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常用文献数据库

生物学常用文献数据库

检索数据库的正确方法

文献检索的流程

开始选择合适数据库确定检索词

制定检索策略

执行检索

退出系統

输出结果检索结果符合所需

检索策略是否合适检索用词

是否合适是

否是否否是

生物学常用文献数据库

?文摘库

?全文库

?学位论文库

外文文摘库

?MEDLINE(光盘、OVID、EBSCO、PUBMED等)

?BIOSIS PREVIEWS(OVID、Web of Knowledge)

MEDLINE

?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NLM)编辑出版,是当今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权威的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它收录了1966年以来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的大约3900余种生物医学核心期刊的文献题录和文摘,以每年40万条记录递增,88%的文献原文是英文,76%的文献有英文摘要。

https://www.360docs.net/doc/dd15020358.html,

?EMBASE 为一生物医学与药理学数据库,提供最新之医学与药物相关信息。

?收录七十个国家,国际性期刊3,800种,含括学科范围有:?药学、药理学、配药学、生药学、制药学、毒物学

?临床与实验医学

?基础生物学研究

医疗公共政策与管理

?公共、职业与环境卫生

?毒品(药品)依赖及滥用

?精神科学

?法医学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

?世界上著名的生物医学与药理学文献数据库,收录了世界上70多个国家/地区出版的5000多种期刊,特别是涵盖大量的欧洲和亚洲的医学刊物。

BIOSIS PREVIEWS

?由Biological Abstracts和Biological

Abstracts/RRM(Reports,Reviews,Meetings)两个数据库组成。

?收录范围广,包括生命科学的期刊(1.7万多本)、图书(每年约500本)、1500个生命科学会议的资料(每年有16.5万多条记录)、美国专利局的专

利资料(每年约2.1万条记录)。目前收录了从

1969年以来的1300万条记录,并每年新增56万条

记录。其资料来源于全世界100多个国家,以欧洲、北美为主。

Web of Knowledge

?Web of Knowledge作为一个学术资源整合平台,将分散在期刊、专利、会议以及互联网上的科研信息统一汇集在一个平台上,帮助科研人员迅速把握自己研究领域中,从理论到应用、从理论起源到最新进展的学科全貌。

?SCI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SCI

SCI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3500种。ISI通过它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

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SCI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JCR

JCR(ISI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on the web)是对世界权威期刊进行系统客观评价的有效工具,通过对来源于ISI的科学引文索引(SCI)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的数据进行分析,JCR收录了世界上各学科最具影响的7000多种期刊,这些期刊涵盖了200多门学科。

有无定题服务

333

限制字段5810

可检索的字段可以可以

跨库检索自有全文通过Journals @Ovid 链接,还可通过

Open Link 链接其它平台的全文

无自有全文,通过

ISI Links 链接其他平台的全文

全文链接每周每周更新频率

1969-present 1969-present 收录年限

OVID ISI 平台

SciFinder Scholar

美国化学学会(ACS)旗下的化学文摘服务社CAS (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所出版的化学资料电子数据库学术版。其中的CAPLUS是CA的网络版,它是全世界最大、最全面的化学和科学信息数据库。

SciFinder Scholar,整合了Medline医学数据库、欧洲和美国等30几家专利机构的全文专利资料、以及化学文摘1907年至今的所有内容。它涵盖的学科包括应用化学、化学工程、普通化学、物理、生物学、生命科学、医学、聚合体学、材料学、地质学、食品科学和农学等诸多领域。

它可以透过网络直接查看“化学文摘”1907年以来的所有期刊文献和专利摘要;以及四千多万的化学物质记录和CAS 注册号。

中文文摘库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CBA)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_》教案

第2章探索生命 第1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教材分析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一些科学事实。在各种科学事实间建立合理的联系,寻找事实产生的原因,提出解释事实的各种假说和理论。生物科学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研究的过程,研究过程要用到不同的方法,要让学生不断学会研究方法很重要,所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生物学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以后学习生物学打好基础,也为社会进步带来新的希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实验法的基本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提出假设和设计实验方案,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过材料获取和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讨论中,体验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渐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交流与表达,学会与他人合作。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处理、归纳信息,设计实验方案。 教法:通过媒体展示,提高课堂容量、拓宽学生知识面,同时采用观察、思考、阅读、探究方法等相结合。 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内容设计意图 导入教师 活动我们现在学的生物教材是属于生物学,生物学是一门不断研究 的学科,也是一门自然科学,既然是一门自然学科,那么在研 究的过程中就要遵循自然规律,要遵循自然规律进行研究,就 应该首先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引入课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主题 一、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师 活动 提问:同生们平时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用到哪些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 学生 活动 思考、结合生活实际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 活动 多媒体展示:科学家们的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 调查、分类、实验等,引出实验法最重要 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 二、过度 思考 既然实验法是最重要的,那么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呢? 设置悬念引入思考 教师 活动 引出:本节课要以“实验法研究的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 放走的猎物”为例来了解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 多媒体展示:不同种响尾蛇的图片和有关响尾蛇的文字介绍 感知认识 学生 活动 认真观察、阅读信息,加强对响尾蛇的了解 感知认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 活动 展示图片:播放响尾蛇捕捉老鼠的视频,并对视频内容作解释 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 活动 认真观察、迅速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获取信 息的能力 教师 活动 提问学生:通过观察录像,叫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学生 活动 学生主动起来说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落实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客观评价,指出在众多问题中,本节课统一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共 - 1 -

