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4章第2节《磁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4章第2节《磁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4章第2节《磁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磁场

个性修改学习流程及学法指导备注

通过实验让学生猜想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看不见的物质

第一次用一个大磁针、第二次用六个小磁针、第三次用磁感线演示仪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磁铁周围存在磁场。

2.知道磁感线可形象的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3.掌握不同磁体周围及其相互作用时磁场的分布情况。

4.了解地磁场及地理南北极位置关系,领略地磁的特别之处。

二、重难点预测

重点: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场和磁感线难点:磁感线的理解和地磁场

预习案

1.两磁极之间并没有相互接触,为什么能发生相互作用呢?

2.怎样形象的描述磁场?

探究案

1. 观察图14—8实验。当两磁极相互靠近时,其相互作用的特点?(是排斥还是吸引?是否

接触?通过什么发生作用的?)

2.根据 P140“观察与思考”实验,讨论磁场特征,并阅读“磁感线”回答下列问题。

1)磁场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呢?方向的规定:

2)磁感线的定义、方向、作用:

3)把条形和蹄形磁体磁场及其方向,以及同名

磁极、异名磁极间磁感线的分布情况画出来。

3. 阅读“地磁场”说明:

1)世界最早的指向工具是什么?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2)地磁场的南北极、地理的南北极与指南针南北极的关系?

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组织学生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记录实验现象。

总结归纳出磁感线的定义、方

向、作用

练习画磁感线

小组讨论完成分析与结论,小

组代表展示。

- 1 - / 2

3)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发现。

训练案

1.人们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方向,小磁针静止时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极所指的方向相反。

2.关于磁感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空间磁场的分布情况,是真实存在、可以看得见的曲线

B用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空间磁场的分布情况,磁感线疏密反应磁场强弱

指导学生写收获与反思C磁感线是有方向的,磁场中某点磁感线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

D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磁感线是不存在的。

3.图是四个放在条形磁铁旁的小磁针(黑端为N极),其中错误的是

()

A. a磁针 B. b磁针 C. c磁针 D. d磁针

4.在两个相对的磁场附近,一个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

标出两个磁极名称,并作出它们的磁感线。

5.关于地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磁场的N极在地球的南极附近B.北京地区的磁场方向由北向南

C.地球周围的磁感线由地理南极附近出发,回到地球地理南极附近

D.在地磁南极处,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的N极竖直指向地面

收获与反思:

1.通过渐进实验,学生对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理解比较透彻。

2.磁感线的具体描述中,尤其对磁场方向的描述部分学生感觉抽象理解不到位。

3.整体课堂4、6班表现积极,8班学习习惯较差。需多提出要求并督促。

小组评价:

优胜小组:马旭楠组、王国任组、杨文君组、李肖组、乔仲婧组、卢有乐组、高承平组

待进组:四班:15、7组六班:3、9组八班:4、5组

- 2 - / 2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1.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在空间中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B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可能有无数个公共点 C .经过空间任意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D .若一个平面上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2. 已知集合,,则( )A . B . C . D . 3. 已知函数,若,则( )A .2 B . C .8 D .4. 已知直线 : 与: ,若,则( )A .5B .6C .7D .8

5. 已知函数,则() A.2B.3C.4D.5 6. 方程的根所在的区间为() A.B.C.D. 7. 不论为何实数,直线恒过定点() A.B. C.D. 8. 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在上有2个零点,则在上的零点个数为() A.3B.4C.5D.6 9. 已知,是不同的平面,m,n是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10. 若函数在上有最大值8,则在上有() A.最小值-8B.最大值8C.最小值-6D.最大值6

