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抗脂肪肝因子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抗氧化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抗氧化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治疗 上积 累了大量 经验 。为此 , 本人将 近年来 中医药治疗脂 肪肝抗 氧化机 制的实验研 究进展做一综述。 1 单昧 中药抗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有学 者总结 了从 19 2 0 9 9— 02年 1 的 国 内主要 中 医 5年 刊物 2 3篇有关脂肪肝 的报道 , 2 对其 中中药的用药频 率做 了 统计。出现频 率最 高的四味药为 : 山楂 、 泽泻 、 参 、 胡(> 丹 柴
防高胆 固醇饵料饲养兔脂肪肝 的实验 研究 中发 现 , 与辛伐 他
是以无过量饮 酒史 ( 酒精 摄人量 <2 / ) 0g d 以及肝细 胞 内脂 肪堆积 为主的临床病理综 合 征 , 括肝 细胞 的脂肪 沉积 、 包 脂 肪性 肝炎 、 肝纤维化 和肝 硬化 。其 发病 具体 机制 尚未清楚 , 目前普遍认 为氧化应 激及脂 质过 氧化损 伤起 主要作 用 。对
抑制 MD A的产生 和加 快其 清除 , 而有效 的防治 机体 的脂 从
质 过 氧 化 反应 , 低 C 降 HD和 A S的 发 生 、 展 。 发
1 3 大黄 .
大黄酸 ( H) 大黄 、 R 是 虎杖 等 的有 效成 份之一 。
研究表 明 R H具有保肝 、 抗纤 维化 的作用 , C 1 在 C 所致 的急 性肝损伤 和 C 1、 C 乙醇引起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中, H能显 R 著 降低 MD A提高 S D水平 。提示 R O H具有的清除活性氧和 抗脂质过 氧化作用 可能是其保肝 和抗纤维化 的机制之一 。
7 %) 5 。其 次为首乌 , 郁金 , 半夏 , 陈皮 , 茯苓 , 白芍 , 草决 明 , 虎杖 , 大黄 , 甘草 (> 5 。再 次为 白术 , 陈, 芍 , 4 %) 茵 赤 当归 ,

饲料中脂肪成分对海水鱼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饲料中脂肪成分对海水鱼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河南农业 2018年第5期(中)谭星君(海南科技职业学院,海南 海口 570100)摘 要:本文分析影响海水鱼脂肪需求量的因素,和饲料中不同脂肪含量条件下海水鱼生长代谢的情况,阐述海水鱼对饲料中脂肪的消化吸收过程和体内运输情况,旨在探究饲料中脂肪成分对海水鱼生长发育的影响,促进鱼养殖业和鱼营养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海水鱼;脂肪;生长发育脂肪是海水鱼的重要营养物质,脂肪对鱼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及能量储备具有重要作用。

脂肪作为有机溶剂能够促进体内脂溶性物质的吸收。

同等质量的脂肪,与蛋白质和糖相比具有更高的能量,为海水鱼提供生长能源以及发育必需的脂肪酸。

如果鱼饲料中的脂肪达不到要求,就会对鱼的生长造成很大影响,会降低鱼体内的脂肪酸含量,导致鱼细胞膜功能受阻。

一、海水鱼脂肪营养需求分析(一)海水鱼脂肪需求量的影响因素鱼体内脂肪酶的种类和活性以及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会直接影响鱼类对脂肪的需求量。

海水鱼对脂肪的需求量会受鱼的种类、生长特点、饲料营养成分含量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比如,温水肉食性青石斑鱼,要求的脂肪含量为9.86%;温水杂食性黄斑篮子鱼,要求的脂肪含量是6%~9%;冷水肉食性大菱鲆,要求的脂肪含量是20%[1]。