9个常用的国外英文文献数据库

9个常用的国外英文论文文献数据库 9个论文文献数据库,科研搬砖,阅读涨姿势,论文写作小帮手!先说说什么是数据库:学术科研中说的「数据库」和「文献数据库」,往往是一种的形式,这个的贮存了大量文献数据(比如论文)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个网络图书馆。 数据库中的论文往往都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整理出来的,还有很多是需要购买才可以放在互联网上的,再加上维护这个本身就耗费颇多,因此这些数据库通常不是完全免费的,你可以在上面免费查找文献,浏览摘要等简介容,但是如果你要下载文献,就要付钱。 大学因为科研和教学需要,常年要下载大量的论文材料,所以就会和数据库的经营者签订很多协议,例如包年,就是给一定量的钱,然后就可以无限制下载论文。也有按照下载的数量进行计费。那英语作为世界第一学术语言,有哪些数据库是值得大家分享的呢?1、Wiley InterScience(英文文献期刊)Wiley InterScience是John Wiely & Sons公司创建的动态在线容服务,1997年开始在网上开通。通过InterScience,Wiley公司以许可协议形式向用户提供在线访问全文容的服务。Wiley InterScience收录了360多种科学、工程技术、医疗领域及相关专业期刊、30多种大型专业

参考书、13种实验室手册的全文和500多个题目的Wiley 学术图书的全文。网址:onlinelibrary.wiley./其中被SCI 收录的核心期刊近200种。期刊具体学科划分为:Business,Finance & Management (商业、金融和管理)、Chemistry (化学)、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Earth Science (地球科学)、Education (教育学)、Engineering (工程学)、Law(法律)、Life and Medical Sciences (生命科学与医学)、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数学统计学)、Physics (物理)、Psychology (心理学)。 2. ICPSRICPSR全称为Inter-university Consortium for Political and Social Research,即美国校际社会科学数据共享联盟。成立于1962年,位于美国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1817-),储存超过17000种调查研究资料,如军队官兵总名册,遗嘱、遗嘱查验与税收纪录,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社会科学数据中心,拥有600多个成员机构,包括大学和各种研究中心。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dd15020358.html,/icpsrweb/landing.jsp其中400多个成员机构在美国,我国的国家人口发展研究战略课题组,大学,大学,科技大学,浸会大学也是成员之一。 3. IEEE 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 Electronics Engineers)是电子信息领域最著名的跨国性学

细胞生物学常用研究方法

Southern杂交: 是体外分析特异DNA序列的方法,操作时先用限制性内切酶将核DNA或线粒体DNA切成DNA片段,经凝胶电泳分离后,转移到醋酸纤维薄膜上,再用探针杂交,通过放射自显影,即可辨认出与探针互补的特殊核苷序列。 将RNA转移到薄膜上,用探针杂交,则称为Northern杂交。 RNAi技术: 是指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由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诱发的、同源m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的现象。由于使用RNAi技术可以特异性剔除或关闭特定基因的表达,所以该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探索基因功能和传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领域。可以利用siRNA或siRNA表达载体快速、经济、简便的以序列特异方式剔除目的基因表达,所以现在已经成为探索基因功能的重要研究手段。 Southern杂交一般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的DNA片段,将胶上的DNA变性并在原位将单链DNA片段转移至尼龙膜或其他固相支持物上,经干烤或者紫外线照射固定,再与相对应结构的标记探针进行杂交,用放射自显影或酶反应显色,从而检测特定DNA分子的含量]。 扫描电镜技术:是用一束极细的电子束扫描样品,在样品表面激发出次级电子,次级电子的多少与样品表面结构有关,次级电子由探测器收集,信号经放大用来调制荧光屏上电子束的强度,显示出与电子束同步的扫描图像。 细胞显微分光光度计:用来描述薄膜、涂层厚度超过1微米的物件的光学性能的显微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将免疫学方法(抗原抗体特异结合)与荧光标记技术结合起来研究特异蛋白抗原在细胞内分布的方法。由于荧光素所发的荧光可在荧光显微镜下检出,从而可对抗原进行细胞定位。 电镜超薄切片技术:超薄切片是为电镜观察提供极薄的切片样品的专门技术。用当代较好的超薄切片机,大多数生物材料,如果固定、包埋处理得合适,可以切成50-100微米的超薄切片。 Northern印迹杂交(Northern blot)。这是一种将RNA从琼脂糖凝胶中转印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方法。 放射自显影技术:放射自显影技术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电离辐射对乳胶(含AgBr或AgCl)的感光作用,对细胞内生物大分子进行定性、定位与半定量研究的一种细胞化学技术。放射自显影技术(radioautography;autoradiography)用于研究标记化合物在机体、组织和细胞中的分布、定位、排出以及合成、更新、作用机理、作用部位等等。其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如14C和3H)标记的化合物导入生物体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标本制成切片或涂片,涂上卤化银乳胶,经一定时间的放射性曝光,组织中的放射性即可使乳胶感光。 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直接研究溶液和活细胞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20,000 道尔顿以下)的蛋白质、核酸以及其它分子的结构,而不损伤细胞。 DNA序列分析:在获得一个基因序列后,需要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中尽量发掘信

