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的历史形象

浅析孔子的历史形象
浅析孔子的历史形象

浅析孔子的历史形象

张文婧

(陕西师范大学,西安,710062)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家更是被人们以宗教或其它形式,抬到了一个极其崇高无上的地位,认为它规范了中华民族各阶级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成为一种理念,使中华文化传播全球。作为儒家文化创始人的孔子更是被称为“先王”、“圣人”、“教主”……于是还原孔子的真实形象,对我们全面了解孔子的人格、思想及他在历史上的价值和地位,都有着极其深刻意义。《论语》是一部以孔子言行为中心收集的材料,为我们客观地把握孔子的形象提供了依据,拼成了一个较完整真实的孔子形象。

关键词:儒家孔子《论语》真实形象

Abstrac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great and deep, As religious or other form ,Confucianism is lifted a very highest position. It is that morals norm and the behavior standards of each rank of Chinese nation, and become a kind of principle, makeing the Chinese cultural disseminate world.Confucius, the initiater of the Confucianism cultuer, was be called" royal ancestors"、" sage"、" religious leader" ……So it have the very deep meaning that restoring the true image of the Confucius,we can understand the personality, thought of the Confucius and the historical value and positions of the confucius complety.《 Analects 》 is a material that collects words and actions of the Confucius ,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the image that we hold the Confucius objectively, a more complete true Confucius image.

Keyword: Confucianism,Confucius,《 Analects 》,true image

一、儒学与儒教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所在,它创造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极其辉煌灿烂的“盛世景象”。而传统的儒家文化则可以说是这一精神的“核心”,它潜移默化但却极其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给予了每个中国人以无尚的荣誉感和优越感,将整个中国都完全网罗到它广阔而深厚的怀抱中。然而也正是由于传统的儒家文化这种高度统一的凝聚力,严格规范的约束力,以及人们将其视为至高无上的精神寄托和目标追求的特点,有些人将传统的儒学称为“儒教”,将它看作是扎根于中国黄土上,与“道教”相当的一种宗教形式。如马克斯·韦伯所说;“儒教,就像佛教一样,只不过是一种伦理,即道,相当于印度的法,不过,与佛教形式强列对比的是,儒教纯粹是俗世内部的一种俗人道德。与佛教形式更加显明对比的是儒教所要求的是对俗世政治及其秩序与习俗的适应,归根结底。它只不过是为受过教育的世人确立治世准则与社会礼仪的一种大法典。”[1]

(P178)

在大陆,关于“儒教是否宗教”这个问题,自五四运动以来,学术界几乎已经达成了共识,即“儒教非宗教”说,但1978年任继愈先生提出“儒教是宗教”的论断后,在学术界引起了重大的反响。从此,对这一问题争论不断,且范围不断扩大。

任继愈先生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继承了商周时代的天命神学和祖宗崇拜思想,在历史发展中经过汉代和宋代两次大的改造,孔子被作为宗教教主,儒家学说被改造成了儒教,儒教以天地君亲师为崇拜对象,以六经为经典;它有祭天祀孔宗教礼仪,有儒家的道统论的传法世系;它不讲出世,但追求一个精神性的天国;它缺少一般宗教的外在特征,但具有宗教的一切本质属性。儒教的宗教组织即中央的国学及地方的州学、府学、县学,学官即儒教的专职神职人员。儒教没有入教的仪式,没有精确的教徒数目,但在中国社会的各阶层都有大量信徒。儒教把宗教社会化,使宗教生活渗入到每一个家庭。因此,中国古代并非没有宗教神权的统治,因为儒教本身就是宗教。它给中国历史带来了具有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特点的宗教神权统治的灾难。正如他在《论儒教的形成》中所说,“为了使儒家更好地发挥巩固封建经济和政治制度的作用,历代封建统治者及其思想家们不断地对它加工改造,逐渐使它完备细密,并在一个很久的时间内,进行儒学的造神活动,把孔子偶像化,把儒家经典神圣化,又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将儒学搞成了神学,这种神学化了的儒家,把政治、哲学和伦理三者融合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儒教体系,一直在意识领域占据正统地位,对于巩固封建制度和延长其寿命,起了十分巨大的作用。”[2](P5)

而认为“儒教非教说”的学者则认为,“儒家思想不是宗教,也不可能被任何人变成宗教,就是康有为也没有那个能力,因为儒家是不信且批判宗教迷信的。”

[3](P237)指出,宗教宣扬彼岸世界,总是伴之以“三世论”(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而儒家始终反对;大凡宗教都有其基本经典,主要记录宗教活动情况和教义、教规,不仅内容芜杂,而且非常粗俗,儒家著作中则没有一部宣传粗俗的信仰主义,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儒家六经”等同于宗教的经典教义;在宗教经典中开宗明义宣布耶和华、穆罕默德等受命于天,要教徒无条件地听从这些独一的神的摆布,在儒家著作中,从未宣布孔夫子受命于天训导人们超尘出世……作为一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只是因其学说普遍流传,名气很高,从而被捧上“至圣先师”的宝座。

当然还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其他观点,认为儒学具有宗教性(宗教信仰成分或因素),不是纯粹的哲学,但由于强调入世,又缺乏宗教组织仪式,所以也不是宗教,而是介乎两者之间的一种思想体系。比如,李泽厚认为,儒学所发挥的作用是一种准宗教的作用;虽然儒学不是宗教,但它却超越了伦理,达到与宗教经验相当的最高境界,即所谓“天人合一”,可称为审美境界。

虽然他们的观点截然相反,但是我们仍可以看到,不论是“儒教非教说”、“儒教宗教说”,亦或其他,都把儒家抬到了一个极其崇高无上的地位,认为它规范了中华民族各阶级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成为一种理念,使中华文化传播全球。因此,我认为更多地应将儒家文化视为一种高度规范化的“习惯模式”,一种由伦

理道德构架起来的信仰(belief),而不是一种宗教(religion)。

二、孔子在历史中的地位

每一种文化都包含有其深刻的精神之所在,而每一种精神背后必然会有一个或几个“名世者”将其“间架”起来。因此若要研究儒家文化则必须要从儒家的创始者孔子谈起。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883-1969)曾经提出“轴心时代”的观念。他认为,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在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对人类关切的根本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老子、孔子,印度有释迦牟尼,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

[4]确实如其所言,孔子创立了儒家文化,并为其后世的发展间架起一整套儒家所独特的思维模式,使得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发展一直向着“孔子模式”向前推进。

孔子是古代东方文化巨人,孔子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曾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国外,对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使这些国家从政治、思想、道德、法律、文化、教育直至风俗习惯、社会风貌等方面都打上了孔子思想的深刻烙印。

“朝鲜也是孔子思想输入时间最早,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而且是中国以外孔子庙历史记载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国家。”[5](P219)约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六七五年,在长达两千余年的漫长过程中,孔子思想逐步在朝鲜传播、扎根而成为统治思想,成为民族文化、思想的主体,对于朝鲜民族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李朝京城文庙碑上刻有:‘圣莫如夫子,师莫如夫子。大而国学以至术序皆有夫子庙。……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夫子也。’(《朝鲜金石总览》下)”[6](P116)从碑文就可见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对朝鲜影响之大。

孔子思想在日本的传播至少也有一千七百年的历史,若依《史记·秦始皇本纪》徐福东渡之说算起,那就更早了。可以说孔子的思想几乎深入到日本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对日本的道德观和教育观影响最为深刻。

