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证明题 (1)

初中数学证明题 (1)
初中数学证明题 (1)

1.如图1,△ABC 中,AB =AC ,∠BA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 ,∠ADC =130°,求∠BAC 的度数.

2.如图,△ABC 中,AD 平分∠CAB ,BD ⊥AD ,DE ∥AC 。求证:AE=BE 。 .

3.如图,△ABC 中,AD 平分∠BAC ,BP ⊥AD 于P ,AB=5,BP=2,AC=9。求证:∠ABP=2∠ACB 。

4.如图1,△ABC 中,AB =AC ,∠BA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 ,∠ADC =130°,求∠BAC

的度数. 5.点D 、E 在△ABC 的边BC 上,AB =AC ,AD =AE 求证:BD =CE ?6.△ABC 中,AB=AC,PB=PC .求证:AD⊥BC

7. 已知:如图,BE 和CF 是△ABC的高线,BE=CF,H 是CF 、BE 的交点.求证:HB=HC 8 如图,在△ABC 中,AB=AC,E 为CA 延长线上一点,ED⊥BC 于D 交AB 于F.求证:△AEF 为等腰三角形.

9.如图,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是等边三角形,直线AN 、MC 交于点E ,直线BM 、CN 交于点F 。

(1)求证:AN=BM;

(2)求证:△CEF 是等边三角形

图1

B E

C

D A

P

D C B

图1 A

B C

10 如图,△ABC中,D在BC延长线上,且AC=CD,CE是△ACD的中线,CF平分∠ACB,交AB于F,求证:(1)CE⊥CF;(2)CF∥AD.

11.如图:Rt△ABC中,∠C=90°,∠A=°,DC=BC, DE⊥AB.求证:AE=BE.

12.已知:如图,△BDE是等边三角形,A在BE延长线上,C在BD的延长线上,且AD=AC。求证:DE+DC=AE。

13.已知ΔACF≌ΔDBE,∠E =∠F,AD = 9cm,BC = 5cm;求AB的长.

初中数学证明题

初中数学证明题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1.如图 1,△ABC 中,AB =AC ,∠BA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 ,∠ADC =130°,求∠BAC 的度数. 2.如图,△ABC 中,AD 平分∠CAB ,BD ⊥AD ,DE ∥AC 。求证:AE=BE 。 .3.如图,△ABC 中, AD 平分∠BAC ,BP ⊥AD 于P ,AB=5,BP=2,AC=9。求证:∠ABP=2∠ACB 。 4.如图1,△ABC 中,AB =AC ,∠BA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 ,∠ADC =130°,求∠BAC 的度数. 5.点D 、E 在△ABC 的边BC 上,AB =AC ,AD =AE 求证:BD =CE 6.△ABC 中,AB=AC,PB=PC .求证:AD⊥BC 7. 已知:如图,BE 和CF 是△ABC的高线,BE=CF,H 是CF 、BE 的交点.求证:HB=HC 8 如图,在△ABC 中,AB=AC,E 为CA 延长线上一点,ED⊥BC 于D 交AB 于F.求证:△AEF 为等腰三角形. 9.如图,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是等边三角形,直线AN 、MC 交于点E ,直线BM 、CN 交于点F 。 (1)求证:AN=BM; (2)求证:△CEF 是等边三角形 10 如图,△ABC 中,D 在BC 延长线上,且AC=CD,CE 是△ACD 的中线,CF 平分∠ACB,交AB 于F,求证:(1)CE⊥CF;(2)CF∥AD. 11.如图:Rt△ABC中,∠C=90°,∠A=22.5°,DC=BC, DE⊥AB.求证:AE=BE . 12.已知:如图,△BDE 是等边三角形,A 在BE 延长线上,C 在BD 的延长线上,且AD=AC 。求证:DE+DC=AE 。 13.已知ΔACF ≌ΔDBE ,∠E =∠F ,AD = 9cm ,BC = 5cm ;求AB 的长. 图1 B E C D A A P D C B 图1 A B C D E

初三数学几何证明题(经典)

