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和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解决和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解决和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课题:解决和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画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合理的解题思路。

2.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获得解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的价值。

教学难点: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回顾: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其运用。

提问: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提问:知道长方形面积和宽,怎样求长?要求宽,需要知道什么y求长呢?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面积÷宽=长)

2.初探:

一块长方形土地,长16米,宽14米;另一块正方形土地边长是14米,这两块土地的面积一共多少平方米?

摘录信息:

学生摘录信息后列式解答。

16×14+14×14

(16+14)×14说说你是为什么这样列式?依据是什么?

列表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画图也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交流共享

1.出示例题。

长方形花圃原来长8米。修建时长增加了3米,面积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提问:这道题能直接求出答案吗?直接看文字叙述,你感觉怎么样?可用什么方法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1)指导学生画图:先画什么?可标出哪些数据?

再画什么?比划一下朝哪个方向画?可标出哪些数据?

最后画什么?可标出什么?(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画,然后用多媒体演示画图过程。)

(2)分析数量关系:增加部分是什么图形?与原来长方形有联系吗?要求问题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告诉我们了?怎么求?

(3)列式解题。18÷3×8=48(平方米)

提问:18÷3求的是什么?

2.小结:提问:画图对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帮助看清小长方形的长等于原来长方形的宽,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变式:如果求“现在花圃的面积是多少”怎样列式?

(两种方法:(8+3)×(18÷3)或者18÷3×8+18 (8+3) 求的是什么?)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1页“练一练”。

(1)课件出示“练一练”题目的文字部分。

学生阅读题目,了解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2)提问:你打算用怎样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启发学生想到用画示意图的策略来解决。

(3)画示意图并解答。

要求:先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示意图,并列式解答。完成后,再把自己的解题过程和小组里的同伴交流。

(4)组织交流。

展示学生所画的示意图,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解题的过程。

2.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八”第6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分别在图中画出增加或减少的部分,再解答。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面积 解决问题

《面积、解决问题》评研题 一、计算下面各图的面积和周长。(注意先写公式后计算) 20厘米米分米 二、解决问题(面积和周长的应用) 1、一个长方形花圃长20米,宽8米,这个花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周长是多少米? 2、一间长方形会议室长12米,宽6米。 (1)这个会议室地板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2)如果一块地砖的面积是9平方分米,铺完这间会议室地板至少要用多少块这样的地砖? 3、一幅书法作品,形状是长12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 (1)这幅作品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若在四周加上边框,边框的总长度是多少? 4、将两个边长都是8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5、在一个长20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剩余部分的周长是多少? 三、解决问题。 1.用连乘解决问题。(每份数×份数=总数) 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排成4行,每行13人。那么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用连除解决问题。(总数÷份数=每份数或总数÷每份数=份数) 两台织布机8小时织布192米。平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多少米? 3.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幼儿园进行教室布置,计划挂15串气球。已知20个气球扎成4串,照这