儒家的著作,最早是由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的传教士带到欧洲,一五九三年,利玛窦第一次将《四书》译成拉丁文。一六八七年,《四书》拉丁文本在巴黎出版,书中附有孔子传及孔子画像。正如赫伯特?芬格莱特所说,“可是,他们往往这样推崇孔子——在某种程度上有点像教会过去常常推崇苏格拉底那样——尽管孔子是异教徒,他们却把他作为一个近乎神圣的人,孜孜矻矻于追寻最崇高的真理和最完善的人生。”[7](P2)随后,“在欧洲,正当众所周知的哲学的启蒙运动开始时,孔子逐渐获得了名声和美誉,一大批哲学家,包括莱布尼兹(Leibniz),沃尔夫(Wolff),伏尔泰(V oltaire),以及一些政治家和文人,都用孔子的名字和思想来推进他们各自的主张。当然,在此过程中,他们本人也受到了孔子思想的影响。”[8](P5)

直到现在,孔子及其思想依然受到的重视。西班牙最高科学研究会近年出版了《教育家—孔子》一书。法国为纪念孔子诞辰二千五百周年,出版了巨著《圣

人的四书》。《美利坚百科全书》则为孔子列有专条,介绍了孔子的生平、思想,高度评价了孔子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地位,称孔子是一个思想家、改革家、教育家、哲学家和中国古代的圣贤。认为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孔子是一位最杰出的人物,孔子的教义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在世界少数几个文明古国里很难找出能和孔子相提并论的历史人物。

1991年,“孔子被美国权威机构列为世界文化之父”,在其评选的“世界最有影响的一百人”(从地球出现人类到1991年)名单中,孔子列世界排名第五。前面四位都是外国人,有三位是世界三大宗教领袖(耶稣、穆罕默德、释迦牟尼),还有一位是世界科学之父爱因斯坦。作为中国对世界最有影响的人,孔子可以说是排名第一。

那么孔子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如何呢?其实不必我在此多说,因为从小我们就在不断地学习《论语》,学习孔子的思想,下面就让我们从孔子的谥号来简单看看他对中国历史的巨大影响。

孔子在他生前,就因为他的博学多识而名声很大。《论语》中记载达巷党人说:“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他的弟子子贡说,孔子是“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论语·子张》)

公元前479年,孔子辞世后,葬于沫、泅水边。次年鲁哀公亲临致祭。孔子被鲁哀公尊称为“尼父”。在诗文中鲁哀公称:“昊天不吊,不愁慭遗一老,师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9](P98)“尼父”是当时诸侯国国君为孔子所加的第一个尊号,也是孔子得到的第一尊号。

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六月平帝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这是封建帝王授予孔子的第一个封号,也是孔子封“公”的开始。

北魏太和十三年(489)孝文帝在首都平城伶山西大同)建立了曲阜孔庙以外的第一个孔庙:宣圣庙(《孔氏祖庭广记》卷3)。太和十六年(492)二月孝文帝下诏改谥孔子为“文圣尼父”,首开尊孔子为“圣”的先河。

北齐(479-501)太祖高皇帝诏封孔子为“素王”,(《孔府档案》)这是孔子被封“王”之始。

西夏国人庆三年(1146)仁孝皇帝下诏尊孔子为“文宣帝”。尊孔子为帝,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是最高等级的封赐。因为孔子生活在西周,西周君王只称王,如周文王、周武王,或称天子,而不称帝。

元代至大元年(1308)武宗皇帝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碑文中称,“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可加封大成至圣文宜王”[10](P147)这可以说是历史上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个加封。

封谥制度是封建制度的产物,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于是对于孔子的封谥也随着封建制度的废除而废除。从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只有短短的三十八年,却经历了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两次伟大革命运动。伴随着这两次伟大革命,兴起了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主义思想,是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其主要矛头是指向孔子和儒家思想。从辛亥革命算起,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尊孔与反孔的思想斗争此起彼伏,连绵不绝。但是,历史上历

代统治者对孔子封谥的意义不可否认,如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供奉孔子为“先圣先师”,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它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各民族的不断统一。

三、《论语》中的孔子形象

“康有为说:‘孔子为教主,为神明圣王,配天地,育万物,无人无事无义,不范围于孔子大道中,乃所以为生民未有之大成至圣也。……汉以来皆以孔子为先圣也。唐贞观乃以周公为先圣,黜孔子为先师。孔子以圣被黜,可谓极背谬矣。然如旧说,《诗》、《书》、《礼》、《乐》、《易》,皆周公作;孔子仅在删赞之列。孔子之仅为先师而不为先圣,比于伏生,申公,岂不宜哉?然……六经皆孔子所作也。汉以前之说,莫不然也。学者知六经为孔子所作,然后孔子之为大圣,为教主,反为万世而独称尊者,乃可明也。知孔子为教主,六经为孔子所作,然后知孔子拨乱世致太平之功,凡有血气者,皆日被其殊功大德,而不可忘也。’(《孔子改制考·卷十》)”[11](P202)

孔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也是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人格、教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就如同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所述的那样,历史上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派,不同的执政者都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变化甚至重塑孔子的形象来为自己服务,从而使孔子的形象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异,或为许多传统乃至神话附会的对象,或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使孔子的形象发生了变形。因此还原孔子的真实形象.对我们全面了解孔子的人格、思想及他在历史上的价值和地位,都有着极其深刻意义。

《论语》是一部以孔子言行为中心收集的材料,其中虽然也有一些关于孔子弟子的材料,但写孔子的弟子也主要是为了从侧面表现和映衬孔子的形象。且《论语》记述的孔子的话,都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根据见闻和记忆记述下来的,因此他们是以充满敬仰、虔诚、思慕、感念的心情,回忆或记录孔子对自己和别人的教诲。这种充满敬仰和虔诚的心情使他们以述而不作的态度如实地记述下孔子的话,不敢“妄以己意诬师言”。同时,这种充满思慕和感念的心情使他们在记述孔子的话时想起了孔子的音容笑貌,从而不仅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还逼真地记述了孔子当时说话的态度、表情和语气,甚至将孔子开玩笑的话或孔子生气时的举动都记述了下来。这就为我们形象客观地把握孔子的形象提供了最有力的依据。

以下我便要将孔子的形象分为三个侧面:博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进而通过对《论语》的浅析,来描绘出真实生动的孔子形象。

一、勤奋理性的博学家

孔子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勤奋不倦的学习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主题。《论语》中关于他的好学勤奋多有记载: 孔子很早便立下学习的志向,“吾十有五而志于而学”(《论语·学而》)。孔子学习如饥似渴,不断的寻找机会充实自己,善于在现实生活中汲取知识,多听多记,不耻下问,“入太庙,每事问”(《论语·乡党》)。孔子认为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孔

子以学习为乐,并对学习有很深的体会,“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孔子对学习要求极其严格,他常常担心自己的学习不进则退,因此时时策勉自己,“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论语·述而》曾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史记·孔子世家》所记略有不同:“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太史公多了“学之”两字。但综合这两段记述可以看出,孔子在齐国与太师讨论音乐,欣赏了《韶》音之后被其所吸引,然后孜孜不倦的学习,以致“三月不知肉味”,从中得到了极大的乐趣。这正符合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的精神。孔子把学习作为终身的事业,在学习上不断修养自己,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此外,《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对社会、人生、政治、礼仪、治学、修业、文学、艺术、人物、社会风习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品评、理解与论断也是他博学多识的最好说明。