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以AC为直径的⊙O 交AB于点D,过点D作⊙O 的切线DE交BC于点E. 求证:BE=CE 证明:连接CD ∵AC是直径 ∴∠ADC=90° ∵∠ACB=90°,ED是切线 ∴CE=DE ∴∠ECD=∠EDC ∵∠ECD+∠B=90°,∠EDC+∠BDE=90° ∴∠B=∠BDE ∴BE=DE ∴BE=CE 如图,半圆O的直径DE=10cm,△ABC中,∠ABC=90°,∠BCA=30°,BC=10cm,半圆O 以2cm/s的速度从左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D、E始终在直线BC上,设运动时间为t(s),当t=0(s)时,半圆O在△ABC的左侧且OB=9cm。(1)当t为何值时,△ABC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 (2)当△ABC一边所在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时,如果半圆O与直径DE围成的区域与△ABC的三边围成的区域有重叠部分,求重叠部分的面积。 (1)当t为何值时,△ABC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 相切分两种情况,如图, ①左图:当t=0时,原图中OB=9,此时圆移动了OB-OE=9-5=4cm 则:t=4/2=2s; --------------- ②右图:设圆O与边AC的切点为F,此问不用三角函数是无法求出的==>∵∠C=30==>∴OC=OF/sinC=5/sin30=10=BC ==>O与B重合,此时圆移动的长即为OB的长,即9cm ==>t=9/2; =========

(2)如右图:由②得:∠AOE=90 ==>S阴=(90*π*5^2)/360=6.25π 不明之处请指出~~

初二数学下册证明题

(1)求证:BG FG =; (2)若2 ==,求AB的长. AD DC 二:如图,已知矩形ABCD,延长CB到E,使CE=CA,连结AE并取中点F,连结AE并取中点F,连结BF、DF,求证BF⊥DF。 三: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边BC、AB上的点,且EF=ED,EF⊥ED.

求证:AE平分∠BAD. 四、(本题7分)如图,△ABC中,M是BC的中点,AD是∠A的平分线,BD⊥AD于D,AB=12, AC=18,求DM的长。

五、(本题8分)如图,四边形ABCD 为等腰梯形,AD ∥BC ,AB=CD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 且AC ⊥BD ,DH ⊥BC 。 ⑴求证:DH=2 1(AD+BC ) ⑵若AC=6,求梯形ABCD 的面积。 六、(6分) 、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对角线BD 上一点,PE ⊥DC ,PF ⊥BC ,E 、F 分别为垂足,若CF=3,CE=4,求AP 的长.

七、(8分)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E 、F 分别是BM 、CM 的中点. (1)在不添加线段的前提下,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结论; (2)判断并证明四边形MENF 是何种特殊的四边形? (3)当等腰梯形ABCD 的高h 与底边BC 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时?四边形MENF 是正方形(直接写出结论,不需要证明). 选择题: 15、如图,每一个图形都是由不同个数的全等的小等腰梯形拼成的,梯形上、下底及腰长如 图,依此规律第10个图形的周长为 。 …… 第一个图 第二个图 第三个图 16、如图,矩形ABCD 对角线AC 经过原点O ,B 点坐标为 (―1,―3),若一反比例函数x k y 的图象过点D ,则其 解析式为 。 M F E N D C A B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经典题(含答案)

初中几何证明题 经典题(一) 1、已知:如图,O是半圆的圆心,C、E是圆上的两点,CD⊥AB,EF⊥AB,EG⊥CO. 求证:CD=GF.(初二) .如下图做GH⊥AB,连接EO。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 即△GHF∽△OGE,可得EO GF = GO GH = CO CD ,又CO=EO,所以CD=GF得证。 2、已知: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点,∠PAD=∠PDA=150. 求证:△PBC是正三角形.(初二) .如下图做GH⊥AB,连接EO。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 即△GHF∽△OGE,可得EO GF = GO GH = CO CD ,又CO=EO,所以CD=GF得证。 .如下图做GH⊥AB,连接EO。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 即△GHF∽△OGE,可得EO GF = GO GH = CO CD ,又CO=EO,所以CD=GF得证。 A P C D B A F G C E B O D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 CC 1、DD 1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 经典题(二) 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 D 2 C 2 B 2 A 2 D 1 C 1 B 1 C B D A A 1 B

初中数学证明题汇总(含参考答案)

证明(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不是命题的是() (A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度( B)对顶角相等 (C)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B )两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C)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 )如果a∥b,b∥c,那么a∥c(B)锐角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一定大于或等于60°(C)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D)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4. △ABC中,∠A∠B 120,∠C ∠A,则△ABC 是(). (A )钝角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5. 在△ABC中,∠A,∠B的外角分别是 120°、 150°,则∠C(). (A ) 120°( B) 150°( C) 60°(D ) 90°6.如图 1, l 1∥ l2,∠ 1=50° , 则∠ 2 的度数是() (A ) 135°( B )130°( C)50°( D) 40° 7.如图 2 所示,不能推出AD∥BC的是()图 1 (A )∠DAB∠ABC 180(B)∠2∠4 (C)∠1∠3( D)∠CBE∠ DAE 图 2 8. 如图 3,a∥b,c a ,∠1 130 ,则∠ 2 等于() (A ) 30°(B)40°(C)50°(D)60° 图 3 9.如图4,AB∥CD,AC BC ,图中与∠ CAB 互余的角 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10.若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 11.将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 ,, ,那么,,”的形式:如果,那么. 12.如图 5 所示,如果BD 平分∠ ABC ,补上 一个条件作为已知,就能推出AB ∥ CD . 图 5 13.如图 6,AB∥CD,AF交AB、CD于A,C,CE平分∠DCF,∠1120 ,则2. 图6 图 7 14.如图 7,一个顶角为 40°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剪去顶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 ∠1∠ 2. 15.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4∶3∶ 2,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的外角为. 三、解答题 16.如图 8,直线 AB、CD 相交与点 O,∠ AOD =70o, OE 平分∠ BOC,求∠ DOE 的度数。 A C O 70o E D图8B 17.已知:如图9,BE∥DF,∠B=∠D. 求证: AD∥BC.

