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临床意义再研究

合集下载

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应答及常用血清标志物临床意义

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应答及常用血清标志物临床意义

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应答及常用血清标志物临床意义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病毒科,具有明显的种属及嗜肝特性(尽管其亦可感染肝以外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如脾、辜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等),可致持续性病毒感染。

我国在世界上属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者己超过10%,通常判断mv感染及其状况的指标为HBV的血清学标志物,如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mc(即所谓的"两对半")、抗HBc IgM和HBV DNA等,了解这些指标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及其临床意义,对于我们检验工作者来说,亦具有重要意义。

1. 机体对HBV感染的免疫应答机体感染HBV后,HBV的包膜和核壳抗原作为外来抗原物质可激发机体产生针对其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应答通过T细胞膜上抗原受体复合体的α自异二聚体识别经抗原提呈细胞处理的与HLA分子结合的病毒抗原短肤进行,而体液免疫应答是基于B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受体特异识别原始的未经处理的分泌型或结构型病毒抗原,且根据在抗原结合中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又分为T细胞依赖性和T细胞非依赖性两种方式。

1.1.细胞免疫应答机体对HBV感染的细胞免疫应答包括HLKII和I类限制性T细胞应答。

HBV的包膜抗原和核壳抗原均可激发机体的川一个或多个表位的HLA一II类限制性CD4+和I类限制性CD8+T 细胞应答。

机体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对HBV的T细胞免疫应答针对的是HBV的核壳抗原(HBcAg),且反应强烈,相对来说,针对mv包膜抗原(HBsAg等)的T细胞应答则要弱得多。

一般认为,对HBV核壳抗原的这种强烈的HLA-II类限制性T细胞应答与病毒的清除有重要关系。

其机制主要是通过诱导病毒特异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作用及通过旁路机制辅助HBV 包膜特异性的B细胞产生抗ms中和抗体。

后者在急性乙型肝炎的抗HBs的产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在急性乙肝时,针对msAg的HLA一II类限制性T细胞应答很弱。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定性(anti-hbe)阳性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定性(anti-hbe)阳性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定性(anti-hbe)阳性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定性(anti-HBe)阳性引言: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的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anti-HBe)是一种抗体,它是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的保护性标志。

当抗-HBe抗体在患者体内检测到阳性结果时,这意味着抗体已经产生,乙型肝炎病毒活动性已经下降。

1.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anti-HBe)的功能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anti-HBe)是一种特殊的抗体,它在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产生,是一种对病毒的保护性免疫反应。

anti-HBe抗体的主要功能是中和病毒,防止其进一步感染细胞,并促使乙型肝炎病毒活性降低。

2.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anti-HBe)的检测方法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anti-HBe)可以通过不同的检测方法来进行定性检测。

常用的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免疫发光法(CLIA)。

这些方法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来判断是否为阳性。

3.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anti-HBe)阳性的意义当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anti-HBe)的检测结果为阳性时,通常表示乙型肝炎病毒的活动性已经下降。

这意味着病毒已经减少或停止繁殖,患者的免疫系统已经对病毒产生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这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都有重要的意义。

4.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anti-HBe)阳性的临床意义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anti-HBe)阳性的临床意义包括以下几方面:4.1. 预后评估: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anti-HBe)阳性的出现通常预示着乙型肝炎病毒的活动性已经下降。

这对于患者的预后评估非常重要,可以有助于判断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

4.2. 治疗策略: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anti-HBe)阳性的检测结果可以作为制定治疗策略的依据。

在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活动性下降之后,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药物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等。

血清HBV标志及临床意义

血清HBV标志及临床意义
• (少数HBeAb阳性,但始终未出现过 HBeAg阳性,是因为HBeAg基因存在变异,特别是 HBsAg阳性,HBV-DNA阳性,而其 HBeAg(-),是属于HBeAg基因变异)
• 乙肝核心抗体 (抗-HBc HBcAb)
包括乙肝核心抗体 和乙肝核心抗体 , HBV感染后,在多数人血清中能检出此抗体,是 一种敏感的血清学标志。
HBcAg在HBV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存在于细 胞核内,血液中不易检测。
但是他能反映血清中:可与其他的HBV血清学标 志物起互相配合和互相补充的作用。
只是由于其抗体和抗原(HBcAg 与HBcAb)具 有很强的亲和力,能迅速地与血清中的HBcAg结 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因而难以在血清中测得游离 的HBcAg。要用去垢剂处理才能分离出HBcAg, 然后用放免法测定其含量)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 抗-HBs尚未出 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5-10%
+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 性。 ①HBV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
2-10%
-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③假阳性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该指标可持续阳性。
乙肝表面抗体 (抗-HBs HBsAb): 是一种保护性抗体,也是一种中和性抗体。 这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后产
生的抗体,它能中和掉乙肝病毒的感染力,保护 人体免受乙肝病毒再度袭击。
在HBV感染恢复期或注射乙肝疫苗后出现。 乙肝表面抗体(HBsAb)于6-12月达高峰,以 后逐渐下降,10年内转阴(有时转阴很快)。
-
HBV感染后已恢复。
+