孔子有着强烈的以人为本的理性精神,这便使得孔子对鬼神采取十分谨慎的理性态度,根据《论语·为政》中所言:“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以及《论语·述而》中所言:“子曰:‘如我数年,五十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可将孔子对鬼神的态度以50岁为界分为两段:50岁以前,孔子对鬼神多采取回避的态度。如季路问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问死,答曰:“未只生,焉知死?”从孔子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孔子不是不言鬼,而是将鬼事置于人事之后,先谈人事,后谈鬼事,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孔子“后谈”的鬼也是那些“合乎于礼”的鬼神而已,对于那些“不合乎礼”的鬼神则是坚决抵制。如《论语·述而》中:“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将怪异妖孽之事,大力之事,叛乱之事,鬼神迷信之事放在一起,将他们完全排斥出其思想体系。而在五十岁之后孔子“理性主义鬼神观”则更好的体现了他是一位理性的智者。之所以说其是一种“理性主义的鬼神观”,是因为孔子所注重的是人们祭鬼神之“礼”,注重的是鬼神其自身体系中所包含的“礼”,如《礼记·礼运》中所指:“是故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相对于前期回避鬼神的态度,孔子在五十岁之后转为较为重视鬼神。但这正如上面所述,孔子的重鬼仅仅限于重视祭鬼神之礼以及重视鬼神内部之礼,其目的也是为了在现世的社会,在人们的思想中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礼”的观念,从而实现其恢复“周礼”的理想。此外,祭鬼神的仪式由世俗政权所把持,且祭祀中所祈求的内容也并非为了来世的轮回,而仅仅是为了此世的幸福。正如《墨子·公孟》中所述:“执无鬼而学祭祀,是犹无客而学客礼也,是犹无鱼而为鱼置也。”因此,可以说孔子对鬼神,所看重的只是其“外”(祭祀之礼),而非其“内”(鬼神自身)。不过我们仍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由于当时历史发展水平的限制,孔子不可能拥有绝对的“无神论”观,但其所表现的一种“理性主义鬼神观”则更能极好的表现出他是一位极其理性的博学者。正如顾颉刚所说,“在这种地方,都可见他是一个最诚实的学者,不说一句玄妙的话,他决不是一个宗教家。”[12](P487)

二、积极进取的政治家

作为春秋时期的“士”阶层的代表人物,孔子将积极争取现实的政治权利视为他一生中最大的志愿,一方面,他不断奔走于齐鲁宋卫陈诸国,企图登上政治舞台,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另一方面积极招收弟子,宣扬自己的政治思想,扩充成为教育集团,以培养“士”即“君子”,准备作为统治者的佐治人才。

孔子平生志向远大,然而“君子固穷”,郁郁不得志。但是只要稍有机会,孔子就会显示出政治上的非凡才气。孔子三岁丧父,孤儿寡母,家境贫寒。二十六、七岁时,在鲁国执政大夫季氏门下,孔子当上了管仓库的“委吏”和管牛羊的“乘田”,并表现出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这就是孔子常说的“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到三十岁时,由于他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已有些名气。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直到鲁定公九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五十一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而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 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此时他已五十多岁,迫于形势,他离开了鲁国,开始了被后人称之为周游列国的政治游说,十四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君终不用孔子。鲁哀公十六年,孔子七十三岁,患重病,不愈而卒。

孔子将“为政以德”作为其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提出:“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此外孔子将“为政以礼”作为其政治主张的基本参照点,进而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意思就是开导人们以法制禁令,使他们不为恶,若导而不从,则用刑罚以齐之,但是如果这样的话百姓虽然多方趋避,却仅能免于刑罚,而不知羞恶,但导民以德性,齐民以礼仪,则民众不仅能耻于不善,而且能至于为善,这便为君主指示了一条治理国家的明确道路。其次在经济方面,《论语·子路》中提出,“子适卫,冉有朴。子曰,‘庶矣哉!’冉有,‘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即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众多的人口,富足的财富,发达的教育,三者都具备,这样国家便大有希望了!由此也可看到孔子对教育的重视,特别是在其不能将政见付诸实践的情况下,更是将教育视为其间接从政的一种手段,主张学而优则仕,一方面吸收和重用社会上已有的贤能之士,一方面致力于教育来培养贤士和君子,从而实现自己“建国君民”的政治目的。

三、诲人不倦的教育家

虽然说孔子终身致力于政治活动,但最终却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时间都花费在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上,并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首先,是孔子针对“学在官府”转变为“学在四夷”的社会现实,创办了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教学主张,从而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关于“类”,

东汉的马融和梁朝的皇侃均作过注。马融注,“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皇侃称,“人乃有贵贱,同宜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也,教之则善,本无类。”这就是主张经济上和时间上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等等,都有受教育的权力,从而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垄断的现实,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给予了所有愿意学习的人以学习的机会。梁启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说:“孔子以前之教育事业,在家塾、党庠、乡序、国学,大率为家族地方长老所兼顾或国家官吏所主持。私人而以教育为专业者,未之前闻,有之自孔子始。孔子以一布衣养徒三千,本其‘有教无类’之精神,自缙绅子弟以至驵侩大盗,皆‘归斯受之’以智、仁、勇为教本,《诗》、《书》、执礼、执射、执御等为教条,‘大小精粗,其运无乎不在’”。[13](P196-197)正因为如此,孔子在创办私学过程中,聚徒讲学,广收门徒达三千,其中有鲁国当政的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被成为贱人的仲子父和鄙家的子张,有以贷致富、家累千金的子贡,也蓬户瓮镛,捉襟见肘的原宪等等。可以说“孔子是中国第一个使学术民众化,以教育为职业的‘教授大儒’;他开战国讲学游说之风;他创立,至少亦发扬光大,中国之非农非工非商非官僚之士之阶级。”[11]另一方面,孔子主张培养“仁”、“知(智)”、“勇”、“美”、“才”全方面的“君子”,其以“仁”、“礼”为立足点,以“修身”、“安人”为目的,教之以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一系列全面且符合实际的内容,使之成为能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溺于艺”的贤能之士。孔子一生勤奋好学,从不知满足;对于学生的成长一直给与极大的关注,始终不知疲倦的教诲学生。学生们称颂他为“圣人”,他仍非常谦虚的推辞道:“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学不厌,诲不倦,则可谓云而已矣。” (《论语·述而》)学生异口同声的答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论语·述而》)学生子贡对此作了极好的解释,“学不厌,智也;诲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即圣矣。”(《论语·述而》)。《吕氏春秋·尊师》也有相似的记载:子贡问孔子:“后世将怎样称道您老人家?”孔子说:“我何足以称道呢?一定要说吧,就算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大概就是这样吧!”

由此可见,“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义上说,它也是全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孔子首创平民教育,继承发展和传播了古代文化,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治学态度,以及所提倡的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14](P28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介绍了儒学的宗教性问题研究及孔子在国内外的历史地位,进而通过对《论语》的分析,从三个不同方面为孔子描绘了三张不同的画像。这三张画像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有血有肉、博学勤奋、积极进取、侮人不倦的孔子形象,一个真实的孔子形象。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在历史上,孔子的形象由于各种原因发生了曲解变形。但孔子作为中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人格、教育等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不可否认的。

正如任继愈所述,“孔子只能对他自己的行为承担他的历史功过,孔子无法对后世塑造的儒教教主的偶像负责,作为一个博学的学者,伟大的教育家,政治思想家,先秦儒家流派的创始人,孔子是打不倒的,历史事实不容抹掉,而且也是抹不掉的。”[15](P32)

[1]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

[2]任继愈.儒教的形成[M]//儒教问题争论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3]周黎民,皮庆侯.儒教非宗教论—与任继愈先生商榷[M]//儒教问题争论集.北京:宗教文

化出版社,2003年

[4](德)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5]孔令朋.孔裔谈孔[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

[6]孔祥骅,孔正毅.孔子本纪百问[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

[7]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M].彭国翔,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