初一数学证明题汇集

(一)证明题练习 1.如图,已知AC AB ⊥,,,12EF BC AD BC ⊥⊥∠=∠,请问AC DG ⊥吗?请写出推理过程; 2.如图,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CB ,交AB 于点E , ∠A =45°,∠BDC =60°,求△BDE 各内角的度数. 3.如图,四边形ABCD 中, E 是AD 中点, CE 交BA 延长线于点F ,且CE =EF . (1)试说明:CD ∥AB ; (2)若BE ⊥CF ,试说明:CF 平分∠BCD . A D C B 3 2 1 E F G

4.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C 交BD 于点O,则有这样的结论:AC+BD>AB+CD, 你能说出理由吗? O A D C B 5如图,AB=EB ,BC=BF ,CBF ABE ∠=∠.EF 和AC 相等吗?为什么 ? 6.如图, AD ∥BC , AD 平分∠EAC,你能确定∠B 与∠C 的数量关系吗?请说明理由。 1D 2 A E C B

7.如图,已知D 为△ABC 边BC 延长线上一点,DF ⊥AB 于F 交AC 于E,∠A=35°, ∠D=42°,求∠ACD 的度数 . F D C B E A 8.如图,点E 、F 在正方形ABCD 的边BC 、CD 上,且BE=CF,试判断AE 、 BF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9.如图 AB=AC ,CD ⊥AB 于D ,BE ⊥AC 于E ,BE 与CD 相交于点O . (1)求证AD=AE ; (2) 连接OA ,BC ,试判断直线OA ,BC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二)解方程组练习 (1)???=-=+5 24y x y x (2)22(1) 2(2)24x y x y -=-??-+-=? (3)???-=-=+35y x y x (4)?? ?=+=-7324 23y x y x

初中数学圆的证明题专项练习大全(精华)

08-圆有关的证明题专项练习 1、如图,△ABC 内接于⊙O ,AD 是的边BC 上的高,AE 是⊙O 的直径,连BE. (1)求证:△ABE ∽△ADC ; (2)若AB=2BE=4DC=8,求△ADC 的面积. 2、如图,AE 是△ABC 外接圆⊙O 的直径,AD 是△ABC 的边BC 上的高, EF ⊥BC ,F 为垂足。 (1)求证:BF=CD (2)若CD=1,AD=3,BD=6,求⊙O 的直径。 5、如图,AB 是⊙O 的直径,D 是AB 上一点,D 是弧BC 的中点,AD 、BC 交于点E ,CF ⊥AB 于F ,CF 交AD 于G 。 (1)求证:AD =2CF ; (2)若AD=34,BC =62,求⊙O 的半径 6、如图,AB 为⊙O 的直径,弦CD ⊥AB 于点H ,E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CE 交⊙O 于F 。

(1)求证:BF平分∠DFE; (2)若EF=DF=4,BE=5,CH=3,求⊙O的半径 7、如图,Rt△ABC内接于⊙O,D为弧AC的中点, DH⊥AB于点H,延长BC、HD交于点E。 (1)求证:AC=2DH; (2)连接AE,若DH=2,BC=3,求tan∠AEB的值 8、在Rt△ABC中,∠ACB=90o,D是AB边上一点,以BD为直径的⊙O与边AC相切于点E,连结DE并延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F. (1)求证:BD=BF; S。 (2)若BC=6,AD=4,求ECF 9、如图,⊙O中,直径DE⊥弦AB于H点,C为圆上一动点,