样计算,一共需要多少个气球? 4.用除加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校合唱队有女同学25人,男同学35人,每6个同学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5.用乘加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运动服的上衣每件38元,裤子每件24元,学校体育队买回运动服36套,一共要多少元? 6. 用除减计算解决问题。 (1)张阿姨8分钟打648个字,李阿姨5分钟打620个字,谁打字快些?每分钟多打多少个? (2)三年级全体同学共143人排练体操,有3个人在前面领操,其余同学排成7行,平均每行有多少人?四、用集合和等量代换解决问题。 1、三(3)班参加绘画小组的同学的学号是2,4,5,7,9,10,15,18, 25,34。参加唱歌小组的同学的学号是3,5,6,8,10,12,14,25,30,31,32。 (1)把学号填入相应的位置。新课标第一网 (2)参加这两个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 2、等量代换。 一只鹅和一只鸭的重量等于5只鸡的重量,2只鸭的重量等于4只鸡的重量。一只鹅的重量等于几只鸡的重量?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探讨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探讨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尤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更是如此。而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实施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探索了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实施情况,希望有助于利用更加合理的“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实施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来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应当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升其数学应用意识和相应的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应当让学生能够通过解题获得正确答案,还要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探索。 一、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现状 从当前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现状来看,在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数仍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完善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遇到特殊情况也会将学生尽快拉回到其设置的教学轨道中。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形成相应的思维定式,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不利于其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影响了其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能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部分教师虽然进行了情境创设,但是创设的情境学生无法完全理解,这样也会影响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自然也不利于其在此情境中来解决相应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其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一)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学校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必须对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等进行改进,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使其思维变的更加活跃,这对于其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一些突发奇想给与尊重,对学生的想法进行正确评价。有学者曾经指出,人的内心往往隐藏着非常强烈的探索欲、发现欲,而在儿童的内心中这种欲望更为强烈,但是必须为其提供适当的养料,儿童的这种欲望才能保持下去并且愈加旺盛。而学生的探索欲、发现欲就是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教师应当对此加以关注。比如,在进行一些开放式题目的解答时,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解法,甚至题目的答案也可能会有很多个,教师不能因为某位同学的解题方法太复杂,或者是答案不是最佳答案就否定学生的想法,而是应当在肯定学生的答案的同时,经过一定的引导来帮助其掌握更加简便的解题方法,或者是寻找到最佳答案。这样学生才能保持旺盛的探索欲,愿意积极主动的尝试各种方法进行解题,从而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53、54页。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求减数的实际问题。这里学习的求减数实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他与求剩余、求一个加数的问题一样,实质上也是求一部分数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开始学习这类问题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但学生已经会用加法解决求和或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只要充分利用这种经验,学生就可以理解用求减数的道理,学会这类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全面地理解减法的含义,加深对这几类实际问题之间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去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中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列式解答。 2、在联系实际情境分析数量关系过程中,积累用合适的方式找实际问题里数量间联系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通过求问题解决的活动,体验自己思考、探索的成果,感受学习、探索的成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解答求去掉多少即求减数的减法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独立思考、简单推理、相互交流。 【课时划分】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看图提问题(出示图) 小猴上次从果园里采到桃之后,回家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吃桃了!过了几天,小猴到筐子里看一看。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问的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图上告诉我们一共有28个桃,被小猴吃掉一些后还剩下7个,问吃掉了多少个桃。 二、自主交流,探索新知 1、自主探索 怎样求出吃掉了多少个桃?桃子总数、剩下的桃子和吃掉的桃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把你的想法和同学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从28个桃里面去掉剩下的7个桃,就可求出吃掉的桃的个

(一)倍数关系应用题例题讲解及应用题

(一)倍数关系应用题 一、基本应用题 (1)青蛙可以活4年,长颈鹿的寿命是青蛙的6倍,长颈鹿可以活多少年? (2)青蛙可以活4年,长颈鹿可以活24年,长颈鹿的寿命是青蛙的多少倍? (3)长颈鹿可以活24年,它的寿命是青蛙的4倍,青蛙可以活多少年? 二、口答解题方法 (1)小明去买钢笔一支8元,每支钢笔的价钱是铅笔的4倍,铅笔每支多少元? (2)小芳家养了36只鸡,养鸡的只数是养鸭的4倍,养了多少只鸭? (3)操场上拍球的人数是跳绳的2倍,有32人在跳绳,拍球的有多少人? (4)一列火车长120米,一辆汽车长3米,火车的长度是汽车的几倍? 三、两步计算应用题 (1)果园里有苹果树60棵,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2倍,苹果树与梨树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比梨树少多少棵? (2)果园里有苹果树120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倍,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棵?苹果树与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3)果园里苹果树和梨树共有180棵,其中苹果树120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几倍? 四、巩固练习 (1)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火车4小时行320千米,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几倍? (2)小华身上带了60元钱,已知他的钱是小刚的3倍。那么小刚带的钱能买4元一盒的饼干几盒? (3)思考:动物园里乌龟与长颈鹿在比年龄,乌龟告诉长颈鹿他今年74岁,而长颈鹿并没有直接告诉乌龟他的年龄,只是说乌龟的年龄比他的4倍还多6岁,你知道长颈鹿今年多大吗? 五.实战演练 1.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正方形的边长是300米,长方形的边长是500米, 求长方形的宽?