二、填空题三、解答题11. 如图,在长方体中,点,,分别是棱,,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平面 C .平面平面 D .平面平面 12. 若直线l : 与曲线M :有两个不同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 B . C . D . 13. 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 14. 计算:______. 15. 已知直线: ,点是圆:上的动点,则点 到直线的最大距离为______. 16. 已知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点是线段上的动点,点是线段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是______.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判断以下各组线段为边作三角形,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6,15,17 B. 7,12,15 C. 13,15,20 D. 7,24,25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无理数是无限小数;②无限小数是无理数;③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④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⑤无理数的平方一定是有理数.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A. 0 B. 1,0 C. 0, 1 ,-1 D. 0, -1 4.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b:c=3:4:5 B. ∠A:∠B:∠C=3:4:5 C. ∠A+∠B=∠C D. a:b:c=1:2: 5.一次函数满足,且随的增大而减小,则此函数的图象不经过()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6.如图,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的面积是() A. 4 B. 5.5 C. 4.5 D. 5 7.将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某个图形上各点的横坐标都乘以-1,纵坐标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是( ) A. 关于x轴对称 B. 关于y轴对称 C. 关于原点对称 D. 两图形重合 8.下列各点在函数y=1-2x的图象上的是() A. B. C. D. 9.已知一次函数,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0.一辆客车从霍山开往合肥,设客车出发t h后与合肥的距离为s km,则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s与t 之间函数关系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共7题;共8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6.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九年级化学上册3.4物质组成的表示式(第3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粤教版

3.4物质组成的表示式(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领会、弄清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2 ?熟练掌握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及元素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重点】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难点】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自主探究】 1?旧知回顾:说说由分子构成物质化学式的意义,小组内互查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2 ?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92页内容,知道根据化学式的基本计算。 3. 应知应会: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相对分子质量。2)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探究一:根据化学式进行的简单计算 认真阅读教材92页的内容,勾画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模仿例题进行如下计算,解题时注意用规范的格式。 1 .试计算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2 ?试计算硫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试计算硫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探究二:化学式基本计算的变形 1 ?已知某化合物的质量,求其中某元素的质量例:计算36g水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

总结公式:元素质量 2 ?已知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求化合物质量。 例:计算多少克中含有18克的氧元素? 总结公式:化合物质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跟踪练习】见教材93页3.4习题第1、2、4题 【达标检测】 1. 瘦肉精是一类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地化学物质,政府已严禁在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常见的瘦肉 精化学式为C12H18OCI2N2,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一种氧化物 B. 瘦肉精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2: 9 : 8 C. 瘦肉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7g D. C12H8O Cl 2、N2三种分子构成 2. 2020年2月江苏镇江自来水出现异味,引发当地居民抢购瓶装饮用水现象。经初步查明,韩国 籍船舶“格洛里亚”号货轮水下排放管道排出的苯酚(化学式为GHO是污染水源的主要原因。 下列对苯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4 B. 苯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苯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6:3:8 D .苯酚中含有13个原子 3. 元素M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CO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试推算M的相对原子质量 为_________ ,元素名称为____________ 。 4. 苯甲酸(CHCOOH是一种酸性比醋酸更强的有机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常用作食品防腐 剂。请回答: (1)苯甲酸含有___________ 种元素。 (2)苯甲酸中,C、H 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2017-2018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九年级(上)期末语 文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寒伧.(chen)滑稽.(jì)抽噎.(yē)面面相觑.(qū) B. 荫.庇(yìn)怪癖.(pì)慰藉.(jiè)胜券.在握(juàn) C. 碛.口(qì)账簿.(bù)瘦削.(xuē)诲.人不倦(huì) D. 租赁.(lìng)模.样(mú)瘪.嘴(biē)爱憎.分明(zè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动于衷明辨是非趋之若鹜耿直 B. 拈斤播两绞尽脑汁迫不即待侥幸 C. 走投无路神采焕发吹毛求疵肴馔 D. 若无其事百年沧桑漫不经心亵渎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气质。书卷气来自读书,在幽幽书香的熏陶之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捧起书来吧,你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 A. 高雅淡然平静 B. 高贵淡泊平静 C. 高贵淡然平和 D. 高雅淡泊平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甘南、临夏、靖远等地羊儿成群,为制作羊皮筏子提供了充足原料 B. 因为只运货,不送人的原因,天舟一号被形象地称为“快递小哥” C. “一带一路”这个战略构想,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实现它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 键 D. 董卿在主持《朗读者》节目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广大观众目不暇接 5.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时候,用“令尊”“君尊”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C. 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D. “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6.默写。 (1)______,空山凝云颓不流。(李贺《李凭箜篌引》) (2)曹操《观沧海》中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意境阔大,气象雄浑。杜甫《登岳阳楼》中与此意境极为相似的一联是______,______。 (3)《醉翁亭记》中写山间春、夏两季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 )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5)子曰:“______,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6).至于夏水襄陵,______。(郦道元《三峡》)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5.0分) 7.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2 y O 1 x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题 八年级 数 学 题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2.多项式6ab 2+18a 2b 2-12a 3b 2c 的公因式是( ) A . 6ab 2c B . ab 2 C . 6ab 2 D . 6a 3b 2c 3.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内角和的5倍,则这个多边形是( ) A. 七边形 B.八边形 C.九边形 D.十边形 4.下列实数中,能够满足不等式x-3<0的正整数是 ( ) A. -2 B.3 C. 4 D.2 第5题图 5.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像,如图所示,当y <0时,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0 B .x >- 2 C .x <1 D .x <-2 6.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 A.70° B.20° C.70°或20° D.40°或140° 7.下列不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 ) 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C.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D.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8. 下列各式从左向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B.= C.= D.=