并且即使鱼的种类相同,如果大小规格和试验环境不同,也会导致研究结果不同。

对于杂食性海水鱼,要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糖类,以降低脂肪需求量。

对于肉食性海水鱼,要在饲料中添加相对较多的蛋白质,降低脂肪需求量。

所以,合理控制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就可以控制鱼对脂肪的需求。

(二)饲料脂肪含量不足或过量对海水鱼的危害如果饲料中的脂肪含量不足,就无如果在饲料中适量添加脂肪,吸收,降低含氮废物的排放量。

如果饲料中的脂肪含量过高,鱼在短期内吸收过量脂肪会促进鱼的生长发育,但时间久了,会导致鱼代谢紊乱,抵抗力下降。

据报道,集体养殖的海水鱼容易因为摄入过量脂肪而引发脂肪肝疾病。

脂肪过多会降低脂肪酸的合成效率,从而降低饲料中脂肪和其他营养成分的利用率,脂肪难以吸收而在肝脏和肌肉中大量堆积,便会引发脂肪肝甚至肝坏死。

鱼类脂肪肝的预防

鱼类脂肪肝的预防
间 .通 过 加 冰 块 调 节 浸 泡 温 度 在 当 。 1 ℃以下 , 0 浸泡 时 间不 超过 2h 。 393 浸 泡液 可 翻用 1次 ( 2次 .. 第
31 包装 物料接 收 .3
该产 品的代 码 。
31 冻藏 .9
用清 洁 、密 封和 保 养 良好 的车
包装 好 成 品要 及时 进 库 冷 藏 。
此 外 , 要及 时更 换 池水 , 良水 质 , 还 改
如用沸石粉全池泼洒吸附水 中毒素。 减少 毒 素对 鱼肝 脏 的影 响 。
( 联 : 苏滨海县 东坎 水产公 司) 通 江

.5 ( 通联 :浙 江 国 际海运 职 业技 术 热 时间 .以达 到 加热 后虾 体 中心 温 31 急 冻 冻 结 时间 应根据 虾 体大 小及单 学院 。 山 3 62 ) 度 6 .℃为原 则 。 28 舟 10 1
预防
() 1 坚持投 喂鲜 活料 或 人 工 配
鱼类脂肪肝 的预 防
●卫 岗 丰谷余
养 鱼过程 中。 如果饲料 中蛋 白质 、 脂肪 、 类等成份不足 糖 或过 多, 饲料的主料配方 与养殖对象 的营养标准不 匹配, 某些
合 饲 料 , 使 用 鲜 度 较 差 的饲 料 , 不 要 不 也 长 期 投 喂 一种 或 几 种饲 料 。力 求 营养 全
面。() 2 投喂应少量 多次 , 保证饲料在 2h 内吃 完 , 剩 饲料及 时清 除。 3 不要 将 药 残 () 物 添 加 到饲 料 中长 期使 用 。 ( ) 料 中应 4饲 添加少量 维生素 B 维 生素 E 氯 化胆碱 、 、 等, 以利 于 脂肪 代 谢 。 () 整饲 料 配 方 , 5调 克服 氨基 酸 不平衡 的弊端 。 脂肪 增 添量 一 般为 3 5 脂肪易氧化, %一 %。 最好在投 喂前 添加 。 料 中添加适 量 的钙 、 、 、 、 饲 磷 铁 钾 铜

胆碱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胆碱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17年第3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龙财产亩放养体长5~7cm黑斑狗鱼夏花鱼种30尾。

湖泊套养,一般每亩放养体长5~7cm黑斑狗鱼 夏花鱼种10尾。

黑斑狗鱼以水域中的小个体野杂鱼为食。

胆碱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朱以美(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大兴安岭165000)摘要:胆碱作为一种B族维生素,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对动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就近年来胆碱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与研究,包括胆碱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水产动物饲料 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以促进其进一步研究应用。

关键词:胆碱;水产饲料;脂肪肝胆碱作为一种优良的维生素类物质,不仅具有调节脂肪代谢作用,还能防止脂肪在肝、肾中的积累和发生组织病变,增强畜禽的体质和抗病能力,同时也能降低饲料消耗,提高畜 禽生产能力,改善畜产品质量。

