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析江苏自考本科笔记

工作分析江苏自考本科笔记
工作分析江苏自考本科笔记

06092 工作分析第一章工作分析概述

一、工作分析的概念

1、识记:工作的概念:个体在组织中所扮演的角色的总和,通常由一系列专门任务组成。

2、领会:工作分析的含义:是全面了解组织中一项工作特征的管理活动,即对该项工作的有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综合的一个系统过程。实质是区别组织中一项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差异。

二、工作分析的作用与意义

领会: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①工作分析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②工作分析为人员的招聘录用提供了明确的标准

③工作分析为人员的培训开发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④工作分析为科学的绩效考核提供了帮助

⑤工作分析为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政策奠定了基础

⑥加强职业生涯管理

三、工作分析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趋势

1、识记:工作分析的历史沿革

①工作分析思想公元前六世纪产生于古希腊。管仲公元前7世纪四民分业定居论

②第一次大规模工作分析的人狄德罗

③一战期间,工作分析这个词开始使用

④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采用定量工具解决管理问题。

1979年罗莫特提出工作分析工效学调查法,公认为工作分析创始人。

2、领会:工作分析的发展趋势

①从静态的工作分析到动态的工作分析

②从描述性工作分析到战略性工作分析

③从以工作描述为重点的分析到以工作规范为重点的分析

④从使用手工进行分析到使用高科技进行分析

第二章工作分析流程

一、工作分析流程概述

1、识记:工作分析的基本流程:

①立项阶段:发现需求预兆成立筹备小组诊断管理体系形成立项报告

②准备阶段:成立分析小组制定工作计划进行人员培训做好其他准备

③调查阶段:收集工作背景资料收集工作相关信息

④分析阶段:整理资料审查信息分析信息

⑤完成阶段:编写工作说明书进行工作分析评价应用工作分析成果

二、工作分析的立项阶段

领会:制定工作分析的总体原则:

①系统原则②动态原则③目的原则④经济原则⑤职位原则⑥应用原则

三、工作分析的准备阶段

应用:成立工作分析小组:

①选择工作分析小组成员:企业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源部专员,收集工作分析信息的人员

②确定成员数量:视情况而定,多为单数

③确定成员的工作职责:有助于避免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产生。工作职责,一方面制定详细计划,另一方面审查与监督计划实施。

四、工作分析的调查阶段

1、识记:职位分类标准:基本依据是工作性质的同一性。P33

2、应用:收集工作的相关信息:

工作分析所要收集的信息的内容:做什么what、为什么why、用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为谁for whom、如何做how 6W1H

工作分析所要收集的信息的来源:现有可查资料,任职者提供的信息,同时提供的信息,工作分析人员提供的信息

五、工作分析的分析阶段

领会:工作分析阶段的分析流程:

1、整理资料

2、审查信息

3、分析信息①工作名称分析②工作描述分析③工作环境分析④任职资格分析

第三章工作分析方法

一、工作分析的分类

1、领会:工作分析的分类:通用工作信息收集法,以人为基础的系统性方法,以工作为基础的系统性方法,传统工业企业工作分析法。

二、工作分析的主要方法

1、识记:(1)职位分析问卷法: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以人为基础的,通过标准化、结构化的问卷形式来收集工作信息的定量化的工资分析方法。

(2)职能工作分析法:又称功能性工作分析方法,主要分析方向集中于工作本身,是一种以工作本身为导向的工作分析方法。

2、领会:(1)工作日志法;(2)文献分析法;(3)关键事件法

3、应用:

(1)观察法;

程序:①观察目标定位②研究设计与开发③观察分析人员的选拔与培训④观察的实施过程⑤数据整理⑥数据分析及运用

(2)工作实践法;适用于短期可以掌握的工作或者内容比较简单的工作。

优点是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可以准确了解工作的实际过程以及在体力、知识、经验等方面对任职者的要求。缺点是适用范围狭窄,要求工作分析人员具备待分析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程序:一培训工作分析人员,二,记录工作中相关信息

(3)访谈法:

访谈法适用范围很广,能够适用于各层各类工作,而且是对高层管理工作进行深度工作分析效果最好的方法。

访谈法的基本要素:参与者,访谈者的角色定位,访谈的结构化程度。

优点:交流充分,信息准确、全面,沟通及时,参与性强;缺点是无法准确地收集任职者思维层次的信息。

程序:①访谈准备阶段:制定计划,培训人员,编制提纲

②访谈开始阶段:营造气氛,介绍程序,强调访谈有关因素

③访谈主体阶段:寻找切入点,获取主干,探索枝叶

④访谈结束阶段:访谈结束标志是访谈目的达到或时间结束;再次与访谈者沟通。

⑤访谈整理阶段

(4)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可以用于对组织各层各类工作进行工作分析,具有普遍适用性。

分为定量结构化问卷和非结构化问卷。

非结构化问卷的构成:工作基本信息,工作目的,工作职责,绩效标准,工作联系,组织架构,工作特征,任职资格,所需培训,职业生涯。

非结构化问卷程序:问卷设计,问卷试测,样本选择,问卷发放及回收,问卷处理及运用

三、工作分析方法比较

1、领会:工作分析方法适用的工作类型比较:

观察法不适用于管理工作,而适用于简单、标准、重复性强的操作工作。

工作实践法只适用于短期可以掌握的或工作内容比较简单、不具危险的操作工作。

访谈法几乎适用所有的工作类型。

问卷调查法。几乎所有的结构化工作分析方法在信息收集阶段都采用。

工作日志法、文献分析法、关键事件法、职位分析问卷法、工作职能分析法适用于各类工作。

第四章工作说明书的编写

一、工作描述的编写

1、识记:

(1)工作描述:是对工作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加以规范的描述性文件。

内容:核心内容,工作标识、工作概要、工作职责、工作关系;选择性内容:工作权限、工作范围、工作条件、工作负荷、履行程序、职责的量化信息、工作特点与工作领域。

(2)工作职责:是指任职者所从事的工作在组织中承担的责任,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及其要求。

特点:成果导向性、完备性、稳定性、独立性、系统性

(3)工作关系:是指某一职位在正常的工作情况下,主要与组织内部哪些部门和哪些职位发生工作关系,以及需要与组织外部哪些部门和人员发生工作关系。

(4)工作权限:指根据该职位的工作目标与工作职责,组织赋予该职位的决策范围、层级与控制力度。

2、领会:

(1)工作程序:就是工作职责的履行程序又称职责细分或工作任务,它是对工作职责的进一步分解,是针对每一项工作职责如何具体完成的过程性描述。

工作职责履行程序的形成有两种方法,一是自上而下的职责分解法,二是自下而上的归纳法。

(2)工作范围:指该职位的任职者所能掌握的资源数量和质量,以及该职位的活动范围。

工作范围的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活动范围。

(3)业绩标准:又称业绩变量,是在明确界定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对如何衡量每项职责完成情况的规定。