2015年浙江农林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2015年浙江农林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必需氨基酸; 2.超二级结构; 3.Tm值; 4.米氏常数; 5.氧化磷酸化; 6.变构调节; 7.尿素循环; 8.内含子; 9.反密码子; 10.半保留复制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 1.GSH的中文名称是(1),它的活性基团是(2),它的生化功能是(3)。2.一个α-螺旋片段含有180个氨基酸残基,该片段中有(4)圈螺旋?该α-螺旋片段的轴长为(5)。 3.两类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不同,DNA主要位于(6)中,RNA主要位于(7)中。4.酶具有(8)、(9)、(10)和(11)等催化特点。5.酶促动力学的双倒数作图(Lineweaver-Burk作图法),得到的直线在横轴的截距为(12),纵轴上的截距为 (13) 。 6.(14)抑制呼吸链的部位为NADH和CoQ之间,(15)抑制呼吸链的部位为Cytb和Cytc1之间。 7.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16)作为模板,(17)作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18)作为合成的场所。 8.在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中,腺苷酸的C-6氨基来自(19)。 9.欲使某一酶促反应速度等于Vmax的20%,此时底物浓度应是此酶Km值的(20)倍。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构成多核苷酸链骨架的关键是()。 A.2′,3′-磷酸二酯键 B.2′,4′-磷酸二酯键 C.3′,4′-磷酸二酯键 D.3′,5′-磷酸二酯键 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 A.蛋白质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 B.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C.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的折叠和盘绕 D.包括A,B和C 3.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作用力是()。 A.盐键 B.疏水键 C.氢键 D.二硫键 4.含有稀有碱基比例较多的核酸是()。 A.胞核DNA B.线粒体DNA C.tRNA D. mRNA 5.参加DNA复制的酶类包括:⑴ DNA聚合酶Ⅲ;⑵解链酶;⑶ DNA聚合酶Ⅰ;⑷RNA聚合酶(引物酶);⑸ DNA连接酶。其作用顺序是()。 A.⑵→⑶→⑷→⑴→⑸ B.⑵→⑷→⑴→⑶→⑸ C.⑷→⑵→⑴→⑶→⑸ D.⑷→⑶→⑵→⑴→⑸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一、基础知识: (1)、_________和_______是科学探究基本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 (2)、实践可以给研究者提供现象、数据等资料,是检验_______、形成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 实验的一般规程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________像。 (4)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1. 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单一变量原则: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一个实验中,除了要研究的变量以外,其余的变量都应__________,并控制在__________状态。 (5)什么叫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测量 在测量中如何提高数据的可靠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调查: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 完成一项调查需要做好哪几个方面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起来科学探究的方法概括起来有: 1、2、3、 4 二、探究训练 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是() ①选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 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 2、小明在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和物镜,小黑点不动,由此可判断小 黑点可能在( ) A 目镜上 B 物镜上 C 载玻片上 D 反光镜上 3、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 不变,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B.4个C.16个D.32个 4、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