在水生生物方面,胆碱的营养研究才刚刚起步,大多数研究 还局限于水生动物的营养需要量上。

目前,胆碱主要是以氯化胆碱和甜菜碱的形式作为饲料 添加剂被广泛采用,是因氯化胆碱具有以下优势:氯化胆碱稳定性优于胆碱,被动物吸收后 易转化为胆碱;氯化胆碱易被动物吸收且吸收率高于胆碱;氯化胆碱溶液呈中性,对动物体 组织刺激小(徐晓锋和张力莉.2006 )。

但氯化胆碱制剂都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对多种活性成分, 尤其是对水溶性维生素的生物效价有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单独添加在饲料里面。

胆碱缺乏时 会影响动物体中胡萝卜素及VA的代谢,在饲料中加适量的胆碱,能收到良好的饲养效果。

因此,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必须根据胆碱的生物学特性,科学合理使用,才能更好地发挥胆碱的生 物学价值,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1胆碱的理化特性胆碱属B族维生素,其结构式为(CH3)3N_CH2_CH2_O H,化学名称为P-羟乙基三甲胺。

纯净胆碱为无色、粘滞、微带鱼腥味的碱性液体,其无水物为白色易潮解的针状结晶。

不同胆汁酸对花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脂肪代谢的影响

不同胆汁酸对花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脂肪代谢的影响

·本栏目由新奥(厦门)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协办·不同胆汁酸对花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脂肪代谢的影响■于漫涵1董衍邹1赖州文2唐卓懿2黄艺珠2鲁康乐1*(1.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市饲料检测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61;2.新奥(厦门)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06)作者简介:于漫涵,硕士,研究方向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

通讯作者:鲁康乐,博士,硕士生导师。

收稿日期:2020-12-10基金项目: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CARS-47]摘要:实验研究了不同胆汁酸对花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与脂肪代谢的影响,分别用基础、添加胆汁酸或乳化胆汁酸的饲料投喂花鲈8周,然后采集样品并分析。

结果表明:①乳化胆汁酸显著提高了花鲈的增重率与摄食量(P <0.05),而胆汁酸则无显著影响(P >0.05);②胆汁酸或乳化胆汁酸均降低了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活性,提高了血清总胆固醇的含量,乳化胆汁酸提高了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③胆汁酸与乳化胆汁酸均提高了肝脏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的活性,降低了肝脏三酰甘油的含量。

综上所述,胆汁酸或乳化胆汁酸均能提高脂肪分解能力而降低脂肪沉积,维持肝脏健康;乳化胆汁酸可提高花鲈的摄食量并促进其生长。

关键词:花鲈;胆汁酸;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脂肪代谢doi:10.13302/ki.fi.2021.02.010中图分类号:S81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91X (2021)02-0055-05Effects of Different Bile Acids on Growth Performance,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LipidMetabolical Indexes of Spotted Seabass (Lateolabrax maculatus )YU Manhan 1DONG Yanzou 1LAI Zhouwen 2TANG Zhuoyi 2HUANG Yizhu 2LU Kangle 1*(1.Fisheries College of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Key Laboratory for Feed Quality Testing and SafetyEvaluation ,Fujian Xiamen 361061,China ;2.Singao Agribusiness Development Co.,Ltd .,Fujian Xiamen 361006,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different bile acids on growth performance,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lipid metabolism of spotted seabass Lateolabrax maculatus .Fish were fed with three test diets:control diet;control diet +0.5%bile acid;control +0.5%emulsive bile acid.After 8-week feeding,the growth,serum and lipid metabolism were examined.The results showed:①weight gain and food intake of emulsive bile acid group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While,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ntrol and bile acid groups.②The activities of serum alanine transaminase (ALT)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wo bile acid groups.The cholesterol level in serum was remarkably increased in two bile acid groups.The activities of 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in the emulsive bile acid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groups.③Both two kinds of bile acid could drastically increase the activities of liver lipoprotein lipase (LPL)and total li⁃pase (TL),and decrease hepatic TG level.In conclusion,bile acid could improve the lipid metabolism,decrease fat deposition and protect liver.More⁃over,the emulsive bile acid could increase thegrowth of fish via elevating the feed intake.Key words :Lateolabrax maculatus ;bile acid;growth performance;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lipid metabolism 55随着集约化水产养殖的发展,养殖鱼类脂肪肝的频发成为困扰养殖户的主要问题之一,病鱼的肝功能受损,导致生长下降、免疫低下、抗应激能力降低[1-4],且在遭受病原体侵袭与环境应激时更易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疾病的研究进展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疾病的研究进展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疾病的研究进展1.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疾病的概述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疾病是指由代谢紊乱引起的肝脏脂肪堆积,包括糖尿病性脂肪肝、肥胖性脂肪肝、高脂血症相关脂肪肝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脂肪酸氧化能力下降、脂质代谢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性脂肪肝是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减退。