[8]顾立雅 .孔子与中国之道[M].高专诚译.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0年

[9]李梦生.左传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10]林存光.历史上的孔子形象—政治与文化语境下的孔子与儒学.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11]冯友兰.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M]//孔凡岭.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孔子研究.北京:

中华书局,2003年

[12]顾颉刚.春秋时代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M]//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8

[13]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

[14]匡亚明.孔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15]任继愈.儒家与儒教[M]//儒教问题争论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参考文献]

[1]任继愈.儒教问题争论集[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2]孔令朋.孔裔谈孔[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

[3]孔祥骅,孔正毅.孔子本纪百问[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

[4]李梦生.左传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5]林存光.历史上的孔子形象—政治与文化语境下的孔子与儒学[M].济南:齐鲁书社,2004

[6]孔凡岭.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孔子研究[C].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7]顾颉刚.顾颉刚古史论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8]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

[9]匡亚明.孔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10]李健.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儒教宗教思想研究[C].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11]山东儒学研究基地,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孔子〃儒学研究文丛[C].济南:齐鲁书

社,2001年

[12]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3]洪治纲.康有为经典文存[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

[14]骆承烈.孔子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

[15] 黄仁宇. 中国大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16]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M].彭国翔,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年

[17]顾立雅 .孔子与中国之道[M].高专诚译.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0年

[18]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

[19](德)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致谢

这篇论文是在我的导师商国君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从开始的论文选题,商老师就给了我许多建议和启发。随后在查找相关资料时,商老师向我推荐了许多宝贵的历史资料。初稿完成后,商老师又对我的毕业论文进行了认真的修改,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随后的二稿、三稿,商老师虽然一直生病住院,但却仍对我的论文极其重视,给了我很多指点。可以说,从论文选题到结构安排,从内容到文字润色,都凝聚了商老师的大量心血。他一丝不苟的敬业负责精神,使我深受感动。在此,首先我要谨向尊敬的商老师表示最真挚的谢意。

我要对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所有老师表示感激,谢谢你们四年来对我的辛勤教诲,是他们渊博的学识和令人敬佩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我,使我深深的爱上了历史,爱上了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谢谢王耀明老师,谢谢他四年来对我严格的要求;谢谢丁虹老师,谢谢她就像亲人一样的关怀;谢谢梁志胜老师,谢谢他在学习上对我的教导和帮助……

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亲人,是他们给了我最大的鼓励。在我由于学习、生活、工作等等上的原因而失意不安时,是他们不断的给我勇气,给我信心,使我一步步从阴影中走出来,继续坚强的继续努力拼搏。

我要感谢我的同窗好友,是他们让我在异地他乡感到亲人般的温暖,在我困难时给予我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学生:张文婧 2006年5月10号

浅谈孔子的思想

浅谈孔子的思想 历史纷纷扰扰,当今世人对孔子的看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孔子在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仍然没人能动摇,随着历史的变迁,他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沉淀。孔子被后人称之为至圣,这就证明了在后人心中地位之高。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理论政治家。他的思想深深影响着后人。 孔子思想核心为“仁”,这个字看似简单,而其内涵丰富。孔子在讨论中没有明确指出“仁”的具体含义,而我们在读《论语》时或多或少可以从中体会到“仁”的含义,然后汲取所需,用以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增强自身的修养。孔子所说的“仁”包罗万千:在上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由此推及亲友邻居等;其次要注重自己的修养;再者要注意人际交往中的换位思考,做事不要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孔子生活的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他的思想仍有许多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意思就说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就是仁的根本了。这在战乱频繁的春秋末期适用,在相对和平的今天仍然适用。不论时间流向何处,“孝”是永恒不变的话题。“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意思是:仁人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遇到有名利的事情就退后。这虽然不被广为接受,可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谦让的美德。中华民族向来愿意先难后易,先苦后甜,这也和儒家思想密不可分。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迫别人去干,自己不愿意承担的责任不能逼着别人去承担。这是为人处事的大原则,必须始终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责任感的体现,做到这点,我们就能融洽相处,相互尊重和支持,矛盾就会减少。这同是也是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教育上,孔子的影响更是突出。其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在一个战乱频繁,教育不被重视的时代,这是不可低估的数字。而我们现在大多数人也间接当了孔子的学生,他的教育思想一直在影响着我们。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 提要:孔子没后,历史的车轮又行进了2500多年,在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过程中,对孔子的解读和争论一刻也没停止过。人们也多根据自己的好恶来解读和改造孔子,因而便有了千差万别的孔子形象。本真的孔子到底是怎么样的?须有从史料中寻找和发掘,而在众多史料中《论语》的记述就更为忠实可靠。《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文集,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其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研究孔子思想的第一手资料。本文通过对《论语》的解读,得出一个学而不厌的孔子;一个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家孔子;一个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孔子;一个安贫乐道的孔子。 关键词:孔子;形象;政治家;学者;教育家: 要想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论语》一书便是最本真的源头了,因为这部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正是论语中富有生活气息和诗话了的语言,刻画了孔子栩栩如生的形象。 一、学而不厌的学者 孔子知识非常渊博,在世的时候就已经被称为“圣人”,弟子们更是非常尊敬他:颜渊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子罕》);子贡称他如日月“无得而逾焉”(《子张》),所谓“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子张》)。但是孔子自己却说无非是“学而不厌”(《述而》)所谓“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孔子十分反对别人称他为“圣人”,强调了知识是一点点学习和积累的。 《论语》一开篇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一生都相当谦虚,对自己评价都较为低调,但对自己的“好学”,孔子是十足的自信,而且深以为自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学习起来能够忘记吃饭,以学习知识为乐趣就能忘却所有的忧愁,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这种境界两千年来没有一个人可以和他一样。“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学习就像追赶东西一样,总也赶不上,这种追赶般学习的精神和恐惧错过知识的精神也是孔子孜孜不倦寻求知识的最好佐证;谓“朝闻道,夕死可矣”(《为政》)早上学到知识,哪怕傍晚死了也愿意,孔子好学的精神已经到了为求知识而不计较生年长短的地步,有史以来,一人而已! 孔子的弟子认为孔子是“固天纵之将圣”(《子罕》)或他是“生而知之者”(《季氏》),而孔子是坚决反对类似观点的,所谓“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子罕》)。“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孜孜不倦的追求各种知识,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孔子强调温习的重要性“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他还特别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才能提高学习效果,最后才能学以致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从自己学习中得到的经验。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也就是说,孔子的学习是没有固定的老师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浅析孔子的文艺观

浅析孔子的文艺观 摘要:首先简介孔子的生平和文论思想,他的文论思想被概括成为“诗教”说; 其次分三个方面来浅显分析孔子的文艺观, 第一,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第二,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第三,“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学追求。 最后,总结孔子的文论思想,对后世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特别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批评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孔子、兴观群怨、思无邪 姓名:苏晓龙 学号:20080341044 班级:08汉语言文学三班 孔子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及代表人物,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我国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制逐渐成形发展的时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方面,都充满了新和旧、进步和保守的斗争,在这种形势下,孔子的思想也是十分矛盾的,既保留着不少旧的东西,也难能可贵的在他思想中有着新的内容。 孔子的文论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其重点是谈论文艺和伦理道德、政治教化的关系,他的基本观点是强调文艺应该为人的道德修养,为国家的政治教化服务,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他这种文艺思想,被概括成为“诗教”说。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这种功利性的诗学观、文艺观,对其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文论影响至深,可以说一直波及到今天。 本文就是从三个方面来浅显的分析一下孔子的文艺观。 一、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诗经》是否由孔子删定,难以确定,然而他曾经整理过《诗经》是毫无疑问的。他自己就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孔子在对《诗经》的评论中还明确地提出了他的文学批评标准,这就是《论语·为政》中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认为《诗经》各篇的内容都是合乎他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的,然而,《诗经》的实际内容则是相当复杂的,既有歌功颂德之作,也有暴露批判之作;既有天真朴素的爱情歌唱,也有严肃庄重的祭祀乐词;既有下级官吏牢骚不满的发泄,也有王公贵族享乐生活的写照。 二、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这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观”、“群”、“怨”就是孔子的文艺观,主要眼于文艺的社会教育功用,是儒家思想的主要载体,着重体现了文艺对人与社会的影响力,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孔子的“兴”、“观”、“群“、“怨”是比较典型且有代表性的。 “兴”是作诗的方法,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愤,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按朱熹的诠释意思是:“兴者,先言他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具有含蓄美,又有发散性思维的特点,能给人联想的空间,所以,“兴”这种作诗的方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观”的本义是观察,仔细地看,“观”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方法,