浙江农林大学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绪论微生物与人类 1.人类迟至19世纪中叶才真正认识微生物世界,其中的障碍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被克服的? 各举例说明之。 答:人类认识微生物世界中遇到的障碍以及被克服的相关例子如下: (1)个体微小。列文虎克利用其自制的显微镜,克服了肉眼的局限性,首次观察到多种微生物的个体形态。 (2)外貌不显。主要由科赫学派克服的,他们创立了许多显微镜技术,染色技术、悬滴培养技术和显微摄影技术,使人们对细菌等的外貌能清楚地观察到。 (3)杂居混生。由科赫等人发明的明胶和琼脂平板分离微生物纯种的方法,克服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杂居混生状态,从而进入了研究微生物纯培养阶段。 (4)因果难联。把微生物作用的因果联系起来的学者很多,如巴斯德提出了活的微生物是传染病、发酵和腐败的真正原因;科赫提出了证明某病的病原菌的“科赫法则”等。 2.微生物学发展史如何分期?各时期的时间、实质、创始人和特点是什么?我国人民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占有什么地位?有什么值得反思? 答:(1)微生物学发展史的分期以及各时期的时间、实质、创始人和特点如下:①史前期(约8000年前~1676年)——朦胧阶段 a.代表人物:各国劳动人民。 b.特点:未见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物的有益活动进行酿酒、发面、制酱、娘醋、沤肥、轮作、治病等。 ②初创期(1676~1861年)——形态描述阶段 a.代表人物:列文虎克。 b.特点:自制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出于个人爱好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 ③奠基期(1861~1897年)——生理水平研究阶段 a.代表人物:巴斯德和科赫。 b.特点:微生物学开始建立;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开始运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思想方法开展研究;建立了许多应用性分支学科;进入寻找人类和动物病原菌的黄金时期。 ④发展期(1897~1953年)——生化水平研究阶段 a.代表人物:E.Büchner。 b.特点:对无细胞酵母菌“酒化酶”进行生化研究;发现微生物的代谢统一性;普通微生物学开始形成;开展广泛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谢产物;青霉素的发现推动了微生物工业化培养技术的猛进。 ⑤成熟期(1953年~至今)——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阶段 a.代表人物:J.Watson和F.Crick。 b.特点:广泛运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现代研究方法,深刻揭示微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规律;以基因工程为主导,把传统的工业发酵提高到发酵工程新水平;大量理论性、交叉性、应用性和实验性分支学科飞速发展;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独特实验技术推动了生命科学各领域飞速发展;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促进了生物信息学时代的到来。 (2)我国人民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与反思

最新生物学常见模式生物资料

模式生物 生物学家通过对选定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用于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此时,这种被选定的生物物种就是模式生物。比如:孟德尔在揭示生物界遗传规律时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而摩尔根选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在他们的研究中,豌豆和果蝇就是研究生物体遗传规律的模式生物。由于进化的原因,许多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物种中是保守的,这是模式生物研究策略能够成功的基本基础。选择什么样的生物作为模式生物首先依赖于研究者要解决什么科学问题,然后寻找能最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的物种。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就发现,如果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相对简单的生物上则发育现象的难题可以得到部分解答。因为这些生物更容易被观察和实验操作,因此,除了在遗传学研究外,模式生物研究策略在发育生物学中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一些物种被大家公认为优良的模式生物,如线虫、果蝇、非洲爪蟾、蝾螈、小鼠等。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后基因组研究时代的到来,模式生物研究策略得到了更加的重视;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在其它合适的生物中去研究,同样人类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也可以选择合适的生物来模拟。 目前在人口与健康领域应用最广的模式生物包括,噬菌体、大肠杆菌、酿酒酵母、秀丽隐杆线虫、海胆、果蝇、斑马鱼、爪蟾和小鼠。在植物学研究中比较常用的有,拟南芥、水稻等。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还会有新的物种被人们用来作为模式生物。但它们会有一些基本共同点: 1)有利于回答研究者关注的问题,能够代表生物界的某一大类群; 2)对人体和环境无害,容易获得并易于在实验室内饲养和繁殖; 3)世代短、子代多、遗传背景清楚; 4)容易进行实验操作,特别是具有遗传操作的手段和表型分析的方法。 背景 早在20世纪最初的20年中,甚至更早到19世纪,人们就发现,如果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相对简单的生物上则发育的现象难题可以得到部分解答。因为这些生物的细胞数量更少,分布相对单一,变化也较好观察。由于进化的原因,细胞生命在发育的基本模式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同一性,所以利用位于生物复杂性阶梯较低级位置上的物种来研究发育共通规律是可能的。尤其是当在有不同发育特点的生物中发现共同形态形成和变化特征时,发育的普