AC与DE相交于点F。 (1)求证△AOG∽△FAO。 S。(2)若OA=4,OF=8,H点为OD的中点,求 CGF 10、如图,在⊙O中,弦AB、CD相交于AB的中点E, 连接AD并延长至F点,使DF=AD,连接BC、BF。(1)、求证:△CBE∽△AFB。 (2)、若∠C=30o,∠CEB=45o1, S. 求ABF 11、如图,△ABC内接于⊙O,AB是直径,D为弧AC 的中点,连接BD,交AC于G,过D作DE⊥AB于E点, 交⊙O于H点,交AC于F点。 (1)、求证:FD=FG S。 (2)、若AF·FC=32,ED=6,求ADF

初中数学证明复习题

证明(三)复习题姓名__________ 一.本章知识网络(理解、记忆)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①两组对边分别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_______;②两组对边分别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_______;③一组对边______且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互相平分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推论:夹在两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______. ⑤两组对角分别_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的常用判定方法: ①等腰梯形___________的两个角相等;①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 __________; ②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_______;②____________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________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常判定方法: ①矩形的四个角都是_______;①有______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②矩形的对角线_________;②对角线相等的_____________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_____等于这边 等于斜边的一半;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__. 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常用判定方法:

①菱形的四条边________;①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______; 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_______,并且___ ②__________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方形的的性质:正方形的常用判定方法: ①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_____,四条边都_____;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二. 三.练习: (一)填空 1. 如图1,在中,对角线相交于点O,AC⊥CD, AO = 3,BO = 5,则CO =_____,CD=______,AD =________ 2. 如图2,在中,AB、BC、CD的长度分别为2x+1, 3x,x+4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 3. 在△ABC中,D、E、F分别是AB、BC、AC的中点,若△ABC的周长为30 cm,则 △DCE的周长为__________ 4. 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B=40°,则∠A=_____,∠C=_____, ∠D=_____. 5. 菱形的对角线长分别为24和10,则此菱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面积为 B 图2 图1

初中数学证明题知识点大全

北师大版初中证明题知识点大全 一、相交线与平行线 1、平行线的性质 (1)两线平行,错角相等 (2)两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两线平行,同旁角互补 2、平行线的判定 (1)错角相等,两线平行 (2)同位角相等,两线平行 (3)同旁角互补,两线平行 (4)同平行于一线的两线平行 (5)同垂直于一线的两线平行 二、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的性质 定义: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角平分线的判定 (1)在一个角的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把一个角分成相同角度的线叫做角平分线。 3、三角形三角的平分线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三、垂直平分线 1、垂直平分线的意义及性质 (1)定义: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3)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2、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线段的中线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 四、三角形全等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定理: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2)定理: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3)定理: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4)定理: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5)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五、相似三角形 1.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相似三角形. 2.相似比定义: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技巧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技巧 几何证明题入门难,证明题难做,是许多初中生在学习中的共识,这里面有很多因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学习不得法,没有适当的解题思路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掌握证明题的一般思路、探讨证题过程中的数学思维、总结证题的基本规律是求解几何证明题的关键。在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要审题。很多学生在把一个题目读完后,还没有弄清楚题目讲的是什么意思,题目让你求证的是什么都不知道,这非常不可取。我们应该逐个条件的读,给的条件有什么用,在脑海中打个问号,再对应图形来对号入座,结论从什么地方入手去寻找,也在图中找到位置。 二要记。这里的记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要标记,在读题的时候每个条件,你要在所给的图形中标记出来。如给出对边相等,就用边相等的符号来表示。第二层意思是要牢记,题目给出的条件不仅要标记,还要记在脑海中,做到不看题,就可以把题目复述出来。 三要引申。难度大一点的题目往往把一些条件隐藏起来,所以我们要会引申,那么这里的引申就需要平时的积累,平时在课堂上学的基本知识点掌握牢固,平时训练的一些特殊图形要熟记,在审题与记的时候要想到由这些条件你还可以得到哪些结论(就像电脑一下,你一点击开始立刻弹出对应的菜单),然后在图形旁边标注,虽然有些条件在证明时可能用不上,但是这样长期的积累,便于以后难题的学习。 四要分析综合法。分析综合法也就是要逆向推理,从题目要你证明的结论出发往回推理。看看结论是要证明角相等,还是边相等,等等,如证明角相等的方法有(1.对顶角相等2.平行线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3.余角、补角定理4.角平分线定义5.等腰三角形6.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等等方法。然后结合题意选出其中的一种方法,然后再考虑用这种方法证明还缺少哪些条件,把题目转换