2.农场运来松树苗2400株,柏树苗480株,运来的杉树苗比柏树苗多120株。松树苗的株数是柏树苗的多少倍? 3.东山乡修建一条水渠,每天修100米,30天能够修完,如果每天比原来多修50米,那么需要多少天修完? 4.一个修路队要修一条路,计划每天修200米,3天可以修完。实际每天修了150米,实际比原计划少用了几天? 5.中央商场运进童装360套,卖了7天后还剩10套。平均每天卖出多少套? 6.小明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20页,12天看完,结果提前2天看完,实际每天看多少页? 7.一个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4米,现在改进了技术,每套节约用布1米,原来做1500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衣服? 8.学校阅览室要修补450本图书,已经修补了4天,每天修补60本。剩下的要求3天完成,平均每天修补多少本? 9.果园里有38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2倍,橘树比苹果数和梨树的总数多7棵,橘树有多少棵? 10.一辆客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A城开往B城,客车每小时行75千米,8小时到达B城,而摩托车慢了2小时到达,摩托车每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11.纺织车间有男职工58人,女职工的人数比男职工的3倍还多27人,女职工有多少人?这个车间一共有多少人? 12.林场栽了46行柏树,38行松树,每行都是65棵,松树比柏树少多少棵?(用两种方法解答) 13.张师傅5小时加工10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他加工320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

数学疑难问题解决策略

《小学数学疑难问题解决策略》 我以《小学数学新课标》为依据,展开对数学四个领域的疑难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一、数与代数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数与代数”的概念是数学课改内容的一个亮点之一。用代数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往往简单快捷,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使数学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现实,发挥其实用的魅力;它 生思维。 1、逐步渗透,分散学习,初步感受代数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小学各年级中,在打好算术基础的前提下,逐步渗透代数初步知识。代数知识的引入,在教学上决不能有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与有关知识点的有机联系,采取分散难点,逐步渗透的方法。 2、简易方程,必要抽象,渐进激活代数意识 简易方程是小学数学中代数初步知识教学的主要内容,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运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数学贴近现实生活。教学的关键是在学生理解“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进而理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教师可先借助天平创设“平衡”的情境,让学生真正理解“等式”的含义。然后,在天平的一边加入一个已知重量的砝码,使天平不平衡;再在天平的另一边加入不知重量的砝码,使天平重新平衡,这个不知重量的砝码,就是含有未知数“x”的砝码,这就可以建立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的概念,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寻找出含有“x”砝码的重量,寻找的过程就是“解方程”的过程;寻找的结果就是“方程的解”。这样,学生也就易于理解这一系列有关概念的含义了。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加深学生对简易方程的理解,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开始形成用代数方法解题的思想习惯。 3、方法多样,思维腾飞,培养发展代数意识 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教授说:“对于鸡兔同笼之类的许多四则难题,你若用代数方法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2倍的认识和有关倍的实际问题练习卷.doc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2倍的认识和有关倍的实际问题练习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 1 . 72÷(24-16)=() 评卷人得分 A.9 B.12 C.6 D.8 2 . 用竖式计算 1977÷73=() A. 46B. 106C. 36D. 27 (6) 3 . 李老师将205支铅笔分给5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得()支。 A. 41 B. 43 C. 46 4 . 452÷(),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A. 0 B. 4 C. 5 5 . 在计算除法中,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都必须比除数小。(_____) 6 . 180÷30=60(_____) 7 . 40÷5=8。(____) 8 . 被除数的中间有0,商的中间就有0。(____) 9 . 在“保护环境比贡献”活动中,四年级3个班同学收集废旧电池情况如下表: 班级 (1)班 (2)班 (3)班 人数 42 45 38 电池节数 714 720 722