我心中的孔子形象

我心中的孔子,不是神也不是那些流芳百世的文字或者膜拜的木牌,反而是一个静静聆听人的内心与漠漠观察世界的智慧老人。说是老人,那是从我这个两千年后的人类眼里追溯回去的结果,不管从哪方面,他都足以教我、育我去领略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与根。 说到孔子的智慧,我想首先是他学识上的渊博,面对他高深的学问,颜渊曾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试想,这是怎样的一种学问能让这位孔子最欣赏,最器重的学生发出如此深刻的感叹。当然,孔子作为一位老师,他的智慧也体现在他的教育之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原来2500年前的孔子早已指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纵然孔子是诲人不倦的,但这一份“不倦”却是建立在一个学生对学问痴心向往却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诚然,细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他自身就不想学,那么硬逼着他又能有什么大的效果呢?都说言教重于身教,孔子用它自身良好的品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在观看《孔子》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们都能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孔子面见君上,他都要在殿外行一个大礼,这时一旁的太监就会告诉他那是周礼,现在不需要了,但孔子照做不误……就是这样一位极力推行周礼的“固执”的老师教育出了一批批懂礼知礼守礼的学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处于那样的乱世,孔夫子以笑面对,乐观地在思考中漂泊。因此不会在铜镜前流连,不会看到头上的银丝,不会在意何时离去,智慧的光辉洗去了一切,生活因知识而富足。并非什么也没有,而是什么都知足。看开人生,绝非悲观,而是积极乐观。世人只发现物质的落寞,习惯性的忽视夫子背后的伟大,所以他们是“世人”。正如奥运会上奋斗的健儿,难道只有得奖牌的运动员努力了吗?不!那些追逐不到成功的人们,也在不停的追逐梦想,靠着乐观闯出只属于自己的未来!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一个人要达到完美的人格修养,智、仁、勇,缺一不可。人无完人,只能说夫子在某一个角度,是一个完人。辉煌的文化遗产,传承千年,教育后人,这个过程是艰辛而具有意义的,它的价值体现在:就像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知识每个人的见解都不尽相同,却无一是不受益的。夫子的智慧不仅绚烂,并且源远流长。“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夫子明白仁由心生,是握在自己的手中,夫子并非匹夫,而是智勇兼备者。 在这位慈祥的老人身上,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思想的光辉,更重要的是他对于自己的思想的执着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当社会抛弃他的时候,他没有选择自弃,也没有选择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大智,更是一种博大的胸怀。 当他站在黄河岸边的时候,有感而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知道历史的滚滚洪流留下的永远不是那些凶残的统治者,不是那些只知道冲锋陷阵的武夫,而是那些智者,那些真正的胸怀天下,那些关怀黎民苍生的先哲。事实也是如此,孔子做到了,他没有做到的后人也帮他做到了,虽然他没有看到。但是历史铭记了他。一个坚定的儒学圣人,一个关怀天下的人!他记挂着人们,世代的人们也纪念着他。

孔子对财富与地位的看法

经济思想史 一、富贵可求,但必须合乎道义 《论语·子罕》篇开头说:“子罕言利”。好像孔子对财富、赢利很不在意,有点符合佛家第十戒中末尾一戒,即“不得捉钱、金银宝物”。其实细读《论语》一书,虽然孔子谈财富的言论不多,但也有若干条,从中可以看出,他并不是把财富看成是“阿堵物”而厌恶它。 人们希望获得富贵,厌恶贫贱,这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人的一种欲望和共性,是无法遏制,也是无法回避的。孔子在《里仁》篇第5章中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作“摆脱”解)之,不去也。”如何正确对待富贵、贫贱这个问题?必须走正道、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去处理好。如果富与贵的得来,不合乎正道,方法与手段不对头,就坚决不接受;如果贫与贱的摆脱,不合乎正道,方法与手段是错误的,则坚决不去除。这一条可以说古今适用,富贵的获得与贫贱的去除,不能采用非法手段,不然的话,轻则遭到非议,重则将会受到纪律甚至刑事处分,这难道还要多加说明吗? 在同一篇12章中,孔子说:“放利而行,多怨。”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按照私利去做,必然招来众人的怨恨。的确这样,如果只顾自己,不顾旁人,损人利己,这就不符合正道,最后也不会有好结果。 此外孔子在《尧曰》、《子张》、《宪问》等篇中,都有这样的表述,如“欲而不贪”、“见得思义”、“见利思义”等。一个人可以有欲望,但不能有非法的贪欲,要“思义”;见到能获得的利益,必须想想是非公正合宜、合乎道义。与此相反,一个人离开道义,厌贫恨穷,只相信自己有勇力,胡作非为,结果只会招灾添乱。孔子在《泰伯》中说:“好勇疾贫,乱也。”就是这个意思。不过对这种“人而不仁”的人,处理要适当,孔子告诫说:“疾之已甚,乱也。”恨之太深,处理不当,将会把人逼上梁山,也会造成祸乱灾害。 二、富而可求,但必须与个人的理想、志趣相吻合 孔子在《述而》11章中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我所好。”讲得多么直率。意思是说,如能获得财富,成为一个有钱的人,虽然为人执鞭,驱赶车马,这种仆役的工作,我都愿意去做。如果理想和志趣不在于研究经济,发家致富,而在于其它更重要的方面,那就要从我所好。其实凭孔子的才能,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有钱有势的富贵之人,事实也正是这样。他51岁时,鲁定公 任命他为中都宰(州、府一级官员),一年后又升任司空,不久任大司寇之职(司空、司寇,为古代六部中的官员),56岁时“由大司寇摄相(代理相国)事”。可以说他已成了一位大富大贵之人。由于君主昏庸,乱臣当道,他以礼治国、为政以德、实行仁政的政治理想不得实现,于是抛弃荣华富贵,甘冒风险,甘受流离之苦,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理念,虽然到处碰壁,但他仍然坚持不可为而为之。像他这种坚持个人理想,鄙弃功名富贵的人,历古以来大有人在。这种优良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 他不反对求得富贵,但他对此看得很淡。他在《述而》中说:“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看重道义,重视仁义道德和礼教的宣传教育,重视古代文献的的整理,以及“六艺”的传授,并不关心理财,“安贫乐道”成了他的主导思想。他在《卫灵公》开篇一章中,回答学生子路因生气而提出的“君子亦有穷乎?”的问题时说:“君子固穷”。意思是说,一个坚守道义,注重学术研究的君子,他是会安守贫困,决不会胡作非为的。在他这种思想影响下,出现了一批安贫乐道的学生,其中以七十二贤人之首的颜渊最为典型。他的日子很不好过,“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优,回也不改其乐。”(《雍也》)他很受孔子称赞:“贤哉,回也!”孔子在《先进》中又说:“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同“臆”)则屡中。”颜回的道德修养和学问都差不多了,只是常常穷困得很。子贡不安本分,去经商,推测市场行情,常常猜中,发了财。话中虽没有明显的褒贬,但却寓有深意。用曾担任过帝师的明朝人张居正引用孔子的话说:颜回是“安贫乐道”,虽屡空,“不改其所性之乐”,“与道为一”;而子贡就大不一样了,他“信道不笃(全心全意)”,“务欲生财以致富,其不如回之安贫乐道多矣。”那些圣贤大德、伟人导师,为了追求真理,坚持理想信念,坚持个人的志向与兴趣,不惜作出牺牲,乃至成为一个殉道者,这种事例就不用多举了。不过今天阅读这一章,想法可以灵活一点。颜回为了坚持儒家的信念,安贫乐道,穷且益坚,对于个人极差的生活条件,毫不考虑改善,结果严重影响健康,虽然他的修养和学识已达到亚圣的高度,但却英年早逝,这是十分可惜的。子贡有经商的才能,常常能准确地揣度市场行情,所以能生财增值。对此我们大可不必以儒家的观点进行抨击,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允许一个有商业才智的人,发挥他的长处。 孔子对财富与地位的看法 □杨自强 61 江海纵横2009年第6期