人教版初中数学证明题汇总

(2010宁波市)6.两圆的半径分别为3和5,圆心距为7,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A .内切 B .相交 C .外切 D .外离 13. (2010年金华) 如果半径为3cm 的⊙O 1与半径为4cm 的⊙O 2内切,那么两圆的圆心距O 1O 2= ▲ cm . 答案:1; 6.(2010年长沙)已知⊙O 1、⊙O 2的半径分别是12r =、24r =,若两圆相交,则圆心距O 1O 2可能取的值是 B A .2 B .4 C .6 D .8 (2010年成都)8.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4和6,圆心距为7,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外切 (C )外离 (D )内含 答案:A (2010年眉山)4.⊙O 1的半径为3cm ,⊙O 2的半径为5cm ,圆心距O 1O 2=2cm ,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A .外切 B .相交 C .内切 D .内含 答案:C 毕节24.(本题12分)如图,已知CD 是△ABC 中AB 边上的高,以CD 为直径的⊙O 分别 交CA 、CB 于点E 、F ,点G 是AD 的中点.求证:GE 是⊙O 的切线. 24.证明:(证法一)连接OE DE ,. 1分 ∵CD 是⊙O 的直径, ∴90AED CED ∠=∠= . 2分 ∵G 是AD 的中点, ∴1 2 EG AD DG = =. 4分

∴12∠=∠. 6分 ∵34OE OD =∴∠=∠,. 8分 ∴1324∠+∠=∠+∠.即90OEG ODG ∠=∠= . 10分 ∴GE 是⊙O 的切线. 12分 (证法二)连接OE OG ,. 1分 ∵AG GD CO OD ==,, ∴OG AC ∥. 2分 ∴1234∠=∠∠=∠,. 4分 ∵OC=OE . ∴∠2=∠4. ∴∠1=∠3. 6分 又OE OD OG OG ==,, ∴OEG ODG △≌△. 8分 ∴90OEG ODG ∠=∠= . 10分 ∴GE 是⊙O 的切线. 12分 15.(10重庆潼南县)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6 ,BC=4,⊙O 是以AB 为直径的圆,则直线DC 与⊙O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相离 1、(2010年杭州市)如图,台风中心位于点P ,并沿东北方向PQ 移动,已知台风移 动的速度为30千米/时,受影响区域的半径为200千米,B 市位 于点P 的北偏东75°方向上,距离点P 320千米处. (1) 说明本次台风会影响B 市; (2)求这次台风影响B 市的时间. 答案:(1) 作BH ⊥PQ 于点H , 在Rt △BHP 中,

初二数学证明题

1 )如图,在等腰ΔABC 中,CH 是底边上的高线,点P 是线段CH 上不与端点重合的任意一点,连结AP 交BC 于点E ,连结BP 交AC 于点F 。 (1)证明:∠CAE=∠CBF ; (2)证明:AE=BF ; 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BC ,BF 是∠ABC 的平分线,AF ∥DC,连接AC 、CF ,求证:CA 是∠DCF 的平分线。 3)已知: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AB = AC ,O 是三角形ABC 内一点,且OB = OC , 求证:AO ⊥ BC 4)如图,在?ABC 中,AB = AC, ∠求证:CD = 2BD 5)如图所示。在△ABC 中,D 、E 分别是和上 的一点,与交于点O ,给出下列四个条件: ①DCO EBO ∠=∠; ②CDO BEO ∠=∠;③CD BE =;④ OC OB =。 (1) 上述四个条件中,哪两个条件可以判定△ABC 是等腰三角形(用序号写出所有的情形) )2(选择)1(小题中的一种情形,证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 6)已知:如图,在□ABCD 中,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 E 在AD 上,BE =12 cm ,CE =5 cm .求□ABCD 的周长和面积. 7)如图,AB=CD ,AD=BC ,EF 经过AC 的中点O ,分别交AB 、CD 于E 、F 。 求证:OE=OF. A E D C B

8)已知:如图12,AB =CD ,DE ⊥AC ,BF ⊥AC ,E ,F 是垂 足,DE BF =. 求证:(1)AF CE =;(2)AB CD ∥. 9)如图13,工人师傅要检查人字梁的∠B 和∠C 是否相等,但他手边没有量角器,只有一个刻度尺.他是这样操作的: ①分别在BA 和CA 上取BE CG =; ②在BC 上取BD CF =; ③量出DE 的长a 米,FG 的长b 米. 如果a b =,则说明∠B 和∠C 是相等的.他的这种 做法合理吗?为什么? 10) 如图14,ABC △中,∠B =∠C ,D ,E ,F 分别在AB , BC ,AC 上,且BD CE =,=DEF B ∠∠ 求证:=ED EF . 11)如图15,O 为码头,A ,B 两个灯塔与码头的距离相等,OA ,OB 为海岸线,一轮船从 码头开出,计划沿∠AOB 的平分线航行,航行途中,测得轮船与灯塔A ,B 的距离相等,此时轮船有没有偏离航线?画出图形并说明你的理由. 12)如图16,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1)写出图中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写出它们的所有对应角; (2)设AED ∠的度数为x ,∠ADE 的度数为y ,那么∠1,∠2 的度数分别是多少?(用含有x 或y 的代数式表示) (3)∠A 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 请找出这个规律. 13)如图,已知点M 、N 分别是边BC 、CA 的中点,BN=QN , AM=PM 。求证:P 、C 、Q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14)如图2(1),已知AB ⊥BD ,ED ⊥BD ,AB =CD ,BC =DE ,(1)试判断AC 与C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A D E C B 图12 F A D E C B 图13 F G A D E C B F B A D E C B A ′ 2 1 A B C N Q P M