9.若关于的方程12 2 2 1 a x - = - 的解为正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10. 如果把分式2 2 a b a b - + 中的,a b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一定( ) A.是原来的3倍 B.是原来的5倍 C.是原来的 1 3 D.不变 二.填空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1. 如果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得,那么________ 12.若分式2 2 x x - + 的值为零,则x的值为_ 13.已知a ,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a,b满足630 a b -+-=,若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则c的值为. 14.若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 15.如图,,OP平分∠AOB,PD⊥OB于D,PC//OB交AO于C,若PC=10,则PD= . 16. 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1,那么(a+1)(b-1)的值等于. 17.已知113 a b -=,则 2 a a b b a a b b -- +- 的值为________. 18.如图,在?ABCD中,AB=10,AD=6,AC⊥BC.则S?ABCD=_______________. 第15题图第18题图 三.解答题(共66分) 19.分解因式(本题共2个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2) 21 23 x a x b -< ? ? -> ? 2 216 kxy y x++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答案

霍邱县长集中学初中物理导学案 九年级答案 第51课时 怎样才叫“做功” 一、怎样才叫“做功” 1、(a) 上 上 (b)右 右 2、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3、(1)是 否(2)是 否(3)是 否 二、怎样测算功 1、FS 2、牛 米 焦耳 J 3、B 4、500J 150J 5、(1)三个力 重力支持力 拉力 F N =G =mg =20N F =12N (2)重力和支持力做功为0 拉力做功W F =FS =6J 6、W F =FS =100N ×4m =400J W G =Gh =60N ×2m =120J 第52课时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一、认识功率 1、(1)快 (2)快 2、a 、5000 b 、5000 c 、4800 (1)快(2)快 总结:小红 小明 3、功率 做功 时间 t W Pt 4、瓦特 瓦 W 拖拉机每秒做的功是750焦耳 千瓦 5、甲 乙 6、129600 216 7、20 40 二、测算功率 1、①体重(质量)、楼高、所用时间 ②磅秤、皮尺、秒表 ③ t mgh 2、B 3、30m/s ×104 W 4、×107 J 2×103 N 第53课时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上) 一、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那么:3N ×1m 3J 5N ×0.5m 1N ×0.5m 显然:= + > 二、什么是机械效率 1、% 总有用 W W 2、(1)1500J 1200J 300J (2)80% (3)法一:由W 额外 =G 0·h 得:G 0 =h W 额外 =150N 法二:由F = 2 O G G + 得:G 0 =2F-G 0 =150N 3、2O G G + 2h 3 O G G + 3h = 第54课时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下) 三、复习巩固 总有用 W W 1、C 四、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②重物的重力G 、拉力F 、重物上升的高度h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③弹簧测力计、刻度尺⑤高 低 2、(1)S =nh =9m F = 2 O G G + =5N W 总 =FS =45J W 有用 =Gh =36J W 额外 =9J η =总有用 W W ×100% = 80% (2)P =t W 总 = 五、测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1、拉力F 物体重力G 物体上升高度h 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S 总有用 W W FS Gh 第55课时 认识动能和势能(上) 一、什么是能 1、做功 2、焦耳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期中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以下“绿色食品、响应环保、可回收物、节水”四个标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 ) A . B . C . D . 2.若m >n ,下列不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m+2>n+2 B .2m >2n C .> D .m 2>n 2 3.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 ) A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 .三边中线的交点 C .三边上高所在直线的交点 D .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4.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8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A .80° B .50° C .80°或50° D .80°或20° 5.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 .任何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 B .一个真命题的逆命题可能是真命题 C .一个定理不一定有逆定理 D .任何一个定理都没有逆定理 6.不等式组543{1 x x x -<-≤-的解集在数轴上可表示为( ) A . B . C . D . 7.如图所示,OP 平分AOB ∠,PA OA ⊥,PB OB ⊥,垂足分别为A 、B .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PA P B = B .PO 平分APB ∠ C .OA OB = D .AB 垂直平分OP 8.如图,把△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得到△DCE ,若∠A=35°,则∠ADE 为( ) A .35° B .55° C .135° D .125° 9.为有效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某校计划购买篮球和足球共50个,购买资金不超过3000元.若每个篮球80元,每个足球50元,则篮球最多可购买( ) A .16个 B .17个 C .33个 D .34个 10.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DC 边上的点,连接BE ,将△BCE 绕点C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DCF ,连接EF ,若∠BEC=60°,则∠EFD 的度数为( ) A .10° B .15° C .20° D .25° 二、填空题 11.