盐与碱反应来制取。 [演示]:氢氧化铝的制取 现象:往可溶性铝盐中加入氨水,出现了大量白色沉淀。 Al2(SO4)3 + 6NH3H2O == 2 Al(OH)3↓ + 3(NH4)2SO4 由学生书写离子方程式。 [思考] 在此实验中,为何用弱碱氨水而不用强碱如氢氧化钠(此问题由学生自己思考,介绍完氢氧化铝的化性后再由学生回答) [结论]:氢氧化铝是一种难溶性的白色胶絮状的氢氧化物。 (2)氢氧化铝的两性: [演示] 氢氧化铝与强酸和强碱的反应: 现象:氢氧化铝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是一种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

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 AlO2- + 2H2O [思考]: 往氯化铝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提示:会出现先有沉淀,然后沉淀又会消失,其离子方程式如下: Al3+ + 3OH- == Al(OH) 3 ↓ Al(OH) 3 + 3H+ == Al3+ + 3H 2 O 现在可以由学生自己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制氢氧化铝只能用弱碱而不能用强碱?因为过量的强碱可以使制得的氢氧化铝消失。 [思考] 向1mol/L的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试描绘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的体积之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横坐标表示加入的氢氧化钠的体积) [提示] 注意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与所加入的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生成最大量与使沉淀完全消失消耗的溶液体积之比为3:1) 0 1 2 3 4 V NaOH(ml) [例题]:向1mol/L和AlCl3溶液10ml中加入1mol/L的NaOH溶液得到 沉淀0.26克,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 A.40ml B.72ml C.80ml D.128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