初中数学三角形证明题练习及答案

三角形证明题练习 1.如图,在△ABC 中,∠C=9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与D ,交BC 于E ,连接AE ,若CE=5,AC=12,则BE 的长 8.如图,已知 BD 是△ABC 的中线,AB=5,BC=3,△ABD 和△BCD 的周长的差是( 9.在Rt△ABC 中,如图所示,∠C=90°,∠CAB=60°,AD 平分∠CAB,点D 到 AB 的距离 DE=3.8cm ,则BC 等于( ) A . 3.8cm B . 7.6cm C . 11.4cm D . 11.2cm A . 13 B . 10 C . 12 D . 5 2.如图,在△ABC 中,AB=AC ,∠ A=36° ,BD 、CE 分别是∠ABC、∠ BCD 的角平分线,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 A . 5 个 B . 4 个 C . 3 个 D . 2 个 3.如图,在△ABC 中, AD 是它的角平分线,AB=8cm ,AC=6cm ,则 S △ABD :S △ACD =( A . 4:3 B . 3:4 C . 16:9 D . 9:16 AB=AC ,∠A=4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AB 于点 D ,交AC 于点E ,连接BE ,则∠CBE 的度数 B . 80° C . 40° D . 30° AB=AC ,且 D 为 BC 上一点,CD=AD ,AB=BD ,则∠B 的度数为( A . 30° B . 36° C . 40° D . 45° 6.如图,点O 在直线AB 上,射线OC 平分∠AOD,若∠AOC=35° ,则∠BOD 等于( A . 145° B . 110° C . 70° D . 35° 7.如图,在△ABC 中,∠ACB=90°,BA 的垂直平分线交 BC 边于 D ,若 AB=10,AC=5, 则 图中等于 60°的角的个数 A . 2 B . 3 C . 4 D . 5 A . 2 B . 3 C . 6 D . 不能确定 4. 如图,在△ABC 中, A . 70°

初中数学证明题汇总含参考答案

) 含参考答案初中数学证明题汇总(证明(一) 姓名学号班级评价等级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不是命题的是() (A)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B)对顶角相等 (C)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B)两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C)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bb∥ca∥c(B(A)如果,那么)锐角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一定大于或等于,60° (C)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D)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o120?∠B∠A?ABC△∠△ABCA∠C?.,4.)是(中,,则 等边三角形D)C)直角三角形(((A)钝角三角形(B)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C?B∠∠A()的外角分别是120°、5.在150°,则中,., (A)120°(B)150°(C)60°(D)90° 6.如图1,l∥l,∠1=50°, 则∠2的度数是()21(A)135°(B)130°(C)50°(D)40° AD∥BC图1 )的是(7.如图2所示,不能推出 o180?DAB?∠ABC∠4∠2?∠(A)(B)DAE?∠∠CBE∠1?∠3)(D )(C 2 图

o∠1301?a?∥abc2∠,)8. 如图3,,则,等于( 60°D 50°C 40°B ()(A)30°()()3 图 CAB∥ABCD?ACBC∠如图互余的角,4,,图中与9.有()4 图12 / 1 ) (含参考答案初中数学证明题汇总4个(D)个(A)1 (B)2个(C)3个)10.若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 D)都有可能(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二、填空题的形式:11.将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如果 那么. ∠ABCBD,补上平分.如图5所示,如果12 AB∥CD.作为已知,就能推出一个条件 图5 o∠1?120DCF∠CCEAB∥CDCDA,ABAF,则,于,,交平分、13.如图 6,?2?.