命题“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逆命题是_______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A (2,3)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点A′,则点A′的坐标为_____. 13.(2017黑龙江绥化)在等腰ABC ?中,AD BC ⊥交直线BC 于点D ,若12AD BC = ,则ABC ?的顶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 14.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1﹣a )x >2的解集为x <21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15.如图,已知BC=EC ,∠BCE=∠ACD ,要使△ABC ≌△DEC ,则应添加的一个条件为_____.(答案不唯一,只需填一个)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高一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和2。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隋代是我国传统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朝代,结束了东汉末年以后分裂割据的局面,经济活跃,文化发展,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使全国经济格局基本形成。同时,丝绸之路畅通,国际交流频繁,隋朝皇帝曾经以“皇帝可汗”的姿态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隋代在制度上多有创新,其中民间义仓的设立即重要创新之一。这种应对自然灾害的社区互助自救措施,因效果明显,很快便得到中央政府认可,并采取措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它不仅在当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隋代义仓的设立,在我国传统社会应对自然灾害仓廪史上是一个里程碑。义仓丰富了我国仓廪制度的内容,使得政府仓廪与民间仓廪相得益彰,表明备荒救灾的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也表明国家对保障直接生产者的生活秩序和生产秩序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认知。隋代义仓的设立过程充分说明,民间具有取之不竭的创造力。其创新之处在于,将这种民间自助形式制度化,成为国家倡导并加以保护的仓廪制度。尤其重要的是,这使我国仓廪制度更加成熟,政府仓廪与民间仓廪并行,互相补充。 义仓的设置,是开展生产自救的一项有效应急措施。经过多年经营,隋代各地义仓无不充盈。这对当时脆弱的自耕农经济和个体手工业生产应对干旱、蝗灾、水涝、地震、瘟疫及社会动乱,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隋代疆域扩大,东部、南部均到大海,西至且末,北到五原。大业五年(609),全国有户8907536,人口达46019956,直到百余年后的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期,才重新达到这样的户口数据。隋代达到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学界将“隋唐”并称是有一定道理的。宋代史学家马端临评价说:“古今国计之富者莫如隋。”这是比较中肯的,而其中义仓的普及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隋代创立的义仓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李唐取代隋朝的当年,即沿袭前制设置义仓,虽然其间多有周折变化,却一直朝着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唐太宗贞观二年(628)规定,凡耕种土地者每亩纳粮食2升作为义仓粮,存贮州县,以备荒年赈灾之需。这为“贞观之治”增添了新的内容。至迟在唐代宗广德年间,义仓已经普遍设立于全国各地,与太仓、正仓、转运仓、常平仓、军仓共同形成布局结构严整的仓廪体系。北宋的义仓制度更加完善,成为因地制宜、种类繁多的地方性备荒赈灾重要仓储。南宋朱熹鉴于义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19-2020学年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 15千克比( )千克轻20%,( )米比6米长3 1 。 2. 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数 () 8 = 5 ,( )= 0.7 =( )%。 3. 5:4的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 4. 我们班的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72 ,那么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5. 汽车行驶120千米大约需要2小时,路程与时间的比是( ), 6. 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3:5,周长比是( ),面积比是( )。 7. 把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平均分成两个半圆,每个半圆的周长是( )厘米。 8. 8个球队参加篮球比赛,每两个队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进行( )场比赛。 9. 20.5千克的40﹪是( )千克,( )米的75﹪是60米。 10.100吨增加它的 101后是( )吨,100吨减少它10 1 后是( )吨。 二、判断。(10分) 1. 扇形统计图能明显的反映数量的增加变化情况。 ( ) 2. 甲数的51等于乙数的41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5:4。 ( ) 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相同的数,比值的大小不变。 ( ) 4. 10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10%。 ( ) 5. 一种商品打“七五折”出售,也就是把这种商品优惠了25% 。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甲数200.乙比甲大20%,乙是( )。 A.40 B.220 C. 240 2. 一种商品按原价先提价10﹪后,再降价10﹪,现在售价( ) A. 不变 B. 增加了 C. 减少了 3.一个圆的周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面积就扩大( )倍。 A. 9 B. 6 C. 3 4.一次车展活动中,第一天成交50辆,第二天的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51 ,第二 天多成交了( )辆? A. 50× 5 1 B. 50×( 1+ 5 1) C. 50+ 5 1 5. )个小 正方体。 A.3个 B.4个 C.5个 四、计算( 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103×125= 1÷13 7 = 21÷60%= 7.73+1.07= 65-3 1 = 6.8÷10%= 7.5+21= 83×32= 2. 能简算的就简算。 (12分) 43×51÷43×51 24 × ( 61 + 41 - 31 ) 学校 姓名 班级 学号 座位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完整)最新初中物理导学案全集