浅谈孔子的主要思想及核心

浅谈孔子的主要思想及核心 Abstract: Confucianism is the mainstream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 including a lot of great thoughts , “benevolence” is the core of Confucianism among them , occupying the center position . “ The ritual” and “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 are also very important part in Confucius’s thought. “benevolence”and them constitute the great thought system of Confucius’s . Key words: Confucianism benevolence the ritual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摘要 : 孔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包含了许多伟大的精神,其中“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占据着中心的统治地位,而“礼”;“中庸”等思想则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仁”共同构成了伟大的孔子的思想体系。 关键词:孔子思想礼中庸仁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人。孔子的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孔子的思想影响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乐” 孔子思想形成的具体来源相当复杂,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和当时社会中逐渐形成的。从他所处的战争频繁和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可以知道“礼”在当时是一个相当严峻的话题。“礼”是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是

论孔子民本思想

2011年10月 谈古论今 论孔子“民本”思想 文/赵中秋 摘 要: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民本”思想,不只是尊人、敬人、以人为本的意思,更是蕴涵了人本论、人际关系论及人际交往价值论等方面的内容。孔子“民本”思想回答了:人是什么?人民是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以及人与人交往的意义。原始儒家思想是由继承走向发展,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并且随着人类活动的开展而越趋于客观实际和科学的。 关键词:“民本”思想;人;孔子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087-01 儒家思想源远流长,从公元前约五百多年至今,儒学已走过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经原始儒家、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新经学、新儒学等多个历史阶段、多个代表人物的发展。本文仅就孔子“民本”思想为研究对象,并从笔者认为的“民本”思想方面进行自己的阐述。本人在这里所指的“民本”思想,不只是尊人、敬人、以人为本的意思,更是蕴涵了人本论、人际关系论及人际交往价值论等四个方面,即“民本”思想包含了回答:人是什么,人民是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及人与人交往的意义。 一、人本论 孔子的儒学思想是整个儒学思想的开创阶段,这就注定了其不完善性,并且关于“民本”思想,孔子又没有过多的叙述。在《论语》中,我们无法找到孔子关于人是什么、人民是什么的叙述。追溯历史,我们可以得出:孔子所隶属的士阶级是随着由周到春秋的历史发展而壮大且地位提高的,所以先秦的儒士(指为士卿出谋划策的读书人)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于古代文化有一种特殊的崇敬与信仰。他们认为包括六艺在内的古代文化是华夏光荣祖先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人都是“生而知之”的圣人,“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具有强烈的复古倾向,特别尊崇华夏古文化和周礼,“周监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出孔子虽没有直接回答人和人民是什么,但他仍然崇尚着周礼,沿袭着周礼对人的本质的看法,我们可以称其为“先古人本论”。根据历史考证,甲骨文中人字屡见;而人字产生于黄帝之时,“今我唯令女二人”(《矢尊》)。并且周初《尚书》诸诰中多次使用“民”字,“迪民康”、“今天其相民”(《尚书?大诰》)。可见,先古人本论就是将“人”作为区别于牲畜之类的一般动物的;将“民”作为“人”的集合,而没有其他意义。 二、人际关系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与人交往的意义在孔子的论述中可谓突破周礼大有发展。纵观孔子对人与人的关系及人际交往价值的论述,其突出一个特点,即是“仁”,其也是孔子整个理论的核心。《论语》中提及“仁”的地方有一百多次,但都没有统一标准的对“仁”做出回答。但是,春秋时期的小战争同样显示了民众在政治上的力量,所以,孔子“民本”思想认为民为国本,且认识到民的问题实际是人的问题,要解决任何问题必须树立“仁”的观念。依据《论语》的基本涵义,“仁”似乎主要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即所谓“仁者爱人”。爱人就是不仅仅爱自己的妻子、儿女、父母,也要爱自己的家族、亲属及其他长辈外,更要爱这以外的别人。孔子还提倡“安百姓”(《论语?宪问》),主张“泛爱众”(《论语?学而》),赞赏“博施济众”。百姓就不仅仅一家一姓,它还包括自己家族以外的许多家族。众就不仅仅限于某一阶层,而是包括所有阶层在内的大众。这就是说,孔子仁爱的对象大大超出了家族和等级的界限;而是全人类。在他看来,人不仅是家族和等级的一员,还是全人类的一员。人应该把他人当作自己的同类,给以爱、同情和关心。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很清楚的表达了仁是一种人类之爱。然而,由于文化的继承性和历史人物的局限性又决定了孔子仁爱思想的缺陷。孔子的仁爱还是有不足之处的,也不可能是无差别的超越血缘、宗法的人类之爱。他主张亲情,所以,这种仁爱必定是有差别的。这种仁爱是一种由血缘关系决定的由亲及疏的爱,最爱的是直系亲属,然后是旁系亲属,最后才是九族以外的其他人。可见,孔子思想中还是继承了奴隶时代的某些文化因素。可以说,孔子的仁爱观念不仅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而且是处理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原则,这样说的原因在于其“德政”。 三、人际交往价值论 孔子的仁爱不仅是人与人之间,更是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原则。以上笔者论述过孔子认为“民为国本”,且结合仁爱思想,就提出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更是本质为人与人的政治关系:“德政”统治思想。孔子认为人是不同于动物的,是有区别于动物的。在政治上来说,人不是仅仅被统治的牲畜,所以,统治者要予以关心爱护人,那么就要实行“德政”。“德政”即是“仁”在政治上的运用,它应该是怎样的呢?《论语》中孔子与弟子冉有的一次谈话回答了这个问题。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见到卫国人民众多,孔子就赞叹道:“庶矣哉!”,冉有问,人多了之后应该怎么办?孔子说:“富之。”冉有又问,富了之后又该怎么办?孔子说:“教之。”(见《论语?子路》)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的“德政”首先是富民政治,就是实行一系列惠民的政策,如国家使用民力要节制,不可以杀人殉葬,不违农时,统治者要亲耕,收取租税不可过重等,从而让民力人丁兴旺,经济发展富裕起来;其次是教民政治,就是让人民接受道德观念、礼节仪式,军事技能等方面的教育,成为文明的民众。 四、人本教育思想 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在教育方面贯彻“民本”思想的里程碑性业绩。孔子本人不仅首开私人办学的先河,更是在教育对象上体现了平等人的思想。他的学生有的出身贵族,有的出身寒门;多数来自鲁国,也有从遥远的秦、楚、吴等诸侯国来投师问学的,并且孔子出于培养人才的目的,仅仅收取少量学费,而能使更多的人接受教育。“自行束无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这是仁爱思想在教育方面的具体运用,是他教育思想中倍受赞誉的一点。孔子一生先后传授的弟子有3000人,其中身通六艺者72人。试想在孔子所处的那个贵贱的等级差别、社会的家庭界限还非常严格的时代,孔子能不分等级家庭,贫穷富裕,对所有求学者予以教育,这就不仅仅是开明的,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重大的改革意义。 作者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2011.10 87