初中数学证明题的解题技巧

浅谈初中数学证明题解题技巧与步骤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中《证明》占三章节,教材这样安排的目地是想:通过对《证明》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对图形的性质及相互关系进行大量的探索,在探索的同时,使学生经历推理的过程,进行了简单的推理训练,从而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树立了初步的推理意识,为严格的推理证明打下了基础。但生活很丰满,现实很骨干,许多学生在实际解决证明题的过程中,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感到无从下手!那如何求解证明题呢?如何让学生不再畏惧证明题呢?通过对教材中《证明》的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解决: [例题] 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1.弄清题意 此为“文字型”数学证明题,既没有图形,也无直观的已知与求证。如何弄清题意呢?根据命题的定义可知,命题由条件与结论两部分组成,因此区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至关重要,是解题成败的关键。命题可以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就是命题的条件,“那么…….”就是命题的结论,据此对题目进行改写:如果在等腰三角形中分别作两底角的平

分线,那么这两条平分线长度相等。于是题目的意思就很清晰了,就是在等腰三角形中作两底角平分线,然后根据已知的条件去求证这两条平分线相等。这样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就一目了然了!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图形对解决证明题,能起到直观形象的提示,所以画图因尽量与题意相符合。并且把题中已知的条件,能标在图形上的尽量标在图形上。 3.根据题意与图形,用数学的语言与符号写出已知和求证。 众所周知,命题的条件---已知,命题的结论---求证,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已知、求证必须用数学的语言和符号来表示。 已知:如图(1),在△ABC中,AB=AC, BD、CE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 求证:BD=CE 4.分析已知、求证与图形,探索证明的思路。 对于证明题,有三种思考方式: (1)正向思维。对于一般简单的题目,我们正向思考,轻而易举可以做出,这里就不详细讲述了。

初中数学证明题汇总(含参考答案)

证明(一) 班级 姓名 学号 评价等级 一、选择题 1. 下列句子中,不是命题的是( ) (A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B )对顶角相等 (C )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D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B )两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C )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 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 )如果a b ∥,b c ∥,那么a c ∥ (B )锐角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一定大于或等于60° (C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D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4. ABC △中,120A B += ∠∠,C A =∠∠,则ABC △是( ). (A )钝角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5. 在ABC △中,A ∠,B ∠的外角分别是120°、150°,则C =∠( ). (A )120° (B )150° (C )60° (D )90° 6.如图1,l 1∥l 2,∠1=50°, 则∠2的度数是( ) (A )135° (B )130° (C )50° (D )40° 7.如图2所示,不能推出AD BC ∥的是( ) (A )180D AB ABC += ∠∠ (B )24=∠∠ (C )13=∠∠ (D )CBE DAE =∠∠ 8. 如图3,a b ∥,c a ⊥,1130= ∠,则2∠等于( ) (A )30° (B )40° (C )50° (D )60° 9. 如图4,AB CD ∥,AC BC ⊥,图中与CAB ∠互余的角 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 图 3

(完整版)初中数学证明题知识点大全

北师大版初中证明题知识点大全 1、相交线与平行线 1、平行线的性质 (1)两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两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两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平行线的判定 (1)内错角相等,两线平行 (2)同位角相等,两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线平行 (4)同平行于一线的两线平行 (5)同垂直于一线的两线平行 2、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的性质 定义: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角平分线的判定 (1)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把一个角分成相同角度的线叫做角平分线。 3、三角形三内角的平分线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三、垂直平分线 1、垂直平分线的意义及性质 (1)定义: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3)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2、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线段的中线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 四、三角形全等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定理: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2)定理: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3)定理: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4)定理: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5)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五、相似三角形 1.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相似三角形. 2.相似比定义: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 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对应边相等,对应角成比例。 (2)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AA (3)两角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SAS

初中数学证明题 (1)

1.如图1,△ABC 中,AB =AC ,∠BA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 ,∠ADC =130°,求∠BAC 的度数. 2.如图,△ABC 中,AD 平分∠CAB ,BD ⊥AD ,DE ∥AC 。求证:AE=BE 。 . 3.如图,△ABC 中,AD 平分∠BAC ,BP ⊥AD 于P ,AB=5,BP=2,AC=9。求证:∠ABP=2∠ACB 。 4.如图1,△ABC 中,AB =AC ,∠BA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 ,∠ADC =130°,求∠BAC 的度数. 5.点D 、E 在△ABC 的边BC 上,AB =AC ,AD =AE 求证:BD =CE ?6.△ABC 中,AB=AC,PB=PC .求证:AD⊥BC 7. 已知:如图,BE 和CF 是△ABC的高线,BE=CF,H 是CF 、BE 的交点.求证:HB=HC 8 如图,在△ABC 中,AB=AC,E 为CA 延长线上一点,ED⊥BC 于D 交AB 于F.求证:△AEF 为等腰三角形. 9.如图,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是等边三角形,直线AN 、MC 交于点E ,直线BM 、CN 交于点F 。 (1)求证:AN=BM; (2)求证:△CEF 是等边三角形 图1 B E C D A P D C B 图1 A B C

10 如图,△ABC中,D在BC延长线上,且AC=CD,CE是△ACD的中线,CF平分∠ACB,交AB于F,求证:(1)CE⊥CF;(2)CF∥AD. 11.如图:Rt△ABC中,∠C=90°,∠A=°,DC=BC, DE⊥AB.求证:AE=BE. 12.已知:如图,△BDE是等边三角形,A在BE延长线上,C在BD的延长线上,且AD=AC。求证:DE+DC=AE。 13.已知ΔACF≌ΔDBE,∠E =∠F,AD = 9cm,BC = 5cm;求AB的长.