一班平均每人收集废旧电池________节; 二班平均每人收集废旧电池________节; 三班平均每人收集废旧电池________节; ________班平均每人收集的废旧电池多。 10 . 91÷13=________。 11 . 计算,并用计算器检验. 58×769=________ 2749÷38=________......________ 12 . 直接写出得数。 2624-338=________1000-450=________50×60=________ 490÷70=________3×9÷3×9=________ 13 . 看图回答 (1)4个苹果装1袋,可以装________袋? (2)5个苹果装1袋,可以装________袋? 14 . 一个数的15倍是705,这个数是多少? 15 . 选择填空 ⑴260÷2 ⑵402÷2⑶ 412÷4 ⑷900÷5⑸840 ÷7⑹ 505÷5 16 . 京沪高铁全长1320千米,从北京到上海高速列车比动车组列车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基本策略研究结题报告2012年1月课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研究”被山阳小学确立为校级课题,两年多来,本课题的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紧密结合,有效促进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切实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完成了研究预设的目标任务。现对课题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研究背景。 1.重视问题的解决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 数学课的根本目的是使所有学生获得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数学应立足于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让每一位学生学得有用的数学。让学生从小能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就是以这一点为出发点。本课题从学生学的角度,探索学生解决问题时选择基本策略的过程,形成了怎样的策略?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有什么样的实践意义?即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的有效性进行研究。通过研究达到提高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标准对学生的总体目标要求都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2.国内外“解决问题”研究现状决定解决问题策略研究对实践课程标准的重要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数学教育界提出“问题解决”这一重要概念,明确提出“具有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科技发展的需要,我国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课程实验稿)》中,也明确规定: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难看出,“解决问题”不仅是数学学习的目的,而且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3.上海版教材的特点决定“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基本策略的研究”的必要性 义务制教育上海版教材中对问题解决没有单独列为“章节”,而是渗透、融合在各个知识点中;为了让学生建立更明确的问题解决策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解决问题,结合本课题,把上海版教材和苏教版教材相结合,把问题解决策略结合上海版教材中的问题一起实施、一起解决、一起研究,一方面提高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和整合教材的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

2019-2020学年度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和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六十二

2019-2020学年度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和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苏教版 课后辅导练习六十二 第1题【单选题】 有误,填写商,正确的是( ) A、53 (12) B、13 C、15 (9) D、61 (2)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有误,把除数看作( )来试商,商是( ) A、60,6 (8) B、40,4 C、70,6 (69) D、30,4 【答案】: 【解析】:

第3题【判断题】 860÷30=86÷3=28……2。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假如每鸡棚有6只鸡,养殖场里共有48只鸡,那么养殖场里共有______个鸡棚。【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用简便方法计算. 9600÷240=______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装有5升的油,倒了一半后还剩______毫升,再倒一半后还剩______毫升。【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在横线上填上“>”“<”或“=”。 48÷3______72÷6 360÷3______780÷6 460÷2______690÷3 36×20______26×40 35×44______54×35 11×11______12×10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根据( )÷9=29……( )填空(被除数是三位数)。余数最大是______,此时的被除数是______。 余数最小是______,此时的被除数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口算:?? 63÷21=______ 98÷49=______ 92÷23=______ 27×3=______ 40÷2=______ 720÷24=______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题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应用课,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弄清题意,找出题里有用的数学信息和问题,然后再合作探究、交流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有时会遇到像穿珠子这样的实际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时,要引导学生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和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动手操作,利用学生所掌握的数的组成等知识来解决问题,在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通过合作、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愿和初步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 小棒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数的组成。 4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2、尝试自主解决问题。 有10颗纽扣,每件上衣要钉5颗纽扣,可以钉几件上衣? 学生尝试自主解决后交流。 3、引入。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类问题,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示题,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二)图文结合,引导学生找出数学信息和问题 1、提问:结合图,你能从题里找出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思考后交流: 数学信息①有58个珠子 数学信息②每10个珠子穿一串 2、指名学生答: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能穿几串?) 师:你能将信息和问题用自己的话表述一遍吗? (学生口述:------) (三)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找寻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与建议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与建议 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严重目标。 何为解决问题呢?是指综合地、创造性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去解决联系实际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巩固学生数学知识技能,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已成为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数学的应用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我们就要更加注重在真实的情景中研究数学和解决问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相关的教育理论将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设计如下: 1、创设情境,收集信息 教师开始上课时,可以借助主题图或教学课件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主题图或教学课件上的信息在一定意义上是为学生思维提供线索的。当学生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汇报也能为解决问题提供认知的基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 2、小组协作,探究问题 当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给学生留出充塞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还可以通过小组内的共同探究和交流,并形成初步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小组中去及时获取信息,合适加以引导和调控。 3、交流评价,解决问题