业绩标准的类型,正向业绩标准,反向业绩标准。

业绩标准的提取方法:正向业绩标准的提取,一是直接以结果为导向,将职责所要达成的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业绩标准,另一种是通过分析在职责完成的整个流程中存在着哪些关键点,在这些关键点中找到对整个职责的完成效果影响最大、最为总要的关键点来作为业绩标准。反向业绩标准通常可从差错率、失误率、时间延误、违纪次数投诉次数几类中挑选。

(4)工作环境:指工作的物理环境和心境环境。

二、任职资格的编写

应用:任职资格的编写

任职资格,是指与工作绩效高度相关的一系列人员特征。

任职资格的内容:特定的技能、能力、知识要求;身体素质要求;教育背景要求;工作经验、个人品质与行为态度要求等。都是最低要求。

任职资格的构建方法:

1、基于逻辑推导的任职资格体系;

2、基于定量化职位分析方法的任职资格推断;

3、基于统计数据验证的任职资格体系。

显性任职资格: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工作技能,培训要求

隐性任职资格:构建能力模型的基础;构建能力模型两个途径,修改成熟模型和自主开发

能力模型;建立分层分类的能力要素体系;确定职位的能力要素;能力要素的等级界定三种方法,人群百分法、等级行为描述法、利克特量表法;职位之间的等级比较。

第五章工作分析的应用

一、工作分析在人员招聘中的应用

1、领会:工作分析与招聘广告的关系:

招聘广告的内容必须是以工作本身的信息为基础。招聘广告的内容包括招聘职位的名称、主要工作内容和人员任职要求。

二、工作分析在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1、识记:绩效考核的模式:一种是以工作分析为基础的考核指标体系,另一种是KPI体系,即关键业绩指标体系。

2、领会:绩效指标的操作化:①绩效指标计算方式,②绩效指标的信息来源,③绩效指标的权重,④绩效指标的等级定义

3、应用:KPI的含义与特点:关键业绩指标体系KPI是指企业宏观战略目标决策经过层层分解产生的可操作性的战术目标,是宏观战略决策执行效果的监测指针。

特点:战略导向性,关键性,可量化性。

三、工作分析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

1、识记:薪酬设计的原则和流程:

基本原则:内部一致性,外部竞争性,激励性,经济性,合法性。

流程:①制定组织的薪酬战略与原则→②工作分析→③职位评价→④设计薪酬结构→⑤市场薪酬水平调查→⑥确定薪酬水平→⑦薪酬评估与控制

四、工作分析在人员培训与开发中的应用

1、识记:培训流程:

①分析培训要求→②制定培训计划→③实施培训计划→④评估培训效果

2、领会:

(1)工作分析与培训的关系:工作分析在培训中的价值与支持主要集中在培训需求分析阶段。培训需求分析主要在组织分析、任职者资格分析和个人分析三个层面。

(2)工作分析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

组织结合员工发展需要,通过对工作分析结果的利用,得出组织对人才的需求,人后结合员工个人行动规划来指导员工对职业生涯实施有效的设计。

第六章工作设计

一、工作设计概述

1、识记:

(1)工作设计:指为了有效达到组织目标,并兼顾个人的需要,提高工作绩效,对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关系等有关方面所进行的变革和设计。、

(2)工作设计的内容: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关系,工作结果,工作结果的反馈。

2、领会:

(1)工作设计应考虑的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

(2)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的关系:理论上工作分析作为研究提取有关工作方面的信息,是建立在工作设计的基础上。由于组织和工作的拓展和深化,往往需要对工作再设计,这个样工作分析又成为工作设计的前提。

二、工作设计的思想演变及其发展

1、领会:工作设计的思想演变及其发展:

①纯理性的工作设计思想阶段:

思想基础是职能专业化,职能专业化的基本概念在18世纪末建立,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系统的工作设计方法才由弗雷得里克*泰勒发展起来,广泛应用于20世纪40年代。

②人性化的工作设计思想阶段:

20世纪40、50年代,管理方式从重物转向重人,参与管理便是工作设计思想向人本化方向迈出的重大步骤,标志着工作设计思想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弗雷得里克*赫茨伯格于具体化。他提出工作丰富化的思想,工作丰富化是指通过增加工作深度来使员工对工作拥有更多的自主权、独立性和责任感。

③整合的工作设计思想阶段: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提倡的工作设计不仅限于工作内容,还涉及工作组织、工作环境,以及生产技术。

三、工作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1、识记:工作设计的程序:

①工作任务说明→②工作设计方法的确定→③应用与反馈

3

①激励型工作设计法:强调通过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等方式使员工工作变得复杂,从而减少单调重复性。

理论来源,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②机械型工作设计法:强调找到一种能够使得效率达到最大化的最简单方式来构建。强调按照任务专门化、技能简单化以及重复性的基本思路来进行设计。

③生物型工作设计法:目标是:以个体工作的方式为中心来对物理工作环境进行结构性安排,从而将员工的身体紧张程度降低到最小。

④知觉型工作设计法:目标是:在设计工作时,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来确保工作的要求不会超过人的心理能力和心理界限之外。通常通过降低工作对信息加工的要求来改善工作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使用者的反应性。

四、工作再设计

1、识记:工作再设计:是指重新设计员工的工作职责、内容方式等,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2、领会:工作再设计的意义:

①企业的发展从最初的手工作坊到农场主,进而过渡到大工业生产,并由此导致了流水作业。

②工作再设计更合乎伦理性、人性化的人本管理理念。

③工作再设计是组织发展的需要。

④在网络化、全球一体化、知识化的信息时代,组织的生产方式会最终向团队生产过渡。

3、应用:

工作再设计的方法:①综合模型②工作轮换③工作扩大化④工作丰富化⑤弹性工作时间⑥工作分担⑦压缩工作周⑧在家办公

五、工作设计的新思路

1、领会:

(1)传统工作设计的特征及其缺陷:

特征:

①工作主要分为主管和员工两种;

②管理工作非常有限;

③员工工作相抵较多;

④员工工作向上的发展趋势只有竞争有限的管理工作;

⑤管理工作发展和变化空间有限,且一般是能上不能下;

⑥企业内部薪酬分配制度以工作层次划分为基础。

缺陷:管理工作的变化呈刚性,员工工作的发展呈刚性。

(2)柔性工作设计及其优越性:

特征:

①所有工作由管理工作和员工工作组成;

②管理工作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传统设计中的以部门为管理对象的管理工作,另一部分主要以项目、以业务为主管理对象的管理工作;

③两种管理工作都分为多个层次,并相互对应;

④在薪酬分配制度上,两种管理工作坚持同层次同待遇的原则;

⑤两种管理工作员工可以相互流动。

柔性工作设计的优越性:

①在遵循一定规则的前提下,各工作能纵横有序的快捷流动,这不仅能使整个企业充满活力与生机,而且也能增加企业组织对外界的适应力、应变力,从而提高企业组织的市场竞争力。