长期高血糖状态下,机体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脂肪分解增加,同时抑制脂肪酸氧化,使脂肪在肝脏内大量堆积。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容易导致糖原异生增加,进一步加重肝脏脂肪沉积。

肥胖性脂肪肝是由肥胖引起的一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主要表现为肝脏内脂肪堆积。

肥胖者体内脂肪组织增多,脂肪细胞数量增加,同时脂肪酸氧化能力降低,导致脂肪在肝脏内过度合成和沉积。

肥胖还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重肝脏脂肪沉积。

高脂血症相关脂肪肝是指由高脂血症引起的肝脏脂肪堆积,主要表现为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升高。

高脂血症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肝脏血流灌注,进而导致肝脏缺氧和营养不良。

高脂血症还可能通过影响脂蛋白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等途径,加重肝脏脂肪沉积。

为了预防和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疾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改善生活方式,如控制体重、增加运动、合理膳食等;其次,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如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等手段降低血糖和血脂;加强肝脏保护措施,如戒酒、避免药物性肝损伤等。

1.1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疾病的概念简称MDRFLD)是一种由多种代谢紊乱导致的脂肪肝病变。

这些代谢紊乱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MDRFL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预防和治疗MDRFLD,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等。

脂肪及细胞因子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脂肪及细胞因子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c y t o k i n e s s u c h a s r e t i n o l b i n d i n g p r o t e i n 4 ( R B P 4 ) , f e t u i n — A, a d i p o c y t e f a t t y a c i d b i n d i n g p r o t e i n a n d p r o g r a n u l i n w e r e c l o s e l y r e l a t e d
l i k e l y t o b e i n v o l v e d i n t h e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o f n o n l a c o h o l i c f a t t y l i v e r d e s e a s e( N A F L D)s i n c e t h e y re a s e c r e t e d n o t o n l y r f o m a d i p o s e t i s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5 0 0 8 6 , H e i l o n g i f a n g ,C h i n a )
[ A b s t r a c t ] A d i p o e y t o k i n e s w e r e r e g a r d e d a s c y t o k i n o s o r h o r m o n l a f r o m a d i p o e y t e . R e s e r a c h e s f o u n d t h a t a d i p o e y  ̄ k i n e s r a e
医学 研 究 生 学 报 2 0 1 3年 1 1月 第 2 6卷 第 1 1期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进展