三年级上册1.2 倍的认识和有关倍的简单实际应用练习卷及答案-苏教版数学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2 一、选择题 ,连续减 次后结果是0.( ) A. 98 B. 99 C. 100 D. 101 2.有两杯果汁,第一杯果汁比第二杯多200毫升.从第一杯中倒( )毫升到第二杯,两杯的果汁同样多. A .100 B .200 C .50 3.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用了4小时,返回时速度是去时的2倍,返回时用了( )小时。 A. 3 B. 2 C. 4 D. 1 4.计算645÷82=( )。 A. 8 (26) B. 8 C. 7 (71) D. 7 5.3只燕子4天吃害虫600只,每只燕子每天吃害虫( )只。 A. 50 B. 200 C. 150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3个班,每个班________个。 7.最大能填几? (1)40×________<152 (2)63×________<540 8.一个数分别与3和7相乘,所得的和是7530,这个数是________。 9.在余数为1的除法中,如果被除数+商×除数+1=100,那么被除数应是 ________。 三、判断题 ) 11.老师手里有10个苹果,分一半给明明,他能得到5个苹果。 (____) 12.在除法算式中,商乘除数一定等于被除数. (____) 13.把18分成2份,每份是9。 ( ____) 四、计算题 ________. 15.440+280=________ 720÷30=________ 910-900=________ 80×40=________ 16.用竖式计算。 325×65= 235×12= 650÷17= 565÷71= 17.列竖式计算。 ①504÷3= ②545÷5= ③408÷4= 五、解答题 ( 1)张叔叔带着720元钱去批发小飞机,可以批到多少架 (2)赵阿姨有455元,最多能批到多少辆小汽车?还剩多少元? 19.学校购买了960本新图书,平均分给6个班,每班分得多少本? 20.有一根长324米的绳子,每3米用来做一根跳绳,一共可以做多少根跳绳?应该剪几次呢? 21.小明家养鹅450只,是养鸡的9倍.他家养鸡和鹅一共多少只?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解决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解决问题专项训练 1、一个正方形草坪,边长是21米,在它的四周围上护栏。 (1)护栏长是多少米? (2)这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 2、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长60米,宽30米,池底铺面积为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3、有两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长都是24厘米,宽都是12厘米。 (1)拼成一个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4、有一个正方形苗圃,一边靠墙,其他三面围上篱笆,篱笆长18米,苗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拿一张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纸板,剪下一个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6、有一块正方形地砖,周长是24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7、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120米,宽60米,小明每天沿着操场跑3圈,他每天跑多少米? 8、一个长方形花坛,长50米,宽35米。 (1)求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 (2)在花坛的四周围一圈围栏,求围栏的长度。 9、玲玲从一个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1)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 10、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8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1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厘米,长10厘米,面积是多少? 12一块黑板长6米,宽2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13、客厅长9cm,宽6cm,用边长3dm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14、同学们做的手抄报长30cm,宽21cm,手抄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如果在手抄报四周画一圈花边,花边长多少厘米? 15、校园有一面墙,长12m,高4m,墙上有一副画,面积是5㎡,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分钟,能给多大的3米,洒水车行驶6米,洒水的宽度是150、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16. 地面洒上水? 17、有两个一样大的长方形,长都是32cm,宽都是16cm (1)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2)拼成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18、用铁丝围城一个长24cm,宽16cm的长方形后,将铁丝拉直,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19、一个长方形菜地,面积是200㎡,宽是8m,长是多少米?小明绕着菜地转了一圈,他走了多米?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