浙江农林大学岩石与土壤复习资料(土壤学)重点

岩石与土壤学资料 第一章绪论 1.土壤概念 土壤是一种自然体,他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5个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它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特性。 2.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过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植物对于来自土壤的生活要素(即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需求的能力。 3.土壤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场所。壤能持续协调地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土壤肥力因素,保持农产品产 量与质量的稳定与提高。 1)营养库的作用 2)养分转化和循环的场所:无机养分的有机化,有机质的矿质化,养分元素的释放和散失,元素的结合,固定和归还 3)雨水的涵养作用占土壤水的1%-5% 4)生物的支撑作用:植物根系的机械支撑,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场所 5)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环境变化的缓冲功能,污染物的“过滤器”和“净化器” (2)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3)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第二章矿物 1.矿物、岩石、风化作用的概念 1)矿物指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自然产物。 2)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的规律结合组成的矿物集合体叫做岩石。 3)受力影响引起岩石破碎和分解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5个自然因素 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气候决定着成土过程的水热条件,生物是形成土壤的主导因子, 4.三大岩石的常见类型 岩浆岩:酸性岩类:花岗岩、流纹岩、石英斑岩中性岩类:闪长石、安山岩、粗面基性岩类:辉岩、辉长岩、橄榄岩、玄武岩火山碎屑岩:凝灰岩 沉积岩: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页岩、泥岩、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石灰岩、白云岩 变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 1.土壤有机质含义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 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杜永莉 一、数据库概况 CBM 数据库共收录了 1978 年以来国内出版的 160 多种中国生物医学期刊以及汇编、会议论文的文献题录。截至到 2009 年底已累积了 530 余万篇文献,年增长量约 40 万篇,数据库每月都要更新。 CBM 数据库还具有收录广泛、数据规范、具有多种词表辅助检索的特点。它的全部题录都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最新版的医学主题词表,也就是 mesh 词表。 2004 年 CBM 实现了与数据库全文的链接功能,在检索结果中,可以查找 1989 年以来的所有全文。它的版本也不断更新, 1994 年 CBM 出版的 dos 版, 2000 年 CBM 改版为CBMwin 版, 2004 年 CBM 出版了 CBM web 版, 2009 年又推出了 SinoMed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辅助系统。 CBM 数据库对两个以上的检索词提供三种逻辑算符,分别为 AND 、 OR 、 NOT ,代表逻辑与、逻辑或和逻辑非。 AND 表示检索记录中同时有检索词 A 和检索词 B ; OR 表示检索记录中含有检索词 A 或者检索词 B ; NOT 表示在检索词 A 的记录中去掉检索词 B 的记录。另外, CBM 数据库还提供了通配符,主要的通配符有两个:一个是“?”,代表一个单字;“ % ”代表任何字符,如:输入“血 ? 动力”,可检索出含有:血液动力、血流动力字符的文献;输入“肝炎 % 疫苗”,可检索出:肝炎疫苗、肝炎病毒基因疫苗、肝炎减毒活疫苗、肝炎灭活疫苗等字符的文献。 二、主要检索途径 CBM 数据库的主要检索途径有:基本检索、主题检索、分类检索、期刊检索和作者检索。 (一)基本检索

七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 北师大版

第2章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的 1、说出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2、尝试设计简单的实验并控制实验条件; 1、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一个表格并分析数据。 教学重点 实验法研究的的一般步骤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观、思、读、探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文献法、实验法 二、实验法的一般步骤 1、实验法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 2、活动“讨论实验法基本程序” 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计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三、用实验法研究影响生物分布的环境因素——活动“探究影响分布鼠妇的环境因素”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以实验法研究的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为核心,探究实验法基本程序的。 复习提问:①上节课我们学习哪四位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②他们的研究成果是什么?③他们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回答:略。)

导入:他们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文献法、实验法。这就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而其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那么实验法包括哪些内容呢? 阅读书P27——28,看看科学家们对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分析,进行实验的,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思考这么几个问题:①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②科学家们做出了什么样的假设? ③这个假设是根据什么做出的或者说在作假设前科学家都做了哪些工作?④实验中人为控制的条件是什么?⑤为什么要强调多次重复以上的实验?(同学们边回答教师边讲解,加深同学们的认识。) 结合影片,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 着事先设 :将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沿着事先设定的弯曲路径, 进行实验,观察到响尾蛇的头缓慢地左右移动,同时它的舌迅速

生物医学类外文数据库

PubMed Central PubMed Central由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建立的生命科学期刊全文免费数据库,目前加入P MC的期刊108种,另有8种期刊即将加入,这些期刊免费全文访问的时间延迟是出版后0 -2个月,所有文献的浏览、检索、下载均是无需注册的。 网站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dd15020358.html,/ 创建者: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eScholarship Repository eScholarship是由加利福尼亚数字图书馆创立的,包括已发表的论文专著、本校学术期刊、连续出版物、研究生研讨课资料等。提供免费全文浏览和下载,目前已有6953种,140万篇文献可提供下载。 网站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dd15020358.html,/escholarship/ 创建者:California Digital Libra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OAJ DOAJ是由瑞典的隆德大学图书馆建立的。目前收录的开放存取期刊超过1500种、文章7万多篇。该系统收录的均为学术性、研究性期刊,具有免费、全文、高质量的特点,对学术研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网站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dd15020358.html,/ 创建者:Lund University Libraries BioMed Centeral BioMed Central以出版网络版期刊为主,目前出版120种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期刊,少量期刊同时出版印刷版。BMC网站免费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其出版的网络版期刊可供世界各国的读者免费检索、阅读和下载全文。 网站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dd15020358.html,/browse/journals 创建者:BioMed Centeral The Free Medical Journals The Free Medical Journals提供了全部免费的医学生物学相关期刊的全文链接,包括1 350种免费的英文和非英文(15种语言)的生物医学全文期刊。检索Freemedicaljournal s期刊有专业(specialty)和字顺二种途径。 网站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dd15020358.html,/ 创建者:AmedeoGroup. 美国国家学术出版社所有PDF图书开放免费下载(附:全球部分免费开放的电子图书馆)来源:张文鼎的日志 美国的国家学术出版社(National Academies Press,NAP)于2011年6月2日宣布,将其出版的所有PDF版图书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下载,并且将这