第一章:声现象 一、【自主学习】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而产生的,______停此,发声停此。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不能传声,____、_____、______均能传声。在150C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声音在_______中传播最快,在_____中次之,在_____中传播最慢。声音是一种______,它具有______。声音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其中声音的_____叫音调,音调与_____有关,_______,音调高,_______,音调低;声音的_______叫响度,响度与_______有关,_______,响度大,_______,响度小,即使某两个人的音调与响度都一样,他们的_______也不同,此时声波的_______也不同。 2、乐音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_的,噪声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 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的,但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____、____和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减少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1)在_____处减弱噪声,如图书馆里要求保持安静(2)在______中减弱噪声,如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3)在______处减弱噪声,如戴耳罩。 3、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________之间,叫做________,频率高于________的声波 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频率低于________的声波叫次声波,监测与________次声波有助于减少它的________并可用来预报________、和监测____________。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得_______,很容易______障碍物,而且_______ 。 二、【课堂导学】 【例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拓展变式】 “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例2】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拓展变式】 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例3】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跟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导学提示 例1考查学生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例2考查学生对音调的理解。 例3考查学生对次声波与超声波的理解与区分。以及声音具有能量。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某种工件是由一个长方体钢块中间钻了一个上下通透的圆孔制作而成,其俯视图如图所示,则此工件的左视图是() A.B.C.D. 2.如图,已知直线a∥b∥c,直线m、n与a、b、c分别交于点A、C、E、B、D、F,若AC =8,CE=12,BD=6,则BF的值是() A.14 B.15 C.16 D.17 3.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6x﹣10=0时,下列变形正确的为()A.(x+3)2=1 B.(x﹣3)2=1 C.(x+3)2=19 D.(x﹣3)2=19 4.当压力F(N)一定时,物体所受的压强p(Pa)与受力面积S(m2)的函数关系式为P =(S≠0),这个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A.B. C.D. 5.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5个红球和若干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完全相同,通过

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0.2附近,则估计袋中的白球大约有()个 A.25 B.20 C.15 D.10 6.在一次酒会上,每两人都只碰一次杯,如果一共碰杯55次,则参加酒会的人数为()A.9人B.10人C.11人D.12人 7.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AB的中点,若AC=6,BD=8,则OE长为() A.3 B.5 C.2.5 D.4 8.如图,△ABC中,∠ABD=∠C,若AB=4,AD=2,则CD边的长是() A.2 B.4 C.6 D.8 9.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有:() ①所有的菱形都相似; ②放大镜下的图形与原图形不一定相似; ③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④有一个角为110度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⑤所有的矩形不一定相似. A.1个B.2个C.3个D.4个 10.将n个边长都为1cm的正方形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摆放,点A1,A2,…,A n分别是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则n个正方形重叠形成的重叠部分的面积和为()