论述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论述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他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儒家思想,经过后人不断地传承,不断地发展,延续成为我们中华文明的一种精神的信仰;是早期的礼制的规范和规则;是历史长河中每个人心中对自己以及家庭和国家信仰的图腾。显而易见,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同时对当今的教育思想仍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归纳为一个字,“仁”。“仁”是一种价值观,它既是家庭的关系,又是社会的政治关系。那么他的教育思想则可以看做是,教育学生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出身自一个贵族家庭,因此他的生活他的教育思想是与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息息相关的,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夏的这段话集中概括了孔子的教育方针和办学目的。做官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那他就可以去学习礼乐等治国安邦的知识;学习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他就可以去做官从政。“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与此同时,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在此之前,只有王公贵族的胄子才能接受教育,普通的百姓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有教无类”是孔子对当时教育体制招生对象的革命,从此,无论贫贱,无论职业,无论阶级都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那么就有了“学而优则仕”的机会。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在孔子提出儒学的初期,因为那个兵荒马乱纷争的年代,与孔子仁政的思想背道而驰,因此并没有得到诸侯的认可。直到汉武帝时期,终于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呼声下,华丽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因为“三纲五常”等等思想深得统治者们的欢心,儒学思想此时正好为统治阶级对于加强集权统治和君主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从封建统治的角度来说,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和认可从思想根源上抓住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局面,稳定了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并为其后近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的集权统治打下了基础。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这也使得中国人很早就拥有了国家观念以及维护国家与民族统一的信念,这比西欧最早的民族国家早了十多个世纪。这是这种强烈的民族统一观念,当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时候,中国人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强大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家园。 然而历史在不断前进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的口号已经成了封建王朝的断壁残垣下的尘埃。我们走进了大学的伊甸园,在这里似渴地汲取着不同的思想,分门别类的科技知识。我们以为孔子和茫茫历史长河中那些知名人物一样,只成为了教科书中的几颗字眼,或者是偶尔矗立在某处风霜雨雪中的一尊雕像,再和我们的生活没有半毛钱关系。当然不是,孔子曰,学而不厌,孔子曰,温故知新,孔子曰,诲人不倦,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提倡出来的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如何去学习,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孔子教育我们,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重师长,为人谦虚谨慎、讲究诚信,胸怀博爱之心,对仁者特别亲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做到以上为人的基本要求时,再去学习知识。孔子首先强调:做人与读书,做人是第一位的。你可以行而无学文,但不可学文而无行。在行有余力的基础上,再去学习知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黄洁扬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 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年轻时虽有积极 从政的愿望,却终始不得志,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开创私人办学的 教育家,在他的一生几十年中,培养出三干弟子和七十二贤才;并且在晚年整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由此可见,他对中国的文化教育 事业的贡献,在中国文化教育史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西方人的眼里,孔子可谓中国传统 文化的代表、东方文明的象征。他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的 教育思想就是其教育经验的总结。 一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德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中,下面我们就以《论语》为依据,对孔子德 育思想的内容作一粗浅分析。孔子的德育思想非常繁杂,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部 分的内容。 1、重德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德治论”是其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德治论”在政治上注重以道德教育为主,把德育与政治相提并论,强调德育必须为政治服务。孔 子主张“为政以德”。他还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在他看来,刑政不如德治好,刑罚只能使民众畏惧而不敢为非,还 不能使他们耻于为非,而实行“德治”后,就不但能使民众知耻,还能从内心改正其非,收到化民的效果。而“德治”的关键,在于君主、臣民、父子等整个社会成员都具备相 应的道德品质,遵守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认为这就有赖于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行,形成整个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为政治 上实行“德治”创造条件。一旦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形成,势必风吹草偃,产生巨大的 安定社会的力量。 2、为仁 “仁”被孔子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也是他的德育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孔子经常提到“仁”,那么,孔子心中的“仁”指的又是什么呢?总的来说,孔子“仁”的思 想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克己复礼”、“孝悌”。 第一是“爱人”。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问仁,子曰:“爱人”。一般说来,儒家是 主张“亲亲而民”的。这就是从亲子之爱出发,推己及人,从爱有等差扩展到广泛的爱。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孔子所说的“爱人”仅仅理解为奴隶主和贵族之间的阶级爱, 因为,它还包括着对广大庶民、奴隶的“仁爱”。 第二是“克己复礼”。孔子讲的礼,是以仁德的内容来充实礼的内容,把礼作为修 身治国、整齐上下的经纬。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服自己非分的私欲, 让君主具备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时刻以伦理道德的原则约束自己,使他们守其道,实 行轻剥削、轻压迫的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风气,使国家出现 一个天下大治的局面。 第三是“孝悌”。孝悌是孔子直接处理家庭关系的道德规范。子曰:“其为人也孝悌,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简析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简析 摘要:从《论语》问世至今的多年时间里,对《论语》和孔子的研究几乎从未间断过,而这些研究大多是集中在孔子的哲学思想或是政治主张,孔子的形象也在这绵延两干多年的阐释解说中不断变化,他竟成了不是被人尊奉为至圣就是被人贬斥为恶魔的最具有争议性的历史人物,真正的孔子形象却越来越神秘。本文试图从《论语》出发,简要分析孔子在其中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论语》,孔子,人物形象 在生活中,每个人的性格都应该是丰富的,或说是多面的,这一点于孔子也不应该例外。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性格常丰富的孔子形象,他并非一味地道貌岸然,而是一个和我们一样有其喜怒哀乐的活人。所不同的是,孔子既有如常人般的可爱性情,又有常人所不具备的作为圣人的优秀品质,所以,《论语》中的孔子不是一个单一的形象,而是一个多面的、丰富的、立体的形象。作为学者,他学识渊博,勤学不厌,作为导师,他诲人不倦、言传身教,作为君子,他守礼谦让,执着坚毅,而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性情中人,他又是那样的幽默可爱,平实可亲。 一、渊博学者 说孔子是一个博学的人,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孔子一生好学不厌,在当时被看作是几乎无所不知的人。正因为如此,有许多与孔子同时代的人,包括当权者、名士都曾向孔子请教,且各种问题都有。孔子是鲁国人,鲁国的王公贵族几乎都向孔子请教问题。“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子路》),“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八佾》),“哀公问日:‘何为民则服’”(《为政》),“孟彭子问孝”“孟武伯问孝”(《为政》),“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为政》)[1],以上这些人都是鲁国的掌权者。除了本国人外,《论语》中也记载有他国当权者向孔子请教的例证。《颜渊》篇里面就记载有“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卫灵公》里也记载有“卫灵公问陈于孔子”[2]。而孔子对这些社会、人生、政治、礼仪、伦理道德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的品评、理解与论断,就是他博学多识的最好证明。 孔子在很年轻的时候就以博学著称,不仅时人对他推崇备至,众弟子更是对他崇敬有加。其最得意的弟子颜渊曾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3](《子罕》),这是对其师学问高深的由衷赞叹。从《论语》所见,孔门弟子“问学”于孔子者,有仁、礼、道、知、君子、士、成人、干禄等等,几乎无所不包。孔子皆无所不答,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并非照本宣科,千篇一律,而是结合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而作不同的回答,足见孔子学问之渊博。 二、可敬导师 孔子作为一名学者,其求学态度是“学而不厌”,而他作为教育者的教学态度,则是“诲人不倦”了。孔子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要学好,然后能教好,学好是教好的基础,所以孔子一生从未停止过学习。诲人不倦则是孔子作为一名教育者的最可贵的品格,孔子教育学生,几乎是不分时间地点的。他的教学场所不只限于今日曲阜阙里的塾、堂、室内,尼山上、杏树下、沂水旁、田野里等,到处都留下了他教学的足迹。其教学时间也没有一定的限定,可谓时时是教学之时,处处是教学之所。作为一名教育者,孔子是抓住一切时机向他