②管理工作流动空间增大,两种管理工作可以相互流动,从而能保证领导层进行必要而及时的新陈代谢,又能兼顾管理人员的个人发展偏好。

③员工工作向上攀升空间无限扩大,提高了员工法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建立起一个企业内部的竞争机制。

④有利于引进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

第七章职位评价概述

一、职位评价的基本概念

1、识记:(1)职位评价:又称岗位评价或工作评价,是指在工作分析或职位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方法,对企业内部各职位的职责大小、工作强度、工作环境、工作难度、任职条件等因素进行评价,以确定各职位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并据此建立职位价值序列。

2、领会:

(1)职位评价的作用:①确定职位等级的手段②制定薪酬政策的基础③确定员工职业发展和晋升途径的参照系④保障招聘到合适的员工⑤将合适的员工放到合适的位置⑥正确制定人力资源规划⑦合理进行人员调整⑧使员工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一致

(2)职位评价的原则:①系统原则②实用性原则③标准化原则④能级对应原则⑤优化原则

3、应用:职位评价的步骤:

①准备阶段:清岗,完成工作说明书,确定职位评价方法,确定评价因素,确定专家组,确定标杆职位。

②培训阶段:针对职位评价本身进行培训,标杆职位打分。

③评价阶段

④总结阶段:对职位评价得分进行排序和整理,得出各个职位的相对价值得分,以便进行综合分析。

二、职位评价的指标体系

1、应用:职位评价的常用指标:

①工作技能,知识要求,技术要求,职位操作的复杂性,职位所需判断和执行能力

②工作强度,体力劳动强度,脑力劳动强度,工时利用率,工作班次安排,工作紧张程度

③工作责任,产量责任,质量责任,设备责任,安全责任,消耗责任,管理责任

④工作环境,工作环境的舒适度,有害物质的危害程度

第八章职位评价方法

一、排列法

1、识记:排列法:是逐步地比较两个职位之间的重要程度,然后根据职位的相对规模,采取顺序性方式,将所有的职位加以排序。

2、领会:排列法的优缺点:

优点:最简单、易懂,最为省时;每个职位作为整体评价,避免对工作要素的分解而引起的矛盾和争论。

缺点:①很难找到对工作内容相当熟悉的评价人员,且评价人员的组成和各自的条件、能力不同,影响评价的准确程度;

②完全凭评价人员的知识和经验主观的进行评价,缺乏严格的、科学的评价标准,因此评价结果弹性大,容易受其他因素干扰。

③没有对职位进行因素比较,方法简单、粗糙,因此只适用于生产单一、岗位较少的中小型企业。

二、分类法

领会:职位分类法的优缺点:

优点:①职位族及其层级基于组织的战略目标而设定,是比较抽象和概括的。

②分类法强调以组织目标位基础,通过职位分类法,自上而下、全面系统地进行职位梳理。

③职位族及其层级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及包容性。

缺点:职位等级的划分有一定的主观性;评价比较粗糙;适用性有局限,适合于职位性质大致类似可以明确分组、且改变工作内容可能性不大的职业。

三、点数法

1、识记:点数法:又称要素计点法、点值法,要素计点就是在职位分析的基础上,选取若干关键性薪酬因素,并对每个因素的不同水平进行界定,同时给各个水平赋予一定的分值,这个分值称作点数,然后按照这些关键的薪酬因素对职位进行评价,得到每个职位的总点数,以此决定职位的薪酬。

2、领会:点数法的优缺点:

优点:①它是一种量化的职位评级技术。②它是一种易于解释和评价的量化评价技术。③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职位评估方法。

缺点:非常需要时间;建立一套点值评价方案非常困难。

四、因素比较法

1、识记:因素比较法:又称要素比较法,是一种量化的职位评估方法,实际上是对职位排序法的一种改进。

2、领会:因素比较法的优缺点:

优点:评价结果较为公正,耗费时间少,减少了工作。

缺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操作复杂。

五、海氏职位评价系统

1、识记:海氏评价法:实质是将付酬因素进一步抽象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三大因素,即知能水平、解决问题能力和风险责任,相应设计了三套标尺性评价量表,最后将所得分值加以综合,算出各个工作岗位的相对价值。

2、领会:海氏评价法原理:

海氏评价法原理“指导量表”意义解析:海氏认为,各种工作职位虽然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但无论如何总有共性,也就是说,任何工作职位都存在某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因素,最一般的可以将其归结为三,即知能水平、解决问题能力和风险责任。

六、职位评价方法的比较和应用

江苏自考本科《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个人整理

第一章人员素质测评概述 (一)人员素质测评的含义 1、识记:(1)人力资源;(2)素质;(3)人员素质测评; 2、领会:(1)人力资本理论;(2)能级对应理论;(3)职业发展理论。 (二)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 1、领会:(1)人员素质测评主要针对心理属性;(2)人员素质测评属于间接测量;(3)人素质测评的结果不是绝对的。 2、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 (三)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 识记:(1)人员素质测评在西方的发展;(2)人员素质测评在新中国的发展。 (四)人员素质测评的分类 1、识记:(1)选拔性测评;(2)配置性测评;(3)开发性测评;(4)诊断性测评;(5)考核性测评。 2、领会:(1)选拔性测评的特点与基本原则;(2)选拔性测评操作与运用的基本原则;(3)配置性测评的特点;(4)开发性素质测评的特点;(5)诊断性素质测评的特点;(6)考核性素质测评的特点;(7)操作和运用考核性测评时应注意的问题。 3、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的五种类型及特点。 (五)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则 1、领会:(1)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原则;(2)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3)分项与综合相结合的原则;(4)自陈与投射相结合的原则。 2、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则。 (六)人员素质测评的功能 1、领会:(1)人员素质测评的辨识功能的具体表现;(2)人员素质测评诊断反馈功能的主要表现;(3)人员素质测评导向和激励功能的主要表现。 2、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的三大功能。 第二章人员素质测评原理 (一)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原理 1、识记:(1)人员素质测评的认知演变;(2)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演变。 2、领会:(1)“黑箱理论”;(2)“人—岗匹配”理论;(3)“人—组织匹配”理论。 (二)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原理 1、识记:(1)信度;(2)效度;(3)项目分析。 领会:(1)信度的定义;(2)再测信度;(3)复本信度;(4)等值—稳定性系数;(5)内部一致性信度;(6)评分者信度;(7)影响信度的因素;(8)效度的概念;(9)表面效度;(10)内容效度;(11)结构效度;(12)预测效度;(13)影响效度的因素;(14)项目分析。 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原理:信度的评估方法;效度的估计方法。 (三)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程序 1、识记:(1)测评前准备阶段;(2)测评实施阶段;(3)测评数据分析阶段;(4)测评结果反馈阶段。 2、领会:(1)准备阶段具体要做到的工作;(2)实施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3)测评数据的分析;(4)反馈测评效果的主要途径。 3、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程序。 (四)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方式 1、识记:(1)心理测评;(2)评价中心;(3)胜任力模型;(4)面试;(5)其他方式。 领会:(1)心理测评的定义、优点和类型;(2)智力测评、能力测评、人格测评和投射测评;(3)评价中心技术:无领导小组、文件筐测试、角色扮演和管理游戏;(4)胜任力模型以及面试的形式;(5)其他方式:传记资料、推荐信和工作样本。 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方式。 第三章智力测评