缺点
不能完全反映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整体效果,可能存在一些不良反应无法通过实验室检查发现。
改进方向
应将患者的体质特征、舌脉变化等纳入疗效评价体系,全面评估中医药治疗效果。同时,应加强长期随访和不良事件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不良反应。
疗效评价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未来研究方向及展望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建议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虽然有一定疗效,但也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及方法
05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
症状大部分消失,B超检查肝脏形态明显改善,血脂及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
无效
未达到上述标准。
有效
症状有所改善,B超检查肝脏形态有所改善,血脂及肝功能检查指标下降。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临床治愈
症状完全消失,B超检查肝脏形态恢复正常,血脂及肝功能检查正常。
疗效评价方法
基于B超、CT等影像学检查肝脏形态及回声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检测肝功能、血脂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定量评价治疗效果。
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症状改善情况,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优点
可准确反映肝脏形态及功能变化,定量评价治疗效果,有利于大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
糖尿病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摄入高脂、高热量、高糖等不健康食品。
肝失疏泄
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脾虚失运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脂肪肝患者多存在脾虚失运,导致水湿内停、痰浊内生。
肾虚精亏
肾虚精亏则肝脏失去滋养,易导致脂肪肝。
病机
肝脏脂肪变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 ( 8 n 6 的饲 料 , 鱼 肝 脏 和 肌 肉中脂 质 含 1: 一 ) 2 草
量 均大 幅度降 低 。 wbl等 (00 研 究 了饲 料 中 T iel 20 )
亚 油 酸对 杂交 条纹 鲈 肝脏 和 肌 肉脂肪 的影 响 . 指 出给杂交 条纹 鲈分别 投 喂含 合 成亚 油酸 0 05 、 .%、 07 %和 1 %的饲 料 . 然 肝 体 比 ( S ) .5 . 0 虽 H I 随着 亚 油 酸 含 量 的 增加 显 著 上 升 但 鱼 类 总 脂含 量 显 著
脂 含量 , 是较 理想 的抗脂 肪肝 因子
21 高度不饱 和脂 肪 酸 .
高度 不饱 和脂 肪 酸 ( F 是 鱼类 生 物膜 的 HU A)
重要 组分 。也是 肝脏 中脂肪 酸 和甘油三 酯 ( A T G) 合成 的强效 抑制 剂 。它能抑 制与 葡萄糖 代谢 和脂 肪 酸生 物合 成 有关 的酶 活 力 . 而 降低 了肝脏 脂 从 肪 的合 成 。脂肪 酸是脂 蛋 白的主要 组分 , 其种 类 、
显著 变化 . 杂交 罗非鱼 摄食 肉碱含 量 10 /g 5 mg 或 k 3 0 /g的饲 料 也 未 引 起 其 组 织 中脂 肪 含 量 的 0 mg k
显著 变 化 。R n l (0 0 用 肉碱含 量 为 4 .、 oad等 2 0 ) 1 0
强效 抑 制剂 时 .添 加 2 0和 4 0 /g 0 0 mg 胆碱 时 , k 肝
0.% 。 3
体比、 血浆 和肝脏 的脂种类 并没 有显 著影 响 . 而眼 斑 拟 石 首 鱼 (can p cl ts摄 食 含 4 S ieo soel u ) a %的 卵 磷脂 的饲料后 反而 提高 了肝脂含 量 。 因此 , 磷脂抗
脂肪肝 效应具 有一定 的种 间特异 性 .磷脂 在水产 饲料 中的添加 量一般 为 1 2 %~ % 24 胆碱 、 菜碱 和蛋 氨 酸 . 甜 胆碱 是 大多 数鱼 类所 必 需 的维 生 素 . 神 经 是
现 。 度不 饱 和 脂肪 酸 、 高 肉碱 和 赖氨 酸 、 脂 、 磷 胆 碱、 中草药 制 剂 、 汁 酸 对 鱼类 的脂 肪 代谢 都 有 胆 较 显著 的影 响 饲 料 中补 肝 、 速脂 肪 酸 氧化 和减 少 抗 加
脂肪 沉积 等功效 钱 国英 等 (0 0 研 究 发 现 . 中华 幼 鳖 日粮 20 ) 在 中添 加不 同水平 的 一 肉碱 后 . 肝脂含 量 和腹脂 率