论《孔子世家》和电影《孔子》中孔子的个人形象

论《孔子世家》和电影《孔子》中孔子的个人形象 孔子作为中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大成至圣先师”,是众人心中的“圣人”,对中国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着不同的孔子形象,所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孔子”。所以自古以来,无论是史书文献,还是影视作品,对孔子的阐释多有不同。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孔子传记——《史记·孔子世家》,人们历来对其褒贬不一,赞之者曰:“太史公作《孔子世家》,其眼光之高,胆力之大,推崇之至,迥非汉唐以来诸儒所能窥测……”贬之者则斥道:“司马迁诬圣,罪在难宽。”而电影《孔子》作为一部传记历史片,亦是毁誉半掺。但是虽然同样作为向孔子深表敬意的作品,二者在描写孔子个人形象和描写方式的方面还是有很大不的同的。 一、胸怀伟大抱负、积极入世的孔子 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一生进行了积极的政治活动, 对此《孔子世家》有较详细的记载,“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由大司寇行摄相事”几年内,孔子由一介布衣,升任至代相,《史记》描述此时的孔子是“有喜色”,而电影中的孔子在受封的时候则是依旧遵循旧礼。究其原因,司马迁写《孔子世家》是为了把春秋公羊学家心目中宗教化、神秘化的教主孔子还原成一个“至圣”,升迁后面有喜色是常人之理,使孔子更加具有人性化色彩;而电影则是为了突出孔子“恢复周礼”的政治理念。孔子执政时间虽短,但是已经足以看出他的文韬武略与政治才能。“夹谷会盟”、“堕三都”、平定公孙不狃等人的叛乱,无一不证明了孔子的执政才能。 被驱逐出鲁国的孔子为了受到重用,周游列国,来到卫国时,便上演了一场被人们诟病千百年的“子见南子”。该事最早见于《论语·雍也篇》:“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司马迁在此篇的基础上将孔子与南子见面的情形作了生动的描写:“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然。”电影中孔子与南子更是“暧昧至极”,但最终却是南子道出“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痛苦中领悟到的境界。”,俨然一位红颜知己,这让孔子的三千弟子情何以堪。但是不论是从史书还是电影,都可以看出孔子对入世的渴望, 二、亦师亦友、为夫为父的孔子 无论是《史记》还是电影,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传道授业、周游列国的点点滴滴都是一大亮点,然而不同的是,《史记》突出的是孔子为师的一面,电影突出的是为友的一面。《史记》中孔子经常性地与弟子们起“小冲突”,如子见南子,“子路不说”;被困于陈蔡之间时,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漤矣。”;当子路问政于孔子时,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何其正也?”孔子曰:“野哉由也!”虽然可以看出孔子对弟子的谆谆教诲,但却是僵硬了些。而电影就把孔子的形象柔和了许多,片中孔子与弟子们一起喝酒、说笑,在穷困的时候共享一碗汤,对弟子的教诲也是在生活中平平常常地娓娓道来,这样的孔子形象也更加容易深入人心。 此外,《孔子世家》中并没有详细交代孔子的妻子儿女,只是在最后简单地

《春秋》、《左传》与孔子的史学地位

《春秋》、《左传》与孔子的史学地位 张京华 摘要:《春秋》为孔子晚年依据鲁史所选择整理的教科书,左丘明以鲁太史和鲁君子的身份为《春秋》补充了大量史料,编成《左传》,《左传》因此而与《公羊》、《谷梁》二传明显不同。后世儒家学者以经学今古文匡范《春秋》及《左传》,其实孔子在《春秋》中寄寓的“微言大义”渊源有自,承袭着古代“记事”、“实录”以外的另一史学传统,同时古代“记言”、“微言”的史学传统也因孔子整理《春秋》而发扬光大。 今学者论及孔子,多由哲学一面立论,较少有人论及孔子的史学观念。又学者所据以讨论的文献,主要限于《论语》一书。钱玄同先生曾说:“我们要考孔子底学说和事迹,我以为只有《论语》比较的最可信据。”[1](P70)此语虽然是在古史辨派兴起之际说出的,但是影响一直存在。周予同先生曾说:“孔子的真相,到现在还在学者间研究而没有完全解决”,进而提出“描画出一个真的孔子的轮廓”的问题[2](P338-339)。金景芳先生也提出:“孔子给我们留下了哪些遗产呢?……有人说,真正可以称为孔子的遗产的,只有《论语》一书。……这样做的目的是想把孔夫子变成‘空夫子’。”[3]《汉书·艺文志》称《论语》是“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所以最能代表孔子自己的思想。除此之外,当属《六经》(实际为《五经》)。其实在《六经》之外,如孙星衍所辑《孔子集语》,引用《六经》以外现存书目在220种以上,直接或间接涉及孔子的学说与形象,未必不含有珍贵的历史资料。 作为一个学者、思想家,他的思想自然会因其一生所处的阶段不同而有所变化。孔子一生经历有宦游与讲学二大主题,二者有时交叉错落,有时也有明显的划分,如司马迁所说,曾有一个时期,“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随着宦游与讲学阶段的不同,孔子的思想旨趣也有不同。特别是在春秋战国之际,孔子是以“多闻”、“多能”和“博学”而著称于世的。《庄子·秋水》:“河伯曰:‘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所谓“少仲尼之闻”,意谓当时学者以孔子为闻见最广。故儒家《六经》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建立,并非由孔子独创,而是孔子对于以往知识综合选择的一个结果。《六经》是经过选择以后的“百科全书”。孔子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4](《史记·太史公自序》)这种寄托于前代典章的做法,使得孔子的思想伴随着以往的历史而长存,但是客观上也更加分化了孔子的形象。“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4](《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当时已能明此。 《春秋》旧以为孔子所删定。孔子与《春秋》及鲁史的关系,最初的一个说法是“修”《春秋》,《左传》成公十四年:“故君子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由现代著作观念来说,“修史”一语是最为切实的,因为古代史学为专门之业,世官史职,编年载籍陈陈相因,诸子之学可以是“空言”,史学则本非一人可以杜撰。但是到孟子时,则不言“修”而言“作”。《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至司马迁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4](《史记·孔子世家》),班固说“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5](《汉书·司马迁传赞》),都使用了“作”字。司马迁的本意,是指孔子曾做修《春秋》之事,但是后人理解转生误会,

浅谈孔子思想和老庄思想

浅谈孔子思想和老庄思想 电商1101 1203110121 王佳玲1.孔子的主要思想 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在奴隶社会里,只有贵族子弟能够受教育,文化教育被官府垄断了。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破官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据说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2.老子的主要思想 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史记》)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老子哲学的核心是“隼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隼”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在中国史上有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