江苏自考06092工作分析-章节重点归纳

第一章工作分析的历史与发展 1、许多中外学者如管仲、荀况、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当斯密等都论述并强调它对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个人能力发展的作用。(多) 2 、工作分析最初产生于美国的工业企业中。1747 年,狄德罗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实施了一次工作分析。系统的工作分析最早出 现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他是在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单、填) 3、1950 年,赛迪范提出了“职能职业分类计划”理论。工作分析被誉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石”。(单) 4、工作分析面临的挑战有:(1)工作分析者面临的挑战;(2)组织体系面临的挑战;(3 )工作面临的困难;(4)工作条件的 变化。(多) 5、工作分析的发展趋势:(1)工作分析的战略化;(2 )工作分析信息来源的扩大化;(3)工作分析技术的信息;(4)对客户 进行工作分析;(5)角色说明书取代岗位说明书。(简、多) 第二章工作分析概述 1、工作分析也叫职务分析,是指在组织中通过采用标准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经过系统的岗位调查,收集有关工作职务的信息,包括职 务的目的、任务或职责、权力、隶属关系、工作条件、任职资格等全面的信息,进行分析与整理,进而制定出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岗位分类图等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文件,为组织的人员甄选、员工培训与开发、薪酬设计、劳动关系、工作设计等一系列基础职能活动提供客观依据的系统过程。(名) 2、工作要素:是指工作活动中不能够在继续分解的最小动作单位,是形成职责的信息来源和分析基础,并不直接体现在岗位说明书中。 (名) 3、任务:是指一系列为了不同的目的所担负完成的不同的工作活动,即工作活动中达到某一工作目的的要素集合。(名) 4 、职责:是指一个人负担的一项或多项相关联系的任务集合,常用任职者的行动加上行动的目标加以表达。(填) 5 、职位:即岗位,是某一时间内某一主体所担负的一项或数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单) 6 、职务:是指主要职责在重要性与数量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集合或统称。(单)

江苏自考本科招聘管理试题

2010年4月0596 2 一、单项选择题1’ 1.未来的人员选拔导向是( ) A:服务导向 B:产品导向 C:个人导向 D:绩效导向 2.从气质类型来看,具有精力旺盛,行动迅速,易于激励,性情直率,进取心强,但自制力差,性情急躁,主观任性,易于冲动等特点的人,属于( A)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3.由负责组织预测的人员将要解决的问题及相关信息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发给各 位预测专家,由他们进行预测,并将预测方案在规定时间内收回,此种人力资 源的需求预测方法称为( A ) A:德尔菲法 B:经验预测法 C:工作负荷法 D:比率分析法 4.当企业中有些比较重要的岗位需要招聘人员时,让企业内部符合条件的员工 从一个较低层级的岗位晋升到一个较高层级的岗位的过程就是( A ) A:内部提升 B:内部竞聘 C:内部调用 D:主管推荐 5.对人在工作中所体现出的态度、兴趣、气质、自信心、价值观、动机与品德 等的测验,称为( A ) A:人格测验 B:智力测验 C:成就测验 D:能力倾向测验 6.在人员甄选过程中,以事业的需要、岗位的空缺为出发点,根据岗位对人员 的资格要求来选用人员,这体现了人员甄选中的( A ) A:因事择人原则 B:人职匹配原则 C:用人所长原则 D:德才兼备原则 7.霍兰德的职业人格分类包括现实型、常规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 ( B ) A:理想型 B:调研型 C:完美型 D:情感型 8.假设某厂生产一件产品平均需要0.2小时,计划每天生产20000件产品,每 人每天工作8小时,按1%的平均缺勤率计算,该工厂的工人人数为( B ) A:500人 B:505人 C:1000人 D:1010人 9.在校园招聘中,中小企业通常采用的招聘方式为( B ) A:直接到相关学校院系招人 B:参加学校举办的专场人才招聘会 C:派人到学校进行专场招聘会或宣讲会 D:参加人才市场招聘会 10.在笔试的技巧中,对归纳提炼出来的知识点,进行聚同去异,使之成为系统 的排列过程,此种方法称为( B ) A:归纳提炼法 B:系统排列法 C:“厚书变薄”法 D:串联建构法 11.心理测验的测量对象为( B ) A:个体文化 B:个体行为 C:组织文化 D:组织行为 12.根据《劳动法》和相关规定,劳动合同期限满六个月但不满一年的,对试用 期的限定是( B )

江苏省自考工作分析重点复习资料

江苏省自考06092工作分析重点复习资料 一、单选1*20=20 1. 工作分析最初产生于美国的工业企业中p2 2. 1747年,狄德罗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实施了一次工作分析,据说他是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实施工作分析的人 3. 系统的工作分析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p2 4. 系统的工作分析是在美国科学管理之父——F.W.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p2 5. 1950年,赛迪.范提出了“职能职业分类计划”理论p4 6. 工作分析被誉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石”p8 7. 职位即岗位,是某一时间内某一主体所担负的一项或数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p1 9 8. 职务是指主要职责在重要性与数量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集合或统称p19 9. 职系又被称为工作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组成,是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不同,但工作性质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P19 10. 职组是指若干工作性质相近的所有职系的集合,也叫职群p19 11. 职级是同一职系中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及任职条件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p 20 12. 职等是指不同职系之间,职责的繁简、难易、轻重及任职条件要求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p20 13.工作任职者是工作分析的一个最关键主体p21 14.工作岗位的任职者是工作分析中的“天然的”最佳主体p21 15.工作分析内容的确定是进行工作分析的一个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要素p26

16.系统原则: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组织中的每一个职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组织系统的一部分p30 17. 动态原则:工作分析的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加以调整p3 0 18. 参与原则:工作分析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实施,但不能把这项工作看成仅仅是人力资源部的事p30 19. 经济原则:工作分析是一项非常费心费力费钱的工作,它涉及企业组织的各个方面。P31 20. 岗位原则:工作分析的出发点是从岗位出发分析其内容、性质、关系、环境以及任职资格等,即分析完成这个职位工作的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资格与条件,而不是分析在岗的人员如何,否则会产生防御心理等不利于工作分析结果结果的问题p31 21. 访谈法即适用于短时间可以把握的生理特征的分析,又适用于长时间能把握的心理特征的分析p40 22. 除访谈法外,问卷法也是国内目前运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工作分析方法之一p 48 23. 一般来说,观察法适用于短时间的外显行为特征的分析,适用于比较简单、不断重复,又容易观察的工作分析 24. 工作评价因子是用来评价管理类工作相对价值的纬度,即用来衡量某一管理工作(职位)相对其他工作(职位)而言对组织的贡献度有多大p88 25. 职能工作分析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培训与职业服务中心的职位分类系统p90 26. 通用技能就是指是人能够将事、人和信息(数据)有机联系在一起,虽然受个人偏好和个人能力的影响,联系的程度存在差异p91