第一节常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

科学探究专题复习 成都石室蜀都中学刘玮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科学探究及其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以及得出结论。 3.情感目标:体会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确立关爱生命、关爱环境的情感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2.教学难点: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三.教学准备 收集相关资料,整理科学探究相关考题。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要点: 1、尝试书面表达问题:尝试根据日常生活、资料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达问题。其中的提出问题要紧扣题目,采用一般疑问句,并应考虑是否可以开展。 2、应用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即作出假设。作出假设要紧扣问题,可有正面或反面(肯定或否定)两种截然不同的假设。 3、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⑴要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关键是要设置对照实验。而一组对照实验应包括一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凡是没有设置对照实验的实验设计都是不合理的。⑵设计对照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控制的变量(即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的条件)只允许一个(即注意控制单一变量),而控制的变量往往在题干或提出的问题中有体现。如要“探究光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该实验控制的变量就是光(或光照)。在控制变量的过程中,变量要相对立,而且要尖锐(如光照充足与黑暗、适温与低温、有水与无水等),对照实验中,除变量外,其它因素(条件)要完全相同(即等量原则)。⑶为排除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真实,还要考虑设置重复实验。重复实验可进行多次实验过程;也可用多只动物、多粒种子(或多棵生长情况相同的幼苗)等进行一次实验。以上①②③三点是我们改正实验设计的有关不足之处的原理和依据。 4、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科学探究中的描述现象与得出结论是不相同的:描述现象是把实验组与对照组产生的现象用文字(或用表格数据统计)形式描述出来。其中的实验结果预测(或预测实验结果)和描述实验现象往往是一样的。而得出结论是必须经过有关数据的处理、有关现象分析讨论后得出的该探究活动最终的实验结论,该结论往往与假设相同或相反。 (二)经典中考题目点拨 《科学探究》专题复习 1.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知识背景: (1)实验前2一3天,把盆栽的天竺葵放于暗处。(目的: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 (2)在经过黑暗处理的实验材料上选1-2片生长 健壮的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学习目标:(重难点) 1.初步认识生物 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3.说出生物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区别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物的生命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关爱生物的良好品质。 二.预习导学:(学一学)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小组合作填空: 1、显微镜的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光线强时用 _____ 面镜,光线弱时用 _____ 面镜。 2、遮光器的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光线弱的时候用。 3、显微镜的物镜分高倍镜和低倍镜,从外观来看,短而粗的是,长而细的是。初中阶段,一般只需要使用。 4、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5、物象的放大倍数= 乘以。 三.预习收获和障碍: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__________,也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或利用__________等工具,有时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 四.合作交流议一议: (一)预习交流(处理预习中的问题) 1.写出显微镜的各结构名称(图②):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⑾___________ ⑿___________ ⒀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实验器材的名称(图①): 图①图② (二)课堂研讨(展示才能说一说,先练后展) 仔细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说出下列实验器材的正确用 法: 1、试管夹夹试管时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 _______。 2、酒精灯的灯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___________ 温度最高。灯帽拿下应正放在桌上,熄灭酒精灯时用_______。 3、试管和烧杯,可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___,需垫上 石棉网的是___________。 4、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 的___________;加热时,试管应倾斜(与桌面成45),加热 过程中应不时___________移动试管,管口不能对着______。 五.反思提升(想一想) 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用具才能进行 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事实就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六.课堂检测(小试牛刀做一做) 1、显微镜的物镜是40x,要观察放大600倍的物像,应 选用的目镜是() A.20× B.15× C.10× D.5×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同一部位,下列哪 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在视野中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A.目镜10×;物镜10× B.目镜10×;物镜40× C.目镜15×;物镜10× D.目镜5×;物镜40× 3、在光线条件比较差的实验室内使用显微镜时,应 该() A. 调大光圈,用平面反光镜 B.调大光圈,用凹面反光镜 C.调小光圈,用平面反光镜 D.调小光圈,用凹面反光镜 4、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时,转动下列哪个结构,能较大 范围地升降镜筒() A.转换器 B.遮光器 C.粗准焦螺旋 D.细准焦螺旋 5、图②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和[]。 (2)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很小的结构是[]。 (3)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是[]。 (4)光线经过反光镜反射后进入镜筒,我们能通过目镜 观察到物像。光线经过显微镜的[]、[]、 []、[]、[]这几个部件。 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日期:陇县城关镇中学“导学案”设计稿 七年级班姓名:科目:生物课题:《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课型:主备人:雷满仓审核:组名:

分子生物学数据库

陈成 一、国内的一些有针对性的数据库 BIOSINO 我国的核酸序列公共数据库 更像是一个论坛,有一些提问,互动等功能,信息的筛选也不是特别的严格。但是规模较小 0条记录可以看出网站的维护和使用都不怎么频繁。 其他许多网站也没有明显的巨大差距。 二、国内的一些大型数据库 中国知网

大部分高校已经购买了它的资源,是国内较权威、全面的数据库。主要是文献下载,不针对我们实验过程中对数据遇到问题时的解答。

冀鼎觉SciFinder SciFinder使用简介 SciFinder Scholar是美国化学学会(ACS)旗下的化学文摘服务社CAS(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所出版的《Chemical Abstract》化学文摘的在线版数据库学术版。其内容涵盖应用化学、化学工程、普通化学、物理、生物学、生命科学、医学、聚合体学、材料学、地质学、食品科学和农学等诸多领域。 https://www.360docs.net/doc/dd15020358.html,/products/scifinder/ SciFinder是可以与交大图书馆相连的,在找到文献时,可以直接连接到交大图书馆进行检索帮助。 下面以检索Molecular Dynamics为例简单解释其使用。 在登进SciFinder之后会进入检索界面。上图即为SciFinder的文献检索界面,可以对文件类型,语言,作者等信息作初步筛选。除此之外也可以看到左面可以选择对作者,公司,杂志,专利进行直接检索。

在搜索之后会出现题目和内容相关两种文献分类,如我们选择内容相关Molecular dynamics,点进Get Reference。 这是检索完成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在Reference字样之后又Getsubstances等字样,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选项获取选定文献中相关的物质、反应、相关的引用及被引用等。在右侧可以看到Analysis以及Refine选项。现在显示的是Analysis中的Journal Name选项,可以看到对于MD来说,JCP, JPC, Biochemistry, JACS等杂志具有较多的信息。除此之外,还有对作者,公司的分析,为我们对相关内容的行业情况的了解提供了方便。

15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1.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神经科学的发展与的研究方法的进步密切相关。总体上,神经生物学的研究 方法有六大类:形态学方法、生理学方法、电生理学方法、生物化学方法、分子 生物学方法及脑成像技术。 7.1形态学方法 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形态学方法有束路追踪、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其 他还有受体定位、神经系统功能活动形态定位等方法。 7.1.1束路追踪法 追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神经解剖学研究中的重大目标,它对研究神经元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都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方法学的建立始于19世纪末的逆行和顺性溃变(顺行溃变指胞体或轴突损伤后的轴突终末的溃变,逆行溃变指去除靶区之后神经元胞体的溃变)研究。20世纪40年代主要手段是镀银染色法,根据变性纤维的形态变化来判断变性纤维。20世纪50年代发展了Nanta法,能遏制正常纤维的染色而仅镀染出变性纤维。但该法不易显示细纤维,1971年Kristenson等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注入幼鼠的腓肠肌及舌肌结果在脊髓和延脑的相应部分运动神经元胞体内发现HRP的积累。不久LaVail正式使用HRP作为轴突逆行追踪,以后遂广泛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HRP可被神经末梢、胞体和树突吸收,轴突损伤部分也可摄入。在胞体内,HRP的活性可持续4~5天,在溶酶体内对联苯胺呈阳性反应而显现出来。被标记的神经元可以清晰的显示胞体、树突及轴突。 除了HRP标记法,还有荧光物质标记法、毒素标记法、注射染料等方法。 7.1.2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织化学术是应用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免疫学原理,检测细胞内多肽、蛋白质及膜表面抗原和受体等大分子物质的存在与分布。这种方法特异性强,敏感度高,进展迅速,应用广泛,成为生物学和医学众多学科的重要研究手段。近年随着纯化抗原和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广泛开展以及标记技术不断提高,免疫组织化学的进展更是日新月异,不仅用于许多基本理论的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而且也用于疾病的早期快速诊断等临床实际。 组织的多肽和蛋白质种类繁多,具有抗原性。分离纯化人或动物组织某种蛋白质,作为抗原注入另一种动物体内,后者即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从被免疫动物的血清中提取出该抗体,再以荧光素、酶、铁蛋白或胶体金标记,用这种标记抗体处理组织切片或细胞,标记抗体即与细胞的相应蛋白质(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常用的荧光素是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和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TRITC),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荧光抗体抗原复合物。常用的酶是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从辣根菜中提取的),它的底物是3,3'-二氨基、联苯胺(DAB)和H2O2,HRP使DAB氧化形成棕黄色产物,可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铁蛋白和胶体金标记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也可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 标记抗体被检抗原的结合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法,即如上述用标记抗体与样品中的抗原直接结合。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但敏感度不及间接法。间接法是将分离的抗体(第一抗体简称一抗)再作为抗原免疫另一种动物,制备该抗体(抗原)的抗体(第二抗体简称二抗),再以标记物标记二抗。先后以一抗和标记二抗处理样品,最终形成抗原一抗-标记二抗复合物。间接法中的一个抗原分子可通过一抗与多个标记二抗相结合,因此它的敏感度较高,而且目前国内外均有多种标记二抗商品供应,使用方便。间接法中较常用的是一种称之为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peroxidase-antiperoxidase complex