下 降 给 虹 鳟 分别 饲 喂不 同水 平 的共 轭 亚 油 酸
( L ,并 不显著 影 响 H I C A) S 以及 肌 肉和肝 脏总 脂 含 量 .这 与 在 斑 点 叉 尾 鲴 (c lrsp n t u — It uu u ca s a t
R f eq e a n su )和大 西洋 鲑 上 的研 究 结果 相 似 。因 t 此 . U A抗脂 肪肝效 应可 能还具 有个 体差 异性 . H F
饲 料 中胆 碱 含量 达 到或超 过 其 生理 需求 量 时 . 可 以显著 降低肝 脂 含量 : 罗非 鱼摄 食缺 乏 胆碱 的饲
料 , 得 其肝 脂含 量 最低 ; 虹 鳟 、 测 而 黑鲈 和 黄鲈 的 肝脂 含 量则不 受饲 料 中胆碱 含量 的影 响 杨 小 林 认 为 f9 2 甜 菜 碱 对 降低 草 鱼 肝 脏 19 )
脏 中胆 碱 含 量 和 肝脂 含 量也 受 日粮 胆 碱 水 平 的
220和 397 /g的 饲料 饲 喂 杂 交 条 纹 鲈 , 1. 6. k mg 其 肝脂 含量 没有显 著变 化 而真鲷 摄食 肉碱 含量从
7 mg g增至 20 8 /g的饲 料后 .其 肌 肉和 肝 5 / k 8 mg k 脏 的脂 肪含 量反 而 增加 。因此 . 肉碱对 鱼类 脂肪 含 量 的调 节作 用 具 有 种 间特 异性 .不 能一 概 而 论 。 作用 机制 尚待进 一 步研究 。 其 赖 氨酸 可为 肉碱 合 成提 供碳 原 子 和 氮原 子 。 R buh eo c e指 出 . 离 赖 氨 酸不 能合 成 肉碱 . 有 游 只 肽结 合 的赖 氨酸 才能 合成 肉碱 。B re等 (9 4 ut l 19 ) 研 究 了在 赖 氨 酸 质量 分数 11 、. . 1 %和 1 %的 % 4 . 7 饲料 中添 加 01 .%的 肉碱 对斑 点叉 尾鲴 的影 响 . 发 现 肉碱 虽然 未对 其 生 长率 有显 著 影 响 . 肉碱 和 而 赖 氨酸共 同作用 降低 了内脏和 鱼体 的含脂 率
甲硫 氨 酸 ( A 途 径 , 用 磷 脂酰 乙醇 氨来 合成 S M) 利 磷脂 酰胆 碱 。 Z ag等 (9 9 发 现 。 饲料 中 添 加 胆碱 生 hn 19 ) 在 物 合成 强 效抑 制 剂后 .添加 不 同水平 胆 碱 时 。 极 显 著影 响斑点 叉 尾鲴 肝脏 中胆碱 和肝 脂 含量 , 且
23 磷 脂 .
影响 . 且呈 类 似 的变 化规 律 。 眼斑拟 石 首鱼 摄食 含 3 /g胆碱 的饲 料 。 gk 肝脏 总脂 含量 显 著降 低 . 肌 肉的 总脂 含量 增 加 . 可见 补 充胆 碱 能促 进肝 脏 内 脂 肪转运 至 肌 肉组 织 , 腹膜 内脂 肪远离 肝脏 。 使 对 鱼类 而 言 . 胆碱 的抗 脂 肪 肝作 用 具有 明显 的种 间差 异 . 如斑 点 叉尾 鲴 和杂 交条 纹 鲈摄 食 的
水产养殖
4 2
钢耐广萄 02 21年第6 期
AqtFdg Miei a e c n
鱼类抗脂肪肝因子研究进展
张 强 杨 帆
在 现代集 约 化 的养殖 模 式下 , 于人 们 片面 由 追 求 高 的 生 长速 度 而 过 度 投 饵 或 大量 使 用 高 能 量 高蛋 白饵 料 . 略鱼 类本 身 在不 同生长 阶段 对 忽 营养物 质 的需 求特 点 而导 致养 殖 鱼类 如草 鱼 、 鲫 鱼 、 鱼 等患脂 肪 肝病 的机率 大增 。而肝 脏 是鱼 鲤 体 内最 主要 的代谢 器 官 , 损 伤 或病 变往 往 导致 其 水 产动 物 机体代 谢 机 能紊 乱 和抗病 力 降低 。 易 极 造 成继 发传 染 性疾 病 的暴 发 和综合 征 的肆 虐 。 严 重 威胁 着集约 化水产 养殖 业 的持 续健 康发 展 。鱼 类 肝 脏 病 变 中最 常见 和最 主要 的表 现 形式 是 脂
P s n等 (9 1 发现 , ot o 19 ) 虹鳟 饲料 中添加磷 脂 , 可促 进其肝 脏 中脂 肪 的动员 和利用 .提 高甘油 三酯 的 利用率 。 有专 家对锦鲤 仔鱼 的组织 学观察 发现 . 饲
(9 8 的研 究 表 明 , 罗 罗非 鱼摄 食 添 加 甜菜 碱 19 ) 尼 的饲料会 导致 鱼体 肌 肉中脂 肪含量 显著 降低 就 胆 碱 与 甜 菜 碱 之 间 在 降 低 肝 脏 脂 肪 含 量
这可 能 是 由于 鱼类 自身 的脂 肪 代 谢 机 能存 在 一 定 的差 异 。
22 肉碱 和 赖 氨 酸 .