乙肝检验临床意义

乙肝检验临床意义

⑵ 与抗-HBs的关系 :
HBV感染恢复期,抗-HBs阳性,血清HBV DNA检测一般为 阴性,但少部分亦可为阳性,特别是肝组织HBV DNA测定阳
性率仍很高,说明HBV还没有从肝脏中完全清除掉。只有
HBV DNA测定阴性才是病毒消除的明确指标。
⑶ 与HBeAg,抗-HBe和抗-HBc的关系:
HBeAg阳性,HBV DNA检测几乎全为阳性; HBeAg阴性而抗-HBe和抗-HBc阳性者,仅表明病毒复制减弱, 但并未0% 。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综合评价
(1) + + + - - - - - - (2) - - - + - - + + - (3) (4) + - - - - + - - - - - - - + - (5) + + + + + + 常见模式及其意义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高传染性 急性、慢性乙型肝炎或慢性HBsAg携带者 急性乙肝趋向恢复或慢性乙肝,弱传染性 急性HBV感染康复期或有既往感染史,有 免疫力 乙肝恢复期,弱传染性 急性HBV感染“窗口期”, 或既往曾感染 过乙肝 接种HBV疫苗或HBV感染后康复 急性乙肝康复期,开始产生免疫力 无HBV感染
• 肝炎病毒本身
• 组成该病毒的成分
• 抗病毒抗体(血清标志物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 为嗜肝DNA病毒,在电镜下可见大球形颗 粒、小球形颗粒和管型颗粒。 完整的HBV颗粒为大球形颗粒,又称 Dane 颗粒,直径42nm,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分, 包膜HBsAg,核心部分含有环状双股DNA、 DNA聚合酶、HBcAg和HBeAg等,是病毒 复制的主体。
- - + + - -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综合评价 (1) + + + (2) + + - (3) (4) + - - - + + (5) 少见模式及其意义 +不HBsAg亚型病毒的双重感染 + HBsAg亚型病毒的双重感染 + 乙肝趋向恢复

乙肝五项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临床意义

HBV DNA:位于HBV核心部位,是HBV感染最直接、特异和灵敏的指标。慢性HBV感染时候可以整合到肝细胞基因组中,称为整合型HBV DNA。
01
02
*
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
*
序号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临床意义
1
-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 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5
-
+
-
+
+
急性HBV感后康复。
6
+



+
(1)急性HBV感染;(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
序号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临床意义
7
-
+
-
-
+
既往感染,仍有免疫力。HBV感染,恢复期。
8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HBsAg携带者; (3)传染性弱。即俗称的“小三阳”。
*
急性乙肝五项标志图表
*
1 2 3 4 5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1 潜伏期 + + + 2 急性期 + + + 3 空窗期 + + 4 恢复早期 + + + 5 恢复期 + + 6 恢复后期 + 7 HBV携带 + + +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IgM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IgM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IgM检测一、标本收集及处理:人血清或血桨类标本。

二、测定原理:用抗人u链抗体包被酶标板,用以捕获待测血清中IgM类抗体,再加HBcAg 与特异性抗HBc-IgM结合,而后加HRP-抗HBc与HBcAg相结合,最后加底物显色。

三、试剂来源: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四、试验器材:(一)、试验试剂:1.预包被反应条 1袋2.酶结合物 1瓶3.抗-HBcIgM阳性对照 1瓶4.抗-HBcIgM阴性对照 1瓶5.浓缩洗涤液 1瓶6.显色剂A(TMB) 1瓶7.显色剂B(TMB) 1瓶8.终止液 1瓶9. HBcAg 1瓶10.封口胶纸 2片11.说明书 1份12.自封袋 1只(二)、试验仪器:1.洗板仪:2.酶标仪:五、试剂制备:1、洗涤液使用前按要求用蒸馏水作1:20稀释。

2、其他试剂按说明可直接使用。

六、操作程序:1.加样:标本用生理盐水作1:1000稀释后,用移液器吸取100微升,加入反应板孔内,并设抗-HBcIgM阴性对照2孔,每孔100微升;抗-HBcIgM阳性对照2孔,每孔100微升;空白对照1孔;用封片封盖反应板。