江苏省自考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说明

八、主要课程说明与使用教材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说明略) 本课程使用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王顺生、李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说明略) 本课程使用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卫兴华、赵家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3.英语(二)(课程说明略) 本课程使用教材:《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附大纲), 高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4.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课程说明略) 本课程使用教材:《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汪星明、周山芙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5.现代管理学(课程说明略)

本课程使用教材:《现代管理学》,刘熙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6.劳动关系学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领域,劳动力市场越发展,劳动关系问题越重要。劳动关系学是研究劳动关系理论、制度和历史发展的学问。劳动关系学这门课程主要讲述了劳动关系的理论、历史发展,劳动关系的主体以及运行制度,如劳动合同制度、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三方协商机制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等。本书对市场经济国家的劳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比较,概括了西方国家劳动关系的基本理论、学派、制度模式和理念,总结了市场经济国家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和一般规律。尤其是分析了我国劳动关系问题的立法、政策和经验,介绍了我国劳动关系的主要制度,探索了在加入WTO背景下劳动关系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方向。 本课程使用教材:《劳动关系》,程延园编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 7.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通过系统全面的情报收集手段,提供相关工作的全面信息,以便组织进行改善管理效率。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其分析质量对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课程主要包括工作分析概述、工作分析流程、工作说明书的编写、工作分析的应用、工作设计、职位评价指标体系及职位评价的方法等。该课程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工作分析和职位评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力图帮助考生形成一个对工作分析和职位评价的总体认识,进而指导在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对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的应用。

2015年10月自学考试06092《工作分析》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作分析试题卷 (课程代码06092) 本试题卷分为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第1页至第4页。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卷上按要求填涂,不能答在试题卷上。第二部分第5页至第6页。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卷上按要求答题,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一部分(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卷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在职位说明书中,如“处理客户的电话咨询与投诉”,属于任职者的 A.任务 B.职责 C.职务 D.职责细分 2. 界定工作对任职者的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知识、技能、心理特征等方面要求的是 A.工作描述 B.工作规范 C.职位评价 D?工作分类 3. 最早提出“四民分业定居论”,将职业分工划为士、农、工、商四类并按职业属性聚居的人是 A.管仲 B.孟子 C.荀子 D.孔子 4. 把工作分析列为科学管理原理五大原则的第一原则的人是 A.丹尼斯?狄德罗 B?芒斯特伯格 C.泰勒 D.吉尔布雷斯 5. 科学管理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被公认为是“动作研究之父”的人是 A.泰勒 B.斯科特

C.巴鲁什 D.弗兰克?吉尔布雷斯 6. 被认为是斯科特对工作分析的首要贡献事件是 A.面谈考核科学方法的形成 B.制订了军衔资格标准 C.入伍新兵分类 D.编写了人事配置表 工作分析试题卷第1页(共6页) 7.由心理学家弗莱内根开发的,为工作分析提供了最真实、客观与定性资料,广泛应用于非结构化工作分析的方法是 A.工作要素法 B.关键事件法 C.功能性工作分析法 D.任务清单法 8.侧重于调查工时利用、确定定额时间、总结先进工作方法的工作日写实法是 A.个人工作日写实法 B.访谈法 C.工组工作日写实法 D.观察法 9.对某工人压实工序进行测时记录为:1.1s、l_3s、1.7s、1.8s、1.6s,按算术平均法计算,该工人在这道工序的标准时间是 A. 1.4s B. 1.5s C. 1.6s D. 1.7s 10.对不同组织内管理层以上的职位进行分析,最适合的方法是 A.关键事件分析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管理职位分析问卷法 11.在工作分析信息收集中,以下属于外部组织或人员渠道的是 A.职业数据 B.职业信息网 C.组织的上游供应商 D.职位的任职者 12.选择业绩标准的提取方法时,对职责目标十分清晰且易于衡量的职责,一般是以什么为导向 A.时间 B.结果 C.关键点 D.差错率 13.在能力要素的等级界定中,具有较强的客观性,能引导任职者的行为改进的方法是 A.人群百分位法 B?等级行为描述法 C.利克特量表法 D.比较法 14.更适用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的任职资格构建的模型是 A.胜任特征模型 B. GATB模型 C. HAY的冰山模型 D. SWOT模型 15.将职位与特定的级别标准进行比较,且对职位要素进行量化评价的职位评价方法是 A.职位排序法 B?因素比较法 C.职位分类法 D.要素计点法 16.在海氏职位评价方法系统中,技能、解决问题能力与职位责任两级因素权重分配为(70%+30%)的形态被称为 A.上山型 B.中间型 C.下山型 D.平路型

江苏人力资源本科自考-《招聘管理》大纲

高纲1080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5962招聘管理 南京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招聘管理》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应考者系统地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中招聘环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招聘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招聘管理环节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深刻认识招聘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使用教材共分为九章。在对招聘管理的基本概念加以介绍的基础上,对招聘中的流程、渠道、笔试与面试的技术设计、人员的甄选录用以及招聘评估等招聘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做了深入的介绍和阐述,并对公职人员的招聘管理进行专门的分析。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管理环节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招聘管理的发展过程、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2、理解并掌握招聘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 3、掌握招聘管理的基本方法、操作步骤和应用。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招聘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其他环节有着重要的联系。在招聘管理课程的研习过程中,要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来进行学习。本课程的前修课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战略、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应考者更好地掌握招聘管理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II、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章导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招聘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招聘管理的含义、原则、作用、职能、发展趋势和管理环境。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招聘管理的概念、内容和作用,掌握招聘管理的基本原则、职能;了解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对招聘管理工作的影响;了解组织内部环境和法律环境对招聘管理工作的影响;了解招聘管理的发展趋势。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招聘管理的概念、内容、作用;招聘管理的原则和职能;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基本概念。 2、领会:组织内部环境和法律环境对招聘管理工作的影响。 3、应用:招聘管理发展的新趋势;经济环境对招聘管理工作的影响;社会环境对招聘管理工作的影响。