所 以, 研究 其 形成 机 理 , 寻找 预 防和 治疗 鱼类
大量研 究表 明 . 产动物 饲料 中添 加 一 水 肉碱
脂 肪肝 的方法 显得 尤为重 要 营养学 家们研 究发
饱 和与 否 、 长 短 和双键 位 置 以及 含量 和 比例 均 链
会影 响脂肪 的转 运 。曹 俊 明等 (9 7 报道 。 喂 19 ) 投 添加 1 %亚 油 酸 ( 52 一 ) l 亚 麻 酸 (83 一 1 :n 6 或 % 1:n
3 或 05 一 H F 2 : 一 + 26 一 ) 1 亚 油 ) . %n 3 U A(05 3 2 : 3 + % n n
脂 肪 含 量 有 显 著 作 用 草 鱼生 长 期 投 喂 配 合 饲
料, 在无 青 饲 料 补 充 的情 况 下 . 添加 甜 菜 碱 也 能
很 好地 预 防营养 缺乏所 导致 的脂 肪肝病 阎希柱
大量研 究表 明 , 于鱼类 和 甲壳 类 . 孵化 后 对 在
迅速 生长 、 育或在 非 自然 条件 下 ( 发 高密度 或病 理 状态 下 ) 机 体合 成 的磷 脂有 限 , 远不 能满 足 机 , 远 体 合 成 脂 蛋 白 的需 要 . 因此 需 从 饲 料 中补 充 。
对斑 点叉 尾鲴 的影 响 . 现 肉碱 虽然 未 对其 生 长 发 率有 显 著影 响 . 肉碱 和赖 氨 酸共 同作 用 降低 了 但
铂科广萄 02 21 年第6 期
4 3
水产 养殖
AqtFdg uiei a en c
内脏 和鱼体 的含 脂率 。J等 (9 6 报道 了大西洋 i 19 ) 鳕摄 食 37 0 gk 0 m /g肉碱 的饲 料 . 肝脏 中脂 肪 酸氧
对 脂 质 的 吸 收和 利 用 . 高饲 料 利 用 率 . 提 降低 肝
张 强 : 都 思 来 生物 科 技 有 限公 司 。 成
杨 帆 : 位 同第 一作 者 。 单
显著 降低 。B r e等 (9 4 研 究 了在赖 氨 酸含 量 ut l 19 )
为 1 %..%和 1 %的饲 料 中 添加 01 . 1 1 4 . 7 . %的 肉碱
肪肝 . 以营养 型脂 肪肝 为 甚 。本文 介 绍关 于 患 且 有脂 肪 肝鱼类 的症状 、抗 脂 肪肝 因子 的作用 , 以 及 中草 药和 胆汁 酸 的应 用前 景 . 防治 鱼类 的脂 为 肪肝病 变 . 提高养 殖鱼 的 品质提供 参考 。
1 鱼类脂 肪肝病 症状 及组 织学特 征
料 中缺 乏磷脂 会使仔 鱼肠 细胞 中脂肪 小滴 的积 聚
增加 . 黏膜上皮 厚度 增加 . 总肝及 肝 细胞体 积均 变 小。 而, 然 杂交 条纹鲈 摄食含 卵磷脂 的饲料 后对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