2020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0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自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量持续增长,但出口商品遭受的反倾销诉讼也在上升。除了某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商品设置贸易壁垒、采取歧视政策外,从国内来讲,其主要原因是()。 A、我国的商品价格适中 B、企业间低水平的价格竞争 C、我国出口商品技术含量高 D、企业利用WTO规则保护自己的能力不强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出口商品。 我国出口商品遭受反倾销诉讼,从国内来讲,原因有: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低,企业主要靠压低商品价格进行竞争,企业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保护自己的能力不强。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D。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是()。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学理解释 【答案】A 【解析】根据法律解释的国家机关的不同,将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故选A。 3、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的公文是()。 A、公告 B、调查 C、通知 D、通报 【答案】D

【解析】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故选D。 4、上则公文的题目中存在问题,下列修改意见中错误的是()。 A、“省”字前面要补充完整为“XX省” B、事由应补充完整 C、“请示批复”改为“请示函” D、“请示”两个字去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基本格式中的标题和注意事项。本题中的标题应该将省补充完整,不可使用简称,A说法正确;公文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本题中的事由不够完整,因此B说法正确;本标题中存在杂糅混用文种的情况,在标题中只能使用一种文种,故C说法错误,通过阅读本公文内容可知,该公文标题文种应该使用批复,故D说法正确,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5、下列诗句的出处和评价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A、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西游记》——孙悟空 B、壮士英雄艺略芳,挺身直上景阳冈——《水浒传》——武松 C、伐吴未克身先死,秋草长遗阆地愁——《三国演义》——关羽 D、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红楼梦》——迎春 【答案】A 【解析】B项是《金瓶梅》中对武松的评价。C项是《三国演义》中对张飞的评价。D项是《红楼梦》中对探春的判词。对应关系均不正确,排除B、C、D项,A项当选。 6、根据领导机关中最高决策者人数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 A、集权制与分权制 B、首长制与委员会制 C、分离制与完整制 D、层级制与职能制 【答案】B 【解析】根据领导机关中最高决策者人数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一长制与委员会制,或者称之为首长负责制与合议制。首长制指行政组织最高决策和管理权力由行政首长个人行使并负责道德组织体制。委员会制指行政组织决策和管理权力由若干人组成的委员会共同行使,按少数服从多数或协调一致的原则集体决定、共同负责的组织体制。故选B。 7、在文件拟稿中,如果要引用某份公文,应当()。 A、仅引发文字号 B、先引发文字号后引文件标题

九年级物理全册 18.3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导学目标】 1、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认识小灯泡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 3、理解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课堂导学】 1、伏安法测电功率 (1)实验原理: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实验器材: (4)器材的作用分别是: 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 (5)实验电路 按左边的电路画出电路图 (6)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将电路连接好。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的位置。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开始实验。 ③滑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略小于额定电压,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观察记录小灯泡的亮度; ④滑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观察记录小灯泡的亮度; ⑤滑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略大于额定电压,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观察记录小灯泡的亮度; ⑥断开开关,结束实验。 (7)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 实验次数电压U/V 电流I/A 电功率P/W灯泡的亮度1 2 3 (8)分析论证:当U实〉U额时, P实 P额; 当U实〈U额时, P实P额; 当U实= U额时, P实 P额。 2、实验过程中能将电压调到比1.2U额更高吗?最后需要求电功率的平均值吗?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我们发现“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电路图与的实验电路图相似,实验过程也很相似。 2.实验时发现,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改变时,小灯泡的、和亮度也发生了改变,所以小灯泡的亮度不是由决定而是由它的决定(选填“额定功率”或“实际功率”)。 【课后练习】 3.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电源是6V的蓄电池,小灯泡铭牌上标有“3.8V”字样,其额定功率约为1W。 (1)请在图中的圆圈内正确填入电表符号,使实验电路图完整。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4)若滑片向右移动时,发现小灯泡变暗,但电压表示数却变大,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5)小华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你帮助小华计算完成表格中的空格并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次数电压表示数U/A 电流表示数I/A 电功率P/W 小灯泡亮度 1 3 0.2 2 较亮 2 3.8 0.26 正常发光 3 4.5 0.3 很亮 ①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是 A,额定功率是 w。 ②实验中,把小灯泡两端电压从3V调到3.8V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端移动(就上面的电路图而言,选填“左”或“右”),眼睛要盯住表的指针看; ③为顺利完成实验,应选滑动变阻器。(甲滑动变阻器规格为“8Ω 1A”、乙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5Ω 0.5A”); ④小灯泡的电功率与其亮度之间的关系是; ⑤通过计算分析发现,小灯泡的电阻在变大,原因是。 (6)某同学发现电压表大量程(0~15V)坏了,小量程(0~3V)还可用,利用原有器材如何实验,请设计电路图,并简单描述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7.1 《力》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四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7.2物质溶解的量》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粤教版