学数学“情景·过程·表述·反思”教学过程是把问题作为教学出发点,让学生在处理信息、探究方法、理清思路、形成策略中有效解决问题。其基本教学模式与环节如下。这个教学基本模式相对稳定,但并非一成不变,它具有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组合,灵活调整,使之适应教学的动态性。一、情景呈现——信息处理新课程下“解决问题”的问题情境呈现信息的方式是多样的,有以主题情境图方式呈现的,也有以文字形式呈现的,更多的是图文结合的;有的是数学信息全部明示的,也有部分信息直接呈现、部分信息隐含在情境图里面的;问题的呈现方式有直接提出问题的,有用对话出示的,还有请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的。由于呈现方式的变化,与传统应用题相比,学生思维活动的起点明显提前,需要学生有较强的信息解读能力和从“事理”中抽出“算理”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读懂问题情境,明确数学问题。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例1:(如左图)“选择哪种手机收费标准更合算些”这个问题,在获取信息时,分成了以下几步:①课前收集手机收费标准,了解熟悉这些信息;②汇报收集的信 数学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其涉及的知识面广,在生活中的应用性强,推理也复杂,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掌握。在此,浅谈几点有关数学应用教学的看法:一、化难为易,引进思路美国的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生学习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据现有的学生的知识进行教学。”如题:一座钢铁厂,在一星期的前3天平均每天炼钢0.16万吨,后4天平均每天炼钢0.195万吨,这星期平均每天炼钢多少万吨?做这题时,可以请学生进行实物演示,加以理解。如:请4个学生每人拿3本练习本,再请6人每人拿出8本练习本,然后将10个学生的练习本放在一起平均分给每个人,每个学生可得几本?通过演示让学生说说得到几本,并说说解题思路及联系到的数量关系,使学生理解并熟悉求平均数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将较复杂的题目进行简单化,分成几道简单应用题:①如果平均每天炼钢0.16万吨,3天炼多少?②如果平均每天炼0.195万吨,4天可炼多少?③前3天共炼0.48万吨,后4天共炼0.78万吨,平均每天炼多少?最后要求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前3天的总数+后4天的总数)÷总天数=平均数,即7天的总数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导下的新教材,应用题教学一改原来“门户独立”的传统格局,作为各领域解决其相应实际问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完全融合于其他学习领域之中。它以丰富的呈现方式、新颖的题目素材、强烈的问题意识、多样的解题策略、全面的目标定位,构成了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但与此同时,也给许多教师带来了不问题”真是难“解决”!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走出老教材编排体系的惯性思维,主动适应新教材的编排方式,充分理解教材意图,正确定位教学目标,科学对待传统方法,在继承中发展,在借鉴中创新,在尝试中突破。一、关注问题情境理解——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新教材“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比较丰富,情境性强,有图文结合式、息量也很大,有些主题图或创设的情境中,往往包含有许多信息,有数学的,也有非数学的,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也有没用的,这就要看学生会不会正确识别,会不会合理取舍。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置问题解决于丰富的情境之中,积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在经历把“问题情境”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认读和识别有用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用连乘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99页例1的内容。

【同步专练B】1.2倍的认识和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巩固提升篇)-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双基双练测

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双基双练测苏教版(含答案) 【同步专练B】1.2倍的认识和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巩固提升篇) 一、单选题(共14题) 1.奶奶家有小鸡8只,小鸭4只,小鸡的个数是小鸭的()倍。 A. 2 B. 8 C. 4 D. 12 2.一个数的5倍是40,这个数的9倍是() A. 72 B. 45 C. 81 3.盒子里有红球54个,黑球8个.如果黑球的数量不变,要使红球的数量是黑球的7倍,红球需要() A. 增加2个 B. 减少2个 C. 减少6个 4.小东有46本课外书,小红的课外书比小东的2倍多一些,3倍少一些,小红可能有()本书。 A. 100 B. 90 C. 140 5.小红有5元钱,小明有15元钱,小明的钱数是小红的()倍。 A. 2 B. 4 C. 3 D. 5 6.儿子今年5岁,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7倍,妈妈今年()岁。 A. 12 B. 30 C. 35 D. 40 7.明明收集了36枚邮票,强强收集了9枚邮票,明明收集的邮票数是强强的几倍?列式是()。 A. 36÷4 B. 36÷9 C. 36-9 8.小华有53颗玻璃珠,小明的玻璃珠比小华的3倍还多11颗,小华有()颗玻璃珠。 A. 160 B. 170 C. 180 9.□97是一个三位数,□97×4的积最接近2000,□是()。 A. 3 B. 4 C. 5 D. 6 10.一个数的3倍是270,这个数是()。 A. 90 B. 267 C. 273 D. 810 11.下列不能表示“★的个数是的3倍”的是()。