置37℃孵育30分钟。

2.洗板:(1)手工法:弃去孔内液体,用洗涤液注满每孔,静置30秒,甩干,反复5次,扣干。

(2)洗板机洗板:选择洗涤5次的程序洗板,最后拍干。

3. 同时加HBcAg和酶结合物各50微升,空白对照孔不加,充分混匀后用封片封盖反应板,置37℃孵育30分钟。

4.重复2洗涤过程。

5.显色:每孔加显色剂A、B各50微升,混匀,置37℃孵育10分钟。

七、结果判断:1.终止反应:每孔加入终止液50微升,混匀。

2.测定:用酶标仪读数,可选择单波长450 nm(以空白孔校零)或双波长450/630 nm,读取各孔OD 值。

3.酶标仪读数法(波长450nm):用空白孔校零点,然后读取各孔OD值。

样品OD值≥4.0 判断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阴性对照平均OD值备注:阴性对照OD值低于0.05,以0.05计算,高于0.05按实际OD值计算。

乙肝病毒检测及其临床意义PPTppt

乙肝病毒检测及其临床意义PPTppt

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HBeAg 是HBV复制及血清具有传染性的指标,其阴转表示病毒复制降低,传染 性下降。 在潜伏期与HBsAg同时活在其出现后数天就可在血清中检出。 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0周,如超过提示感染感染转为慢性。 HBeAb 出现于HBeAg阴转后。 其出现比HBsAb晚但消失早。

步骤:1.50ul病人血清+50ul酶 2.37℃孵育30分钟,洗板
3.加显色剂A,B
4.37℃孵育30分钟,洗板 5.加终止剂,10分钟内比色
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HBsAg

HBsAg是HBV感染后第一个出现的血清标志物。 见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或无症状携带者。
HBsAb 急性恢复期可检出,一般在HBsAg从血清消失后发生HBsAb阳 转 是乙肝痊愈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疫苗免疫成功的标志。
+
-
+
-
-
-
-
谢 谢
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HBcIgM 是HBsAg消失到HBsAb出现间隔这段核心窗口期唯一能检出的血清学标 志物。 常为急性HBV的感染指标。 HBcIgG 常见于急性感染恢复期和慢性持续性感染期。
各项指标的综合分析
HBsA HBsAg b
+ -
HBeA g
+
HBeA b
-
Hbcab
临床意义

试剂:科华 仪器:洗板机,恒温孵育箱,酶标仪 原理:将抗体(抗原)包被在固相表面后,按不同步骤 加入待测抗原(抗体)和酶标抗体(抗原).充分反应后 洗涤,使固相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 离,洗去游离的酶标抗体(抗原),最后加入底物,根据 酶对底物催化的显色反应程度,而对标本中的抗原 (抗体)进行定性或者定量.

乙肝五项检查意义

乙肝五项检查意义

乙肝五项检查乙肝五项检查是用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粗略估计病毒复制水平的初步检查,虽然项目少,检查简单,但是意义非常重要。

乙肝五项检查分别是:1.表面抗原(HBsAg)2.表面抗体(抗HBs)3.е抗原(HBeAg)4.е抗体(抗HBe)5.核心抗体(抗HBc),乙肝五项又叫乙肝两对半。

目录意义检查时间定量检查结果分析检查费用婚前检查孕前检查检查对照化验单全阴性检查吃饭大三阳注意事项定期疗效多久检查定量检查1优点1正常值1治疗方法1法律禁止结果对照常见组合常见误区意义1、HBsAg-表面抗原[1]: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临床意义: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强弱。

乙肝表面抗原滴度与肝病严重程度没有必然联系乙肝表面抗原(HBsAg)滴度表示HBsAg在血清中的含量。

高滴度的HBsAg 常表示病毒的高复制水平;低滴度的HBsAg可能是由于在感染恢复时期病毒低复制,或者在炎症活动时病毒和抗原部分清除;少数情况下是由于病毒变异,引起HBsAg抗原性改变,从而与试剂抗体的亲和性降低,表现为临床检查HBsAg低滴度。

2、HBsAb-表面抗体:一般简称表面抗体。

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G。

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在体内与人体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感染,故称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

临床意义: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

3、e抗原(HBeAg):一般通称e抗原。

它源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产物。

e抗原是可溶性蛋白。

当核心抗原裂解时,可溶性蛋白部分(即e抗原)就溶于血清中,存在于血液循环中,若取血化验就可查出来。

临床意义:为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