(完整word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下)

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最多可以保存多少条检索式?(B) * ? A.一百 ? B.两百 ? C.三百 ? D.四百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 ? 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CNKI都有主题词表。 ? C.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PubMed均采用医学主题词表和中医药学主题词表进行主题标引。 ? D.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高级检索的检索入口中,常用字段是中文标题、摘要、关键词、主题词的组合项。 3、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的检索有关某个课题“Meta分析”方面的文章可以从以下哪类限定里选择?(C) * ? A.年代范围 ? B.对象类型 ? C.文献类型 ? D.年龄组 4、可以区分“第一作者机构分布”的是以下哪种检索途径?(C) * ? A.主题检索 ? B.期刊检索 ? C.作者检索 ? D.高级检索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 A.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有关研究对象是65岁以上老年人的文章可以利用限定检索功能。 ? 6、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以下哪项检索式是不正确的?(A) * ? A.国家*基金 ? B.国家%基金 7、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检索“高血压的并发症”方面的核心期刊文献,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D) * ? A.主题检索,选择主题词“ 高血压”,选择副主题词“并发症”,执行检索 ? B.基本检索,输入“高血压的并发症”,执行检索 ? C.主题检索,选择主题词“高血压”,选择副主题词“并发症”,检索结果界面,限定条件设置文献类型为综述 ? D.主题检索,选择主题词“高血压”,选择副主题词“并发症”,检索结果界面,限定条件设置文献类型为核心期刊 8、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检索“肥厚性胃炎的预防”方面的综述文献,最优的检索策略是(C)。 *

2014年浙江农林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2014年浙江农林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减色效应 2.蛋白质变性 3.核酶 4.底物水平磷酸化 5.竞争性抑制 6.半保留复制 7.酮体 8.冈崎片段 9.β-氧化 10.糖异生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 1.在DNA分子中,一般来说G-C含量高时,比重(1),Tm(熔解温度)则(2),分子比较稳定。 2.有二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相互接近,形成一个特殊的空间构象,称此为(3)。 3.酶作用的特点有(4)和(5)。 4.l 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净生成(6) mol ATP。 5.蛋白质的紫外吸收性是由其分子中所含有的(7)、(8)和(9)三种氨基酸决定的。 6.三羧酸循环的3个限速酶是(10)、(11)和(12)。 7.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是由(13)到(14)再到(15)。 8.真核生物的核糖体为_(16)_S,当Mg2+浓度降低时,解离成_(17)_S的大亚基和_(18)_S 的小亚基。 9.线粒体外膜上活化的脂酰CoA,通过_(19)_运送机制进入_(20)_而进行β-氧化。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嘌呤环中第4位和第5位碳原子来自()。 A.甘氨酸 B.天冬氨酸 C.丙氨酸 D.谷氨酸 2.Tm是指()的温度。 A.双螺旋DNA达到完全变性时 B.双螺旋DNA开始变性时 C.双螺旋DNA结构失去1/2时 D.双螺旋结构失去1/4时

3.稀有核苷酸碱基主要见于() A.DNA B.mRNA C.tRNA D.rRNA 4.破坏α-螺旋结构的氨基酸残基之一是()。 A.亮氨酸 B.丙氨酸 C.脯氨酸 D.谷氨酸 5.米氏常数Km是一个用来度量()。 A.酶和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常数 B.酶促反应速度大小的常数C.酶被底物饱和程度的常数 D.酶的稳定性的常数 6.酶促反应速度为其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Km等于()。 A.[S] B.1/2[S] C.1/4[S] D.0.4[S] 7.NAD+在酶促反应中转移()。 A.氨基 B.氢原子 C.氧原子 D.羧基 8.在厌氧条件下,哺乳动物肌肉组织中积累()。 A.丙酮酸 B.乙醇 C.乳酸 D.CO2 9.生物体内ATP最主要的来源是()。 A.糖酵解 B.TCA循环 C.磷酸戊糖途径 D.氧化磷酸化作用10.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抑制了哪种细胞色素?() A.Cytc B.Cytb C.Cytc D.Cyt aa3 11.在脂肪酸的合成中,每次碳链的延长都需要()直接参加。 A.乙酰CoA B.丙二酸单酰CoA C.草酰乙酸 D.甲硫氨酸12.β-氧化的酶促反应顺序为:()。 A.脱氢、再脱氢、加水、硫解 B.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C.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 D.加水、脱氢、硫解、再脱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