经典初二数学几何证明题

A D B C E 最新中考数学几何证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经典 1.(本题10分)如图,已知: ABCD 中,BCD ∠的平分线CE 交边AD 于E ,ABC ∠的平分线BG 交CE 于F ,交AD 于G .求证:AE DG =. 2.在正方形ABCD 中,AC 为对角线,E 为AC 上一点,连接EB 、ED . (1)求证:△BEC ≌△DEC ; (2)延长BE 交AD 于F ,当∠BED =120°时,求∠EFD 的度数. 3.(本小题满分5分) 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C 、AB 上,BD=CE ,∠DBC=∠ECB 。 求证:AB=AC 。 4.(本小题满分7分) 如图,在△ABC 中,AB=AC ,D 为BC 中点,四边形ABDE 是平行四边形。求证:四边形ADCE 是矩形。 5.(10分)在□ABCD 中,AC 是一条对角线,∠B =∠CAD ,延长BC 至点E ,使CE =BC ,连 接DE . (1)求证:四边形ABED 是等腰梯形. (2)若AB =AD =4,求梯形ABED 的面积. A B C E F G E B D A C F A F D E B C

B C D F E F E B A C D 6、(本小题7分)如图,点A、E、B、D在同一条直线上,AE=DB,AC=DF,AC∥DF. 请探索BC与EF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7.如图,已知BE⊥AD,CF⊥AD,且BE=CF. (1)请你判断AD是△ABC的中线还是角平分线请证明 你的结论. (2)连接BF、CE,若四边形BFCE是菱形,则△ABC中应 添加一个条件▲ 8.(广东广州,18,9分)如图5,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 求证:∠A+∠C=180° A B C D 10.如图,C是线段AB的中点,CD平分∠ACE,CE平分∠BCD,CD=CE. (1)求证:△ACD≌△BCE; (2)若∠D=50°,求∠B的度数.

初二数学证明含答案证明题有过程

初二数学证明含答案证 明题有过程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

23.(本题8分).如图,已知:△ABC 中,AD 是∠BAC 的平分线,AD 的垂直平分线交AD 于E,交BC 的延长线于F.求证:FD 2=. 24.(本题8分)已知ABC △,延长BC 到D ,使CD BC =.取AB 的中点F ,连结FD 交AC 于点E . (1)求 AE AC 的值; (2)若AB a FB EC ==,,求AC 的长. 25.(本题8分)如图:已知△ABC 中, AB=5,BC=3,AC=4,PQ∥AB,P 点在AC 上 (与A 、C 不重合),Q 在BC 上. (1)当△PQC 的面积等于四边形PABQ 面积的3 1,求CP 的长. (2)当△PQC 的周长与四边形PABQ 的周长相等时,求CP 的长. (3)试问:在AB 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PQM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若存在,请求出PQ 的长. 23、连接FA,证明FAC Δ∽FBA Δ,由于FD FA =,命题获证。 24、法一:连接AD FC ,;法二:过F E 或者做平行线,命题获证,在命题获证的基础上第二问求出。 25、(1)用相似CPQ Δ∽CAB Δ (2)设出x PC =表示出CQ ,利用周长列出方程,求出PC (3)当∠PQM=90°时(画图) 过P 作PN ⊥AB 于N 设PQ=QM=PN=MN=a

∠QMB=∠ANP=90° ∠B=90°-∠A=∠APN ∴△MQB∽△NAP∽△CAB ∴AN:PN=AC:BC,BM:QM=BC:BC ∴MB=3/4a,AN=4/3a ∵AB=AN+NM+MB ∴3/4a+4/3a+a=5 ∴PQ=a=60/37 当∠QPM=90°时 同理有PQ=60/37 当∠PMQ=90°时 过P作PN⊥AB于N,过Q作QR⊥AB于R,过M作MS⊥PQ于S 设PN=QR=a 则PQ=MN=2a 类似前两种情况可得△RQB∽△NAP∽△CAB ∴RB=3/4a,AN=4/3a ∵AB=AN+NM+MB ∴3/4a+4/3a+2a=5 ∴a=60/49∴PQ=2a=120/49 26、(1)1::=X:求出甲树高X=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