7.2物质溶解的量(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 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条件。 【重点:饱和溶液的含义。 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自主探究】 1. 旧知回顾:常见的乳化剂、乳化作用。 2 .自学导航:阅读教材198页勾划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阅读教材199页最后一个自然段,尝试理解在界定溶液是否饱和时,为什么要强调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 3. 应知应会: (1)饱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饱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答疑解惑 探究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观察实验,填写教材198页空白,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 问题1: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小组内讨论交流展示) 问题2:在界定溶液是否饱和时,为什么必须强调“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小组内讨论交流展示) ①观察实验,在教材199页填写相应空白。 ②归纳:实验(1)是如何将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2)是如何将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3)是如何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归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 探究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问题1:浓溶液、稀溶液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问题2:饱和溶液一定是含溶质多的浓溶液,而不饱和溶液则一定是含溶质少的稀溶液,对吗?(讨论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跟踪练习】 1.教材200页“讨论与交流”; 2.教材203页7.2习题第2题; 3.配套练习14页第7题 【达标检测】 1.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含有很多溶质的溶液 B. 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 C. 不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 D.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 2. 现有下列方法:①加水;②加硝酸钾;③蒸发水;④冷却;⑤加饱和硝酸钾溶液,能使 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案学习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结构; 3、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课前预习 一、宇宙的组成和原子结构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 ________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又由能组成的。原子是由处于中心的和 ___________组成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 ___________和组成的。 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二、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 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很强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和;液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比较大,粒子间的作用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具有;气体物

质,分子间距离较大,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因此,气体具有。 三、纳米技术纳米是一个单位,符号是。 6nm= m,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有。 课堂达标宇宙是由组成的,物质是由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 0、3 0、4nm,那么 0、 4nm=__________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分子能用肉眼看到,而原子不能C能够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叫分子从微观的角度看,固体的的体积一般比液体的体积小的原因是 ( )、固体的分子只能在固定的位置中振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固体的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液体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的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课后巩固 一、基础训练 1、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 _____态、液态、 ______态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 ____________。 从实验,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_________,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 _________。

2019-2020学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五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五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55分) 1. 我会写 最近他利用xián xiá________时间在kuī shì________那群给玉米带来huǐ miè________性灾难的zāo gāo________的鸟雀,因为周围的农民jìng rán________想办法来妨碍它们的fán zhí________,我只好sā huǎng________说那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他们也要保护庄稼,我被这一有fēn qí________而有fán suǒ________的问题chán rào________,不知如何解决。 2. 我会辨析 3. 我会写出它们的读音 因为他昨夜落________枕了,所以只能这样勉强________转过头来,看着更________夫劳累________的身影,只能默而识________之。 4. 我会填修辞手法 (1)这巴掌大的地儿站不了几个人。________ (2)广场成了水的世界。________ (3)老师反复讲过的内容,你还不会?________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________ (5)学好语文要背书吗?一定要!________ 5. 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通过学习课文,我知道猎人海力布因________变成了石头,《将相和》一文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故事。 (2)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3)________,不弃功于寸阴。 (4)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 (5)一粥一饭,_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 (6)读书有三道,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 我会运用句子 (1)《鸟的天堂》的作者是巴金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 (2)妈妈说:“我今晚要加班,迟点回来,你自己先睡。”(改转述句) ________ (3)你写的诗太糟糕了。(换一种说法) ________ (4)我最早的读物是一种被孩子们叫做“香烟人”的小卡片。(缩句) ________ (5)校园里到处飘着五颜六色的红旗。(修改病句) ________ 二、阅读(20分) 阅读 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的确是无比的快乐,我欢喜极了。我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