工作分析自考复习资料

工作分析自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工作分析的概述 1、工作分析的概念:工作分析是一种活动或过程,它是分析者采用科学手段与技术,直接收集、比较、综合有关工作的信息,为组织物定的发展战略、组织规划,为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其他管理行为服务的一种管理活动。 2、工作分析有性质、意义与作用: ⑴、工作分析的意义: A、工作分析是整个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科学化的基础 B、工作分析是提高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需要 C、工作分析是组织现代管理的客观需要 D、工作分析有助于实行量化管理 E、工作分析有助于工作评价、人员测评、定员、定额、人员招聘、职业发展设计与指导、薪酬管理及人员培训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F、工作分析对于劳动人事管理研究者也是不可缺少的(3)、工作分析的作用 A、选拔和任用合格的人员 B、制定有效的人事预测方案和人事计划 C、设计积极的人员培训和开发方案 D、提供考核、升职和作业的标准。 E、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 F、建立先进、合理的工作定额和报酬制度 G、改善工作设计和环境H、加强职业咨询和职业指导 3、工作描述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作名称,工作目的,工作的行为活动、任务,使用的物品和材料,方法和环境。第二章工作分析的历史与发展 1、工作分析的思想探源 (1)、社会分工后的人力资源配置与人的全面发展是推动工作分析研究与发展的直接动力 (2)、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与封建主义统治,是限制工作分析思想与活动在中国发展的社会根源(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将促进工作分析在我国的大力发展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工作分析研究 (1)、美国内政改革中的工作分析研究与贡献(2)、泰勒的工作分析研究与贡献 (3)、闵斯特伯格的工作分析研究与贡献(4)、吉尔布雷恩夫妇的工作分析研究与贡献 3、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工作分析研究 (1)、宾汉的工作分析研究与贡献(2)斯科特的工作分析研究与贡献 (3)、巴鲁什的工作条件研究与贡献(4)、社会科学研究会的工作分析研究与贡献 (5)、国家研究会的工作分析研究与贡献(6)、职位研究会的工作分析研究与贡献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作分析研究的发展与广泛应用 (1)、在工作评价中的应用(2)、对工作分析的工具的开发 (3)、对职能工作分析方法的探索(4)、对工作要素分析表的开发研究

自考06092工作分析重点复习资料-张羽桐(精)

江苏省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复习资料 工 (任正臣主编 课程代码:06092 [版次2012年] 第一章工作分析的历史与发展 一、填空1. 于补会分工思想。关国的1业企业中. 岀现「19世纪未2Q壯纪初 2. 3.研究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于社会分工思相L 、简答 1. 工作分析面临的挑战: (1工作分析者(主体有三类:外部专家、主管、工作任职者,我国企业在工作分析者的选择上往往依赖于外部专家,轻视工作任职者的参与 (2组织体系面临的挑战:工作分析如何适应动态环境的问题 (3工作面临的困难: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工作分析人员所用的分析工具也会有 所差别

(4 工作条件的变化: 社会环境的变化、技术的变化、组织经营环境的变化这其中, 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工作的影响: ①工作适应人, 而不是人适应工作 ②受过高等教育员工的个人发展及他们在工作中接受的挑战会越来越严峻 ③在工作中不同背景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越来越重要 2. 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工作的影响: (1 工作适应人, 而不是人适应工作 (2 受过高等教育员工的个人发展及他们在工作中接受的挑战会越来越严峻 (3 在工作中不同背景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越来越重要 3. 工作分析的五个发展趋势: (1 工作分析的战略化 (2 工作分析信息来源的扩大化: 任职者是最常见的信息来源, 其他还包括客户、专家、计算机仿真系统 (3 工作分析技术的信息化 (4 对客户进行工作分析 (5 角色说明书取代岗位说明书 第二章工作分析概述 一、名词解释

1. 工作分析:又称职务分析,是指对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职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事文件的过程。 2. 工作要素:是指工作中不能再继续分解的最小活动单位。 3. 任务: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要素的集合,是职位分析的基本单位,是对工作职责的进一步分解。 4. 权限:是指为了保证职责的有效履行,任职者必须具备的,对某事项进行决策的范围和程度。 5. 职位分类:是指根据工作性质、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以及工作难易程度对组织系统中的职位予以分门别类,划分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以作为人事管理依据的人事分类制度。 6. 职业生涯:指一个人在某种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位、工作或职业。 7. 工作分析的主体:是指承担工作分析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和收集信息等工作的人,简单地说就是进行工作分析的人。 二、填空 1. 简答 1. 工作分析在改善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方面的意义: (1工作分析提供的与工作有关的信息,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工作流程、组织结构所暴露出的不合理性,可以帮助管理者对某些方面进行改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 管理者通过工作分析对不合理的人员结构进行改进, 及早解决可能产生的人力资源浪费、重叠或不足现象

江苏自考06092-15-10真题含答案

2015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6092工作分析真题试卷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被称为美国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德鲁克 B.梅奥C,泰勒D.西蒙 2.在工作分析的相关术语中,若干工作相近的所有职系的集合被称为() A.职位 B.职组 C.职级D职务 3.进行工作分析的一个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要素是) A.工作分析的主体 B.工作分析的目的.工作分析的客体D.工作分析内容的确定 4.在对职位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某个职位的特征和任职资格,还应分析这个职位在组织中的位置,以及同其他职位的工作联系,这样才能从总体上把握这个职位的全部特征。这一原则属于工作分析原则中的() A.系统原则B.动态原则C.应用原则D.科学原则 5.专门针对管理人员而设计的定量化的工作分析系统是() A.职位分析问卷法 B.管理职位描述问卷法 C.职能工作分析法 D.工作志法 6.将业务流程划分为营运流程和管理流程的划分依据是() A.组织活动的性质B,跨越组织的范围C.输入输出对象D.业务流程实现的功能 7.以岗位为对象,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各种与岗位有关的信息的过程被称为() A.岗位设置B岗位评价C.岗位调查D.岗位分类 8.工作性质相同的岗位构成() A.岗等B岗群C岗类D岗系 9,在岗位设置中,根据工作需要,依据工作要求而设置的操作性岗位被称为() A.管理岗位 B.专业岗位 C.生产岗位 D.执行岗位 10.岗位设置原则中,要求岗位设置应基正常情况的考虑,不能基于例外情况。这一原则被称为() A.有效配合原则 B.一般性原则 C.能级原则D岗位间关系协调原则 11.按照组织中员工总数或某一类人员总数的比例关系来计算另一类人员的定编定员方法称为() A.比例定编定员法 B.效率定编定员法 C.职责分定编定员法 D.工作岗位定编定员法 12.我国的《职业分类大典》将职业分成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类四个层次。其中小类有() A.66个 B.166个 C.413个 D.1838个 13在岗位描述分析中,对工作任务、工作内容独立性与多样性程度、工作的程序与方法、设备与材料运用进行的分析被称为() A.、工作任务分析 B.工作责权分析 C.工作关系分析 D.劳动强度分析 14.对工作执行人员所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的分析属于任职资格分析中() A.必备心理素质分析 B.必备的身体素质分析 C.必备经验分析 D.必备知识分析 15.在工作描述的基本内容中,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工作的总体性质、中心任务和所要达到的工作目标被称为 A.工作关系 B.工作概要 C.工作职责 D.工作权限 16.确定绩效标准时应当遵循 SMART原则其中字母M代表() A.具体 B.可实现 C.可量度 D.有时限 17.在海氏的“职务形态构成”类型中,岗位的应负责任比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的职务形态被称为