A. B. C. 12.梨的个数是桃子的4倍,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桃子的个数÷梨的个数=4 B. 桃子的个数=梨的个数×4 C. 梨的个数=桃子的个数×4 D. 梨的个数=桃子的个数+4 13.若被减数,减数与差这三个数的和为48,且减数是差的2倍,则减数为()。 A. 6 B. 8 C. 12 D. 16 14.如果一个圆的周长扩大2倍,它的面积就比原来增加()倍. A. 2 B. 4 C. 1 D. 3 二、填空题(共14题) 15.6的8倍是多少?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的8倍是________ 17.因为27÷3=________,我们就说________的3倍是________。 18.246里面有________个6,32的8倍是________。 19.________的2倍是12,12的2倍是________,12是2的________倍。 20.一个数的3倍是24,那这个数的5倍是________。 21.4的8倍表示________个________,是________.45是________的9倍,________的2倍是12. 22.箱子里装有相同数量的乒乓球和羽毛球,每次取出5个乒乓球和3个羽毛球,取了几次后,乒乓球没有了,羽毛球还剩8个。一共取了________次,原来羽毛球有________个。 23.☆有6个,O的个数是☆的5倍,〇有________个。 24.小红有8颗黄珠子,红珠子是黄珠子的6倍多6颗。有________颗红珠子。 25.比368的2倍多24的数是________。 26.小丽5岁时,妈妈29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小丽的4倍,今年小丽________岁。 27.在横线上填上“<”、“>”或“=”。 2分20秒________120秒 65×8 ________104x5 + ________ + ________

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学习知识后,不考虑所学数学知识的作用,不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适应考试的解题能手。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让他们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我们身边的某些实际问题,他们是十分乐意的,这也是我们教学所必须达到的目标。 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以后,让学生在自己的照片装饰上精美的边框;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回家去帮助父母并计算房间地面面积、计算铺地板砖的数量及购买钱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预算能力、社会能力,又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再如在一级数学活动课上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位小青年来到卖螃蟹的李大爷跟前问:"螃蟹多少钱一斤?"李大爷说:"30元一斤。"甲青年说:"我喜欢吃身子,只有一半应按15元一斤算。"乙青年说:"我喜欢吃爪子,也应按15元一斤算。"于是李大爷就把螃蟹分下来卖给了他们,回家的路上,李大爷仔细一算才发觉上了当,请你们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释一下李大爷为什么上当了?学生被这一情境引发了好奇心,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了积极思考,这样学生不但加深了对乘法分配率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 可见,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高度重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那么,

一定会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同时也会越来越让人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会变得有活力,学生才会更有兴致地喜欢数学,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巩固数学甚至发展数学。数学生活化是教育现代化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掘来源于现代生活实际的内容,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的意志和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 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才能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最新精选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和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苏教版知识点练习第三十四篇

最新精选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和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苏教版知识点 练习第三十四篇 第1题【单选题】 从学校到邮局,小华步行,每分钟走80米,6分钟到达.小明骑车,比小华少用4分钟,小明骑车每分钟行( )。 A、360米 B、120米 C、240米 D、348米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王娟买了一本科幻小说,共374页,如果每天看8页,( )天能看完. A、46 B、47 C、48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有误,填写商,正确的是( )

A、53 (12) B、13 C、15 (9) D、61 (2)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18÷3=6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如果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商是1,那么这两个数的差是______.【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每10人为一组,一共可以分成______组?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小丽今年12岁,她每3年去一次北京,那么她12年中去了______次北京。【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填“<” “=” “>” 258÷6______372÷6 444×4______444÷4 218×2______228÷2 453÷3______755÷5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李师傅4小时做200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做______个零件。【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计算。 97÷23=______334÷41=______252÷36=______430÷62=______ 【答案】: 【解析】:

三年级面积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形水池,长50米,宽36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围着水池跑一圈,要跑多少米 2.一块广告牌长6米,宽2米,如果每平方米用油漆2千克,这块广告牌一共要用多少千克油漆 3.有一个正方形苗圃,一面靠墙,其他三面围竹篱笆。 竹篱笆长18米,苗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一块长方形草坪长200米,宽160米。中间留下3500平方米的地方做喷水池,其余的种草皮。种草皮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一只信封,它的长是25厘米,宽是12厘米,做这样的一个信封,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牛皮纸(接头处忽略不计)

6.王伯伯有一块正方形地,边长20米,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这块地的种西瓜,种西瓜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7.有一间教室,长8米,比宽多2米,这个教室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8.有一个正方形的鱼池,小红沿边走了240米,鱼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9、草坪是一块块的草皮拼起来的,每块草皮是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用这样的草拼25块,能铺多大面积 10.有一块正方形的果园,边长的40米。给这块果园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有多少长这块果园的面积有多大

11.装修一间长8米,宽6米的房间,用边长2分米的地砖铺地,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少块 12.有一块正方形铁板的周长是48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13.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30米,宽15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菜地可以收萝卜6千克,这块菜地共可以收萝卜多少千克 14.一张长方形纸,长6分米,宽4分米,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纸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15.四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了一个面积为10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16、一块长方形水田,长30米,宽20米,每平方米收稻子6千克,这块水田一共可收多少千克的稻子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积累的,同时需要学生自己不断进行内化。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分为大凡策略和分外策略两类。 一、大凡策略 有些问题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学生只需依据生活经验或通过分析、综合等抽象思维过程就可以直接解决问题。 1.生活化。生活化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通过建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从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常运用于学习新知时,关键要在问题解决后向学生点明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2.数学化。数学化是指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通过建立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从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常运用于实际解决问题时,关键是在解决问题之前要让学生明确运用什么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3.纯数学。纯数学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通过分析、利用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常运用于学习与旧知有密切联系的新知时,关键要在需解决的数学问题和已有的数学知识之间建立起桥梁。 二、分外策略 有些问题的数量关系较繁复,常需要一些分外的解题策略来突破难点,从而找到解题的关键并顺利解决问题。 1.列表的策略。这种策略适用于解决“信息资料繁复难明、信息之间关系含混”的问题,它是“把信息中的资料用表列出来,观察和理顺问题的条件、发现解题方法”的一种策略。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1)带领学生经历填表过程;(2)引导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3)启发学生利用表格理出解题思路,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感受函数关系。

2.画图的策略。这种策略适用于解决“较抽象而又可以图像化”的问题,它是“用简单的图直观地显示题意、有条理地表示数量关系,从中发现解题方法、确定解题方法”的一种策略。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1)让学生在画图的活动中体会方法,学会方法;(2)画图前要理请数量关系;(3)画图要与数量关系相统一。 3.替换的策略。这种策略较适用于解决“条件关系繁复、没有直接方法可解”的问题,它是“用一种相等的数值、数量、关系、方法、思路去替代变换另一种数值、数量、关系、方法、思路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1)把握替换的思路,提出假设并进行替换、分析替换后的数量关系;(2)掌握替换的方法,在题目中寻找可以进行替换的依据、表示替换的过程;(3)抓住替换的关键,明确什么替换什么、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 4.转化的策略。这种策略主要适用于解决“能把数学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或比较简易解决的问题”的问题,它是“通过把繁复问题变成简单问题、把新奇问题变成已经解决的问题”的一种策略。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1)突出转化策略的实用价值,精心选择数学问题;(2)突破运用转化策略的关键,把新问题、非常规问题分别转化成熟悉的、常规的且能够解决的问题;(3)在丰盛的题材里灵敏应用转化策略,提高应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5.假设的策略。这种策略主要运用于解决“一些数量关系比较隐藏”的问题,它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推算,对数量上出现的矛盾进行合适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策略。如学习人教版第11册《鸡兔同笼》时,为了能使隐藏繁复的数量关系明朗化、简单化就可采用假设策略,如右图。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1)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合理的假设;(2)要弄清楚由于假设而引起的数量上出现的矛盾并作合适调整;(3)根据一个单位相差多少与总数共差多少之间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关注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如何分类其实并不严重,严重的是要理解常用策略的本质、把握每种策略的运用范围和要点,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