江苏自考06092工作分析报告重点复习资料

江苏省自考06092工作分析重点复习资料 一、单选1*20=20 1.工作分析最初产生于美国的工业企业中p2 2. 1747年,狄德罗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实施了一次工作分析,据说他是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实施工作分析的人 3. 系统的工作分析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p2 4. 系统的工作分析是在美国科学管理之父——F.W.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 发展而来的p2 5. 1950年,赛迪.范提出了“职能职业分类计划”理论p4 6. 工作分析被誉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石”p8 7. 职位即岗位,是某一时间内某一主体所担负的一项或数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p19 8.职务是指主要职责在重要性与数量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集合或统称p19 9.职系又被称为工作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组成,是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大小 及所需资格条件不同,但工作性质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P19 10.职组是指若干工作性质相近的所有职系的集合,也叫职群p19 11. 职级是同一职系中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及任职条件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p20 12.职等是指不同职系之间,职责的繁简、难易、轻重及任职条件要求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p20 13.工作任职者是工作分析的一个最关键主体p21 14.工作岗位的任职者是工作分析中的“天然的”最佳主体p21 15.工作分析内容的确定是进行工作分析的一个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要素p26

16.系统原则: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组织中的每一个职位都不是孤 立存在的,而是整个组织系统的一部分p30 17.动态原则:工作分析的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加以调整p30 18. 参与原则:工作分析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实施,但不能把这项工作看成仅仅 是人力资源部的事p30 19.经济原则:工作分析是一项非常费心费力费钱的工作,它涉及企业组织的各个方面。P31 20. 岗位原则:工作分析的出发点是从岗位出发分析其内容、性质、关系、环境以及 任职资格等,即分析完成这个职位工作的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资格与条件,而不是分析在岗的人员如何,否则会产生防御心理等不利于工作分析结果结果的问题p31 21. 访谈法即适用于短时间可以把握的生理特征的分析,又适用于长时间能把握的心 理特征的分析p40 22. 除访谈法外,问卷法也是国内目前运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工作分析方法之一p48 23. 一般来说,观察法适用于短时间的外显行为特征的分析,适用于比较简单、不断重复,又容易观察的工作分析 24.工作评价因子是用来评价管理类工作相对价值的纬度,即用来衡量某一管理工作(职位)相对其他工作(职位)而言对组织的贡献度有多大p88 25.职能工作分析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培训与职业服务中心的职位分类系统p90 26.通用技能就是指是人能够将事、人和信息(数据)有机联系在一起,虽然受个人偏好和个人能力的影响,联系的程度存在差异p91 27.特定技能就是指是工作者能过根据工作标准进行特定的工作,在任务分析中特定技能表现在培训单元中的特定部分,可以依照绩效标准将其分成不同的等级。P91 28.适应性技能就是指工作者在工作所处的环境的影响下趋同或求变的能力,如在物理条件、人际环境和组织结构 29.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的对称。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梅奥在“霍桑实 验”中提出的。P107

自考本科05962招聘管理

江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第一章招聘管理概述 一、名词解释 1.招聘管理:就是对组织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展开招募、甄选、录用、评估等一系列活动,并加以计划、组织、指挥与控制,进行系统化的科学管理,借以保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员工队伍,满足组织发展的需要。 2.人力资本:是指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行为的生产潜能。 3.猎头公司:是指一些专门为企业招聘高级人才或特殊人才的机构。 二、填空 1.招聘的具体过程是由:招募、甄选、录用、评估四个阶段组成。甄选是招聘管理中技术性最强和难度最大的阶段。 2.招聘的目的(职能):1.吸引人才 2.储备人才 3.补充人才 4.调节人才。 3.格卢克把寻找工作的人分为三类:最大限度利用机会者、满足者和有效利用机会者。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审议,于2008年1月1日实施。 5.《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6.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层次就是运用组织文化来加以管理。 三、简答 1.招聘管理的作用: (1)有效的招聘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降低员工流失率 (2)有效的招聘管理会减少员工的培训费用 (3)有效的招聘管理会增强团队的工作士气 (4)有效的招聘管理会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率 (5)有效的招聘管理会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 2.招聘管理的构成要素: (1)招聘主体:招聘者 (2)招聘对象:符合标准的候选人 (3)招聘载体:信息的转播载体 3.招聘管理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2)公平竞争原则(3)公开原则(4)真实性原则

(5)全面性原则(6)人岗匹配、用人所长原则(7)效益原则(8)内外兼顾原则 4.招聘的一般流程: (1)制定招聘计划(2)报批招聘计划(3)实施招聘计划(4)甄选(5)体检和录用(6)招聘评估 5.招聘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目的): ①“吸铁石”吸引人才 ②“蓄水池”储备人才 ③“补氧器”补充人才 ④“调节器”调节人才 第二章影响企业招聘的因素 一、名词解释 1.企业形象:是指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 总体印象。 二、填空 1.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4点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稳定功能。 2.求职动机:(1)教育背景和家庭背景。(2)经济压力。(3)自尊需要。(4)替代性的工作 机会。(5)职业期望。 3.求职者的求职动机与经济压力之间成正比关系。 4.招聘渠道分为内部招聘渠道和外部招聘渠道。 5.企业招聘的对象可以大致分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普通操作者。 6.招聘工作既受外部环境的制约,也受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还有应聘者个人因素。 7.与薪酬相关的福利待遇:薪酬福利水平、工作性质、工作氛围、地理位置。 三、简答 1、影响企业招聘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有: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2)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3)国家宏观经济形势 (4)技术进步 内部因素有:

(精选)2016年10月自学考试06092《工作分析》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作分析试卷 (课程代码06092)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1页至第4页,共4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第5页,共1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作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酒店负责客人行李运送的服务员,将客人的行李搬运到行李车上,搬运行李这一动作被称这工作 A.任务 B?职责 C.要素 D.职权 2. 界定工作对任职者的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知识、技能、心理特征等方面要求的是 A.工作描述 B.工作规范 C.职位评价 D?工作分类 3. 提出“分工是国民财富增进的源泉”这一观点的人是 A.芒斯特伯格 B?亚当?斯密 C.弗兰克?吉尔布雷斯 D.管仲 4. 被誉为“管理第一夫人的人是 A.丹尼斯?狄德罗一 B.悉尼?法恩 C.沙尔特 D.丽莲?吉尔布雷斯 5. 将心理学运用到工业研究中,探索如何取得最大工作效率的人是 A.巴鲁什 B.斯科特 C.雨果?芒斯特伯格 D.弗兰克?吉尔布雷斯 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工作分析试卷第1页(共5页) 6. 美国劳工部在1998年开发了一套全新的,被很多企业和就业服务机构广泛使用的职位分析系统是 A.胜任特征模型 B.功能性工作分析法 C.职位信息网络 D.关健事件法 7. 为工作分析提供了最客观、真实与定性资料,在非结构化的工作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A.关健事件法 B.任务清单法 C?功能性工作分析法 D.工作要素绪 8. 侧重于调查工时利用、确定定额时间、总结先进工作方法和经验一般运用的写实方法是 A.工组工作日写实 B.个人工作日写实 C.自我工作日写实 D?特殊工作日写实 9. 对某工人一工序进行测时记录为:1.2秒、1.3秒、1.5秒、1.6秒、1.4秒,按中位值法计 算,该工人在这道工序的标准时间是 A.1.4秒 B. 1.5秒 C.1.6秒 D. 1.7秒 10. 对不识字或工作繁忙没时间提笔回答问卷的人较为适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A.工作日写实法 B.观察法 C.问卷法 D.访谈法 11. 在工作分析信息收集中,以下属于内部组织或人员渠道的是 A.劳动合同 B.职业信息网

江苏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

江苏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考试计划(专业代码:2020218)主考学校:南京大学 为推动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事业的发展,培养能够适应江苏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并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竞争意识、创新理念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门人才,结合我省实际,制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考试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以高等教育学历为主的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是遵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关于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精神,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和造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竞争意识、创新理念的专业人才。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注重考核应考者对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学历层次与规格本专业为高等教育本科层次。本专业各门课程均采用学分制,每门课程考试合格后,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同时取得该课程的

学分。凡取得本专业考试计划所规定课程合格成绩与学分,通过相关课程的实践环节考核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由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发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本科毕业生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由主考院校授予学士学位。三、学位授予要求学位要求课程:英语(二)、工作分析、招聘管理、绩效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凡全部课程考试合格且毕业论文成绩良好以上的本科毕业生,其英语(二)课程和其它五门学位课程平均成绩达到70分(含70分)以上者可向主考学校申请学士学位,经主考学校学位委员会评审通过后,由主考学校发给学士学位证书。四、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政治思想方面:要求应考者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较高的人文修养和科学素养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业务能力方面:要求应考者通过该专业的系统学习,毕业后成为能在各类公司、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部队、学校中从事人才测评和遴选、根据人员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人力资源加以调配和组

《工作分析》江苏自考本科笔记

06092 工作分析第一章工作分析概述 一、工作分析的概念 1、识记:工作的概念:个体在组织中所扮演的角色的总和,通常由一系列专门任务组成。 2、领会:工作分析的含义:是全面了解组织中一项工作特征的管理活动,即对该项工作的有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综合的一个系统过程。实质是区别组织中一项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差异。 二、工作分析的作用与意义 领会: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①工作分析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②工作分析为人员的招聘录用提供了明确的标准 ③工作分析为人员的培训开发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④工作分析为科学的绩效考核提供了帮助 ⑤工作分析为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政策奠定了基础 ⑥加强职业生涯管理 三、工作分析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趋势 1、识记:工作分析的历史沿革 ①工作分析思想公元前六世纪产生于古希腊。管仲公元前7世纪四民分业定居论 ②第一次大规模工作分析的人狄德罗 ③一战期间,工作分析这个词开始使用 ④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采用定量工具解决管理问题。 1979年罗莫特提出工作分析工效学调查法,公认为工作分析创始人。 2、领会:工作分析的发展趋势 ①从静态的工作分析到动态的工作分析 ②从描述性工作分析到战略性工作分析 ③从以工作描述为重点的分析到以工作规范为重点的分析 ④从使用手工进行分析到使用高科技进行分析 第二章工作分析流程 一、工作分析流程概述 1、识记:工作分析的基本流程: ①立项阶段:发现需求预兆成立筹备小组诊断管理体系形成立项报告 ②准备阶段:成立分析小组制定工作计划进行人员培训做好其他准备 ③调查阶段:收集工作背景资料收集工作相关信息 ④分析阶段:整理资料审查信息分析信息 ⑤完成阶段:编写工作说明书进行工作分析评价应用工作分析成果 二、工作分析的立项阶段 领会:制定工作分析的总体原则: ①系统原则②动态原则③目的原则④经济原则⑤职位原则⑥应用原则 三、工作分析的准备阶段 应用:成立工作分析小组: ①选择工作分析小组成员:企业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源部专员,收集工作分析信息的人员 ②确定成员数量:视情况而定,多为单数 ③确定成员的工作职责:有助于避免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产生。工作职责,一方面制定详细计划,另一方面审查与监督计划实施。 四、工作分析的调查阶段

江苏自考《工作分析》章节复习考试资料

201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作分析》章节复习资料 第一章工作分析的历史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工作分析最初产生于()的工业企业中,当时被称为岗位研究,后来又被应用于政府文官管理中,被称为职位分类。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英国 2、系统的工作分析最早出现于()。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80年代 D. 19世纪末20世纪初 3、1747年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实施了一次工作分析,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实施工作分析的人()。 A.美国宾汉 B.德国狄德罗 C.中国管仲 D.英国亚当·斯密 4、系统的工作分析最早出现于()。 A.19世纪70—80年代 B.20世纪20—30年代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40—50年代 5、工作分析,作为一项管理工具,是在美国科学管理之父()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A.狄德罗 B.宾汉 C.巴鲁斯 D.泰勒 6、1950年,提出来职能职业分类计划理论的是()。 A.狄德罗 B.赛迪?范 C.巴鲁斯 D.泰勒————————祝同学们考试胜利!!! 1

————————祝同学们考试胜利!!! 2 7、开发出一种新的工作分析方法“工作分析问卷”并被认为是标准的工作分析工具的学者是 ( )。 A .狄德罗 B .梅奥 C .巴鲁斯 D .麦考密克 二、多项选择题 1、工作分析的思想起源于社会分工思想,许多中外学者都论述如( )。 A .管仲 B .苏格拉底 C .荀况 D .柏拉图 E .亚当斯密 2、工作分析面临的挑战有 ( )。 A .工作分析者面临的挑战 B .组织体系面临的挑战 C .工作面临的困难 D .社会环境的变化 E .组织经营环境的变化 3、工作分析技术方法有( )。 A .职位分析问卷(PAQ ) B .功能性工作分析法(FJA ) C .工作要素法(JEM ) D .关键事件法(CIT ) E .任务清单(TI ) 3、工作分析的信息来源有( )。 A .政府工作人员 B .任职者 C .客户 D .专家 E .计算机仿真系统 三、填空题 1、被誉为人力资源系统的基石的是 。 2、工作分析的主体是 ,客体是 ,对象是 ,工作分析者通常有三类: 、主管和 。 3、系统的工作分析是在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的 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